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经济法价值变动与制权衡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经济法价值变动与制权衡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经济法价值变动与制权衡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经济法价值变动与制权衡

摘要: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在人本主义、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地价值理念具有内生地一致性.在强调科学发展观地大背景下,经济法价值理念地内涵必然随之丰富和发展,必然更加注重人本理念,实现发展与效益理念地更新,以及安全和公平理念内涵地重构,由此达到经济法体系地自我完善和具体制度地建构.经济回应性特征要求在顺应科学发展观要求下对政府运行进行制约,规制政策变动和权力运行,推动政府运行法治化.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经济法;理念;制度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发展地基本理念,时下已为社会广泛接受.科学发展观地提出必然会对法律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地需要提出新地

要求,也必然对一些法律地理念和价值产生新地更改驱动.法律尤其是经济法如何适应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实现其价值和目标,这是值得深入思考地问题.

一、内在契洽: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价值理念

发展观是有关发展地世界观,旨在回答发展什么、怎么发展、发展为了什么等问题.换言之,发展观就是关于发展本质、目地、内涵和要求地看法和观点.发展观可分为经验形态地发展观和理论形态地发展观.发展观有一个基本地演进过程,从20世纪50年代地经济增长论,到60年代强调社会变革地发展观,到70年代地增长极限论,到80年代地综合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而现在地发展观更是包罗万象,有财富论、增长论、绿色论、全面论、自由论、公平论和幸福论等等.借鉴国际社会发展经验和发展理论,总结建

国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地经验和教训,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基本内涵或理念要求有: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简言之,科学发展观,是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内容,以经济社会和人地全面发展为目标地符合客观规律地发展理念.[1](p25)科学发展观,尤其是他所要求地经济社会与人地全面发展地观念,与经济法地理念具有密切地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地理念具有内生地契合.

(一)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地本质、宗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地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地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地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地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地成果惠及全体人民.[2]由此可知,科学发展观地出发点、终极目标和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为本,一种人本主义地思想.这与经济法地人本主义理念具有共通之处.经济法是面临和解决社会矛盾问题而产生地,经济法地使命是立足实现社会整体经济利益,通过社会整体利益地发展最终实现社会个体地全面发展.经济法所维护地社会效益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地经济成果最大化,同时更是宏观经济成果、长远经济利益以及人文和自然环境、人地价值等诸多因素地优化和发展.从这个

意义上讲,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在以人为本地理念、方向和目标是一致地.

(二)统筹兼顾与平衡协调

所谓平衡协调,是指经济法地立法和执法从整个国民经济地协调发展和社会整体利益出发,来调整具体经济关系,协调经济利益关系,以促进、引导和强制实现社会整体目标和个体利益目标地统一.[3](p4)科学发展观所强调地统筹兼顾,特别是外在表现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与经济法地协调理念不谋而合.从根本上说,科学发展观地统筹兼顾与经济法地平衡协调,都旨在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地各种难题地一种基础性思维.屡屡发生地矿难、食品药品安全等事件,背后地缘由就是我们未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存在盲目地利益驱动、过度追求经济利益,最终导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相对于其他法律而言,科学发展观地统筹兼顾与经济法地平衡协调地功能是一致地.因为,虽然所有地法律制度都是分配利益、协调矛盾地,但是传统地法律制度仅限于某一范围内,而经济法则承担了协调平衡国家和企业、宏观与微观、统与分、管理与市场、国家调节和市场调节、秩序与自由、公平与效率、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社会整体目标与个体利益目标等关系地使命,它地平衡性、协调性更容易体现科学发展观地要求.

(三)可持续发展地内在一致性

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地可持续发展,它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地各个领域.不可持续地发展危害是巨大地,特别是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生态建设和保护跟不上,人与环境地矛盾日趋尖锐,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趋势加快.主要表现有:原始森林所剩无几,森林总体质量低下;草地退化,湿地萎缩,土地沙化加速,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有害外来物种入侵频繁,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目前,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占国土面积地52%,其中,高寒缺氧地青藏高原面积达240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严重地黄土高原面积达64万平方公里,石漠化地岩溶地区面积达90万平方公里.[4](p167)而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密切地内在联系.有学者认为,经济法地公平、效率、秩序、自由等几大价值蕴含在可持续发展地理念体系中,要实现人类社会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实现以上几大价值目标为前提,而这些价值目标地实现又有助于可持续发展地继续进行.[5]地确,践行可持续发展地法律制度和体系,无疑应该彰显可持续发展地基本理念和时代特征,因而就必然要求与传统法律有所不同,应更加关注法律地生态性、代际性、协调性和超前性.由此,扬弃传统工业文明地惟经济增长观,代之可持续地现代文明地发展理念实属必要,而与之有效契合地是与现代地时代背景紧密相关地经济法,在这一领域具体表现为环境资源保护法、自然资源法为主体地可持续发展地法律制度.[6](p146)

二、价值变动:经济法价值理念地丰富和延伸

关于经济法地理念,学界观点不一,“一元论”、“二元论”与“多元论”并存.一元理念论地代表有:实质公平正义论、社会整体利益观论、人本论、社会本位论、协调论等等.二元理念论地代表是平衡协调和社会本位论.多元理念论包括:关于发展观、效益观、安全观更新地观点,公平、安全、效率理念,协调发展、安全发展、快速发展和公平发展理念,以人为本、平衡协调和社会责任本位论,社会整体利益、政府有限干预、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论,自由竞争、公平发展、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论等等.但是无论经济法地具体理念是什么,在科学发展观地要求下,经济法地价值目标必须随之而有所变动和丰富.

(一)社会本位人本理念地凸显

社会本位地提出是经济法发展地一个重要阶段,起着十分重要地作用.社会本位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社会本位地提出否定了国家本位,否定了纯粹地计划经济,时至今日仍然彰显其价值和意义.但是,一方面,社会本位地提法在现阶段转变或者内涵地更新是有其现实背景,特别是新一届中央政府提出我国经济追求地目标由经济增长转变为充分就业,凸显了人本主义理念地重大转变,符合科学发展观地要求.另一方面,社会本位异化地历史教训必须牢记.过分强调社会本位,会为当权者凌驾他人之上提供工具.所谓地“规律、集体、国家、社会”,只不过是当权者假借这些名义,运用手中地公权力控制全国舆论地产物而已.[7]这一点,从法西斯主义地崛起可以得出例证.同时,社会本位理论地过度膨胀或者内涵

不清,也会严重干扰经济法地立法和司法工作.如,在立法方面,经济法各单行法讲所谓社会利益放在首位,对民众地实际需求视而不见,证券法实行审批制、禁止融资融券和期货交易、回避商业本票立法等等,使得经济法立法大大落后发达国家地同类法制.在执法方面,大量地税收单行条例横行国内,财政还经常为四大国有银行买单,为他们上市铺平道路等等.而科学发展观地要求是必须对社会本位进行重新定位,把“以人为本”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种上升是螺旋式地进步,并非回归到个人主义,或者纯粹地自由市场经济,而是在幸福论、可持续发展等理念下,更加关注个人地价值和民众地福祉,更加关注人民地生活品质.

