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铜精矿进口价格波动成因及风险防范研究

我国铜精矿进口价格波动成因及风险防范研究

我国铜精矿进口价格波动成因及风险防范研究
我国铜精矿进口价格波动成因及风险防范研究

我国铜精矿进口价格波动成因及风险防范研究

王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北京 (100083)

E-mail:wppeipei@https://www.wendangku.net/doc/4a10445557.html,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铜需求与消费持续高涨。而作为铜冶炼原料的铜精矿,我国每年需要大量进口才能满足其消费需求。本文在研究铜精矿进口价格走势及波动成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减少因价格波动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风险;价格风险;价格波动

中图分类号:F740.3

1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铜的年消费量不断上升,国内铜消费占全球消费的份额从1996年的10%上升到2005年的22%[1]。而由于我国铜精矿的开采能力较弱,每年需要大量进口铜精矿才能满足其消费需求,因此随之而来的就是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文章对铜精矿进口价格的波动成因及其风险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主体提供决策依据。

2风险以及价格风险

所谓风险,以下三种观点最具有代表性:①风险是指保险的标的。②风险是指损失的机会。③风险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本文所提到的风险是指行为主体为自己某一行为决策所承受损失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行为决策所依据的主观预期与客观实际背离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2]。

而价格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价格波动所引致的不确定性,它是市场经济的固有特征[3]。市场经济是通过价格与供求的关系的相互影响、相互调节来决定整个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的。现实市场中价格波动是必然的。价格围绕市场均衡价格,受众多因素以及经济主体预期的有效性影响而产生扰动,导致市场价格涨落不停。

3我国铜供求和进口现状分析

3.1 供求现状分析

3.1.1 我国铜消费量持续快速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铜的年消费量不断上升,1999年以后呈现增长快速攀升趋势。1992至2003年我国铜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4.8%。2002年我国铜消费量为250万吨,占全球铜消费量的17%,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铜消费大国,在国际铜市场中己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由于中国仍将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对铜的需求仍然是巨大的,据预测2006~2010年之间,中国铜消费总量平均增长率将保持在7%~8%,2010年中国铜消费总量将达到520万吨[4]。

3.1.2 我国铜精矿自给能力不足,对外进口依赖程度高

1995年到2005年10年间,我国精炼铜产量从107.97万吨增长到258.34万吨,增加150.37万吨增加幅度达到139.27%,我国现在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铜冶炼国之一。中国工业的蓬勃发展使得我国精炼铜的消费量也迅速增加,而作为铜冶炼基础原料的铜精矿,产量从1995年的44.52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65.14万吨,增加幅度仅为34.77%。以上数据表明,我国铜精

矿的供给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精炼铜的生产需求,并且由于精炼铜产量的增幅远大于铜精矿产量的增幅。目前我国国内市场铜精矿供给严重不足,这种现象不但短期内难以改变,而且对进口原料的依存度还会进一步提高。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1995—2005年国内铜精矿保障能力(单位:万吨)

年份铜精矿产量精炼铜产量

1995 44.52 107.97

1996 43.91 111.91

1997 49.55 117.94

1998 47.64 121.13

1999 49.98 117.42

2000 58.85 137

2001 58.74 152.3

2002 56.81 158

2003 60.44 183.6

2004 60.66 217

2005 65.14 258.34

3.2 进口现状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消费国之一,其铜的消费年均增长远远高于世界的增长速度,而我国铜储量和储量基础分别仅占世界总量的5.53%和6.67%,属于铜资源短缺国家,其铜精矿需求量的缺口必须得依靠大量进口才能补齐。1998年到2005年8年间,我国铜精矿进口数量从118.29万吨增加到405.88万吨,增加幅度达到243.12%,年平均增长幅度达到20.68%,进口金额从458,313千美元增加到3,706,722千美元,增加幅度更是高达7倍之多,其年平均增长幅度为39.07%。从图1可以看出,除2002年进口数量及其金额有所降低以外,基本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尤其是随着铜精矿市场价位的不断升高,其进口金额的上升趋势显现的更加明显。

图1 1998-2005我国铜矿进口数量及金额趋势图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4铜精矿进口价格走势分析

国际贸易中,铜精矿以TC/RC的方式报价,其中TC就是处理(Treatment charges)或粗炼费,而RC就是精炼费(Refining charges)。TC的报价单位为美元/吨,RC的报价单位为美分/磅,最终的综合冶炼费用为TC+RC。即铜精矿的进口价格为LME现货价格减综合冶炼费。在长单的贸易合同中,相应的LME现货价格为当月第三个周三的现货结算价,而短单位合同签订规定日的LME现货合约结算价。

由于LME铜现货价格的连续性,采用月结算价格来看其价格走势。从2006年1月到2007年10月LME铜现货月结算价格来看,06年1月份价格为4615.70美元/吨,一路攀升至5月份的7902.95美元/吨,达到近两年来现货价格的最高,其后12月份价格降至6709.32美元/吨,06年12月到07年3月为现货价格的一个低谷时期,价格曾经跌至5706.40美元/吨,随后由于铜精矿市场需求增加,并且供应有过剩转为短缺,价格又呈现持续上升的状态,基本保持在7500美元以上。

图2 2006.1-2007.10LME铜月结算价

资料来源:伦敦金属交易所

加工费方面,前几年国内的每吨铜精矿原料加工费一直保持上升的势头,从20美元一直到200美元,而从2005年开始铜精矿的现货价格开始呈直线下降,全球基准铜精矿的加工精炼费已由年初的150美元/15美分下降到近期的60美元/6美分-70美元/7美分。由于国际铜精矿供给长期紧张,自2006年下半年起铜精矿加工费不断下滑。铜精矿加工费由上年95美元/9.5美分降至60美元/6美分,降幅高达37%,同时30多年来的价格分享条款首次被取消。

总体上来看,我国2006年1月到2007年10月,铜精矿进口价格有两次明显的波动,06年1月到5月呈现明显的上升走势,07年1月到4月则处于下降走势,最高价格与最高价格差幅达到将近3300美元/吨,价格体现出较大的波动。

5我国铜精矿进口价格波动成因分析

5.1 供求关系

5.1.1 供给

世界铜资源主要集中在南美、非洲、澳大利亚和亚洲的印度尼西业等少数国家,其中储

量最多的国家是智利。主要的铜精矿出口国则是智利、印度尼西亚、秘鲁和澳大利亚。2004年,这四个国家出口总量达341.6万吨,约占全球铜精矿出口总量的76.4%[5]。20世纪90年代末期出现铜精矿供应严重紧张局面,在2003年达到顶峰,但在随后的2004年由于需求激增,一些大型新项目投产和老矿山重新开工,在2005年又出现了短期生产供给过剩的情况。

5.1.2 需求

铜精矿作为中间产品,消费情况和铜的需求密切相关。美国、中国、日本、德国、韩国等是世界上最大铜消费国, 2004年日本进口127.3万吨(金属量,下同)、中国72.1万吨、韩国32.7万吨、德国28.6万吨,四国合计占总进口量的70%以上[6]。中国2002年开始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铜的最大消费国,尤其是近年来旺盛的需求使国内供需缺口不断扩大,加工能力明显大于铜冶炼能力,冶炼能力明显大于矿产资源生产能力和采掘能力,即使维持现有冶炼产能,70%以上的铜精矿需要依靠进口。

