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不一样的设备管理方法

不一样的设备管理方法

不一样的设备管理方法
不一样的设备管理方法

不一样的设备管理方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现代设备的科学管理呈现了新的趋势,不再是狭义上的设备技术的管理,而是更广义的生产力的管理……

一、设备管理的意义

设备是一个工厂的灵魂和获得利润的源泉,工厂的制度和运作方式都应以设备的正常运行为中心。任何制度规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益和经营利润,而不是为了装饰,繁杂的各种制度有时不仅不能发挥其预期的目的,而且会还妨碍正常的生产秩序,减退员工的劳动积极性。

管理是一个企业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其本身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从五十年代起,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激烈,各企业纷纷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管理能力,以壮大企业实力。先进的设备管理也是制造型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企业的生产能力,增加效益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设备管理是对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按设备运动过程可分为两种状态,即设备的物资运动状态和资金运动状态。设备的物资运动状态,是指设备从研究,设计,制造或从选购进厂验收投入生产领域开始。经使用,维护,修理,更新,改造直至报废退生产领域的全过程,对这个过程的管理称为设备的技术管理。设备的资金运动状态,包括设备的最初投资,运行费用,折旧收益以及更新改造费用等,对这个过程的管理称为设备的经济管理。设备管理,既包括设备的技术管理,又包括设备的经济管理,这二者是互有联系,相又互统一的。

二、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生产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要素之一,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生产设备无论从企业资产的占有率上,还是从管理工作的内容上,以及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体现上,它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和十分重要的位置。管好用好生产设备,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对促进企业进步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的保证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提供优良而又经济的技术装备,保证生产经营顺利进行,确保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使企业获得最高经济效益。在产品的设计、试制、加工、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无不体现出设备管理的重要性。设备管理水平是企业的管理水平、生产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开发生产先进产品,必须建立在企业具备先进设备及良好的管理水平之上。若疏于管理,用先进设备生产一般产品,会使生产成本增加,不但没有发挥出优势,反而由于设备价高,运转费用大,成为企业沉重的包袱。而一些设备管理好的企业,虽然没有国外的先进装备,由于管理水平高,设备运转状态良好、效率高,一样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强,企业效益也稳步增长。

设备管理是企业产量、质量、效率和交货期的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往往是按合同组织生产,以销定产。如果没有较高的设备管理水平和良好设备运转状态作保证,是不可能很好地履行合同规定的。一旦违约,给企业带来的就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还往往会失去市场,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设备管理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保证。安全生产是企业搞好生产经营的前提,没有安全生产,一切工作都可能是无用之功。要确保安全生产,必须有运转良好的设备,而良好的设备管理,也就消除了大多数事故隐患,杜绝了大多数安全事故的发生。

2、设备管理是企业提高效益的基础

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也是紧紧围绕着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进行的,设备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方面是增加产品产量,提高劳动生产效益;另一方面是减少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在这一系列的管理活动中,设备管理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

(1)加强设备管理是提高质量、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对于新设备要充分发挥其先进性能,保持高的设备利用率,预防和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于老设备要通过技术改造和更新,改善和提高装备素质,增强设备性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从而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2)企业内部多数人是围绕设备工作的,要提高这些人的工作效率,关键是要提高设备生产效率、减少设备故障、提高设备利用率。

(3)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运转效率,是节约能源、降低原材料消耗的重要手段,也是降低零部件消耗,减少维修费用支出,延长大修周期的重要手段。

三、设备管理的发展趋势

1、从企业处于社会结构的含义中可以归结为三个趋势

(1)战略化趋势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日趋复杂,社会环境变幻莫测,企业与环境联系的日益紧密,设备管理所涉及到的因素日益增多、日趋复杂,加之企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个企业能否制定和实现正确的战略构想,关系到这个企业的兴亡。企业如果没有科学的战略目标、长远打算,只顾眼前和一时的成就,便不可能持续发展,更不可能在竞争中取胜,企业惟有运筹帷幄,深谋远虑,才能战略制胜,才能不断壮大发展。

现代中国企业已进入了由面向计划的传统管理到面向市场的战略经营时代,制定战略已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越来越显示出其突出的地位和作用。而战略研究的成功与否,则取决于对客观事实的实际了解,分析能力和预测技术的发展使战略计划研究成为左右组织或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2)人性化趋势

在传统设备管理中,大生产以机器为中心,工人只是设备系统的配件,人被当作是物,设备管理的中心是物。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中最缺乏的不是资金和设备,

而是高素质的人才,人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传统设备管理和现代设备管理的一个最重要区别,就是设备管理中心从物本管理到人本管理。

在任何管理中,人都是决定性的因素。设备管理的这一特征,要求管理理论研究也要坚持以人为中心,把对人的研究作为设备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事实上,在管理理论的研究中,差不多所有的管理理论都建立在人性的假设理论基础上。许多学派管理理论的不同,主要是出于对人的本性认识不同。

为此,设备管理要以人为中心,把提高人的素质、处理人际关系、满足人的需求、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作和创造性的工作放在首位。在设备管理方式上,现代管理更强调用柔的方法,尊重个人的价值和能力,通过激励、鼓励人,以感情调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充分地调动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及合理配置,从而使设备在企业生产中发挥最大效益。

(3)弹性化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设备管理从固定的组织系统向富有弹性的组织系统发展,这是社会管理发展又一个重要趋势。

组织机构应该趋于灵活而富有弹性,以求信息畅通并行动敏捷,能够具有很强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为了简化发号施令和相互沟通的渠道,组织管理者将缩小机构,减少层次。在企业各下属机构变小的同时,将赋予它们更大的自主权,实行经营权和管理权下放。这既有利于设备管理中发挥下属人员的专长和创造精神,又有利于使企业领导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高层战略决策问题上。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组织机构必然会越来趋于随意和多样,相应于企业的设备管理,也必将日趋弹性化。

