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评杨剑龙长篇小说《金牛河》 - 总第136 期 2010 5

浅评杨剑龙长篇小说《金牛河》 - 总第136 期 2010 5

浅评杨剑龙长篇小说《金牛河》 - 总第136 期 2010 5
浅评杨剑龙长篇小说《金牛河》 - 总第136 期 2010 5

杨剑龙先生的长篇小说《金牛河》是在“茫茫金牛岭”和“汤汤金牛河”的诗情画意中展开金牛镇人的生活叙事的。清丽的山水和古朴的民风是一副浓淡相宜的水墨山水和风俗画卷。金牛镇的人们似乎在如画的小山镇享受着世外桃源的怡然自得,又似乎像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固守着偏远小山村的一方净土。作者也这样写到:“金牛河在这个非常的年代便迎来了各色人等,不同的人们抱着不同的目的来到此地……这就形成了金牛岭上人员的形形色色,地主富农、革命干部、知识青年等都在这座山岭上奔波,在这条河道上颠簸,一切丑陋的标志、一切辉煌的光环都消失了,这里似乎十分平等,这里似乎特别平和,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他们的生活充满着一点匪气;不问有汉,无论魏晋,他们的生活带着隐士之气;这里的生活既复杂又单纯,复杂的是在这条河道上行走着各色人等,单纯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要付出一份就有一份收益。”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金牛镇美丽平静的外表无法遮掩内在的骚动和悲剧因素,一幕幕不算惊天动地但却寒彻入骨的悲剧依次在作品缓缓呈现。尽管作者在扉页上写下的一句话:“献给曾在广阔天地里的知青们,这里有我知青岁月的青春印痕”,细读文本,小说流淌的印痕不是有关知青青春的或热情或忧伤或愤怒的情绪,作家关注反思的是金牛镇普通人的悲剧人生。

一、荒谬年代中的人生悲剧

法国哲学家加缪认为,荒谬指现代人普遍面临的基本生存处境:现代人被抛在这种处境中无处可逃,他唯一可做的只是如何面对荒谬并在荒谬中生存下去。①而在“文革”十年浩劫的荒谬年代中,无数中国人狂热地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整人运动”中,整人者趾高气扬“豪情”万丈,随心所欲摆弄被整者的命运,而被整者受到这种现实环境的挤压无处可逃,上演了一幕幕人生的悲剧。金牛镇的人们在这样的年代也逃不过这样的厄运。粗犷豪爽的志愿军侦查英雄牛汉国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审查与批斗,流落到金牛镇开始他艰险的放排生涯。然而一个时刻在凶险的大自然中求生存的血性男子在他所选择的所谓安身立命之地最终也难逃过政治的恶魔之手。历经人世沧桑的牛汉国和姜阿翠在金牛河滩的朝夕相处中深深相爱了,可他们苦涩生活中仅有的生命希望却被视为伤风败俗,他们都不例外地被戴上了“腐败落后分子”的高帽子。戴“莫须有”的帽子在那个黑白颠倒的岁月是司空见惯的事,正如作品中所说“在这个年代,各种各样的帽子层出不穷,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只要与有权有势的人作对,就可以有各种各样帽子可戴,腐化堕落分子帽子就成为最常见的一顶”。姜阿翠在批斗中不堪侮辱摔下了高高的古戏台,牛汉国也在与黄书记即直接害死了姜阿翠的凶手之一斗酒后突发心脏病去世。金牛镇响当当的七尺大汉无法逃过政治的黑手,内心世界丰富而又心性敏锐的知识分子就不用说了。作为金牛镇最聪明也最有文化的人,蒋雄杰的脖子被挂上了“打倒封资修的祖师爷”的木板,他多年的心血长篇小说手稿被红卫兵付之一炬导致他不堪忍受精神重压,从此变得疯疯癫癫。潜心于金牛镇教育事业、沉溺于个人文学世界的姜老师就这样走进了一个没有烦恼与痛苦的世界,他麻木地在金牛镇上徘徊,他形影相吊踽踽独行与世无涉几乎成了金牛镇一道悲凉的风景。作者在作品中安排了蒋雄杰在意外中的清醒,这种巧合与其说让人在沉痛之余感到欣慰,不如说在看似轻松和舒缓中让人感到命运的多舛和人生的无常。如果说姜雄杰的由疯癫变为清醒也可以让人在无望的生活夹缝中获

温情回眸深切思虑

——

—浅评杨剑龙长篇小说《金牛河》

■彭继缓

得些许的窃喜,那么寡妇姜阿翠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足让人扼腕悲叹了。美丽勤劳的姜阿翠在黄书记的关照下,在金牛镇开了一家小饭铺,生意勉强能维持其与儿子的生活。不幸的是儿子溺水身亡,她也在深深的自我内疚和谴责中结束了与黄书记本该早就要结束的地下恋情,而期翼过上一种正常的真正属于她的生活方式。当苦尽甘来的姜阿翠终于找到真正的幸福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之时却遭到了人为的阻拦,黄书记出于长期霸占她肉体的私欲,伙同妻子吴春华及其红卫兵姜美华以乱搞男女关系、败坏生活风气之名发起了对阿翠的批斗,最后侮辱打击姜阿翠致死。在金牛镇上因文革而遭受悲剧命运的还有大老李等一些很普通的乡民。“家,是避风的港湾;家,是精神的寄托。这个年代,多少家庭被毁于一旦,多少家庭四分五裂。”大老李就是在这样瞬息万变的时代中失去家的人,他原本只是在江苏盐城家小镇上开了一个杂货店,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大老李就成了镇上被批斗的主要对象,“以至他一见到红色就犯怵,一听到口号声就心慌”,在镇上他向一切人哈腰阿谀奉承,他变得直不起腰来了。终于一个金蝉脱壳的方法让他逃离了被批斗受歧视的境遇,然而他却永远地离开了亲人离开了家乡,东躲西藏来到金牛镇这个偏僻乡村干起了上山伐木下河撑船的伙计。保住了性命,却要忍受着与亲人永难见面的苦痛。在艰苦的放排生涯中,捅进胸口的毛竹几乎让大老李丧失生命。况铁匠的女儿梅梅也是文革时期的牺牲品,美丽的姑娘被自称为“‘斗到底’红卫兵司令”的陈公子绑架并奸污致疯,疯癫后的梅梅还因此当上了未婚妈妈可没能力照顾孩子,这让况铁匠一家陷入了困窘的境地。虽然清醒后的蒋雄杰从况铁匠的手中接过了照顾梅梅和孩子的重任,梅梅疯癫的状况有些好转,然梅梅究竟何时才能痊愈仍然是一个未知数。而陈公子之所以如此放肆地欺负梅梅,一方面是依赖其父的权势,另一方面是由于他竖起“斗到底”红卫兵团的旗帜后,“他的势力更大了,呼风唤雨,颐指气使,抄家、破‘四旧’、批斗、写大字报,他成了公社的风云人物。”文革的政治意识的暴涨助长了陈公子的疯狂。在这个荒谬的时代被整者上演着一出出人生的悲剧,整人者也难逃脱人生的悲剧。作品中姜美华的遭遇可真是耐人寻味。姜美华在蒋雄杰、姜阿翠的不幸遭遇中,充当了刽子手的角色,可这年青的姑娘在文革中也不过是棋盘上的一枚小小的棋子,她最终也没有逃脱恶魔的爪牙。作者在这篇长篇小说中真实地再现个人在这荒谬时代的无能为力和悲惨遭遇。在中国由文革所造成的悲剧让人触目惊心,文革后文坛上掀起的一波又一波的伤痕文学、知青文学的浪潮,无不在以沉痛的笔调来叙述这段苦难的历史。《金牛河》像许多反映知青生活的文学作品一样发出了对荒谬的政治年代罪恶的控诉。然而在《金牛河》中“文革”作为故事背景作者却有意将其加以淡化,而将琐碎、平庸,充满了躁动与疼痛的日常生活及普通人的悲剧命运推置到前台,凸显了“文革”这场政治运动是如何在生活层面、思想层面影响和改变着乡村人的基础心态,并试图通过对平淡庸常的乡土底层生活的观照与描摹表达了作者对个人的生存境遇、生存状态、心路历程和命运走向的关怀与注视。

