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奥尔森

奥尔森

奥尔森
奥尔森

奥尔森的逻辑

许多经济学家将奥尔森看成是单一观念的思想者,认为其提供的理论模型和解释太过于单一了,而且对经济学的贡献还不如再其他领域的贡献大。我想,者多少是因为它一生致力于研究外部性和公共物品问题,不在“正统经济学”的研究“圈子”里的缘故吧。

正如张宇燕教授在《权力与繁荣》里所说的,奥尔森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同时进行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他一生提出了诸多问题,它正是在研究和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构建了自己的理论大厦。

它主要提出了一下三个问题,第一,,对集团成员有共同利益的集体行动为何难以达成?第二,国家兴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第三,为什么有些国家贫困而有些国家繁荣?他一生致力于回答这三个问题,这也就是他的三本著作《集体行动的逻辑》、《国家的兴衰》、《权力与繁荣》所要探讨和回答的主要内容。

《集体行动的逻辑》是其理论大厦的基础,是其他理论的立论之基;《国家的兴衰》是其理论的主干,因为对国家兴衰的原因的探寻是他著书立作的主要目的,而《权力与繁荣》则是对其理论的延伸和进一步发展,作者再这本著作中进一步解释和探寻国家繁荣和贫困的原因。

因为《国家的兴衰》在他的著作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且作者特意在此书的第二章重述了《集体行动的逻辑》的主要内容,因此我将首先从本书开始,将这三本书的内容串联起来。

一、提出的问题、答案的标准、理论的基础

作者在《国家的兴衰》中首先对经济学理论的解释力进行了讨论。现在经济学受到广泛质疑的情况下,一些人声称将现有的经济理论进行扩展就可以解释“滞涨”和经济增长率下降等诸多问题。事实上,经济学的改进和扩展确实是比较普遍的,者当然会有助于解释一些问题,但是还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作者说:“我很喜欢引用牛顿的说法,即如果比他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此,当今的经济学家就有一个高的出发点,站在斯密、李嘉图、穆勒、马克思、马歇尔、凯恩斯的“肩膀上”可谓是高起点了,但是为什么还是没有预测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济现实呢?那是因为他们将眼界只限于经济学领域,只看眼前的现象,没有考察一下其他学科领域。

(一)问题的提出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度辉煌的文明和帝国衰落了,落后蒙昧的民族却创造了巨额的财富和伟大的文明,这有什么内在的原因吗?作者没有追溯历史,他只是将时间限定在二战之后的经济史,以此来探讨国家的兴衰。

作者首先列举了二战后的出现的诸多问题,主要有:

1.1959年,德、法、意、荷、比、卢六国建立了共同市场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增长,其中的原因是本书的一个问题之一。

2.美、英、日本三国在19世纪取得的经济增长成就为何如此突出?

3.为什么非自愿失业会发生?

4.什么社会可以称为“头重脚轻”的社会?

5.是什么因素使得某个国家或某个时期的阶级结构比其他国家或其他时期更稳固,更重要?因为它涉及了某个社会结构的排他性和障碍性。

针对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只是特定解释,不充分,这是因为对更广泛的数据和

经验是不可检验的,然而,只有当更广范围的现象得到精确解释时,才存在真正令人信服的理论基础。作者认为,好的理论必须同时具备简洁和权威,准确也是必须的要求,而作者就将构建这样的一种理论,它虽然简洁,却可以解释广泛的事实。

在本书的第二章,作者重述了《集体行动的逻辑》的主要内容,作者的复述比较简洁,我在此将细致的解读它。

(二)、《集体行动的逻辑》

这本书属于公共选择理论的范畴,而公共选择理论则关注非市场决策问题,或是说集体行动的问题,作者一生也致力于公共产品的研究,此书了奠定了他在这个领域的地位。

研究外部性和公共物品问题,就绕不开“搭便车”行为,也绕不开集体行动的动力问题,作者再理性人假定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对策,就是选择性激励的措施。事实上,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中,外部性和公共选择的研究是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的,但是这两个问题对于公共产品和公共行为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对市场活动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结论是,小集团比大集团更容易组织和采取行动实现自己的集体利益;有选择性激励的集团比没有这种激励的集团更容易组织和采取集体行动;大型压力集团的力量是它们其他活动的副产品。美国的华尔街,是这种“小集团”的活跃之地,包括华盛顿的游说集团,都是这种小集团。包括我国的商会等等,也是容易组织和行动的小集团。

1.基本的逻辑和概念的解释

传统理论认为,有共同利益的个人通常总是试图增进那些利益,其思想基础是,集团在必要时会采取行动以增进他们的共同利益或目标(以个人理性为基础)。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除非一个集团中的人数很少,或除非存在强制或某些特殊手段使个人按共同利益行事。否则,理性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去实现它们的共同利益,但是小集团除外。

这首先要分析组织,因为组织是实现个人利益的重要渠道。一般认为,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增进其成员的利益,而且大多是共同利益。这就涉及到成本收益分析,一个理性的人必然计算成本收益比。理性的个人是否会积极参加集体活行动,以后再论述。提供公共物品被认为是组织的主要职能,那什么是公共物品呢?任何物品,如果一个集团X1,……,Xi,……,Xn中的任何个人Xi能够消费它,它就不能不被那一集团中的其他人消费。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也就是说不管他是否承担了相应的成本,都可以消费这种物品。

是不是无论集团大小,都会提供一定量的集体物品呢?需要对此作进一步的考察。存在这样一种特殊情况,即存在一定量的集体物品,获得它的收益远大于成本,某个人即使承担全部成本也可以从中受益,这样就可以假设这种集体物品会被提供。这对于大小集团是否都适用呢?作者通过经济学公式的技术性概述得出结论,事实是只有小集团才适用。小集团不靠强制就可以通过自发、自利的方式提供集体物品,但是不会达到最优水平。随着集团的增大,它提供的集体物品的数量越来越低于最优水平。简言之,集团越大,就越不可能去增进他们的共同利益。

之所以大集团不会自动增进它们的利益,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集团越大,增进集团利益的个人获得集团总收益的份额就越少;(2)集团越大,就越不可能出现帮助获得集体物品的卖方垄断寡头的相互作用;(3)集团越大,

组织成本就越高。对于大集团(又叫潜在集团)中的理性个体,只有独立的和选择性的激励(针对个人的激励)才可以促使其采取有利于集团的行动,选择性意味着激励是有差别的,是“权责”对等的。

在任何情况下,规模是决定对个体利益自发、理性的追求是否会导致有利于集体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下面,我将具体分析规模和集体行动之间的关系。

2.集团规模和集团行为的关系

观察和经验表明,相对较小的集团——“特权”集团和“中介”集团——具有更大的有效性。而传统理论认为参与社团是由于社会发展中的“结构性差异”即功能的要求。传统理论含蓄的认为潜在的集团会和小集团一样行事,但集团的扩大并不一定能实现这些功能,因为个人如果没有受到激励就不会参加这样的社团。

对个体来说,经济激励和社会激励都是选择性激励,然而,社会激励只适合于小集团或者联合集团。之所以在潜在集团中,社会激励不会发挥作用,有两个原因。一是每个成员的行为都不会显著影响他人的行为‘而是空间的间隔使成员不可能彼此认识。

因此本书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大集团即潜在集团不会组织起来采取合作行动,尽管它有理由这么做,但是小集团却会采取行动。而本书的剩余部分将研究大集团的相关问题。

3.以工会为例

工会最初是以小型和独立的地方组织的行事出现的,经过一段时间逐渐发展成了大工会,而使大型全国组织得以生存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工会的成员资格及对罢工的支持再很大程度上是强制的。强制会员制和纠察线是工会主义的精华。

工会对“搭便车”行为极为关注,事实上,工会的大发展是因为强制入会制度,而不是什么“悲观情绪”。但是工会也出现了低参与率的问题,这样,在工会活动低出席率和工人对于强迫他们支持工业的措施的强烈拥护之间就存在自相矛盾的对比。但这并不是真的自相矛盾,当它们希望每个人出席而自己不去时,它们的态度和行为都是理性的。这与公民对它们的政府的态度是一样的。

