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句丽与中原王朝的亲缘关系

高句丽与中原王朝的亲缘关系

高句丽与中原王朝的亲缘关系
高句丽与中原王朝的亲缘关系

高句丽与中原王朝的亲缘关系

摘要:高句丽族是我国东北的一个古老少数民族,长期生活于我东北鸭绿江流域,公元前37年建国,公元312年势力抵达今天朝鲜半岛的大同江流域,公元668年灭亡。本文主要从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历史沿革,高句丽的族源,高句丽政权的建立及与中原王朝的外交关系,高句丽灭亡后高句丽的流向,四个方面来论证高句丽族是我国东北古老的少数民族,其建立的政权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方政权。

关键词:高句丽,高句丽族源,高句丽政权,高句丽族人的流向

(一)

在高句丽政权的归属方面,大体存在两种观点:一是有人认为高句丽政权是中古代的一个地方政权,一是有人认为高句丽是朝鲜的一个地方政权。上述两种不同的观点是目前研究高句丽问题经常遇到的问题,不同学者持不同的看法。但是,在研究高句丽的有关民族问题时,首先应该明确在高句丽政权建立之前我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某些历史地理情况。其具体内容如下:

1.东北地区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

自有文字时起,东北作为一个地区就已载入典籍。最早把东北载入典籍,当推《尚书·禹贡》,把远古中国划分″九州″,其中″冀州″,已涵盖今辽宁省西部地区;″青州″则把今辽宁南部主要是辽东半岛置于州的辖境之内。相传″九州″为禹治水后所设,而舜又析″九州″为″十二州″,其中分冀州″东北″为幽州,即辽宁北镇以西地区简称辽西;分青州″东北″为营州,即今北镇以东地区称辽东。辽西东之分,大抵以今辽河为限隔。除《禹贡》,还有《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及《吕氏春秋·有始览》等书,都做了相类似的记载。其实,所谓″九州″、″十二州″之设,反映了当时春秋战国之际或稍晚人们的地理概念。由此可见,至少在春秋战国之际,在人们的地理概念中,已把今辽宁省境分别概括在冀州、青州、幽州、营州的辖境之内。

据《史记·五帝本记》载:早在舜时,北方朝贡的民族有″山戎、北发、息慎″。息慎即肃慎,在尧舜时代就居住在白山黑水之间。所以,周继承了尧舜时的遗产,称:″隶慎、燕、毫,吾北土也。″周时,肃慎继续朝贡,孔子曾亲眼见过其贡品――楛矢石砮,并为陈国惠公做了鉴定。《山海经·大荒北经》也有关于肃慎的记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不咸即今长白山,肃慎族居于长白山地区又得到了确证。以上所证,已超出冀州等四州的地理概念,把它扩展至白山黑水即相当今之吉林、黑龙江两省之境。此时,因无明确的行政区划,仍以方位″东北″代称本地区,同时,又把民族作为地区的代名称。

东北正式有了本区域名称,是到了战国时期,与燕国在此设郡联系在一起。燕国处北方,经常遭到强敌东胡的内侵。昭王时,始筑长城,几乎把现今辽宁省全境括在长城以内,设郡以辖其地。据《史记·匈奴传》载记甚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辽西与辽东两郡及右北平郡的部分均在今辽宁省境。襄平即今辽宁省辽阳市,就是当时辽东郡的首府。这是有史以来,首次在辽宁也是在东北地区建制设郡。自此,辽即成了今辽宁地区的代名称,历代相沿不变。有时也把辽泛指为东北地区,但它真正含义,还是限指辽宁地区。秦结束了战国长期纷争的局面,第一次实现了大统一。为防御匈奴,集燕、赵长城之大成,将各段长城连为一体,如《史记·蒙恬传》说:″因

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辽东段长城,基本沿袭燕长城的走向,仍把辽宁大部划入长城的藩篱之内,所置辽东、辽西与右北平三郡,是对燕制的承袭和进一步完善。

2.”古朝鲜”主要指的是”箕氏朝鲜”和”卫氏朝鲜”.

箕子胥余是殷末的贵族.<<尚书…商书.微子>>记载:”殷既错天命,微子作诰父师、少师.微子若曰父师、少师……”下小注:"父师少师三公箕子也;少师孤卿比干."(尚书卷五微子十七商书),《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箕子者,纣亲戚也".周武王灭商后, 周武王访问箕子治国之道, “箕子对曰”,”其后, 箕子超周”封箕子于朝鲜, 箕子朝鲜候国正式建立.有史料可证,据《后汉书·东夷传》载:“昔武王封箕子于朝鲜,箕子教以礼义、田,又制八条之教。”《三国志·东夷传》也有相同的记载, 《三国遗事》记载:檀君″都平壤城″,”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 檀君乃移于藏唐京.”近年来,辽宁喀左县北洞村出土了箕族铭文的窖藏青铜器,并且山东省黄县也出土过箕器,这些出土品说明,箕子走之朝鲜与被封于朝鲜是不庸质疑的.箕子朝鲜的历史延续千年,至西汉初为燕国人卫满所灭,建立了卫满朝鲜《后汉书》记载:”初,朝鲜王准为卫满所破,乃将其众数千人走入海,攻马韩,破之,自立为韩王.”(后汉书卷85《东夷传·韩》) 《三国志》记载:”侯准既潜号称王,为燕亡人卫满所攻夺,将其左右宫人走入海,居韩地,自号韩王.其后灭绝,今韩人犹有奉其祭祀者.”(《三国志》卷30《魏书·东夷传·韩》)

3.在战国燕昭王向东北拓疆之前,至少在春秋时期就存在着一个”古辽东”;其西限在今山海关一带,其东限至今朝鲜的清川江,古朝鲜在辽东之东的今大同江中下游地区.“古辽东”,是指战国时期燕国设置辽东、辽西郡之前的辽东,亦即最早提到的“辽东”这一称谓.“辽东”之名最早见于《管子·地数篇》:“齐有渠展之盐,燕有辽东之煮”。这里的齐是指春秋时期的齐国,燕是指齐国的北邻燕国。房玄龄注:“渠展,齐地?水(济北)所流入海之处,可煮之所也,故曰渠展之盐。”据此,渠展应是现在渤海南岸的莱州湾一带。关于“辽东”,有的学者认为是“指辽河、大小凌河入辽东湾一带,在渤海的北岸,至今辽宁的重要盐区仍密布在盖平至葫芦岛角之间”1。但是,燕国在春秋时的疆域并没有达到今辽河以及大凌河流域。在齐桓公北伐山戎、孤竹之前,今滦河以北至大凌河一带的沿海地区是孤竹、屠何、貊人的居住区。当时燕国“北迫蛮貉,内措齐、晋,崎岖强国之间,最为弱小,几灭者数矣”2。即使在齐桓公“北伐山戎,制令支,斩孤竹而九夷始听,海滨诸侯莫不来服”3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朱活:《?币续窥》(齐鲁书社,1984年出版),载于《古钱新探》。

2.《史记·燕召公世家》。。

. 3.《管子·小匡篇》。

燕辟地”1之后,燕国的势力也没有很快到达大、小凌河流域,有许多迹象表明,原居于

西喇木伦河、老哈河一带的东胡趁机南下,填补了大、小凌河流域的空白,占领了这一地

区,并在这一地区发展了夏家店上层文化。据考古家言,夏家店上层文化乃是东胡文化,

其分布区域,其北限是到达西拉木伦河流域及迤北的丘陵地带,其南限未过滦河与燕山,西南大体以七老图山为界,东部不过柳河与医巫闾山,其活动中心先后曾发生过变化,“早期活动中心偏北、偏西,晚期活

动中心则偏南、偏东,有一个由北逐渐向南发展和移动

的趋势”2。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管仲所说的辽东,决非今辽河至大、小凌河入辽

东湾这一带地区,因为燕国当时向东北渤海沿岸的扩展不会太远,充其量也只能到达今辽宁省的绥中县以北地区。关于古辽东的记载,还见于《战国策·燕策》:“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曰:‘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

关于这段,有人认为“真假掺半,它是燕昭王后期的部分史实为基础,又揉进一些妄言,然后托为苏秦说燕王语,而上系于燕文侯时”,林胡、楼烦俱非燕地,九原和云中亦不属燕,但“燕东有朝鲜、辽东”则符合史实3。然而,持此观点的学者却认为这“符合史实”的含义是“秦开东攻朝鲜后,辽东及原朝鲜部分居地也并入燕国疆界”,“是知《燕策》此言不虚”。显然,这位学者是将上述引文中的“有”字理解为占有了。有的外国学者在解释“朝鲜、辽东”时,竟然去消了其间的顿号,认为它表达的意思是“朝鲜的辽东”,“战国时期的中国承认了朝鲜的辽东”4。而我国也有人认为“朝鲜、辽东”应作“朝鲜之辽东”解,因为“这时燕还不曾据有辽东地区”5。关于去消“朝鲜、辽东”中

间顿号的说法,已有人指出其错误所在,认为如果按照这种逻辑去理解问题,其中的“林胡、楼烦”岂不变成了“林胡的楼烦”,而“呼沱、易水”也就变成“呼沱的易水”了吗

6

笔者认为,如何理解“燕东有朝鲜、辽东”应是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重要问题,能否正确分析,对搞清东北亚某些历史问题来说,并非无足轻重。首先应明确,朝鲜(即古朝鲜)和辽东应是两个互不混淆的概念。在语法上说,“朝鲜、辽东”应是并列词组而不是主从关系,这应当是个常识问题。因此,“朝鲜、辽东”所表达的意思是指两个不同的地域,朝鲜既不能包括辽东,而辽东也不能包括朝鲜。其次应明确,苏秦所说的这段话应是

燕昭王建立五郡以前的历史地理,而不是相反。其中的“有”不作占有讲,而当存在讲,是“无”的反义词,苏秦讲的是燕国的四至,而不是其全盛时期的疆域。在战国初期,燕国的北面是东胡,古辽东本包括后来的辽东、辽西之地,苏秦不讲东胡而只讲辽东,原因亦在于此。我们抛开这话是不是苏秦讲的这一点,单就“燕东有朝鲜、辽东”来说,朝鲜应在辽东之东是毫无疑问的,朝鲜虽与燕国辽东相隔,但从海路来看,亦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因此,说朝鲜和辽东皆为燕国的东邻是没有错的。

1.《谷梁传·庄公三十一年》。

2.靳枫毅:《夏家店上层文化及其族属问题》,载于《考古学报》,1987

年第2期。

3.阎忠:《<战国策>燕国疆或辨析》,载于《史学集刊》1995年第3期。

4.[朝]李址麟:《秦汉两代辽东郡的位置》,载于《历史科学》1963年1期。

5.张博泉:《东北地方史稿》(吉林大学出版社),页45。

6.顾铭学、南昌龙:《战国时期燕朝关系再探讨》,载于《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1

期。

综上所述,从东北亚地区某些历史地理沿革变化来看,古朝鲜和高句丽的领土都属古代中国,但是,高句丽前期同古朝鲜之间并任何瓜葛,当高句丽建国之时,古朝鲜则已经灭亡,而古朝鲜族大都与汉人相融合。

(二)

高句丽族源根源于中国。尽管我国学者对于高句丽的族源存在着一些分歧,大体上存在有秽貊说、夫余说、汉人说,但是无论那种说法,都是在中华大地范围上。笔者也认为秽貊说、夫余说、汉人说是符合历史的,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自己的主张:秽貊族是高句丽的主源说,夫余族是高句丽的又一主源说,汉人是高句丽的一个主源说。

