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及练习题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及练习题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及练习题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及练习题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有强氧化性,常温下可贮存在铝、铁容器中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够干燥氨气、氯气等气体

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沿着器壁慢慢加入到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答案】B

【详解】

A.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蔗糖炭化, A错误;

B.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常温遇到铝铁钝化,所以常温下可贮存在铝、铁容器中,B正确;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够干燥氯气但不能干燥氨气,C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加入到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错误;答案选B。

2.金属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却能够与浓硫酸反应,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A.脱水性B.吸水性C.强酸性D.强氧化性

【答案】D

【详解】

A. 脱水性是浓硫酸脱去有机物分子相当于水组成的氢、氧元素,A不合题意;

B. 吸水性是浓硫酸吸取气体中的水蒸气或晶体中的结晶水,B不合题意;

C. 强酸性是硫酸与中等强度的弱酸盐反应生成中强酸表现的性质,C不合题意;

D.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Cu位于H之后,所以Cu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Cu氧化为CuO,然后溶解为CuSO4。

故选D。

3.下列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向某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进行如图所示操作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NH4+

C.将某固体试样完全溶于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没有出现血红色,该固体试样中也可能存在Fe3+

D.向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答案】C

【详解】

A、向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沉淀不一定是BaSO4,也有可能是AgCl,该现象说明该溶液中可能含SO42-,也可能含Cl-;检验SO42-的方法是向无色溶液中先加入HCl,若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无色溶液中含有SO42-,A错误;

B、应将用镊子夹住试纸放在试管口,B错误;

C、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Fe和Fe2O3,加入盐酸后,Fe可以和Fe3+反应,使得溶液中没有Fe3+,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C正确;

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一定是CO2,也可能是SO2;此外,和盐酸反应生成CO2、SO2的离子有CO32-、HCO3-或SO32-、HSO3-,D错误;

故选C。

【点睛】

检验SO42-的方法是向无色溶液中先加入HCl,若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无色溶液中含有SO42-;不能用硝酸酸化,因为亚硫酸根离子能够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也具有此现象;也不能用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不能排除银离子的干扰。

4.将SO2分别通入下列4种溶液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a中实验可以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B.试管b中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强氧化性

C.试管c中蓝色退去,说明还原性:SO2>I-

D.试管d中无明显现象,说明SO2不是酸性氧化物

【答案】C

【详解】

A.SO2与KMnO4酸性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表现了SO2的还原性,故A错误;

B.SO2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了SO2的漂白性,故B错误;

C.二氧化硫能使含有碘的淀粉溶液褪色,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碘是氧化剂,二氧化硫是还原剂,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2+SO2+2H2O=4H++2I-+SO42-,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表明I-的还原性比SO2弱,即还原性:SO2>I-,故C正确;

D.SO2是酸性氧化物,NaOH溶液中通入SO2,生成Na2SO3和水,无明显现象,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5.下列试剂能用于鉴别CO2和SO2的是

A.BaCl2溶液B.NaOH溶液

C.澄清石灰水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答案】D

【详解】

A、CO2、SO2均不能和BaCl2溶液反应,故BaCl2溶液不能用于鉴别CO2和SO2,A错误;

B、CO2、SO2均能和NaOH溶液反应,但都没有明显现象,故NaOH溶液不能用于鉴别CO2和SO2,B错误;

C、CO2、SO2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澄清石灰水不能用于鉴别CO2和SO2,C错误;

D、SO2具有还原性,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O2不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用于鉴别CO2和SO2,D正确;

故选D。

6.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

A.钾的焰色是浅紫色,容易被钠的黄色火焰所掩盖,因此要在蓝色钴玻璃下进行观察才能确定有没有钾元素,A项错误;

CO,B.酸性:盐酸大于碳酸,碳酸大于次氯酸;因此次氯酸不可能与碳酸氢钠反应得到2

应该考虑是盐酸的影响,B项错误;

SO的水溶液显酸性,C项正确;

C.石蕊变红则证明溶液显酸性,因此说明2

SO和高锰酸钾之间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导致褪色,与漂白性无关,D项错误;

D.2

答案选C。

【点睛】

二氧化硫能够漂白一些有机色质,如品红溶液,属于非氧化性漂白;而二氧化硫在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氯化铁等溶液反应时,体现了二氧化硫的强的还原性,导致了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变化,而非漂白性。

7.下列反应中,硫酸既表现了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的是()

A.2H2SO4(浓)+Cu CuSO4+2H2O+SO2↑

B.2H2SO4(浓)+C CO2↑+2H2O+2SO2↑

C.H2SO4(浓)+NaNO3NaHSO4+HNO3↑

D.H2SO4+Na2SO3===Na2SO4+H2O+SO2↑

【答案】A

【详解】

A.在2H2SO4(浓)+Cu CuSO4+2H2O+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部分降低,部分不变,则浓硫酸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故A正确;

B.在2H2SO4(浓)+C CO2↑+2H2O+2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全部降低,则浓硫酸只表现强氧化性,故B错误;

C.在H2SO4(浓)+NaNO3NaHSO4+HNO3↑中,硫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体现浓硫酸是难挥发性酸,故C错误;

D.在H2SO4+Na2SO3===Na2SO4+H2O+SO2↑中,硫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体现浓硫酸是强酸,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睛】

结合反应原理,依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准确判断浓硫酸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浓硫酸在化学反应中,若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有二氧化硫生成),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若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仍为+6价,以硫酸根形式存在),浓硫酸表现酸性。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久置的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和氢氧化钠均能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

C.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生成SO3

D.合金的熔点一般比成分金属的低

【答案】D

【详解】

A. 久置的氯水中次氯酸发生分解反应生成HCl和O2,所以不具有漂白性,故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只变红不褪色,故A错误;

B. 二氧化硅既能与氢氟酸反应,又能与烧碱反应,但二氧化硅和HF反应生成四氟化硅而不是盐,所以它是酸性氧化物而不是两性氧化物,故B错误;

C. 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也只能生成SO2,故C错误;

D. 在熔化状态时金属相互溶解或金属与某些非金属相互融合形成合金。合金是两种金属或金属与某些非金属的非均匀混合物,它的熔点总比任一成分金属的熔点低,故D正确;

答案:D。

9.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不能干燥 NH3、 H2S等气体

C.SO2和 Cl2均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将溶有 SO2的品红溶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说明 SO2的氧化性没有 Cl2强

D.以 FeS和稀硫酸反应制H2S气体为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详解】

CO,浓硫酸被还原成SO2,体现了硫酸的强氧化A.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炭被氧化成2

性,但是反应产物中没有硫酸盐,因此无法体现硫酸的酸性,A项错误;

B.由于浓硫酸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和还原性气体(如H2S、HI等),B项正确;

C.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与氯气的漂白原理不一样,二氧化硫漂白的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因此不能根据二氧化硫的漂白是可逆的这一点来判断二者的氧化性强弱,C项错误;

D.FeS中硫的化合价为-2价,2H S中硫的化合价也是-2价,则FeS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备H2S,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B。

10.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试管①中的试剂及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

A.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SO2具有漂白性,溶液褪色,故A正确;

B.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酸,使紫色石蕊变红,故B正确;

C.在酸性溶液中二氧化硫与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钡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故C错误;

D.二氧化硫被高锰酸钾氧化,溶液褪色可知SO2具有还原性,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1.如图所示是某一短周期元素的“类价二维图”。图中箭头表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完成,a、g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为O2,y为H2O