这让我们想起了我国的工会,我国的工会和西方不同,具有很大的依附性,都是依附于各级政府或者是大型企业的高层,也没有独立的真正维护工人利益的组织制度和结构,而且在维护自己利益的时候很少能拥有平等的谈判地位。可见工会取得一定的独立性和“讨价还价”的权力是很必要的。因为中国共产党就是中国工人的先锋队,应该是广泛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但是在市场条件下怎样更加关注工人活动的开展,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4.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评价

马克思(作者对马克思评价很高)认为国家是统治阶级统治其他被统治阶级的工具,而阶级理论是国家理论的核心。个人是自私的,因而阶级也是自私的,马克思强调个人的自我利益,并认为阶级可以意识到它们的利益,这是人们认为马克思是实用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的理由。

作者认为马克思关于社会阶级的理论与其假设的追求个人利益的理性、自私的行为不相一致。因为没有针对个人的经济激励,积极行动便不现实,因为个人采取理性行为就不会采取阶级行为。由于其理论建立在理性的个人主义的基础之上,所以不能用非理性来解释其行为。

作者在这里没有讨论个人理性和集体非理性的可能性和相关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和作者一生所建立的理论息息相关,因为作者的理论包括大部分作者的理论

够是构建再个人理性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的理论也不例外。一个人的状态下,不能拥有理性的概念,因此,理性至少应该是在有两个人组成的社会中才存在的,因为人在社会互动中才能运用理性。这就存在一个问题,是否存在群体的非理性,而且这种非理性是否是常态。这就同事涉及到了一个质和量的问题,即再群体的非理性存在的前提下,是否存在一个临界点,在这个临界点以内是理性的,而超过这个点就是非理性的,这个还有待以后讨论。

5.压力集团

许多非马克思主义者都赞美、推崇压力集团,这多少是因为“多元论”政治哲学的影响。多元论强调各种私人社团都应具有较强的社会法定角色,国家不应干涉。

约翰·R·康芒斯倡导按职业而不是按地理范围选择代表。而拉瑟姆相信集团利益和集团行为在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中都是首要力量,集团利益最重要,而个人利益则是第二位的。本特利则认为压力集团的平衡就是社会的现状,政府因视为利益的调整平衡。它们并不假定个人行事会为他人着想,而是认为各个集团都会因为相互间的力量平衡而相互监督。且大集团会容易吸引成员并获得支持,组织中的个人会为集团利益作出贡献,二者都是不对的。因此,这种理论在逻辑上市自相矛盾的。

“多元论”的政治哲学对西方的各领域的研究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包括西方的国家制度和政府机构建设也是遵照这种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开始逐渐形成的关于国家权力分配和促进社会效率的设计而建立的。压力集团则是独立并紧随于立法、行政、司法之外的最为重要的制衡力量。

6.“副产品”理论和特殊利益集团

既然大集团不容易组织起来,那已经组织起来的大集团又作何解释呢?事实是这样的集团不只是是为了集体利益组织起来的,而且是为了别的目的而存在的,实际上是那些有能力以“选择性激励”来动员潜在集团的组织的副产品。那些强大的经济游说集团实际上是其获得力量和支持的的组织的副产品,因为它们行驶了为集体利益而作游说疏通工作之外的某些职能。我想,这应该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派生性”、“寄生性”、“不务正业”的部门吧。

比如,西方的工会的政治力量就是它的主要职能的纯产业活动的副产品,尤其是拥有大量游说疏通团体的商界,它们因为存在大量的卖方寡头垄断型的环境,因而可以组织大量的特殊利益集团,因为是大单位,数量也不多,就组成了大量的小集团,因而行动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在此基础上,它们也拥有很大的政治力量。

结论就是大型的压力集团的力量只是作为某些非政治职能的副产品。

7.非经济集团

以上的都是经济集团,还存在大量的非经济类的集团,本书的理论是否对以它们也是适用的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凡是存在共同利益的理性个人之处,该理论就适用。

作者所说的“被遗忘的集团”,就是既没有代表自己利益的组织,也不会采取行动的集团是本书的主要观点和中心思想的印证的最好例子,它们正好说明大型的潜在集团不会采取行动来增进它们的共同利益。这样的集团包括白领工人、纳税人、消费者都是这类集团,这类集团的共同特征就是虽然数量庞大,但是从来没有真正地组织起来增进它们的共同利益,因为它们的成员是如此之广,影响力也是如此之小,更不可能通过选择性激励来使其为了它们的共同利益而行动。

8.结论

本书希望表明,在不具备本书称之为“选择性激励”的条件下,多数集团不能向自己提供数量最优的集体物品。除非有强制或者足够小或者成员具有相互讨价还价的激励因素的集团。即使是小集团,其集体物品的提供也达不到最优水平。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会加入“搭便车”者的行列,越来越多的人会贪图不成比例的回报,越来越多的人会在理性的成本收益分析之下使自己偏离集体行动的轨道。着本质上是由集体物品或者是公共物品的性质决定的,就是非排他性或者非竞争性决定的。

二、国家的兴衰

上面探讨了《集体行动的逻辑》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接下来,就该运用其中的理论来分析现实的问题了,首先就是探讨国家的兴衰的原因。在以上的逻辑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含义就涉及一个社会能否通过有组织的利益集团之间的讨价还价达到理性或者高效率的经济。下面,我们将对此做一个分析。

(一)基本的含义和推论

为了以后理解的方便,将作者的九条推论放在这里,以供使用。

1.不存在这样的国家:其中所有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都可能组成平等的集团并通过全面协商而获得最优的结果。

2.凡边界不变的稳定社会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出现愈来愈多的集团和组织。

3.“小型”集团的成员具有较强的组织集体行动的能力,而这种优势随着社会稳定时间的延长而递减。

4.总的说来,社会中的特殊利益组织或集团会降低社会效率和总收入,并使政治生活中的分歧加剧。

5.广泛性组织一般都倾向于促使其所在的社会更加繁荣昌盛,并力图在为其成员增加收入份额的同时,尽可能地减轻其额外负担,从而只有当国民收入再分配中所产生的利益与由此引起的全社会损失相比较大时,才支持这种再分配行动。

6.分利集团进行决策较其中的个人与企业决策迟缓,从而使议事及协商日程拥挤;其决策多半倾向于固定价格而不固定数量。

7.分利集团使全社会采用新技术延缓以及在生产情况变化时阻碍重新分配资源,从而降低了经济增长率。

8.当分利集团发展到足以取得成功的规模时,它必然采取排他性的政策,并力图使其成员限制在收入相近与贡献相近的范围之内。

9.分利集团的扩大将增加法律的繁文缛节,强化政府的作用,造成协议的复杂性,并改变社会演化的方向。

(二)对二战后发达国家的分析

随着时间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集团将会享有有利的环境,克服集体行动的困难,会积累大量的特殊利益组织和联盟。而在那些分利集团被极权政府和外国入侵削弱或废除的国家,一旦自由稳定的法律秩序建立起来,就应该能够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比如二战后的联邦德国,日本,法国都是这种情况。

相反的情况就是那些长期没有遭受外敌入侵的没有不稳定的组织民主自由的国家,将会遭受来自不利于增长的组织和联盟的压力,比如英国,瑞士,澳大

利亚,新西兰就属于此类。但是这里存在一个特例,就是瑞典,瑞典也在长期的稳定中,但是却保持了较快的发展,这是否意味着此理论的错误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瑞典和具有同样增长率的挪威的特殊利益组织大多是共容性质的,攻读共容的组织和具有狭隘利益的组织具有完全不同的激励方式。事实上,瑞典再长期的过程中形成了比其他国家都要好的社会环境,它的高税率高社会保障水平也是确保大多数人利益的有益的制度,这也有利于它共容利益集团的形成。

以上考察的都是西方国家,下面看美国本土。考察美国整体不如考察它内部各州。统计检验证明,战后以来,美国一个州的成立时间越长,它积累的特殊利益集团的时间越长,增长就越缓慢。各州的成立时间长短与其人均收入和总收入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包括对大城市的统计,比如旧金山、洛杉矶、西雅图在战后就比纽约、芝加哥、波士顿的增长率要快得多;还有对美国新老工业部门的比较,统计显示,新兴工业部门比老工业部门具有更高的增长率。这些统计的样本选取是得当的,与作者的理论是相符的,而且在统计上也都是显著的。(三)边界和管辖权一体化

