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冲击的思考

关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冲击的思考

关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冲击的思考
关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冲击的思考

关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冲击的思考

摘要:文章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四个方面的冲击,并在此基础上,为商业银行应对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商业银行冲击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3-166-02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

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的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的一

个新兴领域。从理论上说,所有涉及到了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包括互联网理财、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的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金融电子商务、网络贷款等新兴金融模式。其中,包括三种基本的组织形式:新兴小贷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及金融中介公司。

当前商业银行普遍推广的电子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也属于此类范畴,有学者指出,互联网金融将发展成为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股票和债券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模式。

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迅猛,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大大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2014年1月16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

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手机端各类应用的发展,成为2013

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亮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银行业网上银行交易总额1,066.9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79%。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较而言,互联网金融具有支付快捷、资金配置效率高、交易成本低等优势,其对商业银行将产生全面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的冲击。

全面性是指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机构的冲击不仅包

括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而且还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和小型村镇商业银行;系统性是指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不仅包括支付、贷款等核心业务领域,而且还包括从产品设计、产品定价、市场营销到风险控制等各个价值环节;持续性是指互联网金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

方式和盈利模式产生深刻影响,有专家预言互联网金融模式20年后将成形。

归纳起来,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互联网金融改变商业银行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方式。目前为止,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和盈利方式基本上是维系传统模式,利差收入是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来源,体现了银行机构在传统业务上的效率,而且是经济社会投融资成本的重要测度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金融业服务社会经济的能力和效率。根据国内16家上市商业银行公告得知,商业银行的净利润依然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增速远高于同期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增速,但利差仍然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

从商业银行传统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方式看,因为其客户主要对象是对贷款有稳定需求的大企业客户以及高端零售客户,安全、稳定和低风险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诉求,银行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主要是以其专业的技术、复杂的知识和冗繁的流程向客户提供安全、稳定和低风险的金融产品与服务。

但是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目标客户类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不同,其价值诉求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使得商业银行传统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方式被彻底颠覆。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市场参与者更为大众化和普及化,中小企业、企业家和普通大众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各种金融交易,金融产品或服务提供商是那些聚焦于为客户提供快

捷、低成本服务的新兴金融机构,其社会分工和专业化被大大淡化,客户主要是追求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服务的中小企业客户及年轻消费者,方便、快捷、参与和体验成为客户的基本诉求。

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基础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互联网金融机构对客户需求响应、期限匹配、风险定价与管理等业务流程被大大简化,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是在数据分析上的模块化资产组合,以往传统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那种基于密集知识和复杂技术的金融产品的优势被削弱了。根据创新理论,互联网金融使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基础发生了演变,由安全、稳定和低风险转向快捷、便利和体验,进而对商业银行核心业务构成威胁。

2.互联网金融导致商业银行支付功能边缘化。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支付方式是以移动支付为基础,其通过移动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技术来转移货币价值以清偿债权债务关系。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加速金融脱媒,使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功能边缘化,并使其中间业务受到替代;支付宝、财付通、易宝支付和快线等已经能够为客户提供收付款、自动分账以及转账汇款、机票与火车票代购、电费与保险代缴等结算和支付服务,对商业银行形成了明显的替代效应,涉及的用户越来越多,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

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

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53729.8亿元,同比增速46.8%。整体市场持续高速增长,在整体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2013年与金融的深度合作,使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公司找到了新的业务增长点,目前这种助力还没有完全爆发,预计未来两年互联网金融对于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的推动作用将会更强,或进一步提高交易规模增速。业界人士预计,未来几年其交易额将迎来爆炸式增长,业务占比会不断提升。

3.互联网金融市场可以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互联网金融搜索平台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了一个机会发现的市场,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大大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性和交易成本,双方对对方信息基本实现完全了解,资金中介将不再需要,取而代之的是资金信息中介。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上,贷款者可列出贷款金额、利率和想要出借款项的时间;借款者可以在无中介的情况下自由寻找适合自己的贷款产品,而借贷双方达成的借款利率,主要因贷款人的风险喜好程度而定,风险偏好型的贷款人会追求较高的利率水平,而风险厌恶的贷款人则会确定较低利率以规避相关风险。需要强调的是,互联网金融在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及个人消费贷款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包括贷款审批流程简单、放款速度快、产品类型丰富多样等。有类似专注于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阿里信贷,信贷流程大大缩短。

因此,互联网金融模式不仅可以达到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而且还能大幅减少交易成本。可以预计20年后“互联网直接融资市场”或“互联网金融模式”,可能形成一个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运行机制。

4.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兴起对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中介理论形成有力挑战。金融中介的存在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金融中介有规模经济和专门技术,能降低资金融通的交易成本;第二,金融中介有专门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缓解储蓄者和融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资金中介和信息中介是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最为基础的两个功能,分担风险、提供流动性和信息也成为银行最主要的服务。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兴起对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中介理论的存在基础形成了有力挑战,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互联网金融降低市场交易成本。银行直接融资以及股票和债券市场间接融资尽管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产生很大的市场交易成本,包括贷款信息收集成本、银行与客户签约成本、客户信用等级评价成本、贷后风险管理成本以及坏账处理成本等。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求方运行完全依赖于互联

网和移动通信网络进行联系和沟通,并可以实现多方对多方同时交易,客户信用等级的评价以及风险管理也主要通过数据分析来完成,交易双方在信息收集成本、借贷双方信用等级评价成本、双边签约成本以及贷后风险管理成本等极小。

其次,互联网金融降低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商业银行存在的重要基础之一。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交易双方之间信息沟通充分、交易透明,定价完全市场化,风险管理和信任评级完全数据化。

第三,互联网金融加速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中大量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涌现和崛起,大大加速金融脱媒。在传统的支付产业链中,电商、第三方支付公司和银行扮演着各自的角色:电商为用户提供网上交易平台;第三方支付建立网关服务平台,实现消费者、商家、金融机构之间的在线支付,并提供现金流转、资金清算服务;银行则是最终资金结算服务的提供者。

