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生儿心肺复苏术

新生儿心肺复苏术

新生儿心肺复苏术
新生儿心肺复苏术

新生儿心肺复苏术

一、物品准备:

纱布、简易呼吸气囊、棉签、手电筒、手消液、记录单、必要时备呼吸机、除颤器等急救器材。

二、操作步骤:

(一)心肺复苏

口述:抢救室内有一名呼吸心脏骤停的患儿,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如刚喂完奶首先清除胃内容物→轻拍足掌两下患儿仍处于窒息状态(口述呼叫无意识,拍打无反应)→叫医生,记录时间(计时开始)→将新生儿置于复苏体位:掀被子、去枕头,暴露胸部,清除口鼻分泌物或异物→用棉签上的棉絮判断呼吸5s,眼观、耳听、面感→口述患者无正常呼吸(看胸廓无起伏,无呼吸气流),给予2次正压通气,同时观察胸廓有无起伏→判断肱动脉搏动5s,将食指、中指触摸肱动脉,肱动脉无搏动→胸外按压3次(按压部位:食指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采用环抱法,两大拇指并排放置于胸骨体部;频率120次/min;按压深度2~3cm或前后胸按压深度的1/3;按压与放松比为1:1,每分钟90次胸外按压和30次辅助呼吸)→正压通气与胸外按压配合为1:3→5个循环后判断患者呼吸及肱动脉搏动→口述复苏成功指征:肱动脉有搏动,自主呼吸恢复,胸廓有起伏,口唇及颜面、甲床紫绀减轻,皮肤色泽红润,观察瞳孔恢复→报告“复苏成功”(计时结束)→记录时间→恢复舒适体位→洗手,记录。

(二)简易呼吸器

简易呼吸器各阀门连接正确,气囊无漏气,性能良好→连接氧气装置,调节氧流量至3~5L/min→开放气道(仰头举颏法)→判断呼吸→患者无自主呼吸,正压通气2次,EC手法固定,同时观察胸廓有无起伏,频率为28-30次/min,与胸外心脏按压比例为1:3→5个周期后,主诉面罩内有无气流→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婴儿儿童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

婴儿儿童心肺复苏术操 作流程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婴儿和儿童心肺复苏术——双人施救法BLS操作流程 (仅限本院考核使用) 假设心肺复苏模型人为婴儿或儿童心搏骤停患者,两名院前急救医生互为AB角色交换上场考核,其中第一施救者(简称A)担任主角,每一位选手都要轮流当一次A角,得分归主角一个人所有;而第二施救者协助(称作B)为配角。按照CPR2015国际指南的最新标准,AB两人配合共同完成BLS技能操作。 考核标准的操作流程与细节手法:(依据CPR’2015国际指南) 1、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第一施救者A首先上场看天看地(巡视上下左右4个点),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如果不安全,则做相应的处理措施。安全则口述“周围环境安全”。 2、A角检查意识:A角先到达患儿身边,轻拍儿童的肩膀或者婴儿的脚心并呼喊:“宝贝,你还好吗”(分别对着左、右两个耳朵各大声呼喊一遍),检查意识限时2秒钟完成。(考核时拟定为婴儿) 3、A角启动BLS:一旦发现患儿无应答,立即高声呼救并吩咐第二施救者B:“患者无反应,快来人呐、准备抢救!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拿AED来”。 4、A角判断呼吸脉搏:发现患者无反应后,A角眼睛看患儿胸廓有无起伏,同时规范手法在正确部位触摸患者的动脉搏动(婴儿为肱动脉,儿童为颈动脉或者股动脉),数数计时(从“1001”数到“1006”),时间刚好控制在6秒钟完成判断脉搏呼吸情况。最长不超过10秒钟。 5、摆放体位:将患儿置于坚硬、平坦的物体表面。取仰卧位。(如果体位正确,忽略此步骤) 6、A角建立人工循环:一旦判断患者无心跳、呼吸,尽快由A角实施胸外心脏按压进行高质量心肺复苏。移除患者儿胸部的衣物,方便找到按压位置和粘贴电极片。在B角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未返回之前,按照单人施救法进行。 单人施救法的规范要点: (1)将患儿置于坚硬、平坦的物体表面。 (2)将2跟手指放在婴儿胸部的中央(略低于乳头连线,在胸骨的下半部分)不要按压胸骨末端。