二战后欧洲六国建立了共同市场,并取得了快速的增长,这其中有什么因果联系吗?是的,共同市场的建立确实促进了其成员的经济发展。因为更广阔的市场,更活跃的可以自由流动要素市场和更统一的决策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这是打破“边界”的结果,是打破了行业限制的结果,也是打破了狭隘的分利组织的结果。因为特殊利益组织往往在边界不变的稳定环境中大量滋生,因而更大的管辖权或者是管辖权的一体化就一位者更少的特殊利益组织和更快的经济增长。当然,低关税是贸易发展的先决条件,从历史上来看,历次削减关税都导致了贸易量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

(四)不平等与发展

作者致力于自己理论的检验,试图用多种途径检验自己的理论。因此,他将注意力从西方发达民主国家转向了发展中国家和共产主义国家。作者也肯定的说,再西方外国家也存在书中所说的现象,行会和其他的分离联盟也会削弱经济效率的增长速度,而不论文化背景如何。

作者分析了幕府时期的日本、清王朝时期的中国和种姓制度盛行时期的印度,在这三个案例中也存在作者所说的分利集团。尤其是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及其落后的影响经济效率的滋生大量特殊利益集团的制度。种姓制度往往是通过集体而不是个人改变社会地位的,而且不和族外人通婚,这样集团内的财产就能在族内保存下来。

不发达国家的农村总是处于弱势地位,因为其动员成本更高,也更困难,难以组织代表自己利益的组织。这样就给大城市地区(特别是首都地区)的居民不成比例的影响力,这在很多发展中国家都表现的很充分。包括中国的北京和上海,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印度的新得里等等,都是这种类型。农村地区则由于居住分散,也没有多少有地位的人,城市则不同,政府官员、大学生、律师、各色学者等等都定居城市,者也给城市不成比例的力量。这样的社会就是头重脚轻的社会,就是头大,没有牢固的根据。这样就回答了一开始提出的问题。

但是到底是什么导致贫困呢?很多人认为是市场竞争导致了相当程度得不平等这是错误的想法。正是竞争促进了效率,促进了机会的公平分配,而政府干预则导致了人为性的不平等,而这种干预有时候并不是为了所谓的促进公平,而是为了一些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收入再分配一般认为是收入从高收入者那里转

移到低收入者那里,但事实恰好相反,很多政策都是使穷人更穷、富人更富。因此,分利联盟造成的不平等远比个人生产能力差别造成的不平等程度大。而在大多发展中国家,存在很多阻碍经济增长的体制和机制,政策和制度,而且是经常性的存在,这就不难解释其贫困了。但是是不是完全的自由放纵的竞争就能完全的促进效率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市场本身有缺陷,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必须同时发挥作用,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而这也是接下来多要讲的内容,也是作者的第三本重要著作《权力与繁荣》所要探讨的问题。

三、权力与繁荣

作者首先追问,是什么导致了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富裕和其他国家尤其是前共产主义国家的贫困呢?前共产主义国家为什么没有预期的经济绩效,为什么拥有如此高的腐败与犯罪率?作者认为,单纯从经济或者政治的角度已经不能解释这些现象了,必须二者结合,因此将本书的书名命名为《权力与繁荣》。

(一)权力的逻辑

作者认为,当市场达到完全竞争并存在清晰的激励生产的措施时,贸易会发展,社会也会繁荣。而社会存在大量的掠夺和攫取而不是创造时,社会发展便会停滞。简言之,就是资本用于生产,则繁荣;用于少数集团的私利,减少了社会产出,就会衰落。因此,作者一开始就分析了握有权力的人们。

作者对权力的使用是为了互惠的交易和增加社会生产表示了谨慎的怀疑。因为西方自从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一直秉承人性恶的传统,因此才设置了防范人们“胡作非为”的一整套制度,而经济学上也假定人是自私的理性的存在,因此既有可能以不利于生产的行为行事。

1.流动的匪帮和固定的匪帮

作者用一个罪犯的例子来说明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一个罪犯的偷窃的时间和精力不会导致产出,还增加额外的社会成本(社会要建立一些防止偷盗的机构和设施),但是罪犯并不会因此而减少它的偷盗行为,因为他的收益远大于他的成本(无本生意)。即使有惩罚性的措施,高风险意识和机会主义分子还是会从事这种行为。对于一个有权力的偷盗者,狭隘利益和共容利益对其影响是不一样的。

这是但个人的偷盗行为,再往上就是犯罪团伙。犯罪团伙一经形成,就具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地盘),就会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具有排他性,就会形成垄断。这样,它就有可能提供一定量的公共物品,会对居民提供一定的安全保护而收取保护费,就会取得一定的“合法性”,而不是偷盗和抢劫了。本地区的居民也乐于缴纳一定的保护费,因为它们可以拥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而生产的越多,犯罪团伙的收入就越多。比如黑手党就是如此行事的,相信看过《教父》的人对此受有感触吧。至于黑势力漂不漂白,不是这里关注的问题。

作者用中国军阀的例子说明固定的匪帮(因为中国军阀大多从土匪发展而来)的情况。固定匪帮具有自己固定活动范围和专属势力范围,也不存在和政府的竞争,就具有一定的共同利益,就会成为一个“课税者”和“行窃者”。流动的匪帮固定下来就会关注长期收益而不是短期的攫取,因此,它们就会降低课税率直到边际损失等于它降低窃税率所获的边际收益时的税率(窃税率不是越高越好,一般要低于百分之百,因为太高就会降低居民的收入,在长期也会减少匪帮的收入)。这样就激励匪帮气功一定的公共物品以保证其长期受益。

2.匪帮的扩展——黑社会和政府

其实,政府再一定程度上就是合法化的固定的“匪帮”,是通过建立正式契约的提供公共物品的“匪帮”;与此相对应的是黑社会则按照“心理契约”建立的隐性提供公共物品的匪帮。政府和黑社会在提供保护和收取“保护费”这件事情上再本质上是相同的,二者都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都是课税者。当二者竞争时,往往是黑社会在政府课税的基础上再加收保护费(这是因为黑社会提供了政府之外的额外的保护的费用,有时这样的保护正好保护的原因就是自己造成的)。

再看人们进入政府和黑社会的动力,这都是因为二者具有一定的公共权力和强制力,具有一定的特殊利益,而这些特殊利益具有相当高的吸引力。这是因为政府和黑社会往往对垄断行业情有独钟,因为具有垄断利润的存在,比如运输行业。进入黑社会的多是高风险意识分子和机会主义分子(因为高风险往往伴随着高收益),进入政府的人也是如此(这里的政府特指腐败的行窃的政府)。现在考公务员如此盛行,就是因为有额外的特殊利益的存在,包括灰色收入、黑色收入和无形的社会收益。

现在政府和黑社会勾结,则使二者合二为一了。从政府周期性的打黑就可以看出,主管打黑的部门之所以不讲黑社会一网打尽就是因为为了长期的收益(因为没有黑社会,它们就没有存在的里有了),所以要留下来“慢慢打”。薄熙来的这次打黑,必然触犯一些政府官员和黑社会双方的势力,在这次打黑的过程中发现的很多公安局长、队长、组长在黑势力中均有股份也可以看出双方的利益是盘枝错节之处。而一些黑社会的“老大”本身就是人大委员和政协委员,“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则体现出了“官匪一家”和“潜规则”乃是堂而皇之的不变法则了。

3.专制和民主

当一个固定的匪帮首领拥有足够的权威时,权力的逻辑就会使他成为一个专制者。由无政府状态的“霍布斯丛林”的状态下进入到专制者的等级状态下,由乱到治可以增加社会产出,因而专制者也会提供一定的公共物品。作者认为共容利益对于产出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至关重要。当然,专制者还有挥霍社会资源的一面,如果这样,将导致整个社会无法运转。因此,作者更加倾向于民主而不是专制。因为专制者拥有不成比的权力,就有可能攫取更多的特殊利益,而一般人则应为没有显著大于他人的权力使这种特殊利益的获得没有可能。