5.1.3 库存

图3 世界精炼铜库存资料来源:ICSG

图中数据表明,截至2006年9月底,全球精炼铜库存总量为82.9万吨,同比增长9.2%。世界精炼铜库存自2001年达到199.2万吨后逐年下滑。由于目前世界经济出现明显下滑,同时高铜价抑制了消费,目前精炼铜总库存仍处于相对低水平,反映出改变供不应求的状况还将需要一段时间,这种趋势使得铜价仍将维持高位运行。

5.2 宏观经济形势

铜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工业原材料,其消费水平与工业活动和宏观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经济增长时,铜需求增加从而带动铜价上升;经济萧条时,铜需求萎缩从而促使铜价下跌。从历史上看,铜价格涨跌的周期循环与全球宏观经济周期,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转换的总体方向基本一致。全球经济增长率作为衡量全球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指标,其对铜价的影响显而易见。分析数据表明,当西方国家GDP增长率超过2.4%时,全球铜的消费量才会增加,且GDP每变化1%铜消费量变化3.24%。当GDP增长率低于2.4%时,铜的消费量将会减少,这种减少来源于技术的发展对铜消费的替代效应[7]。

5.3 金融因素

5.3.1 汇率

国际上铜的交易一般以美元标价,而目前国际上几种主要货币均实行浮动汇率制。随着1999年1月1日欧元的正式启动,国际外汇市场形成美元、欧元和日元三足鼎立之势。由于这三种主要货币之间的比价经常发生较大变动,以美元标价的国际铜价也会受到汇率的影响,因此美元升降与国际铜价呈现一定负相关关系,自1971年以来,美元出现了四次幅度超过20%的贬值,在每次贬值的过程中,铜价都走出了一波大规模牛市行情。

5.3.2 基金的交易方向

从最近10年的铜市场演变来看,基金在1994-1995年、1996年上半年-1997年上半年铜价的飙升和1998--1999年铜价的暴跌中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COMEX的铜价与非商业性头寸(普遍被认为是基金的投机头寸)变化来看,铜价的涨跌与基金的头寸之间有非常好的相关性。通过对1990年以来的COMEX总持仓和可报告头寸的统计分析发现以下特征[8]:1)非商业方面在较长时间内持有净多或净空头寸,对应铜价会有较长的上升或下跌周期;2)当非商业净头寸达到较高程度时,其净头寸的减少过程会使铜价出现牛市中的回调或熊市中的反弹。

5.4 加工费用(TC/RC)

铜精矿市场深受铜价影响,一般采取的定价方式的LME(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价减去加工费(TC/RC),因此加工费用与铜精矿的进口价格密切相关。一般而言,现货市场上供应紧张,加工费就减少。由于铜冶炼产能的限制,2005年全球铜精矿供应没能继续呈现过剩局面,铜精矿加工费随之大幅增长。2006年,现货市场的铜精矿加工费(粗炼/精炼)最高达到每吨干矿220美元/每磅铜22.0美分。正常情况下,铜精矿的加工费与铜价呈正相关关系,与冶炼能力呈负相关关系。

5.5 进出口关税

商品的关税及其他进出口政策直接影响该商品的国内价格。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我国铜资源的缺乏,在铜进出口方面一直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因而当国内铜价高于国际铜价时,贸易商的进口将缩小两个市场的价差;反之则不然。近年随着国家逐步取消出口关税,铜基本可以自由进出口,国内国际铜价的互为影响更加明显,铜价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目前我铜的进口关税为2%,出口则没有征收。

6我国铜精矿进口价格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6.1 海外资源开发战略

目前中国铜企业利用海外资源的方式仍以现货进口为主。国家应建立较为完善的、既符合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参与全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政策、管理与服务保障体系,为国家长期、稳定、经济合理地利用国外矿产资源提供保障。第一,在财政支持方面,应当建立国外矿产风险勘查基金,由国家对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勘察工作提供财政支持;第二,在税收方面,国家应对企业到境外投资开发的矿产品与国产矿石同等待遇,适当减免进口增值税,第三,开展资源外交。加强双边政府磋商,签订有关政府协议,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6.2 建立铜储备体系

我们应该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国家铜战略储备、商业储

备和企业或民间储备的三级储备体系。战略储备主要考虑非常时期的应急之用,目前我国已

经建立了相关的储备。商业储备主要考虑国家经济运行安全,而企业或民间储备主要考虑企

业的市场运作和经济利益。并且国家应该从立法、资金投入和相关行业国内进入门槛等方面,

消除制度性障碍,加快铜的储备体系建设。

6.3 进口贸易战略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要取得最佳效益,应对几种资源获得方式进行合理配置,如大

量进口铜原料的日本基本采取4:4:2的比例,即海外投资原料基地供应量占进口量的40%,长

期供货协议进口量占进口量的40%,现货购买占进口量的20%[9]。我国目前铜精矿的进口中

80%是现货交易,因此采取必要的进口贸易战略进行风险防范。首先,借鉴先进国家的应验,

对不同的资源贸易获得方应进行合理配置,其次鼓励企业参加长期合同谈判,提高长期合同

比例,减少现货市场的进口份额,提高资源供给的稳定性。

6.4 套期保值战略

铜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对于生产与流通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尤其是期货价格已成为

统配资源和现货市场的基准价,铜期货品种的套期保值功能日益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

企业的价格风险,稳定了企业的经营活动。因此铜套期保值者应更多地利用期铜市场的价格

信息,以了解目前的供需状况,并将其作为采购、进出口以及现货定价的重要依据,同时应

该分析国际市场上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以及宏观经济形势。正确地决策使套期保值操作成为企

业主动灵活的避险和投资相结合的工具。

7结论

文章在分析铜精矿进口价格走势的基础上,得出影响铜精矿进口价格波动的原因主要为

供求关系、宏观经济因素、金融因素、加工费用以及进出口关税五个方面,并提出海外资源

开发战略、建立同储备体系、进口贸易战略和套期保值战略等建议,以期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依据,增强其风险防范意识,减少价格波动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4] 王忠.国内外铜市场状况与分析[J].矿冶,2005,14(4):51-52.

[2] 李义.风险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5.

[3] 梅新育.应对初级产品进口价格风险[J].上海国资,2005(5):66-67.

[5][6] 罗静.当前铜市场分析[J].中国有色金属,2006(6):74-75.

[7] 王慧.国际铜市场价格的多元素分析[J].湖南有色金属,1999,15(1):58-60.

[8] 2006年铜市场研究报告[EB/OL]-https://www.wendangku.net/doc/4a10445557.html,/article/report/11/02,2007.

[9] 陈甲斌.矿产资源进口战略的陷阱及其对策[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19(4):241-242.

[10] 中国统计年鉴.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a10445557.html,/tjsj/ndsj,2007.

