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6观察土壤教学设计

6观察土壤教学设计

6观察土壤教学设计
6观察土壤教学设计

6观察土壤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那部分疏松的表层,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生活的家。课文以学生熟悉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法,在指导学生开展野外观察土壤和课上分析土壤成分的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整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能力。认识土壤中的腐殖质是本课的难点。通过埋垃圾的活动使学生理解腐殖质的概念和理解土壤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保护土地资源的初步意识。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想出了解土壤成分的办法,并利用简单工具动手试一试。

2.能将对土样的观察和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3.能猜想哪些物体在土壤中能腐烂。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对土壤进行研究。

2.愿意把本组探究土壤成分的方法与其他组交流。

3.能持之以恒地进行科学观察。

三、科学知识目标

能具体说出土壤的主要构成。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不能腐烂的垃圾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利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土壤,了解土壤的主要成分。

难点:认识土壤中的腐殖质。

教学方法:

探究科学的主动学习与讨论交流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

材料与用具:

活动1:采土样工具、放大镜。

活动2:筛子、纱布、量筒、纸。

拓展:花盆、放大镜、塑料手套、生活垃圾。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教师:我们知道地面能够生长植物的土叫土壤,大家在什么地方见过土壤。

学生:草坪上。

学生:在学校外面的路上。

学生:我是在种菜的地里见过土壤。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今天,我们就来观察土壤,学习关于土壤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活动1:观察土壤

1.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教师:今天我们去校外采集土壤,我把采集工具发给大家并提几点注意事项:①不要用小铲伤着自己和他人。②不要扬土,以防止土进到眼睛里。③不要扔石头,以免伤人。④不要用摸完土壤的手揉眼睛。⑤在使用放大镜时要谦让。⑥采集土壤回来要洗手。

教师分发采集工具,进入采集活动。

2.户外活动:采集土壤。

教师将学生带到校园内一块还未开发的草地。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采集活动,组长负责,分工合作。

教师到各个小组予以指导。

注意:采集的土样中如果有小动物,应把土样放进带孔的塑料袋里,观察完土壤后再把小动物放回大自然;如果没有小动物的,应把土样放进无孔的塑料袋中。

3.观察土壤。

教师:请大家看一看、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我们刚采集好的土壤。

学生活动。

教师:谁来告诉老师,土壤是什么颜色、它的手感怎样、气味又如何呢?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请同学们用放大镜仔细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些什么?

学生:我发现了土壤里面有很多小芽,还有许多小石头。

学生:土壤里面有根、空气,还有砂子,还有水分。

学生:里面还有蜗牛的碎壳,还有小洞洞。

教师:还有和她们不同的也可以说说看。

学生:我发现石头有点硬。

学生:我发现有很多小洞洞,有枯草、蚯蚓。

教师:大家回答得很好,让我们把结果填到P23土壤的研究报告中。

学生填写土壤研究报告。

教师:现在我们将一小部分土壤放在教室窗台上晒干,等课下再从颜色、手感、气味等三方面观察一下,看看有什么变化?然后完成P23土壤研究报告。留下大部分土壤我们用来完成拓展活动——埋垃圾。

★拓展活动:埋垃圾

教师:老师让大家带果皮、菜叶、塑料袋、剩饭、落叶、泡沫塑料、报纸等生活垃圾,大家带来了吗?

学生:带来了。

教师:好,大家戴上塑料手套,把老师让你们带来的生活垃圾用土埋到塑料花盆里,然后用小喷壶往土壤上喷水,直到土壤变得潮湿为止。

学生活动。

教师:大家预测一下,这些埋在土壤里的生活垃圾哪些能腐烂,哪些不能腐烂?大家把预测结果填入到P25表中。

学生填表并回答。

教师:好,为了验证大家的预测,我们每天要埋垃圾的花盆里喷些水,注意潮湿即可,不要有积水,大约三周后,将土挖开,看看掩埋的垃圾哪些腐烂了?那些没腐烂?,将观察结果填入到P25表中,比较一下和预测是否一致。

板书设计:

第六课观察土壤

活动1:观察土壤

1.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注意事项:①不要用小铲伤着自己和他人。②不要扬土,以防止土进到眼睛里。③不要扔石头,以免伤人。④不要用摸完土壤的手揉眼睛。⑤在使用放大镜时要谦让。⑥采集土壤回来要洗手。

2.户外活动:采集土壤。

3.观察土壤。

颜色手感气味

拓展活动:埋垃圾

4.作业:课下观察晒干后的土壤并将P23的土壤研究报告填写完整。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观察了土壤,大家想一想,土壤的颗粒是不是有大有小呀?

学生:对呀。

教师:那么大家能不能设计个实验把这些大小不一的颗粒分出来呀。

学生思考。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活动2——找出土壤中的砂和粘土。

(二)新课教学

◆活动2:找出土壤中的砂和粘土

教师:在每位同学的桌子上老师给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一份土壤,大家试着用手看能不能将沙子拿出来?

学生尝试。

教师:不好拿是不是,我们一起想办法怎样把沙拿出来,有办法吗?想一想。

学生:放在水里面。

教师:为什么?

