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工业现场总线体系介绍

工业现场总线体系介绍

工业现场总线体系介绍
工业现场总线体系介绍

1.现场总线概述

现场总线(Field bus)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工业数据总线,它主要解决工业现场的智能化仪器仪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现场设备间的数字通信以及这些现场控制设备和高级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问题。由于现场总线简单、可靠、经济实用等一系列突出的优点,因而受到了许多标准团体和计算机厂商的高度重视。

它是一种工业数据总线,是自动化领域中底层数据通信网络。简单说,现场总线就是以数字通信替代了传统4-20mA模拟信号及普通开关量信号的传输,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全数字、双向、多站的通信系统。现场总线应用行业:现场总线的产生对工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国民经济的增长

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现场总线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医药、冶金、加工制造、交通运输、国防、航天、农业和楼宇等领域。

现场总线是应用在生产现场与微机化测量控制设备之间实现双向串行多节点通信的系统也称为开放式.全数字化.多点通信的底层控制网络。

①现场总线的定义:

现场总线是用于现场仪表与控制室之间的一种“全数字化,双向.多变量,多点多站的通信系统”其本质含义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现场通信网络、现场设备互连、互操作性、分散功能模块和开放式互连网络

②现场总线的优点:

实现了全数字化通信,不同厂家产品互操作;实现了真正的分布式控制(分散式控制):可以传送多个过程变量的同时可将仪表标识符和简单诊断信息一并传送,可以产生最先进的现场仪表,多变量变送器;提高了测试精度;增强了系统的自治性。

现场总线特征

(1) 全数字化通信

(2) 开放型的互联网络

(3) 互可操作性与互用性

(4) 现场设备的智能化

(5) 系统结构的高度分散性

(6) 对现场环境的适应性

现场总线特点及缺陷

现场控制设备具有通信功能,便于构成工厂底层控制网络。

通信标准的公开、一致,使系统具备开放性,设备间具有互可操作性。

功能块与结构的规范化使相同功能的设备间具有互换性。

控制功能下放到现场,使控制系统结构具备高度的分散性。

现场总线总线优点

现场总线使自控设备与系统步入了信息网络的行列,为其应用开拓了更为广阔的

领域;

一对双绞线上可挂接多个控制设备,便于节省安装费用;

节省维护开销;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为用户提供了更为灵活的系统集成主动权。

现场总线总线缺点

网络通信中数据包的传输延迟,通信系统的瞬时错误和数据包丢失,发送与到达次序的不一致等都会破坏传统控制系统原本具有的确定性,使得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变得更复杂,使控制系统的性能受到负面影响。

现场总线总线本质

不同的机构和不同的人可能对现场总线有着不同的定义,不过通常情况下,大家公认在以下六个方面:

现场总线通信网络

用于过程自动化和制造自动化的现场设备或现场仪表互连的现场通信网络。

现场总线设备互联

依据实际需要使用不同的传输介质把不同的现场设备或者现场仪表相互关联。现场总线互操作性

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不同厂家或不同型号的产品构成所需的控制回路,从而可以自由地集成FCS。

现场总线分散功能块

FCS 废弃了DCS 的输入/输出单元和控制站, 把DCS 控制站的功能块分散地分配给现场仪表, 从而构成虚拟控制站,彻底地实现了分散控制。

现场总线通信线供电

通信线供电方式允许现场仪表直接从通信线上摄取能量, 这种方式提供用于本质安全环境的低功耗现场仪表, 与其配套的还有安全栅。

现场总线开放式互联网

现场总线为开放式互联网络,既可以与同层网络互联,也可与不同层网络互联,还可以实现网络数据库的共享。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现场总线体现了分布、开放、互联、高可靠性的特点,而这些正是DCS系统的缺点。DCS通常是一对一单独传送信号,其所采用的模拟信号精度低,易受干扰,位于操作室的操作员对模拟仪表往往难以调整参数和预测故障,处于“失控”状态,很多的仪表厂商自定标准,互换性差,仪表的功能也较单一,难以满足现代的要求,而且几乎所有的控制功能都位于控制站中。FCS 则采取一对多双向传输信号,采用的数字信号精度高、可靠性强,设备也始终处于操作员的远程监控和可控状态,用户可以自由按需选择不同品牌种类的设备互联,智能仪表具有通信、控制和运算等丰富的功能,而且控制功能分散到各个智能仪表中去。由此我们可以看到FCS相对于DCS的巨大进步。

也正是由于FCS的以上特点使得其在设计、安装、投运到正常生产都具有很大的优越性:首先由于分散在前端的智能设备能执行较为复杂的任务,不再需要单独的控制器、计算单元等,节省了硬件投资和使用面积;FCS的接线较为简单,而且一条传输线可以挂接多个设备,大大节约了安装费用;由于现场控制设备往往具有自诊断功能,并能将故障信息发送至控制室,减轻了维护工作;同时,由于用户拥有高度的系统集成自主权,可以通过比较灵活选择合适的厂家产品;整体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大为提高。这一切都帮助用户实现了减低安装、使用、维护的成本,最终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

现场总线发展趋势

从现场总线技术本身来分析,它有两个明显的发展趋势:

一、是寻求统一的现场总线国际标准。

二、是Industrial Ethernet走向工业控制网络。EPA即以太网过程自动化技术。统一、开放的TCP/IP Ethernet是20多年来发展最成功的网络技术,过去一直认为,Ethernet(以太网)是为IT领域应用而开发的,它与工业网络在实时性、环境适应性、总线馈电等许多方面的要求存在差距,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只能得到有限应用。事实上,这些问题正在迅速得到解决,国内对EPA技术(Ethernet for Process Automation)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随着FF HSE的成功开发以及PROFInet的推广应用,可以预见Ethernet技术将会十分迅速地进入工业控制系统的各级网络。

国际上形成的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四大阵营:

主要用于离散制造控制系统的是:

1)Modbus-IDA工业以太网

2)Ethernet/IP工业以太网

3)PROFInet工业以太网

主要用于过程控制系统的是:

4)Foundation Fieldbus HSE工业以太网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过程控制领域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发生了巨大的变革。150多年前出现的基于5-13psi的气动信号标准(PCS,Pneumatic Control System气动控制系统),标志着控制理论初步形成,但此时尚未有控制室的概念;20世纪50年代,随着基于0-5V或4-20mA的电流模拟信号的模拟过程控制体系被提出并得到广泛的应用,标志了电气自动控制时代的到来,三大控制论的确立奠定了现代控制的基础,设立控制室、控制功能分离的模式也一直沿用至今;20世纪70年代,随着数字计算机的介入,产生了“集中控制”的中央控制计算机系统,而信号传输系统大部分是依然沿用4-20mA的模拟信号,不久人们也发现了伴随着“集中控制”,该系统存在着易失控、可靠性低的缺点,并很快将其发展为分布式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微处理器的普遍应用和计算机可靠性的提高,使分布式控制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多台计算机和一些智能仪表以及智能部件实现的分布式控制是其最主要的特征,而数字传输信号也在逐步取代模拟传输信号。随着微处理器的快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数字通信网络延伸到工业过程现场成为可能,产生了以微处理器为核心,使用集成电路代替常规电子线路,实施信息采集、显示、处理、传输以及优化控制等功能的智能设备。设备之间彼此通信、控制,在精度、可操作性以及可靠性、可维护性等都有更高的要求。由此,导致了现场总线的产生。

2.国际标准发展历程

1984年美国Inter公司提出一种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系统-位总线(BITBUS),它主要是将低速的面向过程的输入输出通道与高速的计算机总线多(MULTIBUS)分离,形成了现场总线的最初概念。80年代中期,美国Rosemount 公司开发了

一种可寻址的远程传感器(HART)通信协议。采用在4~20mA模拟量叠加了一种频率信号,用双绞线实现数字信号传输。HART协议已是现场总线的雏形。1985年由Honeywell和Bailey等大公司发起,成立了World FIP制定了FIP协议。1987年,以Siemens,Rosemount,横河等几家著名公司为首也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互操作系统协议(ISP)并制定了PROFIBUS协议。后来美国仪器仪表学会也制定了现场总线标准IEC/ISA SP50。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逐渐形成了两个针锋相对的互相竞争的现场总线集团:一个是以Siemens、Rosemount,横河为首的ISP集团;另一个是由Honeywell、Bailey等公司牵头的WorldFIP集团。1994年,两大集团宣布合并,融合成现场总线基金会(Fieldbus Foundation)简称FF。对于现场总线的技术发展和制定标准,基金委员会取得以下共识:共同制定遵循IEC/ISA SP50协议标准;商定现场总线技术发展阶段。