B.c为S,g为Na2SO4或NaHSO4

C.f的浓溶液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

D.反应a→b的离子方程式可能是S2-+2H+=H2S↑

【答案】C

【分析】

a、g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说明含有钠元素;根据图示,最低价为-2价,即为第ⅥA族元素,可能为硫元素或氧元素,且存在+4价,即元素为硫元素。根据物质分类可知,b为硫化氢,c为硫单质,d为二氧化硫,即x为氧气,e为三氧化硫,f为硫酸,y为水,g为硫酸钠或硫酸氢钠,a为硫化钠或硫氢化钠。

【详解】

A.根据物质分类和反应过程可知,x为O2,y为H2O,A正确,不选;

B.根据物质分类可知,c为S,g为Na2SO4或NaHSO4,B正确,不选;

C.常温下,f的浓溶液会与Fe发生钝化反应,阻止金属与浓硫酸进一步反应,故能用铁制容器盛装,C错误,符合题意;

D.a为硫化钠或硫氢化钠,b为硫化氢,反应a→b的离子方程式可能是S2-+2H+=H2S↑,D正确,不选。

答案为C。

12.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A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膨胀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B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变化Al与浓硝酸不反应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详解】

A.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膨胀,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蔗糖脱水生成碳变黑,碳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表现浓硫酸的氧化性,故A 正确;

B. 常温下将Al 片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变化,铝和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发生反应生成一薄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进行,表现了强氧化性,故B 错误;

C. 过量的Fe 粉中加入稀HNO 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 溶液,由于铁粉过量,生成亚铁离子,不能变成红色,故C 错误;

D.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反应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说明铁在高温下和水反应,不是生成氧化铁,故D 错误;

故选:A 。

13.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酌是

A .常温下铜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B .氯气和烧碱反应可制取漂白粉

C .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可得到纯碱

D .铁和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铁红

【答案】C

【详解】

A. 常温下铁和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铜不发生钝化,故A 错误;

B. 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可制取漂白粉,故B 错误;

C. 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32322

2NaHCO Na CO +CO +H O =?↑可得到纯碱,故C 正确; D. 铁和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D 错误;

故答案选:C 。

14.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

A. 向盛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

FeSO4+2NaOH=Fe(OH)2↓+Na2SO4,反应产生的Fe(OH)2具有还原性,容易被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气氧化产生Fe(OH)3,反应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因此观察到现象是:反应产生白色沉淀,随后沉淀由白色变为红褐色,A不符合题意;

B. Cl2与水反应产生HCl、HClO,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而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红色物质氧化变为无色,因此会看到溶液又由红色变为无色,与物质的氧化性有关,B 不符合题意;

C. SO2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SO2的漂白是结合漂白,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C符合题意;

D. NO气体是无色气体,遇O2二者反应产生红棕色的NO2气体,因此看到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

15.下列实验得出的推理或结论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则溶液中可能存在HCO3-、SO32-、HSO3-、CO32-,A错误;

B. 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SO32-、CO32-或Ag+,B错误;

C. 钠熔成小球,说明钠和水放出的热量使钠熔化,同时说明钠的熔点较低,C正确;

D. 因为该检验方法是先通入氯气,再滴加KSCN溶液,在通氯气前滤液A中就可能含有

Fe3+,无法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Fe2+,D错误;

故选C。

【点睛】

钠的密度小于水,钠的熔点较低,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且放出热量,钠熔成小球,说明钠和水放出的热量使钠熔化。

16.下列实验中,固体不会

..溶解的是( )

A.氧化铝与足量的稀盐酸混合B.过氧化钠与足量水混合

C.氢氧化铝与足量的氨水混合D.木炭与足量浓硫酸共热

【答案】C

【详解】

A.氧化铝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可完全溶解,故A错误;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可完全溶解,故B错误;

C.氢氧化铝与氨水不反应,固体不能溶解,故C正确;

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木炭与足量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可完全溶解,故D错误;

故选C。

17.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5 mol·L-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 33.6L(标况)。将反应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的c(H+)=0.1mo1·L-1,则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气体A为SO2和H2的混合物B.气体A中SO2与H2的体积之比为4︰1 C.反应中共消耗97.5g Zn D.反应中共转移3 mol电子

【答案】B

【分析】

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33.6

22.4

=1.5mol,溶液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

1

2

=0.05mol,参加

反应是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18.5-0.05=1.8mol,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设生成xmol二氧化硫,ymol氢气,则有 x+y=1.5 2x+y=1.8 ,解x=0.3,y=1.2;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2n(Zn)=2n(SO2)+2n(H2)=2×0.3+2×1.2,所以n(Zn)=1.5mol,据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

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33.6

22.4

=1.5mol,溶液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

1

2

=0.05mol,参加

反应是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18.5-0.05=1.8mol,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设生成xmol二氧化硫,ymol氢气,则有 x+y=1.5 2x+y=1.8 ,解x=0.3,y=1.2;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2n(Zn)=2n(SO2)+2n(H2)=2×0.3+2×1.2,所以n(Zn)=1.5mol,

A、由以上分析可知气体为二氧化硫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正确,不选A;

B、气体为二氧化硫和氢气,体积比为0.3:1.2=1:4,错误,选B;

C、由以上分析可知,反应中共消耗金属锌的质量为1.5×65=97.5g,正确,不选C;

D、由以上分析可知,根据金属锌计算转移电子数为1.5×2=3mol,正确,不选D;

故答案选B。

18.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已知类推

A将Fe加入CuSO4溶液中:Fe+Cu2+=Cu+Fe2+将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2Na+Cu2+=Cu+2Na+

B向稀硫酸加入NaOH溶液至中性:H++OH-=H2O 向H2SO4溶液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H++OH-=H2O

C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Al3++4OH-=AlO2-+2H2O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Al3++4NH3·H2O=AlO2-+2H2O+4NH4+

D向Ca(OH)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O2+OH-=HCO3-向Ca(OH)2溶液中通入过量SO2:SO2+OH-=HSO3-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

A、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钠会优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A错误;

B、硫酸与氢氧化钡除了生成水还生成硫酸钡沉淀,B错误;

C、氢氧化铝溶于强碱,不溶于弱碱,C错误;

D、CO2和SO2均为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时类似,D正确;

答案选D。

19.如图装置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分析】

X之前的装置为发生装置,而集气瓶不能进行加热;X和Y装置为除杂装置,Y之后的装置为气体的收集装置,其中导管长进短出,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详解】

A.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Cl2需要加热条件,图示装置不能完成,故A错误;

B.用Na2SO3与浓盐酸制取SO2,二氧化硫气体中会混有氯化氢气体,应用饱和的亚硫酸氢钠进行除杂,若用亚硫酸钠,二氧化硫会与亚硫酸钠发生反应,故B错误;

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所以应用向下排空气法进行收集,而图示方法用的是向上排空气法,故C错误;

D.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可以用饱和的碳酸氢钠进行除杂,后进行干燥可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20.锌与100 mL 18.5 mol·L-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甲33.6

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1 mol·L-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共消耗1.8 mol 硫酸B.气体甲中二氧化硫与氢气的体积比为

4∶1

C.反应中共消耗97.5 g 锌D.反应中共转移3 mol电子

【答案】B

【分析】

Zn和浓硫酸先反应:Zn+2H2SO4(浓)=ZnSO4+SO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降低,发生Zn+H2SO4=ZnSO4+H2↑,然后在具体分析;

【详解】

A. Zn和浓硫酸先反应:Zn+2H2SO4(浓)=ZnSO4+SO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降低,发生Zn+H2SO4=ZnSO4+H2↑,反应后溶液稀释至1L,测的溶液中c(H+)=0.1mol·L-1,

