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册 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鲁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册 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鲁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册 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鲁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册 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鲁教版

【步步高】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册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

展之路鲁教版

考点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内涵

生态的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的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的持续发展是目的。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3.基本原则

公平性、共同性、持续性、阶段性原则。

4.从概念到行动

全球合作,公众参与。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对立统一关系

(1)箭头①②分别代表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2)箭头③④指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以废弃物

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

(3)箭头⑤⑦是指人类通过生活、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遵循

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或改善;二是不合理利用,使环境质量下降。

(4)箭头⑥⑧是指环境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

性的,另一种是恶性的,会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①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由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构成,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是基

础,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系统的持续发展是目的。

②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外圈箭头表示)。

③人类在认识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的基础上能有效管理调控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

统(内圈箭头表示)。

④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就是要深刻揭示“自然-社会-经济”这一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律,即不仅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被充分认识,而且自然、经济、社会规律相互交织并在更高层次上所演绎的规律也被充分认识(尽管被真正认识可能需几代人)。

(2013·江苏地理)《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下图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回答1~2题。

1.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双选) () A.大量消耗资源B.大量排放污染物

C.科教投入不足D.人口增长缓慢

2.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双选) () A.社会保障建设B.经济基础建设

C.农业基础建设D.生态与环境建设

答案 1.AB 2.CD

解析第1题,由图可看出,我国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接近120,而生存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均低于100,说明发展的代价是资源的大量消耗、污染物的大量排放。第2题,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

应加强生存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的发展,结合图及四个选项可知应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生态与环境建设。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图的判读

(1)读组成。可持续发展由三个子系统组成,人的管理调控居于核心地位,是该系统实现恶性循环或良性循环的关键所在。

(2)理关系。图中三个子系统间的箭头可分为两类:首先是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从生态系统中索取资源,同时又把

生产、生活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再有社会系统为经济系统提供劳动力和技术等、经济系统为社会系统提供物质产品和资金等。

(3)拓问题。该图蕴含了环境问题的产生机制:一是当人类(经济、社会系统)索取资源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就会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二是人类(经济、社会系统)向环境(生态系统)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导致环境

污染。

【示例】试题调研1~2题,图示支持系统由五部分组成,其中发展支持系统能力指数最高。结合图示信息,可以推断:较快的发展支持系统是建立在资源大量消耗和污染迅速加重的基础上的。图中生存和环境支持系统发展较慢,为保障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建设。

考点二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及其实践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行动纲领:控制人口,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1. 人口战略

(1)人口问题?????

人口众多

人口素质较低

人口结构不合理

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

(2)人口战略

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2. 资源战略

(1)资源问题

????

?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短缺 (2)资源战略

①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②依靠科技进步充分挖掘潜力,促使其增值。 ③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体系。

3. 环境战略

(1)环境问题: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 (2)环境战略

①搞好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 ②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环境保护体制。 4. 稳定战略

(1)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①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前提。

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切入点和归宿点。

(2)稳定战略

①必须把发展经济摆在首位,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

②在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的前提下,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坚持社会

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1.人口战略和资源战略

(1)人口问题和人口战略

(2)资源状况和资源战略

2.环境战略和稳定战略

(1)我国的环境危机和环境战略

(2)稳定战略及其实施原因

3.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2·浙江文综)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

下降40%~45%。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措施有推广太阳能、核能,增加森林面积。( √ ) 解析抓住关键“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推广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和增加森林面积有利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2)(2009·江苏地理)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加

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 ) 解析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需要大量的玉米等粮食作物,因此,可能会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2013·福建文综)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2~3题。

2.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河套平原B.黄淮平原

C.辽东丘陵D.闽浙丘陵

3.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快城镇发展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 2.D 3.B

解析第2题,该地区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和甘蔗,处于亚热带地区。据此判断该农业模式最适宜的地区。第3题,该农业模式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对于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清洁能源具有重要作用。

4.(2012·四川文综)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某大型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示意图和该农场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

简要评价该农场的生产经营优点。

答案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挥了自然资源的综合效益(或农林牧立体利用土地,发挥了各类土地的生产潜力);种植业、畜牧业与土地之间形成了良性农业生态系统(或利用海拔差异多层次发展农林牧,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冬季从事旅游经营,利用了劳动力的农闲时间;多种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及对市场的适应性。

解析由材料可知,该农场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且产品主要作为商品投放市场,故属于混合农业,其生产经营的优点就是混合农业的优点,包括农业生产灵活性大,对市场适应性强;农业良性循环发展,如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提高肥力,相互促进。此外,该农场还在海拔较高的地方发展草地观光旅游和滑雪运动、建设生态林,既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又利用了劳动力的农闲时间,增加了经济收入,充分发挥了自然资源优势。

5.(2013·安徽文综)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

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突出。

(1)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2)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提示:可用示意图表达)

答案(1)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

(2)方案一(文字表述方式):果树下种草,草和果渣等作饲料发展畜牧业,解决果渣污染

问题;果渣、粪便等入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能源,解决燃料短缺问题;沼渣、沼液肥果园,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

方案二(示意图表达):

方案设计可用示意图、文字等方式表达,只要能针对实际问题、体现循环经济思想、具有可行性均可。

解析第(1)题,陕北高原属黄土高原的一部分,水土流失严重,过去种粮必然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使得肥力下降,土地退化,同时加剧该地的干旱状况,造成水资源短缺,使生态环境恶化。第(2)题,本题针对果业的发展中出现的环境污染,结合农村生活用能短缺问题,以循环经济的理念,从果草——畜牧——沼气——果草这一思路去分析,既能解决农村发展中的燃料、饲料、肥料之间的矛盾,又能减轻农村环境污染。