2、现代设备管理的新趋势主要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1)设备管理信息化趋势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与发展,生产技术、社会需求以及市场竞争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信息进入重要资源的行列。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信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获取有效的信息是企业的首要任务。企业管理者的各种决策以及各种职能的发挥,都要以掌握大量真实、准确、及时的信息为前提。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企业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信息处理要求,也不能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对信息的要求。

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以丰富、发达的全面管理信息为基础,通过先进的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及网络技术设备,充分利用社会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服务业务为设备管理服务,是对设备实施全面的信息管理。

①投资评价的信息化

通过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获得投资多方案决策所需的统计信息及技术经济分析信息,为设备投资提供全面、客观的依据,从而保证设备投资决策的科学化。

②效益评价的信息化

设备信息系统的构建,可以积累设备使用的有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的信息,利用计算机能够短时间内对大量信息进行处理,提高设备效益评价的效率,为设备的有效运行提供科学的监控手段。

③设备使用的信息化

信息化管理使得设备使用的各种信息的记录更加容易和全面,这些使用信息可以反馈给设备制造厂家,提高机器设备的实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同时设备使用者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享和交流,有利于强化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企业对信息管理,不仅需要有强大的信息网络和信息收集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出色的信息分析、传递和利用的能力。对信息的管理是现代设备管理的一个突出特点,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信息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管理信息化正在往广度和深度发展,这导致信息管理在整个设备管理中地位的提升。可以说,现代企业若无信息管理,也就谈不上任何管理。

(2)设备维修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趋势

设备管理的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的实质是建立设备维修供应链,改变过去“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随着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设备系统越来越复杂,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维修保养需要各类专业技术和建立高效的维修保养体系,才能保证设备的有效运行。传统的维修组织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有必要建立一种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的维修体制。这种体制可以提高设备的维修效率、减少设备使用单位备品配件的储存及维修人员,从而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降低资金占用。

(3)可靠性工程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趋势

由于设备系统自动化、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复杂,对设备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提出了必然要求。可靠性是一门研究技术装备和系统质量指标变化规律的科学,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制定能以最少的时间和费用,保证所需的工作寿命和零故障率的方法。可靠性科学在预测系统的状态和行业的基础上建立选取最佳方案的理论,保证所要求的可靠性水平。

可靠性标志着机器在其整个使用周期内保持所需质量指标的性能。可靠性工程通过研究设备的初始参数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化,预测设备的行为和工作状态,进而估计设备在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从而避免设备意外停止作业或造成重大损失和灾难性事故。(4)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趋势

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是指通过监测设备或生产系统的温度、压力、流量、振动、噪声、润滑油黏度、消耗量等各种参数,与设备生产厂家的数据相比,分析设备运行的好坏,对机组故障作早期预测、分析诊断与排除,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降低设备故障停机时

间,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延长机组运行周期。采用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和故障诊断技术,就可以事先发现故障,避免发生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事故。

这一技术的应用深刻地改变了原有的维修体制,节省了大量维修费用。采用故障诊断技术后,可以变“事后维修”为“事前维修”,变“计划维修”为“预知维修”。(5)从定期维修向预知维修转变的趋势

设备的预知维修管理是现代设备科学管理发展的方向,为减少设备故障,降低设备维修成本,防止生产设备的意外损坏,通过状态监测技术和故障诊断技术,在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设备整体维修和保养。在工业生产中,通过预知维修,降低事故率,使设备在最佳状态下正常运转,这是保证生产,按预定计划完成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预知维修的发展是和设备管理的信息化、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预知维修需要的大量信息是由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通过对设备的状态监测,得到关于设备或生产系统的各种参数,由专家系统对其进行分析,进而实现对设备的预知维修。设备管理的各种发展趋势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设备管理在企业中很难直接创造效益,一直不太受管理层重视,但它确实是一个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根本。随着科技革命的兴起,装备化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含量、设备价值也越来越高,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也日趋突出,一个企业要想在日益严重的竞争中生存,必须要改变自身陈旧的管理理念。

现代设备管理方法及内容

现代设备管理方法及内容 一、现代设备管理 现代设备管理是以研究设备一生为对象,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和设备效能最高为目标,动员全员参加,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管理技能,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行动,开展的设备综合管理。 它是一门把技术、经济和管理等综合起来对设备进行全面研究的新兴学料。包括现代设备管理的理论、方法、手段、组织、人才等内容。 二、目标管理 确定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生产经济总目标,再据以确定企业内部单位,各部门的分目标,使企业上下都按规定的目标进行管理,完成目标规定的任务,最终达到总目标。 设备工作的目标管理的主要内容是; (1)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制订管理维修工作目标、使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手段适应经济体制改革。 (2)建立、健全设备的经济技术指标体系及确定计算方式;制订设备部门的岗位责任制,并组织实施,以实现设备管理工作目标。 三、重点设备管理 企业根据自已的生产性质和要求,确定在生产中占重要地性,起

重要作用的设备,并要进行重点检查、重点维修、重点管理和重点预防。 重点设备管理方法的主要内容是: (1)确立重点设备的划分原则和评价标准。 (2)明确重点设备在设备管理工作中的地位。 (3)制订重点设备的管理方法和维修方式。 (4)建立重点设备的维修保证体系。(包括定期点检、备件供应、操作与维修人员的专业培训等) 四、前期管理 设备前期管理是指从规划到投产这一阶段的全部工作,是设备一生管理中的前半生管理。设备前期管理方法的主要内容是:(1)建立与完善设备的前期管理体制。 (2)运用科学的手段与方法对设备方案的构思、调研、论证和决策,自制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外购。 设备的采购、订购;设备安装、调试、效益分析、评价、信息反馈等展开工作,以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五、设备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 设备的状态监测是运用人工或专门的仪器工具,按规定的监测点,进行间断或连续的监测,掌握设备异常的征状和劣化程度。 设备的诊断技术简称MEDT,其含义是对设备状态参数定量地检测和诊断,预测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如果存在异常,则对其原因、部位、危险程度等进行识别和评价,

