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行动研究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行动研究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行动研究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行动研究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行动研究

新城区东门外小学梁少杰

对学生来说,师生关系是永恒的话题,学生每天至少要和老师相处8个小时,师生相处好不好,决定了他们对待一门功课的态度,甚至决定他们爱不爱走进学校。一个好的教师能让学生受益一生,相反,一段不理想的师生关系,也能将一个天才扼杀在摇篮里。本文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影响因素和途径进行探讨。

“我认为师生关系在课内应该是严厉而不失风趣,在课外和谐而不失分寸”。“我认为师生关系应该是父母与子女般的关系”。这是我的一次班会上我的学生所认为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对学生来说,师生关系是永恒的话题,学生每天至少要和老师相处八个小时,师生相处好不好,决定了他们对待一门功课的态度,甚至决定他们爱不爱走进学校。对老师来说,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太严肃,往讲台上一站,教室里鸦雀无声,这会很好的保持课堂纪律,可是难免让人觉的压抑;若太热情,和学生打成一片,又觉得太过亲热,缺少威信。学生究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老师又该怎么样做?师生关系的困惑普遍存在。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与“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社会主义社会下,强调以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为目标,以共产主义道德为规范的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为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一个由多层次、多方面关系构成的关系体系。其主要包括师生间的工作关系、个人关系、道德关系和心理关系。师生间工作关系是教师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任务而与学生形成的关系。师生间良好工作关系的建立主要受教师专业知识、教师的思想道德和教师教育教学技艺等因素的影响。师

生间的个人关系产生于人际交往的需要,这种交往的需要也是人与人的交往而产生的主观需要。它是一种不受外来强制和约束的、发生在正式组织之外而自然形成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的交往没有正式关系中的拘谨、刻板及模式化的倾向,它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其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工作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师生间的道德关系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双方都应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的关系。教师不仅仅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能力水平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也会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从而就产生了师生间的道德关系。师生间的心理关系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建立的情绪情感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学生对教师的情绪情感的依赖和教师对学生的责任感上的,它以情感为基础,如果没有这种情感关系,就不可能有师生间正常的心理关系。

和谐师生关系概念的界定建立在师生关系含义的基础上,其可被认为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和谐统一的理想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核心应该是现代的平等观念,它强调师生双方真正的平等、沟通和尊重。尊重教育对“师道尊严”作了如下诠释:师为传道授业解惑,道为科学真理,师在传播真理探索真理中获得尊严。在科学与真理面前,师生是平等的。在师生之间教学互动过程中,要依靠尊重、信任与宽容维系教育的两个主体。尊重的特征一是对别人的言行保持大度与宽容,或必要的“一致性”;二是对别人能将心比心,体现关怀。

二、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前提

平等与尊重。老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应该从心底相互尊重,真诚的相待。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要先做到,在日常教学和班管理中,老师应身先士卒,溶入集体中,先做“学生”,后做老师。尊重学生,真心的对待学生,真诚的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准确、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同时又呵护学生的自尊心。

(二)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1、课堂中情绪的和谐

师生关系要达到和谐,在各因素中,情绪和谐是很关键的,特别是课

堂中情绪的和谐。所谓情绪和谐是指对完成当前活动兴趣盎然,群体各成员之间和谐一致,热情指向于教学活动。这是良好心理气氛的一个重要标志。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常常笼罩着人的整个身心,影响人的当前行为。无论个体还是整体,情绪过于紧张或过于松弛,都会降低人的活动效率;只有情绪适中、和谐,才能增强效果,提高效率。课堂中情绪的和谐,主要表现为师生情绪稳定而活跃,张弛适度。就学生而言,能以愉快的情绪适应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认知情景的变化去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情绪,该激昂时当激昂,该热烈时当热烈,该舒缓时则舒缓,该平静时就平静。就教师而言,要求教师不能把课外的一些不良情绪带进课堂,要求教师迈进课堂时就情绪饱满,带着符合教学内容的情绪面对全体学生。师生间情绪体验、人际关系和谐了,势必带来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间的有效互动。这一互动,从教师角度讲,应该是教师围着学生转,围着学生活动转,主动地服务于学生的主体活动。这种主动的“服务”,不是霸着讲台,不是喧宾夺主,也不是霸着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而是应体现为教师主动地“导”:一般问题让学生讲,较难的问题让小组讨论,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学生解决问题铺架阶梯。另一方面,从学生角度讲,学生在教师有效“导”的基础上,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展示自我,积极与同学合作,主动地参与讨论,积极地参与汇报、演示或板演,认真地思考,从参与学到探究学,体现主动的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也是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影响课堂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效率,换个角度说,也就是生生间“合作”与“竞争”的效度。如果生生间关系是和谐的,那么,合作将是有效的合作,竞争将是正常的适度竞争。反之,合作将流于表面的形式,竞争将变成消极的冲突。

另一方面,课堂心理气氛的“民主开放”并不等于“放任开放”,否则课堂将成为一盘散沙。课堂的心理气氛也需要整合,也就是将课堂中的“合作”与“竞争”整合起来,将学生的自我价值与灵活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将学生中的反馈、评价等整合成集体的教育性评价,这种整合的评价对学生的责任感、协作精神、自信心、毅力、个性人格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作

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有效地组织教学,生动有趣地导入新课,进行符合学生思路的讲授,开展多样化和富有启发性的练习等,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和认可。当学生有疑问时,及时启发、诱导,与他们一起探索:当学生回答错误时,和颜悦色,支持鼓励;当学生对教师有异议时,尊重、信任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同时,对学生在课堂中不同的反应,及时给予客观的评价。教师在课堂中的这些整合评价和赞美鼓励,会使课堂心理气氛进一步走向和谐,进一步促成学生创新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2、教师本人的素质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师生关系一方主体,其本人素质高低接影响师生关系的好坏。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心胸就如那浩瀚的海洋,任鱼儿在她怀中如何冲撞、翻腾,她总是一样的平静祥和、雍容大度,直到你疲倦冷静最终重新溶入整个和谐的海洋之中。而一个品德有缺陷的教师,心胸如针眼,只要有一丁点的不顺,就跟人过不去。所以,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必然要求教师有高尚的品德。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提高教师个人素质。

