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试论赵树理小说语言的口语化特征

试论赵树理小说语言的口语化特征

试论赵树理小说语言的口语化特征
试论赵树理小说语言的口语化特征

试论赵树理小说语言的口语化特征

题目提纲、、、、、、、、、、、、、、、、、、、、、、、、、(1)内容提要、、、、、、、、、、、、、、、、、、、、、、、、、(2)摘要、、、、、、、、、、、、、、、、、、、、、、、、、、、(3)关键词、、、、、、、、、、、、、、、、、、、、、、、、、(3)引言、、、、、、、、、、、、、、、、、、、、、、、、、、、(3)

一、赵树理小说语言口语化的形成基础、、、、、、、、、、、、(3)

二、赵树理小说语言的口语化特征的表现、、、、、、、、、、(4)

1、通俗化、大众化、、、、、、、、、、、、、、、、、、、(4)

2、形象化、、、、、、、、、、、、、、、、、、、、、、、、(5)

3、深度化、、、、、、、、、、、、、、、、、、、、、、、、(6)

三、赵树理小说语言的口语化特征的政治和文学史上的影响、、(7)注解、、、、、、、、、、、、、、、、、、、、、、、、、、(7)参考文献、、、、、、、、、、、、、、、、、、、、、、、、(7)

试论赵树理小说语言的口语化特征

摘要:本文对赵树理小说语言口语化特征的形成及特点(通俗化、大众化形象化深度化)以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一些论述。

关键词:赵树理语言艺术

在现代文学语言杰出的作家中,赵树理(1906—1970)是非常特殊的一位。他是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土生土长的作家,有他特殊的农民气质,能自然自在地写出真正的为农民所欢迎的通俗乡土小说。他成功地开创了大众化的创作风尚,代表了40年代解放区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由于他的作品大部分是在学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写的,被视为最能体现毛主席《讲话》所提出的文艺路线的典范,被解释为一种新型“方向性”文学的代表,是“一位具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种“方向性”的文学是怎样在作品语言中体现的?本文就是赵树理小说语言艺术作一些肤浅的探讨。

一、赵树理小说语言形成的基础

一个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的形成非一朝一夕所就,它是作家长期从自身生活的语言环境中既潜移默化吸收,又不断弃旧图新、勇于探索、追求的结晶。

赵树理出生山西沁水县农村。1906年至1925年夏,一直在家乡务农,长期的农村生活与农民打成一片。这使他既精通各种农村技艺,深切地体验到农民的喜怒哀乐,更接受民间艺术与农民语言的熏陶,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农村生活基础。可以说,赵树理与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的农民保持着最深刻的血肉般的精神联系。他的根深植于农村,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思想气质都彻底农民化、农村化的。他在师范学校读书时,阅读了大量鲁迅等前辈作家的作品,认识到现代文学脱离人民大众的特点,立志做一个与封建小唱本争夺阵地的“文摊文学家”,使新文学真正走向劳动人民。于是,赵树理进行了不懈地努力和艰难的跋涉,成为一位把自己的全部创作都贡献给广大农民兄弟的“农民作家”,亦称“为农民代言的小说家”。②他的小说,语言风格清新,具有鲜明的山西乡土气息和社会风俗气息,并以他为代表,逐步形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勃勃生机的文学流派—山药蛋派,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高尔基在论述文学语言时,曾引过一个民间谜语:“不是蜜,但是它可以粘住一切。”③赵树理同志的这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不正是“可以粘住一切”的“蜜”吗?这种“蜜”是毛泽东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主席在《讲话》中提到要写老百姓“喜闻见乐”的作品,要走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毛主席《讲话》要求与赵树理长期以实践中体验追求的方向、志趣完全吻合,他曾说,《讲话》更坚定了我为普通群众写读本的信心。④赵树理以此作为创作起点,锲而不舍地走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一条深深的足迹。

二、赵树理小说语言特色:口语化,形象化,个性化

总体说来,赵树理小说实践了他追求的民族化、大众化的方向,具体体现在小说语言上,以口语化、形象化、个性化为特征,下面分别论述。

1、口语化,是赵树理小说语言的最大特色。语言从语体色彩分阶段口语和书面语。由于赵树理描写的对象---中国农村中普通的农民,加上他自己是农民出生,在他笔下,农民已不是30年代作家笔下模糊苍白的概念化形象,而是作为生活的真正主人和作家热情歌颂的对象,有鲜明的个性气质和真正可信的生活环境。这标志着赵树理对农民题材的描写,对于农民形象的塑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真实程度,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实现了新的重大突破。这样,对受压迫受剥削的农民来说,有了为自己说话的人,有了歌颂自己的感兴趣的作品。了让农民朋友们更好的读得懂,不识字的也读得懂,这就要求用口语化。赵树理切切实实的做到了这一点。赵树理的小说大都故事性很强,而朴素明快的口语,正是作家用来叙述故事的最得力的手段。一部故事性强的作品,

按照农村读者的欣赏习惯,要求作家在叙述情节、描写环境时开门见山,时间、地点、人物交待得清清楚楚,一开始就知道什么人在做什么事。那种把叙述描写语言作为作者自由驰骋的天地,离开人物和事件,堆砌一大堆空洞华丽的词句,是不利于结构故事情节,同时也不符合农村读者的欣赏习惯的。在赵树理的小说中,人物对话和叙述描写,语言是完美统一的,不仅人物对话是口语化的,而且作家的叙述语言也是真正口语化的。

《小二黑结婚》中写三仙姑“老来俏”的那段文字,“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直仍要绣花,裤腿上乃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宫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象驴粪蛋上下了霜。”全是群众的口语,十分生动,质朴无华,通俗晓畅,叫人过目不忘。

《登记》的开头是:“有个农村叫张家庄。张家庄有个张木匠。张木匠有个好老婆,外号叫个小飞蛾。小飞蛾生了个女儿叫艾艾,算到一九五零年阴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虚岁二十,周岁十九。庄上有个青年叫小晚,正和艾艾搞恋爱。故事就出在他们两个身上。”这里既没有任何修饰的成分,也没有作家的议论,语言朴实无华,十分简洁明快,一句一个意思,把时间,地点,人物及其相互关系交代的请清楚楚。读赵树理的作品,就像听农民群众诉说家常一样,娓娓动听。另外,《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三湾里》都是这样的。

赵树理不仅从群众口头语言中吸取了宝贵的原料,而且也从民间口头文学里得到了丰富的营养。民间口头文学是群众口头语言的艺术化。反映在赵树理的小说中,就使他的作品中的口语色彩更为鲜明,音调更为响亮,往往富有语言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孟祥英翻身》中的孟祥英被婆婆,丈夫折磨的吃不上饭,进不了家,“坐在屋檐下,哭着哭着就睡了,一觉醒来,婆婆睡的呼啦啦的,丈夫睡得呼啦呼啦的,院子里静静的,一天星头明明的,衣服湿湿的。”这种及其朴素的口语,有音响,有色彩,有情态,强烈地烘托出孟祥英的艰难处境和不幸遭遇。