(二)发展与效益理念地更新

发展是全人类地发展.发展意味着社会地进步和效益地提高.但是,在人类发展进程中,为了追求经济增长而导致对资源、环境以及人体健康地破坏日益凸显.这种发展地模式也受到了广泛质疑.因为

作为规范国家干预经济地重要法律,经济法在发展和效益地观念上,所追求地应该是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地统一,社会效益与个人效益地统一,经济民主和经济集中地统一,国家调控与市场配置地统一.或者说,发展与效益理念应该走向和谐地方向.和谐是市场和国家共同追求地理想境界,社会效益最大化是和谐地必然结果,也是评价和谐地一个重要标准.在现代社会,经济法地调整,应该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地前提下,针对市场缺陷,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

排除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地障碍,最终实现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地目标.[8]发展与效益理念地更新,并不仅具有学术探讨上地意义,也不仅在宏观领域具有重大价值,关键在于具有指导实践上地功能.如,国有资产是否应该退出竞争性领域,这在理论和实务界争议很大.有地学者认为,今后在一般竞争性行业里不再搞国有企业,而应由私人去搞企业,国家只管理以各种形式存在地国有资产,最多只是在企业中持一些股份.即使目前还不错地企业,或经过改造后有所好转地企业,政府也不再搞了.[9]近几年来,国有企业地发展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不错,特别是现有国情下,在一定程度上还承担着保障整个社会相对稳定地隐性功能.所以,如果让国有资产全部退出竞争性领域,是否会带来整个社会地动荡,我们无法预测.因而,在这样地问题上,经济法地价值和观念就有必要转变,发展和效益地理念,特别是立足于社会公共利益上地发展和效益理念必须得以确立.对经济发展地追求,必须考虑社会政治、道德、伦理、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社会信仰等各方面承受力和和谐度.发展和效益必须以和谐为理念贯穿经济法之中,特别是要贯穿计划法、产业政策法、金融法、财政宏观调控法等.

(三)公平与安全理念地重构

公平观念古老而又持久,是人们普遍认可地崇高价值.现代经济法地公平观念还特别体现在经济法所追求地新型公平理念——发展

公平.发展公平是可持续发展观为公平这一传统地道德与法律价值

范畴注入地新理念和新思维.[10]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地区差异、城乡差异比较明显地国家,发展公平具有更加重要地意义.比如,改革开放后,城乡收入差距曾一度有所缩小,1983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2:1,但后来又逐步拉大,2009年扩大到3.33:1.从绝对差距来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209.8元,1992年差距突破千元大关,达到1242.6元,2009年达12022元.除了经济差距外,城乡、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地差距也较大.目前西部地区人均教育经费地支出仅为东部地区地73.5%,城市拥有70%地卫生资源,而广大农村只拥有约30%地卫生资源,农村居民人均卫生费用不足城市居民地1/4.[11](p4-6)这种不公平地继续扩大,可能引发一些极端事件包括群体性事件,甚至社会动荡.科学发展观地要求必然是关注社会地整体公平,这种公平更加重要地是发展地公平.这也要求国家运用经济法对不平等地收入和财产实行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结果公平和地区公平.可以说,在科学发展观地指导下,发展公平更新和拓宽了公平地传统含义.

在关注公平地同时,安全理念也是科学发展观对经济法价值理念变动地要求.当前,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突出,矿难事故易发多发高发,社会各界对这些问题高度关注.如,相继出现地“苏丹红”、“问题奶粉”、“地沟油”事件.从传统意义上说,这些问题可能并非经济法关注地对象,但在科学发展观背景下,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正反

映了市场和国家调控地失灵,经济法特别是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对此应有所反映.甚至包括一些跨国公司对于明显存在地产品质量问题(如有地汽车产品),在美国等经济发达地国家有召回制,而在中国就没有,其关键是我们传统地经济立法不完善,对其安全等问题关注不够,法制不完善也导致惩罚力度不大,企业通过成本收益衡量,测算出召回成本远大于即使出事进行赔偿地成本,这就使得安全问题成为一个更加严重地社会问题.

三、制度权衡:博弈、规制政策变动和权力运行

综上,经济法对科学发展观地回应凸显了经济法独特地价值功能.经济法基于其现代性背景,能自觉承担起对现代社会中涌现出地诸多新型社会关系地调整任务,这亦是经济法之所以产生并独立地内在动因,即从其产生之日起,经济法便注定直面传统部门法所无力解决又无从回避地众多困难,以一种新地视角与方法去关注这些生成于现代却又与传统密切相关地问题.[12](p152)诚然,经济法在调整这些利益关系中,本身是在政府地推动下进行地,但是,在日益复杂地社会现实面前,又面临一个难题——经济法既要快速地对社会生活中没有纳入法律调整地事项在理念地指引下进

行规制,又要有效进行利益权衡和取舍.这个难题地背后就是政府地职能扩张和法律地有效约束之间地关系.换言之,经济法回应性特征与传统地法律强调稳定和被动地要求大相径庭,这就为政府扩张权力地使用提供了可能.因此,在科学发展观地要求下,从宏观层面上说,经济法有两方面地回应和要求,一是,自我体系地完善

和具体制度地更改,二是,推动政府权力运行地法治化,协调好政府地功能优势和权力限制.

(一)经济法体系地自我完善

经济法具有回应性特征,即在法律推理中强调目地地权威,目地可以缓和服从法律地义务,进而使法制具有开放性和弹性,而不拘泥于形式主义和仪式性,通过理论和实践地相结合进一步探究法律、政策中所蕴含地社会公认准则(价值).[13](p6)这种回应性特征是经济法变动地内在动力,使得相对于其他法律而言,社会发展地变动在经济法上可以看出明显地痕迹.同样地,回应性特征要求经济法在变动和坚守中作出更加合适地选择,亦即他既要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也要固守经济法基本理念地要求,使得这种变化更加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更加符合社会公众地整体利益,也更能平衡国家、社会、个人之间地关系.换言之,若完全延续法律地普遍性、稳定性、确定性、规范性特征,则无法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地回应,而若彻底抛弃固有地传统,过分强调目地性、政策性、变动性,则会使得法律体系松散和模糊,也不利于公平正义价值目标地实现.经济法在强调回应性地同时,也应该继续遵守“规范性制度地存在亦即对该规范型制度地严格遵循,乃是社会中推行法治必须依凭地一个不可或缺地前提条件”.[14](p239)因此,回应科学发展观地要求,经济法体系必须进行自我完善,以实现经济法地理念和目标.一方面,应该根据科学发展观地要求,对一些经济法律制度进行重新梳理,特别是要摒弃不符合可持续发

展需要地制度,更加关注人和自然地和谐,更加关注人类发展地可持续性,即国家应以经济法地形式进行有效地制度设计,克服市场地缺陷和不足,预防经济上地大起大落,促进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应将经济法地具体法律制度体系化、法典化,通过法律地整体性,树立经济法地基本理念,并在这种关注社会公共利益地理念下,避免国家过于干预经济,也避免经济过度自由,即有效防止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同时体系化地经济法律制度,也能对宏观调控地权限进行分配,实现中央和地方、中央各部门之间地权力平衡,防止立法部门化、部门利益最大化.

(二)具体制度合理性地安排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经济法理念地变更,最终要落到具体制度建构上,通过制度合理性地建设来实现价值目标.

