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海洋学复习重点1

海洋学复习重点1

海洋学复习重点1
海洋学复习重点1

课件上主要内容为主,以下并非所有内容

题型:填空、判断是非、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第一章、绪论

发展史:不需要很精确,但要从中得到经验、教训

海洋学是研究在海洋中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发生、发展和演化及它们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研究对象:海洋。包括海水、溶解或悬浮于其中的物质、生活于海洋中的生

物;海洋的上边界,即海面及其上大气边界层;海洋的侧边界,包括河口和海岸带

等;海洋底边界,包括海洋沉积和海底岩石圈。

研究内容:海水运动规律、海洋中物理、化学、生物、地质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的基础理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监测、保护和治理等。

海洋的相互作用: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海洋-陆地相互作用、海洋-陆地相互作用、海洋-天体相互作用中国四海(从北到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五个自然灾害:海冰、赤潮、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海啸

海水中11种大量元素

第二章、地球系统

1、了解地球的基础知识

地球的圈层结构:内圈、外圈,内圈:地壳、地幔、地核,外圈:生物圈、水圈、大气圈

2、洋:地球上连续巨大的咸水体。

海:位于大陆边缘,被陆地、岛弧分割的许多形态各异的水体。

洋的水文特征:远离陆地,受陆地影响小;面积大,水深(平均2~3千米);水色高、透明度大;有独立的环流和潮波系统;底质为软泥、红粘土。

海的水文特征:靠近陆地,受陆地影响大;面积小,水浅;水色低、透明度小;无独立的潮波系统;底质为陆屑。

海陆分布特点:地表70.8%为水覆盖,鼎状:陆地2/3在北半球

洋的划分

?地理位置划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研究角度划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大洋

海的分类

?陆间海:地中海

?内海:渤海

?边缘海:东海

海湾:洋或海延伸进大陆且深度逐渐减少

海峡: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

海底地形:通常分为海岸带、大陆边缘和大洋底三个部分。

海岸带:是海陆交互作用的地带,其地貌是在波浪、潮汐和海流等作用下形成的。

海岸带组成:海岸、海滩及水下岸坡。

海岸是高潮线以上狭窄的陆上地带,大部分时间里裸露于海水面之上, 仅在特大风暴潮时才被淹没,故又称为潮上带;

海滩是高低潮之间的地带,高潮时被水淹没,低潮时露出水面,故又称为潮间带;

水下岸坡是低潮线以下直到波浪作用所能到达的海底部分,又称为潮下带

大陆边缘组成: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大陆基或大陆裙)

大洋中脊:又称中央海岭,是指贯穿世界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系列。

特点:在大西洋,中脊位居中央,延伸方向与两岸平行,边坡较陡,成为大西洋中脊;印度洋中脊也大致

位于大洋中部,但歧分三支,呈“入”字型展布;在太平洋内,因中脊偏居东侧且边坡平缓,故称东太平洋海隆。

海底构造学说: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

第三章海水性质

温度:描述物质分子热运动的量度。

盐度(化学方法,单位g/kg):1kg海水中将(Br-,I-)以氯置换,碳酸盐分解为氧化物,有机物全部氧化,所余固体物质的总克数。

热赤道:世界大洋冬季和夏季的最高温度都出现在赤道附近海域,最高水温出现的位置,称为热赤道,平均在7摄氏度左右

盐度(符号S,无量纲)实用盐标PSS(1982):测定海水的电导率

海洋表层的盐度变化总特征:基本上也具有纬线方向的带状分布特征,但从赤道向两极却呈马鞍形的双峰分布

大洋盐度的垂直分布:层状分布例

1、赤道海区盐度较低的海水只涉及不大的深度,其下便是由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下沉后向赤道方向扩展的高盐水

2、在高盐次表层水以下,是由南、北半球中高纬度表层下沉的低盐水层,称为大洋(低盐)中层水

3、在高盐次表层水与低盐中层水之间等盐线特别密集,形成铅直方向上的盐度跃层

4、在低盐中层水之下,充满了在高纬海区下沉形成的深层水与底层水,盐度稍有升高

密度和比容:单位体积物体的质量是密度;单位质量物体的体积是比容;他们都是温盐压函数。

海冰的结冰过程,与淡水冰过程的不同。结冰过程:

结冰条件:冰点温度,结晶核 v 淡水结冰:表层开始结冰。

海水结冰:当盐度大于24.695时,海水冰点高于最大密度温度,只有当对流混合层的温度同时达到冰点时,海水才会结冰

海水结冰的特点:主要是纯水的冻结,盐分大部排出冰外,增大了冰下海水的盐度,加强了冰下海水的对流和进一步降低了冰点;同时冰层阻碍了其下海水热量的散失,从而大大减缓了冰下海水继续冻结的速度;海冰表面比较粗糙

海冰的盐度:海冰融化后海水的盐度,与结冰速度、结冰前海水盐度、冰龄有关

第四章:海洋中的热收支和水平衡

海面的热收支:Qt=Qs-Qb±Qe±Qh

Qs:太阳辐射

Qb:海面有效回辐射:海面向大气的长波辐射与大气向海洋的长波辐射之差

Qe:蒸发潜热:

Qh:感热交换:海气温度不等,通过热传导传递热量

海洋内部热交换:Qt=Qs-Qb±Qe±Qh±Qz±Qa

Qz:铅直方向上的热输运 Qa:水平方向热输运

水平衡方程:q=P-E+(M-F)+R+(Ui-Uo)

P:降水E:蒸发M:融冰F:结冰R:陆地径流Ui:海流及混合使海域获得的水量Uo:海流及混合使海域失去的水量

水团的定义:源地和形成机制相近,具有相对均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及大体一致的变化趋势,而与周围海水存在明显差异的宏大水体。

海洋混合包括三种形式:1、分子混合,通过分子的随机运动与相邻海水进行特征交换,其交换强度小,且只与海水性质有关;2、涡动混合,它是由海洋湍流引起的,也称湍流混合,是海洋中海水混合的重要形式。

3、对流混合,是热盐作用引起的,主要表现在铅直方向上的水体交换。

“双扩散”的效应引起的海洋内部混合形式:

1、冷而淡的海水位于暖而咸的海水之上,此时温度出现“不稳定”分布状态,假定处在层结稳定的海洋中,其上部的密度稍小于或等于下层的密度,那么海水仍是静力稳定状态。由于分子扩散的结果,上层海水将增温增盐,下层海水将降温降盐。由于热传导系量是盐扩散系数的100倍,所以界面以上由于增温,增盐的联合效应使海水密度减小,导致海水从界面处上升。下层海水降温、降盐的联合效应,使海水密度增大,导致海水从界面下沉。因此,对流从界面开始分别向上和向下扩展。

2、暖而咸的海水位于冷而淡的海水之上,上层密度仍稍小于或等于下层的密度。上层海水因热盐扩散,温度与盐度降低,其联合效应使海水增密下沉。下层海水因温盐扩散的联合效应,使密度减小而上升。于是,上下两层海水通过界面产生对流。分别向另一层海水扩散。在海洋中已经观测到这种从界面上向下伸展几厘米长的指状水柱,称为“盐指”。

由于这种海水混合现象完全是由热量与盐量通过分子扩散而引的,因而称为“双扩散”效应。

第五章海洋环流

海流的定义:海水大规模相对稳定的流动。三维,水平显著,垂向相当微弱。

海洋环流一般是指海域中的海流形成首尾相接的相对独立的环流系统或流旋。

海流成因:风生海流、热盐环流。

海流表示方法:拉格朗日方法(跟踪水质点运动)、欧拉方法(同一时间观测海流)

运动遵循两个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

地转流:水平压强梯度力与科氏力达到平衡时的稳定流动。

地转流特点:1、地转流流速大小与等压面和等势面的夹角的正切呈正比,与科氏参量呈反比;2、沿两面的交线流动,北半球流向偏在压强梯度力水平分力右方90度;3.、在北半球,面向流去的方向,右面等压面高,左面低。

艾克曼无限深海漂流理论的假设:在北半球稳定风场长时间作用在无垠广阔、无限深海的海面上,海水密度均匀,海面(等压面)是水平的;不考虑科氏力随纬度的变化;只考虑由铅直湍流导致的水平湍切应力,且假定铅直湍流粘滞系数为常量。

