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归因引导对社会态度改变的影响_曾率

归因引导对社会态度改变的影响_曾率

归因引导对社会态度改变的影响_曾率
归因引导对社会态度改变的影响_曾率

通讯作者:高旭辰,男,讲师,博士。Email:psygao@https://www.wendangku.net/doc/4e11461666.html,

1引言

在传统的态度研究中,归因理论占有重要地

位。该理论是一种以认知的观点看待动机和态度的理论,认为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受到归因的显著影响。对他人某个行为的不同归因方式,尤其是对其行为动机的归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对该行为的认知、情感和反应倾向,也就是对该行为的态度。美国心理学家Weiner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较为完整、系统的归因理论观点,他将归因方式分为内因与外因、稳定与偶然、可控与不可控三个维度[1,2]。传统态度研究表明,归因方式在这三个维度上的变化,都会相应影响个体的态度。但自Greenwald 等人提出内隐态度测量[3]以及Wilson 等人提出双重态度模型[4]以来,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许多对外显态度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并不一定能对个体的内隐态度产生影响[5-7]。而归因方式的不同能否影响个体的内隐态度,若存在影响,其作用模式又是如何,目前在国内对此的专门研究还比较少。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将外显、内隐态度测量相结合,探讨归因引导对被试的内、外态度造成的影响。

近年来,部分国外媒体针对我国一些事件,进行带有明显偏向性的报道,极大地影响了其受众对我国的认识和态度,甚至完全操纵了其受众对中国的印象,已经引起了我国舆论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8-10]。但目前的态度研究中,以对现实国际事件的媒体报道作为态度材料,以国家这样富有复杂社会意义的态度实体作为对象,对态度改

变进行的实证和量化研究尚不多见;尤其是针对这种媒体报道、舆论引导是否也影响和改变了受众的内隐态度,相关实验研究则更为少见。所以从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生态效度出发,本研究全部使用现实新闻报道材料作为态度形成和归因引导材料,探讨媒体舆论对一国行为进行的动机归因将会如何影响和改变人们对该国的内隐和外显态度,也使得本研究具有了一定的新闻学、传播学和国际关系学等跨学科意义。

本研究采用了Go /No-go 联想任务(GNAT )作为内隐态度测量的主要工具。GNAT 是Brian Nosek 在

IAT 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对IAT 的改进和补充[11],

可以单独考察某一目标概念与属性之间的联结强度和自动化程度,而不需要在成对的概念之间进行对比。在程序上,GNAT 仍然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但它的重大进步在于针对反应时范式中重要的速度-准确性权衡而引入了信号检测论思想。实验中呈现的刺激包括目标刺激(信号)和分心刺激(噪音),当信号呈现时,要求被试摁空格键做出反应(称为Go ),当呈现噪音时要求被试不做出反应(称为No-Go ),被试的反应因此而分为击中、漏报、虚报和正确否定四种,借此可以计算出被试的反应标准

β和辨别能力d ’两个指标。在IAT 中研究者通常使

用反应时作为考察指标,从而可能丧失错误率所包含的信息。GNAT 的d ’运算中包含着错误率,能有效地表明个体的分辨能力,通过对不同对象d ’值的比较,可以考察个体记忆中某一对象概念与不同评价间的联结强度或加工自动化程度,也就是个体对该对象的内隐态度倾向。

归因引导对社会态度改变的影响

率1

贺岭峰1

高旭辰2

(1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上海200433;2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200062)

摘要:本研究同时运用外显自陈量表与内隐联想测验Go /No-go 联想任务(GNAT ),使用现实舆论新闻作为态度材料,测量了被

试对复杂社会对象的内隐和外显态度,探讨了舆论报道中不同的归因引导方式对被试态度改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的归因导向能够极为显著地影响被试对复杂态度对象的外显态度;(2)不同的归因导向对内隐态度也能产生影响,但其改变未达到显著程度,实验性分离证明被试态度存在着内隐和外显两种结构,支持了Wilson 的双重态度模型;(3)不同态度对象的内隐态度改变幅度差异显著,研究者认为这与对象态度强度等有关;(4)初步探讨了GNAT 的信度等心理计量学特征。关键词:复杂态度;Go /No-go 联想任务(GNAT );归因引导;态度改变

心理研究Psychological Research 2010,3(2):40-46

40

2方法

2.1被试

抽取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本科学员60人,平均年龄20岁,全为男性,视力及矫正视力正常。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实验前签订被试同意书,实验后发给小纪念品。共获得样本60份,经事后检验,未发现d’值≤0者,结果全部有效[12]。

2.2实验设计

采用2(测试:前测/后测)×2(归因引导方式:A 类归因引导/B类归因引导)×2(GNAT任务:相容任务/不相容任务)前后测混合设计,其中测试和GNAT任务为组内设计,归因引导方式为组间设计。2.3实验材料

2.3.1背景态度形成材料

从权威网站及报纸搜集、汇总的关于2008年在法国和日本发生的针对我国奥运火炬传递等所表现行为的材料,共3000字,均为事件罗列,无解释性、归因性语言。展示了在这些事件中,法国表现出较多不友好的行为,日本的表现则较为友好、亲善。2.3.2归因引导材料

均为相关的新闻分析或评论汇总而成,分为向A组被试呈现的A类引导材料(2300字)与向B组被试呈现的B类引导材料(2400字)两种,A类引导是将法国反华行为与日本亲华举动的动机都归因于外部的和偶然的因素;B类引导将两国的行为和表现都归因于其内部的和稳定的因素。同时,以撰写辩论发言提纲的方式,让被试从呈现的归因引导材料中归纳、提炼观点,写出支持该组归因方式的300字发言稿,增强动机归因引导的效果。

2.3.3外显态度测量材料

使用自行编制的关于法国和日本态度的Likert 语义差异自评量表,每一项目均以7点计分,总分值5~35分(中立值为20分),得分越低,则外显态度越倾向于对法国积极,得分越高越倾向对日本积极。2.3.4内隐态度测量材料

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Brain Nosek个人网站上获得了GNAT的Inquisit程序样本,经汉化和修改后用于本次研究。使用的样例词包括法国人名6个:旺热·莱蒙、塞巴斯蒂安、皮埃尔·勒庞、雷诺·比耶、伊莲娜·科萨、法拉诺·里埃;日本人名6个:福岛正雄、立花千代子、宇多田伸二、千本忠次郎、村上喜多、财津太郎;积极属性词6个:健康、公正、美好、善良、热情、友谊;消极属性词6个:侮辱、敌视、厌恶、仇恨、恶心、丑陋。

本次设计的GNAT前测为九个部分(见表1),第一部分为指导语呈现;第二至五部分分别是以四类词汇(France、Japan、good、bad)为目标刺激的辨别任务,用于熟悉四类词汇,类别间的先后顺序是随机的,每个词汇随机出现,但呈现总次数相同;第六至九部分为联合任务,包括“France-good”,“France-bad”,“Japan-good”,“Japan-bad”四类,比如:“France-good”任务要求对出现法国人名或积极词按空格键,对日本人名或消极词不按键。以被试在“France-good”与“France-bad”任务上的d’差异表示其对法国的内隐态度,以被试在“Japan-good”与“Japan-bad”任务上的d’差异表示其对日本的内隐态度。四类任务出现的顺序是随机的,以控制任务顺序造成的额外变量[13]。各部分之间要求被试稍作休息,以消除前一部分的反应规则造成的迁移;每部分有18个练习trial,48个实验tr i al。根据Nosek&Banaji 的实验,GNAT中刺激出现到消失之间的“反应时限”(response deadline)以500~800ms较为适宜[14],本研究中定为650ms。后测GNAT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后测指导语,第二至五部分与前测中的第六至九部分相同。全部GNAT实验均在同一型号的计算机上完成,显示器为17英寸液晶屏,刺激词汇在屏幕正中位置显示,屏幕上部有对当前任务类型的提示,如“法国人-积极词”,屏幕下部显示对被试每次按键反应的正误反馈,以绿色的“√”和红色的“×”表示,所有实验数据均由计算机自动记录。