三、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的对策

1.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最关键要素在于扬长避短。商业银行应当在与互联网金融竞争中发挥如下优势:第一,银行业实力雄厚、诚信度较高。银监会2013年1月28日公布了2012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总负债数据。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资产达到131.27万亿元,总负债达到12

2.63万亿元。2012年也成为

资产总额增加最快的一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全年新增总资产规模达到19.75万亿元,增幅达17.7%。

而根据银监会此前的数据,2003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资产仅为27.66万亿元,九年间,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资产规模增长了103.6万亿元,与商业银行相比较,尽管互联网金融机构发展势头迅猛,但无论总资产还是交易规模都比较小。

第二,银行基础设施完善、营业网点分布广泛。商业银行拥有结算、清算、信贷等领域完善基础构架以及覆盖全国范围的庞大营业网点,是其有效应对互联网金融中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机构等新兴金融业态冲击的互补性资产优势。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达21.03万家,全年新增网点5200多家,网点布局逐步覆盖城乡。实现功能分区的营业网点达到11.87万家,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需求,商业银行要发挥网点优势,更好地满足现金客户和不上网客户的需要。与此相比,互联网金融机构尽管扩张很快,但网点分布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数量仍有限。

第三,监管部门严格管制市场进入。从根本上说,互联网金融机构对商业银行的致命冲击不在技术层面,而在法律许可,即能否获取银行牌照。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是最重要的金融机构。银行除了通过为全社会提供存贷业

务、财富存管业务获取经营利润之外,还承担着为整个社会的支付和结算提供媒介,维持经济活动顺畅进行等更为重要的社会职能。因此,银行等存款机构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阿里信贷和支付宝在2010年成立之初就开始申请银行牌照,但由于涉及商业银行存款、清算等核心业务,至今仍未获批。另一方面,因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具有沉淀资金、信用卡套现、洗钱、欺诈、冲击实体货币等风险,行业内加强对其监管的呼声很高。

2.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须再造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即从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再设计开始,以“小微”、“快速”、“简化”、“整合”的原则进行再造和重构。

“小微”,即银行目标客户定位由大型企业下沉至小微企业,商业银行业内人士直言“大银行服务于大企业,小银行服务于小企业”是极为错误的观念;随着储蓄红利逐渐消失,存贷利差缩小,小微企业的业务将放在商业银行的重要位置。

“快速”,即以银行业务的电子化、网络化为手段重构渠道体系,提高离柜业务率,实施组织扁平化,以增强组织效率,具体包括与客户无缝联结,快速发现当前及潜在目标客户并与之接触、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等。

“简化”,即简化业务操作方式、减少银行卡申请、贷款申请等审批环节,为客户提供便捷服务。

“整合”,即商业银行以其存款、贷款、汇款、支付、银行卡、理财等多业务为基础,打破传统银行部门局限,充分整合客户多账户、多币种、多投资等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投资偏好,从而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优质金融服务。

3.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要积极构建商业银行新的价值网络。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互联网金融搜索平台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了一个机会发现的市场,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大大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性和交易成本,双方对对方信息基本实现完全了解,资金中介将不再需要,取而代之的是资金信息中介。需要强调的是,互联网金融在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及个人消费贷款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包括贷款审批流程简单、放款速度快、产品类型丰富多样等。

为此,商业银行必须及时转变观念,面向大众提供金融服务,保证其普遍化和大众化,对中小微企业以及个人业务给予足够的且越来越多的重视;银行的服务重心应该更偏向于年轻客户,为他们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并不断加强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交流,满足客户的交互式体验需求;基于以上服务动向和服务理念,逐渐建立全新的价值观念体系,保证其与市场转变的步伐相协调。

总之,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这对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商业银行必须注重理念突破、流程改革、构建

新的价值网络等,争取以积极的面貌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1]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2] 狄卫平,梁洪泽.网络金融研究[J].金融研究,2000(11)

[3] 李文博,孙冬冬,刘红婷.浅谈互联网金融的机遇与挑战[J].商场现代化,2013(20)

[4] 艾瑞咨询.2012年~2013年中国互联网支付用户调研报告

(作者单位:温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鄞州支行浙江宁波315010)

(责编:李雪)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挑战分析_邱峰

44 一、引言 当前,互联网金融已成为时下热门词汇之一,2012年甚至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阿里小贷异军突起、“三马”试水互联网金融、P2P网络借贷数量激增、十家较大的商业银行分别开设网上综合商城等。互联网社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交友和生意方式,实现了虚拟社区和现实生活的完美结合,虚拟货币、虚拟金融与现实金融之间的转换。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强劲,网络银行、金融理财产品网络销售、第三方支付、网络保险销售,以及网络小额信贷等多种形式应运而生;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直接匹配平台,与客户实现开放、交互和无缝接触,改变了传统货币金融理论框架。以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将社会融资从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二维模式,延伸至第三种融资模式——互联网融资。传统银行的概 念正在被颠覆,传统金融生态链面临重大变局。 二、互联网金融兴起的根源——银行金融服务有益补充 互联网金融空间巨大,主要源于庞大金融供需断层。首先,财富积累急需保值增值的投资渠道。其次,弱势群体的融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或融资成本过高。最后,商业银行无法进行根本性的创新,以跟上用户快速、即时需求的变化。比如说第三方支付所服务的小微商户只需要线下收单,通过移动终端管理收单平台,利润微薄,无法得到银行的服务。同时,熟悉互联网的年青一代渐成为社会主流,网络用户群庞大。2012年,中国网民5.64亿,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用户2.21亿,渗透率分别为39.3%、39.1%;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8.1万亿,其中网络购物突破万亿大关,网购率为42.9%,而日本、澳大利亚为69%、58%;网络广告收入达753.1亿元。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挑战分析 邱 峰 (中国人民银行镇江市中心支行,江苏镇江 212004) 摘 要:互联网金融引发的技术脱媒、渠道脱媒、信息脱媒、客户关系脱媒正逐步边缘化银行中介功能,中间业务受到替代,面临客户流失、业务萎缩的危险,传统经营服务模式面临变革。鉴于互联网金融自身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缺陷以及商业银行所处的特殊地位,目前互联网金融尚无法撼动、取代商业银行,二者应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商业银行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迎接互联网金融的崛起。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冲击;策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3109(2013)08-0044-07 吉林金融研究 2013年第8期(总第379期) No.8,2013General No.379 收稿日期:2013-07-14 作者简介:邱 峰,男,汉族,硕士,中国人民银行镇江市中心支行,经济师。