赵树理的小说中,常常夹杂着许多诗歌,快板,顺口溜。这些来自民间口头文学中的东西,使他的作品别具一格,更为生动幽默。大家熟悉的,《李有才板话》就是最突出的一篇。农民诗人李有才和他的伙伴们,编写的大量快板,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成为他们同地主及狗腿子斗争的武器。如“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用生动形象的对比,充分表现了农民群众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和讽刺,嘲笑的语言技巧。

2、形象性,是赵树理小说语言的另一特色。文艺创作必须运用形象思维塑造艺术形象,那么,作为构成艺术形象的语言,当然也应该是形象的。赵树理小说语言的形象化,突出的表现在表情状物栩栩传神,刻画人物惟妙惟肖,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小黑结婚》的开头:“刘家郊有两个神仙:一个是前庄上的二孔明,一个是后庄上的三仙姑,二孔明也叫二诸葛,原来叫刘修德,当年做过生意,抬手动脚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三仙姑是后庄于福的老婆,每年初一十五都要顶着红布遥遥摆摆装扮天神。”全然是白描手法,在他这自然,朴实,鲜明,准确地叙述故事的同时,我们从字里行间随时都可以看到他塑造的人物的鲜明形象。《小二黑结婚》中描写三仙姑到区上出丑的那一段,就十分生动形象:“邻近的女人们都跑出来看,挤了半院,唧唧哝哝说:“看看,四十五了”“看那裤腿”“看那鞋”三仙姑半辈子没有脸红过,偏这会撑不住气了,一道道热汗在脸上流。在这里,妇女们对三仙姑评头论足的热闹场面,三仙姑尴尬不安的窘态都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了。作家没说三仙姑羞愧难当,而是说“一道道热

汗在脸上流。”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作家对人物性格特征和外貌的描绘,很少直接去写,往往是通过别人的口,眼,用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来的。小二黑的漂亮,是以“每年正月扮故事,不论去到那一村,妇女们的眼睛都跟着他转。”反映出来的。小芹的漂亮,是通过村里的小伙子的围着她转描绘出来的:“小芹去洗衣服,马上青年们也都去洗;小芹上山采野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

生动的比喻往往增加语言的形象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在劳动人民的口语中是常见的,当然也反映在赵树理的小说里。三仙姑“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宫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象驴粪蛋上下了霜。”这里所用的语言都是形象化的,一个头顶黑手帕,身穿镶边裤,脚登绣花鞋的‘老来俏’的形象跃然纸上。三仙姑年近半百又想打扮漂亮,作家用了一个绝妙的比喻:她那涂满白粉的脸,就象“驴粪上下了霜。”这个出自农民口语中的比喻十分形象,同时又为农民群众所熟悉。又如《锻炼锻炼》中,塑造的一系列人物,特别是‘小腿疼’,‘吃不饱’,故事曲折有趣。作者用绰号来加强读者对人物的形象感,识别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十分生动形象,富有丰富的想象力。

3、个性化,是赵树理小说语言的又一特色,赵树理笔下的人物总是十分生动鲜明,栩栩如生的。但是这种鲜明的性格,主要不是通过作家的介绍,而是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的。个性化的语言是赵树理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他能通过看来十分普通,平常的人物对话,表现出不同人物的特殊身份,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使读者听其声便知其人。

《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是一个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的阴阳先生。他开口动嘴,三句话不离本行,区长问他给小二黑找的童养媳几岁,他先说‘属猴的’,然后回答‘十二岁’。区长告他“女不过十五不能订婚”,他说:“那不过是官家规定,其实乡间七八岁订婚的多着哩。请区长恩典恩典,命相不对,这是一辈子的事。”这里的“官家”“恩典恩典”“命相不对”之类的词,只能出自二诸葛这种人嘴里,完全符合他落后迷信,又曾读过书,识过字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征。三仙姑,小芹被金旺他们送到区上以后,交通员去传她,她一点不着急,反倒很得意,嗓子拉得长长的说:“闺女大了咱管不了,就去请区长替咱管教管教。”然后打扮的妖里妖气,来到区上趴下就磕头,连声叫到:“区长老爷,你可要给我做主。”这些语言是个性化的,既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状态,又极为幽默风趣,作者的褒贬和倾向也隐含其中,读了仿佛如见其人,令人感到意味无穷。

赵树理同志运用个性化的语言,不仅有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性格,而且能够曲折尽意地描绘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登记》中的小飞蛾捡起女儿艾艾掉在地上的一枚罗汉钱,又拿出了自己珍藏了多年的另一枚罗汉钱,叹了一口气说:“唉,算个甚?娘儿们一对戒指,换了两个罗汉钱。”两个罗汉钱代表着母女两代人的两个恋爱故事,“算个甚”三个字包含了小飞蛾对自己二十多年来酸甜苦辣经历的回忆和感慨,对女儿会不会走上自己的伤心路的关切和担心。一个短句蕴藏着多么丰富,复杂的感情啊。

三、赵树理小说语言是在广泛吸收基础上的创新

由以上可见,赵树理解决了长期以来的民族化,大众化的语言问题。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讲话》中毛泽东强调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经过创作实践,赵树理首先实践了用民族化,大众化的语言,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他说:“我们的作品是写给农村

的读者读的。”这是他解决语言问题的出发点。他又说:“我在写一个作品之前,总要注意到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所讲的读者对象问题,问一问这东西写给谁读,如何能使读者更多。”所以,他写给农村干部看的作品,就用农村干部能懂的语言,写给一般农民看的作品,就用一般农民能看懂的语言。在1943年发表的《小二黑结婚》中,通篇没有用过一个“然而”,“于是”这类字眼儿,他考虑到当时的农民听不懂,听不惯,所以不用。

为了让农村的读者能够读得懂,听得惯,赵树理同志主张写进作品的语言应尽量与口头上的语言一样,口头上说使群众听得懂,写成文字,让有一定文化水平的群众看得懂。赵树理正是从写作应与说话一致出发,对于词汇选择,句子构造。以群众听得懂听得惯为前提,既不用那种结构复杂修饰过多的冗长的句子,更反对那种追求“古”一点,“洋”一点,“奇怪”一点的所谓“雅”,而主张字眼儿要顺当,句子要简短,使作品语言具有朴素,明快的口语化的特色。

赵树理同志主张写作要与口头一致,但他并不认为只要照搬口语就行了。他从人民,群众的口语中吸取了大量有生命力的词汇,但同时摈弃了群众口语中不科学,不健康的成分。他从不为了炫耀自己的语言知识,装饰自己的作品,而使用其他地方的读者所不懂的方言,土语,歇后语,十分注意语言的规范化和纯洁性。他说:“要照着原话写,写出来把不必要的字,词尽量删去,不连贯的地方补起来。从说话为基础,把它修理得比说话更准确,鲜明,生动。”所以他的小说语言,既有生动形象,朴素明快的群众语言的特色,又没有那种滥用方言,土语的偏狭,既口语话又艺术化,宛若一粒金刚石,那样纯朴,那样绚烂多彩。⑤所以,赵树理的作品,不仅为山西的读者所熟悉,而且为全国各地的农村读者所热爱。

