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考化学常见的酸和碱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常见的酸和碱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常见的酸和碱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常见的酸和碱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常见的酸和碱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是()

A.CO2B.SO2C.NH3D.NO2

2.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生石灰样品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和结论不正确的是

A.该样品已完全变质

B.液体丙呈红色或无色

C.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D.白色固体甲可能为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3.在一次实验室开放日活动中,小刚同学取出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小刚同学作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该溶液的pH小于7 B.该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C.该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D.该溶液显酸性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盐酸长时间敞口放置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大

B.浓硫酸敞口放置后溶剂会逐渐减少

C.氢氧化钠固体长时间敞口放置质量增加,其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

D.氢氧化钠去除油污和洗涤剂去除油污的原理相同

5.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一组溶液是A.Na2SO4,BaC l2,KNO3,NaCl B.Na2SO4,Na2CO3,BaC l2,HCl

C.NaOH,Na2SO4,FeC l3,BaC l2D.NaCl,AgNO3,NaNO3,HCl

6.食醋中含有醋酸,下列使用食醋肯定不能达到目的是()

A.除去水壶壁上的水垢

B.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C.除去菜刀上的铁锈

D.鉴别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

7.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固体都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下列气体混有水蒸气时,既可用浓硫酸作干燥剂,又可用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的是

A.O2B.NH3C.CO2D.SO2

8.有四瓶无色溶液,他们分别是:①稀盐酸②稀硫酸③氢氧化钠溶液④硫酸钠溶液。某实验小组分别对四种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操作甲乙丙丁

加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变红不变色不变色

加入硝酸钡溶液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

加入锌粒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产生无色气体产生无色气体

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

A.④③②①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②④③

9.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10.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总结,正确的是()

A.电解水实验表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浓H2SO4、NaOH都具有吸水性,故它们都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C.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

11.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现象结论

A

铁片表面有少量气泡,锌丝表面

有较多气泡

说明铁与锌的

活泼性 Fe

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

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

蓝紫色火焰

说明硫磺在氧

气中燃烧更旺

C

①试管中没有明显现象

②试管中铁钉生锈

说明铁生锈需

要水

D 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不

燃烧

说明燃烧需要

氧气

A.A B.B C.C D.D

12.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

C.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D.能与氧化镁反应生成水

1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研磨闻气味B.蒸发食盐水

C.稀释浓硫酸D.测溶液的pH

14.要验证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最好选用的试剂组是()

A.Cu、FeCl2、MgCl2B.Fe、CuSO4、MgCl2

C.Fe、Cu、MgCl2D.Mg、CuSO4、FeSO4

15.检验一瓶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下列不能用作检验试剂的是()

A.澄清石灰水B.酚酞试液C.盐酸D.氯化钡溶液16.在Ca(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冷却至室温,溶液的pH没有改变的是()

A.CO2B.CaO C.Cu(NO3)2D.HCl

17.托盘天平左、右两边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在两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然后在左盘烧杯中加入5g锌粒,在右盘烧杯中加入5g 铁粉,充分反应后,两烧杯底部均有固体剩余,则此时天平

A.偏向左边B.仍然平衡C.偏向右边D.无法判断

18.化学学习小组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以后,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以下是四位同学

的发言,其中有错误的是()

A.碳能形成多种单质,如: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具有还原性,用焦炭可冶炼铁B.SO3、CO2、CO是非金属氧化物,都可用NaOH溶液吸收

C.铁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除与氧气反应外,还能与某些酸和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D.C、CO、CH4、C2H5OH均能作为燃料使用

19.不规范的化学实验操作,会引发安全事故。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点燃氢气前检验其纯度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D.不随意碰触未知化学试剂

20.如图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的盐酸反应的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B.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相同

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

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V时所得溶液的pH越大21.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滴加稀H2SO4,下列图象能正确描述对应关系的是

()

A.B.

C.D.

22.在一次实验开放日活动中,小明同学取出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后变红色。小明同学做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该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B.该溶液的pH小于7

C.该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某种碱D.该溶液显碱性

2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稀释浓硫酸B.滴加液体

C.检验氧气D.称氢氧化钠固体

24.常温下既能与CO2反应,又能与CaO反应的是()

A.盐酸B.水C.NaCl D.NaOH

25.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过程

①证明变质取少量溶液,滴加足量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②确定成分取少量溶液,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③测定纯度取一定量溶液,加入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生成的气体,称量

④除去杂质取溶液,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26.用如图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浓盐酸与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

C.氯化氢分子比氨分子运动得快

D.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27.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后,质量会增加且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浓硫酸 B.烧碱 C.浓盐酸 D.熟石灰

28.下列有关硫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浓酸稀释: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

搅拌

B .安全应急: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皮肤,并涂抹3%~5%的小苏打溶

C .硫酸检验:向某溶液中加入镁条产生无色气体,则证明该溶液是硫酸

溶液

D .硫酸用途:70%以上的浓硫酸用于生产化肥,其余用于农

药、医药等领域

29.小明设计了右图装置探究“微粒是不断运动的”,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紫红色石蕊变红色, 则A 物质是( )

A .浓氨水

B .浓硫酸

C .生石灰

D .浓盐酸

30.下列书写的对应化学方程式和对反应类型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A .铝粉燃烧:2

2Al+O AlO 点燃

化合反应

B .电解熔融MgCl 2:2

2MgCl Mg+Cl 通电

分解反应

C .CO 还原氧化铁:23

23CO+Fe O 2Fe+3CO 高温

置换反应

D .制备Ba (OH )2:2NaOH+BaCl 2=Ba (OH )2+2NaCl 复分解反应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C 【解析】 【详解】

A .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错误;

B .二氧化硫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错误; 解析:

C 【解析】 【详解】

A .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错误;

B .二氧化硫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错误;

C .氨气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色,故正确;

D .二氧化氮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亚硝酸,亚硝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错误。 故选:C 。 【点睛】

