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七章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

第七章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

第七章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
第七章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

第七章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成为西欧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欧洲进入了中世纪。

“中世纪”(Medieval)一词是十五、六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比昂多等人提出来的,当时的人文主义者极力推崇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将476年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历史看作是欧洲文化衰落和野蛮时期,称之为“中间的世纪,”将他们所处时代是古典文明复兴时期。17世纪末德国史学家凯列尔在《历史全程》中将人类社会历史分为三个时期:古代史、中世纪史和近代史,“中世纪”一词正式被用来作为一个历史分期来使用。

近代欧洲许多学者认为在欧洲历史上有两个伟大发展时期,即希腊罗马古典时代和近代,在两个阶段之间便是迷信透顶的中世纪,当时人们被宗教神学所蒙弊,对知识毫无所知,人们关心的只是如何躲过今世的苦难和死后地狱的折磨。所以直到今天“中世纪”一词已成为行为反动和思想愚昧、保守落后的代名词。欧洲中世纪有其黑暗的一面:封建割据、农奴制度、蒙昧主义、禁欲主义、专制主义等等。但中世纪是欧洲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之一,在它发展后期孕育了近代资本主义,没有中世纪历史的发展便没有当今的欧洲。“封建”一词始于古代的封土建国,把它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名称的始于18世纪法国历史学家,侧重于描述的是中世纪欧洲普遍存在的封君、封臣现象。

第一节日耳曼人封建国家建立

一、西罗马帝国晚期封建关系的萌芽和古日耳曼人的社会生活

1.西罗马帝国晚期封建关系的萌芽

公元3世纪开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与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尖锐矛盾导致罗马帝国爆发了全面危机,导致了奴隶制衰落和封建关系的萌芽。

(1)奴隶制生产方式已无利可图,奴隶制已失去了活力。

(2)封建关系萌芽(隶农制)已产生:隶农制在罗马共和国末期已产生,在帝国末期有了迅速发展。“隶农制”就是大地产者剥削隶农的土地剥削制度和人身依附制度,隶农作为大地产者土地的土地耕种者,他们通常有自己的和微薄的经济,但要向大地产者交纳赋税、负担劳役,他们被固定在土地上,可连同土地一起出卖。所以隶农制已具有了封建关系的某些特征(如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不完全分离),是一种封建生产关系的萌芽。

2.日耳曼人的社会生活

在罗马帝国强盛时期在其周围居住着许多种族和部落,罗马人总称他们为

“蛮族”(Barbarian),主要有凯尔特人(Celtic),日耳曼人(Germans)和斯拉夫人(Slavs)。其中居住在欧洲中部日耳曼尼亚广阔土地上的日耳曼人是“蛮族”世界的一支劲旅,日耳曼人是约公约前6世纪中叶由使用铁器的北欧人与使用青铜器、操印欧语系的波罗的海南岸居民混合而成的,居住在西起莱茵河,北至波罗的海,东到维斯杜拉河(维斯瓦河),南界多脑河的广大地区。据方言不同可分为:东哥特人;西哥特人;汪达尔人;苏维汇人;法兰克人;盎格鲁—萨克森人和斯堪的纳维亚人等。日耳曼人在摧毁奴隶制罗马帝国和西欧封建社会产生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早在325年左右,古希腊文学家(旅行家)皮提亚斯在他的著作中提到,在欧洲波罗的海沿岸居住着条顿人,这是关于古代日耳曼人的最初记载。我们今天研究入侵罗马以前历史主要依据两部史书:

1.恺撒写于约49BC的《高卢战记》。是恺撒远征高卢时据前人记载和自己所掌握的材料写成的。书中记载,当时日耳曼人生活在氏族部落制度下,过着半游牧生活,很少从事农耕。土地归公社所有,不定期地分配使用。当时日耳曼人最高权力机关是民众大会,最高裁判权归氏族长老,军事首长不常设。

2.塔西陀写于89年《日耳曼尼亚志》。其中记载,当时的日耳曼人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1)已由游牧转入定居,以氏族为单位的村落已出现了,农业比重已有所增加,但畜牧业仍占重要位置;(2)贵族占有更多的土地、牲畜,出现了阶级分化,农村公社已具雏形;(3)出现了奴隶。除来自战俘外,还来自债务和买卖。(4)此时日耳曼人处于军事民主制时期,民众大会权力已削弱,贵族议事会拥有很大权力,由于与罗马的频繁战争,产生了选举产生的军事领袖(“王”),国家因素已出现了,如公社成员要负担经常性的赋税。同时扈从队制(即亲兵制、

侍从制)也发展起来。由于战争的频繁,军事首长及其扈从变成固定职业,彼此结成与氏族关系根本不同的个人效忠关系。扈从不事生产,专门打仗,本族无仗可打就去有战争的部落参战,其生活和战马、长矛均由首长供给。保卫首长,将军功献给首长,才是尽忠的表现。如首长战死而自己生还,那是极大的耻辱。(5)4世纪开始基督教已经在日尔曼人中传播。

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日耳曼人与罗马交往日益频繁,双方往来无外乎军事行动(双方早在2世纪BC就不断发生冲突)与和平的经济交往两个方面。帝国在强盛时对日耳曼人采取的是征服政策,衰落时采取的是维持现状的和平共处政策。到后期罗马帝国双方大致形成了大致相当于莱茵河—多脑河一线的边界。双方长期的交往,造成了两个后果:(1)大批日耳曼人论为奴隶,后又大批成为罗马境内的被释放奴隶和隶农,4世纪时罗马境内每户都有哥特人出身的奴隶,这成为以后日耳曼人入侵的有利条件;(2)许多日耳曼人成了罗马的雇佣军,恺撒时就对日耳曼人身上的战士素质印象很深,将上万日耳曼人编入他的军队。几乎每一个皇帝的近卫军和军队中都拥有大批日耳曼人。4世纪初君士坦丁统治始,罗马军队中的蛮族官兵人数超过了罗马人,成为主力。他们也同样在危机时候将罗马帝国作为自己的敌人。

二、民族大迁徙和日耳曼人国家的建立

1.民族大迁徙原因

(1)西罗马帝国危机深刻,矛盾激化,力量衰弱,其内部奴隶、隶农以至军队都成了帝国的对立面,无力防御外族入侵。

(2)日耳曼人内部发生了变化,原始公社制瓦解,人口激增,但生产力又

十分低下,为适应人口增长之需,必须占领新土地,因而需要向外扩张。

2.经过

日耳曼人大迁徒的直接原因是匈奴人进攻。4世纪在顿河东边草原上西迁的匈奴人裹挟阿兰人建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匈人联盟”。375年匈奴人联盟进攻东哥特人,成为民族大迁徒的发端。西哥特人退往西方,来到多脑河,与罗马相望,罗马政府允许他们移居麦西亚(今保加利亚),利用他们抵御匈奴人。5世纪匈奴人在其领袖阿提拉(上帝之鞭)的领导下再度兴起,451年攻入罗马帝国境内,还一度进入意大利,几乎席卷西欧,但由于阿提拉的去世,匈奴人四分五裂。但日尔曼人乘机在西欧各地到处征伐,日耳曼人入侵的新浪潮不断冲击着罗马帝国,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覆灭。568年伦巴底人占领意大利北部,并占领了意大利政治中心拉文那,建立了伦巴底王国,标志着大迁徒的结束。

从5世纪开始,日耳曼人各集团在西罗马帝国废墟上先后建立了10多个“蛮族国家”,主要有:

(1)在意大利和西西里岛的东哥特王国(419~711年),亡于东罗马帝国;(2)在西班牙和南部高卢的西哥特王国(419~711年),亡于阿拉伯帝国;(3)在北非沿地中海一带(包括撒丁岛和科西嘉岛)的汪达尔王国(439~534年),亡于东罗马帝国;(4)在高卢东南部的勃艮第王国(457~534年),亡于法兰克王国;(5)在不列颠由于盎格鲁~撒克森人入侵建立的一些小国。最强大、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418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