设备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设备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1

1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编写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2总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需求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运行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功能器求与程序的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人工处理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尚未问决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3接口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用户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外部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内部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4运行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运行模块组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运行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运行时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设备管理方法总结

CTPM精益管理文化化咨询——为企业做出效果 设备管理方法总结 设备的装备水平是决定设备管理方式的重要因素,设备管理方式随着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而增大。设备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系统工程。所以设备管理的出发点是设备,以企业的全部人力、财力、物力、信息和资源等、通过指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功能,来达到用最经济的手段保证生产设备有较高的可开动率和技术性能不降低的目标。 设备管理方法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事后维修。它是设备发生故障或性能降低到合格水准以下时采取的维修。特点是设备比较简单,主要是单机作业,设备维修在企业处于从属地位,对生产影响不大。现在对不影响整个系统运行的设备仍可采用事后修理,这样较为经济。 二:预防维修。它是以设备修理周期、结构和复杂程度系数等一套定额标准为主要依据,为预防事故发生,采用强制预修理的手段,按计划周期图表对设备进行修理。其优点是设备定期检查工作量小,缺点是设备检修周期难以准确确定,易发生迟修或早修。这种维修体系适用于设备比较复杂,形成生产作业线,设备单机和系统联合使用,机、电、仪表等多专业综合,实行企业内部设备系统专业性管理和预防维修的企业。它起源于前苏联,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曾广泛运用。 三:全员生产维修(TPM)。特点是设备现代化,单机与系统控制功能结合,实行的是计划综合维修管理,采用多专业、企业全系统、全员参加的设备维修手段。以用最经济的手段保证设备有较高的可开动率和技术性能不降低为目标,对不同设备、设备的不同部位,根据所处的不同地位,采用预防维修、预知维修、故障维修、改进维修等不同的维修方式。其优点是能把出现的故障和性能劣化消灭在萌芽状态,缺点是设备定期检查工作量大。它起源于美国,发展于日本,我国在现阶段广泛运用。 四:预知维修。用设备的现在状态来作为预防性质的维护,用检测系统采用高级诊断继续来维修,并且用状态监视的记住诊断来提供信息,检测设备的异常,预知设备的故障,在故障发生前进行适当维修,预知维修的特点是现代化和系统化,用来实行社会化预知的维修设备,由于时机掌握的及时,设备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寿命延长,也可以及时的避免维修的不足和过分的维修,是最合理的方式,维修的状态检测以及诊断都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费用。 转载请注明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4b8760456.html,/tpm/TPMwtzj_528_6140.html 华天谋专注TPM管理、5S/6S管理、精益生产管理、六西格玛管理等相关生产管理咨询服务,详情请登录华天谋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4b8760456.html,

机械设备管理办法

机械设备管理办法 1总则 机械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企业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机械设备管理是对企业机械设备从选购、验收、安装、调试、使用、保养、改造、报废及费用的支出、收入(包括摊提)等事项所进行的管理工作。 2 机械设备的前期管理 2.1机械设备的单机价值在固定资产规定标准以上或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应列入固定资产。 2.2机械设备的管理 2.2.1机械设备的购置,应进行技术、经济和使用上是否适用、可靠的咨询论证,择优选购,确保设备的投资效益。 2.2.2购置机械设备应根据资金来源,结合机械设备规定和生产施工需要,由购置单位提出购置申请,工程管理部和分管领导审批批准。 2.2.3 大、中型机械设备由公司工程管理部组织采购,小型设备可由项目部自行购置。 2.2.4 在公司范围内,同一机种设备,尽可能选择同一型号规格和生产厂家,便于备品配件的采购和维修时互换使用。 2.3机械设备购置后的验收 2.3.1机械设备购置后,未经组织验收,任何人不得开箱使用。 2.3.2机械设备开箱验收后,有关技术资料由技术质量部收集保管,并向有关使用人员提供技术资料复印件和查阅有关资料的便利;由机管员填写验收清单,办理固定资产入帐手续。 2.4机械设备的领用单位,原则上应在办理入帐手续后隔月,开始按规定的折旧率计提折旧费。 3 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 3.1机械设备的使用 3.1.1 投入安装使用的机械设备,应首先确定其周围道路畅通,配套设施齐全,场地整洁,不得有积水和障碍物等影响机械设备正常安全生产使用的因素存在。 3.1.2应检查其技术状况是否良好;随机工具、附属装置是否完整齐全;安全保护装置是

设备管理体系概述

设备管理体系(概要) 设备管理对是设备的购、管、用、养、修等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以保持设备的生产能力,满足生产需要和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要求。设备管理可分为两大部分:前期管理和后期管理。 前期管理 一、评估 技术评估(对文献、型号、技术参数、配套性、供应商资质、售服、货期进行研究);(或自主开发的技术能力、货期进行预估) 经济评估(评估投资效益、价格、投资回报期) 配套分析(场地、配套设施——水、电、气等) 二、选型(确定品名、规格型号、技术要求、选样) 三、购置(确定供应商、签的购买合同、价格、货期、付款方式等) 四、安装(安装日程计划、跟进、实施) 五、调试(试运行记录、验收) 后期管理 一、组织建设 1、组织职能:以确定的安全要求(国家法规、公司规则、设备设施特点)和合理的成本 保障生产工具处于良好状态——对设备设施进行系统的研究和管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其达到效率最高,性能最好,成本最低,故障最少,安全可靠。 2、组织目标: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设备设施的生产能力。 3、工作内容: 1.运用已有资源进行纠错性和预防性维修工作(局部或全局保养、预防性检查、修 理、设备改进等)

