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际金融第二章知识点

国际金融第二章知识点

国际金融第二章知识点
国际金融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国际货币体系

第一节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政府在货币发挥世界货币职能的过程中,即在国际储备资产(货币)的选择、本币与储备资产(货币)比价的确定、外汇管制、货币可兑换、国际结算的安排和国际收支的调节等方面,所确定的原则、所签订的协议与规章制度、所形成的各种国际惯例、所采取的措施和所建立的组织机构的总称。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内容

1国际储备资产的选择和确定

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能够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和稳定该国货币汇率的各种形式资产的总称

国际储备资产的选择与确定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采用什么作为国际支付的手段。迄今为止,可供选择的手段主要有三种类型:黄金、白银或某一国家的信用货币

2汇率制度的安排与本国货币是否可兑换

作为中心储备货币的国际支付手段确定之后,就必然产生了本国货币与这一储备资产(中心储备货币)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一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金平价或汇率问题,当储备资金是黄金、白银等金属货币时,一国政府必然要规定单位本币的含金量,亦即金平价问题。当储备资产是某一国的货币时,自然产生了本币与中心储备货币的比价问题,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本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确定问题,亦即汇率问题,包括确定汇率的依据、决定汇率的机制,是采取固定汇率制,还是浮动汇率制,或其他汇率制度。第二,对本币与储备资产兑换的编制及本国货币的可兑换问题。可兑换是指一国政府对货币与主要储备资产之间的兑换,进而对本国的对外支付是否予以限制。在存在全面的外汇管制的情况下,本国货币时不可兑换的;而随着管制范围的缩小与管制程度的放松,本币的可兑换程度也随之提高

3国际结算的安排

由于各种各样的国际经济往来,必然会形成国与国之间的债券债务关系。对于这些债券债务的清偿,从结算的时间角度讲,可以采取当即结算,也可采取定期结算;从支付的货币

角度讲,可以一国而言实行自由的多边结算,也可实行有限制的双边结算。

4 国际收支及其调节机制

国际收支是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对外收入和支出的均衡状况的重要指标。

就一国而言,采取怎样的宏观经济运行机制或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来平衡国际收支,或就国际社会而言采取怎样的国际协作,注入通过签署国际协定、建立国际组织等手段,通过国别或国际援助的方式,有效的帮助国际收支支出现严重失衡的国家扭转失衡,使各国在国际范围能公平的承担国际收支调节的责任和义务,构成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又一部分内容。三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

从总体上讲,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主要是在推动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等国际经济活动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1储备资产的确定与创造,为国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清偿力

2相对稳定的汇率机制,为建立公平的世界经济秩序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通过多种形式的国际金融工作,促进了国际经济与金融秩序的稳定。

第二节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二国际金本位制

1国际金本位制的含义

本位是指衡量货币价值的标准

本位金制是以黄金为本位货币,亦即以货币的含金量来衡量货币价值的一种货币制度

2国际金本位制的主要形式

金本位制主要可以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货币金属进行流通的货币制度,这事金本位货币制度的最早形式,亦称古典的或纯粹的金本位制。

(2)金块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是一种在国内不流通金币,而流通银行券,且银行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兑换金块的一种金本位制

(3)金汇兑本位制

3国际金本位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金本位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

首先,国币金币本位制的运行机制,决定了货币价值的稳定性

其次,国际金币本位制的运行机制所决定的固定汇率,有利于国际金融贸易与金融发展。4国际金本位制的内在缺陷及其演变过程

A国际金币本位制的产生与解体

B多样化的国际金本位制形式的出现

C金本位制的最终解体

(1)多样化得金本位制形式,导致了汇率决定过程的复杂化

(2)多样化的国际金本位制的形式,为纸币流通的国家实行货币贬值\推行通货膨胀政策打开了方便之门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产生,发展和现状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产生背景

A 混乱的国际货币制度破坏了正常的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关系

B对战争的反思与政府间国际合作的强化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用

A 建立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

B确定美元黄金本位制

C实行固定汇率制

D通过约束成员国取消经常项下的外汇管制,促进各国货币的可兑换和国际多边支付体系的建立

E协助成员国缓解国际收支平衡。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缺陷

首先,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性。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导致国际清偿能力供应和美元信誉两者不可多得的矛盾,即所谓的特里芬难题