1.秽貊族是高句丽的主源说。

秽貊是我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古籍都有记载《尚书·大传》》:“三者十税一,多於十税一谓之大桀、小桀;少於十税一谓之大貉(貊)、小貉(貊)(注《尚书·大传》卷六),周传多方)”,《孟子·告子下》:“子之道,貉(貊)道也。欲轻之於尧舜之道者,大貉(貊)、小貉(貊)也。”(孟子卷12告子中华书局影印本《十三经注》),《后汉书·东夷高句丽》:“句丽,一名貊耳,有别种依水为居,因名小水貊”(《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东夷传))《魏氏春秋》:“辽东西安平县北有小水南流入海,句丽别种因名之曰小水貊。”《诗经·大雅·韩奕》:“王锡韩侯;其追(即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史记·燕召公世家》说:“燕外迫蛮貉(貊),内措齐晋。”表明秽貊族分布地已经包括今天东北地区,。在周灭商之时,为周人东进所迫,除部分留居故地外,大部分向东北和北方迁徙。《逸周书·王会篇》“正东高夷”晋人孔晁注说“高夷,东北夷高句骊”,《荀子·强国篇》载,秦“北与胡貉为邻”;《管子·小匡第二十》记载:“齐桓公,西征攘白狄之地,遂至于西河,逾太行,与卑耳之貉拘秦夏”,西河为今山西与陕西间或内蒙古与宁夏间黄河河段;卑耳,山谷,在今山西省平陆县西北,说明有一支秽貊人向北迁移到陕西,山西或宁夏的北部地区,这支秽貊人秦汉以后的史书无其活动记载,应该是与当地所在居民融合了。《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貊国在汉水东北,地近于燕”,说明北迁的秽貊人有一支折向东,迁移到今河北省东北部地区,他们在燕昭王(前311-前279)派秦开北破东胡时,惧祸及己,再向东北迁移,迁到了靠近潢水的东北大地,以后,长城以内再无秽貊活动记事,秦汉以后的史书都把秽貊列入东北夷或东夷。

秽与貊尽管在汉以后史书多联称,但是从族系上细分,应该指中国东北地区同一东夷系统的南北不同的部族,其中北部或东北部(日本海沿岸)之秽族,按《说文》解释为“水多貌”,显然指秽地多川谷,湿地,其中心地区即“西团山文化”为主的松花江中上游及松嫩交汇的川谷山地,并波及滨海地区,而貊又作“貉”,貊之族有两层意思:首先,是地理概念。正如,林云先生指出在《燕亳与燕亳邦小议》指出《左传·昭公九年》中的“燕亳”即“燕貊”。(林云《燕亳与燕亳邦小议》史学集刊,1994年第二期),而亳指古代高台之居的部族,如商之先居“汤亳”。显然,《左传》中的“燕亳”与《尚书·大传》中的“大貉(貊)、小貉(貊)”都应该分居于北方“燕地”的高山之“亳”和居于古代辽东“二江”(大小水)上的高山部族之一“貊”部。其二,是“貊”作为古代四夷之民的泛称。如《汉书·贾捐之传》云“骆(貊)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汉书》卷64下《汉书·贾捐之传》)这里的“骆越”公认为南方百越之一部。从这个意义上讲,汉代以后南方百越之“骆”与东北东夷之“貊”都不过是当时人对不

同地域四夷之民的通称。正如《汉书·礼乐志》称“隅辟越远,四骆咸服”(《汉书》卷二十二《汉书·礼乐志》)

高句丽中的”高”为方位,句丽为”山川纡曲”,两者合称应指辽东”二

江”流域的”高峰曲谷”之高句丽民族的地理观念. 高句丽最早始兴的”消奴

部(西部)”,学术上已公认为在辽宁省桓仁县为中心的浑江流域的”高山曲谷”中,其高山之城即为”五女山城”;其”故国之川”应为今浑江和富尔江流域.而这一地区正是春秋战国前后,辽东诸”貊”中的”小水貊”的核心地区.以次推断,假如说先秦时期,活动于鸭绿江中游右岸和浑江流域的”高夷”,是高句丽先民的主要族源之一(不是唯一族源),则其后见于春秋以后文献中的大小貊(主要

是小水貊),与汉代高句丽的”消奴部(西部)”,从族源和地缘上看,亦应是”高夷”文化的直接继承者和构成高句丽早期族源的主体。

国内学者支持高句丽族源是貊的有很多人。张博泉认为:“高句丽原是出自的”(张博泉《东北古史研究的几个问题》,《东北史研究》1983年版1期)又说“高句丽出自秽貊,亦即貊。”(张博泉《东北地方史稿》,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姜孟山认为:“朱蒙建国之前已有高句丽族”。“朱蒙建国前高句丽族一名貊,即‘句丽别种依小水作用,因名之为小水貊’”。“高句丽是貊族的一支,是从貊族中分离出来的。”(姜孟山《试论高句丽族的源流及其早期国家》,《朝鲜史研究》1983年版5期)傅朗云等认为:“高句丽族属于貊族”(傅朗云等《东北民族史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陈连庆认为“高句丽出自貊族”。(陈连庆《西汉与新莽时期的少数民族士兵》,《史学集刊》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2期)90年代关于高句丽起源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新说辈出。

1990年李殿福、孙玉良提出:“高句丽人是中国东北地区古代秽貊族的一支”,“在高句丽政权未建立以前,在今日新宾县内,就已经出现了一个称为高句丽的貊人部落。”(李殿福、孙玉良《高句丽简史》,韩国汉城三省出版社,1990

年版)1994年魏存成提出:“高句丽原系貊,但其王室来自夫余,高句丽和夫余同属秽貊族系。……夫余和秽更密切一些。”(魏存成《高句丽考古》,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1995年李殿福提出;“我们认为高句丽民族的族源作为主体来说,应该是生活在浑江中游和鸭绿江一带的貊人,尽管高句丽王国的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邹牟来自北夫余。”(李殿福《东北考古研究(一)》,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1997年王绵厚提出:“高句丽先世之主体,应是以鸭绿江两岸的大石棚、石棺墓和青铜短剑为代表的汉代以前中国东北地区的貊族文化”(王绵厚《高句丽民族的起源及其考古学文化》,《高句丽、渤海研究集成》(一),哈尔滨出版社,1997年版)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秽貊族是高句丽的主源。

2.夫余族是高句丽的又一大族源。

夫余为古代中国东北地区继古代朝鲜国后最先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盛于汉代,南北朝时期国亡民散。古籍中有记载,夫余真名最早出现于《史记·货殖列传》“夫燕亦渤,碣之间一都会也,……北邻乌桓,夫余”《魏书·高丽传》“高丽者,出於夫余,自言先祖朱蒙。”《周书·高丽传》“高丽者,其先出於夫余,自言始祖曰朱蒙,河伯女感日影所孕也。朱蒙长而有材略,夫余人恶而逐之,土于纥升骨城,自号曰高句丽,仍以高为氏。其孙莫来涿盛;击夫余而臣之。莫来裔孙琏,始通使於后魏”以此我们可以推出夫余族是在高句丽建国以前已经存在,其族后归属于高句丽。《南史·夷貊·高勾丽传》“高句丽,在辽东

之东千里,其先所出,事详北史。地方可二千里,中有辽山,辽水所出。汉、魏世,南与朝鲜、秽貊、东与沃组、北与夫余接。其王都於丸都山下,地多大山深谷,无原泽,百姓依之以居,食涧水。”《北史·高句丽传》“高句丽,其先所出夫余。王尝得河伯女,因闭於室内,为日所照,引身避之,日影又逐,既而有孕,生一卵,大如五升。”《隋书·东夷·高丽传》“高丽之先,出自夫余。夫余王尝得河伯女,因闭於室内,为日光随而照之,感而遂孕,生一大卵,有一男子破壳而出,名曰朱蒙。”

朝鲜一些书籍也有关于夫余的记载:《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东明圣王传》“始祖东明圣王,姓高氏,玮朱蒙。一云邹牟,一云众解。先是,夫余王解夫娄老无子,祭山川求嗣。”《三国遗事·高句丽传》“高句丽,即卒本夫余也。或云,今和州,又成州等,皆误矣。卒本州在辽东界。国史《高丽本纪》云。始祖东明圣帝,姓言氏,讳朱蒙。先是,北夫余王解夫娄既避地于东夫余。”《东国史略·高句丽传》“高句丽始祖朱蒙立。汉元帝建昭二年,新罗始祖二十一年。先是东夫余王金娃,夫余王解夫娄老无子,求嗣祭山川,所御马至鲲渊,见大石相对而泪,转石有小儿,金色娃形,喜而养之,名曰金娃,及长立为太子。”(以上史料出自高句丽史籍汇要)《好太王碑》“惟昔始祖,邹牟王之创基也,出自北夫余,天帝之子。母河伯女郎。剖卵降世,生而圣德”(《好太王碑新考》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6月)《冉牟墓》“河伯之孙明之子邹牟。圣王元出北夫余天下四。”此墓是1935年秋被日本人伊腾伊八掘开,镜池内宏著录在《通沟》一书的上下卷,中外学界开始了解这座高句丽贵族的墓葬。此墓在好太王碑东北6公里鸭绿江右岸平原上,文字保存尚可。这是牟头娄为其旧主人高句丽大兄冉牟撰写的墓志。据好太王碑文和冉牟墓志开头文字,可知邹牟王出自北夫余。朝鲜史书《三国遗事》引《古记》曰:“北夫余于前汉宣帝神舜三年壬戌四月八日立都称王,国号北夫余,自称名解慕漱,生子名曰夫娄,以解为氏焉;后因上帝之命,移都于东夫余。东明继北夫余而兴,立都于卒本川,为卒本夫余,为卒本夫余高句丽始祖”(转引张博泉、魏存成《东北古代民族》,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3页)以上我们可以认为高句丽是北夫余的一支。

夫余人有天神崇拜的宗教观。《三国志·魏书·东夷传》:“以殷正月祭天”,《后汉书·东夷传》:“以殷正月祭天”这可以证明夫余人确实有天神崇拜的宗教观在。在其神化史事制造始祖起源传说中,很自然地加入天神崇拜观念,这就是《论衡》所载的“有气大如鸡子,从天而下我,故有辰。”但是仅此而已。其对天神的祭祀名为“迎鼓”,与始祖东明有关系。高句丽早期宗教观念中仍采用天神崇拜。《后汉书·东夷·高句丽传》:“好祀鬼神,社稷、零星,以十月祭天大会,名曰‘东盟’。其国东有大穴,号隧神,亦之,十月迎而祭之。”按《前书音义》解释:“龙星左角曰天田,则农祥。辰曰饲以中,号曰零星。”《三国志·东夷·高句丽传》:“以十月祭天,国中大会,名曰东盟。共公三公,衣服皆锦绣金银以白饰,大加主簿头著责,如责而无余,其小加著折风,形如羿。”可见,高句丽对天神的祭祀是定期举行的,并且是十分庄重和严肃的。以后,《魏书》、《梁书》、《北史》都称其十月祭天,祭祀名曰东盟。《梁书》中写作“东明”,而高句丽语中东明之明读盟,与朱蒙之蒙发音正同。说明高句丽人所祭祀的天神即东明,也就是夫余人的始祖。《三国史记·杂志》祭祀条引《古记》称朱蒙庙为始祖庙。

主张夫余是高句丽的主要族源的学者有:禹钟烈在《高句丽民族分布》⑴(禹钟烈《高句丽民族分布》中国朝鲜史研究会编:《朝鲜史研究》第5期 1983年)