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

1.解读图表

循环经济关联图是指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物产生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的一种图示。

主要呈现形式有三类:

一是体现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关联图(如图1);

二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关联图(如图2);

三是工业园区工业部门间关系或产业关联、生产流程关联图(如图3)。有的关联示意图会留几个空框要求学生填空或选择填空。

图1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

图中字母的含义:a表示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为资源开发;b表示对资源进行加工,为某种生产活动;c表示提供生产活动所获得的产品给人类消费,为消费活动;d表示废弃物排放。

图2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

图示中符合该循环系统的①②③④⑤的含义分别是: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该农业科技园的核心是乳畜业,商品率高是其突出特点。

图3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生产流程图

图示该循环系统中a、b、c、d依次为: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该生态工业园实现了清洁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2.方法技巧

在循环经济关联图中,地理事物间的逻辑关系较为复杂,顺藤摸瓜法和代入尝试法是突破此类试题的有效方法。

(1)顺藤摸瓜

①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把握关联图示意的地理事物主体是什么;

②在头脑中回想这类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注意找出突破口;

③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和已知框中提供的有效信息,理清逻辑关系;

④将首先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以增添更多的有效信息,加速问题的解决;

⑤将已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理顺一遍,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确

保答案的正确性。

(2)代入尝试:有些表示地理事物相互关系的选择题,可以使用直接代入法尝试求解。其

地理关联图的要把握关联图的中心思想,认真理解题意,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一般判读方法环节法——根据关联图的核心内容,联系教材知识,对相关环节进行正确、严密的推理、分析、判断

尝试法——关联图中若有填空,宜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先把最直接、最容易的完成,剩余的越少就越容易填,填时最好采用试填法

完成解答后要进行验证,以确保判读的正确性

【示例】试题调研第5题,设计解决方案要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循环经济要减少废弃物排放,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以问题作为起点顺藤摸瓜理清逻辑关系设计方案:树下种草、果渣作饲料发展畜牧业,利用果渣、粪便发展沼气作为生活能源,沼渣、沼液还田,解决过施化肥影响果品品质问题。也可以将这一过程用关联图的形式表达出来,画图要用箭头表达逻辑关系,要体现“循环”的内涵。

练出高分

一、选择题

“宇宙飞船经济”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除了能量要依靠太阳供给外,人类的一切物质需要靠完善的循环来得到满足。生命就是在这川流不息的物质循环中得以体现的。“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人类按照生态学原理建造一个自给自足的、不产生污染的经济或生产体系,它将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其内部具有极完善的物质循环和更新的性能。据此完成1~2题。

1.“宇宙飞船经济”体现了() 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定胜天思想

C.人地对抗性思想

D.和谐论思想

2.在该人地关系思想的影响下会使() A.人类崇拜自然,地理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B.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C.地理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停滞

D.人地关系和谐,地理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答案 1.D 2.D

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宇宙飞船经济”强调人和自然的相互协调发展,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并不产生污染。第2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社会活动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中国的城市正在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困扰。目前天津已建成三座垃圾发电厂,采用先进的烟气净化工艺,把垃圾用来焚烧发电,废渣用来制砖,余热用来取暖,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经济链,有效地改变了过去传统垃圾处理方式对环境的严重影响。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建垃圾发电厂对天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解决了能源紧张状况

B.冬季取暖完全由余热提供

C.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D.加剧了人地矛盾

4.城市垃圾除焚烧发电外,以下哪种方式还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A.垃圾分类填埋处理

B.分类处理,废弃物再利用

C.露天焚烧

D.远郊堆放,自然降解

答案 3.C 4.B

解析第3题,建立垃圾发电厂,可以实现废弃物再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第4题,分类处理,废弃物再利用实现了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统一,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乙醇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燃料”。一般用7.5吨的甘薯经传统工艺可生产1吨燃料乙醇,同时会产生0.75吨CO2、12.44吨的酒糟和4千克的杂醇油等。下图为“用甘薯作为原料生产乙醇的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燃料乙醇的生产企业属于() A.动力指向型工业

B.原料指向型工业

C.市场指向型工业

D.技术指向型工业

6.图示产业链有利于()

①新能源的开发利用②提高防洪抗旱能力③污染物的零排放④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⑤物质的循环利用

A.①②⑤B.②④⑤

C.①③④D.①④⑤

答案 5.B 6.D

解析第5题,图中乙醇的生产用甘薯作为原料,原料消耗量大,故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第6题,乙醇作为“绿色燃料”,属于新能源,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且该产业链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

某区域平均每万元生产总值的碳排放量可显示区域产业CO2减排效率。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四地中节能减排任务最紧迫的地区是() A.京津地区B.东部沿海地区

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

8.图中()

①京津地区科技水平高,减排效率最高②南部沿海因高耗能的重工业比例小,减排压

力较小③我国CO2减排效率西部高于东部,南部高于北部④CO2减排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答案7.C8.D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东北地区碳排放总量大,减排效率低,因此节能减排任务最重。