浅谈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

浅谈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 摘要:随着货币数字化、大数据、信用理念的发展以及互联网对金融业的渗透,“互联网金融”成为一个新的研究和讨论热点。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强劲,网络银行、第三方支付、金融理财产品网络销售、网络保险销售,以及网络小额信贷等多种形式应运而生,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征及其现状,以余额宝为例,探讨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并提出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的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余额宝;第三方支付;商业银行 互联网金融是指以依托于社交网络、支付、云计算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信息中介和支付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移动支付逐渐替代传统支付业务(银行汇款、信用卡等);其次是大电子商务企业涉足金融,阿里巴巴金融冲击传统信贷模式;最后是P2P网络贷款平台井喷式的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1.低成本、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求方运行完全依赖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进行联系和沟通,并可以实现多方同时交易,客户信用等级的评价以及风险管理也主要通过数据分析来完成,交易双方在信息收集成本、借贷双方信用等级评价成本、双边签约成本以及贷后风险管理成本等极小。 2.交易信息相对对称。互联网金融通过社交网络生成和传播信息,任何企业和个人的信息都会与其他主体发生联系。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搜集信息,能够较全面了解一个企业或个人的财力和信用情况,降低信息不对称。 3.操作更加便捷。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用户在将银行卡与第三方支付账号绑定并设定后,仅凭账号和密码就可完成所有支付交易,客户不需要到营业网点去,只需要有一部智能手机终端或电脑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完成资金的划转和信贷,这极大方便了客户。 4.大众化。传统金融服务有明显的金融排斥性特征,即金融服务大都只针对那些中高端收入群体或大型企业,众多低收入群体或者是小型企业大都享受不到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江西理工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专业 2013级(2017届) 02 班学号28 学生何林茂题目: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现状: 当前,金融创新活力迸发,催生出一大批新型互联网金融工具。这无疑是对以商业银行为传统的金融中介机构的巨大瓶颈制约和挑战。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不仅是对商业银行升级转型的迫切需要,更是维护我国金融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课题。 课题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 研究目标:提出解决传统银行转型升级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研究内容: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的现状、优缺点、互补性和措施的可实施性。 研究方法:实证分析。 研究手段:查阅期刊、硕博士论文、书籍等资料。 设计(论文)提纲及进度安排: 提纲:1.互联网金融概述与时代背景。 2.互联网金融的显著优势。 3.传统银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与自身优势。 4.传统银行业面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具体措施。 进度:1.10.26-11.1 确定论文题目,明确论文目的、内容及进度安排,开始查阅资料。 2. 11.01-11.14 收集资料,撰写文献综述。 3. 11.14-11.30 收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4. 12.01-12.10 整理资料,拟定论文大纲。 5. 12.10-12.30 整理资料,撰写论文初稿。 6. 12.30-01.10 修改初稿,完成最终定稿。 主要参考文献和书目: [1]金涛.关联业务视角下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机制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 [2]冯丹.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极其应对[J].商,2015 [3]刘素林,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措施[J].金融经济,2014 [4]徐洪才,推动商业银行的供给侧改革[J].中国金融,2016 [5]邵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金融角色[N].上海证券报,2016 [6]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 [7]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2013 [8]巴曙松.互动与融合--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竞争新格局[J],2012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82351640.html,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于鑫 来源:《商情》2014年第27期 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时代金融的新形态,已经来势汹汹,2012年“三马”在上海成立合资保险公司,京东和苏宁分别进军互联网金融,阿里巴巴“余额宝”,新浪“微银行”,腾讯“微支付”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推出,让传统金融业感受到了互联网金融的巨大压力。主要以余额宝为例介绍了现代网络金融产品的创新特点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及启示。 互联网网金融余额宝第三方机构一站式服务; 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创新性 (一)在金融产品模式方面的创新 2013年6月,余额宝作为第一支互联网基金面世,推出不久就受到违规争议。支付宝公 司为规避监管风险,在余额宝的设计上把基金销售行为定义为直销,并严格按照直销来设计业务流程,支付宝收取提供交易平台的管理费,这样就成功地规避了监管风险。证监会对余额宝在第三方支付业务与货币基金产品的组合创新给予肯定和支持。余额宝的另一大产品创新亮点在于将即时支付(T+0)融入客户消费场景,为客户提供账户增值的同时,丝毫不影响客户所有的支付体验,支付宝客户可以使用余额宝资产在淘宝网站进行实时支付或转账到他人的支付宝。 (二)在营销途径方面的创新 余额宝在营销渠道上开创基金公司在大电商平台直销基金的模式。目前,天弘基金是余额宝服务的唯一产品提供者,增利宝也是唯一与余额宝进行对接的产品。增利宝利用支付宝的渠道优势,在零推广成本下,将产品直接显现在近八亿的客户群体面前,独享规模近200亿的市场。公司正是利用互联网的营销渠道优势创造了奇迹;余额宝在营销流程开创互联网一站式销售模式。 (三)在技术应用方面的创新 支付宝客户的备付金具有小额性和流动不定性的特点,特别是在“节日促销”期间有流动性爆发的特点。基金公司要吸收支付宝的备付金,难点在如何化解备付金流动性爆发而带来的风险。货币型基金虽然相当安全,但突发性大规模赎回容易导致基金的流动性不足,而迫使基金出售未到期的资产而发生亏损。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天弘基金公司委托金证公司,利用大数据技术,锁定支付宝客户,把握客户购物支付的规律,对“大促”和节前消费等影响备付金流动的因素进行事先预测,有效的解决了备付金的流动性风险,保证增利宝产品的低风险。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互联网技术不断的深入到金融领域,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等互联网技术在逐渐改变着传统的金融模式。由于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的相结合,使得商业模式、金融服务模式不断的创新与变革,直接催生了互联网时代的金融新业态。 一、互联网金融兴起与模式 1、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以传统金融行业和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型金融模式,是以技术作为支撑的“基于互联网思想的金融”,而不是一种“互联网技术的金融”。 从广义方面来说,互联网金融是根据网络技术、现代的信息技术以及金融业务的有机结合,是一种根据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虚拟空间而进行的金融活动的新型金融形式。互联网技术在金融方面广泛运用,使得互联网金融能够大大减小信息的不对称以及由此引发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这就有可能使得在商业主体中的借贷双方之间的交易以及证券、基金等的流通能够直接进行交易,而非通过银行和券商等交易中心,从而就有可能使得市场出现有效的一般均衡状态。