说明硫酸过量,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为1

2

×1L×0.1mol·L-1=0.05mol,总硫酸物质的量为

100×10-3L×18.5mol·L -1=1.85mol ,即反应过程中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为(1.85mol -0.05mol)=1.8mol ,故A 说法正确;

B. 令生成amolSO 2和bmolH 2,则有:24422Zn 2H SO =ZnSO SO O

a a ()H 2↑+浓++

2442Zn H SO =ZnSO H b

b ↑

++得到2a +b=1.8mol ,反应后得到气体物质的量为(a +b)mol=33.6L 22.4L/mol

,联立解得a=0.3,b=1.2,即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SO 2和H 2的体积之比为0.3:1.2=1:4,故B 说法错误;

C. 根据选项A 的分析,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H 2SO 4和ZnSO 4,根据硫酸守恒得出n(H 2SO 4)+n(ZnSO 4)+n(SO 2)=n(H 2SO 4)总,得出n(ZnSO 4)=(1.85mol -0.05mol -0.3mol)=1.5mol ,消耗Zn 的质量为1.5mol ×65g ·mol -1=97.5g ,故C 说法正确;

D. 整个反应中Zn 失电子,反应中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1.5mol ×2=3mol ,故D 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

【点睛】

浓硫酸氧化性强,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锌先与浓硫酸反应:Zn +2H 2SO 4(浓)=ZnSO 4+SO 2↑+H 2O ,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降低,然后发生Zn +H 2SO 4=ZnSO 4+H 2↑,最后根据反应方程式以及守恒进行计算。

二、非选择题

21.Ⅰ.为探究硫酸铜晶体(CuSO 4·

xH 2O)受热分解后所得产物,设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实验现象为:A 中蓝色晶体逐渐变成白色粉末,继续加热最终变成黑色;B 中产生白色沉淀;D 中溶液变成红色。(洗气瓶中试剂均足量)

(1)分析推测该硫酸铜晶体最终分解产物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 中的反应分两步进行,写出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 4·xH 2O)中结晶水x 的值,实验装置和过程如下:取硫酸铜晶体7.23 g 置于硬质试管中,先通N 2排除体系内空气,酒精喷灯高温加热充分,待A 中蓝色晶体最终变成黑色,停止加热,再次鼓入N 2至装置冷却到室温。(洗气瓶中试剂均足量)

(1)取B中白色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固体6.99 g,经计算可得CuSO4·xH2O中

x=__________,再次鼓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提出,要测定晶体中结晶水x的值,也可将B装置用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替换,最终测浓硫酸增重即可计算得到结果,评价该同学的方案是否可行?(如果不可行,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O、SO3、SO2、O2、H2O 4Fe2++O2+4H+ = 4Fe3++2H2O 4.5 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被洗气瓶中试剂吸收不可行,SO3也能溶解在浓硫酸中,浓硫酸的增重不止只是水的质量

【分析】

I、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硫酸铜晶体(CuSO4·xH2O)受热分解后所得产物,A中蓝色晶体逐渐变成白色粉末,继续加热最终变成黑色,说明晶体受热分解产生了CuO;B中酸性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分解产物中有SO3;D中溶液变红,说明Fe2+被氧化为Fe3+,即产物中有氧化性物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氧化性物质为O2,则分解产物中有SO2生成(CuSO4中,O为-2价,若得到O2,需要升高化合价,所以S的化合价一定降低,生成SO2),所以B中的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E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有害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II、根据实验I推出硫酸铜晶体产物有SO2、SO3,B中含有Cl2和BaCl2,Cl2在水中可以将SO2氧化为SO42-,故CuSO4中的S全部转化为了BaSO4,则可以通过BaSO4的质量来计算x的值。

【详解】

I、(1)经分析,CuSO4受热分解产生的产物有CuO、SO2、SO3、O2;对于晶体而言,受热分解产物还有H2O,故可推测该硫酸铜晶体最终分解产物可能有CuO、SO3、SO2、O2、

H2O;

(2)D中,Fe2+先被O2氧化为Fe3+,Fe3+再和SCN-结合生成血红色物质,涉及的离子反应为:4Fe2++O2+4H+=4Fe3++2H2O、Fe3++3SCN-=Fe(SCN)3;

II、(1)根据题意可知,n(BaSO4)=

6.99g

233g/mol

=0.03mol,则n(CuSO4·xH2O)=0.03mol,所以

有0.03mol×(150+18x)g/mol=7.23g,解得x=4.5;再次通入N2的目的是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被洗气瓶中试剂吸收;

(2)不可行,分解产物SO3可以溶解在浓硫酸中,浓硫酸的增重不止只是水的质量。

【点睛】

本题的难点在于实验II的(2)题,浓硫酸吸收SO3是一个很少见的知识点,主要出现在硫酸工业的第三步,考生需要结合平时学习中的知识去分析问题。

22.将适量的蔗糖(C12H22O11)放入烧杯,滴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适量的浓硫酸。可观察到固体变黑,片刻后,黑色物质急剧膨胀,同时产生大量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如下图所示)

(1)固体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________性(填“吸水”、“脱水”或“强氧化”)。

(2)确定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成分。

①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溶液褪色,加热,颜色恢复。说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

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③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原因可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完成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大量燃煤会产生与上述混合气体相同的废气,不仅污染空气还可能导致__________,请你提出至少一条防治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脱水 SO2不能 SO2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C+2H2SO4(浓)CO2↑+2SO2↑+2H2O 酸雨可在燃煤中加入生石灰脱硫

【分析】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够将氧化物中的H、O以2:1组成脱去,反应产生碳单质,可以被浓硫酸氧化产生CO2、SO2、H2O,SO2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CO2、SO2都可以与Ca(OH)2反应,产生不溶性的物质而变浑浊,SO2是大气污染物,会导致酸雨的形成,可结合其是酸性氧化物,能够与碱性物质反应的性质,在燃煤中加热CaO或CaCO3将其反应转化为固体物质进入滤渣,排除其对环境的污染。

【详解】

(1)蔗糖是有机物,分子式是C12H22O11,将其放入烧杯,滴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适量的浓硫酸。可观察到固体变黑,这是由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将蔗糖中的H、O以2:1组成脱去,剩余固体物质为黑色的C单质;

(2)①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溶液褪色,说明气体具有漂白性,将无色物质加热,溶液颜色恢复,说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SO2;

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不能证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原因是CO2、SO2都能与Ca(OH)2反应,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固体物质。

③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是由于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将脱水产生的C单质氧化,硫酸钡还原产生SO2,同时有水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2SO4(浓)CO2↑+2SO2↑+2H2O;

(3)大量燃煤,煤中的S元素会燃烧变为SO2气体进入大气,不仅污染空气还可能导致酸雨

的形成,防治措施可以是在燃煤中加入生石灰脱硫,反应方程式为CaO+SO2CaSO3,2CaSO3+O22CaSO4,使S元素进入滤渣,从而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点睛】

本题考查了浓硫酸的性质、反应产物的检验方法等知识。掌握硫酸、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物质的性质及作用是本题解答的关键,注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异同,根据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检验二氧化硫,要检验二氧化碳,应该先除去二氧化硫后经检验无二氧化硫再进行检验。

2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如果有0.2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气体__。

(2)若用图示中的装置检验上述反应的全部产物,写出有关仪器中应加入的试剂和作用:无水CuSO4试剂作用是__,B中加入的试剂是__,作用是__,足量KMnO4溶液作用是___,D中加入的试剂是__,作用是__,NaOH溶液的作用是__。

【答案】C+2H2SO4(浓)Δ

2H2O+CO2↑+2SO2↑ 3.36L 检验水品红或高锰酸钾或溴水

检验二氧化硫除去二氧化硫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分析】

(1)木炭粉与浓硫酸发生反应产生SO2和CO2气体;根据碳由0价升高为+4价,生成1个CO2↑转移4个电子,然后求出CO2和SO2的体积;