二、复杂人性中的悲剧生存

文学是人学,人性是文学艺术表现的主题,“人性结构的丰富性给文学带来了说不尽的视角。”②人性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往往表现为或善或恶或美或丑等不同形态。沈从文的《边城》用“人性”为我们展现出一幅美好和谐的世外桃源画面,而偏远的金牛镇没法抵住时代脉搏和政治浪潮的袭击,无法像边城一样建立人性的“希腊小庙”,金牛镇形形色色的人物为我们展示了复杂的人性。人性的自然、身心的和谐是一种美,而人性的异化、身心的裂变则是一种丑,在疯狂的年代人性裂变得更为厉害。作品中活泼美丽的梅梅和婷婷,勤劳善良的姜阿翠,果断义气的牛汉国,真诚乖巧的小宋等都是美好人性的化身。在姜阿翠、梅梅和婷婷身上,人性的“真”与“美”却遭到了令人战栗的毁灭和摧残,金牛镇秀丽的自然和宁静的生活背后潜伏着震撼人心的悲剧。作品在展示人性美的同时更多的是刻画复杂性人性中的人性丑所导致的悲惨命运。作品中的黄书记是一个人性复杂的人,对于金牛镇他是一个有功之臣,在他的领导下,金牛镇建了水力发电站,开办了第一个完全小学,能为民积极谋求福利也可见黄书记人性中向善的一面。然而黄书记在金牛镇也因为权势一手遮天。具体到个人,孤儿寡母的姜阿翠开办饭铺借贷款、办执照都离不开他的帮助。就在这一来二去的相处中黄书记和姜阿翠之间产生了地下情,这为日后阿翠的悲剧埋下了种子。黄书记对阿翠的情感初始缘于对现实婚姻的不满和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因为黄书记与妻子吴春花的结合看中的仅仅是其父大队书记的职位,加之吴春花并非是贤妻良母式的女性,他的婚姻是不幸的,因此他与阿翠的地下情,也有

合理、符合人性的因素。然而当姜阿翠主动疏远黄书记而和牛汉国亲近后,黄书记复杂人性中潜在的占有欲、忌妒心、毁灭欲占了上风,他设计了捉奸、批斗的一幕,直接导致了阿翠的死亡。阿翠死了,黄书记悄悄一人来她的坟前哭泣忏悔,他喜欢这个已经永远躺下的女人。黄书记在阿翠坟前忏悔过了,也与牛汉国在阿翠坟前决斗过了,可不管怎么忏悔,阿翠死了,灵魂连同肉体永远地离开了他。人声喧哗之时他呼风唤雨骄横跋扈,可人皆散尽留给他的却是悔恨和痛苦。在作品中黄书记的复杂人性是比较典型的,他向往权势,为了权势他可以屈就婚姻,妻子也因此成了婚姻的受害者。谋得权势,他为百姓谋取福利,可却称霸乡里。在痛苦的婚姻中他向往美好的爱情,可又不懂爱情。在文革这样黑白颠倒的社会,很多生命个体人性深处的恶魔犹如瓶中的魔鬼,趁机冲出牢笼,张开它的魔爪,伤害他人也伤害自己。黄书记人性中的恶是他在特定年代的畸形释放。《金牛河》人性的复杂性还表现在姜美华、麻大哥等人身上。姜美华是金牛镇的老师,人长得漂亮。情窦初开的少女爱上了文质彬彬的姜雄杰,可遭到了姜雄杰无言的拒绝。她的爱真诚而浅薄,她的复仇恶毒而让人痛恨。她的密告导致了姜雄杰手稿的被毁,导致了姜雄杰的疯癫。然而这个年轻的姑娘走上石板路“也会怕看到蒋雄杰这种疯癫的情形,怕见到姜雄杰那双木呆呆的眼睛。她既恨姜雄杰,又怜悯蒋雄杰”。蒋雄杰这样“行尸走肉的模样,令她内疚,使她寒心”。然而这个有着野心的姑娘在不断的内疚中却变本加厉地畸形地想成就一番事业。在陈部长的怂恿下,她在金牛镇发起了文化大革命,自命为“斗到底”红卫兵团长,在金牛镇发起了轰轰烈烈的“破四旧”运动,她和吴春花一起押着姜阿翠接受批斗,她是导致阿翠死亡的直接因素之一。面对阿翠的死亡,“她有点同情姜阿翠,她有点憎恨吴春华”。“姜阿翠是在她的拘押下死的,她常常有点提心吊胆,她惧怕姜阿翠的冤魂来找她算账,她不禁跪拜在床前,她祈望姜阿翠的灵魂安息,祈望姜阿翠谅解她,饶恕她”。可悲的是愚昧的姜美华虽然对阿翠的去世有些怜悯同情有所愧疚,她却没有审视自己灵魂深处,没有勇气正视自己剖析自己,她竟然把阿翠的死归于其不知机动的处世方式,“如果阿翠忍一忍,什么事情都会过去的”,

“人不能太倔,该低头时且低头,她认为人应该灵活机动,该直处直,该曲处曲,只要有所得有所获,管他直与曲”。自以为聪明的姜美华就这样轻松地化解了自己内心的罪恶感。正是缺乏最基本的反省意识,姜美华对周围的恶势力缺乏必要的警觉。为了争取实现当女兵走出大山的愿望,她不惜满足了陈部长提出的无理而荒谬的要求,自欺欺人而又被野心冲昏头脑的她最终成了陈部长口中的猎物。年轻的姜美华是可恨的,可也是可悲的,她的遭遇发人深省的。麻大哥在《金牛河》中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人物。小说中主要展现他人性恶的一面。在金牛镇麻大哥是个悲剧人物,因为脸上的麻子使他从小就常常处于被人忽视甚至受人歧视的境地,他流浪到金牛镇当一名放排工,是因为当年与村长女儿恋爱遭反对后,他竟奸污村长老婆而泄愤。为逃避强奸罪他只能逃离家乡。流浪到金牛河撑排后他野心不改,不仅勾引女房东,甚至强奸女知青,最后落下了被囚禁的下场。我们不否认麻大哥人性中有很恶的一面,但也要看到麻大哥在艰苦的放排生涯中也在积极努力地求生存,其性情有豪爽真实的一面,况且他放排之余渴求爱的愿望也无可厚非,可是麻大哥却是个不懂得尊重他人永远也无法改变其恶习的好色之徒,如果说他对婷婷当面的侮辱并没有造成很大的伤害,而到了表嫂、知青牛丽莉那里,他的行为却无情地改变她人的命运。表嫂因为与麻大哥偷情要背上对丈夫、儿子一辈子的愧疚,牛丽莉因为麻大哥的侮辱失去了与小宋相爱的勇气,选择了离开。而丽莉的离开并没有让小宋有如释重负的感觉,他的心理负担更重了。丽莉是牛汉国的侄女,麻大哥伤害丽莉的同时,也深深伤害了曾一起出生入死放排的牛汉国。如果说黄书记和姜美华在做错事后在愧疚在忏悔还有点良知的话,那么麻大哥在伤害他人之后从来就是为自己的行为找到正当的理由,没有半点的懊悔和自责。由此可见,作者在表现金牛镇这个宁静美丽的地方人性善的同时,也在深入思考乡村世界中人性恶何以在复杂的人性交织中凸显放大至此?作者的思索有来自文革政治对人性的撕裂所造成的异变,人性在狂热的年代往往在复仇、野心、陷害的毒沼中被扭曲、栽害了。然而作者对人性被扭曲的思考却不止于对某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内容作具体剖析、评判之上,纵观文本,作者虽然在作品中充分展示黄书记、姜美华、麻大哥、吴春花等人性丑所带给他人的伤害,揭露其人性中的恶。然而我们发现作者对这些人物的人性丑也不是一味地进行严肃的批判。因为这些人物本身也就是一个悲剧的存在,作者在书写他们人性丑的同时也同情其悲惨遭遇。因此作家是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视点,即从人的发展人性的健全需求的角度透视人的悲剧命运。置身于历

