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以“历史性”视角解读译作中的翻译活动

以“历史性”视角解读译作中的翻译活动

以“历史性”视角解读译作中的翻译活动
以“历史性”视角解读译作中的翻译活动

摘要:翻译研究中,“历史性”概念的引入为某些翻译活动提供了合理的解释。本文简单梳理了翻译“历史性”理论的发展,对《福尔摩斯探案―驼背人》的1896年和1981年的比较特殊的两个译本进行社会背景的比照和语言、文体、文化阐释等的动态解析。透过“历史”的视角结合文化、社会等因素的分析与描写,对翻译活动的解释是可能的;关注译作的“历史性”使得翻译批评更趋于合理。

关键词:翻译;历史性;翻译活动;解释;侦探小说

作者简介:张菁(1979-),女,上海市人,汉族,讲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3

一、绪论

当代翻译理论研究不断发展、日益深化,人们对于翻译活动的看法也从单一趋向多元与多维。虽然汇聚各派理论,可以得出影响翻译活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研究翻译最终必然要聚焦到文本、即原作与译作的比较与分析上。由此,围绕原作与译作又生出各种疑惑、各种争论:比如“译作对原作的忠实性问题”,“怎样才算‘忠实’”、“如何衡量‘忠实’”;在进一步的讨论中,又出现了“如译作是原作的再现,是否其价值就不如原作了呢”、“复译现象是否表明原译没有完美忠实地再现原作的风采”……诸如此类的问题,困扰着研究者,对此形成的思考和解答也是形形色色、各方各面的,这也体现了理论上去芜取精的进化过程。其中“历史性”这个哲学概念的引入,对以上困顿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拨开了一些迷雾,“因为这个概念可以使我们放弃许多绝对化的观念而对翻译史上的各种现象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许钧等,2004:82)。因此,本文拟从翻译“历史性”的角度,用《福尔摩斯探案―驼背人》的部分最初中文译本(张坤德译,于1896年刊于《时务报》)与1981年群众人民出版社李家云的译文及原作,从社会时代背景和文体、语言等进行比较分析,窥探历史的演变对翻译的影响。在追寻译作历史踪迹的过程中,探究“历史性”和翻译文化、社会理论的关系,对翻译批评的影响,即其为翻译活动解释的合理性。

二、历史的观点:社会时代背景的宏观对照

本文选取英国柯南?道尔著《福尔摩斯探案》的两个译本一为张坤德译,于1896年发表于《时务报》上的《记伛者复仇记》(今译《驼背人》),是首次译介给中国读者的一篇外国侦探小说;另一译本是1981年群众人民出版社李家云的译作,中间时隔八十余年。1981年的译本广受好评,获第一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当时,两篇译作都掀起了侦探小说翻译的热潮,这与它们的社会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本节从文本外和文本内分析两篇译作所处的历史环境,描述宏观的时代需求和读者口味。

首先,从1896年译本之外的背景体系分析。众所周知,当时正值晚清时期,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政治变革,封建制度逐步没落、瓦解,而新的制度在摸索、尝试中找寻出路。文化意识形态也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而处于“新陈代谢”的交替期。文学,作为思想意识形态的折射先锋,也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彼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夜,旧的文学体系遭受着巨大的冲击,要求变革的呼声日益高涨。那么新的“血液”、“细胞”从何而来、如何去更替衰弱的旧体系呢?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通过翻译传入中国,满足了这种变革时期引进新文体、修辞等的特殊需要。同时也掀起了近代自然科学翻译、社会科学翻译之后的文学翻译热潮。在文学翻译的热潮中,外国侦探小说的翻译也顺水推舟、大量涌入。侦探小说,是西方通俗文学的一种体裁,在中国却未曾有过,可谓一个“新”字;但是小说的特征与中国传统的侠义公案小说又有相似之处,为中国读者的接受提供了“前理解”的基础。套用even- zohar (1978)的多元系统理论来解释:外国侦探小说的翻译填补了中国的

本土文学体系中的一个“真空”(vacuum)。这种“填补”是适时的,也是可以接受的。

三、推动的发展:文体、语言、文化阐释的微观分析

人类的历史存在是不断发展的。若用“历史性”来解释翻译活动,用历史的眼光看待译作,除了宏观上静态地描写时代的背景是不够。揭示历史视角下的译作变化,需要演示具体的动态发展。霍恩比(1988:8)认为“文本不能被看作是静止的语言标本,而本质上应作为读者的译者对原作者意图的理解的表达,译者继而为另一种文化中的读者在创造这个言语整体。这个动态的过程解释了为什么文学作品的翻译需时时更新,为什么没有十全十美的翻译。”译者自己有时也会意识到这个动态的过程。林纾(1907:172)在其《歇洛克奇案开场》序中这样自述过“余曾译《神枢鬼藏录》一书,亦言包探者,顾书名不直著“包探”二字,特借用元微之《南阳郡王碑》‘遂贯穿于神枢鬼藏之间’句。命名不切,宜人之不以为异。今则直标其名曰《奇案开场》,此歇洛克试手探奇者也。”他原来的书名借助“遂贯穿于神枢鬼藏之间”来译,这与他认识的当时读者的“前理解”有关,而后却发现读者的认知改变了,所以直接将标题译为《奇案开场》。林纾的自省自改的这个经历于此诠释了:“表达”要满足“理解”,这两者都是动态发展的。由此,历史性,具有动态和发展的内涵,以下通过两译作的文体、语言、文化阐释的微观分析得以窥见。