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

2.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实验型的推断题,在生石灰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过滤,得到白色固体甲,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说明白色固体甲中含有碳酸钙,,而液体乙可能含有Ca(OH)2,而Ca(O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实验型的推断题,在生石灰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过滤,得到白色固体甲,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说明白色固体甲中含有碳酸钙,,而液体乙可能含有Ca(OH)2,而Ca(OH)2有可能来自两个方面:1、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的,2、本身生石灰变质生成的,A、该样品已完全变质,错误,B、乙可能含有Ca(OH)2,也可能不含有,所以液体丙呈红色或无色,正确,C、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正确,D、白色固体甲可能为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正确,故选A

考点:CaO、Ca(OH)2、CaCO3的化学性质

3.B

【解析】

【分析】

取出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

【详解】

A、碱性溶液pH大于7,故A错误;

B、碱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故B正确;

C、碱性不一定是碱的

解析:B

【解析】

【分析】

取出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

【详解】

A、碱性溶液pH大于7,故A错误;

B、碱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故B正确;

C、碱性不一定是碱的溶液,比如碳酸钠是盐,其溶液也显碱性,故C错误;

D、分析得知D错误;

故选B。

4.C

【解析】

【详解】

A. 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和空气中的水分结合成盐酸液滴,浓盐酸长时间敞口放置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选项错误;

B. 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后溶剂会逐渐增多,选项错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和空气中的水分结合成盐酸液滴,浓盐酸长时间敞口放置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选项错误;

B. 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后溶剂会逐渐增多,选项错误;

C. 氢氧化钠固体长时间敞口放置可吸水潮解,也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变质,故氢氧化钠敞口放置质量增加,其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D. 氢氧化钠去除油污是因为氢氧化钠和油脂反应生成有机酸盐,洗涤剂去除油污的原理是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选项错误。故选C。

5.B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不加其他试剂,仅用组内物质进行鉴别的试题,首先应考虑能否用观察颜色的方法,找出一种或两种关键物质,然后用它们作为试剂来鉴别其他物质.如颜色无法鉴别,则应考虑彼此相互混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不加其他试剂,仅用组内物质进行鉴别的试题,首先应考虑能否用观察颜色的方法,找出一种或两种关键物质,然后用它们作为试剂来鉴别其他物质.如颜色无法鉴别,则应考虑彼此相互混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中的异同点,来加以鉴别.A组中Na2SO4与其他三种反应的现象和BaCl2与其他三种反应的现象相同,故此组无法鉴别.B组中Na2SO4与其他三种反应的现象是一个沉淀,两个无现象;Na2CO3作试剂时是一个沉淀,一个产生气体,一个无现象;BaCl2作试剂时是两个沉淀,一个无现象;HCl作试剂时是一个产生气体,两个无现象.由以上分析可知,本组四种物质分别作试剂与其他三种物质反应的现象各不相同,所以是可以区别开来的.C组中FeCl3溶液为黄色,用它作为试剂,可以鉴别出NaOH,但其他物质无法区别开,所以这组无法鉴别.D组中只有AgNO3与HCl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其他物质也无法鉴别.

考点:物质的鉴别,复分解反应

6.D

【解析】

【详解】

A、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醋酸反应,使用食醋能达到除去水垢的目的,选项正确;

B、食醋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选项正确;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醋酸反应

解析:D

【解析】

【详解】

A、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醋酸反应,使用食醋能达到除去水垢的目的,选项正确;

B、食醋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选项正确;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醋酸反应,使用食醋能达到除锈的目的,选项正确;

D、铜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后面,不能与醋酸反应,使用食醋不能达到目的,选项错误,故选D。

7.A

【解析】

试题分析:能用浓H2SO4干燥,又能用NaOH固体干燥,说明该气体不能与这两者反应;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等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氢氧化钠固体不能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溶于水显酸性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能用浓H2SO4干燥,又能用NaOH固体干燥,说明该气体不能与这两者反应;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等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氢氧化钠固体不能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A、氧气既不与浓硫酸反应,也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故既可以用浓H2SO4干燥,又可以用NaOH固体干燥;B、NH3能与浓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C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能用NaOH 固体干燥,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S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不能用NaOH固体干燥,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根据浓硫酸或烧碱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

8.A

【解析】

【详解】

分别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钠溶液分别显酸性、酸性、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所以乙是氢氧化钠溶液;硫酸、硫酸钠能

解析:A

【解析】

【详解】

分别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钠溶液分别显酸性、酸性、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所以乙是氢氧化钠溶液;硫酸、硫酸钠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稀硫酸能与锌反应生成气体,硫酸钠与锌不能反应,则甲是硫酸钠溶液,丙是稀硫酸,丁是稀盐酸,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④③②①,故选A。

9.D

【解析】

【详解】

A、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B、A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NaC

解析:D

【解析】

【详解】

A、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B、A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NaCl,故选项说法正确。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pH=7,溶液显中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D、滴有酚酞溶液的盐酸溶液显无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显碱性,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0.D

【解析】

【分析】

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浓H2SO4、NaOH都具有吸水性,但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解析:D

【解析】

【分析】

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浓H2SO4、NaOH都具有吸水性,但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详解】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A不正确;

B、浓H2SO4、NaOH都具有吸水性,但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故B不正确;

C、氧化物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C2H5OH,故C不正确;

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金属腐蚀属于化学变化,一定有能量变化,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11.A

【解析】

【分析】

铁片表面有少量气泡,锌丝表面有较多气泡,由于铁片和铝丝状态不同,不能

据此判断锌比铁活泼;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空气中的氧气比较少

解析:A

【解析】

【分析】

铁片表面有少量气泡,锌丝表面有较多气泡,由于铁片和铝丝状态不同,不能据此判断锌比铁活泼;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空气中的氧气比较少,铁钉生锈需要水、空气,燃烧必须要达到着火点,物质是可燃物,由氧气参与。

【详解】

A、铁片表面有少量气泡,锌丝表面有较多气泡,由于铁片和铝丝状态不同,不能据此判断锌比铁活泼,故A不正确;

B、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氧气具有助燃性,说明硫磺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盛,故B正确;

C、①试管中铁和氧气接触,不和水接触,铁钉没有明显现象② 试管中铁钉既和水接触又和氧气接触,铁钉生锈,说明生锈需要水,故C正确;