史的长河中,审视人性思索人性扭曲而导致的命运悲剧,是作者对人性与历史历程的痛思与反省,这无疑是人类精神价值追寻中的一段凝重流程。

三、乡村生存的命运悲剧

中国乡土小说中,表现乡土社会、乡土人生存困境的作品是乡土小说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着重揭示乡土社会生存困境对生命的扼杀,乡土现实对理想的阻挠,展现了一个个乡村社会的生存悲剧。而《金牛河》的乡村书写正是从基础生存的角度表现苦难,从对乡村人的个人化的、非典型的生存状态的逼近和描写来向广阔和纵深处窥视这样一类人生活的困境与挣扎,反抗与无奈,表达一种独特的疼痛与怜悯,沉重与反思。偏僻、古旧而固陋是乡村根本性的生存形态,在这里除了贫瘠还有随贫瘠而来的乡民们的愚昧、麻木等国民劣根性。悲剧在乡村总是无声无息而又无止境地上演着,《金牛河》中也是如此。铁匠况仁山的两个女儿梅梅、婷婷一家的遭遇尤其体现了作者对乡村生存悲剧的关注和反思。小说中的梅梅和婷婷是金牛镇两朵并蒂莲,而父亲况铁匠在老婆去世后独自承担了抚养这一双女儿的职责。一对女儿的幸福的将来是况铁匠最担心最牵挂的事情。可梅梅遭受不幸并变疯了,况铁匠最初急切想了解事情的真相,可黄书记叫他忍耐的话让他在省报社记者面前不敢说出事情发生的真正原因,“他没有力气和精力再为这事奔走了,他也不相信有人能够将此事弄清楚。”金牛河恶劣的乡村生存环境况逼迫况铁匠不敢申报冤屈,只会默默忍受这一份苦痛。而况铁匠的另一个女儿婷婷也没有逃脱悲剧命运。婷婷受骗嫁给了篾匠的痴呆儿子,并被公公强暴,在含羞忍辱中开始了山乡女人漫长而卑微的婚姻生活。而当况铁匠听说了篾匠施展了一个调包记使婷婷嫁的老公是一个痴呆,他几乎懵了。可他最终没有去找篾匠理论,“他想要回来的女儿又能再嫁给谁呢?他希望女儿能够熬过婚后这段时间,为篾匠家生个一男半女的,日子大概也就可以过去了,山村的日子也就是由这种子孙的繁衍构成的。”后来获知婷婷怀孕了,“况铁匠倒有些高兴,他想婷婷若当了母亲,他想只要婷婷生下的不是痴呆儿,她就会安安心心在篾匠家中度日。他也可以摆脱嫁婷婷时的不安和内疚。”如果说况铁匠面对梅梅的遭遇有来自外界因素的干扰,他不得不把冤屈藏在肚子里,然而在面对婷婷命运悲剧时况铁匠仍然保持着可怕的沉默,他希望女儿们幸福,却无力做出

一个可能挽救女儿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行为,这种对不幸命运的忍耐达到令人发指的地步。而同是苦命的乡村人篾匠为了续香火不惜使用“调包记”让自己的傻儿子娶了婷婷,为了让媳妇能怀上一男半女,他竟然与女儿一起捆住婷婷让傻儿子行夫妻之事,当傻儿子懵懂不知之时,篾匠竟然当着自己儿子女儿的面亲自给儿子示范。此时此刻流动的空气似乎凝固了,乡村对个人尊严的忽视和乡村人的愚昧无知冷酷达到了令人窒息的程度。美丽聪明的婷婷在花一样的年龄应该吸吮着花一样的芬芳气息,然而她却被视为牲口何有个体的生命存在和必要的生存空气?没有抱怨也没有反抗,婷婷婚后第二天就开始在新家勤劳地操持家务了。婷婷的善良和面对悲惨命运的默然和顺从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心灵的震撼,是婷婷这样年青的姑娘早已习惯了农村中这样陋习而安然接受了这样的命运安排还是根本没有意识到作为个体的生命存在她该拥有的自我尊严以及所具有的选择幸福的权利?当我们在为婷婷的生命存在心疼不止痛斥篾匠的无情自私冷漠之余,我们的内心深处对篾匠也有着说不出的同情和悲哀,他的生命存在仍是悲剧的生存。篾匠因为与妻子是近亲结婚,生下了痴呆的儿子,妻子为此忧郁成疾抛下痴呆的儿子和刚脱奶的女儿离去了。篾匠当爹又当妈,含辛茹苦地养大这对儿女,个中的艰辛和常人难以体会的苦痛也是令人同情的。可就是这个也实属不易的父亲,为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传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礼训,为了满足他所信奉的封建道德标准,为了他自家的圆满,他深深伤害了婷婷这个善良而美丽的姑娘,深深伤害了同是善良父亲的况铁匠。况铁匠一家因为梅梅已经遭遇了很大的不幸,我们不奢求篾匠来同情他们帮助他们,但至少篾匠能够动一点恻隐之心不再来伤害这本已不幸的一家。然而他居然对况铁匠一家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居然麻木不仁到可以忽视他人的不幸,居然可以狠心地弃他人的尊严和感受不顾,丧失了做人最基本的良知和仁厚,篾匠对自己给他人的伤害是浑然不知抑或是假装不知无从知晓,但人与人之间可以冷漠至此,这难道不是乡村生存的悲剧?最可悲的还是在这样的伤害中,受到伤害的人面对不幸不去思虑不去抗争也不做逃离,即便去抗争也是不自觉的抗争,因此就更见其生命存在的悲哀。沉积在乡村民众身上的传统观念的重负以及民众本身的国民劣根性是其悲剧命运不可绕过的重要因素。鲁迅先生在二十世纪初提出的改造国民性的任务,仍然任重道远。当

然汇集在金牛镇的人们也不乏与命运做抗争的生活者,牛汉国、麻大哥、黄书记、姜阿翠、李阿娇等无一例外都是现实的抗争者。如果说汤汤金牛河上的排工生活是人与自然的抗争,那么金牛镇的生活则是人对命运的抗争。历经艰难的阿翠,在牛汉国的关怀下,想摆脱黄书记,与牛汉国生活在一起,这种愿望源于一个苦难女人对幸福的自然向往,但这种向往却不得。除了阿翠,小说中的李阿娇、况铁匠等人也一样,都陷于这种渴望而不可得的命运状态中。无怪乎姜老师清醒后感慨着说“:人往往难以抗拒命运,冥冥之中的巨掌总是左右着人的命运,人必须要与命运作斗争,但是人往往又难以抗拒命运。”即是说自人踏入这个世界生命就被一种不可思议的神秘力量推动着脚步在生命风景的展示中演绎着开始与结束循环往复的荒诞逻辑,这不可思议的神秘力量就是命运被宿命之手操纵,无论是高尚者抑或卑劣者也不管是逆来顺受的还是顽强抗争的无一能够逃出命定的归宿,不同的生命轨迹都无一例外地滑向共同的终点宿命,人人在劫难逃。至此《金牛河》何以在平静、舒缓、从容不迫的有时甚至充溢着温情的氛围下将一个个生命的悲剧徐徐铺陈开来就不难理解了,作者对乡村人存在的同情和对乡村人愚昧落后的批判不是鲁迅式的怒目圆睁与诅咒审判,而是充满着温情的人文关怀。在这样宁静平和的氛围中悲剧的命运愈发让人惊心动魄。透过作者看似轻盈的叙述,五四式的批判与改造已经不是文本的终极目标,对乡村人生存与生命悲剧更为凝重的表现,以及作品背后作者对乡村人乃至对全人类生存与命运的深层关怀与文化思考成为作品更具现代性的意义所在。

表现乡村关注乡村生命存在似乎是中国作家的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作家们用自己的经验与想象构造了乡村的种种面相,他们不仅在这里释放了自己的生存体验,也寄寓了自己的生命理想。杨剑龙先生沿着鲁迅、废名、沈从文、汪曾祺等抒情传统书写着他记忆中金牛镇的山水及人事。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他关注自身以外的世界,乃至于跨越时空的限制,将目光聚焦于“文革”期间金牛镇,叙写乡村的人事纠葛,描摹乡村的世态人性;但他并不拘泥于任何特定的时代,他关注的是整个人类。作品中一系列反映人在荒谬年代、复杂人性、乡村生存中的被戕害的悲剧命运,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深深触动我们内心伤痛的同时也让我们感触到作者心中那一份温情和苍凉。朱小如说“我觉得杨剑龙的小说好就好在他没把自己放在一个以往的知青文学视点中。”③《金牛河》超越对知青情绪的表现,表现对“人”本身的关怀和对“人”命运的深切思虑,深刻体现了学者博大深厚的悲悯情怀。

注释

①转引自黄玉娇:《荒谬年代悲剧人生》,《理论观察》2005年第6期。

②铁凝:《无法逃避的好运》,《铁凝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67页。

③杨剑龙,刘醒龙等:《知青文学与本土经验——

—长篇小说〈金牛河〉研讨纪要》,《当代文坛》2008年第5期。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沈从文的恋水情结