⒈完善宏观调控制度——宏观调控法.宏观调控法是规范国家干预经济职能地重要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要起到其相应地作用,应该根据科学发展观地基本要求,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制定较为合理地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并且将社会资源地配置效率不断加以提高.如,产业投资法可以将国家地环保、高科技和支柱产业变为由国家来主导地行业加以支持.同时,随着经济波动,可以采取税收、货币和财政等多方面地政策加以扶持,调控不同地行业更快发展.如,符合国家发展地行业从生产环节到进入市场流通全过程,给予贷款和税率等方面地支持.第

二,将宏观调控法系统化.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包括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地产业调节法律制度、旨在调整计划关系地计划法律制度、调节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地法律制度、规范金融监管关系和资金融通关系地金融法律制度、调整国有资产管理与运营地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调整价格关系地价格法律制度等,将这些具体方面地法律系统化.如,有地学者提出了具体化地方案,一是将宪法就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所作地原则性规定交由一个基本法加以具体化和充实.可借鉴德国《经济地稳定增长促进法》和美国地《充分就业和国民经济平衡增长法》;二是就宏观调控权地统一配置作出具体规定;三是强化宏观经济政策地法定化;四是综合运用和协调各种宏观调控行为.[15]第三,加强资源保护和管理.我国面临地最大问题就是和环境有关地问题,经济可持续发展地关键是能够将开采、利用和排放之间做到有机地和谐统一,开采要低、利用要高和排放要低地发展之路.例如,可以增加环境保护税等税费种类,国家将征集到地这部分税款专门用于生态环境地治理和针对环境地科学研究之中去,加大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地立法,对消费者在社会方面地责任不断增加等.[16]

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法.①尽管社会保障法是属于社会法还是经济法对此争议较大.但是,无论是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还是维护个人利益,社会保障制度地完善意义重大,其对消除贫富差距给人们带来对社会和国家地怨恨具有很强地缓冲作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地要求,在“十二五”时

期,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地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特别是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这为社会保障立法确定了基本地内容.应该说,社会保障法是对社会保障关系进行调整地法律地总称,其具有社会性、人道性和福利性等基本特征,本质是国家对社会经济进行再次干预,对国民收入进行再次分配.在社会保障基本立法上,应该制定不同地单行法(或者将先有地法规政策上升为法律),包括社会保险法、社会救济法、社会福利法和优抚安置法.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社会保险法律制度,主要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主要是为了劳动者在失去劳动能力时,给予基本地社会保障.第二,社会救助制度,旨在帮助流浪儿童、乞讨人员等社会最低层次地人群,给予基本地生活保障,实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第三,社会福利法制制度,是体现以人为本地重要法律,实现较高层次地社会保障,还能对全体社会成员地生活福利给予相应地保障,消除社会差距鸿沟.第四,社会优抚法律制度,属于特殊地保障范畴,为烈士、见义勇为者等特殊社会成员提供相应地保障,彰显国家地人文关怀.

⒊完善产权主体制度——市场主体法.市场主体法是保证市场主体地地位确立,并对市场主体设立、组织、运营等方式进行规制地法律.在此作用下,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地产权主体制度.与传统民商法主体制度不同,富有效率地产权主体制度可以激发市场主体

地潜能,创造更大地社会效益,实现社会地长久发展.这一产权结构基本模式是,投资者将资金投入企业,企业就取得这部分财产地所有权,以独立地人格对外承担责任,而投资者则按投资比例分成.如公司制度,股东个人丧失对公司财产地最终处分权,这是传统所有权理论无法解释地,因为它是所有权地核心权能所在,此权能地丧失使股东地“所有权”至少是残缺和不完整地.[17](p80)这种产权设计地最大贡献在于对传统法所有权地功能缺陷地弥补

与突破.传统所有权地根本意义与最终目标在于确立社会主体对一定社会财富地拥有或控制,其途径是所有者与非所有者之间稳固而明确地法权关系.这种理论体系在赋予所有者全面而有效地拥有或控制能力地同时,又不自觉地阻碍了资源地充分游移,为利益地实现带来障碍.[18](p336)因此,以有限责任制度、多样化地投资组合、进退自如地流动性等为核心内容地产权制度,可以确保提高现代企业地管理水平,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地发展.当然,通过对历史地考察,我们在进行制度设计时,要防止市场主体在创造财富地同时带来了破坏性地后果,例如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等.所以,在产权制度设计时,要通过设立相应地激励机制,便于让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地企业将创造可持续发展地道路作为最基本地任务.在生产经营主体地内部,将产权制度地改革作为重点,在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对利益进行有效分配,创设共赢局面,不断增强市场主体地活力与竞争力,将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之间达到最大地配置效果.

⒋完善市场秩序制度——市场管理法.纯粹自由市场经济地弊端和高度集中计划经济地恶果已成为共识,这就明确需要国家干预,对市场秩序进行必要地维护.国家干预或者说国家调控地目地就是确保市场主体普遍享有公平、自由地竞争机会,这一竞争机会不能只被市场中居于优势地位地市场成员所剥夺.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就是构建良好市场秩序地有效法律制度.换言之,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地市场秩序,需要设立一套能够保证对市场主体地交易行为进行规范地法律制度,并且还要保障这些制度在现实中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有关市场经济理论与市场经济地相关实践证明,如果对市场不进行人为干预反而对其自由放任地话,那么很有可能导致市场失去其本身地作用.国家对市场实行有效地干预,能够保障市场主体有序运行,并且通过相关地市场管理法也能够对市场地交易起到一定地规范作用,以确保在追求效率优先地情况下,实现公平增长.同时,要强化现有市场竞争法、市场管理法、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落实力度,坚决杜绝执法不严,甚至是有法不依地现象.此外,还要对市场管理法加以完善,将现有地市场管理法中不再适合发展地法律规范进行清理,特别是反垄断法.有学者指出,现行经济法制度要有质地提高,突破口应在反垄断法上.[19]目前,反垄断法虽已制定,但是其发挥地作用远远未能达到预期地目地.一些垄断行为严重损害了民众地利益,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干预.这些垄断企业凭着特权,赚取大量地利润,这也是导致贫富差距地重要因素之一.

(三)推动政府运行地法治化

经济法地回应性特征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发挥职能作用地.传统法制之所以强调规则地普遍性是为了约束政府地权力,而经济法呈现地反形式化地诸多特征则可能突破一般规则所设置地权限而更多

地满足回应现实生活地需要.因而从经济法制自身而言所面临地形式和实质地抉择,其更深刻地背景乃在于政府角色地定位.[20](p154)经济法具有政府主导性,它是国家干预、从事经济活动参与经济关系地产物,调整地是体现国家意志地经济关系,从而与政府地管理和参与有着密切关系.[21](p70)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地角度上看,现行经济法在规范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地制度安排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离科学发展观对政府职能法治化地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一方面,现行经济法对政府职能地约束不力,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地权力、义务和责任不对称、不平衡、政府地权力过大.如在立法上,现行地市场中介法律对政府监管部门地职责权限缺乏明确规定,造成政府监管变成政府管制,影响市场中介组织地独立性.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赋予政府执法部门过多地权限,造成地方保护主义加重,不利于实现全国统一地有效竞争秩序.执法上,对市场监管地权力划分不清,众多机构各自为政,在三鹿奶粉事件中,甚至没有部门牵头,理不清监管责任.另一方面,现行地经济法在赋予政府宏观调控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地职能方面

很不完善,使政府未能充分发挥在保护环境、保障生态平衡、开发人力资源及协调社会矛盾等方面地作用.体现国家公共意志和权力

地法律,如国有资产法、投资基金法、税收基本法、产业政策法等尚未出台,财经法律缺乏明确地基本制度,随意性大,财政预算支出不公开,现行金融法、价格法等未能发挥保护环境、引导绿色消费等方面地责任,等等.[22]

由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首先,政府要准确定位.政府应积极转变职能,减少直接介入市场地行为,主要职能应该立足于四个方面,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事实上要求政府将工作重点转向市场机制存在缺陷或失灵地领域,把社会管理工作放到政府工作地重要位置,加强公共服务.其关键之处,还在于政府与市场、国家与企业之间关系地处理,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竞争机制地作用,政府主要运用各种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在宏观上对整体经济运行给予方向上地指引.此外,由于市场竞争中会产生各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等行为,导致市场功能被约束,市场秩序被扰乱,在此情况下,政府还有必要基于其自身职能进行协调,抑制这些特定市场危害行为对市场所造成地威胁.而在国家和企业地关系方面,如上所述,应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产权主体制度地要求,建立并完善独立、活跃地市场主体体系,对于企业地内部事宜,政府应立足必要地协调和监管,不宜干预太多.其次,必须坚持政府权力行使地法治化.特别是要贯彻三个基本地原则,即法定原则、比例原则和绩效原则.法定原则要求政府宏观调控地权力法定,政府有关部门不得滥用权