其次,布雷顿森林体系对货币值稳定和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过于依赖国内政策手段

再次,在这种货币制度下,外汇投机具有收益和风险的不对称性,从而会在特定时期引起巨大的投机风潮

4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导致三次美元危机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及西方国家随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维护布雷顿森林体系。其主要措施有:

A稳定黄金价格协定

B《巴塞尔协定》

C 借款总安排

D 货币互换协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了两个相应对策

第一,第二次美元危机之后,经黄金总库成员国协商后,美国及黄金总库不再按35美元一盎司的价格向黄金自由市场供应黄金,黄金自由市场的金价格根据市场的供求情况自由涨落

第二,创建特别提款权,为缓解美元危机,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的贷款能力,增加储备资产的规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70年创建了特别提款权。

五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

1储备货币多元化

2汇率安排多样化

3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

第三节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和欧洲单一货币----------欧元

根据《马斯特里赫条约》建立的欧洲联盟(简称欧盟),包括政治联盟和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是欧洲国家在经历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体得基础上成立的,称为迄今为止一体化程度的最高境界,而欧元作为一种全新理念的跨国货币的出现,既是欧洲地区区域性货币体系的核心内容,又将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在欧盟国家一体化得进程中,其基本的思路就是要通过建立统一的大市场,通过商品、资本和人员的大市场范围内的流动,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是欧洲国家能够以一个整体出现在世界政治经济的舞台上,从而消除由于地理面积和人口规模给大部分欧洲国家在发展

过程中所带来的单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份额过小的制约因素

一欧元产生的背景

1欧盟演变的历史过程

1951年《巴黎条约》欧洲煤钢联盟1958年《罗马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EEC)1958年《罗马条约》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2欧元产生之前,与不同阶段的机构相对应的制度安排

根据各国的实践,经济一体化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其形式大致可以分为4种

第一种是自由贸易区,即组成自由贸易区得国家相互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使各国的商品在贸易区内可以自由流动,但对第三国的关税税率,由各国自行制定

第二种称为关税同盟,即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成员国对第三国实行共同关税税率。第三种是共同市场,即除了要实现关税同盟外,还要求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和劳动力能够在经济区内部自由流动

第四种是经济和货币联盟,在这一阶段,要求各成员国货币一体化,即要求各成员国的货币政策必须协调一致,各成员国的外汇储备应予以联营。最终要设立单一的中央银行,发行统一货币

在欧洲国家的一体化进程中,从欧洲经济共同体到欧洲共同体再到欧洲联盟,基本上遵循的是从第二种方式到第四种方式的发展过程。

1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一体化进程

欧洲经济共同体得主要目标是通过关税同盟与共同农业政策两大措施,建立共同体范围内的共同市场,实现其成员国的平衡、稳定发展。

关税同盟的含义是指在共同体内取消成员国之间商品的关税和限额,使商品得以自由流通;而对欧洲经济共同体以外的国家建立共同税率,并执行共同的关税立法。所以,可以说关税同盟是欧洲一体化得初始阶段

由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一体化程度低,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在取消关税壁垒的同时,又导致了非关税壁垒的加强,特别是在汇率及外汇管制方面的制约,同样严重阻碍了区域内的商品流动,加上,同期,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固定汇率制的阶梯,也进一步阻碍了商品的自由流动。所以,在欧洲经济共同体基础上建立的欧洲共同体,从建立

之日起就试图通过货币合作提高区域内一体化的程度。

2欧洲共同体的一体化进程

(1)欧洲货币体系产生的背景

欧共体决定首先稳定成员国货币的汇率,为实施经济一体化奠定经济基础,因而决定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并于1979年3月13日正式生效,所以,欧洲货币体系就成为了欧共体一体化进程中的现实措施

(2)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第一,创立欧洲货币单位。

第二,实行联合浮动汇率制。干预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各中央银行间的相互贷款来干预外汇市场二是在国内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三是改变中心汇率,即在采取其他的干预措施难以奏效时,各国就必须重新确定中心汇率,以免整个体系崩溃。

第三,建立欧洲货币基金

(3)欧洲货币体系所存在的缺陷

从欧洲货币体系的运行机制看,尽管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参加过的汇率政策,但它并不是一种彻底的固定汇率制,成员国之间的双边汇率,可以围绕着中心汇率在一定幅度内上下波动。尤其是当成员国遭到经济困难时,波动的幅度常常随之加大。所以,欧洲货币体系还是不能从货币制度上保障建立统一的市场。