D、试管中白磷和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燃烧,而热水中白磷虽然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没有和氧气接触,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故D正确。故选A。

【点睛】

判断活泼性是看反应快慢,判断生成的量的多少,比较置换出的氢气的多少,生锈需要水、空气。

12.C

【解析】

A、盐酸呈酸性,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A正确;

B、盐酸呈酸性,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故B正确;

C、盐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其他酸不能生成氯化银,故C错误;

D、盐酸酸

解析:C

【解析】

A、盐酸呈酸性,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A正确;

B、盐酸呈酸性,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故B正确;

C、盐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其他酸不能生成氯化银,故C错误;

D、盐酸酸性,酸能与氧化镁反应生水,故D正确。

点睛∶酸的共同性质①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②能与比较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③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④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⑤能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13.C

【解析】

试题分析: A.闻气体的气味时,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故正确;B.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

使液体飞溅,故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沿烧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 A.闻气体的气味时,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故正确;B.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故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故错误;D.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应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试纸上,不能直接将试纸伸入液体中,故正确.

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浓硫酸的稀释;溶液酸碱度的测定

14.B

【解析】

【分析】

要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可采用金属和盐溶液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为Mg>Fe

解析:B

【解析】

【分析】

要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可采用金属和盐溶液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

性为Mg>Fe>Cu。

【详解】

A、铜与FeCl2溶液、MgCl2溶液都不反应,没法证明,故A不正确;

B、Fe可以和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证明铁比铜活泼、不能和MgCl2溶液反应,证明镁比铁活泼,故B正确;

C、铁、铜都不能与MgCl2溶液反应,没法证明,故C不正确;

D、Mg与CuSO4、FeSO4溶液都能反应,只能说明镁的活动性比铁、铜强,没法证明铁与铜活动性强弱,故D不正确;故选:B。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是解题关键。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一般利用“三取中”的方法,选取活动性处于中间的金属与其它两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或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另外两种金属单质反应。

15.B

【解析】

【详解】

A、澄清的石灰水主要成分是Ca(OH)2,能发生反应:Na2CO3+Ca(OH)

2═CaCO3↓+2NaOH,可观察到白色沉淀,能说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选项正确;

B、溶液中

解析:B

【解析】

【详解】

A、澄清的石灰水主要成分是Ca(OH)2,能发生反应:Na2CO3+Ca(OH)

2═CaCO3↓+2NaOH,可观察到白色沉淀,能说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选项正确;

B、溶液中的NaOH无论是否完全与CO2反应,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都是碱性的,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不能用来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选项错误;

C、盐酸能发生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可观察到气泡生成,选项正确;

D、氯化钡溶液能发生反应Na2CO3+BaCl2═BaCO3↓+2NaCl,可观察到白色沉淀,选项正确,故选B。

16.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二氧化碳能够消耗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从而使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变小,溶液的pH减小.故选项错误;

B、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冷却至室温后石灰水仍然是饱和溶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二氧化碳能够消耗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从而使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变小,溶液的pH 减小.故选项错误;

B、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冷却至室温后石灰水仍然是饱和溶液,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不变,溶液的pH不变.故选项正确;

C、硝酸铜能够消耗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从而使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变小,溶液的pH减小.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钙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从而使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变小,溶液的pH 减小.故选项错误。故选B。

17.B

【解析】

【详解】

由于反应之前,天平保持平衡,而且,反应之后两烧杯底部都有固体剩余,说明金属过量,盐酸量不足,所以,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所以反应之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故B项正确。

【点睛】

解析:B

【解析】

【详解】

由于反应之前,天平保持平衡,而且,反应之后两烧杯底部都有固体剩余,说明金属过量,盐酸量不足,所以,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所以反应之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故B项正确。

【点睛】

金属过量,盐酸量不足,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

18.B

【解析】

【详解】

A、碳可以和氧气反应,具有可燃性,可以和CuO、CO2、铁的氧化物反应,具有还原性,并可用于炼铁,故A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酸性氧化物,如SO3、CO2而CO不是酸

解析:B

【解析】

【详解】

A、碳可以和氧气反应,具有可燃性,可以和CuO、CO2、铁的氧化物反应,具有还原性,并可用于炼铁,故A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酸性氧化物,如SO3、CO2而CO不是酸性氧化物,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B不正确;

C、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知铁是比较活泼的金属,所以可以和酸和盐发生置换反应,故C

正确;

D、由于四种物质都可以燃烧,且来源广泛,所以生活经常用于燃料,故D正确。故选B。19.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点燃氢气前检验其纯度,否则不纯可能爆炸。故A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注入水中,浓硫酸密度比水大。故B错误。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故C正确。 D.不随意碰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点燃氢气前检验其纯度,否则不纯可能爆炸。故A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

注入水中,浓硫酸密度比水大。故B错误。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故C正确。 D.不随意碰触未知化学试剂。故D正确。

20.D

【解析】

【详解】

A、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是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

解析:D

【解析】

【详解】

A、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是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B、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由于反应物浓度不同,反应速率不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C、在a、b、c三种曲线中,最终a、b、c都显碱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图可以看出是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恰好完全反应,即pH=7时,需要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相等,因此所用盐酸浓度越大,需要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也越大,V时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所得溶液的pH越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1.C

【解析】

【详解】

A、氢氧化钡溶液呈碱性,PH>7,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滴加稀H2SO4,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碱性逐渐减弱,pH逐渐变小。当稀硫酸恰好与氢氧化钡反应时,溶液呈中性,pH

解析:C

【解析】

【详解】

A、氢氧化钡溶液呈碱性,PH>7,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滴加稀H2SO4,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碱性逐渐减弱,pH逐渐变小。当稀硫酸恰好与氢氧化钡反应时,溶液呈中性,

pH=7,继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溶液呈酸性,pH<7 ,错误;

B、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故溶液中钡元素的质量逐渐减少,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钡元素的质量为0,错误;

C、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故随着反应的进行,导电性减弱,恰好完

全反应时只有水,不导电,继续滴加稀硫酸,溶液的导电性增强,正确;