第8题,京津地区减排效率低,我国CO2减排效率和碳排放总量受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碳足迹是指人类日常活动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排放量既包括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直接碳排放,又包括生产或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中间产品中隐含的间接碳排放。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各省区碳足迹总量”。据此回答9~10题。

9.我国碳足迹总量较大的省区主要分布在()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

C.沿海地区D.西部地区

10.下列影响各省区碳足迹总量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经济水平B.产业结构

C.气候因素D.人口密度

答案9.A10.B

解析第9题,由图可知北方地区碳足迹总体比南方地区多。第10题,北方地区煤炭储量大,重工业比重大,煤炭用量大;且冬季取暖耗能高。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和输出基地,区域内煤炭资源丰富,且中部地区的经济冶金工业比重大,能源消费以煤炭燃烧为主。

随着世界范围内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传统的煤气净化技术已不能满足需要,显示出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缺陷。下图为“焦炉煤气的干法净化生产流程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若W是一个工厂,最适宜的是() A.水泥厂B.钢铁厂

C.玻璃厂D.砖瓦厂

12.该生产流程的优点有()

①粉尘去除率高②根本上缓解全球变暖③热回收利用率高④减少污染物质排放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11.A12.C

解析第11题,可利用粉尘为原料生产水泥。第12题,该生产流程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全球变暖。

二、综合题

13.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____________持续发展是基础,____________持续发展是

2019高考地理试题含解析——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资料正文内容下拉开始>>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 课时跟踪检测] (时间:4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 分,共44 分) 如图示意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混合农业四种代表性农业地域 类型的农业结构及商品率情况。读图完成1~2 题。 1.甲、乙、丙、丁四种农业地域类型中,属于商品谷物农业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2.下列属于丙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A.水利工程量大B.劳动力投入多 C.专业化程度高D.生产规模小 解析:1.D 2.C 第1 题,商品谷物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种植业为主,且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图中甲农业地域类型种植业、畜牧业并重,且商品率高,为混合农业;乙农业地域类型种植业比重高,但商品率低,为季风水田农业;丙农业地域类型畜牧业比重高,且商品率高,为大牧场放牧业;丁农业地域类型种植业比重高,且商品率高,为商品谷物农业。第2 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丙为大牧场放牧业,其特点是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且商品率高。水利工程量大、劳动力投入多是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2018·西安八校联考)读图,完成3~4 题。

3.若甲图中x 轴代表农业人口密度,y 轴代表农作物商品率,则与乙图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相对应的是()

B .② C .③ D .④ 4.乙图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中国同类农业地域类型的相同点为 ( ) A .经营方式都是家庭经营 B .农业机械化水平一样高 C .都是单产高,商品率低 D .主要农作物中都有玉米 解析:3.C 4.D 第 3 题,根据经纬度定位可知,乙图中的农业区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 故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 这类农业商品率高,采用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农业人口密 度小,根据甲图坐标轴的含义可判断出, ③符合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第 4 题,我国的商 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以小麦和玉米种植为主,乙图中阴影区域也大量种植玉米; 美国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机械化水平、商品率等都高于我国;美国的农场多为家庭经营, 而我国以国有农场为主。 读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范围 (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 ) 5.图中 a 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季风水田农业 C .混合农业 6.图中 a 、b 、c 农业地域类型都有分布的国家是 ( ) A .美国 C .澳大利亚 解析: 5.A 6.A 第 5 题,由图可以判断, a 高温多雨,为季风水田农业; b 年均温较 低,年降水量少,为商品谷物农业; c 范围广,气温、年降水量差别大,为乳畜业。第 6 题, 美国国土面积大,跨纬度广,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以上三种农业地域类型均有分布。 (2018·东阳模拟 )读某国一家庭农场的土地利用配置图,完成 7~8题。 A .① ) B .商品谷物农业 D .乳畜业 B .巴西 D .日本 与热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课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了解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与要求。 2.培养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3.重点:理解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理清线索】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梳理要点】 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哪些? 要求树立一种新的观念——生态文明观,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能够认识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责任。 3.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1.各小组组织本组成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生成”中的疑问。 2.各小组通过下列活动探究问题,并以各种形式展示。

◆活动一 某中学一兴趣小组围绕淮河流域A市的资源、环境、人口问题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为了收集相关资料,他们打开电脑,点击一个相关网站,获得了如下资料: 材料一淮河是我国七大水系之一。有句民谣唱得好:“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然而,这条曾养育了全流域两亿人民的“母乳”般旳河流,如今干流水质大部分处于直污染状态,191条支流中有一半水质明显下降,造成鱼虾大量死亡,农产品质量下降。 材料二在该网站上,A市市政府还列举了一些本市存在的问题,其中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低;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尤为突出。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请分别从初中学生和企业经理的角度谈谈应该怎样做? 材料一说明了淮河的严重污染影响了淮河流域的经济发展。 学生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提高环保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保护水资源环境。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作为企业经理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加强对环境的保护。要使用环保设施,加强对工业废水的治理。 (2)结合材料二,就如何解决A市的问题,请你给当地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 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坚持保护资源的国策;提高公民保护资源的意识,合理开发资源。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分析,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应该作出怎样的选择? 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偱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019届高三地理----物种种类丰富类试题训练