1999年底IEC TC65(负责工业测量和控制的第65标准化委员会)通过了8种类型的现场总线作为IEC61158国际标准。

2003年4月,IEC61158 Ed.3现场总线标准第3版正式成为国际标准,规定10种类型的现场总线:TS61158现场总线、ControlNet和Ethernet/IP现场总线、Profibus现场总线、P-NET现场总线、FF HSE现场总线、SwiftNet现场总线、 World FIP现场总线、 Interbus现场总线、FF H1现场总线、PROFInet 现场总线。

国内工业总线EPA,G-link,Symotion与NCUC-BUS

现场总线总线现状

由于各个国家各个公司的利益之争,虽然早在1984年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国际标准协会(IEC/ISA)就着手开始制定现场总线的标准,至今统一的标准仍未完成。很多公司也推出其各自的现场总线技术,但彼此的开放性和互操作性还难以统一。

现场总线总线并存

世界上存在着大约四十余种现场总线,如法国的FIP,英国的ERA,德国西门子

公司Siemens的ProfiBus,挪威的FINT,Echelon公司的LONWorks,PhenixContact公司的InterBus,RoberBosch公司的CAN,Rosemount公司的HART,CarloGavazzi公司的Dupline,丹麦ProcessData公司的P-net,PeterHans 公司的F-Mux,以及ASI(ActraturSensorInterface),MODBus,SDS,Arcnet,国际标准组织-基金会现场总线FF:FieldBusFoundation,WorldFIP,BitBus,美国的DeviceNet与ControlNet等等。这些现场总线大都用于过程自动化、医药领域、加工制造、交通运输、国防、航天、农业和楼宇等领域,大概不到十种的总线占有80%左右的市场。

工业总线网络可归为三类:485网络、HART网络、FieldBus现场总线网络。485网络:RS485/MODBUS是现在流行的一种工业组网方式,其特点是实施简单方便,而且支持RS485的仪表又特别多。仪表商也纷纷转而支持RS485/MODBUS,原因很简单, RS485的转换接口不仅便宜而且种类繁多。至少在低端市场上,RS485/MODBUS仍将是最主要的工业组网方式。

HART网络:HART是由艾默生提出的一个过渡性总线标准,主要特征是在4-20毫安电流信号上面叠加数字信号,但该协议并未真正开放,要加入他的基金会才能拿到协议,而加入基金会要一定的费用。HART技术主要被国外几家大公司垄断,近些年国内也有公司在做,但还没有达到国外公司的水平。有很多智能仪表带有[HART圆卡],支持HART通讯功能。但从国内情况来看,还没有真正用到这部分功能来进行设备联网监控,最多只是利用手操器对其进行参数设定。从长远来看,由于HART通信速率低、组网困难等原因,HART仪表的应用将呈下滑趋势。FieldBus现场总线网络:现场总线是当今自动化领域的热点技术之一,被誉为自动化领域的计算机局域网。它的出现标志着自动化控制技术又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现场总线是连接控制现场的仪表与控制室内的控制装置的数字化、串行、多站通信的网络。其关键标志是能支持双向、多节点、总线式的全数字化通信。现场总线技术成为国际上自动化和仪器仪表发展的热点,它的出现使传统的控制系统结构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使自控系统朝着“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分散化”的方向进一步迈进,形成新型的网络通信的全分布式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Fieldbus Control System)。然而,现场总线还没有形成真正统一的标准,ProfiBus、CANbus、CC-Link等多种标准并行存在,并且都

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何时统一,遥遥无期。支持现场总线的仪表种类还比较少,可供选择的余地小,价格又偏高,用量也较小。

现场总线注意事项

现场总线逐渐在工业现场推广,不少设备不但具有传统仪表的功能,而且还具备现场总线的功能、在DCS中,现场总线被广泛应用。现场总线在使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通信距离。现场总线的通信距离一般有一定的要求,例如,PROFIBUS/DP在12Mbps速率时,采用标准电缆,可以达到200m,如果采用187.5kbps速率,可以达到1 000m。通信距离有两层含义,第一个,是两个节点之间不通过中继器能够实现的距离,一般来说,距离和通信速率成反比;另一个,是整个网络最远的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往往在厂家的介绍材料中对于此类的描述不够清楚,在实际使用中,必须考虑整个网络的范围,电磁波信号在电缆中传递是需要时间的,特别在—些高速的现场总线中,如果增大距离,就必须对一些通信参数进行修改;2)线缆选择。现场的环境决定现场总线的通信速度和通信介质。一般而言,现场总线采用电信号传递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收到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大多数现场总线采用屏蔽双绞线。必须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现场总线要求的屏蔽双绞线可能是不同的。现场总线的开发者一般规定一种特制的线缆,在正确使用这种线缆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规定的速率和传输距离。在电磁条件极度恶劣的条件下,光缆是合理的选择,否则局部的干扰,可能影响整个现场总线网络的工作;3)隔离。一般来说,现场总线的电信号与设备内部是电气隔离的。现场总线电缆分布在车间的各个角落,一旦发生高电压串入,会造成整个网段所有设备的总线收发器损坏。如果不加以隔离,高电压信号会继续将设备内部其他电路损坏,导致严重的后果;4)屏蔽。现场总线采用的屏蔽电缆的外层必须在一点良好接地,如果高频干扰严重,可以采用多点电容接地,不允许多点直接接地,避免产生地回路电流;5)连接器。现场总线一般没有对连接器做严格的规定,但是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整个系统通信。例如,现场总线一般采用总线型菊花链连接方式,在连接每一个设备时,必须注意如何不影响在现有通信的条件下,实现设备插入和摘除,这对连接器就有一定的要求;6)终端匹配。现场总线信号和所有电磁波信号一样具有反射现象,在总线每一个网段的两个终端,都应该采用电阻匹配,第一个作用可以吸收放射,第二个作用是

在总线的两端实现正确的电平,保证通信。因此,现场总线技术是控制、计算机、通讯技术的交叉与集成,它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体现了控制领域对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增强可维护性和提高数据采集的智能化的要求。

现场总线应用领域

每种总线大都有其应用的领域,比如FF、PROFIBUS-PA适用于石油、化工、医药、冶金等行业的过程控制领域;LonWorks、PROFIBUS-FMS、DevieceNet适用于楼宇、交通运输、农业等领域;DeviceNet、PROFIBUS-DP适用于加工制造业,而这些划分也不是绝对的,每种现场总线都力图将其应用领域扩大,彼此渗透。现场总线背景

大多数的现场总线都有一个或几个大型跨国公司为背景并成立相应的国际组织,力图扩大自己的影响、得到更多的市场份额。比如PROFIBUS以Siemens公司为主要支持,并成立了PROFIBUS国际用户组织。WorldFIP以Alstom公司为主要后台,成立了WorldFIP国际用户组织。

现场总线地区标准

为了加强自己的竞争能力,很多总线都争取成为国家或者地区的标准,比如PROFIBUS已成为德国标准,WorldFIP已成为法国标准等。

现场总线制造商

为了扩大自己产品的使用范围,很多设备制造商往往参与不止一个甚至多个总线组织。

现场总线协调

由于竞争激烈,而且还没有哪一种或几种总线能一统市场,很多重要企业都力图开发接口技术,使自己的总线能和其他总线相连,在国际标准中也出现了协调共存的局面。

工业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要求也千变万化,使用一种现场总线技术也很难满足所有行业的技术要求;现场总线不同于计算机网络,人们将会面对一个多种总线技术标准共存的现实世界。技术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场规律、商业利益的制约;技术标准不仅是一个技术规范,也是一个商业利益的妥协产物。而现场总线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彼此的互操作性,实现现场总线技术的统一是所有用户的愿望。

现场总线市场态势

现场总线技术是控制、计算机、通讯技术的交叉与集成,几乎涵盖了所有连续、离散工业领域,如过程自动化、制造加工自动化、楼宇自动化、家庭自动化等等。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体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低速现场总线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另一个是高速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而现场总线产品主要是低速总线产品,应用于运行速率较低的领域,对网络的性能要求不是很高。从实际应用状况看,大多数现场总线,都能较好地实现速率要求较低的过程控制。因此,在速率要求较低的控制领域,谁都很难统一整个市场。由于FF基金会几乎集中了世界上主要自动化仪表制造商,其全球影响力日益增加,但其在中国市场营销力度似乎不足,市场份额不是很高,LonWorks形成了全面的分工合作体系,在国内有一些实质性的进展,在楼宇自动化、家庭自动化、智能通信产品等方面,LonWorks 则具有独特的优势。在离散制造加工领域,由于行业应用的特点和历史原因,Profibus和CAN经在这一领域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国内厂商的规模相对较小,研发能力较差,更多的是依赖技术供应商的支持,比较容易受现场总线技术供应商 (芯片制造商等)对国内的支持和市场推广力度的影响。而且,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在构建自动化管理系统时,选择的上位机,比如组态软件对总线设备的支持程度,有些监控组态软件,比如紫金桥监控组态软件或者InTouch等对一些主流的总线设备比如Lonworks、PROFIBUS、CAN等有着良好的支持,通过DDE、OPC或者直接连接等方式进行通讯,采集数据。这样可以方便用户的选择,而一些组态软件则支持的种类较少,是用户选择的范围也随之减少。

