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思科X.25协议详解

思科X.25协议详解

C H A P T E R 17Chapter Goals

?

Discuss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X.25 protocol.?

Describe the basic functions and components of X.25.?Describe the frame formats of X.25.

X.25

Introduction

X.25 is an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 (ITU-T) protocol standard for WAN communications that defines how connections between user devices and network devices are established and maintained. X.25 is designed to operate effectively regardless of the type of systems connected to the network. It is typically used in the packet-switched networks (PSNs) of common carriers, such as the telephone companies. Subscribers are charged based on their use of the network. The development of the X.25 standard was initiated by the common carriers in the 1970s. At that time, there was a need for WAN protocols capable of providing connectivity across public data networks (PDNs). X.25 is now administered as a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y the ITU-T.

X.25 Devices and Protocol Operation

X.25 network devices fall into three general categories: data terminal equipment (DTE), data

circuit-terminating equipment (DCE), and packet-switching exchange (PSE). Data terminal equipment devices are end systems that communicate across the X.25 network. They are usually terminals, personal computers, or network hosts, and are located on the premises of individual subscribers. DCE devices are communications devices, such as modems and packet switches, that provide the interface between DTE devices and a PSE, and are generally located in the carrier’s facilities. PSEs are switches that compose the bulk of the carrier’s network. They transfer data from one DTE device to another through the X.25 PSN. Figure 17-1 illustrat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three types of X.25 network devices.

Chapter17X.25 X.25 Devices and Protocol Operation

Chapter17X.25

X.25 Devices and Protocol Operation

Chapter17X.25 The X.25 Protocol Suite

Chapter17X.25

The X.25 Protocol Suite

Chapter17X.25 The X.25 Protocol Suite

?Packet Type Identifier (PTI)—Identifies the packet as one of 17 different PLP packet types.

?User Data—Contains encapsulated upper-layer information. This field is present only in data packets. Otherwise, additional fields contain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re added.

Link Access Procedure, Balanced

LAPB is a data link layer protocol that manages communication and packet framing between DTE and

DCE devices. LAPB is a bit-oriented protocol that ensures that frames are correctly ordered and

error-free.

Three types of LAPB frames exist: information, supervisory, and unnumbered. The information frame

(I-frame) carries upper-layer information and some control information. I-frame functions include

sequencing, flow control, and error detection and recovery. I-frames carry send- and receive-sequence

numbers. The supervisory frame (S-frame) carries control information. S-frame functions include

requesting and suspending transmissions, reporting on status, and acknowledging the receipt of I-frames.

S-frames carry only receive-sequence numbers. The unnumbered frame (U frame) carries control

information. U-frame functions include link setup and disconnection, as well as error reporting. U

frames carry no sequence numbers.

The X.21bis Protocol

X.21bis is a physical layer protocol used in X.25 that defines th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procedures

for using the physical medium. X.21bis handles the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of the physical medium

connecting DTE and DCE devices. It supports point-to-point connections, speeds up to 19.2 kbps, and

synchronous, full-duplex transmission over four-wire media. Figure 17-5 shows the format of the PLP

packet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LAPB frame and the X.21bis frame.

Chapter17X.25

LAPB Frame Format

Chapter17X.25 X.121 Address Format

Chapter17X.25

Summary

Chapter17X.25 Review Questions

STP生成树协议原理及配置--从入门到精通

STP生成树协议原理及配置—从入门到精通 生成树协议(Spanning-Tree Protocol,以下简称STP)是一个用于在局域网中消除环路的协议。运行该协议的交换机通过彼此交互信息而发现网络中的环路,并适当对某些端口进行阻塞以消除环路。由于局域网规模的不断增长,STP已经成为了当前最重要的局域网协议之一。 STP的算法 STP将一个环形网络生成无环拓朴的步骤: 选择根网桥(Root Bridge) 选择根端口(Root Ports) 选择指定端口(Designated Ports) 选择根网桥的依据 网桥ID(BID) 网桥ID是唯一的,交换机之间选择BID值最小的交换机作为网络中的根网桥 STP选择根网桥举例 根据网桥ID选择根网桥 选择根端口的依据 在非根网桥上选择一个到根网桥最近的端口作为根端口 选择根端口的依据是: 根路径成本最低 直连(上游)的网桥ID最小 端口(上游)ID最小 根路径成本 根路径成本(开销)-是网桥到根网桥的路径上所有链路的成本之和,默认10M/100M自适应的路径开销为200000 STP选择根端口举例 在非根桥上,选择一个根端口(RP) 选择指定端口的依据 在每个网段上,选择1个指定端口 根桥上的端口全是指定端口 非根桥上的指定端口: 根路径成本最低