2.确定工作方法、技术手段和人力资源 3.参与新设备选购和安装投产工作 4.制定合理的操作指南,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设备设施 5.将设备保持高度安全状态,杜绝人身及公司财产的损伤 4、工作守则:略 5、组织架构:略 6、岗位职责:略 7、设备管理程序:略 二、文档管理 1、公司一、二、三、四级及部门三、四级文件管理 2、设备台帐——清晰反映设备设施的名称、品名、生产编号、资产号、设备管理号、型 号规格、生产日期、生产厂商、购入日期、采购金额、使用部门、体积、功率等 3、技术资料——使用说明、维修手册、总图、原理图、功能图、安装手册、配件手册等 4、记录资料——使用记录、润滑记录、能耗记录、保养记录、检修记录、整改记录、培 训记录、会议记录等 三、使用管理 操作指南编制与执行督导 1、操作指南编制——重点规范操作资格认定程序、基本操作程序(使用前点检及确认、 开机程序、安全事项等)。 2、执行督导——实行点检确认制,由设备管理员于作业前用数分钟时间,按照点检规定 项目对设备进行随机抽查,检查操作员的点检实施情况并记录,以确保点检制度的落实,并为设备的预知维修提供依据。 四、维修维护管理

设备管理和维护办法

SBGL-07-01 设备管理与维护办法 设备管理与维护办法 1.目的 为规设备管理与维护,保持其精度与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围 本公司所辖设备。 3.实施程序 3.1.设备相关技术资料建立与完善 3.1.1.设备维护人员根据设备类型建立“机械设备保养标准”,重点机械设备操作说明及“机械设备日常保养点检卡”,“机械设备二、三级保养点检卡”,并根据其运作情况进行完善。 3.1.2.各相关单位应对重点且难以维修的设备,初次维修后应建立其维修作业技术资料,以便再次维修使用。 3.2日常保养作业 3.2.1权责区分 (1)执行者:设备当日派工的操作者必须熟悉该设备的操作方法,方可上岗操作。 (2)监督者:各生产车间班、组长及课(副)长。 3.2.2日常保养的执行 (1)操作者每班依“机械设备保养标准”或“机械设备日常保养点检卡”,对所辖设备仔

细进行日常保养。 (2)每班保养完毕结合设备运行状况应如实填写“机械设备日常保养点检卡”。 (3)设备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停机向部门主管报告,该主管以维修通知单通知维修人员处理并建立“设备维修记录表”。 3.3 设备异常处理 设备维护人员接到维修通知单后,尽快组织人员前往处理。 3.4 二、三级保养作业 3.4.1权责区分 (1)执行者:本厂设备维护人员。 (2)监督者:设备单位主管。 3.4.2 二、三级保养执行方法 (1)设备维护人员依据设备及生产状况拟定“设备年度保养计划表”,按设备年度保养计划表,每月拟定______月保养计划表确定具体保养时间,由机电主管签核,各相关单位主管会签后生效。且在生产计划中排出该设备保养时间。 (2)二、三级保养执行时间进行前二天,设备所属单位应对所保养之机台进行彻底的清洁。 (3)设备维护人员根据该设备二、三级保养点检卡容及其保养标准之要求认真完成其保养,保养结束后,如实填写“机械设备二、三级保养点检卡”,经设备所属单位及本部门主管签核后,由机电存档。 (4)若因生产较紧且设备状况较好之情形下,不能按计划实施保养时,可调整为其它设备进行保养,而该设备必须在一个季度重新列入计划实施保养。 3.5 设备配件管理

IT设备管理办法

重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T设备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IT设备管理工作,提高IT设备的完好率,延长IT设备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IT设备的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2适用范围 公司IT设备的申购、使用、调配、维护、维修、报退、报废适用本办法。 3定义 3.1IT设备 本办法所指IT设备包括IT主设备及IT附属设备。 3.2IT主设备 本办法所指IT主设备是指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绘图仪等相关设备及其附带的驱动程序、配件等。 3.3IT附属设备 本办法所指IT附属设备是指不属于IT设备常规配置的配件,如USB延长线、摄像头、耳麦、话筒、耳机、鼠标垫、优盘、刻录机、移动硬盘、外置光驱盒、软盘驱动器等及其附带的驱动程序和配件。 4职责 4.1综合管理部 负责IT主设备、附属设备的采购;登记属于固定资产、低质易

耗品的IT设备;验收报退报废IT设备。在保修期内的设备发生故障时联系设备供应商维修。负责所有IT设备的建档、统计、调配、维护、维修、报退、报废等工作。 4.2网络主管 规范公司IT设备使用和网络行为,维护、维修公司IT设备和网络系统。 4.3财务部 负责公司IT设备报废的财务相关手续。 4.4设备使用人 负责对本人使用的IT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保管驱动程序、附属配件。 5IT设备申购 5.1各部门因工作需要需购置IT设备时,由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部门分管领导审批后交综合管理部汇总,综合管理部负责汇总后提交公司总经理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采购。 5.2如已报退的IT设备中有能满足其使用需求的,则直接从已报退的IT设备中调配;如无法调配,由综合管理部提交公司总经理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采购。 5.3新购的IT设备,由综合管理部登记入固定资产卡。相关设备的配件及驱动程序由设备使用人保管。 6IT设备使用管理 6.1IT设备的使用人为该设备的责任人,部门负责人为部门公用IT