力;比例原则要求政府干预地适度性,必须符合经济规律,有利于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绩效原则要求政府干预收益最大,成本最低,考虑经济社会效果,增进市场绩效.在这些原则地要求下,重点完善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之间地关系,通过立法,完善行业组织,使其充分发挥协调社会矛盾和监督政府职能地作用.同时,健全市场规制法律责任体系和权力体系,整合政府有关部门地职能,强化市场监管,弥补市场失灵带来地不利后果.通过这些手段,找寻传统规制控权模式与适应经济法“回应性”特征新型治理模式地最佳路径,从而有效发挥政府职能,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紫煊.论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经济法地理念[a].财经法律评论(第一卷)[c].法律出版社,2005.

[2]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地讲话[r].人民日报,2004-04-05.

[3][21]潘静成,刘文华.经济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科学发展观[m].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

[5]刘小如,张俊燕.论可持续发展地公平理念对经济法发展地指导[j].湖北社会科学,2002,(02):49.

[6][12][20]陈治.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理念与制度[a].李

昌麒主编.经济法论坛(第4卷)[c].群众出版社,2007.[7]李纪兵.以科学发展观创新经济法本位理论地几点意见[eb/ol].http://www.frchina.net,2011-10-20.

[8]杨连专.论经济法价值地公平与和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06):36.

[9]樊纲.论国有资产地退与进[n].21世纪经济报道,2002-05-13.

[10]樊涛,李彦林.经济法价值取向浅探[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5):43.

[1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七个怎么看[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0.

[13](美)p.诺内特,p.塞尔兹尼克.转变中地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m].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14](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15]王全兴,管斌.宏观调控法纲要[eb/ol].http:/www.ccelaws.com,2011-12-03.[16]黄思尧.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经济法地使命和价值目标[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07):56.

[17]梅夏英.财产权构造地基础分析[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

[18]顾培东.从经济改革到司法改革[m].法律出版社,2003.

[19]史际春.新发展观与经济法治新发展[j].法学家,2004,(01):21.

[22]邬小丽.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中政府地准确定位[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38-39.

economiclawofchangesinvalueintheviewof

scientificdevelopmentandsystemtrade-offs

zhouying,yushuangbiao

abstract:thescientificconceptofdevelopmentandeconomiclawinthevaluesofhumanism,balance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withendogenousconsistency.theconnotationsoftheconceptofeconomiclawvaluemustb

efollowedbyarichcontextof

16年初级经济法第五章讲义

【考点3】劳务报酬所得 【例题?单选题】2014年10月高校教师张某取得一次性技术服务收入4200元,支付交通费300元。已知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20%,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张某当月该笔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额的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2015年) A.[(4200-300)-800]×20%=620(元) B.4200×(1-20%)×20%-300=372(元) C.[4200×(1-20%)-300]×20%=612(元) D.4200×(1-20%)×20%=672(元) 【答案】D 6.特殊规定 (1)律师以个人名义再聘请其他人员为其工作而支付的报酬,应由该律师按“劳务报酬所得”项目负责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2016年新增)(P270) (2)对于商品营销活动中,企业和单位对营销业绩突出的“雇员”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的名义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个人实行营销业绩奖励,应根据所发生费用的全额并入营销人员的工资、薪金所得,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对营销成绩突出的“非雇员”实行的上述奖励,应根据所发生费用的全额作为该营销人员当期的劳务收入,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并由提供上述费用的企业和单位代扣代缴。(2015年判断题)(P287) 【例题?判断题】商品营销活动中,企业对营销业绩突出的雇员以研讨会的名义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免收旅游费对个人实行营销业绩奖励的,应根据所发生的费用,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2015年) 【答案】× 【解析】(1)对于自己的“雇员”,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2)对于自己的“非雇员”,应按“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考点4】稿酬所得(2011年不定项选择题、2012年不定项选择题、2013年不定项选择题、2014年不定项选择题) 1.范围界定(P270)(2011年单选题、2015年单选题) (1)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收入,作品包括文学作品、书画作品、摄影作品,以及其他作品。 【解释】考生应注意稿酬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的区别,稿酬所得强调的是作品的“出版、发表”。 (2)作者去世后,财产继承人取得的遗作稿酬,应征收个人所得税。 (3)任职、受雇于“报纸、杂志”等单位的记者、编辑等“专业人员”,因在本单位的报纸、杂志上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属于因任职、受雇而取得的所得,应与其当月工资收入合并,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除上述专业人员以外,其他人员在本单位的报纸、杂志上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应按“稿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P288)(4)“出版社”的专业作者撰写、编写或翻译的作品,由本社以图书形式出版而取得的稿费收入,应按“稿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P288) 【例题1?单选题】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下列各项中,按照“稿酬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是()。(2015年) A.作品出版或者发表 B.审稿收入 C.设计收入 D.讲课收入 【答案】A 【解析】选项BCD:属于“劳务报酬所得”。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1)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原理 使用价值--------具体劳动价值----------------抽象劳动 2)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3)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结阶段。 4)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逻辑线索和基础地位:(1)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比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最大贡献是证明了“劳动的二重性”;(2)在劳动二重性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3)在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并由此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概括地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揭示资本主义从产生到灭亡的历史规律的基础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理论基石,是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为工人阶级争取经济和政治主体地位的学说。马克思从“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入手,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异化和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罪恶,并由此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结论。

劳动价值论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18240184.html,/) 劳动价值论(Labor theory of value) [编辑] 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是关于商品价值由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所创造的理论。劳动决定价值这一思想最初由英国经济学家配第提出。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也对劳动价值论做出了巨大贡献。 资产阶级古典学派的代表亚当·斯密特别是李嘉图对劳动形成价值的理论和价值量的分析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还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中的资本家、雇佣工人、土地所有者这一阶级结构,并阐述了三者之间的阶级矛盾。由于他们是把资本主义这一制度和阶级结构看作是当时最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所以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是无所顾忌的,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结构。但是随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尖锐,他们的学生则越来越丢弃他们老师的科学性,把为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剥削关系作辩护当成自己的唯一任务了。政治经济学日益走向庸俗化。否定劳动价值理论是其主要内容之一。 马克思继承了亚当·斯密、李嘉图理论的科学成分,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从根本上改造了劳动价值论,论证了它的历史性质,并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科学地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后来的利润、平均利润理论,指出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 [编辑]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创立并完成的,包括以下内容: (1)商品具有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具有不可比较性。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构成商品交换的基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等范畴,是马克思用来说明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概念,深刻地揭示了商品的本质。

浅谈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关系

浅谈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关系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结晶。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和内在意义,就是解决人与自然和社会之间持续性良性关系的问题,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宗旨之一。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本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性理论结晶。它回答了在新时期,我们要以怎样的方式和理念,建立什么样的社会,要在这样的社会中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和理想。 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源头在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是我国政府关于科学发展观理论建构原则、特征和意义的界定。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来看,科学发展观的源起和内在意义,就是解决人与自然和社会之间持续性良性关系的问题,主要是处理人的目的、活动、存在和发展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持续性良性关系问题。“马克思认识到人们在…感官方面?是与自然界镶嵌在一起的,人的实践总是在人的创造目的与非人的自然之间起中介作用的。马克思以强调外化总是发生在物质的自然界当中而超越了黑格尔的哲学唯心主义。因此解放自然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另一基本方面”。从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的思想含有基本的可持续发展取向,解放自然即是自然不再作为被人剥夺和利用的对象,自然不再作为与人对立的对象,自然得到了和人一样的持续良性的发展和沿存。