结论:当湍切应力与科氏力取得平衡时,海流将趋于稳定状态。

浅海风海流基本特征:水深越浅,从上层到下层的流速矢量越是趋近风矢量的方向。

风海流的体积输运:无限深海漂流的体积运输只在垂直方向上存在,也就是说,在北半球海水的体积运输方向与风矢量垂直,且指向右方。在南半球则相反。浅海风海流的体积运输,在x与y方向上都存在,其运输方向偏离风矢量的角度小于90度,且水深越浅,偏角越小。

风海流的副效应:升降流(由顺岸风、气旋与反气旋、辐散、聚带等引起)。

表层大洋环流:副热带海区反气旋式环流、气旋式环流

主要反气旋赤道环流几个部分:赤道流系(南北赤道流、赤道逆流、赤道潜流)、西边界流(湾流、黑潮)、西风漂流(北太平洋漂流、北大西洋漂流、南极绕极流)和东边界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

东西边界流的区别:东边界流都是寒流,流幅宽、流速小、影响深度浅,上升流是东边界流海区的一个重要水文特征。来自高纬海区的寒流,形成大气冷下垫面,有利于海雾形成,干旱少雨。与西边界流区具有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的特点形成明显差异。

五个大洋水团(水层)的分布及主要特点

1、表层水:高温,相对低盐,富溶解氧。

2、次表层水:高盐,相对高温

3、中层水:低盐;高盐中层水:地中海,红海

4、深层水:贫氧。

5、底层水:高密。

第六章海洋中的波动现象

波动的基本特点:在外力的作用下,水质点离开其平衡位置作周期性或准周期性的运动。

主要了解小振幅重力波与有限振幅重力波的区别:相对于小振幅波而言,有限振幅波有较大振幅。与实际

海浪的形状更接近。

1、波剖面:前者为正弦曲线,后者并非简谐曲线,对横轴上下不对称

2、波速与波高:前者波速与波高有关,后者与波高与波长之比有关,波陡高,波速大,波速大于小振幅重力波

3、水质点运动轨迹,前者圆,后者接近圆,但一个周期内不是封闭的

4、波动能量:前者Ek=Ep,后者Ek>Ep

5、前者波动振幅相对波长无限小,小振幅波理论不能解释实际波浪的破碎现象;后者当波动振幅相对波长之比超过一定限度时,有波浪破碎现象

风浪、涌浪的定义及特点

1、风浪定义:当地风产生,且一直处在风的作用之下的海面波动状态。

风浪波面状态:波面不规则、波峰陡、波谷光滑、波峰线短、浪大时有白浪。

2、涌浪定义:海面上由其他海区传来的或当地风力减小、平息,或风向改变后海面上遗留下的波动。

涌浪波面状态:波面光滑、波峰线长、传播距离长

波浪破碎的要素:波速变小、波高变大、波向转折

海洋内波:除了海面的波动而外,在海洋内部也会发生波动现象,称为海洋内波

若以相同的能量激发表面波与界面波,界面波的振幅则约为表面波的30倍

浅海和近岸海浪的变化:1、波速变小,周期保守,波长变小;2、波向转折:波峰线有逐渐与等深线平行的趋势;海底凸出的海岬处,波向线辐聚,出现大浪;而在凹进的海湾处,波向线辐散,波浪较小。3、波高变化:波浪从深水进入浅水,波高略有降低,然后随相对深度的减小而迅速增大。4、波浪破碎、沿岸流与离岸流。5、反射和绕射

波浪的要素:波峰(谷),波长,周期,波速,波高,振幅,波陡,波峰线,波向线

第七章潮汐

潮汐: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

要素:

引潮力: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运动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与月球引力的合力称为引潮力。

平衡潮—潮汐静力理论的基本假设:1、地球为一个圆球,表面被等深的海水覆盖,不考虑陆地的存在;2、海水没有粘性和惯性,海面能随时与等势面重叠;3.、海水不受科氏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结论:1、在赤道上永远出现正规半日潮;2、当月赤纬δ不等于0时,两极高纬度地区(纬度|ψ|>90°-|δ|)出现正规日潮;3、当δ不等于0时,在其他纬度上出现日不等现象,越靠近赤道,半日潮的成分越大,反之,越靠近南北极,日潮的成分越显著。

如果同时考虑月球和太阳对潮汐的效应,在半个朔望月内,将出现一次大潮和一次小潮,即潮汐具有半月变化的周期。朔望大潮、两弦小潮

正规半日潮的八分散潮法:高潮时=0.8h×[农历日期-1(或16)] +高潮间隙

风暴潮定义:由强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

风暴潮分类:热带风暴、温带气旋、风潮(寒潮或冷空气所激发的,渤海、黄海所特有)

第八章大气和海洋

大气的垂直分层(按温度的变化):对流层、平流层、中层、热成层、逸散层

风:空气相对于地面作水平运动即为风

气压带:热带低气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极锋、副热带锋

风带:东南、东北信风;西风;极地东风

季风:大范围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主要是由于海陆温度对比的季节性变化和地球上行星风系的季节性南北移动所致。

气团:温度、湿度、稳定度等相对比较均匀的大规模空气集团

热带气旋:在热带洋面上生成发展的低气压系统

温带气旋:波动阶段;成熟阶段;锢囚阶段;消亡阶段

热带辐合带:又称赤道辐合带,指出现在热带对流层低层、南北半球两个副热带高压之间气压最低、气流汇合的地带。在流场上表现为一条连贯的南北两个半球的信风汇合区;在地面气压场上表现为一个低压槽,故又称“赤道槽”或“赤道锋”。它几乎环绕整个赤道,因此它是一个行星尺度的天气系统。

台风: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具有暖心结构的气旋性涡旋,是达到一定强度的热带气旋。

台风结构:气压场;台风眼;云壁;螺旋云带

台风形成的必要条件:

初始扰动,暖性洋面,生成位置一般距赤道5个纬距之外,整个对流层风的垂直切变要小

海气相互作用的气候系统

气候系统:概念:既包括大气和海洋等子系统内部的各种过程,又反映了各个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

气候系统组成

气候系统的五个分量: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海洋在气候系统中的地位:1、海洋对大气系统热力平衡的影响;2、海洋对水汽循环的影响;3、海洋对大

气运动的协调作用;4、海洋对温室效应的缓解作用

海气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

在相互制约的大气——海洋系统中,海洋对大气的作用主要是热力的,大气对海洋的作用主要是动力的。? 1.海洋对大气的热力作用:

海洋,特别是热带海洋,是驱动大气系统运动的重要能量来源。提供热量方式有潜热和感热两种,主要是潜热,要求水汽辐合上升,即相应的大气环流条件。大洋环流影响海洋热含量的分布及向大气的热量输送过程。是全球尺度特征。

? 2.大气对海洋的风应力强迫:大洋环流与风应力强迫有密切关系。

3.海洋上混合层(UML,简称海洋混合层):

对气候和大气环流变化,海洋混合层十分重要。混合层的辐合、辐散过程通过Ekman抽吸效应影响深层海洋环流;深层海洋环流通过改变混合层的状况对大气运动影响。太阳辐射能通过影响混合层而成为驱动整个海洋运动的重要原动力。

ENSO

ENSO是厄尔尼诺(El Ni?o) 和南方涛动(Southern Oscillation)的合称,二者有非常好的相关关系。当赤道东太平洋表层水温(SST)正距平,南方涛动指数往往是负。

?厄尔尼诺El Ni?o:圣诞前后,沿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出现一弱的洋流,代替了通常对应的冷水。近年指一种更大尺度的海洋异常现象,整个赤道东太平洋表现振幅达几摄氏度的增暖。与此相联系,海洋和大气环流发生很大的异常。

南方涛动:描述热带东太平洋地区与热带印度洋地区气压场反相变化的跷跷板现象。

拉尼娜La Ni?a:冷水事件。是El Ni?o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过渡过程。

第十二章海洋中的声传播和光现象

声波三个影响因素:温度、盐度、压力

典型水位条件下的声传播四种类型:波导型、反波导型、分裂型、水下声道

折射、发射定律:声线总是向声速小的方向弯曲

水下声道:由温跃层效应,使c(z)曲线有极小值,从声源发出的声线束将向声速极小值所在的水层弯曲,此时声能大部分限制在此水层间,没经过海面和海底的反射、散射和吸收,声能损失很少,像在水下存在一声能传播的通道,因此传播距离很远,称水下通道