3.后果(历史意义)

在延续近200年的民族大迁徒的武力征服过程中,促使了西罗马因素与日耳曼因素的结合,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社会。

日耳曼人处于史前时代末期,面对大批被政府的罗马人,日耳曼人也不可能长期保留公社制。形势所迫,使日耳曼人氏族组织转化成为国家组织,军事首领成为国王,亲兵成了贵族。

日耳曼人在取得政权后,将没收来的土地分给了亲兵、廷臣和主教。贵族获得大量的土地,这就打破了日耳曼农村公社的平等原则,促使封建等级形成。蛮族统治者还吸收一部分罗马贵族到新政权中来,使得一部分罗马贵族奴隶主和日尔曼新贵想结合,构成了西欧最早得封建主阶级。

与此同时,被统治阶级也合流了。在蛮族征服罗马过程中,其内部分化加剧,公社成员中一部分人日益贫困化,自由民法律地位有了不同。另一方面原居于罗马帝国内的奴隶、隶农和半自由人经济状况与政治地位有所改善和提高,他们与下等自由人地位已相当接近,逐渐合流成为依附农民阶级。

有学者认为,日耳曼人对因对欧洲中世纪下列封建因素负责任:(1)把法律看作是习俗的产物,而非君王个人意志的表现;把法律看成是个人的私有财富的观念,个人到哪就将法律带到哪;神裁法成为普遍采用的审判方法。(2)统治者与臣民之间的契约关系,即保护与服从和相互交换的义务;(3)从日耳曼人的扈从制产生的封主与封臣之间的荣誉关系、战士受到荣誉和忠诚的约束,为领袖打仗,为领袖效劳;(4)国王推举制。

而主要来自罗马的因素有:(1)隶农制度;(2)城市的自治制度;(3)基督教和基督教会组织。

第二节法兰克国家(Frank National)的封建化

一、墨洛温王朝的建立和统治

1.墨洛温王朝(Merovingian)的建立

法兰克人(Franks)是日耳曼人的一支,居住在莱茵河下游,3世纪开始向农村公社(Marc,马尔克)过渡。5世纪在西罗马帝国崩溃之际,法兰克人分为两大集团居住在莱茵河中下游一带,一是以不拉奔和佛兰德尔为中心的撒利克(滨海)法兰克人,一是以科伦为中心的里普阿尔(沿河)法兰克人。

在蛮族大迁徒时,法兰克人也乘机向罗马境内发动迁徙。法兰克人迁徒是在撒利克法兰克人杰出得军事首长克洛维(Clovis)率领下进行的。481年克洛维继父位,486年向高卢内地进攻,在著名的色瓦松战役击败了罗马军队,占领了塞纳河和罗亚尔河之间的土地,为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克洛维也转变为国王,建立了墨洛温王朝(传因其祖父名墨洛温)。

496年他率了3千亲兵加入了罗马基督教(正教),基督教成了他统一的思想武器,大大减少了征服过程中得阻力。在征服过程中,他对罗马大地主和教会的土地很少侵犯,没收的土地一般是罗马王室和元老的土地,从而获得了罗马大地主和教会的支持。他还利用投降的罗马、高卢军队为其服务。这些措施加上克洛维的军事力量使法兰克人的征服十分顺利。在征服过程中,克洛维还以各种手段消灭其内部的对手,使自己成为全体法兰克人的国王。到他晚年已征服除勃艮第以外的全部高卢地区。

克洛维死后,其子孙在互相残杀同时也不断地进行扩张战争,征服了许多日

耳曼人部落。到6世纪中叶,法兰克王国南到比利牛斯山,东到莱茵河以东,包括勃艮第在内的所有高卢地区,成了西欧最强大的蛮族国家。

2.“萨利克”法典(Salic Code)

在蛮族大迁徒过程中,蛮族各部落都编撰了法典。罗马人统称为“蛮族法典”。在所有法典中“萨利克法典”受罗马法影响最小,反映法兰克人社会制度比较真实,是较可靠的史料。它编成于5世纪末~6世纪初,是反映法兰克王国初期社会情况的主要史料,它基本反映了法兰克封建化的状况(封建化主要内容一般指的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和社会两大对立阶级的产生)。

法典里反映了土地私人所有制形态得出现,国王是土地最高所有者,实际上一部分分配给了法兰克人公社(马尔克)使用,一部分留给了罗马人,剩下为国王占有地。而国王占有地除留下直接占有地外,大部分了亲兵和教会。所以,当时国王、教会、亲兵和留下的罗马人地主构成了大土地所有者,后演变为封建统治阶级。同时农村公社(马尔克)仍完整地保存着,所以农村公社土地所有制也仍存在。但到6世纪马尔克中出现了土地私有,份地可以自由买卖,称为“自由(主)地”。土地私有加剧了马尔克内部的贫富分化。自由小农请求大地产者庇护的现象(“委身制”)开始出现,许多小农与大地产者形成一种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另外还有原先就已为大地者服务的隶农和奴隶,他们也逐渐地变为租种土地交纳捐税的依附农民。这些依附农民以后者逐步向农奴方向发展。马尔克开始瓦解说明法兰克王国封建关系已经产生。

二、查理·马特(Charles Matt)的采邑改革

克洛维死后,按照法兰克人得习俗,他3个儿子瓜分了王室财产和土地,法

兰克王国分裂成了三部分:奥斯拉西亚,纽斯的里亚和勃艮第。它们各有自己的国王和宫相。由于三部分之间长年混战,宫相势力日益增大,而国王逐渐成为傀儡称为“懒王”,西欧进入了“懒王时期”(639年~751年),掌握实权的宫相为取得统治权进行了不断的战争。

687年奥斯拉西业宫相赫里斯塔尔?丕平最终统一了法兰克,成为全法兰克王国的宫相。715年他的儿子查理?马特继任宫相,平定了一些地区的叛乱。732年查理?马特又在普瓦提埃战役(Battle of Poitiers)中打败了阿拉伯人的进攻,这成为西欧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从此阿拉伯人再也没有越过比利牛斯山。他在位时,为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进行了一场改革。

当时法兰克王国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导致中央权力的严重削弱。长期来法兰克实行的是一种不带任何义务的分封,被分封的人在自己封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当他们力量强大时往往对中央构成威胁。而王室土地由于不断地分封而急剧减少,国王的经济力量严重削弱。这种状况导致地方叛乱不断发生。另外,由于马尔克自由民的大量破产,可服兵役的人减少,造成国家兵源严重不足,特别是有能力服骑兵役的人很少。

为解决这些矛盾,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无条件分封土地的制度。查理?马特开始采用了一种新的有条件分封土地的制度,即“采邑制”(Fiefdom)。由查理·马特开始的、由其子孙完成的土地关系变革,称为“采邑”改革。

改革的内容:没收叛乱贵族和教会的土地,将土地以采邑形式分封给贵族、军政官员和教会,分封者称“封主”,接受者称“附庸”。“附庸”要宣誓效忠“封主”,同时要尽臣民义务(主要是服骑兵役,维护治安);“封主”有义务保护忠心尽职的“附庸”。“采邑”原则上只限终身,不得世袭。如果附庸未尽义务或破产,采邑可收回;

双方有一方死亡,主从关系就结束,除非继承人愿维持这种关系。叛乱的贵族和教会如重新顺服,他的地产可作为采邑占有,同时尽“附庸”义务。查理·马特还任命了一批忠于王室的世俗人担任主教和修道院长之类的宗教职务,他们也可以获得采邑。

这次改革在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1)采邑制的推行,大大小小封建主把领地以采邑形式层层下封,结果形成了以国王为首的金字塔的封建等级制度,他们层层保护,层层宣誓效忠,有利于封建主阶级内部联系的加强和加强中央权利;

(2)采邑制的推行,建立了以中小封建主为主体的骑兵,奠定了西欧骑士制度的基础,增强了法兰克人的军事力量,为查理曼帝国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3)采邑制的实行使法兰克王国进一步封建化,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加强了封建主对农民的控制,为农奴产生创造了条件。

