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6新课标三维人教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单元 第18课 项羽之死

2016新课标三维人教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单元 第18课 项羽之死

2016新课标三维人教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单元  第18课  项羽之死
2016新课标三维人教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单元  第18课  项羽之死

第18课项羽之死

对应学生用书

P51

司马迁(前14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著有《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他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0),共3 000多年的历史。

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项羽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自己写了一首诗,诗曰:“力量能搬动大山啊气势超压当世!时势对我不利啊骏马不能奔驰!骏马不能奔驰啊如何是好!虞姬啊虞姬我怎样安排你!”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项羽英雄末路,带了仅剩兵卒至乌江,最终自刎于江边。

本文通过写项羽在与刘邦决战失利的最后阶段的言行,进一步表现他的英勇顽强的斗志、拔山盖世的意气和个人英雄主义的性格,透露了他无面目见江东父老的羞愧自耻心理,对他在幸存与尊严之间勇敢地选择后者的举动,表现出深深的赞叹和惋惜。

项羽之死

????

??

?

霸王别姬?

??

?? 垓下之围,四面楚歌诀别虞姬,慷慨悲歌东城快战?

???? 突围失道,陷大泽中

追怀往事,固决死战乌江自刎????

?

愧见父老,不肯渡江

宝马赐亭长

头赠故人,江边自刎

项王 军壁 垓下,兵 少 食 尽,

项羽的军队驻守在垓下,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

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

刘邦的军队和韩信、彭越的军队把他层层包围起来。夜晚,

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

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

“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这么多呀!”项羽于是

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连夜起来,在军帐中喝酒。有个美人叫虞姬,受到宠爱而跟随在身边;

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有宝马名叫骓,常骑在胯下。于是项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诗道: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力量能搬动大山啊气势超压当世!时势对我不利啊骏马不能奔驰!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骏马不能奔驰啊如何是好!虞姬啊虞姬(我)将你怎么安排呢?”

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

连唱几遍,虞姬也应和着一同唱歌。项羽的眼泪一道道流下来,

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身边的侍卫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头来看他。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于是项羽跨上战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随,

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

当夜从南面突出重围,纵马奔逃。天亮的时候,汉军才察觉,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

就命令骑兵将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项羽。项羽渡过淮河,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

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项羽走到阴陵时,迷路了,

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

向一农夫问路,老农骗他说“往左拐”。项羽往左走,就陷入了

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一片低洼地里,因此被汉军追上了。项羽又率兵向东走,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

到了东城县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而追击的汉军骑兵

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

有几千人。项羽自己估计这回不能逃脱了,对他手下骑兵说: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

“我从起兵打仗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亲身参加七十多次战斗,

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

抵抗我的人被打败,打击的人臣服于我,从没有战败过,所以才

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

称霸天下。但是今天却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我灭亡,

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

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啊。我今天必死(无疑),愿为大家

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

痛快地打一仗,定要打胜三次,为各位突出重围,斩杀汉将,

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砍倒帅旗,让各位知道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

于是就把他的骑兵分为四队,朝着四个方向(冲杀)。汉军

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层层包围着他们。项羽对他的骑兵说:“我为你们斩他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命令骑兵一起四面向下冲,约定在山的东面,分三处集合。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

于是项羽大声呼喝着向下直冲,汉军都溃败逃散,果然斩杀了

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汉军一员大将。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骑兵将领,负责追击项羽,

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

项羽瞪眼对他大喝,赤泉侯杨喜连人带马惊慌失措,退避

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

了好几里。(项羽)同他的骑兵在约定的三处会合。汉军不

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知道项羽在哪一处,便把军队分成三部分,重新包围上来。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

项羽就冲出来,又斩了汉军的一个都尉,杀死数十上百人。

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

再一次集合他的骑兵,发现只不过损失了两人两马。便问他的随

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骑道:“怎么样?”骑兵们都佩服地说:“真像大王说的那样。”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

于是项羽就想东渡乌江。乌江的亭长拢船靠岸等待项羽,

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他对项羽说:“江东虽小,也还有方圆千里的土地,几十万的民众,

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

也足够称王的了。请大王急速过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即使

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追到这,也没有船只可渡江。”项羽笑道:“上天要亡我,我还渡江

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

干什么!况且当初我项羽带领江东的八千子弟渡过乌江向

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

西挺进,现在没有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惜我而

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

奉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见他们呢?即使他们什么也不说,

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

我项羽难道不感到内心有愧吗?”接着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

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忠厚的长者。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向无敌,常常日行千里,