1、文体的成熟

郭延礼(2005)认为,中国近代文体革新比较显著的是小说。侦探小说的译本从最初的登场到影响中国作家的创作,并丰富了中国文学文本的体裁,翻译在这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从侦探小说叙事人称上来讲,福尔摩斯侦探小说以华生大夫作为叙事人,通过华生的观察并以探案记录的形式,用第一人称“我”来讲述故事。拿《驼背人》的开篇来讲,作者简单介绍了“我”的生活环境、起居等,为后文福尔摩斯的拜访做了铺垫,接着就是“我”和

“我”的叙述为小说提供了良好的视角(王志清,2006),“侦探”之间的对话,展开探案的情节。

加强了故事的真实性;读者由此获得了对故事的亲切感与参与感;同时,这种叙事方式还起着保留秘密、增强故事的悬疑性的作用。这种叙述视角虽有上述好处,但是晚清的读者习惯了中国小说第三方叙事的传统,一下子却无法适应这种视角,所以张坤德在《记伛者复仇事》开篇前加了“滑震又记歇洛克之事云”这句话,它表面上恢复了华生作为叙事人的身份,再对话中轮番使用“滑曰”“歇曰”,但完整故事的铺陈展开均在大段的“歇曰”之中,使得读者又能感受第一人称的叙述,这给读者提供了两种叙述视角,可以说是一种过渡的权宜之法,更易为中国读者所接受。在1981年的译本中,译者不再面临这样的问题,所以直接将原作的叙事人称照搬下来。2、语言的变革

张坤德的译本使用的语言是浅近的文言,部分采用文言、白话相交的方法(可能非常接近当时的口语);而1981年的译作,是用已经相对稳定的现代汉语来进行翻译的。因此,语言“历史性”的特色也是相当明显的。张坤德的译本由于受到文言的影响,语言的节奏和修辞等都与现代汉语有些不同。以下用具体以例子对比语言的表现力。

1896年译本:

欲坏门入,俄闻门内又连声呼唤,然门坚不能开,两女仆咸惧不能动,马夫忽思得一计,急从草地走去,见窗犹未关,急自窗逾入,见女主人已不叫,但倒于榻上,不醒人事。其主人足翘于椅背上,头跌于地,近火炉角地上四周皆有血。

1981年译本:

尖叫一声又一声地从里面传出,车夫知道已经发生了悲剧,便冲向门前,想破门而入。然而,他却无法进去,两个女仆已经吓得惊慌失措,一点也帮不上忙。不过,他突然想起一个主意,从前门跑出去,绕到对着一个法式长窗的草坪上。长窗的一扇窗户敞开着,我听说,在夏季则扇窗户总是开着的,于是车夫便毫不费力地从窗子爬进去了。这时他的女主人已经

停止了尖叫,失去知觉,僵卧在长沙发上;那个不幸的军人则直挺挺地倒毙在自己的血泊中,双脚翘起,搁在单人沙发的一侧扶手上,头倒在地上,靠近火炉挡板的一角。

原文此段是案件中一个情节的描写。两处译文体现了明显的差异。1896年的译文非常简洁,通过主要动词的链接,在读者的脑海中产生一连串的动作,发展速度非常快。而另一译文,语势就相对较缓了,娓娓叙来的感觉,在读者眼前展示了残忍的案发场景。

语言的变革,在译作的比较中得以体现。从“历史性的”的角度而言,不同语言翻译效果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文言的简洁和节奏感和现代汉语叙事描写的清晰度,孰优孰劣,很难脱离历史的语境去判断。然而语言历史的特色和翻译小说的体裁吻合,是不是也可列为梅肖尼克所谓的“历史性的奇遇”[1]?

3、文化阐释的更新

在文本中的文化意象具有独特的内涵,由不同的民族文化积淀而产生,势必带着的历史背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诚然,如孔慧怡(1999:24)所说,在侦探小说中,不论译者是否提及故事原语文化的背景,译作无可置疑地会放在一个中国的坐标系统里,按照社会及文学趋势,负起服务社会的任务。这里通过比较两个译本的注释和对文化意识形态的改写,我们可以了解文化的阐释是如何更新的。

在国门初开的十九世纪,较之八十余年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译者要介绍给读者的新事物非常之多,原文中的文化意象在翻译过程中必然会有所变化。译文从“施衣公所”到“慈善会”、“晨朝燕坐之地”到“清晨起居室”,是从未知到众所周知的传播过程。张坤德在译文中用了注释的方法来解释介绍新的事物。例如,歇曰:“闻汝专构一舍留客。然晚当无客,帽擎已告我矣(西俗,客入大门则脱帽,置帽擎上。是时帽擎上无帽,故云)。”(1896年译)现在的译者显然可直接译成“帽架”,没有必要再注释。甚至于“西距大路仅三十码(每码合中国二尺四寸)”,这样周到译文也体现了介绍西方知识的迫切性。

另一方面,注释中的文化阐释则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语句潜藏的意义。

1896年译本:

歇称谢,因曰:“汝雇英国工人作工,诚大费(英工人工贵于他国,故云),非为阴沟坏乎?”