2.4实验程序

首先向被试呈现基线态度形成材料,确认被试都阅读完毕后进行外显态度前测,完成后进行GNAT前测。休息1至2分钟后按随机分组分开进

表1GNAT程序示例

实验部分12—56—9

任务描述分类熟悉联合任务

法国人名法国人名-积极词

日本人名法国人名-消极词

积极词日本人名-积极词

消极词日本人名-消极词

旺热·莱蒙旺热·莱蒙

福岛正雄福岛正雄

热情热情

侮辱侮辱

指导语

呈现

刺激样例

目标刺激

曾率等:归因引导对社会态度改变的影响41

行归因引导处理,阅读本组的归因引导材料并撰写支持该观点文章,之后进行GNAT 后测,最后进行外显态度后测。主试共3名,按照标准程序引导被试完成全部实验。实验结束后向被试发放小纪念品,并向被试讲解实验目的。

3结果

3.1

外显态度测量结果3.1.1

外显态度前测结果

前测显示,在阅读了反映2008年法国对华不友

好事件和日本友好行为的背景态度材料之后,被试产生了极为显著的对法消极、对日积极的外显态度倾向(p <0.001,见表2)。说明被试的外显态度受到了新闻舆论信息的显著影响。

3.1.2外显态度后测结果

后测中,被试分为A 、B 两组各30人,接受不同

的归因引导。前文已经提到,A 类是对法积极、对日消极的归因引导(将法国的反华事件与日本的亲华行为均归因为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B 类是对法消极、对日积极的归因引导(将两国行为均归因为内部的、稳定的因素)。使用方差分析统计检验,前后测主效应极为显著(F =21.167,p <0.001),两类归因引导的主效应极为显著(F =10.618,p <0.01),归因类型与前后测交互作用极为显著(F =34.025,p <0.001),表明动机归因引导显著改变了被试对两个国家的外显态度,其变化模式见图1。前测中被试态度是明显对日积极、对法消极的,平均分数位置在22.97。在经过A 类归因引导后,A 组被试态度大幅逆转,分数跌至18.30,变为显著的对法积极、对日消极(显著低于中立值20分,t =-2.157,p <0.05)。而B 组经过B 类引导,外显态度在本来已经明显偏向日本的情况下,进一步上升至23.90分,可能是因为原先态度已比较极端,再上升空间有限,故涨幅很小。

3.2内隐态度测量结果3.2.1内隐态度前测结果

内隐态度的前测结果显示,对France-good 的

d ’值大于France-bad 的d ’值,但未达到显著水平,二者之差为前测对法内隐态度F 1=0.04,被试对法国表现出中性态度,配对t 检验t =0.316,p =0.753。

而对于日本的内隐态度,则表现出显著的消极态度,对Japan-good 的d ’值显著小于对Japan-bad 的d ’值,配对t 检验t =-2.476,p =0.016,两者之差即前测对日内隐态度J 1=-0.29。与外显态度前测结果对比,可以看出,接受背景态度材料呈现后被试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表现截然不同,出现了实验性分离。可能是因为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内隐态度较为稳固,并未因短期的舆论影响而发生显著改变。

3.2.2内隐态度后测结果

后测结果显示,经实验处理,A 、B 组被试的内

隐态度发生了变化,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表现出了一定的稳定性,这与外显态度经过归因引导后发生显

中立态度被试得分标准差

t 值显著性分值

平均值

(双侧)

2022.973.7146.187

<0.001

表2

外显态度前测结果(N =60

图1

外显态度前后变化

均方差

F 值p Intercept

1.6190.8720.354归因类型

0.4380.236

0.629

Error

1.856

表3-2对法国内隐态度的前后测方差分析(组间)

均方差

F 值p Intercept

0.635 1.0270.315前后测×归因类型

0.658 1.065

0.306

Error (前后测)

0.618

表3-1对法国内隐态度的前后测方差分析(组内)

均方差

F 值p Intercept

0.0130.0210.887前后测×归因类型

1.687

2.667

0.108

Error (前后测)

0.633

表3-3对日本内隐态度的前后测方差分析(组内)

均方差

F 值p Intercept

9.5647.6720.008*归因类型

6.6370.000

0.998

Error

1.247

表3-4对日本内隐态度的前后测方差分析(组间)

心理研究

42

著变化不同,二者再次出现了实验性分离。将后测对法态度F 2,后测对日态度J 2,与前测获得的F 1、J 1进行内隐态度前后测方差分析,发现在对法国和日本的内隐态度上,前后测、归因类型的主效应与交互效应均不显著,即归因引导未对被试的内隐态度产生显著影响,前后测差异不显著。对法国内隐态度方差分析见表3-1、表3-2,对日本内隐态度方差分析见表3-3、表3-4。

虽然归因引导没有导致被试对法国的内隐态度产生显著的改变,但归因引导对其内隐态度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变化模式如图2。

接受对法国积极归因引导的A 组被试对法国内隐态度好转,d ’值上升了近0.30,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而对法消极归因的B 组被试d ’值基本原地未动。这种方向上的变化量差异似乎显示被试对法国更容易产生积极的内隐态度,带有一种主观积极偏向。

在对日本的内隐态度上,虽然没有产生显著性的变化,但两组被试的d ’值也都产生了与归因方式相符的变化,接受对日本消极归因的A 类引导的被试d ’值从-0.174下降到-0.39,而接受对日本积极归因的B 类引导的被试d ’值从-0.412上升到-0.154。图中前测时A 、B 组的数值差异是随机误差产生的,并不显著(t =1.737,p =0.097),归因引导处理后差异依然不显著。但可以看出被试对日本的内隐态度不像对法国那样存在方向上的变化量差异,变化幅度分别为下降0.22和上升0.26,两条趋势线斜率基本相同,可能暗示被试对于日本的内隐态度

更为稳定和客观。

4讨论

4.1

对复杂社会认知对象的态度

在本研究的背景态度形成材料中,摘录了来自

各权威媒体和网站的2008年报道,包括在法国发生的抵制北京奥运圣火传递事件、法众多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歪曲攻击中国等不友好的行为;日本在奥运圣火传递、中国领导人暖春之旅以及支援中国抗震救灾上的友好表现。这样的材料带有明显的对日本积极和对法国消极的倾向性,以此考察对这些国际事件的认知将如何影响我国青年对法、日两国的态度;并探讨媒体、舆论的倾向性宣传报道对受众态度的作用。同时,由于历史原因等因素,长期以来我国青年对日本持有消极与积极并存的复杂、微妙态度,那么在接触背景态度之后,其对日态度会呈现何种状态呢?实验结果显示,在阅读了这些报道材料后,被试的外显态度呈现明显的对日积极、对法消极态势;但在内隐态度的前测中,却发现被试表现出对法国中立偏积极,而对日本是显著消极。这在一定程度上,再次反映了对法、日态度的复杂性,也反映了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的不同改变模式。外部舆论和一些近期事件的影响或许可以在短期内改变人们对某一对象的外显态度,但对由长期印象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内隐态度则可能难以迅速地产生效应。

4.2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关系

在本研究中,出现了明显的内隐与外显态度的

实验性分离现象,这一现象学界早已发现,但对于如何解释之,一直存在着两种声音。事实上,这也是对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到底是两种不同的结构,还是一种结构的两个侧面的争论。第一种看法是内隐与外显态度间关系的同一论,认为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所测量的是同一个心理结构,只是内隐态度所测量的是“真实”的态度(“t rue ”attitudes ),而外显态度则是内隐态度受到其他因素干扰后的歪曲表达。内隐态度等于真实的态度,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R .