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

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赏给你吧。”于是命令骑马的士兵,

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

都下马步行,手拿短小轻便的刀剑交战。仅项羽一人就杀死

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

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忽然回头看见了汉军

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

骑兵将领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面对

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项羽,(把项羽)指给王翳看,说道:“这个人就是项羽。”项羽

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

便说道:“我听说汉王悬赏千两黄金要买我的脑袋,并封为

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万户侯,我就送给你个人情吧。”说完就自杀身亡了。

对应学生用书P52

一、通假字

1.骑皆伏.曰通服,心服

2.乌江亭长船待通舣,使船靠岸

二、古今异义

1.项王泣数行下,左右

..皆泣

古义:身边的侍从、护卫

今义:多指旁边或表示约数

2.乃分其骑以为

..四队

古义:把……分为今义:认为

3.期山东

..为三处

古义:山的东面今义:山东省

4.地方

..千里

古义:土地纵横今义:某一区域

5.吾知公长者

..

古义:年高有德的人今义:年纪和辈分高的人

6.纵江东父兄

..怜而王我

古义:父老兄弟今义:父亲和兄长

三、一词多义

1.亡

①天之亡.我(《项羽之死》)动词,灭亡

②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形容词,灭亡了的

③亡.去不义(《鸿门宴》)动词,逃亡

④唇亡.齿寒(《左传》)动词,丢失

2.泣(均选自《项羽之死》)

①项王泣.数行下名词,眼泪

②左右皆泣.动词,哭泣

3.及(均选自《项羽之死》)

①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连词,和

②以故汉追及.之动词,赶上

4.被

①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项羽之死》)动词,遭受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介词,表被动

③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动词,同“披”,穿着5.独(均选自《项羽之死》)

①今独.臣有船副词,只有

②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副词,岂,难道

③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副词,仅

6.会

①与其骑会.为三处(《项羽之死》)动词,聚会,集合

②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动词,适逢,正赶上

③与秦王会.渑池(《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会盟

7.卒

①然今卒.困于此(《项羽之死》)副词,最终

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名词,士兵

③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动词,尽,终

④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

副词,通“猝”,突然

8.之

①骏马名骓,常骑之.(《项羽之死》)代词,代骏马

②此天之.亡我(《项羽之死》)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③非战之.罪也(《项羽之死》)结构助词,的

④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动词,到

9.乃

①项王乃.大惊曰(《项羽之死》)副词,于是

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动词,是

③汉军乃.觉之(《陈涉世家》)副词,才

④乃.有二十八骑(《陈涉世家》)副词,仅仅

10.且

①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项羽之死》)连词,况且

②臣死且.不避(《鸿门宴》)连词,尚且

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副词,将要

④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副词,暂且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项王军壁.垓下壁:设营驻守

②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楚歌:唱楚歌

③田父绐曰“左.”左:向左走

④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东:东行

⑤身.七十余战身:亲身参加

⑥亦足王.也王:称王

⑦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西:向西进军

⑧马童面.之面:面对

(2)名词作状语

①项王则夜.起夜:在夜里

②直夜溃围南.出南:向南

③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东:向东

(3)名词的使动用法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王:让……当王

2.动词的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

令诸君知天亡.我亡:使……灭亡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直夜溃.围南出溃:使……溃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也”,表判断)

②此项王也(“……也”,表判断)

2.被动句

①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破”有“被击破”的意思) ②然今卒困于此(“于”表被动) 3.状语后置

籍独不愧于心乎[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籍独不(于心)愧乎”] 4.定语后置

①骑能属者百余人耳[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能属)(之)骑百余人耳”] ②汉骑追者数千人[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追)(之)汉骑数千人”] 5.宾语前置

我何渡为(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宾语前置) 6.省略句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饮”后省略了“于”

)

对应学生用书

P53

1.作者是如何表现项羽性格特点的?文章围绕项羽这个人物,共描写了哪几个场面? 明确:

内容 情节 描写

性格特点 垓下之围

四面楚歌— 慷慨悲歌 动作描写:惊—起—饮—歌—泣

心理脆弱,多情善感

东城快战 行动描写: 直夜溃围—

绐陷大泽— 决意快战— 东城快战 行动描写:大呼—驰下—斩—瞋目叱之—复斩

勇猛,自负

乌江自刎

乌江拒渡—

赠马亭长— 赐头故人— 自刎而死

语言描写:天之亡我,无颜见江东父老

宿命思想,知耻重义

理?项羽又说“愿为诸君快战”,此处用“快战”比用“决战”等词好在哪里?

