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书报告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书报告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书报告

通读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在读这本书之前,个人感觉可能是一部关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叙述史。读完之后,并不像之前认为的那样,托克维尔通过比较研究方法,将法国的社会阶级状况和社会状态同欧洲其他国家来深刻分析大革命爆发的原因。虽已时过境迁,托克维尔对大革命的剖析仍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应该以史为镜,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在该书中,托克维尔提到路易十六统治时期是旧君主制最繁荣的时期,正是这种繁荣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开始我是带着疑惑的,我们习惯的思维通常是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可这却与托克维尔的观点大相径庭。“大革命爆发前三四十年左右,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在当时社会的各个部分似乎都可以看到一种迄未注意到的内在震动。……请注意,这不是就生命复活,推动这么巨大的精神是新精神,它使躯体复苏片刻,无非是为了使之解体。”“这种精神很快渗进政府内部,将它从内部改造,外部毫无更动;法律没有改变,执行法律缺失另一样。”“在法国,随着刚刚描述的繁荣发展,精神却显得更不稳定,公众的不满在加剧,对一切旧规章制度的仇恨在增长,民族明显地正走向革命。”

可见在大革命前夕,法国执政者已经意识到社会潜在的危机,并试图着手改革来化解这种危机,但法国执政者却并未从全局出发,而只是局限于部分领域。当时的法国早已积弊已久,局部的改革只会加重人们对其他方面的不满,革命一触即发,所以托克维尔总结道:“一场浩劫怎能避免呢?一方面是一个民族,其中发财欲望使每日每时都在膨胀;另一方面是一个政府,它不断刺激这种新热情,又不断从中作梗,点燃了它又把它扑灭,就这样从两方面催促了自己的毁灭。”

纵观大革命爆发前的这段时间,尽管执政者想通过改革来化解法国社会的危机,但法国社会早已积重难返。阶级的分化、独立和对广大农民的不公正对待,最终将法国一步步推到了革命的深渊。透过《旧制度与大革命》反观我国的改革历程,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机遇和风险并存,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地规避风险化解危机。

《旧制度与大革命》给我国改革以怎样启示,反观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逐步深化,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就,人民生活水平的到了极大提高,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红利,不可否认。但《旧制度与大革命》告诉我们经济繁荣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危险的侵袭。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随之而来的还有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城乡二元结构的进一步加深等问题。这也进一步证实了经济的发展并不一定与社会的稳定相伴随,因此,我国的改革道路要吸取法国大革命的教训,要立足全局而不是仅限于局部,不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立足我国当前现状,我国的改革首先要解决好广大农民群体的问题。众所周知,中国拥有13亿人口,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而这其中有8亿是农民,所以农民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中国的改革进程,更甚者会影响我国的社会稳定。要解决农民问题,我认为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改革现行户籍制度;二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一、改革现行户籍制度,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生态环境的恶化和非农业占地,使我国农村耕地面积锐减,加之农村人口却在不断膨胀,造成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必然要向城市转移,而现行户籍制度却将农民排斥在城市之外,被冠以“外来务工人员”之名。现行户籍制度限制了人们(尤其是农民)的迁移自由,不仅对农民本身不公平,而且对农民子女也不公平。比如义务教育,本来是由政府免费提供,不论城乡,孩子上学都应一视同仁,可现实却是城里孩子不交钱,而农民工子女要交借读费,这无疑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曾提出中国农业要实现“两个飞跃”:一是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要实现规模化经营。从现在来看第一个飞跃已经实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随后在党中央的支持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解决了数以亿计农民的温饱问题。但问题在于这也仅限于温饱,农民要想靠着一亩三分地致富奔小康显然是不现实的,虽然国家对于三农问题出台了一些列的惠农政策,要想让农民致富必然要实现第二个飞跃,即实现规模化经营。但现在的户籍政策将农民牢牢地绑在这一亩三分地上,进城务工经商的人心里没有安全感,家里的地宁愿让其荒着也不愿意承包给别人,因为在他们看来外出务工经商是有风险

的,即便在最坏的情况下,在外面呆不下去了,回到家我还有自己的地,而不至于会被饿死。

当然,并非所有农民都想进城务工经商,有人是愿意留在自己的土地上的。这样何不改革现行户籍政策,让想进城的人进城务工经商,想留在农村的人留下。关键是要给进城的农民一份保障,这样他们就不会守着自己的土地不放,而放心的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给别人耕种。而想留在农村在的人可以承包更多的土地,形成规模化经营,来创造更多地收入。此举不仅可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而且可以使几亿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通过进城务工经商,大大提高收入水平。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确是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但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却始终只在理想的层面徘徊。事与愿违,现在出现了贫富差距拉大,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深化。

改革开放初,百废待兴,工业要发展,城市要建设,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只能靠农业积累,农民为此做出了巨大牺牲。现在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国改革开放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何不能及时反哺农业呢?我国的建设成就,世人有目共睹,为别国所艳羡,甚至有些国家鼓吹中国威胁论,无不彰显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已悄然崛起,但这些年发展的成果差不多都展现在城市,农村虽然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惠农政策,有所改观,但与城市相比,相去甚远。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这种差异呢,我认为根本原因还在于政府将财政资金大把的投入到城市,而对农村的投入却微不足道。

其实也可以理解,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宣传标语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对于地方政府也是一样,城市是一个地方的脸面,谁都愿意把粉涂在脸上。看出了旧体制的弊端,不等于立马就能改过来。可能政府心里也清楚,困难在于,农村地广人多,政府是否会爱莫能助。有人担心,目前政府财政吃紧,要是拿钱去建设农村,城市的发展会不会放慢。个人认为,国家的发展,城市的建设,多数是以农民的牺牲为代价的,现在城市支持农村原本就是还账,而且城市发展已成规模,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再说,没有你农村的发展作为坚强的后盾,城市的发展必然会受到牵制。

现在国家正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府也呼吁要扩大内需。中国有8亿农民,一个潜在的巨大的消费市场,农民没有钱,扩大内需也仅仅只是一句口号而已。倘政府肯花钱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帮农民建立社保,让农民能够旱涝保收又老有所养,自然就会放心消费。而农村消费扩大,定能给城市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以上就是阅读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著作所引发的一点感想。请老师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