2019届高三地理----物种种类丰富类试题训练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雄奇俊秀,峰峦叠翠,境内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峰有三十多座,其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峨眉山景区内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有植物3200多种,约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1/10.峨眉山还是多种稀有动物的栖居地,动物种类达2300多种。 材料二:幽静奇秀的峨眉山孕育了享誉九州的峨眉武术,峨眉建筑群以及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历史上不乏精通医术的高僧禅师,他们都有独门秘方,从而造福一方百姓。 材料三:下图为峨眉山及周边区域简图 分析峨眉山地区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的原因。 【答案】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好,利于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区域内地形复杂多变,垂直地带性差异显著,物种类型丰富;历史上由于地形复杂不利于人类生产活动,故受人类开发和干扰程度小;现在申遗成功更有利于其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高于高纬度地区。山地不同坡向的热量、降水、光照、坡地面积等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 材料二湖南省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变化图、湖南省各海拔段地形信息表。 分析湖南省1500米以上海拔段物种丰富度低的原因。 【答案】该海拔段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能适宜生长的物种数量少,物种丰富度也低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中的阴影区域分布着1000多种形态各异的野生多肉植物,占全球多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2-宇宙中的地球含答案 一、单选题 (2017高考题)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图5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11~12题。 11 图5.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12.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7高考题)6.北京时间2017年12月21日19:18,北半球迎来冬至。此刻,日期为2017年12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 A.0 B.1/3 C.1/2 D.2/3 (2017高考题)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图1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1~2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A.15°N,135°E B.15°S,135°W

C.23°26′N,0° D.23°26′S,180° 2.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P点的日期相近的是 A.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 C.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 D.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 (2017高考题)图5是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适应环境、别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称为土拱。这种民居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厚度很大。据此回答9~10题。 图5 9.这种民居所处环境的突出特点有 A.昼夜温差大 B.秋雨绵绵 C.气候湿热 D.台风频繁 10. 6月8日当地地方时15时,照射土拱的太阳光来自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2017高考题).晨昏圈上有5个等分点,若其中一点地方时正好为12时,则不相邻两点之间的球面最短连线可能 A.同时出现日落 B.经过太阳直射点 C.是纬度固定的一段纬线 D.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 (2017高考题 )某海洋考察船的航行日志记录:北京时间8时太阳从正东方海面升起;桅杆的影子在正南方时,太阳高度为60°;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9时45分。据此完成15~17题。15.日志记录当天,该船航行在() A.北太平洋 B.南太平洋 C.北印度洋 D.南印度洋 16.日至记录当天,该船的航向可能是() A.正北 B.东北 C.正南 D.西南 17.日志记录当天考察船经过的海域,当月的天气状况多为() A.阴雨绵绵、风微浪缓 B.晴朗少云、风急浪高 C.晴朗少云、风微浪缓 D.雷雨频发、风急浪高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说课稿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四年制人教版教材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题内容。本框题前面承接本教材的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及科教兴国战略这部分内容,后面是第七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本框题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学好这个框题可以为学好以后的知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内容上: 对应《课程标准》的要求:“知道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了解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的重、难点 依据人教版课程标准和初三学生的学情出发,在全面了解教材基础上,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二、说教学理念 (一)、设计理念 八年级学生已经通过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学习,在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储备,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同时,学生的视野比以往较为宽广,获得各种信息的途径更加便捷和多元,他们更加关注社会现实,看待问题的立场和观点趋于理性化和个性化,有时还容易极端化,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他们在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争取认同感方面显得更为迫切,基于以上学情,必须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针对性。只有不引起学生反感和拒绝的内容与活动,才能打动他们的心灵,才能激发其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热情。 众所周知,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并不是平面结构式,而是立体交互式的,基于此我根据课标和教材的结构以及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二)说教法 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我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了这样的教法设计:我主要采取案例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亲自实践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的思想意识,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发展思辩能力。 (三)、说学法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实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在教学中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学习观念的转变。我采用着重于学生探究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师生共同讨论、归纳,设计了“ 了解案例、分析案例、热烈讨论、大胆设想、总结概括、” ,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初步懂得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其要求,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培养其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树立节约意识和环保观念,激发学生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共同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高考文综地理选择题类型汇总三、地理定量分析计算型

三、地理定量分析计算型 为避免人们生活中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了日期变更线。右图是某校同学自制的日期钟,其中短指针所对应的日界线不动,通过长指针表示全球 日期分布。读图,完成1~3题。 1.当长指针指向Q时,伦敦时间为( ) A.21时B.15时C.9时D.3时 2.当北京时间8时整,长指针指向( ) A.M B.N C.P D.Q 3.图中长指针转动方向和角速度分别是( ) A.逆时针7.5°/小时B.顺时针7.5°/小时 C.逆时针15°/小时D.顺时针15°/小时 风速变化会导致地面积雪运动和堆积。甲图为“我国某区域一次强降雪过程的平均风速(单位:m/s)等值线图”,乙图为“雪粒粒径大小与雪粒运行起动风速关系图”。读图完成4~5题。

4.甲图中①②③④四路段风力最大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5.若此次降雪雪粒粒径多为1.5 mm左右,各地降雪量和气温相近,且风向为西北风,则甲图中①②③④四路段积雪最严重的可能是( ) A.①B.②C.③D.④ 粮食生产集中度能反映一个地区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及其粮食产量对全国总产量的贡献状况。集中程度越高,说明该地区粮食产量对国家粮食生产的贡献就越大。下表是“我国1990~2010年不同温度带粮食生产集中度情况”。据此完成6~8题。 A.中温带B.暖温带C.亚热带D.热带 7.粮食产量对国家粮食生产的贡献越来越大的是( )

