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二街中心小学年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情况的说明报告

二街中心小学年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情况的说明报告

二街中心小学年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情况的说明报告
二街中心小学年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情况的说明报告

二街中心小学2016年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

教育情况的说明报告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出现的。近几年来,随着我镇外来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多,我校本着贯彻《义务教育法》的精神,积极挖掘现有教育资源和潜力,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基本上解决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

一、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管理情况

1.各校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与本地学生同等对待。

2.坚持在全日制公办学校就学。以流动人口所在地的公办学校接收,随时插班跟班就读。

3.坚持就近入学。按户籍管理规定,在临时户口所在社区按相对就近的原则分配到指定的公办学校入学。

4.是坚持同等待遇和同等权利。流动人口子女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与本地学生一样参加评优、评奖和入队,以及参加各项校内外活动。

5.是单独建籍、单独管理。建立学籍跟踪管理制度,实行单独造册,统一管理,进出有记载有手续,定期上报。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进城务工人员流动性大、分布不均衡、区域较广泛等特殊性,给教育教学管理带来很多困难。

1、户籍管理与学籍管理相脱节

由于个别进城务工人员没有户口,没有固定居住地,入学后根据家长的工作变化随意流动,有的来了不办转入手续,走了也不带学籍,或人在学籍不在,或学籍在人不在,容易造成学生流失,这给各学校学籍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2、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由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随意性大,随时插班跟班就读,影响教学进度;二是造成就读学校的班额过满,使部分城郊学校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三是有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合拍,还有的来自外省,教材不一致,学习态度不同,学习习惯不适应,无法与所在学校同步,总体上也拖了各区和学校教育质量的后腿。

三、意见及建议

第一,坚持与时俱进,未雨绸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务工人员将涌入城市,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亦必将成为突出矛盾,解决不好将演化成社会问题。因此,要结合我校的实际研究部署教育发展战略,立体思维,超前谋划,切实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

第二,增强综合管理功能。和当地公安、工商、计生、社区等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多位一体、齐抓共管的教育管理网络。

第三,广辟新的教育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多元化投资办学,是现阶段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最合适的选择。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总结

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校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入学教育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简化入学手续,安排随班就学 随着来场务工人员的增多,我校决定简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手续,凡在我学区经商和务工的人员在其子女入学时,提供相关证明,我校就会先安排其子女随班就读,与本学区学生共享相同的教育资源,然后按照学籍管理要求,完成相应的转学手续。本年度里共安置2名务工随迁子女。 二、坚持免试入学,同享各项政策 我校坚持免费免试入学原则,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并采取免试入学、同编班级,免收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政策措施,切实减轻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费用负担。 三、开展校园活动,增强学生信心 我校定期举行主题班会、队会和各种文体活动,鼓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积极参与,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生活在欢乐、和睦、关爱、幸福的环境氛围中,增强学习、生活信心,让他们切实体会与农场孩子一样的成功与愉悦。 四、关心学生生活,感受“家庭”温暖 我校教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格外关爱,建立了学生档案,实行帮扶机制,不仅在学习上无偿地课外辅导,在生活上也非常的关心他们的冷暖,无论哪个学生身体不舒服或遇到什么困难,都尽力去帮助他们,并能深入到学生当中和学生谈心,及时发现学生之间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防患于未然,做“知心的妈妈”,让进城务工

人员随迁子女感受到“家庭”温暖无处不在。 五、关注学生心理,调整教育对策 我校重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他们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到底存在什么问题,深层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存在问题等等进行调查。各班主任为学生做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六、建立家校联系,促进健康成长 进城务工人员多为种地户和打工者,平时忙于种地和打工,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和关心学生的学习。为了帮助家长了解随迁子女的在校情况,进一步增进了家长与教师的沟通、交流,互相了解学生在另一半时间和空间里的情况,引导进城务工人员用更合理的方式教育和管理孩子,我校教师充分利用校讯通、电话、微信等与家长联系与沟通,向家长们汇报了孩子们现在的心理状况、学习状况及行为习惯,引起了家长们对孩子学习、成长的关注。关心和保护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今后,我校要继续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让他们和本场学生共享一片蓝天,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