明确:项羽三次强调是天要灭亡自己,表现出项羽认输不服气的复杂心理。

“快战”,在文中是指痛快地厮杀,而“决战”,是双方一战决胜负的大战。本文中的项羽,已经没有了决战的实力,只能图个痛快。所以用“快战”既符合了当时的实际,又生动地表现了

项羽的心理。

3.项羽本有条件渡江逃生,可是他却义无反顾踏向死地。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及项羽的言行简要分析:他为何不渡江逃生?

明确:上天注定。“天之亡我”说明项羽对时局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知道自己已无力回天,英雄霸业一去不复返。他不是不能渡江,渡江以后他可以活下来,但他觉得如果没有了英雄霸业,那是苟活。他要堂堂正正地活,光明磊落地活,可见他是有理想,有抱负,渴望建功立业的。对于项羽这位英雄来说,既然不能站着生,那就决不跪着死。

重情义,知羞耻。八千子弟战死疆场,他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

1.以简洁传神的场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四面楚歌之时,项羽惊而起,起而饮,饮而歌,歌而泣。突围时的“溃围、斩将、刈旗”的快战;乌江边的拒渡、赠马、赠头。这些场面的描绘,都为展示项羽的性格特征提供了舞台。

2.以言传神,以行绘人

作者没有用静止的叙述来交代人物的性格,而是运用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这就是中国传统的“略貌取神”的笔法,如“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着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其狂妄自大、刚愎自用又慨叹命运不公可见于此。“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由此可见项羽的沽名钓誉的个性。

对应学生用书P54

词类活用(一)

——名词和形容词的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名词活用,是指在句子中,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把名词临时转用为别类词。文言文中的名词活用一般有四种情况: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

(一)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时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名词+宾语: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籍:登记。

2.能愿动词(能、欲、可、当) +名词: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鸿门宴》)王:称王。

3.名词+补语: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舍:筑舍定居、居住。

4.“所”+名词: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罾:用网捕。

5.名词充当联合式或连动式谓语的组成部分之一: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目:使眼色。

6.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赤壁之战》)礼:以礼相待,尊重。

7.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权:权衡,称;度:量。

(二)名词作状语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作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是活用作状语。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表示比喻: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2.表示对待人的态度: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兄:像对待兄长一样。

3.表示处所: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指南录后序》)草、露:在草地上、在露水上。

4.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每韵为一帖,木格

..贮之。(《活板》)木格:用木格。

5.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面:当面。

6.表示时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日:每天。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在宾语之前,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阙秦以利.晋。(《烛之武退秦师》)利:使……得利。

(四)名词的意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前,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如:稍稍宾客

..其父。(《伤仲永》)宾客:把……当作宾客。

二、形容词的活用

(一)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字、“之”字或数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语(名词),而以这个形容词作定语。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和“锐”是形容词,这里作“坚韧的盔甲、锐利的武器”解,处在宾语的位置。再如:

1.义不杀少.而杀众.。(《公输》)少,很少的人;众,很多的人。

2.四美.具,二难.并。(《滕王阁序》)美,美好的事物;难,难得的贤主嘉宾。

(二)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或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如“素善.留侯张良”中的“善”是形容词,这里作“跟……交好”解,用作动词。又如:1.山多.石,少.土。(《登泰山记》)多、少:都用作动词,出产很多,出产很少。

2.火尚足以明.……(《游褒禅山记》)明:照明。

(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使得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就是“使(江南岸)返绿”。再如:

1.大王必欲急.臣……(《廉颇蔺相如列传》)急:使臣着急。

2.先嫁得府吏……足以荣.汝身。(《孔雀东南飞》)荣:使……荣耀。

(四)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表示当事者(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含有“意味性”,即“认为(宾语)怎样”,可译为“以……为……”或“把……当作……”。例如:

1.则耻师

..焉,惑矣。(《师说》)耻师:以从师学习为可耻。

2.且庸人尚羞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羞之:把这样的事当作羞耻。

[例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

..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学问

..诗书学问:学习

B.常与寒士角.角:号角

C.以蓄.其所有蓄:收藏

D.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病:祸害

[解析]“角”,是名词作动词,应解释为“比赛,较量”。

[答案] B

[例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材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曾祖避五代乱.