端口所在的网桥的ID值较小 端口ID值较小 STP选择指定端口举例 在每个网段选择1个指定端口(DP) STP计算结果 经过STP计算,最终的逻辑结构为无环拓朴 STP举例 经过STP计算后的逻辑拓朴 BPDU(桥协议数据单元) 交换机之间使用BPDU来交换STP信息 BPDU 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 -桥协议数据单元 使用组播发送BPDU,组播地址为: 01-80-c2-00-00-00 BPDU分为2种类型: 配置BPDU -用于生成树计算 拓朴变更通告(TCN)BPDU -用于通告网络拓朴的变化 BPDU包含的关键字段 STP使用BPDU选择根网桥2-1 交换机启动时,假定自己是根网桥,在向外发送的BPDU中,根网桥ID 字段填写自己的网桥ID STP使用BPDU选择根网桥2-2 当接收到其他交换机发出的BPDU后,比较网桥ID,选择较小的添加到根网桥ID中 STP使用BPDU计算根路径成本2-1 根网桥发送根路径成本为0的BPDU STP使用BPDU计算根路径成本2-2 其他交换机接收到根网桥的BPDU后,在根路径成本上添加接收接口的路径成本,然后转发 生成树端口的状态 生成树计时器 STP状态机 在STP选举过程中,端口是不能转发用户数据的。端口一开始处于阻塞状态,这个状态只能接收BPDU;

理解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

快速生成树协议(802.1w) 注:本文译自思科的白皮书Understanding 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802.1w). ---------------------------------------------------------------------------------------------------------------------- 介绍 Catalyst 交换机对RSTP的支持 新的端口状态和端口角色 端口状态(Port State) 端口角色(Port Roles) 新的BPDU格式 新的BPDU处理机制 BPDU在每个Hello-time发送 信息的快速老化 接收次优BPDU 快速转变为Forwarding状态 边缘端口 链路类型 802.1D的收敛 802.1w的收敛 Proposal/Agreement 过程 UplinkFast 新的拓扑改变机制 拓扑改变的探测 拓扑改变的传播 与802.1D兼容 结论 ---------------------------------------------------------------------------------------------------------------------- 介绍 在802.1d 生成树(STP)标准设计时,认为网络失效后能够在1分钟左右恢复,这样的性能是足够的。随着三层交换引入局域网环境,桥接开始与路由解决方案竞争,后者的开放最短路由协议(OSPF)和增强的内部网关路由协议(EIGRP)能在更短的时间提供备选的路径。 思科引入了Uplink Fast、Backbone Fast和Port Fast等功能来增强原始的802.1D标准以缩短桥接网络的收敛时间,但这些机制的不足之处在于它们是私有的,并且需要额外的配置。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IEEE802.1w)可以看作是802.1D标准的发展而不是革命。802.1D 的术语基本上保持相同,大部分参数也没有改变,这样熟悉802.1D的用户就能够快速的配置新协议。在大多数情况下,不经任何配置RSTP的性能优于思科的私有扩展。802.1w能够基于端口退回802.1D以便与早期的桥设备互通,但这会失去它所引入的好处。

RSTP快速生成树协议的配置课程设计

石河子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网络技术>课程设计成果报告
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
题目名称:
利用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 实现现交换机之间的冗余链路备份
专 班 学
业: 级: 号: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科 2012(一)班 2012508013 蒋 曹 能 传 凯 东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二○一五

一 月 七




一 课题介绍 ......................................................................................................................................................... - 3 1.1 课题名称 ............................................................................................................................................... - 3 1.2 课题简介 ............................................................................................................................................... - 3 1.3 课题拓展 ............................................................................................................................................... - 3 二 RSTP 简介....................................................................................................................................................... - 3 三 实验环境介绍 ................................................................................................................................................. - 5 3.1 实验软硬件环境 ................................................................................................................................... - 5 3.2 实验参数 ............................................................................................................................................... - 5 3.3 实验拓扑图 ........................................................................................................................................... - 8 四 实验内容 ......................................................................................................................................................... - 8 五 实验详细步骤 ................................................................................................................................................. - 9 5.1 绘制实验拓扑 ....................................................................................................................................... - 9 5.2 交换机及 PC 的基本配置 .................................................................................................................... - 9 5.3 Spanning-tree 的配置 .......................................................................................................................... - 13 5.3 链路测试 ............................................................................................................................................. - 14 六 课题总结 ....................................................................................................................................................... - 17 附录 A 参考文献................................................................................................................................................ - 18 -