因此,互联网金融从本质上来说,属于直接融资,与传统的直接融资所不同的是,互联网金融具有信息量大且透明、客户体验高、效率更高、交易成本更低优势,是信息时代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 2、互联网模式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迅猛,特别是P2P借贷的发展远远超出国外的开创者。在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起独特性和创新性。不同的信用体系、制度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的差异等因素,导致与欧美模式的差异性。 欧美的互联网金融根据业务以及服务的对象来分,可以分为七种:第三方支付;网络理财;网络融资;服务平台;信用卡服务;互联网券商;互联网交易所。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同样也是根据业务功能划分,可以分为四类:支付平台型;二是融资平台型;三是理财平台型;四是服务平台型。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主要影响 1.冲击商业银行的传统领域 互联网企业从非金融领域向金融领域渗透,以互联网金融的四大模式,比如P2P平台和第三方支付等来冲击和影响商业银行的传统存贷业务以及中间业务。 以P2P平台来说,从xx年,我国第一家P2P借贷平台拍拍贷成立于上海,到2016年5月的中国P2P网贷指数快报显示,我国P2P 网贷平台数量达到3349家,中国互联网支付业务交易规模由2016年

《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兼容》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兼容 阿里巴巴金融对小微企业实行贷款,目前已有了几十万家用户借助这个平台完成了贷款。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不断蚕食,传统金融行业如果不利用大规模的电商交易数据建立信用模型,将会很快被时代所抛弃。实际上,信用模型的建立并非偶然,它受到技术、资金、设备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而其中最易被忽略、但却最关键的因素则是社会关系诚信资本的原始积累。 成功企业都有着一定的社会关系诚信资本原始积累,腾讯微信从一开始的大量用户的社会关系的诚信资本一步一个脚印的逐渐发展,先是社交平台后来发展到支付平台,最后是理财,最终涉足金融领域,这些都和社会资本初步积累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这种社会诚信资本,才会有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聚集,这样才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分析。针对金融服务领域,社会关系的诚信资本能够提升对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双方借贷的成功概率,有效降低违约率,降低交易成本等,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它需要被银行所重视。 虽然小微企业的年均银行贷款金额的攀升速度比较快,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满意度仍然很低。对于信贷来讲,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的内涵有着较大差距,惠普信贷重视社会性和公益性,旨在解决中小企业等的融资难问题,而传统金融则注重盈利性。中小企业贷款,由于抵押担保的信用程度比较低,信息出现了极大的不对称,贷款机构的风险成本相对而言较高。此外,中小企业贷款的额度一般较小,因此,在以盈利为目的的传统金融,显然并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政府为了推动惠普金融的发展采取了多种奖励措施,但是仍旧不能有效弥补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而出现的风险和效率损失。 营业点数量少、业务经理人数有限是国有银行推行普惠金融中的重要制约因素,但是互联网的低成本、广覆盖的优势为惠普金融的推进提供了重要机遇。近几年,银行作为电商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缺乏主动性,加上完全脱离了银行支付形式的支付宝等新的、操作更为便捷的支付形式的出现为银行业敲响了警钟。银行作为我国金融机构的中流砥柱,急需借助互联网来拓宽自身的业务领域,应对互联网金融下几何级增多的客户量。传统的商业银行逐渐开办网络银行办理业务,同时紧跟互联网潮流开设了各自的银行微信公众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银行业有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在金融领域有着深厚的经营积淀。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种类齐全,产品线广泛,风险控制能力也经历了历史的检验。在发展互联网金融方面,商业银行具有如下优势。 客户基础和服务体系。商业银行同样拥有规模不小的客户资源,多年来积累了一定量的客户数据,并建立了科学、成熟的客户分层服务与经营体系,对客户的金融需求比较了解。商业银行具有较完善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渠道服务体系。在线下,分布广泛的银行网点在建立客户信任、提高服务体验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是实现将客户从线下引流到线上的最佳载体;在线上,已经构建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丰富的电子渠道体系,浦发银行已有近90%的交易通过电子渠道完成,在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也称之为O2O)的服务模式方面,具有更为有利的基础条件。 金融专业能力。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金融的专业化能力至关重要。商业银行在资产配置、产品设计、风险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金融全牌照优势,建立了庞大的专业人才队伍,拥有良好的经营传统和稳健文化。这都将有利于商业银行利用互联网的先进工具,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 商业信誉和品牌。经过多年经营积累,商业银行建立了良好的客户口碑和品牌形象,并且始终都致力于打造金融的“百年老店”,重视对客户服务的价值传承,有利于快速建立客户信任和认同。 相对于互联网企业,商业银行在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过程中,弱项主要体现在对市场变化转身相对较慢。 创新需要兼顾存量业务的稳定运行。互联网企业做金融,业务范围相对单一,没有历史包袱,而商业银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有包括公司、个人、同业、金融市场等在内的成百上千项业务,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更大,因此在创新决策上更审慎,业务创新实现的速度上相对偏慢。 管理模式影响决策效率。互联网企业的更多采用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强调以市场和用户为中心建立快速响应的机制。商业银行所建立的“总——分——支”分级管理,同级横向部门之间的公文流转机制,在确保执行力、防范经营风险方面具有显著的保障作用,但也导致决策链条相对较长,灵活性相对缺乏。 企业责任不同导致的经营理念差异。商业银行做为经营性企业,需要以实现盈利为目标,但作为支撑国家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还同时具有服务国家经济发展、保障民生、促进金融普惠的社会职责,企业发展需要与股东的经济效益、民众的服务效益、社会的示范效益等因素相结合考量,决定了商业银行要把稳健经营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互联网企业则强调以风险投资、高薪、股权、期权等激励方式,以扩大市场盈利为主要导向。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方向思考 商业银行具有特许经营、资本雄厚、客户资源丰富、风控体系完善、物理网点广泛等可利用的传统优势,完全可以在发挥自身优势、规避劣势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实现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 第一,注重顶层设计,再造业务流程。商业银行应从自身组织结构的顶层设计开始,对各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和重构,建立便捷、快速、高效的互联网金融新形象。一是以业务电子化、网络化为手段重构服务体系,组织架构实现扁平化,加