乱:形容词作名词,战乱

B.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

奇:形容词作名词,奇事

C.遂知.亳州

知:名词作动词,做知州

D.部.勒骁锐士

部:名词作动词,率领,部署

[解析]B项,应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答案] B

对应学生用书P127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骓不逝.兮可奈何逝:奔驰

B.项王军壁.垓下壁:墙壁

C.愿为诸君快.战快:痛快

D.辟易

..数里辟易:退避

解析:选B B项,壁:设营驻守。

2.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直夜溃围南.出B.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C.项王则夜.起D.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解析:选D D项,名词用作动词。A、B、C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江东虽小,地方

..为三处

..千里B.期山东

C.左右

..见之

..皆泣D.我何面目

解析:选D A项,古:土地纵横;今:某一区域。B项,古:山的东面;今:山东省。C 项,古:身边的侍从、护卫;今:多指旁边或表示约数。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在刘邦及诸侯的军营外面唱起楚歌,同时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的悲剧。

B.项羽之所以拒渡乌江,是因为觉得老天要灭掉自己,且失败无颜见江东父老。

C.节选的内容主要写了垓下之围和乌江拒渡,均表现了项羽在末路时的英雄本色。

D.垓下之围渲染悲剧气氛,乌江自刎精雕细刻神态,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

解析:选A A项,应是刘邦及诸侯在项羽的军营外面唱起楚歌。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项羽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项羽的军队驻守在垓下,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军队和韩信、彭越的军队把他层层包围起来。

(2)项羽的眼泪一道道流下来,身边的侍卫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头来看他。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钜鹿之战

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钜鹿城。

楚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悦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①。

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②;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且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③。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注]①卿子冠军:卿子是当时对人的尊称。宋义是上将军,在诸将之上,所以称为卿子冠军。②承其敝:承,趁;敝,疲惫。③枝梧:抵抗。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胜则兵罢.罢:通“疲”

B.故不如先斗.秦、赵斗:使……相斗

C.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假:假扮

D.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壁:营垒

解析:选C C项,假:暂时代理。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

蟹六跪而.二螯

B.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以.乱易整,不武

C.项羽乃.悉引兵渡河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即其.帐中斩宋义头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解析:选B B项,都是介词,用。A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C项,副词,于是,就;副词,才。D项,代词,他;表希望的语气词,希望。

8.以下几句话中,都能表明项羽“有勇有谋”的一组是()

①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②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③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④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⑤项羽为鲁公,为次将

⑥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A.①②③B.②④⑥

C.②③④D.④⑤⑥

解析:选B①为宋义的话,不能表现项羽有勇有谋;③陈述的对象不是项羽;⑤是陈述项羽的身份。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充分地表现项羽及其军队的勇猛和超强的战斗力,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B.项羽认为,虽然若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他比不上宋义;但是披坚甲执锐兵,勇战前线,宋义比不上他。于是作为次将的项羽心里不服宋义为上将军。

C.由于宋义不戮力救赵攻秦,拒谏饰非,饮酒高会,“久留不行”,所以项羽杀了他。

D.项羽军破釜沉舟,抱着必死决心,于是士气大增,无不一以当十,势如破竹地战胜了秦军和诸侯的军队,最后诸侯军“无不膝行而前”地臣服。

解析:选C A项,是宋义骂项羽鲁莽的话。B项,是宋义话,“项羽心里不服宋义为上将军”也是无中生有。D项,“诸侯的军队”是楚军的盟军,“臣服”也不对。

三、语言表达

10.一位心理学教授在课堂上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天我们讨论谎言。关于谎言,我不想多讲,因为我已经在我的专著《谎言论》中详细作了阐述,只需要大家看一看就可以了。现在我想问的是,在座诸君有谁读过这本书?”学生们都举起了手,异口同声地说:“我读过!”教授笑了,因为《谎言论》的书稿昨天才刚送到出版社。

请你为这位教授设计几句话,既幽默,又能委婉地批评学生们是说谎的。(50字以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看来大家对谎言的理解和运用比我高明得多,我真不该昨天才把书稿送到出版社。

11.仿照画线的句子,写上相应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历史长河中的那些伟大人物,不管经历了多少磨难,他们回报世界的都是心血的结晶:司马迁蒙受宫刑之辱,却留给后人一部《史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面不幸,努力创造,回馈社会,我们就能不断提升个人价值,最终成就自己。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文段开头的“伟大人物”“不管经历了多少磨难,他们回报世界的都是心血的结晶”这一限定,据此选定“伟大人物”,然后仿照所提供例句的句式特点进行仿写即可。

答案:曹雪芹遭遇抄家之灾,却留给世界一部《红楼梦》贝多芬饱受失聪之苦,却留给时代一部《命运交响曲》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 练习题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练习题 命题人:侯小斌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B.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 C.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D.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装镜台。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袅袅 ..兮秋风(微风吹拂的样子)帝子降兮北渚.(水边的浅滩) B.目眇眇兮愁予 ..(使我发愁)与佳期.兮夕张(日子) C.夕济.兮西澨(渡水)遗.余褋兮澧浦(遗弃) D.时不可兮骤.得(很快)登白兮骋望 ..(纵目远望) 3、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正解的一项是: 映阶碧草自.春色三顾.频烦天下计 天生丽质难自.弃君臣相顾.尽沾衣 A.两个“自”相同,两个“顾”也相同 B.两个“自”相同,两个“顾”