到9世纪后半叶,由于封建关系发展,采邑逐渐演化为世袭领地,封臣演变为封建领主。西欧陷入了严重的封建割据。11世纪“采邑制”完全废弛。

三、加洛林帝国兴衰

1.加洛林王朝(Carolingian)的建立

741年查理·马特去世,其子矮子丕平(Dwarf Pepin)继任宫相,他大权独揽,并准备夺取王位。为此他想借助教皇的威望和影响,为自己篡位披上合法的外衣,因而十分注意与教会搞好关系。他首先与教会达成协议,追认被没收的教会地产仍为教会财产。

751年伦巴底人(Lombards)侵入意大利北部,直接危胁到教皇控制的罗

马公国,教皇无力保护自己,不得不向法兰克王国求援。丕平抓住这一时机,派使者回到罗马,问教皇“是徒有虚名的人统治好,还是掌握实权的人统治好?”教皇明了丕平的意图,回答“由实际统治权的人比没有权力统治的人更合适为王。”这年11月,法兰克人在苏瓦松集会,丕平利用教皇的声明,废黜了法兰克王国末王希尔维斯特三世(将他送到修道院,翌年死),丕平当选称王,成为第一个被选举的法兰克国王,加洛林王朝建立。这各事件也开创了教皇废除世谷君主的先例,为以后教会主张教皇权高于世俗君主权提供了依据。

为报答教皇对他称王的支持,矮子丕平于754年、756年两次应教皇请求出兵越过阿尔卑斯山出兵意大利攻打伦巴底人,迫使伦巴底人交出了意大利中部地区和大量钱财。矮子丕平将拉文那总督区和潘塔波利斯(五城区)转送给了教皇(“献给圣彼得及其继承人教皇”),史称“丕平献士”,奠定了教皇国(Papal States,756年~1870年)的基础。

2.查理曼帝国(Charlemagne Empire)的统治和封建制的确立

加洛林王朝在查理统治时期达到极盛(768~814年),他是矮子丕平之子,768年接受了丕平遗交给他的一半土地,几年后其弟去世,而成为整个法兰克的国王。他在位46年,共发动了53次对外战争,使法兰克王国疆域得到空前扩大,包括了西罗马时代的高卢地区和日耳曼内地。

查理为进一步扩大力量和影响,仍采取与教皇结盟政策。当时刚成立不久的教皇国实力有限,还只有依附于法兰克王国。799年罗马教庭与罗马贵族间发生了一场冲突,罗马贵族指责教皇利奥三世对法兰克太软弱而将他软禁,并要处罚他。教皇后被法兰克使臣救出送到法兰克。800年查理率军队将教皇送回罗马。利奥三世为报答查理,在这年圣诞节宣称代表上帝意愿给查理加冕,授予他“罗

马人的皇帝”头衔和“奥古斯都”的尊号,从此他被尊为“查理大帝”(Charlie the Great,查理曼),法兰克王国从此也被称为查理曼帝国(或加洛林帝国),首都设在亚森(Aachen)。

查理的加冕对法兰克人来说具有双重意义:(1)可利用罗马帝国传统上在当时法兰克统治区域内的影响,巩固自己的统治;(2)可提高加洛林王朝的国际威望,同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对抗,因为当时拜占庭一直以罗马帝国的当然继承者自居。通过这次加冕使获得了罗马帝国合法继承者的地位,最后使拜占庭也不得不承认其地位。

查理大帝文治、武功显赫。他注意发展西欧的文化,带头学文化;还办学校,强贵族子弟上学;组织整理古代书稿等等。这对提高日耳曼人的文化素养和保存古典文化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被称为“查理曼文艺复兴”。

查理大帝当政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使法兰克封建制得到了很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西欧封建制的基础。

3.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814年查理曼大帝死后,其的子孙为争夺最高统治权展开了战争。直到843年他的三个孙子缔结《凡尔登条约》("Treaty of Verdun"),正式三分帝国:(1)些耳德河和缪斯河以西地区归查理(秃头查理)统治,称西法兰克王国;(2)莱茵河以东地区最日耳曼路易统治,称东法兰克王国;(3)介于东西法兰克之间的长条地带加上意大利由长子罗退尔统治,罗退尔保留皇帝头衔。这个条约奠定了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三国疆域的基础。但夹在两法兰克王国之间的地带因种种原因并未形成一个政治实体,在此后历史上一直是法德争夺的对象。870年东、西法兰克王国签约,瓜分了夹在它们之间的罗退尔领地。加洛林帝国的瓦解奠定

了近代西欧各国的基础。

四、封建制度(Feudalism)下的西欧政治和经济关系

1.封君封臣关系

对中世纪西欧封建国家政治的认识,不能离开对其封君封臣关系的了解。

这种关系确立的基础是封建的土地等级所有制。加洛林帝国继续执行采邑分封制度,分赐采邑予大小官吏和教会,他们成了国王封臣。这些大封建主又将土地层层下封,一直到“骑士”(Knight,cavalier),这样就形成了土地等级所有制。到9世纪后“采邑”逐渐成为“封地”,大的领主在自己封地内享有“特恩权”:即国王通过敕令形式授予封建主的特权,包括大领主在其“封地”享有司法权、税收权、军队指挥权。为保障大封建主这些特权,还规定政府官员不得进入封臣领地执行行政、司法和警察权利。这样国王能行使直接权力的范围仅限于自己的领地了。

在土地层层分封基础上,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形成了依次互为主从的封建制。国王—公爵—伯爵—男爵—骑士,形成了一种层层“领主”和“附庸”的关系。11世纪时,这种“领主”和“附庸”的关系转变为封君封臣关系。为缔结这种关系有了较以前更为确定和规范的仪式,即行臣服礼和宣誓效忠。行臣服礼时封臣者要脱帽、下跪、解下所佩武器,把双手放到封君合拢的手掌中,说:“阁下,我是您的人了。”接下来封臣还须起立把手放在《圣经》或其他圣物上宣誓效忠誓词不外是“从现在起,我将象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云云。封臣对封君承担许多义务。其一是“效忠”。封臣不能做危害封君的事,还要积极地帮助他。其二是“帮助”。这是封臣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义务,包括为封君服军役、向他提供协助金和物资。封臣应自带武器装备,并率领自己手下的封臣去为封君

服军役。封臣还须向封君纳“协助金”,特别是在下列情况下:封君被俘需交赎金、封君长子成年后晋封为骑士、封君长女出嫁、以及封君出发参加十字军。其三是“劝告”。封臣有义务出席封君召集的会议,提出意见来帮助封君,这种会议兼具封君法庭和封建主议事会的性质,审理的案件主要是封臣之间或封臣与封君之间发生的纠纷。封君在长子晋封骑士、长女出嫁时,常举行比武会,封臣也须到会为场面增色。这种比武会是中古西欧上流社会的一种重要社交活动。

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主要是“保护”和“维持”封臣,不得伤害后者的荣誉、财产和生命。封臣若受到他人攻打,封君有义务不惜以武力保护;“维持”就是封君要提供条件保证封臣能承担军役,或是直接供给封臣及其家庭以衣食,或是给他一块封土。颁授封土要举行策封仪式,一般紧接在行完臣服礼之后举行,封君或手执封土的象征物(权节、指环、宝剑之类的物件),或将作为象征的麦杆、泥土授予封臣。封土的领有是世袭的。封臣死后,其子为继续领有封土须重新向封君行臣服礼,所以封君封臣关系也是世袭的。

封君封臣关系与重大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利益相联系,一经缔结无论封臣还是封君都不能随意解除。封君封臣任何一方若不履行其义务,就可能导致封君封臣关系破裂,酿成武装冲突。封君为取得更多的封臣,封臣为取得更多的封土,以及封土的世袭,使封君封臣关系日益复杂化。