二街中心小学2015年师德师风建设成效说明报告

二街中心小学2015年师德师风建设成效说明报告 根据国家、省、市、及县教育局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建设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结合实际,我校积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弘扬高尚师德,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责任感。现将我校2015年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做如下报告。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教育法律、法规为准绳,以安全稳定为基础。依法执教,依法从教,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校的各项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加强信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态度,自觉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师德建设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统一起来。 2、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努力创建一支“爱岗敬业、精于教书、悉心育人”的教师队伍。 三、成立组织领导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组长:李金荣 副组长:刘伟 成员:李晓萍、李瑜、李洪坤、徐建昆、陈建、李宾、李艳能、各学科教师 组长职责:

1、负责师德师风建设的全面工作。 2、制订计划和总结。 3、实施考核和奖惩。 成员职责: 1、执行计划。 2、进行考核。 3、对违反师德师风一般现象及时进行处理,批评教育并上报组长处。 四、具体工作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1、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入学习教育法规文件,明确教育目标,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2、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面准确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强化敬业精神。 3、加强法制学习,增强法律意识。通过深入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教师依法施教和依法治教水平。 4、师德学习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每周保证集中学习一次。结合学习内容要求教师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二)以活动为载体,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1、积极开展学习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活动。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座谈会、和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方案

XX小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 教育实施方案

XX小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精神,为进一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常住户口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根据《义务教育法》以及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结合铜钵盂小学实际,着眼长远发展,现就进一步做好我校进城务工人员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拟定本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协调配合 成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保证此项工作的落实。学校加强对依法保障进城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宣传,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构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良好氛围。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成员: 二、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群体之一,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未来的人口素质,也关系到当前社会的稳定和谐。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工作,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巩固我校“新两基”成果、提高

教育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三、强化措施,切实加大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力度 加快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切实加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力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随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统筹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到我校入学,学校认真做好接收就读和教育教学工作。对于不能满足我校划定范围内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要求的,应按相对就近和方便的原则在相邻学校入学,严格执行本县学籍管理规定。 四、积极发挥学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努力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学校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关爱、教育和管理,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及生活环境,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在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构建学校、社区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网络。 五、保障措施 1、建立入学通知制度,为方便进城务工子女入学,每学期开学前半个月,在我校校门和学区范围内张贴《入学通知书》。 2、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管制,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教学管理办法,

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几点思考 富源县中安小学肖金勇 2010年,在“创先争优”活动的热潮中,我省迎来了“两基”迎国检工作,为切实做好“两基”迎国检工作,学校根据县委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安排和部署,结合学校实际,不断探索、创新,力求把学校各块工作做得更加完满,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则是我校面临的一大难题,下面是我本人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几点浅陋的思考。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出现的。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发生了几个显著的变化:一是进城务工人员规模越来越大;二是家庭式流动的比例越来越高;三是随父母进城的孩子已经成为第二代移民,他们生存在城市的边缘,流动是他们的生存状态,边缘是他们所处的特殊的位置。据统计,2005年我国就有3亿流动人口涌入城市,现如今这一数字变得更加庞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已经成为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努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育公平的一个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根据2009年国家人口计生委对北京、上海、深圳、太原、成都五市的流动人口生存情况调查显示,7-14周岁的流动人口子女中,在校比例为98.2%,其中68.8%在公立学校,25.1%在私立学校,6.1%在打工子弟学校。43%的流动人口把孩子入托、上学列为最需要流入

地政府提供的三项服务之一。从这些数字中,我们不难看出,城市公立学校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上的重要性,但由于进城务工人员流动性大、分布不均衡、区域较广泛等特殊性,给教育教学管理带来很多困难: 1、户籍管理与学籍管理相脱节 由于进城务工人员没有城镇户口,无固定居住地,入学后根据家长的工作变化随意流动,有的来了不办转入手续,走了也不带学籍,或人在学籍不在,或学籍在人不在,容易造成学生流失,这给各学校学籍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2、挤占地方教育资源 目前,我国城市现行的义务教育费用基本由各级政府负责,务工人员子女离开本地后,由于其义务教育费用没有根据务工人员的就业流向在地区间划转,而务工人员就业所在地的城市财政又没有包含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经费,这无疑就挤占了城市学校的教育资源,给接收学校的教育资源带来很大的压力。 3、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由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随意性大,随时插班跟班就读,影响教学进度;二是造成就读学校的班额过满,使部分城郊学校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三是有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合拍,还有的来自外省,教材不一致,学习态度不同,学习习惯不适应,无法与所在学校同步,总体上也影响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中学关于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迁就读工作实施方案