[11] 上海期货交易所.https://www.wendangku.net/doc/4a10445557.html,,2007.

[12] 伦敦金属交易所.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a10445557.html,,2007.

The Research of Fluctuate Causation of Copper Import

Price and Risk Prevention

Wang Pei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Economics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Beijing (10008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copper continued high demand and consumption. And as the raw materials of copper smelting copper concentrate,China need to import large quantities to meet its consumer demand every year. In this paper, it researches the copper import price fluctuations and the reason, and advices risk prevention measures to reduce the losses caused by price fluctuations.

Keywords:Risk;Price Risk;Price Fluctuate

作者简介:王培,女,1984年生,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稳定性研究

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稳定性研究 摘要:世界经济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的风潮日盛。经济运行的重心也由过去实体经济一统天下而让位于虚拟经济,特别是各类资产市场迅猛发展及至成为影响宏观经济稳定的主要因素。从九十年代初的日本金融泡沫破灭,直至近年的东南亚经济危机,莫不是资产市场波动导致宏观经济失控。为此,研究资产市场的波动与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定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为对这一主题有具体理解,本文从考察日本“泡沫经济”产生及破灭的背景、原因和过程入手,进而分析资产市场波动和宏观经济稳定之间的关系。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是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稳定的理论探讨;第二部分分析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及日本“泡沫经济”前后的经济运行特征;第三部分分析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警示;第四部分是全文总结。 关键词:资产价格金融市场宏观经济稳定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所出现的经济波动,有很明显的特点,在利率、物价和国内实体经济都属平稳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了经济崩溃。波动的动力源不是来自我们熟悉的宏观经济直接构成要素,而是金融市场,特别是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例如日本在其泡沫经济破灭前的几年,从传统的宏观指标看,经济运行是正常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都在2%左右的低水平,长期利率也在3%上下,投资、消费和进出口都在正常区间,天空中唯一的一朵乌云是以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为代表的资产市场价格急剧攀升,而就是这朵乌云在九十年代初刮起狂风,使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之中。前几年在整个东南亚地区爆发的经济危机也是金融市场这颗炸弹爆炸的结果。由这些事例引出的思考是,过去被认为依附于实体经济的金融市场改变了其从属地位,已经成了经济运行的主角,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在其资产运作中也转向金融市场来寻求利益。随着全球财富的快速增长,物质生产领域消化不了那么多剩余资金,这些资金就自创了各种金融交易市场,这些市场有着天生的高流动性、高波动性。而且,在个人的资产持有中,金融资产的比重不断提高,财富效应也相应扩大。这些就成了导致宏观经济不稳的重要因素。

国际贸易中的风险及防范

国际贸易中风险及防范 国际贸易风险,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与贸易有关的某些因素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始料未及的变化,导致国际贸易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的不一致,从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某些因素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始料未及的变动,称为国际贸易的风险事故。 风险事故可分为国家事故、市场事故及欺诈事故三种。相应地,国际贸易风险可以分为下面三种: 国家性风险 市场性风险 欺诈性风险。 (一)国际贸易国家性风险 国际贸易国家性风险是指因国家事故所造成的国际贸易风险。 (1)政治因素,如本国或外国发生政府更迭,政局动荡不安、爆发战争等。 (2)社会因素,如发生种族冲突及宗教冲突等。 (3)贸易制度因素,如外汇管制、贸易管制、国际贸易政策的差异、不同的法律、不同的习惯、歧视性的贸易政策等。 (4)国际性危机因素,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等。 (5)反倾销政策。 (二)国际贸易市场性风险 国际贸易市场性风险是指由市场事故引起的国际贸易风险。 市场事故可分为以下三方面,(1)汇率风险;(2)利率风险;(3)价格风险。 在国际贸易结算中,进口商或出口商双方中至少有一方是以外币计价的,但外汇汇率又处于变动之中,为此买卖的一方就一定要承担汇率跌落的风险。还有,自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以后,货物的价格或原材料都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买卖的一方就必须承担因价格升降而引起的风险。 (三)国际贸易欺诈性风险 国际贸易欺诈风险是指由人为欺诈所导致的国际贸易风险。欺诈通常指由于国际贸易主体的欺诈行为而导致始料未及的风险。 欺诈性风险分为:(1)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欺诈。(2)国际货物运输(一般指海洋运输)欺诈。(3)国际贸易结算欺诈. 欺诈行为主体可能是参与贸易的单方、多方或双方,或由贸易商与船东共谋,或船东自谋等.欺诈的目标可能是定金、预付贷款、贷款、货物、保险金等等。 一、完善合同条款规避出口风险 合同对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费用和风险等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具有法律效应。 制定一份完善的合同,起码应做到:对合同每一个条款理解准确、深刻,交易磋商时细心、全面,缮制合同时严密、完整,履约时一丝不苟、及时沟通。这需要业务人员具备扎实的进出口相关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外语水平过硬,并且熟悉有关法律知识和国际贸易惯例。

商品价格形成与波动规律

商品价格形成与波动规律 商品价格形成与波动规律 云谷子容提要:商品是指在交换领域过(货币)交换而获得的物品和服务。商品的价值是指构成商品交换比例的数值。商品价值乘以商品数量就是商品的价值量。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价格。商品价格是由买卖双方在市场上根据商品有用性大小、购买能力、成本价格、需求程度、利润原则、比价效应、品牌效应、供求关系、竞争机制、讨价还价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商品价格确定后在供求关系、利润原则和竞争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总是围绕成本价格在一定围而上下波动。关键词:商品、价值、价格、供求关系、利润原则、竞争机制。一、商品交换的必然性商品是指在交换领域过(货币)交换而获得的物品和服务。商品是交换的产物,如果没有交换就根本没有商品可言。恩格斯说:“要成为商品,产品必须通过交换,转到把它当作使用价值使用的人的手里” [1]。马克思说:“直接的产品交换形式是x量使用物品A=y 量使用物品B。在这里,A物和B物在交换之前不是商品,它们通过交换才成为商品”[2]。所以,“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既为了出卖而不是供自己消费的劳动产品”[3]的说法是错误的。第一,这种说法混淆了财富与价值、劳动产品与商品、物质生产领域与商品交换领域的界线,把它们

混为一谈。结果造成了价值观的混乱和价值理论的谬误,最终使经济理论走向了阶级斗争学说。劳动产品是通过人类劳动加工的物品或服务,它产生在物质和文化生产领域。而商品是交换的产物,它产生在商品交换领域。不管是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还是劳动产品它们在没有通过交换以前都不是商品,它们只有通过交换过程才能转化为商品,即便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也是一样。第二,劳动产品不一定都是商品。比如:农民生产粮食留下的口粮,自产自用的蔬菜和瓜果等劳动产品,企业自产自用的工装模具和刚刚生产出来还没有通过交换的劳动产品等,这些劳动产品都不是商品。第三,商品也不一定都是劳动产品。比如:从市场上购买的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天然钻石、原煤、石油、矿石等非人类加工过的自然资源,通过付劳动报酬的人的劳动能力、服务能力、经营管理等社会资源,这些都是非劳动产品的商品。所以,劳动产品和商品是产生在不同领域和性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能混淆。因为劳动产品在没有通过交换转化为商品以前,还不具有社会性,凝聚在劳动产品中的人类劳动也不具有社会性。劳动产品只有通过交换转化为商品后,才能变为满足他人使用的物品,从而才具有社会性,凝聚其中的劳动也才有社会性。这些都说明劳动产品和商品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商品是在交换领域产生的而不是在生产领域产生的。所以,劳动属性不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也不是商品的社会属