A.江汉平原B.松嫩平原C.黄土高原D.四川盆地 8.从表中数据变化可知,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移向( )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 下图表示某企业生产地与原料运费(虚线)、产品运费(实线)的关系,等值线数值表示每万元产值的运输费用(单位:元)。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乙、丙、丁三地共同的区位特点是( ) A.临近交通干线B.临近资源丰富地区 C.位于城市市区D.临近农业发达地区 10.若仅考虑原料和产品的运费成本因素,该企业地址最适宜选在(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下图示意我国珠江流域岩滩水库1994~2000年入库泥沙、出库泥沙及拦截率的变化。读图,完成11~12题。 11.1994~1997年珠江口水深3 m的等深 线的变化趋势是( ) A.不移动B.向东移动

高考地理综合题常见类型

高考地理综合题常见类型 (一)描述和阐释事物 1.特征问题: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如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地表植被特征、土壤特征等;人文地理特征,如农业生产特征(区位特征、结构特征、地域类型等)、工业生产特征、交通特征(运输形式、线网的疏密、分布、地位等)、资源特征等。 2.地理成因问题:包括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如地形成因分析、气候类型成因、气温成因、降水成因、河流相关成因、湖泊、沼泽成因、洋流成因、海水盐度成因、土壤成因。3.自然灾害类:包括天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气候灾害、水文灾害、生物灾害。 4.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类:包括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 (二)论证和探讨问题 1.评价问题:问题常常表述为“作用、意义、影响”等。 答题思路:①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效益统一入手;②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辨证阐述;③从不同对象的角度来分析(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对不同对象影响效果不同)。例如:迁出地和迁入地(人口迁移、人口城市化)、流出地和流入地(水土流失)、输出地和输入地(天然气、电力) 2.比较问题 注意一点:两边都要回答 常见:特征比较、区位比较、成因比较、分布比较、结构比较等 3.措施问题 回答思路:四套系统 ①对症下药(先找出地理事物或现象成因,然后逐一对照找出对策);②(技术)工程措施,生态措施,管理措施;③开源节流(对资源类而言);④层面结构式回答:法律层面,意识层面,管理层面(如应急预案、预警系统的建立等),结构层面(如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工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等),措施层面[(技术)工程措施,生态措施,管理措施] 常见问题例如: ①河流洪涝灾害的原因及治理措施;②环境污染措施;③生态破坏措施;④自然灾害措施。4.规律问题 ①地理点:如地带性、非地带性;②等值线分布特征:数值变化规律、极值分布、走向、疏密、曲直、局部闭合;③面:形状、大小;④变化规律:包括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日变化、变化量、变化幅度、变化速度、变率大小等;⑤时、空分布规律。 综合题答题过程: 第一步审材料:看完所有文字、表格或图材料,文字要画出关键词,进行材料概念引申,挖掘图表中直接和暗含的条件,包括图例、注记、数字、线条、方向、经纬度、关键地点等,分析材料含义和用意,可能用在什么地方,然后将所有能用的条件归纳,准备用。 第二步审问题:通过题目中的问题,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联系平时所学的地理概念、原理,形成答题框架系统。如分析某地的农业区位因素,需要用到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和交通、市场、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 第三步语言表达:用自己形成的答题框架系统,联系题目给出的条件,进行逐项表达。 第四步检查答案和条件:看所给条件是否有没有用上的,与答案进一步对应补充。 解题策略:先做选做题,因为难度相对较小,尽量不失分。 目前,综合类型的试题,题目提供大量的信息,文字、图表,通过变式图和新情境图或新材料方式,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整合能力。新情境试题提供了教材中所没有的图像或图表,

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 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有利于缓解我国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 ③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⑤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落实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建设生态文明 ⑥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⑦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是我国正确的战略选择 ⑧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地位,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国家和青少年应如何做? 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你认为我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①坚持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法律法规,为节能环保提供法律依据; ③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不法行为; ④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环保节能意识; ⑤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创新提高防污治污力和资源利用率。青少年: ①树立远大理想,学习有关资源环境的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 ②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 ③积极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倡导大家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④反对制止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言行并与之斗争 ⑤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做贡献。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积极参与植树护绿活动、垃圾分类放置、少坐电梯多走楼梯、少开自家车多坐公交车等。

土木工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土木工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摘要:土木工程是人类历史上年代最久远的“技术科学”,作为一种系统的产业活动,土木工程的实质是生产的过程,是一种技术过程。 土木工程也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各种工程设施,也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 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学科,土木工程有其重要的属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技术经济与艺术统一性。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土木工程至今已经演变成为大型综合性的学科,并已经出许多分支,如:建筑工程,铁路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特种工程结构,给水排水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等学科。土木工程共有六个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和道路桥梁工程。 通过土木工程概论课的学习,我已经深深地感受到土木工程涵盖的广泛,体味了前人取得的成就,也领悟了作为一名土木工程师的重大责任。当然,我们不能沉浸于现已取得的辉煌成就,止步不前。我们还应当与时俱进,去挖掘,去发现,去思考,去想象,去创新。在此,作为一名中国未来的土木工程师,我想结合土木工程的历史,结合我国的国情和世界形势,谈一谈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My knowledge about civil engineering has been broadened since I became a student of Tongji University. Civil engineering is a form of human activity. Human beings pursued it to change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for their own benefit. Buildings, transportations, facilities, infrastructures are all included in civil engine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has a long history. Our seniors had left a lot of great constructions to us. For example, Zhao Zhou Bridge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our Chinese civil engineering masterpieces. It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300 years and is still service at present. Civil engineering has been so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period. A lot of new bridges have been constructed, and many greater plans are under discussion. China is a large county. And she is still well developing. So this era will be both exciting and rewarding for the Chinese Civil Engineers. And of course, civil engineering’s future is promising. However, civil engineers will be facing more complex problem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growing population and a lot of deteriorating infrastructures. We should prepare for the possibility of natural disasters. To meet grow needs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also try to update all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s.