互联网金融企业与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及劣势对比

3.互联网金融企业与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及劣势对比 3.1互联网金融较于传统商业银行的优势 3.1.1快捷、方便和高效的参与方式 互联网金融利用其特有的互联网技术,包括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使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不需要经过银行、券商或交易所等中介,不仅弱化了传统金融中介的作用,加速金融脱媒,更重要的是给参与者带来了快捷、方便和高效。各种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同时也与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基本精神暗合,从而使得金融成为一种人人参与、自主选择性高,资金流动透自由,交易费用极低的开放形式。互联网的普及,使互联网金融应用面之广将达到新高度。 3.1.2信息对称下的低廉成本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之前,个人的信用价值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和挖掘。现在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公司通过海量、交易和数额,使个人信息和信用数据得到了充分的分析和流通。现在对信用数据关注的重点也由交易拓宽到了数据的维度、广度和宽度。这样使得信息的不对称性大幅下降,使得信用判断和评估将更加准确和迅速。通过电子数据库储藏和搜索技术,使信用信息运用于指尖,形成成本低廉的金融模式。特别是对于小微企业,由大数据支持的互联网金融无疑为它们融资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例如阿里小贷,为小微企业提供纯信用贷款,无需担保、抵押,对于缺少抵质押物、缺乏信用记录而导致贷款风险难以评估的小微企业来说,信贷门槛大大降低。信息结构的改善令互联网金融可以成本极低地给出任何资金需求者(机构)的风险定价或动态违约概率,从而清晰地甄别出企业的资质,将风险管理的成本降至最低。 3.1.3互联网金融的覆盖面广阔 广阔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能够突破时间和地域的约束,在互联网上寻找需要的金融资源,金融服务更直接,客户基础更广泛。此外,互联网金融的客户以小微企业为主,覆盖了部分传统金融业的金融服务盲区,有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凭借其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互联网融资可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设计流程及产品,更好地为其提供融资支持,抢占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领域的市场份额。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迅速发展,使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家、普通百姓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各种金融交易,风险定价、期限匹配等复杂交易都会大大简化、易于操作市场参与者更为大众化,互联网金融市场交易所引致出的巨大效益更加普惠于普通老百姓。 3.2传统商业银行较于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3.2.1宏观调控方面的职能 只要中央银行发行货币、控制通胀的职能继续存在,银行体系作为调节市场经济、传导宏观政策的主渠道功能就不会变更。银行体系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中枢,在保障社会资金安全性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互联网金融难以完全舍弃银行信用体系而自建信用体系。银行在货币创造功能和在支付结算体系中的重要性,受到现行法律制度的认可和监管。商业银行在为全社会提供财富存管业务的同时,还为社会交易提供了重要的媒介支撑,是维持经济活动顺畅的重要基础,一如人体的血液循环,不可或缺。其他机构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很难发挥这样的功能。 3.2.2雄厚的资产实力 尽管互联网企业金融业务发展势头迅猛,但其资产规模、交易规模等各项指标都无法与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王英俊 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一批“类金融”的公司和业态,以脸谱(Facebook)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正飞速蚕食传统银行的业务领域,并逐步影响到未来商业银行的生存。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一)第三方支付发展方兴未艾 自1998年北京首信、网银在线等第三方支付公司出现起,第三方支付历经十几年的发展.。2010年5月份,央行颁发了关于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准入许可证,第三方支付公司开始步入持牌经营阶段。截至目前,央行已为197家企业颁发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市场上出现了一批颇具实力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既有基本定位于个人支付的支付宝、财付通和银联电子支付,又有着重细分行业的快钱、易宝支付和汇富天下,还有专注于银行卡受理环境的银联商务和拉卡拉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有第三方支付的身影,第三方支付市场整体呈现繁荣增长态势。 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第三方支付市场也随之高速发展。易观国际统计数据显示,自2008年至今,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总金额由2356亿元飞速跃进到2011年的2.16万亿元,仅2012年上半年就实现了1.55万亿元的总支付金额,预计2014年将达到10万亿元左右。