光在海洋中衰减:深度增加指数衰减

透明度:相对透明度:直径30cm的白色圆盘垂直沉入海水中,直到刚看不见为止的深度。

水色:将透明度盘提升至透明度一半深度处,俯视透明度盘之上的水柱颜色。由海水的光学性质决定。水色计

透明度和水色的分布:二者分布一致。

?浅海透明度小,水色低;远洋透明度大,水色高。

?低纬透明度大,水色高;高纬透明度小,水色低。

?其分布与海流方向一致。

营养元素的分布:高纬度>低纬度,冬多夏少

三次测试

第一次

名词解释

1.大陆架:海岸线到水深200米以内,平均深度133米;宽度1~1000km,平均75km;平均坡度0.1度;地壳为硅质花岗岩构成。浪、潮、流季节变化,丰富的油气田,渔业,养殖业主要场所。

2.大洋中脊:大洋中的山脉或隆起,具有全球规模,全长7万余公里。其上有横向断裂,中央裂谷,是海底扩张中心,扩张速度1~15cm/年。

解答题

1.海水与淡水结冰的异同

淡水的冰点在1个大气压下为零摄氏度,而海水的冰点除了与压力有关外,还与海水的盐度有关,在相同的压力下,海水盐度越大,冰点越低;反之,盐度越小,冰点越高。

海水结冰分两种情况。盐度小于24.7的海水,因为它的最大密度值的温度在冰点以上,在上、下层海水都冷却到最大密度时的温度以后,只要表面海水再冷却到冰点就可以结冰了。结冰情况与淡水基本上相同,所差的是冰点比淡水低,结冰就稍难一些;盐度大于24.7的海水,结冰情况与淡水不相同,因为它的最大密度值的温度在冰点以下,海水愈冷愈重,表面海水虽冷却到冰点,这时表面海水密度变大,还要下沉,所以是不能结冰的,只有上、下层海水都冷却到冰点以后,再继续冷却,海面才能结冰。

海水的结冰,主要是纯水的冻结,会将大部分盐分排出冰外,而增大了冰下海水的盐度,加强了冰下海水的对流和进一步降低了冰点,又兼冰层阻碍了其下海水热量的散失因而大大减缓了冰下海水继续冻结的速度。

2.全热量平衡方程

3.水量平衡方程

4.海水盐度垂直变化

由于大洋表层以下的海水都是从不同海区表层辐聚下沉而来的所以海水盐度出现垂直变化。

赤道区:均匀低盐层、盐度最大层—盐度跃层—盐度最小层、缓慢增加。南强北弱

副热带海区:均匀高盐层、盐度最小层

极地海区:

第二次

1.大气由低到高包括哪几层

对流层、平流层、中层、热成层

2.名词解释

1.温带气旋:温带冷暖气团相遇,绕动形成,其直径从数百到数千千米,是中纬度的主要天气系统,经过波动、成熟、锢囚、消亡阶段。

2.台风:发生在热带洋面的一种具暖心机构的气旋性漩涡,是达到一定程度的热带气旋。

3.季风:季风是大范围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主要是由于海陆温度对比的季节性变化和地球上行星风系的季节性南北移动所致。

3.海流运动遵循(牛顿第二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

4.引起海水运动的力有哪些

重力,压强梯度力,风应力,引潮力

5.什么是地转流,其特点?

海水所受压强梯度力水平分力与科氏力达到平衡时的稳定流动。

特点:1.地转流流速大小与等压面和等势面的夹角的正切成正比,与科氏参量成反比;2.沿两面的交线流动, 北半球流向偏在压强梯度力水平分力右方90o;3. 在北半球,面向流去的方向,右面等压面高,左面低。

6.风海流的体积运输派生出哪两种海水运动?

升降流和大洋环流

7.世界大洋的五层水及其特点

表层水:高温,富溶解氧

次表层水:高盐

中层水:低盐;高盐中层水:红海,地中海

深层水:贫氧

底层水:高密

8.东西边界流的差异

流速影响深度流幅上升流水色和透明度气候特征流量东边界流慢浅广显著水色低,透明度小干旱少雨小西边界流急深窄无透明度大,水色高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大

第三次

1. 深水波的水深与波长之比>=(D)

A.1/20

B.1/8

C.1/8

D.1/2

2. 名词解释

1.风浪:当地风产生,且一直处于风的作用之下的海面波动状态。

2.涌浪:海面上由其他还去传来的或当地风力减小、平息,或风向改变后海面上遗留的波动。

3.波陡:波高与波长之比。

4.风暴潮:来自海上的一种巨大的自然灾害现象,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所招致的海面

异常升高的现象。

3. 试比较小振幅重力波与有限振幅波

4. 平衡潮理论的假设与结论

假设:1.地球为一个圆球,表面被等深的海水覆盖,不考虑陆地的存在 2.海水没有粘性和惯性,海面能随

时与等势面重叠 3.海水不受科氏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5. 什么是双扩散对流。试用两种不同的温盐结构加以说明

双扩散对流是海洋内部混合的一种方式,是由于分子热传导系数>100*盐扩散系数,从而引起的自由对流,

促进海洋内部混合。

两种方式:

1)冷而淡的海水置于暖而咸的海水之上

温度出现不稳定状态,上下层海水是静力稳定状态,由于分子扩散的结果,上层海水增温增盐,下层降温

降盐,由于热传导系量是盐扩散系数的100倍,所以上层海水由于增温而密度减小,导致海水从界面处上升,

下层降温降盐而密度增大,导致海水从界面处下降。对流从界面开始分别向上和向下扩展。

2)暖而咸海水置于冷而淡海水之上

上层密度仍<=下层的密度。上层海水因热盐扩散,温度与盐度降低,其联合效应使海水增密下沉。下层海

水因温盐扩散的联合效应,是密度减小而上升。于是,两层海水通过界面产生对流。分别向另一层海水扩

散。

在海洋中已经观测到这种从界面上向下伸展几厘米长的指状水柱,称为盐指。

双扩散对流效应大大促进了海洋内部的混

合。

6. 混合的三种方式(分子混合)、(涡动混合)、(对流混合)

南方医科大学实验诊断学知识重点总结

简答题: 1、什么是管型、管型的形成条件 2、什么是核左移、核右移,有什么临床意义 3、渗出液、漏出液 4、肿瘤标志物有哪些 5、正常骨髓结构特点 6、骨髓细胞发育的特点 7、尿糖、尿蛋白什么情况下出现?选择性蛋白尿、非选择性蛋白尿 8、肾小球肾炎尿液的特点,观察到那些管型 第一章 1、分析影响前的因素 2、诊断灵敏度,特异性(联合检测意义) 第二章 1、几个参考值的范围(血常规的基本参考范围如红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血钾,血钠,GFR,血糖),以及临床意义 2、血沉加快和减慢影响因素 3、异常的红细胞形态有哪些 4、白细胞(考的多),各种情况下,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增加和减少,贫血,辐射电离,伤寒副伤寒何种细胞增加或减少 5、网织红细胞的定义,增多减少;红细胞沉降速率实验, 6、溶血性贫血几个实验的意义,渗透脆性不需要记住参考值,高铁血红蛋白症(G6PD,蚕豆病),血红蛋白电泳临床意义,combs实验用途, 7、骨髓检查的步骤,内容,方法以及正常骨髓象的形态特点。 8、粒红比值 9、POX染色临床意义,SB染色临床意义,NAP染色临床意义,类白血病的概念,ACP.AS-D NCE,α-NAE,PAS,染色的临床意义 10、最易发生DIC——M3型 11、交叉配血试验的主侧,次侧 12、溶血贫的特点1,2(尿胆原增加)

13、白血病的各个特点/几种类型/什么样的医学方法 14、MDS熟悉 第三章血栓和止血检测 1、临床上的四项检测指标 2、内源性:APTT,延长S异常 3、外源性:PT,延长S异常 4、单纯血友病哪一项指标异常 5、凝血试验一定要做对照 6、假如APTT、PT都延长说明什么 7、凝血酶时间 8、血小板活化会伸出伪足 9、原发性纤溶、继发性纤溶区分标志,异二聚体、3P实验 10、阳性排除、阴性排除 11、肌红蛋白:心梗 第四章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 1、怎样收集尿液,应注意什么 2、病理性尿液外观;如何区别血尿、血红蛋白尿 3、管型的定义,管型包括那些,透明管型在什么条件下出现 4、正常尿液中可以见到什么? 5、蜡样管型——慢性肾炎 6、最常见的寄生虫,如黏液遍:菌痢 7、潜血、隐血 8、三管化学检查 9、渗出液与漏出液 10、脑脊液蛋白升高最明显的是什么病理状况,糖保持正常是什么病理情况? 11、脑脊液中可见的蛋白质 12、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变化表明什么