赵树理同志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代的一位语言巨匠,创造出十分出色的大众化的语言艺术,也是他长期扎根与群众生活之中,努力想群众学习语言的结果。在他从事文艺工作后,为了使文艺真正能够为群众服务,使自己的作品能为群众所接受,他更加注意学习群众的语言,研究农民群众的语言习惯。他在群众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而又有所创新,所以写起来就能够运用自如。

结语

综上所述,赵树理用厚重的作品实践民族化,大众化的方向,解决了从五四开始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这就确定了赵树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大家知道,五四时期就是提倡过“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但在文学语言上仍拖泥带水,没有做到“喜闻乐见”和“平民化”。“左联”时期又推行过文艺大众化运动,这“大众”就比较具体了,指的是广大的普通民众,特别是下层民众。所写作品在通俗化上有了长足之处,但真正体现在作品中的并不多。抗战期间,曾提过“文章之乡,文章入伍”口号,但多是通俗快板,朗诵诗,话报剧之类。直至毛主席讲话后,赵树理作品的出现才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把它变成了现实。实现了艺术性与大众性的比较完美的结合。这正是赵树理创作的主要特色和贡献,并由此界定了赵树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注释:

①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

②《20世纪名家名作新论》一书(395页)

③《山西文学评论选》(309页)

④《赵树理谈创作》(《作家谈创作》一书)

⑤《20世纪名家名作新论》(394页)

参考书目:

《论赵树理的创作》;

《20世纪名家名作新论》;

《山西文学评论选》;

《赵树理谈创作》;

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 ?明常识 古代诗歌中几种常见的语言风格 ?定考向 常见的设问方式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词)的语言特色。 2.这首诗(词)的某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3.这首诗(词)的风格是……,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4.前人对这首诗(词)的评价是……,你是否同意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5.这首诗(词)是如何体现……风格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熟技巧 1.鉴赏方法 (1)整体感知 鉴赏语言风格应立足于全诗,不是揣摩个别字词的巧妙。 (2)联系主旨 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决定语言风格,切忌脱离诗歌主旨而空谈语言。 (3)多角度入手 鉴赏语言风格,要从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等角度入手。 2.答题步骤 步骤一: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豪迈雄奇、沉郁顿挫、悲壮慷慨、朴素自然、婉约细腻、含蓄委婉、清新明丽、幽默讽刺等)。 步骤二: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步骤三:阐述诗中用语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例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发宜兴[宋]曾幾①

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 客留阳羡只三月,归去玉溪②无一钱。 观水观山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 从今布袜青鞋梦,不到张公③即善权。 【注】①曾幾,南宋初年著名诗人,曾因触忤秦桧去职,绍兴十二年(1142年)将近60岁时,曾客居宜兴数月。江苏宜兴秦汉时称阳羡。②玉溪,作者家乡。 ③张公,指张公洞;善权,指善卷洞,二者都是宜兴境内的游览胜迹。 诗人陆游曾赞美曾幾的诗“律令合时方帖妥,功夫深处却平夷。”“律令”是指诗歌的格式和韵律,“功夫”是指诗歌的语言成就。请结合陆游的评价对本诗的语 言特色加以赏析。(6分) 【读懂诗歌】 虽然我将要六十岁,却又要拖家带口登船远行。在阳羡暂住了三个月只是作客,早想要返回玉溪手头却一文不名。游山观水把寝食都忘掉了,安然入睡任凭它风声雨声。从今后在我这个平民的梦里,不是到了张公岩就是游善卷洞。 【解题思维】 第一步:题干要求赏析“本诗的语言特色”,其实是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第二步:认真分析这首诗,找出语言方面所具有的特点。“六十年”“铁头船”“只三月”“无一钱”等近似口语,平和而又自然;“又”“只”“无”用语讲究,精于锤炼。 第三步:先总说这首诗的“语言特色”,再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答案】(步骤一)诗歌语言精于锤炼又平和自然;(步骤二)颔联与颈联对仗工整、平仄和谐;“观水观山”“听风听雨”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得有声有色;“垂垂”使用叠词,生动鲜活;“又”“只”“无”等精于炼字。(步骤三)全诗语言接近口语,像是与老友倾诉,又像是自嘲自语,读来亲切舒适又让人回味无穷。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留别王维①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②。 当路谁相假③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①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这首诗便是临行前留给王维的。②违:分离。③假:宽容。 清人沈德潜评价孟诗“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集》),请结合诗歌颔联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对比中看赵树理小说的语言特点_以比喻为例

2006年11月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v.,2006第29卷 第6期 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 Science) Vol.29 No.6?晋文化研究? 从对比中看赵树理小说的语言特点 ———以比喻为例 温锁林 (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 要:文章采用统计与对比的方法,对赵树理、茅盾、老舍、孙犁小说中的比喻进行了统计,在此基础上,分别把赵树理的比喻与其他三位作家的比喻进行了对比研究,从而归纳总结出了赵树理比喻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取喻的地方化、大众化,用词用语的口语化,是他的小说比喻中所体现出的鲜明的语言特色。 关键词:赵树理;比喻;山药蛋派;修辞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35(2006)06-0071-05 引言 赵树理是现当代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重要作家,特别是他作品的语言,以其浓郁的“山药蛋”的乡土气息,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上独树一帜,受到了人们的普遍赞誉。周扬同志称他为我国当代语言艺术大师之一,对他在语言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研究一个作家及其作品,不能不研究其作品的语言。对赵树理作品的语言,过去也有人做过一些研究,但大都是在文学的范围内来研究语言的艺术特色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待拓宽、加深。至于从语言的角度来分析、研究,还做得很不够。本文拟从修辞的角度,对赵树理小说中的比喻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希望能够窥一斑而见全豹,揭示出赵树理语言的民族化、大众化、口语化和地方化的特色,为赵树理小说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要了解赵树理比喻的特点,最好的办法是与其他作家作品的比喻做比较。我们特意选取了赵树理同时代作家茅盾、老舍、孙犁,把赵树理的比喻与他们的比喻进行了多角度的对照。这样,就把赵树理的比喻放在了一个有对比物、有参照系数的语言环境中。我们觉得,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是较为客观和可信的。我们选取这三位作家与赵树理比较,是有特别用意的:(1)四位作家都是公认的语言巨匠,他们作品的语言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2)四位作家分别代表了不同的艺术风格,极富代表性。茅盾和老舍是典型的城市知识分子作家,不过二者又有不同:茅盾的小说以反映城市上层人士的生活见长,而老舍则以写他所熟悉的北京平民生活著称。孙 犁和赵树理一样,都是典型的“农民作家”,但他俩的艺术风格也有区别:孙犁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作品中充溢着冀中农村的生活气息;赵树理是“山药蛋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则有着独特的山西地方风味。 为了把握赵树理比喻的特点,我们还采用了统计的方法,对《赵树理文集》中的26篇小说[1]、茅盾的《子夜》[2]、老舍的《骆驼祥子》[3]和《孙犁文集(一)》中的40篇小说[4]中的所有比喻进行了穷尽的统计,力求能用精确的数字使四位作家比喻的特点得到量化的说明,并在比较中发现赵树理比喻中反映出的语言特色。(见下表) 四位作家使用比喻统计表 作家作品赵树理茅盾老舍孙犁 语料字数63.2万字34.3万字16.2万字32万字 比喻数453个779个401个402个 使用频率7.17个/万字22.71个/万字24.75个/万字12.56个/万字 一 赵树理与茅盾的比喻:“俗”“雅”有别 茅盾是典型的城市文人作家,他运用比喻的风格与“山药蛋派”创始人赵树理有什么不同?经过比较,我们发现最明显的区别有三:(1)比喻一“洋”一“土”;(2)用词风格一“雅”一“俗”;(3)语法上的“欧化”与“汉化”。下面分别说明。 (一)比喻一“洋”一“土” 茅盾的《子夜》写的是上世纪30年代“工业的金融的”上海的社会生活,因此,作品中的比喻有好多是描写上海这个“十里洋场”的大都市里现代生活的特有事物和现象的: (1)电管广告,射出火一样的赤光和青磷似的绿焰。 收稿日期:2006-05-18 作者简介:温锁林(1962-),男,山西寿阳人,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语法学、修辞学与现当代文学作品语言研究。