封臣制是西欧封建社会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不完善、政治分裂和国家权力分散的产物,因此各级封臣拥有大小不等的政治统治权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西欧封建主往往同时拥有土地所有权和政治统治权,二者浑然一体,难以区分,统称为领主权。封建主作为领主对其领地(即封地)以内和附近的居民有许多行政司法权力,封建主利用这些权力控制和剥削农民。

封君封臣所奉行的一整套道德规范和培养后代的制度,出自这些封建主所处的生活环境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构成所谓“骑士制度”的主要内容。骑士的品格应是忠诚和勇敢。骑士作为封臣必须严守自己的效忠誓言,不背叛封君,竭尽全力为他服务,甚至不惜为他付出生命。这样一种理想化的封臣品格虽然未见得在现实中的骑士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但却是维系封君封臣制度所需要的,所以很受封建主重视,成为骑士精神的核心。骑士的精神包括了:谦卑、荣誉、英勇、牺牲、怜悯、灵性、诚实、公正。骑士的基本守则:保护老弱妇孺;为公义而战以对抗不平与邪恶;热爱家园;为防卫教会而冒死犯难。

2.封建庄园(Manor)与农奴制(Serfdom)

在西欧封建社会,封建主庄园成了封建主剥削农奴和其他劳动者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国王、大小封建主和教会等大小封建领主都拥有庄园。它从9世纪的时候开始流行,9~13世纪是兴盛时期。典型的庄园采用劳役地租的剥削方式。

一般的封建庄园的结构以庄园的土地划分成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两部分的特征。领主自营地主要由服劳役的封建依附农民耕种,在庄园制形成后,这些依附农民都转化为了农奴。自营地上的收获全归封建主,农奴靠耕种自己的份地维持生活(农时来到的时候,必须先耕种封建主的自营地),农奴份地的所有权属于封建主。庄园的耕地呈条田状插花分布,领主自营地、各户农奴份地互相交错在一起,所以实行强迫轮种。9世纪的王室庄园和大修院庄园因面积很大,有的占地几千公顷。庄园以外的农民也多是封建依附农民,但所受剥削不同于服沉重劳役的农奴,一般以交纳实物租、货币租为主。劳役地租在14世纪以前大体上是适合当时西欧比较落后的生产力水平的地租形式,庄园作为对农奴实行劳役地租剥削的组织曾在西欧这一时期存在。

经济上农奴和其他封建农民一样,是一个独立的小生产者。他领有份地,使用自己的生产工具耕作,他有独立经济,有财产,有家庭。农奴的特性在于他须在庄园上耕种领主自营地,受劳役地租剥削。而领主自营地的经营不仅以拥有独立经济的农奴作为劳动力,而且完全以封建主的需求来安排生产,农奴没有什么自主权。这种封建主与农奴在生产中的统治与服从的关系以法律形式和其他非经济手段(如习惯、道德、舆论)固定下来就体现为封建地主对农奴的超经济强制。农奴世代为农奴,只有被主人释放才能免除农奴身份,不能随意离开主人,可由主人买卖或转让。从法律地位讲,农奴没有婚姻自由,与所在庄园以外的人结婚要交结婚税;没有财产权,要纳“死手捐”(即继承税),主人还可按自己的需要临时向农奴勒索钱物。

11世纪以后西欧商品经济关系的发展,对农民的状况也有影响。农民向封建主交纳的货币有所增加,有时甚至取代了部分或全部劳役地租,使农民对封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动,但并未减轻甚至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在少数地区,农民内部的分化也有所加剧。这些情况在12、13世纪越来越多。农民因过去相对稳定状况的改变,滋生出强烈的不满情绪,难以忍受封建主用新方式加强剥削。他们普遍利用公社传统组织起来同封建主斗争,反对封建主打破惯例增加剥削量,要求明确规定劳役和租税的数额。这种形式的农民运动和当时西欧城市争取自由的斗争汇合成一股洪流,绵延不绝,声势浩大,史称“公社运动”。13世纪后由于商品经济关系的发展,封建主出于享乐消费的需要,开始逐渐放弃庄园制的经营,向劳动者征收货币地租,甚至允许农奴赎身,逐渐农奴制度开始在英法等地区衰落消亡了。

在封建制确立时,一般封建主都居住在城堡中,城堡是为战争之需而建立的。

封建主平时一般在城堡中活动,战争时成为指挥中心,抵御入侵。后成为一个个独立王国的象征。

中国和西欧封建制度的区别

中国和西欧封建制度的区别 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00年左右的欧洲历史,被西方史学家称为“中世纪”。它是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消亡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一段历史。中国历史学家习惯上称之为西欧封建社会。而中国的封建社会应从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一直到清朝前期(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在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地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与农民阶级构成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 中国和西欧的封建社会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但还是有区别的。 第一,经济基础不同 中国封建制度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制,而西欧实行的是土地领主所有制,这是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因为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土地关系上的区别是最重要的。正因为土地制度上的差异,才导致中国的封建社会始终以统一或局部统一为主导,而西欧自法兰克王国分裂后再也没统一过。 第二,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中央集权的,地方官吏由皇帝任免,不世袭,地方军队也由中央控制,地方官无法私自招募、调动军队。而西欧的贵族诸侯在自己领地拥有行政、财政、军事等所有权力。可以招募私军,爵位也是世袭继承,可以自行指定继承人。除了要承担对中央的纳税等有限的义务以外,拥有很大的自治权力. 第三,贵族的地位不同 中国封建社会的贵族领地很小甚至完全没有领地,往往集中在中央,享受尊荣和富贵,大部分时候无法对政治产生太大影响。某些特殊时期出现过“七国之乱”之类的地方贵族对中央王朝的叛乱也很快被平定。所以中国的皇帝绝大多数时候都保持了对贵族的绝对优势。可以说,贵族是依附于君主而存在,中央政权灭亡了,前朝的贵族往往就烟消云散了。 但西欧不同,西欧封建国家的君主和贵族之间是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君主是贵族的代表,必须维护整个贵族阶层的利益。君主对贵族缺乏绝对的控制力。在贵族的领地,君主的命令和法律往往无法直接起效,而要经过贵族的认可才行。因为君主是依靠贵族而存在,如果君主无法维护贵族利益,他的地位就非常危险,甚至会被贵族联合起来推翻。 第四,君主的产生和继承不同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王朝的更迭主要不是以血统来决定的,而是武力。改朝换代往往是某个杰出的英雄造反推翻前朝建立新朝。然后君主的继承往往是在直系后代中传承的。而西欧的封建社会,君主的

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复习总结

课题: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复习 主备人:王东 备课组成员:王慧君王东 第课时总第____课时 备课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目标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3、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4、了解保护色的作用。 5、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复习重点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观点复习难点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复习过程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师: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什么样的呢?产生的过程和条件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51—P53合作交流以下问题。 师:视频播放相关图片并出示以下问题。 1、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哪些条件? 2、科学推测需要有什么? 3、原始大气包括哪些成分? 4.说出米勒设计的实验装置中分别模拟的哪些成分? 5.米勒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阅读课文,思考交流。纷纷交流自己的观点。 师生总结: 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有机物和能量。 科学推测需要有一定的证据做基础,凭空想象往往是站不住脚的。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4、 米勒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米勒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