物理海洋复习提纲..培训讲学

《物理海洋学》复习提纲 (2012年12月) 第四章 基本方程 1、作用于海水微团的真实力有哪些? 答: 地球引力g *=v 02()M r a r μ-v ,压强梯度力1p ρ?-,摩擦力F V μρ=?r ,天体引力(包括月 球引力()02M L X L L K μ=-v v 和太阳引力()02S L X L L K μ=-v v ) 2、基本方程由哪几个守恒定律推导而来?有几种方程组成? 答:()()()()1 20(,,)T D dV g p V F F dt V s V s k s t V t s p θρθθκθρρθ?=-?-Ω?++?????=? ??+??=???? ??+??=???? =?? v v v v v v v v v ——运动方程动量守恒——连续方程质量守恒——盐量扩散方程盐量守恒——热传导方程热量守恒——海水状态方程 3 边界条件出现的物理原因? 答: 海洋是有边界的,它与大气、海底和海岸线之间存在着不连续界面。而这种不连续界面基于连续性的海水运动基本方程组不能应用,必须用边界条件来代替。 4、基本方程及边界条件为什么要进行时间平均? 答: 通常情况下,海水运动处于湍流状态。处于湍流运动状态的流体质点其运动轨道是无序的、随机的。各质点之间存在着不连续的相对运动,这种运动被称为脉冲运动。这种运动分析起来很困难,通过时间平均,可以将海水运动中的脉动特征分离掉,从而更利于体现海水运动

的整体规律。 5、准静力近似、f 平面近似、β平面近似和Boussinesq 近似的概念。 答: 准静力近似:静力方程10p g z ρ?- -=?0z p p gdz ζρ?=+?,其中0p 为海面气压,z gdz ζρ?为z 点以上单位底面积水柱的重量。任意点压强等于海面大气压强与该点以上水柱重量之和,这就是准静力近似又叫静压假设。 f -平面近似:在大尺度运动中,为了理论上研究方便,在不影响海水运动主要特征的情况 下,常常取02sin f f ω?==,即认为海水运动发生在科氏力参量为常数0f 的平面上,该平面叫做f -平面,在该平面上研究海水运动称为f -平面近似。 β-平面近似:科氏参数f 是纬度y 的非线性函数,近似地将f 表示为0f f y β=+的线 性函数,这种近似称为β-平面近似。 Bounssinesq 近似:在海水运动基本方程组中,近似认为海水是不可压缩的,以体积连 续方程0V ??=u v 来买描述海水的连续性。微小密度扰动'ρ仅在z 方向的运动方程中对浮力 项' g ρρ 有意义,其与方程中均以c ρ代替ρ。这种近似叫做Bounssinesq 近似。 第五章 海流 1 海流、地转流、惯性流的定义。 答: 海流:海水沿一定途径相对稳定的大规模流动。 地转流:大尺度海水在压强梯度力和Coriolis 力平衡下的流动。这种流动基本上是近似水平的,也可近似认为是定常的。 惯性流:风力维持的漂流流出风力强制作用区域,变为自由流动。其运动的前支持度远小于

临床诊断学考试重点

二、各章重点(按照课件顺序) (二)发热:当抗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得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1热型及其临床意义(选择或者名解,要注意写“此种热常见于……”) (1)稽留热: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得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与伤寒高热期。 (2)弛张型: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与化脓性炎症。 (3)间歇热型: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波状型: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鲁菌病、结缔组织病、肿瘤。 (5)回归热:指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常见于回归热,周期热,霍奇金病。 (6)不规则热:指发热得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常见于结核病、风湿热。 2呼吸困难病因分析(只记病因即可)。“三凹征”必考,肺性呼吸困难临床分类(类型、特点与病因) (1)病因肺源性//心源性//中毒性//神经精神性//血液性 (2)三凹征: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故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与肋间隙向内凹陷,称为三凹征,常见于气管肿瘤、气管异物、喉痉挛。 ,常见于气管肿瘤、气管异物、喉痉挛。 呼气性呼吸困难得特点就是呼气费力、呼气时间明显延长而缓慢,常伴有干啰音,常见于哮喘。 混合性呼吸困难得特点就是呼吸气都困难,呼吸频率加快变浅,听诊肺常有呼吸音异常,可有病理性呼吸音,常见于广泛肺实变与肺间质病变以及阻塞性肺气肿。 3心源性呼吸困难——左心衰得三大特点,粉红色泡沫痰——急性左心衰,酸中毒性大呼吸得常见两个疾病。 (1)左心衰竭呼吸困难特点 △活动时出现或加重,休息时减轻或缓解 △仰卧时加重,坐位时减轻(回心血量↓、膈肌位置↓)→强迫体位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睡时迷走兴奋性增高,冠脉收缩,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降低;卧位,膈肌上移,肺活量减少; 卧位,静脉回流量增多,肺淤血加重。 (2)粉红色泡沫痰——急性左心衰 (3)酸中毒性大呼吸(Kussmaul呼吸):常见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4思考题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由急性左心衰引起。机制①迷走神经兴奋→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下降→心功能下降②回心血量上升→肺淤血加重 5咳嗽得音色等(选择题,老师尤其提到“金属音”),铁锈色痰——肺炎球菌大叶性肺炎,粉红色乳状痰与红砖色痰(这两个老师没提,顺带瞧瞧吧) (1)音色:指咳嗽时声音得色彩与特性①嘶哑:声带炎症或肿瘤等②犬吠样:会厌、喉部病变或气管受压③金属音调样:纵隔肿瘤、主动脉瘤、肺癌④微弱:极度衰竭或声带麻痹 (2)性质:铁锈色痰(肺炎球菌、大叶性肺炎)、粉红色乳状痰(金葡菌)、灰绿色/红砖色痰(克雷伯杆菌)

海洋学导论练习题总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题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潮汐: 平太阳日: 风暴潮: 朔望月: 岩石圈: 海底峡谷: 天然气水合物: 对流层的气温分布特征 热带(赤道)辐合带(ITCZ) 季风产生的原因 东亚季风的主要特征 台风 ENSO事件 赤潮 海洋污损生物 海洋钻孔生物 初级生产力 海洋次级生产量 赤潮 生物多样性 恢复生态 卫星海洋遥感 空间平台 被动传感器 主动传感器; GIS系统 SeaWiFS 辐射量定标 SAR; 海洋光学关系式的含义 雷达高度计 压强梯度力

地转流 热盐环流 副热带辐聚区 海水状态方程 位温 海洋水团 波高 振幅 波长 周期 波速 中尺度涡 八分算潮法 海洋水团 第二部分填空: 卜 1) 根据潮汐涨落的周期和潮差的情况,可以把潮汐分为如下四种类型:,,,。 2) 1平太阴日= ,平太阳时≈小时分钟。 3) 由于科氏力的影响,北半球的旋转潮波系统基本为方向,南半球的旋转潮波系统基本为方向。 4) 天体通过天子午圈叫,一昼夜内天体两次通过天子午圈,其中靠近天顶时叫,靠近天底时叫。 5) 由引潮力计算可知,海洋的潮汐主要是由产生的,其次是由产生的。 李 1) 地壳根据其结构、组成和厚度的差异可分为地壳和地壳两大类;陆壳为双层结构,上地壳为层或层,上地壳为层或质层。 2) 现代海岸带一般包括:、和三部分,相应地又称为、和。 3) Wilson旋回包括、、、、 和期。 梁 1)海水中的含盐量是海水浓度的标志,海洋中许多现象和过程都与其分布和变化有关。过去是用海水中的“氯度”来表示海水的盐度。氯度是指海水中的溴和碘以当量置换,