现代汉语语体的分类和特点

四、语体的分类和特点 1、语体是什么? 语体是语体学(目前一般把它归入修辞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语体是个系统。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语体形式,即使在同一历史时期,构成的语体要素也有改变。现代汉语的语体是由不同具体语体类型组成的多层次、多序列的系统。 1.1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 问题:阅读课文p493-p503,理解并举例说明各类语体的特点。 1.2 语体的特点 我们从使用的角度看,大体上把汉语语体分成口语语体,书面语体(公文、科技、政论、文艺等语体) 公文(事务)语体:是适应事务交际场合、目的需要运用全民族语言而形成的语言表达特点的综合。基本功能是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之间的行政事务中起联系、传达的作用,同时也担负着跟社会成员以及成员之间事务上的联系交流的职能。 从语言体式上说,一般总称为“应用文”。它包括公文文件、规章制度和日常应用文三类。 公文语体运用的基本要求和风格基调:明确性和简要性。庄重、平实、明快、简约。 词语运用时,词语语义的专义性,单义性。 助动词的多用,“应该、可以、要” 介词和介词短语的多用“对”、“为了”“按照”等 联合短语的多用。

句式运用时,陈述句和祈使句多用。复杂的“的”结构主语(凡…的…)无主句的运用,修辞手段:以消极修辞为主。 科技语体:是适应科学技术领域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运用全民语言的特点综合。它的功用是对自然、社会及人类思维现象进行记述、解说和论证,起着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学术论文、著作、考察报告等) 基本要求和风格基调:概念清楚、判断恰当、推理周密。(精确、严密、有逻辑性) 词语运用时,词语运用的单一性 术语的大量使用和“系列性” 符号化 区别词的大量运用 句式运用时,句型句式的单一性主要是陈述句和疑问句。主谓句较多。介词结构做状语、定语的情况比较多。 修辞手段:以消极修辞为主。 政论语体:是适应社会政治生活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运用全民语言的特点综合。它的功能是对现实生活中的政治问题明确表明立场、阐述见解、宣扬真理,动员和鼓舞人奋发向上。包括领导人报告、社论、时评、宣言、声明等。一般性政论、文艺性政论 基本格调、要求:准确、严密、生动、形象 词语运用时,政治词语的大量运用 感情色彩的词语的引用 句式运用时,广泛性,陈述、祈使、疑问句的运用较多。 成分共有句式的多用。 偏正结构的广泛运用。 文艺语体:适应艺术领域交际需要运用全民语言而形成的特点综合。功能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起美感教育作用。包括小说、戏剧、诗歌等。 要求和风格的基准是:形象性、美感性、情感性。 词语运用时,词语运用的广泛 描绘性、文艺性词语的运用 方言、文言、熟语的运用 句式的运用时,变换形式多样。省略句、倒装句很多。 辞格手段:积极修辞比较多,主要是比喻、比拟、对偶、排比等。 语体的交叉: 随着语体发展,语体会出现交叉的情况。 2.“对于”句在不同语体中的使用情况

(完整版)语言风格的类型及特色

语言风格常用术语例析 1、平实质朴、朴素自然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2、含蓄隽永、含蓄委婉 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多用象征、双关等手法。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3、清新明丽、清新雅致 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 4、形象生动 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语言活灵活现,具体形象,包括①人物语言个性化,言如其人;②描写逼真,绘声绘色,惟妙惟肖;③运用多种辞格,新鲜活泼;④注意词语选用,注意句式变换。 5、绚丽飘逸 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6、婉约细腻 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7、幽默讽刺 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运用夸张、反语、仿词、双关等手段,突出事物特征,揭露事物本质,富于讽刺意义,增强批判性和说服力,令人轻松愉快,忍俊不禁。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8、雄浑 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吞宇宙,气度豁达,气概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大风歌》;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

第二十二章赵树理教学目标了解赵树理小说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第二十二章赵树理 教学目标: 了解赵树理小说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以及其小说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贡献。 知识点: 赵树理方向、评书体现代小说、山药蛋派。 重点难点: 1、赵树理小说思想艺术特色 2、“赵树理方向”的意义 3、赵树理小说的独特价值。 一、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 1、“赵树理方向”(教材475) 解释:“赵树理方向”首先是一种文艺政策性的引导,是对当时(乃至五六十年代)文学“主流”的一种阐释与倡导,关键是顺应大众化、农民化的审美追求,正好适应了当时解放区的社会变革需求,因而赵树理式的主题与文学语言形式被推崇到主流的位置。周扬当年关于赵树理是“新人”的解释,实际上是要为共产党领导下的面向大众的革命文学树一个榜样,一种努力的前景。首先应从特定时代的要求来看这个问题,肯定其历史的合理性与特色,同时也应看到有得有失,不应轻易否定。 2、赵树理小说的历史特点: A、赵所代表的解放区新一代作家及其创作现象的出现,是以解放区的特定历史环境为前提的,因此表现出新的时代特点。这突出表现为大众化与农民化。 (翻身农民的需求,作家自身成长历程带来的审美特点的结合)(教材476) B、首先是实际革命工作者,然后才是作家,因此赵树理的小说创作自觉地将写作与农村变革实践统一起来,常写“问题小说”,写农村变革以及农民的命运,心理、情绪,追求创作与现实生活的配合。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历史进程中的巨大变革,塑造了全新的农民形象。 (教材476—477) 局限性:(教材477) C、赵树理的出现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自身发展的特殊意义及其局限性。“五四”以来新文学的“欧化”现象,使得它不能赢得最广大的农民读者,赵树理的创作是一种反省与纠偏。但由于隔绝了外国文学的影响,视野也难免比较狭窄。(教材477—478)