D、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温度升高,恰好完全反应时温度最高,继续滴加稀硫酸,溶液的温度慢慢的降低,错误。故选C。

【点睛】

做化学反应与图像题时,首先要搞清楚会发生什么反应,反应中各物质会发生什么变化,再看清纵坐标和横坐标表示的量,最后仔细分析解答。

22.D

【解析】

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呈碱性。

解:A、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不是变红,故A错误;

B、碱性溶液的pH大于7,不是小于7,故B错误;

C、碱性溶液的溶质不一定是碱,也可能是某种盐,

解析:D

【解析】

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呈碱性。

解:A、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不是变红,故A错误;

B、碱性溶液的pH大于7,不是小于7,故B错误;

C、碱性溶液的溶质不一定是碱,也可能是某种盐,比如碳酸钠,故C错误;

D、该溶液呈碱性,正确;

故选D。

23.B

【解析】

【详解】

A、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烧瓶用玻璃棒引流),并不断搅拌,使稀释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使用胶头滴管时,应垂直悬空,不要伸入容器内,故B不正

解析:B

【解析】

【详解】

A、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烧瓶用玻璃棒引流),并不断搅拌,使稀释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使用胶头滴管时,应垂直悬空,不要伸入容器内,故B不正确,符合题意;

C、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保证带火星部分与气体完全接触),若木条复燃,则气体是氧气,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氢氧化钠时,因氢氧化钠易潮解,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将NaOH放在烧杯内再称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24.B

【解析】

【详解】

A.常温下,盐酸不与二氧化碳反应,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符合题意;

B.常温下,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符合题意;

C.常温下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常温下,盐酸不与二氧化碳反应,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符合题意;

B.常温下,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符合题意;

C.常温下,氯化钠既不与二氧化碳反应,也不与氧化钙反应,不符合题意;

D.常温下,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不与氧化钙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B。

25.D

【解析】

【详解】

①NaOH变质为,检验用稀盐酸;②确定成分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向滤液中加入酚酞试液,若溶液呈红色则成分中一定有NaOH,若无红色出现,则成分中无NaOH;③Na

解析:D

【解析】

【详解】

①NaOH变质为,检验用稀盐酸;②确定成分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向滤液中加入酚酞试液,若溶液呈红色则成分中一定有NaOH,若无红色出现,则成分中无NaOH;③NaOH固体不仅会吸收二氧化碳,还吸收水蒸气,称量后导致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偏大;则碳酸钠的质量偏大,即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小,纯度偏小;④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过滤即可得到氢氧化钠溶液;故合理的是

①④。故选D。

26.C

【解析】

【分析】

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铵。

A、ab段变红,bc段变蓝可以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

解析:C

【解析】

【分析】

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铵。

【详解】

A、ab段变红,bc段变蓝可以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铵;

C、b处产生白烟,说明氨分子运动的快,氯化氢分子运动的慢;

D、在该过程有新的物质氯化铵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27.A

【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使自身的质量增加,但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正确;B、烧碱能在空气中潮解并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质量增加同时发生化学变化,错误;

解析:A

【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使自身的质量增加,但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正确;B、烧碱能在空气中潮解并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质量增加同时发生化学变化,错误;C、浓盐酸在空气中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溶液质量减小,错误;D、熟石灰在空气中会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发生了化学变化,质量增加,错误。故选A。

28.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硫酸飞溅到皮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硫酸飞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冲洗,小苏打溶液呈碱性,中和残留在皮肤上的酸液,减少伤害,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将镁条放入某无色溶液中,产生无色气体,证明溶液是盐酸或稀硫酸等,故选项说法错

误,符合题意;

D. 硫酸用途:70%以上的浓硫酸用于生产化肥,其余用于农药、医药等领域,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9.D

【解析】

试题分析:能够使得紫红色石蕊变红色的物质是一种酸,而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选D.

考点:酸碱的性质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能够使得紫红色石蕊变红色的物质是一种酸,而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选D.

考点:酸碱的性质

30.B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详解】

A、铝燃烧生成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l+3O22Al2O3,方程式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详解】

A、铝燃烧生成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l+3O2点燃

2Al2O3,方程式错误;故不符合

题意;

B、电解熔融氯化镁生成镁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Cl2通电

Mg+Cl2↑,是分解反

应,完全正确;故符合题意;

C、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O+Fe2O3高温

2Fe+3CO2 ,不是置换反应,反应类型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初三化学酸和碱知识点

(一)常见的酸和碱 1、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注意显色的物质是指示剂。 (2)酸能跟多种活泼金属起反应,通常生成盐和氢气。只有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属才能与稀酸(HCl、H2SO4)反应,产生氢气。位于氢后的金属不能与稀酸(HCl、H2SO4)反应,但能与浓硫酸和浓硝酸反应。 例如:①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②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可见,金属和浓硫酸、硝酸反应都没有氢气产生,这就是实验室不能用浓硫酸和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的原因。 (3)酸能跟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H2SO4 + CaO == CaSO4 + H2O (4)酸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H2SO4 + BaCl2 === BaSO4↓+ 2HCl (5)酸跟碱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H2SO4+Ba(OH)2 === BaSO4↓(白色沉淀)+2H2O 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和硝酸,它们虽然具有上述五点通性(因为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H+)。但又各具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 ①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混合物。纯净的盐酸是无色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工业品浓盐酸因含有杂质(Fe3+)带有黄色。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在瓶口立即产生白色酸雾。这是因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水蒸汽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酸雾。 ②硫酸是一种含氧酸,对应的酸酐是SO3(SO3+H2O==H2SO4)。纯净的硫酸是没有颜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常用的浓硫酸中的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克/厘米3。稀H2SO4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除去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具有三大特性: a、吸水性:浓H2SO4吸收水形成水合硫酸分子(H2SO4?nH2O),并放出大量热,所以浓硫酸通常用作干燥剂。 b、脱水剂:浓硫酸可将有机化合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按水分子的构成(H:O=2:1)夺取而使有机物脱水碳化。纸、木柴、衣服等遇浓硫酸变黑,这就是因为浓硫酸的脱水性使其碳化的缘故。 C、强氧化性:在浓硫酸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是H2SO4分子而不是H+,H2SO4分子具强氧化性。浓硫酸可使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后面的一些金属溶解,可将C、S等非金属单质氧化,而浓硫酸本身还原成SO2。但是,冷的浓硫酸不能与较活泼的金属Fe和Al反应。原因是浓硫酸可以使Fe和Al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里面的金属与浓硫酸继续反应,这种现象在化学上叫钝化。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知道酸和碱发生了反应,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教材分析 本课题主要研究酸和碱的反应。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而且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本课时从学生的活动探究入手来介绍中和反应,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关于中和反应的应用,从酸碱性的角度说明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并引出了溶液的酸碱性. 3、学情分析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对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有了初步认识,会很自然的提出酸碱之间是否会发生反应的问题,顺应了学生深入学习的需要,探究的欲望.对于学生来说,判断化学变化的发生一般从发生明显的现象入手,而酸碱混合却没有明显的现象,对中和反应能否发生会产生可疑惑,从而对加入指示剂酚酞的探究活动有了深刻的了解.酸碱反应在自然界中很常见,日常生活、生产中学生也非常了解种类 1