山东社会科学·5/2001 沈从文的恋水情结王向阳 [提要] 沈从文与水有着须臾不能分离的密切联系,水是他文学作品中最为重要的意象;水是沈从文人格的写照,也是他文格的象征——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作品的情节结构、叙述节奏、语言色彩都透显出水的自然品性。 [关键词]水;人格;文格;自然品性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01]05—0059—02 王向阳,湖南娄底师专中文系副教授湖南娄底417000 八十年代以来,沈从文作为“大家”的文学品格逐渐被文艺界认同。细细探究沈从文的文学创作,读者会有一个惊奇的发现:“水”,作为沈从文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审美实体,与沈从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呈现出作家丰富的艺术个性,并折射出作家对湘西本土文化洞悉和思考的深度。可以说,水饱浸了沈从文自我独特的审美情感,洋溢着他内在的生命激情,并负载着大量的文化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水是沈从文人格和文格最显著的标识! 水——沈从文创作道路上的亲密伙伴 现代精神分析学认为,作家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对日后的创作心态会构成或显或隐的情意结,对创作思维起着恒久的支配作用,甚至沉淀为个人化的原型意象世界。这在许多作家身上都可以得到明证,在沈从文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经历和影响——青年时期的水上生活经历于沈从文的创作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探寻沈从文的水上生活经历,首先必须把视角探向沅水流域。因为沈从文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就是在这条河上度过的。沈从文“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都不能和水分离”,及至年长游进社会,也多在沅水流域。年青时期的沈从文,对于生活在船上的水手及其生活, 散在沅水流域的几百个大小码头以及码头上的人事哀乐,尤其是那些河边吊脚楼里的人事,他都以冷静的目光一一摄录下来,成为他以后作品的“底片”。“水”,可以说是湘西自然世界的主体部分,湘西乡土独特的自然美,正是水和与水有关的其它景物所构成。在《从文自传》中,作者曾深情地描绘了他对这自然美的童年时代的回忆。这美丽动人的水的故乡是陶冶浸染沈从文幼小乃至年青生命的摇篮。特别是作家在那里生活了六七年的沅水,仿佛在作家灵魂里注入了永生的“活水”,唤醒了作家对生命的渴求。沅水的真挚、真诚、坚贞,最初把他引 入人生的大门;沅水的波涛,用它特有的丰饶,风土变迁、民情古俗,冲走了历史的苦涩,丰富了他的人生;沅水的流淌,连同它那激动的涟漪悄悄映照出他的人生烦恼,起起落落,酸酸楚楚的生活——他的悲欢离合,风风雨雨,他生命的每一个关节处,一刻也离不开长期伴随着他、滋润着他的沅水。 水——沈从文人格的象征 沈从文在“自传”中这样写道:“我情感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确实水与沈从文有着那种“须臾不能分离”的非同一般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沈从文对“一派清波”必然有着深入、独特的认识。在与水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沈从文本人的性格自然被水同化了,意即在沈从文性格的形成过程中,水的陶冶和熏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作家曾把自己“在沅江流域上下千里各个地方生活过五六年”的那一段“青年人生教育”叫做“水上教育”。所谓“水上教育”,也就是水的自然品格对于少年沈从文性格的影响和陶冶。沈从文始终以“乡下人”的质朴认认真真地做事做人。从乡下初到北京城的那段日子,沈从文窘迫到经常去同乡、朋友处吃蹭饭。这种人生最低需求层次的窘迫是最难忍受的。然而沈从文最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性格中有一种象水一样的锲而不舍、坚韧顽强、乐观进取的可贵精神。“他正视现实,与社会合作,向社会伸出求援之手,进行顽强奋斗”。①正是这种“水”一样的韧性使他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达到了理想的彼岸,也正是从沈从文坚韧顽强、百折不回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发现了:沈从文本身就是“水”的化身,有着“水”的特性——“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②同时,沈从文的性格明显带有水的刚柔二重性,它的基本特征是柔中有刚。正

精选沈从文的所有经典语录美文句子摘抄

精选沈从文的所有经典语录美文句子摘抄 1、我一生从不相信权力,只相信智慧。——沈从文 2、船是只新船,油得黄黄的,干净得可以作为教堂的神龛。我卧的地方较低一些,可听得出水在船底流过的细碎声音。前舱用板隔断,故我可以不被风吹。我坐的是后面,凡为船后的天、地、水,我全可以看到。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我快乐,就想应当同你快乐,我闷,就想要你在我必可以不闷。我同船老板吃饭,我盼望你也在一角吃饭。——沈从文《湘行散记》 3、凡是我用过的东西,我对它总发生一种不可言说的友谊,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沈从文《湘行散记》 4、二十年前澧州地方一个部队的马夫,姓贺名龙,一菜刀切下了一个兵士的头颅,二十年后就得惊动三省集中十万军队来解决这个马夫。谁个人会注意这小小节目,谁个人想象得到人类历史使用什么写成的!——沈从文《湘行散记》 5、在这一段长长岁月中,世界上多少民族皆堕落了,衰老了,灭亡了。这地方的一切,虽在历史中也照样发生不断的杀戮,争夺,以及一到改朝换代时,派人民担负种种不幸命运,死的因此死去,活的被逼迫留发、剪发,在生活上受新朝代种种限制与支配。然而细细一想,这些人根本上又似乎与历史毫无关系。从他们应付生存的方法与排泄感情的娱乐上看来,竟好像今古相同,不分彼此。这时节我所眼见的光景,或许就与两千年前屈原所见的完全一样。——沈从文《箱子岩》 6、学贸易,学应酬,学习到一个新地方去生活,且学习用刀保护身体同名誉,教育的目的,似乎在使两个

孩子学得做人的勇气与正义。——沈从文《边城》7、这并不是人的罪过。诗人们会在一件小事上写出整本整部的诗,雕刻家在一块石头上雕得出骨血如生的人像,画家一撇儿绿,一撇儿红,一撇儿灰,画得出一幅一幅带有魔力的彩画,谁不是为了惦着一个微笑的影子,或是一个皱眉的记号,方弄出那么些古怪成绩?翠翠不能用文字,不能用石头,不能用颜色把那点心头上的爱憎移到别一件东西上去,却只让她的心,在一切顶荒唐事情上驰骋。她从这分稳秘里,常常得到又惊又喜的兴奋。一点儿不可知的未来,摇撼她的情感极厉害,她无从完全把那种痴处不让祖父知道。——沈从文《边城》8、黄昏时天气十分郁闷,溪面各处飞着红蜻蜓。天上已起了云,热风把两山竹篁吹得声音极大,看样子到晚上必落大雨。——沈从文《边城》9、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沈从文《边城》10、大老何尝不想在车路上失败时走马路;但他一听到二老的坦白陈述后,他就知道马路只二老有分,自己的事不能提了。——沈从文《边城》11、照规矩,一到家里就会嗅到锅中所焖瓜菜的味道,且可见到翠翠安排晚饭在灯光下跑来跑去的影子。——沈从文《边城》12、这办法决定后,老马兵以为二老不久必可回来的,就依然把马匹托营上人照料,在碧溪岨为翠

沈从文的故事及简介

沈从文的故事及简介 沈从文的故事:知错就改 沈从文是我国现代着名作家,他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的一农户家庭。小时候,沈从文 特别喜欢看木偶戏,常常因为看戏入迷而耽误了读书。 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那天木偶戏演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沈从文看得眉飞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阳落山,他才恋恋不 舍地回到学校。这时,同学都已放学回家了。 第二天,沈从文刚进校门,老师就严厉地责问他为什么旷课。他羞红着脸,支支吾吾 地答不上来。老师气得罚他跪在树下,并大声训斥道:“你看,这楠木树天天往上长,而 你却偏偏不思上进,甘愿做一个没出息的矮子。” 又一天,老师又把他叫去,对他说:“大家都在用功读书,你却偷偷溜去看戏。昨天 我虽然羞辱了你,可这也是为了你好。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老 师的一番话,使沈从文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记住这次教训,做一个受 人尊重的人。此后,沈从文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长大后成了着名的作家。 沈从文:半生辉煌,半生沉寂 1923年,一个来自遥远边城的外省青年怀揣着青春梦想以及对文学的满腔热忱奔京城而来。当他夹着铺盖从前门车站走下火车时,立刻被眼前豁然开朗的城市所吸引,于是他 站在月台上说了一句:“我是来征服你的。” 这个青年名叫沈从文,这一年他21岁。 京城米贵,居之不易。初来北京的这年冬天,沈从文蜷缩在湖南会馆一间没有炉子的 小屋里。天寒地冻、弹尽粮绝,可他连一件棉袄都买不起。幸好郁达夫冒着鹅毛大雪来到 他的住处。让郁达夫吃惊的是这位青年一边流着鼻血,一边正用冻僵的双手伏案写稿。看 到这,郁达夫解下自己的围巾替他围上,然后领他去街上吃饭,并把衣兜里剩下的几块钱 全部给了他…… 沈从文一生曾三进北京城。施蛰存回忆:“为新文学运动和反帝、反封建的新思潮所 感召,从文于1923年来到北平,没有熟人,没有亲戚,孤军奋战。1924年,已在《现代 评论》和《北京晨报》上发表创作,大约此时已受知于胡适。以后逐渐认识了徐志摩、郁 达夫、杨振声、朱光潜、梁实秋、朱自清等人……” 然而四年未满,沈从文就因军阀张作霖在北方制造白色恐怖,而随同冯雪峰、丁玲、 胡也频等一批青年文人南下,移居上海。三年后他返回北平,经胡适推荐在中国公学任教。