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

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就如同所有的建筑物不能离开最基本的建筑材料一样,离开了语言,文学便不能存在,因此人们称语言为文学的第一要素。许多西方学者认为,文学的本质就在语言本身,探讨文学本质最简单的方法在于弄清文学中语言的特殊用法。 与儿童文学用艺术形象表现多方面内容的要求相适应,儿童文学的语言也有其艺术表现上的特殊性。 一、儿童文学语言的形象性 文学通过鲜明、生动、具体的语言表现,把大千世界的性质、情状展示给读者,使人感同身受,如临其境。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等古诗名句历来为人称道,其奥妙就在于形象生动,一字一词即能传神,令境界跃然纸上。 文学语言的形象化,主要是通过形象性的表述达到叙述事物,描写环境,表达思想,传递情感的作用。文学语言要求对事物本质和主要特征做出精确描写。但这种精确性不同于科学语言的精确性。科学语言有着严格的质与量的规定性,而文学语言则常常在精确性的背后带有较大的延展性和创造性,即赋予读者深广的感知、想像空间。 儿童文学作品中,语言的形象性更为重要。形象化的语言能使儿童将亲身经验与语言所提供的信息很容易地结合起来。在儿童文学中,我们常常会读到这样的语言:“稻穗儿一摇一摆的,好像在向小花点头”、“我觉得自己比洗了一百次澡还要干净”、“拇指姑娘冻得直像风中秋叶似的抖个不停”这些形象化的语言,使儿童对于各种事物有了清楚、准确的印象和理解,对于人物心理有了真切、细致的体验。这样,儿童在诵读诗歌,倾听故事的时候,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也会得到满足的愉悦感,同时逐步习得一种成熟的语言状态。这些都是形象化的文学语言产生的效果。 在海的远处,水是那么蓝,像最美丽的矢车菊花瓣,同时又是那么清,像最美丽的玻璃。然而它很深很深,深得任何铁锚都达不到底。要想从海底一直达到水面,必须有许多教堂尖塔一个接着一个地连起来才成。海底的人就住在这下面。 这是安徒生《海的女儿》的开篇,它生动优美地描绘了海的湛蓝与深广,令读者可以看见、可以触摸、可以聆听,更可以想像。这些语言没有具体说明海水的清洁程度和深度,却

文章的语言风格

文章的语言风格 1从用词遣词方面去赏析 叠字叠词:不仅传神的描写了事物的特点,而且读起来音韵和谐,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2人称变化美 2011深圳二模《为生命奔跑》语言方面的最大的特点: 采用第一人称,增强了文章的亲切感。 语言铿锵有力,富有感染力。 语言洒脱,透过语言可见作者洒脱奔放的性格。 3句式多样美 整句:结构匀称、音韵和谐、气势贯通; 散句:错落有致,自由活泼,富于变化

长短相间,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 对偶句: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音乐美 排比句:显得整齐、工稳、典雅 感叹句:情感强烈 疑问句:发人深思 回环复沓句:琅琅上口,音乐美,感染力。复沓对充实内容,突出主题,渲染气氛,加强情感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4从修辞角度 5从语言风格 豪放、激越-----阴柔、婉约清新、明快-----沉郁、含蓄 质朴、通俗-----华丽、典雅潇洒、旷达-----严谨、工整

舒缓、和平-----急骤、猛烈活泼、幽默------细腻、隽永 语言风格举隅 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 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 苍劲雄健,如鲁迅,刚健之中见哲思 绚丽浓艳,如徐志摩,用诗意写浓情 清婉隽永,如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 形象含蓄,如茅盾,用形象表达主旨 概括本文的语言风格,联系文章主要内容进行赏析 我家的大门口平放着一扇废弃的石墨,夏日黄昏,曾祖母常常坐在上面。(牛汉的灯笼) 参考答案:本文语言本色,平实。文章主要续写了我的童年回忆,塑造了曾祖母

这位慈祥温厚的乡村老年妇女的形象,语言与任务形象特征相吻合。 6、从语体的角度鉴赏 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 7、从语气称谓 如:语气委婉谦卑。 8从情感的角度鉴赏 如《陈情表》融情于事,寓理于情。强烈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2009年湖北卷杨振声《书房的窗子》 17本文语言典雅,请以第二段为例,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 文体与语言的关系 记叙文,散文主要有平实、华丽、清新、自然、明快、典雅等风格;

语言特色

鉴赏语言特色 一、修辞 比喻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爱心是一缕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效果: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比拟 比拟可以分为拟人、拟物两类。 1、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使之人格化,使物具有人性、人情。 2、拟物。拟物有时是把人当做物来写,有时是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1] 会思想,会劳动,会创造和富有感情是人的本质特点,人类对自己的这些本质特点最为熟悉,最为理解,最易接受,最易产生共鸣。为了表达的需要,将人的本质特点转移于其他事物,让它们具有人的某些特点,可以将事物描写得具体、生动、形象,使人感到亲切,容易受到感染 把动物拟人: (1)……一只探险的蜜蜂正绕着布满的柳树枝头的金色的花朵嗡嗡着。看不见的云雀在天鹅绒般的绿油油的田野和盖满了冰的,收割后的田地上颤巍巍地歌唱着;田凫在那积满了塘水的洼地和沼泽上面哀鸣;鹤和鸿雁高高地飞过天空,发出春的叫喊;脱落了的毛还没有全长起来的家畜在牧场上吼叫起来了;弯腿的小羊在它们那掉了毛的咩咩地叫着的母亲身边跳跃;……真正的春天已经到来了。②(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简析】列文处在失恋的苦闷中,可是,春风给他带来了安慰,希望和信心。上述文字具体地,有层次地描写了春天给动物带来的变化。作者将动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品格。蜜蜂在“探险”,云雀在“歌唱”,田凫在“哀鸣”,鹤和鸿雁发出“叫喊”,小羊在“母亲”身边跳跃。作者将这些动物写得栩栩如生,画面洋溢着春天到来的蓬勃生机。 各类事物无不具有自己的"个性"。如鸟会飞,虫会鸣,树会开花,水会奔流,太阳会发出光和热,真理会被传播……拟物常常在一定的言语环境中进行,可以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收到生动的富有情趣的表达效果. 拟物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把人当做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来描写,赋予人以动物,植物或无生物的某些特征. 人拟为动物: (5)金色的太阳照耀着金色的麦而是认得上乘法丰收的歌儿在田野里荡漾; 维吾尔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 在广阔的天地里飞翔.(阿不都热西提《女拖拉机手》) 【简析】翅膀是属于鸟类的.作者却赋予维吾尔族姑娘以翅膀,并热情地讴歌:维吾尔族