学生:砂子很重,放在水里会沉下去。

学生:砂会浮上来,土沉下去。

学生:砂和土都沉。

教师:现在有三种意见,一种都沉下去,第二种,砂沉在下面,土不沉,第三种土沉、砂不沉,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用水来帮帮忙。另外,大家还要观察把土壤放到水里还有没有别的现象?把现象记录下来。

(学生活动)

教师:用塑料棒搅拌后,让烧杯放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再来研究另一个问题,把土刚放在水里时,发现了什么?

学生:有小虫子,而且小缝里面的小泡泡根本没有浮起来,粘在土上面。

学生:把土壤放在水里面,土壤在下面。

教师:什么样的土壤适合种庄稼,用什么样的方法鉴别土壤,看它是否肥沃?

学生思考。

教师:老师告诉你,加热就可以了,现在老师演示一下,大家注意看。(老师先将酒精灯灯帽拿开,点燃火柴,自下向上点燃酒精灯,将盛有土壤的蒸发皿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两次就可以了现在开始实验。

(学生活动)

教师:通过加热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每组请一个代表发言。

学生:加热后土壤冒烟了。

学生:烧完后,就有臭味。

教师:听了几位的发言,我们知道了给土壤加热后有臭味,说明土壤中有可以燃烧的物质,这种物质就动植物的残体腐烂之后变成的。我们给它取了名字叫腐殖质,腐殖质一般是黑褐色的,在土壤中腐殖质越多说明土壤越肥沃。现在我们知道什么样的土壤是肥沃的土壤,回过头来我们再看一看刚才这个实验,观察静置一段时间后,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我看到了有很多小根浮上来了,砂和土沉下去了。

学生:沙在底下。

学生:草都浮上来了,沙沉下去了,还有一些小虫子。

教师:沙和土都沉下来了,这种意见统一了,沙到底是在下面还是在上面呢?

学生:草都浮上来了,沙沉下去了,还有一些小虫子。

学生:砂和土都沉下来了,并且都分开了。

学生:砂在烧杯的最底下,土在砂的上面。

教师:仔细观察砂和粘土有哪些不同?

学生:砂颗粒较大、粘性小;粘土颗粒较小、粘性较大。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土壤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呀?

学生:空气、沙、粘土、腐殖质。

教师总结:大家想想,土壤是湿的,还含有水分,所以土壤是由水分、空气、沙、粘土、腐殖质五部分组成的。

板书设计:

第六课观察土壤

活动2:找出土壤中的砂和粘土

1.三种意见:

第一种都沉下去。

第二种,砂沉在下面,土不沉。

第三种土沉、砂不沉。

实验验证。

实验一:把土块放入盛有半杯水的烧杯里。

现象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把上述烧杯中土块轻轻捣碎,充分搅拌,静置沉淀后观察。

现象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把黑土块放在石棉网(铁片)上灼烧,先用干冷烧杯罩在土块上方,片刻后观察。

现象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上面土块继续加热观察,闻一闻气味。

现象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2.砂和粘土的不同

砂颗粒较大、粘性小;粘土颗粒较小、粘性较大。

3.土壤的成分

土壤是由水分、空气、沙、粘土、腐殖质五部分组成的。

土地资源地理教案

土地资源地理教案 1、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2、了解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并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区别它们; 3、理解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相对性; 4、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主要利用类型; 5、通过分析世界土地资源分布图,使学生了解世界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知道世界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概况; 6、通过漫画、资料等使学生了解土地利用和破坏的现状,理解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使学生理解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土地资源”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土地资源的分类方法很多,教材选择了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多的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主要是通过读图让学生了解世界耕地、林地和草地的主要分布区,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既复习了前面相关的地形、气候和自然带的知识,为以后学习打基础,又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部分,教材首先说明了土地与人的密切关系,接着进一步通过一些数字说明由于人口增加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带来的问题,尤其是耕地减少、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地污染等问题,并进一步通过阅读资料“巴比伦的兴废”,提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问题,供同学们思考。 建议利用讨论法和讲授法,并通过一系列小步子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授课,既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又突出学生活动。 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的学习,可以采取下列步骤: 1、提问思考:土地有什么用途?(学生思考回答) 2、利用投影片显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认识土壤教学设计