不一样的设备管理方法

不一样的设备管理方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现代设备的科学管理呈现了新的趋势,不再是狭义上的设备技术的管理,而是更广义的生产力的管理…… 一、设备管理的意义 设备是一个工厂的灵魂和获得利润的源泉,工厂的制度和运作方式都应以设备的正常运行为中心。任何制度规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益和经营利润,而不是为了装饰,繁杂的各种制度有时不仅不能发挥其预期的目的,而且会还妨碍正常的生产秩序,减退员工的劳动积极性。 管理是一个企业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其本身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从五十年代起,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激烈,各企业纷纷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管理能力,以壮大企业实力。先进的设备管理也是制造型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企业的生产能力,增加效益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设备管理是对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按设备运动过程可分为两种状态,即设备的物资运动状态和资金运动状态。设备的物资运动状态,是指设备从研究,设计,制造或从选购进厂验收投入生产领域开始。经使用,维护,修理,更新,改造直至报废退生产领域的全过程,对这个过程的管理称为设备的技术管理。设备的资金运动状态,包括设备的最初投资,运行费用,折旧收益以及更新改造费用等,对这个过程的管理称为设备的经济管理。设备管理,既包括设备的技术管理,又包括设备的经济管理,这二者是互有联系,相又互统一的。

二、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生产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要素之一,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生产设备无论从企业资产的占有率上,还是从管理工作的内容上,以及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体现上,它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和十分重要的位置。管好用好生产设备,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对促进企业进步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的保证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提供优良而又经济的技术装备,保证生产经营顺利进行,确保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使企业获得最高经济效益。在产品的设计、试制、加工、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无不体现出设备管理的重要性。设备管理水平是企业的管理水平、生产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开发生产先进产品,必须建立在企业具备先进设备及良好的管理水平之上。若疏于管理,用先进设备生产一般产品,会使生产成本增加,不但没有发挥出优势,反而由于设备价高,运转费用大,成为企业沉重的包袱。而一些设备管理好的企业,虽然没有国外的先进装备,由于管理水平高,设备运转状态良好、效率高,一样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强,企业效益也稳步增长。 设备管理是企业产量、质量、效率和交货期的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往往是按合同组织生产,以销定产。如果没有较高的设备管理水平和良好设备运转状态作保证,是不可能很好地履行合同规定的。一旦违约,给企业带来的就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还往往会失去市场,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机械设备管理办法

横琴总部大厦二期项目 设备管理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本项目经理部的机械设备管理,提高机械设备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保障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促进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集团公司等规章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属于集团公司规章制度体系中的第二层级,其上一级为分公司《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第三条本办法主要应对以下风险: (一)机械设备购置、调配、租赁、报废等资产管理工作不规范,可能造成企业经济受损和固定资产流失。 (二)机械设备使用过程管理不到位,可能导致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章管理职责 项目经理部管理职责: 1.贯彻执行上级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设备管理岗位责任制和机械 设备操作流程; 2.必须配备专(兼)职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并将分包单位自有 机械设备纳入管理; 3.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机械设备需求计划,并上报本单位主管部门批准; 4.负责进场机械设备的资质、资料审核、归档工作和运行期间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5.负责组织、联系有关单位、政府主管部门对本单位进场机械设备的验收工作; 6.负责机械设备的进出场调迁、进场检验,日常使用中的监督检查,对设备工作质量、安全隐患、超标污染等进行监控,保障设备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环保要求; 7.负责现场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监督和检查工作,落实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情况,定期组织安全技术交底; 专(兼)职机械设备管理员职责 1.贯彻执行集团公司和分公司机械设备相关管理文件; 2.检查、监督在用机械设备安全装置的配置情况、设备状况以及使用、维护情况进行,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 3.指导、检查操作人员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并正确、及时填写设备运行记录; 4.检查机械设备用油和更换情况及机械设备短期停滞期间的安全防护情况。 第三章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 1.机械设备使用实行三定,即:定人、定机、定岗位。 2.凡国家、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实行操作证的设备操作人员, 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操作证后方准上机操作,并应随身携带。 3. 属于A、B大类范围的机械设备应建立、健全机械设备技术档案。 4.应定期收集并建立本项目机械设备进出场台账,所属项目部应定期上报现场机械设备进出场台账,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需悬挂操作规程

现代设备管理

现代化设备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日益大型化或小型化二、运行高速化三、功能高级化四、自动化和复杂化五、节能降耗和环保设备管理的发展过程: 一、事后维修阶段;二、预防维修管理阶段 三、设备系统管理阶段;四、设备综合管理阶段 设备管理的意义 一、关系到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二、关系到产品的成本 三、关系到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四、关系到企业生产资金的合理利用 设备现代化管理的内容 一、设备的综合效率 二、设备的一生管理 1、制造与使用相结合 2、修理与改造、更新相结合 3、群众管理与专业技术队伍管理相结合 4、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5、日常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 设备规划主要包括企业新增设备规划和企业现有设备的更新改造规划两大部分。--------------------------理解 投资方案的经济评价 一、资金的时值(不同时间的资金价值量) 利息有单利和复利两种形式。 二、设备投资评价的依据 1、市场预测 2、年度投资预算 3、折旧政策 4、国家的财政措施: (1)实行合理的税收制度和税率 (2)规定某些强制性的折旧政策 (3)银行的干预和监督 三、设备投资规划应预估的内容 1、固定资产支出项目 2、有关流动资金支出项目 3、旧设备的残值及清理费用 四、设备投资的经济评价方法 1、静态经济评价方法 2、动态经济评价方法 设备合理使用期的估算 一、设备最佳使用年限的估算 1、设备低劣化程度估算法 2、成本模型法 3、由设备费用方程确定最佳使用年限法 二、目标利润与设备的合理使用期 设备投资预测 一、预测的必要性二、数值的加权计算三、盈亏平衡分析四、敏感性分析五、风险的概率分析 规划的可行性研究 一、可行性研究的阶段 1、投资论证 2、初步可行性研究 3、详细的可行性研究 4、评估报告 二、可行性报告书 1、总论 2、设备与产品的关系 3、设备与所用能源、原材料的关系 4、设备设置的环境条件 5、设备的技术方案 6、设备与环境保护 7、设备方案对操作及管理人员的要求 8、设备投资方案的经济评价9、不确定性分析10、设备方案实施的计划和策略11、可行性研究的结论 以上--------------------理解