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还原性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内(图中以黑色表示)(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5、米勒的实验说明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师:没有人能够亲历生物进化的几十亿年的历史。那么,科学家是怎样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57—P60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化石? 2、研究生物进化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3、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重要的证据是什么? 4、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5、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什么? 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问题。 师生总结: 1、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2、研究生物进化的常用方法是比较法。 3、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重要的证据是化石。 4、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⑴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⑵动物: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5、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 1、分析动物进化的原因 师:现在请你们阅读桦尺蛾体色变化的事例,找出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原因。 (播放多媒体课件——英国曼彻斯特桦尺蛾的变化历史。) 生:班内答辩,找出原因。 师:桦尺蛾的体色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生1:浅体色和深体色的桦尺蛾繁殖的数量开始时大致相当,在黑褐色的树林里深体色的桦尺蛾能逃过敌害而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浅体色的桦尺蛾易被天敌发现而吃掉,数量越来越少。这样代代相传,深体色的桦尺蛾越来越多,浅体色的桦尺蛾越来越少。最后桦尺蛾形成深体色的保护色。 生2:我不同意,是因为桦尺蛾的体色可能也像树皮一样被熏黑,从而形成与环境一样的保护色。 师:你们支持谁?究竟哪种说法更正确?请同学们讨论。 生3:浅色的变少不一定是被吃掉,还可以从浅色直接变成深色,如青蛙、雷鸟、变色龙等动物,它们的体色随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教育心理学专题练习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一、单选题 1.就动作技能的学习而言,“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强调的是()对动作技能学习的重要性。 A.言语指导 B.示范 C.练习 D.反馈 2.教师罚学生抄写课后生字五遍,这时学生的抄写行为属于()。 A.集中练习 B.分散练习 C.实际练习 D.不属于动作技能的练习 3.练习扔铅球的动作时,宜采用的动作练习形式是()。 A.心理练习 B.整体练习 C.集中练习 D.分配练习 4.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其最适当的解释是()。 A.被试缺乏学习动机 B.练习过多导致疲劳 C.被试不知练习的结果 D.缺乏适当的指导 5.动作技能的教学方法一般宜于采用()。 A.发现法 B.讲解法 C.示范法 D.示范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6.绘画属于()。 A.心智技能 B.操作技能 C.陈述性知识 D.认识策略 7.以下哪个不是操作技能的特点()。 A.对象具有客观性 B.动作的执行具有外显性 C.对象具有观念性 D.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 8.技能的种类有()。 A.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 B.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C.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 D.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 9.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 A.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 10.以下属于动作技能的是()。 A.阅读 B.写字 C.解应用题 D.笔算 11.下列特点中不属于智慧技能的有()。 A.对象具有客观性 B.动作的执行具有内潜性 C.对象具有观念性 D.结构上具有简缩性

12.区分字母B、F、H和汉字已、巳、己属于智慧技能的()。 A.辨别 B.概念 C.规则 D.高级规则 13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中,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水平较低的阶段是()。 A.操作定向 B.操作熟练 C.操作模仿 D.操作整合 14.操作技能形成的第一个阶段是()。 A.操作模仿 B.操作熟练 C.操作定向 D.操作整合 15.操作技能形成的第三个阶段是()。 A.操作模仿 B.操作熟练 C.操作定向 D.操作整合 16.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是指()。 A.操作定向 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 D.操作模仿 17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或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叫()。 A.操作模仿 B.操作熟练 C.操作定向 D.操作整合 18.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这是()。 A.操作定向 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 D.操作模仿 19.下列活动中,属于动作技能的是()。 A.阅读 B.驾驶 C.运算 D.写作 20.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这说明该动作处于()。 A.操作模仿 B.操作熟练 C.操作定向 D.操作整合 21.主要靠视觉控制,不能主动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是处于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22.动作的各个成分趋于分化、精确,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说明该动作处于()。 A.操作模仿 B.操作熟练 C.操作定向 D.操作整合 23.完成一个动作比标准速度要慢,个体常感到疲劳紧张,说明该动作处于()。 A.操作熟练 B.操作模仿C.操作定向 D.操作整合 24.学生在几何课上学会用圆规画圆,这种学习属于()。 A.概念学习 B.言语信息C.操作技能学习D.辨别学习 25.在大脑皮层建立了动力定型,这说明动作属于()。 A.操作熟练 B.操作模仿 C.操作定向 D.操作整合 26.各个动作之间的干扰消失,衔接连贯、流畅,多余动作消失,该动作处于()。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原因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原因-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原因: 其基础来自三个方面:①古希腊、罗马的遗产,②基督教的传统,③日耳曼人的社会模式.换句话说,西欧封建制度是由罗马封建因素,日耳曼因素,通过基督教会对二者的不断结合而形成的. ⒈罗马封建因素 随着罗马帝国对外扩张的中止,帝国的经济在公元三世纪已发生严重危机:人口锐减,城市败落,一些大土地所有者便退居乡村,建立了以隶农为主要生产者的、实行租佃分散经营的田庄制,形成自然经济,政治上则形成独立王国.如此在公元三世纪,罗马帝国的奴隶制商品经济已经过渡到隶农制自然经济.另外,罗马很早以来就存在一种保护关系,一些人因败落而寻求富有的庇护人的保护,成为他们保护下的平民或附庸,帝国衰落后,这

种保护关系更为扩大,成为日后西欧封建制度的起源之一. ⒉基督教会 与经济的变化相适应,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变化,原来的罗马古典文化开始让位于普通人民群众的大众文化,这就是基督教文化.在危机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从崇奉奥林匹斯诸神:朱庇特,宙斯,阿波罗,转奉能解脱个人罪恶,能使个人得到拯救的基督教.因为前者虽然气势磅礴,给人力量,但却不能给人安慰;人是伟大的,但人不能总是显示伟大,人还需要安慰,尤其是在危机时代,人们需要一种神秘主义的哲学体系.在公元三世纪的罗马帝国,这就是新柏拉图主义.经过百般曲折,四世纪以后罗马终于成为基督教国家,教会组织普遍建立,受罗马制度的影响,教会的法律、制度,组织结构都建立起来.正是基督教会,在日益加深的混乱状态中起到了维护秩序的稳定性作用,

教育心理学 第四章 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第四章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A、观念性 B、客观性 C、外显性 D、简缩性 E、展开性 2、下列属于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的有()。 A、记忆 B、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C、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D、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E、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3、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成的阶段是()。 A、活动的定向阶段 B、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C、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D、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活动 E、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4、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在加里培林研究的基础上,把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三阶段()。 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原型内化 D、物质活动 E、内部言语阶段 5、吹拉弹唱属于()。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 6、下面对操作熟练的动作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动作表现出高度的稳定性、精确性、灵活性 B、动作间高度协调、连贯 C、各个动作间的干扰消失 D、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是视觉的专门控制 E、疲劳感、紧张感减少,动作具有轻快感

7、根据动作对环境依赖的不同可以分为闭合型操作技能与开放性操作技能。闭合型操作技能对外界的帮助依赖程度较低,在大多数情况下靠内部反馈信息控制。以下属于闭合型操作技能的有()。 A、打排球 B、自由体操 C、汽车驾驶 D、游泳 E、跳水 8、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 C、闭合型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 9、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可将练习分为()。 A、集中与分散练习 B、整体与部分练习 C、模拟与实际练习 D、过分与适度练习 10、下面属于闭合型操作技能的是()。 A、跳水 B、弹琴 C、驾驶汽车 D、游泳 E、自由体操 11、下面属于连续型操作技能的是()。 A、打字 B、骑自行车 C、跑步 D、滑冰 E、开汽车 12、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分现象 13、下面属于粗放型操作技能的是()。 A、吹笛子 B、打字 C、扔铁饼 D、绘画 E、举重 14、心理消耗和体力消耗将至最低的操作阶段是()。 A、操作定向阶段 B、操作模仿阶段 C、操作整合阶段 D、操作熟练阶段 E、操作外化阶段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 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根据练习时间分配不同,练习方式分为( )。 A.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 B.整体练习与部分练习 C.模拟练习与实际练习 D.实际练习与心理练习 2.按照肌肉运动强度的不同分类,弹钢琴属于( )。A.闭合型操作技能 B.开放型操作技能 C.细微型操作技能 D.粗放型操作技能 3.下列属于连续操作技能的活动是( )。 A.打开收音机 B.练字 C.实弹射击 D.开车 4.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用( )。 A.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 5.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 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称为( )。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 6.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 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阶段称为( )。 A.原型启发 B.原型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7.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8.( )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A.内部反馈 B.外部反馈 C.动觉反馈 D.过程反馈 9.心智技能的结构具有( )。 A.简缩性 B.外显性 C.内潜性 D.观念性 10.加里培林及其心理学派的著作中,被称为“物质或物质化阶段”的是( )。 A.原型设计阶段 B.原型内化阶段 C.原型操作阶段 D.原型定向阶段 11.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谷现象 12.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A.具有观念性 B.具有内潜行 C.具有简缩性 D.具有整体性 13. 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 把模仿阶段练习的动作固定下来, 并使各种动作成分相互结合, 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称为( )。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 14. ( ) 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A.认识技能 )。