3.常用现场总线介绍

OPC工业标准

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 用于过程控制的OLE)是一个工业标准,管理这个标准国际组织是OPC基金会,OPC基金会现有会员已超过220家。遍布全球,

包括世界上所有主要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仪器仪表及过程控制系统的公司。

基于微软的OLE(现在的Active X)、COM (部件对象模型)和DCOM (分布式部件对象模型)技术。OPC包括一整套接口、属性和方法的标准集,用于过程控制和制造业自动化系统。

OPC全称是OLE for Process Control,它的出现为基于Windows的应用程序和现场过程控制应用建立了桥梁。在过去,为了存取现场设备的数据信息,每一个应用软件开发商都需要编写专用的接口函数。由于现场设备的种类繁多,且产品的不断升级,往往给用户和软件开发商带来了巨大的工作负担。通常这样也不能满足工作的实际需要,系统集成商和开发商急切需要一种具有高效性、可靠性、开放性、可互操作性的即插即用的设备驱动程序。在这种情况下,OPC标准应运而生。OPC标准以微软公司的OLE技术为基础,它的制定是通过提供一套标准的OLE/COM接口完成的,在OPC技术中使用的是OLE 2技术,OLE标准允许多台微机之间交换文档、图形等对象。

工业以太网总线

由于自动化技术从单机控制发展到工厂自动化FA,发展到系统自动化。工厂自动化信息网络可分为以下三层结构:工厂管理级、车间监控级、现场设备级,而现场总线是工厂底层设备之间的通信网络。这里先介绍一下以太网,本文特指工业以太网,工业以太网是作为办公室自动化领域衍生的工业网络协议,按习惯主要指IEEE 802.3协议,如果进一步采用TCP/IP协议族,则采用“以太网+TCP/IP”来表示,其技术特点主要适合信息管理、信息处理系统,并在IT业得到了巨大的成功。

在工厂管理级、车间监控级信息集成领域中,工业以太网已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在设备层对实时性没有严格要求场合也有许多应用。由于现场总线种类繁多,标准不一,很多人都希望以太网技术能介入设备低层,广泛取代现有现场总线技术,施耐德公司就是该想法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已有一批工业级产品问世和实际应用。

以太网还不能够真正解决实时性和确定性问题,大部分现场层仍然会首选现场总线技术。由于技术的局限和各个厂家的利益之争,这样一个多种工业总线技术并存,以太网技术不断渗透的现状还会维持一段时间。用户可以根据技术要求和实际情况来选择所需的解决方案

CAN(Control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由德国BOSCH公司推出用于汽车内部测量与执行部门之间的数据通信。国内在三表系统及楼宇自控系统中得到应用。

最早由德国BOSCH公司推出,它广泛用于离散控制领域,其总线规范已被ISO国际标准组织制定为国际标准,得到了Intel、Motorola、NEC等公司的支持。CAN协议分为二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CAN的信号传输采用短帧结构,传输时间短,具有自动关闭功能,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CAN支持多主工作方式,并采用了非破坏性总线仲裁技术,通过设置优先级来避免冲突,通讯距离最远可达10KM/5Kbps/s,通讯速率最高可达40M /1Mbp/s,网络节点数实际可达110个。已有多家公司开发了符合CAN协议的通信芯片。

FF H1

基金会现场总线(FoundationFieldbus 简称FF)

这是以美国Fisher-Rousemount公司为首的联合了横河、ABB、西门子、英维斯等80家公司制定的ISP协议和以Honeywell公司为首的联合欧洲等地150余家公司制定的WorldFIP协议于1994年9月合并的。该总线在过程自动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基金会现场总线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开放化系统互联OSI的简化模型(1,2,7层),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应用层,另外增加了用户层。FF分低速H1和高速H2两种通信速率,前者传输速率为31.25Kbit/秒,通信距离可达1900m,可支持总线供电和本质安全防爆环境。后者传输速率为1Mbit/秒和2.5Mbit/秒,通信距离为750m和500m,支持双绞线、光缆和无线发射,协议符号IEC1158-2标准。FF的物理媒介的传输信号采用曼切斯特编码。

(1)IEC技术报告(即FF的H1)。

现场总线基金会(FF) 成立以来进展比较快, 推动了现场总线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在现场总线物理层已获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批准的情况下, 于1996 年一季度完成了物理层的低

速总线H1 的最后工作。在此期间安装了示范系统, 进入工厂试运行和取证, 如美国休斯敦(Hou ston)Mon san to Chocolate Bayou 工厂安装了Siemens、Yokogawa (横河)、Fisher、Smar、Foxboro、Rosemount、E+H 和Micro Motion 等公司的产品。低速总线H1 已进入实用阶段, 可以供应标准化产品。

基金会现场总线(即原FF的H2,Fisher-Rosemount等公司支持)

FF 推出的高速现场总线H2主要用于制造自动化,但始终未获IEC 批准。其代替方案是选用100Mbps 速率的高速以太网(HSE)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协议,可以使用经济的以太网芯片,支持电路、集线器、中继器和电缆,并将FF H1 的功能应用于以太网,即为FF HSE。FF H1 经网桥可直接挂接高速以太网。

Profibus

Profibus(德国西门子等公司支持)。过程现场总线

PROFIBUS是德国标准(DIN19245)和欧洲标准(EN50170)的现场总线标准。由PROFIBUS--DP、PROFIBUS-FMS、PROFIBUS-PA系列组成。DP用于分散外设间高速数据传输,适用于加工自动化领域。FMS适用于纺织、楼宇自动化、可编程控制器、低压开关等。PA用于过程自动化的总线类型,服从IEC1158-2标准。PROFIBUS支持主-从系统、纯主站系统、多主多从混合系统等几种传输方式。PROFIBUS的传输速率为9.6Kbit/s至12Mbit/s,最大传输距离在9.6Kbit/s下为1200m,在12Mbit/s小为200m,可采用中继器延长至10km,传输介质为双绞线或者光缆,最多可挂接127个站点。

是德国国家标准DINl9245和欧洲标准EN50170的现场总线标准,DP型用于分散外设间的高速数据传输适合于加工自动化领域的应用。

1986年, 德国开始制定过程现场总线(Process Field Bus) 标准, 简称PROFIBUS。1990 年, 完成PROFIBUS标准制定, 在德国标准D IN 19245 中对其进行了论述。1994年,PROFIBUS 用户组织又推出了用于过程自动化的现场总线PROFIBUS-PA(Process Automat ion),通过总线供电, 提供本质安全。

Profinet

(德国西门子等公司支持)。基于tcp/ip 过程现场总线

LONWORKS

Lonworks也叫LON(Locai Operating Network)是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现场总线,由美国Echelon公司推出它采用了ISQ/OSI模型的全部七层通讯协议,采用面的对象的设计方法,通过网络变量把网络通信设计简化为参数设计,在智能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它由美国Echelon公司推出,并由Motorola、Toshiba公司共同倡导。它采用ISO/OSI模型的全部7层通讯协议,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通过网络变量把网络通信设计简化为参数设置。支持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和红外线等多种通信介质,通讯速率从300bit/s至 1.5M/s不等,直接通信距离可达2700m (78Kbit/s),被誉为通用控制网络。Lonworks技术采用的LonTalk协议被封装到Neuron(神经元)的芯片中,并得以实现。采用Lonworks技术和神经元芯片的产品,被广泛应用在楼宇自动化、家庭自动化、保安系统、办公设备、交通运输、工业过程控制等行业。

CC-Link

CC-Link是Control&Communication Link(控制与通信链路系统)的缩写,在1996年11月,由三菱电机为主导的多家公司推出,其增长势头迅猛,在亚洲占有较大份额。在其系统中,可以将控制和信息数据同是以10Mbit/s高速传送至现场网络,具有性能卓越、使用简单、应用广泛、节省成本等优点。其不仅解决了工业现场配线复杂的问题,同时具有优异的抗噪性能和兼容性。CC-Link是一个以设备层为主的网络,同时也可覆盖较高层次的控制层和较低层次的传感层。2005年7月CC-Link被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批准为中国国家标准指导性技术文件。

WorldFIP

(法国Alstom等公司支持)

1993年, 由Honeywell、Bailey 等公司牵头, 成立Wo rldF IP, 约有120 多个公司加盟, 以法国标准FIP (Factory Instrum entation Protocol) 为基础制定现场总线标准。

