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重点图表解读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重点图表解读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重点图表解读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重点图表解读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重点图表解读(第五章)【图5.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分布】

【知识链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在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以南、以西地区为我国的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形主要为高原。向东进入我国的第二级阶梯,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平均海拔1000~2000米,分布着我国绝大部分的高原和盆地,再往东进入我国第三级阶梯,集中了我国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我国各地的降水差别很大,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距海洋近,受夏季风的影响大,降水丰沛;西北内陆地区距海洋遥远,受夏季风的影响小,降水稀少。

我国领土最南端和最北端所在的纬度相差近50度,除青藏高原外,从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这主要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在冬季,南北气温的差异更为明显。

【图表解读】本图是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年平均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的叠加图,它综合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

自东向西,我国地势逐级下降,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气温及对应的景观表现有规律的变化。第一阶梯上的青藏高原,地高天寒,白雪皑皑,冰川广布;向东到了长江三角形洲,地势低平,气候温暖湿润,一派“水乡”景色。

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沛,东南沿海地区降水多,植物生长茂盛,山清水秀;向西北,随着降水量的减少,植被开始变疏;再往西,戈壁、沙漠广布。这些自然景观的显著变化都与降水量的变化相关。

从南到北,随着纬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南部的海南岛与北部的黑龙江在气候、自然景观等方面差异明显,对比强烈。

我国各地的气温、降水、地形、地势等各个地理要素不完全相同,自然环境存有着明显的差异。

【图5.3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图5.4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知识链接】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山脉,东西方向延伸,横亘在我国中部;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向东流经安徽,于江苏注入洪泽湖,全长约1000千米。秦岭—淮河这条分界线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地理界线,此线南、北两侧的气候差异较大,人文地理景观也存有很大的差异。

【图表解读】本图是秦岭—淮河南、北农村生活景观的素描画。南、北方人文地理特征的差别主要是受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就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来说,北方多旱地,南方多水田。因为南方降水多,河流流量大,水资源充足;北方地区降水较少,河流流量也小,

水资源相对较为贫乏,种植需水少的小麦、大豆等旱作农作物。因为北方纬度高,光照不如南方充足,农作物一年只收获一次或两年收获三次;南方纬度低,光热水资源丰富,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农作物一年收获二至三次。因为降水、气温的差异,南、北方民居的屋顶坡度不同,墙体厚度、高度也有差异,表现为北方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南方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高而大。就交通来说,北方以陆路运输为主,南方的水运地位仍然重要。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影响因素旱地为主水田为主地形、气候

土地利用类

主要农作物小麦、大豆等水稻、油菜等气候

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二熟或三熟气候

陆路运输为主水运为主地形、气候

传统运输方

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

屋顶坡度较大、墙体高气候

【图5.5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知识链接】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差异显著。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如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例如根据气候特征,把我国划分成热带、亚热带、温带等不同的气候类型区;根据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关系,划分成湿润区、半湿润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四类不同的干湿地区;根据气温的差异,划分了不同的温度带等。

综合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每一个区域,都有显著的地理特征。但每一个区域内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重点图表解读(第六章)

河南省伊川县葛寨乡寄宿中学赵敬君

【图6.6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

【图表解读】东北地区气候的最大特点是冷湿。冻土分布广泛,有大面积的沼泽地,经过良性的垦殖经营,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加上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杂粮等。春小麦产量全国第一,主要的经济作物有大豆、甜菜、亚麻。东北的甜菜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辽东半岛出产的苹果驰名中外。

黄河中下游地区属于暖温带,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年际变化大,耕地多为旱地,光照、热量充足,农作物多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小麦以冬小麦为主,苹果、葡萄、梨、柿等温带果树广泛种植,且品质优良。栗子、核桃等木本粮食、木本油料树,也广泛种植。本区特有地形、气候条件对棉花生长特别有利,形成了冀中南、鲁西北、豫北三大产棉基地。

东北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平原面积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但因为降水较少,耕地多为旱地,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图6.13东北三省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

【图表解读】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又紧临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长冬严寒成了东北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绝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从图中能够看出,黑龙江北部的漠河年平均气温在-4℃以下,辽东半岛南部的大连年平均气温在6℃以上,南北差异较大。东北地区绝大部分处在中温带,北部少部分地区位于寒温带。