西欧封建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西欧封建制度 一、西欧封建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一)形成西欧封建制度的诸因素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其基础来自三个方面:①古希腊、罗马的遗产,②基督教的传统,③日耳曼人的社会模式. ⒈罗马封建因素 在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的奴隶制商品经济已经过渡到隶农制自然经济.另外,罗马很早以来就存在一种保护关系,一些人因败落而寻求富有的庇护人的保护,成为他们保护下的平民或附庸,帝国衰落后,这种保护关系更为扩大,成为日后西欧封建制度的起源之一. ⒉基督教会 4世纪以后罗马成为基督教国家,教会组织普遍建立,受罗马制度的影响,教会的法律、制度,组织结构都建立起来.正是基督教会,在日益加深的混乱状态中起到了维护秩序的稳定性作用,并且成为日后教化日耳曼蛮族,把罗马古典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结合起来的承担者.⒊日耳曼因素 日耳曼人刚从原始社会走出,为陷如绝境的西欧社会带来了活力和生机.与罗马法律相比,耳耳曼法律是习惯法,粗犷、迷信、采用神裁法,但对日后西欧封建政治仍有重大影响.日耳曼法律产生于人类古老的习俗,而不是统治者的意志,所以法律超越王权,没有一个国王可绝对专制,这种王权有限制度是中世纪西欧政治发展的一个特点.所以有人说,民主起源于日耳曼丛林之中.日耳曼人的亲兵队制度,建立了首领和亲兵相互间契约关系的观念,直接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日耳曼人还带来了农村公社制度(其特点之一是自治),它对西欧城市的形成、行会制度、以至于议会制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过程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具有两条相辅相成的线索,一是封主封臣制和封土制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一是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过程,我们把这两个过程称之为封建化过程. 1, 封主封臣制与封土制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阶段:墨洛温王朝时期,六、七世纪,国王采取赐地封土的办法给其官员,封地与公职相联系,这种土地分封是无条件的,久而久之,大贵族势力上升,国王军事经济实力削弱.第二阶段:到八世纪时,军事制度发生变化,从原来的步兵或轻装骑兵发展成为重装骑兵,查理·马特进行采邑制改革,将封地与附庸制度结合起来,从而向西欧封建制度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 马特没收了叛乱贵族和教会的大量地产,分封给他的附庸骑士.受封者,即封臣则以服骑兵役为条件,并向封主宣誓效忠,这种军事封地称为采邑.受封者若不能履行封臣的职责,封主有权收回采邑.这种权利和义务是双方的,是一种契约关系,封主也要保护封臣,不能欺侮他的妻女,若违反,封臣也可另找封主. 采邑制的广泛推行,导致以下后果:①加速了封建化进程,大小封建主竟相争夺劳动力,把自由农民变成农奴;②巩固了中小封建主的地位,奠定了骑士制度的基础,排除了农民当兵的权利;③形成了金字塔式的、依次互为主从的封建等级制度. 第三阶段:采邑原本是终身的,封臣死亡,采邑交还封主,不得世袭.封臣的继承者若要继续从前的关系,要重搞受封仪式.到九世纪,采邑逐渐变成了世袭领地.877 年西法兰克的秃头查理颁布克尔西敕令,承认采邑和特权世袭. 2, 自由农民逐渐农奴化 (三)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标志 国内史学界一般认为,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时间是九、十世纪,主要根据是877 年的《克尔西敕令》.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第四章技能的形成与培养一、不定项选择题 1、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A、观念性 B、客观性 C、外显性 D、简缩性 E、展开性 2、下列属于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的有()。 A、记忆 B、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C、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D、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E、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3、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成的阶段是()。 A、活动的定向阶段B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C、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D、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活动E、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4、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在加里培林研究的基础上,把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三阶段()。 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原型内化 D、物质活动 E、内部言语阶段 5、吹拉弹唱属于()。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 6、下面对操作熟练的动作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动作表现出高度的稳定性、精确性、灵活性 B、动作间高度协调、连贯 C、各个动作间的干扰消失 D、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是视觉的专门控制 E、疲劳感、紧张感减少,动作具有轻快感

7、根据动作对环境依赖的不同可以分为闭合型操作技能与开放性操作技 能。闭合型操作技能对外界的帮助依赖程度较低,在大多数情况下靠内部反馈信息控制。以下属于闭合型操作技能的有()。 A、打排球 B、自由体操C汽车驾驶D、游泳E、跳水 8、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C、闭合型 与开放性操作技能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 9、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可将练习分为()。 A、集中与分散练习 B、整体与部分练习 C、模拟与实际练习 D、过分与适度练习 10、下面属于闭合型操作技能的是()。 A、跳水 B、弹琴 C、驾驶汽车 D、游泳 E、自由体操 11、下面属于连续型操作技能的是()。 A、打字 B、骑自行车 C、跑步 D、滑冰 E、开汽车 12、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分现象 13、下面属于粗放型操作技能的是()。 A、吹笛子 B、打字C扔铁饼D、绘画E、举重 14、心理消耗和体力消耗将至最低的操作阶段是()。 A、操作定向阶段 B、操作模仿阶段 C、操作整合阶段 D、操作熟练阶段 E、操作外化阶段 15、在我国关于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中,原型定向阶段符合加里培林心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第七章技能的形成+实战演练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重点提示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 技能的两大分类及形成阶段。 (2) 操作技能及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3) 心智技能形成的有关理论。 考纲链接 1.技能的概念: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技能的特点:(1) 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2) 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 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于认知经验的知识;(3) 技能中的各种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3.技能的种类: (1)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指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完善、合理的方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它具有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的特点。 (2) 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它具有以下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4.技能的作用:(1) 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2) 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3) 影响着学习者的个性品质。 5.操作技能的分类: (1) 从对外部刺激的调节方式看,分为连续性动作技能和非连续性动作技能;(2) 从对外部条件的利用程度看,可分为封闭型动作技能和开放性动作技能;(3) 从所涉及的骨骼、肌肉及动作幅度大小,可分为精细动作技能和粗放动作技能。 6.心智技能的分类: (1) 根据适用范围不同,分为一般心智技能和专门心智技能;(2) 根据学生学习的结果,分为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7.操作技 能形成的阶段: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8.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在操作定向阶段形成的映像应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操作活动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的认识;二是与操作技能学习有关或无关的各种内外刺激的认识与区分。 9.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1) 动作品质: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 (2) 动作结构:各个动作之间的协调性较差; (3) 动作控制: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 (4) 动作效能:完成一个动作往往比标准速度要慢,个体经常感到疲劳紧张。10.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 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1) 动作品质:动作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所降低;