WorldFIP的北美部分与ISP合并为FF以后,WorldFIP的欧洲部分仍保持独立,总部设在法国。其在欧洲市场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法国占有率大约为60%。WorldFIP的特点是具有单一的总线结构来适用不同的应用领域的需求,而且没有任何网关或网桥,用软件的办法来解决高速和低速的衔接。WorldFIP与FFHSE 可以实现“透明联接”,并对FF的H1进行了技术拓展,如速率等。在与IEC61158

第一类型的连接方面,WorldFIP做得最好,走在世界前列。

SwiftNet

此外较有影响的现场总线还有SwiftNet现场总线主要使用在航空航天等领域,

Symotion

Symotion是一种用于运动控制的实时工业总线,基于10/100M以太网物理层,应用层使用canopen及精简协议。可应用于运动控制器,电机驱动器,PLC,编码器光栅尺与其它工业现场执行器互连。symotion总线提供安全、开放、低成本及高性能应用。

-----

Interbus

Interbus 是德国Phenix Contact 公司建立的一个公司标准而Control Net 与Swiftnet 分别以美国洛克威尔Rockwell 与波音大型跨国公司作为背景和依托。

INTERBUS是德国Phoenix公司推出的较早的现场总线,2000年2月成为国际标准IEC61158。INTERBUS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开放化系统互联OSI的简化模型(1,2,7层),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应用层,具有强大的可靠性、可诊断性和易维护性。其采用集总帧型的数据环通信,具有低速度、高效率的特点,并严格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同步性和周期性;该总线的实时性、抗干扰性和可维护性也非常出色。INTERBUS广泛地应用到汽车、烟草、仓储、造纸、包装、食品等工业,成为国际现场总线的领先者。

P-Net

(3)P-Net(丹麦Process Data公司支持)。

最初由丹麦的Process Data 公司开发1984年推出1997 年组建成美国物理学会国际

P-NET 用户组织会员有近百家总部在丹麦采用欧洲标准EN-50170(1) 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应用层组成屏蔽双绞线作传输介质最多为125 节点其中主站可多达32个虚拟令牌传送NRZ 码进行异步通信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和水厂自动化。

丹麦公司Process-Data A/S 提出的P-Net,该总线主要应用于农业、林业、水利、食品等行业;

HART

现场总线的类型——HART(可寻址远程传感器数据通路)

HART是Highway Addressable Remote Transducer的缩写,最早由Rosemount 公司开发。其特点是在现有模拟信号传输线上实现数字信号通信,属于模拟系统向数字系统转变的过渡产品。其通信模型采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三层,支持点对点主从应答方式和多点广播方式。由于它采用模拟数字信号混和,难以开发通用的通信接口芯片。HART能利用总线供电,可满足本质安全防爆的要求,并可用于由手持编程器与管理系统主机作为主设备的双主设备系统。

DeviceNet

DeviceNet是一种低成本的通信连接也是一种简单的网络解决方案,有着开放的网络标准。DeviceNet具有的直接互联性不仅改善了设备间的通信而且提供了相当重要的设备级阵地功能。DeviceNet基于CAN技术,传输率为125Kbit/s至500Kbit/s,每个网络的最大节点为64个,其通信模式为:生产者/客户(Producer/Consumer),采用多信道广播信息发送方式。位于DeviceNet网络上的设备可以自由连接或断开,不影响网上的其他设备,而且其设备的安装布线成本也较低。DeviceNet总线的组织结构是Open DeviceNet Vendor Association (开放式设备网络供应商协会,简称“ODVA”)。

4现场总线控制组成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由测量系统、控制系统、管理系统三个部分组成,而通信

部分的硬、软件是它最有特色的部分。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它的软件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系统的软件有组态软件、维护软件、仿真软件、设备软件和监控软件等。首先选择开发组态软件、控制操作人机接口软件MMI。通过组态软件,完成功能块之间的连接,选定功能块参数,进行网络组态。在网络运行过程中对系统实时采集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计算。优化控制及逻辑控制报警、监视、显示、报表等。

现场总线的测量系统

其特点为多变量高性能的测量,使测量仪表具有计算能力等更多功能,由于采用数字信号,具有高分辨率,准确性高、抗干扰、抗畸变能力强,同时还具有仪表设备的状态信息,可以对处理过程进行调整。

设备管理系统

可以提供设备自身及过程的诊断信息、管理信息、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包括智能仪表)、厂商提供的设备制造信息。例如Fisher—Rosemoune公司,推出AMS管理系统,它安装在主计算机内,由它完成管理功能,可以构成一个现场设备的综合管理系统信息库,在此基础上实现设备的可靠性分析以及预测性维护。将被动的管理模式改变为可预测性的管理维护模式AMS软件是以现场服务器为平台的T 型结构,在现场服务器上支撑模块化,功能丰富的应用软件为用户提供一个图形化界面。

总线系统计算机服务模式

以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是较为流行的网络计算机服务模式。服务器表示数据源(提供者),应用客户机则表示数据使用者,它从数据源获取数据,并进一步进行处理。客房机运行在PC机或工作站上。服务器运行在小型机或大型机上,它使用双方的智能、资源、数据来完成任务。

数据库

它能有组织的、动态的存储大量有关数据与应用程序,实现数据的充分共享、交叉访问,具有高度独立性。工业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参数连续变化,数据量大,操作与控制的实时性要求很高。因此就形成了一个可以互访操作的分布关系及实时性的数据库系统,市面上成熟的供选用的如关系数据库中的Oracle,sybas,Informix,SQL Server;实时数据库中的Infoplus,PI,ONSPEC等。

网络系统的硬件与软件

网络系统硬件有:系统管理主机、服务器、网关、协议变换器、集线器,用户计算机等及底层智能化仪表。网络系统软件有网络操作软件如:NetWarc,LAN Mangger,Vines,服务器操作软件如Lenix,os/2,Window NT。应用软件数据库、通信协议、网络管理协议等。[1]

5总线硬件接口形状

对于各种总线接口是什么形状的,现整理如下:

RS232/RS485

普通的九针D9串口

ProfiBus 九针的串口:

其中,带有光线接口是这样的:

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的优缺点 整理

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的优缺点 1 引言 用于办公室和商业的以太网伴随着现场总线大战硝烟已悄悄地进入了控制领域,近年来以太网更是走向前台,发展迅速,颇引人注目。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工业自动化系统正向分布化、智能化的实时控制方面发展,其中通信已成为关键,用户对统一的通信协议和网络的要求日益迫切。另一方面,Intranet/Internet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企业从现场控制层到管理层能实现全面的无缝信息集成,并提供一个开放的基础构架,而目前的现场总线尚不能满足这些要求。 现场总线的出现确实给工业自动化带来一场深层次的革命,但多种现场总线互不兼容,不同公司的控制器之间不能实现高速的实时数据传输,信息网络存在协议上的鸿沟,导致“自动化孤岛”现象的出现,促使人们开始寻求新的出路并关注到以太网。同时现场总线的传输速率也远远不如工业以太网传输速率快。 2 以太网与工业以太网 2.1 什么是以太网与工业以太网 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该标准定义了在局域网(LAN)中采用的电缆类型和信号处理方法。以太网在互联设备之间以10~100Mbps的速率传送信息包,双绞线电缆型号为10 Base T。以太网由于其低成本、高可靠性以及10Mbps的速率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以太网技术。直扩的无线以太网可达11Mbps,许多制造供应商提供的产品都能采用通用的软件协议进行通信,开放性好。 普通以太网应用到工业控制系统,这种网络叫工业以太网。 2.2 以太网具有的优点 (1)具有相当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目前已达到100Mbps),能提供足够的带宽; (2)由于具有相同的通信协议,Ethernet和TCP/IP很容易集成到IT(信息技术)世界; (3)能在同一总线上运行不同的传输协议,从而能建立企业的公共网络平台或基础构架;