1981年译本:

“谢谢。那么,我就占用帽架上的一个空挂钩了。很遗憾,我发现你的屋子里曾经来过不列颠工人。他是一个不幸的象征。我希望,不是修水沟的吧?”可见,注释对英国工人的描写有助于解释歇洛克的推断;而没有注释的译文,是不是将阐释的权利让给读者了呢?对于译者而言,“阐释”又是不是其责任呢?诚然,翻译是否可以将这种权利让给读者(孙艺风,2004);换言之,译者是否可以将诠释的困难附加给读者?笔者认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度可以回答这样的问题,差异过大时需要辅助的诠释,若读者有能力克服差异,那么过度的诠释也是有害的。而这种差异的大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证明,由于语言的成熟、全球化、文化的融合等,这种差异总是呈越来越小的趋势。

走进历史的视角,我们不难发现小说的文体、语言、文化阐释都发生了动态的推进。由此,“历史性”使得这一些微观的变化得到了恰当的解释,当然历史只是一种角度,这些解释还需依靠文化、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分析。

四、结语――历史性与翻译文化、社会观以及翻译批评

“历史性”在翻译理论研究中已受重视,“历史性”的引入又可合理解释翻译活动中的一些问题和现象。本文从理论梳理开始,借助《驼背人》两个比较特殊的译本,进行了宏观的社会背景对照和微观的语言文体分析。不难看出,“历史性”提供了一个视角,在揉合了翻译的文化、社会等多元或综合理论甚至翻译的方法、技巧、策略等等才可能做出相应的评价。保罗?德曼(1983)曾经说过,“我们要从历史的视角理解自然的变化,而非从自然的变化的

视角理解历史。”笔者认为,这里的自然变化可以是语言、文化等的自然变化。所以说,就如本文的译作比较也是透过历史的角度去看待影响翻译的时代社会背景、文体的成熟、语言的变迁和文化的输入,这种视角给了我们动态的、发展的描写。历史性与文化、社会等因素的结合角度,与不可分割的关系也是很明显的。既然翻译的活动是文化移植,这个过程必然经历不同的历史阶段。最后,回到翻译批评中去,翻译批评应涉及“译者能怎么译的问题上去”,而不能用今天的原则、标准去看待百余年前的译作。福尔摩斯初登场时的夫子形象,摩登的现代读者会觉得有些可笑。可是,正是在时间的推进、历史发展的作用、及语言和文化意识的推动,福尔摩斯才“改头换面”,成为如今大家可以接受的风云形象。正如贝尔曼所言:“在我们的批评中,我们自然不能以相同的标准去衡量出在不同文化移植阶段的理解行为。这就是翻译的历史性所在。

中国文化翻译练习30篇(讲义)

1、中国酒文化Chinese Wine Culture 中国人在7000年以前就开始用谷物酿酒。总的来说,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酒都和中国文化息息相关。长久以来,中国的酒文化在人们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的祖先在写诗时以酒助兴,在宴会中和亲朋好友敬酒。作为一种文化形式,酒文化也是普通百姓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比如生日宴会、送别晚宴、婚礼庆典等。 (1)中国人在7000年以前就开始用谷物酿酒。Chinese people began to make wine with grains seven thousand years ago. (2)总的来说,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酒都和中国文化息息相关。 Generally speaking, wine has a close connection with Chinese culture in both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3)长久以来,中国的酒文化在人们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Chinese wine culture has been play ing a quite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people’s life for a long time. (4)我们的祖先在写诗时以酒助兴,在宴会中和亲朋好友敬酒。 Our Chinese ancestors used to enjoy themselves by

drinking wine while writing poetry, or to make a toast to their relatives and friends during a feast. (5)作为一种文化形式,酒文化也是普通百姓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比如生日宴会、送别晚宴、婚礼庆典等。 Wine culture, as a kind of culture form, is also an inseparable part in the life of ordinary Chinese people such as birthday party, farewell dinner, wedding, etc. 2、中国书法Chinese Calligraphy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它不仅是汉字的传统书写形式,也是体现自我修养和自我表达的艺术。作者的内心世界通过美妙的字体得以体现。书法在中国艺术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影响到了其它的中国艺术形式,比如古典诗歌、雕塑、传统音乐及舞蹈、建筑及手工艺品。作为传统的艺术瑰宝,中国书法被全世界人民所喜爱,且越来越受到欢迎。 (1)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它不仅是汉字的传统书写形式,也是体现自我修养和自我表达的艺术。Chinese calligraphy is not only a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 writing with a long history, but also an art of self-cultivation and self-expression. (2)作者的内心世界通过美妙的字体得以体现。