提高教师个人素质,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第一,公正,不歧视。不要看不起成绩差的学生,即使他的成绩再差;不要看不起学习笨的学生,即使他再笨;不要看不起犯错误的学生,即使他犯的错误很多;不要看不起性格孤僻的学生,即使他连你也不理。即使同学看不起他们,即使别的老师看不起他们,你也不要看不起他们,而相反你应该看重他们。因为他们的心已占据够多的孤独与痛苦,他们最需要的不是你在他们伤口上再撒上一把盐,而是能减轻他们孤独与痛苦的人间真爱。这些学生身陷泥潭,不能自拔,不是你丢石头砸在他头上,他就会一跃而起,那只能迫他沉沦,直至淹没。他们最需要的是真诚伸过去的一支木棍,只要他一息尚存,定会死死抓住,只要你肯发力,他便被你救起。这过程的关键就是你是拿石头砸还是伸木棍拉。你若认为他脏,捏着鼻子嫌弃他,势必砸;你若把他同岸上生命一样看待,那势必是拉。公正,带来的感激是不言而喻的。第

二,宽容,不报复。矛盾是无处不在的,更何况交往的对象是受教育者,有必要斤斤计较吗? 不过,现实中我们不时发现个别教师,一旦跟学生产生了矛盾,就憋足一股气,一定要成为这场“斗争”的胜利者,把对方打得一败涂地而后快。其实,这种赢往往还不如输。因为产生矛盾的只是个别的学生,你虽赢了这个学生,你却让全班学生看到了他们将来在你的面前的惨败,则人人敬而远之,甚至恨之入骨,你赢了一个,却输了全班。相反,退一步则海阔天空。学生冒犯了你,你心平气和,真诚客观地指出其中的是非对错,让同学们都清楚地看出该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与程度,并当众诚恳地表示理解和原谅学生的一时冲动,让该学生深感惭愧,让同学们深深敬服。宽容,虽未能让你泄一时之气,却让你赢得了长久的尊重。第三,坦诚,不虚伪。谁都不会喜欢虚伪的人,纯洁的学生们更不喜欢这种人。人际关系上的虚伪学生固然讨厌,而令他们更讨厌的是学术上的虚伪,因为这会让他们对自己接受到的知识的可靠性产生怀疑,从而对自己的前途命运产生忧虑。这将严重影响学生对一个老师所讲知识的接受效果。一些老师并不理解这一点。若有学生对自己的知识或见解提出异议,便以为是对老师权威的挑衅,立即摆出师长的架子,声色俱厉,强词夺理,甚至辱骂学生。这种做法不能表明老师自信,却恰恰表明自己心虚,将给自己的教学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相反,对不同意见客观审视,若真有错,当即承认,并分析自己错误的原因,提醒学生“请勿踏入此坑”,帮助学生避免类似错误发生,学生会佩服你的勇气,会感激你的帮助。我们甚至可以把学生不知道的、老师在其他场合造成的错误坦然地告诉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如此,则学生没有不信任你的。师生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师生关系的处理拒绝官场庸俗的那一套。也许你洞悉官场的潜规则,但如果你将它们引进课堂,引进师生关系中,那你一定很快就失去一部分学生,继而失去全部学生对你的尊重与爱戴,你将输得一塌糊涂,包括你的业绩与威望。

2、要有亲和力

亲和力是指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教师的亲和力是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有了亲和力,师生关系就会融洽,教育

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亲和力这个隐性的资源却经常被教师所忽视,日常教学中也常有这样的情形:一位教师,其专业知识渊博,常有研究文章发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但学生对他的满意度却很低。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不成正比的原因何在?经过询问,学生的回答是很简单的,“不喜欢”“他讲话总是居高临下的”“太严肃”“总觉得他离我们很远”。换言之,这位教师之所以不受学生欢迎,师生关系紧张,是因为他缺乏亲和力。在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两者之间,学生更喜欢,更易于接受前者。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只会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要求背熟、背熟、再背熟的教师,定会激起孩子们的伤心感,而然后便是内心的愤懑。”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亲和力可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可以获得学生的宽容和理解。因此,即使在教学中有所欠缺,但学生却热情学习,主动思考,由此弥补其不足,以获得最大限度的教学效果。如果一个教师没有亲和力,惟我独尊,那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不愿去学习,即使这位教师学问再高,课讲得再好,最终却不一定能够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高业务素质倾听学生、肯定学生,在心灵融通中增强亲和力,从日常教育活动做起,从小事做起,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3、要多与学生沟通。学会与学生沟通。

与学生沟通包括思想和语言两个方面。从思想上爱学生,爱是教育的基础,爱也是情感的基础,没有情感的教育显得苍白,老师应该视学生为自己的兄妹、朋友,尊重理解他们,处理问题从学生角度考虑,循循善诱,允许学生犯错误,同时给学生改正的机会。对学生的爱是一个老师能与学生和谐交流的情感源泉,用老师的爱赢得学生的爱,用老师的爱融化学生的情。把学生当孩子,把学生当朋友,这种朋友式的、孩子式的和谐交流能激发学生和老师交流的欲望,师生间的交流也就变得畅通融洽了。同时,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待问题,为师不忘童年梦,常与学生心比心。

语言方面,要学会与学生沟通交流,日常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话语中存在很多不足,从而使师生交流困难,一旦交流困难,师生关系就会紧