龙岩市第五中学关于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随迁就读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精神,为进一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常住户口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根据《义务教育法》以及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着眼长远发展,现就进一步做好我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拟定本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协调配合: 成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保证此项工作的落实。学校加强对依法保障进城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宣传,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构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良好氛围。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将 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群体之一,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未来的人口素质,也关系到当前社会的稳定和谐。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工作,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

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巩固我校教学成果、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三、强化措施,切实加大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力度: 加快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切实加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力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随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统筹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到我校入学,学校认真做好接收就读和教育教学工作。对于不能满足我校划定范围内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要求的,应按相对就近和方便的原则在相邻学校入学,严格执行本区学籍管理规定。 四、积极发挥学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努力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学校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关爱、教育和管理,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及生活环境,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在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构建学校、社区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网络。 五、保障措施

二街中心小学教职工趣味运动会方案(2017)

二街中心小学教职工趣味运动会方案 ——运动、健康、快乐、和谐 2017年1月25日 主办:二街中心小学工会委员会

二街中心小学教职工趣味运动会方案 一、活动目的 趣味运动竞技是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教职工沟通、加强联系、增强团队凝聚力,以提高工作热情和效率的方式之一。本次趣味运动会鼓励教职工锻炼身体,在运动中陶冶情操,热爱生活。具体安排如下: 二、活动主题:运动、健康、快乐、和谐 三、活动时间:2016年1月25日下午1:00—3:30 四、活动地点:二街中心小学 五、参加活动人员:全体教职工 六、组织机构 (一)、运动会组委会 主任:刘伟 副主任:李金荣李晓萍 成员:李艳能李宾李洪昆俆建昆陈健鲁建凤张崇郡 (二)、裁判组 总裁判长:李洪昆 裁判员:李金、飞有明、鲁建凤、李云坤 (三)、会务组 组长:李金 成员:鲁建凤张崇郡矣银花毛映洁张景立蒋伟 摄像:张爱武 (四)、后勤组 组长:俆建昆 成员:中心小学及第二小学全体食堂工作人员 (五)、安全保卫组 组长:李晓萍 组员:门卫 七、运动会开幕式安排 1、裁判员、运动员入场; 2、全体起立,奏国歌; 3、本次运动会主任致开幕词; 八、运动会闭幕式安排 1、运动员入场; 2、总裁判宣布成绩及领导颁奖; 3、大会副主任李书记对本次运动会作总结; 4、裁判员、运动员退场; 九、活动项目:集体赛 十、运动会注意事项及要求: 1、要求所有工会成员按时参加,不得无故迟到、请假、缺席。 2、请各裁判员按比赛所需物品提前准备齐全。 3、要求运动员穿着便于运动的服装参赛。 4、要求运动员听从裁判指挥按比赛规则参赛并注意安全。 5、各队队长组织各队员准备呼号。 十一、奖项设置 1、团体总分:分队取一、二、三、四名,集体赛分数计入团体总分。

学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管理制度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办法 为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小学一年级初中七年级统一实行电脑派位招生。要确保电脑派位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并保证本辖区内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都能安排入学。 1.入学条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具备“三证”(原籍户口簿和父母身份证、父母一方与就业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工商营业执照、父母双方半年以上的暂住证)即符合报名条件。“父母双方半年以上的暂住证”是指当年3月1日之前办理的有效暂住证,如换新证,应提供旧证(新旧证的间隔时间不宜超过1个月)。在辖区内已购房者无需提供暂住证。 2.招生程序: 五城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电脑派位招生工作时间如下:6月16日至30日(双休日除外),进城务工人员到各区指定的报名点申请学位;7月16日至18日报名点公示入学资格审查结果;8月22日,各区公示接收学校、学位余额及报名地点; 8月23日至24日,进城务工人员到报名点填报志愿;8月26日,各区进行电脑派位,并公示电脑派位结果;8月27日,各区对未能通过电脑派位录取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统筹安排入学并公示统筹结果。 各县(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电脑派位入学工作时间由各县(市)自主安排,但申请学位的时间应宽裕,要让进城务工人员有充分的时间做好入学前各项材料的准备工作。 3.录取办法: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人数少于学校学位余额数时,学校应当全部予以录取;报名人数超过学位余额时,由县(市)区教育局或其授权的学校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确定学校的录取对象,学校不得擅自接收未经过电脑派位录取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参加电脑派位未被录取及符合入学条件因故未参加电脑派位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县(市)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到生源不足的公办学校就读。 4.对于暂不符合我市公办学校接收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要做好政策解释,并由县(市)区教育局帮助与本县(市)区的民办学校对接。