翻译概论参考答案

翻译概论参考答案

在理论层面上,对翻译过程进行过比较有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有别于一般的 经验总结,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翻译过程的多角度的考察,对翻译过程中所涉及 的各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有进一步的认识,进而为处理这些矛盾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对整个翻译过程的步骤进行科学的分析,从理论上探索可行的翻译之路。 主要有以下几种倾向: 1 选取某一角度对翻译过程的某种特征进行研究。 2 对翻译过程的全面考察,并借助某种理论,对其进行模式化探索。 3 对翻译过程的理论概括与理性剖析。 通过梳理和总结众多翻译家及翻译研究者对翻译过程的经验性或理论性的认 识,我们对狭义的翻译过程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尽管不同学者研究的侧重点、 所借鉴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各有不同,但他们对狭义翻译过程的认识从本质上来 说是一致的。也就是:狭义的翻译过程是译者将出发语文本转换成最终的目的 与文本的过程,而译者的理解与再表达是这一过程的两个基本步骤。在这两个 步骤中,理解总是先于表达,它是一切翻译活动的前提。对原文本理解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译文的质量。 三.试分析“复译”现象产生的原因。 从文本的生成,传播的生命历程来看,首先遇到的便是“时间”与“空间”。 一个文本的生命,既有时间意义上的延续,也有空间意义上的拓展。而无论是 时间上的延续还是空间的拓展,“语言”的问题便不可避免地凸现出来。语内 翻译所涉及的原语与译入语之间主要是时间上的差距,而语际翻译,除了时间 上的差距之外,还要面对不同空间或文化语境中所使用的不同语言。从理解层 面上说,从前不可译的因素在新环境下可能变得可译,从表达层面上说,旧译 本的语言可能变得不可理解甚至不可接受,这一切都召唤着复译的产生,以推 动文本的生命继续发展。正是这种不断延续的翻译,构成了我们所说的“复译” 现象。 四.试阐述为什么翻译的根本任务是意义的再生。 加拿大的维纳和达尔贝勒在《法英比较修辞》一书中明确指出:“译者总是 从意义出发,在语义的范围内进行所有的转换活动。”也就是说,“意义”既是翻译的出发点,也是翻译的归宿。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也有一句著名的言论:“翻译,即译意”。此外,古今中外众多翻译理论家在对翻译作出定义时,都 把原文的意义的传达当作翻译的根本任务。于是,我们可以这么说:“意义” 是翻译活动致力传达的东西,是翻译的核心和根本。 五. 简述索绪尔的语言意义观与传统语言意义观的不同之处,并分析索绪尔的 语言意义观给翻译活动带来的启示。 1. 传统语言意义观 传统语言意义观即“语言为分类命名集”的观点。这一观点是相当普遍的, 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这种语言观有着悠久的历史。将语言视作是“分类命 名集”的观点首先强调了指称和概念的一一对应,有一个事物,就有一个与之 对应的名称。其次,这种语言观也暗示着指称和概念。由传统语言观,我们可 以得到以下结论:语言的不同,只是外在的语言符号的差异,或者说只是“名” 的差异。正是在这种语言观和语言意义观的影响下,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 内,字对字、词对词的的翻译方法被许多翻译家当做最可信、最可靠且最可行 的翻译方法,当做对原文忠实的根本保证。 2. 索绪尔的语言意义观

论英汉翻译中的视角转换

论英汉翻译中的视角转换 1.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体现人类的思维活动。不同的文化对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得语言中的视角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翻译时,译者要挣脱原语文化的传统思维模式,使原语所传达的信息,所体现的风格一并能被读者完全体会。这就要求译者在了解语言文化背景及视角差异的基础上,在翻译过程中进行视角转换。 2.文献回顾 在研究翻译的视角转换这个领域已有不少学者涉及,研究成果也颇丰富。如刘保华在“英汉翻译技巧:视角转换”中介绍了主要的视角转换法;邵卫平在他的“英汉视角对比及翻译中的视角转换”也对如何进行视角转换进行了相关阐述;张小珊在“中英文翻译视角转换浅议”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当然还有很多专家学者对这一论题进行了探讨,在这暂不一一列举。本文准备从英汉翻译视角转换的重要性和视角转换的方法入手,就这个论题谈谈我的观点。 3.英汉翻译中的视角转换 翻译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由于英、汉语在产生的背景、经历的历史上有很大的不同,许多文化的观察视角也就有了很大区别。请看如下一例: What we lose in hake we shall have in herring.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在此例中原句用了hake(鳕鱼)和herring(鲱鱼)两种鱼来表示,因为历史上西方人以航海捕鱼闻名,各种鱼类对他们而言是非常必需的,从中就可以看出西方人的生活习惯。但如果直译成“我们从鳕鱼中失去的将会从鲱鱼中得到”,中国读者就不明其意了。如果换成中国人熟悉的“东隅”“桑榆”两个词,就能达到意义上的对等,中国读者便能很清楚地了解这句话所传达的意思。 3.1翻译中视角转换的必要性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在考虑如何将原语传递到译语中,而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转换是必不可少的。刘宓庆先生说:“转换是翻译中用得最广泛的变通手段。在一般情况下,转换是获得灵活对应的不可少的应变对策,而失去形式则常常是转换带来的必然结果。”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会导致人们按照自身文化思维习惯去解读另一种文化,因而在翻译中因为被传统思维方式所束缚,对原语逐词翻译而无法找到合适的译文。比如,许多人将英语习语“a heart as hard as flint”理解为“心如坚石”来表示意志坚定,而实际上此习语是“铁石心肠”的意思,形容冷酷无情,两者含义相差甚远。有不少人会把“望子成龙”译成“to expect one’s son to be a dragon”,这是不可取的,因为龙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凶残、暴力。正确的译文是“to expect one’s son to be somebody”。 由上可见若囿于原语的视角就难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难以找到地道的表达方式。相反,若将视角适当转换,问题便迎刃而解。由此可见视角转换的必要性。 3.2英汉翻译中视角转换的方法 3.2.1词序的调整 英语表达式中一些修饰成分和词语有其一定的顺序,且不同于汉语表达式中的顺序。因此在翻译时要注意成分顺序的调整,以符合译入语的语序习惯。如: (1).an outstanding contemporary American writer (一位美国现代优秀作家) (2).Mary’s pretty new black leather bag (玛丽漂亮的黑色新皮包)