进一步讲,高投资会导致产出的增加,进而导致经济的增长,而高投资的前提条件是投资环境的稳定,即与投资者的长期预期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执行契约、稳定的货币和稳定的政策。而即使专制者提供一定的安全环境,但是由于其权力不受制约,因而就有随意破坏这种环境的可能性,他的承诺也没有效力,因为没有响应的权力去制约他。民主体制则不然,民主的逻辑使得各方相互牵制,任何一方都不会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因为小集团向大集团的转变会导致制衡机制的产生。

现代代议制政府可以有效的保护私人的产权和相应的促进生产和贸易的制度安排,作为第三方确保合约的执行。因此,逻辑分享的逻辑就在于产生这样一个可以使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的代议制政府。因为代议制政府的特征就是权力的相互制衡,这样小集团就不会有效的扩张,狭隘利益的减少就会导致经济的增长和繁荣。这样产生的一个自然的逻辑就是,投资者为了追求投资环境的稳定就会将资本转移到契约密集型的国家,即使这些国家的资本已经饱和。

(二)替代理论

作者为了检验自己的理论,考察了其他可能的替代理论,这样就要关注地个

主要的问题,一是互利交易的起点;二是交易成本;三是市场失灵;四是科斯定理。其实这四个问题可以串到一起来说。

首先看互利交易的起点,对于互利交易,可以用一个交易的循环来说明。

个人需求(追求实用价值)→消费欲望→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

↑↓

个人收入←劳动←厂家生产←交易←购买行为

既然发生了交易,就有交易成本,如果交易成本太高,则交易就不会发生。当交易发生时,与之相伴随的会产生外部性,如社会额外的成本,这就会导致市场的失灵,因为这已经不是市场配置所能解决的了。直到科斯定理的出现,解决了市场失灵的问题。科斯①定理认为再交易成本很低或者为零的情况下外部性就会被内化,则外部性就会以帕累托最优的方式得到解决。

①科斯,1910年出生,在1991年81岁高龄的时候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获奖论文《企业的性质》一文在1937年发表,经过三十多年的市场检验,在54年之后获奖。

从三个和尚没水吃到有水吃

从三个和尚没水吃到有水吃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是一句中国俗语,它所反映的现象其实普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1964年3月,在纽约的克尤公园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的谋杀案。在凌晨3点的时候,一位年轻的酒吧女经理被一个杀人狂杀死。作案时间长达半个小时,附近住户中有38人看到或听到女经理被刺的情况和反复的呼救声,但没有一个人出来保护她,也没有一个人及时给警察打电话。事后,美国大小媒体同声谴责纽约人的异化与冷漠。 一、对这一现象的心理学解释: 两位年轻的心理学家——巴利与拉塔内并没有认同这些说法。对于旁观者们的无动于衷,他们认为还有更好的解释。为了证明自己的假设,他们专门为此进行了一项试验。他们寻找了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与一名假扮的癫痫病患者参加试验,让他们以一对一或四对一两种方式,保持远距离联系,相互间只使用对讲机通话。事后的统计数据出现了很有意思的一幕:在交谈过程中,当假病人大呼救命时,在一对一通话的那组,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四个人同时听到假病人呼救的那组,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通过这个试验,人们对克尤公园现象有了令人信服的社会心理学解释,两位心理学家把它叫做“旁观者效应”。他们认为: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正是因为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每一位旁观者都无动于衷,旁观者可能更多的是在看其他观察者的反应。用该效应再来看一下媒体经常报道的“小孩落水事件: 旁观者甲本想下水救人,又有些犹豫,他在看其他目击者乙、丙等人的反应。转念一想:“这么多人都看到小孩子落水,总会有几位下去救险的,自己就不下去吧。”犹豫之间,小孩子被水吞没了。居然没人下水,甲不禁心里有些内疚。再一想,要责怪,要内疚,要负责任,也是和乙、丙等数十人分担,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他走开了。就这样,一桩桩旁观者众多,却“见死不救”的事件产生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正在于“旁观者效应”,与人们一般以为的世态炎凉、人心不古之类的社会氛围或看客的冷漠等集体性格缺陷没有太大关系。 心理学家Ringelman是最早发现社会懈怠现象的。他让参加实验的工人用力拉绳子,并测他们的拉力。第一次,是让每个工人单独拉绳子;第二次是让三个一起拉;第三次让八个人一起拉。本来以为拉力会与人数增加的倍数而同样增加,但是,实验的结果却表明,单独拉绳子时,人均拉力是63公斤;三个人一起拉的时候,人均拉力是53公斤;八个人一起拉时,人均拉力是31公斤,不到单独拉时的一半。 另外一位心理学家,用大学生作为被试做的实验,进一步为社会懈怠的存在提供了证据。他让大学生们利用欢呼或鼓掌的形式来制造噪音,结果发现,每个人所制造的噪音随团体人数的增加而下降。 二、三个和尚没水喝之面面观 1、“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喝?”之公务员面试观-公务员考试 "为什么有的单位能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而有的单位则是三个和尚没水

[值得背诵的英语短文阅读] 英语口语背诵短文

[值得背诵的英语短文阅读] 英语口语背诵短文 英语写作不仅是一种沟通与交流的渠道,更是衡量学生英语学习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小编精心收集了值得背诵的英语短文,供大家欣赏学习!值得背诵的英语短文篇1 There is a famous saying that it is better to be famous at the early ag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ss media, people can get fame much easier than before, so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children get famous. Early in the 1990s, the girl twins became the most young person to be famous, they took the ads when they were two. Since then, they played the role in the comedy. They are Olsen twins, who are the most popular twins in the world. The amazing thing is that they became the smallest producers when they were only six. What’s more, before they went to college, they started to run their clother brand. The Olsen twins get a so successful career, they are still very young now and they become the one of the power women in the world. 有句著名的话叫做出名要趁早。随着多媒体的发展,人们比以前要更容易得到名声,因此越来越多的儿童变得出名。早在1990年,双胞胎女生成为最小的名人,她们在两岁的时候就拍广告。从此以后,他们在情景喜剧中扮演了角色。她们就是奥尔森姐妹,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双胞胎。最神奇的就是他们在六岁的时候就成为了最年轻的制片人。而且,在她们上大学前,经营起了自己的服装品牌。奥尔森姐妹有着非常成功的事业,她们还很年轻,成为了世界上最有权力的女人之一。值得背诵的英语短文篇2 Before I moved to the city, I stayed with my grandma at my hometown. In my eyes, grandma is a diligent woman, she likes to plant fruit and vegetable by her own. Though my father has told her many time to take a rest, my grandma just does her things. With the time goes by, every time when I went back to hometown, I found my grandma grows older, but her still looks good. Last week, when I visited her, I found there were so many wrinkles in her face, which I never noticed before. Suddenly, I felt so sorry to not accompany her all the time. Since then, I tell myself to visit her as possible as I can. 在我搬到城市之前,我和奶奶呆在我的家乡。在我看来,奶奶是一个勤奋的女人,她喜欢自己种植水果和蔬菜。虽然我的父亲已经告诉她很多次要她休息,但是奶奶还是做她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每次当我回到家乡,我发现奶奶逐渐变老了,但是她依然看起来不错。上周,我去看她时,我发现她的脸上有很多皱纹,这是我以前从来没有注意到的。突然,我为自己没有经常陪在她身边感到抱歉。从那时起,我告诉自己尽可能的去看望她。值得背诵的英语短文篇3 Before I went to middle school, my parents changed their job, they found a good job in the big city, so I needed to leave with them. Moving to another city means I have to say goodbye to my friends and this beautiful place. It is hard for me to say goodbye, my memories are around here, the water, the mountain and the people are so familiar to me. I have to face the new people and new environment, there are so many challenges waiting for me. But it is time to say goodbye, I need to grow up and be a strong person. I believe that I can conquer the difficulties. 我去中学之前,我的父母换了他们的工作,他们在大城市找到一份好工作,所以我需要离开。搬到另一个城市意味着我必须得跟我的朋友和这个美丽的地方说再见。说再见对于我来说是很困难的,我记忆的一切围绕着这里, 这里的水,山和人,我是如此的熟悉。我不得不面对新的人,新的环境,有很多挑战等着我。但是是时候说再见了,我需要长大,做个坚强的人。我相信我能克服困难。值得背诵的英语短文篇4 When I was very small, I wanted to do some things as the boys did, then the elder told me that I wouldn’t succeed, because I was a girl, I should do the girl things. I was very angry, though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2009年圣诞致辞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2009年圣诞致辞 Each year that passes seems to have its own character. Some leave us with a feeling of satisfaction, others are best forgotten. 2009 was a difficult year for many, in particular those facing the continuing effects of the economic downturn. 过去每年似乎都各具特点。一些年份让我们心满意足,一些年份则最好忘却。2009年对很多人来说都不好过,尤其是那些深受经济衰退之苦的人们。 I am sure that we have all been affected by events in Afghanistan and saddened by the casualties suffered by our forces serving there. Our thoughts go out to their relations and friends who have shown immense dignity in the face of great personal loss. 我相信,我们所有人都受到阿富汗战事影响,为英军士兵伤亡感到悲伤。我们向这些士兵的家人和朋友表示慰问,他们面对巨大个人损失表现得无比高尚。 But, we can be proud of the positive contribution that our servicemen and women are making, in conjunction with our allies. 但我们应该为我们的士兵与盟友作出的积极贡献而感到骄傲。 Well over 13,000 soldiers from the United Kingdom, and across the Commonwealth - Canada, Australia, New Zealand and Singapore - are currently serving in Afghanistan. 英国和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加坡在内的英联邦国家眼下共有超过1.3万名士兵在阿富汗服役。 The debt of gratitude owed to these young men and women, and to their predecessors, is indeed profound.我们对这些年轻士兵以及先前在阿富汗服役过的士兵表示深深感激。 It is 60 years since the Commonwealth was created and today, with more than a billion of its members under the age of 25, the organisation remains a strong and practical force for good. 今年是英联邦成立60周年,今天其成员国25岁以下人口超过10亿,为它保持长久的强大和实用提供了力量源泉。 Recently I attended the Commonwealth Heads of Government Meeting in Trinidad and Tobago and heard how important the Commonwealth is to young people. 最近我刚刚参加了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举行的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听到联邦对年轻人是多么重要。 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llow them to reach out to the wider world and share their experiences and viewpoints. For many, the practical assistance and networks of the Commonwealth can give skills, lend advice and encourage enterprise. 新的通信技术使他们能够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观点。对于许多人来说,英联邦的实际援助与网络可以提供技能,给予意见和鼓励进取。 It is inspiring to learn of some of the work being done by these young people, who bring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to the challenges they face.