铜精矿进口流程

铜精矿进口流程 一、交易磋商 交易磋商一般程序可概括为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四个环节。 二、签订合同 需准备的材料: 1、盈亏分析 2、合同正本 三、信用证 双方签订合同之后,根据合同约定内容及船期,开立信用证。 1、信用证的开立首先核对临时发票的金额是否正确 2、咨询财务部门,将金额报予财务部门,沟通开证行。 3、将开证行通知卖方,获得通知行等信息 4、根据对方发出的信用证申请资料和临时发票进行开证,填写开证申请书。 5、外方确认开证申请行 6、财务部门送银行开证。 四、五矿合同备案:(限铜精矿) 铜精矿合同签订后,我公司需到五矿化工网站对铜精矿的合同进行备案(网址:),并需将扫描版的正本合同提交到五矿化工,待合同审核后(通常需2-3个工作日),进行合同的海关备案和自动进口许可证的申请工作。 如合同没有通过审核,需修改后重新进行申请。 五、合同海关备案: 所有的进口合同都需要海关备案。 海关备案时,需提交“公式定价合同海关备案表”一式两份加盖公章和正式合同复印件一份。 原则上,应在合同签订十日内进行合同海关备案。 六、船只确认、装船:(仅限于散货海运) 签订信用证后,外方将会发给我公司船只确认.我方需关注的信息如下: 1.船名 2.船只建造年份 3.吃水深度 4.预计装货时间和预计到港时间 5.卸货率 6.滞期费 船只确认后,应及时将我公司推荐的船代联系方式提供给外方,并要求船东确认接受。 七、自动进口许可证:(铜精矿) 合同备案完毕且货物装船后,应进行自动进口许可证的申请工作。 自动进口许可证的申请需到国家商务部配额与许可证事务局网站上进行申请。 八、付款赎单: 货物装船后,外方通常会将提单与临时发票发给我公司并要求确认,我公司确认无误后,外方将提交单据给银行,此时我公司需要掌握单据的大致到达日期,并及时通知公司财务部做好付款赎单的准备工作。

我国防范外汇风险的必要性和主要措施

内容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间的经济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加入WTO必将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及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和经济合作迅速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形势动荡及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幅度增大、频率加快,外汇风险凸现,因此国内企业必须尽早学习和掌握防X外汇风险的方法和工具。强化对市场化条件下汇率风险防X与控制,关系到我国对外企业的生死存亡,有利于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本文将从外汇风险防X的目标和原则,以及我国防X 外汇风险中存在的问题中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汇率制度和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总结了一些企业防X外汇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外汇风险主要措施汇率外汇储备

我国防X外汇风险的必要性和主要措施 一.外汇风险的概述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日益成熟,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许多企业已不再满足国内市场竞争,而是积极地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国际业务。而我国国内经济主体与全球经济的关联性也越来越大。而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经常产生频繁而不确定的汇率波动,所以企业在国际经济交易的货币结算过程中将会产生外汇风险。因此,我国企业要真正融入世界经济的浪潮,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强化预防外汇风险的意识以及落实防X风险的方法和措施。 (一)外汇风险的含义 外汇风险(foreign exchange risk),又称汇率风险,简单说就是因外汇市场变动引起汇率地变动,导致以外币计价地资产遭受损失地风险。其受险主体是从事对外经济,贸易,投资及金融服务的公司、企业组织、个人及国家外汇储备地管理与营运部门等,他们通常在全球X围内收付大量外币,或持有外币债权债务,或以外币标示其资产、负债价值。因为各国使用的货币不同,加上各国货币经常性的无法预测的汇率变化,因此在全球性的经济往来中进行货币收付结算时导致相关经济主体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或者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的经济损失,我们就称之为外汇风险。 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外币结算都会导致外汇风险。资产或负债是否承受外汇风险还要具备两个条件:具备外汇风险对象和风险构成要素。 外汇风险对象又称为“受险部分”、“敞口(exposure)”或“风险头寸(exposure position)”,是指在外汇买卖中,风险头寸表现为外汇持有额中“超买”或者“超卖”的部分。比如外币资产大于或小于外币负债,或者外币资产与外币负债在金额上相等,但是期限长短不一致。 外汇风险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如具备上面所说的受险部分,存在成交与清算时间,发生货币兑换或折算。我们就可以说该外汇交易或资产存在外汇风险。如果此时产生汇率变动,并蒙受经济损失,那么我们可以说外汇风险已经发生。因此,外汇风险五个要素分别是风险头寸、货币结算、受险时间、风险事故和风险结果。

出口业务风险以及防范措施

出口业务风险以及防范措施 王钦朋 摘要: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战争、危机、和平与发展之后,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一个以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和国际经贸活动日益深化为重要特征的新的时期。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加入WTO的新环境下,市场竞争已经突破了国界,将整个世界融为了一个统一的市场。在这种大的形势下,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国际贸易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此衍生的出口业务风险问题就相应而出,本文将从出口谈判订立合同、结算方式和货物运输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国出口业务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国际交流;出口风险;防范措施 Export business risk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QinPeng Wang (13 IT 1,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ShengDa College of Economic & Trade Management)Abstract:After experiencing more than a century of war, crisis, peace and development,Human society has entered a new era,A growing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activities a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the deepening of the new era.Under globalization, driven by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in the new environment,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has broken through the national boundaries, will melt the entire world for a unified market.Under this situation, to explore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However, the export business risks derived therefrom out accordingly, this article will export contract negotiation, settlement and cargo three aspects to elaborate the issue of China's export business is facing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International exchange; export risks; precautions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领导人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开放政策,极大地将世界国门打开。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对外贸易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息息相关。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是,发展过快的乐观数据的背后同时也隐藏了一些岌岌可危的问题,如何应对这背后的风险,是我们在进行出口业务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一、谈判订立合同阶段的风险和风险防范措施 在商务谈判中,进出口双方就某些利益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有时,一个细微的变化可能造成企业财产的大起大落。但是,在正常的商务交流中,风险是不可避免的,通常会面临的风险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商务谈判中的人员风险