H .Fazio 等人,他们断言内隐测量技术是了解被试态度的“直通车”(Bona Fide Pipeline )。而Wilson 、Lindsey 与Schooler 建构的双重态度模型(dual atti-tude model ,DAM )则是内隐与外显态度分离论的代

表,该模型认为人们可以同时持有内隐和外显两种态度。本研究两次出现的实验性分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双重态度模型的五大理论假设[4]

图2内隐态度前后变化

曾率等:归因引导对社会态度改变的影响

43

4.3内隐态度的稳定性与易变性

对于内隐态度的稳定性与易变性,许多内隐态度研究者持有这样一种观点:内隐态度形成过程较为缓慢,需要通过大量学习(o ver-learned)和经验积累,但一经形成就非常稳定且难以改变。与这种观点一致的是,实证研究表明个体的意识性努力难以抑制和超越个体的内隐态度和刻板印象,外界的影响如果不能改变之,可能反而会加强其自动化提取。此外,许多研究表明内隐态度具有跨情境、跨年龄的稳定性,甚至在一些对象上存在跨文化的稳定性。但也有许多研究者发现内隐态度具有易变性,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比如态度的社会性动机、被试的注意指向、态度对象呈现的背景线索和样例特征等。

从结果上看,本研究中前测时被试外显态度受到近期国际事件材料的影响,出现显著的对日积极、对法消极,但内隐态度却是对法中立、对日显著消极;而通过归因引导之后,外显后测结果再次发生显著改变,内隐态度却仍然没有产生显著的变化,这支持了内隐态度的稳定性假设。但从具体情况来考察,后测中内隐态度又并非毫无变化,从前文我们可以看出,两类归因引导都导致了相应的内隐态度指标变化,只是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这说明外界信息还是能够对内隐态度产生影响的,但可能这种影响还不够大,还没有达到某个阈值,所以没有引发显著的改变。而且在内隐态度的改变量上,也许存在因态度对象和其他条件而异的模式,比如,改变中国人对法国内隐态度的阈限值可能就远远低于对日本的。态度的强度、对态度对象信息原先的了解程度、个体的过去经验(比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等因素都可能会影响这个阈限的大小。所以,对于内隐态度的稳定性与易变性问题,或许需要更多具体细化的研究,才能在大量的影响因素中总结出具有高解释力的统一理论。

4.4GNAT工具的信度

对本研究结果进行考察,发现内隐态度在归因引导后存在变化,只是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观察后测结果的方差分析数据,误差项与主效应之间的比例引人注意,也就是说F值没有达到显著性可能并非因为主效应太小,而是因为误差相对过大而将主效应淹没了,所以,有必要检验一下实验的信度。同时,内隐测量工具的信度等心理计量学特征也是内隐态度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以IAT作为内隐态度测量工具的,而对GNAT这一较新工具的这方面研究相对较少,故在此就本研究的结果予以探讨。

由于本研究为前后测设计,故主要考察GNAT 的分半信度,使用奇偶分半法,求得GNAT前测的分半信度为0.49,前后测GNAT全部数据的分半信度为0.491。表4-1是前测数据求得的分半信度,表4-2是所有数据求得的分半信度(后测的A、B两组不同实验处理可能会导致求得信度低于实际值,故将前测分半信度单独列出,同理有理由认为总体分半信度实际大于0.491)。

统计结果显示,本次GNAT程序的分半信度在0.5左右,虽然低于国外研究者使用IAT得到的最大为0.8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但却高于Nosek&Ba-naji在介绍GNAT的文章中给出的平均分半信度0.2的数字,当时Nosek&Banaji认为GNAT的信度居于各内隐测量工具的中等水平。对此,Nosek &Banaji说明了两点,一是相对于外显测量,内隐测量普遍信度较低;二是相对于IAT,因为IAT使用反应时作指标,反应时作为一个连续变量,更容易获得高相关;而GNAT使用的d’值是一个二分变量,求取相关时的取值点要大大少于使用反应时的IAT,同时包含错误反应在内的实验程序也容易使被试感到沮丧和受挫(IAT的反应为强迫正确反应,结果中也不反映错误率)。同时,Nosek&Banaji认为GANT数据需要一些修正手段,以消除由较大的测量误差造成的实验效应显著性降低。此外,他们还提出了三条针对提高GANT信度的改进意见,第一是增加GNAT实验中t ri a l的数量,以获得更多的取值点;第二是在GNAT中使用“自适应反应时限”(Au-to-adaptive Response Deadline),这可以通过一定的对法消极任务分半信度0.507**

对法积极任务分半信度0.538**

对日消极任务分半信度0.449**

对日积极任务分半信度0.467**

平均值0.490**

表4-1GNAT前测分半信度

对法消极任务分半信度0.497**

对法积极任务分半信度0.505**

对日消极任务分半信度0.411**

对日积极任务分半信度0.551**

平均值0.491**

表4-2GNAT总体分半信度

心理研究44

计算机程序来实现,即当被试正确率很高时,反应时限自动缩短以增加其任务挑战性,而错误率过高时则反应时限自动延长以保证在其能力范围之内,这样就使辨别力位于一个最佳的临界位置上,以增大区分度;第三是可以使用GNAT中的反应时作为指标,研究者对本研究中数据考察后发现,使用反应时作为指标能够对剔除测量误差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信度系数提升不显著,实验效应检验也没有明显改善。究其原因,可能是在GNAT中由于加入正误反馈和Response Deadline,使得被试时间压力较大,反应时都接近最快水平,故数据差异不大,且极易受随机误差影响。以本实验数据为例,其中反应时的差异最多也只有几十毫秒,并且差异呈离散分布,完全没有IAT中反应时那样大的差异和明显的分布模式,故研究者认为使用GNAT中的反应时数据改进其信度作用并不明显。总的来说,本次研究中的GNAT程序分半信度较高,但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考虑使用统计手段修正后的实验数据,并加强对GNAT数据修正方法以及GNAT本身程序改进的研究。

5小结

本研究同时运用外显语义区分量表与内隐Go/No-go联想任务(GNAT)来研究归因引导对被试态度的影响及其结构,结果表明:(1)面对现实复杂态度对象,被试在接受有倾向性的新闻信息呈现后,外显态度受到显著影响,但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表现出相反倾向,而与长期固有态度一致;(2)经过归因引导处理,被试最初形成的外显态度被显著改变,而内隐态度受到一定影响,但程度不显著;(3)被试在不同态度对象上的态度改变幅度显著不同,可能与态度强度等有关;(4)对GNAT的信度等心理计量学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本次研究使用的GNAT内部一致性程度尚可(分半信度在0.5左右),但仍需采取措施改进。

参考文献

1侯玉波.社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3-55

2章志光.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Greenwald A G,Banaji M R.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Attitudes,self-esteem,and stereotypes.Psycho-

logical Review,1995,102(1):4-27

4Wilson T D,Lindsey S,Schooler T Y.A model of dual attitude.Psychological Review,2000,107(1):101-126

5Greenwald A G,Nosek B A.Health of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at age3.Zeitschrift for Experimentelle Psychologie,2001,48:85-93

6Nosek B A,Smyth F L.A multitrait-multimethod val-idation of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Experimental Psychology,2007,54(1):14-29

7解春玲.浅谈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与现状.心理科学,2005,28(1):146-148

8罗宁,郜毅.西方媒体对拉萨事件的失实报道及其本质分析.东南传播,2008,5:20-21

9吴非,胡逢瑛.西方媒体对中国问题报道的失准与失衡.新闻记者,2008,6:41-43

10杜伟泉.关于西方媒体反华报道的思考.新闻知识,2008,5:12-14

11蔡华俭.Greenwald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介绍.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39-344

12耿晓伟,郑全全.中国文化中自尊结构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心理科学,2005,28(2):379-382