小儿心肺复苏操作标准

小儿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操作要点Array与评价标准 (一)操作要点

(二)目的 1.通过实施基础生命支持技术,建立患儿的循环、呼吸功能。

2.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尽快促进心跳、呼吸功能的恢复。 (三)注意事项 (1)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吹气前不用深吸气,以患儿胸廓有起伏为准,避免过度充气。 (2)胸外按压时,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及深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如需中断最多不超过5秒钟。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的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3)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儿身体长轴垂直。按压时,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 (4)根据患儿年龄选择合适的面罩,以面罩能包绕鼻梁与唇下区域,密闭良好为宜。 (四)应掌握的知识点 1、心肺复苏有效的指征 ⑴散大的瞳孔转为缩小。 ⑵自主呼吸恢复。 ⑶可触到大动脉搏动。 ⑷口唇指甲由紫绀转为红润。 ⑸上肢收缩压在60mmHg以上。 ⑹心电图波形有改变。 2、开放气道方法 ⑴仰头提颏法:抢救者一手的小鱼际置于患儿前额,用力向后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食指、 中指置于患儿的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上抬起。手指不要压向颏下软组织深处,以免阻塞气道。 ⑵仰头抬颈法:抢救者一手抬起患儿颈部,另一手以小鱼际部位置于患儿前额,使其头后仰, 颈部上托。头颈部损伤者禁用。 (3)双下颌上提法:抢救者双肘置患儿头部两侧,双手食、中、无名指放在患儿下颌角后方, 向上或向后托起下颌。适用于怀疑有颈部损伤患儿。 3、小儿的心搏骤停与成人有所不同,突发的原发的心搏骤停在儿童就是不常见的。常见的

就是创伤或疾病引起的呼吸或循环衰竭,最终发生无收缩或无脉搏的心脏停搏。 4、儿童心脏骤停最常发生于两个年龄间段,小于1岁及青春期。 5、婴儿期(小于1岁)最常见的心搏骤停主要原因就是 ⑴有意或无意所致的创伤“婴儿猝死综合征” ⑵呼吸系统疾病肺炎 ⑶气道阻塞气管异物 ⑷溺水 ⑸败血症 ⑹神经系统疾病等

儿科心肺复苏术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的说课内容是《小儿心肺复苏术》,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出示幻灯片)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与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小儿心肺复苏术是:吉林科技技术出版社,《儿科护理学》第五章儿科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内容。 本节是学习了护理学基础成人心肺复苏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小儿急救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以后临床工作打下基础,所以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此外,小儿心肺复苏的知识与之后所学急症患儿的护理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项技术有广泛的意义。 儿科临床护士必备的操作技能 二、说学情 1、知识储备:具备一定的临床护理知识,但对知识的整合、运用能力差。 2、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不愿独立思考问题,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 3、心理特点:表现欲强,对护理操作期盼已久,喜欢教师别具一格的教学方式。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儿童基础生命支持的CAB步骤及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说出小儿心肺复苏操作要点,并能进行正确规范的操作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沉着冷静的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儿心肺复苏术的操作程序 难点:操作中对小儿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按压部位、深度及按压手法不同的把握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演示法:利用播放视频、图片手段进行直观演示小儿心肺复苏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易理解。 情景模拟教学法: 合作探究法: 操作过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学法:观察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儿童心肺复苏方法