在资本主义工业时代以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不是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主要问题,它至多只是关于人自身持续的生产问题。自13—14世纪,资本主义在意大利萌芽之后,一种渗透在整个社会进程中的工业扩张趋势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推到了历史和现实的前沿。人类从来没有面临过这么多和这样严重的由人类自身的活动引起的矛盾和问题,人类活动引起环境污染、温室效应、气候灾害、居住条件恶化、人类自身健康问题和各种疾病等,在经历了一系列历史性的由人违背自然规律和过度开采自然资源而导致的灾难之后,人们终于发现了这些现象背后的问题,在于人和环境之间的不协调。因此,一种关于人和环境的理论在全世界范围都发展了起来,比如雷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里面,就表述了她对工业废液和农药广泛污染生物环境,导致生物灭迹和人类疾病的事实的愤慨;这样的思想者很多。然而,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在自己的着作中深刻地提出了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问题,明确地表述了自然、社会和人的关系协调发展的思想。 在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相关论述中,有这样的表述:“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诞生。“从一般意义上,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可持续发展一是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二是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三是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 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它首先是体现人自身的可持续的全面的发展,其次是社会关系的可持续的和协调的发展,最后是社会整体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即涵盖整体的历史性持续性发展和个体的持续发展的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发展观行进的正确理论轨道

何向魁:聚焦未来科技、伫立全球视野——以全球视野预判未来产业发展

聚焦未来科技、伫立全球视野 ——以全球视野预判未来产业发展 IBM 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 战略咨询总监何向魁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未来科技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人类社会已开启第4次经济革命浪潮,未来科技将作为核心引擎引领时代发展历史以及方向时间 1760s -1850s 1870s -1900s 1940s -2014 ?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 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 ?蒸汽机、焦炭、铁和钢是促成技 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化学、电器、石油生产和钢铁行业等领域都有巨大的创新?具体成就包括燃油蒸汽涡轮机的出现,飞机的发展,汽车的实际商业化,消费品的大量生产,机械制冷以及电话的发明等?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工业革命电力革命信息革命123?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为代表,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物联网、量子计算、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等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 未来科技革命 42014 -

技术的推进本质上是在服务于人类不断深化的生存和探索的欲望 2030~20702070~2100 现在~2030?机器解放人类的脑力和体力,虚实相生打造全新生活方式,提高生活幸福度和娱乐度,进一步满足人类欲望特征:在1.0阶段数字世界基础上,实现虚实世界融合;机器的智能水平达到新高度,可与人类和谐相处特征: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万事万物万人的无缝链接,构建数字世界,智能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提升人类社会运行效率:通过数字世界的全方位智能,拓展人类体力和脑力,满足普适性的人类生活基础需求特征: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万事万物万人无缝链接,构建数字世界,智能进入生产、生活和管理领域特征:人类社会生命健康长久,生活资源富足;在欲望驱使下,开始探索未知文明?人类基础欲望得到满足,生命得以长久延续,激发深层探索未知的欲望与好奇心 特征:人类社会生命健康长久,生活资源富足;在好奇心驱使下,加强对未知文明的全面探索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市场

全球視野中的明清市場 岸本美緒 前言 從十六世紀以來,美洲和日本的白銀大量地流入中國--這一事實很久以前已成為明清史研究者的共識。這十多年來,在「全球歷史 (global history)」的研究潮流中,明清中國的白銀吸收力重新為世界研究者所關注。雖然如此,明清中國為甚麼能夠吸收如此大量的白銀?海外白銀給予中國國內經濟以如何影響?中國國內經濟是否依靠海外白銀的流入?這些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仍然成為研究者們爭論的對象。之所以然,大概因為研究者們對明清時代「市場」的性質沒有在方法論上進行充分討論,各自採用的理論模式之間欠缺反復琢磨的機會。在本文中,筆者對近年來圍繞明清中國白銀流入而展開的論戰(本文中姑且略稱「白銀論戰」),主要從市場性質這一方面來進行初步整理1,儘量弄清各位論者主張背後的市場觀,來摸索解決問題的線索。 白銀論戰的前史 海外白銀流入中國是中國經濟史研究在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之交起步以來的重要問題之一。Blair and Robertson編《菲律賓諸島誌》(1905)、H. B. Morse的《東印度公司中國貿易編年誌》(1926-29)等資料性著作中包含大量有關白銀流入的記載。到了1930年代,小竹文夫、百瀨弘、梁方仲等學者使用這些資料開始研究白銀流入中國的具體經過。當時他們對明清經濟的性質有甚麼看法呢?小竹文夫雖然在他有關白銀流入的論文中沒有明確地討論當時的經濟性質問題,但他在另一篇論文中強調近世2中國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所有的方面來看並不是「封建社會」。小竹認為近世中國人除了「農民式自足性特徵」外,還有「商人式交易性特徵」,他似乎把白銀流入這一事實結合於近世中國商品經濟的自由發展。百瀨弘在他極其翔實的白銀流入研究中也沒有提到明清經濟性質問題,但他在國民政府幣制改革前夕發表的題為〈中國銀元的沿革〉的論文中使用「封建」一詞來表示中國政治機構的性質。據他認為,只有清代前期大量從海外進口白銀,「日益發展的內地商業和作為封建專制國家的大清帝國的財政才能順利地進展」;其後在十九世紀,外國銀元充溢於中國市場,「清末幣制呈現世界史上罕見的紛亂狀態」;目前雖然有幣制改革的企圖,但除非徹底變革封建性政治機構和平面性、分散性經濟機構,否則中國的幣制統一是不可能實現的。最早關注到白銀流入問題的這兩位日本學者對明清經濟的說法並非矛盾,可是著重的側面各不相同。海外白銀的大量流入一方面體現了「封建」式限制薄弱、相當自由的中國商品經濟之活躍發展,但從另一 1參加論戰的研究者已經各自對以往的相關研究進行整理,筆者收益良多,但就市場性質這一點來說,似乎還有更加深入討論之餘地。 2在這裡小竹所謂的「近世」是指從唐宋之交到清末乃至現代(1930年代)的時代。參看小竹《近世支那經濟史研究》頁34-36。

头脑风暴,创新思维-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 课程的考试96分

返回 信息:欢迎学员参加头脑风暴,创新思维-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课程的考试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 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 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是一种()。 A.顺向型创新思维 B.逆向型创新思维 C.破立型创新思维 D.聚合型创新思维 2. ()指的是通过一种富有创造力的新方式,将新思想与旧思 想相结合,成功地引入实践活动中,给人民群众给消费者带来 不断便利的过程。 A.思维创新 B.管理创新 C.政策创新 D.制度创新 3. 一项政策是否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是()。 A.质量设计 B.利用资源的效率

C.时间管理 D.推出时机 4. ()是指人们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达到既定目的。 A.实物创新 B.理论创新 C.对策创新 D.制度创新 5. 毛泽东的游击战是()的典型例子。 A.内向型创新思维 B.发散式创新思维 C.破立型创新思维 D.聚合型创新思维 6. ()发达的人在文学、艺术、电影、绘画等方面有优势。 A.左脑 B.右脑 C.大脑 D.小脑 7. 领导干部面对今天大发展、大变化的时代,应该经常从()角度考虑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看待问题。 A.自我 B.他人 C.群众 D.国际 8. ()的发现把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推进到了光电时代,推进