13Greenwald A G,Nosek B A,Banaji M R.Under-standing and using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An improved scoring algorithm.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85(2):197-216

14许静,梁宁建,等.内隐自尊的ERP研究.心理科学,2005,28(4):792-796

15Nosek B A,Banaji M R.The GO/NO-GO Association Task.Social Cognition,2001,19(6):625-664

曾率等:归因引导对社会态度改变的影响45

The Influence of Attribution Instruction on Social Attitude Change

Zeng Shuai 1,He Lingfeng 1,Gao Xu c hen 2

(1Nanjing Political Institute ,Shanghai Branch ,Shanghai 200433;

2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Abstract :Using GNAT (Go\No-go Association Task )as an implicit attitude test and self-reported scale as an explicit attitude index ,sampling 60Chinese college undergraduat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sub-jects ’attitude towards complex attitude objects such as countries and researched weather and how the attri-bution instructions in real media news reports would influence the subjects ’attitudes.The study found :(1)the attribution instruction drastically changed the explicit attitude of the subjects.(2)the subjects ’implicit attitude to one country wa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attribution instruction ,which indicated the direction of media reports and public opinion can exquisitely influence people ’s explicit attitude ,but the implicit attitude may not be easily changed.So two kinds of attitude structure (implicit and explicit )

were observed and it was inclined to support Wilson ’s Dual Attitude Model.

(3)the extent of attitude change towards the two single objects was different to one another ,and it ’s believed that it was affected

by the attitude strength.(4)with the data of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GNAT ’s characteristics on psych-metrology ,such as the reliability of it.

Key words :complex attitude ;GNAT (Go\No-go Association Task );attribution instruction ;attitude change

心理研究

46

广告心理学第六章广告说服与态度改变讲义

第六章广告说服与态度改变 本章提要: 说服的心理实质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及其广告心理验证 态度改变的调协论及其考证 说服的信息传播模型与广告说服 误导性广告的分析与对策 态度的测量 第一节说服的心理实质 一、什么是说服 说服是通过给予接受者一定的诉求,引导其态度和行为趋向于说服者预定的方向。广告的说服:是促进消费者对特定商品产生积极的态度和购买行为。 诉求是外界的手段,或者说是广告刺激。 态度和行为朝着预定方向变化,是说服的心理实质。 二、态度的特性与功能 1.态度 它是个体以特定方式对待人、物、思想观念的一种倾向性。 以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就是意见。 意见的本身,也就是态度的表现。 态度也可以通过行动表现出来。 2.态度的结构 态度作为个体对特定对象的一种心理反应的倾向性是有一定结构的。 图:态度的结构 中间变量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倾向性是态度结构的基本因素。 认知因素表征: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观念、探究、知觉等各方面的特性。 态度的情感因素,实质上是对态度对象的评价。 情感的强度实质上决定了态度的强度。 行为的倾向性因素,在这里实质上是购买的意向。 三个因素的关系: 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 其中认知是基础。 3.态度的特性 有下几个特性: (1)态度不是生来俱有,而是后天习得; (2)态度必有对象。 可以是人、物、事件, 也可以是抽象的思想、理论等;

(3)态度一旦形成,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4)态度有结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性构成,彼此间协调一致; (5)态度是内在的体验,只有通过言语、行为、间接地推测; (6)态度有方向、强度和信任度。 4.态度的功能 (1)调节的机能。 行为理论认为,行为是遵循奖励最大、受罚最小的机制。 图:态度的调节功能图示 (2)自我防卫的功能 (3)价值表现功能 自我防御的功能是维护自己的形象。 而价值表现的功能,则是表现自我形象的倾向。 (4)知识功能 三、态度改变的两种形式 态度的特性指:态度有方向(极性)和强度。 态度的肯定与否定作为两个极性,中间会有各种程度。 态度是一个量的连续体。 态度的改变: 既由肯定向否定转变, 否定向肯定转变,肯定或否定程度上的发展。 前者是性质上的改变,后者是程度上的变化。 广告效果的评估指标:是觉察、再认、回忆、态度和购买倾向。 表:广告效果的五项评估 第二节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及其广告心理验证 一、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 20世纪80年代,心理学家Petty(R.E.佩蒂)、Cacioppo(J.T.卡西窝波)和Schumann (D.休曼)提出精细加工可能性理论(The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态度的两个基本路径:中枢的和边缘的。 中枢说服路径把态度改变看成是消费者认真考虑和综合信息的结果。 主动地考察广告的信源; 重新搜集和检验有关体验; 分析、判断广告商品性能与证据和做出综合的评价。 边缘说服路径,认为消费者对客体的态度改变不在于考虑对象本身的特性或证据,而是将该对象同诸多线索联系起来。 线索可能是肯定的,也可能是否定的。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 1.你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社 会规范。这属于()C ?A、民族社会化 ?B、个体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角色扮演 2.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 会态度三个方面D ?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B、群体的社会化 ?C、个体的成长 ?D、个体的社会化 3.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D ?A、社会组织结构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教育理念 ?D、社会文化环境 4.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 包括个体也包括()C ?A、组织 ?B、社会 ?C、群体 ?D、他人 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 和()A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B ?A、吴江霖 ?B、乔治米德 ?C、潘菽 ?D、迪尔凯姆

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 过程A ?A、生理 ?B、角色 ?C、心理 ?D、身体 8.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 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10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1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 1.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他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他满腹经 纶,这是()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2.人在社会中,()怎样去认识别人,怎样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就 是社会认知C ?A、怎样去认识自然 ?B、怎样去认识社会 ?C、怎样去认识自己 ?D、怎样去认识动物 3.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D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利他与侵犯行为 ?D、角色扮演 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和()A ?A、消费社会心理学 ?B、学习社会心理学 ?C、政治社会心理学 ?D、群体社会心理学 5.以下哪个不是在研究社会态度()B ?A、态度的构成成分 ?B、心理状态

社会知觉和认知归因练习题(标准答案)

社会知觉与认知练习题 一.说出下列现象属于社会认知中的什么原理/现象? 1.一个人因为牙齿长得不好看,她笑的时候会习惯于抿着嘴巴 印象整饰 2.一个智慧的教授如果还给人以热情、幽默的印象,那么人们就会提高对他的整体印象。 加权平均模式 3.人们在出席某个重要的晚会时,经常会穿戴高贵、典雅或性感的服饰。 印象整饰/印象控制 4.从事公安、警务工作的人会不自觉地对他人有一种习惯性的警觉。 投射效应/认知对象的职业习惯与认知 5.疑心重重的人,往往也会认为别人不怀好意,而对他人缺乏信任。 自我图式与认知/投射效应 6.“他我”意识浓重的日本人会在平时的为人处世中特别谨慎。为了不破坏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印象,所以行为相当谨慎,为的是避免功亏一篑。 印象整饰 7.每个人对他人进行认知判断时通常根据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据此进行推断。 印象形成的中心原则 8.日本是个典型的男尊女卑的社会。 刻板印象/类化原则 9.以己度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投射效应 10.同样是老师的评分,在教学效果基本相同时,我经常会给教授级别的老师打分比讲师级别的高。 仁慈效应 11.某个名人演讲,即使你心理实在不敢恭维,你也不敢在众人面前评价他的不是。或者,你会尽量思考他的演讲内容包含什么深刻含意。 仁慈效应 12.不管有多大的缺点,选男朋友只认富二代的认知心理是? 印象形成的平均模式 13.河南出骗子,我们公司不招河南人。刻板印象 14.俗话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湖北人太精明,我不喜欢跟湖北人打交道。刻板印象/类化原则 15.只要你认为自己行,你就一定行。心理暗示//皮格马利翁效应(自验预言) 16.以偏概全。晕轮效应 17.相貌影响人们对他/她的其它方面的判断。晕轮效应 18.所谓爱屋及乌,我喜欢她也喜欢她的朋友。晕轮效应 19.上一次他给我留下很坏的印象,以后我不想理他了。近因效应 20.人在进行社会认知时并不对关于他人的所有信息进行感知,而是倾向于走捷径,有选择性地感知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断最有帮助的信息。 21.吃中国菜,娶日本老婆,住英国的房子,到美国赚钱。刻板印象 22.情人眼里出西施。晕轮效应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一部经典著作,是本书第一作者津巴多教授继畅销书《心理学与生活》之后的又一力作。? 本书系统地总结了心理学在态度形成和改变方面的研究理论和实践,从而帮助读者理解你是如何影响他人,反过来又是如何被他人和其他系统性力量所影响的。本书包括了社会影响的所有内容:说服,依从,从众,认知不协调和自我归因,条件反射,社会学习,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态度的卷入,偏见,非言语交流,甚至阈下影响。 本书既可作为社会心理学专业高年级及研究人员的教材和参考书,同时,因其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写作风格,更因其主题鲜明、广泛的实践特点,所以也适用于从事政治思想工作、教育、新闻、外交、管理、市场营销、文化、宣传等工作的人,还包括所有关注自己和社会的人。 作者:(美)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 Zimbardo, (美)迈克尔.利佩 Michael R Leippe, 译者:邓羽,肖莉,唐小艳等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01-1 ISBN:9787115170835 丛书:社会心理学精品译丛 作者简介