图1 2008-2014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 数据来源:易观国际〃易观智库 (二)移动支付异军突起 近年来,移动支付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长。2011年全球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是2400亿美元, 2015年全球移动支付的规模将达到1万亿美元,用户5亿人;2011年移动支付占全球支付市场比例约为1%,2015年将超过2.2%。 在中国,移动支付作为便捷可靠的支付方式,已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业务,日渐凸显越来越热的发展趋势。尤其是移动支付标准确定为中国银联主推的13.56MHz 后,减少了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移动支付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易观国际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数达 1.87亿户,交易额达742亿元,同比增长67.8%;预计2014年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达3850亿元,用户规模将达到3.87亿户。 图2 2010-2014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信息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城市信息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然而首当其中的便是互联网金融在我们生活中悄然无息的融入。互联网金融是近年来新崛起的一种金融模式,是随着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而衍生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打破了金融系统常年以来的固定传统,进一步的使金融的运行模式更信息化,更便利快捷。在这样的一个信息时代中,投资者能轻易快速的从网络这个渠道中了解到世界各地的经济和政治的最新动态,实时咨询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中在第一时间内获得,同是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业务也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科技会更加全面系统会越加的完善,无论是从pc端或者是移动端都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模式,而互联网金融也将由于信息化发展颠覆原有的模式从各种细小变化中慢慢的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利用互联网来进行金融行为也比传统的金融模式要便利和节约成本。在本论文中将通过对于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的分析和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运营模式进行讨论,从而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本文中将会从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和运行模式入手,研讨和分析互联网金融对的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 在本论文中讨论到互联网金融从利差模式,互联网信用卡和中间业务等方面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在互联网金融和传统商业银行的交叉业务中,互联网金融如何通过便利的运行方式和成本控制来抢占传统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本文将要探讨的就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对商业

银行盈利的理论与具体实践影响,其研究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分析,余额宝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 邵慧吉031211270 1绪论 互联网金融是指利用互联网进行计算,信息的更新和交易支付等互联网软件,网站等工具,来达到资金的存贷和融通、资金的支付和交易、信息获取和中间业务等的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不只是互联网信息时代和传统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对电子商务模式的接受,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然而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具有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在使用互联网金融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的体会到互联网金融的开放和平等,信息共享的便利性。 通过互联网PC端、移动手机客户端等等的互联网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透明度更强,更高的参与度、更好协的作性性同时可以拥有更低的中间成本,便利的操作等各种方面的优势。理论上任何涉及到了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例如第三方中介支付平台,互联网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院系:统计学院 班级:互联网金融 :佟妍妍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近年来,在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带动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态势可谓“如火如荼”。阿里巴巴推出“余额宝”之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突破了100 亿元的规模,使得合作方天弘基金在短短两个月时间从默默无闻成为行业领先。其他互联网巨头也不甘落后——腾讯最新推出的微信5.0 嵌入了支付功能,新浪推出了“微银行”业务,财富旗下天天基金网也推出了理财产品“活期宝”。高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对于利润丰厚的金融业从“虎视眈眈”演变为“来势汹汹”。传统银行的概念正在被颠覆,传统的金融生态链也将面临重大变局。 一、互联网金融与银行业的区别与共性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的银行业既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又有一定的共性。 首先,从区别来看,传统的银行业发展数百年,其业务开展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需要大量掌握专业知识的从业人员,成熟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稳健的风险防控手段,这些都是目前开展金融服务业务的互联网企业所不具备的。其次,银行业历来处于严格的监管之下,以中国为例,商业银行的经营就受到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监管,对于业务准入、存贷比、资金价格、贷款投向、贷款规模等有严格的规定,以保证银行业整体的稳健运行,相关法规也日趋完善。此外,中国的银行业背后,至少到目前为止,存在着国家的隐性担保,有国家信誉作保障,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率较低,存款人的利益也可以得到保障。而反观目前的互联网金融,在专业金融技术和专业人员的储备上都无法与银行媲美,在监管方面尚处于真空状态,且对于风险的防控能力较弱。特别是目前流行的互联网信贷,一旦出现借款人违约和兑付困难,企业就会面临倒闭的风险,贷款人的利益是难以保障的。 从共性来看,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最为重要的是用一个高效率的手段来分析辨识客户,从而管理风险,这是金融行业最核心的竞争力,而基于大数据经营的互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等掌握着海量的客户信息,包括交易信息、个人信息等,可以高效地将这些信息转化为客户的信用信息,并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此外,互联网企业掌握着大量稳定的客户群体,而客户的粘性对于银行业的