儿童心肺复苏方法 文章导读 我们可能看到过很多小孩子出现了新生儿产伤,这种情况与我们父母的遗传关系有关,其实新生儿产伤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是正常现象,但是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每当我们的孩子们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的妈妈们就会特别着急上火,那么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来治疗新生儿产伤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儿童心肺复苏方法吧。方法: 1.发作时的治疗 (1)休息发作时立刻休息,患者一般在停止活动后症状即可缓解。 (2)药物治疗较重的发作,可使用作用快的硝酸酯制剂。这类药物除扩张冠状动脉,降低阻力,增加血流量外,还通过扩张周围血管,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降低心室容量、心腔内压、心排血量和血压,减低心脏前后负荷和心肌的需氧,从而缓解心绞痛。 (3)亚硝酸异戊酯为极易气化的液体,盛于小安瓿内,用时以手帕包裹敲碎,立即盖于鼻部吸入。作用快而短。本药作用与硝酸甘油相同,其降低血压的作用更明显,宜慎用。同类制剂还有亚硝酸辛酯。 应用上述药物的同时,可考虑用镇静药。 2.缓解期的治疗 宜尽量避免各种诱因。调节饮食,特别是进食不应过饱;禁绝烟酒。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减轻精神负担;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但以不发生疼痛症状为度;一般不需卧床休息。在初次发作(初发型)或发作频繁、加重(恶化型),或卧位型、变异型、中间综合征、梗塞后心绞痛等,疑为心肌梗死前奏的患者,应休息一段时间。使用作用持久的抗心绞痛药物,以防心绞痛发作,可单独选用、交替应用或联合应用下列作用持久的药物。 3.其他治疗 低分子右旋糖酐或羟乙基淀粉注射液,作用为改善微循环的灌流,可用于心绞痛的频繁发作。抗凝剂如肝素、溶血栓药和抗血小板药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高压氧治疗增加

儿童心肺复苏

儿童心肺复苏 教学内容: 1.心肺复苏定义 2.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 3.心跳呼吸停止的诊断标准 4.心肺复苏技术 一·什么叫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指采用急救医学技术恢复已经中断的呼吸及循环功能,是急救技术中最重要而关键的抢救措施。 二·心肺复苏的历史 1.1956年,Zoll等成功实现了第一历电击除颤和心脏起搏技术 2.1958年,peter safar提出了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 3.1960年,Kowenhoven提出了封闭式胸外按压 4.1966年,在第一次全美复苏会议上,制订了第一个心肺复苏标准(CPR) 5.1985年,在第四届全美复苏会议上,诞生了心肺脑复苏CPCR的标准 6.2000年,美国心脏协会颁布了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CPR/ECC)<<指南2000》 7. 2005年,美国心脏协会和国际国际复苏联合学会对《指南2000》做了修改,颁布了《指南2005》 8.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和国际复苏联合协会对《指南2005》做了修改,颁布了《指南2010》三·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 1.突发意外事件:如溺水;电击伤;自缢;严重创伤等。 2.严重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 其他系统 3.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严重的酸中毒,电解质紊乱。 4.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毒。 5.手术及其他临床诊疗技术操作中的意外事件。如:心包或胸外穿刺,心导管检查,心脑血管造影,气管插管等,尤其较常见于胸内手术过程中,麻醉意外。 四.心跳骤停后机体变化 1.心跳骤停15秒,意识丧失。 2.心跳骤停30秒,呼吸停止。 3.心跳骤停30-60秒,瞳孔散大。 4.心跳骤停4分钟,脑部ATP枯竭,能量代谢停止。 5.心跳骤停4-6分钟,脑神经元发生可不可逆的病理改变. 五.心跳呼吸停止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1.意识突然丧失,昏迷。 2.呼吸停止或抽泣样呼吸 ---停止。 3.动脉搏动消失。 4.心音消失及心动过缓。 5.双侧瞳孔散大 6.心电图见等位线,室颤,心电机械分离。 7.四肢抽搐(可有可无) 8.大小便失禁(60秒后出现)