中国当代文学史 农村题材文学

当代文学教案 章节:第二章农村题材文学 教学目的及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当代文学的基本情况,梳理当代文学的定义及概念,明晰学习此门课程的作用及意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 教学内容提要 1、“乡村文学”与“农村题材文学”的区分 2、农村题材文学的发展及现状 第二章农村题材文学 一、农村题材文学概况 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乡村中国一直是最重要的叙述对象。因此,对乡村中国的文学叙述,形成了百年来中国的主流文学。这个主流文学的形成,一方面与中国社会在本质上是“乡土中国”有关,20世纪以来的中国作家几乎全部来自乡村,或有过乡村生活经验。乡村记忆,是中国作家最重要的文化记忆。另一方面,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依靠的力量是农民,新政权的获得如果没有广大农民的参与是不能想象的。因此,对乡村中国的文学叙述,不仅有中国本土的文化依据,而且有政治依据。或者说,它既有合理性又有合法性。但是,这个主流文学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左右下,出现了两次转折:一次是乡土文学向“农村题材”的转移,发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一次是“农村题材”向“新乡土文学”的转移,发生于80年代初期。 现代中国文学最初对乡村的叙事是分裂的:一方面,贫困的农民因愚昧、麻木甚至病态而被当作启蒙或拯救对象,他们是阿Q、华老栓、祥林嫂;另一方面,乡村平静的田园又是一个诗意的所在,它是《故乡》、《边城》、《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因此,那个时代对乡村的想象和叙述是矛盾的。乡村叙事整体性的出现,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目标密切相关。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动员这个阶级参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进程,是被后来历史证明的必由之路。于是,自延安时代起,特别是反映或表达土改运动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等的发表,中国乡村生活的整体性叙事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紧密

有关回忆的优美段落

有关回忆的优美段落 【篇一:有关回忆的优美段落】 1、回忆是一帧照片,一帧发黄退色的老照片。寂然凝望,青春不再,红颜不再,往事已苍老。有泪落下来,落下来,有语无从说,无从说。 2、回忆是力量之源,永远不要忘记周年纪念日。开展纪念活动,如 同点燃一支火炬。 3、回忆是一壶茶,一壶用情感的弗水冲切的溶茶:翻滚、起伏,然 后冷却、沉静,像起起落落、欣喜狂悲的人生终归于万物看开,得 矢随缘的平淡恰栝美。 4、回忆是一架老式留声机上的一张旧歌片,尘埃沾惹,伤痕满布。 咿咿呀呀,呀呀咿咿,似倾诉支离平时破碎的人生荒凉,似漫阅无 尽无止的岁月沧桑。 5、拥有回忆,人生才得以丰润,岁月才满溢诗情。耽于回忆,青春 却难免苍白,木人石心亦伤怀。 6、回忆是一柱檀香。漫不经心地点燃,无声无息地燃捎。那袅娜飘渺、随风曼舞的是如梦如幻的确青烟,也是渐渐远去的逝水年华, 香尽,烟消,灰飞灭,梦魂香。 7、回忆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怅然泪落;回忆是今 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然醉歌。 8、回忆是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恍然幽梦,回忆是 过尽千帆皆不是,晖脉脉水悠悠的沦然肠断。 9、那些渐行渐远的青春的单纯日子,可以望见背影越拖越长的那时 的自己,那是远去的时光和心情。 10、这些过往,我曾经拥有过。 11、有些感受,只有凭着记忆慢慢寻找最初的味道,回忆很拥挤, 却不见过路人。 12、最美好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 13、有生命就会有回忆。你无法抗拒,也无处逃避。你是尘世中的人,回忆便是你的影。值得回忆的总是刻骨铭心的难忘,曾经的感动。无论苦涩,无论甘醇,无论欣愉,无论哀伤。 14、与他有关的一切统统将它们封存起来当作一种纪念纪念早已流 失的岁月纪念那些我们曾拥有过的幸福和快乐不再每天重复游览伤 痛和回忆不再为了牵绊人心弦的画面而痛彻心扉。

走进沈从文

[名人素材]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汉族,但有部分苗血统,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由于其创作风格的独特,在中国文坛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14岁时,他从军行武,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为了追求理想,1922年他只身来到北京,报考大学没考上,于是走上了自学写作之路。他每天早上吃三两个馒头和一点泡咸菜后,便一头扎进京师图书馆,直到闭馆才回住处。他接触新文学时,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但他并不气馁,而是更加珍惜时间。 他爱用一个别人不常用的词:“耐烦”。他说自己不是天才,只是耐烦。他的“耐烦”,意思就是契而不舍,不怕费劲。一个时期,沈先生每个月都要发表几篇小说,每年都要出几本书,被称为“多产作家”,但是写东西不是很快的,从来不是一挥而就。他年轻时常常日以继夜地写。他常流鼻血。血液凝聚力差,一流起来不易止住,很怕人。有时夜间写作,竟至昏倒,伏在自己的一摊鼻血里,第二天才被人发现。我不就亲眼看到过他的带有痕迹的手稿。后来还常流鼻血,不过不那么厉害了。他自己知道,并不惊慌。很奇怪,他连续感冒几天,一流鼻血,感冒就好了。 文革后,记者采访沈从文。沈从文一直都微笑着,他说他那时被安排打扫女厕所,他说:对我老头真信任嘛!他当时是多么的尽心尽责,连缝道里的污垢都被他用指甲抠出来了,然后很有些得意的说,我打扫得厕所在当时可是全北京最干净的。 他只念了小学,却成了大学教授。当时讲究门第学衔,理所当然受到“学院派”的白眼相加。在西南联大刘文典教授跟同学讲:“沈从文居然也评上教授了。要讲教授嘛,陈寅恪可以一元钱,我刘文典一毛钱,他沈从文那教授值一分钱”。 在一本书中看到这么一则关于从文先生的故事:在“文革”中,从文先生辛辛苦苦写出的《中国服装史》被没收弄没了,但从文先生硬是又写出了一本。 [教师片段] 走进沈从文 犹记得黄永玉先生说过,文革下放时,他与表叔沈从文擦肩而过。正是在那条乡间小道上,从文先生说了三个字“要从容”,我感动了,为那平淡的三个字里传出的力道。 这就是沈从文,看似柔弱,却又坚韧不拔。正如沈先生所说:“水的德行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的任何离奇不经的事物;却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易就范。其实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涓涓细流,却无坚不摧。”他就像来自湘西深处的一条溪流年,经历艰险,最终汇入海洋。 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这就使他一生的写照。 [学生点评] 老师文字不多,但字字珠玑。从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沈先生的伟大品格。执著坚韧,从容镇定。沈老的作品是美的,美丽的作品中透出的是美丽的心灵。看到此不想别的,只想跟随老师一起去走进沈老,走进沈老的《边城》,走进沈老的…… [学生展示] 走进沈从文 见过沈先生的照片,他面容亲和,略带笑意,前额看上去很端正,头发很理顺。浓眉下是细长的眼睛,仿佛是想看尽人间实事。而一副宽大的眼睛架在鼻梁上却没显出什么不和谐,反倒多了几分读书人的气质。

第三章:五六十年代的长篇小说

第三章:五六十年代的长篇小说 第一节:概述 革命历史题材 军事战争类: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 描写农村革命:梁斌《红旗谱》孙犁《风云初记》 冯德英《苦菜花》 传奇类小说:曲波《林海雪原》知侠《铁道游击队》冯志《敌后武工队》刘流《烈火金刚》(五六十年代流行的红色经典都具有一定传奇色彩,这类传奇性更加强烈,政治化色彩被小说的娱乐性稀释了) 表现知识分子成长:杨沫《青春之歌》 反映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李劫人《大波》李六如《六十年变迁》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高云览《小城春秋》 欧阳山《三家巷》(《一代风流》的第一部,第二部《苦斗》) 姚雪垠《李自成》 现实题材: 反映农村社会主义合作化运动:赵树理《三里湾》

柳青《创业史》周立波《山乡巨变》 城市社会主义改造: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工业题材:周立波《铁水奔流》艾芜《百炼成钢》 萧军《五月的矿山》草明《火车头》 第二节:《青春之歌》 自1958年1月出版以来,除了个别文章外,绝大部分文章给予充分的肯定。为什么? 格的《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 一小说是一个那个时代标准的革命战士的成长叙事:主人公的出身、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种种蒙蔽、困境,脱胎换骨,终成正果,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讲述话语的年代”有关英雄成长的规范——血海深仇、离家出走,在共产党人引导下追求革命,克服自己的种种局限、不足,被捕入狱经受严峻的政治考验,最后成为共产党员。这无疑是一个典型的“民族寓言”,一部20世纪现代革命背景下的“天路的历程”。二知识分子改造叙事(主题):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如何不仅反抗封建家庭、同时也背弃个性解放、个人主义的思想,自我改造,与工农相结合,走向革命的过程。被看成是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知识分子改造手册”),这是对传统革命历史题材的补充与丰富,并事实上构成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一种新的类型——这是当代文学