课题:1、认识土壤 教学目标: 探究: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土壤主要是由空气、水、黏土、砂、腐殖质等成份构成的。 2、在探究问题土壤中有什么时,能独立思考发表意见,个人或小组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方案。 知识:1、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完成研究土壤成分的实验。 2、会记录探究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根据事实资料研讨问题,得出结论。 情感:通过讨论,知道土壤对植物及人类的作用,大致知道怎样保护土壤,树立爱护土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 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是由空气、水、黏土、砂、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 教学难点: 在实验中能自己提出问题,并能进行实验研究。 教具准备: 便于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课时: 2课时 1 教学内容: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问:同学们,土壤是动植物、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大家在哪些地方见过土壤?对于土壤你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交流。 问:对于土壤,你想研究些什么?启发学生提出有关土壤的问题。 问:土壤是由哪些物质构成的呢?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问题: 土壤主要是由什么成份构成的? 三、作出预测 问:根据你平时的了解,你认为土壤里都有些什么? 学生:水、空气、杂质、化肥、泥土、砂等。 四、室外观察、采集土壤。 问:要想清楚地了解土壤的成分,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采集土壤需要些什么工具?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准备:铁锨、小铲、小桶等。 五、室内探究。 思考:土壤中是否有刚才谈到的物质呢?怎样才能弄清楚?你能想出多少种研究方法? 学生:用手捏、手是湿的,说明土壤里有水…… 师:按照你们想到的方法,去研究土壤中到底含有哪些物质,看能有哪些发现。 学生:填写活动报告单 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汇报:你采用什么方法,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讲述:那些死去的动植物腐烂后变成了腐殖质。 启发学生思考:除了这些研究方法,还能用哪些方法对土壤进行研究? 用火烧,土壤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土壤学分章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1.德国化学家Liebig创立了()学说和归还学说,为植物营养和施肥奠定理论基础 2.土壤形成的五大自然因素是()、()、()、()和时间。 3.发育完全的自然土壤剖面至少有()、()和母质层三个层次。 4.土壤圈处于()、()、()、()的中心部位,是它们相互间进行物质,能 量交换和转换的枢纽。 5.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是指()、()、()、和()。 6.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按有效性可分为()、()。 7.写出5位中外著名的土壤学专家()、()、()、()、()。 二、判断题 1.()没有生物,土壤就不能形成。 2.()目前,从火星上取回的岩石碎屑物化验样品,被确认有土壤遗迹。 3.()土壤三相物质组成,以固相的矿物质最重要。 4.()土壤在地球表面是连续分布的。 5.()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中,以养分含量多少最重要。 6.()一般说来,砂性土壤的肥力比粘性土壤要高,所以农民比较喜欢砂性土壤。 7.()在已开垦的土壤上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分不出哪是自然肥力, 哪是人工能力。 三、名词解释 1. 土壤 2. 土壤肥力 3. 土壤剖面 四、简答题 1. 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有那些重要作用? 2. 土壤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是什么? 3. 简述“矿质营养学说”和“归还学说”。 4. 土壤具有哪些特征? 5. 请列出至少5位中外著名的土壤学专家,并简要说明其主要贡献。 五、论述题 1. 论述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的作用。 第二章土壤矿物质 一、填空 1.写出两种次生矿物名称:()、()。 2.写出三种原生矿物名称:()、()、()。 3.高岭石属于()型矿物。 4.矿物按成因可分为()、()二大类。 5.岩石按形成原因分为()、()和()三种类型。 6.按照二氧化硅的含量,岩浆岩可以分为()、()、()、()。 7.岩浆岩按成因和产状可分为()、()两类。 8.岩石矿物的风化作用按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分为()、()、()三类。 9.化学风化作用包括四种作用,它们是()、()、()、()。 10.卡庆斯基把土粒分为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粘粒的简明二级分类制,其分界点是()

八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篇一: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土地资源 第二节、土地资源(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3.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 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与“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本节的重点。教学难点 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 直观法、讨论法与谈话法。 教学媒体 中国地形挂图,投影片“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草原自东向西的变化”、“水土流失与小草的哀求”漫画、及“三北防护林的分布”图。三大林区的录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教师提问:我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 学生回答问题略。 【板书】第二节土地资源 一、人多地少类型齐全 我国的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值的三分之一 【教师讲解】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知道“土地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和活动的场所”、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那么我国的土地资源状况又如何哪?大家打开地图册看中国地形图并对照课本中的“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同时出示投影片)并提供以下资料: (1)我国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面积大的国家相比,我国山地比重最大。我国耕地只占土地总面积的1/10,比美国、印度都低。森林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远低世界平均水平。 (2)中国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和人均数量(1992年) 请同学们分成六个大组,给同学们十分钟时间来讨论下列问题,每个小组选三个问题讨论?然后每个小组出一名同学代表全组发言,全班评议。 平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高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山地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除了上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以外还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我国大约有几种土地利用类型? 哪些属于已经人工改造利用的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多少(%)?其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哪两种土地利用类型? 哪些属于适宜开垦利用的土地?又占土地总面积的多少(%)?

土壤-教学设计

土壤 【教学目标】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核心素养目标】 1.观察、识别与土壤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 2.结合各地土壤标本,知道影响该地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区域认知)3.能够运用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原理,说明土壤的发育过程。(综合思维)4.认识土壤对生物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点】 1.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2.人类活动与土壤之间的关系; 3.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这边是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农作物为水稻,以同学们熟悉的水稻土引入,让同学们了解水稻土的土壤形成,并思考地理环境对其形成的影响?贯穿全课。 二、新课讲授