反应,但是不认识这类反应实质,迫切想了解是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2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 中和反应及其运用 学习难点 中和反应的探究和实质的理解 评价任务: 任务一:教材第60页实验10-8,学生通过探究,分析,得出酸和碱确实能反应,通过图10-14揭示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任务二: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和反应在生活的运用。 教学过程: 2

一、知识回顾,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酸和碱的性质,请同学们回忆,酸有哪些性质?如果将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 二、活动探究,推进新课 【实验探究1】: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学生实验观察现象,分析。 【得出结论】:无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在一起发生反应了吗?你能提出哪些猜想? 【学生猜想】:猜想1、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在一起没有发生反应。 猜想2、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在一起确实发生了反应,只是现象不明显。 【讨论交流】: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讨论,设计出能证明你们猜想的实验方案并交流。 【学生方案一】在烧杯中加入约5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溶液颜色变为无色),来说明两者是否发生反应。 3

中考化学资料知识点总结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区别: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区别:看化学式是不是只有一种元素符号 如:O 2是单质,CO 2是化合物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 是否可以再分 (单位为“1”,省略不写) 原子核 原子 核外电子(—) 中子(0) 质子(+) 注: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阴离子原子 得e 失e 失e 得e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化合反应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4P+5O 22P2O5 ●木炭充分燃烧:C+O 2CO2木炭不充分燃烧:2C+O 22CO ●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S+O 2SO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 2Fe3O4 ●铝在氧气中燃烧:4Al+3O 22Al2O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 22MgO ●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 22CuO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 22H2O ●将CO2变成CO:C+CO 22CO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CO2+H2O=H2CO3 ●用生石灰制取熟石灰:CaO+H2O=Ca(OH)2一氧化碳燃烧:2CO+O 22CO2 分解反应 ●汞在空气中加热:2Hg+O 22HgO氧化汞加强热:2HgO2Hg+O2↑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之一):2H2O 22H2O+O2↑加热高锰酸钾制 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之一):2KMnO 4K2MnO4+MnO2+O2↑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之一):2KClO 32KCl+3O2↑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符合绿色化学的观念,是三种方案中最安全、最节约资源的一种。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2H2O2H2↑+O2↑ ●工业制取生石灰和CO2的反应原理:CaCO 3CaO+CO2↑ ●干粉灭火器的反应原理(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 3Na2CO3+H2O+CO2↑ ●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Cu2(OH)2CO 32CuO+H2O+CO2↑ ●过氧化氢溶液不稳定,发生分解:2H2O2=2H2O+O2↑ ●碳酸不稳定,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H2CO3=H2O+CO2↑ ●碳铵(碳酸氢铵)“消失”并发出刺激性气味:NH4HCO3=NH3↑+CO2↑+H2O ●石笋、钟乳石的形成过程: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CaCO3↓+CO2↑+H2O 置换反应 ●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Cu+H2O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2Cu+CO2↑ ●木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 34Fe+3CO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Zn+H2SO4=ZnSO4+H2↑●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金属与稀硫酸的反应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Fe+CuSO4=FeSO4+Cu 复分解反应 ●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NaOH+HCl=NaCl+H2O NaOH溶液与稀硫酸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 ●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OH)2+H2SO4=BaSO4↓+2H2O ●用胃舒平(氢氧化铝)中和过多的胃酸:Al(OH)3+3HCl=AlCl3+3H2O ●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的胃酸:Mg(OH)2+2HCl=MgCl2+2H2O ●用熟石灰中和含有硫酸的污水:Ca(OH)2+H2SO4=CaSO4+2H2O ●稀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稀硫酸除铁锈:Fe2O3+3H2SO4=Fe2(SO4)3+3H2O ●稀盐酸与氧化铜反应:CuO+2HCl=CuCl2+H2O ●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制取CuSO4):CuO+H2SO4=CuSO4+H2O ●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盐酸与水垢中的主要成分发生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误食碳酸钡后发生中毒的原因:BaCO3+2HCl=BaCl2+H2O+CO2↑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HCO3+HCl=NaCl+H2O+CO2↑ ●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反应:AgNO3+HCl=HNO3+AgCl↓ ●钡盐与稀硫酸反应:Ba(NO3)2+H2SO4=2HNO3+BaSO4↓BaCl2+H2SO4=2HCl+BaSO4↓BaCO3+H2SO4=BaSO4↓ +H2O+CO2↑ ●工业制取烧碱:Ca(OH)2+Na2CO3=2NaOH+CaCO3↓ ●氯化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H4Cl+NaOH=NaCl+NH3↑+H2O ●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H4)2SO4+2NaOH=Na2SO4+2NH3↑+2H2O ●将熟石灰与氯化铵两种固体一起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将熟石灰与硫酸铵两种固体一起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生成蓝色沉淀的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 ●其他常见的反应: ?NaCl+AgNO3=NaNO3+AgCl↓ ?CaCl2+Na2CO3=2NaCl+CaCO3↓(CaCl2可以换成Ca(NO3)2,Na2CO3可以换成K2CO3) ?BaCl2+Na2CO3=2NaCl+BaCO3↓(BaCl2可以换成Ba(NO3)2,Na2CO3可以换成K2CO3) ?BaCl2+Na2SO4=2NaCl+BaSO4↓(BaCl2可以换成Ba(NO3)2,Na2SO4可以换成K2SO4) ●证明NaOH变质的三种方法: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Ca(OH)2=2NaOH+CaCO3↓ ?Na2CO3+CaCl2=2NaCl+CaCO3↓ Na2CO3+Ca(NO3)2=2NaNO3+CaCO3↓ ●证明NaOH部分变质(先用下面的方法除去Na2CO3,然后向溶液中滴加酚酞,如果溶液变红说明 NaOH部分变质): ?Na2CO3+CaCl2=2NaCl+CaCO3↓ ?Na2CO3+Ca(NO3)2=2NaNO3+CaCO3↓ ●证明Ca(OH)2变质的方法:CaCO3+2HCl=CaCl2+H2O+CO2↑ ●证明Ca(OH)2部分变质的方法(取两份相同的样品,分别按以下方法做) ?证明Ca(OH)2变质:CaCO3+2HCl=CaCl2+H2O+CO2↑ ?证明还有Ca(OH)2存在:Ca(OH)2+2NH4Cl=CaCl2+2H2O+2NH3↑ ●证明CaO部分变质的方法(取三份相同的样品,分别按以下方法做): ?证明CaO仍然存在:CaO+H2O=Ca(OH)2 ?证明CaCO3的存在:CaCO3+2HCl=CaCl2+H2O+CO2↑ ?证明Ca(OH)2的存在:Ca(OH)2+2NH4Cl=CaCl2+2H2O+2NH3↑ 非基本类型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检验一氧化碳的反应原理):CO+CuO Cu+CO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用赤铁矿炼铁、高炉炼铁的反应原理):3CO+Fe2O 32Fe+3CO2