从降水量的图例中能够看到,东北三省降水分布不均,从东南向西北降水量逐渐减少。

即使东北地区降水不是很多,但因为气温低,蒸发量小,沿国界线分布的带状区域属于湿润地区,中部属半湿润地区。

【图6.14东北三省雪期始期、终期和雪厚的分布】

【知识链接】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中间的日期叫雪期。

【图表解读】认真阅读图例,弄清楚图例中数字所表达的含义是理解此图的关键。横线上方标注的是降雪最初日期,下方标注的是降雪最终日期,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即为当地雪期天数。旁边标注的红色数字是最大积雪厚度,以厘米为单位。

漠河初雪日为9月7日,终雪日为次年的6月14日,雪期为280天左右,齐齐哈尔初雪日为9月25日,终雪日为次年的5月24日,雪期为241天左右,沈阳初雪日为10月31日,终雪日为次年的4月14日,雪期为166天左右。从漠河到齐齐哈尔再到沈阳,纬度越来越低,雪期天数逐渐减少,主要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延吉的积雪厚度为58厘米,长春为22厘米,漠河为53厘米,三者差别较大。因为延吉属于丘陵地形,地势高于长春,加上距离海洋近,水汽更为充足,故降雪厚度大于长春。漠河积雪厚度最大,主要是受纬度的影响。

【图6.20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

【图表解读】东北地区分布着稠密的铁路网。哈尔滨到满洲里的滨洲线、哈尔滨到绥芬河的滨绥线与哈尔滨到大连的哈大线,构成我国东北三省的“丁”字型铁路骨架。京哈线经过辽西走廊与北京沟通,最终与全国铁路干线连接在一起,可到达全国各地的主要城市和港口。

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是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城市,工业基础雄厚。现有沈阳机床、沈阳化工、东北制药等重点企业。被称为“冰城”的哈尔滨,是东北最大的国际航空港及内河港口,是东北地区北部最大的铁路枢纽。长春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主体,工业部门齐全,现有一汽集团、一汽轿车、长春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国家重点企业,同时还是我国著名的“电影城”。

大连港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海港,这里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我国优良的海港之一。其航线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大连夏季气候凉爽,是良好的避暑胜地。

【图6.21东北三省铁路与城市的分布】

【图表解读】东北地区分布着稠密的铁路网。哈尔滨到满洲里的滨洲线、哈尔滨到绥芬河的滨绥线与哈尔滨到大连的哈大线,构成我国东北三省的“丁”字型铁路骨架。京哈线经过辽西走廊与北京沟通,最终与全国铁路干线连接在一起,可到达全国各地的主要城市和港口。

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是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城市,工业基础雄厚。现有沈阳机床、沈阳化工、东北制药等重点企业。被称为“冰城”的哈尔滨,是东北最大的国际航空港及内河港口,是东北地区北部最大的铁路枢纽。长春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主体,工业部门齐全,现有一汽集团、一汽轿车、长春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国家重点企业,同时还是我国著名的“电影城”。

大连港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海港,这里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我国优良的海港之一。其航线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大连夏季气候凉爽,是良好的避暑胜地。

【图6.25黄土高原的地形】

【知识链接】在我国北方地区,有一片被深厚黄土覆盖的地区那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祁连山脉东端的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南岭。主要包括山西、陕西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省部分地区,面积40多万平方千米。黄土厚度50到180米不等,黄土高原表现“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多种多样的地形。

【图表解读】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是很早以前从蒙古高原一带的干旱地区吹过来的,有“风吹来的高原”的称号。黄土高原上的黄土由较细的粉砂颗粒组成,便于耕作,含有很多氮、磷、钾等营养成分,比较肥沃。黄土质地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上的裂隙,很多物质易溶于水;黄土高原地区坡度较陡,坡面又长,下雨时地表径流量大,冲刷力强;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多集中于夏季的7、8月份,并且多暴雨;因为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滥垦滥伐,使地表变得光秃裸露,地面缺乏植被的保护,加之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破坏了地表稳定的地形,使地表变得疏松,水土流失日益严重。黄土高原地表表现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景观。

黄土高原海拔多在1千米以上,但山西的汾河谷地,陕西的渭河平原海拔则在500米以下。汾河谷地和渭河平原连在一起,是我国断裂下陷的地带。

根据地形的形成过程和黄土分布特点,黄土高原常可分为下几个部分:①陇西高原,又称陇中高原,位于六盘山以西,海拔1500~2000千米,地形破碎,包括梁、峁、沟谷等各种地形;②陇东高原又称陕北高原,海拔800~1000千米,包括六盘山以东,吕梁山以西,渭河北山以北,长城以南地区;③山西高原,包括五台山、恒山以南,伏牛山以北,太行山以西,吕梁山以东地区,海拔1000~2000千米;④渭河平原,也称关中平原,位于渭河北山与秦岭之间,西起宝鸡。