菲利普·津巴多 (Philip G. Zimbardo),美国心理学会(APA)前主席。自1968年以来担任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于20世纪50年代末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卡尔·霍夫兰(Carl Hovland)在耶鲁大学“态度改变研究计划”中做研究工作,后来在纽约大学期间,他研究了认知不协调中的公开从众方式和社会影响。他独特的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包括:归属感、去个人化、攻击及认知不协调的动机效果。除此之外,他还从事过匿名、破坏行为和害羞行为的现场观察、归因分析和相关变量研究。与他的纽约高中同学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贡献一样,津巴多最主要的工作是他的斯坦福模拟监狱实验,这个实验有效地证明了情境对人类行为的决定作用。 目前津巴多博士主要研究为什么正常人会对他们自己的有些行为做出病态的解释,以及研究时间概念是如何影响到个体和群体的行动的。津巴多所著的《心理学与生活》是心理学领域最经典的也是再版次数最多的最佳教科书之一。他在1990年为公共广播电台制作了“发现心理学”电视教育记录片系列。这是由津巴多本人创作和主持的以学生和大众为对象的科普电视片。这部长达26集的电视片探索了心理学的科学性,心理科学的重要性,以及利用心理学来提高我们生活质量的实用性等问题。 主编序言 中文自序 英文版序 前言

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可以从三点来考虑社会心理学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从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个体过程 态度改变——“广告的威力” 人们总觉得广告只对别人有用,对自己是无效的。“分离电视市场测试法”的实验研究显示广告确实是有作用的,特别是对于新产品而言。大约60%新产品的广告有助于销量的增加,相比之下,对于已确立的品牌有46%因为广告而增加销量。从这些数据中就可以看出广告对于我们来说是有影响的,而这影响的根源就是我们态度的改变。某些广告改变了我们的认知或者是改变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从而使我们在购买商品时有了明显的倾向性。这都是通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来揭示我们个体态度的改变的。 归因——“自利归因” 自利归因是将某人的成功归功于内部、性格因素,将失败归咎于外部、情境因素。事实上,一项对职业运动员和教练如何解释其队伍的成败分析发现,八成的获胜归因都被认为是与内在因素有关,而失败大多归结于外部原因。作自利归因的原因一是尽可能的维护我们的自尊,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并致力于改进工作;二是“找借口”,在别人面前不能失去自己的“面子”;三是和我们所拥有的信息种类有关。了解这样的归因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从而能够在成功、失败的时候客观的反省自己,了解其中的缘由,从而能够更好的处理问题。 2.从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的人际过程 从众行为——“信息性社会影响” 从众是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之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在许多情境中,我们常常无法确定应该如何思考或者如何反应,简直不知道什么才是最好最正确的选择,但是我们拥有一个强大而有用的只是资源——其他人的行为。询问其他人的想法或者观察他们的行为能帮助我们对情境有更清晰的认识。当我们随即像他人一样行动时,我们就是在从众,但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我们软弱没有勇气,不能依靠自己。相反,是其他人的影响在引导我们的行为。我们从众是因为我们相信其他人对一个模糊情境的解释比我们自己的解释更正确,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选择一个适当的行为方式。这就被称为信息性社会影响。 在美国,几百所大学的行政人员利用信息性从众并产生私下接纳的力量,来防止在学生群体中饮酒过度的现象。 3.从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的团体过程 偏见——制度化歧视 如果刻板信息和歧视行为被一个社会看做是一种规范的话,只要正火灾这个环境中,我们大多数的人便潜移默化地具有了某种程度的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我们可以称之为制度化歧视,或者更明确地制度化种族歧视和制度化性别歧视。例如,例如在你成长的社会环境里,弱势群体和女性从事专门职业的很少,而且这些团体大多数成员从事一些琐碎的工作,那么,仅仅是在这个环境中生活,就能怎家你对他们先天能力持有特定(负面)态度的可能性。即使没有人积极地教导你弱势群体和女性是劣等的,也没有任何法律的或政令禁止弱势群体和女性进入大学、企业,这情形依旧会发生。实际上,社会性障碍已经使得这些团体缺乏机会,并使得他们的成功变得极度渺茫。 其实从以上的三个方面和例子中就可以看出社会心理学对我们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影响,但这种影响却并没有被大众所了解知道而已。常常在电视上出现的所谓的心理学家却都是一些伪心理学,向大众传播一些错误的心理学思想,而真正的心理学家研究出来的内容,应用于社会的时候,大家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拿来用就是了,没有将正确的客观的心理学知识普及到大众中去。导致人们根本不了解真正的心理学,从而忽略了心理学的影响。忽略了他对于我们的重要作用。

社会知觉概述

第一节社会知觉概述 导课:在上课前,我先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吧。一个世界500强的公司经理在回办公室取东西时,发现自己没有带钥匙,此时他的私人秘书已经下班,经理试图联系未果。于是经理难忍怒火给他的秘书发了一封措辞严厉的谴责信。经理在邮件中写到:我曾告诉过你,想东西,做事情时不要想当然,结果晚上你就把我锁在门外了,从现在起,无论是午餐时段还是晚上下班后,你跟你服务的每一名经理都确认无事后才能离开办公室,明白了吗?可想而知啊,这样的一封邮件发出去,秘书会怎么回复呢?后来秘书给经理回复了邮件,她写到:首先,我锁门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如果丢了东西这个责任谁来负?其次,你有钥匙自己没带,就不要说别人的不对。第三,已经到了下班时间,你无权干涉我的私人时间。第四,我从工作以来,就一直很尽责任,加班也没有怨言,你还用这种语气,请注意一下。 由此可见,只要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不可避免的从外界接受各种信息并对此作出反应。知觉过程就是人们依赖自己的经验,对所获得的信息作出判断。作为一个管理者,在管理中要预见和理解人的行为,认识到员工与管理者的知觉差异与归因是十分重要的。本章将介绍知觉的一般概念机特征,然后对直接影响管理效能的社会知觉以及归因进行探讨与学习,希望对管理者的实践有所启迪,达到提高管理绩效的目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有关知觉与社会知觉的知识。{写板书,第三章,第一节}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感觉。感觉—个体对于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PPT感觉分类) ⑴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 ⑵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其中视觉和听觉是最重要的感觉。 知觉与感觉一样,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同属于对现实的感性认识形式。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综合与解释。 人的知觉系统不仅要加工由外部输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 1954年,加拿大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