(2)根据实验目的和装置图考虑操作步骤和试剂的作用及发生反应。从整体考虑,无水CuSO4的作用是检验水,B为检验二氧化硫装置,足量KMnO4溶液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硫,最后为检验二氧化碳的装置;

【详解】

(1)木炭粉与浓硫酸发生反应产生SO2和CO2气体,反应的方程式为:C+2H2SO4(浓)Δ

2H2O

+CO2↑+2SO2↑,碳由0价升高为+4价,生成1个CO2转移4个电子,如果有0.2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产生0.05molCO2和0.1molSO2,气体的体积为

0.15mol×22.4L/mol=3.36L;

(2)反应生成水,可使无水CuSO4变蓝,故无水CuSO4试剂作用是:检验水;SO2具有还原性,可与高锰酸钾或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褪色,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

色,故B中加入的试剂是:品红或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其作用是检验SO2;由于SO2的存在干扰CO2的检验,故利用SO2具有还原性,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用足量的KMnO4溶液将SO2完全除去;产物中有CO2,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CO2,故D中加入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用于检验产物CO2;最后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环境。

24.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Na2SO3+H2SO4=Na2SO4+SO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

(2)装置B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____________。

(3)装置C中表现了SO2的____________性;装置D中表现了SO2的____________性,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F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5)E中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的化学成分为_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判断____________。

A.BaSO3

B.BaSO4

C.BaSO3和BaSO4

(6)工厂煤燃烧产生的烟气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

A.温室效应

B.酸雨

C.粉尘污染

D.水体富营养化

工业上为实现燃煤脱硫,常通过煅烧石灰石得到生石灰,以生石灰为脱硫剂,与烟气中SO2反应从而将硫固定,其产物可作建筑材料。写出其中将硫固定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

【答案】分液漏斗通SO2品红变成无色,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停止通SO2,加热品红溶液,溶液恢复至原来的颜色还原(性)氧化(性) 2H2S+SO2=3S↓+2H2O 吸收未反应完的SO2防倒吸 B 将该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ABC 2CaO+2SO2+O2=2CaSO4【分析】

本实验目的探究SO2的性质,首先通过A装置制备SO2,产生的SO2通过品红溶液,品红褪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且为化合漂白不稳定,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停止通入气体,加热盛放褪色的品红试管,品红恢复原来的颜色,证明该漂白是化合漂白,不稳定。通入酸性高锰酸钾,紫色褪色,发生如下反应:5SO2+2MnO4-+2H2O=2Mn2++5SO42-+ 4H+,证明SO2具有还原性。通入H2S溶液,出现淡黄色浑浊,2H2S+SO2=3S↓+2H2O,该反应体现SO2

具有氧化性。通入硝酸钡水溶液,二氧化硫的水溶液显酸性,NO 3-(H +)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SO 2从而产生白色沉淀硫酸钡。最后用倒置的漏斗防止倒吸,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吸收。

【详解】

(1)装置A 中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

(2)产生的SO 2通过品红溶液,品红褪色证明SO 2具有漂白性,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停止通入气体,加热盛放褪色的品红试管,品红恢复原来的颜色,证明该漂白是化合漂白,不稳定。

(3)根据分析,装置C 中表现了SO 2的还原性;装置D 中表现了SO 2的氧化性,装置D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S +SO 2=3S ↓+2H 2O ;

(4)根据分析F 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完的SO 2,漏斗的作用是防倒吸;

(5)根据分析,E 产生白色沉淀BaSO 4,设计如下实验:将该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无明显实验现象,证明只含BaSO 4不含BaSO 3;

(6)工厂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有温室效应、酸雨、粉尘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的排放导致氮磷元素超标,答案选ABC ;本题使用典型的干法烟气脱硫化学反应原理为:2CaO +2SO 2+O 2= 2CaSO 4。

【点睛】

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氯水、溴水、碘水褪色,体现的是还原性,区别于漂白性,二氧化硫可使品红褪色,加热品红溶液恢复至原来的颜色,属于化合漂白,不稳定。

25.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2FeS ,还有少量CuS 、2SiO 等杂质)为原料制备绿矾晶体()42FeSO 7H O ?的工艺流程如下:

(1)“酸浸”过程,矿渣中的23Fe O 与稀24H SO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烟气中的2SO 会污染环境,可用足量氨水吸收。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检验滤液中阴离子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粉还原过滤,滤渣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5)燃料细菌脱硫法是用氧化亚铁硫杄菌(T.f )对硫铁矿进行催化脱硫,同时得到4FeSO 溶液。其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总反应为:322224FeS 14Fe 8H O=2SO 15Fe 16H +-++++++

写出过程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232Fe O 6H 2Fe 3H O +++=+ 2232432SO 2NH H O=2NH SO H O +-+?++ 取

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稀盐酸,再加2BaCl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含有硫酸根离子 Fe 、Cu 、2SiO 322223248Fe

S O 5H O=2SO 8Fe 10H +--++++++

【分析】

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书写反应方程式;根据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分析解答;根据题给信息中反应物和生成物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书写相关反应方程式。

【详解】

(1)矿渣中的Fe 2O 3与稀H 2SO 4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离子方程式3232Fe O 6H 2Fe 3H O +++=+;故答案为:3232Fe O 6H 2Fe 3H O +++=+; (2)烟气中的SO 2会污染环境,可用足量氨水吸收,二氧化硫和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铵和

水,反应方程式为:2232432SO 2NH H O=2NH SO H O +-+?++;故答案为:

2232432SO 2NH H O=2NH SO H O +-+?++;

(3)滤液中阴离子为硫酸根离子,检验方法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稀盐酸,再加2BaCl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含有硫酸根离子,故答案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稀盐酸,再加2BaCl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含有硫酸根离子;

(4)加入过量铁粉,则Cu 2+被还原生成单质Cu , 2SiO 不与酸反应,所以滤渣为Fe 、Cu 、2SiO ,故答案为:Fe 、Cu 、2SiO ;

(5)根据题给信息知,过程Ⅱ的反应为Fe 3+与S 2O 32?反应生成SO 42?和氢离子、Fe 2+,根据原子守恒分析反应物中有水参加,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及电荷守恒配平得反应为:

322223248Fe S O 5H O=2SO 8Fe 10H +--++++++;故答案为:

322223248Fe S O 5H O=2SO 8Fe 10H +--++++++。

26.工业上采用硫铁矿焙烧去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 2O 3、FeO 、SiO 2、Al 2O 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 4·7H 2O),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___(填化学式)。

(2)从分离出滤渣Ⅱ后的滤液中得到产品,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3)还原时,试剂X若选用SO2,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4)绿矾(FeSO4·7H2O)若保存不当或长期放置,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检验绿矾是否被氧化的方法是___。

【答案】SiO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SO2+2Fe3++2H2O=SO42—+2Fe2++4H+将绿矾样品溶解于水,取少量于试管中,滴加2~3滴的KSCN溶液,若溶液变血红色,说明绿矾样品已被氧化;若溶液不变色,则未被氧化。

【分析】

烧渣中加入稀硫酸,得到硫酸铁、硫酸亚铁和硫酸铝,二氧化硅不反应,过滤,滤渣Ⅰ为二氧化硅,滤液中金属阳离子Fe3+、Fe2+、Al3+,在滤液中加入试剂X,还原硫酸铁得到硫酸铝和硫酸亚铁溶液,调节溶液pH,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滤渣Ⅱ为氢氧化铝,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可得到FeSO4?7H2O。流程图分析如下:

【详解】

(1)二氧化硅不与稀硫酸反应,滤渣1为二氧化硅;故答案为:SiO2。

(2)滤渣Ⅱ为氢氧化铝,即Al(OH)3,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可得到FeSO4?7H2O;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3)试剂X若选用SO2,发生反应:SO2+2Fe3++2H2O=SO42—+2Fe2++4H+。

(4)绿矾样品被氧化会生成Fe3+, Fe3+可使KSCN溶液会变血红色,若变红说明有Fe3+存在即可证明绿矾样品已被氧化,若不变红说明无Fe3+存在,即可证明绿矾样品没变质。具体方法:将绿矾配成溶液,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2~3滴的KSCN溶液,震荡,观察溶液是否变成红色。

【点睛】

过滤Ⅰ所得滤液中阳离子有Fe3+、Fe2+、Al3+、H+,在滤液中加入试剂X,根据流程图提示:试剂X还原作用,联系生成物FeSO4?7H2O,则X将Fe3+还原得到亚铁,调节溶液pH,目的是将杂质离子Al3+转化成氢氧化铝沉淀而除去,故滤渣Ⅱ为氢氧化铝。

2015年全国1卷高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2015年全国1卷高考化学试题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 A.1:1 B.2:3 C.3:2 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 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 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 Fe3+ B.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 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 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 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 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 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 0.1mol·L-1CuSO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 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积比 Mg(OH)2的小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高一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1)

高一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 1.足量铜溶于一定量浓硝酸,产生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若与1.12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气体被水完全吸收。若向原所得溶液中加入5 mol·L-1 H2SO4溶液100 mL,则继续溶解的Cu的质量为( ) A.6.4 g B.9.6 g C.19.2 g D.24 g 【答案】C 【详解】 Cu和浓硝酸反应过程中,Cu失电子生成铜离子、硝酸得电子生成NO2、N2O4、NO,且转移电子守恒,这些气体若与1.12LO2(标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气体被完全吸收,说明氧气得到的电子等于这些气体生成硝酸根离子得到的电子,所以氧气得到的电子等于Cu失去 的电子,根据转移电子得n(Cu) = 1.12 4 22.4/ 2 L L mol =0.1mol,根据原子守恒得n(Cu) =n[Cu(NO3)2]=0.1mol,再加入稀硫酸后,相当于溶液中含有硝酸,能继续溶解Cu,n (H+)=2n(H2SO4)=2×5mol/L×0.1L=1mol,n(H+):n(NO3-)=1mol:0.2mol=5:1> 1/4,所以氢离子有剩余,根据硝酸根离子计算溶解铜的质量,设溶解Cu的质量为x,则:3Cu+2NO3-+8H+=3Cu2++2NO+4H2O 192g 2mol x 0.2mol 192g:2mol=x:0.2mol,解得x=19.2g。 答案选C。 【点晴】 明确物质之间的反应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进行过量计算,注意转移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的利用,难点和易错点是没有进行过量计算。 2.X、Y、Z、W 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 X、W可能的组合有( ) ①C、O2②Na、O2③Fe、HNO3④S、O2 ⑤N2、O2 ⑥H2S、O2 ⑦NH3、O2 A.四项B.五项C.六项D.七项 【答案】A 【详解】 ①氧气不足时,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碳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①符合; ②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时氧化钠可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②符合; ③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硝酸亚铁与稀硝酸反应转化为硝酸铁,铁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③符合;

高考化学专题题库∶硫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专题题库∶硫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及详细答案 一、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甲、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实验来验证元素周期律。 (Ⅰ)甲同学在 a、b、c 三只烧杯里分别加入 50 mL 水,再分别滴加几滴酚酞溶液,依次加入大小相近的锂、钠、钾块,观察现象。 ①甲同学设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②反应最剧烈的烧杯是______(填字母); ③写出 b 烧杯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Ⅱ)乙同学设计了下图装置来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实验装置: (2)实验步骤:连接仪器、______、加药品后,打开 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3)问题探究:(已知酸性强弱:亚硫酸>碳酸)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装置 E 中足量酸性 KMnO4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 ②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③试管 D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答案】验证锂、钠、钾的金属性强弱; c 2Na+2H2O=2Na++2OHˉ+ H2↑检查装置气密 性 Cu+2H2SO4(浓)Δ CuSO4+ 2H2O+ SO2↑除去CO2中混有的SO2盛有硅酸钠溶液的试管 出现白色沉淀; SO2+ HCO3ˉ= CO2+ HSO3ˉ 【解析】 【分析】 乙同学设计实验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先用浓硫酸和铜在加热条件下制备二氧化硫气体,通入D试管与饱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混合气体通入试管E,除去混有的二氧化硫,剩余的二氧化碳通入试管F与硅酸钠溶液反应,会出现白色沉淀。该实验需要改良的地方尾气处理装置,以及防干扰装置(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装置F,干扰实验结构,可以加一个球星干燥管,内盛放碱石灰)。 【详解】 (Ⅰ)①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可得,甲同学设计的实验目的是:

完整版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及答案(1)

完整版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时都能与铁发生反应,放出气体B.加热时都能与铜发生反应 C.硫元素的化合价都是+6价D.都能作为气体的干燥剂 【答案】C 【详解】 A.常温下浓硫酸遇到金属铁会发生钝化,稀硫酸和铁之间反应产生氢气,故A错误; B. 金属铜和稀硫酸之间不会反应,加热可以和浓硫酸之间反应,故B错误; C. 浓硫酸和稀硫酸中H化合价+1价,O元素是-2价,根据化合价规则确定S的化合价都是+6价,故C正确; D.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但是稀硫酸不具备,故D错误; 故选:C。 2.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A 【详解】 A. 由于Fe3+有氧化性,可以与铜反应,故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A正确; B. 二氧化硅没有导电性,其可作光导纤维是由于其对光的创导,B错误; C. SO2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其还原性,C错误; D.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D错误; 故答案选A。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Cl2具有漂白性 B.富含硫单质的矿物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硫酸 C.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大量的SO3

D.常温时将Fe片放入浓硫酸,无明显现象是因为Fe和浓硫酸不反应 【答案】B 【详解】 A. 新制氯水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只能说明氯水中某种成分具有漂白性,不能肯定Cl2表现出漂白性,A错误; B. 富含硫单质的矿物,比如硫磺粉,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硫酸,B正确; C. 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大量的SO2,但不能直接生成SO3,C错误; D. 常温时将Fe片放入浓硫酸,无明显现象是因为Fe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的钝化膜阻止了反应的进行,D错误。 故选B。 4.实验室制备SO2反应原理为:Na2SO3(固)+H2SO4(浓)=Na2SO4+SO2↑+H2O. 选择装置制备并收集干燥SO2正确的连接顺序为( ) A.a f g d c e B.b g f d c e C.a f g c d e D.a f g d c h 【答案】A 【详解】 该实验的目的是制备并收集干燥SO2,根据题中的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发生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可选A装置),然后将气体经过E装置来干燥SO2,用C装置收集SO2,D装置作尾气处理装置;由于SO2的密度比空气大,需要用向上排气法收集,SO2应从d口进入C 装置;D装置和F装置相比,D装置可以防止倒吸,更为安全;综上所述,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 f g d c e,故选A。 5.如图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最适合于 A.用 H2O2溶液和 MnO2反应制取O2 B.用浓盐酸和 MnO2反应制取C12 C.用浓硝酸与 Cu反应制取 NO2 D.用Na2SO3和浓H2SO4反应制取SO2 【答案】A 【详解】 A. 用 H2O2溶液和 MnO2反应制取O2,固体不加热,故A符合;