【图6.42北京的地形】

【知识链接】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背靠群山,面向渤海,北京向西北出居庸关可进入内蒙古高原;西面是黄土高原和广袤的大西北,东南面是华北平原,与渤海直线距离仅150千米,向东出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地区。

【图表解读】北京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地势较高,总体为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山地总称为西山,是太行山脉的余脉,由几条东北—西南走向的褶皱山岭组成。门头沟附近的灵山海拔2303米,是北京的最高峰。北部山地属燕山山脉,统称军都山。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沿着燕山山脉蜿蜒起伏,雄伟壮丽。北京北与内蒙古高原相连,西与黄土高原衔接。东南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绝大部分为山麓冲积扇,北京市就位于永定河的冲积平原上。流经境内的永定河、潮白河等,多发源于西北部的山地,向东南流经平原地区,最后汇入渤海。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四大区域的划分 1.我国可分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区域。 2.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大体以400mm降水量线为分界线。 3.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大体以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还与1月0℃等温线,800mm降水量线最接近。 4.青藏地区的范围大致与地势第一阶梯的范围一致。 第二节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5.南方与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区别。(课本P8、练习册P7) 项目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气候1月平均气温低于0℃高于0℃ 全年降水量400mm以上800mm以上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形高原、平原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流量小大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有无 农业生产耕地类型旱地水田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三熟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 主要经济作物甜菜甘蔗 居民生活居民主食面食米饭 民居特点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传统交通工具马车船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6.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干旱。 7.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是西北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 8.西北地区由东向西,自然景观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9.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地势高,造成高寒为主的自然地理特征。 10.我国四大牧区分别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11.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我国的主要牧区,主要畜种的区别列表比较: 牧区牧场类型主要畜种 内蒙古牧区温带草原牧场三河马、三河牛 新疆牧区山地牧场细毛羊 青海、西藏牧区高寒牧场牦牛 12.西北和青藏地区的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灌溉的地区。例如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宁夏的宁夏平原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黄河,甘肃的河西走廊的灌溉来自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新疆天山山麓的灌溉水源来自天山的冰雪融水。 13.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青稞、小麦。 14.被称为“日光城”的城市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北京

图像、图表分析题测试卷

图像、图表分析题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 1.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一定量稀硫酸的有关性质,并绘制成如下几种图像,其中不正确的是 ( ) 2.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 A.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3.下图中,四圆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一种溶液,两圆的相交部分为两溶液混合后出现的主要实验现象,下表中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 4.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恢复到原温,下列各 相关的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 )

5.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相符合的是 ( ) A.图①表示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1的盐酸 B.图②表示向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镁和锌 C.图③表示将一定质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至有晶体析出 D.图④表示向氢氧化钠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6.根据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进行提纯 B.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 C.80℃时,氯化钾与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 D.所有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或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76分) 7.(12分)根据以下A、B、C、D四幅元素含量示意图,试推测元素分布领域,将图下字母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分布在人体中的是 _________。 (2)分布在海水中的是 _________。 (3)分布在地壳中的是_________。 (4)分布在丙氨酸(C3H7O2N)中的是_________。 8.(10分)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问题。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 地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一小部分在 (热带) ,没有(寒带 ) 。气候差异大,为发展( 多种农业经济 )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1)位于( 亚)洲的东部, (太平 )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 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降水 ) 丰富,有利(农业)生产;(2)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 海外各国友好往来 ) ;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 ,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 交往和合作 ) (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 ●我国领土面积(960万 )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 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邻国14个。逆时针依次为朝鲜、( 俄罗斯)、( 蒙古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 )、(老挝 )、越南。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国、(日本 )、菲律宾、(马来西亚 )、文莱、(印度尼西亚 )。

2、我国的人口 ●人口总数:2019年( 12.95 )亿。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 东部 )地区人口密度大,( 西部 )地区人口密度较小。(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但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但自然环境相对脆弱。在目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当尖锐的条件下,开发西部,一定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不能先开发后再治理。) ●人口国策:实行计划生育。 ●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我国的民族 ●我国共有(56 )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 汉 )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壮 )族。 ●汉族分布特点: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 ( 中部 )和(东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 东北 )、( 西北 )、(西南 )。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 )族。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少数民族风情: ( 蒙古 )族的那达慕大会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全本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全 本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下载 内容预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