初三化学下册《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知识点

初三化学下册《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知识点 沪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知识点进入初中之后,就要面临一个全新的学科——化学,怎么学好化学呢?一起来掌握化学下册的知识点吧。 一、几种常见的酸 1.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用途的比较 2.浓盐酸、浓硫酸的特性(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会观察到瓶口有白雾出现,那是因为从浓盐酸瓶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故在开启的瓶口处形成白雾,不是白烟。在化学中“烟”是指细小的'固体颗粒,“雾”是指液态的小液滴。(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如果浓硫酸长期露置在 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浓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浓硫酸能够干燥不和它反应的气体,如O2、H2、CO2等,但不能干燥能和它反应的NH3. (3)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它 能夺取纸张、木材、皮肤(都由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所以使用浓硫酸时要格外小心,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和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4)浓盐酸和浓硫酸都 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注意安全。(5)浓硫酸溶于 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这是因为硫酸与水结合成水合物的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大于其分子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所以在稀释浓硫酸时绝对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而是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大量的热迅速

扩散 3.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比较 二、几种常见的碱常见的碱的氢氧化钠(NaOH)、氢 氧化钙[Ca(OH)2],除此之外还有氢氧化钾(KOH)、氨水 (NH3·H2O),以及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氢氧化铝[Al(OH)3]还 有一些生物碱如烟碱(尼古丁)等。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的 比较 2.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1)酸、碱、盐溶于水形成溶液过程会离解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2)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 都存在相同的氢离子(H+)。(3)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 因为碱溶液中都存在相同的氢氧根离子(OH-)。 三、酸碱指示剂 1.酸碱指示剂遇到酸或碱时能发生特定的颜色变化,这类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指示剂。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2.酸碱指示剂变色情况酸碱指示剂只有遇到酸性或 碱性溶液时才会显示不同的颜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所以我们把紫色石蕊试液(简称紫)和无色酚酞试液(简称酚)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总结。s(); 【沪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知识点】

初三化学公开课《常见的酸和碱》评课稿

初三化学公开课《常见的酸和碱》评课稿 一、级别:班级化学公开课 二、课题《常见的酸和碱》 三、授课人:杨巧雅 四、授课时间:20XX年3月27日 五、听课教师人数:1人 六、评课人: 杨巧雅老师这一节课的课题是“常见的酸和碱”,主要内容为“生活中的酸和碱”和“酸碱指示剂”。在简短而又精炼的导入之后,老师用特殊的方式处理了以上两个内容,即老师先给学生讲了生活常见物质哪些是碱性的哪些是酸性的,然后通过让学生回忆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的实验,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接着老师又进行了石蕊和酚酞试液在不同颜色变化的实验,让同学们自己总结,然后进行精讲点拨。最后老师给出大约10分钟的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杨巧雅老师今天就从全方位展示了一节新课程下较成功的公开课。一、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这节课条理性强,教态自然,情绪饱满,节奏准确,语速适中,讲解透彻,讲课从容不迫,富于启发性。杨巧雅老师设计了许多小的问题,引领着学生亦步亦趋的紧跟老师的思路,因此学生思路非常顺畅,接受情况良好,基本上没有什么障碍,真正做到了小坡度密台阶。二是授课过程思路清晰明了,富于逻辑性。每讲解一个知识点,都是

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然后精讲点拨。因此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感知教材,有充足的时间思考问题,所以学生发言积极,参与度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 三是教师能熟练运用多媒体等教具,实验操作成功熟练,实验现象明显,极大地引起了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的兴趣。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概括能力还不是很强,教师对教材进行了处理,增加了一些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预测、观察、对比、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二、从教学目标和设计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现在的教学目标体系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组成,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如何正确理解这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了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如何正确地评价课堂教学的关键了。 杨巧雅老师就准确地把握了这点。通过生活常见的酸和碱引入,然后在教学设计上紧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问题展开,通过现实联系现有知识,使学生更全身心地投入了新课的各个环节中。 此后的教学过程中,他也不断地体现着“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个想法。组织学生自行预习新课内容,做到有的放矢;通过视频播放和生活的经验,并创设了几个不同的实验情境,学生一边兴致勃勃地预测实验结果,一边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教师一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一边有序地做着实验。随着实验的进行,引导学生思索并归纳有关知识,培养了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认识事物的习惯。