1.观察土壤 (1)介绍土壤的概念 通过表格进行土壤组成成分的比较,同时重点突出其与肥力的关系,既可作为拓展,又可解释引入提出的问题。 出示课件: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想一想:野外如何判断土壤? 出示课件:野外对土壤的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进行。 (过渡到下面两个知识) (2)土壤颜色 通过图示图片土壤颜色不同,让学生直观识别不同土壤。 (3)土壤质地 A.通过图示图片土壤质地不同,让学生直观识别不同土壤。 B.拓展在我国这三种土壤的大致分布、土壤质地的分类及分类标准,从而使学生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C.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不同,通过具体介绍改良方法更加清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土壤剖面构造 通过图示法和课本内容介绍自然土壤剖面及各土层的特点、耕作土壤剖面及各土层的特点,并进行比较,得出有人为干预的土壤具有极大的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拓展活动:“观察家乡的土壤”,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能够进行观察后再来描述家乡土壤的特点。 2.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包括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等。 让学生结合课本从5个方面进行阐述。教师适当解说补充阐述。 成土母质: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称为成土母质。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 生物: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没有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形成土壤。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植物可把分散在成土母质、水和大气中的氮、磷、钾、钙、镁、硫等营养元素选择性地加以吸收,储存在生物体内,并随生物残体的分解释放到土壤表层。这种生物循环不断进行,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综合作用,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的过程,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 气候: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因此,湿热地区的土壤形成速度比干冷地区快得多。与干冷地区相比,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

《中国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称为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就是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实现“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以及心灵世界的有机沟通”,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本节课就是以学生熟悉的被称为“万物之本”的土地为题,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中了解土地的用途、分布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保护的措施等,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扩展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人地观,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使学生充分认识“土地是立国之本”,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难点: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国土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搜集有关土地利用的资料图片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人和土地的关系,就好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土地抚育着人类,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赞美土地,歌颂土地。你能举例来说明吗?(或者直接利用课本中的小诗导入) 学生:小组交流,组长汇报(诗歌、故事、图片等) 教师:同学们,我们对土地的赞美真是说不尽、道不完,那么你对土地知道多少呢?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6观察土壤

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科学探究2?利用土样和准备的实验材 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进行实验研究。并填写实验 报告单。 (教师在活动中让学生充 分动手,有针对性的点拨指 导,使孩子们增强了自信 心,。) 3、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总 结和交流。 师概括: 粘土:细土就叫粘土。砂: 加水和不到一块 的粗大颗粒是砂。 腐殖质:动植物的残体在土 壤中埋得时间长了就会腐 烂,变碎、变小,产生一些 气味,叫做腐殖质。 4、组织学生总结、归纳。 (对观察细致全面,善于 发现总题的同学小组给予表 扬。 学生确定实验方法和步骤。 学生活动: (1)把土放进水杯里,有气泡 冒出。 (2)往干土上撒一些水,干土 变湿后颜色变得和湿土的颜色一 样了 (3)试图把土中小颗粒和大颗 粒分开 (3)把土中大颗粒捻一捻。 每个小组积极地把自己研究的题 目和研究结果汇报给大家。 (1)干土洒上水变成了和湿土 一样的颜色,说明湿土颜色深, 因为含有水分较多。 (2)土样放入水中产生气泡, 说明土壤中人空气。 (3)土壤中还有动物的残体和 植物的根、茎、叶的残段。 (4)土壤中扎手的、不碎的、 粗大颗粒是砂,加水后粘不到一 块,是散的。 (5)细小的颗粒摸索起来松 软,是土,加水后能和成泥,泥 能揉成团,搓成条,捏成各种形 状,说明土有粘性。 学生归纳出: 土壤是由空气、水、粘土、砂和 腐殖质等到组成的。 使学生在科学探究中 充分动手,使孩子们增 强自信心,动手实验和 探究发丙的能力得以充 分发挥。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 分析能力的过程,同时 为下面活动的开展做好 铺垫。 是学生进行归纳能力 和表达能的训练。 三、垃圾。 1、组织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 和生活经验,猜想生活垃圾 中哪些物体在土壤里能腐 烂,哪些不能腐烂,并把猜 想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2汇报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记 录。 交流出: 菜叶、剩饭、果皮、树叶、废旧 报纸会腐烂;塑料制品、酸奶 盒、玻璃片、金属易拉罐等不会 腐烂。