最新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地理汇总

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 (10年上海卷文综) 13.参展上海世博会的我国各省市馆基本反映了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特色。有展示鼓楼、苗寨、银饰等民族元素的:有展示蒙古包、祥云、马鞍等文化元素的:有以冰雪为主线布局展馆的。这些展馆所属省区依次是 ( )。 A.贵州、内蒙古、黑龙江 B.贵州、西藏、新疆 C.山西、内蒙古、黑龙江 D.山西、西藏、新疆 答案:A (10年上海卷地理) (六)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王化丰富多彰、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14.黄土地貌形态多姿。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黄土峁是指 A.切割较深的黄土沟 B.孤立的黄土丘 C.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D.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 答案:B 15.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①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②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 ③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④在低娃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16.下列文化景观中,属于黄土高原文化的是 ①秦腔②窑洞③评剧④吊脚楼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10年海南卷地理) 22.宁夏传统民居多坐北朝南,墙体较厚,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屋顶坡度较 小。分析宁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地理原因。(10分) 【答案】22.答案要点: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降水少,所以屋顶坡度较小;(3分)冬季严寒且漫长,冬春干旱多风沙,盛行偏北风,故不设北窗、墙体较厚以防风、保暖;(4分)南面窗户较大,以便采光和冬天接受更多的阳光,提高屋内温度。(3分) (10年北京卷文综第5题) 图2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第3-6题。 5.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③和⑤ D.④和⑤ 【答案】A

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中学文科综合教学资源第一站

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简要说明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形成的地理背景。 2.简要说明人类中心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形成条件。 3.简要说明人地伙伴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形成的地理背景。 4.简要说明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过程及其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三种人地关系的比较,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科学判断力。 2.以具体问题和实例引导学生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2.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理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在自己的生活中注意环保节约。 【教学重点】 1.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形成的地理背景 2.人类中心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形成条件 3.人地伙伴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形成的地理背景 【教学难点】 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过程及其原因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天然橡胶在我国XX省西双版纳的种植区 师:为什么天然橡胶在我国XX省西双版纳地区可以种植? 生1:该地气候适宜。 师:很好,西双版纳局部小气候条件优越,全年高温多雨,适宜天然橡胶生长。 生2:橡胶品种的改良。 师:正确。这一案例,对我们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启迪? 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有重要影响但并非都是决定性的。 师:是的,人类在积极认识、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可以合理、适度、有效地改造自然。可是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却经历了好几个不同阶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

单元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板书)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推进(新知识传授) 师:大家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地理环境?环境是指周围事物的境况,而周围事物是同某项中心事物相对而言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就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 师: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对地理环境的依赖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在古希腊时代,人类逐渐萌生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这是人地关系理论中最早形成的一种观点。 (板书)一、地理环境决定论 1、产生原因 师:其核心思想是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而决定人类的民族特征、文化发展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板书)2、核心思想 师:该理论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反映了当时的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板书)3、评价 师: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大家看知识窗: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拉采尔。 师: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地理环境决定论也因此受到了否定和批判,“人类中心论”的思想应运而生。 (板书)二、人类中心论

高考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

专题:高考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文综地理选择题一般以组题出现,即以一段图文资料为背景设计2个以上试题,每个问题都有其题干和选项,背景材料中有相关的信息,有时题干或题目之间也能成为有效信息,如果审题和解答时不注意,往往会造成连锁性错误,所以解答地理选择题必须掌握一定的解答方法技能。 一、选择题的置疑特点 命题者为了减少考试得分的偶然性,提高考试的可信度和区分度,势必增加选择题的迷惑性 ...(每题中的3个错误选项即为迷惑选项)。要提高解题的速度与准确率,就必须熟知 如下常见的置疑 ..(设置迷惑)方法: 1.混淆概念。 2.以偏概全或表述绝对化。 3.误联因果。一是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因果关系,或是选项内部的因果关系。常见的 误联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果倒置,一种是无因果关系。 4.正误同项。选项由两个以上的分句构成,其中部分分句是正确的,所以迷惑性大。 因此,审题要细心,不能“只看前不顾后”,才不致受迷惑。 5.肢不符干(异项)。选项本身正确,但是与题干不符。其迷惑度更大。 6.无图考图。与方向(方位、风向、洋流流向等等)有关的试题常常采用。 7.定式诱惑与变式迷惑。即或利用定式思维习惯来设置陷阱,或利用图文转换、图 图转换等形式上的变化来增加迷惑度。 8.隐含信息。把关键信息隐含在题干或地理图表中以增加试题迷惑度,这是当今高 考选择题最常用的置疑方法。 二.选择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1)仔细审题。 “仔细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随着命题手段的多样化,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越来越强,迷惑性也越来越大。其答案不像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那样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盘皆错。仔细审题,对做选择题尤其重要。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明确题意和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①明确题目结构提取有效信息 选择题包括题干和选项两部分。题组试题的题干包括主题干和小题题干,主题干的条件是各个小题的共同条件,小题题干只是本小题的条件“仔细审题”是指对主题干与小题题干认真地加以审读,搞清题干中的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等。选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表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特别要关注题干的“设问”,也就是“题眼”,它决定了选择的方向 ②全面分析题干内容和充分挖掘题目提供的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显性信息:题干中附有明确的解题条件; 隐性信息:多潜隐在题干提供的材料中; 限制性(或特定)条件:在题干中出现的数量词、方位词或特定名词等;借用条件;用同一事实的不同说法给出解题条件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复习学案1