诗词鉴赏答题思路常用术语

审所有的题,都必须读出声来。 为什么审题的时候,一定要读出来呢,因为研表究明,汉字序顺并不定一影阅响读!事证实明了也许当你看这完句话之后才发字现都乱是的。 我们的习惯是跳读,越是熟悉的内容,越习惯“脑补”,而不是逐字逐句的读。只有出读声,才能保证不遗漏,不看错。 诗词鉴赏应试知识汇总 一、理解诗歌要点。 四读、一译、二联、三抓。 四读:题目、作者、诗句、注释, 一译:翻译诗句内容,翻译要把握古诗构思和语言特点进行连、补、调, 1、思维跳跃,要运用想象联想,将诗歌连贯起来。可在句子间加关联词,理清各句逻辑关系。 2、诗句凝练,省略成分很多,要补充。 3、语序灵活,可不拘语法,将一句中的几个词语自由调换。 二联:联系诗人个性经历,联系诗人背景; 三抓:抓意象,抓抒情词语,抓抒情对象。 古诗最突出的特点是借。常常借此言彼,如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即事抒情、借事言志、以古鉴今,借古讽今、咏史抒怀。 诗歌根据题材划分,主要有以下十二类: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伤春伤别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即事抒怀诗、边塞征战诗、谈禅说理诗、闲适隐逸诗、悼亡游仙诗、赠友送别诗等。要能够根据题材理解思想情感。其中考察较集中的类型有:咏史怀古、咏物、即事即景抒怀、写景抒情等。 二、题目类型 整体要求:回答诗歌鉴赏题要严格遵循三点: <一>、要根据题目类型,选择答题模板。 <二>、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选择恰当的术语。 <三>、使用总分结构答题。 1、鉴赏意象、意境 意象,“意象”的“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在现实中感受到的客观物象,“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叫“意象”。 意境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融合而创造出的让人产生联想与想象的艺术境界。它包括景(境)和情(意)两个方面。.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模板 1)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诗中景物所营造的情景的氛围特点(时令、地点、人物活动、意境特点),注意要准确的体现景物特点和诗人思想情感,尽量选用常用术语。 2)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绘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3)根据意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 2、赏析表达技巧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答题模板 (1)何种技巧:主要从四个角度考虑 A、修辞 B、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色彩搭配、远近结合、各种感觉器官结合(视听嗅味触)、正侧结合、对面着笔。 C、借:情景关系、托物言志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及特点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 ?谈话活动 ?讲述活动 ?文学作品学习活动 ?早期阅读活动 ?听说游戏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同时 还具有随机性,是教师在整合的教育过程及生活中,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获得 丰富的语言经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使幼儿能健康的、愉快的成 长的活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随机性,是一项专门的 语言学习过程。幼儿语言教育活动分为五大版块,包括谈话活动、讲述活动、 听说游戏、文学活动、早期阅读活动。这里将分别阐述这五大版块的特点。 一、谈话活动的特点 (一)谈话活动的概念 幼儿园谈话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学习的语言教育活动,这种 活动旨在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学习倾听别人谈话,围绕一定话 题进行谈话,习得与别人交流的方式、规则,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二)谈话活动的特点 1、谈话活动拥有一个具体、有趣的中心话题 谈话活动应围绕一个具体、有趣、贴近幼儿日常生活和经验的话题进行, 中心话题可以从客观上主导幼儿谈话的方向,限定幼儿交谈的范围,使幼儿的 交谈带有一定的讨论性质。而这个中心话题有以下几个要求: 第一,中心话题应是儿童熟悉的、喜闻乐见的内容。 第二,中心话题有一定的新鲜感。这个话题应可以调动幼儿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对幼儿有一定的新鲜感和刺激感。 第三,幼儿对中心话题有一定的经验基础。这个话题可以引起幼儿的积极思考,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谈话当中。

2、谈话活动注重多方信息交流 幼儿园的谈话活动强调幼儿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表现在: 第一,谈话活动的语言信息量较大,语言形式内容丰富。 第二,幼儿交流对象范围也较大,可以与同伴教师交谈,也可以独自在集体面 前讲述。 第三,谈话活动的语言交流方式多。包括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 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个别交谈和集体交谈。 3、谈话活动拥有丰富的谈话素材 这些素材必须是幼儿知识经验范围以内的,取材于幼儿参观、游览、日常 生活中的观察、教育活动、游戏、电影或电视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幼儿的知 识越丰富,谈话的素材积累的越多,谈话的内容就越丰富。 4、谈话活动中教师起间接引导作用 第一,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或转换话题,引导幼儿谈话的思路,把握谈 话的方式。 第二,教师用平行谈话的方式对幼儿做隐形示范。 5、谈话活动的语境随意、宽松、自由,拥有一个宽松的交谈气氛。体现在: 第一,话题的扩展和见解自由。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将自己的想法表达 出来,与大家共享。 第二,语言自由,不强求规范。谈话活动不要求幼儿运用准确无误的语言来表达。 二、讲述活动的特点 讲述活动的概念:讲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语言表述能力的语 言教育活动。 (一)讲述活动拥有一定的凭借物,包括图片、音频、视频、情景等。这些凭 借物要符合幼儿讲述的需要,同时,幼儿园讲述活动是一种集体参与的活动。(二)讲述活动的语言是独白语言 讲述活动需要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言语将内心的感受和体验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并能得到他人的理解。要求幼儿独自完成一段对话,这个要求颇为较高,这就需要建立在一般语言基础之上。 (三)讲述时的语言情境较为正式 这表现在:一是语言规范,幼儿需要使用较为完整的连贯句;二是环境规范,一般在专门的教学活动中展开这类活动。 (四)讲述中需要调动幼儿的多种能力 这些能力包括言语能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和思维的逻辑性等等。 三、听说游戏的特点 幼儿园的听说游戏,是用游戏的方式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为幼儿创设的是学 习敏捷反应的语言运用功能的情境。

语言风格常用术语例析

诗词语言风格 1、平实质朴、朴素自然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 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 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篇4句20字,毫无 难解之处。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 与还。"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2、含蓄隽永、含蓄委婉 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 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多用象征、双关等手法。如李商隐的 《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 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 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清新明丽、清新雅致清幽 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这种风格往往用清 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 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如杨万里 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两个黄 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清幽 清静而又幽深, 表面看似平淡自 然,细细品味却 意味深远。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 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 4、形象生动 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的“乱石 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语言活灵活现,具体形象,包括①人物语言个性化,言如其人;②描写逼真,绘声绘色,惟妙惟肖;③运用多种辞格,新鲜活泼;④注意词语选用,注意句式变换。

文学语言的特点

摘要 语言有文学语言和非文语言之分,其区别就表现在各自不同的特征上。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物和思维过程。文学语言的特征究竟有哪些?目前文论界和修辞界尚无定论,对文学语言特征一些主要特征的归纳尚有争议,笔者倾向于较为常见的五性说,本文试图在当代学者对文学语言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文学语言的形象性、情意性、音乐性、丰富性以及独创性做一浅析和归纳。 关键词:形象性,情意性,音乐性,丰富性,独创性