中国传统文化翻译

1. 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 2. 刺绣:embroidery 3. 重阳节:Double-Ninth Festival 4. 清明节:Tomb sweeping day 5. 剪纸:Paper Cutting 6. 书法:Calligraphy 7. 对联:(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8. 象形文字:Pictograms/Pictographic Characters 9. 人才流动:Brain Drain/Brain Flow 10. 四合院:Siheyuan/Quadrangle 11. 战国:Warring States 12. 风水:Fengshui/Geomantic Omen 13. 铁饭碗:Iron Bowl 14. 函授部:The Correspondence Department 15. 集体舞:Group Dance 16. 黄土高原:Loess Plateau 17. 红白喜事:Weddings and Funerals 18. 中秋节:Mid-Autumn Day 19. 结婚证:Marriage Certificate 20. 儒家文化:Confucian Culture 21. 附属学校:Affiliated school 22. 古装片:Costume Drama 23. 武打片:Chinese Swordplay Movie 24. 元宵:Tangyuan/Sweet Rice Dumpling (Soup) 25. 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 26. 火锅:Hot Pot 27. 四人帮:Gang of Four 28. 《诗经》:The Book of Songs 29. 素质教育:Essential-qualities-oriented Education 30. 《史记》:Historical Records/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31. 大跃进:Great Leap Forward (Movement) 32. 《西游记》:The Journey to the West 33. 除夕:Chinese New Year’s Eve/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34. 针灸:Acupuncture 35. 唐三彩:Tri-color Pottery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Tang Tri-colored pottery 36.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hinese-charactered Socialist/Socialis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37. 偏旁:radical 38. 孟子:Mencius 39. 亭/阁:Pavilion/ Attic

翻译理论Book List

Book List Baker, Mona.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C].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1998:241. Barnstone, Willis. The poetics of translation: history, theory, practice[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3. Bassnett, Susan & M. Guire. Translation Studies[M]. London &New York:Routledge,1991. Bassnett,Susan and Harish Trivedi.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C]. London:Routledge, 1999. Bassnett, Susan and Lefevere, André.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C].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2001. Chesterman, Andrew. Memes of Translation:The Spr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 [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1997. Davis, Katherine. 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M].Manchester & Northampton: St. Jerome Publishing, 2001. Gentzler, Edwin.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3. Hermans, Theo.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 studie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C]. London and Sydney: Croom Helm Ltd, 1985. House,J.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M].Tubingen, Germany: Gunter Narr Verlag, 1997. Kelly, L. G. The True Interpreter.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West[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79. Lefevere, André.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2a. Lefevere, A. Translation/History/Cutlure: a Sourcebook[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2b. Moore, Cornelia N. Translation East and West : a cross-cultural approach : selected conference papers[C].Honolulu,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1992. Munday, Jerem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 London and New York : Routledge, 2001. Newmark,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Nida, Eugene A. 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M]. Leiden: E. J. Brill, 1964. 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A].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J]. St. Jerome Publishing, Manchester,1997. Pollard, David. Translation and creation : readings of western literature in early modern China, 1840-1918 [M]. Philadelphia : J. Benjamins, 1998. Pym, Anthony. 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M]. Manchester : St. Jerome, 1998. Reiss, Katharina. Tranlsation Criticism---the Poetntials & limitations[M]. trans. Erroll F. Rhode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Robinson, D. Translation and Empire: Postcolonial Theories Explained[M].