2015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化学部分(浙江卷)Word版含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Fe 56 Ag 108 I 127 7.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液晶态介于晶体状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 B .常压下,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间的氢键有关 C .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 D .燃料的脱硫脱氮、SO 2的回收利用和NO x 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 ,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B .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 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C .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 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 溶液中存在SO 42- 或SO 32- D .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 9.右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 、Y 、Z 、W 为短周期元素,W 元素的核 电荷数 为X 元素的2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W 、Z 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 第9题表 X Y Z W T

B .Y 、Z 、W 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 C .YX 2晶体熔化、液态WX 3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D .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 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 2X 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 性 10.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己烷有4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 B .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溴、硝酸、硫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苯磺酸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C .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 D .聚合物(—[CH 2—CH 2—CH —|CH 3 CH 2—]n )可由单体CH 3CH =CH 2和CH 2=CH 2加聚制得 11.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 2O-CO 2混合气体制备H 2和CO 是一种新的能 源利用方式, 基本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X 是电源的负极 B .阴极的反应式是:H 2O +2eˉ=H 2+O 2ˉ CO 2+2eˉ=CO +O 2ˉ C .总反应可表示为:H 2O +CO 2====通电 H 2+CO +O 2 D .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知识点:高一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高一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高一化学是高中生学好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化学直接影响着高中三年理综的成绩。下面是为大家汇总的高一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氮及其化合物 Ⅰ、氮气(N2) a、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略小于空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 b、分子结构:分子式N2,电子式,结构式Nequiv;N c、化学性质:结构决定性质,氮氮三键结合非常牢固,难以破坏,所以但其性质非常稳定。 ①与H2反应:N2+3H2 2NH3 ②与氧气反应:N2+O2========2NO(无色、不溶于水的气体,有毒) 2NO+O2===2NO2(红棕色、刺激性气味、溶于水气体,有毒) 3NO2+H2O===2HNO3+NO,所以可以用水除去NO中的NO2 两条关系式:4NO+3O2+2H2O==4HNO3, 4NO2+O2+2H2O==4HNO3 Ⅱ、氨气(NH3)

a、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1∶700),易液化,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常用作制冷剂 b、分子结构:分子式NH3,电子式,结构式H-N-H c、化学性质: ①与水反应:NH3+H2O NH3bull;H2O(一水合氨) NH4++OH-,所以氨水溶液显碱性 ②与氯化氢反应:NH3+HCl==NH4Cl,现象:产生白烟 d、氨气制备:原理:铵盐和碱共热产生氨气 方程式:2NH4Cl+Ca(OH)2===2NH3uarr;+2H2O+CaCl2 装置:和氧气的制备装置一样 收集:向下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 (注意:收集试管口有一团棉花,防止空气对流,减缓排气速度,收集较纯净氨气) 验证氨气是否收集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收集满 干燥: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 Ⅲ、铵盐 a、定义: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如Cl-、SO42-、CO32-)形成的化合物,如NH4Cl,NH4HCO3等 b、物理性质:都是晶体,都易溶于水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教案:硫及其化合物(一)

硫及其化合物(一) 乐陵一中许兆元课标解读 知识再现: 一.自然界中的硫 1.自然界中中不同价态的硫元素间的转化: <1>.根据教材中硫元素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石膏:芒硝:黄铁矿:雄黄: 雌黄:辰砂: <2>.硫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较少,但分布却很广,既有游离态,如;又有化合态,如等. 2.认识硫单质 <1>.硫单质的物理性质: 硫单质俗称,通常状态下它是一种或的固体,很,易研成 不溶于,微溶于,易溶于.熔点和沸点.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的是. <2>.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用化学事实说明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①氧化性: ②还原性: <3>.硫的用途: 硫磺具有广泛的用途,主要用于制造等,硫磺可作为施用,

供给作物营养,促进根系发育.天然橡胶可用硫磺;硫磺温泉可医治 典题解悟: 例1.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的元素是() A.氯B.钠C.氧D.硫 解析: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与元素活泼性有关,但活泼性强的元素,在自然界中也有游离态存在(如O2) 答案:C.D 例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晶体 B.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和矿泉水里 C.硫与氧最外层都是6个电子 D.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SO2,在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SO3 解析:硫是一种淡黄色的不溶于水的晶体,直接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是SO2而不是SO3答案:A.D 例3.考古科学家在大洋的小岛下钻井取沉积层的样品分析,发现在公元前1200年及公元600年的沉积样品中的硫酸盐的含量,大大超过其他年份的沉积样,由此推断这些年代中,有较频繁的火山喷发活动,为什么可以这样推测?请说明理由,并写出必要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发生火山喷发时,地壳中的硫黄喷发出来,燃烧生成SO2,SO2和水生成H2SO3,H2SO3容易被氧化为H2SO4,H2SO4和岩石土壤接触生成硫酸盐,同时SO2也能与空气在土壤颗粒催化下形成SO3,进而也有硫酸生成。有关化学方程式:S + O2=SO2 SO2 + H2O = H2SO32H2SO3 + O2=2H2SO4 2SO2 + O2=2SO3 夯实基础: 1.除去试管壁上的附着的硫,可采用的方法是() A.通入氢气后加热B.伸入灼热的铁丝 C.用水洗涤D.用二硫化碳洗涤后再用水洗 2.有关单质硫的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单质硫易溶于酒精难溶于CS2 C.硫有可燃性D.硫有杀菌能力

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一、选择题 1.浓硫酸是实验室必备的重要试剂,下列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具有强腐蚀性B.能使蔗糖变黑 C.能用于干燥氨气D.加热时能与铜发生反应了 【答案】C 【详解】 A.浓硫酸具有酸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所以具有强腐蚀性,故A正确; B.浓硫酸能使蔗糖中H、O元素以2:1水的形式脱去而体现脱水性,从而使蔗糖变黑,故B正确; C.浓硫酸具有酸性,能和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所以不能干燥氨气,故C错误; 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加热条件下,能和Cu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 考查浓硫酸的性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脱水性是考查高频点,注意吸水性和脱水性区别,注意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等碱性气体、不能干燥硫化氢等还原性气体。 2.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SO- 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含有2 4 B.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用稀盐酸洗涤后灼烧至火焰为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 C.待检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NH+ 中一定含有 4 D.待检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 CO- 气体,则待检液中一定含有2 3 【答案】A 【详解】 SO-,还可能含A.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可能含有2 4 SO-,所以A错误; 有SO32-被硝酸氧化成2 4 B. 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用稀盐酸洗涤后灼烧至火焰为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如果火焰呈紫色,说明含有钾元素,故正确; C.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说明有NH3产生, NH+,故C正确; 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4 D. 待检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 CO-,故D正确; CO2气体,则待检液中一定含有2 3

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I)

2015年高考(全国Ⅰ卷) 理科综合能力能力测试 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N A B.2 L 0.5 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 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 D.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 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N N N N A.1:1 B.2:3 C.3:2 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 的是 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 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 + 6O 2 = 6CO 2 + 6H 2O 12.W 、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质的沸点: W>X B .阴离子的还原性:W>Z 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

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1.了解氮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NH 3、铵盐、NO x 、HNO 3等)的主要性质及应用。(高频) 2.了解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氮及其氧化物 1.自然界中氮的存在和氮的固定 2.N 2的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占空气体积的__4 5__左右。 3.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NO NO 2 物理性质 颜色 无色 红棕色 毒性 有毒 有毒 溶解性 难溶于水 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 与O 2反应 2NO +O 2===2NO 2 与H 2O 反 应 3NO 2+H 2O===2HNO 3 +NO