沈从文小说集读后感

《沈从文小说选集》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沈从文1988年病逝于北京。 【精彩片段】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边城》 唢呐后面一顶花轿,两个伕子平平稳稳的抬着,轿中人被铜锁锁在里面,虽穿了平时不上过身的体面红绿衣裳,也仍然得荷荷大哭。在这些小女人心中,做新娘子,从母亲身边离开,且准备作他人的母亲,从此必然将有许多新事情等待发生。像做梦一样,将同一个陌生男子汉在一个床上睡觉,做着承宗接祖的事情。这些事想起来,当然有些害怕,所以照例觉得要哭哭,就哭了。------《萧萧》 【读后感】 暑假我偶然从同学那里得到一本《沈从文小说选集》,从而有幸拜读了沈老的作品,实在是受益匪浅。 《沈从文小说选集》收录了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沈从文创作中的短篇小说46篇,中篇小说3部,长篇小说1部,这些作品显示了沈从文小说创作的面貌和成就。在这部小说集中占比重最大的是表现湘西下层人民平凡人生的作品,比如《边城》、《长河》、《萧萧》等等。这些作品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悲苦生活和善良淳朴的心灵,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民族色彩,这些作品里有真实的细节描写,细腻的心理刻画,朴素的文字叙述浸透乡土小说抒情诗的气氛,创造了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牧歌意境。 读完《边城》,不禁赞叹茶峒淳朴的民风,那里依山傍水。老船夫、翠翠和黄狗,三个人物过着平淡快乐的生活。也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缘故吧,老船夫坚持摆渡不要客人的钱,而客人坚持要给,于是老船夫便去城里买上茶叶、烟送给那些过客。翠翠天真烂漫,帮爷爷摆渡。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傩送抓鸭子,种种的描写,都看出茶峒这里质朴的民风。作者的行文如潺潺流水,给人一种诗意。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氛围,更没有曲折跌宕的情节,但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让我们看到一个美丽的边城, 这篇小说不仅仅是对茶峒小城的景色的描绘,同时也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偶遇了傩送,翠翠的心中就有了这么一个人,傩送也记住了翠翠。看到这里我觉得这件事情一定是美

近五年公安题材长篇小说综述

近五年公安题材长篇小说综述 篇一:80年代小说综述 80年代小说综述 新时期文学(1977—1989)是经历了一场浩劫——“文化大革命”之后重新崛起的文学,也是处于改革开放中不断变革的文学,期间,中国作家被压抑的创作生命力迅速喷发,使得80年代小说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单一走向了多元。 整个80年代是20世纪末期中国小说家热情最为高涨、探索最为积极、所取得的实绩极为可观的10年。并且,80年代小说显示出潮流的特征,先后或同时涌现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 一、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出现的第一个全新的文学思潮。社会主义新时期是以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为历史起点的,而伤痕文学是文革后清算文革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最直接反映,当时政治上、思想上拨乱反正在文学中的影射。那一场历经十年的浩劫对灵魂的摧残尤其容易造成惨痛的心灵创伤,但这只有在挣脱了精神枷锁、真正思想解放之后,人们才能意识到这“伤痕”有多重、多深。这是伤痕文学喷发的历史根源。 伤痕小说作为1977—1980年间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以四川作家刘心武的《班主任》为发端。小说一经在《人民文学》发表,立即引起轰动。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有的认为该篇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与当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的呼声遥相呼应,使小说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启蒙精神。 然而“伤痕文学”的名称,则源自卢新华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小说揭示了文革悲剧,展示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生活苦难和精神创伤,控诉“四人帮”极左毒害的小说创作潮流。它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在当时,产生较大社会反响的伤痕文学代表作,还有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王蒙《最宝贵的》、王亚平《神圣的使命》、陈国凯《我该怎么办?》、孔捷生《在小河那边》、韩少功《月兰》、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和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作为刚刚摆脱的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的局限又是十分明显的。首先,“伤痕文学”对文革的否定不够深刻。它只是从政治、社会、人际关系的角度考察浩劫产生的原因,而缺少对传统文化心理、封建意识的分析;其次,“伤痕文学”显得十分幼稚,许多小说中的语言明显带有文革左倾的印痕,并且作者对作品的情感表露趋于肤浅;第三,“伤痕文学”作品中虽然出现了悲剧意识,但其悲剧精神却具有表层性的弱点,只是停留在悲剧的第一个层次上,作品一味注重悲惨故事的叙述而忽视了对人格的刻划;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伤痕文学”模式化的喜剧结尾。由于当时的政治形式和思想环境尚未明朗,文艺界仍然存在着“写暴露”、“写悲剧”的禁忌。同时大多数作者仍然难以摆脱以往“左”的创作观念的惯性影响,因而往往在结尾加入一个“前途光明”的机械性预言或大团圆式的喜剧性结局,以至淡化了悲剧效果,影响了作品的深刻性。——《蹉跎岁月》(叶辛) 但伤痕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开拓性意义,是文学冲破极左思潮全面复苏的信号,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现实社会问题,在美学风格上张扬和确立了丰富的悲剧意识,是社会主义当代文学第一批悲剧文学,具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的性质。是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强化。 二、反思文学 还在伤痕文学兴盛之时,一批敢于思考、富有人生阅历的作家,尤其是一批因为我们

高中语文美文赏析大语文名家主题阅读沈从文(沈从文的幸与不幸—诸培弘)素材

沈从文的幸与不幸 诸培弘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当代文学,沈从文完全缺席。此前他曾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二十多年时间,写了四十几本小说和散文。因为他“美化落后”、“诗化麻木”、因为他的作品曾被人斥为“反动文艺”,所以沈从文不得不放下了笔。 一个作家正当创作的盛年,却不得不嘎然中断自己钟情的文学事业,个中的幸酸和失落感是可想而知的。沈从文为此曾选择过死亡。四十多年以后,当时的一切喧嚣都归于澹定,沈从文的夫人张兆和曾有过这样平静的回忆: “一九四九年二月、三月,沈从文不开心,闹情绪,原因主要是郭沫若在香港发表的那篇《斥反动文艺》,北大学生重新抄在大字报上。当时他压力很大,受刺激,心里紧张,觉得没有大希望。他想用保险刀片自杀,割脖子上的血管…… 当时,我们觉得他落后,拖后腿,一家人乱糟糟的,现在想来不太理解他的痛苦心情……”(陈徒手:《午门城下的沈从文》 从此,沈从文不得不从他热爱的文学创作转向文物研究。起初的几年,沈从文感到孤独和无望,他在历史博物馆每天上班下班,做做讲解员之类的工作,有时还要去做冲女厕所等较苦累的活。沈从文当时曾十分感慨:“关门时,独自站在午门城头上,看着暮色四合的北京城风景……明白我生命实完全单独……因为明白生命的隔绝,理解之无可望……” 沈从文一生坎坷。他生于一九零二年,一九二二年来到北京。这之前,他在家乡当了五年小兵。那段时间,正是近代中国史上所说的最混乱、腐败的军阀时代。后来他受五四新生活的感召,从家乡来到了北京,这个当时连标点符号都不知道的青年,却立志要把文学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本,但他几乎在自己编织的文学之梦中冻饿而死。而正当他拼命地写出了一本又一本文学作品进入创作的盛年的时候,却被迫终止了创作,并受到强烈的批判。为了不虚度生命,他又艰难地在文物研究领域探幽索微,但他工作的情景、工作条件却令人唏嘘。已经是一九八零年了,他仍只有一张小桌,还要和夫人合用。巴金先生在《怀念从文》一文中,曾披露了这样一个细节:为赶校两份选集,上午沈从文夫人三点即起床,六点出门上街取牛奶,把桌子让给沈从文工作,下午沈从文小睡,桌子再让给夫人使用到下午六点,然后夫人做饭,再让沈从文使用书桌。就在这所他自嘲为“窄而霉斋”的陋室里,他完成了《龙凤艺术》、《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和《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填充研究空白的巨著。在沈从文倾注了后半生全部心血的庞大学术专题中,除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由于周

中国乡村题材的小说排行

中国乡村题材的小说排行 1、红高粱家族 豆瓣|8.4 《红高粱》是一部表现高密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顽强生命力和充满血性与民族精神的经典之作。 在小说中,莫言一种狂欢式的语言、天马行空式的笔触,塑造了一个在伦理道德边缘的红高粱世界,一种土匪式英雄,他们做尽坏事但也报效国家,他们缱绻相爱、英勇搏杀,充满着又离经叛道又拥有无限生气的时代气息。 |一句书摘| 高粱红成洸洋的血海 高粱高密辉煌 高粱凄婉可人 高粱爱情激荡 2、白鹿原 豆瓣|8.6 《白鹿原》以白嘉轩为叙事核心,白鹿两家矛盾纠葛组织情节,以反映白嘉轩所代表的宗法家族制度及儒家伦理道德,在时代变迁与政治运动中的坚守与颓败为叙事线索,讲述了白鹿原村里两大家族白家和鹿家之间的故事。 |一句书摘| 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说嘛......要想在咱原上活人,心上就得插得住刀。