三种工业总线及其中的现场总线

一,工业总线三种基本类型 *传感器级总线,即485总线网络 *设备级总线,即HART总线网络 *现场总线,即FieldBus现场总线网络 现场总线定义:现场总线是指以工厂内的测量和控制机器间的数字通讯为主的网 现场总线分为以下几种: 下面就几种主流的现场总线做一简单介绍。 1、基金会现场总线(FoundationFieldbus 简称FF) 这是以美国Fisher-Rousemount公司为首的联合了横河、ABB、西门子、英维斯等80家公司制定的ISP协议和以Honeywell公司为首的联合欧洲等地150余家公司制定的WorldFIP协议于1994年9月合并的。该总线在过程自动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基金会现场总线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开放化系统互联OSI的简化模型(1,2,7层),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应用层,另外增加了用户层。FF分低速H1和高速H2两种通信速率,前者传输速率为31.25Kbit/秒,通信距离可达1900m,可支持总线供电和本质安全防爆环境。后者传输速率为1Mbit/秒和2.5Mbit/秒,通信距离为750m和500m,支持双绞线、光缆和无线发射,协议符号IEC1158-2标准。FF的物理媒介的传输信号采用曼切斯特编码。 2、CAN(ControllerArea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 最早由德国BOSCH公司推出,它广泛用于离散控制领域,其总线规范已被ISO国际标准组织制定为国际标准,得到了Intel、Motorola、NEC等公司的支持。CAN协议分为二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CAN的信号传输采用短帧结构,传输时间短,具有自动关闭功能,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CAN支持多主工作方式,并采用了非破坏性总线仲裁技术,通过设置优先级来避免冲突,通讯距离最远可达10KM/5Kbps/s,通讯速率最高可达40M /1Mbp/s,网络节点数实际可达110个。已有多家公司开发了符合CAN协议的通信芯片。 3、Lonworks 它由美国Echelon公司推出,并由Motorola、Toshiba公司共同倡导。它采用ISO/OSI 模型的全部7层通讯协议,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通过网络变量把网络通信设计简化为参数设置。支持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和红外线等多种通信介质,通讯速率从300bit/s

几种现场总线技术的介绍比较

几种现场总线技术的介绍比较 ---- [编者按]:现场总线技术是自动化领域计算机、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它是先进的电子技术、仪表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集成体。现场总线(Filedbus)是在生产现场用于连接智能现场设备的数字式、双向传输、多分支结构的通讯网络,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Filedbus control system)则是基于现场总线的自动控制系统,即以现场总线作为工厂底层网络,通过网络集成而构成的自动控制系统网络,按照公开、规范的通讯协议在智能设备之间、智能设备与远程计算机之间实现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从而实现控制与管理一体化的综合自动控制系统。纵观控制系统的发展过程,任何一种新的控制系统的出现都是针对旧的控制系统存在的缺陷而给出的解决方案,并在用户需求和市场竞争等外部因素的推动下占据主导地位,现场总线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产生和发展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FCS的发展与历史] 现场总线技术(FCS)简介 现场总线(Fieldbus)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上发展形成的,用于过程自动化、制 造自动化、楼宇自动化等领域的现场智能设备互连通讯网络。它作为工厂数字通信网络的基 础,沟通了生产过程现场及控制设备之间及其与更高控制管理层次之间的联系。它不仅是一 个基层网络,而且还是一种开放式、新型全分布控制系统。这项以智能传感、控制、计算机、 数字通讯等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技术,已经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成为自动化技术发展的 热点,并将导致自动化系统结构与设备的深刻变革。国际上许多实力、有影响的公司都先后 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现场总线技术与产品的开发。现场总线设备的工作环境处于过程设备的 底层,作为工厂设备级基础通讯网络,要求具有协议简单、容错能力强、安全性好、成本低 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时间确定性和较高的实时性要求,还具有网络负载稳定,多数为短帧传 送、信息交换频繁等特点。由于上述特点,现场总线系统从网络结构到通讯技术,都具 有不同上层高速数据通信网的特色。所谓PAC,ARC咨询公司率先提出这一概念,他们提出, “目前自动化技术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即高端PLC的功能正在接近小型DCS和 SCADA系统的功能,而同时一种新兴的技术——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PAC)的出现,开始 改变PLC市场格局。相比PLC,这种PAC产品具有更强的通讯能力,更大的存储容量和更快 的CPU速度,使PLC成为一种通用的自动化平台组件。”同时,他们还对PAC的概念进行了 详细定义:诸如在一种平台上实现逻辑控制、传动控制、运动控制和过程控制等多种功能; 具有公用对象标记和统一数据库的多学科开发平台;控制软件允许用户根据多个设备或多个 过程单元之间的过程流进行控制设计具有开放和模块化的结构,无论是工厂的机械设计还是 过程行业的单元运行,都能满足其生产过程特点;网络接口和编程语言等都采用事实上的工 业标准,能够实现不同供应商的自动化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有利于实现多种产品的网络化

工业控制组态与现场总线设计 课程简介

工业控制组态与现场总线设计(Industrial Control HMI and Field Bus Design) 课程编号:01115050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任选课 开设学期及学时分配:第七学期;32学时 适用专业及层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 先行课程:无 后继课程:***** 课程目的、内容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明确现场总线的特点、系统构成、监控组态软件原理;了解现场总线网络准入测试、FF的发展及准入测试、PROFIBUS-DP、PROFIBUS-PA、PROFIBUS-FMS 的主要技术特点、LonWorks的收发器技术、结点技术等相关知识;掌握工业网络传输控制方式、常用工业网络互连设备、FF通信模型及主要技术、FF功能块及FF的工业组态、PROFIBUS 总线存取协议、PROFIBUS行规、LonWorks技术特点、LonTalk协议等相关内容;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对现场总线进行选型;能够设计基于现场总线的一般控制系统。 教材:雷霖:《现场总线控制网络技术(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推荐参考书: 1.杨卫华,《现场总路线网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甘永梅,《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高安邦,《LonWorks技术开发和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陈在平,《现场总线及工业控制网络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授课教师: 1.主讲教师要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2.能履行教师职责,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师德教风和较高的业务水平。 3.本课程要求教师应具备现场总线的特点、系统构成、监控组态软件原理,掌握工业网络传输控制方式、常用工业网络互连设备、FF通信模型及主要技术、FF功能块及FF的工业组态,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对现场总线进行选型;能够设计基于现场总线的一般控制系统。 教学与实验设施: 本课程在多媒体教室开展,多媒体要满足课程教学需要,能同时运行office的课件和相关的仿真软件。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教学方法要灵活,可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有些内容可以通过实物或图片演示。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和对话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外,指导学生对相关外延知识的获取能力。 课程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的考核应该包括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和期中成绩3个部分,实行百分制。其中平时成绩可以通过个人作业、学习态度、到课率及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定,期末考试可以采用开卷或闭卷形式,重点考查学生对工业控制组态与现场总线设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的优缺点(精)

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的优缺点1引言用于办公室和商业的以太网伴随着现场总线大战硝烟已悄悄地进入了控制领域,近年来以太网更是走向前台,发展迅速,颇引人注目。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工业自动化系统正向分布化、智能化的实时控 制方面发展,其中通信已成为关键,用户对统一的通信协议和网络的要求日益迫切。另一方面,Intran et/l nternet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企业从现场控制层到管理层能实现全面的无缝信息集成,并提供一个开放的基础构架,而目前的现场总线尚不能满足这些要求。现场总线的出现确实给工业自动化带来一场深层次的革命,但多种现场总线互不兼容,不同公司的控制器之间不能实现高速的实时数据传输,信息网络存在协议上的鸿沟,导致自动化孤岛”现象的出现,促使人们开始寻求新的出路并关注到以太网。同时现场总线的传输速率也远远不如工业以太网 传输速率快。2以太网与工业以太网2.1什么是以太网与工业以太网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该标准定义了在局域网(LAN)中采用的电缆类型和信号处理方法。以太网在互联设备之间以10?100Mbps的速率传 送信息包,双绞线电缆型号为10 Base T。以太网由于其低成本、高可靠性以及10Mbps 的速率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以太网技术。直扩的无线以太网可达11Mbps,许多制造供应商提供的产品都能采用通用的软件协议进行通信,开放性好。普通以太网应用到工业控制系统,这种网络叫工业以太网。 2.2以太网具有的优点(1)具有相当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目前已达到100Mbps),能提供足够的带宽;(2)由于具有相同的通信协议,Ethernet和TCP/IP很容易集成到IT (信息技术)世界;(3)能在同一总线上运行不同的传输协议,从而能建立企业的公共网络平台或基础构架;(4)在整个网络中,运用了交互式和开放的数据存取技术; (5)沿用多年,已为众多的技术人员所熟悉,市场上能提供广泛的设置、维护和诊断工具,成为事实上的统一标准;(6)允许使用不同的物理介质和构成不同的拓扑结构。2.3工业以太网的优点(1)基于TCP/IP的以太网采用国际主流标准,协议开放、完善不同厂商设备,容易互连具有互操作性;(2)可实现远程访问, 远程诊断;(3)不同的传输介质可以灵活组合,如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 (4)网络速度快,可达千兆甚至更快;(5)支持冗余连接配置,数据可达性 强,数据有多条通路抵达目的地;(6 )系统容易几乎无限制,不会因系统增大而出现不可预料的故障,有成熟可靠 的系统安全体系;(7)可降低投资成本。3主流应用层协议-工业以太网协议由于商用计算机普遍采用的应用层协议不能适应工业过程控制领域现场设备之间的实时通信,所以必须在以太网和TCP/IP协议的基础上,建立完整有效的通信服务模型,制定有效的实时通信服务机制,协调好工业现场控制系统中实时与非实时信息的传输,形成被广泛接受的应用层协议,也就是所谓的工业以太网协议。目前已经制定的工业以太网协议有MODBUS/TCP,HSE, EtherNet/IP, ProfiNet等。MODBUS/TCP协议是法国施耐德公司1999年公布的协议,以一种非常简单的方