小儿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操作规范

小儿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操作规范 一、操作目的 对任何原因所致心跳骤停现场急救,为进一步复苏创造条件。 二、评估要点 1、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2、确认患儿无意识、无运动、无呼吸(终末叹气应看作无呼吸)。 三、物品准备 治疗盘内放置:纱布、简易呼吸器、手电筒、弯盘。 四、操作要点 1、评估现场抢救环境的安全性。 2、快速判断患儿意识、呼救、记录时间。 3、使患儿仰卧、身体无扭曲,注意保护颈椎、腰椎。暴露胸腹部,松开裤带。 4、判断患儿颈动脉搏动,时间5-10s,同时判断患儿呼吸状态。 5、实施胸外心脏按压: (1)按压部位:胸骨体中下1/3交界处。(避开剑突)。 (2)患儿各年龄段的心脏按压手法:新生儿或小婴儿按压时可用一手托住患儿背部,将另一手两指(中指和无名指)置于乳头线下一指处进行按压,或两手掌及四手指托住两侧背部,双手大拇指按压;1-8岁儿童,可用一手固定患儿头部,以便通气,另一手的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下半段,手掌根的长轴与胸骨的长轴一致;年长儿(大于8岁)胸部按压手法与成人相同,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十指交扣离开胸膛,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处;双臂位于患儿胸骨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使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垂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手掌根不离开患者胸部。 (3)按压幅度:婴儿和儿童按压深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尺寸的1/3,胸骨下陷(婴儿约4cm,儿童约5cm)。 (4)按压时间:放松时间=1:1。 (5)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钟。 (6)每次按压应让胸廓充分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7)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 400

儿童心肺复苏评分标准

儿童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评分标准 项目评分标准及细则分 值 准备质量10 分1、仪表端庄、衣帽整齐:(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2、用物齐全:纱布2块、弯盘2个、手电筒、治疗车、听诊器。(少一样扣2分) 5 5 操作流程质量80 分1.判断意识:拍患儿躯干,并呼唤“喂,喂,孩子!”无反应判断意识是否丧失;(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2.呼叫医生,将患儿去枕平卧于硬板床或地下,站于患儿右侧肩部,如有必要解开患儿衣领及裤带;(未 作不得分) 3.判断动脉搏动是否消失: 1岁以下肱动脉(肘窝向上2cm臂内侧)/股动脉(大腿内侧,腹股沟中点下一横 指);1岁以上颈动脉(气管正中部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少一项扣2分,未作不得分),如果患儿没有呼吸或无反应,10s内不能判断有无脉搏可立即开始CRP; 4.判断呼吸是否消失及异常呼吸:患儿胸廓有无起伏,自主呼吸是否消失或仅有喘息。(一项不符合要求 扣2分) 5.胸外心脏按压 (1)部位:1岁以下:两乳头连线中点下一指,1岁以上:胸骨中下1/3交界处;(位置不正确不得分) (2)方法:1岁以下:双指按压法(单人):右手食指中指位于按压点用力向下按压。双拇指按压法:双手 指环抱胸廓,双拇指压在两乳头连线中点下一指,拇指用力按压胸骨。 1-8岁单掌按压法:一手掌根部紧贴按压部位,伸直并与患者胸部呈垂直方向,用上半身重量及肩臂肌 力量向下用力按压。 8岁以上(同成人):一手掌根部紧贴按压部位,另一手重叠其上,指指交叉,双臂伸直并与患者胸部呈 垂直方向,用上半身重量及肩臂肌力量向下用力按压,力量均匀、有节律,频率100-120次/分,按压时胸骨 下陷。(方法不正确扣3分、按压深度不够扣3分,频率过快或过慢各扣1.5分) 6.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4cm,儿童大约5cm。 7.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按压/通气比例:单人 30:2 双人 15:2 8.畅通气道:头偏向一侧,清除病人口鼻咽污物;(未作不得分,少一项扣2分) 9.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左手掌根部置于患儿的前额,向后方施加压力,右手中指、食指向上向前托起下 颌,使患者口张开;(方法不对扣5分) 10.建立人工呼吸: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患儿口上垫纱布,用按于前额的拇指、食指捏紧患儿鼻孔,患 儿的口完全包在施救者口中,连续吹两口气,每次持续1秒以上,吹气时见患者胸廓上抬。一次吹气完毕后,松手,离口,面向胸部,观察患儿胸部有无向下塌陷后,紧接着做第二次吹气。(一项不符合要求扣3分) 11.5个循环后,判断患儿自主呼吸、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是否恢复、瞳孔有无缩小、光反射是否恢复、肤色 有无转红润(一般心率不低于60次/分)。(少一个循环、顺序颠倒、未判断结果各扣5分,判断时间不标准扣2分,判断结果少一项扣1分)) 5 5 5 5 10 10 5 10 10 15 全质量10 分1、操作熟练,沉着冷静,手法正确,注意手卫生。(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2、关心、体贴患者。(做不到不得分) 3、按压有效。操作完毕口述:心脏按压有效指征:①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恢复②收缩压≥60mmHg③肤色转红润 ④瞳孔缩小,光反射恢复⑤自主呼吸恢复。(按压或吹气无效视为失败) 5 2 3