Cisco交换机之STP协议简单详解

Cisco交换机之STP协议简单详解及实验 Cisco交换机之STP协议简单详解及实验 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掌握通过交换机组网,但是,怎样加强企业网络的可靠性呢?在实际网络环境中,可以通过物理环路解决网络的可靠性,当一跳链路断开或者出现故障,另一条链路任然可以传输数据,但是,在交换网络中,当交换机收到一个未知目的地址的数据帧,交换机会广播出去,这样,在交换网络中,就会产生一个双向广播环,甚至广播风暴,导致交换机死机。 本章的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 生成树协议),它就是在逻辑上断开物理环路,防止产生广播风暴,而一旦正在用的线路出现故障,被逻辑断开的线路又重新接通,继续传输数据。 在介绍STP之前,首先回顾一下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1)交换机通过学习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生成MAC地址表。 (2)交换机查看数据帧的目标MAC地址,根据MAC地址表转发数据。 (3)如果交换机MAC地址表中没有匹配项,则向除了收到这个数据帧的端口以外的所有端口广播这个数据帧。 如果在一个物理环路的网络中,交换机收到一个未知目标地址的数据帧,它会向其他交换机广播,而其他交换机也没有相应的MAC地址对应,又会向除接受端口之外的端口广播,这样,在网络中就产生了双向广播环。 一.STP概述 1.STP叫做生成树协议,就是把一个环形的结构改变成一个树形的结构 二.STP工作原理 1.生成树算法 (1)选择根网桥(Root Bridge) 选择根网桥的依据是网桥ID(8字节的字段)前2字节为网桥优先级(范围是0--65535,默认值是32768),后6字节是网桥的MAC地址。 (2)选择根端口(Root Ports) 选择根端口的依据按照顺序是: 到根网桥最底的根路径成本 直连的网桥ID最小 端口ID最小 下面是带宽与路径成本的关系 链路带宽(Mb/s)路径成本 10 100 16 62 45 39 100 19 155 14 622 6 1000 4 10000 2 端口ID是一个2字节的STP参数,前8位是端口优先级(范围是0--255,默认是128)后8位是端口编号,注意:端口编号不是端口号,但是端口号低的端口,端口编号值也较小。

STP 生成树协议配置

实验八生成树配置 实验1 【实验名称】 生成树协议STP 【实验目的】 理解生成树协议STP的配置及原理。 【背景描述】 某学校为了开展计算机教学和网络办公,建立了一个计算机教室和一个校办公区,这两处的计算机网络通过两台交换机互连组成内部校园网,为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网络管理员用2条链路将交换机互连,现要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使网络避免环路。 本实验以2台S2126G交换机为例,2台交换机分别命名为SwitchA, SwitchB。PC1与PC2在同一个网段,假设IP地址分别为192.168.0.137,192.168.0.136,网络掩码为255.255.255.0 。 【实现功能】 使网络在有冗余链路的情况下避免环路的产生,避免广播风暴等。 【实验拓扑】 F0/3F0/3 【实验设备】 S2126G(2台) 【实验步骤】

第一步:在每台交换机上开启生成树协议.例如对SwitchA做如下配置: SwitchA#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A(config)#spanning-tree !开启生成树协议 SwitchA(config)#end 验证测试:验证生成树协议已经开启 SwitchA#show spanning-tree !显示交换机生成树的状态 StpVersion : MSTP SysStpStatus : Enabled BaseNumPorts : 24 MaxAge : 20 HelloTime : 2 ForwardDelay : 15 BridgeMaxAge : 20 BridgeHelloTime : 2 BridgeForwardDelay : 15 MaxHops : 20 TxHoldCount : 3 PathCostMethod : Long BPDUGuard : Disabled BPDUFilter : Disabled ###### MST 0 vlans mapped : All BridgeAddr : 00d0.f8ef.9e89 Priority : 32768 TimeSinceTopologyChange : 0d:0h:0m:8s TopologyChanges : 0 DesignatedRoot : 800000D0F8EF9D09 RootCost : 200000 RootPort : Fa0/1 CistRegionRoot : 800000D0F8EF9E89 CistPathCost : 0 SwitchA#show spanning-tree interface fastthernet 0/1 !显示交换机接口fastthernet 0/1的状态 PortAdminPortfast : Disabled PortOperPortfast : Disabled PortAdminLinkType : auto PortOperLinkType : point-to-point PortBPDUGuard: Disabled PortBPDUFilter: Disabled