土壤学考题

一、名词解释(10X2)5英5汉) 1、E同晶置换(Isomorphous replacement)this is the substitution of one element for another in ionic crystals without change of the structure. 是指硅酸盐矿物中的硅氧片或水铝片中的配位中心离子,被大小相近的离子所取代,它使其化学组成发生改变,但晶层结构未变的现象。 2、基质势(matric potential)In the case of unsaturated, soil by soil adsorption and capillary force constraints, the water potential of pure natural free water below the water potential of the reference standard. 在不饱和的情况下,土壤水受土壤吸附力和毛管力所制约,其水势自然低于纯自由 水参比标准的水势。 3、土壤容重(Soil bulk density)Natural state unit volume of soil (including intergranular pores) weight 4、土壤胶体(Soil colloids)Soil solid, liquid and gas in mutual dispersed colloidal state, the solid phase particle diameter is generally less than 1μm, soil colloids often refers to these solid particles. 土壤中的固相、液相和气相呈相互分散的胶体状态,其固相颗粒直径一般小于1μm, 土壤胶体常指这些固相颗粒。 5、毛管水:受毛管压力作用而保持在土壤孔隙中的水分 6、当量孔径:土壤孔隙的形状和连通情况非常复杂,孔径的大小也变化多端,它们并非有规则的形状,在土壤学上所说的孔隙直径是指与一定的土壤水吸力相当的孔径,称当量孔径或有效孔径。 7、土壤:土壤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的,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 8、矿化: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分解为简单无机化合物,释放出矿质营养的过程。 9、腐殖化:使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形成新的、较稳定的有机化合物,使有机质及其养分保蓄起来的过程。 10硝化:铵态氮被微生物氧化为亚硝酸盐并进一步氧化为硝酸盐的过程。 11、氨化作用:分解含有机物产生氨的生物学过程。 二、选择(10X1.5) 1、不属于盐基离子的是(铝离子)土壤胶体上吸附的交换性离子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致酸离子,如氢离子、铝离子;另一类是盐基离子,如钾离子、钠离子、钙离子、镁离子、铵离子等。 2、土壤P在什么情况下有效性最高(中性条件) 3、改良酸性土壤通常要用石灰或石灰石粉。 4、一般情况下矿质土壤颗粒的密度为(2.65) 三、填空题 1、五大圈层系统为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2、土壤有机质转化可分为矿质化和腐殖质化。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情况。 2.通过联系前面的气候、地形知识进行读图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并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3.通过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治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点、地区差异观点、因地制宜观点以及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为三部分:首先从开发的角度介绍了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并通过思考题的形式安排学生读图,最终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类型构成上的特点。

第二部分是从空间分布的角度来介绍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其基础是“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同时通过联系气候、地形的知识,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教材在第三部分的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是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利用,我国出现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场资源超载、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等一系列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上存在的不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教材又提出了解决措施,包括制定法规、“开源节流”和保护建设,尤其介绍了我国的“退耕还林还草示范工程”,这是对待土地资源破坏问题的最积极的方法,应该让学生对其有深刻的印象。 重点和难点: 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构成特点、当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采取的措施。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难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及对土地基本国策的认识。 教法建议 由于初中地理不要求建立“土地资源”的完整概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2课《土壤的组成》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第2课《土壤的组成》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下册《土壤》单元的第2课。通过上节课中观察土壤样本,学生初步了解了土壤,知道土壤里有动植物生活过的痕迹,但对组成土壤的成分并不了解。本节课进一步研究土壤的组成,利用探究实验达到认识土壤组成的目标。 本课的设计意图不局限于让学生探究土壤的组成成分,建构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的科学概念,还强调让学生经历通过实验方法验证自己想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上节课的观察,对土壤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在观察中除了发型土壤里有动植物生活的痕迹,也会发现土壤中很多小石子、细沙及更多的颗粒、粉尘。但学生并没有从土壤组成这个角度去认识这些都是土壤的组成成分。所以,本课将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土壤的主要组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观察比较,发现三种土壤的组成差异。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了解土壤组成的主要成分。 2.能够根据土壤组成不同成分的特征,运用沉淀等方法进行分离。 3.能观察并描述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特点。 4.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通过实验观察,知道土壤的主要组成成分。 教学难点: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组成的不同。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烧杯、培养皿、搅拌棒、放大镜。 学生准备:土壤、小瓶子、小盒子、标签。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情境:延续上节课的观察活动,波波和琪琪在实验室观察土壤。 问题:能不能把土壤里大小不同的颗粒分开呢? 交流:分离土壤里大小不同颗粒的方法。 任务:分离土壤里大小不同的颗粒,探究土壤的组成。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土壤的主要成分 问题:从上节课的观察中,我们发现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那么。土壤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呢?我们能否将这些不同的成分分离开来? 交流:分组交流自己的观点,并想办法分离土壤的不同成分。 任务:按照《学生活动手册》的指导,按步骤完成土壤组成成分的分离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步骤1:将土壤放入烧杯中(土壤约占烧杯体积的四分之一),把培养皿盖在烧杯上,然后把烧杯放在室外的阳光下。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步骤2:把半杯清水缓缓注入烧杯中,观察现象。 步骤3:充分搅拌水和土壤混合物,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活动:分组实验,在活动手册上做记录。 交流:在步骤1时,可以观察到盖在烧杯上的培养皿内壁附着许多小水珠,这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在步骤2时,可以观察到土壤中冒出许多气泡,说明土壤里有空气。从步骤3中,可以发现水面上漂浮着一些植物残体,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静置一段时间后,土壤沉淀物在水中逐渐分层,颗粒较细的黏土位于上层,颗粒较大的沙位于下层,说明土壤里有大小不同的颗粒。 小结:土壤主要是有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另外还含有水、空气和腐殖质等。 2.活动2: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 讲述:根据大小颗粒含量的不同,可以把土壤分成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三类。

《土壤学》试题库

《土壤学》在线课程试题库 绪论 1、水、肥、气、热是土壤的(肥力)要素 2 3 4 5、土壤在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那些方面: (四个选项都选。) 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 生物支撑作用 接纳、储存和供应水分 储存和供应养分 物质,所以答案大家选有机质这个选项。 7没有生物,土壤就不能形成。√ 8、土壤在地球表面是连续分布的。× 9、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中,以养分含量多少最重要。× 10、在已开垦的土壤上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分不出 哪是自然肥力,哪是人工能力。√ 第一章地质学基础 认识矿物 1、具有玻璃光泽的矿物是方解石解理面 2、硬度为4的矿物是萤石 3、具有两组解理的矿物是正长石