好河山。 教学重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分别把课前挂好的新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与四位扮演者(学生)口述台词(课文中的叙述)配套,依次打开。 [讲授新课] 这项活动完毕后,再叫一、两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

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大屏幕依次显示)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 (板书)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想一想:(大屏幕显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呢?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可做点拨,最后总结:它们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 同学们请看屏幕。(课本图5.1) 按学生座位分成四组,每个组负责在其中一个地理区域中找出有关区域的术语,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陈述结果,教师汇总:(大屏幕显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 东南沿海——经济特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热带——旅游区 长江三角洲——农业区——工业区 想一想: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吗,可以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不是,可以。 活动1:(课文第3页活动第1题)做完后,让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换划分结果。 提问:你们是不是发现划分结果不完全一致呢?

(完整)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第一节亚洲的自然环境 位置:亚欧大陆东部 面积:4400平方千米。 地形: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四分之三) 地势:地势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 岛屿:日本群岛、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 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上最大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朝鲜半岛等 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天山山脉、大高加索山脉、 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图兰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 河流流向:呈放射状流入各大洋 流入太平洋:长江、黄河、湄公河 流入印度洋:恒河、印度河 流入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亚洲被称为“巨河之洲” 湖泊: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蓄水最大的淡水湖) 里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 死海:世界上盐度最大的湖世界陆地最低点 气候特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第二节亚洲人文环境 众多的人口: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超过1亿的国家: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人口分布:南亚、东南亚、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半岛 人种:主要是黄种人: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北亚白种人:分布在南亚、西亚。

古老的文明:A:三大文明古国发祥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平原(中国)印度河谷子(古印度)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古巴比伦)B:三大宗教发祥地:基督教发祥地(西亚)、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麦加)、佛教(古印度) 经济发展不平衡:A:最为发达的国家:日本B:新兴国家:韩国、新加坡C:石油国家:海湾诸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D:贫穷国家;尼泊尔、阿富汗 第一节东南亚 位置:亚洲东南部“十字路口” 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及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 马六甲海峡为世界海上运输的咽喉 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马来群岛是世界上是庞大的群岛) 地形: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马来群岛:山地多,平原少 河流:中南半岛:湄公河(东南亚最长河流)(亚洲流经国家最多) (流入太平洋)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流入印度洋) 湖泊:洞里萨湖(中南半岛柬埔寨境内) 气候:中南半岛大部分属热带季风气候 马来群岛大部分属热带雨林气候 人口:稠密主要分布在湄公河三角洲、红河三角洲、人种:以黄 色人种为主(华人、华侨在世界上最集中)(福建、广东) 发展不平衡的经济: 农业:稻谷(湄公河三角洲、伊洛瓦底江下游) 热带经济作物:椰子(印尼)、橡胶(泰国)、 油棕(马来西亚)、马尼拉麻(菲律宾) 工业:锡(马来西亚)、石油(印尼、马来西亚) 发展快的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 发展慢的国家:缅甸、柬埔寨、老挝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提纲 1、地理区域有许多不同的类型,有的是自然区域,如珠江三角洲;有的是经济区域,如工业区;有的是行政区域,如x藏自治区。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2、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候因素,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季风的影响,青藏地区与其它地区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 3、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比较: 比较项目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少多 主要地形平原与高原为主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流量小大 河流结冰期有无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三熟 耕地类型旱地水田 粮食作物小麦水稻 油料作物花生油菜 糖料作物甜菜甘蔗 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小,墙体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传统交通工具马车船