现场总线的概念和特点

现场总线的概念和特点 1.什么是现场总线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工业设备实 现网络化管理控制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改善工业控制系统同样也需要在不同生产设备之间实现高效、可靠、标准化的互联,经过多年的努力,国际上最后公布了8 种现场总线。制定总线的初衷在于不同厂家的设备进行互连,可是,这8 种总线目前是不能完全互连的。 所谓现场总线,是指将现场设备(如数字传感器、变送器、仪表与执行机构等)与工业过程控制单元、现场操作站等互连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具有全数字化、分散、双向传输和多分支的特点,是工业控制网络向现场级发展的产物。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是集当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控制技术为一体的当代最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它适用于工业过程控制、制造业及楼宇自动化等领域,将成为现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主流。具有可靠性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通信速率快、系统安全、造价低廉、维护成本低等特点。现场总线技术使现场级设备的信息作为整个企业信息网的基础,提高了控制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运行可靠性,节省了系统的硬件和布线费用,方便了用户对系统的组态、管理和维护。 现场总线(Field b 山)技术是工业自动化最深刻变革之一。PLC 和工控机采用现场总线后可方便地作为νo 站和监控站连接在DCS 系统中。现场总线可以更容易地从现场获取设备信息,工厂操作员和管理人员能够对其过程进行更严格的控制,从而改进性能、增加过程的可用性和一致性。 当前,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现场总线技术与产品是Profibus、CanBus 与LonWorks,CC-link,DeviceNet,Modbus 等,后面分别予以简要说明。2.现场总线技术特征

西南科技大学《工业控制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期末复习题

西南科技大学2014-2015年《工业控制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按照地理分布距离和覆盖范围来看,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 2. 光纤分为单模和多模两种类型,其传输原理都是基于光的全反射。 3. 工业自动化网络控制系统不单单是一个完成数据传输的通信系统,还是一个借助网络完成控制功能的自控系统。 4.工厂自动化网络的分层结构为_现场设备层、车间监控层和工厂管理层三个层次。 5. 参照ISO/OSI标准模型,CAN通信模型包括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两层。 6. CAN的报文帧有以下四种类型:数据帧、远程帧、出错帧和超载帧。 7. 同步是数据传输中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报文帧的传送过程中有三种同步方式:位同步、字同步和帧同步。 8.工业控制系统经历了基地式仪表控制系统、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等主要阶段。 9.CAN总线是有效支持分布式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从定位时的同步方式考虑,它属于异步通信。 10.现场总线是用于过程自动化和制造自动化最底层的现场设备或现场仪表互连的通信网络,是现场通信网络与控制系统的集成。 11.CAN总线支持位仲裁的介质访问方式,是多主工作方式。

12.CAN通信协议规定了4种不同类型的帧:数据帧,远程帧,错误帧,过载帧。 13.CAN总线上用显性和隐性两个互不的逻辑值表示0和1。 14.CAN协议可以检测到位错误,填充错误,CRC错误,格式错误,应答错误。 15. CAN总线是多主工作方式,任意节点可以主动发送信息。通过非破坏性总线仲裁机制解决多节点同时发送时的冲突问题。 16.CAN的ISO/OSI参考模型包括两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17.CAN空闲时网络电平保持隐性1位。 18.现场总线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式、双向传输、多分支结构的通信网络。 19.RS-422接口通信需要4根线,它是全双工的,RS-485接口通信需要2根线,它是半双工的。 20.Modbus基于串行链路的通信方式有ASCII和RTU。 21.PROFIBUS-DP协议的两个主要部分是用户接口层和直接数据链接映射层。 22.目前的PROFIBUS标准IEC61158提供了三种传输方式: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23.基于PROFIBUS的远程监控系统由三层组成:底层控制层、SCADA层(现场监控层)、远程监控层。 24.CAN的直接通信距离最远达10km ,通信速率最高可达1Mbps。 25.DeviceNe的应用层采用的是控制与信息协议(CIP),CIP也是ControlNet/和Ethernet/IP所采用的应用层协议。 26.报文接受节点根据网络上报文的目的地址段是否与自己的地址相同,来判断报文是否是发给自己的。 27.CIP要发送的报文分为显式报文和隐式报文两种。

工业现场总线体系介绍

1.现场总线概述 现场总线(Field bus)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工业数据总线,它主要解决工业现场的智能化仪器仪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现场设备间的数字通信以及这些现场控制设备和高级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问题。由于现场总线简单、可靠、经济实用等一系列突出的优点,因而受到了许多标准团体和计算机厂商的高度重视。 它是一种工业数据总线,是自动化领域中底层数据通信网络。简单说,现场总线就是以数字通信替代了传统4-20mA模拟信号及普通开关量信号的传输,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全数字、双向、多站的通信系统。现场总线应用行业:现场总线的产生对工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国民经济的增长

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现场总线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医药、冶金、加工制造、交通运输、国防、航天、农业和楼宇等领域。 现场总线是应用在生产现场与微机化测量控制设备之间实现双向串行多节点通信的系统也称为开放式.全数字化.多点通信的底层控制网络。 ①现场总线的定义: 现场总线是用于现场仪表与控制室之间的一种“全数字化,双向.多变量,多点多站的通信系统”其本质含义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现场通信网络、现场设备互连、互操作性、分散功能模块和开放式互连网络 ②现场总线的优点: 实现了全数字化通信,不同厂家产品互操作;实现了真正的分布式控制(分散式控制):可以传送多个过程变量的同时可将仪表标识符和简单诊断信息一并传送,可以产生最先进的现场仪表,多变量变送器;提高了测试精度;增强了系统的自治性。 现场总线特征 (1) 全数字化通信 (2) 开放型的互联网络 (3) 互可操作性与互用性 (4) 现场设备的智能化 (5) 系统结构的高度分散性 (6) 对现场环境的适应性 现场总线特点及缺陷 现场控制设备具有通信功能,便于构成工厂底层控制网络。 通信标准的公开、一致,使系统具备开放性,设备间具有互可操作性。 功能块与结构的规范化使相同功能的设备间具有互换性。 控制功能下放到现场,使控制系统结构具备高度的分散性。 现场总线总线优点 现场总线使自控设备与系统步入了信息网络的行列,为其应用开拓了更为广阔的

Dupline现场总线简介

现场总线
现场总线的定义: 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全数字、双向、多站的通信系统。主要 解决工业现场的智能化仪器仪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现场设备间的数字通信以 及这些现场控制设备和高级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问题 现场总线的特点: (1)现场控制设备具有通信功能,便于构成工厂底层控制网络。 (2)通信标准的公开、一致,使系统具备开放性,设备间具有互可操作性。 (3)功能块与结构的规范化使相同功能的设备间具有互换性。控制功能下放到 (4)现场,使控制系统结构具备高度的分散性。 现场总线的优点: (1)现场总线使自控设备与系统步入了信息网络的行列,为其应用开拓了更为 广阔的领域; (2)一对双绞线上可挂接多个控制设备, 便于节省安装费用; (3)节省维护开销; (4)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5)为用户提供了更为灵活的系统集成主动权。 Dupline 现场总线的主要应用优势 1、自由的拓扑结构可以持久的,灵活的以及方便的一步步安装 2、友好的用户界面:易于编写地址和测试,易于从 PC/PLC 机读取数据 3、高亢电子干扰性能,不需要屏蔽电缆,可利用现存的电缆/导线管/管道 4、10km 以内的数据通信不需要信号中继器 5、仪表系统可与 Dupline 的门-照明灯-远程控制及负载开关结合起来 6、与普通系统相比经济实惠 7、后期维护比传统布线更方便、简单。 通信原理: Dupline?信号传输基于时分复用原理,相对传统的面向信息的方法而言,能 使简单信号的传输更加有效。因此,Dupline?运行的的载波频率可低至 1 kHz, 这也是 Dupline?传输距离远、 抗扰性高和稳定性高的关键所在。 控制器产生的方 波信号有一个 8 ms 同步期,随后是 128 个长度为 1ms 的脉冲。这条 136ms 的脉 冲串不断重复。 每个脉冲定义一个时隙,分配到具体脉冲号的模块则可传输和接 收信息。因此,实际上 I/O 模块是互用(交替使用)两条线。不论网络的节点数 量和主要信号如何,Dupline?系统的响应时间通常低于 272ms. 拓扑结构: 总线系统的拓扑指确定采用哪一种电缆布线方式。Dupline?采用 完全自由的拓扑结构,构建的网络可以是线型、环型、星型或其中几 种的组合。这种拓扑结构便于规划,为任何时候的变更和未来的系统 扩展提供了高度的灵活性。