第八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复习学案 李家营中学:初三政治备课组2010、12、1 激励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一、复习目标: 1、.树立忧患意识,决心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2.、正确认识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理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 3、.知道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了解自己在推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应该怎样做。 二、重难点:理解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负起自己应尽的职责。 课前复习导航 结合课文、快速回忆基础知识,形成体系。(要口述主要内容)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 1、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 面临的重要课题 2、可持续发展是正确选择(为什么)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实行________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我们在行动 2、_________是我国的又一项基本国策 课内探究与展示 (一)预习检查、夯实基础、交流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复习成果,探讨不懂的问题,组长收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全班交流讨论。 重点把握以下问题: 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及负在影响? 2、我国资源国情 3、我国的环境形势及负面影响? 4、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怎样的? 5、说一说可持续发展含义 6、科学发展观的内含 7、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的具体要求,意义是什么? 8、青少年应为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做怎样的贡献? (三)、典型题例分析、看我的!(小组讨论解决) ①有人曾统计:每掀过一张日历,就有5万个中国娃降生在已经十分拥挤的国土上;

地球每绕太阳一周,我国净增1184万人口。 ②在美国,学生课本重复利用,一本教科书平均使用5年;在韩国,一次性台布、洗漱用品早已绝迹;日本发明了一次性筷子,但严禁砍伐本国树木制作一次性筷子,转而从中国大量进口。 ③近年来,我国北部、西部大部分地区频繁出现扬尘天气和沙尘暴。98年洪灾、03年非典、08年冰灾,一次次灾难向国人敲响警钟,大自然要报复我们! 针对以上现象,请你回答: 1、以上三个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2、为解决材料①反映的问题,我国实施怎样的基本国策? 3、为解决材料②、③反映的问题,我国实施怎样的基本国策? 4、为解决以上三个材料反映的问题,我国实施怎样的发展战略?落实怎样的科学发展观? (四).关注身边的变化,谈谈你的看法:(小组合作探究完成) 小康河是贯穿高密市城区的一条集防洪排污于一体的主要河流,沿线排污口200多个,每天排入污水3万多吨,致使河床淤积抬高,河水发黑变臭,河岸脏乱不堪,严重影响了沿线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城市形象。2005年10月,高密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投资1.6亿元,实施小康河综合改造工程。到2006年9月底,一个高品位、高档次的集观光、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小康河生态景观带呈现在世人面前。小康河周边居民从此告别了臭水沟,昔日的“龙须沟”变成了今天的民心河。 (1)我市政府为什么要投资“1.6亿元”治理小康河? (2)有人说:“不治理小康河我市经济依旧发展很快,没有必要花这么多钱来治理小康河。”谈一下你的看法。 三、归纳提升 你的收获: 你的困惑:

中考政治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复习教案1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复习目标: 了解我国的人口、资源状况、环境问题以及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学过程: 一、考点扫描 提问掌握哪些问题,划出背诵的关键词,检查提问背诵 1.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怎样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典例精析 例1:(2015济宁中考选择9)轻轻刷一下卡,就可以提取一辆公共自行车,轻松自如地在拥堵的市内穿行。现在,骑公共自行车出行已成为许多济宁市民的习惯。从2014年9月开始济宁市城区推出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智能交通系统。这是市委、市政府2014年9月开始,济宁市城区推出了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智能交通系统。这是市委、市政府2014年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我市实施这一惠民措施() ①有利于减少能源消耗,杜绝汽车尾气排放②有利于彻底解决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 ③能够进一步引导市民增强环保和节约意识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③④ 选择题答题技巧: 二审:审题干(关键词、关键字、限定要求)审题肢 三排:排错法(题肢本身表述错误的) 排异法(题肢本身正确,但与题干没有关系) 排绝法(说法过于绝对,要特别慎重) 例2:(2013济宁中考非选择5)2013年2月27日上午,济宁市委、市政府召开“五城同创”动员大会, 对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吹响了“五城同创”的集结号。会议提出,大力营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全面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美誉度,把济宁建成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区域中心城市。 我市在“五城同创”活动中,为什么要把加快“生态济宁”建设放在突出地位?(4分) 分析材料,指导学生作答。展示学生典型答案,让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自己总结在做主观题中容易出现的失误。指导学生对照参考答案,发现问题。 主观题答题技巧:一审“设问”。明确类型,条件限定二审“材料”。一是读“全”材料,二是读“准”信息,三是读“出”知识。 三组织答案。结合材料,回归教材,条理清楚。 三.考场演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检测1