与人体、环境的关 系 ①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②转化成NO 2,形成酸雨、光化 学烟雾 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 氨、铵盐 1. 氨的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极易溶于水(1∶700)。 (1)与水反应:NH 3+H 2O NH 3·H 2O NH +4+ OH -,氨的水溶液叫氨水,呈弱碱性。 (2)还原性 与氧气反应:4NH 3+5O 2=====催化剂 △4NO +6H 2O 。(工业制HNO 3的基础反应) (3)与酸反应 与氯化氢反应:NH 3+HCl===NH 4Cl , 现象:产生白烟。 应用:用于NH 3与挥发性酸的互相检验。 2.铵盐的性质 铵盐都是白色或无色晶体,都易溶于水,属于离子化合物 (1)不稳定性:NH 4Cl=====△ NH 3↑+HCl ↑, NH 4HCO 3=====△ NH 3↑+CO 2↑+H 2O 。 (2)与强碱反应:NH 4Cl +NaOH=====△ NH 3↑+NaCl +H 2O 。 应用于NH +4的检验和NH 3的制取。 3.NH 3的制取原理 (1)工业制法:N 2+3H 2 高温高压催化剂 2NH 3。 (2)实验室制法:2NH 4Cl +Ca(OH)2=====△ CaCl 2+2NH 3↑+2H 2O 。 硝酸 硝酸是易挥发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水互溶。 1.强氧化性

全国高考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含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含答案 一、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1.亚硝酰硫酸(NOSO4H)主要用于染料、医药等工业。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制备少量NOSO4H,并测定产品的纯度。已知:NOSO4H遇水分解,但溶于浓硫酸而不分解。 (1)装置A制取SO2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导管b的作用是___。 (2)装置B中浓HNO3与SO2在浓H2SO4作用下反应制得NOSO4H。 ①该反应必须维持体系温度不得高于20℃,采取的措施除了冷水浴外,还可以是___(只写1种)。 ②开始反应缓慢,待生成少量NOSO4H后,温度变化不大,但反应速度明显加快,其原因是___。 (3)装置C的主要作用是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该实验装置存在可能导致NOSO4H产量降低的缺陷是___。 (5)测定亚硝酰硫酸NOSO4H的纯度 准确称取1.380g产品放入250mL的碘量瓶中,加入0.1000mol·L-1、60.00mL的KMnO4标准溶液和10mL25%H2SO4溶液,然后摇匀。用0.2500mol·L-1草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消耗草酸钠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已知:2KMnO4+5NOSO4H+2H2O=K2SO4+2MnSO4+5HNO3+2H2SO4 ①配平:__MnO4-+__C2O42-+__=__Mn2++__+__H2O ②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 ③亚硝酰硫酸的纯度=___。(精确到0.1%)[M(NOSO4H)=127g·mol-1] 【答案】Na2SO3+H2SO4=Na2SO4+H2O+SO2↑平衡压强,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能顺利流下;调节分液漏斗活塞,控制浓硫酸的滴加速度生成的NOSO4H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SO2+2OH-=SO32-+H2O C装置中的水蒸气会进入B中使NOSO4H分解 2 5 16H+ 2 10CO2↑ 8 溶液恰好由粉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92.0% 【解析】 【分析】 (1)①装置A是利用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2; ②导管b的作用平衡压强的作用; (2)①装置B中浓硝酸与二氧化硫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反应制得NOSO4H,该反应必须维持体

硫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集锦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硫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汇总 一、硫单质 Fe + S FeS (黑色不溶于水固体) 2Cu + S Cu 2S (黑色不溶于水固体) 3Cl 2+2Fe 2FeCl 3 (棕黄色的固体,溶液为棕黄色) Cl 2+Cu Cu Cl 2(棕黄色的固体,稀溶液为蓝色,浓溶液为绿色) 3、硫在空气中燃烧: S + O 2 点燃 SO 2 4、硫与氢气反应: S+H 2 △ H 2S 5、SO 2与水反应:SO 2+H 2O H 2SO 3 6、钙基固硫: SO 2+CaO==CaSO 3 2CaSO 3+ O 2==2CaSO 4 二、硫化氢与氢硫酸 1、受热分解H 2S H 2 + S 2、往氢氧化钠溶液中通硫化氢气体 H 2 S+ 2NaOH → Na 2S +2 H 2O H 2 S+ Na 2S → 2NaHS (连续反应) H 2 S+ 2NaOH → Na 2S +2 H 2O H 2 S+ NaOH → NaHS + H 2O (平行反应) 3、硫化氢通入氯水、溴水、碘水中都产生浅黄色沉淀。 H 2S+X 2→S+2HX (X 2=Cl 2、Br 2、I 2) 4、 H 2S + CuSO 4 → CuS ↓ + H 2SO 4(此反应可用于检验硫离子) H 2S + 2AgNO 3 → Ag 2S ↓ + 2HNO 3 H 2S + Pb (CH 3COO )2 → PbS ↓ + 2CH 3COOH 5、实验室制硫化氢气体 FeS + 2HCl → FeCl 2 + H 2S ↑ FeS + H 2SO 4 → FeSO 4 + H 2S ↑ 6、 完全燃烧 方程式为2H 2S + 3O 2 2H 2O + 2SO 2 不完全燃烧 方程式为 2H 2S + O 2 2H 2O + 2S 7、H 2S +H 2SO 4(浓) → S +SO 2 ↑+2H 2O (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硫化氢气体) → 点燃 → 点燃

2015高考化学全国卷一(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 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 .氨水 B . 硝酸 C .醋 D .卤水 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8gD 2O 和18g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 .2L0.5mol/L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种数为2N A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 .密闭容器中2molNO 与1mol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 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 B .2:3 C .3:2 D .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 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 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6O 2=6CO 2+6H 2O 12.W 、X 、Y 、Z 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 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N N N N

人教高一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高一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许多装有化学物质的瓶子上贴有危险警告标志,下面是一些危险警告标志,其中标志贴错的是( ) 选项A B C D 物质浓硝酸汽油纯碱氯酸钾 危险警 告标志 【答案】C 【详解】 A.浓硝酸有腐蚀性,是腐蚀品,故A正确; B.汽油易燃烧,是易燃液体,故B正确; C.纯碱属于盐,可用于食品加工,不是剧毒品,故C错误; D.氯酸钾有强氧化性,易爆炸,是爆炸品,故D正确; 答案选C。 2.自然界的氮循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N2与O2反应生成NO B.②中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③中氮元素只被氧化 D.氧元素参与了氮循环 【答案】C 【详解】 A. N2和O2在放电作用下化合,生成NO,NO被氧化生成NO2,NO2溶于水生成硝酸,故A

正确; B. 氮的固定是指氮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的过程,大气中氮气转化成氮肥属于人工固氮,故B正确; C. ③中细菌还原硝酸根中正五价的氮,生成无污染的0价的氮气,所以③中氮元素被还原,而不是被氧化,故C错误; D. 如N2在放电条件下与O2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氧元素参与,二氧化氮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氧元素参加,故D正确; 题目要求选不正确的,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氮以及化合物的性质,理解还原反应、人工固氮等知识点是解答的关键,选项D是解答的易错点。 3.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①中的物质②中的物质预测①中现象 A淀粉碘化钾溶液浓硝酸无明显现象 B酚酞溶液浓盐酸无明显现象 C氯化铝溶液浓氨水有白色沉淀 D湿润红纸条饱和氯水红纸条褪色 A.A B.B C.C D.D 【答案】A 【详解】 A.硝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硝酸进入淀粉KI溶液,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KI氧化为I2,I2遇淀粉变蓝色,故A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进入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不变色,故B 正确;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氯化铝溶液,一水合氨与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故C正确; D.饱和氯水挥发出氯气,氯气与湿润红纸条接触,氯气水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漂白