工业控制与现场总线

工业控制与现场总线 基于IEC61850智能断路器IED通信接口设计 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班级:14级研11班 姓名:张浩 学号: 2014041004

0.摘要 智能断路器是智能化变电站的重要标志之一,智能断路器是由传统断路器与智能元件组合而成,在信息化和智能化方面与传统传统断路器有本质的区别[1]。随着电力系统越来越高的可靠性要求,智能断路器在电力系统发电、输电、配电各方面都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智能断路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力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别是在IEC61850Ed 2.0中着重对智能断路器IED信息建模和设备状态监测、分析和诊断内容做出重要的修改,对智能断路器提出更高的要求,以适应不断发展智能化变电站的需要。 本文介绍了标准版本的升级过程和Ed 2.0标准体系结构,通过与Ed 1.0进行对比,分析Ed 2.0标准对智能断路器产生的影响、对智能断路器的新要求,重点分析标准专门针对智能断路器等智能一次设备状态监测、分析与诊断内容。然后以智能断路器产品进行分析,依据IEC61850Ed 2.0的建模流程,对智能断路器状态监测的通信功能进行分解,将分析得到的逻辑节点、逻辑数据和数据属性进行归类,并根据低压智能断路器频繁操作的特点,扩展相应逻辑节点,搭建智能断路器完整信息功能模型,并对信息模型进行配置描述[2][3]。利用既可以模拟IEC61850标准的服务端,又可以模拟客户端的GF4600-IEC61850规约测试系统来获取智能断路器IED包括目录服务、读写操作、报文和日志形成等在内容,完成对智能断路器的一致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建的智能断路器信息模型符合一致性测试要求。 最后,以MOXA公司提供的嵌入式工控机UC-7122CE智能通讯服

工业常用总线总结

目录

INTERBUS系统用总线 工行业中,用于连接传感器/执行器的信号到计算机控制站,是一种开放的串行总线系统。距离:分布式,最长距离可达12.8km,系统安装费用低。传输介质:双绞线、光缆、红外线等,网络可在各种工业环境联接,并可混合使用。 PROFIBUS-DP/FMS总线 PROFIBUS – DP的DP即Decentralized Periphery。它具有高速低成本,用于设备级控制系统与分散式I/O的通信。它与PROFIBUS- PA(Process Automation )、PROFIBUS-FMS (Fieldbus Message CAN系统用总线

AS INTERFACE系统用总线 ASI现场总线能够直接连接二进制执行器和传感器,形成自动化底层控制系统,是属于现场总线(FIELDBUS)下层设备层的监控网络系统; 是一个比较小的低成本的属于设备层的总线技术。 Device Net系统用总线 Devicenet是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技术的开放型、符合全球工业标准的低成本、高性能的通信网络,最初由美国Rockwell公司开发应用。 Devicenet现已成为国际标准IEC62026-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控制器设备接口》,并已被列为欧洲标准,也是实际上的亚洲和美洲的设备网标准。2002年10月DeviceNet被批准为中国国家标准 GB/T18858.3-2002,并于2003.4.1起实施。 目前,Devicenet技术属于"开放DeviceNet厂商协会"ODVA组织所有及推广。ODVA在世界范围拥有300多家著名自动化设备厂商的会员(如Rockwell、ABB、Omron等)。我国的ODVA组织由上海电器科学 件间的可互换性的同时,减少了配线和安装工业自动化设备的成本和时间。DeviceNet不仅仅使设备之间以一根电缆互相连接和通讯,更重要的是它给系统所带来的设备级的诊断功能。该功能在传统的I/O上是很难实现的。 Devicenet是一个开放的网络标准。规范和协议都是开放的,供货商将设备连接到系统时,无需为硬件,软件或授权付费。任何对DeviceNet技术感兴趣的组织或个人都可以从开放式DeciceNet供货商协会(ODVA)获得DeviceNet规范,并可以加入ODVA,参加对 EIB(Europe Installation BUS)用总线电缆

现场总线知识点汇总

现场总线知识点汇总 1. 现场总线定义:(1)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1158标准定义,现场总线是指安装在制造或过程区域的现场装置与控制室内的自动控制装置之间数字式、串行、多点通信的数据总线。(2)应用在生产现场,在测量控制设备之间实现双向串行多节点数字通信技术。 2. 现场总线技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即3C技术)发展汇集成的结合点,是信息技术、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发展到现场的结果。 2. 现场总线亦称为工业控制网络,已经成为控制网络技术的代名词。 3. 现场总线以测量控制设备作为网络节点,以双绞线等传输介质为纽带,把位于生产现场、具备了数字计算和数字通信能力的测量控制设备连接成网络系统,按公开、规范的通信协议,在多个测量控制设备之间、以及现场设备与远程监控计算机之间,实现数据传输与信息交换,形成适应各种应用需求的自动控制系统。(三要素:网络节点、传输介质、通信协议) 4. 与一般的电信网和一般的计算机网络相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特别强调可靠性和实时性,现场总线的数据通信是以引发物质或能量的运动为最终目的。 5. 现场总线产生的背景和时代需求: 处于企业生产过程底层的测量自动化系统,由于设备之间采用传统的一对一连线,用电压、电流的模拟信号进行测量控制,或采用自成体系的封闭式的集散系统,难以实现设备之间以及系统与外界之间的信息交换,使自动化系统成为“信息孤岛”。要实现整个企业的信息集成,要实施综合自动化,就要构建运行在生产现场、性能可靠、造价低廉的工厂底层网络,完成现场自动化设备之间的多点数字通信,实现底层现场设备之间、以及生产现场与外界的信息交换。现场总线作为现场设备之间互联的控制网络,沟通了生产过程现场控制设备之间及其与更高控制管理层网络之间的联系,为彻底打破自动化系统的信息孤岛僵局创造了条件。 6. 工业自动控制系统历史 (1)20世纪50年代,模拟仪表控制系统(ACS); (2)20世纪60年代,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 (3)20世纪70年代,集散控制系统(DCS); (4)20世纪90年代,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7. FCS特点: 1)FCS的信号传输实现了全数字化 2)FCS系统结构是全分散式 3)FCS的现场设备具有互操作性 4)FCS的技术和标准实现了全开放 5)FCS的环境适应性与总线供电 8.集散控制系统的不足: 从结构上看,在系统的一个局部,或者子系统,基本上还是集中式控制,系统分散得不够彻底,集中式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现场仍采用模拟信号,电缆较多,成本较高。各公司的DCS各有各的标准,不能实现互联。 9. 现场总线的发展现状: 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标准协会(IEC/ISA)自1984年起现场总线标准工作,但统一的标准至今仍未完成。 1)技术原因。目前尚没有一种现场总线对所有应用领域在技术上都是最优的。 2)利益驱动。导致自动化行业形成多种总线技术标准并存现状。现场总线的国际标准一直未能统一,真正实现开放性远未达到。将以太网应用于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的呼声越来越高,

工业现场总线的应用

摘要 现场总线FF(Field Bus)的概念起源于70年代,现场总线已经发展成为集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现场控制、生产管理等内容为一体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Field-bus Control System)。它将通信线一直延伸到生产现场生产设备,用于过程和制造自动化的现场设备或现场仪表互连的现场通信网络,将传统的DCS三层网络结构变成两层网络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可靠性,实现了控制管理一体化的结构体系。 本文介绍了CAN总线技术,以及CAN总线在以摩托罗拉16位单片机MC9S12为中央控制器的某汽车仪表系统中的应用,并对该系统总体结构及其中CAN通信模块的软硬件设计作了说明。 关键词:现场总线,PROFIBUS-DP,CAN总线,MC9S12,汽车,仪表

Abstract Fieldbus FF (Field Bus) concept originated in the 70's, Fieldbus has developed into computer network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field control, production management, etc. as one of the field bus control system FCS (Field-bus Control System). Communication line will extend to the production site has been producing equipment for process and manufacturing automation equipment or field instrument field-site communication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the traditional DCS network structure into a two-tier network architecture, reduce costs,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control and management to achieve the integration of architectur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AN Bus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of CAN Bus in MOTOROLA-16-bit single chip MC9S12 central controller for a car instrument system. It also explains the system in the overall structure and the design of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CAN communication modules. Keyword:Field Bus, CAN Bus ,Car instrument