中考化学精华知识点总结(打印版)

中考化学精华知识点总结(打印版) 1、常见元素、原子图化合价口诀正一氢锂钠钾银铵根;负一氟氯溴碘氢 氧根;二价氧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 都齐全;锰有二四六和七,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为0永不变; 酸根负,一价硝酸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就是磷酸根。 一些常见元素、原子团(根)的化合价 (1)非金属单质: (2)金属单 质

(4)常见的酸 (5)常见的盐 (7)常见的有机物

(8)常见化肥 物质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磷酸二氢钾硝酸 钾 化学式CO(NH2)2NH4NO3(NH4)2SO4NH4HCO3KH2PO4KNO3 红褐色沉淀浅绿色沉淀蓝色沉淀淡黄色沉淀(水溶液中) 氢氧化铁Fe(OH)3氢氧化亚铁Fe(OH)2Cu(OH)2S 332324 仅BaSO4、AgCl 是不溶于HNO3 的白色沉淀) 微溶于水:Ca(OH)2 、CaSO4、Ag2SO4 3、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1)金刚石、石墨:C(2)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7)氢硫酸:H2S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苏打: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小苏打:NaHCO3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有毒、误食造成失明甚至死亡):CH3OH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具有酸的通性)CH3COOH(CH3COO—醋酸根离子)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4、常见物质的颜色 (1)固体物质颜色 A、白色固体: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钙、氢氧化钠、五氧化二磷、白磷、氧化镁、氯酸 钾、氯化钾、氯化钠、 B、黄色固体:硫粉(S) C红色固体:红磷(P)、氧化铁、铜(Cu)、氧化汞(HgO) D蓝色固体:胆矾CuSO4.5H2O E黑色固体:木炭、石墨、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铁粉、 F、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锰酸钾K2MnO4 G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H、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I、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锌等金属。

最新中考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二)测容器--量筒 (1)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2)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3)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知识点:常见的酸和碱

知识点:常见的酸和碱 知识点总结 一、几种常见的酸 1.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用途的比较 2.浓盐酸、浓硫酸的特性 (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会观察到瓶口有白雾出现,那是因为从浓盐酸瓶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故在开启的瓶口处形成白雾,不是白烟。在化学中“烟”是指细小的固体颗粒,“雾”是指液态的小液滴。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如果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浓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浓硫酸能够干燥不和它反应的 气体,如O 2、H 2 、CO 2 等,但不能干燥能和它反应的NH 3 . (3)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它能夺取纸张、木材、皮肤(都由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所以使用浓硫酸时要格外小心,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和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4)浓盐酸和浓硫酸都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5)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这是因为硫酸与水结合成水合物的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大于其分子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所以在稀释浓硫酸时绝对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而是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大量的热迅速扩散 3.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比较

二、几种常见的碱 常见的碱的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除此之外还有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以及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氢氧化铝[ Al(OH)3 ]还有一些生物碱如烟碱(尼古丁)等。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的比较 2.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 (1)酸、碱、盐溶于水形成溶液过程会离解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 (2)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存在相同的氢离子(H+)。(3)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存在相同的氢氧根离子(OH-)。 三、酸碱指示剂 1.酸碱指示剂 遇到酸或碱时能发生特定的颜色变化,这类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指示剂。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2.酸碱指示剂变色情况

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

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4.化学实验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垫石棉网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水槽。 (二)测量液体体积的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易潮解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四)酒精灯 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3~1/4。 (五)夹持仪器的用具:铁夹.试管夹 铁夹和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手要拿住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预防试管滑落。 (六)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有些液体药品放在滴瓶中);白磷要存放在水中,防止自燃。 (2)药品的取用的注意点: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②取用药品的“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七)连接仪器装置 (1)把玻璃插入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使它插入。 (2)在玻璃管上连胶皮管: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 ,然后稍稍用力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八)给物质的加热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0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人。 (九)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

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变化和性质的区别:性质中有“能”“可以”“容易”等字眼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5、吸入空气及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及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及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及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及结论→反思及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及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选择合适的量程:所测液体不能超过量程,也不能比量程太小为宜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 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 (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整理)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 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 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 稀有气体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质纯净物元素种类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 碱 化合物 有机物盐 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 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 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常见的酸和碱 知识点

第十一章常见得酸与碱 一、酸碱指示剂 [要点1]概念 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得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得颜色。 常见得有: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要点2]变色规律: (1)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溶液变成蓝色。 (2)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成红色。 注:二氧化碳通入紫色得石蕊试液中,(1)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2)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了碳酸,就是碳酸改变了溶液得颜色。 [要点3]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得酸碱性得方法: (1)取少量该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 (2)取少量该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蓝色;或者滴入几滴无色得酚酞试液,若溶液 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二、常见得酸 [要点1]酸得概念 酸就是由氢元素与酸根组成得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要点2]常见得酸(稀盐酸、硫酸得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注: Array (1)盐酸 具有挥 发性,浓 盐酸在 空气里 会形成 白雾,这 就是因 为从浓 盐酸里挥发出来得氯化氢气体跟空气里得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得缘故。(强调闻气味得 方法) (2)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它能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 氢、氧等元素得化合物组成)里得水分,生成黑色得炭。 (3)稀释浓硫酸得正确操作: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得烧杯里,用玻璃棒不断搅