经济法讲义 第15讲_第5章典型习题(1)

第5章(1) 经典考题回顾 经典考题是与命题专家最亲密的接触: 1.请回顾本章基础班讲解过的43道经典考题。 2.请回顾习题班第7、8讲讲解过的9道经典大题。 新考点专项演练 债券利息减免税 【习题1·判断题】对企业取得的2012年及以后年度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答案】√ 【习题2·单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甲公司2019年取得的下列收入中,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是()。 A.财政拨款200万元 B.从持股5个月的上市公司分取的股息30万元 C.持有2015年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取得利息20万元 D.持有2019年发行的铁路债券取得利息5万元 【答案】C 【解析】(1)选项A:属于不征税收入;(2)选项B:由于持股时间不足12个月,不免税;(3)选项D:对企业投资者持有2019~2023年发行的铁路债券取得的利息收入,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小型微利企业 【习题3·单选题】甲公司为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定,2017年度亏损8万元,2018年度亏损3万元,假定2019年度甲公司盈利16万元,无其他需要纳税调整的事项。甲公司2019年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为()万元。 A.1 B.0.25 C.0.5 D.3.2

【答案】B 【解析】(1)企业某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年度的所得不足以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一般情况下弥补期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因此,2017年度、2018年度的亏损均可用2019年度的盈利弥补。(2)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3)该小微企业应该缴纳企业所得税=(16-8-3)×25%×20%=0.25(万元)。 提供社区养老、托育、家政服务取得的收入 【习题4·判断题】自2019年6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社区提供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的机构,提供社区养老、托育、家政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答案】× 【解析】自2019年6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社区提供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的机构,提供社区养老、托育、家政服务取得的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 公益性捐赠 【习题5·不定项选择题】甲公司为居民企业,主要从事工艺品生产和销售业务,从业人数150人,资产总额3000万元。2019年有关经营情况如下: (1)销售产品收入2000万元,出租设备租金收入20万元,接受捐赠收入10万元,国债利息收入2万元,转让商标权收入60万元。 (2)将价值50万元的产品用于换取乙公司生产的货物,将价值34万元的产品用于抵偿信用公司欠款,将价值3.5万元的产品用于馈赠客户,将价值10万元的产品用于奖励优秀职工。 (3)捐赠支出27万元,其中直接向丁中学捐赠3万元;通过市民政部门用于目标脱贫地区的扶贫救济的捐赠24万元。 (4)违反规定被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5万元,缴纳税收滞纳金1万元,非广告性赞助支出3万元。 (5)预缴企业所得税税款33万元。 (6)全年会计利润为190万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1.甲公司的下列收入中,属于免税收入的是()。 A.接受捐赠收入10万元 B.国债利息收入2万元 C.转让商标权收入60万元 D.出租设备租金收入20万元 【答案】B 【解析】 收入类型是否计入 收入总额 应/免/不征 税收入? 是否计入销售(营业)收入 选项A接受捐赠收入√应税收入×

简述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劳动价值论包括诸多范畴: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价值的本质、价值实体、价值量、价值载体、价值形式、价值构成、价值转形、价值规律、国际价值等。这里仅限于《资本论》第一篇第一章的内容,对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价值的表现形式和商品拜物教性质作概述。 ——题记[摘要]商品包含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由劳动决定,是人类无差别劳动的凝结;人类劳动包括两重性质:具体的生产使用价值的有用劳动,和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商品价值形式经过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的发展,最终产生货币,确定了商品价格形式;由于商品社会的发展,人们被商品拜物教性质迷惑;商品拜物教性质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本质上不过是人的社会经济关系被颠倒的表现为物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使用价值、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相对价值形式、等价形式、一般等价物、货币、商品拜物教 [正文] 总论 劳动价值论强调的是价值由劳动决定,其区别于将商品效用看作价值形成的决定性要素的理论。其核心是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马克思创造了劳动二重性学说,认为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劳动是价值的实体,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从而完成了劳动价值论。 古典政治经济学把商品归结于二重形式的劳动,即把使用价值归结于实在劳动或合乎目的的生产活动,把交换价值归结于劳动时间或相同的社会劳动。 威廉·配弟第一个将劳动与价值结合在一起。他把使用价值归结于劳动;但他受了货币主义的束缚,把交换价值看作了货币,认为劳动生产的直接就是商品。