二街中心小学思想品德课落实情况说明报告(2020年九月整理).doc

二街中心小学2016年思想品德课落实情况说明报告 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是集中体现国家意志,是学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主阵地。从总体上看,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切实做好我校思想品德课的自查和整改工作,根据本校思想品德课开展的实际情况,现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机制 学校把思想品德课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发展规划,并将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工作来抓。学校把思想品德课程建设的有关重大问题纳入到校务会议事日程,研究部署思想品德课程建设工作。 二、具体落实情况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统一思想,加强和改进小学生品德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把实施思想品德课教学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并把加强和改进小学生品德教育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抓紧抓好。思想品德课上,要求教师在使用好教材的同时,将党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德育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我校现有思想品德课兼职教师18人,目前我校共有学生数为700多人,基本满足学校思想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我校思想品德课教师都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的问题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都能按照课程标准严格从教,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开设课程,1-6年级思想品德课每周均开设两节,并要求教师按照计划规定上课,不存在占用、挪用、压缩课时的现象。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式,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上课, 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学校在聘用品德教师方面都要严格审核,把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的优秀教师作为思想品德课授课教师的范围,鼓励优秀教师终身从事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和检查制度,由学校领导不定期到堂听课、评课;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课堂巡视等各种管理制度。 为提高教学效果,全校所有班级都配备多媒体电子白板,思想品德课教师基本上都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学校统一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教材。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提高觉悟、增长见识才干的重要措施。学校高度重视思想品德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每学年都将组织与德育方面的活动,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切实落实实践教学的要求,并落实到每一位学生,确保人人参个个受益。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通过努力,我校思想品德课教学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思想品德课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教师培训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由于学校人事编制的影响,在品德师资配备方面存在专业教师紧缺的不合理现象。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工作计划表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工作计划表 篇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实施方案 泸县石桥镇学校 落实义务教育“两为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快我校义务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教育均衡,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办人民满意教育、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坚持面向全体儿童少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育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保障水平,为广大儿童少年(本文来自:https://www.wendangku.net/doc/481251028.html, 小草范文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工作计划表)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教育事业稳步快速发展。 二、工作措施 一是纳入全校教育发展规划。我校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全校教育发展规划,列入教育经费预算。同时,对随父母进城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就近入学,并做到应入尽入。严格要求各分校不得以

任何理由拒绝接收经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分配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不得举行或者变相举行与入学挂钩的选拔考试或者其他行为的测试,对接受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的分校,在师资配备等方面给予倾斜。 二是清理规范有关制度。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歧视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在入学过程中,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所有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学校都不得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打工子女学校”等岐视性字眼命名,或在学校内单设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班。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实行“四统一”即与城市学生一样统一管理、统一编班、统一教学、统一安排活动。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实际情况,完善教学管理办法,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三是实行转入转出制度。根据农民工流动性大、就业不稳定、住所不固定的特点,要求接受学校简化学籍变更手续,做到随时发生、随时办理,以方便进城务工农民家长和学生。同时,加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转入转出制度管理,防止出现辍学现象。 四是建立管理档案库。为全校所有外来务工人员建立了资料详尽的学籍管理档案,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住址、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总结

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工作总结一年来,我校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入学教育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简化入学手续,安排随班就学 随着来场务工人员的增多,我校决定简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手续,凡在我学区经商和务工的人员在其子女入学时,提供相关证明,我校就会先安排其子女随班就读,与本学区学生共享相同的教育资源,然后按照学籍管理要求,完成相应的转学手续。本年度里共安置2名务工随迁子女。 二、坚持免试入学,同享各项政策 我校坚持免费免试入学原则,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并采取免试入学、同编班级,免收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政策措施,切实减轻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费用负担。 三、开展校园活动,增强学生信心 我校定期举行主题班会、队会和各种文体活动,鼓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积极参与,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生活在欢乐、和睦、关爱、幸福的环境氛围中,增强学习、生活信心,让他们切实体会与农场孩子一样的成功与愉悦。 四、关心学生生活,感受“家庭”温暖 我校教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格外关爱,建立了学生档案,实行帮扶机制,不仅在学习上无偿地课外辅导,在生活上也非常的关心他们的冷暖,无论哪个学生身体不舒服或遇到什么困难,都尽力去帮助他们,并能深入到学生当中和学生谈心,及时发现学生之间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防患于未然,做“知心的妈妈”,让进城务工