小儿心肺复苏操作标准

小儿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操作要点Array 与评价标准 (一)操作要点

(二)目的 1.通过实施基础生命支持技术,建立患儿的循环、呼吸功能。 2.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尽快促进心跳、呼吸功能的恢复。 (三)注意事项 (1)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吹气前不用深吸气,以患儿胸廓有起伏为准,避免过度充气。 (2)胸外按压时,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及深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如需中断最多不超过5秒钟。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的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3)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儿身体长轴垂直。按压时,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 (4)根据患儿年龄选择合适的面罩,以面罩能包绕鼻梁和唇下区域,密闭良好为宜。 (四)应掌握的知识点 1.心肺复苏有效的指征 ⑴散大的瞳孔转为缩小。 ⑵自主呼吸恢复。 ⑶可触到大动脉搏动。 ⑷口唇指甲由紫绀转为红润。 ⑸上肢收缩压在60mmHg以上。 ⑹心电图波形有改变。 2.开放气道方法 ⑴仰头提颏法:抢救者一手的小鱼际置于患儿前额,用力向后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食 指、中指置于患儿的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上抬起。手指不要压向颏下软组织深处,以免阻塞气道。 ⑵仰头抬颈法:抢救者一手抬起患儿颈部,另一手以小鱼际部位置于患儿前额,使其头后 仰,颈部上托。头颈部损伤者禁用。 (3)双下颌上提法:抢救者双肘置患儿头部两侧,双手食、中、无名指放在患儿下颌角后方, 向上或向后托起下颌。适用于怀疑有颈部损伤患儿。

3.小儿的心搏骤停与成人有所不同,突发的原发的心搏骤停在儿童是不常见的。常见的是创伤或疾病引起的呼吸或循环衰竭,最终发生无收缩或无脉搏的心脏停搏。 4.儿童心脏骤停最常发生于两个年龄间段,小于1岁及青春期。 5.婴儿期(小于1岁)最常见的心搏骤停主要原因是 ⑴有意或无意所致的创伤“婴儿猝死综合征” ⑵呼吸系统疾病肺炎 ⑶气道阻塞气管异物 ⑷溺水 ⑸败血症 ⑹神经系统疾病等