氯离子的总克数,用表示,国际上统一使用的标准海水其盐度值为。而现在是通过测量海水的的来测盐度的,这种方法测海水盐度精度高,速度快。 2)研究海冰的物理性质主要是要研究海冰的、及热学、力学和光学性质。 3)海洋内部的热交换方式由诸多因素形成。在铅直方向上的热交换主要由来实现,在水平方向的热交换主要通过来完成。 4)海洋温、盐、密的细微结构,根据剖面而结构特征不同,其薄层结构可分为:和。 宁 1. 海洋生物物种多样性因所处地域的不同变化很大,许多生物类群在热带地区的多样性比寒冷地区的得多。 2. 海洋有比陆地得多的物种多样性。 3. 全球海洋内的主要生物群落有: 4. 海洋生物的三大生态类群是: 5. 赤潮发生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6. 钻孔生物与污损生物不同,污损生物是生长在物体的,而钻孔生物则钻到物体 周 1)卫星海洋遥感是利用,从卫星平台观测和研究海 洋的分支学科。 2)遥感的电磁波谱段包括,和。其中,可见光 波长范围;热红外波长范围;微波波段范围(频率)。 3)目前主要传感器种类有、、、、、等。 4)卫星海洋遥感系统包括空间平台及轨道,、、、 和。 5)卫星海洋遥感的优点有。 6)海面叶绿素遥感的可见光波长范围是从到。 7)卫星红外遥感海表面温度广泛应用于,,,和。 8)雷达散射计主要用于遥感。 9)雷达高度计主要用于测量,,,, 等。 陈 1. 海洋“生物泵”的起点是浮游植物在海洋表层的,这种生物化学作用过程除了阳光与色素外,还需要生源要素参与反应。一般把海水中的、和等

(完整版)【诊断学总结】一般检查

【诊断学总结】一般检查 一般检查 生命征包括有体温、脉搏、呼吸与血压。 体温的测量方法口测法为36.3~37.2肛测法为36.5~37.7腋测法为36~37 发育与体型成人发育正常的指标包括:①头的长度为身高的1/7~1/8;②胸围为身高的1/2;③双上肢展开后,左右指端的距离与身高基本一致;④ 坐高等于下肢的长度。成年人的体型可分为以下3种。1.无力型2.正力型3.超力型 营养状态营养状态与食物的摄入、消化、吸收和代谢等因素密切相关,好坏可作为鉴定和疾病程度的标准之一。 营养状态一般较易评价,通常根据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的发育情况进行综合判断。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观察皮下脂肪充实的程度,其最适宜的部位在前臂曲侧或上臂背侧下1/3。 营养状态的分级:1.良好粘膜红润、皮肤光泽、弹性良好,皮下脂肪丰满而有弹性,肌肉结实,指甲、毛发润泽,肋间隙及锁骨上窝深浅适中,肩胛部和股部肌肉丰满。 2.不良皮肤粘膜干燥、弹性降低,皮下脂肪菲薄,肌肉松

驰无力,指甲粗糙无光泽、毛发稀疏肋间隙及锁骨上窝凹陷,肩胛骨和髂骨嶙峋突出。 3.中等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营养状态异常包括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度两个方面。 1.营养不良由于摄食不足或(和)消耗增多引起。当体重减轻至低于正常的10%时称为消瘦,极度消瘦者称为恶病质。 2.营养过度体内中性脂肪积聚过多,主要表现为体重增加,当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者称为肥胖。 意识状态 凡能影响大脑功能活动的疾病均可引起程度不等的意识改变,称为意识障碍。根据意识障碍的程度可将其分为嗜睡、意识模糊、谵妄、昏睡以及昏迷。 语调与语态语调是指言语过程中的音调。如喉部炎症、结核和肿瘤引起的声音嘶哑,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发音困难,喉返神经麻痹引起音调降低和语音共鸣。 语态是指言语过程的节奏。异常时表现为语言节奏紊乱,出现语言不畅,快慢不均,音节不清,见于震颤麻痹、舞蹈症、手足徐动症等。 面容与表情 由于疾病的困扰,病人常有异常的面容和表情。某些疾病尚可出现特征性的面容和表情,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

海洋科学导论分析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海洋科学研究内容:全球海洋总面积约3.6亿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约3800米,最大深度11034米。全球海洋的容积约为13.7亿立方公里,占地球总水量的97%以上。 海洋科学特点:1、特殊性与复杂性;2、作为一个物理系统,海洋中的三态变化无时不刻不在进行,是其他星球上未发现的。3、海洋作为一个自然系统,具有多层耦合的特点。 研究特点:1、明显依赖于直接观测;2、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方法在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其作用;3、学科分支细化与相互交叉渗透并重,而综合与整体化研究的趋势日益明显。 海洋学研究意义:1海洋与人类生存环境关系密切;2.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矿产、化学、生物、动力)3.军事、航运、港工、油气开发; 第二章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 1、地球外部圈层 (1)按自然地理学观点,地球外部分为五大圈层,从外到内: a、大气圈 b、水圈——97%集中于海洋 2%以固态水存在 c、生物圈——渗透在另三大圈层内部 d、岩石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部分 e、人类圈(智能圈) (2)按环境学观点第五圈层为土壤层 (3)按大气科学的观点,第五层为冰雪圈,冰雪圈可包含在广义水圈中 2、地球内部圈层 海洋的划分 1、洋:辽阔连续巨大的咸水体;全球共4个,远离大陆;占海洋总面积的90.3%;水深>2000m,平均3000m;底质为红粘土和软泥;有独立的潮汐与洋流系统;温、盐要素不受大陆影响;平均盐度35,年变化小。 2、海:陆地边缘的咸水小水体;全球共54个,靠近陆地;占海洋总面积的9.7%;水深<2000m;底质:陆沉积;无独立潮汐和洋流系统,潮波是大洋传入;温、盐要素受大陆影响很大。 3、海湾——外宽内窄,洋或海伸进大陆的一部分。海湾中常出现最大潮差,如杭州湾大潮,最大潮差可达8.9m。 4、海峡——两块陆地之间形成的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 海的分类 1、陆间海:大陆之间的,面积深度较大。例如—地中海、加勒比海。 2、内海:伸入大陆内部的海,面积较小,其水文特征受周围大陆的强烈影响。世家海和波罗的海。 3、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岛屿或群岛与大洋分隔。如东海、日本海。 南大洋:三大洋在南极洲附近连成一片的水域称为南大洋,又名南极水域。 2.3 海底的地貌形态 海岸带:水位升高便被淹没、水位降低便露出的狭长地带即是海岸带。海岸带是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相互交界的一个地带(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 海岸线:陆地与海面的交线。近期大潮平均高潮面与陆岸的交线。 海岸动力学:下界浅海波浪对海底开始起作用的地方,上界最高潮位激浪还能作用到的上限。 潮间带:高潮时的海岸线与低潮时的海岸线之间的带状区域。 一、稳定型大陆边缘:由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三部分组成。 大陆架:大陆周围被海水淹没的浅水地带,是大陆向海洋底的自然延伸。其范围是从低潮线起以极其平缓的坡度延伸到坡度突然变大的地方为止。 大陆坡:大陆坡是一个分开大陆和大洋的全球性巨大斜坡,其上限是大陆架外缘(陆架坡折),

诊断学知识点汇总_复习资料.doc

诊断学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 绪论 1、症状概念,2体格检查,,诊断学内容 第一篇常见症状 1、体征,2正常体温.稽留热、弛张热的定义,\咯血定义,4 '呼吸困难定义,6三种肺性呼吸困难表现(尤期前二种),1心 原性呼吸困难的特点 &胸痛的病因, 9中心与周围性紫组不同原因,1Q心原性与肾 原性水肿的鉴别 11、肝原性水肿表现特点12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 H呕血的常见原因,出血量的估计,呕血与便血的相互关系 14黄疸(和隐性)的定义,三种黄疸的鉴别,15嗜睡与昏睡的区 别,浅与深昏迷的区别 第二篇问诊 1、问诊的内容,2主诉的定义和组成 艮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由哪些组成,与既往史有何不同第三篇检体诊断 1、体检基本方法有哪些?触诊的方法有哪些?叩诊的方法,体型的分类2,常见面容,三种体位,皮肤发黄二种原因的区别,红疹与出血点