钢材价格波动规律与走势分析

钢材价格波动规律与趋势分析 价格是市场的核心,价格的不断变化是市场风险的主要表现。在市场上我们是能够看到价格不断变化的,而价格的变化是否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对某钢铁行业客户调研分析发现,产品价格变化左右着钢铁企业的经营状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及价格不断波动局面之下,精细化的成本管理是钢企赖以生存的根本,下面以钢材(以存在期货市场的螺纹钢为例)价格变化为例寻找价格变化的规律性。 一、影响钢材价格变化的因素分析: ①外部宏观因素 与其他商品一样,钢材的市场供应受包括经济周期、宏观政策、行业政策、进入壁垒、区域发展状况、进口等因素影响,市场需求受经济发展阶段、政策影响、人口与消费半径、消费升级变化、区域消费能力、出口等因素影响,以上因素通过影响市场供需的变化,成为影响钢材价格变化的外部因素。 而作为基础工业品,经济周期因素是影响钢材价格变化的最重要因素,经济周期的高涨阶段和衰退阶段的经济增长幅度相差很大,我国经济过热时期GDP超过14%,而到通缩阶段可能GDP要下滑到7%以下,如此大的波动对基础工业品市场需求影响巨大。在经济周期变化中需求是主动的,供应是被动的,尤其是复苏和高涨阶段,当市场需求在变化时,市场供应越灵活价格相对波动幅度就越小,而钢材企业作为大宗工业品生产企业是通过规模优势来进行行业竞争的,由于钢铁项目审批更严格、投资额大和生产技术相对复杂等原因,限制了钢材产能的快速调整,当经济周期的调整引起需求连续增长时或需求连续下滑时,钢材价格的涨、跌幅度要远远大于一般消费品。 投资与消费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消费拉动了投资,投资促进了消费,

消费以投资为基础,投资需要消费来消化,投资与消费相互依托、紧密联系,且需保持合理的结构关系,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往往是因为投资与消费之间出现结构性不平衡。与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相同,钢材行业内投资与消费之间结构的相对变化是引起钢材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经济周期分析可以看到,消费增加、投资尚未完全启动时为经济周期复苏阶段;消费持续增加、投资也快速增加为经济周期高涨阶段;消费降低、投资惯性增加为经济周期开始衰退阶段;消费与投资都下降为经济周期萧条阶段。经济复苏和经济高涨阶段,经济运行表现为消费提前启动或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双双增长,钢材的价格也开始呈现上涨趋势;而当消费与投资趋于平衡,钢材消费趋稳,价格逐步呈现上涨步伐趋缓状况;之后如果钢铁行业投资增速逐步超越钢材消费增速,经济周期开始下行与衰退,最终进入经济萧条阶段,钢材产能过剩或消费与社会投资双双下降,钢材价格将呈现下滑趋势。 钢材等基础工业品行业受宏观经济的投资与消费的影响大,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投资与消费需求,从家电、电脑,到汽车、高速公路、住房、高铁,再到商务、服务消费、旅游,以及环境、教育、医疗行业等等,其中房地产市场、高速公路、高铁、地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变化对钢材价格影响最大。 总结:钢材价格与一般消费品不同,因为行业特点因素,呈现幅度更大、更剧烈的波动局面;经济周期变化对钢材价格的趋势性影响作用明显,我们对钢材价格变化进行预测,首先要对影响钢材价格趋势性变动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进行正确判断。 ②内部微观因素 从外部宏观因素中我们可以判断钢材的价格变化趋势,有了趋势

浅析铜精矿加工费TCRC

浅析铜精矿加工费TC/RC 逢猛李春棠 在铜精矿国际贸易中,TC (Treatment charge的简称)和RC (Refiningcharge的简称)是协议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贸易条款。了解TC、RC的准确含义及相关计算,理清近年来TC、RC的演变过程,进而推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无疑对于进一步做好铜精矿进口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TC、RC的含义及相关计算 铜精矿加工费的基本定义是:矿产商或贸易商(卖方)向冶炼厂商或贸易商(买方)支付的、将铜精矿加工成精炼铜的费用。由于铜精矿的贸易多为买断交易,因此铜精矿加工费已经成为确定铜精矿价格的一种表现形式,即用铜价减去铜精矿加工费就是铜精矿的销售价格。 铜精矿加工费分为粗炼加工费(Treatment Charges,TC)和精炼加工费(Refining Charges,RC),统称TClRCs,其标的物为含铜30%的干铜精矿,前者的费用单位为美元/吨干矿,后者为美分/磅精炼铜,一般习惯用用××美元/××美分来表述TC] RC。以此为基准,不同含铜品位的铜精矿加工费做相应加价或扣减。 TC和RC的单位不同,但在数值比上总是10:1昀关系,这是铜精矿国际贸易中惯用的表示方法。如:TC为100美元/吨,RC则为10美分/磅。经过换算发现,粗炼费TC通常是精炼费的1.5-2.5倍,而这一数字比例基本与目前世界铜冶炼企业平均成本的比例相吻合。

所谓铜精矿的综合加工费,即是粗炼费加上精炼费,但又不是简单的TC与RC之和,因为二者单位不同。但只要经过换算把二者单位统一,就可以很容易算出了。例如:进口铜精矿含铜30%,回收率96.5%,TC 45美元/吨,RC 4.5美分/磅, 计算如下: 粗炼费-1÷cu%÷回收率%×TC =1÷30%÷96.5%×45=155.44美元/吨铜; 精炼费= RC×2204.62÷100=4.5×2204.62÷100 =99.21美元/吨铜。 (1吨=2204.62磅,1美元=100美分) 由此,综合加工费=粗炼费+精炼费=155.44+99.21=254.65美元/吨铜;亦可换算为:254.65×100÷2204.62 =11.56美分/磅铜。 在国际贸易中,以美分/磅(e/Lb)来表示铜精矿的综合加工费更为普遍和通用。计算出综合加工费就等于计算出铜精矿的价格,因为此时由铜精矿生产出电解铜的价格就是LME 【伦敦交易所)铜价(无论买方点价还是QP月均价)减去综合加工费。例如,按上述的综合加工费,当时LME的铜价4000美元/吨,则:铜精矿的价格- LME铜价一综合加工费=4000 -254.65=3745.35美元/吨铜;折算成铜精矿(实物)单价= 3745.35×30%×96.5%=1084.28美元/吨干矿 以上举例的条件是在铜精矿不含金银情况,如果含计价金银时(Au >lg/t,Ag> 30g/t),又有金银的精炼费RC(没有TC),还涉及金银的价格,计算稍微复杂一些,此处不再赘述。但有一点需要说明,即20年来,国际金银价格上涨了近4倍,而金银精炼费基本保持不变,