交换机生成树协议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交换机生成树协议 篇一:交换机生成树协议指导书 交换机生成树协议指导说明 一、实训目的: 掌握生成树一些的启动和配置方法,掌握生成树协议的查看命令。 二、背景描述: 你是某公司的网管,为保证公司里的网络正常通讯,你将三台交换机连接起来,但是这样会出现环路,你必须想一个方法来清除交换机的环路。 三、实训设备: 1.电脑 2.思科模拟器packettracer 三、实训任务 任务:交换机生成树协议 四、实训步骤 任务:交换机生成树协议 默认的,在思科设备上,生成树协议是开启的,但是在

其他厂家的设备中,生成树协议是关闭的,需要手动开启。 在Vlan1-3上面开启生成树协议 switch(config)#spanning-treevlan1-3 开启所有access接口的端口快速转换功能 switch(config)#spanning-treeportfastdefault 在Vlan1-3上面关闭生成树协议 switch(config)#nospanning-treevlan1-3 在所有Vlan端口上开启生成树协议 switch(config)#spanning-treemodepvst 在所有Vlan端口上开启快速生成树协议 switch(config)#spanning-treemoderapid-pvst 配置生成树协议的优先级 switch(config)#spanning-treevlanxxpriority参 数;xx指的是vlanid 设置根交换机(主) switch(config)#spanning-treevlanxxrootprimary设置根交换机(主) 设置根交换机(备) switch(config)#spanning-treevlanxxrootsecondary 设置Vlan端口优先级(一般来说,根端口的优先级为1)switch(config-if)#spanning-treevlanxxport-priority 参数设置根端口

Cisco交换机VLAN配置及生成树协议

实验六交换机VLAN配置及生成树协议 6.1 交换机的VLAN (略,见课本) 6.2 交换机生成树协议 (略,见课本) 6.3 实验六交换机VLAN配置及生成树协议 6.3.1实验目的 理解交换机VLAN的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了解VLAN协议IEEE 802.1Q。在掌握交换机基本配置操作的基础上,学会在交换机上对规划的VLAN作相应配置。 理解交换机生成树的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了解生成树协议802.1D与快速生成树协议802.1W,学会在交换机上设置生成树功能。 6.3.2 实验准备 (1)实验设备 ?锐捷路由组网实验台,每个机架上有4台锐捷路由器、4台锐捷交换机,本次实验每组使用2台锐捷交换机,一个机架可供2组同时做实验; ?带9针COM口、双10/100M网卡的PC机若干台。 ?PC机COM口连接交换机的console口配置用的连线: 说明:用锐捷路由组网实验台实验时:因为用户PC机本身的网卡 NIC1已插有RJ45 UTP线连接到机房核心交换机再连到实验机架上 的锐捷管理控制服务器,而后者已有串口线连接到机架上各交换机 的console口,PC机可通过使用HTTP Web网页的方法访问锐捷管 理控制服务器,间接由其串口向交换机的console口发出配置命令, 因此用户PC机COM口不再需要连接交换机的console口; ?PC机与交换机连接用的RJ45-to-RJ45 straight-through cable (RJ45 UTP直通线) 2根: 说明:用锐捷路由组网实验台实验时:因为用户PC机本身的网卡 NIC2已插RJ45 UTP直通线连接到实验台机架下部理线架上的相应插 座,因此只需用RJ45 UTP直通线将实验台下部的理线架上相应插座