的区别,蜘蛛痣与肝掌购 艮霍纳氏征,瞳孔大小的改变,4扁桃体肿大的分度,5.颈静脉 怒张的定义 6甲状腺肿大的分度,听到血管杂音的意义,1桶状胸 义,9深大呼吸,潮式 及间停呼&胸式(男,小孩〉腹式(女)呼吸增减意吸 Id 触觉语颤.听觉语音的定义及方法,增减意义、 11、正常胸部叩诊音(4种),肺下界及移动度,1Z 三种呼吸音的 区别 H 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听诊意义,14罗音产生机理,二种罗音的鉴 别 的综合体征。 18、震颤定义与杂音的辨证关系 H 心脏叩诊的方法,左右心界的组成,心浊音界改变的原因(左室 肥大、右室肥大肺脉高压,心包积液,左气胸及胸腔积液) 2Q 心脏听诊内容,听诊部位, 21、早搏及房颤的体征,室早及房颤的B3G 表现。二、三联律的概念。 22第一.二心音的鉴别,23.第一心音增减及第二心音增减的意义, 24钟摆律,胎心律 25.第二心音分裂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正常人,二狭,RBBB DG 胸膜磨擦音的听诊特点 16肺实变、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 H 心尖搏动点的位「 ,范围,左、右心室肥大及纵隔移位时的变化

诊断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

《诊断学》重点 1.症状: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 2.体征:患者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 3.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与生育史、家族史 4.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持续时间 5.现病史的内容:①起病的情况与发病时间②主要症状的特点③病因与诱因④病情发展与演变⑤伴随症状⑥治疗经过⑦病后一般情况 6.发热:机体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分度:低热3 7.3~38℃,中等度热3 8.1~39℃,高热3 9.1~41℃,超高热41℃以上。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布氏杆菌病)、回归热(霍奇金病)、不规则热(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 7.稽留热:体温恒定的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温水平,达数日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8.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9.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与无热反复交替,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10.发热的原因:①感染性发热:病原体代谢产物或毒素作为发热激活物通过激活单核细胞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释放内生致热源而导致发热(细菌最常见)②非感染性发热,如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吸收热: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吸收,所致的无菌性炎症引起的发热),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中枢性发热的特点是高热无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③原因不明发热 11.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12. 全身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14.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表现。即紫绀。分为中心性发绀和周围性发绀,前者表现为全身性,皮肤温暖,多由心肺疾病引起SaO2降低所致;后者表现的发绀出现在肢体末端和下垂部位,皮肤冷,系由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如左心衰 15.呼吸困难分为:肺源性~(吸气性,呼气性,混合性)、心源性~、中毒性~、神经精神性~、血源性~ 16.三凹征:又称吸气性呼吸困难,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时,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 17.心源性哮喘:急性左心衰竭时,常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逐渐减轻、消失,重者可见端坐呼吸、面色发绀、大汗、有哮鸣音,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底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加快,可有奔马律,此种呼吸困难称~

海洋化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1.化学海洋学的研究内容:(p2) 研究海洋环境中各种物质的含量,存在形式,化学组成及其迁移变化规律以及控制海洋物质循环的各种过程与通量,特别是海——气,海——底,海——陆,海——生等界面的地球化学过程与通量,可用“含量,迁移,过程,通量”来概括化学海洋学的研究内容。 2.化学海洋学的奠基者-挑战者号的意义(p3,p6) 化学海洋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以英国的“挑战者”号调查为起点。挑战者号航行了13万千米,调查了南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日本及数百个大西洋和太平洋岛屿,获得了大西洋,太平洋和南大洋大约1.3万种不同的动物和植物样本以及1441份水样,成功地确定了海底的两个主要路标:大西洋中脊和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号对深海的勘测以及对世界海洋的温度,洋流,化学成分,海洋生物的调查,开启了人们对海洋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了解。 第二章 1.水的性质 ?水具有异常高的冰点和沸点,导致其具有高的热容量 ?水具有异常的密度变化 ?水中盐分的增加导致渗透压增加 ?水中盐分的增加导致冰点的降低以及达到最大密度的温度降低 ?水是极好的溶剂 2.现代海水的种类:颗粒物质,胶体物质,气体,真正溶解物质 颗粒物质:由海洋生物碎屑等形成的颗粒有机物和各种矿物所构成的颗粒无机物; 胶体物质:多糖、蛋白质等构成的胶体有机物和Fe、Al等无机胶体; 气体:保守性气体(N2、Ar、Xe)和非保守气体(O2、CO2); 真正溶解物质:溶解于海水中的无机离子和分子以及小分子量的有机分子。 3.海水的元素组成:微量元素,常量元素 常量元素:在海水中的浓度一般高于0.05mmol/kg,其中包括钠,钾,钙,镁,Sr等5种阳离子,氯,硫酸根,溴,碳酸氢跟(碳酸根),氟等5中阴离子和H3BO3 分子,它们构成了海水溶解态组分的99%以上 微量元素:在海水中的浓度一般小于0.05μmol/kg,包括Li,Ni,Mn,Fe,Zn,Pb,Cu,Co,U,Hg等金属元素 4.Marcet-Dittmar恒比定律,原因(p18-19) Marcet-Dittmar恒比定律:尽管各大洋各海区海水的含盐量可能不同,但海水主要溶解成分的含量间有恒定的比值 原因:水体在海洋中的迁移速率快于海洋中运输或迁出这些元素的化学过程的速率。因为加入或迁出水并不会改变海洋中盐的总量,仅仅是离子浓度和盐度的变化而已,对于其中的常量元素,它们之间的比值人基本保持恒定

诊断学考点汇总

诊断学 名词解释: 1. 稽留热:是体温恒定在39-40 ℃以上,持续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 ℃。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等。 2. 呼吸困难:是指病人主观上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的感觉;客观上有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可见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严重者呈端坐呼吸及发绀。见于支气管炎,肺炎等。 3. 莫非氏征(Murphy):检查时医师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胸下部,以拇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然后嘱患者缓慢吸气,宰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终止。见于胆囊炎。 4. 移动性浊音:检查者自腹中部脐水平面开始想患者左侧叩诊,发现浊音时,扳指固定不动,嘱患者右侧卧,再度叩诊,如呈鼓音,表明浊音移动。同样方法想右侧叩诊,叩得浊音后嘱患者左侧卧,已核实浊音是否移动。这种因体位不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为移动性浊音。见于肝硬化腹水。 5. 主诉:是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是感觉最明显、最痛苦的症状或体征,包括一个或数个主要症状及持续时间。主诉必须包括症状、部位、时间。 6. 肝颈静脉反流征:当右心衰引起肝淤血肿大时,用手压迫肝脏可使颈静脉怒张更明显。见于肝硬化。 7. 潮式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变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见于脑炎,脑膜炎等。 8. 周围血管征:由枪击音,Duroziez双重杂音,毛细血管搏动征组成,见于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9. 肺型P波:P波尖而高耸,电压≥0.25mV,以Ⅱ、Ⅲ、aVF导联表现最为突出,见于右心房肥大,肺心病等。 10. 腹膜刺激征:板状腹,压痛,反跳痛组成,见于急性腹膜炎,胃肠穿孔等。 11. 抬举性心尖搏动:心尖区徐缓、有力、较局限的搏动使手指尖端抬起,见于左室肥厚等。 12. 弛张热:是指体温常在39度以上,24小时内温差超过1C°,但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体温。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13. 三凹征:是指呼吸极度困难,辅助呼吸肌如胸部及腹部的肌肉都强力运动以辅助呼吸活动,此时虽企图以扩张胸廓来增加吸气量,但因肺部气体吸入困难,不能扩张,致使在吸气时可见胸骨上窝、两侧锁骨上窝以及下部肋间隙均显凹陷,故称“三凹症”。此时亦可伴有干咳及高调吸气性喉鸣。常见于喉部、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和阻塞,当伴随出现发绀、双肺湿罗音和心率加快时,提示左心衰竭。 14. 眼眼球震颤:是一种不自主的、有节律性的、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常由视觉系统、眼外肌、内耳迷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引起。

最新第八版诊断学名解(个人重点总结,期末必备)