机械设备管理概述

机械设备管理概述 -----------------------作者:-----------------------日期:

特种设备管理 四防及五大伤害都包括机械伤害,(四防包括高处坠落,施工坍塌、机械伤害、触电),根据国务院373号令,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渝建发[2003]184号文件规定,塔式起重机、移动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电动吊兰等起重机械设备称为起重机械。 其中塔式起重机、移动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等起重设备必须要走三步曲。 1、备案登记:产权单位在购回产品15日,带上产品的有关技术文件,向当地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机构办理《备案登记》, 2、安装告知:安装前必须进行安装告知 3、使用登记证。验收合格使用之前30日,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物料提升机(龙门架、井字架)《龙门架及井字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JGJ88——92) 第一本资料P116. 适用于新建、整修、拆除等工程施工中,额定起重量在2000kg 以下,以地面卷扬机为动力、沿导轨做垂直运行的高、低架物料提升机。 1、物料提升机的分类:

(1)按形状分类:a、龙门型;b、井字型; (2)按提升高度分类:a、低架物料提升机(提升高度≤30m);b、高架物料提升机(提升高度31m—— 150m); 2、安全装置及要求: 1、安全保护装置: (1)安全停靠装置。物料提升机的吊蓝运行到位时,必须停靠在架体上的停靠装置,严禁不安装停靠装置,用卷扬机钢丝绳拉住上人员进行上、下运货; (2)断绳保护装置。物料提升机在运行时,吊蓝升降的工作钢丝绳突然发生断绳时,该装置立即打开,可靠地将其固定在架体上。当吊蓝在满载时,其下滑行程不得超过1m; 2、限位装置: (1)超载限位器。根据该机械额定起重量安装合格的重量限位器,并在使用中保持灵敏、可靠;当荷载达到额定荷载的90%时,应能发出报警信号,荷载超过额定荷载时,切断提升电源。 (2)上极限限位器(高度限位器)。该装置应安装在吊蓝允许提升的最高工作位置(规要求吊蓝的最高位置与承重钢梁的距离不小于3m)。当吊蓝上升达到限定高度时,该装置立即动作,切断上行电源,防止操作人员操作失误造成承重钢梁受冲击力(冲顶)而破坏,造成架体跨踏。 (3)下极限限位器。该限位器安装位置,应满足在吊篮碰到缓冲器之前限位器能动作。当吊篮下降到最低位置时,限位器自动切

设备管理及考核办法

设备管理及考核办法 为了加强我公司车间的设备管理,使设备得到及时维修、改造与更新,更好地为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消耗、保证安全生产、增加公司的经济效益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1、公司机电管理部全面管理各车间的机电设备,执行设备管理的考核与奖惩,组织对设备事故的分析、处理。 2、各车间全面负责本车间的日常管理。确保设备完好率达到85%以上,其中主要生产设备完好率达到90%以上,设备月有效运转率达到95%以上(大修理期除外)。及时掌握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检修动态,并组织设备修理的实施和验收。负责设备润滑的技术管理工作,做好主要生产设备的巡检工作。每月25日前按时上报本月设备管理统计资料、报表。 二、使用和维护 1、车间负责人职责 (1)车间主任负责设备使用和维护的全面管理,落实岗位工的定人定机、定卫生区域职责,并负责进行考核。负责对车间设备每天巡检一次。 (2)车间副主任负责设备使用和维护的具体管理,落实机电工的定人定机职责,并负责进行考核,每天对车间的设备巡检

一次。 2、岗位工职责 (1)岗位工必须按定人定机、定区域的规定进行设备的操作使用,卫生区域的清扫。 (2)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结构原理,了解生产工艺过程,掌握操作要领,爱护设备。 (3)岗位工对所操作的设备须按巡检标准每小时进行一次巡检,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作好记录。车间负责人应及时分析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修理方案,及时组织实施。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做到交接班责任清楚,记录齐全准确。交接班时,应做到对设备运行等情况交的清楚,接的彻底,同时交班人在交接班前应对卫生区域的地面及设备卫生负责进行清扫,卫生不合格接班人有权不接班。公司机电管理部将对区域卫生进行不定期检查考核,考核对象为车间主任和岗位工,卫生不合格对当班岗位工处罚50元,车间主任连带处罚100元; (5)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照明灯,若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开启照明灯,发现一次处罚当班岗位工50元,车间主任100元。 (6)严禁当班期间睡觉,出现睡班,发现一次,处罚当事人100元。 3、机电工职责 (1)机电工必须定人定机对设备进行巡检和日常维护,由设车间主任明确定人定机职责,并进行考核,公司机电管理部进

A集团设备管理办法 - 制度大全

A集团设备管理办法-制度大全 A集团设备管理办法之相关制度和职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XX集团(以下简称集团)设备管理活动,提高设备管理现代化水平,保证设备安全、高效运行,提高设备投资效能,促进集团经济快速发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XX集团(以下简称集团)设备管理活动,提高设备管理现代化水平,保证设备安全、高效运行,提高设备投资效能,促进集团经济快速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所属各单位,对设备从规划、设计、制造、购置、安装、使用、维护、改造、更新直至报废整个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设备是指在生产、运营、试验、办公与生活等活动中可供长期使用的机器、设施、仪器和机具等社会物质资源。 第四条具有设备管理职能的有关部门,负责设备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协调。 第五条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国家和省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本办法,通过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做到全面规划、合理配置、实行科学的综合管理;要正确使用、精心维护设备,保证安全生产和正常运转;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适时改造和更新,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 第六条设备管理应当遵循依靠技术进步,保障生产经营与服务活动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七条从事设备管理的部门和人员,应对设备实行综合管理,保持设备性能良好,应用节约能源和各种资源及保护环境的技术成果,不断提高设备性能和利用程度,使集团获得良好的设备投资效益。 第八条集团支持设备管理与维修技术的科学研究工作,积极做好设备管理、维修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第二章基础管理 第九条各单位要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和维修的各种工作制度、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和维修定额,建立岗位责任制。 第十条各单位要根据工作需要,配置高效、精干的设备管理与维修机构和人员。