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A)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闻名中外的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5千米处,四周为高耸如削的鸣沙山(由流沙堆积而成)。“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堪称奇观,但近几十年来,这一沙漠奇观水位不断降低,面临消失的危险。据此回答1?2题。 1.月牙泉近年来水位降低的原因主要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 .冰雪融水补给过少 C.人为拦截地表水,过度抽取地下水 D .沙漠扩张造成的 2 .月牙泉的处境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受下列哪种理论影响 () A .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地伙伴论C.人类中心论 D .“天人合一”思想 答案 1.C 2.C 解析月牙泉地下水位下降主要是过度抽取地下水和人为拦截地表水导致地下水的补给减少所致,这反映了人类任意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后果,是人类中心论的体现。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②森林破坏③兴修水利④环境污染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破坏的表现是湖面萎缩,其原因是森林被砍伐,水土流失加剧,湖泊淤积,再加上围湖造田,水域面积减少。 4.华北地区湿地水污染带来的后果主要是() ①加剧水资源的短缺②危害人体健康③增加酸雨的次数 ④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华北地区径流少,湿地少,人口多,工农业发达,水资源短缺,如果湿地受到水污染,必然加剧水资源的短缺,危害人体健康。 读“某区域环境问题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示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①水土流失②气候变暖③水环境恶化④酸雨污染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从图中看,有污水管道向河中排污使鱼类难以生存,同时树木被砍伐,风沙、暴雨增多,则能判断有水土流失现象,是否有酸雨从图中不能直接看出,但可看出水环境变坏;故选B项。 6.图中环境问题的存在,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①共同性原则②持续性原则③公平性原则④参与性原则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这些环境问题的存在使该地不能持续发展,故违背了持续性原

高中地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课标要求、考纲要求 【学生展示】——课前预习案(复习提纲梳理) 考点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关系 2 (1))概念 既满足的需要,又不对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内涵 的持续发展是基础,的持续发展是条件,的持续发展是目的。 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3))基本原则 性、性、性、性原则。 (4))从概念到行动 合作,参与。 考点二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及其实践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行动纲领:控制,节约,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1.人口战略 (1)人口问题 (2)人口战略 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 ②合理利用,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2.资源战略 (1)资源问题 →资源短缺 (2)资源战略 ①保护和有限的自然资源。 ②依靠科技进步充分挖掘潜力,促使其增值。 ③的经济体系。

3.环境战略 (1)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严重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 (2)环境战略 ①搞好,防治 ②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环境保护体制。 4.稳定战略 (1)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①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前提。 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和归宿点。 (2)稳定战略 ①必须把摆在首位,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 ②在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的前提下,保护自然资源,改善, 坚持社会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教师精讲】——课堂案(重难点点拨) 【重难点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典型例题1】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2) 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3) 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高考地理选择题专项练习1

小题提速练(一) (时间:20分钟分值:44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某山区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自然保护区的地势特征为( ) A. 由南向北倾斜 B.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C. 由东向西倾斜 D. 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2.该自然保护区的山地可能位于( ) A. 南岭 B. 太行山 C. 天山 D. 大兴安岭 3.该自然保护区易发的自然灾害有( ) A. 沙尘暴 B. 洪涝 C. 雪崩 D. 泥石流 1.B 2.A 3.D [第1题,图示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西北方向为山地灌丛,东南方向为常绿林,因此该地的地势特征为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第2题,该山地的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因此应位于中国南方亚热带气候区,选项中只有南岭符合,太行山、天山、大兴安岭均在北方,无亚热带植被。第3题,该自然保护区位于南方山区,受夏季暴雨的影响,如果地表植被被破坏,

极易发的自然灾害有滑坡、泥石流等。] 寸土寸金的都市里,人们想要吃上本地种植的新鲜绿色蔬菜似乎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农业科技初创公司BrightFarms通过在食品商店或商店附近的屋顶搭建水培温室暖棚种植蔬菜,向都市人出售。公司采用水培系统来取代土壤,为农作物输送生长所需的水和养料,温室内配有精准的光照、温度和灌溉调节系统,作物不再需要使用杀虫剂等化学农药,能够实现全年健康生长,保证了食品安全的同时也提高了产量。据此完成4~6题。4.BrightFarms所创建的“屋顶农场”与传统地面农场相比在生产蔬菜过程中的优势有( ) ①光照充足②距市场近③少害虫侵袭④节约能源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推广发展“屋顶农场”具有很多积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加城市绿地,美化城市环境 B.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城市化发展 C.提高农业产值,改变经济结构 D.大量吸纳大气降水,缓解城市内涝 6.我国若引进BrightFarms的农业生产模式,下列城市中最适合的是( ) A.深圳B.西安 C.乌鲁木齐D.哈尔滨 4.B 5.B 6.A [第4题,根据材料,“屋顶农场”建在食品商店或商店附近的屋顶,不需要使用杀虫剂,因此距市场近、少害虫是其明显的优势。第5题,发展“屋顶农场”也是一种产业,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城市化发展,B正确。“屋顶农场”不建在地表,不增加城市绿地,A错误;可以提高农业产值,但不改变经济结构,C错误;该产业坐落屋顶,不能缓解内涝,D 错误。第6题,BrightFarms的农业生产模式全年都能生长,因此,该模式适合在热量条件较好的城市,选项中A最合适。] 玻璃制造是高耗能、自动化程度高的行业。某汽车玻璃生产公司于1987年成立于福建省福清市,经过多年发展该公司已经成为国内最具规模、技术水平最高、出口量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在国内外汽车玻璃配套市场上占有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