文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指的是广义文学是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统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狭义的文学则是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小说、散文等。[1]与之相对应,“文学语言”也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广义的文学语言,作为语言学上的一个术语,是指一切加工规范的全民语言。它包括科学技术、新闻政论、公文事务以及文学作品等所运用的书面语言。而狭义的文学语言仅指作家作品所用的语言,即“文艺语言”,也称之为文学作品的语言。本文所论述的是狭义的文学语言的特点。 确定了文学语言的概念之后,我们还需要对文学语言和非文学语言加以区分。在甄别这二者的过程中,文学语言的特点也随之明晰。有研究者认为,文学语言和非文学语言是两套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认为它们在各自的领域范畴内,各自既有自身不可僭越的游戏规则和表达方式,又承担各自不同的来自于受众的阅读期待的独特品质。前者的话语系统要求其语言以真实、准确、规范、凝练为主要特点;而后者则有更广阔却相对更模糊的想象性、边缘性、多义性的特征。[2]文学语言虽然允许有某种灵活变通不尽遵守语言常规的地方,但事实上文学语言并没有在普通语言之外,另创一套语法和词汇系统。它使用的还是我们平常使用的那套语言。[3]文学作品不过是一个为某种特别的审美目的服务的完整的符号体系或者符号结构。[4]文学语言就是为了构建一个特殊的审美目的服务的语言符号系统。文学语言要在语言的一般交际功能的基础上执行一种特殊的艺术功能或美学功能,以语言文字为物质材料和表现工具,来刻画形象,表达思想,抒发感情,创造意境,通过形象思维,反映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给读者以美感教育。也就是说,它在传达一般信息之外,还要传达审美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文学语言便体现出它的一些深层特征。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学语言的形象性 文学语言的形象性特征,是指文学语言手段的形象化特征,即以文学语言写人、叙事、绘景、状物、抒情所形成的可见、可闻、可感等富有具象性、体验性的特征。形象性是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学语言的的首要特征。[5]文学语言如果不具备形象

浅谈赵树理小说的主题特色

浅谈赵树理小说的主题特色 10中师本三班林凤100101309 英国作家佛斯特曾说:“小说必须要有一个中心点:一个单一的主题、情节和表现方式。这个中心点控制着全部人物,引发情节,以及将小说从外至内紧紧的连结起来——将散乱无章的语句连成一张网,并使其有条不紊,犹如一个行星在记忆的天空中循轨运转。”可以认为,主题是统帅一部作品的灵魂,它决定着素材的取舍、布局的安排、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塑造,同时反映着作家对生活的观察、分析和认识。 所以,无论从创作的角度看,还是从评论的角度看,都无法忽略主题。现在我们就来探讨赵树理的小说在主题思想上的特色。 一、开拓性 赵树理的小说选择了新的角度,开辟了新的领域,对中国广大农民的生活方式、心理习惯、精神追求及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诸多问题上的种种表现进行了深入的体察、探索和艺术概括,并且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首先,从反映生活的角度上说。他的作品反映出来的喜怒哀乐,完全是农民感情的自然流露,决无客观描摹之感。以《福贵》为例,小说写了二流子福贵耍钱、偷窃、自轻自贱的劣迹,但不渲染这些,而是站在自己人的立场上,深入挖掘福贵性格中健康美好的一面。他聪明、勤劳、乐观,正月里唱戏打扮起来唱正生“比谁都漂亮”。他对妻子银花关心体贴。为人要强,农活样样精通。这是一篇完全站在农民立场上为二流子“平反”的小说。纵观赵树理的小说,几乎篇篇都在为农民说话,成为农民的忠实代言人。坚定地站在农民布尔什维克的立场,运用马列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反映我国农村不断变革的现实,这正是赵树理小说的主题具有开拓性成就的根源之一。 其次,从反映生活的内容上看。赵树理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开拓新的领域。1943年9月发表的《小二黑结婚》是表现抗日民主根据地翻身农民的新生活的第一篇杰作。同年底出版的《李有才板话》是第一部正面反映根据地改造村政权和减租减息复杂斗争的成功之作。1945年发表的《孟祥英翻身》是解放区文艺首批接触妇女解放主题的力作之一。赵树理一贯致力于大众化的文艺,同农民群众保持着血肉联系,十分熟悉翻身农民的生活道路、思想感情和语言习惯,因而在表现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民主题上显示了开拓性。 最后,从反映生活的思想深度上说,赵树理力避因袭别人和自己作品的旧套,务求出新。如果不跳出名著的窠臼,把《小二黑结婚》也写成爱情悲剧,恐怕不会有什么震动,他的高明之处就是在于独辟蹊径,勇于突破真人真事的局限,从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出发,把悲剧结尾改成喜剧结尾。这便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群众争取自由解放的斗志,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列宁曾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正因为如此,赵树理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才占有重要的位置。 二、现实性 赵树理是一位有强烈历史责任感和政治热情的革命作家,他总是直面人生,针对现实中的旧人旧事旧作风痛下针砭,对新人新事新风尚热情讴歌。因为看到“有些很热心的青年同事,不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为表面上的成绩所迷惑”,便写了《李有才板话》;因为“农村习惯上误以为出租土地也不纯是剥削”,便写了《地板》;因为流氓钻空子和少数农村干部变坏,常使土改发生偏差,为了使土改中的干部和群众“知所趋避”,

新闻的种类及特点

新闻的种类及特点 一、新闻体裁的总特点 尽管新闻类型有多种,但它们都有共同的基本特点。主要是:“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简明性。新闻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及时;语言:简洁准确。 1、广义新闻和狭义新闻 狭义新闻专指“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种类较多,有动态消息、评论消息、社会新闻、文教新闻、国际新闻等。 广义的新闻指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或生活现象的各种文章,包括消息、通讯,和兼有新闻、文学双重特征的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文学体裁的一种,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也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具有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的特征。 2、新闻体裁大体分三类: 1、新闻报道,有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公报、调查报告、专访等; 2、新闻评论,有社论、述评、编辑部文章、评论员文章、思想评论、理论文章等; 3、副刊体裁,有散文、杂文、小品、诗歌、小说、剧本、报告文学、回忆录、曲艺等;详细说明如下: 消息:一般报道事实比较单一,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文字简洁,时效性最强。消息一般分为标题、导语、正文、背景和尾声五个部分。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以及修辞等表达方式,及时报道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和地方风情等。 新闻特写:是新闻体裁中富有表现力的重要体裁,以描写为主要手法,“再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一瞬间”的形象化报道,它抓住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某些重要场面,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两个片段,用描写手法给予集中的、突出的刻画,将富有特征的真人真事“放大”和“再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使人们感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新闻专访:是记者事先选定采访对象,对特定的人物、文体、事件和风物进行专题性现场访问之后所写的报道,是集新闻性、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的一种可读性很强的新闻体裁。 新闻评论:是一种对最新发生的新闻提出的一定看法和意见的文章,是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表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是新闻媒介中各种形式评论的总称。 所有这些与新闻有关的体裁,都是网络新闻资源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形式,它们从新闻写作的角度,共同建构了网络新闻资源的组织形式。体裁属于新闻资源内部形式的基础层次。各类新闻资源都有适应自身定位和表现内容需要的常用体裁,要从资源性质和体裁的固有联系出发,在把握体裁特点和及其表现功能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发挥多种体裁相互配合的互补效应,恰当调动、巧妙运用各种新闻体裁。 通讯和消息相比,不仅需要六个新闻要素齐全,还要报道新闻事实的情节、细节。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区别:内容上来说,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形式上说,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写作技巧上说,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样;风格上说,消息朴