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摘自张兴华著《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一般都要经历“形成巩固应用”的过程。零 星的知识先后形成以后,不仅需要通过复习整理实现系统化,而且要经过科学安排的练习具体应用并发展为技能技巧,学习过程中的缺陷与错误也需要及时弥补与纠正······ 技能,是指运用知识和经验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智力活动方式。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素质,而是在后天经过练习才逐渐形成的。 一般来说,技能的形成可以区分为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即初级阶段和熟练阶段。心理学研究中的练习曲线形象地反映了运算或解题技能的发展趋势,它表明:1、技能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熟练技能的形成总要循着“懂、用、熟、巧”的进程;2、在技能形成的初级阶段,会出现暂时停顿现象(此时曲线保持一定得水平而不上升);3、技能形成的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起伏的反复渐进的过程。 因为数学练习时形成和发展运算技能和解题技能的基本途径,所以,教师在组织练习时要注意—— 1、目的性。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练习的目的和具体要求,形 成练习的内部动因,调动学习积极性,自觉的按要求练习。只有当学生 在心理上实现了目的定势,他们在练习时才能集中注意力,才能有思维 的积极性,在反复的练习中形成技能。 2、理解性。书后的练习往往在开始几题都安排了一定量的基本练习。对这 种练习的指导往往容易简单化听任学生一例一题地机械模仿,这是要加 以克服的。基本练习是学生把刚刚获得的概念、性质、法则等首次应用 于个例中,必须通过有效的指导,使学生在大脑中演绎尚不很深刻的刚 刚获得的一般原理,建立初级阶段的技能。基本练习的指导,一要加强 说理训练,二是要使练习题富有思考性。 3、螺旋渐进性。技能的形成不能寄希望与某一堂课组织的练习,而是要经 过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的系统练习(并辅之以适量的平时练习、家庭作业)的较长过程。一般比例可为: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7.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科学的推测:①需要有确凿的证据,凭空想像是站不住脚的;②还需要有严密的逻辑;③也需要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在36亿年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1.原始地球特点: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表面笼罩着原始大气。 2.原始大气成分: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3.生命起源的条件:原始大气、原始海洋、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 4.原始地球上不存在生命。因为原始地球上没有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 5.生命起源的过程: 无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6.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中 根据米勒以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因此,生命的起源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这一阶段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 7.根据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的事实可以推测: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能够在地球以外形成并被带到地球。 〖练习〗1.你认为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为什么? 在现在的地球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不会再形成原始的生命。因为不存在原始生命形成时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如原始大气、高温、持续不断的雷电等。另外,现在的海洋的成分也发生了改变。 2.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与现代生物学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观点是不谋而合还是大相径庭?说明你的看法。 对这一问题的答案取决于对老子原话的理解。如果理解为“天下的任何事物都是从“有”,即现在已经存在的事物中产生的,而这些事物又是从“无”,即目前不存在的事物,而是从别的事物中产生的”,则与现代生物学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观点不谋而合。如果理解为“有生于无中的‘无’,是虚无,是不存在的、什么都没有的状态”,则与现代生物学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观点大相径庭。

阅读的四种能力及培养

阅读的四种能力及培养 阅读能力主要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评价欣赏能力、迁移应用能力,它们呈现一种递进的阶段性,前后关联,互为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能力纵向系列。认识和筛选信息;对抽象的道理加以具体说明,或对具体的材料加以抽象和概括;把阅读所获信息加以组合、调整,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系统;作出扩展,对作品是非得失、优劣加以判断。因此,中学生要想达到这样的阅读目标,应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阅读能力。 1.认读能力是对书面语言的感知能力 具体说,是指认知字形、认读字音、了解字义,初步获得课文表层意义的能力。这是阅读过程中最基本的能力,又是整个阅读过程的基础。顺利进行认读的心理特征,主要有两项,一是视读的广度,这指视知觉范围的大小,初中学生视视读广度是以词和短语为单位,高中学生则能以句子为单位。准确认读表现在对一些音形义混淆、容易读错、容易写错的字以及对同义词、反义词的辨析。准确认读还表现在,认读时不错字,不减字、不增字、不重字、不倒字。读得正确,不仅能锻炼语言的感知能力,而且能促进对语言的理解和记忆。它以敏锐的语感能力为核心,要求认读速度快、广度大,感知选择性强、准确性高。 一般地讲,不发声的默读由于省掉了发声器官的发音过程、听觉分析器的分析过程,直接经过视觉分析器将文字信息传给大脑,所以较之诵读速度快。更重要的是读者的知识水平越高,就越能快速有效的辨识字词篇章所表达的概念、意旨,认读速度也就越快。汉语表达的特征具有很强的“板块”性状,在中心意义——“神”的统摄下,流水一样发展,这就要求在快速阅读过程中加大视觉范围和认读广度,尽可能多地抓住词句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准确把握板块单元的意旨。 2.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结构中最核心的因素。 阅读中的理解是对课文中词句、段落、篇章、写作方法以及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的理解。整个理解过程是按照对语言形式到对内容的理解,对部分到对整体的理解;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加深对语言形式和部分内容的理解这样的规律来完成的,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从写词句入手,经过判断和推理,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的思维活动,达到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这才算读懂了一篇课文。这是在认读感知基础上对词句所作的解释和对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所作的分解和剖析。要能够理解词句的含义,尤其要善于抓住关键词句,前后关照,统摄整体,注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分散而关联的思考途经;要分析作者的思路层次,分析材料和中心、材料和材料的关系,分析材料使用的详略、先后,分析表达方式和表现方法,从整体感知入手到局部咀嚼体会,进而归纳整合,形成新的整体感知,实现螺旋式上升的理解分析效果。但初高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不同,他们理解的心理特征也就不同。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其中具体的形象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特点使他们对课文的深层意义和隐含内容常常理解肤浅;对内容复杂的课文,往往以偏概全;对没有中心句的段或不是判断句的论点、缺乏概括能力。在归纳中心思想或段落大意时,有时夹杂次要因素,有时又遗漏某些重要成分,或不大善于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往往会生搬硬套原文中的某些句子,作机械拼凑。高中学生的思维具有抽象概括的特点,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因此,他们的理解能力较之初中学生有所提高。在阅读中,能基本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抽象出最基本的观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但他们在阅读中往往忽略某些深层意义或潜在内容。在揭示寓意较深的内涵或提炼某些复杂的议论文的主要观点时,仍然把握不准。另外,初中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不如高中学生,尤其在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方面。因此阅读时,初中学生只能就一个方面、一个层次或一般问题质疑,而高中学生则可能在更多的方面和更深的层次上进行质疑;初中学生主要在内容方面提出问题,高中学生则能在内容和形式,乃至语言风格方面提出问题。 3.评价欣赏能力 是指对课文的美的感知、体验和评价能力,包括从课文的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语言文字,乃至风格特点和评价和欣赏。高中学生在生理、心理上都接近成熟,开始初步形成某些人生价值观念,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特别明显的是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增强,阅读中选择性和稳定性有了明显发展。这些特点使他们已经具有相当的评价欣赏能力,有对阅读材料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乃至语言风格进行判断辨析和鉴赏。由于他们在知识和生活上的不足,致使他们在思维和理解上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这样在评价欣赏作品时也往往会反映出来。例如,当他们读到某些反映社会阴暗面的作品时,就以为整个社会是漆黑一团;当他们看到揭露某些干部腐化堕落的文章后,就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在培养学生评价欣赏能力方面采取多种方式加以指导。这是建立在对文本从形式到内容的全面、准确、深入理解分析基础之上的,它要求读者对作品所表达的知、情、义的丰富或单薄、正确或谬误、健康或消极,表达方式、方法的恰当或不足、高明或笨拙、有益或有害等方面作出判断,从而真正认

教案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教材分析:有关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问题,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是科学家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之一,也是学生愿意学习和了解,乐于参与辩论的话题。因此,本节课对于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的思维品质的培养,搭建了一个较好的平台。本节课的教学,可以不拘泥于教科书的呈现方式,而应根据教师所掌握的材料和学生获取信息的程度和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总的原则是: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能够理解证据和科学推测之间的关系,能根据教材所提供的证据进行一定的逻辑推理,并以此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从中体验到探索生命起源的意义。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能够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以及新的研究进展; 能力目标: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果,锻炼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类起源的教学,达到对学生的无神论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2.难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教学准备 1.有关宇宙起源、星系形成和生命起源假说的视频资料 2.学生课前通过阅读科普书籍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教学过程:

课堂巩固: 1、下列哪项是原始大气的成分:()