设备管理方法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是用于企事业单位管理固定资产设备。设备管理通过基础资料设置、业务处理、设备变动、综合记录、设备计划等模块来管理固定资产。 一、基础资料:本模块是建立一些设备管理涉及的基础资料,它是设备管理的基础,如:设 备分类码、卡片式样、使用状态、变动类型、折旧方法等。 1)设备分类码 I、模块功能:通过该模块,新增、修改、删除设备分类码。对设备进行分类,有利于固定 资产管理和核算。 II、图: III、操作步骤: 1、新增:鼠标单击工具栏“新增”按扭,输入如下项目,单击工具栏“保存”按扭。 A、本级编码:能输入任意字符串,同级编码不能相同,字符串长度由系统参数控 制,是必填项目。 B、分类名称:能输入长度不超过20的任意字符串,分类名称不能相同,是必填项 目。 C、使用年限:输入该类设备的使用年限,只能输入正整数字,可以不填。 D、残值率:输入该类设备的残值率,只能输入正小数、正整数,可以不填。 E、卡片试样:输入基础资料中定义的卡片式样,可以不填。 F、折旧方法:输入基础资料中定义的折旧方法,可以不填。 G、是否末级:选中核选框为“√”,则该分类码为末级分类。 2、修改:鼠标单击左边表格中要修改的记录,单击工具栏“修改”按扭, 重新填入要修改的项目,单击工具栏“保存”按扭。 3、删除:鼠标单击左边表格中要删除的记录,单击工具栏“删除”按扭。 2)卡片式样 I、模块功能:通过该模块,新增、修改、删除卡片式样。通过设置卡片式 样,有利于突出资产管理内容和重点。 II、图: III、操作步骤: 1、新增:鼠标单击工具栏“新增”按扭,输入如下项目,单击工具栏“保存”按扭。 A、式样代码:输入长度不超过18的任意字符串,代码不能相同,是必填项目。 B、式样名称:输入长度不超过20的任意字符串,式样名称不能相同,是必填项目。 C、式样路径:能输入长度不超过80的任意字符串,可以不填。 D、备注:能输入长度不超过40的任意字符串,可以不填。 2、修改:鼠标单击左边表格中要修改的记录,单击工具栏“修改”按扭, 重新填入要修改的项目,单击工具栏“保存”按扭。 3、删除:鼠标单击左边表格中要删除的记录,单击工具栏“删除”按扭。 3)使用状态 I、模块功能:通过该模块,新增、修改、删除使用状态。通过设置使用状态,有利 于正确地计算和计提折旧、便于统计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的发展过程与趋势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的发展过程与趋势 自从人类使用机械以来,就伴随有设备的管理工作,由于当时的设备简单,管理工作单纯,设备管理仅凭操作者个人的经验行事;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设备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设备在现代化大生产中的作用与影响日益扩大,设备管理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和发展,以致逐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设备管理。现观其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事后维修阶段在工业化大生产刚开始时,由于设备简单、修理方便、耗时少,一般都是在设备使用到出现故障时才进行修理,这就是事后维修制度;后来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结构复杂的设备大量投入使用,设备修理难度不断增大,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专业性越来越强,于是为了便于管理和提高工效,企业便从操作人员中分离一部分人员专门从事设备修理工作,建立相应的设备维修机构,并制定适应当时生产需要的最基本管理制度。2.设备预防维修管理阶段任何一台主要设备或一个主要生产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对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故障,采取“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措施,以降低停工损失费用和维修费用;主要做法是定期检查设备,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修,在故障尚处于萌芽状态时加以控制或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突发事故;除了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计划修理外,还要对设备进

行日常的维修;预防维修比事后修理有明显的优越性;预先制定设备的检修计划,采取预防为主的维修措施,可减少设备恶性事故的发生和停工损失,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完好率,有利于保证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经过多年实践,在“以我为主,博采众长”精神的指导下,对引进设备的计划预修制度进行了研究和改进,摸索出具有我国特色的计划预修制度,其主要特点是:2.1采用项目修理通常设备有保养、小修、中修和大修几个环节,但我国不少企业采用项目修理代替设备中修,或者采用几次项目修理代替设备大修,使修理作业量更均衡,节省了修理工时。 2.2计划预修与事后修理相结合对生产中所处地位比较重要的设备实行计划预修,而对一般设备实行事后修理或按设备使用状况进行修理,使计划预修与事后修理相结合。2.3合理确定修理周期设备的检修周期不是根据磨损情况,而是根据主要设备的具体情况来定。如按设备的设计水平、制造和安装质量、役龄和使用条件、使用强度等情况确定其修理周期,使修理周期和结构更符合实际情况及更加合理。2.4修理与改造相结合我国多数企业往往结合设备修理对原设备进行局部改进或改装,使大修与设备改造结合起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2.5设备保养维护与检修结合企业在计划预修的基础上吸收三级保养,创立了一种新的设备维修管理制度——计划保修制。其根据设备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情况