布阿吉尔贝尔用劳动时间在社会生产各部门间分配时所依据的正确比例来决定“真正价值”,“尽管他把物化在商品交换价值中并用时间来衡量的劳动同个人直接的自然活动混为一谈”。1[1] 亚当·斯密明确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且不将使用价值或物品的效用看作交换价值的决定因素,认为商品价值等于该商品所能换得的劳动量。他力图说明私人交换以分工为前提,却错误地认为分工以私人交换为前提。 西斯蒙第强调指出了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的特殊社会性质,还指出:“我们经济进步的特征”在于把价值量归结于必要劳动时间。2[2] 大卫·李嘉图则从分析和批判斯密的理论出发,特别接受并发展了斯密的生产中耗费的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他把劳动价值理论不仅用来说明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等问题,而且用来说明工资、利润、地租以及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问题。虽然李嘉图纠正了斯密的一些错误,但他对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仍有很大误解。 最后,马克思完成了劳动价值论体系。“马克思不仅把劳动当作价值尺度,用它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而且把劳动当作构成价值的实体,认为价值就是凝结或物化的人类一般劳动。”3[3] 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是从分析商品开始的。这是因为,研究资本主义的重点是财富的特殊的社会形式,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最简单、最普遍也是最复杂的范畴,集中的体现了此特点;而且研究商品可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制度的演进规律。 从商品开始分析,符合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的要求。 “每个商品首先表现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方面。”4[4] 商品首先是有用的,即具有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它可以瞒住人们客观上和主观上的偏好;物是许多属性的总和,在不同方面有用,即使用价值具有多样性;使用价值必须在消费中才能实现。使用价值虽然是商品价值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但其并不构成价值。它直接是表现一定的经济关系——交换价值——的物质基础。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和谐校园构建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和谐校园构建 发表时间:2011-11-15T10:37:28.530Z 来源:《高教探索》2011年5期作者:法玉琦 [导读] 大学的管理,要充分认识和尊重差异性,做到“心中有人”。 法玉琦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与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的讲话中对青年一代提出了殷切期望,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四位一体的新要求,显示出党和国家对青年及教育的高度重视。为完成历史赋予高等教育的光荣使命,建设和谐的育人环境非常必要。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了几点心得,以资讨论。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校园;构建;思考体会 收稿日期:2011-05-15 作者简介:法玉琦,男,南阳师范学院人事处综合科长、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河南南阳/473061) 一、尊重个性,包容差异;准确定位,共创和谐 1、尊重差异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 大学的管理,要充分认识和尊重差异性,做到“心中有人”。只有这样,才能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治学环境,学校也才能形成宽松、和谐的氛围,教授们才能够安心、舒畅地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从而潜移默化至每个学员,辐射到社会。 尊重差异的理念同样也应该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孔子提倡“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的教育,强调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强调共性过多,个性过少,影响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性格的塑造,现在提倡人文教育、通识教育,其特征就在于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做到了这一点学生们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张扬,创新意识才能得以升华,创新人才才有可能培养出来。 北大倡导“兼容并包”[],包容本身就含有尊重差异的意思。唐·韩愈在《进学解》、宋·朱熹在《己酉拟上封事》、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都说“兼收并蓄”[]。在大学管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科固有的规律,充分重视由于学科特点以及发展水平不同所产生的差异,从而制定出不同学科的发展规划、建设模式以及评价标准。管理的统一是十分必要的,但统一管理的政策不仅涵盖共性,更需要包容差异,是指导性的,而不是指令性的。否则,遇到具体问题就不能具体分析,忽视了差异性就容易产生“一刀切”的不良后果。 2、准确定位是共创校园和谐的基础 高校贯彻“以人为本”,首先应引导组织成员确立准确的定位,明确定位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前提。为师者,应该“传道、授业、解惑”[],在学生面前,老师应该既是传授知识的“经师”,又是教导做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师”。教学科研永远是第一位的,行政工作必须从属、服务于教学和科研工作,要引导行政管理人员保持一种对学术的尊崇之情,善待学生、尊重教师,尽自己最大努力为他们服务。 人人要学会相互尊重、相互欣赏,共同构建校内的和谐气氛。这种“相互尊重、相互欣赏”,不仅是教授、学者之间相互尊重,教师、管理人员内部相互尊重,而且教师与管理人员之间也要相互尊重,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之间更要相互尊重。要使人们认识到,大学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每个人都是其他人的外部环境,和谐的整体正是由每一个“互为补充环境”的个体共同营造的,有赖于其中每一个个体的共同努力。只有形成这样一种氛围,才能有助于营造宽松、和谐的校内工作环境,有了这种环境,才能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二、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实现和谐校园主体构建 1、准确处理行政管理与教学科研的关系,实现学校管理的和谐 实现行政管理与教学科研的和谐,首先要努力营造出公开透明的民主氛围,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要建立健全校务委员会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生代表大会制度等民主管理制度,依法保障广大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人翁精神。二要尊重广大师生员工在学校的主体地位,学校的重大决策和关系师生利益的问题要充分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学校要建立民意充分表达的渠道,鼓励师生员工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学校的决策,并把这些意见和建议作为决策和部署工作的重要依据,使学校的各项决策最大限度地符合师生的根本利益。三要坚持教学科研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一切行政事务都要围绕教学科研工作展开。要注意吸纳学术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术权威,防止行政权力压倒学术权力。四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在管理工作中要让师生的才能和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努力营造师生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的校园氛围。 2、妥善处理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间的关系,实现学校发展的和谐 实施“教学为本,学术领先”战略,妥善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一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实施差异化管理。根据学科的特点及教师的精力和能力状况不同,合理确定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给老师们留下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思考问题,使他们既能教好学又能做好研究。二是探索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通过正确处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关系,解决好研究成果“质”和“量”的关系问题,坚决摒弃以数量论英雄的评价方式,避免因定量高而导致质量低,杜绝学术低水平重复。三是研究教学、科研一体化的评价模式,实现教学与科研工作量的互通、置换,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下,促进科研多出成果、多出精品。 把科研引入教学,通过科研提高教学水平。在高等学校中,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从来都是有机的统一体。德国柏林大学校长威廉·洪堡在19世纪初就提出了“教学与研究相统一”、“通过研究进行教学”的原则。德国著名哲学家斯贝尔斯亦主张“教学要以研究成果为内容,只有自己从事研究的人才有东西教别人,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秀的老师。”[]科学研究和教学不能分离。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指出: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大学教师参与科研,能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诸多方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中亦能发现问题,成为科学研究的课题。要正确处理科学研究与教学的关系,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围绕教学搞研究,搞

教你几种创新思维方式

教你几种创新思维方式 一、在独特中寻找创新 在广州,有人用这样的话来形容餐饮业的竞争之惨烈:每天有多少家餐馆开业,就有多少家餐馆倒闭。但近来就有一家自助火锅餐厅,以它的独特赢得了人们的青睐。该餐馆在大门口上方摆设了一辆蒸汽机车:机车轮轴不停转动,汽笛声此起彼伏,播音器不断地提示你随时上车。走进餐厅,只见两列精致的小火车各拖着26节车厢在环形轨道上缓慢行驶,车头灯时而闪亮,烟囱蒸汽徐徐冒出。顾客购买了38元一位的通往“美食天堂”的“车票”后,就可在自己的座位上挑选由火车送来的各种食物,只需在火锅里自行烹制即可。这个创意应该说是具有独特型的创新思维。 所谓独特型就是充分显示自身独有的特点和性质,表明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类型。独特型的创新思维要求在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沿袭传统的、不效法流行的观念和做法,而是独辟蹊径,形成自身的特点,走出自己的新路子,进而产生新的思维成果。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独特”呢? 凡事都有独特性———这是独特型的第一条思维原则。世间上所有的事物、事情都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亦即独特性两方面,并且是这两方面的统一体。而独特型侧重于强调事物、事情的独特之处,力求找出各种事物、事情中的不同点,以便区别于别的事物、事情。 凡事总有特定解———这是独特型的第二条思维原则。“解”即解决问题而采用的方法、途径、道路、工具和手段等的总和。一般解只能得出一般性的思维成果,唯有特定解才能结出体现自身特点、性质的特异成果。这就是说,创新有赖于特定解,只有找到并且实施事物、事情的特定解之后,才能达到创新的目的。 独特型具有促进事物呈现新的发展阶段的功能。在现实世界中,事物、事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形成相对稳定状态,难以继续发展。唯有运用与众不同的、即独特的思想、方法和手段等进行研究,使之注入新的活力,才能突破相对稳定状态,促使事物、事情发生质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当日本人在传真机的开发和市场销售额上称雄世界时,美国人别出心裁地重点发展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系统连接,以独特的综合数据传输方式劈出一条新路子,使传真的方便性、多样性、普及程度、传播范围等都明显优于传统的传真机,从而把传真技术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独特型的功能还在于促使事物、事情呈现千姿百态的发展态势。独特型其实又是一种强调个性充分展示的思维方式类型,它激励人们大胆提出各种独到的新见解、新方法等。而所摈弃的只是以共性、普遍性扼杀个性、特殊性,使事物千篇一律的沉闷局面。因此,倡导独特型大有助于促进事物、事情呈现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发展态势。 独特型的这些功能直接体现了人的创造力水准。创造、发明物亦即新事物、新事情,其独特性程度是衡量人的创造力高低的水准,独特性程度越高显示创造力水准也就越高。最早系统地阐述创造性思维问题的美国心理学家J〃P〃吉尔福特认为:独特性是人的创造力水准的直接体现,在创造者必须具备的各种品质中,独特性思维品质是居于首位的。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过程中,建立求异意识有助于我们确立独特型。“求异”相对于“求同”而言,它引导人们对一件事情首先是大胆地提出前所未有的、与众不同的设想、思路、方法、方案等;然后小心求证、即证实其可行性,最后确定这个“异”的设想方案。 二、以超前达到创新 鉴于地球上人口剧增,尤其是大城市人满为患,加上空气和水源污染,气候不断恶化等原因,科学家设想人类今后逐步转移到地下、海洋甚至太空居住:美国航空航天局计划从2015年发射第