中认为,“高句丽属于秽貊语族夫余的一支,在卒本建立高句丽后逐步扩大势力,统一周边的沃组、秽貊、夫余等属于秽貊语族的国家和部落,在这些地区,或建立郡县,或者封为属国,其居民逐渐为高句丽同化。”;王健群在《高句丽族属探源》中认为,“高句丽人出自夫余,夫余是肃慎系统的通古斯,即后来的女真族。高句丽人也应该是肃慎人的后代,与女真同一族属”(王健群《高句丽族属探源》《学习与探索》1987年6期);李德山在《高句丽族称及其族属考辨》中认为,“高丽本为芥菜,芥即我国上古之介族,姜姓,炎帝裔”,而“菜即我国上古强族菜夷……知其为,姜姓,炎帝裔”;“高句丽族源出自夫余”,“换而言之,高句丽民族与夫余民族同源”,而“夫余的主体民族便是同属于炎帝族系,皆由山东等地迁居而来”。(李德山在《高句丽族称及其族属考辨》《社会科学战线》第1期 1992年);金岳在《东北貊族源流研究》中认为,高句丽“源出夫余”,而北夫余和东夫余皆出自貊人,北夫余的一部分向北挺进,于今吉林市地区赶走了秽族,夺取了秽族的都城“秽城”;至于东夫余,乃北夫余王夫娄所建,根据《好太王铭》“东夫余旧是邹牟王属民”而知,东夫余王金娃收解慕所私柳花而养其子朱蒙,朱蒙又为卒本夫余之王和高句丽始祖。(《辽海文物学刊》1994年2期)

综上可见,早期高句丽与夫余同祭祀东明为始祖,后来将东明祭祀与天神祭祀混同,以天神为东明,始祖神音化为朱蒙。以上就是我们认为夫余是高句里的又一大族源的根据。

3.汉族是高句丽的又一大族源。

高句丽族起源,除了貊人、夫余人外,汉人也是高句丽的一个重要的族源。有一些史料记载了汉人进入高句丽境内的情况。其一是,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百姓为躲避战乱逃投高句丽的人很多。《三国史记》载;“(故国川王)十九年,(公元197年、汉建安二年)中国大乱,汉人避乱来投者甚多。”《三国史记》既然把197年汉人逃投高句丽作为重要事记于史,并说明“来投者甚多”在联系秦末大乱,燕、齐、赵民投朝鲜者有数万口(《后汉书》记载“辰韩耆老自演:‘秦之亡人,避苦役适韩’”),则人数当也有数以万记。又如

山上王二十一年(建安二十二年,217),“秋八月,汉平州(治今辽宁辽阳市)人夏瑶以百姓一千家来投,王纳之,安置栅城”。(《三国史记》卷16《高句丽本纪第四》之《故国川王纪》、《山上王纪》)桓仁下古城子遗址中发现与汉代文化相近器物,可作佐证。下古城子东十余公里的高力墓子村1986年出土铁攫,形制同抚顺莲花堡遗址、吉林省梨树县二龙湖城址出土的铁攫相近,年代最迟不晚于西汉,出土的铁攫,出土的铁攫亦具汉代风格。此外城内还出有一种陶片,夹砂陶质或夹砂红褐色陶质,内含少量滑石粉,胎质松软,均手制,估计年代也应较早。下古城子西的四道河子乡大甸子石棺墓出土的青铜短剑、窄身、长锋、形制与旅顺尹家村12号石棺墓出土者极其相似,应为Ⅻ式,属辽东地区第四期遗存。两墓出土的环状石器也十分相似,而且墓葬结构又大体相同。尹家村12号石棺墓的年代当为战国晚期至秦汉之际。两者不仅年代相近,文化上也有一定联系。沙子镇秋皮沟村大夹板沟墓葬出土的铜铃,不论形制和纹饰,都与内蒙古宁城黑城古城址出土的汉代铜铃一致。与河北省阳原西汉年墓出土的铜铃亦相近,铜镞与内蒙古朝鲁库伦城出土的汉代铜镞形制仿佛。因此该墓的年代约为西汉初期。桓仁镇凤鸣村石室烧土墓附近出土铜钗,侧面刻饰的卷云饰,酷似汉代瓦当上流行的纹饰,内蒙古宁城黑城古城址出土的汉代瓦当,当面上就饰有这种卷云饰。⑵(梁志龙、王俊辉:《辽宁桓仁出土青铜遗物墓葬及其相关问题》

《博物馆研究》1992年2期)从这些与汉文化有密切关系的墓葬看,这地区早期应有相当数量的汉人居住。集安市旧城下汉土城址也发现与汉代文化有关的遗物。近年在今鸭绿江右安,浑河以东的集安县城高句丽石城下发现汉代土筑城桓遗迹,出土遗物年代相当于战国至汉代,土筑城桓的结构、形制与西汉十分相象。附近搜集到战国的刀币、布币、汉代的五铢钱。(贾士金:《集安高句丽文物考古工作中的新课题》,《博物馆研究》1985年2期)时中郡丰清里三十三号墓发现有巩铁斧,并有铁矛。(朝鲜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朝鲜全史》第一卷刘永智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 1985年)时中郡深贵里七十三号墓出土绊钉。(朝鲜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朝鲜全史》第三卷,潘畅和鲁学编译,延边大学出版社 1986年版4-6页)朝鲜慈江道渭南郡发现的遗址,出土了铁制的锄、镐、镰、半月刀、锛、匕首等。(朝鲜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朝鲜全史》第二卷,转引自姜孟山《试论高句丽族的源流及其早期国家》,《朝鲜史研究》1983年版3期)这些遗址遗物时间大约为公元前三世至二世纪,文化内涵都属于汉文化。也反映了汉人在这一地区活动。其二,高句丽通过掠夺汉人来壮大自己。如《册府元龟·外臣·备御二》记载:建安元年(121)“高句骊王宫死,子遂成立……明年(122),遂成还汉生口诣玄菟。降诏曰:‘遂成等桀逆无状……连年寇抄,驱掠小民,动以数千,而载送数百人,非向化之心也。’”(《三国史记》卷15《高句丽本纪第三·大祖大王纪》中《海东古记》,在末尾注意说,宫于东汉本初元年(146)逊位于同母弟遂成,与《册府元龟》所记异。)这说明,高丽人在东汉前期还不强大时期已经经常掠夺汉人,并“动以数千”。又如《三国史记·美川王》记载:“(美川王乙氟利)三年(302)秋九月,王率兵三万侵玄菟郡(郡治时在今天沈阳市附近),虏获八千人,移之平壤……十四年(313)冬十月,侵乐浪郡,虏获男女哦千余口。”(高句丽史记汇编490页)这说明,美川王时期有万人以上的汉人被掠夺入高句丽区内。其三,被中原王朝派往东北地区征高句丽的将士,在战场上因为各种原因进入高句丽,成为高句丽的居民。如《魏书·天象志》记载:“至太延二年三月,燕后主冯文痛去国高丽”。大兴二年(319)十二月,晋平州刺使崔毙联络高句丽、鲜卑、段氏和宇文氏,进攻慕容鬼,慕容鬼用计,联盟瓦解,兵败,毙俱,“与数十骑”奔高句丽。(晋书卷108《慕容鬼载记》)《资治通鉴》记载:“晋显宗咸康二年(338),慕容皇讨慕容仁。甲申。城破,杀仁,仁之司马佟寿郭充奔高句丽”。(《资治通鉴》卷95十七·显宗中之上)《三国志》卷《魏书·东夷传》记载:“汉武帝元封二年,伐朝鲜,杀满孙右渠,分其地为四郡,以沃沮城为玄菟郡,后为夷貊所侵,徙郡句骊西北,今所谓玄菟故府也。”在乐浪郡发现大量古墓群或汉墓群,如平壤市周围有贞柏里、石岩里、将近里、悟野里等汉墓群;在乐浪地区也有大量汉墓群,并且大同讲(贝水)也有大量汉墓群。此地的汉墓群总数据大正十五年(1925)朝鲜总督府调查的数字为1386盔,这个数字足以证明汉人在高句丽大量存在,并且是影响了高句丽文化。最近发现的吉林集安高句丽3319墓。在墓前南约9米的东西两侧,对称地立有两块大石,相距约27米。其中东侧石质为灰色深积岩,长104厘米、宽54厘米、厚109厘米,斜面向神道摆设,用刀偏锋阴伐凿刻一半身人像,人身结构程“十”字结构。关于“十”图纹,在我国上至新石器时期的彩陶纹饰,下至秦汉时期的铜镜瓦、当和壁画图案中都有大量文化遗存。在红山文化、仰韶文化、马厂文化的彩陶纹饰,还有内蒙古的分河和阴山,江苏连云港将军崖……青海海西等地丰富的原始岩画中,都普遍存在这种文化符号;在以后殷商甲骨文和金文和两周、秦汉时期的铜镜、瓦当以及壁画

中,也都大量出现了“十”字文物符号。(何新:《中国远古神话与历史新探-十子图纹与中国古代的日神崇拜》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从美术史上可以推断,“十”字文物符号表示上古时期华夏民族崇拜的万物之神-太阳。《楚辞》王逸注:“高阳,是为帝‘颛顼’”。《山海经·海内经》记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生韩流……生颛顼。”据考证高阳氏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太阳神,故笔者认为3319号墓的太阳神应该是高句丽民族崇拜的祖先神-高阳氏颛顼帝。因为《晋书·慕容云载记》曰:“慕容云字子雨,宝之子也。祖父和,高句丽之支庶,自云高阳氏之后裔,故以高为氏焉。”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汉族是高句丽的一大族源。

(三)高句丽政权的建立及其与中原王朝的外交关系

高句丽自公元前37年建国始,历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近十个王朝,经700年。其中虽然出现与中原王朝的冲突乃至战争,但是,高句丽政权仍是中原王朝统辖下的地方民族政权。

高句丽未建国,其民族称应源于汉定朝鲜,以高句丽为县。《后汉书·高句丽传》记载:“武帝灭朝鲜,以高句丽为县,使属玄菟。”高句丽县的设立说明,高句丽民族在玄菟郡内占有一定比重。汉朝设置高句丽县后,始称高句丽,可见,其族称亦是西汉王朝册封的。当时,高句丽尚未建国,只是以部落群形式散居于玄菟郡内,是故汉朝“赐鼓吹伎人”以迎合高句丽民族“男女欢聚,相就歌戏”(《三国志》卷三十,《东夷传》)之俗。同时随玄菟郡内受朝服衣责,表示自己是汉朝的臣民。

高句丽建国于西汉元帝建诏二年(公元前37年),但是,早在汉武帝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建立了玄菟郡,即已说明高句丽已经建立县治并且还是首县(郡县)。西汉末年王莽专权,一度破坏了高句丽与西汉王朝的关系。《汉书·王莽传》记载:“先是,莽发高句丽兵,当伐胡,不欲行,郡强迫之,皆亡出塞,囚犯法为寇。辽西大尹田谭追击之,为所杀。州郡归咎于高句丽驺(邹牟)。严尤奏言:‘貉人犯法,不从驺起,正有它心,宜今州郡且尉(慰)安之。今猥被大罪,恐其遂叛,夫余之属比有和者。匈奴未灭,夫余、秽貉复起,此大尤也。’莽不尉安,秽貉遂反,诏尤击之。尤诱高句骊侯驺至而斩焉,传首长安。莽大悦,下书曰:‘……其更名高句骊为下句骊,布告天下,令咸知焉。’于是貉人愈犯边。”(《汉书》卷99中《王莽传中》)《三国史记》把王莽发高句丽兵以伐胡之事。它在琉璃王三十年(13年)文中说:严“尤诱我将延丕斩之,传首京师。莽悦之,更名吾王为下句骊,布告天下,令咸知焉。于是寇汉边地愈甚”。东汉光武帝中兴,调整了与高句丽的关系,高句丽开始以一个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形式参与东汉王朝的政治生活,即《后汉书·东夷列传·高句骊传》载:“建武八年(32年),高句骊遣使朝贡,光武复其王号。”所谓“复其王号”是指王莽新朝将高句丽王改为高丽侯,所以才有东汉王朝的“复其王号”。“建武二十二年年(46年),高句骊万余家因乐浪郡附于汉。翌年,又有‘句丽蚕支落大加戴生等万余口诣乐浪内属’”(《后汉书》卷85句丽蚕支落大加戴生等万余口诣乐浪内属。《后汉书·东夷列传·高句骊传》)但是,东汉与高句丽的关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地方利益的驱动,时有矛盾冲突发生。据史料记载,在高句丽太祖大王时期(53-146年)曾经七次侵扰辽东。尤其是东汉末年,国力衰退,军阀蜂起,高句丽乘势大举扩张。但是随着曹魏政权的建立,高句丽也很快和曹魏王朝建立了臣属关系。高句丽为表臣属,青龙四年(236年)高句丽王宫斩吴使胡卫之首献于魏。此前孙吴政权曾遣使密结高句丽,欲夺魏辽东。有