传统体育项目滑雪、溜冰赛龙舟、游泳 4、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景观自东向西的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只有在盆地边缘出现稀少的绿洲。这一切说明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5、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自然特征是“寒”。 6、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内蒙古主要是温带草原牧场;x疆主要是山地牧场;青海和x藏主要是高寒牧场。内蒙古的三河马、三河牛,x疆的细毛羊,青藏的牦牛、藏绵羊和宁夏的滩羊都是著名的畜种。 7、除了畜牧业外,在西北地区人们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天山山麓。青藏地区发展的是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藏南谷地和湟水谷地。 1、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2、北京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河流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注入到渤海。北京皇宫的城市格局是“凸”字形的,这样的城市格局是我国历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代表作。 3、北京有着无数名胜古迹,长城、颐和园、天坛、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其中北京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4、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规划和建设包括中央商务区、国际传媒大道等在内的重点功能区,以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5、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港澳地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6、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7、香港人多地少,“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成为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8、港澳地区第三产业很发达,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知识框架: 章节主要内容 中国的地理差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区域划分种类、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地形、气候、植被、耕作制度、交通、民居、工业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分界、地形、气候、植被、农牧业、自然特征、河流 认识省级区域 北京地位、位置、气候、都市建设香港和澳门位置、制度、经济、比较台湾省位置、自然地理、资源、经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位、位置、地形、气候、农业、资源、能源 认识省内区域珠江三角洲地位、位置、经济 西双版纳位置、地形、气候、旅游资源 认识跨省区域黄土高原地位、自然状况、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措施 长江沿江地带位置、自然条件、纽带和辐射作用、生态环境 走向世界的中国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在世界中求发展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地理区域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如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等,同一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图5.1 p2) 2、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如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的温度带可分为热带、亚热带和温带,而温带有可进一步划分为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活动 p3) 3、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的差异,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图5.4 p4) 4、通过第5页活动,分析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与下列因素的联系:(1)季风区和非季风区、高山气候区;(2)气温和降水;(3)地形。 5、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夏季风影响程度,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区别(图5.9-5.13 p7-9,阅读材料 p10)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四大区域的划分 1.我国可分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区域。 2.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大体以400mm降水量线为分界线。 3.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大体以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还与1月0℃等温线,800mm降水量线最接近。 4.青藏地区的范围大致与地势第一阶梯的范围一致。 第二节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5.南方与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区别。(课本P8、练习册P7) 项目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气候1月平均气温低于0℃高于0℃ 全年降水量400mm以上800mm以上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形高原、平原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流量小大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有无 农业生产耕地类型旱地水田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三熟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 主要经济作物甜菜甘蔗 居民生活居民主食面食米饭 民居特点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传统交通工具马车船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6.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干旱。 7.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是西北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 8.西北地区由东向西,自然景观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9.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地势高,造成高寒为主的自然地理特征。 10.我国四大牧区分别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11.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我国的主要牧区,主要畜种的区别列表比较: 牧区牧场类型主要畜种 内蒙古牧区温带草原牧场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牧区山地牧场细毛羊 青海、西藏牧区高寒牧场牦牛

12.西北和青藏地区的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灌溉的地区。例如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宁夏的宁夏平原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黄河,甘肃的河西走廊的灌溉来自祁连山的冰雪融水, 新疆天山山麓的灌溉水源来自天山的冰雪融水。 13.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青稞、小麦。 14.被称为“日光城”的城市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北京 15.认识北京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课本P19)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北京大致位于40°N,116°E(北纬40度,东经116度)。 海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边缘,面向渤海。 相对位置位于天津市西北,被河北省环绕。 气候特点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夏长,春秋短。 自然环境地形西部和北部高,东部和南部低。 河流主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温榆河) 16.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城市职能)。 17.党中央、国务院的所在地是北京的中南海。 18.北京在70万年前已有人居住。中国古代有金、元、明、清各代先后在此建都。 19.北京最早叫蓟城,民国时叫北平,建国后叫北京。 20.北京主要的名胜古迹有故宫、八达岭长城、天坛、颐和园、周口店猿人洞遗址、圆明园遗址等。 21.北京的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呈“凸”字轴线型的城市格局。 22.北京的科技园区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最繁华的商业街是王府井商业街。 23.北京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怎样对待旧城?(课本P25) 答:北京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重要的古建筑、 园林和特色街区得到了保护和修缮。 24.四合院是北京的传统民居。 第二节香港和澳门 25.列表比较香港澳门基本情况。 香港澳门 位置珠江口东侧珠江口西侧 范围组成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毗邻的城市深圳珠海 面积1104平方千米32.8平方千米 人口(2011)711万55.8万 特别行政区成立时间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 区旗的底色、花红色、紫荆花绿色、莲花(荷花) 26.港澳历史。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1840年,中英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1984年,中英历经两年谈判后发布联合声明将于1997年归还香港。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香 港回归。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知识总结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第六章北方地区 一、自然特征 1、黑土地、黄土地:

(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与黄海。 (2)地形:以平原与高原为主。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3)气候:地跨中温带与暖温带,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与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地形:以山地与平原为主。“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气候: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农业发展——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发展条件 有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的气候 不利: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 (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2016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重点地图训练