浅谈美学视角下文学作品的翻译

浅谈美学视角下文学作品的翻译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文学翻译作为翻译研究的重中之重,在国内外星罗棋布的翻译研究中,大部分成果是关于文学翻译从而开展的。在翻译美学理论的结构中,翻译者的审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译者的审美活动对译作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影响着读者对作品的评价。译者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为了达成翻译目的,在翻译过程中会表现出其主观能动性,包括文化意识、人文品格以及对审美的创造性。美学注重的是读者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体现出了读者的重要性。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学作品就是为读者而创作的,而“真正”的读者是美学意义上的读者,此类读者在本质上影响了作品的存在,因为每部作品的艺术生命,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由读者的接受来决定其长短。文学翻译作为翻译研究的组成部分,至关重要,国内外的翻译理论与实践都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怎样成功、完美的做好文学翻译。 在文学翻译中,美学视角逐渐得到了关注,改变了传统的翻译观,翻译美学也因此为翻译研究拓展了

全新的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在文学翻译领域中,波及到的美学问题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对待,因为其包括了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翻译,比如:论述文、叙述文等,不同的体裁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从而决定了在对其翻译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不同的侧重点和策略,波及到的美学问题也完全一样。本文主要从美学的视域下对文学作品中的诗歌与散文这两种文体的翻译进行探讨,比较和分析文学翻译的原则、标准及对其制约影响的因素,为促进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提供参照。 一、诗歌翻译的美学问题 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且是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其以抒发情怀的方式,高度凝练,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可称之为是文学的灵魂,在文学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虽然诗歌的语言简洁,但并涵盖了丰富的喻意。中国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在读者品读之后,意境依然存在且深远,其音韵、意境、风格和情感等诸多方面的完美融合才构成一部统一的古诗,只有掌握这几个方面的因素,才能成功的翻译中国的诗歌。要翻译出一部好的译作,就需要让这部作品不但有表现形式,还要具有精神气韵,保持原文的音形意这三个方面的美。

翻译中视角的转换教学目的使学生很好地了解并掌握翻译

第五部分 翻译中视角的转换 教学目的:使学生很好地了解并掌握翻译中的转换技巧。 教学要点:各种转换技巧,包括词性转换、语态转换、肯定否定转换、虚实转换。 教学难点:中英文差异,转换技巧。 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教学。 教学设备:网络多媒体课室 教学情境:英语电影/电视字幕的翻译 时间分配: 第1-2节:翻译中词性的转换 第3-4节:翻译中的肯定否定转换 第5-6节:翻译中的主被动转换及虚实转换 翻译中词性的转换 什么是词性转换? 在翻译中,将原文中的某一词类转换为译文的另一词类,如在英译汉中,将英语的名词译成汉语的动词,英语的形容词译成汉语的副词等等,这就叫做词性转换。 为什么要采取词性转换? 采用词性转换方法的根源在于中英文语言的巨大差异。中英文在各种性质词汇的使用上差别很大,比方英语倾向名词化,而汉语倾向动词化。英语中对冠词的使用很严格,而中文则少用冠词。种种差异决定了,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把握中英文的特点,恰当地进行词性转换。 如何进行词性转换? 1. 汉语动词转化为英语名词 英语中名词结构占绝对优势,因此常用名词来表示汉语中的动词。英语有词形变化,这大大丰富了英语的名词,有些动词只要在后面加上后缀就变成名词了。汉译英时如果能适当地把动词转换为名词,则能使译文更自然,更凝练。 医生建议我多锻炼一些。 译文:The doctor gave me some advice of doing more exercise. 操作机器需要懂得机器的一些性能。 译文:The operation of a machine needs some knowledge of its function. 一定要少说空话,多做工作。 译文:There must be less empty talk and more hard work.

中国文化汉英翻译材料(1)

Exercise I.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1.如今,作为东方艺术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京剧不仅在中国各地喜闻乐见,而且已被全世界人民广泛接受。 2.根据所表演角色的性别、年龄和社会地位的不同,演员角色分成四类:生(男角)、旦(女角)、净(花脸男角)、丑 (丑角)。 3.京剧的独特艺术魅力使它经久不衰:它创造了一种台上台下演员观众相互交融的美学欣赏与享受。 4.他曾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古代中国妇女的形象,完美地表现了她们的温柔、优雅和细腻。 5.梅兰芳也是把京剧介绍到国外的第一人。 6.作为中国的文化瑰宝,京剧必将获得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越来越多的喜爱。 Key to Exercise I. 1.Today, as one of the glowing pearls of oriental arts, not only has Beijing Opera been widely enjoyed all over China, it has also been well received all over the world. 2.According to the gender, age and social position of the different roles which they play, actors and actresses ar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sheng (male roles), dan (female roles), jing (male roles with facial paintings) and chou (clowns). 3.The uniqueness of Beijing Opera makes its artistic charm so everlasting: the creation of an aesthetic co-appreciation between the actors and actresses on stage and the audience off stage. 4.Mei Lanfang had created very successfully various images of ancient Chinese women and expressed their tenderness, elegance and subtlety. 5.Mei Lanfang was also the first person who introduced Beijing Opera to foreign countries. 6.Being a great treasure of the Chinese culture, Beijing Opera will surely be more and more appreciated by people in China and in the whole world. Exercise II. Make a web advertisement in English,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Chinese. 著名的京剧武生徐力先生最近接受了我们舞蹈学校的邀请,担任高级舞蹈教员。武生是京剧中的一个重要生角。武生的特点是武艺好,身手矫健敏捷。武生演员常通过在舞台上翻滚武打(tumbles, tweists, and somersaults)来表现他们高超的武艺。武生的动作准确有力,是大量艰苦训练的结果。 中国古典舞蹈和民族舞蹈的舞台技巧和身段(floor skills and postures)大多来自中国传统戏曲的武功(acrobatic skills)。我们舞蹈学校非常荣幸能够请到徐先生教授女子班毯子功(floor skills)和男子班的功夫课。有关课程安排请点击此网址。 Key to Ex. II Make a web advertisement in English,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Chinese. A Rare Opportunity The famous Beijing Opera performer of Wu Sheng (acrobatic male role), Mr Xu Li, recently accepted an engagement with our Dancing School. Wu Sheng i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Beijing Opera. It requires a high level of acrobatic skills. Wu Sheng actors often show off their skills with tumbles, twists, and somersaults on the stage. These skills and movements require great precision in timing and strength, which takes a lot of training and exercise. Many of the floor skills and postures of classic and ethnic Chinese dances were originally from the acrobatic skill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s. Our dancing school is very fortunate to have Mr Xu Li to teach our Floor Skills class for girls and Kungfu class for boys. For class schedule, please click HERE. Exercise III.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1.齐白石以革新水墨画和毕生献身于这项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而闻名于世。 2.他在几天后把那幅画重画了很多次,但是总比不上他当天即兴完成的作品。 3.兰亭序的极高的艺术价值促使更多书法家临摹王羲之的字体。 4.一个好的书法家所写出来的字必须充满生气,活力并具备完美的形体。 5.书法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清醒的头脑以及对毛笔有全面的掌握。 6.这个年轻演员认识到自己的演技还差,无法与他老师的演技相提并论。 Key Exercise III.