Cisco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协议原理及配置

Cisco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协议原理及配置

实验8 Cisco 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 协议原理及配置 一、相关知识介绍 1、生成树协议的主要功能有两个:一是在利用生成树算法、在以太网络中,创建一个以某台交换机的某个 端口为根的生成树,避免环路。二是在以太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通过生成树协议达到收敛保护的目的。 2、根网桥的选择流程: (1)第一次启动交换机时,自己假定是根网桥,发出BPDU报文宣告。 (2)每个交换机分析报文,根据网桥ID选择根网桥,网桥ID小的将成为根网桥(先比较网桥优先级,如果相等,再比较MAC地址)。 (3)经过一段时间,生成树收敛,所有交换机都同意某网桥是根网桥。 (4)若有网桥ID值更小的交换机加入,它首先通告自己为根网桥。其它交换机比较后,将它当作新的根网桥而记录下来。 3、RSTP 协议原理 STP并不是已经淘汰不用,实际上不少厂家目前还仅支持STP。STP的最大缺点就是他的收敛时间太长,对于现在网络要求靠可靠性来说,这是不允许的,快速生成树的目的就是加快以太网环路故障收敛 的速度。 (1)RSTP 5种端口类型 STP定义了4种不同的端口状态,监听(Listening),学习(Learning),阻断(Blocking)和转发(Forwarding),其端口状态表现为在网络拓扑中端口状态混合(阻断或转发),在拓扑中的角色(根 端口、指定端口等等)。在操作上看,阻断状态和监听状态没有区别,都是丢弃数据帧而且不学习MAC 地址,在转发状态下,无法知道该端口是根端口还是指定端口。RSTP有五种端口类型。根端口和指定端口这两个角色在RSTP中被保留,阻断端口分成备份和替换端口角色。生成树算法(STA)使用BPDU来决定端口的角色,端口类型也是通过比较端口中保存的BPDUB来确定哪个比其他的更优先。 1)根端口:非根桥收到最优的BPDU配置信息的端口为根端口,即到根桥开销最小的端口,这点和STP 一样。请注意图8-16上方的交换机,根桥没有根端口。按照STP的选择根端口的原则,SW-1和SW-2和根连接的端口为根端口。 2)指定端口:与STP一样,每个以太网网段段内必须有一个指定端口。假设SW-1的BID比SW-2 优先,而且SW-1的P1口端口ID比P2优先级高,那么P1为指定端口,如图8-17所示。

计算机网络实验三 生成树的协议配置

惠州学院《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三生成树的协议配置 一.实验目的 在掌握环路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性的基础上,学习STP的功能、原理及配置方法,从而了解利用冗余链路来提高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相关技术。 二.实验环境 1.交换机2台,二层三层均可,本实验使用的是二层交换机 2.实验用PC机2台 3.Console电缆2根 4.直连双绞线2根 5.交叉双绞线2根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1)掌握链路冗余的重要性。 (2)了解广播风暴对网络性能造成的影响。 (3)掌握STP、RSTP和MSTP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区别。 (4)学习生成树协议的配置方法。 四.网络拓扑图 五、实验步骤 生成树协议在部分交换机(如思科)上是自动打开的,管理员不需要进行配置。但在一些交换机(如锐捷)上默认是关闭的,如果网络中存在环路,则必须手动开启。根据如上的拓扑图,具体配置如下: 1.在交换机A上创建一个VLAN,然后将与PC1连接的端口添加到VLAN 10中。同时,将用于交换机之间连接的两个端口设置为tag模式。 Switch-A#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A(config)#vlan 10

Switch-A(config-vlan)#name test Switch-A(config-vlan)#exit Switch-A(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6 Switch-A(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Switch-A(config-if)#end Switch-A(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Switch-A(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itch-A(config-if)#exit Switch-A(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4 Switch-A(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itch-A(config-if)#end 2.在交换机B上创建一个VLAN,然后将与PC2连接的端口添加到VLAN 10中。同时,将用于交换机之间连接的两个端口设置为tag模式。 Switch-B#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B(config)#vlan 10 Switch-B(config-vlan)#name test Switch-B(config-vlan)#exit Switch-B(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6 Switch-B(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Switch-B(config-if)#end Switch-B(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Switch-B(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itch-B(config-if)#exit Switch-B(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4 Switch-B(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itch-B(config-if)#end 3.如果该交换机没有启用生成树协议,则分别在A和B交换机上启用相应的协议,以免产生环路。Cisco交换机开启生成树协议的命令为:spanning-tree vlan 1 Switch-A(config)#spanning-tree vlan 1 Switch-B(config)#spanning-tree vlan 1 锐捷交换机开启生成树协议的命令为:spanning-tree mode rstp 六、实验截图