张,甚至恶化。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沟通师生情感,师生间的和谐话语交流,成为重要因素。从学生角度看,老师的话语会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感,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隔阂。从老师角度看:不恰当的话语反映了教师对学生情感因素的缺失,用语规范的缺失,角色定位的缺失。教师的话语使他夫去了他在学生心目中的人格魅力,自然就使教师威信大打折扣。老师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应该学会使用和谐话语。和谐话语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主语理念。和谐话语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的话语不能以违背学生的发展为前提,而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说话的权力和人格;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注重学生的内心世界等。和谐话语是一种“公平民主”的话语氛围。学生与教师相互交流的和谐沟通,就必须在教学活动中的某一时段或课余的某一时间创造出轻松的、平等的沟通交流环境,并形成特有的“场效应”,这种“场效应”是由师生之间平等关系的人格、相容和谐的心态、互补创新的途径构成的。和谐话语是一种“科学规范”的话语内容。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中应该让话语交流成为一种科学规范的内容。交流的话语有了随意性的成份,这种随意性有时体现出对交流对象的不尊重与不平等,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无意识的不和谐的因素。和谐话语是一种“动之以情”的话语情感。教师不仅要有言辞的动情、交流的深情、内容的真情,还要有用情感消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种种差异与隔阂,让彼此在情感的氛围中交流情感、思想。

那么如何实施和谐话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换取学生的“亲近”。老师作为一个成年人,在与学生交流与交往中,也应该把自己放在一个儿童的心境中,尝试用儿童的话语、儿童的热情与学生互动交往,这样容易走进学生的心中,:老师童心式话语,热心式话语就像甘泉雨露一样能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感受到老师的亲和力,感觉到老师的亲近友好。第二,换取学生的“亲信”。在老师面前学生不愿意讲真话、讲心理话,大多因学生觉得老师不可信赖,学生总认为老师最大的爱好就是给家长告状,是家长间谍。其实在与学生交流中也存有较大的师生交往私有空间,关键是教师要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为了打破交流困境,老

师可以用书面形式打开学生闭锁的心,可以写信、写日记、也可以和学生签订心里话保密协议书。从学生的信中可以看出学生是渴望与老师交流的,只是缺乏勇气,老师要把学生藏在心里的勇气释放出来,那就是用诚心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获得学生的信赖。第三,换取学生的“亲热”。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总有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自然就对学生产生了许多方面的要求,当这些要求未能达到理想或事实上的标准时,就会对学生产生埋怨和牢骚,反映在与学生交流的语言之中,就变成了不耐烦,这种语言让学生与老师疏远。学生的日记告诉我们,只要老师有爱心和耐心,无论学生犯多大的错都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用教师的一番苦心来感化的。

如此这般,语言交流问题解决了,就向和谐的师生关系迈进了一大步。

三、结语

一个好的教师能让学生受益一生,相反,一段不理想的师生关系,也能将一个天才扼杀在摇篮里。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师和学生都至关重要,在良好的师生关系氛围中,学生的人性得到尊重,智力得到开发,潜能得到挖掘,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提升。同时,教师在愉快的氛围中工作,更好的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正是现代教育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吴春华《班主任与学生和谐话语交谈浅谈》教师教育与管理.2006.3

[2] 陈远棕《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广东教育.2005.6

[3] 刘志力《巧用亲和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效率》宿州教育学院学报.第9卷.

第6期

[4] 裴利萍、郭镜《和谐师生关系和和谐教育的关键》平原大学学报.第23卷.第6期

[5] 张海林《以尊重为价值导向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上海教育科研.2006.11

[6] 郭振武主编《学校管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7] 王景英主编《教育评价》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桐川初中赵勇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体系中,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对班集体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班主任与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对班集体的影响更为直接,影响力更强。有资料表明: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与老师相处的时间超过与父母相处时间的两倍;而老师的人际交往,则有80%是与学生的交往。这种朝夕相伴的生活,如果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没有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班主任工作便更难以收效。那么,怎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第一、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中学生对老师的第一次最深刻、最清晰的直观感觉,它将长时间地镌刻在学生的心目中。每一个学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对一个新的集体、新的老师都会产生某种渴望,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理解,渴望自己在新的集体中能占有满意的“角色”。因此,班主任给中学生的第一印象如何,能否点燃他们心灵深处的希望之火,将对中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当然,由于班主任的个人素质不同,教育风格各异,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可以知识渊博见长,可以风趣幽默取胜,也可以亲切和蔼感人。 第二、逐步加深师生感情。中学生对班主任的第一印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师生交往的不断加深继续保持和发展,也会逐渐淡化以至转化,关键在于班主任的思想、心理品质和工作水平。班主任要得到学生的信任,就要悉心深入地了解学生,尽可能与他们打成一片,年轻教师更可以充分利用与学生年龄差距小的优势,与他们交心,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第三、尊重和信任中学生。每一位中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虽然有些思想并不成熟,而老师的职责就是要走入他们的内心深处,把他们的某些不成熟的思想转变与班级发展相协调的和谐因素,同时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各种想法,给他们一个可以陈述自己想法的空间。因此,尊重和信任中学生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善师生关系问题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成为课程改革的焦点之一。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我校于2007年6月申报立项了《高中政治课堂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为省级课题。2007年9月1日正式开始实验研究。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本学年来课题组成员按课题研究计划,积极开展探索、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课题活动与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我新光学校前身是南平造纸厂职工子弟学校,现为省级、国家级体育传统示范校,也是南平唯一的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在内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由于我校与南平市少体校联合办学,承办少体校学生文化课教学任务,同时,也是延平区定点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生源差异较大,家庭背景与素质的差异明显,尤其是高中生源素质差异更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目前我校师生关系的现状还不能令人满意。学生讨厌老师,老师看不惯学生的现象广泛存在;老师体罚学生,伤害学生自尊的情况也屡见不鲜。结合我校实际,在我校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研究是我校新一轮课改的关键环节点,是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的着力点,也是我校“外求发展,内抓管理”的核心点和突破口;同时,也是打造一支师德高、技艺精,具有教研能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有效载体,该课题的研究存在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该项工作的有效展开,必将对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带来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要想从根本上改善目前师生之间紧张对立的现状,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先从教师着手。 二、对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的认识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的核心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传统的师生关系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当前,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转变,还是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最终都要依靠师生互动与交往来达到教育目的。因此,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师生关系的现状、特点、变化和发展,力图寻找