3、废都 豆瓣|7.1 小说写的是80年代我国西北一个大城市里一群知识分子的生活 故事。小说主人公叫庄之蝶,是西京城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也是四 大名人中最有能耐的一个,属“西京文坛上数一数二的顶尖人物”。小说中有大量的“性”描写,故而引起较多的争议。小说还较多地 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是该小说值得注意的一个艺术特点。 该书由于大量的性描写在国内遭禁16年,却在外国赢得声誉,1997年贾平凹凭《废都》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被禁16年之后,《废都》2009年再度出版,并与《浮躁》、《秦腔》组成《贾平凹 三部》。 |一句书摘| 牛坚信的是当这个世界在混沌的时候,地球上生存的都是野兽,人也是野兽的一种。 兄弟 豆瓣|8.6 《兄弟》分上、下两部,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重新组合成的家庭在文革劫难中的崩溃过程。这是两个时代相遇以 后出生的小说。 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更甚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一个西方人活四 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 经历了。四百年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了四十年之中,这是弥足珍贵 的经历。连接这两个时代的纽带就是这兄弟两人,他们的生活在裂 变中裂变,他们的悲喜在爆发中爆发,他们的命运和这两个时代一 样地天翻地覆,最终他们必须恩怨交集地自食其果。 |一句书摘|

现当代三十年 沈从文

第五章沈从文:湘西风土人情的出色画家 第一节沈从文生平与创作概况 沈从文(1902-1988):京派代表作家。原名:沈岳焕,生于湖南凤凰县一个名门望族。 一、沈从文生平 1、苗族血缘与开明家族对其童年的潜在影响 祖父沈洪富,曾为满清王朝立下赫赫战功,官至贵州提督。后回家养伤,不久逝去,无子息。祖母为乡下的叔祖沈洪芳迎娶了一位年轻的苗族姑娘,即沈从文嫡亲祖母。 外祖父黄河清,当地唯一的书香门第,受中国近代“欧风美雨”“西学东渐”的影响,是较为开明的家族。沈从文的母亲识文断字,“懂医方,会照相”。沈从文父亲早年从军入伍,成为直接参与推翻满清王朝的革命人物。因谋刺袁世凯未成亡命关外。 2、童年生活环境的影响 经济活动方面:城镇居民生活需要的设施应有尽有:伞铺、皮鞋店、剃头铺、染坊、豆腐作坊、肉案、扎冥器铺子等,城外有种田的、杀牛的、打铁的、破蔑的、烧瓷器的,有碾坊、油坊; 人事方面:城内有城乡汉、苗人民的生活交流,经常见到的两条汉字一对一的扁担与单刀决斗,城外有监狱和犯人处决后被野狗糜碎了的尸首; 自然环境:城外有阡陌交通的稻田和延绵不尽的重叠山岭,有种

类繁多的树木、昆虫、鸟兽和四时不断的鲜花野果,以及朝暮晴晦而来的变化万千的景致。 沈从文: 我自己总以为读书太容易了点,……最稀奇处,应当是另外那些人,在他那份习惯下所做的一切事情。为什么骡子推磨时得把眼睛遮上?为什么刀得烧红时在盐水里一淬方能坚硬?为什么雕佛像的会把木头雕成人形,所贴的金那么薄又用什么方法作成?为什么小铜匠会在一块铜板上钻那么以个圆眼,刻花时刻得整整齐齐?这些古怪事情实在太多了。 二十岁后我不安于当前事务,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这分性格的形成,便应当溯源于小时在私塾中的逃学习惯。 3、沈家败落、从军入伍 由于沈家显赫的地位,沈从文的童年生活非常优裕。袁世凯死后,沈从文哥哥千里寻父。为给父亲还债,家里只好典买田产,沈家因此破产。1917年,母亲卖去老屋,沈家彻底败落。沈从文温馨的童年生活到此结束。1917年8月,沈从文参军入伍,离开家乡,被卷进不可知的人生漩涡。沈从文:“我明白,生命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世界。” 沈从文随本乡土著部队颠沛流荡于湘、川、黔、鄂四省边境地区,亲眼目睹了沅水流域各式各样的风土人情。对其后来创作的倾向、题材、风格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有关沈从文的几个片段_名人故事

有关沈从文的几个片段 1 2006年,在故宫看见沈从文捐献的文物时,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长久地站立;在历史博物馆,我曾幼稚地询问一个讲解员,哪里是沈从文曾经站立的地方?那讲解员说来过这里的名人实在太多,她也不清楚。在去昌平的路上,看见达子营的路牌、奔驰的大巴、高远的蓝天,想起沈从文初到北京时的那句话:“北京的天蓝得使我想下跪。”北京之于沈从文,有过太多的辉煌、失落和苦难。 我要说的是巴金的回忆文字。在这些文字中,有大量的信息,使我们更多地去了解沈从文。“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是沈从文一生的经验,我们了解了,未必是坏事。

2 沈从文去世后,巴金并没有参加他的葬礼。因为那时候的巴金身在医院,只好委托恰在北京出差的女儿李小林送去花圈。但此时的巴金并没有忘却他的好友,他不时地想从北京和上海的报纸上知道关于沈从文葬礼的消息。但是,巴金失望了。新华社因巴金女儿送花圈,发了一则简短的消息——沈从文告别亲友和读者。之后,只字未提沈从文的葬礼。 没有达官显贵,来告别的只是些亲朋好友。厅里播放着死者生前喜爱的乐曲。沈老躺在那里,十分平静,仿佛在沉睡,四周几篮鲜花、几盆绿树。每个人手中拿着一枝月季,走到沈老跟前,行了礼,将鲜花放在他身边。没有哭泣,没有呼唤,也没有噪音惊动他。 这是李小林描述给巴金的当时的场景。

在我掌握的有限的材料中,沈从文去世的消息除大陆以外,全球几乎所有的华人报纸都作了报道。大致内容是:沈从文的逝去,是中国文坛的巨大损失。 就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从湘西的一条船上开始了自己的人生,开始是悄寂的,如同他的作品,清风一样拂过中国文坛;就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依旧在悄寂中终结了他的人生,没有评价,没有定论,没有熙攘和嘈杂。 3 首届文代会在欣欣向荣的北京开幕。许多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作家、诗人、评论家在这次大会上相互见面,相互拥抱,诉说往事,共话未来。然而,满怀希望的沈从文却被拒之门外,他不是文代会的代表。

论乡土小说与农村题材小说的不同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都习惯于把描写乡村生活的小说笼统地称之为“农村题材小说”。其实这种说法的出现是相当晚近的现象,它所指称的本来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文学样式。在我看来,并不是凡以乡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作品都可纳入这一范畴的。比如说,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在鲁迅影响下出现的以文学研究会一些成员为主创作的乡土小说,与九十年代再度兴起的乡土小说,就与一般的“农村题材小说”有着本质的区别。 乡土小说发源于五四时期。当时正值启蒙的时代、思考的时代。在西方的科学、民主观念影响下,渴望走向现代化的时代潮流已涤荡了整个中国社会和思想界,它所引发的文化、思想革命,使传统的伦理教条、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和政治制度都受到猛烈的抨击。在知识分子中,“提倡学习西洋文明,并希望能依科学和民主观点来对中国传统重新估价,以建设一个新中国”⑴的热情普遍蔓延,彻底改造中国社会的呼声也日益高涨。面对思想观念上的陈规陋习和诸多社会的、人生的问题,一批文学青年有无数的“为什么”要寻求表达。他们在忧患中饱含着探索的热情,并希望在这些问题的哲理探索过程中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在《新青年》和文学研究会倡导的“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影响下,“问题小说”一时蔚为风气,反映出此一时期知识青年、文艺青年现代意识的觉醒。鲁迅、罗家伦、叶绍钧、汪敬熙、杨振声、冰心、胡适、王统照、庐隐、许地山等,都写过此类小说。如鲁迅的名篇《狂人日记》和《药》,就提出了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及“改造国民性”、启发人民觉悟的重大问题。但作为“新文学运动初年的产物,它看重思想,较多地从思想观念出发,除了少数优秀的作品外,多数作品存在着‘思想大于形象’这一类毛病,尚未摆脱实践‘为人生’的主张时那种幼稚而有点蒙昧的状态,多少带有梁启超把小说当作工具的味道”。⑵因此,随着“五四”潮的消退,“问题小说”也很快失去了轰动效应。本来,这批有志于改造中国社会的青年作家中就有不少人是从乡村中走出来的,那里有他们难以割舍的故土之情,孕育了他们生活感情的根。现在漂泊于大城市,他们既受到了先进文化之风的熏陶,开阔了精神视野,也经历了情感的失落和理想的幻灭,心头难免弥漫着一种感伤的怀乡情绪。当他们从理性的狂热中降温,重新回到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对现实的客观描写上来后,就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中国社会最广大、最基础的部分正是乡村,那里才是他们真正了解和熟悉的地方,有着深厚的情感积累、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于是,“乡土小说”就很自然地诞生了。 一、乡土小说与农村题材小说的不同表现为地理距离和心理距离的远与近 鲁迅作为乡土小说的倡导者和开先河的作家,写了如《风波》、《阿Q正传》、《社戏》、《故乡》等一系列乡土小说。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很多作家写自己的故乡,写故乡的农村生活,形成了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小说群。 鲁迅也是最早点明乡土小说特性的人。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⑶中,转引蹇先艾在其小说集《朝雾》中的自我介绍文字:“我……从老远的贵州跑到北京来,灰沙之中彷徨了也快七年,时间不能说不长……”,“每一回忆,终不免有点凄寥撞击心头”;是在有所失落的心境和“空虚与寂寞”中写作,“借以纪念从此阔别的可爱的童年……”鲁迅说蹇先艾的作品里能读出“他心曲的哀愁”。并进而指出:“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