一、读“我国地理分区图”及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反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将图中 A.B.C.D.对号入座: 北方地区: _____; 南方地区:______; 西北地区: _____; 青藏地区:______; 2、图中C 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D 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由于D 地区降水由东向西逐渐 ,其植被由东向西的景观变化是 — — 。 3、山脉①________,河流②________, ①②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是我国________地区与_________地区的分界线,它与我国一月_______ 等温线以及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温度带中________和________的分界线,干湿地区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一致的。 4、我国最大的河流,其源头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中下游流经的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中下游形成的平原是_____________. 5、黑龙江所在的区域是 ,广州所在的区域是 .拉萨所在的区域是 ,乌鲁木齐所在的区域是 ;我国最大盆地位于 地区,我国最高的高原位于 地区。四川盆地位于 地区。(用字母表示) 6、面积最大的区域是 ,人口最多的是 ,密度最小的是 7、A 区域耕地类型 ,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农作物的熟制为 ; B 区域耕地类型 ,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农作物的熟制为 ; 9、北方和西北地区分界线是 等降水量线,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 山脉,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 山脉、 山脉、 山脉。 10、A 、B 两区的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A 、D 两区的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C 和其他三个地区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 二、读长三角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A B C D M 铁路:A 到B 为 ,B 到C 为 海域:E 、F 、海湾:G 岛屿:H 、K 湖泊:N 2、长江三角洲是由 和 的泥沙淤积而成,是中国 最大的 三角洲。 3、长江三角洲气候湿润,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水平高, 有“ ”和“ ”的美誉。长三角区域的 核心城市 ,对长三角乃至全国起 作用,此地 的 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居居世界第一位。 4、长三角北翼的中心城市是 ,有“ ”的美誉;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的 、 、 基地。 5、长三角南翼的中心城市是 ,有“ ”的称 呼,此地的 风景秀丽,闻名古今。 6、作为长三角区域的核心,上海市哪一个区域开发提升了其国际化层次 ( ) A.浦东新区 B.长宁区 C.闵行区 D.普陀区 7、,长三角区域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试分析其发展经济的优势? 8、D (填写城市名称)隔杭州湾与上海相望; 的修建加强了该市与上海的经济联系。 9、D 到B 大桥的修建推动了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合作与交流。 10、长江三角洲以为 龙头,以 南部和 北部为两翼,逐步形成 、 发展新格局. 11、该区域有中国最大规模的城市 、最大的内河港口城市 。 三、读珠江三角洲图,回答问题 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 1、河流: B 省份A 水域:D 海域:G ②为 经济特区④为 经济特区 ③为 特别行政区,由 、 、 三部分组成,标志性建筑 ,因环境优美,有“ ”之称。 城市①为 ,是著名的 乡,有“ ”之称,有南北向干线铁路 连接北京。 ⑤为 特别行政区是世界上著名的 港有 南北向铁路 连接内地,此地经济发达, 有“ ”的美称。 核电站:⑥ 核电站 ③.珠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与 隔海相望、紧邻 和 , 是中国的“ ”,对外引进大量资金和技术,大力发展 型经济。 ⑤主导产业是 。形成了以 为基础,以 、 、 和 为支柱的 经济结构。 四:读香港特别行政区图(如下图所示),完成下列各题: 1、香港主要是由①________、②________半岛 和③________三部分组成,与④________省的⑤ ________市为邻。 2、香港与祖国内地相连的铁路名称是⑥________线,水域B 为________,C 为________海。 3、从图中看出,香港是个人多地狭的地区,为扩 展城市发展空间,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G ⑥ E H F N G k D ● M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材分析