曼瑟奥尔森经济思想述评

曼瑟?奥尔森经济思想述评 管清友 2012-12-25 15:38:40 来源:《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8期作者简介:管清友,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100732 内容提要:奥尔森提了三个看似平常、实则重大的问题:为什么对每一个人都有利的集体行动常常难以实现?国家兴衰的根本原因何在?同样是市场经济国家,可为何有些经济繁荣而另外一些却遭受贫困?本文将遵循这一脉络介绍奥尔森的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并简要回顾中国学者对奥尔森理论的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集体行动利益集团国家兴衰 一 曼瑟?奥尔森(Mancur Olson, 1932~1998),1932年生于美国北达科他州,1963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马里兰大学经济系教授。1990年在马里兰大学创立了“体制改革与非正规部门研究中心”(IRIS),专门对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进行研究。[1]主要论文有:“通向经济成功的一条暗道”,(1992,《市场经济在东欧的兴起》)、“专制、民主与发展”(1993,《美国政治学评论》)、“掉到地上的大面额钞票没人捡:为什么有的国家富裕,有的国家贫穷”(1996,《经济学展望杂志》)。他的主要论著有《战时短缺经济学》(1963)、《集体行动的逻辑》(1965)、《一份准备中的社会报告》(1969)、《没有增长的社会》(1974)、《健康护理经济学新方法》(1982)、《国家的兴衰探源》(1982年)、《权力与繁荣》(2000年,遗著)。主要的代表作就是:《集体行动的

逻辑》、《国家兴衰探源》和《权力与繁荣》(这三本书现在都有了中文译本)。1986年获得美国政治学会颁发的最高奖之一(Gladys M. Kammerer Award)。1993年获得美国管理学会颁发的“最持久贡献著作奖”,在1995年获得美国政治学会颁发的里昂—爱泼斯坦奖。 奥尔森于1998年2月19日在办公室门口心脏病突发去世。Yegor Gaidar 教授说,“在我们看来,像奥尔森这样的教授是无可替代的。人们将在很长的时间内看到奥尔森对经济学作出的巨大贡献”。奥尔森的合作者之一Peter Murrell 教授也感慨地说,“我们怀念(奥尔森)奔涌的智慧”。[2]罗伯特?梭罗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时说道:“我们大多数人都相当类似,认识其中一个就等于认识了全部。但曼瑟则不同,他别具一格。这使我们更加怀念他。”奥尔森去世两周后《经济学家》杂志便发表了讣告,并在其遗像下配了一行说明词,把他称为“利益集团的鞭挞者”。这篇讣告同时说,如果奥尔森没有去世,他的集体行动理论很可能会让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奥尔森去世两周年之际,《经济学家》杂志又发表专门文章,评介他的遗著《权力与繁荣》。该文的结束语是这样写的:“奥尔森是不可替代的,但有这样一部杰作对我们来说也算是一种安慰了。” 二 概言之,奥尔森提了三个看似平常、实则重大的问题:为什么对每一个人都有利的集体行动常常难以实现?国家兴衰的根本原因何在?同样是市场经济国家可为何有些经济繁荣而另外一些却遭受贫困?《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1965)可以说是他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并在回答过程中奥尔森开创了与其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集体行动经济学”。群体规模,搭便车,选择性刺激等范畴业已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分析之中。《国家的兴衰》(1982)则是他运用集体行动理论来解释国家之繁荣与萧条历史现象的一次成功尝试,同时他还进一步丰富了一些极有

服装设计概论[1]1要点

MIX&MATCH,翻译成中文就是混搭,最早时候是由时尚界提出的,就是将不同风格、不同材质、不同身价的东西按照个人品味搭配在一起。只要我们心情好,我们可以将所有的穿衣法则丢到脑后,玩腻了现代与复古、简约与繁复、性感与优雅之后,再想不出其他风格,只好将对立的东西放在一起,冲撞出强烈的视觉效果和个性主义。 混搭的概念已经不新了,但是它却奇迹般的被时尚一直宠爱,mix&match的感觉让每一个人都可以随自己的喜爱mix&match,风格端庄文雅的上半身,可以配搭充满动感与活力的下半身;古朴的上衣,也可以配搭动感十足的裙子。也可以是很便宜的上衣配较华贵的裙子或裤子,不管怎么穿都可以,在或者如果我们有十足的把握和勇气,我们可以穿的像vivien westwood样的夸张繁复的无厘头,也可以像奥尔森姐妹那样不顾世俗,随心所欲。mix&match 代表了一种服装新时尚,我们可以发挥创意,尝试将各种以往不可能出现在一起的风格、材质、色彩等时装元素搭配在一起。但是混搭高手在混搭的时候,也并不是乱搭,混搭也是有章可循的,这样让我们的混搭看起来才更加的有品味。 混搭并不等于就是乱搭,混搭时应当让每一件单品以及配饰有内在的对比联系,比如曲线条的褶绉裙与直线条的中性小西装的混搭,造成一种曲与直的对比,而白色与黑色,红色与绿色的撞色混搭,更能体现出色彩给人的冲击力。一般来说,混搭有几种方式,可根据撞色、面料、线条感以及风格这四种类型来进行混搭。 服装造型设计要以时代为背景,突出美和新,把握住潮流感和多样化的趋势。 设计新的服装款式,首先要求美观。时装的设计与制作是实用艺术和工艺技巧的结合,像其他的艺术创作一样,直接体现了创作者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一款新的服装设计出来,穿到人们的身上,能不能显示出其艺术魅力,关键是取决于设计师的审美。从穿着者的角度来讲,欣赏的款式,选择的款式,都取决于个人的审美。 通过对色彩视觉规律和色彩视错觉的利用研究,达到肤色、体态和色彩美的整体统一,以实现服装设计的世界性和个性化。服装色彩和自然界色彩相比较而言,服装色彩的选用局限性很大,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宜,所有的服装都是为人服务的。所以,服装色彩和人的关系概括起来可以分为服饰色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服饰色彩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服饰色彩与人的特点的关系。 基于以上的观点,随着混搭风日益盛行,色彩的千变万化,服装面料的新发展,在以后服装更具个性的设计中,我们完全可以发明一种能综合服装各个因素,且设计制作更简便的衣服。在这里我们暂叫其为“拆补法”,这种衣服由一块块布料组成,这些布料的边缘装有一种很容易拆合的东西(如拉链),这样,不同的人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用不同的面料拼凑(制作)出自己喜欢的衣服色彩及造型。也许在以后我们就不用再买衣服了,而是买布,一块块加工好的布,回家自己拼接起来就可以了。这种方法可以随拆随接,而且布块可以循环使用,非常环保和节约资源。如能实现,那以后真正就是“天下没有两件相同的衣服”了,再也不用为“撞车”而尴尬。也许在将来的某天,当你遇到一个穿着由千万个“补丁”组成的衣服时,请不要认为他(她)是一个乞丐,因为他们是时尚一族。那时种衣服已变为一种潮流!