中国文化翻译练习10篇2

一、对龙图腾的崇拜在中国大约已绵延了八千多年。中国龙是古人将鱼、蛇、马、牛等动物与云雾、雷电等自然天象集合而成的一种神物。中国龙的形成与中华民族的多元融合过程同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具有开拓变化和团结凝聚的寓意。 (1) 对龙图腾的崇拜在中国大约已绵延了八千多年。Chinese Dragon totem worship in China has been around for over 8,000 years. (2) 中国龙是古人将鱼、蛇、马、牛等动物与云雾、雷电等自然天象集合而成的一种神物。 The ancients in China considered the dragon (or loong) as a fetish that combine s animals including the fish, snake, horse and ox with cloud, thunder, lightning and other natural celestial phenomena. (3) 中国龙的形成与中华民族的多元融合过程同步。The Chinese dragon was form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ulticultural fusion proc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4)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具有开拓变化和团结凝聚的寓意。 To the Chinese, the dragon signifies innovation and cohesion.

二、秧歌舞是中国汉族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通常在北方省份表演。秧歌舞者通常穿上明亮多彩的表演服装,他们的表演动作有力迅速。在农历春节、元宵节等节日期间,人们一旦听到锣鼓声,不管外面天气有多冷,他们都会蜂拥到街上看秧歌舞表演。近年来,中国东北某些城市的老年人自发组织了了秧歌队,队员常年通过跳秧歌舞来保持健康,同时他们也乐在其中。 (1) 秧歌舞是中国汉族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通常在北方省份表演。 Yangko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folk dances of Han nationality in China. It is usually performed in Northern provinces. (2) 秧歌舞者通常穿上明亮多彩的表演服装,他们的表演动作有力迅速。 The dancers usually wear / are dressed in colorful and light costumes, and the performance is powerful and rapid. (3) 在农历春节、元宵节等节日期间,人们一旦听到锣鼓声,不管外面天气有多冷,他们都会蜂拥到街上看秧歌舞表演。 During some festivals such as the Spring Festival, the