史可证,《三国志·明帝纪》记载:青龙四年(236年),“秋七月,高句骊王宫斩吴孙权使胡卫等首造,诣幽州。”237年,高句丽又遣使献于魏。高句丽与曹魏王朝建立臣属关系后,开始积极地参与曹魏王朝对北方、东北的统一。据《三国志·公孙度传》记载:景初元年(236年),公孙渊“自立为燕王,置百官有司,遣使者持节,假鲜卑单于玺,封拜边民,诱呼鲜卑,侵扰北方。”二年(238年),太尉司马宣王“率众讨公孙渊,(高句丽王)宫遣主簿大加将数千人助军。”(《三国志》卷30《东夷列传·高句骊列传》)这一仗,高句丽参加曹魏军队大获全胜,辽东、带方、乐浪、玄菟诸郡纳入了曹魏王朝的统治范围。但是高句丽与曹魏的关系也不是十分稳定。高句丽多次出兵侵扰辽东。为此,曹魏以高句丽侵叛为由,派幽州刺使关秋俭两次其兵万余伐高句丽。第一次是正始七年(246年)魏军万余直捣丸都城(今天吉林省集安市)。高句丽王优位居败奔沃沮。第二年(247年),关秋俭遣玄菟太守王欣第二次追讨高句丽,过沃沮界千余里,至肃慎氏南界,诛纳八千余口,徙一部与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北)。原来臣属于高句丽的沃沮、秽貊也乘势摆脱高句丽,一并归附曹魏。正始八年(127年)高句丽以丸都城残破,迁都平壤(今朝鲜平壤市)。高句丽此役遭到重创,其势力退缩至今天浑江、鸭绿江流域。可见,曹魏政权加强了对高句丽的管制。

晋王朝与高句丽仍然保持着君臣关系。晋咸宁(276年)晋分幽州之昌黎、辽东、乐浪、玄菟五郡置平州,治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同时设置东夷校尉,由平州刺使兼领。晋初,东夷诸国均诣东夷校尉内附,高句丽也在其中。有考古资料可证,解放前,在今天吉林省集安市曾经发现几方晋代铜印,其中有“晋高句丽率善邑长印”“晋高句丽率善佰长印”及“晋高句丽率善仟长印”等。该印文皆冠以晋字,表明三方官印是晋朝颁发给高句丽相关人员的。据此说明,晋时高句丽作为晋王朝属臣,统归东夷校尉管辖。

东晋,慕容鬼势力崛起,并独占辽东。鉴于慕容鬼收平辽东,晋拜慕容鬼为安北将军、平州刺使。其后晋又以鬼为都督幽、平哦州,东夷诸军事。晋咸康三年(337年)鬼子皇称燕王。晋咸康八年(342年),燕王慕容皇亲率四万兵出南道,遣慕容瀚将兵一万五千出北道伐高句丽,高句丽王遣精兵五万拒北道,结果高句丽大败,燕兵进丸都城,虏男女五万余口,高句丽王单骑逃遁。晋建元元年(342年),高句丽称臣于燕。《晋书·慕容隽载记》:(355年)“高句丽王钊遣使谢恩,贡其方物。隽以钊为营州诸军事、征军大将军、营州刺使、封乐浪公、王如故。”(《高句丽史籍汇要》199)但是,后来由于燕发生内讧,势力大减,已经无法控制辽东。《资治通鉴·晋纪·安帝戊》记载:“元兴三年(404年),高句丽侵燕。”《晋书·慕容熙载记》:“高句丽寇燕郡,杀略百余人,熙伐高句丽,以符氏从,为冲车地道,以攻辽东。熙曰‘待铲平寇城,朕当与后乘辇而入。’不听将士先登。於是城内严备,攻之不能下。会大雨雪,士卒多死,乃引归。”(《高句丽史籍汇要》206)

高句丽占有辽东之后,国力大增,但是与南北朝诸中原王朝仍然保持臣属关系,接受册封。《梁书·诸夷·高句丽传》记载:(413年)“至孙高琏,晋安帝义熙中,始奉表痛贡职,历宋齐并授爵位,年百余岁死。”(《高句丽史籍汇要》208)《宋书·少帝纪》记载:“景平元年(423年)三月,是月,高句丽遣使朝贡。景平二年(424年)正月,高句丽遣使朝贡。”(《高句丽史籍汇要》209)《南齐书·高帝纪下》记载:“建元二年(480年)夏四月丙寅,进高丽王、乐浪公高琏,号骠骑大将军。”(《高句丽史籍汇要》232)《南史·齐本纪·高帝纪》记载:“夏四月丙寅,进高丽王、乐浪公高琏,号骠骑大将军。”

(同上)。李殿福、孙玉良《高句丽同中原王朝的关系》一文中提出:高句丽同北魏的共处,“高句丽通过和平交往手段,赢得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以便致力于内部发展”。“主动与北魏交好,连年遣使入魏朝贡,恪守藩臣之礼”。接受南北朝的册封。(李殿福、孙玉良《高句丽同中原王朝的关系》,《博物馆研究》1990年3期)高句丽历代诸王均向中原王朝政权遣使朝贡,克尽臣中,并接受中原王朝的招赐和指令。历代高句丽朝贡共计143次,而南北朝占109次,长寿王迁都平壤后及其后诸王均继续保持与中原王朝政权的隶属关系,请求与接受中原王朝的册封,向中原王朝政权朝贡,并未发生任何实质性变化。

隋唐时期高句丽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是战争性质的国内统一战争。581年,隋文帝统一南北朝,高句丽按例遣使朝贡于隋。隋授其王为大将军、辽东郡王。如《隋书·高祖纪上》记载:“开皇元年(581年)冬十月酉,百济王扶余昌遣使来贺,授昌上开府仪同三司、带方郡公。十二月壬寅,高句丽王高阳遣使朝贡,授阳大将军、辽东郡公。”《旧唐书·高祖本纪》记载:“武德七年(624年)春正月已酉,封高句丽王高武为辽东郡王,百济王扶余璋为带方郡王,新罗王金真平为乐浪郡王。”开皇十八(598年),高句丽结末曷万余骑寇辽西,营州总管韦冲破之。自此,隋与高句丽关系趋于紧张。同年,文帝发兵30万分陆、水二路分道伐高句丽。并下诏削高句丽王官爵。高句丽惧,遣使谢罪,称“辽东粪土王臣元”。(《隋书·东夷·高丽传》《高句丽史籍汇要》268页)其后,隋炀帝又三次大规模征伐高句丽,结果失败,使隋朝统治陷于不可自拔的危机,使高句丽民穷财尽,为唐朝灭高句丽奠定基础。

唐朝建立后,与高句丽建立君臣关系。《旧唐书·东夷·高丽传》记载:“唐武德二年(619年),(高句丽)遣使来朝贡。唐武德四年(621年),(高句丽)又遣使来朝贡。”(高句丽史籍汇要)322页)《册府元龟·外臣部·朝贡》记载:“武德五年(622年),是年,突厥颉利可汗及高丽,并遣使来朝贡。”(高句丽史籍汇要)323页)624年,唐朝封高句丽王建武为辽东郡王、高丽王。此时唐朝与高句丽的关系比稳定。但是,由于高句丽与百济切断新罗朝贡的道路,唐朝多次告戒,但是高句丽王不听告戒。643年,唐朝与高句丽关系出现裂痕。从唐太宗至唐高宗曾经六次征伐高句丽,并与668年灭高句丽。《旧唐书·地理志·安东都护府》记载:“总章元年(668年)九月,司空李绩平高丽。高丽本五部,一百七十六城,户六十九万七千。其年是十二月,分高丽地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置安东都护府於平壤城,以统之。用其酋为都督、刺使、县令,令将军薛仁贵以兵二万镇安东府。”(高句丽史籍汇要)454页)

(四)高句丽族的流向主要集中于中国

公元668年,高句丽亡国,唐凡收其“户六十九万”。(《新唐书》卷220《高丽传》。《旧唐书·高丽传》记载“户六十九万七千”)此为高丽国境内的总户数,内中包括了许多非高丽族户。高句丽亡国后,其族人的去向大体集中于中国,有三:迁居中原、亡入渤海、散入突厥。

第一,高句丽人迁居中原各地。《唐会要·高句丽》记载:“分其地置都督府九,州四十二,县一百。又置安东都护府以统之。移其户二万八千於内地。”(高句丽史籍汇要)461-462页)唐太宗迁高句丽人居中原在贞观十九年(645年),《资治通鉴》是年十月条载:“凡征高丽,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中原)者七万人”。(《资治通鉴》卷198,太宗贞观十九年十月条)《新唐书·高丽传》记载:“绩攻盖牟城,拔之,得户二万,粮十万石,以其地为盖州。”

克辽东城后,。“获胜兵万,户四万,粮五十万石,以其地为辽州”。降白城后,“获男女凡万,兵二千。以其地为岩州”。这说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在辽、盖、岩三州俘获的高句丽人,约八万左右人。由于他们与汉人长期交往,已经汉化。1990年李殿福、孙玉良《高句丽简史》介绍了辽宁省台安县大高丽房子村,有高氏家庭聚居,据他们的家谱记载是高句丽长寿王的后裔。由于年长岁久,与汉族杂居共处,互相通婚,自然而然成为了汉族。1995年,高氏家族后裔高之谦发表了《关于高句丽长寿王后裔研究:以高氏家谱为中心》一文,该文论证了“高氏家族的汉化是有历史根源的”,“高句丽灭亡以后,留在故地的高句丽遗民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从辽金开始,汉族化的速度更加快了。”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在谏唐太宗再征高句丽表文中,涉及太宗掠与内迁高句丽人的话语记录如下:“前后虏获,数十万记,分配诸州,无处不满。”(《唐会要》卷95《高句丽传》)

唐高宗继位后,永徽六年(665年)又发兵征伐高句丽,延续至高句丽灭亡。这一时期,史载乾封三年二月,李绩在萨(薛)贺水(今辽宁省丹东市西南赵家河)“俘生口三万余人”;九月唐军执高丽国王高藏,收户“六十九万七千”。(《旧唐书》卷5《高宗纪下》)被迁到中原各地,《新唐书·高丽传》记载:“总章二年,徙高丽民三万余江淮、山南(唐道名,地包括秦岭以南,伏牛山西南,嘉陵江以东,长江四川、湖北以北地区)。”《旧唐书·高丽传·高宗纪下》总章二年(669年)五月庚子条载,“移高丽户二万八千二百……将入内地,莱(治今山东莱州)、营(治今辽宁朝阳市)二州般次发遣,量配于江、淮以南及山南、并(治今山西省境)、凉(治今甘肃省武威市)以西诸州空闲处安置”。《东国史略·三国》记载:“唐兵合新罗兵攻平壤城,拔之,高句丽王藏降,李绩执藏及子福南、德南、大臣男建等二十余万众还京师,高句丽亡。”

迁徙到中原各地的高句丽人,分布在今天省市有北京市、安徽、江苏、河南、湖北、山系、陕西、甘肃、四川。散居中原的高句丽人,为官为民,与中原汉族兄弟一样:他们长期杂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交往中,互相吸收,逐渐融于汉族。所以,史书中无高句丽人再迁徙之事,唐朝以后,中原地区也没有以高句丽人为实体的活动记载。