西方文化论文 浅析伊丽莎白时代的文化辉煌

浅析伊丽莎白时代的文化辉煌 她是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她使英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开创英国历史的“黄金时代”,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人们至今崇拜着她,称之为“荣光女王”、“英明女王”,并以其名来命名那个时代。在第二个千禧年来临之际,她亦曾被推选为100位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她就是伊丽莎白一世——都铎王朝最后一位君主,英格兰文化正是在她的手中迎来辉煌。 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在内部因宗教分裂的混乱状态中即位,采取宗教兼容政策和重商主义政策,稳定了统治,工商业和海外贸易迅速发展,国力日益强盛,击溃了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为未来“日不落”的大不列颠王国奠定了基础。此时的英格兰也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遍布英国的思想领域,各个文学大家以莎士比亚,斯宾塞,约翰逊,马洛,培根等为代表,佳作竞出。由此,英国文学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文学的最高成就。那么为何英国文化能在伊丽莎白一世手中开启“黄金时代”呢? 伊丽莎白时代的文化繁荣主要体现在诗歌和戏剧的繁荣上(当然也不排除其他文学、艺术形式的发展繁荣)。下面仅以诗歌和戏剧上的创作为例,浅谈当时的文化盛况。 在诗歌方面,英国文学家们,除了引入意大利的十四行诗,也进行了一些其他诗体的创作,在内容和格局上都有了很大突破。诗歌方面又以斯宾塞成就最大。他的主要作品《仙后》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利用中古骑士传奇的体裁﹐以寓言为主要手法﹐在精神上却反对天主教而歌颂作为英国民族象徵的伊丽莎白女王﹐其中优美而多变的韵文﹐使得斯宾塞不仅独步当时诗坛﹐而且成为后世讲究诗艺的作家所仰慕的“诗人的诗人”。在主题或歌颂对象方面,英国诗歌也和欧洲其他经历文艺复兴的国家一样,着重描写人的内心世界,抒发理想、信念、感情,鞭挞黑暗、腐败,赞扬人追求幸福的权利,赞颂美和爱。此外,彻底改变英国诗歌面貌的主力军却是——白体诗。它主要包含在戏剧创作之中,其代表人物则是两位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马洛和莎士比亚。 戏剧无疑是英国这一时期最骄傲的文学成果。16世纪80年代起﹐英国戏剧家们摆脱了中世纪神秘剧﹑奇迹剧等的宗教色彩和粗糙技巧,建立起了一种新戏剧,赋予其更加丰富的表达和人文气息﹐敏锐﹑强烈地表达了时代精神﹐在艺术上作了多方面的大胆创新。以《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为代表作,马洛一生创作了7部悲剧。而作为英国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著名的代表人物,英国戏剧的集大成者——莎士比亚,一生共创作了37部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四大悲剧等作品皆是人类文学史上不朽的明珠,它们探讨了友谊和虚伪、爱情和阴谋、权利和道德、生存和死亡这些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的主题。那些生动

英国女王伊丽沙白二世访华,这两道中国菜让她再也忘不了大中华

英国女王伊丽沙白二世访华,这两道中国菜让她再也忘不了 大中华 我们知道,英国是一个很绅士的国家,用咱们的孔老夫子的话来讲,那便是礼仪之邦。在这一点上,跟咱们中国颇有相似之处。虽然说相似,但却不相通,比如咱们的饮食文化。在这方面上,小张便举一个有趣的事情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权当茶余饭后的谈资。(英国的绅士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对中国神往已久,1984年中英两国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由于这份声明暂时性的解决了香港问题,使得中英两国的关系达到了史上最佳。于是在两年之后,也就是在1986年,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受到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的邀请,带着自己或多或少对东方的神往之情来到了中国。(伊丽莎白二世)话说英国国家领导人访华这可是一件大事,衣食住行样样不能马虎,所以呢,邓小平便在接待贵客的圣地钓鱼台国宾馆设了午宴招待。这个钓鱼台国宾馆可不得了,先后接待了许多大咖,比如美国总统尼克松、苏联的赫鲁晓夫及日本天皇明仁等等。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在这高规格的地方却出现了一个乌龙事件,甚是有趣。(邓小平与伊丽莎白)据历史菜单记载,当时的菜色如下:冷盘:菠萝烤鸭、白斩鸡、腐衣卷菜、梳子黄瓜等;热菜:佛跳墙、龙须四素、清蒸鳜鱼、桂圆杏仁茶等;点心:鲜豌豆糕、鸡

丝春卷、炸麻团、四喜蒸饺等。(佛跳墙)冷盘热菜加点心,该有的都有了,看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但是仔细一看,对于女王陛下来说,问题来了,而且不止一个,有两个:第一,热菜里边有一道“佛跳墙”的菜,我们知道,佛跳墙里面有海参,而英国是不吃这种看起来长着软趴趴的、像鼻涕虫一样的海参的;第二,或许是大厨并不知道英国王室不能做当着贵宾的面把嘴里的鱼刺给吐出来这种失礼的事情,于是并没有把清蒸鳜鱼里面的鱼刺给挑出来。但女王并不知道,所以当她吃到嘴里发现有鱼刺的时候已经晚了,最后只好生生地把嘴里的鱼刺嚼碎吞下。小张在想,这伊丽沙白二世肯定毕生难忘这次中华之旅了,毕竟这两道中国菜给了她特殊的记忆。由此我们也看出来,虽然同为礼仪之邦,但文化方面却是各不相同的,比如这种饮食文化。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奥尔森的生平、著述与研究方法