谈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浅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s h īs h ēn g g u ān x ìs h ìj i ào s h īh éx u é,通过相互的认知t ōn g g u ?x i ān g h ùd e r èn z h ī 、情感和交往而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q ín g g ǎn h éj i āo w ǎn g ér x ín g c h én g d 。师生关系是教育大厦得以建立的基石,理想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当然要素。 小学生心目中的教师是完美的,至高无上的,无人可替代。学生对老师也是一恭恭敬敬的,一切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这样的师生关系,只是“授”与“受”的关系。师生之间缺乏亲密的交流,彼此的心灵是封闭的,感情是隔阂的,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师生关系有了新的定位。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师生之间的交往应该是平等的,师生间彼此接纳,彼此沟通,互相激励,共同提高,教师对待学生是热情的鼓励,中肯的提醒,有效的点拨……学生喜欢教师,乐于向教师诉生活或学习上的喜和忧,乐于与老师共同努力,争取成功……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巨大的教育力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同时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因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情感有迁移的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感情迁移到学习上,可以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教师看到的将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涨,教育工作会事半功倍。那怎样才能建立起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呢?师生之间应进行心灵的沟通,这样连接师生之间的一座永恒的友谊之桥,这座桥可让老师少走弯路,让学生健康发展。下面就师生间如何“沟通”,谈一些个人的观点与做法。 一、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平等的基础上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但老师绝不能挖苦、训斥和打骂、体罚。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武汉市汉南区纱帽山小学 黄金娥 实施素质教育,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必须以师生关系的和谐为前提。然而,在师道尊严的影响下,教师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凌驾于学生之上,心安理得、理直气壮地对学生发号施令。教师的这种“自然权力”使学生的想象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好奇心、求知欲等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死气沉沉、充满郁闷的课堂中,学生表现被动,过于拘谨、崇尚权威、缺乏自信、不敢创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这一问题客观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一、课题的界定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和谐是美好事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美配合、协调和多样的统一,在心理机制上使人愉快、满足,并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建立以和谐为核心的新型师生关系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民主与平等、尊重与信任、理解与合作。 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有多方面的依据。从心理学角度看,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人的认识过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反之,则思维凝阻,操作迟缓,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人文教育理念出发,人文教育、教育的人性化与个性化越来越成为我国当前的主流教育思想,主张对人的价值多元化的尊重和对人性的弘扬。教师要重视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价值,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与交流中给学生以智慧、情感的启迪。解释学与现象学也给予我们启示。解释学关于“理解即人的存在”的本体论观点及现象学的研究方法为我们正确认识师生关系提供依据:关注师生关系本身的教育意义,关系本身就是教育。对于正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而言,师生关系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师生关系甚至决定了学生对社会的信任度。 二、和谐师生关系的拟建 为了进行本课题的研究,特别选定四年级23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研究、问卷法、访谈法及课堂观察法等方法,具体分析本校师生关系的现状,从问题出发,进行教育实践研究。 2002年2月对本校四年级239名学生进行师生关系调查问卷。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对当前的师生关系深感不满和失望。学校领导对此引起了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同时,组织课题组教师随堂听课52节,现场记录课堂师生的表现,分析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但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师生关系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所以,教师应当主动地维护和发展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一)加强师德修养,认真转变观念 教师必须放弃陈旧的教育观念,放弃教师权威思想,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必须发自内心地去热爱关心每一个学生,然而,在我们的校园和课堂中,普遍存在着忽视学生人格和尊严,压抑学生个性、情感的行为。可悲的是有的教师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不能认识到自己在师生关系中的不良行为,反而认为自己的做法是为了学生好。 例一:一教师点四名学生到黑板上听写生字。其中一个体态过胖的学

