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一、教材分析:

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④(人教版)《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十课的第一框题。

2、本课从辩证的否定观这一原理出发,说明辩证的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旧事物的积极因素,又否定旧事物的消极因素的过程,树立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3、本课是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落脚点。作为世界观,辩证法将一个生生不息的永恒运动变化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作为方法论,则要求我们用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本课是对唯物辩证法的总结,同时为学生学习第四单元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做了铺垫。

二、学情分析:

1、认知基础:

通过第三单元辩证法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和矛盾的知识点,初步领会了运用辩证法的思想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这为本框题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知识基础与能力基础。而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自己的亲身体验,对一些自然现象、手机的发展等有一定的了解,这又为本课的开展提供了信息基础,可以成为本课生动的教学活性资源。

2、认知障碍:

本课中的知识点“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否定理解”,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和障碍,应通过名言和具体材料等,实现学生的认知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化解认知障碍。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对某些自然现象的分析,能够理解说出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初步运用辩证否定观去认识、分析事物。

2.通过对具体情境的分析,感悟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内涵。

3. 牢固树立创新意识,积极参与创新实践。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辩证否定观的内容

2、教学难点:

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的理论依据五、教学过程:

六、作业设置

材料:“互联网+”激活中国制造

当前,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突出,亟需实现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深度融合,促使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元素,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

七、板书设计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一、辩证否定观

1、内涵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特征

(1)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3、实质:扬弃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理论依据

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否定理解,即辩证的否定观

2、内涵

3、如何创新

八、教学反思

1、以一个案例或教学情境为主线贯穿若干个知识点,本课的知识点层层深入,若用多个例子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演绎推理,课堂就变成一个复杂的万花筒,成为材料的堆砌,显得冗繁和呆板。本教学设计以手机的发展为主线,贯穿整节课的内容,注重学生思维的连贯性,而且有利于体现知识点的完整性。

2、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注重动态生成,点燃学生思维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会预设探究问题的答案,但有时也会出现考虑不周全的情况。每个学生都是独立思考的个体,针对同一问题所生成的答案绝非千篇一律,有些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得出的观点是充满闪光点的。教师此时应对学生富有创造力的答案进行积极正面的肯定,进行师生交流,而不是强迫学生接受标准答案。教育应该有容忍多元答案的气度,而不是迷信标准答案。

3、探究活动既要注重归纳推理,也不能忽视演绎推理

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推理,适用于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和推理性的问题,学生可以产生任务感,从获得感性认识后,延续探究事物本质的兴趣。然而教师要注意在探究活动的设计方面,问题的设置不能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应做到连贯性和针对性,操作时应层层设问。而如果每一个知识点都是由具体到抽象来获得的话,那课堂就显得死板单调。对一些比较浅显易懂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运用演绎推理,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了解即可。

夸美纽斯说:“探索并找到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可以使教师教得少,而学生学得多的方法。”这样的方法指导下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获得人文情怀的熏陶。这将是我的不懈追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