小儿心肺复苏术

技能查房 时间地点儿六科办公室 主持人带教老师主讲人 参加人员签名 未参加人员阅后签名 题目: 小儿心肺复苏术 内容: 一、物品准备:纱布、简易呼吸气囊、棉签、手电筒、手消液、记录单、必要时备呼吸机、除颤器等急救器材。 二、适应症: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呼吸、循环骤停(包括心搏骤停、心室纤颤及心搏极弱)。 禁忌症:胸壁开放性损伤;肋骨骨折;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医学教育罔;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晚期癌症等。 操作步骤: 一:准备 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态度庄重,反应敏捷。 2、备齐用物:硬板床、纱布两块、模拟人、复苏气囊、氧气装置、吸痰装置。 3、环境准备:脱离危险或使用隔帘,清除与抢救无关人员。 二:操作 1、口述“开始”。判断患儿意识,轻摇或手拍患儿双肩并附身分别对左右耳大声呼叫患儿“宝宝醒醒,宝宝醒醒”,同时快速检查有无呼吸,口述“意识丧失”。 2、看复苏时间,呼救:医生,抢救病人。 3、检查脉搏 1)安置体位,去枕平卧,置按压板 2)解开衣领、腰带,。 3)判断大动脉:成人与儿童触摸颈动脉,婴儿触摸肱动脉或股动脉,判断时间5—10秒,口述“大动脉搏动消失。 4、胸外心脏按压 1)术者体位:位于病人的右侧 2)手法:儿童为双掌(适用于8岁以上)或单掌按压(适用于1 -8岁的小儿),婴儿为拇指法和两个手指按压。 3)按压部位:儿童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叉中点,婴儿两乳头连线中点下一横指。 4)按压姿势:双掌根部重叠,手指不触及胸壁,双臂肘关节绷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 5)按压幅度:儿童胸骨下陷为胸部的1∕3——1∕2(小儿2―3cm,婴儿1―2cm)。 6)按压频率:成人与儿童>100次/分,婴儿100―120次/分 7)按压与放松时间比1:1,均匀有节律,放松时掌根部不能离开按压部位 8)按压与人工呼吸比30:2 5、开放气道 1)双手轻转头部,检查口腔,去除异物(疑有颈椎骨折除外) 2)开放气道:仰面抬颌法、仰面抬颈法、托下颌法。 6、人工呼吸两次:口对口、口对鼻:捏鼻——撑口——正常吸气——吹气——抬头看胸廓起伏——松手吹气时间大于1秒 7、完成五个循环呼吸周期 8、判断心肺复苏是否有效(判断大动脉及呼吸是否恢复,时间5——10秒,口述“自主呼

婴儿儿童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

婴儿和儿童心肺复苏术——双人施救法BLS操作流程 (仅限本院考核使用) 假设心肺复苏模型人为婴儿或儿童心搏骤停患者,两名院前急救医生互为AB角色交换上场考核,其中第一施救者(简称A)担任主角,每一位选手都要轮流当一次A角,得分归主角一个人所有;而第二施救者协助(称作B)为配角。按照CPR2015国际指南的最新标准,AB两人配合共同完成BLS技能操作。 考核标准的操作流程与细节手法:(依据CPR’2015国际指南) 1、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第一施救者A首先上场看天看地(巡视上下左右4个点),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如果不安全,则做相应的处理措施。安全则口述“周围环境安全”。 2、A角检查意识:A角先到达患儿身边,轻拍儿童的肩膀或者婴儿的脚心并呼喊:“宝贝,你还好吗”(分别对着左、右两个耳朵各大声呼喊一遍),检查意识限时2秒钟完成。(考核时拟定为婴儿) 3、A角启动BLS:一旦发现患儿无应答,立即高声呼救并吩咐第二施救者B:“患者无反应,快来人呐、准备抢救!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拿AED来”。 4、A角判断呼吸脉搏:发现患者无反应后,A角眼睛看患儿胸廓有无起伏,同时规范手法在正确部位触摸患者的动脉搏动(婴儿为肱动脉,儿童为颈动脉或者股动脉),数数计时(从“1001”数到“1006”),时间刚好控制在6秒钟完成判断脉搏呼吸情况。最长不超过10秒钟。 5、摆放体位:将患儿置于坚硬、平坦的物体表面。取仰卧位。(如果体位正确,忽略此步骤) 6、A角建立人工循环:一旦判断患者无心跳、呼吸,尽快由A角实施胸外心脏按压进行高质量心肺复苏。移除患者儿胸部的衣物,方便找到按压位置和粘贴电极片。在B角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未返回之前,按照单人施救法进行。 单人施救法的规范要点: (1)将患儿置于坚硬、平坦的物体表面。 (2)将2跟手指放在婴儿胸部的中央(略低于乳头连线,在胸骨的下半部分)不要按压胸骨末端。 (3)以100-120次/分的速率按压。 (4)按压深度为婴儿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约4cm)。 (5)每次按压结束后,确保胸廓完全回弹(重新膨胀);不要靠在胸部上。胸外按压和胸部回弹/放松时间应该大致相同。按压终端间隔尽量减少到10秒钟以内(例如人工呼吸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