动。 (4)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得碳酸氢钠溶液。 例1、某人在晚会上表演了个化学魔术: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溶液在一张白纸上写了“化学魔术”四个字,然后再喷上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刻出现了红色得“化学魔术”四字。这人先后所用得无色液体最可能就是( )。 A、石蕊试液、稀硫酸B、酚酞溶液、“雪碧”饮料 C、NaOH溶液、酚酞溶液D、CuSO4溶液、NaOH溶液 例2、酒厂得生产过程中,在发酵时常用硫酸来控制物料得酸度,物料发酵完毕,通过蒸馏得到白酒。能用盐酸代替硫酸吗,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在蒸馏过成中易混在白酒里一起蒸馏出来。 [要点3]酸得通性(具有通性得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得阳离子全部就是H+) 1、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得颜色 酸溶液使使紫色得石蕊试液变红色,可使无色得酚酞试液不变色; 2、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注意:实验室制取氢气不使用硝酸) Fe+2HCl=FeCl2+H2↑Zn+H2SO4=ZnSO4+H2↑ 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 3、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铁锈+盐酸:Fe2O3+6HCl====2FeCl3+3H2O(黄色溶液); 铁锈+硫酸Fe2O3+3H2SO4====Fe2(SO4)3+3H2O 4、酸与碱反应(写化学方程式) ⑴盐酸中与氢氧化钠:NaOH + HCl = NaCl + H2O (中与反应) 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10 mL 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 ①.中与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与水得反应。 ②.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得化合物。 ③.改变土壤得酸碱性 根据土壤情况,可以利用中与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得酸碱性,利于植物生长。于就是人们将适量得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与酸性。 ④.处理工厂得废水:工厂生产过程中得污水,需进行一系列得处理。例如,硫酸厂得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与处理。 ⑤.用于医药:人得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但就是如果饮食过量时,胃会分泌出大量胃酸,反而造成消化不良。在这情况下,可以遵医嘱服用某些含有碱性物质得药物,以中与过多得胃酸。 5、酸与盐反应 HCl+ AgNO3=AgCl↓+HNO3H2SO4+BaCl2=BaSO4↓+HCl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如何区别物质里含碳酸根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 取少量未知物,加入少量稀盐酸,瞧能否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气体。 加热或使用澄清石灰水。加热时,碳酸氢钠分解为碳酸钠、水与二氧化碳气体。

人教版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检测题附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检测题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是() A.CO2B.SO2C.NH3D.NO2 2.下列关于混合物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B.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钙——将混合物溶于水后过滤 C.除去硝酸钾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蒸发结晶后过滤 D.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3.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俗名苛性钠、火碱或烧碱 B.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 C.易溶于水,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的热 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肥皂、纺织、印染等工业 4.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其中只有甲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态存在,将丙放入乙的盐溶液中,丙的表面有乙析出。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乙>丙>甲B.甲>乙>丙 C.丙>乙>甲D.乙>甲>丙 5.有四瓶无色溶液,他们分别是:①稀盐酸②稀硫酸③氢氧化钠溶液④硫酸钠溶液。某实验小组分别对四种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操作甲乙丙丁 加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变红不变色不变色 加入硝酸钡溶液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 加入锌粒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产生无色气体产生无色气体 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 A.④③②①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②④③ 6.如图所示是A、B、C和Fe四种金属在盐酸中反应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C一定是铜 B.金属A不能制取氢气

C.铁能从B的盐溶液中置换出B D.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B>Fe>C 7.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的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B.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Cu(NO3)2,一定不含AgNO3,不一定含有Zn(NO3)2 8.如图所示装置(不可倒置)有多种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H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B.若用水将此装置中的O2排出,水应从B端进入 C.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CO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D.若要除去H2中的CO2可在此装置中装入NaOH溶液,气体从B端通入 9.某不纯的锌块6.5 克,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0.18 克,则锌块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 A.镁 B.铜 C.铝 D.铁 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现象 B.生石灰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 C.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 D.浓硫酸有挥发性,在试剂瓶口有白雾现象 11.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 项 实验现象结论 A 铁片表面有少量气泡,锌丝表面 有较多气泡 说明铁与锌的 活泼性 Fe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汇总(超详)

初中化学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

常见的酸和碱 知识点教学提纲

第十一章常见的酸和碱 一、酸碱指示剂 [要点1]概念 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 常见的有: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要点2]变色规律: (1)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溶液变成蓝色。 (2)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成红色。 注: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1)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2)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了碳酸,是碳酸改变了溶液的颜色。 [要点3]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方法: (1)取少量该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 (2)取少量该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蓝色;或者滴入几滴无色的酚酞试液,若 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二、常见的酸 [要点1]酸的概念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要点2]常见的酸(稀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注:(1)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盐酸在空气里会形成白雾,这是因为从浓盐酸里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强调闻气味的方法) (2)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它能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

(3)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用玻璃棒不断搅动。 (4)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例1.某人在晚会上表演了个化学魔术: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溶液在一张白纸上写了“化学魔术”四个字,然后再喷上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刻出现了红色的“化学魔术”四字。这人先后所用的无色液体最可能是()。 A.石蕊试液、稀硫酸B.酚酞溶液、“雪碧”饮料 C.NaOH溶液、酚酞溶液D.CuSO4溶液、NaOH溶液 例2.酒厂的生产过程中,在发酵时常用硫酸来控制物料的酸度,物料发酵完毕,通过蒸馏得到白酒。能用盐酸代替硫酸吗,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在蒸馏过成中易混在白酒里一起蒸馏出来。 [要点3]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酸溶液使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可使无色的酚酞试液不变色; 2.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注意:实验室制取氢气不使用硝酸) Fe+2HCl=FeCl2+H2↑Zn+H2SO4=ZnSO4+H2↑ 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 3.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铁锈+盐酸:Fe2O3+6HCl====2FeCl3+3H2O(黄色溶液); 铁锈+硫酸Fe2O3+3H2SO4====Fe2(SO4)3+3H2O 4.酸与碱反应(写化学方程式) ⑴盐酸中和氢氧化钠:NaOH + HCl = NaCl + H2O (中和反应) 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10 mL 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 ①.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②.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③.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根据土壤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利于植物生长。于是人们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酸性。 ④.处理工厂的废水: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污水,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例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 ⑤.用于医药: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但是如果饮食过量时,胃会分泌出大量胃酸,反而造成消化不良。在这情况下,可以遵医嘱服用某些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以中和过多的胃酸。 5.酸与盐反应 HCl+ AgNO3=AgCl↓+HNO3H2SO4+BaCl2=BaSO4↓+HCl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