《现场总线与工业控制网络》课程标准

页眉内容 《现场总线与工业控制网络》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31331Z18 学时数:30学时(其中:理论18学时实践12学时) 课程类型:理论+实践开课学期:(第4学期) 适用专业:高速铁道技术专业(通号方向)开课单位:电子信息系 编写时间:2013年12月] 一、课程定位和目标 课程定位:《现场总线与工业控制网络》课程是高速铁道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为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场总线网络拓扑结构,掌握现场总线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掌握主要连接件和接口设备使用和维护,了解硬件和软件组态操作,了解现场总线工程与设计,为日后在高速铁路现场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先修课是《工业控制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后续课程是《高铁信号集中监测系统》、《高速列车调度指挥系统》。该课程为必修课。安排在高速铁道技术专业的第四学期学习。 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建立现场总线的概念、基本特点,建立DNS和FCS概念,了解DCS和FCS 系统设备和系统结构,了解计算机网络及工业网络体系结构、网络模式、工业网络通信概念、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了解PP的主要连接件和接口设备以及硬件连接、组态技术,PRDPIBUS的主要技术、CAN总线技术协议、工业以太网的通信方案。理解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PP通信模型及其主要技术、PP功能块及PP工业组态,理解PRDPIBUS通信技术,理解CAN物理层以及总线器件工作原理,理解工业以太网的实时通信技术,控制器工作原理。要求学生具备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正常运行的维护和故障检修能力,具有一定的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具体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如表1所示。

工业现场总线体系介绍模板

工业现场总线体系 介绍

1.现场总线概述 现场总线(Field bus)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工业数据总线,它主要解决工业现场的智能化仪器仪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现场设备间的数字通信以及这些现场控制设备和高级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问题。由于现场总线简单、可靠、经济实用等一系列突出的优点,因而受到了许多标准团体和计算机厂商的高度重视。 它是一种工业数据总线,是自动化领域中底层数据通信网

络。简单说,现场总线就是以数字通信替代了传统4-20mA模拟信号及普通开关量信号的传输,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全数字、双向、多站的通信系统。现场总线应用行业:现场总线的产生对工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现场总线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医药、冶金、加工制造、交通运输、国防、航天、农业和楼宇等领域。 现场总线是应用在生产现场与微机化测量控制设备之间实现双向串行多节点通信的系统也称为开放式.全数字化.多点通信的底层控制网络。 ①现场总线的定义:现场总线是用于现场仪表与控制室之间的一种“全数字化,双向.多变量,多点多站的通信系统”其本质含义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现场通信网络、现场设备互连、互操作性、分散功能模块和开放式互连网络②现场总线的优点:实现了全数字化通信,不同厂家产品互操作;实现了真正的分布式控制(分散式控制):能够传送多个过程变量的同时可将仪表标识符和简单诊断信息一并传送,能够产生最先进的现场仪表,多变量变送器;提高了测试精度;增强了系统的自治性。

现场总线特征 (1) 全数字化通信 (2) 开放型的互联网络 (3) 互可操作性与互用性 (4) 现场设备的智能化 (5) 系统结构的高度分散性 (6) 对现场环境的适应性 现场总线特点及缺陷 现场控制设备具有通信功能,便于构成工厂底层控制网络。 通信标准的公开、一致,使系统具备开放性,设备间具有互可操作性。 功能块与结构的规范化使相同功能的设备间具有互换性。 控制功能下放到现场,使控制系统结构具备高度的分散性。 现场总线总线优点 现场总线使自控设备与系统步入了信息网络的行列,为其应用开拓了更为广阔的领域; 一对双绞线上可挂接多个控制设备,便于节省安装费用; 节省维护开销;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为用户提供了更为灵活的系统集成主动权。 现场总线总线缺点

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的优缺点(精)

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的优缺点 1 引言用于办公室和商业的以太网伴随着现场总线大战硝烟已悄悄地进入了控制领域,近年来以太网更是走向前台,发展迅速,颇引人注目。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工业自动化系统正向分布化、智能化的实时控制方面发展,其中通信已成为关键,用户对统一的通信协议和网络的要求日益迫切。另一方面,Intranet/Internet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企业从现场控制层到管理层能实现全面的无缝信息集成,并提供一个开放的基础构架,而目前的现场总线尚不能满足这些要求。现场总线的出现确实给工业自动化带来一场深层次的革命,但多种现场总线互不兼容,不同公司的控制器之间不能实现高速的实时数据传输,信息网络存在协议上的鸿沟,导致“自动化孤岛”现象的出现,促使人们开始寻求新的出路并关注到以太网。同时现场总线的传输速率也远远不如工业以太网传输速率快。 2 以太网与工业以太网 2.1 什么是以太网与工业以太网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该标准定义了在局域网(LAN)中采用的电缆类型和信号处理方法。以太网在互联设备之间以10~100Mbps的速率传送信息包,双绞线电缆型号为10 Base T。以太网由于其低成本、高可靠性以及10Mbps的速率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以太网技术。直扩的无线以太网可达 11Mbps,许多制造供应商提供的产品都能采用通用的软件协议进行通信,开放性好。普通以太网应用到工业控制系统,这种网络叫工业以太网。 2.2 以太网具有的优点(1)具有相当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目前已达到100Mbps),能提供足够的带宽;(2)由于具有相同的通信协议,Ethernet和TCP/IP很容易集成到IT(信息技术)世界;(3)能在同一总线上运行不同的传输协议,从而能建立企业的公共网络平台或基础构架;(4)在整个网络中,运用了交互式和开放的数据存取技术;(5)沿用多年,已为众多的技术人员所熟悉,市场上能提供广泛的设置、维护和诊断工具,成为事实上的统一标准;(6)允许使用不同的物理介质和构成不同的拓扑结构。 2.3 工业以太网的优点(1)基于TCP/IP的以太网采用国际主流标准,协议开放、完善不同厂商设备,容易互连具有互操作性;(2)可实现远程访问,远程诊断;(3)不同的传输介质可以灵活组合,如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4)网络速度快,可达千兆甚至更快;(5)支持冗余连接配置,数据可达性强,数据有多条通路抵达目的地;(6

工业常用总线总结

目录 INTERBUS系统用总线 ----------------------------------------------------------------------2 PROFIBUS-DP/FMS总线 -------------------------------------------------------------------2 CAN系统用总线 ------------------------------------------------------------------------------2 AS INTERFACE系统用总线-----------------------------------------------------------------3 DEVICE NET系统用总线--------------------------------------------------------------------3 EIB(EUROPE INSTALLATION BUS)用总线电缆 ----------------------------------------4 1553B总线 ------------------------------------------------------------------------------------4 MIC总线----------------------------------------------------------------------------------------4 VXI总线(我国军用) ----------------------------------------------------------------------5 LXI总线技术 ----------------------------------------------------------------------------------5 PXI总线 ----------------------------------------------------------------------------------------6

现场总线与工业控制网络实训指导书

技能训练1 局域网的组成与调试 一、目的要求:通过本次实训,让学生认识构成局域网硬件部件,如网线,网卡,集线,建立计算机网络连接的拓朴结构,学会使用ping命令测试自身网络是否通,学会使用ping命令测试与网络上某台计算机是否通。 二、实训任务:将实训室里的计算机组建成一个局域网,测试自己所用的计算机网络配置正常,使用IP 地址测试与其他计算机是否网络通。 三、实训内容 硬件方面: 1.认识网线:又绞线,水晶头; 2.网尗;网卡加载与卸载; 用鼠标放在桌面上的“计算机”图标上,单击鼠标左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设备管理”,打开了“设备管理器”窗口

在打开的窗口里用鼠标左键单击“网络适配器”项前面的三角符号,出现网络中安装的网卡,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上有“卸载”命令。 3.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 图1 集线器 图2 交换机 图3 路由器 软件方面:

2.Ping命令; ⑴测试本台计算机网络设置是否正确。用鼠标单击屏幕左下角“开始”,在弹出的菜单上选择“运行”, 在打开的文本框里输入“ping 127.0.0.1”。如果屏幕显示”如下图: ⑵测试与其他计算机的网络是否通 用鼠标单击屏幕左下角“开始”,在弹出的菜单上选择“运行”,在打开的文本框里输入“ping IP地址”。如果屏幕显示”如上图,说明与该计算机网络是通的。如果测试的结果如下图说明自己的计算机与IP地址对应的计算机不通。 技能训练2 利用局域网进行文件传输 一、目的要求:通过本次实训,让学生认识文件的共享需要两个角色的操作,一是被共享者,另一个是访问者。认识GUEST用户,学会进行文件共享的设置,学会文件夹共享的设置,学会对共享文件的访问,学会利用局域网访问网络中任何一台计算机。 二、实训任务:老师所用的计算机是被共享者,学生所用的计算机是共享者。利用网络共享,学生用自己的计算机将教师机上共享的文件复制,粘贴在自己的桌面上。 三、实训内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