交换机快速生成树协议配置

交换机生成树协议配置 一、实验目的: 1.理解生成树协议工作原理; 2.掌握快速生成树协议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P3 Cisco公司开发的packet tracer软件平台。 三、实验步骤: 1.打开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平台,构建网络拓扑图,如图1.1; 其中两台普通台式机的FastEthernet端口分别与两台2960交换机的FastEthernet0/7 端口用双绞线连接,两台交换机再用双绞线连接,端口号对应都是fastEthernet0/1、FastEhernet0/2。 图1.1 2.配置PC1的IP Address:192.168.0.7,Subnet 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0.1 PC2的IP Address:192.168.0.17,Subnet 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0.1 此时两台主机是已经彼此连通,可用ping命令检测,如图1.2;

图1.2 交换机之间经过传送BPDU协议单元选出跟交换机和根端口,以确定各端口的转发状态。有图1.1可看出两台交换机相连之间的四个端口有三个是“绿色的”,即处于转发,还有一个端口是“红色的”,即处于堵塞状态。一般交换的的生成树协议是开启的,生成树协议的开启保证了交换机之间的物理环路的断开,在逻辑上让一个端口处于“堵塞状态”备用,这样避免了网络上的广播风暴;当原来的网络不通时,即启用备用的堵塞端口,并进行重新选举根交换机和根端口。 但是,要更改生成树协议为快速生成树协议,需要手动进行配置。 3.对两个交换机都进行配置快速生成树协议,步骤相同如下: 首先划分fastEthernet0/7端口到vlan 2(即port vlan)如图1.3; 然后设置fastEthernet0/1-2两个端口为trunk端口(即tag vlan),如图1.4; 最后更改生成树协议为“快速生成树协议”,如图1.5。 图1.3

STP协议原理及配置

Cisco基础:STP协议原理及配置 【内容摘要】一、stp概述stp(生成树协议)是一个二层管理协议。在一个扩展的局域网中参与stp的所有交换机之间通过交换桥协议数据单元bpdu(bridgeprotocoldataunit)来实现;为稳定的生成树拓扑结构选择一个根桥;为每个交换网段选择一台指定交换机;将冗余路径上的交换机置为blocking,来消除网络中的环路。ieee802.1d是最早关于stp的标准,它提供了网络的动态冗余切换机制。stp使您能…… ----------------------------------------------------------------------------- 一、stp概述 stp(生成树协议)是一个二层管理协议。在一个扩展的局域网中参与stp的所有交换机之间通过交换桥协议数据单元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来实现;为稳定的生成树拓扑结构选择一个根桥;为每个交换网段选择一台指定交换机;将冗余路径上的交换机置为blocking,来消除网络中的环路。 ieee 802.1d是最早关于stp的标准,它提供了网络的动态冗余切换机制。stp使您能在网络设计中部署备份线路,并且保证: * 在主线路正常工作时,备份线路是关闭的。 * 当主线路出现故障时自动使能备份线路,切换数据流。 rstp(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stp的扩展,其主要特点是增加了端口状态快速切换的机制,能够实现网络拓扑的快速转换。 1.1 设置stp模式 使用命令config spanning-tree mode可以设置stp模式为802.1d stp或者802.1w rstp. 1.2 配置stp 交换机中默认存在一个default stp域。多域stp是扩展的802.1d,它允许在同一台交换设备上同时存在多个stp域,各个stp域都按照802.1d运行,各域之间互不影响。它提供了一种能够更为灵活和稳定网络环境,基本实现在vlan中计算生成树。 1.2.1 创建或删除stp 利用命令create stpd和delete stpd可以创建或删除stp. 缺省的default stp域不能手工创建和删除。 1.2.2 使能或关闭stp 交换机中stp缺省状态是关闭的。利用命令config stpd可以使能或关闭stp. 1.2.3 使能或关闭指定stp的端口 交换机中所有端口默认都是参与stp计算的。使用命令config stpd port可以使能或关闭指定的stp端口。 1.2.4 配置stp的参数 运行某个指定stp的stp协议后,可以根据具体的网络结构调整该stp的一些参数。交换机中可以调整以下的stp协议参数: * bridge priority * hello time * forward delay * max age 另外每个端口上可以调整以下参数: * path cost * port priority