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两个主要的、能动的因素。怎样使这两个因素充分、有效、和谐地发挥作用,直接关系到教与学的效果。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习惯于高高在上,习惯于发号施令,所以导致了师生关系比较紧张,不融洽,而这样下去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亲其师,新课改后新型的师生关系又该如何构建呢? 我认为,首先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这样才能吸引和征服学生。中学教师所面对的是正处于增长知识时期的青少年,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广泛的探索兴趣。他们积极地寻求着自己在生活中、学习中和思考中所遇到问题的答案。如果教师的知识面过窄或者是一知半解,那么就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渐渐地就会失掉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和信任。相反,如果教师知识广博,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能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有说服力和启发性,而且也会影响和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进而增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神圣感,让学生产生敬意,这就为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他们在知识、智力、兴趣、特长和个性品质等方面千差万别,但他们有个共同的要求,那就是渴望被老师注意,渴望被老师表扬。有时候有些学生甚至为吸引别人的眼球,还会作出一些出格的事,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关注学生。然而,关注学习好的学生,老师往往容易做到,但对于学习和表现比较差的学生,则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肯定和表扬。平时,只要发现他们身上有闪光点,学习中有点滴的进步,教师就应该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这样他们会逐渐找到学习的乐趣,并树立自信心,认识到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渐渐地他们会主动地与教师谈心,自觉地学习,减少对教师的戒备和敌对情绪。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样师生关系最终会走向和谐。 再次,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还要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尊重学生就是要接纳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要以真诚和平等为基础。接纳学生不但要接纳他们的优点,同时也要接纳他们的缺点,特别是对于后者,教师不能一味地批评和嘲笑,讽刺挖苦,而应真诚地、耐心地帮助,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下决心改掉它。在生活、学习中,老师要以“真实的我”出现在学生面前,不装腔作势,不虚情假意,要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缩短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教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充实自己。同时还要真诚、热心、平等、耐心地对待学生。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只要教师不断耕耘,用爱心来实践,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深州市魏桥镇高级小学王菁 【摘要】:教师是祖国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天职是育人,作为教师,应该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把育人放在首位,以育人为中心,以育人为目的,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培养人的能力,塑造健康的人格。和谐的师生关系具体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一个好的教师,要能放下架子,与学生建立互相尊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更要宽容学生,不讽刺挖苦犯了错误或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给学生以自尊,这种自尊就会变成学生上进的动力。 【关键词】: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热爱;理解;尊重;自信; 【正文】: 师生关系是学校一切活动的全体条件,它决定了学校教育的各个发面,包括教学过程的性质、组织教材和组织学生的方法,以及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和标准,教育中的各种弊端都是有其师生关系方面的原因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公平公正、真诚友善、充满活力、互相尊重。教师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巨大热情;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创建优秀班集体;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增强教师威信;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掘学生的潜能。作为一个基层的小学教师,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每天和小学生打交道,师生关系是每一个当老师的人都会遇到的。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即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而要真正成为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一个关键性前提就是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师生关系和谐与否,小而言之,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大而言之,关系到九年义务教育顺利实施,关系到教育能否适应并服务于时代发展。那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一、师生关系要民主、平等 教师的职责是教好学生。教好学生不仅是教育系统也是学生、家长和社会衡量教师价值的标准。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活动方式,教师的活动不再是依据固有模式"灌输"现成知识,而要应对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不断推出有创意、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这就需要师生之间互相沟通、交流,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看待学生。而且,课程标准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同时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而对实现目标的手段与过程,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这就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体现并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了比较好的环境,更体现了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的新理念。,“民主、平等”的原则,是建立和谐师生关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新林区第二中学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李舒随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善师生关系问题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成为课程改革的焦点之一。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我校于2006年10月申报立项了《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XHG115—338龙教学会字[2006]1号)为省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一般课题。2006年3月1日正式开始实验研究。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近一年来课题组成员按课题研究计划,积极开展探索、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课题活动与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初级中学,许多事实告诉我们,目前我校师生关系确实不尽如人意。校园内管理主义盛行,缺乏精神的感召力。学生几乎成了教师的附庸,教师处理学生问题简单粗放,伤害了学生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怨恨和抵触情绪,师生关系经常处于矛盾冲突和对立之中。再加之学校生活和教育活动机械重复、枯燥乏味,形式单一,学校日常生活难以在孩子们的成长历程中留下积极的深刻印迹。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此,我们提出要想从根本上改善目前师生之间紧张对立的现状,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先从教师着手。 二、课题研究价值及意义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的核心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传统的师生关系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当前,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转变,还是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最终都要依靠师生互动与交往来达到教育目的。因此,研究新课程

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平等,相处的氛围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相通,师生间形成真挚的情感关系。师生间只有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才能营造出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才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要热爱学生。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爱学生虽然很难,但它却非常重要。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师生的平等,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感受到自尊的存在,学生失去自尊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导致消沉。要研究学生。只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要改变自己。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的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 后进生转化放首位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教师要很强的耐性。教书育人是细活,需要的是耐心,如果遇事不冷静,爱冲动,由着性子,容易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如果事事发脾气,自以为是,独断专行,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老师应该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志趣,要想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取得学生们的信任和配合,而不能靠使性子、发脾气。 对特殊学生的转变过程中,如果学生的进步不明显,老师常会对这类学生失去信心,从而对该学生不再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帮助教育,反而听之任之,置之不理。这样的结果,经常使一些有了一点进步的学生再次退步,而使老师以前的努力功亏一篑。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后进生看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教师工作方法的改进,他们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不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把他们塑造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特殊家庭要关注。单亲家庭的学生性格有更多的缺陷,教师应更多地去了解,关爱这些最需要了解、关心的学生,使他们重新找回自我,单亲家庭学生的问题行为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沉默不语型:这类型的学生自卑感强烈,自信心弱,很敏感,独立性强,不过多依赖别人,但感情上渴望亲情、温情,所以,老师同学的关心爱护是医治这种类型学生的最好的药方。老师要用细致、关切的爱护之情去引导他们参与班级的各种活动,有意识地鼓励他们和同学们一起去完成各项工作,发挥他们的特长,让同学们对他们刮目相看。第二种是品德不良型:教育这种类型的学生,要斗智斗勇,十八般武艺都要使出来,有时用非一般传统的方法会出奇效。比如与这种学生谈话的场合不要在办公室,就老师学生两人,双方面对面地坐着。老师要用学生们说话的方式、口吻来跟他聊,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放下敌意,很多真实的话就会说出来。老师就可以了解很多学生的活动,尤其是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阶段性总结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阶段性总结 建始县业州镇七里坪中学课题组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是恩施州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的“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小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子课题。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分析 1、本课题是总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 总课题认为:当前,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这些必然深刻地影响学校的改革、发展与利益格局。在这种情况下,尤其要注重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通过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来增进共识,凝聚人心,协调利益,促进发展,共建和谐。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文化中人是主要因素,学生、教师行为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研究必须深入研究师生关系问题。 2、进行本课题研究是促进我校进一步发展的现实要求 承担子课题研究的建始县业州镇七里坪中学,是一所离县城4公里的农村寄宿制学校,随着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农民工子弟进城读书因素,学生数从2000年的60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1800余人,教职工从30几人到90余人,学校的快速发展带来软、硬件方面的矛盾,学校审势度势,紧抓机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学校管理体水平,不断明确办学思路与方向,我们提出了三个发展阶段的思路。第一步:2000——2005年,把学校建成一所硬件设施初具规模、教育教学管量规范、质量位于全县中等的学校;第二步:从2005——2010年,把学校建成县内质量一流、管理一流的农村窗口学校;第三步:从2010——2015年,要把学校办成质量优异、特色明显,在州内有较高知名度的窗口学校。根据这个发展思路,我们想要形成鲜明的办学个性特色,要依据学校的历史渊源和自身特点办成精品学校,就必须增强新课程背景下校园文化建