互联网金融企业与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及劣势对比

3.互联网金融企业与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及劣势 对比 3.1互联网金融较于传统商业银行的优势 3.1.1快捷、方便和高效的参与方式 互联网金融利用其特有的互联网技术,包括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使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不需要经过银行、券商或交易所等中介,不仅弱化了传统金融中介的作用,加速金融脱媒,更重要的是给参与者带来了快捷、方便和高效。各种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同时也与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基本精神暗合,从而使得金融成为一种人人参与、自主选择性高,资金流动透自由,交易费用极低的开放形式。互联网的普及,使互联网金融应用面之广将达到新高度。 3.1.2信息对称下的低廉成本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之前,个人的信用价值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和挖掘。现在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公司通过海量、交易和数额,使个人信息和信用数据得到了充分的分析和流通。现在对信用数据关注的重点也由交易拓宽到了数据的维度、广度和宽度。这样使得信息的不对称性大幅下降,使得信用判断和评估将更加准确和迅速。通过电子数据库储藏和搜索技术,使信用信息运用于指尖,形成成本低廉的金融模式。特别是对于小微企业,由大数据支持的互联网金融无疑为它们融资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例如阿里小贷,为小微企业提供纯信用贷款,无需担保、抵押,对于缺少抵质押物、缺乏信用记录而导致贷款风险难以评估的小微企业来说,信贷门槛大大降低。信息结构的改善令互联网金融可以成本极低地给出任何资金需求者(机构)的风险定价或动态违约概率,从而清晰地甄别出企业的资质,将风险管理的成本降至最低。 3.1.3互联网金融的覆盖面广阔 广阔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能够突破时间和地域的约束,在互联网上寻找需要的金融资源,金融服务更直接,客户基础更广泛。此外,互联网金融的客户以小微企业为主,覆盖了部分传统金融业的金融服务盲区,有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凭借其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互联网融资可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设计流程及产品,更好地为其提供融资支持,抢占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领域的市场份额。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迅速发展,使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家、普通百姓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各种金融交易,风险定价、期限匹配等复杂交易都会大大简化、易于操作市场参与者更为大众化,互联网金融市场交易所引致出的巨大效益更加普惠于普通老百姓。 3.2传统商业银行较于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3.2.1宏观调控方面的职能 只要中央银行发行货币、控制通胀的职能继续存在,银行体系作为调节市场经济、传导宏观政策的主渠道功能就不会变更。银行体系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中枢,在保障社会资金安全性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互联网金融难以完全舍弃银行信用体系而自建信用体系。银行在货币创造功能和在支付结算体系中的重要性,受到现行法律制度的认可和监管。商业银行在为全社会提供财富存管业务的同时,还为社会交易提供了重要的媒介支撑,是维持经济活动顺畅的重要基础,一如人体的血液循环,不可或缺。其他机构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很难发挥这样的功能。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商业银行的应 对措施 学号姓名:申丽静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和特征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目前,对于互联网金融,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定义。市场上人们把由互联网科技企业从事的金融行为称为互联网金融,而把金融机构将自己的业务拓展到网上称为金融互联网,二者的从事主体明显不同。在此,我们采取这种定义模式,即所谓互联网金融就是指互联网科技企业为了更好地服务电子商务依靠现代信息技术而向广大网民及网络商店提供的资金融通服务。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1、成本低。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求双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行完成信息甄别、匹配、定价和交易,无传统中介、无交易成本、无垄断利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避免开设营业网点的资金投入和运营成本;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在开放透明的平台上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削弱了信息不对称程度,更省时省力。 2、效率高。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由计算机处理,操作流程完全标准化,客户不需要排队等候,业务处理速度更快,用户体验更好。如阿里小贷依托电商积累的信用数据库,经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引入风险分析和资信调查模型,商户从申请贷款到发放只需要几秒钟,日均可以完成贷款1万笔,成为真正的“信贷工厂”。 3、覆盖广。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能够突破时间和地域的约束,在互联网上寻找需要的金融资源,金融服务更直接,客户基础更广泛。此外,互联网金融的客户以小微企业为主,覆盖了部分传统金融业的金融服务盲区,有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4、发展快。依托于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增长。以余额宝为例,余额宝上线18天,累计用户数达到250多万,累计转入资金达到66亿元。据报道,余额宝规模500亿元,成为规模最大的公募基金。

最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影响知识讲解

目录 1 互联网金融的特征与发展现状 (3) 1.1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及特征 (3) 1.2互联网金融的业务种类 (4) 1.3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5) 1.3.1互联网金融的诚挚性 (5) 1.3.2互联网金融的便捷性 (5) 1.3.3互联网金融的普遍性 (5) 2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负债业务的影响 (6) 2.1银行存款负债的现状 (6) 2.2银行借入负债的现状 (7) 2.3银行结算负债的情况 (7) 2.4银行负债业务数据分析 (8) 2.4.1存款占负债总额比重 (8) 2.4.2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历年变化 (9) 2.4.3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变化趋势分析 (9) 3 商业银行应对负债现状的积极措施 (10) 3.1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存在的问题 (10) 3.2应对负债现状的积极措施 (12) 3.2.1加强数据的挖掘和积累 (12) 3.2.2加强与互联网企业合作 (13) 3.2.3提高普惠金融服务能力 (13) 4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影响 摘要 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飞速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冲击日渐明显,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信用贷款模式是不同于传统商业银行经营的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来寻找持续时间、金额、利率相互匹配的资金供求双方,可以更便捷的完成资金上的借贷。手续简单,操作迅捷,更适合个性化的需求,来满足客户的需求,越来越被广大用户认可,前景广阔。 互联网金融通过利差收入大幅度缩减商业银行收入已是共识。网络金融的飞速崛起,使其价格优势推动功能发展,来推动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模式也逐渐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 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 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 如意! 互联网技术不断的深入到金融领域,大数据、云 计算、社交网络等互联网技术在逐渐改变着传统的金 融模式。由于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的相结合,使得商业 模式、金融服务模式不断的创新与变革,直接催生了 互联网时代的金融新业态。 一、互联网金融兴起与模式 1、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以传统金融行业和互联网精神 相结合的新型金融模式,是以技术作为支撑的“基于互联网思想的金融”,而不是一种“互联网技术的金融”。 从广义方面来说,互联网金融是根据网络技术、 现代的信息技术以及金融业务的有机结合,是一种根 据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虚拟空间而进行的金融活动的 新型金融形式。互联网技术在金融方面广泛运用,使 得互联网金融能够大大减小信息的不对称以及由此引 发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这就有可能使得在 商业主体中的借贷双方之间的交易以及证券、基金等