论翻译活动的三个层面_许钧

论翻译活动的三个层面 南京大学 许 钧 提要:本文从翻译活动的实践性出发,考察翻译活动的动态过程,认为翻译活动是翻译主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文化背景中通过具体的语言转换而进行的一种目的十分明确的实践活动,它涉及众多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文章从翻译的意愿、现实和道德三个层面,分析了影响翻译活动的多种因素,认为“要怎么译”、“能怎么译”和“该怎么译”是翻译活动中所必然面临的问题。它们分属三个不同层面,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在进行翻译或翻译研究时应对之加以全面的观照与审视,辩证地处理好三个层面的关系。 关键词:翻译 翻译,就其含义而言,有静态意义和动态意义之分,前者指翻译活动的结果,后者指翻译活动的整个过程。对翻译的理论研究,自然应包括上述两个方面。在以往的探讨中,我们看到,无论是对翻译结果的评论,还是对翻译过程的剖析,都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众多牵制、影响乃至决定翻译活动的内部要素或外部因素。在《翻译层次论》中,笔者曾着力探索与分析翻译活动的内部要素,指出翻译在思维、语义与审美三个层次有着相对独立的活动内容、表现形式和规律,这些要素自身的特征与活动规律及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关系,构成了翻译层次存在的客观性,进而揭示出任何翻译从本质上看都是一致的,但不同类型、不同目的的翻译具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并要受到不同层次的活动规律的约束(许钧,1992: 15)。本文试图从意愿、现实与道德三个层面,对翻译活动中影响翻译主体的诸多因素进行宏观的考察与具体的分析,以有助于翻译主体在翻译中清醒地认识、把握好可能面对的各种关系与因素,克服顾此失彼的片面倾向,减少翻译活动的盲目性。 一、要怎么译——翻译的意愿层面 翻译是人类的一项文化交流活动,它试图跨越不同话语传统,使各民族的思想与文化得以沟通与交流。从某种角度说,翻译这项实践活动,是因人类思想与文化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它一开始便有着明确的目的性,为着满足某种意愿或需要而存在。 需要指出的是,翻译活动的目的对“翻译什么”与“为谁翻译”以及“为什么翻译”有着直接的影响,对翻译立场、翻译方法也有制约,通过对翻译目的与结果的对比分析或考察,往往可揭示出在翻译活动中客观上存在着译者难以自主的一些因素。 翻译目的是指通过翻译意欲达到的效果。翻译的目的往往通过翻译的委托者、原作者、译者或有关人员的意愿、动机或要求加以明确。若与翻译直接相关的各方的意愿一致,能达成共识,那就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翻译活动的正常进行。若意愿不一,便有可能产生冲突,需要有其他力量加以调和。翻译的目的及与其相关的翻译动机、意愿或要求可以是 ? 49 ?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8年第3期(总第115期)

生态翻译视角下的辜鸿铭

生态翻译视角下的辜鸿铭《论语》英译研究 I believe that smartand intellectual western readers and scholars can think about Chinese and Chinese cultur e from a brand-new perspective, get rid of prejudice and have a mor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and Chinese tradition al culture and China.” That means Ku Hungming hopes to change the western attitude towards China and give up t he the violence of imperialist. Translation purpose is of vital importance in the process of a text, and we can know Ku’s English version tra nslation of Lun Yu is fit for temporal social background and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Chinese and westerners. 3.Embodiment of the Principles of Eco-translatology Adaptation in Ku Hungming'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un Y u 3.1 Adaptation of the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Lefevere once said:” translators fun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 given culture at a given time.” At the be ginning, we have introduced the history and times background-eco-environment where Ku Hungming lives, because s ome special times and history bac kground will greatly influence translators’ thinking and behaviors. Eco-environment i 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following factors, including society, politics,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3.1.1 Society and Politics Before 1840, China is an independent country, and westerners regard China as a mysterious, old and magica l country with all kind of goods everywhere and endless natural resources. In fact, because of the complement of cl ose-door policy for a long time, it seriously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and enhancement of Chinese society. However, western countries, such as England, France and others have began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he production takes p lace of hand labor, creating plenty of wealth and excellent science technology, which produces huge energy more th an previous sum of all times. However, the quick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ountries also deepens capital contraction, and they need to conquer more countries to enlarge their power, and China is one of their destinations. Although Qing Dynasty has rich resources, yet the close-door policy makes him behind the world trend. Western countries sta rt their attacks to China, and China can’t withstand the force of imperialism, and they have to sign the first unequal treaty-Nanjing Treaty, which marks the beginning of semi-colonial and semi -feudal society. After Nanjing Treaty, a s

Unit 12 翻译中视角的转移

Unit 12 翻译中视角的转移 课时: 2H 教学目的要求: 认识并初步理解汉英翻译技巧中的正说反说技巧,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 汉英翻译中的正说技巧,并能够根据提示灵活运用该技巧进行翻译,重点掌握表示正说常用的词汇。 教学难点: 如何使译文准确、地道。 教学内容: ◆Things could be expressed either in a positive way or in a negative way. ◆One of the biggest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Warm-up practice: 1.今天的中东还很不安宁。 The Middle East today is far from peace. (反说正译) 2.他的解释不能让人满意。 His explanation is far from satisfactory. (反说正译) 试比较:His explanation is really not satisfactory. 3.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The weasel pays a courtesy to the hen with evil intent. (反说正译) 试比较:The weasel goes to pay respects to the hen not with the best of intentions. 4.我认为他的回答不对。 I don’t think his answer is correct. (正说反译法)/(反说正译) (注意句子结构 前后的对比) 5.天都这么晚了,我看她不会来啦。 It is so late; I don’t think she will come. (正说反译法)/ (反说正译) (注意前 后结构的对比) ?正说法(用英语形式上肯定的词表示中文意义上否定的意思) 表否定语气的动词fail, miss, lack, ignore, refuse, withhold, refrain from, neglect, deny, overlook, exclude etc. 1.他不愿意接受那笔款子。 He refused to take the money. 2.他去机场接朋友,可是在人群中未见到他。 He went to the airport to pick his friend up, but he missed him in the crowd. 3.他看了看桌上的点心,摇了摇头,一点也不吃。 He ran his eyes over the refreshments on the table but shook his head and refused to touch anything. 表否定语气的名词:absence, failure, refusal, ignorance, neglect, exclusion etc. 1. 司机开车时,千万不能心不在焉。 A d river’s absence of mind is absolutely forbidden. 2. 我们完全不知道他的计划。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