机器设备管理办法

机器设备管理办法 1. 总则 1.1. 制定目的规范机器设备管理业务,使机器设备能始终保持良好状况,以确保生产进度与制品品质 及作业安全性。 1.2. 适用范围有关机器设备之购买、转移、租借、使用、维护、废弃等业务,除另有规定处,悉依本 办法执行。 1.3. 权责单位 1) 生技部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 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 管理权责 2.1. 管理组织 1) 生技部作为机器设备(以下简称设备)之管理单位,负有机器设备之管理、维护职责。 2) 设备之具体操作单位(如制造部、生技部)作为设备之使用单位,负有设备使用、保养之职 责。 2.2. 业务分担规定 2.2.1. 设备管理者 1) 设备卡与设备档案的建立。 2) 设备履历资料的建立。 3) 设备年度、季度、月度保养点检制度的建立。 4) 设备年度、季度、月度保养的执行。 5) 设备购买、设计、制造、改造、维修的处理。 6) 设备安全事项的制定。 7) 设备操作规范的建立。 8) 有关设备操作的教育训练。 9) 设备移动、出售、租借、废弃的业务处理。 10) 其他管理、维护设备所需之工作。 2.2.2. 设备使用者 1) 设备的保管。 2) 设备的日常保养。 3) 有关设备之维修的配合。 4) 设备请购的办理。 5) 有关设备购买、设计、制造、改造、维修、移动、出售、租借、废弃等业务的联络与配 合。 6) 其他日常使用、保养所需之工作。 3. 相关规定 3.1. 设备购买原则 3.1.1. 计划依据 1) 新的机器设备购买计划,应在公司制定年度预算时予以考虑,并编列入“资本支出”项 目。 2) 如因超预算之生产扩张、突发性之设备损坏、重大改善工程所需之设备更新或其他预算 时未曾考量且确需添购设备之情形,由使用单位另案提出申请,逐级审核,由总经理核 定,重大设备金额逾五十万元者由董事会批准。 3.1.2. 购买流程

设备管理思路及方案规划--最新版

编制单位:集团有限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 20XX 年 X月 XX日 xxx项目 设备管理思路及方案 编制:__ 审核:__ 批准:__ 编制日期:

编制单位: 设备管理是以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运用各种组织、技术和经济措施,对设备从规划、购置、安装、使用、改造、更新直至报废整个寿命周期进行全程的管理,高科技的今天,机械设备在生产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设备的科学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以提高设备综合经济效率。那么在这整个周期管理的过程中体现两个方面,第一个是设备物质形态的管理,即设备从购入开始,安装、调试、验收、建卡立账、使用、保养、维修、更新换代、以及报废的物质管理(也称之为技术管理),另一个是价值运动形态,出现一个费用方面的管理,即在设备使用周期内出现的各种费用管理,一台设备购置进厂完成安装交附使用时,产生一个初期投资的费用,在使用过程中,为了使用设备发挥更大的效率,还需要产生设备的使用培训费用、保养费用、维修费用、以及改造更新的费用,设备的拆旧,有些设备影响环境的还需要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等,这些费用和设备所能创造出的价值要有一个对比,要用最底的费用创造出最高的价值,这是设备管理的最终目标;而这两个方面又是相辅相成的。 根据以上分析的情况,我们必须要从一个行业的至高点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设备创造出无限的价值,这是我们公司设备管理的一个最终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对设备进行综合经营管理,它是在设备维修的基础上,为了提高设备管理的技术水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针对使用现代化设备所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继承了设备工程以及设备综合工程学的成果,吸取了现代管理理论,尤其是经营理论、决策理论,综合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而行成的一种新型的设备管理体系。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设备的管理方法

数控机床设备管理与维修 时间:2011-12-25 作者:模具联盟网点击:53评论:0字体:T|T 一、数控设备管理与维修对人员的要求 数控机床是一种综合应用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精密测量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等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其控制系统复杂、价格昂贵,因此它对设备管理与维修人员素质方面提出了比普通设备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较广的机电知识 由于数控机床是集机械、电气、液压、气动等于一体的先进设备,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管理与维修的效率和效果。这就要求数控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人员应该有很高的素质,要求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如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原理、数控技术、plc技术、自控技术、拖动原理、液压技术等,还要掌握机械加工常识和数控装置的简单编程。 2.善于思考学习 数控机床的结构复杂,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紧密,故障涉及面广。数控机床的管理维修人员应“多动脑,慎动手”,不仅要注重分析与积累,还应当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数控机床,尤其是数控系统,其说明书内容通常都较多,有操作、编程、连接、安装调试、维修手册、功能说明、plc编程等。要全面掌握这些技术资料绝非一日之功,根据实际需要,精读某些与维修有关的重点章节,理清思路、把握重点、详略得当切忌大海捞针、无从下手,同时由于越来越多的模具企业采用了进口的设备,其配套的说明书、资料往往使用原文资料,数控系统的报警文本显示亦以外文居多。所以具备专业外语基础就显得十分必要。 3.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动手是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能熟练操作机床和使用维修仪器数控机床的维修离不开实际操作,对于数控机床这样的精密、关键设备,动手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完整的思路、细致的操作。特别是在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通常要进入一般操作者无法进行的特殊操作方式,如:进行机床参数的设定与调整、通过计算机以及软件联机调试、利用plc编程器监控等。此外,为了分析判断故障原因维修过程中往往还需要编制相应的加工程序,对机床进行必要的运行试验与工件的试切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高水平的管理与维修人员,其操作机床的水平应比操作人员更高,运用编程指令的能力应比编程人员更强。 二、数控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对于模具企业来说,数控机床的拥有是企业的竞争实力体现,最大限度地利用数控设备,对企业提高效率和竞争力都是十分有益的。企业不能只注意数控设备的利用率和最佳功能,还必须重视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它是直接影响数控设备能否长期正常运转的关键。为保持数设备完好的技术状态,使其充分发挥效用,在设备基础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上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健全设备管理机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