1.发热:当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发热的分度: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 ℃以上。 2.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度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度。常见于大叶性肺炎及伤寒高热期。 驰张热: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波状热:体温渐升至39 ?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鲁菌病。 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持续数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常见于结核病、风湿热等。 3.热型:发热患者在每天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数天的各体温点连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称为热型 4.水肿: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按发生部位可以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水肿,按发生机制可以分为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等。 5.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咳出者。骤发大量的咯血可从口腔涌出,甚至导致呼吸道血块阻塞,引起患者窒息死亡或者休克。 6.症状:是患者患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如疼痛.瘙痒. 7.体征: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如皮肤黄染,肝脾肿大. 8.放射痛(牵涉痛):除患病器官的局部疼痛外,还可见远离该器官某部位体表或深部组织疼痛。 9.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10.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由于睡眠中迷走神经兴奋刺激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或者仰卧时肺活量减少肺淤血加重,表现为夜间睡眠中突感胸闷气急,被迫坐起,惊恐不安。 11.酸中毒性大呼吸:血中酸性代谢产物增加,强烈刺激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呼吸中枢引起的呼吸困难,其特点为呼吸深长而规则,常伴鼾声。常见于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2.心源性哮喘:左心衰竭重者可见端坐呼吸、面色发绀、大汗、有哮鸣音,咳浆性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底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加快,可有奔马律。 13.心悸: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 14恶心:指上腹部不适和紧迫欲吐的感觉 呕吐:通过胃的剧烈收缩迫使胃或部分小肠内容物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 15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常伴有黑便,严重时可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 16.便血:指消化道出血,血液由肛门排出。便血可呈鲜红色、暗红色或黑色。 17隐血(occult blood):消化道少量出血,粪便颜色不变,必须隐血试验才能发现便中带血。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每日5ml以下,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 18里急后重:即肛门坠胀感。感觉排便未尽,排便频繁,但每次排便量甚少,且排便后未感轻松,提示肛门直肠疾病,痢疾、直肠炎、直肠癌、原发性腹膜炎 19柏油便: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则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得粪便呈黑色,更由于附有黏液而发亮,类似柏油, 20腹泻(diarrhea)是指大便频率的增加和性状的改变: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或未消化食物。按发生机制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病程超过两个月)

《海洋地质学》复习提纲

海洋地质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海洋地质学,海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对海洋领域所作的地质学方面的研究起初叫做“海底地质学”(Submarine Geology),后来一般均称为“海洋地质学”(Marine Geology) 海洋地质学以海水覆盖下的广大岩石圈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海岸、大陆架和大陆坡,以及广阔的深海洋底。它也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专门从事海洋区域的地质学研究。 2. 2.海洋地质学调查手段有哪些? 海洋地质调查和技术手段主要有: 利用人造卫星导航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无线电导航系统来确定调查船或观测点及测线在海上的位置; 利用回声测深仪,多波束回声测深仪及旁测声纳测量水深和探测海底地形地貌; 用拖网、抓斗、箱式采样器、自返式抓斗、柱状采样器和钻探等手段采取海底沉积物、岩石和锰结核等样品;

用浅地层剖面仪测海底未固结浅地层的分布、厚度和结构特征。用地震、重力、磁力及地热等地球物理办法,探测海底各种地球物理场特征、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有的还利用放射性探测技术探查海底砂矿。 3.从DSDP到ODP到IODP,深海钻探计划对海洋地质学的推动作用? 深海钻探(DSDP)(1968-1983)证实了海底扩张理论和板块构造学说 大洋钻探(ODP)(1985-2003)创立了古海洋学 整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2003-2013)、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 (2013-2023)规模更加宏大、科学目标更具挑战性 4.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地质学面临什么新的任务和挑战? 海洋高新技术的应用向空间发展、观测精度不断提高, 从而使海洋地质科学的调查研究朝" 领域广、精度高、研究深" 的方向发展 第二章板块构造理论 1.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内容和缺陷是什么? 主要内容: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结合成统一的巨大陆块——联合古陆,或称泛大陆;其周围是围绕泛大陆的全球统一海洋——泛大洋。中生代以后,联合古陆解体,由于各大陆分离,漂移,逐渐形成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而泛大洋(古太平洋)收缩成今天的太平洋。 主要内容:全世界的大陆在古生代晚期曾连接成一体,称为联合古大陆或泛大陆(Pangea),围绕联合古大陆的广阔海洋称为泛大洋; 较轻的硅铝质大陆漂浮在较重的硅镁层之上,并在其上发生漂移; 从中生代开始,泛大陆逐渐破裂、分离、漂移,形成现代海陆分布的基本格局。 大陆漂移的驱动力是与地球自转有关的两种力:向西漂移的力(来自日月引力产生的潮汐摩擦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 缺陷:1、魏格纳进行古地理重建(拼合大陆)时,依据的几何特征不够精确;2、刚性的花岗岩层不可能在刚性的玄武岩层上漂移;3、地球已有

国科大化学海洋学期末复习重点

海水的化学组成 盐度:在1kg海水中,将所有的碳酸盐转变为氧化物,所有的溴和碘为等摩尔的氯所取代,且所有有机物被氧化以后,所含全部固体物质的总克数。单位g/kg,符号S‰ 氯度: 在1kg海水中,当所有的溴和碘为等摩尔的氯所取代,所含氯的克数。单位g/kg,符号Cl‰ 海洋盐度的分布: 沿岸海域,受河流径流和地下水输入的影响,盐度变化大 开阔大洋,表层水盐度主要受控于蒸发导致的水分损失与降雨导致的水分增加之间的相对平衡 亚热带海域较高盐度赤道和极地附近海域较低盐度 北大西洋盐度高于北太平洋原因在于北大西洋海水蒸发速率约为北太平洋的两倍,而两个大洋的降雨量接近,尽管输入北大西洋的河水量高于北太平洋,但海水蒸发的效应要强于淡水输送的影响。 海水中元素存在形态:1 颗粒物质2胶体物质3气体4真正溶解物质 元素组成:常量元素:在海水中的浓度高于0.05mmol/kg,其中包括Na+K+Ca2+Mg2+ Sr2+5种阳离子Cl- SO42- Br-HCO3-(CO32- ) F- 5种阴离子和H3BO3分子 恒比定律:海水的大部分常量元素,其含量的比值基本上是不变的。 原因:水体在海洋中的迁移速率快于海洋中输入或迁出这些元素的化学过程的速率。因为加入或迁出水并不会改变海洋中盐的总量,仅仅是离子浓度和盐度 的变化而已,对于其中的常量元素,它们之间的比值基本保持恒定 元素的停留时间定义计算

痕量元素 海水中浓度小于50μmol/kg和浓度小于0.05μmol/kg的元素分别称为微量和痕量元素 定义意义分析采样手段 来源、迁出 来源:大陆径流、大气沉降、海底热液作用、海底沉积物间隙水向上覆水体扩散、人类活动迁出:氧化环境下颗粒物表面的吸附与沉淀 结合进入生源颗粒物 还原性环境硫酸盐还原为S2-,S2-和溶解态金属浓度高,可以产生硫化物沉淀(FeS2)热液活动 垂直分布:7类分布特点级形成原因及代表元素 1、保守行为型其垂直分布与温度、盐度变化相一致。仅受控于物理过程,不会富集于生源物质。Rb+ Cs+ MoO42- WO42-