八年级地理下册说教材 说课人刘新孔 一、说课程目标 八年级下册地理 ,讲述中国的区域地理部分。就是本册教科书的主体。对于这一部 分内容,《地理课程标准》的设计具有开创性的变革。与以往同类地理教学大纲的省区 罗列或地区分列方式不同,《地理课程标准》只就是列出了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与学习 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数量,而不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个别特殊的除外)。这就为教科书的编写留有较大的空间。在编写本册教科 书时,有以下考虑。 第一,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课时的限制,本册教科书不可能全面系统地讲述中国区域地理,而就是结合《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某些区域作为案例讲述。因此,教科书的重点不就是使学生了解系统的中国区域地理知识,而就是教会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分析与认识区域地理特点的方法。 第二,所选区域,除了《地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4个区域(北京、港、澳、台湾)以外,以典型、有特色为原则,又选择了其她5个区域,这样本册教材共选择讲述9个区域,符合课程标准中“至少学习5个区域”的要求。 这9个地理区域分别就是: 特别行政区──香港与澳门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南方地区──长株潭城市群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南地区--------贵州省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从区域选择的情况瞧,首先就是适当照顾到覆盖面,上述区域基本上涵盖了我国的 北方、南方、西北、西南以及几个特殊地区;其次,就是突出区域的典型性。除标准规 定的必选区域外,上述几个区域都就是我国非常具有特色的地区,在同类区域中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再次,展示区域的多样性。既有特色多样的区域(包括行政区、地形区、旅游区、综合区等多种区域),也有尺度不同的区域(小到省区内部的二级行政区,大到地跨数省的流域区)。我们希望学生在通过这些案例学习后,能够形成对中国区域地理初步的感性与理性认识。 二、说课程内容 本册教科书由以下四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就是对中国地理区域差异的宏观介绍。简略介绍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 分”“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等内容。希望起到两方面的作 用,一、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点作知识上的铺垫;二、由于后面的区域选择不能过多,有了宏观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以偏盖全。 第二部分就是以案例的方式,对中国的区域差异进行具体介绍。所选区域按照省级 区域—省内区域—跨省区域的方式组合。省级行政区作为我国建制历史悠久的一级行 政区划,既就是行政区,又就是经济区、文化区,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选择了较多的省区案例(5个)。其次,一些各省区内部在自然、人文或经济发展等方面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地理单元,我们选择了珠江三角洲与西双版纳作为 省内区域的案例;此外,由于自然或人文等方面的联系,我国还有许多跨越省界的区域。我们选择了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作为案例,来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 第三部分就是全书,乃至全套地理教科书的结束语。由于就是中国地理的最后一章,因此,先从中国出发,介绍我国在综合国力上的整体提高,再从世界着眼,分析当今世界就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当代世界的挑战,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这样设计,一方面与七年级世界地理部分相呼应,另一方面始终把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使教科书有比较高的立意。 三、课程结构 (一)、教科书章节与课标内容的对照 章节内容课程标准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不同的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第二节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南北方的自然差异 南北方生产与生活的差异 第三节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 干旱的西北地区 高寒的青藏地区 以牧业为主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 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 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3.说出各地例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 产、生活的影响 第八章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政治文化中心 历史悠久的古城 1.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 历史文化传统与城市职能。 2.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并对区域 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最新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本章重点图幅:图5.5 1、 地理差异表现 (1)自然环境差异 地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 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 (2)人类活动差异 农业: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主要原因是气候。 人口、城市、交通线: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人文地理的特点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4、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⑴1月0℃等温线的分界线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界线⑷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第六章北方地区 本章重点图幅:图6.3、图6.6、图6.11、图6.13、图6.19、图6.20、图6.24、图6.25、图6.28、图6.29、图6.30、图6.32、图6.42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特征: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气候 (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华北平原由海河平原、黄河平原和淮河平原组成,是由黄河、淮河、海河冲击形成的。 4、黑土地和黄土地 (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2)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1)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a.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b.气候雨热同期。 不利条件: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2)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等。 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 (3)自然灾害: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解决措施: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等。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地理差异 (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 (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⑤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图表题解题方法

高中政治图表分析说明题的解题技巧 一、分析说明题的特点 1、要求考生分析出整个材料的中心思想。 2、分析能力,作为一种考试目标,可以被分成要素分析、关系分析和组织原理分析等三种类型或三级水平。(注:第一级水平,要求学生把材料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鉴别交流内容的各个要求,或对它们进行分类。第二级水平,要求学生弄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它们的相互联结和相互作用;第三级水平,则要求学生识别把交流内容组合成一个整体的那些组织原理、排列和结构。如,根据作品所展示的内容,排论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思想感情特性的能力等。)今年分析说明题偏重于考查第二、三组,因为要素分析是关系分析、组织原理分析的基础,如果考生不能清楚地分析出材料中各个要素的话,就无法正确描述要素之间的关系,或者推出材料的中心思想。 3、在试题设问方面,考生必须在读懂材料(图表和文字)的基础上分析回答。 二、高考的分析说明题事实上大体分为两种题型,一种是图表数据式材料分析题,一种是材料说明题(包括引文式,例如来自党和政府的文件,还有叙述材料论述题)分析题。 三、图表数据式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思路 (一)“看”。看设问,浏览资料 1、首先主要看设问。审设问,不同设问决定了不同的答题方向。学生在答题时一定把问题看三篇,把问题当作一道作文题来审,把握