4、没有解理的矿物是石英 5、具有油脂光泽的是石英断口 6、云母的解理为不完全解理。× 7、方解石属于原生矿物。× 8、晶体石英有六个光滑的晶体表面,所以它有六组解理。× 9、黑云母比白云母更容易风化。√ 10、矿物的颜色有自色、他色和假色之分。√ 认识岩石 1、下列SiO2最多的岩石是花岗岩 2、下列岩石中,具有斑状结构的是流纹岩 3、以下变质岩中,片理最不发达的是板岩 4、下列岩石中,属于变质岩的是大理岩 5、下列岩石中,具有变晶结构的是石英岩 6、花岗岩是变质岩× 7、板岩属于沉积岩× 8、沉积岩在地球陆地表面出露面积最多。√ 9、只有深成的岩浆岩才具有块状构造。× 10、沉积岩主要是根据它的结构来分类的,因此同一类沉积岩可能其 组成的矿物不一定相同。√ 第二章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 判断题: 1岩石的风化按作用因素与作用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大类,事实上这三者是联合进行与相互助长的。√ 2. 母质的物理性质对形成土壤的土层影响主要表现为:抗物理风化 弱则土层薄,抗物理风化强则土层厚。×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修订稿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也是联系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纽带,其中蕴含的人地关系内容十分丰富。本节教材从土地利用的角度介绍了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关系、土地资源的分布以及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虽然大多数都是农民的儿女,但这一代孩子对土地已缺少特殊的感情,对身边一些破坏土地的现象也往往熟视无睹。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大量的事实,联系身边的事例,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土地资源问题的严峻性,思想上受到震撼,从中接受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2.初步分析并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形成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正确的资源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 2.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难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土地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搜集有关土地的资料,收集土地资源遭受破坏并造成严重影响的资料和新闻报道的实例。 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手段 1、资料分析法 2、读图探究法 3、教师讲述和图示结合法 教学课时:l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6 观察土壤》教案

《6 观察土壤》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能对土壤进行观察、记录。 2、能说出土壤的主要构成。 3、能用正确的方法采集土样。 4、能够分工合作进行活动。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探究土壤成分的活动。 2、能利用筛子等工具把砂和粘土区分开。 3、能归纳总结出土壤的主要成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观察活动结束时,能主动将小动物放回大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以学生熟悉的土壤为研究对象,了解土壤的成分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继续培养学生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认识事物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那部分疏松的表层,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生活的家。 提问:你仔细观察过土壤吗? 新课讲解: 观察土壤 1、本活动在室外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分工合作。 2、采集的土样中如果有小动物,应把土样放进带孔的塑料袋里,观察完土壤以后再把小动物放回大自然;如果采集的土样中没有小动物,应把土壤放进无孔的塑料袋中。 3、把采集的土样放在教室窗台上晒干,让学生观察并与晒干前土壤的颜色、手感和气味相比较,分析土壤中的主要成分。只要土壤晒干,学生课下右随时观察。 4、指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结果及时填写在报告中,并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总结和交流。

找出土壤中的砂和粘土 1、先组织学生猜想土壤里还有什么?怎样将土壤中的砂和粘土分开? 2、启发学生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工具,设计实验操作的过程。鼓励学生想出多种方法区分砂和粘土。 3、如果学生设计使用沉降的方法将砂和粘土分开,应让学生按顺序操作。由于这个实验当堂不能出结果,应适当要学生前一天准备好,沉淀8小时的实验结果,让学生自己观察。 4、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区分开的砂和粘土有什么不同?沉降物大致分成几层?每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这与用小筛子做的实验结果是否相同? 5、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鼓励学行进一步研究,观察分析除了砂和粘土之外,土壤中还有什么。沉降杯中为什么有气泡向上冒?什么浮在水面上?土壤以上的水是什么颜色的?让学生用小勺,把浮在水面上的东西撇出来,分散在纸巾上,用放大镜观察它们是什么?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这个活动与“埋垃圾”活动有联系,待埋垃圾的结果出来以后,教师最好把在土壤里能腐烂的东西和腐殖质的关系讲一下。 6、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砂和粘土的特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是比较。教师应启以学生从颗粒的大小、粘性等性质上进行比较实验。进一步认识土壤成分中的砂颗粒较大、粘性较大。 7、最后各小组汇报,与全班同学交流各自的实验方法和结果。此环节为归纳能力和表达力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体验集体比个人的分析更全面。如果学生不能说出腐殖质,可以在埋垃圾活动中再帮助学生理解。 8、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工具和材料,设计实验,利用多种方法对土壤成分进行研究是本活动的重点。 埋垃圾 1、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猜想生活垃圾中哪些物体在土壤里能腐烂,哪些不能腐烂,并把猜想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2、将一些生活垃圾放到装有一半土壤的塑料桶式铁桶中,底部和周边的孔会帮助加快腐烂的过程。 3、让学生再用比较多的土把这些垃圾埋起来,然且用小喷壶往土壤上喷水,直到土壤变得潮湿为止。 4、每隔几日,在上面再喷些水。 5、几个星期以后,将土挖开,观察几周前掩埋的垃圾哪些腐烂了?哪些不能腐烂?