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课题结题报告

《新课程背景下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师生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也是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我们在素质教育面前摒弃了“应试教育”之后,似乎开始有些不安和骚动了。“狠抓质量”的呼声越发的高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最理想的教育效果,但是有些教师在“狠抓质量”的同时已经渐渐忽视了真正的素质教育。开始走进了“变相素质教育”的怪圈,教师由“狠抓质量”而引发出来的“自然权利”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好奇心、求知欲等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为了考出好成绩,教师们在面对如此多的后进生、在几经努力而学生进步仍然不明显时失去了耐心,产生了焦躁的情绪,再把这种情绪带到课堂上,课堂教学氛围呆板、沉闷,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表现出机械、拘谨、盲目迷信权威、缺乏自信心和独立自主意识,师生之间的沟通明显减少,师生关系紧张的局面重新出现,从而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同时,2017年5月,我们对全校七至九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师生关系调查问卷,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对当前的师生关系深感不满和失望,其中,“心里有话最想找谁说”,只有4%的人找教师说。只有21%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学习生活很快乐,只有32%的学生对师生关系很满意。鉴于以上背景和本校师生关系的现状,我们决定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二、理论思考 (一)概念界定 1、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也是学校里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是教师与学生在日常的正式与非正式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 2、和谐师生关系 “和谐”是从音乐中呈现的强与弱、密与疏、急与缓的差异和变化中而产生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最最基本、最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就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它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或坏将直接影响到教师教育教学的效果,也会影响到学校培养的目标能否得以逐一实现,更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是能否健康的全面发展。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就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只有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比较和谐,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所以师生关系与教书育人它们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它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占有非常大地比重。我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线教师,深知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将会影响到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 新课程改革所要解决的第一大任务就是构建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们每一个从教者都必须面对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构建好和谐的师生关系。那么,如何让老师和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呢?这些年来,我总结出这么几点体会: 一、我们教师在课堂中要多一些笑容。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最甜美、最动人的表情就是微笑。它既可以传达对人们的喜欢程度,又能传递友善的信息。教育需要微笑,微笑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作为一名班主任,脸上的笑容更是必不可少。当你给别人一个微笑时,你不需要花费时间,还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同时也会让别人收获快乐。如果我们教师能在课堂中微笑着来面对我们的孩子,那么,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鼓励和赞许,他们会得到对你的信任。当有的学生学习或生活上遇到了一些麻烦事时,教师的微笑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安慰。教师要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始终保持微笑,这样就消除了学生们的紧张情绪,这种做会拉近我们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距离,同时我们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融洽。 二、遇见事情要有耐心。前苏联的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过:“凡事皆有终结,赢得成功的一种手段是要由耐心。”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耐心显得更加重要,只要我们教师有了耐心,才不会误人子弟,才会在很短时间里就走进学生的心里。否则会欲速不达。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和思想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同样学生的成长需要我们教师耐心的等待。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名叫田博弈,是个体优生,脾气很大、是个很倔强不太服管的孩子。经过几次与他交流失败后我总结出:对待这样的孩子需要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拿出比对别人大得多的耐心。于是,只要有时间我就找他的谈一谈,在交流过程中我始终都让自己说话的语调尽量轻松自如,取得他的信任后,我们成立好朋友。因此,在自我体验和一线工作中磨出了教师的耐心,只要拥有耐心,就意味着教师是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一些不好地行为习惯;就意味着教师愿意给学生一种安全感。让学生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茁壮的成长。 三、在处理问题上,要运用一些恰当的方式方法,创建出民主、平等的师生氛围。每一个中学生都有着很强的自尊心,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极力渴望得到别人对他们的尊重。因此教师首先要了解他们的这种

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必须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也有利于教育工作的展开。今年我带高三班主任更加体会到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高中学生已经长大了,正逐渐向成人迈进,他们的自尊心非常的强。针对学生犯的错误,如果教师一味的指责只会将学生推得更远。尤其是高三,面对高考压力,学生很敏感、情绪化、易怒,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很容易产生冲突。 那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主要是从以下这几方面做的。 一、多一些微笑。 微笑是人类最好的表情,即使在愤怒的学生看到教师的微笑也会暂时的安静。作为高三的班主任,学生压力大,表情呆滞,更渴望看到老师的笑,同学的笑。所以,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无论我心情高兴与否,只要走进教室,我必须保持微笑,并通过微笑感染周围的人。微笑能够让人与人之间更友善、更和谐,有利于班级和谐氛围的建立。 二、多一些包容。 孩子毕竟是孩子,难免会犯错误。这时我们教师尽量不要大声指责学生,应多给他们一些包容,协助他们一起改正。因为包容,学生反倒更尊重老师,更不好意思反错误。因为他们已经长大了,懂事了。包容让人与人之间少了一分狭隘,多了一分理解与信任。 三、多一分尊重。 学生自尊心都非常强,很好面子。如果教师当面指出学生的错误或大声训斥,特别容易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所以,针对这些学生,教师应该单独找其谈话,委婉的指出问题所在。这样,学生更容易接纳,也会用心改正。 四、多一分信任。 如果学生犯错误了,教师应多一份信任,相信是有原因的。例如,我班有一个学生因压力太大了,想请假半天回家睡觉。我想了想批准了,如果我一定要该生在学校学习,也许他会产生逆反心理,也许再也不想学了。因为,面对高考有很多人顶不住压力会选择放弃。之后我跟该生语重心长的说:老师相信你,累了就休息一下,但千万不要乱跑,要注意安全。该生很懂事的说:老师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第二天,该生很精神的出现在我的面前说到,老师,谢谢您,我休息好了,现在重返战场。看着该生有重新投入到紧张复习之中,我也宽慰的笑了。有时老师的信任会让学生更懂得自律。 总来说之,无论是微笑也好,宽容也罢,我觉得要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爱才是最根本,有了教师对学生的爱,有了学生对教师的爱,那么和谐的师生关系还会远吗?