的流通能够直接进行交易,而非通过银行和券商等交 易中心,从而就有可能使得市场出现有效的一般均衡 状态。 因此,互联网金融从本质上来说,属于直接融资,与传统的直接融资所不同的是,互联网金融具有信息 量大且透明、客户体验高、效率更高、交易成本更低 优势,是信息时代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 2、互联网模式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迅猛,特别是P2P 借贷的发展远远超出国外的开创者。在中国,互联网 金融的发展有起独特性和创新性。不同的信用体系、 制度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的差异等因素,导致与欧美 模式的差异性。 欧美的互联网金融根据业务以及服务的对象来 分,可以分为七种:第三方支付;网络理财;网络融 资;服务平台;信用卡服务;互联网券商;互联网交 易所。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同样也是根据业务功能划分,可以分为四类:支付平台型;二是融资平台型; 三是理财平台型;四是服务平台型。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主要影响 1.冲击商业银行的传统领域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 摘要: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及其对金融业的渗透,“互联网金融”成为一个新的研究和讨论热点。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强劲,网络银行、金融理财产品网络销售、第三方支付、网络保险销售,以及网络小额信贷等多种形式应运而生,本文试图通过梳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主要特征,以余额宝为例,探讨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并提出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的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余额宝第三方支付 互联网金融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移动支付逐渐替代传统支付业务(如信用卡、银行汇款等);其次是大电子商务企业涉足金融,阿里巴巴金融冲击传统信贷模式;最后是多家P2P网络贷款平台井喷式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1、高效、低成本的信息处理能力 银行直接融资以及股票和债券市场间接融资尽管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产生很大的市场交易成本,包括贷款信息收集成本、银行与客户签约成本、客户信用等级评价成本、贷后风险管理成本以及坏账处理成本等。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求方运行完全依赖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进行联系和沟通,并可以实现多方对多方同时交易,客户信用等级的评价以及风险管理也主要通过数据分析来完成,交易双方在信息收集成本、借贷双方信用等级评价成本、双边签约成本以及贷后风险管理成本等极小。 2、交易信息相对对称。 传统融资模式下,金融机构获得投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信息成本较高,收益与成本不匹配。互联网金融通过社交网络生成和传播信息,任何企业和个人的信息都会与其他主体发生联系。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搜集信息,能够较全面了解一个企业或个人的财力和信用情况,降低信息不对称。当贷款对象违约时,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通过公开违约和降低评级信息等方式,增加违约成本。 3、、操作更加便捷。 使用网上银行业务必须使用U盾等安全工具进行认证,程序复杂,手续繁多,速度慢且实现成本高。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用户在将银行卡与第三方支付账号绑定并设定后,仅凭账号和密码就可完成所有支付交易,客户不需要到营业网点去,只需要有一部智能手机终端或电脑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完成资金的划转和信贷,这极大方便了客户。 5、大众化 传统金融服务有明显的金融排斥性特征,即金融服务大都只针对那些中高端收入群体或大型企业,众多低收入群体或者是小型企业大都享受不到该种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只需要一台电脑或者一部移动手机终端,就可以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极大程度降低了金融服务的准入门槛,使得金融服务不再是有少数精英控制的,普通大众也可以利用网络科技来参与到金融服务的生产中来。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商业银行银行经营管理学期末论文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 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姓名:党万芳 学号:32012070145 学院:信息学院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班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内容提要: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其现状—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挑战—商业银行应采取的措施策略 近年来随着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越来越热,至今还在升温的路上,起传播速度是快、影响之大完全出乎大家的料想。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出现了由网络银行到网络保险、从网络个人理财到网络企业理财、从网络证券交易到网络金融信息服务的全方位、多元化的网络金融服务。网络银行走向成熟、网络证券和网络保险发展迅速、电子银行和网络支付受到重视,我国正跨入网络金融时代。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其现状 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从刚开始的以计算机处理代替手工操作到逐步完成银行业务的联网处理再到网络金融的集中出现,在用难以想象的速度迅速发展。网上购物、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等一系列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仅仅是几秒钟即可轻松完成支付或者转账,这种方式在快节奏的当今社会颇受人们欢迎。

目前,中、农、工、建四大商业银行都建立了较完善的通信网络系统,网上支付以省时、轻松、便捷的优势出现在人们面前。货币是支付体系的核心,网络金融最突出的变革是作为交换媒介的支付手段的创新,使得人们有了新的支付方式—银行卡。网络货币采用一系列加密的数字,在全球网络上传输可以安全脱离银行实体进行。现如今形式有电子钱包、余额宝、支付宝、财付通等等。 网上银行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新型银行,是基于互联网或其他电子通信网络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是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产物,是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这种全新的方式是客户可以不受地理时间影响限制,只要能上网,就能在家里、办公室里或旅途中方便快捷的管理自己的资产,了解各种信息享受网上银行的各种服务。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应客户多元化、个性化方向的需求发展,现代网上银行逐渐开始向业务综合化、全能化趋势发展。以前不管是办理什么业务都得去银行排队去窗口办理,偶尔还会遇到有急事需要办理业务而银行下班没赶上的尴尬局面,这样的场景在现如今生活里已经很少出现了。不管会是在线转账还是交电话费水电费,轻轻一点鼠标一切搞定,而且没有任何时间地点限制。 网络借贷作为另一个兴起的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能在网上实现借贷,借入者和借出者均可利用,实现借贷的“在线交易”,借贷双方足不出户即可实现借贷目的。“网络借贷风暴”自2007年从上海登陆以来,影响范围已经遍及全国目前,这种借“网”而生的借贷平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并在金融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在近些年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中,商业银行也对其进行了相应对策的实施。商业银行在市场发展中,倘若不进行及时的改变模式,就会对其进一步发展有着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就互联网金融的特征以及优势进行详细分析,然后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和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加以分析,最后结合实际对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受影响的原因以及优化措施进行 详细探究。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影响;策略 互联网金融是新兴起的金融发展领域,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下,能够使金融行业得以创新发展。在信息通讯的时代下,互联网金融和传统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就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当前已经有了多种互联网金融的方式。例如以阿里贷款为代表的电商金融等,这些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就对传统的商业银行有很大的冲击。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下,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理论研究,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有所启示,能够促进商业银行在市场中的进一步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征以及发展优势分析 1.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征分析 在市场经济逐步形成及成熟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比较迅速。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传统的金融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从互联网金融自身的特征来看,体现在多个层面。在大数据的应用特征上比较突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应用在非结构化,以及海量的数据集合大数据特征上比较突出。在大数据的技术应用下,能够有效促进高频交易以及社交情绪分析。 再者,互联网金融的交易信息对称性的特征也比较突出。在互联网的技术应用下,互联网金融的的交易过程中都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的,在信息上的对称性就有着要求。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将信息的搜集效率加强,在这些信息下就能够对对方的财力信用状况做出直接的评估,保障了信息的对称性。 另外,从互联网金融的经营模式来看也是多样化的。互联网金融系统是多层次的,在金融互联网的子系统的实力比较雄厚,在基础设施上也相对比较完善,在风险控制的机制上相对比较健全。通过多样化的经营方式,经营的效率水平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的特征还体现在金融服务的普惠化以及经营环境的公开化等方面。 2.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优势分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