第二,亡入末曷(渤海)。末曷族为我国东北古老民族肃慎族系之一。《竹书记年》记载:“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息慎氏来朝,贡弓矢。”《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虞帝)南抚交址……北山戎,发自慎。”郑玄注:“息慎或肃慎,东北夷。”《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不咸山,今长白山。隋唐称为太白山或徒太山),有肃慎氏之国。”那么,高句丽王国后其人为何流入末曷呢?理由有三。其一,末曷与高句丽接壤,并且其地理环境好,为高句丽人流入其境内提供了客观条件。《新唐书·黑水末曷传》记载:“粟末部,居最南,抵太白山亦曰徒太山,与高丽接壤。”高句丽人处于“多大山深谷,无原泽,百姓依之以居,食涧水。无良田,虽力佃作不足以实口腹。”(《三国志·东夷·高句丽传》《高句丽史籍汇要》3页)而末曷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形大部分是平原,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唐高宗668年,高句丽亡国,高句丽人为了生存,不得不迁徙,而流入末曷是个首选。其二,渤海由于受中原先进文化和先进技术的影响,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据《新唐书·渤海传》记载:“俗所贵者,曰太白山之菟,南海之昆布,栅城之鼓,扶余之鹿,嫫颉之”

隋朝时期民族关系

隋朝时期民族关系 登州大佬李隋朝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第二个统一王朝的建立阶段,其疆域的确立也是“五胡乱华”之后重新走向统一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的疆域不仅包括统一政权管辖下的边缘地区,而且包括大一统格局中的少数民族生活区域。隋朝立国伊始,中国尚未完全统一,其辖区仅为长城以南、长江以北地区。南朝政权统治己颜于瓦解之际,不足为患,统一江南地区乃大势所趋。而隋王朝面临的真正对手是北方的突厥政权。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摆在隋王朝面前的一道难题。因为这种关系不仅影响到中原王朝与突厥内部,而且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稳定,对其他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影响。同时,隋朝亦幵始对东北地区的经营和管理,密切着中原地区与东北地区诸少数民族间的关系,促进该地区少数民族尤其是契丹族的发展,为广大的东北地区重新纳入中原王朝的管辖奠定基础。 一、隋王朝与突厥的关系 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强大的中原王朝的出现影响到其与突厥 政权间的关系。有隋一代,隋朝与突厥间的关系几经反复,期间突厥多次南下侵扰隋朝北部边地,隋初,隋朝对突厥南下极为忧惧,处于明显的防御态势,在这一背景下,“远交近攻,离强合弱”成为了隋王朝处理突厥关系的战略方针。 具体而言,“远交近攻”就是联合距隋王朝较远的而不构成直接威胁的突厥部 落及其蕃属,而把主要精力用于距隋朝边地较近的突厥及其属部。所谓“离强合 弱”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对于突厥汗国内部而言,对于与大可汗有矛盾的诸部落, 努力使其脱离大可汗统治,并促成它们的联合,从而达到分化大可汗实力之目的。 其二是隋朝支持或扶植力量较弱的部落,达到共同抗击突厥较大部落的目的,从内部瓦

高丽王朝历代国王介绍

高丽王朝历代国王介绍 高丽太祖建国初,王权不稳定。光宗时期开始推行“华化”,以借中华之制改革高丽固有的社会、政治结构,从而达到打击贵族势力,今天给大家找来了高丽王朝历代国王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芳远李芳远怎么死的?很多人认为李芳远政敌太多,杀戮太多很可能不得好死,但是实际上李芳远却是寿终正寝的。李芳远为了让自己的父亲登上王位刺杀了当时高丽王朝的重臣郑梦周,之后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更是发动了两次王子之乱,在第一次王子之乱中杀死了自己的继母神德王后和神德王后生育的儿子李芳硕和李芳蕃,并且杀死了辅政大臣郑道传,李芳硕的岳父也在这次王子之乱中丧命,可以说李芳远的手上沾满了鲜血。后来为了能够让自己登上王位,发动了第二次王子之乱,流放了自己的四哥李芳干,铲除了所有的异己人士,说李芳远为了权利大开杀戒也不为过。李芳远其实真的就像是我们中国的唐太宗李世民,虽然是踏着自己兄弟的鲜血走上王位的,但是走上王位之后不失为一位能干的君主。李芳远登上王位之后施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朝鲜迅速的强大起来,李芳远堪称是一代有作为的明君。 李芳远怎么死的?李芳远是在将王位禅让给自己的儿子之后又做了四年的太上王之后在自己的宫中寿终正寝的,虽然去世的时候年仅56岁,算不上高寿,但是在当时来说也是一个正常的死亡年龄了。

李芳远历史评价李芳远历史评价是相当高的,李芳远不仅仅在历史的关键时刻能够当机立断做出非常正确的选择,在其父亲李成桂篡夺高丽王国王位的时候,李芳远帮助自己的父亲运筹帷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李芳远当机立断刺杀了高丽的重臣郑梦周,从而为自己的父亲登上王位扫清了最后一道障碍。 说到李芳远历史评价一定要说的是李芳远是一个拥有非凡的勇气的人,是一个英果聪毅的人,在自己处于弱势地位的时候竟然可以做到置之死地而后生,第一次王子之乱的时候李芳远是处于政治局势中的弱势地位的,但是李芳远却能够破釜沉舟,发动第一次王子之乱,使得自己处境一夕之间完全改观,可谓是高人手笔。 说到李芳远历史评价不能不说的还有李芳远还是一位拥有着政治铁腕的人物,在危机时刻能够迅速的作出反应,在凶险之中获得胜利,无论是刺杀郑梦周,第一次王子之乱还是第二次王子之乱都无不显示着这一点。 另外李芳远还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历史明君,李芳远登上王位之后积极的推行改革,可以说对政局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总而言之,李芳远历史评价是相当高的,堪称是历史上的一位铁腕政治家,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君主。 李芳远焚伊李芳远和焚伊分别是《飞龙在天》这部戏中的男女主人公,两个人的爱情故事可以说贯穿于整部戏中,戏份是相当重的,焚伊是剧中人物李方地的妹妹,自小就非常的勇敢和坚强,这种勇敢

两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关系

两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关系 按《史记》记载,匈奴人的先祖是夏朝的遗民,向西迁移的过程中融合了月氏、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的白种人。即夏的后裔淳维,在商朝时逃到北边,子孙繁衍成了匈奴。还有一说认为,移居北地的夏之后裔,是夏桀的儿子。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带着父亲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即是中国所称的匈奴。部分学者根据《史记》记载的后半段文字,认为匈奴原是山戎、猃狁、荤粥。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把匈奴名称的演变作了系统的概括,认为商朝时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世所谓的匈奴。 而在匈奴建国以前,东北亚草原被许多大小不同的氏族部落割据着。那时的部落和部族联盟的情况是“时大时小,别散分离”;是“各分散居溪谷,自幼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然莫能相一”。当时分布在草原东南西喇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的,是东胡部落联盟;分布在贝加尔湖以西和以南色楞格河流域的,是丁零部落联盟;分布在阴山南北包括河套以南所谓“河南”(鄂尔多斯草原)一带的,是匈奴部落联盟。此外还有等部落集团分散在草原各地。后来的匈奴国,就是以匈奴部落联盟为基础,征服了上述诸部落联盟、部落以及其他一些小国而建立起来的。 自西周起,戎族开始威胁中原王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犬戎部落攻陷镐京,迫使平王东迁。战国时林胡、楼烦多次侵扰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驱逐林胡、楼烦,在北边新开辟的地区设置了云中等县。林胡、楼烦北迁融入新崛起的匈奴。在战国末期,赵国大将李牧曾大败匈奴。 前3世纪匈奴统治结构分为中央王庭、东部的左贤王、和西部的右贤王,控制着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包括今蒙古国、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中亚北部、中国东北等地区。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14年,命蒙恬率领30万秦军北击匈奴,收河套,屯兵上郡(今陕西省榆林市东南)。“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过秦论》)。蒙恬从榆中(今属甘肃)沿黄河至阴山构筑城塞,连接秦、赵、燕5000余里旧长城,据阳山(阴山之北)逶迤而北,并修筑北起九原、南至云阳的直道,构成了北方漫长的防御线。蒙恬守北防十余年,匈奴慑其威猛,不敢再犯。 而冒顿单于是匈奴国的全盛时期(前209年至前128年,即冒顿、老上、军臣三单于时期,相当于中国从秦二世元年到汉武帝元朔元年。),在冒顿单于继位后,开始对外扩张。在大败东胡王之后,随即并吞了楼烦、白羊河南王(匈奴别部,居河套以南),并收复了蒙恬所夺的匈奴地及汉之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等郡县。并对汉之燕、代等地进行侵掠。向西进击月氏,老上单于继位后,大败并杀死了月氏王,迫使月氏向西域迁徒。北方及西北一带的丁零、浑庾、屈射、鬲昆、薪犁

中国历代王朝表

中国历代王朝表 皇帝、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东汉、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周)、五代十国、宋辽金西夏、元、明、清 黄帝王朝BC2698-BC2208 【共7帝立国491年】 第一代黄帝姬轩辕第九代舜帝姬姚重华 大夏王朝BC23世纪—BC18世纪首都安邑(山西夏县)【共19王立国440年】 第1任禹帝姒文命BC2205—BC2198年第19任桀帝姒履癸BC1819—BC1766年 大商王朝BC18世纪—BC12世纪首都亳邑(河南商丘)【共31王立国662年】 第1任成汤帝子天乙 第11任子仲丁一迁嚣邑(河南荥阳)第13任子河亶甲二迁相邑(河南内黄)10年 第14任子祖乙三迁耿邑(山西河津)9年四迁邢邑(河北邢台)117年 第20任子盘庚五迁殷邑(河南安阳)204年(此时商朝也称殷朝) 第28任子武乙六迁朝歌(河南淇县)行都77年第31任纣帝子受辛 大周王朝之西周BC12世纪—BC771年首都镐京(陕西西安)【共37王立国879年】 第1任天王姬发(武王) 第12任幽王姬宫湦BC781—BC771年在位1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结束。 大周王朝之东周BC770—BC256年首都洛邑(河南洛阳) 第13任平王姬宜臼BC770—BC720年在位51年【春秋时代开始】 第26任敬王姬匄BC519—BC476年在位44年【春秋时代BC770-BC476共295年】 第27任元王姬仁BC475—BC469年在位7年【战国时代开始】 第31任考王姬嵬BC440—BC426年在位15年【迁都洛阳西,失去天子国地位成为小国】 第37任赧王姬延BC314—BC256年在位59年 大秦王朝BC221—BC206年首都咸阳(陕西西安) 共2帝3传立国15年 第1任秦始皇帝嬴政BC246—BC209年在位37年【秦王政26年庚辰BC221年灭六国,完成统一,第一次统一全国,称始皇帝.】 第3任三世皇帝秦王嬴子婴BC207年在位数月 西楚王朝BC206—BC202年首都彭城(江苏铜山) 【共1王立国5年】 第1任西楚霸王项羽BC206—BC202年在位5年 大汉王朝BC206—公元220年 西汉王朝BC206—公元9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共15帝立国215年】 第1任高帝刘邦BC202—BC194年在位9年 第3任废帝刘恭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 第4任废帝刘弘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BC187—BC179年摄政8年 第15任孺子刘婴(公元6—9年)王莽摄政4年西汉王朝END 新王朝公元9—23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共1帝立国15年 第1任新皇帝王莽9—23年在位15年