(完整版)外汇风险防范 案例

实验三:外汇风险防范 一、实验内容 分析以下案例,写出分析思路与结论。 案例1 (1)利用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业务规避汇率风险 某年9月20日,广东一企业出口一批货物,预计3个月后即12月20日,收入2 000万美元。若银行9月20日开报的3个月远期美元对人民币双边价为8.3649~8.4068,该企业同银行签订了人民币远期结售汇合同。试分析该企业避免外汇汇率风险的结果。而如果12月20日市场汇率变为8.2649~8.3068,若不做远期结售汇,该企业的损益情况又会是怎样? (2)利用期权交易规避汇率风险 一美国制造商购买日本某企业商品,货款为24亿日元,双方约定3个月后以日元支付。如果签订进出口合同时的期权价格为200 000$,协议价格为$1=JP ¥240;同时,3个月的远期汇率为$1=JP¥240。则该美国企业有两种选择:一是用外汇期权交易规避汇率风险;二是用远期外汇交易规避汇率风险。 假设3个月后市场汇率将出现下列三种情况,试分析该美国企业分别采用这两种交易方式在三种情况下的损益情况,并比较这两种交易方式的特点。 日元升值,3个月后现汇汇率为$1=JP¥220; 日元稳定不变,3个月后现汇汇率仍为$1=JP¥240; 日元贬值,3个月后现汇汇率为$1=JP¥260。 案例2 2009年下半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逐渐增大,不少企业已做了相应的准备。但即便如此,汇率依然成为出口企业为之困扰的难题之一。 最近,一服装公司的经理比较头痛:公司准备向美国出口一批服装。双方将在2010年1月1日签订合同,约定以美元支付总额为500万美元的货款,结算日期为2010年7月1日。目前,汇率为1美元兑人民币6.85元。 由于美元一直贬值,公司结汇后的人民币收入可能会明显减少,如何回避美元贬值所导致的外汇风险呢?如果选用避险工具后,美元却升值了,又如何处理呢? 银行介绍,目前的汇率风险回避工具包括远期、掉期、期权、掉期期权以及它们的组合。具体的使用,要看企业使用外汇的实际状况。 结合该服装公司的情况,银行设计了二种方案。 1.用远期外汇交易锁定汇率,即在7月1日以实现约定的价格(1美元兑人民币6.80元)结汇。这样就回避了汇率变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到时候该企业可以用6.80的汇率换回3400万人民币。 2.企业买入一笔看跌美元期权。期权的标的是美元兑人民币,执行价为6.85,期限是6个月,名义本金为500万美元。按照目前报价,看跌期权的期权费是3

进口信用证业务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进口信用证业务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王冬丽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贸易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结算成为国际贸易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在商业银行结算业务中占据重要地位。银行在办理国际结算业务的过程中, 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和控制尤为重要。一方面,进出口贸易商在国际贸易过程中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风险,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进出口贸易商们会千方百计地化解风险,其中包括向银行转嫁风险,以避免自身遭 受损失;另一方面,由于金融产品的创新,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加之外部市场环境的改变以及同业竞 争的日趋激烈,均给银行管理和规避国际结算业务风险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我们有必要系统地梳理 风险点,分析风险引起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以规范操作,减少纠纷,规避风险,保障银 行资金的安全。 跟单信用证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由于国际贸易货物的购销需要跨越国界,交 易双方很难充分了解到对方的资金及信誉情况,银行的介入,解决了货物和资金交换时交易双方互不信 任的问题。进口商只有在同意付款的前提下才可能获得发票、运输单据、保险单据、检验证明等提货、 报关必需的单据,而出口商若想获得付款保障就必须按信用证的要求发货、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并将相 关单据交给银行。对买卖双方都有保障是跟单信用证所独有的特征。 一、进口信用证业务风险点及主要防范措施 进口商的银行应进口商的要求,为进口商开立信用证,银行处理进口信用证单证业务时的流程主要包 括信用证的开立/修改、到单、付款/承兑/承诺延期付款/拒付等。下面我们将按进口信用证的流程依序 分析该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一)风险点一:进出口商联手假造贸易合同向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骗取银行资金或由于贸易合同 市场基础的不充分,影响了申请人履约的意愿,从而造成开证行的资金损失 真实的贸易背景和坚实的贸易合同基础是进口商履行信用证意愿的前提。首先,在存在真实贸易背 景的前提下,进出口双方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义务,行使权利,形成真实的债权债务关系。只要进出口 双方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不出现无法协商解决的重大分歧,进口商愿意接受货物,进口商都会选择通 过合同约定好的结算方式(信用证)支付货款,不会轻易拒付。真实的贸易背景是保证信用证结算正常 进行,尽量避免结算纠纷的前提。因此在受理开证业务时,务必要核实信用证是否有真实的贸易背景; 其次,如果贸易合同履约意愿不充分,开证行向申请人提示单据时,申请人会千方百计提出拒付要求, 甚至拒不履行付款责任,同样会给开证行造成资金损失。 (二)防范措施:在受理开证申请环节,开证银行要严格审核贸易背景真实性 1.审核进出口双方签订的贸易合同。确认贸易合同上的买卖双方、货物名称、货物数量、货物品质、

铜精矿价格计算方法

v1.0 可编辑可修改 1 铜精矿价格计算方法 铜精矿价格计算就是要计算出铜精矿计价系数,铜精矿计价系数又名铜精粉计价系数和铜的计价系数。 每个时期铜精矿的价格是不同的,采用计价的标准也不同。比如,现在的铜精矿价格是62000元左右,按金属吨60%计价,那么铜精粉在含铜20%的情况下,即37200元=7440元/吨。折合为含铜1%=360元。如果你的矿石含铜1%,回收率是90%,即每吨进入精粉的为%,产值324元,扣除采矿成本和选矿成本及其他费用(比如总费用是200元),每吨毛利润为124元。下面我们就具体来了解一下铜精矿价格计算的方法。 1)铜精矿标准 铜20%,铅+锌≤8%,氧化镁≤4%,硒≤%,砷≤%,铋≤%,硫≥%,二氧化硅≤6%,锑≤%。 2)结算标准 铜含量为%标准时正常结算,铜精矿结算价格=上海金属交易所1#电解铜期货月平均结算价×铜精矿计价系数+铜品位变化差价。铜品位变化对应铜精矿差价(元/吨)对应表如下所示:铜品位% 差价铜品位% 差价铜品位% 差价铜品位% 差价 ≥28% +650 % +600 % +550 % +500 % +400 % +300 % +200 % +100 % 0 % -100 % -200 % -300 % -400 % -800 % -1400 % -1900 % -2400 <12% 拒收 杂质超标扣款(逐级扣款) (1)当Pb+Zn≤%时正常结算;当<Pb+Zn≤时,与标准相比每差1%结算价格下浮100元/吨;当<Pb+Zn≤时,自Pb+Zn大于%起,每超1%结算价格下浮200元/吨;<Pb+Zn时,自Pb+Zn大于%起,每超1%结算价格下浮800元/吨。 (2)MgO≤%正常计算;当%<MgO≤%时,与标准相比每超%结算价格下浮10元/吨;当%<MgO时,自MgO大于%起,每超1%结算价格下浮200元/吨。 (3)当As≤%时正常结算;当<As≤时,与标准相比每超%结算价格下浮50元/吨;当<As≤时,自As大于%起,每超%结算价格下浮100元/吨;<As时,自As大于%起,每超%结算价格下浮200元/吨;当As>%时,拒收。 (4)当S≥%时正常结算;当S<%时,与标准相比每降低1%结算价格下浮20元/吨。 (5)目前铜铅锌镍等精矿产品中含硫,以前都不计价。由于2007年来国内硫酸价格上扬了300%。特别是2008年以来,国内硫酸价格涨幅达30-40%,报价在1400-1800元/吨之间。国内冶炼厂进口的精矿中,硫暂不计价,国产铜精矿当硫含量较高时才计价,因此冶炼厂的硫酸生产成本较低(通常在200-300元/ 吨之间),而目前国内硫酸价格达到1400-1800元/吨。对国内冶炼厂来说,硫酸的毛利润达1000元/吨。 铜精矿是冶炼铜的主要原料,其价格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铜价。通过本文我们了解了铜精矿价格计算的方法,希望能对您的投资起到帮助。