人员随迁子女感受到“家庭”温暖无处不在。 五、关注学生心理,调整教育对策 我校重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他们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到底存在什么问题,深层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存在问题等等进行调查。各班主任为学生做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六、建立家校联系,促进健康成长 进城务工人员多为种地户和打工者,平时忙于种地和打工,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和关心学生的学习。为了帮助家长了解随迁子女的在校情况,进一步增进了家长与教师的沟通、交流,互相了解学生在另一半时间和空间里的情况,引导进城务工人员用更合理的方式教育和管理孩子,我校教师充分利用校讯通、电话、微信等与家长联系与沟通,向家长们汇报了孩子们现在的心理状况、学习状况及行为习惯,引起了家长们对孩子学习、成长的关注。 关心和保护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今后,我校要继续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让他们和本场学生共享一片蓝天,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

2017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帮扶工作计划

2017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帮扶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省《关于加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市有关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为更好地开展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工作,关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健康成长,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工作档案,找到影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我校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档案,全面掌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基本情况,详实记录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成长过程,并及时更新,确保无一遗漏,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率、巩固率和建档率均达100%; 2、创造“多方合力”的保障机制,促使我校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 3、创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关爱室”,以优越的条件,引导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开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活动。 4、打造“三位一体”(节日卡片、电话、网络)的沟通网络,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通过多种途径与远在他乡的父母进行亲情连线,以经常的联系消除时空隔阂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主要措施 第一步、建立关爱档案。通过走访串户,对本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情况进行摸底调查,详细了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习成绩、爱好、家庭情况、家长务工地点、联系电话、监护人等情况,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信息库。在争取到了市、镇两级政府的大力帮助下,制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管理制度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管理制度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按时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确保全县初等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以上,初级中等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5%以上;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70%左右,特制定本制度。 二、凡是农村进城务工子女要求入学,学校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文件要求,及时办理其入学手续,不得随意拒绝。 三、各校对农村进城务工就读的子女,生活上要爱心、爱护,学习上要帮助,学校师生对他们不存在歧视、排斥、打骂等现象,要加强管理和教育,他们若违犯纪律,学校也不能随意开除,或者劝其退学、转学等。 四、农村进城务工子女入学后,学校视为正式学生,要按要求编入学校学籍、学校有责任尽量保证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不辍学,顺利受完规定学业。 五、农村进城务工子女入学后,因父母或监护人因工作变动或其它原因正当要求休学、转学的,学校要按照县教育局规定的学籍管理办法及时办理。 六、农村进城务工子女入学后,同样享受国家“两免一补”和其他相应的资助政策。 七、凡是农村进城务工子女入学工作,做得较差的,或有人举报有违背以上规定,事实确凿的,学校当年年终考评视为不合格。 八、未尽事宜,由教务处负责解释和解决。

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管理的若干规定 为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加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建设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流动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必须坚持依法办学,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国家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法律法规,自觉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监督、检查、评估和审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第二条申请举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㈠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相应教育教学管理资历的专职行政负责人; ㈡有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办学章程; ㈢有一定数量并具有相应教师资格和任职条件的教师队伍(教师学历要求:小学中专以上,初中大专以上;教职工与学生比:初中不得低于1:19,小学不得低于1:25);

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总结

乌鲁木齐市第114中学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我校位于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振兴中路东二巷231号142县道附近,是一所实施义务教育的九年一贯制新建学校。现开设32个教学班,有中小学生1600多人。近年来,随着米东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我校普及范围内,聚集了大量进城的务工人员,他们为我区城市繁华和现代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妥善解决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是实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严格执行《米东区义务教育阶段外来进城务工就业农民随迁子女就学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作为流入地的一所全日制公办学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严格执行国家政策,采取积极措施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真正为进城务工人员办实事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一、统一思想,全体动员,努力营造关心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良好氛围。 依法保障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是贯彻《义务教育法》、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是