教师语言风格类型

现代课堂教学风格类型 (一)理智型.这种课堂教学风格也称科学型或思维型。其特点是:知识内容的交流性强,理论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大,教师长于理论分析,善于概括和推理;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言语表达逻辑性强,教学态度冷静,追求一种理智的力量和科学的力量,强调以理服人;内容讲授层次清楚,线索分明,课堂教学设计步步深入,层层剥笋;讲究教学方法,善于启发诱导和点拨,重视质疑问难、讨论和练习等。 (二)情感型.这种课堂教学风格也叫艺术型或情感陶冶型,其特点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感情充沛,富有激情,利用情感的感染性,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最终达到以情促知。具有这种教学风格的教师,知识结构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有丰富翔实的材料,在授课时能旁征博引,使学生从诸多的材料中得出结论,或启迪想象,发展智力;思维敏睫灵活,善于演绎和分析,形象思维占主导,对待学生答问幽默风趣;有较高的语言艺术修养,语言生动形象,具有鼓动性和感染性;教学组织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选择的教学方法、方式有利于教师情感优势的发挥,重视情感陶冶和美感的训练。 (三)情理结合型.这种课堂教学风格也称情知型。其特点是兼有上述两种,理论的阐述富有情感,达到情知交融,即人们常说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知交融。 (四)幽默型 .这种课堂教学风格也叫趣味型或唯趣型。其特点是:教师的表达手段(语言表达手段和非语言表达手段)富有情趣,意味深长。教师的语言表达诙谐幽默,情趣横生;非语言表达机智幽默,滑稽有趣,富有蕴含性。学生在教师的幽默教学中,激发了学习热情,学到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得到哲理启迪,逐步养成了乐观主义的人生观和热情、开朗的性格。 (五)典雅型.这种课堂教学风格的特点是:庄重朴实,娴熟老练;严谨不苟,蕴含深远,韵味醇厚。这种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是经典的、权威的,但信奉经典而不守古,能够翻新和灵活运用;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稳健、完善、和谐,很少有失误。这种教学风格有一种很深、很浓远的审美感觉。 (六)直观型这种课堂教学风格的特点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图表、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教学内容,即便是理论知识的讲解,也善于运用图表勾画出知识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便于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性,通过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做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即以感性促理性。 (七)奇异型这种课堂教学风格的特点是:富于谜力,奇异地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能巧妙地设置悬念,在变化中看出不变,又能在不变中看出变换。要有发展、有创造,独辟溪径。 一、典雅庄重型;二、情感激扬型;三、方法导引型;四、沉稳理智;五、知识渊博型型;六、语感体验型;七、质朴自然型

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

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 作者:佚名 摘自:中国少儿文学网 (一)浅易、简洁。 “用不多的词儿,短短的句子,而把事物巧妙地、有趣地述说出来,恰足以使孩子们爱听”(老舍《儿童的语言》) 鲁迅先生在翻译《表》时曾打算“不用什么难字,给十岁上下的孩子仍也可以看”,结果“译得不三不四”(《表译者的话》),这种自谦的说法从另一角度说明浅易、简洁的艰难。 高尔基认为:“文体的简洁和清晰,并不是用降低文学质量的办法来达到的,这是真正艺术技巧的结果。” 例如,同样写大雁,下面两首诗的语言水准就差距甚远。 “秋风吹,雁南飞,整整齐齐排好队。个个不离群,好像亲兄妹。”既简洁浅易,又形象有益; 另一首同题诗歌的其中一节写道:“我们在中国是妇孺皆知远近闻名,多少诗人画家将我们写入画幅谱进诗文,我们也最爱这个国家多么辽阔广大任我们南迂北移,我们更爱这里的人民,是多么勤劳勇敢热爱和平。”概念化、成人化,诗中的“妇孺皆知”、“远近闻名”、“辽阔广大”等词语已由于深或抽象,无法吸引儿童的阅读兴趣。 白墙上的黑手印儿 作者:李少白 马路上跑来小秋秋, 边走边跳边拍球, 球儿碰着果皮箱, 咕噜噜——滚进污水沟。 秋秋好不容易把球捡起, 污水却沾满了双手, 他望着白墙想了个办法, “啪!啪!”两巴掌,手印儿壁上留。 说来也真奇怪, 这手印儿老爱缠住小秋秋, 不知要找他做朋友, 还是和他做对头? 秋秋上学打这儿经过, 手印儿向他招招手: “喂!快来呀, 我的好朋友……” 秋秋回家排队走, 步子迈得雄赳赳, 手印儿朝他摇摇手: “哼!别装蒜,羞!羞!羞!” 秋秋打定主意, 绕开手印儿,马路那边走。

哪知,手印儿远远朝他指—— “是你,是你!别溜,别溜!” 秋秋挺起脖子偏着头, 可还是免不了转头瞅一瞅, 呀!手印儿像举手告老师: “瞧!是秋秋让我在这儿出丑!” 夜晚,秋秋睡在床上, 拳打脚踢,又喊又吼, 妈妈把他摇醒, 他说:“黑手印儿抢我的球……” 是呀,好孩子干了不光彩的事, 心上总像压着块大石头。 秋秋决心用自己的行动, 把这块心上的石头搬走。 ……这天,大家看见墙下有个孩子, 踮起脚,昂着头。 用小刀轻轻把那黑印儿抠, 一脸盆石灰水放在身后。 过路的一位阿姨说: “看!多么可爱的小朋友。” 这时,秋秋的脸红了, 你说他是高兴,还是害羞 简析:该诗语言浅显简洁,没有深难的字或较难懂的意思,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和知识水平,而且具有教育意义。 (二)规范、优美。 儿童文学有教导儿童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任务,只有规范、优美的语言才能促成这一任务的完成,才有助于向儿童宣传祖国语言的健康美与纯洁美。 郭风的《豌豆花·蝴蝶》:“豌豆花问蝴蝶:你是一朵飞起来的花吗?”既符合儿童的天真口吻,又规范优美,即是成功的范例。 安徒生《海的女儿》中的描写语言,则是优美到神秘的经典样板,对儿童具有永久的魅力。 今天妈妈特别关心南方气象, 爸爸明天将飞海南岛; 当听到海南岛是个大晴天, 又担心爸爸没带草帽。 我说太阳大有啥可怕? 只要爸爸多吃冰糕。--------------节选《我们家里的故事》 在山坡的北面,青草间开满簇簇的兰花,乐乐还来不及惊讶,就听见飞飞在后面喊:“下雪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