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一语文课文精讲:1.1《荷塘月色》(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一语文课文精讲:1.1《荷塘月色》(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一语文课文精讲:1.1《荷塘月色》(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一语文课文精讲:1.1《荷塘月色》(新人教版必修2)

荷塘月色(课文精讲)

【思考导学】

1.从全文看“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起什么作用?如果不写心情,光去写月光与荷塘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一个基调,是全文的文眼。作者的感情发展变化:“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记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

如果不写心情,光写月光与荷塘,文章就仅是就事论事,就失去了神韵,“为文而文”则失去了意义。

2.课文中用了很多比喻,类型也不少,请举例说说比喻所起的作用。

答案:文章用了不少比喻,有的是明喻,有的是暗喻,有的是借喻,也有博喻。

①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②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③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第①句的比喻相似点在明亮、繁多、新美。第②句的“像闪电般”相似点在“快捷”。第③句的相似点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

作用:给人以清新之气,淡雅之风,更具体更形象。

3.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段?为什么?

答案:略(这要依据同学自己的爱好去品味)

4.作者为何想到了《采莲赋》和《西洲曲》?目的是什么?

答案:借《采莲赋》和《西洲曲》来抒发感情;表达心志,怀念那热闹的场景、无拘无束的心境、自由舒展的理想之地。

【合作讨论】

例如第1题,可以共同讨论解决。

“心里颇不宁静”与后文“月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的宁静形成了一种对比,从而更表现了作者想追求宁静、幽雅、干净、自由的理想愿望,通过“不宁静”到“宁静”是

作者自己的理想追求,从这里可以看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一个感情基调,是全文的文眼。

作者的感情变化是这样的: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记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

情景交融之处:

①小路幽僻、寂静,树木阴森森,心中笼罩着淡淡的哀愁;

②身外有无边的荷香月色,面对美景,内心有淡淡的喜悦;蛙叫蝉鸣,而“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摆脱不了愁思;

③写采莲盛况,思接千载,暂得解脱,但最终还是回到造成“不宁静”的现实中来。

【研究性学习】

高中的“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一,是国家提出的一门新兴的课程。因此,我们在每篇课文之后专设“研究性学习”栏目,目的就在于从每篇课文的延伸做起。

朱自清是散文大家,大家也一定很想多了解其人及其作品。下面提供了一些背景、研究资料,希望能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阅读室、书店等场所,甚至到清华园荷塘去实地考察,以期更广泛地了解朱自清其人其文,并相应写出研究性的文章。

可参考的题目:

《朱自清的散文特色》

《重游清华园的荷塘》

《朱自清与他同时代的作家》

《朱自清在清华》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请依据下列材料,自选角度,自行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一、关于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二、《采莲赋》参考译文(罗定五)

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鹢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正嫩花儿才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三、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独处”时的“独语”——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在现实中,人被命定扮演某个角色,做“一定要”做的事,说“一定要”说的话;而在这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因此,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理想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在文章开头写到妻子“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结尾回到家里,“妻已睡熟好久”,行文中又不断以“笼着轻纱的梦”、“小睡”、“酣眠”、“渴睡人的眼”作比,整个“荷塘月色”的画面似有烟雾弥漫,渺茫、隐约而朦胧,这都是在刻意营造一个“梦”的氛围与意境。正是这“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的对立、纠缠,显示着作家灵魂挣扎的凄苦。两个世界中,梦的世界在文章里是直接呈现的;现实世界只是“偶尔露峥嵘”。而我们的阅读、欣赏,却恰恰应抓住这偶尔的显露(暗示),并从这里切入。因此,强调抓住“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等语句的深刻含义,以此作为理解文章的主旨的钥匙;应该说,这是抓住了要害的。

四、《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

《荷塘月色》描写得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得细,体味得细。仅以对蝉声这一细节的描写就足以说明问题,由于有些读者提出异议,以为月夜不应有蝉鸣,因此他请教了好些人,最后还是亲自体察,“又有两回亲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本想修改的念头,因此他深深地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关于“月下蝉声”》)。整篇《荷塘月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视,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时而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时而摹写花叶,时而描绘岸柳,时而淡勾云彩,时而轻描树影,层层铺陈,步步开拓,细腻地展现了荷塘月色之令人“惊异”之美。朱自清还认为“花和光固然有诗,花和光以外还有诗”,“山水田园固然有诗……仅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诗与感觉》)。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以敏锐的感觉去发现这些“诗”。从《荷塘月色》里不难发现,

作者正是这样努力去发掘蕴含在大自然里的这些“诗”,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从而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

《荷塘月色》的艺术成就,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如他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欧化的口语”(《〈你我〉序》)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例如“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等,均平白如话,自然流畅,丝毫没有雕琢的痕迹,读着令人感到分外亲切。优美的艺术境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凡杰出作家无不重视语言的锤炼。朱自清十分注意遣词用字的准确和贴切,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泻”字和“浮”字,把月光和雾气点活了。又如写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一丝”、“一道”、“一带”、“一两点”,都是量词当形容词用,起到了丰富、润色、强化形象,以及渲染和加强诗情画意的作用,在《荷塘月色》里,作者还运用了许多叠字叠词来深化物态情貌的形象感,如用“田田”来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来表明它的深度,用“曲曲折折”来表示荷塘的广度。又如“蓊蓊郁郁”是“蓊郁”这一双音节词的重叠,不但说明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夜色浓重的气氛;“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是远近高低的连用,极写了荷塘四面树丛之茂密。这种例子很多,简直俯拾即是,这些多样形态的叠字叠词不仅富有艺术表现力,而且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总之,《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确实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