是从哪个方向来答题 2、其次浏览资料。 (1)审标题(表格名称)标题是图表的“眼睛”,它会告诉你图表反映的问题是什么。 (2)审图表(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关键是找到数据变化的规律。 (3)审附注(解释性的和补充性的)这是考生最容易忽视的。它往往提醒图表内容的关键。 (4)注意特定年份的意义(如78年(改革开放)、97年(香港回归)、05年(免除农业税) (二)“比”。比数据,找结论。 1、纵向比较,前后数据之间比较 2、横向比较,左右数据的比较 3、同类比较,即同类数据之间比较,可把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看成一类公有制经济,把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其他经济看成另一类即非公有制经济。 4、整体比,即表与表之间的比较。 第二步比数据,学生一定要运语言来概括数据,不能用数据说明题目,也就是把数字用文字表达出来,别外除了描述数据的变化规律之后,一定要得出结论。 (三)“析”。分析原因,找措施。 数据呈现的是现象,或反映出来的问题,到了第二、三问一般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第六章北方地区 一、自然特征 1、黑土地、黄土地: (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与黄海。 (2)地形:以平原与高原为主。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3)气候:地跨中温带与暖温带,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3)黄土地农业发展

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与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地形:以山地与平原为主。“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气候: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农业发展——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发展条件 有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的气候 不利: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 (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3)主要农作物: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就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4)问题与措施:垦荒扩大耕地,造成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为此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 3、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三、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1、文明的摇篮:(1)位置、范围: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主要包括山西省与陕西省的大部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甘肃省的东南部。 (2)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如传统民居就是窑洞;信天游就是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等 2、风吹来的黄土: (1)黄土的来源:多种假说中得到广泛认同的就是“风成说”,黄土来自中亚、蒙古高原与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 (2)黄土地貌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川 3、严重的水土流失: (1)原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本章重点图幅:图5.5 1、地理差异表现 (1)自然环境差异 地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 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 (2)人类活动差异 农业: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主要原因是气候。 人口、城市、交通线: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4、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⑷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第六章 北方地区 本章重点图幅:图6.3、图6.6、图6.11、图6.13、图6.19、图6.20、图6.24、图6.25、图6.28、图6.29、图6.30、图6.32、图6.42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1、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特征: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气候 (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华北平原由海河平原、黄河平原和淮河平原组成,是由黄河、淮河、海河冲击形成的。 4、黑土地和黄土地

图表doc-利用函数坐标图,解答生物练习题

巧用图表解答试题 盛文龙(余姚中学315400) 图表具有直观,形象等特点,在生物学习中,用好图表可以更好地记忆、理解知识点,抓住知识要素,突破难点。挖掘图表中隐含的信息,有利于提高阅读、理解、表达和迁移等能力。运好坐标图,能促进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效率。有些试题可能本身并没有图表,但若用其他方式去解释在理解上比较难,而用图表就可以把它形象直观的呈现出来。 例1、隐性基因(a)可表现为人的一种疾病,基因型为aa的儿童10岁前全部死亡,基因型Aa和AA的个体都表现为健康,在一个隔离的群体的一代(I)中该等位基因(a)在成人中的频率为0.0100。如果没有新的突变发生,在下一代(II)的成人中等位基因(a)频率,以及在下一代(II)的新生儿中杂合子(Aa)的频率变化趋势是() A.下降、上升B.上升、下降C.下降、下降D.上升、上升 解析:此题干中已知aa个体10岁前死亡,无法将a基因传递下去,所以在整个群体中,被选择淘汰的是a基因,a基因频率一定下降,A基因频率则一定上升,直接这样去分析的话,很难一下就确定Aa杂合子的频率是上升还是下降。如 果A基因频率为p,a基因频率为q,则p+q=1,根据哈迪 -温博格定律,Aa的基因频率为2pq,即2(1-q)×q。而y =2(1-x)x可以用坐标图表示(右图)。 由此坐标图可以看出,当x≤0.5时,越接近0,y值越 小,即当a基因频率小于0.5时,a越小时,Aa基因频率越 小。题干中已知I代中a频率为0.0100,由于aa个体10岁前全部死亡,下一代(II)中a频率下降,由图可知,Aa频率也为下降。所以答案为C。 例2、关于寒冷时体温稳定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寒冷时,酶活性自然增强,因而代谢加快 B.寒冷时经过皮肤所散的热量少于高温环境 C.经皮肤所散的热都是对生命活动没有意义的热 D.寒冷时,代谢增强与多种激素有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