朝鲜日本古钱币

xx·xx 391 【xx重宝】 朝鲜高丽王朝时穆宗王诵二年(998年,宋真宗咸平元年)始铸。形制仿唐乾元重宝,然唯见平钱,径约 2.5厘米。面文“乾元重宝”隶书,直读,“乾”字亦按古体,写作鱼钩乾,背穿上下可见“东国”二字,意其国在中国之东。传有光背无文者,未见。另有铁钱,形体稍大于铜钱,为穆宗前成宗王治十五年(996年)所铸。此二品传世绝少,今极难一见。 392 【xxxx】 高丽王朝肃宗王顒二年(1097年,宋哲宗绍圣四年)所铸平钱。面文“海东元宝”为仿宋真书,直读,质厚字大。“海东”则示其国在黄海之东。径约 2.4厘米,重 5.1克,背漶漫,穿下似有字而碍难辨析。海东元宝存世绝罕,旧谱多所不载,今可见者唯开城出土之孤品而已。 393 【xxxx】 高丽王朝肃宗王顒七年(1102年,宋徽宗崇宁元年)所铸平钱。钱号“海东”意其国在黄海之东。此钱仿宋制面文有篆、隶、真、行四体,篆书尤佳,多见为旋读,亦有真书直读钱,甚少。文字端庄,规格整齐。径约 2.5厘米,重 2.6~

3.2克,均光背无文。海东通宝铸量较丰,除赏赐文武朝臣,亦作市场流通币用。 故传世尚多,犹不难见。 394 【xx重宝】 高丽王朝肃宗王顒(1095—1104年)所铸平钱。其形制及文字特点,或造于通宝钱先;形体浑厚,文字质朴,近乾元重宝。面文真书,旋读,光背无文。径 2.5厘米,重4克。此钱流入我国不多,较为稀少。 395 【xxxx】 高丽王朝肃宗王顒(1095一1104年)铸。制同海东通宝,亦系仿宋钱制作,除小平外更铸折二钱;面文书体有篆、隶、真、行四种,多为对读,真书旋读者至罕。版式较多,大小有变。一般径 2.3~ 2.5厘米,重 2.4~3xx,均光背无文。 折二钱径3厘米,重约 5.8xx;xx出土,制作精良,然极罕。 396 【xx重宝】

清初“华夷观念”的解读与中原王朝合法性重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812761325.html, 清初“华夷观念”的解读与中原王朝合法性重构 作者:陆勇 来源:《北方论丛》2015年第03期 [摘要]“曾静案”表明,清王朝对满汉民族关系的认识,已经超越历代“华夷观念”对民族关系的理解,“中国”在新的大一统基础重新定位。“曾静案”和杭世骏的命运反映了满汉在文化与政治上的不对等所造成的民族畛域对传统士人政治生命的影响,体现了清王朝通过阐释传统“华夷观念”来重构王朝合法性的良苦用心,以及由此引发的满人“中国”观念的嬗变。 [关键词]华夷观念;曾静案;杭世骏;王朝合法性 [中图分类号]K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541(2015)03-0084-04 [收稿日期]2015-01-10 [基金项目]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清代“中国”观念研究” (12YJAZH085) 按照大一统的正统观,清王朝认为自己的合法性来源于“有德”:即明王朝因为“失德”,而被李自成夺得天下,清王朝正是替明王朝“复仇”,继承了明王朝“正统”。清初对清王朝威胁最大的是中原各族在传统“华夷大防”观念下激发起来的传统民族主义情绪和由此引发全国各地的反清浪潮。尽管大一统国家到雍正时期已经完成重构,但要维护大一统的稳定,清政府必须从意识形态领域消解传统“华夷大防”的观念。雍正时期“曾静案”的处理和乾隆时期杭世骏的命运,反映的是清王朝通过对传统的“华夷观念”的重新诠释,以构建中原王朝合法性的努力。 一 相对于清初的反清活动,“曾静案”实在算不上是一次大的反清案例,清政府之所以特别重视,是此案涉及的对雍正皇帝“失德”的指责和传统“华夷观念”所体现出的对清政府统治合法性的威胁。 曾静,湖南永兴县人,以授徒为业,号“蒲潭先生”,著有《知几录》和《知新录》(未刊行)。曾静家境贫寒,科举不中,亦很少游学,“直到中年,得知吕留良为文人所宗,而其议论,亦间有几处与本心相合者,遂不觉好之,妄引为修身之助”[1](p312),就派门人张熙到吕家访求书籍,并与吕留良弟子严鸿逵及鸿逵弟子沈在宽保持密切的关系。在吕留良思想影响下,曾静形成了强烈的反清思想,雍正六年(1728年)秋,他命张熙投书川陕总督岳钟琪, 企图策动他起兵反清,结果自投罗网,由此引发大案,并牵扯出已故浙江吕留良及其门人子

古代朝鲜的历史

古代朝鲜的历史 在古代中国国土的东边,有一个被我们称之为“东夷”的国家,指的是哪个呢?没错,那个国家就是古朝鲜,那他们的历史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古朝鲜的简介古朝鲜在中国史籍中称为“东夷”,意即东边的弓箭手。他们遍布于满洲、中国东部沿海、长江以北、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现代朝鲜人可能是东夷的一支.朝鲜半岛具有五千年历史,最远可以追遡至檀君建国。 古朝鲜是对在汉武帝设置汉四郡(公元前108年)以前,古代朝鲜半岛北部国家的称谓,包括檀君朝鲜以及箕子朝鲜、卫满朝鲜三个王朝。对古朝鲜这一概念,其他国家的学者与南北韩学者的理解有所不同。其他国家的学者主要用该词指信史(箕子朝鲜、卫满朝鲜和汉四郡)产生以前,朝鲜半岛地区的古代文明。而朝鲜和韩国单称古朝鲜,多合指檀君朝鲜和卫满朝鲜,而不承认箕子朝鲜的存在。13世纪晚期高丽王朝史书《三国遗事》是箕子朝鲜、卫氏朝鲜并立而言的。据《汉书;地理志》载"玄菟、乐浪,(汉)武帝时置,皆朝鲜、秽貂、句丽蛮夷",此处朝鲜与句丽并称,说明古朝鲜与高句丽当时是两个不同的部族群体。《后汉书;高句丽传》也指出,高句丽南与朝鲜相接。说明高句丽当时并不领有古朝鲜,古朝鲜也不包括高句丽。

古代朝鲜的武器叉在远古时代,为捕鱼狩猎的生产工具,后演变为一种兵器。 朝鲜文化源自中国,叉在阴阳学说中又属“阴”性,作为兵器具有肃杀,严厉的的寓意,原本是古代朝鲜地方部队(类似今天的警察)的主要兵器,同时也是一种代表法律的象征。 在中国明代,倭患不止,朝鲜也同样受到倭寇侵拢,倭寇善用刀,叉这种兵器的特性对克制以劈砍为主的刀剑类兵器非常有效,尤其是在海战中,手持钢叉接舷格斗的朝鲜兵比使用刀剑的倭寇更占上风,所以这种兵器渐渐为正规军所选用。 但是在朝鲜世宗大王征对马岛的战役中,钢叉暴露出了不利于在山地环境中近距格斗的劣势。 总得来说,朝鲜军选用叉作为主战兵器,是通过很多实战之后做出的选择,也和朝鲜当时主要威胁来自“海上倭寇”这一点有密切关系。 古朝鲜的传说根据高丽时代僧侣一然所编撰的史书《三国遗事》和李承休编撰的《帝王韵纪》的记载,帝释桓因(桓因即帝释,帝释天,别名释提桓因)的儿子桓雄想下凡与人类一起生活。得到桓因的同意,桓雄率领3000人降临到太伯山,建立了神市。除了带来风伯、雨师、云师外,桓雄还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则,并教给人类各种各样的艺术、医学和农业技术。 据说,当时山洞中的一个虎和一个熊,求桓雄把他们变成为人。桓雄给了他们20片蒜和一把艾草,并告诉它们吃完之后百日之内不

朝鲜高丽王朝历史

朝鲜高丽王朝历史 农学院 农林经济管理 郑于华 2134123388

高丽王朝(西元918-1392年)是中世纪东亚一个重要的政权,可以说是首次实现朝鲜半岛民族与文化彻底融合统一的朝代。高丽王朝的文化元素,在现代朝鲜半岛文化中占有重要一席,其象征意义更大大影响着现代朝鲜民族的思维。今天韩国国名的英文“Korea”,正是“高丽”的音译。 西元9世纪,千年古国新罗王朝政散人离、日趋没落,终于在世纪的末年重新陷入三国鼎立的状态,史称“后三国时代”。在统一的新罗王朝之前,朝鲜半岛存在着三个分庭抗礼的国家,称为高句丽、百济、新罗—新罗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联合唐朝次第蚕食高句丽与百济的国土,在高句丽与百济灭亡之后,新罗成为半岛上唯一一个统一国家。然而,统一只维持了一百多年。之后,不满新罗王朝统治的群雄纷纷揭竿而起,消亡的高句丽、百济亦趁此机会借尸还魂。率先复兴的是“后百济”。另一位豪杰也热衷于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在新罗内部权术争斗中失败的新罗王子弓裔,则在松岳(即今开城)打着“后高句丽”的旗号,发起对故国新罗的疯狂报复。不过他对新罗人的极端仇恨却丝毫没有改变。于是,在朝鲜半岛上斗个你死我活,然而沸腾的热血与杀戮的快感无益于构筑万世基业。弓裔虽然建立了霸业,可是他的性格暴虐古怪。他对自己在新罗遭受的耻辱耿耿于怀,为此他对新罗人实施灭绝种族的政策。他肆意屠杀部下甚至妻子儿女,一时间人心惶惶。于是,更具政治抱负和战略眼光的部将王建将之推翻。 王建出身于松岳的海上商人家庭,因为家族与个人的声望而被弓裔任命为松岳的守将,并统领水军。此后,王建屡立战功,受到弓裔的赏识,官居百僚之首。王建并非一般武夫可比,他对形势具有高瞻远瞩的见解。在夺得权柄之后,他一边谋划着一统半岛的事业,一边巧妙处理涉及立国方略的原则问题。面对势力强大的后百济,王建采取步步为营的谨慎对策,而对新罗小朝廷则报以忠顺的拥戴者姿态、暗地里却不忘不断施加压力。最后,机会终于来临。苟延残喘的新罗朝廷终于不得不向王建出降,接着后百济发生王位争夺的内乱。后百济王子神剑发动政变,软禁父亲甄萱而自立。甄萱九死一生逃出重围,被迫接受王建的保护。在甄萱的引导下,以新罗正统继承者自居的王建发兵攻灭后百济,后三国时代再度归于一统。 收拾三国的混乱局面之后,王建自命为高句丽的正统化身,因而代替新罗王朝获得合法的理由。追本溯源,高句丽王室出自夫余国王族,而百济王室则出自高句丽王族。考虑到这种千丝万缕的高贵血统,古代朝鲜民族对高句丽的执著可想而知。然而对于自身无缘于高句丽王族血统的王建而言,退而求其次采取“精神继承”,亦不失为巩固其支配权象征的有效方式。 第一代、高丽太祖应运元明光烈大定睿德章孝威穆神圣大王—王建(西元918-943年在位)王氏之所以可以统一半岛,依靠的是豪族们的力量。自新罗末年中央失权,地方上的豪杰自筑城寨统治地方。在高丽统一半岛之前,王建在其霸主的道路上得到其他豪族的支持。没有这些经济、军事实力雄厚的豪族的支持,单凭王建的韬略不足以成就他的功业。在平定各国之后,王建继续笼络新旧豪族,极力统合地方色彩浓厚的大小豪族势力。据说王建的后宫嫔妃在二十九人以上,其中相当部分来自于各豪族的家庭。王建的良苦用心,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王建收服地方豪族的构思只在当代产生效果,却无力为后世建立稳固的统治基础。与豪族联姻的结果,大量权门外戚产生。类似势力的崛起,围绕王位争夺的争斗随之而来,王建一旦死亡,这些潜在矛盾再也无人能够驾驭。“王规之乱”即是典型的事件。王规是两朝外戚,他的两个女儿嫁给了王建,另外还有一女嫁给了王建的儿子惠宗王武。即便如此,王规对自己的权势还不满足,他