奥尔森及其著作《集体行动的逻辑》《国家的兴衰》《权力与繁荣》一、《集体行动的逻辑》:三个和尚真的没水吃?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个人的理性行为往往无法产生集体或社会的理性结果?以及怎样才能达成集体行动。《集体行动的逻辑》的基本假设《集体行动的逻辑》出版以前,社会科学家假设:一个具有共同利益的群体一定会实现共同利益采取集体行动。→奥尔森发现,这个假设并不能很好的解释和预测集体行动。个人自发的自利行为往往导致对集体不利、甚至有害的结果。→为什么呢?因为集体行动的成果具有公共性,所有的成员都能从中受益,包括那些没有承担集体行动的成员。搭便车现象常在。奥尔森认为:由于搭便车行为的存在,理性、自利的个人一般不会为争取集体利益作贡献。人数越多,搭便车的动机越强烈,集体行动越难达成。后来发展为“多人囚犯两难博弈”,成为非合作博弈论的一个重要分支。“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集体行动产生的条件一是集体成员的“不对称”即集体成员的收入不对称。如亚洲经济危机后,日本主张设立“亚洲货币基金” 美国愿意支付70%的北约(NATT)经费。二是“选择性激励”:1、正向激励:鼓励措施2、反向激励:惩罚搭便车的措施相关问题:行为经济学家的研究接下来是行为经济学家的研究:一个群体或社会中如果有3%的利他主义者,整个社会的风气和行为规范就会出现可喜的变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凤毛麟角,少于1/%。二、《国家的兴衰》:瓷器店里的哄抢讨论主题:群体与国家、社会的关系。问题:为什么饱受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残的德国和日本在战后能够创造出高速发展的经济奇迹?→国家中也有搭便车的群体,国家可以对收入进行再分配,利益集团就可以通过“寻租活动”影响经济政策的制定,改变收入再分配的方案,从而增加利益集团自己的收入。----奥尔森把这种利益集团叫做“分利联盟”。分利联盟(一)分利联盟给国家经济发展制造了许多不利因素:1、寻租活动不但要浪费大量的资源,而且改变了社会的激励机制。2、当分利联盟的寻租活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国家的决策效率下降,制定经济政策的时间延长,影响整体社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资源重组的能力,使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比喻:闯进瓷器店里哄抢的强盗,抢走的少,打烂的多。分利联盟(二)为什么受害的人们会任由分利联盟的行为?→当国家、社会蒙受损失时,群体、个人的利益也受损。不过,如果由某一项政策带来的损失分摊到个人身上,其数目就微不足道。这时候,个人的搭便车行为是理性的选择。----“理性无知”。联系中国的集体制。因此,造成英、美等国家经济发展呆滞的主要原因是数目繁多的分利联盟进行了大量寻租活动。而德日在战后分利联盟还没组织起来,没来得及对国家造成伤害,因此发展很快。→国家的兴衰和集体行动的成败呈“负相关”。兴旺是因为集体行动的失败。利益分类瑞典和挪威的工会组织与英、美的工会

曼瑟经济思想述评

曼瑟·奥尔森经济思想述评 【作者】管清友 【作者简介】管清友,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100732 【内容提要】奥尔森提了三个看似平常、实则重大的问题:为什么对每一个人都有利的集体行动常常难以实现?国家兴衰的根本原因何在?同样是市场经济国家,可为何有些经济繁荣而另外一些却遭受贫困?本文将遵循这一脉络介绍奥尔森的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并简要回顾中国学者对奥尔森理论的研究和应用。 【摘要题】综述 【关键词】集体行动/利益集团/国家兴衰 【正文】 一 曼瑟·奥尔森(Mancur Olson, 1932~1998),1932年生于美国北达科他州,1963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马里兰大学经济系教授。1990年在马里兰大学创立了“体制改革与非正规部门研究中心”(IRIS),专门对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进行研究。[1]主要论文有:“通向经济成功的一条暗道”,(1992,《市场经济在东欧的兴起》)、“专制、民主与发展”(1993,《美国政治学评论》)、“掉到地上的大面额钞票没人捡:为什么有的国家富裕,有的国家贫穷”(1996,《经济学展望杂志》)。他的主要论著有《战时短缺经济学》(1963)、《集体行动的逻辑》(1965)、《一份准备中的社会报告》(1969)、《没有增长的社会》(1974)、《健康护理经济学新方法》(1982)、《国家的兴衰探源》(1982年)、《权力与繁荣》(2000年,遗著)。主要的代表作就是:《集体行动的逻辑》、《国家兴衰探源》和《权力与繁荣》(这三本书现在都有了中文译本)。1986年获得美国政治学会颁发的最高奖之一(Gladys M. Kammerer Award)。1993年获得美国管理学会颁发的“最持久贡献著作奖”,在1995年获得美国政治学会颁发的里昂—爱泼斯坦奖。 奥尔森于1998年2月19日在办公室门口心脏病突发去世。Yegor Gaidar教授说,“在我们看来,像奥尔森这样的教授是无可替代的。人们将在很长的时间内看到奥尔森对经济学作出的巨大贡献”。奥尔森的合作者之一Peter Murrell教授也感慨地说,“我们怀念(奥尔森)奔涌的智慧”。[2]罗伯特·梭罗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时说道:“我们大多数人都相当类似,认识其中一个就等于认识了全部。但曼瑟则不同,他别具一格。这使我们更加怀念他。”奥尔森去世两周后《经济学家》杂志便发表了讣告,并在其遗像下配了一行说明词,把他称为“利益集团的鞭挞者”。这篇讣告同时说,如果奥尔森没有去世,他的集体行动理论很可能会让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奥尔森去世两周年之际,《经济学家》杂志又发表专门文章,评介他的遗著《权力与繁荣》。该文的结束语是这样写的:“奥尔森是不可替代的,但有这样一部杰作对我们来说也算是一种安慰了。” 二 概言之,奥尔森提了三个看似平常、实则重大的问题:为什么对每一个人都有利的集体行动常常难以实现?国家兴衰的根本原因何在?同样是市场经济国家可为何有些经济繁荣而另外一些却遭受贫困?《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1965)可以说是他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并在回答过程中奥尔森开创了与其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集体行动经济学”。群体规模,搭便车,选择性刺激等范畴业已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分析之中。《国家的兴衰》(1982)则是他运用集体行动理论来解释国家之繁荣与萧条历史现象的一次成功尝试,同时他还进一步丰富了一些极有价值之概念或命题的内容,比如共容利益(encompassing interests),分利集团以及个人理性并非集体理性的充分条件等。《权力与繁荣》(2000)通过引入政府权力于经济增长分析之中,说明了国家权力与私人权利、或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繁荣程度。[3]解答这三个问题的核心概念就是“分利联盟”,也就是我们讲的利益集团理论。所以,要了解

有关时尚的电影简介

.《Sex and The city》(欲望都市/欲望城市)电影版 部片子集合了世界上大部分位于潮流前段的时尚元素,名牌的出场率高到你看这部电影就是为了看名牌走秀的感觉。喜欢时尚的你千万不能错过这部片子,美丽的衣服看的你眼花缭乱。 影片介绍:曾经闪耀小荧屏的性感曼哈顿女人的身影,此番终于来到了大银幕之上,而他们光纤耀眼的故事也将是电视剧集的延续。专栏作家凯莉·布拉德肖(莎拉·杰西卡·帕克饰)、公关经理萨曼莎·琼斯(金·卡洛尔饰)、律师米兰达·霍比斯(辛茜娅·尼克松饰)以及单纯可爱的夏洛特·约克·高登布莱克(克尔丝汀·戴维斯饰),这四位在多姿多彩竞争激烈的纽约曼哈顿生活的特点各异的单身女性,都有着较为成功的事业,时髦性感的打扮,几个人虽都不再年轻却依旧魅力四射,在纽约的街头同样可以招惹不少异性关注的目光和同性艳羡的眼神。这个欲望的“大苹果”中,她们游戏着、戏谑着感情与诱惑,但却都在追寻真正的爱情。四个女人,依旧坚守着她们之间不变的友情,以及挑战着现代都市独立女性的新爱情观…… .《The Devil Wears Prada》(时尚女魔头/穿Prada的女魔头) 专为Prada拍的片子,里面的服装当然是围绕着Prada啦,当然,其他的大牌也有很不错的出场率,也是充满了很现代的时尚元素。 影片介绍: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女孩安德莉娅,机缘巧合的进入了一家顶级时装杂志社作总编助手。然而好景不长,很快,安德莉娅就发现自己的工作简直是噩梦,因为她的顶头上司女总编米兰达,除了在时尚圈呼风唤雨,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之外,还向发设法地对自己喝来唤去,以把自己榨干为乐趣!Miranda 是一个魔鬼般的女主编,供职于一家非常有名的时装杂志。而一个小城市女孩就任这个女主编的助手。女主编一方面自己的生活非常的奢华和光鲜,另一方面却竭尽所能的剥削助手的劳动力。这个女孩在本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份人人羡慕的好工作,但美梦却很快就破灭了,她的工作不仅不是天堂,反而比地狱有过之而无不及,令她十分沮丧。因此她开始对这个社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了一些思考,也渐渐变得成熟起来…… )《Confessions of a Shopaholic》(购物狂的自白) 09年2月13日在美国上映的贺岁片,迪士尼的一部时尚大片,又是以购物为基本点展开的时尚之旅,里面的流行因素也多得数不胜数,由于是新片,所以流行的东西也是当今位于潮流顶端的,很值得一看。 影片介绍:可爱而又有点喜欢搞怪的瑞贝卡·布鲁姆伍德(艾斯拉·费舍尔饰)是个地道的纽约客。瑞贝卡喜欢纽约的繁华和时尚,而她最大的能耐就是购物,也就是说,她是个现代社会造就的怪物——购物狂。当她的购物热情被一个Gucci包或者Prada鞋激发的时候,没有任何人能阻止她刷卡,到头来,她的信用卡总是被刷爆,她因此负债累累。 瑞贝卡的理想是为一家时尚杂志工作,这样就可以工作爱好两不误了,但那家杂志并没有好心地收留她,反而是一家财经杂志阴差阳错地请她主持读者来信专栏,说起来这也不错,因为这家杂志和那个时尚杂志同属一个出版公司,她总算离自己的梦想近了一步。当她终于如愿以偿跨入那个时尚杂志后,她也收获了爱情。然而,她的购物狂也可能毁了这一切。.《拜金女郎》 是一部喜剧色彩的时尚电影,两个主角都挺漂亮的,他们穿的,用的,都是又时髦又高科技的东西,看了让人有种想血拼的愿望,有很多流行元素。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伊丽莎白二世,1926年4月21日生于伦敦,原名为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全称为“承上帝洪恩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其他领土和属地的女王,英联邦元首,国教的捍卫者伊丽莎白二世”。她于1952年2月6日加冕,是目前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国家元首。伊丽莎白二世出生在伦敦的外祖父母家中,她的曾祖母是亚历山德拉王后,祖母则是玛丽王后。她的父亲约克公爵是乔治五世的第二个儿子,他当时并不是王位的继承人。因此伊丽莎白出生时的头衔是伊丽莎白公主殿下,在其母亲约克公爵夫人的督导下在家中接受教育。她的历史老师C·H·K·马丁是伊顿公学校长,除此之外她还学习各种语言。坎特伯雷大主教为她提供神学方面的指点,她一直是名虔诚的圣公会会员。 1936年伊丽莎白的伯伯爱德华八世退位,她的父亲继 位为国王,她也立即成为王位的继承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伊丽莎白13岁,她与她的妹妹玛格利特公主都到苏格 兰的巴尔莫勒尔避难。当时有人建议两位公主应该到加拿大避难,遭到他们母亲的反对:“孩子们不能在在没有我的情况下离开,我不能在没有国王的情况下离开,而国王不能在任何情况下离开。”1940年伊丽莎白公主首次发表了广播,针