关心帮助弱势群体、体现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传统美德的必然要求,更是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严格管理,关心爱护,让务工人员子女融入114中学快乐大家庭。 1、免收其借读费,使其与本地的孩子一样平等地接受义务 教育。 2、分班时一视同仁,平行分到各个班里。并配备优秀的教 师任教,保证教学质量。 3、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关注学生未来,让每一个学生得到 发展。每位老师都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不歧视、不排挤,积极培养其健康的人格和自信的精神风貌,为学生的发展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务工人员子女学习基础比较差。学校根据这一情况,专门安排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与务工人员子女结对子,教师也利用课余时间为这些学生做免费辅导功课,使他们尽快跟上学习。 4、外来务工子女,容易产生“矮人一头”的自卑心理和敌 视攻击他人的行为,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意从思想深处积极引导,从生活上主动关心帮助,使他们感受到师生的关爱和学校的温暖。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全天候开放,对于心理存在问题的孩子,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外来务工子女消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

二街中心小学2015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说明报告

二街中心小学2015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说明报告 一、基本情况 未成年人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为未成年人的健康茁壮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有义务和责任。 学校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对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负有重要责任。长期以来,我校一直把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常抓不懈。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以来,我校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在学习中,大家认为:要进一步完善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就要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熏陶人;以生动活泼的群体活动教育人;以切实可行的行为规范引导人;要以活动为依托,以先让学生学会做人为落脚点,为创造文明校园而献计献策。我校广泛开展了“读中华经典、记励志名言、唱红色歌曲、做有道德的人”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提升了小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情操。深入贯彻落实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守则》,建立了升国旗制度,重要节日、纪念日活动制度,定期召开班队会制度等,使学校德育活动经常化。学校各项德育工作正按《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有关精神进行。 二、深入学习和领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校领导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积极组织广大教职工专题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通过学习,

使全体教职工深刻地领会和把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作为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应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抓紧抓好。 三、优化校园环境,培养文明学生 按照《若干意见》通知精神,进一步完善了有关德育制度和学生行为规范要求。开学后,少先队大队部和各班主任立即组织学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以及我校各种规章制度,修改完善了《班主任工作量化评比细则》等常规制度。通过这些规章制度,在全体学生中开展文明礼貌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并做到及时检查学生的行为习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树立起良好校风、班风和学风,体现了良好的校园风貌。 四、以校园为主阵地,开展思想道德建设活动 (一)通过升旗、班会、板报、宣传橱窗,强化了德育功能。 1、通过升旗仪式,实施教育 坚持每周一早上的升旗仪式,做到规范、整齐,严肃庄重。并通过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助人为乐、保护环境、感恩祖国、人民、父母、远离毒品、安全教育等教育,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思想上,都给师生很大的鼓舞和启迪,让他们进一步领悟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善待生命、珍爱生命,使生命更鲜活更精彩。其次是让学生树立爱国意识、集体主义意识、忧患意识、环保意识、抗挫折意识及理想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及对策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及对策

————————————————————————————————作者:————————————————————————————————日期:

守护孩子那纯洁美好的心灵 ——浅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及对策 汉阳区洲头街小学易攀 内容摘要:我校是武汉市汉阳区的一所薄弱小学校,地处汉阳区城乡结合部,学校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于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我所在的二年级一班学生共39人,本地孩子12人,外来务工人员27人,占总人数的89%,这些学生有的来自外省,有的来自湖北偏远的农村,很多孩子语言不通,面对陌生环境,自我封闭,由于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家长忙于生计,对孩子管教很少,这些孩子自我放任,普遍学习成绩低下,没有自信心。本文从我班学生学生的现状着手,查找了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给出了针对性解决办法,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很快融入班级这个大集体,让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策略 伴随着武汉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地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武汉 一部分进城务工子女也跟随父母进入武汉生活。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情况受到广泛关注。我校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薄弱学校,条件比较好点的进城务工子女到条件好的钟家村小学和西大街小学,没人要的孩子都来到了我们学校,我班有学生39人,本地学生只有12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27人,占到了全班总人数的89 %左右,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些学生的方言很浓,老师讲的语言根本听不懂,来到陌生的环境,吃穿都不如城里的学生,他们普遍自卑,幼小的心灵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学业的挫折,特别是心理方面,有的孩子因“情感饥饿”而产生了自卑、紧张、困惑、迷茫、厌世、自闭、逆反等不