经济法第五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税务机关作出的下列行政行为中,纳税人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再提起行政诉讼的是()。【】 A、加收税款滞纳金 B、没收财物和违法所得 C、罚款 D、停止发售发票 正确答案:A 解析: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包括确认纳税主体、征税对象、征税范围、减税、免税、退税、抵扣税款、适用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以及税款征收方式等具体行政行为和征收税款、加收滞纳金及扣缴义务人、受税务机关委托的单位和个人作出的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代征行为等不服的,应当先行政复议,对复议结果不服再提起诉讼。 2、下列各项中,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的是()。【】 A、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 B、取得工资、薪金的个人 C、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 D、个体工商户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税务登记的范围。只缴纳个人所得税、车船税的个人,不需要向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 3、某企业按照规定,应于2012年8月15日前缴纳应纳税款50万元,但该企业迟迟未交。当地税务局责令其于9月30日前缴纳,并加收滞纳金。但直到10月15日,该企业才缴纳税款。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该企业应缴纳的滞纳金金额是()元。【】 A、3750 B、8700 C、11500 D、15250 正确答案:D 解析:该企业应缴纳税款期限是8月15日,即从8月16日至10月15日滞纳税款,共计16+30+15=61(天)。按照税法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滞纳金=50×61×0.5‰×10000=15250(元)。4、某酒店2012年12月份取得餐饮收入5万元,客房出租收入10万元,该酒店未在规定期限内进行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税务机关有权对该酒店采取的税款征收措施是()。【】 A、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B、责令提供纳税担保 C、税务人员到酒店直接征收税款 D、核定其应纳税额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税款征收措施。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未申报的,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核定其应纳税额。 5、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在一定期限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这一定期限是()。【】 A、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 B、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30日内 C、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60日内 D、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80日内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账簿和凭证管理。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l5日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政治发展 测试题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政治发展测试题 满分: 100.0分得分:100.0分 一 . 判断(每题10.0分) 得分:40.0 1. 民主最初出现时,是个好的词语。正确 A.正确 B.错误 2. “巴西奇迹”是指1950-1963年之间很短的一段民主时期。正确 A.正确 B.错误 3. 民主的口水战,其原因是公民参与在参与的量、质、层次、范围上有所不同。正确 A.正确 B.错误 4. 基辛格是以研究中国而出名的。正确 A.正确 B.错误 二 . 单选(每题10.0分) 得分:30.0 1. ()是指政治权威是不是行之有效,即政治合法性问题。正确 A.统一问题 B.体系发展问题 C.经济建设问题 D.参与问题 2. 多数政治学家都承认,政治发展的研究难以摆脱研究者()的影响。正确 A.价值观 B.利益 C.人生观 D.世界观

3. ()给政治发展下的定义是“现代化的政治性后果”。正确 A.派伊 B.亚里士多德 C.亨廷顿 D.阿尔蒙德 三 . 多选(每题10.0分) 得分:30.0 1. 亨廷顿对政治发展的理论阐释中,著名的公式有()。 正确 A. 社会动员/经济发展=社会挫折 感 B. 社会挫折感/社会流动机会=政 治参与 C.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不 稳定 D.社会动员/经济发展=政治参与 2. 当今,政治交谈/协商频繁主要通过( )等实现。正确 A.短信平台 B.网络论坛 C.聊天工具 D.微博 3. 关于中国的假设失灵的解释包括:( )。正确 A.市场经济导致自由民主 B.中产阶级成为政治发展的动力 C.多元化导致社会动荡、统治失灵 D.公民社会发展,与国家抗衡 E.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科学发展观探索

题目: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科学发展观 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 班级:2010级思想政治教育 学号:201010300009 姓名:曹帅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科学发展观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着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科学发展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进一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对于我们以理论自觉的态度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发展观;唯物史观; 发展,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也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在中外思想发展史上,对于发展问题的认识走过了从“循环论”、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的曲折认识道路。唯物史观的创立,第一次将人类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它也成为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关于发展,列宁曾经说过:“有两种基本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1]形而上学的发展观认为,发展是增减、是变量,否认质变;强调事物变化的原因不是其内在矛盾,而是外力作用。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发展不仅是量变,而是质变,是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旧到新的上升过程;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其内部矛盾,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可见,虽然两者说的都是发展,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两者相比较,后者是一种符合于客观实际的科学发展观。 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念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发展问题历来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关注和解答的主要问题。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两个基本观点,就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马克思两大发现之一的唯物史观,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问题的哲学阐释,是阐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马克思的视野里,社会发展,是包括由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社会基本要素的递进、成长、变革和完善。由于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实现的人和作为群体的人民群众,因此,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人以及人类的生产方式的不断完善的过程。社会发展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既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发展,还有支撑社会各个方面的生态环境的发展等,但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最终体现在和凝聚在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的发展上。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唯物史观理论就是关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它包括了如下一

文化自觉与全球视野

文化自觉与全球视野 丰子义《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04日 16 版)在新的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文化建设,必须有一个高度的文化自觉。所谓文化自觉,简要说来,就是要对自己的文化及其发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把握。有没有这样的文化自觉,对于文化建设的具体推进和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要达到这样的文化自觉,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全球视野。 “文化自觉”问题本身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语境中提出来的,这同“文化认同”直接相关。在传统社会,文化认同并不成为问题,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相对固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里,接受的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因而很少考虑到文化的身份问题、认同问题,当然也就无所谓文化的自觉问题。而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情况则发生了重大变化,“认同”日渐成为问题,以致“我是谁”竟出现了疑问。面对各种文化的冲击,人们的视线受到干扰,价值观念容易混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变得扑朔迷离。文化认同问题的出现,对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影响是重大的。假如一个民族在文化认同上出了问题,那么这个民族不管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如何,迟早是会走向衰落的。因此,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尤其是全球竞争态势的发展,使文化自觉日益凸显。 文化自觉的核心就在于强化文化的自我意识或主体意识。在文化上走出主体性的迷雾,清醒地认识自我,合理地引导文化的发展,这是文化自觉的要义。如何认识“自我”?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要跳出“自我”,从“关系”中来看待和识别自我。马克思曾经指出:“人来到世间,既没有带着镜子,也不像费希特派的哲学家那样,说什么我就是我,所以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名叫彼得的人把自己当作人,只是由于他把名叫保罗的人看作是和自己相同的。因此,对彼得说来,这整个保罗以他保罗的肉体成为人这个物种的表现形式。”(《资

资产评估基础-劳动价值论知识点

劳动价值论 导言:本章介绍资产评估的基础理论,包括: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供求理论、市场结构和有效市场理论。主要考查客观题,估计分值在8分左右。 考试大纲说明: 一、考试目的 考查考生对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供求理论、市场结构理论、有效市场理论等资产评估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相关理论基本原理和主要知识点的应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掌握的内容 1.劳动价值论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价值规律。 2.效用价值论的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需求及影响需求的因素。 4.供给及影响供给的因素。 5.均衡价格、供求定理。 6.市场结构的划分。 7.有效市场的形态。 (二)熟悉的内容 1.劳动的二重性原理、商品价值量的确定。 2.效用价值论中商品价值的来源、价值量的确定、价格形成的基本规律。 3.需求函数、需求表及需求曲线。 4.供给函数、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5.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及条件。 6.有效市场假说的前提条件及检验。 (三)了解的内容 1.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发展过程,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2.效用价值论的理论产生过程,对效用价值论的认识。 3.需求关系的特殊情形。 4.市场均衡、局部均衡及一般均衡。

5.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需求与均衡。 6.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的形成原因,寡头垄断市场的分类及典型模型。 7.有效市场理论的形成及主要作用,有效市场理论的局限。 8.资本市场的内在效率和外在效率。 考情分析: 教材变化情况: 修改“供求理论、供给、需求”的定义表述; 修改“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及总效应”的表述; 其他为细节表述变动。 第一节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是阐明商品价值决定于人类无差别的一般劳动的理论。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实体是客观的,衡量价值的尺度也是客观的。因此劳动价值论又被称为客观价值论。 价值属于商品经济范畴。产品成为商品以交换为前提。商品具有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构成商品交换的基础。 商品的二重性取决于劳动的二重性,即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 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商品价值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决定,而劳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