废铜及电解铜进口项目可行性报告(广州)

废铜及电解铜进口的可行性报告 项目概述: 这是一个关于从国外进口废铜、电解铜来满足国市场需求的项目; 这是一个市场需求大、利润高、风险低的项目,而且我们已经找到了很好的运营式和盈利模式; 这个项目的一边是国及国企业对废铜、电解铜需求旺盛的多需求者,一边是国际上有废铜、电解铜资源的多供应者,他们的供需存在难以解决的难题,我们通过有效解决这个难题,左右逢源,中间收,获得稳定的收益。 这是一个项目发起人对项目背景、前景及操作流程都非常熟悉的项目,只要项目资金投资到位,我们就能稳超胜券,实现高额、稳定、长期的收益。 关于这个项目的详细情况,我们将从下几个面进行阐述: 一、市场需求大 二、国际货源足 三、供需现难题 四、商业模式新 五、项目利润高 六、项目风险低 七、预期目标可观 八、执行人简介 项目相关说明: 为什么在当前国外铜市场比较低迷的情况下,我们还要做废铜、电解铜的进口贸易?因为,铜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交通设备等绝大多数行业,这是社会发展的硬性需求; 因此,我们的项目不受国外铜市场行情左右,主要有两大因素: 第一,社会发展的硬性需求 铜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铜在电气、电子工业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大,占总消费量一半以上。用于各种电缆和导线,电机和变压器的这种,开关以及印刷线路板在机械和运输车辆制造中,用于制造工业阀门和配件、仪表、滑动轴承、模具、热交换器和泵等,在化学工业中广泛应用于制造真空器、蒸馏锅、酿造锅等,在国防工业中用以制造子

弹、炮弹、枪炮零件等,每生产300万发子弹,需用铜13-14吨,在建筑工业中,用做各种管道、管道配件、装饰器件等。 第二,绝对的价格优势 一般情况下,现货交易都是按照伦敦有色网牌价或上海有色网牌价的9.5折或9.5折以上的价格做交易,这个价格对买来说虽然没有风险,但是没有丝毫的价格优势,没有吸引力,而我们提供的价格不论是在市场低迷时还是在市场行情高涨时,都按照伦敦有色网牌价或上海有色网牌价的8-9折出售,给买以足够的价格优势,最大程度降低了买在市场变化时的风险,因此,我们的这个价格对买来说,在任行情下都是无法拒绝的。 第三,交易模式符合买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买为了防风险,他们会要求做货到中国港口检验合格以后才支付100%货款,因此,这是现货交易,这种现货交易对买来说是无利可图的,因为,现货交易的价格很高,这是因为卖承担了很大风险,所以,对多中国的买来说,做进口废铜、电解铜的利润低,不好做,那是因为,他们做的是进口的现货交易,他们没有冒任风险,所以,他们的利润很低,但是,我们是和中国买做现货交易,而且,我们还提供低价格给买,这就是我们的优势; 因此,社会发展的需求,加上我们有绝对的价格优势,买必定争先来找我们来购买,现在就有多买排队购买我们的废铜或电解铜,但是,我们没有资金组织货源; 一、市场需求大 1、我国是全球最大铜消费市场,长期依赖进口 我国铜矿资源储藏相对匮乏,国资源供给率不足25%,我国是全球最大铜消费市场,由于铜矿资源匮乏,大部分的铜精矿依赖进口,对国际市场依赖性较强,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铜精矿消费国和进口国。 2、中国铜产业对废铜、电解铜需求量将持续增加 2012年,中国的铜外贸非常活跃,进口更甚,有三种铜产品创下历史进口新高。铜精矿进口量达783万吨,同比增长22.8%,为5年之最,但是,国铜精矿依然短缺,供需缺口每年达200万吨以上。 而相对于铜精矿,废铜、电解铜更受国铜需求企业的欢迎,因为废铜和电解铜的铜含量都是在99%以上,几乎是纯铜,一般人都能一眼认出这是废铜和电解铜,但铜矿的铜含量只是10-20%,即使是专业的检验人员也不能一眼认出这是铜矿,因此,铜矿对买家来说会有各

我国大豆期货价格波动规律研究.

我国大豆期货价格波动规律研究 大豆作为一种季节性的农产品,每一年度的生产供应情况直接决定了最终的商品供需格局,从而影响到价格水平的高低。在大豆的期货交易活动中,不同合约的价格也会因各年度、各季节的不同而产生变化,但是由于其“一岁一枯荣”的特点,其不同的波动中间,必然存在一些不变的规律。而对于这些规律的寻求和探讨,有利于投资者把握其价格变动轨迹,掌握一定的市场先机,减少参与期货市场的风险,提高盈利水平。 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分别探讨一些影响大豆期货价格变动的因素及其波动规律:(一)大豆年度价格规律 为了探讨大豆期货价格的年度规律,我们选取了从95年到现在,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的连豆指数来反映这些年来大豆期货价格的变动趋势。首先通过下图,让我们从直观上来感受一下这十几年大豆价格是如何变化的。 通过观察,我们将这十几年的连豆价格指数走势大体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缓慢周期阶段 这是大豆的一个完整的价格上涨和下跌周期,包括95-97年的牛市行情和97-99年的熊市行情。 第二个阶段:震荡整理阶段 从99年开始,大豆的价格连续了四年的震荡走势。 第三个阶段:灾害突发阶段 这是一次由天气引发的,基本面发生重大变化的突发事件,从而导致了一场比较突然和迅速的牛市拉升行情。而后随着灾情的解除和第二年产量的大幅增长,价格又急速跌回到原来的平台,维持震荡直到06年。 第四个阶段:商品大牛市阶段 这是07年开始的这波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这波牛市不仅仅有基本面的因素,大量投机资金涌入商品市场,也对价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应于这四个阶段,我们从产量和供需方面来看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 1. 供应与价格关系 (1)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美国大豆的产量与连豆价格的对比图:

我国铜精矿进口价格波动成因及风险防范研究

我国铜精矿进口价格波动成因及风险防范研究 王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北京 (100083) E-mail:wppeipei@https://www.wendangku.net/doc/4a10445557.html,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铜需求与消费持续高涨。而作为铜冶炼原料的铜精矿,我国每年需要大量进口才能满足其消费需求。本文在研究铜精矿进口价格走势及波动成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减少因价格波动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风险;价格风险;价格波动 中图分类号:F740.3 1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铜的年消费量不断上升,国内铜消费占全球消费的份额从1996年的10%上升到2005年的22%[1]。而由于我国铜精矿的开采能力较弱,每年需要大量进口铜精矿才能满足其消费需求,因此随之而来的就是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文章对铜精矿进口价格的波动成因及其风险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主体提供决策依据。 2风险以及价格风险 所谓风险,以下三种观点最具有代表性:①风险是指保险的标的。②风险是指损失的机会。③风险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本文所提到的风险是指行为主体为自己某一行为决策所承受损失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行为决策所依据的主观预期与客观实际背离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2]。 而价格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价格波动所引致的不确定性,它是市场经济的固有特征[3]。市场经济是通过价格与供求的关系的相互影响、相互调节来决定整个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的。现实市场中价格波动是必然的。价格围绕市场均衡价格,受众多因素以及经济主体预期的有效性影响而产生扰动,导致市场价格涨落不停。 3我国铜供求和进口现状分析 3.1 供求现状分析 3.1.1 我国铜消费量持续快速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铜的年消费量不断上升,1999年以后呈现增长快速攀升趋势。1992至2003年我国铜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4.8%。2002年我国铜消费量为250万吨,占全球铜消费量的17%,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铜消费大国,在国际铜市场中己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由于中国仍将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对铜的需求仍然是巨大的,据预测2006~2010年之间,中国铜消费总量平均增长率将保持在7%~8%,2010年中国铜消费总量将达到520万吨[4]。 3.1.2 我国铜精矿自给能力不足,对外进口依赖程度高 1995年到2005年10年间,我国精炼铜产量从107.97万吨增长到258.34万吨,增加150.37万吨增加幅度达到139.27%,我国现在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铜冶炼国之一。中国工业的蓬勃发展使得我国精炼铜的消费量也迅速增加,而作为铜冶炼基础原料的铜精矿,产量从1995年的44.52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65.14万吨,增加幅度仅为34.77%。以上数据表明,我国铜精

西方发达国家资产价格波动的财富效应及其传导机制

西方发达国家资产价格波动的财富效应 及其传导机制 篇一: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作业(2)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作业(2) 一、名词解释 1.利率自由化:指政府放松(开)对利率的管制,利率由商业银行根据资金的市场需求情况来自主确定利率,并通过利率差别来区别风险不同的贷权人,高风险贷款得到高利息补偿。 2.信贷配给:指固定利率条件下,面对超额的资金需求,银行无法或者不愿提高利率,而采取非利率贷款条件,使部分资金需求者退出银行借款市场,以消除超额需求而达平衡。 3.“金融约束”理论:所谓“金融约束”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金融政策在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以达到既防止金融抵抑的危害,又能促使银行主动规避风险的目的。关于“金融约束”理论是由托马斯提出来的针对自由化理论的如何维护金融安全理论。是解决利率管制弊端又可防止过快自由化所导致的混乱的理论创新。4.利率管制:政府为了降低金融业的竞争,保证金融业的稳定而对存贷款利率实施限制。 5.财富效应:资产价格的上升或下降导致人们的财富水平的升降,使消费水平上升或下降,并进一步对总需求水平产生影响。6.托宾的Q理论:托宾提出股票价格的波动影响实体经济的传

导机制。Q=公司市场价值/资本重置成本。Q值的变化即资产价格的上升(下降)降低(提高)了公司的融资成本,使公司增加(减少)投资,最终增加(降低)总产出水平。 7.1988年《资本协议》:1988年由十国集团签署实施,是国际社会统一银行资本监管的协议;适应对像是国际大银行。后来扩展被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其基本思想是以风险基础的资本比率来衡量银行的稳健程度。此资本比率成为监管者采取行为对银行纠错的“指示器”。 8.核心资本:指银行资本的一部分,包括权益资本和公开储备,占银行资本总额的50%,是《资本协议》对银行资本金要求的规定。 9.附属资本:指《资本协议》定义的银行资本,包括一般损失准备金,混合债务工具和公开储备。附属资本不得超越银行资本总额的50%。 10.系统性风险理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提供流动性服务的银行面临着挤提风险,挤提会引起连锁反应,可能引发金融危机。为了预防系统性金融风险,需要对银行实施监管。 11.存款代理人理论:是监管银行的理由之一。基本所谓的治理内款和存款人没有能监管银行的经营而提出来的理论。监管理论作为有款代理人的身份来监管银行以维护监管人的利益。 12.风险资本与最佳资本:最佳资本外界干扰固定条件下的银行经济资本,可以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资本。风险资本指银行管理

黄金价格波动的季节性规律

黄金价格波动的季节性规律 一、黄金价格的季节性规律 长期以来,商品价格的季节性分析是期货市场常用的指标之一。作为兼具商品和金融双重属性的黄金市场,同样有季节性规律可循。 1.分析对象的选择 在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前,金价按35美元/盎司的官价与美元直接挂钩,之后黄金才正式进入自由兑换时代。因此,我们将统计的对象限定为1973年1月至2008月7月的伦敦现货黄金价格月数据,共计421个。 在对金价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自1973年以来,金价基本上沿着一条向上的轨迹上扬,不是平稳数列。因此如果单纯、直接使用金价来描述其季节性规律会造成结果的不准确。为避免该问题,我们采取了联合考察金价月度收益率和月度涨跌概率的方式,并辅以对金价走势的研究进行分析,以探求黄金价格的季节性规律。其中,月度收益率=(本月底结算价-上月底结算价)/本月底结算价;月度涨跌概率=某月收益率为正的次数/总年数。 2.对金价季节性规律的分析 分析金价的季节性规律,无外乎探寻以下问题的答案:一年中,金价在何时易于上涨,何时易于下跌;何时涨势最猛,何时涨势最弱;金价走势中还有其他什么特征等等。 首先,对金价月度涨跌概率、金价月度均值收益率的统计。图1是对1973年2月至2008年7月的金价月度数据的统计,其中柱状图表示的是上涨次数与总的月数相除得到的各个月份的上涨概率,线图是月度收益率均值。 图1 金价月度涨跌概率、金价月度均值收益率

从柱状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金价在一年中上涨概率超过50%的有7个月,并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其中最高的是8月,上涨概率达到65.71%;上涨概率低于50%的有5个月,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其中最低的是3月,上涨概率为42.86%。 从线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金价在一年中有三个上涨高峰,即4月、9月和12月,其中9月的平均涨幅最大,达到2.80%。在收益率达到一年中的上涨最高峰后,一个月后即迅速下降为一年中的最低点,涨幅为-0.02%——这也是收益率均值中唯一为负的一个月(10月)。而金价全年涨幅的另外两个低点均出现在4月、12月的上涨高峰后的第3个月,即7月和3月。 其次,对金价年度涨幅高、低点出现的月份统计。我们对1973年——2008年金价的月收盘数据进行统计,列出价格的年度高点和低点出现在各个月份的次数:表1 金价年度涨幅高、低点出现的月份统计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对于年度最高涨幅来说,9月份出现的次数最多,为8次,10月份未出现过;对于年度最低涨幅来说,5月份出现的次数最多,为6次,12月份未出现过。 最后,对金价月度均值和月度收益率均值走势的比较。进一步,我们将金价月度均值和月度收益率均值联合考察。从图2可以发现,金价均值走势的转折与收益率均值的转折基本会同时出现。同时也能够看出,在一年中金价的高点一般会出现在9月和12月,而一年中的低点一般会出现在3月和10月。 图2 金价月度均值和月度收益率均值走势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