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1)联系的含义(2)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理解:联系的多样性。

运用:(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2)结合生活实例,运用相关原理,分析生存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二)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从复杂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本质的、固有的、内在的联系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孤立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确信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取得成功的关键。

二、教学重点

联系的三个特性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案例法、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

一个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5分钟

在前一段时间,我们结束了第二单元的学习,讲新课之前,我们有必要对这个单元进行简单的回顾【播放幻灯片1】第二单元的4—5课,对世界是什么,也就是唯物论部分有了系统的学习,这部分中我们知道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第六课认识论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世界能否被认识、怎样被认识的知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进入一个新单元,共同探讨一个新内容:世界是怎样的?也就是辩证法。我们所学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的辩证法被叫做唯物辩证法。整个唯物辩证法单元的结构体系是这样的,大家把教材

第52页,快速的浏览一下,【播放幻灯片2】好,这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三大块内容,包括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实质与核心以及根本要求。

下面我们就开始第一部分的学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第一部分:联系的概念(3分钟)

导入:以鸟—虫—粮食的漫画引出

提问:这幅漫画是否体现出事物的什么呢?那么联系到底指什么呢?大家看教材第54页,找到联系的概念。【幻灯片联系的概念图】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得出联系是发生在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那么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内部联系还是外部联系的?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是?

好,知道了什么事联系,那么联系又有什么特征呢?

第二部分:联系的普遍性(8分钟)

导入:[幻灯片联系普遍性图]

1、任何事物内部各部分、要素相互联系(内部联系)

即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举例)。

2、任何事物都和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外部联系)

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举例)。

3、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自然界、人类社会(客观世界);人的思维(主观世界)都是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的。

提问:

我们刚刚认识到,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那么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注意: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但是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缺乏一定的条件,任何两个事物也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例:只有具备了氧气、水、适当的温度等必要条件,地球上的生命才能存在和发展起来;撒哈拉沙漠的石头和南极的企鹅;你和奥巴马

第三部分:联系的客观性(12分钟)

导入:

(1)含义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按实践的类型联系可分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自在事物的联系:(如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前就存在了,它们当然不以人得意志为转移。

人为事物的联系:人类实践的产物,呈现着“人化”的特点。

提问:

人为事物的联系为什么也是客观的?

过程: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人的实践—客观物质活动的产物。

结果:人为事物的联系,一旦形成就独立于意识之外。

(3)提问:联系具有客观性,所以我们应该把握事物的固有联系,但在生活中我们却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存在

脑筋急转弯:

米的妈妈是谁?花,因为花生米;米的爸爸是谁:蝶,因为蝶恋花;米的外婆是谁?妙笔,因为妙笔生花。

8-发,发大财,4-死,不吉利

人的命运由指纹手像决定

左眼跳喜,右眼跳灾

提问:考考你——你认为生活中有这样的联系吗?

师:这种所谓的“联系”有着共同的特点

A 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

B 是人幻想虚构的联系,是主观臆造的

C 是虚假的,根本不存在的联系

(四)联系客观性的方法论

认识到联系是客观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请大家看教材第55页最下面师:把握事物固有的联系,既不能忽视或消灭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客观上不存在的联系。

(图片展示――三峡工程、嫦娥奔月、青藏铁路、杭州湾大桥)

提问:联系是客观的,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呢?

师:联系具有客观性,但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是无法改变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好,接下来我们来学习联系的第三个特征:联系的多样性

第四部分:联系的多样性(8分钟)

(1)原因:

师:事物的多样性

(2)形式:

师:直接联系————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偶然联系

因果联系,整体部分联系……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些判断,请你判断这属于何种联系?

判断: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直接联系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间接联系

唇亡齿寒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时势造英雄。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无风不起浪。因果联系

虚心使人进步。因果联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因果联系

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3)联系多样性的方法论

师:联系具有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和它的条件性是密不可分的.雨下下来,会和大地上的一切事物产生多种多样的联系,那下雨好不好?

思考:下雨好不好?

答:如果是久旱逢甘霖,是件好事,如果是连续不断的洪水,是件坏事。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注重客观条件,也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第五部分:总结回顾(3分钟)

联系: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

第六部分:课堂练习(5分钟)

四道单选题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