医学影像诊断学总结

第一章总论 1895年伦琴发现X线,第二年就被应用于医学领域。 DR的优势:1、病人接收剂量更小;2、时间分辨力明显提高,省略了把成像板送到读取器然后扫描这一步骤,仅仅数秒种就能像是图像;3.具有更高的动态范围,使后处理图像的层次更加丰富;4、较成像板的寿命明显提高。 第二章呼吸系统 空洞X线表现:空洞是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后,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后形成的透亮区。X线上分3种:1、虫蚀样空洞,又称无壁空洞,为大片致密阴影中多发的边缘不规则的虫蚀状透亮区,最常见与干酪性肺炎。2、薄壁空洞,洞壁厚度≤3mm,洞壁为薄层纤维组织和肉芽组织等,内壁多光整,多见于肺结核,有时可见于肺脓肿及肺转移瘤。3、厚壁空洞:洞壁厚度>3mm,可见于肺结核、周围型肺癌及肺脓肿,后者常有液平面。 根据支气管扩张的形态可分为3型:柱状型支气管扩张、囊状型支气管扩张、曲张型支气管扩张。以上类型可以混合存在。柱状型支气管扩张在CT表现为“轨道征”或“戒指征”。肺炎根据发炎的部位可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 简述大叶性肺炎临床表现及CT表现? 大叶性肺炎为细菌引起的急性肺部疾病,是细菌性肺炎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双球菌。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临床上起病急,以突然高热、寒战、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为临床特征。CT表现:1、充血期:可发现病变区呈磨玻璃样阴影,边缘模糊,其内血管隐约可见。2、实变期:呈肺叶或肺段分布的致密阴影。3、消散期:随着病变的吸收,实变阴影密度减低,呈散在大小不等的斑片状阴影。 支气管肺炎亦称小叶性肺炎。 结核病分类: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其他型肺外结核。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CT呈现“三均匀”特点,即病灶大小一致、分布均匀、密度均匀。 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表现为胸腔积液征象。 肺癌的X线典型的横“S”征,即右肺上叶肺不张时凹面向下的下缘与肺门区肺块向下隆起的下缘相连形成横置的“S”征。 周围型肺癌CT表现:边缘征象、内部征象、邻近结构征象、肿块增强特征。 前纵膈肿瘤中胸骨后甲状腺肿位于前纵隔上部;胸腺瘤和畸胎瘤多位于前纵隔中部。中纵膈肿瘤以淋巴瘤常见,位于中纵膈的上部;支气管囊肿位于气管、主支气管附近,相当于中纵膈的上中部;心包囊肿紧贴心包,多数位于心膈角区,相当于中纵膈的下部。后纵膈肿瘤以神经源性肿瘤为多见。 第三章心脏与大血管 心胸比率:心脏横径(T1+T2)与胸廓横径(Th)之比即为心胸比率(CTR)。正常≤0.5。最大不超过0.52。 先天性心脏病分为: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法洛四联症。法洛四联症4种畸形: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 狭窄性心包炎主要为心包积液吸收不彻底,引起心包脏、壁层肥厚黏连、钙化,逐渐发展而成。 主动脉夹层主要原因为高血压使主动脉腔内的高血压灌入中膜形成血肿,并使血肿在动脉壁内不断扩展延伸,形成“双腔主动脉”。

海洋生物学期末试卷A复习进程

海洋生物学期末试卷 A

上海海洋大学特色类选修课2013学年第二学期 《海洋生物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赤潮: 2.钝顶螺旋藻: 3.游水母科: 4.海洋生物学: 5.海洋底栖生物 (benthos):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中水层在海洋中是 范围内。 A.200m 以内 B.200—1000m C.300—1000m D.200—500m 2.海洋生物外来物种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由原来栖息地区扩散到其它地区,下列不属于这种途径的是 。 A.人为引进 B.天敌减少 C.船底携带 D.压舱水 3.下列关于藻类的论述,错误的是 。 A.藻类是低等植物,分布广,绝大多数生活于水中 B.个体大小相差悬殊,小球藻 3-4μm ,巨藻长 60m C.具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生物 D.大部分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但存在极少部分有根、茎、叶的分化 学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4.下列不属于藻类的繁殖方式的是。 A.有性繁殖 B.无性繁殖 C.异养繁殖 D.营养繁殖 5.关于描述:有些种类则在细胞内另生被膜,形成休眠孢子(hypnospore)。它们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到了生活条件适宜时,再行繁殖,描述的是。 A.厚壁孢子 B.动孢子 C.不动孢子 D.休眠孢子 6.下列不属于藻类生活史中的类型的是。 A.营养生殖型 B.孢子生殖型 C.无性和有性生殖混合型 D.三相型 7.植物生殖方式的演化方向是。 A.营养生殖、孢子生殖、有性生殖 B.营养生殖、有性生殖、孢子生殖 C.孢子生殖、营养生殖、有性生殖 D.孢子生殖、有性生殖、营养生殖 8.藻类的英文名是。 A. Algae B. Algea C.Cryptogamia D.Xanthophyta 9.关于海带的孢子体和配子体之间的差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带的孢子体和配子体之间差别不大 B.孢子体小但有组织的分化,配子体较大 C.存在异形世代交替生活史 D.存在营养生殖型生活史 10.下列按照海带发育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幼龄期、凸凹期、厚成期、脆嫩期、成熟期、衰老期 B.幼龄期、脆嫩期、凸凹期、厚成期、成熟期、衰老期 C.幼龄期、脆嫩期、厚成期、凸凹期、成熟期、衰老期 D.幼龄期、凸凹期、脆嫩期、厚成期、成熟期、衰老期 11.下列属于海带厚成期特点的是。 A.叶片肥大,有韧性 B.生长部细胞分裂旺盛,叶片生长迅速 C.积累大量水分 D.合子分裂产生的小孢子 12.下列不属于头部附肢的是。 A.第一触角 B.第二触角 C.第三触角 D.第一小颚 13.下列属于樱虾科的是。 A.毛虾属 B.鼓虾属 C.管鞭虾属 D.对虾属 14.小三毛金藻区别于球等鞭金藻的最显著特征是。 A.具有3根近等长的鞭毛 B.具有3根鞭毛,中间一个较长,外边2个稍短 C.具有2根鞭毛,但其鞭毛较长 D.具有3根鞭毛,中间一个较短,外边2个近等长 15.拟软体动物包括形态差别极大的苔藓动物、腕足动物、帚虫动物,但这三者均有的且区别于其他门类动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 A.体腔庞大,体不分节 B.营固着生活 C.具有触手冠 D.发育过程有类似担轮幼体期 16.剑水蚤的特征是。 A.可动关节在胸腹之间,尾叉刚毛5根。第一触角22-26节,一般大于体长一半,雄性第一右触角为执握肢。

兽医临床诊断学考试复习重点总结与习题

兽医临床诊断学考试复习重点总结与习题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兽医临床诊断学考试复习重点总结与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稽留热:体温升高到一定高度,可持续数天,而且每天的温差变动范围较小,一般不超过1℃。 2.预后良好:是指估计不仅能被完全治愈,而且保持原有的生产能力和经济价值。 3.胸式呼吸:呼吸时胸壁的起伏动作特别明显,而腹壁的运动极弱。 4.干罗音:由于支气管粘膜炎症(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堵塞及粘液腺肿大等)、支气管痉挛及支气管受压迫(如肿瘤压迫),导致支气管管腔狭窄,当气流通过狭窄部时产生一种狭窄音 5.强迫运动:是指由于大脑,中脑和小脑的病变引起的不受意识支配和外界环境影响,而出现的强制发生的有规律的运动。 6.共济失调:在运动时肌群动作相互不协调所导致动物体位和各种运动的异常表现,称为共济失调 7.心杂音:心脏杂音是与心脏活动相联系,在心音以外的附加声音 8.陈—施二氏呼吸:呼吸开始逐渐加强、加深、加快直达高峰,然后又逐渐变弱、变浅、变慢,最后呼吸中断,又以上述方式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出现波浪式的呼吸节律, 9.里急后重:病畜不断作排粪姿势并强度努责,呻吟(马,牛),呜叫(犬,猪),而仅排出少量粪便或粘液, 10.尿淋漓:是指排尿不畅,尿液呈点滴状或细流状排出。 二、填空 1、临床基本检查方法有________问诊__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 2、对疾病预后判断常有___预后良好预后不良预后慎重预后可疑 3、发热热型可分为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 4、牛瘤胃蠕动次数是_____1~3次/分钟___每次蠕动持续时间是__15~30s_。 5、呼吸困难的类型有_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混合性呼吸困难__ 6、眼结膜潮红是由______充血_______原因引起的,发绀是由__缺氧_原因引起的。 三、选择题 1.叩诊肺边缘发出的声音是(C)A清音B鼓音C半浊音D浊音 2.牛的心跳次数是(B)A.30----60B.40—70C.50—80D.40—80 3.检查小动物皮肤弹力的部位(C)A颈部B最后肋骨部C背部D都不是 4.叩诊肺区有水平浊音,常见于(C)A肺炎B肺水肿C胸腔积液D肺气肿 5.炎性肿胀与浮肿的不同在于(B)A前者无热痛B后者有热痛C前者指压有压痕,较长时间不恢复原状D后者指压有压痕,较长时间不恢复原状 四、简答题 1、可视黏膜颜色常见的病理变化及诊断意义是什麽 潮红。弥慢性潮红时,眼结膜呈均匀鲜红,见于热性病,呼吸困难,中毒。树枝状充血时,小血管高度扩张,血液充盈呈树枝状,见于高度血液循环障碍的心脏病、脑炎等。 苍白。或红白色,灰白色,黄白色等。见于贫血、末梢血管痉挛(如惊恐,受寒冷刺激),虚脱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