高考化学必备专题复习——硫及其化合物

S 与金属反应 Cu: Fe:表现性 与非金属反应 O2:,表现性 H2:,表现性 与强氧化剂反, 应(如浓硫酸):表现性 与热的强碱反应(如NaOH溶液):3S+6NaOH=====2Na2S+Na2SO3+3H2O,既表现性又表现性 2014高考化学必备专题——硫及其化合物 【考纲解读】 1.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2.通过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理论知识,认识氧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了解O、S元素的单质及某些氧化物、氢化物的性质 4.了解硫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及其防治。初步了解氟氯烃、含磷洗涤剂及粉尘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 5.掌握硫酸的化学性质,掌握浓硫酸的特性,理解SO42-检验的原理和方法。 6.以硫酸为例,了解化工生产化学反应原理的确定。初步了解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综合经济效益问题。 【高考预测】 氧族元素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族,而且硫及其化合物硫酸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试题常以化工生产或环境保护为背景综合考查物质的性质以及与此相关的理论、实验和计算。考查的主要内容有: 1.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2. SO2、H2S、SO32-的还原性;O3、H2O2的强氧化性; 3. 环境保护,消除硫的氧化物污染的综合应用。 一硫单质 1.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硫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游离态的硫存在于____________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化合物的硫主要以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形式存在。 2.硫的物理性质硫俗称________,是一种____色晶体,质脆,易研成粉末,不溶于____,微溶于________,易溶于CS2(用于洗涤沾有硫的容器)。 3.硫的化学性质 例1、(2013·上海化学·7)将X气体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Y气体,有沉淀生成,X、Y不可能是 选项X Y A SO2 H2S B Cl2 CO2 C NH3 CO2 D SO2 Cl2 【答案】B 二硫的氧化物 1.SO2的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毒性密度溶解性 △

完整版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讲义及答案)及答案

完整版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讲义及答案)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 A.钾的焰色是浅紫色,容易被钠的黄色火焰所掩盖,因此要在蓝色钴玻璃下进行观察才能确定有没有钾元素,A项错误; CO,B.酸性:盐酸大于碳酸,碳酸大于次氯酸;因此次氯酸不可能与碳酸氢钠反应得到2 应该考虑是盐酸的影响,B项错误; SO的水溶液显酸性,C项正确; C.石蕊变红则证明溶液显酸性,因此说明2 SO和高锰酸钾之间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导致褪色,与漂白性无关,D项错误; D.2 答案选C。 【点睛】 二氧化硫能够漂白一些有机色质,如品红溶液,属于非氧化性漂白;而二氧化硫在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氯化铁等溶液反应时,体现了二氧化硫的强的还原性,导致了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变化,而非漂白性。 2.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 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D.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 【答案】C 【分析】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详解】 A. SO2具有漂白性,与品红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而使品红溶液褪

色,A 项错误; B. 氯水中存在HClO ,HClO 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发生了化学变化,B 项错误; C. 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没有产生新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 项正确; D.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与CO 2等物质结合生成HClO ,HClO 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D 项错误; 答案选C 。 3.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 A .H 2S 在O 2燃烧 B .铁在硫蒸气中燃烧 C .SO 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 .硫酸中加入锌粉 【答案】B 【详解】 A 、H 2S 和O 2的反应有两种情况,O 2不足:22 22H S+O 2S+2H O 点燃 ,O 2过量: 22 222H S+3O 2SO +2H O 点燃 ,A 错误; B 、Fe 和S 反应只会生成FeS ,与反应物用量或者浓度无关,B 正确; C 、SO 2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有两种情况,SO 2不足:SO 2+Ca(OH)2=CaSO 3↓+H 2O ,SO 2过量:Ca(OH)2+2SO 2=Ca(HSO 3)2,C 错误; D 、Zn 和硫酸反应有两种情况,Zn 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和浓硫酸反应放出SO 2,D 错误; 故选B 。 【点睛】 注意两点:①S 、I 2这两种弱氧化剂,和变价金属反应只会生成低价态金属的化合物;②浓硫酸作氧化剂时,还原产物一般是SO 2,而不是H 2。 4.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含有24SO - B .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用稀盐酸洗涤后灼烧至火焰为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 C .待检液加入NaOH 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4NH + D .待检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则待检液中一定含有23CO - 【答案】A

2015高考化学全国卷一(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 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 .氨水 B . 硝酸 C .醋 D .卤水 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8gD 2O 和18g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 .2L0.5mol/L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种数为2N A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 .密闭容器中2molNO 与1mol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 B .2:3 C .3:2 D .2:1 误的是( ) 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 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6O 2=6CO 2+6H 2O 12.W 、X 、Y 、Z 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 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质的沸点:W>X B .阴离子的还原性:A>Z 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

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大全

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大全 1、硫元素的存在:硫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个,化学性质较活泼,容易得到2个电子呈-2价或者与其 他非金属元素结合成呈+4价、+6价化合物。硫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 又有化合态。(如火山口中的硫就以游离态存在) 2、硫单质:①物质性质:俗称硫磺,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 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熔点低。 ②化学性质:S+O2 ===(点燃) SO 2 (空气中点燃淡蓝色火焰,纯氧中为蓝紫色) Fe+SFeS 2Cu+SCu 2S 2Na+S=Na 2 S Hg+S==HgS(汞滴处理) 3S+6NaOH(浓)2Na 2S+Na 2 SO 3 +3H 2 O(洗硫) 3、二氧化硫(SO 2 ) (1)物理性质: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气体, 可溶于水(1:40),易液化。 (2)化学性质: ①SO 2能与水反应:SO 2 +H 2 O H 2 SO 3 亚硫酸为中强酸,此反应为可逆 反应。 可逆反应定义:在相同条件下,正逆方向同时进行的反应。(关键词:相同条件下) ②SO 2 为酸性氧化物,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a、与NaOH溶液反应:SO 2(少量)+2NaOH=Na 2 SO 3 +H 2 O SO 2(过量)+NaOH=NaHSO 3 对比CO 2与碱反应:CO 2 (少量)+Ca(OH) 2 =CaCO 3 ↓(白色)+H 2 O 2CO 2(过量)+Ca(OH) 2 =Ca(HCO 3 ) 2 (可溶) 将SO 2逐渐通入Ca(OH) 2 溶液中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消失,与CO 2 逐渐 通入Ca(OH) 2溶液实验现象相同,故不能用石灰水来鉴别SO 2 和CO 2 。能使 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这说法是对的,因为SO 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SO 2将通入酚酞变红的溶液,溶液颜色褪去,体现了SO 2 和水反应生 成亚硫酸,是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而不是漂白性,SO2不能漂白指示剂。 ③SO 2具有强还原性,能与强氧化剂(如酸性KMnO 4 溶液、Cl 2 、O 2 (催化 剂:粉尘、V 2O 5 )等)反应。SO 2 能使酸性KMnO 4 溶液、新制氯水褪色,显 示了SO 2的强还原性(不是SO 2 的漂白性)。 (将SO 2气体和Cl 2 气体混合后作用于有色溶液,漂白效果将大大减 弱。) ④SO 2的弱氧化性:如2H 2 S+SO 2 =3S↓+2H 2 O(有黄色沉淀生成)

2015年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14套)

目录 (按住Ctrl键,点击下超链接进入相应文档)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 2015年全国新课标Ⅱ理综化学试题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化学试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2015年山东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省) 江苏省2015年高考化学试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