中国历史各王朝的知识点总结记忆

中国历史各王朝的知识点总结记忆 夏——流水帐、虚无飘渺。 商——第一个革命成功的王朝,也是甲骨文盛行的朝代。 西周——第一个亡于游牧民族的王朝,也是第二个革命成功,又是唯一一个国人敢把自己国君驱逐的王朝。 东周——五百年无作为,王权国力越来越衰弱的朝代。产生了大量的智慧、贤惠的人物,也产生了大量的成语。 秦——一统天下,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的王朝。也是宗室无权,用法过度,宦官首次执掌政权的朝代,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西汉——成功消除少数民族威胁和唐一样辉煌的王朝。也是从完整意义上统一华夏,第一次出现出现太后全面干政的王朝, 东汉——第一个宦官严重乱政的王朝。由豪强支持诞生,中间陷入外戚和宦官的权力更替斗争的怪圈,爆发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农民大起义,最后又被豪强所取代。 新——空想社会主义改革失败的朝代,中国史学上第一个伪朝。 曹魏——对诸王宗室压制最严的朝代。 蜀汉——权臣掌权不乱政,皇帝昏庸各不干。 东吴——第一个派军队到海外的王朝。 西晋——诸侯作乱最严重,导致中国300年大分裂的朝代,产生了中国历史上智力严重有缺陷的第一个皇帝。 东晋——始于权臣,终于权臣,从开国到亡国一直在权臣的阴影下、皇权始终比较弱的朝代。 (北朝)北魏——第一个入主中原接受汉化的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 (北朝)东魏——傀儡王朝,皇权最弱的朝代 (北朝)西魏——也是皇权最弱的傀儡王朝。 (北朝)北周——辛辛苦苦统一北方,却为他人做嫁衣裳。

(北朝)北齐——国力先强后弱、皇帝先明后昏,最终亡于北周。 (南朝)宋——南朝中最强盛、疆域最广。 (南朝)齐——年轻皇帝干傻事最多、下场也最悲惨的王朝。 (南朝)梁——佛教最盛行的王朝,中国的皇帝第一次萌发了出家的念头。 (南朝)陈——第一个把自己的姓作为朝代名的王朝,南朝中最弱的一个。 隋——一统天下,和秦有点相似的王朝,二世而亡。出了中国第一个争议较大、且最荒淫无耻的皇帝。 唐——第二个出现太后全面干政的王朝,也是第二个宦官严重乱政的王朝。历史上一般被认为是最辉煌的,是现代中国人回忆中最感受到骄傲的朝代。也是唯一一个出了女皇帝的朝代。还是个后期宦官在中国历史上最横行的一个朝代。 后梁——中国史学上第二个伪朝。 后唐——报仇报的最彻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典型王朝。并且弄丢了传国一千多年的国宝和氏壁。 后晋——第一个媚事于异族的朝代。第一个屈辱的中原王朝。 后汉——最短命的王朝。 后周——积极开拓刚发展就突然遭扼杀的朝代。其后几百年中原对外无大的作为。 北宋——政治制度最好的一个王朝,文功达到顶峰的王朝。相比其他王朝有下列特点:无女祸、无外戚祸、无边镇祸、无乱民祸、无宦官祸、无权臣祸。(这些无都是相对的,不是一点不存在)。但又是开拓疆土最失败、武备较差、对外战事最不利、受少数民族骚扰严重的一个的大王朝。 南宋——和北宋差不多,但比北宋多一份屈辱,少一份土地,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受少数民族屈辱的王朝。 辽——未能入主中原但对中原构成威胁的少数民族王朝。灭宋能力不够,与宋结为兄弟之国。被宋金合灭。 金——入主中原,未能统一华夏的少数民族王朝。灭了宋一半江山,和宋成为君臣之国,后改成叔侄之邦。被蒙古和宋合灭。 元——异族入侵,全面控制华夏的第一个王朝。攻宋最猛,彻底亡了宋朝。

高丽王朝为何盛行近亲婚姻

高丽王朝为何盛行近亲婚姻 高丽王朝盛行近亲婚姻的原因关于这一问题,韩国学界多有探讨。 一般认为高丽王室的近亲婚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担心王室之女与他姓豪族联姻会造成王室势力的分裂,惠宗将其长女嫁给其同父异母之弟昭的用意就在于巩固王族势力;其二在于早期王建与各地豪族联姻所生子女再相互联姻,从而构成双重的姻亲关系,这不仅可以巩固王室势力,而且还使王室始终处于这种婚姻关系网的顶点;其三在于维护王室血统的纯正。 不过,这种分析仅仅从权力结构的角度出发,而忽略了当时社会氛围的影响。 我们知道,高丽王朝是在平定了朝鲜半岛后三国的混乱局面后建立起来的,这时的高丽社会并没有受到太多儒家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更主要的是继承了新罗的社会遗风。 新罗社会是一个具有很多母系社会遗风的社会,近亲婚姻也很常见。 在新罗王室,堂兄堂妹之间的近亲婚、叔侄之间的近亲婚等都曾存在过,新罗第20代王慈悲麻立干就娶了自己的堂妹,由此可见在新罗这种近亲婚并不被认为是有违人伦的。 因此在新罗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高丽王朝,其社会风气也受到了新罗的影响。 在高丽王朝的王室近亲婚中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王室的女性在

出嫁时均不使用父姓,像前文提到的献贞王后使用的是其母亲之姓皇甫氏,而成宗之妃文德王后使用的则是祖母的姓。 那么高丽王室之女出嫁时为什么不使用父姓而使用母姓或祖母之姓呢?不少韩国学者认为这是为了掩盖其同姓婚、近亲婚的事实,但如前所述,这种婚姻关系在高丽王朝很普遍,无须掩盖。 还有学者认为,在高丽王室公主被视为母亲一侧的子孙,由此拉近豪族与王室的情感距离。 这种从政治术策的角度出发的解释还是显得过于牵强,更何况高丽王室之女基本上都是与宗室成员联姻,虽使用外家之姓,但由于血亲关系越来越远,且与外家联系有限,与外家的亲密感也就随之降低。 其实高丽王室之女使用母姓或祖母之姓还应该从新罗的社会风俗中寻找原因。 在新罗时期,人们一般会使用两种或三种姓氏,即父姓、母姓或祖母之姓,如新罗名臣金堤上又称朴堤上,为佛教传播而殉教的异次顿又称居次顿,据记载他还有金姓和朴姓。 因此高丽时期使用母姓或祖母之姓肯定也是受到了新罗社会遗风的影响 后来他投靠了后高句丽的弓裔,在弓裔手下立下诸多战功,成为其得力战将,也在武将和豪族中树立了自己的威望,正是靠着这种威望和武将及豪族对弓裔父子的不满他才得以开创一代霸业。 虽然王建创立了高丽王朝,登上了王位,但高丽初期的政权其实

曾受中原王朝进贡的政权列表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 1 曾受中原王朝进贡的政权列表 中国本部(多为汉族王朝)在历史上依照其军事和文化上优势曾被其周边的其它国家或政权进贡。不过汉族各王朝由于种种原因也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向其它民族政权(多在今中国境内)进贡,以黄金、白银、绸料、牲畜、食料、饮料为主要物品。 [编辑] 列表 曾受中国中原王朝进贡的民族列表 时代 受进贡国 进贡国 政治关系 时间 事件 冷 兵 器 时 代 匈奴 西汉 兄弟之盟,汉为兄,匈奴为弟 前198年-前138年 根据《汉书》记载,前201年匈奴入侵,韩王信向匈奴投降,汉高祖亲 征,打败了韩王信,前200年,追击时一度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后来匈 奴的冒顿单于不时侵入代地内。[1] 前198年,汉高祖请和,与单于约为兄弟,接受汉匈双方以长城为界并同意每年向匈奴进贡丝绸,米酒和粮食的岁币,直至前138年,前后60年。[2] 对等的敌国关系 前89年 狐鹿姑单于遣使向汉朝索要米酒1万石,粮食5千斛,丝绸1万匹的岁币。[3] 突 厥 北齐 父子藩属,齐周为儿,突厥为父 572年 北齐曾向突厥进贡,北周岁给丝绸10万段。[4][5] 北周 隋朝 对等的敌国关系 581年 -583年 隋朝依北齐、北周之制向突厥进贡。[6] 599年-611年 599年,隋代击败占据漠北的达头可汗,次年(600年),启民可汗称隋朝皇帝为圣人可汗,南迁的突厥部众成为隋朝的属国。隋文帝为归附的启民可汗率领的突厥人筑金河、定襄二城于河套。[7] 但直至607年,隋一代始终未能平定漠北,引突厥可汗北上。[8] 其后隋亡,隋炀帝孙杨政道被处罗可汗拥立为傀儡隋主,都定襄。[9] 611年 581年起,隋在今陕北和宁夏6次修筑长城以防卫突厥,前后动用了128万人,死者近60万。[10]611年,农民起义爆发,隋朝以夏和灵州(今陕 北和宁夏)一线为北方边界,而河套(今属内蒙)逐渐被突厥占据。[11] 唐 朝 文书用“启”,称臣 617年 太原留守李渊因马匹殊乏,以“胡兵非所须,而马不可失”为由遗刘文静 向突厥国始毕可汗借马攻长安,承诺平民、土地归他所有,财物归突厥。 始毕向李渊资助2000匹马与500突厥兵。此时三辅正为平阳昭公主的“娘子军”所收复,而李渊破长安城后,便处死留守阴世师和骨仪。 [12] 次年,隋炀帝为鲜卑人令狐行达所杀,隋亡。[13] 史料透露李渊曾经称臣 纳贡。[14] 619年2月,始毕欲与梁师都、刘武周共寇太原。[15] 对等的敌国关系 620年-626年 620年,突厥入侵凉州,总管杨恭仁被打败,唐与突厥的战争爆发。 [16]622年,唐朝纳封德彝的提议,正式向突厥开战。[17] 至626年,突厥军队 先后被李神符、宇文歆、双士洛、安兴贵、李道宗、秦武通、刘大俱、 刘君杰、蔺谟、王君廓、李幼良、李靖、柴绍、尉迟敬德等击败,共计斩1万馀级。[18][19] 626年626年,突厥国率兵40万直逼唐都长安城,京师震动。此时,长安兵力

元朝索要上千绝色“贡女” 高丽王竟出此奇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元朝索要上千绝色“贡女”高丽王竟出此奇招 导语:一群身着华丽服装的年轻女子,分乘几辆宽大的马车,由众士兵护卫,向元大都(今北京)进发。她们满脸悲伤,频频回望家乡的方向。她们就是名噪 一群身着华丽服装的年轻女子,分乘几辆宽大的马车,由众士兵护卫,向元大都(今北京)进发。她们满脸悲伤,频频回望家乡的方向。她们就是名噪一时高丽“贡女”,是元朝附属国高丽向元朝上供的特殊“朝贡品”。从元起到元灭期间的百余年,数千刚刚成年的高丽贡女泪别亲人,被运往元大都,供贵族享乐、士兵婚配。 蒙古人的铁骑世所闻名。所到之处,臣服者众。高丽就是被这铁骑征服的。著名的成吉思汗同志在1218年率先对高丽发难,以追缴契丹残部为由进入高丽。这个入侵理由与多年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的借口----“寻找丢失的士兵”,是如此雷同。此后的五六十年间,元朝有事没事就派军队打击一下高丽,被打怕了的高丽王朝在内忧外患下,说,我投降了,别打啦!时年1258。“你的就是我的”,习惯了在战争中劫掠财富的蒙古士兵,毫不客气地收下了高丽国进贡的人参鸡、金银玉器、粮草、兵员、宦官等,收下之后还觉得不够,“多年前就提的要求你们敷衍了事,以后的贡品,高丽女人不可少。”在元朝的虎视眈眈下,高丽国王室为了保护政权和疆土,全力以赴讨好大元。 讨好一:让我儿当您的女婿吧 1271年,与忽必烈有交情的高丽元宗为世子王昛求婚:让我儿当您的女婿吧,他有房有车,他一定听您女儿的话,他一定会非常孝敬您老人家。忽必烈前思后想:他这是在认怂,表忠心啊,不过怎么说也是个金龟婿。正在努力施行怀柔政策的忽必烈答应了,将长女忽都鲁揭里迷丝(名儿不好记)许配给了忠烈王王昛。16岁的公主嫁给了38岁 生活常识分享