社会认知与归因

社会认知与归因 Social Cognition and Attribution 任课教师:武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本章主要内容 ● 社会认知的基本概念以及在组织行为学中的意义 ●社会认知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归因与归因的偏差● 归因理论 ● 归因的文化差异 2 认知 ● 认知:信息加工活动● 我们构建起社会现实 ● 我们所感知到的不是客观的社会现实,而是受到我们对社会环境的解读和主观建构的影响。 34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 ) ● 社会认知:对社会情境中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如何选择、诠释、记忆和使用社会情境中的信息来做出判断和决定。● 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对人、人际关系、社会事件等的知觉,即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 )。个体通过社会知觉来解读关于他人和环境的信息。 组织行为的分析框架 5 情境因素 Contextual factors 制度设计领导行为社会规范 个人特征因素Dispositional factors 个性特征能力行为风格 社会知觉态度与行为组织绩效 组织情境中的社会认知 ●员工对公司中的制度和决策的认识和理解●下属对上司察言观色 ● 领导者如何评价下属的工作绩效●人际冲突的形成 ● 招聘面试中对候选人的判断● ………… 6

7人类认知活动的基本特点 ● 人类的认知活动是在两个水平上同时进行的:一个是有意识的有意图的,另一个是无意识的和自动的。 ●有意识:理性,逻辑严谨的推理,需要付出努力●无意识:直觉,自动加工,启发式(Heuristic )● 无意识的活动往往优先于有意识的活动。为什么? ●人的信息加工能力尽管有很大的潜力,但仍然是有限的。●自动化加工提高认知效率。●现实社会情境中的信息不完全。 ● 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设法走一些“捷径”。 8 社会知觉的特点 ● 1、社会知觉是一个寻找意义的过程。 ●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 倾向于将人或事件相互联系 ● 2、人们在社会知觉中遵循图形-背景原则。 9 社会知觉的特点 ● 如何运用图形背景原则? 10 社会知觉的特点 ● 3、人们在社会知觉过程中倾向于对信息进行归类。 ●类别化是一种有效率的认知过程。 ●类别化的后果:刻板印象(Stereotype )。 ● 所谓刻板印象,就是指人们对某一个群体的人形成某种概括性的固定化的印象。 11 社会知觉的特点 ●4、人们在社会知觉中善于运用图式。 ● 自动化思维最核心的特点:运用图式(Schemas ) ● 什么是图式? ●心理模板、脚本 ●信息组织,认知架构● 解释新情况 ●图式是一种类别化的信息加工● 图式导致刻板印象(stereotype ) 12 我们在社会知觉中是如何运用图式的? (1)图式填充信息的空白:运用内隐人格理论 ● 内隐人格理论(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 ):人们认为具有某种人格特点的人也同样具有另外一些人格特点。 ●运用内隐人格理论作出判断时往往会产生晕轮效应。●凯利的教授实验 ● 当情境越模糊时,就越多用图式填充空白。

《传播学引论》·复习笔记——第九章-效果分析(下):态度改变

传播学引论(增补版)第九章效果分析(下):态度改变

传播研究,尤其是传播学派的研究曾长期依附于社会心理学。传播学中许多有关效果问题的理论,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社会心理学中借鉴来的。 社会心理学对传播学的两方面影响:一是学习论,一是一致论。它们都指向一个问题,即态度与态度改变。态度改变又正是传播学效果分析所感兴趣的,因为传播效果最终都显示为受众态度的变化。 学习论的研究以霍夫兰及其耶鲁学派为代表:要想使人形成或改变某种态度,只需提供相应的认识材料就行,态度形成或改变的过程是个学习的过程。 一致论把态度问题放在认知一致的基础上进行探讨。态度一致是说人们在言谈举止各个方面都力求和谐一致,否则就会造成心理紧张而感到十分别扭。 态度的变化要适应一种整体性的认知结构,而一致论所关心的正是这种认知结构如何达到一致的问题。 就传者与受众而言,学习论更关注传者一方,只要传者能提供相应的知识,使受众认识到事物的面貌,那么态度的变化就会随之发生;一致论则更看重受众一方,因为态度的变化并不取决于所感受的信息,左右态度及态度改变的关键在于保持认知的一致与和谐。 从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上看,学习论更倾向于大众传播,一致论更侧重于人际传播。 第一节平衡论与和谐论 一、海德的平衡论 当涉及第三者时,两个人之间关系可能呈现出的状态,以及可能发生的变化。 海德平衡论:P、O、X三者的关系如果都是肯定的,或者两种否定一种肯定,则为平衡状态。如果三者的关系都是否定的,或者两种肯定一种否定,则为不平衡状态。 不平衡状态会使人感到心理紧张,由此而产生力求恢复平衡状态的倾向,这样一来便会导致态度发生变化。 海德的平衡论暗示一种态度改变方面的新思路:不平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时,总伴有某一方的态度变化;而平衡状态由于稳定不变则能拒绝任何形式的态度变化。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查荣克:某些不平衡状态也有可能维持稳定,而不一定非产生趋向平衡的压力。 海德平衡论的四点优越性:它在概念上易于掌握;它以简洁明了的方式显示出态度的变化;它把注意力集中在人际关系上;它证明不一致性可用不同方式来解决。 二、奥斯古德和塔南鲍姆的和谐论 和谐论是从平衡论中发展出来的。平衡论所概括的是普遍现象,和谐论所关心的只是其中一种特殊情形。平衡论讲的是人际网络中两方与第三者的关系,和谐论讲的则是受众与信源双方同事件的关系。和谐论也分为和谐与不和谐,也各有四种情况。 我们所喜欢的信息源应该总是提倡我们所喜欢的主张并谴责我们所反对的主张。假如受众所喜欢的信源对某事的态度同受众相抵触,那么就会出现不和谐。 “语义差异量表”:一种用于对态度进行定量化测定的表。是五种测量态度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 知识点

第七章社会态度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念 一.社会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指个体对自身所处社会环境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态度的三个构成要素:认知、情感、意向。 在态度中认知是指人的一定的价值观念,意向是指人的行为的准备状态。 对交响乐的态度例子看出,在社会态度构成的三个因素中,人的情感是核心要素,在态度中起重要作用。 社会态度的构成有以下几点: 1.社会态度的对象是社会环境 2.社会态度的构成具有一定结构 3.社会态度具有比较持久的稳定性,能够持续一定的时间而 不发生改变 4.社会态度的心理状态是内在的,存在于个体自身内部的, 是难以直接观察到的 二.社会态度的特点:社会性、主观经验性、动力性。 讨论 1.态度和事实的关系 有的时候,我们的态度和事实是不一致的,如吸烟有害健康是事实,但有很多人在吸烟。

解释:人社会态度的一个构成要素是价值观念,它可以形成一种利害关系,如果这种事实不和人价值观念发生一种直接的利害冲突的时候,人的态度可以对事实采取一种视而不见的方式。 2.态度和行为的关系 准备状态和实际行为的做出有时是不一致的,如和关系不是太好的人打招呼,排华又让中国人住店等。说明人的态度和具体的行为表现要受到一个具体的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社会态度的理论研究 一.强化理论(行为主义的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强调的是联想,也就是说,在人的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某个事件能够和人的某种经验形成一定的联想,于是我们人的社会态度就会因为这种联想而形成。操作条件反射是讲由于人的行为会带来某种奖或者惩的后果,于是他可以获得正强化或者负强化,而这种正强化或者负强化会使得人们做出形成某种态度的取舍。 二.认知理论 认知失调(费斯汀格)认知有三种情形,一种是认知是协调的,一种是认知是不相关的,一种是认知是不协调的。 只有当原有的态度和外来的刺激不协调时,才会产生认知失调,就要考虑不协调是由什么造成的,怎么样去调整它。所以认知失调会影响态度的形成。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社会认知 Attitude(态度)Behavior(行为)Cognitions(认知)影响者的目标最终一定是要改变影响目标的行为,但如果影响目标的行为并没有改变,能否说明影响识别了呢?并不能,影响的努力可能成功的改变目标的态度或信念。本质上,态度就是对某些特定目标的评价性倾向。他是一个人对待特定事物或者个体在喜欢到讨厌或赞成到反对的连续谱上所给出的评价。态度是我们评价自己与环境的方式。而态度这样的内在变化往往奠定了后来行为改变的基础。 我们对社会态度有五种基本反映:行为本身,行为意向,指引我们行动的观念或认知,情感反映和态度本身。基于此我们可以将态度宽泛的定义为建立在认知,情感反映行为意向以及过去行为基础上的评价性倾向,这种倾向可以大幅度影响我们的认知。 这几部分并非单独存在,而是紧密联系,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其他部分的变化。新的态度改变会影响我们如何认识社会事务,因此态度改变也可以导致信念的改变。 从众心理这是社会上最普遍的心理也是人们身为群居型动物的本能心理,。在心理学中我们将从众定义为在既没有遵从于团