农村题材小说

农村题材小说 一、小说概念 农村小说是以农村的现实、历史和农民的生活为题材范围的小说。这类小说通常描写独具特色的农村环境,农民的劳作、斗争、心理和民间生活习俗,刻画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而有典型意义的农民形象,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农民的命运、理想和追求,揭示特定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的动向、经济形势、阶级对立和各种复杂的矛盾关系,凸显农村社会发展历程中的某些本质、歌颂农民的优秀品质和艰苦创业精神,也暴露其特定生产方式和认识范围的局限性。 二、产生时间 大致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时,值土地革命之后,农民思想较为开放,并结合上山下乡知识分子的创作灵感讴歌农村生活,由此创作长成了独树一帜的农村小说。 三、兴起原因 自“五四”以来就相继出现了鲁迅、沈从文等反映农村生活的小说创作家,他们或以俯视的目光,冷静的描摹芸芸众生的麻木、愚昧、落后的生存状态,或以恣情的笔调、怀旧的心态,记叙记忆中温馨、神秘的故乡山水人物。新中国成立后,农村题材小说在描写对象、作品主题、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等方面,有意识地摒弃了早期“乡土小说”的路数,直接秉承了40年代解放区文学的特色,紧跟时代步伐,成为中国农村社会变革的编年史。 但是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当时的文化和文艺政策:毛泽东《讲话》精神的广泛传播和巨大影响。当时的时代背景对文学的要求是“写工农兵”,是知识分子向农民的趋附和对自我的改造。这一要求完全不同于“五四”的文化和文学精神,却促进着那些来自乡村、对乡村怀着浓厚兴趣和情感关系的作家们对乡村的进一步亲近,为乡村而写作。可以说,正是有了政治政策和思想观念上的支持,作家们才敢于逆“五四”文学传统而行,表现出乡村生态更多的质朴和喜悦,呈现出另一种乡村风情。这是曾经接受过西方文学影响的周立波的创作体会:“我喜欢农民的语言。在乡下工作时,曾经记录过一些农民生动的语言,在读书看报时,也很留心别人怎样运用农民的口语。我以为农民的语言比知识分子的语言生动得多了。……学会运用劳动人民的语言必能改革我的文体。”这一体会折射着知识分子改造的时代精神,也融注着时代所赋予的一种“为农民服务”的强烈自信。

沈从文

沈从文:从边城走向世界的乡下人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沈从文的人生可以说是一个“传奇”。一个仅有小学文学程度,刚开始写作时连标点符号都不会使用的乡下人,最后居然成为著名作家,其声名还从边城走向了世界,如果天假以时,沈从文将是中国的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出生于湘西凤凰县一个军旅家庭,原名沈岳焕。沈从文在兄妹九人中排行第四,在男孩子中排名第二,因此同胞弟妹全叫他二哥。沈从文的祖父参加

曾国藩的湘军,25岁就官至贵州提督。沈从文父亲和叔伯辈都是军人。由于沈从文的家人长期存在“再出一个将军”的梦,沈从文从13岁就做了预备军人。15岁正式参军,当了5年兵。沈从文本来走的是“修武”而不是“从文”的道路。他仅仅上过小学,而在上学时也并不用功,常常逃学在外撒野,后来“从文”时,连标点符号也不会使用。 不过,沈从文在当兵期间,读了一本内容丰富充实的生活大书。他随部队流荡于湘西各地。这一段流浪的岁月,对于沈从文后来的写作生活非常重要,湘西地区的风俗景物和人事

哀乐给沈从文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从中获得了不少见识和经验。沈从文后来说:“从汤汤流水上,我明白了多少人事,学会了多少知识,见过了多少世界!我的想像是在这条河水上扩大的。” 湘西地区的风景非常美丽,外国人称之为“中国的瑞士”,对于湘西地区的风景,沈从文著名的小说《边城》有这样的描写: 白河下游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可清澈见底。深潭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

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耳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酉水中游如王村、保靖、里耶和许多无名山村,人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却永远那么妥帖,且与四围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一个对于诗歌、图画稍有

黄永玉《这些忧郁的碎屑——回忆沈从文表叔》阅读

黄永玉《这些忧郁的碎屑——回忆沈从文表叔》阅读 这些忧郁的碎屑 ——回忆沈从文表叔 黄永玉 从文表叔死了。他活了八十六岁。 一切都成为过去。 表叔真的死了。 三十多年来,我时时刻刻想从文表叔会死。清苦的饮食,沉重的工作,精神的磨难,脑子、心脏和血管的毛病……看到他蹒跚的背影,我不免祈祷上苍:“让他活得长些吧!” 他毕竟“撑”过来了。足足八十六岁。 我是特别喜欢从文表叔写的《长河》的。要写历史,恐怕就是这种“长河”式的历史吧?我发现这是他与故乡父老子弟秉烛夜谈的第一本知心的书。 写《长河》的时候,从文表叔是四十岁上下年纪吧?为什么浅尝辄止了呢?它该是《战争与和平》那么厚的一部东西啊!我不清楚从文表叔当时身边有多少纷扰。他原来是一个即使在唱大戏闹台旁边也能专注工作的人,即使在家里,他也是一人躲在乱七八槽的小屋子里工作,直到发觉可爱的客人进门,才笑眯眯地从里屋钻出来说些彼此高兴的话。 写《长河》之后一定出了特别的事,令这位很难分心的人分了心。真可惜。 沈家一共有三兄弟,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我们是这样称呼他们:沈太娘、沈大满(满是叔叔的意思)、沈二满(从文表叔)、沈三满(得鱼表叔也即是巴鲁表叔)、沈九娘。 沈家三表叔巴鲁,正名沈荃,朋友称他为沈得鱼。巴鲁表叔很早就离开凤凰闯江湖远远地走了,好像成为费埔军校三期的毕业生。好些年之后,巴鲁表叔当了官,高高的个子,穿呢子军装,挂着刀带,威风极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巴鲁表叔在南京国防郝,已经是中将了。1950年,他真的像在南京说过的不打内战,解甲归田了!我为他庆幸从火坑里解脱出来的不易。他还是那么英俊潇洒,谈吐明洁而博识。他在楠木坪租的一个住处很雅致,小天井里种着美国蛇豆、萱草和两盆月桂。后来他被集中起来,不久就在展河滩上被枪毙了。前些日子在家乡听到有关巴鲁表叔被枪毙时的情况一一在河滩上他自己铺上灰军毯,说了一句:“唉!真没想到你们这么干……”指了指自己的脑门,“……打这里吧!……” 听我的母亲说,我小的时候,沈家九娘时时抱我。她大眼睛像姑婆、嘴像从文表叔。照起相采喜欢低着头用眼睛看着照相机。我觉得她真芙。右手臂夹着一两部精装书站在湖边尤其好看。关于她有种种传说。早年她患了精神分裂症,以后被送回家中,但终归逃不脱悲惨的命运,在困难时期,被饥饿和病魔夺去了生命。 我青年时代,有个七十多岁的忘年之交,他是当过土匪的造枪铁匠。他常用手直接从炉膛里把烧红的钢管捏出来,随即用铁锤在砧上锻炼。我提醒他应该用铰钳时,他匆忙扔下钢管生气了:“你嚷什么?你看,起泡了!烫得我好痛!” 也就是说,我若果不提醒他,捏着烧红的钢管是不会痛的。真不可思议。 从文表叔仿佛从未有过弟弟妹妹。他内心承受着自已骨肉的故事重量比他所写出的任何故事都更富有悲剧性。他不提,我们也不敢提;眼见他捏着几个烧红的故事,哼也不哼一声。 去年,我从家乡得到一大张将近六尺的拓片,从文表叔为当年的内阁总理熊希龄的年轻部属的殉职书写的碑文。字体俊秀而神风透脱之极。我的好友黄苗子看了说:“这真不可思议;要说天才,这就是天才;这才叫做书法!”书写时间是民国十年,他是1902年出生的,那时十九岁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