对的是所有避难中的孩子。 1945年伊丽莎白公主说服了她的父亲,允许她直接参与协助打赢这场战争。她参与了一个支援战争的妇女团体,在那里她的编号是第230873号伊丽莎白·温莎第二中尉。这是她第一次与其他孩子共同受训。据说她本人非常喜欢这次经验,也正是因为这次的经验,使她之后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上学,而不是让他们在家学习。 1947年伊丽莎白首次外访,她与她的父母亲到了南非。在她21岁生日那天她对英联邦和帝国做了广播,宣誓将终身投入到对英联邦和帝国人民的服务中。1947年12月20日伊丽莎白与希腊的菲利浦王子结婚。菲利浦是伊丽莎白女王的第三个表哥,他们的曾曾祖母都是维多利亚女王(菲利浦王子在结婚前宣誓放弃希腊王位的继承权,在爱丁堡公爵这个头衔之前他没有头衔,就叫作菲利浦·蒙巴顿中尉)。这桩婚事非常适合一位即将继承王位的女性,因为她的夫君接受过王室训练,却又不会继任另一国的王位。但是这桩婚姻却不是刻意安排的,两人的关系经历了许多考验,包括有关菲利浦不忠的流言。 婚后夫妇两人居住在伦敦的克莱伦斯宫。他们育有四个孩子。虽然英国的王朝被称为温莎王朝,夫妇两人同意他们的孩子应该使用蒙巴顿-温莎作为他们的姓氏。从1951年起乔治国王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伊丽莎白开始代替父亲

理解奥尔森的强盗逻辑

理解奥尔森的强盗逻辑 丁维兵 2012-02-16 ——《新历史观概想》续篇之三十二 最近偶然在网上看到一个美国学者的介绍,这个学者叫曼瑟尔·奥尔森(Mancur Lloyd Olson, Jr,1932年-1998年),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美国政治科学联合会因其成就和贡献还设置了奥尔森奖,专门用于表彰最佳政治经济学博士学术论文获得者。 奥尔森写过一篇叫《独裁、民主与制度的起源》的文章,主要是在讲国家起源的一个新猜想,据网上有篇读者的文章介绍:“他受中国的一个军阀冯玉祥的启发。冯玉祥是一个军阀,却很有德政,为什么一个军阀还会实行德政呢?于是他得出了一个新的国家起源理论。最早的政府是通过暴力产生的: 在一个无政府的社会中,实力强的就会形成土匪,到处抢劫,当一伙流窜的土匪固定在某一个地区时,它会考虑他们的长远抢劫收益。他们不会把老百姓的东西全抢完,把百姓全杀光,要不然谁来生产啊,如果大家都穷的要死,他们去抢谁的呀?于是就产生了一个最佳的…抢夺点?。不但要抢,还要抢有的度。不仅要自己有吃的,也要老百姓有吃的,而且要百姓们多多的生产。

久而久之,固定有一个地方的土匪,就慢慢成了…政府?,抢夺的东西也就成了强制性的税收。这伙土匪不但要求自己不能过度抢夺,还要防止其他土匪前来抢夺,也要防止百姓之间相互抢夺,因为这些都不有利生产,不利于他们的长远利益,所以他们建立了自己的暴力机关,制定了法律,于是国家就产生。” 奥尔森的这个国家起源的猜想非常有趣,说起来其几乎可以定名为“强盗逻辑”,因为他所提到的要素就是军阀、暴力、土匪和抢夺等等,而如果将这些通称为“强盗”,他的逻辑可以简写成:“在一个…强盗?横行的社会,当一伙…强盗?停止流窜而与周围的多数人类稳定相处时,由于…强盗?需要多数人持续的生产供给,所以只能有度的摄取,而多数原住民如果没有…强盗?的强势保护,就会被其它强盗不断的无度摄取,这些共存关系的固化就是国家的起源”。 奥尔森国家理论的“强盗逻辑”看似奇特,甚至可能会被某些人一笑置之,但如果抛开现在先入为主的认识定式想一想,“强盗逻辑”的逻辑其实是通顺的,有问题的只是作为逻辑起点的“在一个无政府的社会中,实力强的就会形成土匪,到处抢劫”,在国家形态之前,人类社会本来就一直是无政府状态,为什么过去千万年的无政府就不会导致国家形态的产生,而几千年前的那一段历史的无政府却会?只要能为这个逻辑起点找到正确的解释,“强盗逻辑”的国家理论就有了达至完全通顺的可能,而就国家理

Mancur Olson

Mancur Olson Mar 5th 1998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Mancur Lloyd Olson, scourge of special interests, died on February 19th, aged 66 IN THE early 1950s, when travelling in Europe, Mancur Olson was puzzled why West Germany was blossoming economically, while Britain was floundering. Germany had lost the second world war, while Britain was a victor. The two countries were similar in many important ways. Why, then, the difference in performance? A decade later, in 1965, Mr Olson took his first step towards an answer. In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the book that has come to be regarded as his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s, he examined the incentives that lead people to band together and collude for advantage. Five motor-car companies could be induced to form a cartel or a lobbying group fairly easily, since each would reap a fifth of any gains from price increases or government subsidies. But organising 5m drivers to fight back was a hard task, because each driver could hope for a free ride on the efforts of the others, and none had much to gain personally by joining the group. The conclusion was striking. Narrow, self-serving groups had an inherent, though not insuperable, advantage over broad ones that worry about the well-being of society as a whole. How might that insight explain the fate of nations? In 1982, in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Nations”, he offered an answer. In any human society, he said, parochial cartels and lobbies tend to accumulate over time, until they begin to sap a country’s economic vitality. A war or some other catastrophe sweeps away the choking undergrowth of pressure groups. This had happened in Germany and Japan, but not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