初二地理土地资源教案

初二地理土地资源教案 1.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3.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本节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内容点析和教学建议 1.土地资源的利用 教材用一首诗来描述“什么是土地?”,启发学生解释这几句话的涵义。这样的安排比直白的说明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 图3.6以图片的形式展现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并结合文字说明,体现由于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方式

和途径不同。这种更注重感官体验的教学十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应启发学生注意观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貌差异及经济差异。 2.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突出“人与土”的矛盾 教材就我国的土地资源现状,力求引导学生,结合我国的地形和气候等知识,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做出分析。 有利条件:国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复杂多样;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有利于在农业生产上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 不利条件: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且破坏严重等。其中,教材着重对我国耕地不足的现状做了分析。 图3.7和3.8以数据和统计柱状图的形式说明了我国人均耕地少及土地构成不合理的问题。而“阅读材料”补充说明了“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国情现状。应当通过指导学生读图,使其学会初步分析我国土地构成的状况及问题所在,尤其要引导学生关注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我国人口众多,耕地作为农业之本,承担着解决十余亿人

6观察土壤

6、观察土壤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想出了解土壤成分的办法,并利用简单工具动手试一试。 2.能将对土样的观察和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3.能猜想哪些物体在土壤中能腐烂。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对土壤进行研究。 2.愿意把本组探究土壤成分的方法与其他组交流。 3.能持之以恒地进行科学观察。 三、科学知识目标 能具体说出土壤的主要构成。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不能腐烂的垃圾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利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土壤,了解土壤的主要成分。难点:认识土壤中的腐殖质。 教学方法: 探究科学的主动学习与讨论交流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材料与用具: 活动1:采土样工具、放大镜。 活动2:筛子、纱布、量筒、纸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感官和简单工具对土壤进行观察、记录。 2、能说出土壤的主要构成。 3、能用正确的方法采集土样。 4、能够分工合作进行活动。 5、在观察活动结束时,能主动将小动物放会大自然。

教学重点:利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土壤,了解土壤的主要成分。 材料与工具:采土样工具、放大镜。 拓展:花盆、放大镜、塑料手套、生活垃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我们学习了植物,植物都生长在哪里呢?我们还学习了蚯蚓,你们是在哪找到蚯蚓的? 2、看书中插图,认识什么是土壤,土壤是许多植物的动物生活的家。 3、土壤里除了有动物和植物之外,还有些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观察土壤,板书课题 (二)自主体验,合作探究 活动1:观察土壤 1.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室外采集土壤,提几点注意事项:①不要用小铲伤着自己和他人。②不要扬土,以防止土进到眼睛里。③不要扔石头,以免伤人。④不要用摸完土壤的手揉眼睛。⑤在使用放大镜时要谦让。⑥采集土壤回来要洗手。 分发采集工具,进入采集活动。 2.户外活动:采集土壤。 教师将学生带到校园内一块还未开发的草地。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采集活动,组长负责,分工合作。 教师到各个小组予以指导。 注意:采集的土样中如果有小动物,应把土样放进带孔的塑料袋里,观察完土壤后再把小动物放回大自然;如果没有小动物的,应把土样放进无孔的塑料袋中。 3.观察土壤。 (1)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能够认识土壤?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看、摸、闻。 (3)学生分组观察,记录观察结果。 (4)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三)、分析比较,归纳概括- 我们通过看、摸、闻,知道了湿润土壤的颜色深、手感松软、气味潮湿,现在我们将一小部分土壤放在教室窗台上晒干,等课下再从颜色、手感、气味等三方面观察一下,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第二节 土地资源 [相关课件]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 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 在的问题。 3.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培养资源 保护意识。 结构分析 本节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内容点析和教学建议 1.土地资源的利用 教材用一首诗来描述“什么是土地?”,启发学生解释这几句话的涵义。这样的安排比直 白的说明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 图 3.6 以图片的形式展现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并结合文字说明,体现由于自然环境和 自然条件的差异,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途径不同。这种更注重感官体验的教学十分符合学 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应启发学生注意观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貌差异及经济差异。