夏商时期中原王朝的向外扩张和中原文化圈的拓展-最新文档

夏商时期中原王朝的向外扩张和中原文化圈的拓展 在史前传说中的五帝时代, 也就是考古学上所谓的铜石并用 时代,在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生活着华夏部族, 黄河下游的海岱 地区生活着东夷部族, 长江中游地区生活着苗蛮部族, 这些部族 文化之间存在着交流与互动。而以中原为中心全方位的文化交 流,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促进着民族间的理解和 朝继承了这个强有力的趋势,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初步发 展。本文主要以青铜文化为视角, 探讨夏商时期中原地区与周边 地区文化交流互动的情况及其与广义中原文化圈形成、 中华文明 发展的关系。 由于华夏族创建的夏王朝在黄河中游今豫西、晋南地区立 中原在全国的地位逐渐加强,以豫西、晋南为中心的中原地 区开始成为华夏文化的核心区。 有学者指出: “由于夏王朝正好 位于中原地区, 夏朝建立后虽然经过一番周折而终于得到巩固和 发展,在诸多族系中华夏的势力脱颖而出, 中原地区在全国的地 位突现出来,从而对往后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 认同,推进着多元文化和社会一体化趋势的发展。 夏商周三代王 国,

响。”大量考古资料表明,在公元前 2000 年以后, 入停滞或者衰退, 而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却迅速崛起, 成为一 种强势文化, 从而影响了周边地区的文化发展。 中原地区作为中 华文明中心的地位逐渐显现, 周边地域文化逐渐被纳入以中原王 朝为中心的轨道,这是中国文明起源于早期发展的整体特点。 二里头文化是在河南龙山文化煤山类型的基础上继承和发 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考古学文化,它因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而得 名。二里头遗址是一处夏代后期的都城遗址, 考古工作者经过近 50 年的发掘,发现了大型建筑基址、贵族墓葬和手工业作坊, 出土了大批遗物。 如今二里头文化遗址已发现二百余处, 分布范 围西起陕西东部,东至河南商丘,北部逾山西南部霍太山,南抵 湖北北部。 其中豫西和晋南是二里头文化分布的中心, 所见遗址 最为密集。这与文献记载的夏人的活动地域恰好相符。 一般说来, 二里头文化可分为两个类型, 一是二里头类型, 分布在豫西地区; 一是东下冯类型,分布在晋南地区。二里头文化共分四期,其年 代属夏代后期。 的发展。二里头文化的青铜器成为当时社会已经进入铜器时代的 标志。“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中原地区冶铜业的进步特征主要 表现在铜器数量增加, 器类大大丰富, 尤其是青铜容器的出现集 中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冶铸水平。 另一方面, 青铜合金已占据统治 地位,而且主要是锡青铜、铅青铜和铅锡青铜。”就冶铸技术而 言,“大约从二里头文化二期开始, 在二里头这处大型中心聚落 (或为都邑 ) ,逐渐扬弃了石范这种对铸造技术发展有很大限制的 模具,这一变化极大地刺激并提升了中原地区金属冶铸业的水 平”。“到二里头文化晚期,又发明出高铅合金青铜,同样也是 为满足铜礼器的需求而创新的技术。 随着上述一系列‘高科技' 的出现, 使得中原地区的金属铸造业开始大踏步迈进, 在铸造技 术上将其他地区远远甩在了身后, 一跃而跻身于当时世界金属铸 造业的前列。 ”玉器制作是中原二里头文化时期一种新兴的手工 业,这时玉器已有成批量的出土。 在现已出土的该期近 400 件玉 器中,有 300 多件出土于二里头遗址。这批玉器不仅数量较大, 而且品种繁多。 综观这个时期各个地区的考古学文化, 虽然都已进入了青铜 时代,但中国的地域 文化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中原地区之外的文明起源中心无不陷 考古发现表明, 到了夏代, 中原地区的铜器铸造业有了飞跃

中国古代朝代东西晋南北朝时期

中国古代朝代东西晋南北朝时期 下面是有中国古代朝代东西晋南北朝时期,欢迎参阅。 中国古代朝代东西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 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 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在从魏至隋的三百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陈寅恪先生对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最精湛的部分,也是他超越前人的方面在于:一是史料的扩充,如诗文与史实的互证、考古与音韵资料的应用、域外记载的采撷;二是分析方法的改进,即史法的进步。 陈寅恪在考据学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同时他又受到新思潮以及在国外从事研究经历的影响,故不拘囿于传统的朴学方法,运用了各种新颖的方法、理念和观念,从而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极其丰富的成果,对后世学者影响甚大。 就陈寅恪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来说,他不仅在许多方面有开拓创建之功,而且有不少方法、结论至今仍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中国古代朝代东西晋南北朝政治各国「魏晋南北朝」,它是几个朝

代统称的复合词,虽然只有五个字,但其中所包括的朝代或国家,可以多达几十个。 我们不妨就先从「魏晋南北朝」一词开始,「魏」指的是三国里的曹魏。 由于曹魏受汉室禅让,在三国时代及后世被肯定为中原王朝,而「蜀」、「吴」两国为该时代的附属割据王国,所以「魏」为正统,可以称为「魏朝」。 而「晋」主要指的是三国灭亡后,由司马氏所建上的西晋王朝与后来割据在南方的半壁江山东晋王朝(此时北方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南北朝」则指晋朝正式灭亡后,南北对峙形成的几个朝代,南方包括宋、齐、梁、陈四朝,北方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直到隋朝建立,统一中国南北方后,自东汉灭亡后,长达近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才算正式结束。 除了魏晋南北朝一词外,也有以「六朝」来指称这个时期的用法,六朝指的是孙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几个朝代的时间基本上与魏晋南北朝相当,它的特点是这六个朝代都立国于江东地区,而且国都都在建康(或称建业、建邺,即今日之南京)。 五胡十六国匈奴人刘渊建立汉政权(后改国号曰赵,史称前赵),公元316年,刘渊族子刘曜攻占长安,俘晋愍帝,西晋亡国,共历四帝、52年,北方从此进入所谓的「五胡十六国」时代。 五胡十六国,自公元304年刘渊称王起,北方各民族纷纷建立起

朝鲜_韩国古代史学略述

史学史研究 1998年第3期 朝鲜、韩国古代史学略述 田廷柱 提 要 自古以来,中国同朝鲜半岛国家就有着睦邻友好的政治关系。广泛的 文化交流对朝鲜半岛史学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从其发展历程来看,大致经历了三 个时期:在高句丽、百济与新罗三国鼎峙时期,是史学的发生与建立时期;在统一新罗 时代,是史学的发展时期;到了高丽王朝,开设了史馆,设置了完备的史官,建立了修 史制度,编修了大量的多种体裁的史书,标志着史学已进入了繁荣时期。至今尚保存 的不少历史巨著名作,说明朝、韩国已成为世界历史上史学较发达的国家。 关键词 朝鲜 韩国 史学 综观朝鲜、韩国古代史学的发生,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高句丽、新罗与百济三国鼎峙时期(公元前一世纪公元668年),是史学的发展与建立时期;统一新罗时期(668935年),是史学的发展时期;高丽王朝时期(9361392年),是史学的兴盛与繁荣时期。分别论述如下: 一、三国时期史学的产生与建立 中国的史籍很早就传播到朝鲜半岛国家。!周书?卷四九!高丽传?云:#书有!五经?、!三史?、!三国志?、!晋阳秋?。?%而!旧唐书 高丽传?记载较详,曰:#其俗多爱书籍,至于衡门 养之家,各于街衢造大屋,谓之堂,子弟未婚之前,昼夜于此读书习射。其书有!五经?及!史记?、!汉书?、范晔!后汉书?、!三国志?、孙盛!晋春秋?、!玉篇?、!字统?、!字林?;又有!文选?,尤重爱之。?!史记?、!汉书?、!后汉书?与!三国志?都属纪传体史书,习称#前四史?。孙盛系东晋人,所撰!晋春秋?为编年体史书,专记东晋史事。 !旧唐书 百济传?也记载了百济国的情况,只是甚为简略:#其书籍有!五经?、子、史,又表疏并依中华之法。?由于此处仅用一个#史?字概括之,所以究竟是指哪些中国史籍传入了百济国就不得而知了。同书对中国史籍在新罗的传播情况记载也不多,只记载了贞观二十二年(648)新罗真德王遣其弟金春秋等人来朝,唐太宗#因赐以所制!温汤?及!晋祠碑?并新撰!晋书??。这是史书明文记载的中国史籍在朝鲜半岛三国的传播情况。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五经?当时虽被尊为儒家经典,但在有识的学者看来,经书也是史书。班固早就有#言为!尚书?,事为!春秋??之说,把它们视为记言记事的史书。这些中国史籍源源 %#高丽?即高句丽。自隋初文帝封高句丽王高汤为高丽王后,遂称其国为高丽,至唐相沿不变。按!晋阳秋?即!晋春

中国历史朝代概略

历史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夏朝: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 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开国者:启,结束者:桀。这个很有意思,一个启,一个桀(结)。国姓:姒。 商朝: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开国者:汤,结束者:帝辛。国姓:子。 周朝: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88年,另一说是868年,两者 相差近一百年,问题在于周朝的建国之年一直无法确认。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 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今陕西西安西南),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阳)。史书常将西周 和东周合称为两周。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以韩、赵、魏联手打败执政的智氏家族,三家分晋为分水岭,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国姓:姬。 秦朝: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秦人 的祖先大费是黄帝之孙的后裔,舜赐其嬴姓。开国者:嬴政,结束者:子婴。 汉朝:汉朝(前202年-220年),是继秦朝后出现的,在中国历史上极具有代表性,具 有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公元前206年被封为汉王,之后楚汉相争获胜建立西汉,汉初在消 灭异姓后政局趋于稳定。相继休养生息开创文景之治,即位后攘夷拓土,被称为,至时期国 力达到极盛,史称孝宣之治。公元8年,王莽篡位,西汉灭亡。不久爆发起义,刘秀称帝, 建立东汉,定都洛阳。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开创光武中兴。沿袭轻徭薄赋开创,继位后开 创永元之隆,东汉国力达到极盛。中后期爆发黄巾之乱,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 后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篡位,东汉灭亡。开国者:刘邦,结束者:刘协。 三国:从220年起,在我国历史上先后建立了魏、蜀、吴三个国家,它们三分东汉州郡之地,各霸一方,称王称霸,互相对峙,这种政治局面习称为“三国鼎立”。公元280年,晋灭吴,三国结束。 晋朝:晋朝(265年-420年),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西晋为中国历史上九个大统 一王朝之一,两晋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其中东晋属于六朝之一。265年司马炎篡魏,建立 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西晋灭亡,史称“五胡乱华”。317年,晋室南渡,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六年。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开国者:司马炎,结束者:司马德文。 南北朝: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上承下接隋朝, 由420年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包含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公元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势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式,故称为南北朝。 隋朝: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隋朝开创 科举,设三省六部,开发京杭大运河。开国者:杨坚,结束者:杨广。 唐朝: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 二百八十九年。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