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实施方案及工作安排

岔河教管中心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 实施方案及工作安排 一、工作目标 按照“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方针,我镇将建立和完善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长效机制,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在收费、教育教学管理、入队入团、评优奖励、学籍管理、升学考试、招生录取和困难补助等方面与学校其他学生一视同仁,努力保证每个孩子享受公平教育的权利。 二、入学对象6周岁以上,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我校学区招生范围内务工的农民子女。 三、入学办法 由其父母或监护人持户籍所在地户籍证明和身份证、在流入地的暂住证、外来人员就业证、经现居住地计生部门查验的由原籍办理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以及原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等材料,向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凡符合条件的,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 四、保障措施 1、建立入学通知制度。为方便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每学期开学前半个月,在我校校门和学区范围内,张贴《入学通知书》。 2、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办法,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等特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文化学习、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平等对待。建立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家庭联系制度,对每个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建立起家校联系卡,使学校、教师、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等情况,增强双方教育教学管理的责任。注意优化学校教育环境,学校师生尊重、关爱进城务

工就业农民子女,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愿意、乐意学习,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生动、活泼的发展。 3、困难学生助学制度。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方式,组织开展“大手拉小手”、“一对一结对子”等活动,积极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款、捐物,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以切实减轻农民工子女教育费用负担。 岔河教管中心 2018年9月

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实施方案

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实施方案 官庄学校 一、工作目标 按照“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方针,我校将建立和完善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长效机制,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在收费、教育教学管理、入队入团、评优奖励、学籍管理、升学考试、招生录取和困难补助等方面与学校其他学生一视同仁,努力保证每个孩子享受公平教育的权利。 二、入学对象 6周岁以上,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我校学区招生范围内务工的农民子女。 三、入学办法 由其父母或监护人持户籍所在地户籍证明和身份证、在流入地的暂住证、外来人员就业证、经现居住地计生部门查验的由原籍办理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以及原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等材料,向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凡符合条件的,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 四、保障措施 1、建立入学通知制度。为方便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每学期开学前半个月,在我校校门和学区范围内,张贴《入学通知书》。 2、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办法,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等特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文化学习、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平等对待。建立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家庭联系制度,对每个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建立起家校联系卡,使学校、教师、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等情况,增强双方教育教学管理的责任。注意优化学校教育环境,学校师生尊重、关爱进城务

工就业农民子女,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愿意、乐意学习,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生动、活泼的发展。 3、困难学生助学制度。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方式,组织开展“大手拉小手”、“一对一结对子”等活动,积极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款、捐物,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以切实减轻农民工子女教育费用负担。

保障进城务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情况说明报告

保障进城务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情况说明 报告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麒麟小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情况的说明报告 学校在德州市运河经济开发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根据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要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麒麟小学全力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切实保障招生地段内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有力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纳入学校教育发展规划,纳入义务教育保障体系。 1、制订了《麒麟小学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2、将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并列入教育经费预算,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 3、简化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办理程序,按照就近原则安排入学。 4、对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困难资助、评优奖励等方面与城区原住居民子女享有平等权利。

5、把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情况纳入每学期开学工作检查范围,并将检查情况予以通报。 6、对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并对家庭困难学生给予一定资助。(二)强化服务意识 1、学校将招生政策和有关精神及时告知学区内居民。学校在招生期间公布招生咨询电话并设立招生咨询处,接受社会和家长咨询。对居民的咨询要耐心说明、细心解释。符合入学条件的,应无条件接收。不符合入学条件的,应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努力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方便条件和服务。 2、我校将师资配备等情况及时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做到公开、公正,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3、在招生工作中,我校树立大局观念,讲政治,比服务,树形象。强化责任意识,特别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问题,为他们接受义务教育提供方便。对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及优扶对象子女入学,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办理。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后一段时间,重点抓好抓实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突出教育质量这一核心任务,强力推行素质教育;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教育水平;三是加强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 作实施方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城关镇第二初级中学关爱进城务工人员 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上级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有关要求,结合我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老师和学校少先队等组织的育人功能,更好地开展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关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健康成长,深入推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良好氛围,切实抓好我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关爱工作,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我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我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加强关爱工作的领导。

1、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领导小组,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组长:杨春锋 副组长:王朝会尹洪涛 组员: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 2、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教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制度 配对帮扶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促使更多的帮扶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