队的直接要求,也没有任何改变行为的充分理由的条件下,个体为了适应真实或想象中的团队压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或信念。即使面对清晰客观的标准,群体规范仍然能仍然能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影响。而从众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社会支持的完全丧失。当持有异议的伙伴提供了一定的社会支持时,团体社会支持的丧失就没有那么绝对。从众心理出现的根源来自于我们渴望融入集体和被肯定心理作用。但从众行为往往体现于行为的改变。比如在一家医院的试验中,每当铃声响起,医院邀请的对象就会起立,而少数的被观察者会在不知所以中同样起立,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处境一无所知,起立只是他们想融入集体的表现。但是当我们对某一领域认知清晰并且有足够的自信时,从众行为往往不会发生,因为你清楚的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所以从众心理发生的根源往往是因为我们对一件东西了解的信息不足。但从众心理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趋之若鹜,就是指像被赶的鸭子一样追逐着一些东西。社会也是如此,有了领头几个出色的“鸭子”带领,大部分的鸭子都会跟着这几只“鸭子”。在从众的情境下我们总是想找到自己遗漏的信息或误判的情况,群体强迫着你对自己的认知进行重新构造,进而恍然大悟,开始“以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且说服自己是自己存在问题。 自我说服自我说服往往是通过归因使得自己对某件事深信不疑。所谓归因是我们将一件事的原因归结到个体内部,如“某某某在这个项目上努力,是因为他喜欢这个工作。”这便是性格归因。

态度改变论文

题目态度改变理论在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姓名李梦雨 学号 3109801001 班级英语1001 态度改变理论在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教育对象态度的转变是教育活动研究的重要内容。英语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对象及教育情境构成影响教育对象态度改变的四个基本要素,协调平衡认知结构则构成教育对象态度改变的内在机制。本文以绍兴西藏民族中学学生的学习及教育为主

要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从教育对象的认知原理出发,借鉴和运用态度改变的万法和理论,使英语教学、日常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获得相应提高。 【关键词】态度改变理论;影响态度改变的要素;英语教学教育实践;应用 一、态度改变理论与模型 (一)态度的实质 1.态度的含义 态度是个体对社会事物的心理反应倾向,是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的中介因素。态度对行为具有指向性的动力作用。态度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它客体比较持久的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理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态度的结构 (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信念、观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即包括对人对事的知晓,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和感受部分。 (3)态度的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反应。 ①态度的三个成分是相互依赖、协调一致的。 ②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 ③态度与实际行为只有在某种情况下才有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2.态度的特性 (1)内在性: 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 (2)对象性: 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具有针对性,没有无目标的态度。态度的对象包括人、物、事件、观念等等。 (3)稳定性: 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会轻易转变。 (二)态度改变 1. 态度改变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改变,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一个己经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或意见的影响后,所引起的相应的变化,其本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1] 2. 态度改变相关理论 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或意见而发生变化,这个过程叫态度改变。态度改变理论就是人们在不断研究态度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系统地改变个体态度的理论体系,其中最著名的是认知平衡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①认知平衡理论: 20世纪40年代中期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海德(F.Haider)提出的一 种关于认知结构、过程和变化的理论。他把认知过程分解为认知要素,由此构成一个认知系统,当认知系统出现不平衡、不一致时,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驱使认知主体设法恢复认知平衡量。体现认知平衡理论基本原则的是著名的“P-O-X”模型。P和O是人际环境中的对等个体,X是认知对象。有三个相关的评价:第一个人(P)对另一个人(O)的评价;第一个人(P)对态度对象(X)的评价;另一个人(O)对态度对象(X)的评价。F.Haider

第二章 知觉与归因理论

第二章知觉与归因理论 1.知觉: 2.知觉的理解性: 3.知觉的整体性: 4.投射效应: 5.刻板效应: 6.一致性规律: 7.归因: 8.知觉的特征有选择性、、和。 9.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知觉和知觉。 10.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 11.看书时用红笔画重点是利用知觉的。 12.军事上进行伪装是利用知觉的。 13.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14.社会知觉中,对人认知的以偏概全或以点概面的倾向属于。 15. 提出归因理论的第一位学者是()。 A.维纳( B.Weiner B.凯利(H.H.Kelly) C.海德(F.Heider) D.加纳 (E.Gagne) 16.如果把失败归结于努力不够,那么会使人产生()。 A.自豪 B.侥幸心理 C.敌意 D.内疚感 17.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问题研究的学者是。 18.归因理论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是因果关系归属、、。 19.海德将行为的基本原因归结为个人倾向归因和。 20.凯利认为行为的原因有三类,分别为行为人、、。 21.凯利认为将行为归结为某类原因,判断的依据或标准有分别性(特殊性)、、。 22.维纳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因素,分别为、、任务难度、机遇。并将这四个因素按三个维度控制点、、进行归类。

23.知觉整体性的基本规律有、、、 。 23.把别人的行为一概归因于内在原因,而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原因,这种判断方式称为基本归因错误。对不对? 24.个体和组织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这种判断方式称为自我服务偏见。对不对? 25.错觉的理论意义在于有助于揭示人们正常知觉客观世界的规律。对不对? 26.影响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27.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且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这种知觉的特征叫做()。 A.知觉的恒常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整体性 28.同一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角大小,总是随着距离的远近而变化的。但是由于知识经验参与,人仍然对不同距离的物体的大小知觉保持相对稳定不变,这种知觉特征称之为()。 A.知觉的恒常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大小知觉恒常性 D.距离知觉恒常性 29.一支白粉笔,无庥把它置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是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 A.明度知觉恒常性 B.大小知觉恒常性 C.颜色知觉恒常性 D.形状知觉恒常性 30.人们总是把红旗知觉为红色,无论它是在黄光或蓝色日光照射下都是如此。这种知觉的持性被称之为()。 A.明度知觉恒常性 B.大小知觉恒常性 C.颜色知觉恒常性 D.形状知觉恒常性 31.人在知觉对象时,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对象的特性称之为()。 A.知觉的理解性 B.知觉的恒常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整体性 32.被此接近的物体比相隔较远的物体容易产生()的倾向。 A.知觉恒常 B.知觉选择 C.知觉理解 D.知觉整体 33.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是个别属性的反映叫做()。 A.反映 B.感觉 C.知觉 D.直觉