A、甲烷、氨气、水蒸气、氧 B、甲烷、氨气、水蒸气、水蒸气 C、甲烷、氨气、二氧化碳、氧 D、氨气、水蒸气、氢气、二氧化碳 2、原始生命可能诞生的环境 是:() A、原始海洋 B、原始大气 C、火山附近 D、原始陆地 3、生命的起源过程包括: ①原始大气,②原始生命,③有机大分子物质,④有机小分子物质,⑤多分子体系,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⑤② D、②③④①⑤ 4、研究生命起源,可通过科学推测,但不能依*:() A、确凿证据 B、凭空想像 C、严密逻辑 D、丰富想像和联想 5、地球上最初生命,其食物来源最有可能是:() A、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 B、水中的细菌 C、水中的有机物 D、原始大气 教学反思: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目的的必修课程”。而认识科学的本质,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石。教师在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的时候,应充分注意有利于学生认识科学本质的教育内容。在这一节的教学里,我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补充了“宇宙大爆炸”、“其它科学家的贡献”、“从有机物到细胞”等科学假说、实验,并特别强调“这些假说只是一家之言,还有很多科学家提出了其它观点”,就是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中,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张图文并茂的生物进化树,勾画出了生物进化历程的大致轮廓及总的进化趋势,分别介绍了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使学生形成生物进化是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基本观点。教学中根据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动物学、植物学知识,引导学生比较各类生物的特征,分析归纳,抓往能反映生物进化的线索,认识生物进化的规律。同时,教学中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生物进化是生物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过程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这个过程是伴随着地球的演变过程进行的。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概述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总结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 2、能力目标:通过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进一步感悟到生物进化历程 的艰难与辉煌,加深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填写“生物进化树”概述动物、植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第七章技能的形成+实战演练word版本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重点提示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技能的两大分类及形成阶段。 (2)操作技能及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3)心智技能形成的有关理论。 考纲链接 1.技能的概念: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技能的特点:(1)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于认知经验的知识;(3)技能中的各种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3.技能的种类: (1)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指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完善、合理的方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它具有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的特点。 (2)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它具有以下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4.技能的作用:(1)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2)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3)影响着学习者的个性品质。 5.操作技能的分类: (1)从对外部刺激的调节方式看,分为连续性动作技能和非连续性动作技能;(2)从对外部条件的利用程度看,可分为封闭型动作技能和开放性动作技能;(3)从所涉及的骨骼、肌肉及动作幅度大小,可分为精细动作技能和粗放动作技能。 6.心智技能的分类: (1)根据适用范围不同,分为一般心智技能和专门心智技能;(2)根据学生学习的结果,分为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 7.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8.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在操作定向阶段形成的映像应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操作活动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的认识;二是与操作技能学习有关或无关的各种内外刺激的认识与区分。 9.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1)动作品质: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 (2)动作结构:各个动作之间的协调性较差; (3)动作控制: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 (4)动作效能:完成一个动作往往比标准速度要慢,个体经常感到疲劳紧张。 10.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1)动作品质:动作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所降低; (2)动作结构:动作的各成分趋于精确,多余动作也有所减少;(3)动作控制: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 (4)动作效能:疲劳感、紧张感降低。

第七章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

第七章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成为西欧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欧洲进入了中世纪。 “中世纪”(Medieval)一词是十五、六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比昂多等人提出来的,当时的人文主义者极力推崇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将476年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历史看作是欧洲文化衰落和野蛮时期,称之为“中间的世纪,”将他们所处时代是古典文明复兴时期。17世纪末德国史学家凯列尔在《历史全程》中将人类社会历史分为三个时期:古代史、中世纪史和近代史,“中世纪”一词正式被用来作为一个历史分期来使用。 近代欧洲许多学者认为在欧洲历史上有两个伟大发展时期,即希腊罗马古典时代和近代,在两个阶段之间便是迷信透顶的中世纪,当时人们被宗教神学所蒙弊,对知识毫无所知,人们关心的只是如何躲过今世的苦难和死后地狱的折磨。所以直到今天“中世纪”一词已成为行为反动和思想愚昧、保守落后的代名词。欧洲中世纪有其黑暗的一面:封建割据、农奴制度、蒙昧主义、禁欲主义、专制主义等等。但中世纪是欧洲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之一,在它发展后期孕育了近代资本主义,没有中世纪历史的发展便没有当今的欧洲。“封建”一词始于古代的封土建国,把它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名称的始于18世纪法国历史学家,侧重于描述的是中世纪欧洲普遍存在的封君、封臣现象。

第一节日耳曼人封建国家建立 一、西罗马帝国晚期封建关系的萌芽和古日耳曼人的社会生活 1.西罗马帝国晚期封建关系的萌芽 公元3世纪开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与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尖锐矛盾导致罗马帝国爆发了全面危机,导致了奴隶制衰落和封建关系的萌芽。 (1)奴隶制生产方式已无利可图,奴隶制已失去了活力。 (2)封建关系萌芽(隶农制)已产生:隶农制在罗马共和国末期已产生,在帝国末期有了迅速发展。“隶农制”就是大地产者剥削隶农的土地剥削制度和人身依附制度,隶农作为大地产者土地的土地耕种者,他们通常有自己的和微薄的经济,但要向大地产者交纳赋税、负担劳役,他们被固定在土地上,可连同土地一起出卖。所以隶农制已具有了封建关系的某些特征(如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不完全分离),是一种封建生产关系的萌芽。 2.日耳曼人的社会生活 在罗马帝国强盛时期在其周围居住着许多种族和部落,罗马人总称他们为

西欧封建社会政治特点

西欧封建社会政治特点 西欧的封建制度的形成,同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形成过程相似,都有两个此消彼长的关系所搭建。而不同于古代中国的君权相权、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矛盾,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反映了封主封臣制与封土制的形成及变化过程、自由农民农奴化过程这两个过程,也就是封建化过程。 1.西欧封建化过程的开端 萨利克法典 六世纪初,511 年前后.由萨利克人的习惯法汇编的利克法典形成。 它反映了五、六世纪法兰克人在进入高卢以后的社会生活状况,既包含了日耳曼人的社会因素,也反映了一些高卢一罗马人的社会因素. 西欧社会的封建化过程,就以此为出发点. 法典反映的土地所有制有三种:农村公社土地所有制,王室土地所有制和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 2.封建化过程 一,自由民的农奴花 起初,法兰克自由农民都是公社成员,有权利和义务参加战争,分取占利品,使用公社土地,参加社员大会. 到六世纪下半叶,国王希尔伯利克( 561 ~ 584 年)颁布一道修改萨利克法典的敕令,规定死者如无子嗣,土地由其女儿继承,而不再交还公社.于是,公社的耕地逐渐变为可以买卖的自主地.这时的公社称作马尔克.公社农民内部的经济分化加剧. 八世纪前半期,查理·马特采邑制改革以后,法兰克农民农奴化进程加速. 847 年,西法兰克国王秃头查理的墨尔森法令规定,“任何自由人都必须选择一主人,或是国王,或是国王的臣属”. 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过程一直延续到 11 世纪. 二、封主封臣制与封土制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阶段: 六、七世纪,墨洛温王朝时期,国王采取赐地封土的办法给其官员,封地与公职相联系,这种土地分封是无条件的,久而久之,大贵族势力上升,国王军事经济实力削弱. 第二阶段: 八世纪,查理·马特任宫相时,进行采邑制改革,将封地与附庸制度结合起来,从而向西欧封建制度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采邑制改革的另一契机是军事制度发生变化.:马蹬→军制改革→社会制度(采邑制)改革. 马特没收了叛乱贵族和教会的大量地产,分封给他的附庸骑士.受封者,即封臣则以服骑兵役为条件,并向封主宣誓效忠,这种军事封地称为采邑. 受封者若不能履行封臣的职责,封主有权收回采邑.这种权利和义务是双方的,是一种契约关系,封主也要保护封臣,不能欺侮他的妻女,若违反,封臣也可另找封主.西欧封建制度的特征就是它的相互性,在封建制度下,没有人是权力无限的统治者.若上面对下面的权力是绝对的,不可反抗的,那就不是西欧封建制度,而是绝对君主制了。 加洛林王朝的矮子丕平和查理曼时期,马特的采邑制改革继续实行,各级领主有自己的附庸骑士,形成层层分封.打仗时,这些附庸的附庸在王室军队中参加其直接领主指挥的军队,并且只是单线联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