2.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突出“人与土”的矛盾 教材就我国的土地资源现状,力求引导学生,结合我国的地形和气候等知识,从“有利条 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做出分析。 有利条件:国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复杂多样;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 齐全;有利于在农业生产上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 不利条件: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且 破坏严重等。其中,教材着重对我国耕地不足的现状做了分析。 图 3.7 和 3.8 以数据和统计柱状图的形式说明了我国人均耕地少及土地构成不合理的问 题。而“阅读材料”补充说明了“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国情现状。应当通过指导学生读 图,使其学会初步分析我国土地构成的状况及问题所在,尤其要引导学生关注人口与耕地的矛 盾:我国人口众多,耕地作为农业之本,承担着解决十余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的重责。一方面, 我国本来就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建设用地将不断 增加,耕地还将进一步减少;而人为破坏,不合理的乱占耕地现象,以及自然界中土壤沙化及 水土流失日益加剧, 则使本来就不容乐观的耕地、 林地不足问题更加突出。 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又使得以上问题变得雪上加霜。 教材中的“活动”不是作为课后反馈练习出现在这里的,而应作为学生们学习新课的一个 重要活动加以展开。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先结合课文提供的资料以及前面学习过的地形、气候知 识,对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做出评价,再深入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国情现状及问题。 3.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突出“水与土”的矛盾 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既可作为我国土地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作为一个单 独的专题加以学习。 图 3.9 如果和“中国地形图”、“中国季风区图”、“中国干湿地区图”配合使用,将起 到更直观的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列表比较,自行归纳总结出我国土地分布的规律,并说明 各类地形分布与地形区、季风区及干湿地区的相互关系。这也是教材第 69 页活动 1 的主要内 容,它体现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对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都大有裨益。 活动 2 则通过要求学生比较南方水田和北方旱地的差异, 将土地资源与水资源的配置问题 摆在学生面前,突出“水与土”的矛盾:北方地多水少,以旱地为主,多发展灌溉农业;南方 水多地少,以水田为主。该活动引导学生从水土资源的匹配情况,去分析地区农业生产的合理 性,不仅旨在增加学生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也旨在加深学生对各类自 然资源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关系的理解。 4.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通过以上内容的铺垫,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已不言自明。教材中特别指出:土地作为可 再生资源,如果利用恰当,能够供人类永续利用,如果利用不当,或遭人为破坏,则可丧失其 生产能力,不能再生。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都遭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教材选择了最具代表性问题──水土流失、 乱占耕地及土地荒漠化来加以说明。 建议教师在这一部分教学中, 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指导学生们收集更多的资料和新闻报道,结合自身的体验,例如北方沙尘暴越来越频繁,农村 私建住房乱占耕地、墓穴占地等现象,通过自学和班内交流的方式,列举更多的土地资源遭受 破坏并造成严重影响的实例,来共同加深对国土资源现状的关注。并可结合教材第 72 页课文 及阅读材料,以及第 73 页的漫画,分小组展开有关土地保护措施的讨论。

6观察土壤教学设计

6观察土壤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那部分疏松的表层,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生活的家。课文以学生熟悉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法,在指导学生开展野外观察土壤和课上分析土壤成分的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整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能力。认识土壤中的腐殖质是本课的难点。通过埋垃圾的活动使学生理解腐殖质的概念和理解土壤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保护土地资源的初步意识。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想出了解土壤成分的办法,并利用简单工具动手试一试。 2.能将对土样的观察和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3.能猜想哪些物体在土壤中能腐烂。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对土壤进行研究。 2.愿意把本组探究土壤成分的方法与其他组交流。 3.能持之以恒地进行科学观察。 三、科学知识目标 能具体说出土壤的主要构成。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不能腐烂的垃圾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利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土壤,了解土壤的主要成分。 难点:认识土壤中的腐殖质。 教学方法: 探究科学的主动学习与讨论交流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 材料与用具: 活动1:采土样工具、放大镜。 活动2:筛子、纱布、量筒、纸。 拓展:花盆、放大镜、塑料手套、生活垃圾。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教师:我们知道地面能够生长植物的土叫土壤,大家在什么地方见过土壤。 学生:草坪上。 学生:在学校外面的路上。 学生:我是在种菜的地里见过土壤。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今天,我们就来观察土壤,学习关于土壤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活动1:观察土壤 1.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观察土壤教学设计

6、观察土壤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土壤的组成成分。 2、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观察实验,发现土壤的特征。 教具准备:分组观察材料:土壤、水、烧杯、玻璃棒、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检查学生带来的土壤。 评:课前检查上节课的任务,并布置本节课要研究的课题。 出示课题:6、观察土壤 学习新课: 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土壤 提问:什么是土壤?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小节:土壤是地球上能够生长植物疏松的表层,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生活的家。评:学生通过讨论,大体上知道了什么是土壤。 指导学生通过运用各种感官认识土壤的成分 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能够认识土壤?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看、摸、闻。 学生分组观察,记录观察结果。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评:学生讨论决定用什么方法来认识土壤,并引导学生观察,填 写察 观察记录。 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找出沙和粘土 学生选择材料设计实验。 学生分头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小节:土壤是由空气、砂、粘土、腐殖质、水等构成。 评:学生通过实验能够发现沙和粘土是土壤中组成部分,并且能够区别。 学生复述,并填写。 学生猜测。

学生动手实验。填写实验报告。 讨论:能腐烂的垃圾堆土壤有什么作用?对植物有什么作用?不能腐烂的垃圾对土壤有什么影响?对植物有什么影响?怎样处理不腐烂垃圾? 评:学生通过讨论,发现垃圾的益处和害处,并且从小学会保护周围环境,处理垃圾的能力。 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小节。 巩固:通过本科的学习,你知道了土壤是有几种成分构成的。 课后小记:学生通过动用各种感官,发现了土壤的特征,知道了土壤的组成成分,以及如何保护土壤,教学效果良好。 阅读(2947)|评论(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