社会知觉、印象、信息整合与归因

社会知觉与归因 社会知觉: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1、认知的经验2、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3、认知者的情绪 图式:人脑对已有知识经验的网络。其主要作用: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影响记忆、影响自我知觉、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印象形成与印像管理 印象形成的效应 一、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比后来印象影响更大。不熟悉的人 近因效应:最新信息比原先信息影响更大。熟悉的亲密的人 二、光环效应(晕轮效应):以偏概全 三、刻板印象:通过经验对某类人或是的固定看法。(具有社会适应意义,使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信息整合模式:1、加法模式;2、平均模式;3、加权平均模式;4、中心品质模式 印象管理(印象整饰、印象控制):个体对自我形象控制,通过一定方法影响别人对自己印象的形成,是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 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2、隐藏自我与自我太高;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4、投其所好。 归因: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和判断的过程。行为原因的分类:1、内因与外因;2、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3、可控原因与不可控原因 控制点理论:(美)罗特——1、外控者:(不符合社会期待)2、内控者:(符合社会期待) 归因原则:1、不变性原则(海德,归因思想创始人);2、折扣原则(凯利);3、协变原则(凯利) 个体归因时需要考虑的三种信息:1、特异性信息 2、共同性信息3、一致性信息 若特异性、共同性、一致性都高,外归因;若特异性低、共同性低,一致性高,内归因。 影响归因的因素:1、社会视角 2、自我价值保护 3、观察位置 4、时间因素

态度的改变与行为-社会心理作业

态度的改变与行为 区队:刑技1504 学号:201531150426 姓名:傅琛淯 社会心理学家一直认为,态度是行为的决定因素,也是预测行为的最好途径。因此,社会心理学研究从来就很关注态度问题的研究。 一、态度的定义 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的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的、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性的内在心理倾向。因此,对于这一定义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态度是一种内在心理倾向;(二)态度具有对象性; (三)态度具有价值判断和情感选择的倾向性;(四)态度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作为一种具有认知基础的心理反应倾向,态度兼具认知、情感和行动三种成分,并且这三种成分是彼此相互关联的。态度的认知成分作为态度的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知识、观念、意向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起来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态度的认知因素具有一定的组织性。而情感成分指个人对于一定态度对象的体验,如接纳或拒绝、喜爱或厌恶、热情或冷漠、敬重或轻视等。行动成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和反应倾向,一经产生就必定对人们与特定态度对象有关的行为产生种种性质不同的影响;二是态度具有特定的意动效应。 二、态度与行为的密切关系 (一)合理行动理论 该理论认为,行为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在行为发生的过程中个体会考虑各种行为方案,评价各种结果,然后才做出行动与否的决定。最后的决定是行为意向的反映,决定着是否有外显行为的发生。行为意向是由两大因素决定的:一是对行为的态度,即人们对某种行为完全持正面或负面的评价;二是主观标准,即人们对别人会赞成或不赞成某种行为的感知。 (二)双重态度模式 20世纪90年代中期,格林沃德等人提出了内隐性社会认知的概念,即过去经验的痕迹虽然不能被个体意识到或自我报告,但对个体当前的某些行为仍会存在潜在影响。这一发现强调无意识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内隐态度,即影响对个人当前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产生影响的过去经验和态度形成的无意识痕迹。威尔逊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认为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能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的评价:一是自动化的、内隐的态度;另一种是外显的态度。 (三)自我价值定向理论

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整饰 一、印象及其形成的概念 印象是指在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关于认知客体的形象。 印象形成:个体首次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按照个体以往的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等,明确其对个体的意义,以使个体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 第一印象,初次印象:素不相识的两个个体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在与他人接触过程中,先获得的印象(第一印象)起较大的作用。第一印象对其后的信息组织、理解与解释起定向作用。一般发生在陌生、不熟悉的人之间。 近因效应:较近(或较后)获得的信息起较大的作用。一般发生在较熟悉、亲密的人之间。 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洛钦斯实验(1957) 材料一:吉姆走出家门去买文具,他和他的两个朋友一起走在充满阳光的马路上。他们一边走一边晒太阳。吉姆走进一家文具店,店里挤满了人。他一边等待店员对他的注意,一边和一个熟人聊天。他买好玩具向外走的时候遇到了熟人,就停下来和朋友打招呼。后来告别朋友走向学校。在马路上遇到了一个前天晚上刚认识的女孩,他们说了几句话就分手了。 材料二:放学后,吉姆独自离开教室出了校门。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路上阳光很耀眼,吉姆走在马路阴凉的一边。他看见马路上迎面而来的是前天晚上刚认识的那个漂亮女孩。吉姆穿过马路进了一家饮食店,店里挤满了学生。他注意到那儿有几张熟悉的面孔。吉姆安静地等待着,直到店员注意了他,买了饮料。他坐在一张靠墙的椅子上喝饮料,喝完就回家了。 上述两段材料作如下不同的组合,然后给四组被试阅读。 A.热情外向的描述在前,冷淡内向的描述在后; B.冷淡内向的描述在前,热情外向的描述在后;

社会心理学对生活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对生活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简单说它研究的是一种群居在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学影响的模式是逆向的,是社会环境对人的外在影响,进而形成综合的心理素质。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生活的过程中大部分是不停的与他人、社会打交道的过程,并努力的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期获得自我的满足——幸福。而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环境总是不停的影响着我们,所以社会心理学对我们的生活实际上有很大的影响。接下来我将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团体过程中,分别取其中的一个研究课题来说明其对生活的影响。 1.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个体过程——态度改变理论 说到态度改变理论可能骤然间有点陌生,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从小到大的思想政治课。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就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过程。简单的来说就是强化有利态度,改变不利态度。通过思政课,我们从小到大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一些特定的对待事物的态度。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热爱祖国,或者说从心底中认为热爱祖国是正确的。甚至有些态度的改变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就想有些人说着自己不了解马哲,但他会用归纳,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会承认事物的两面性,会认同实践的重要性。奥尔波特说过:“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了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的反应具有指导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证明,态度对个体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态度会影响个人对他人及事物的知觉和判断,从而影响到其采取不同的行为。除此之外,广告也是态度改变理论的重要实例,由此可见,生活中其实处处有态度改变理论的实例。 2.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的人际过程——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提供给一个学校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这几名学生是天才,只不过尚未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然而,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它学生高出很多。而与此相对的是关于青少年罪犯的研究,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差别就是由于社会期望的影响。由于周围人都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由此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而对于那些"不良少年"来说则恰恰相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产生这种效应的根本原因是人们不自觉接受喜欢的人的暗示。由此我们得出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当你有了天才的感觉,你就会成为天才;当你有了英雄的感觉,你就会成为英雄 3. 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的团体过程——种族偏见(制度化种族歧视) 如果刻板信息和歧视行为被一个社会看作是一种规范的话,只要处于这个环境中,我们大多数的人便潜移默化地具有了某种程度的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我们可以称之为制度化歧视,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制度化种族歧视。例如,美国统计局有一项调查显示:被警察截车的墨西哥裔、黑人和白人的比例差不多,分别是8.6% 、 9.1%、8.7%,但被搜车和遭到粗暴待遇的比例却大不一样,后两组数字分别是:10.1%、7.1%、2.9%;2.4%、2.7%、0.8%。

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二课社会知觉与归因 几个基本概念:1、知觉… 2、社会知觉:由各种社会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包括个体(自我知觉)对他人、群体(人际知觉)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人的社会化进程、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 社会知觉的基础是被认知事物的客观属性,但认知者的主观因素也会对社会知觉的过程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认知者过去的经验 、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3、认知者的情绪 图式: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对新觉察到的信息起引导和解释作用,如不能解释则产生新的图式。图式是一种网络,是知识经验的网络,是知识经验,图式不是图。 图式的作用: 1、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2、影响记忆 3、影响自我知觉 4、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印象形成与管理 一、几个概念

1、印象: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2、印象形成: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3、初次印象:又称第一印象,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A、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最初获得的信息…….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对后期信息的组织、理解有定向作用;近因效应:最新(即最后)获得的信息……熟人易近因效应,生人易首因效应 B、光环效应: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类现象叫光环效应(最初的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使其他品质也因此罩上类似的色彩),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 C、刻板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 具有社会适应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会具有消极的性质,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在印象形成中个体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原则,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