第06章 RSTP(快速生成树协议)配置

第六章RSTP(快速生成树协议)配置 6.1 生成树简介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生成树协议的英文缩写。STP的目的是通过协商一条到根交换机的无环路径来避免和消除网络中的环路。它通过一定的算法,判断网络中是否存在环路并阻塞冗余链路,将环型网络修剪成无环路的树型网络,从而避免了数据帧在环路网络中的增生和无穷循环。 STP在网络中选择一个被称为根交换机的参考点,然后确定到该参考点的可用路径。如果它发现存在冗余链路,它将选择最佳的链路来负责数据包的转发,同时阻塞所有其它的冗余链路。如果某条链路失效了,就会重新计算生成树拓扑结构,自动启用先前被阻塞的冗余链路,从而使网络恢复通信。 MyPower S41xx以太网交换机所实现的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是生成树协议的优化版。其快速体现在根端口和指定端口进入转发状态的延时在某种条件下大大缩短,从而缩短了网络拓扑稳定需要的时间。 6.2 RSTP配置任务列表 只有启动RSTP后各项配置任务才能生效,在启动RSTP之前可以配置设备或以太网端口的相关参数。RSTP关闭后这些配置参数仍然有效。 RSTP 主要配置任务列表如下: ◆启动/关闭设备RSTP 特性 ◆启动/关闭端口RSTP 特性 ◆配置RSTP 的工作模式 ◆配置交换机的Bridge 优先级 ◆配置交换机的Forward Delay 时间 ◆配置交换机的Hello Time时间 ◆配置交换机的Max Age 时间 ◆配置交换机路径耗费值的版本号

◆配置特定端口是否可以作为EdgePort ◆配置端口的Path Cost ◆配置端口的优先级 ◆配置端口是否与点对点链路相连 ◆配置端口的mCheck 变量 6.2.1 启动/关闭设备RSTP特性 配置命令 spanning-tree {enable|disable} 【配置模式】全局配置模式。 【缺省情况】缺省RSTP功能是“enable”。 6.2.2 启动/关闭端口RSTP特性 为了灵活的控制RSTP工作,可以关闭指定以太网端口的RSTP特性,使这些端口不参与生成树计算。 配置命令 【配置模式】端口配置模式。 【缺省情况】各个端口缺省情况下均参与RSTP算法。 注意: 当这些端口不参与生成树的计算时,则该端口在链路up时始终处于Forwarding状态并进行数据转发,有可能会形成回路。 6.2.3 配置RSTP 的工作模式 RSTP 可以和STP互通,如果交换网络中存在运行STP的交换机,可以通过该命令配置当前的RSTP运

试验二快速生成树协议配置

实验二快速生成树协议配置 一、实验目的 理解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的原理及配置。 二、实验设备 二层交换机(2台)、主机(2台)、直连线(4条) 三、实验原理 生成树协议(spanning-tree),作用是在交换网络中提供冗余备份链路,并且解决交换网络中的环路问题。生成树协议是利用SPA算法(生成树算法),在存在交换环路的网络中生成一个没有环路的树形网络。运用该算法将交换网络冗余的备份链路逻辑上断开,当主要链路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的切换到备份链路,保证数据的正常转发。生成树协议目前常见的版本有STP(生成树协议IEEE802.1d)、RSTP(快速生成树协议IEEE802.1w)、MSTP(多生成树协议IEEE802.1s)。 生成树协议的特点是收敛时间长。当主要链路出现故障以后,到切换到备份链路需要50秒的时间。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在生成树协议的基础上增加了两种端口角色:替换端口(alternate Port)和备份端口(backup Port),分别做为根端口(root Port)和指定端口(designated Port)的冗余端口。当根端口出现故障时,冗余端口不需要经过50秒的收敛时间,可以直接切换到替换端口或备份端口。从而实现RSTP协议小于1秒的快速收敛。四、实验内容 为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用2条链路将交换机互连,同时要求在交换机上做快速生成树协议配置,使网络避免环路。本实验以两台S2126交换机为例,两台交换机分别命名为SwitchA,SwitchB。PC1和PC2在同一网段,假设IP地址分别为192.168.0.137,192.168.0.136,网络掩码为255.255.255.0。实验拓扑如图2所示。 五、实验步骤 步骤1:对交换机进行基本配置。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CISCO中生成树协议的配置

实验一生成树(STP) 一、实验目的 1):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配置以下三种拓朴图,让我们对生成树的工作原理有更深的认识。 2):掌握生成树在交换机上的配置方法,对生成树在网络上的应用有更深的了解。 二、实验要求: 1):简述生成树协议的三个前提。 2):简述根桥、根端口、指定端口的选举原则。 三、实验内容: 1、通过三种拓朴图来研究根桥、根端口、指定端口选举方法; 2、根桥、根端口、指定端口查看方法 四、实验步骤: 第一种:实验拓朴: 1)查看三台交换机那个台是根桥 在交换机上使用命令show spanning-tree vlan 1 或show spanning-tree brif 可以查看当前网络中的根桥、根端口、指定端口。如下:

可以看出SW!为根桥,SW2为非根桥,用同样的命令查看第三台交换机。 2)现在修改SW2的优先级让它成为根桥 在交换机上使用此命令spanning-tree vlan 1 priority 4096 SW2(config)# spanning-tree vlan 1 priority 4096 SW2#sh spanning-tree bri 查看 spanning-tree 第二种:实验拓朴

1)查看二台交换机那个台是根桥 在交换机上使用命令show spanning-tree vlan 1 或show spanning-tree brif 可以查看当前网络中的根桥、根端口、指定端口。 可以看到交换机SW2上的F0/1是转发状态,F0/2是阻断状态。 2)指定为根端口方法有: a:改变接口上的cost值(在本端修改) 命令为 spanning-tree vlan 1 cost 20 b:改变发送者接口上ID值(在对端修改) 命令为spanning-tree vlan 1 port-priority 96 注:port-priority后的值是16倍数 c:在物理上改变在这就不作详解了。 3)步聚如下: 第一种方法:在本端修改接口cost值 SW2(config)#int fa0/1 SW2(config-if)# spanning-tree vlan 1 cost 20 SW2#sh spanning-tree bri

cisco PT实验 STP(Spanning-Tree_Protocol)生成树协议

Packet Tracer 5.0建构CCNA实验攻略(4)——STP生成树协议 STP的全称是spanning-tree protocol,STP协议是一个二层的链路管理协议,它在提供链路冗余的同时防止网络产生环路,与VLAN配合可以提供链路负载均衡。生成树协议现已经发展为多生成树协议和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IEEE802.1W)。 一、配置实例拓扑图 图一 两台Cisco 2960交换机使用两个千兆端口相连,默认情况下STP协议启用的。通过两台交换机之间传送BPDU协议数据单元,选出根交换机、根端口等,以便确定端口的转发状态。上图中标记为黄色的端口处于block状态。 二、STP基本配置命令 1、修改Brigde ID,重新选根网桥 switch(config)#spanning-tree vlan 1 priority 4096

图二 图三根网桥改变,交换机端口的状态也发生了变化(与图一比较) switch(config-if)spanning-tree vlan vlan-id port-priority 优先级值交换机端口优先级值修改命令,通过修改端口优先值也可以更改端口的转发状态。 2、查看、检验STP(生成树协议)配置 switch#show spanning-tree switch#show spanning-tree active switch#show spanning-tree detail switch#show spanning-tree interface interface-id switch#show spanning-tree vlan vlanid

生成树协议STP和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的配置及原理

生成树协议STP和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的配置及原理 生成树协议STP和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 生成树协议的由来:由于网络中会存在单点故障而导致网络无法访问,系统瘫痪,因此在网络中提供冗余链路即引入备份链路来解决单点故障问题,但是------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单点故障,增加网络可靠性;缺点是:产生交换环路,会导致广播风暴、多帧复制、MAC地址表抖动。因此生成树协议是为了提供冗余链路,解决环路问题(作用)。 生成树协议的原理:使冗余端口置于“阻塞状态”;网络中的计算机在通信时,只有一条链路生效;当原本的链路出现故障时,将处于“阻塞状态”的端口重新打开,从而确保网络连接稳定可靠。 实验目的:使网络在有冗余链路的情况下避免环路的产生,避免广播风暴等 实验拓扑:

配置过程:(此实验需要先配置再连线,只能在真实机上做) 生成树协议STP: 1.开启生成树协议:(A和B同) switchA#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A(config)#spanning-tree 开启生成树协议 2.设置生成树模式:(A和B同) switchA(config)#spanning-treemode stp !设置生成树模式为STP(802.1D)验证测试:验证生成树协议模式为802.1D 3.验证生成树协议已经开启:(A和B同) switchA#showspanning-tree !显示交换机生成树的状态 switchA#showspanning-tree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显示交换机接口fastethernet0/1的状态 switchA#showspanning-tree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 !显示交换机接口fastethernet0/2的状态 4.测试结果: C:\Users\pdsu>ping -t192.168.10.1 正在Ping192.168.10.1 具有32 字节的数据: 请求超时。 来自192.168.10.1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1ms TTL=6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