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开题报告

《新课程背景下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课题提出的背景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和谐教育的前提条件,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形 成“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要转变教学行为,就必须正确对待师生关系,教师要从维护自身的绝对权威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共同探究。 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就必须首先尊重每一个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并把促进学生的发展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旨在打破传统思维习惯,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不仅破除学生敬畏老师的心理负担,而且拉近师生心理距离,体现对学生个体的尊重,也体现浓浓的师爱。 2. 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 对于同类课题的研究多见于师德建设研究范畴,其研究成果又多为经验积累。基于传承优良传统和经验,主动适应新课程背景下师生关系的新变化,我们提出了本课题。 3. 研究的理论意义、创新程度和应用价值 师生关系是教师职业道德面临的最重要关系,师生关系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对象的成长方向和质量。因此,研究和谐的师

生关系的特征及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对于实现师生的合理交往,消除师生关系障碍和隔阂,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开展本课题的研究从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两个方面着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师德建设的工作重点,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本课题研究对于加强师德建设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 科研目标:从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两个方面着手构 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效能。 2. 工作目标:克服师生关系中常见的沟通错误和障碍,构建处理学生问题的有效模式。 3. 育人目标:建立一种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相互信任、彼此接纳、情感交融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分析当前师生关系的问题及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研究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及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学质量提升。围绕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着重从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主动与学生沟通和善于与学生交往、努力提高自我培养和健全人格等方面深入研究与探索。 四、研究方法:

教师怎样与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怎样与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各位老师,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作为我们教师如何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咱们在座的大部分班主任,在平时的教书育人工作中肯定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今天,我想从心理学的角度,在师生情感交流方面浅谈一下这个问题。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我们大家都知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的良性互动),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师生平等。学高为师。虽然教师在学问上的许多方面(不是所有方面)高于学生,随着高科技网络时代的迅猛发展,我们越来越感到以前的那种生硬灌输,我说你服的教学模式已不在被学生接受,而学生的观念也发生变化,他们强烈要求,师生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即使崇尚师道尊严的古代学者也懂得“教学相长”、“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道理。因此,师生要相互通情。教师有要进入学生内心世界的能力,要能体会学生的喜、怒、哀、乐,通过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来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时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友好的微笑,会胜过千言万语的喋喋说教。教师要无条件的接纳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以表扬鼓励为主,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教师对学生批评训斥过多,甚至讽刺挖苦,侮辱人格,必然引起学生的逆反心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从而大大影响教育效果。当前我国正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尤其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中,我们能深深体会到,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心理健康的学生,必须先有高素质的心理健康的老师,而以学生为本,尊生爱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则是提高学生素质,保证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一、情感激励 情感通常是指人们对周围事物、对于自身以及对于自己活动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情感激励”就是教育者以这种态度和体验对被教育者进行诱导激励,从而达到增强教育效果的一种教育方式和方法。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实施情感激励,以最大限度发挥其教育功能呢?关键是一个“爱”字,即热爱学生。一位教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书育人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教育系统工程,学校组织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沟通情况,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只有师生双方思想、情感以至人格的沟通交流能够自觉地进行,才能收到最佳的育人效果。 一、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理念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它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不可动摇的基点,有它作保证,就可能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就可能引起一呼百应的连锁反应。更重要的是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争做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表率。 二、对影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因素的分析

知识的传授渠道在不断的拓宽而感情的大门却在不断的缩小,这不是危言耸听。多年来因受“天地君亲师”、“师徒如父子”和“严师出高徒”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沉重压力下,师生关系被扭曲、师生对立的现象屡见不鲜主要体现在: 1、“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在个别教师中仍然存在,他们放不下架子,不能平等对待学生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同时部分教师在管理、沟通上缺乏艺术,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评代替教育的做法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得他们的行为得不到理解,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并造成学生的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 2、在教学成绩这座大山的重压下,教师和学生都为“分”疲于奔命。不合实际的高要求,超负荷的作业量使得部分学生、教师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部分教师对学习成绩不甚理想、不听话的学生讽刺挖苦,甚至变相体罚,使得那些学生受到排挤,个性、心理受到压抑,找不到成功的阳光,于是烦学、厌学、逃学。一边是负有责任心的教师在强制学生学习;另一边是丧失选择自由被迫学习的学生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压抑、侵犯,久而久之师生关系紧张、尖锐。 3、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根深蒂固,而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无法得到落实,使得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被忽视了,也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种种,但它的根源在于我们教育思想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题研究报告活动实施计划方案

附件: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题研究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聊城市教育局提出的“1338”工作计划,坚持“科学发展观”,借鉴“校本研究”的经验,以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学校师生为主体,以行动研究为手段,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平台,坚持文化兴校、科研强校的理念,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任务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教育、和谐社会的基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确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和学生观,努力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师生之间不和谐的因素,使学校成为教师幸福人生的家园,成为学生美丽成长的沃土。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容。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理念,创新教育机制,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改革课堂教学,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学科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努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既能体现教师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也能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