3欧元产生的制度安排《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及主要内容

1988年6月,欧共体理事会汉诺威会议任命了以执委会主席德洛尔为首的研究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委员会。该委员会于1989年4月向12国财政部长提交了《关于欧洲共同体经济与货币联盟的报告》,即《德洛尔报告》并决定于1990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

《德洛尔报告》认为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应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任务是加强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合作,消除阻碍共同体内部资本自由流动的一切障碍,从而完整统一市场的建设,将所有的欧共体国家的货币以相同的规则纳入汇率机制

第二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建立欧洲货币机构,为日后欧洲中央银行的建立创造条件

第三阶段是最终建成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建立单一货币和欧洲中央银行,并由欧洲中央银行统一行使干预外汇市场和公开市场业务的权利。这意味着各成员国将失去其有关货币

供给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权利。

1991年12月9—10月,为了加强欧洲经济与货币一体化的进程,欧共体各成员国政府首脑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召开会议,决定进一步建立政治联盟和降级与货币联盟。各方达成协议,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2年2月7日,各国外交部和财政部长正式签署了这一条约,这标志着欧共体一体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马约》分为政治联盟和经济与货币联盟两个方面

政治联盟条约规定,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防务政策和社会政策。

经济与货币联盟是《马约》中最具实质内容的部分,为了在成员国之间达到高程度的经济趋同和发行统一货币

《马约》规定,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建设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90年7月1日带1993年底,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加强经济与货币政策的合作,取消外汇管制,允许资本自由流动,使所有成员国货币都加入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

第二阶段从1994年到1997年,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欧洲货币局,在货币和金融管理方面赋予一定权利,为建立欧洲中央银行、实现统一货币奠定基础,制定所需的规章和程序;进一步缩小成员国之间的汇率波动幅度,促进ECU的使用并扩大其功能

第三阶段,会议确定1997年1月1日开始,建立欧洲中央银行。如果多数国家不能达到标准,最迟必须在1999年1月1日开始第三阶段,《欧洲联盟条约》正式签署后,经过两年的批准过程。最终在19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欧共体也正式更名为欧盟。

二有关欧元的基本知识

1欧元的产生与实施步骤

第一步,从1999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为过渡阶段

第二部,从2002年1月1日至2002年6月30日,在这一阶段,欧洲中央银行开始发行欧元,欧元纸币和硬币开始实际流通,正式启用。各成员国货币与欧元同时流通。1999年9月和11月,欧盟理事会两次召开会议讨论双币流通期的问题并于11月8日达成决议,决定从2002年1月1日起,欧元和成员国货币的双币流通期最多不超过2个月,即从2002年3月1日期,欧元区成员国的货币退出流通。

第三部,从2002年7月1日开始,欧元称为欧元区唯一的法定货币、

2趋同标准----欧盟成员国参加欧元的额前提条件

《马约》还为加入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国家规定了五项趋同标准

A通货膨胀率不能超过通货膨胀率最低的三个国家的平均通货膨胀率的各百分点

B长期利率不能超过通货膨胀率的三个国家平均利率的2各百分点

C货币汇率必须在此前两年的时间里保持在汇率机制允许的幅度内而没有贬值

D政府年度预算赤字不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

E公共债务不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60%

3欧洲单一货币机制框架的3个重要文件

A《稳定和增长公约》

对保证单一货币的稳定、坚挺和可靠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经济将抗、持续增长

B《欧元的法律地位》

该文件规定了欧元的法律地位、欧洲单一货币的名称,欧员纸币的设计图案、欧元实施的目标计划;设在法兰克福的欧洲货币局将改称欧洲中央银行,负责欧元的发行

C《新的货币汇率机制》

4欧洲中央银行体系

欧洲中央银行体系是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建成后成立的中央银行。它的机构体系由两部分组成:设在德国的欧洲中央银行(ECB)和欧元区成员国中央银行,这两部分统称为欧洲中央银行体系(ESCB),负责在欧元区内行使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对外的汇率政策。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首要目标是保持价格稳定

三欧元正式启动后对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调整

首先,对美元在国际金融格局中国的主导地位直接提出了调账

其次,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提出了挑战

再次,对传统的国家主权提出了挑战。

最后,对地区和世界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