在反思中提高”,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通过理论引领和专家指导,积极开展行动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和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培养一批科研型的、专家型的优秀教师。 4.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途径。要教育和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审美素质;要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加强“感恩”教育,使学生养成尊敬父母、尊重老师、关心他人、关爱社会的良好习惯。 三、课题研究内容 1.学校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1)校园文化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2)班级文化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3)学校精神文化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4)学校管理文化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5)师生行为文化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6)教师管理制度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7)学生管理制度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8)教育教学评价制度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2.思想道德教育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1)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2)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3)亲子共成长活动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4)家长学校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3.教学活动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1)文化课的教学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2)综合实践活动课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班主任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时代呼唤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谐。构建和谐的学校,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责任。班级是学校的一个细胞,和谐的班级构成和谐的学校。班主任在构建和谐学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我一向以“严”字当头,严密的班级管理规范,严格的班级管理,严厉的班级处罚,班级管理颇有成绩。然而有一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 一天自习课,我快到教室门口,忽然,教室里传出“城管的来了!”刚才还唧唧喳喳的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想不到竟然有学生把我当作“城管的”!我火冒三丈。不过,我还是慢慢地冷静了下来。 我开始反思我的班级管理,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我的一些行为的确有些像城管的。对 那些违反班规的学生,我不也是常常没收他们的球拍,没收他们的小玩意,没收他们的漫画 书吗?不也是常常摔他们的笔,扔他们的书,撕他们的本子吗?这与某些城管的工作人员不是一样的吗?看来,我的班级管理缺乏人性化,如果不及时矫正,那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迟早会有崩溃的一天,更谈不上和谐了。 我深刻地认识到,在班级管理中,一味强调教师权威与尊严,以教师为中心,会抹杀学生的个性,会导致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沟通与对话,师生关系必然存在隔阂。因此,班主任应该尊 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使师生之间形成一个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和谐关系。着名教 育家叶圣陶认为,师生之间应该确立朋友一样的和谐关系,他说:“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们都应该称他们为小朋友。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在教育界有一句流行的名言:“把学生看作天使,教师便生活在天堂;把学生看作魔鬼,教师便生活在地狱。” 通过班级管理的实践,我觉得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在教师。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要“以己之身,及人之身”。以热情换取坦诚,以坦诚换取信任,以信任换取和谐。面对学生缺点与错误,班主任要懂得善待。 1、善待学生的学习困难: 每一个班级或多或少都有几个“后进生”,他们也常常是老师最不喜欢的人,对他们,老师 也最容易产生怨气,老师与他们之间也最易产生不和谐音。其实,“后进生”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尊重与爱护,因为他们比学习好的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我们一定要善待他们,真诚地向他们倾注情感,用真心、善意去打动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逐步增强他们的信心、勇气,并耐心细致地培养他们。 2、善待学生的顶撞冒犯。 小学生缺乏自控能力,容易冲动,特别的高年级的学生,冒犯教师的现象时有发生。表现为:当面顶撞、背后谩骂,严重者甚至与老师动手。而班主任,更容易被学生冒犯。对于学生的

教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发展是硬道理”。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使学生得到进步和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的基石,是学生发展的条件。新时期,当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互信的和谐的关系和气氛时,学生对心理教育的防御和阻碍,对抗心理就会消失,而变得易于接受教师的教导,积极接受教师的授业、传道、解惑,这是无可臵疑的,但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事,从人民的教育事业出发,从学校教育的角度,从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上,自然向教师先提出要求,那么,新时期教师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一是平等。 和谐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是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学生是教学合作者,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 教师一旦改变了角色的认识,我们就能发现师生交往的新空间。另外,师生之间的平等,是教师职业特点蕴含的必然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双向互利的授受一体,而不是一种单向的施与。教师培养学生的平等观念,是通过教师的心灵深处平等意识的流露,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在营造平等关系的气氛,还应唤起学生的尊严感,尤其是一些有自卑感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使他们产生自信和自尊。在教师和学生间出现矛盾时,主动缓解彼此的矛盾应该是教师。传统的观点,要求学生主动向教师认错,接近老师缓和气氛,这似乎对学生有失公平,教师要向父母一样包容学生,“就

向天空一样管你白云、黑云,都兼收,故天空广阔无垠。当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发生磨擦时,我们教师理当与学生沟通,化解与学生的误解、矛盾,增进与学生的感情,一切从平等从主动开始,当我们埋怨学生不听我们的教导时,当我们被学生误解时,当个别学生甚至与我们对立时,我们应思考的是“平等”二字,这样就会主动与学生沟通。只有沟通理解才产生信任。 二是尊重。 平等是尊重的开始,尊重是一种对人的态度,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尊重学生,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第一要务。当前,教师不尊重学生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这完全是几千年的封建文化的根深蒂固,在我们的文化习惯中,有地位者,有专业者,长者为尊。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中,教师喻为“春蚕”、“蜡烛”,教师是奉献者,牺牲者,帮助者,学生是受恩惠者,受益者,被帮助者,文化习惯的力量,传统美德沉淀,要求学生尊重教师,人民自然倾向于给予帮助者一方的尊重,从道义上无可厚非,但是作为现代教师,不能高举传统的利剑,只要求学生尊重自己,而不以平等的观念,民主的态度尊重学生,否则就必须会影响师生之间的沟通,影响教育教学效果。 从现代教育意义上讲,缺乏尊重学生的教师,是不合格的,如果是不尊重学生的班主任,更是不合格的,往往以命令不容商量的口气,对学生说话,不注意倾听,不理会学生的陈述,一味地把自己的见解,观点、价值观,强加给学生,其教育教学效果,是甚微的,或者说必然是失败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