不同 C.两个“自”不同,两个“顾”相同 D.两个“自”不同,两个“顾”也不同 4、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与尔.同销万古愁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B.但.愿长醉不愿醒但.见悲鸟号古木 C.主人何为.言少钱烹羊宰牛且为.乐 D.将进酒,杯莫.停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5、下列各句中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不见 / 黄河之水 / 天上 / 来,奔流到海 / 不复 / 回。 B.五更 / 鼓角 / 声 / 悲壮,三峡 / 星河 / 影 / 动摇。 C.与 / 君歌 / 一曲,请 / 君为我 / 倾耳 / 听。 D.家住 / 吴门,久作 / 长安旅。五月 / 渔郎 / 相忆否 6、下列和“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在艺术手法上不同的一项是:A.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斯。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7、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具艺术辨证法。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 B.鹤鸣楚山静,霜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文 【篇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文】 《湘夫人》(屈原)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频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长恨歌/白居易 自主赏析 湘夫人/屈原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蜀相/杜甫书愤/陆游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越中览古/李白一剪梅/李清照 今别离(其一)/黄遵宪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自主赏析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登岳阳楼/杜甫菩萨蛮(其二)/韦庄推荐作品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旅夜书怀/杜甫新城道中(其一)/苏轼 扬州慢/姜夔长相思/纳兰性德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将进酒/李白自主赏析 阁夜/杜甫李凭箜篌引/李贺虞美人/李煜苏幕遮/周邦彦推荐作品

国殇/屈原燕歌行/高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菩萨蛮/温庭筠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散文之都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诗人有别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自主赏析 庖丁解牛/《庄子》项羽之死/司马迁阿房宫赋/杜牧推荐作品 西门豹冶邺/褚少孙大铁椎传/魏禧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六国论/苏洵自主赏析 伶官传序/欧阳修祭十二郎文/韩愈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推荐作品 狱中杂记/方苞陶庵梦忆序/张岱 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自主赏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项脊轩志/归有光推荐作品 游沙湖/苏轼 苦斋记/刘基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 24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诗人。出身于名门世族,26岁中进士,官至中书舍人。他的古体诗题材广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代表作《阿房宫赋》。 25冰叔,号裕斋。清朝散文家。清初,人称魏禧、侯方域、汪琬为散文三大家。魏禧与其兄祥、弟礼,都能文章,世称“三魏”。代表作《大铁锥传》。 26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并编写两部史书《新唐书》《新五代史》。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代表作《伶官传序》。 27退之,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其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鲜明简炼,新颖生动,风格雄健奔放,曲折自如,为古文运动树立了典范。代表作《祭十二郎文》。 28凤久,号灵皋,晚年又号望溪。曾因《南山集》案入狱,后被特赦。他是桐城派古文的创始人。为文主张一种“义法”,要求做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提倡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并讲求词语的“雅洁”。这些主张在当时很有影响。在实践中,方苞以及其他桐城派作者成就虽不很高,思想内容比较空虚,但大抵能够写得明白晓畅,在行文的结构、修辞方面有一些可取的地方。著有《望溪全集》。代表作《狱中杂记》。 29宗子,号陶庵,自称蜀人。他家自曾祖以来都是显官,服用奢华。明亡,隐居剡溪山中。他的文章多寄托着故国之思,著有《瑯環文集》《西湖梦寻》以及纪录明代三百年史事的《石匮书》。代表作《陶庵梦忆序》。 30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明代古文家,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被称为“唐宋派”。归有光散文继承欧阳修、曾巩的文风,有较大成就,且把家庭琐事引到古文中来,使散文扩大了表现范围。其散文记叙家人之谊,朋友之情,感情真挚,神态生动,风韵悠远。代表作《项脊轩志》。 31伯温,元末明初人。通经世之学,又精天文及兵法,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创立基业,封诚意伯,谥文成。代表作《苦斋记》。 1、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著名的《新乐府》《秦中吟》等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另一些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等,形象鲜明,情节连贯,语言优美,同样是脍炙人口的篇章。 2、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和汉代贾谊等人的诗赋,西汉刘向辑,东汉王逸作章句(对古书的分析解释)。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3、鲍照,字明远。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辞采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七言诗在鲍照那里有显著的发展,对于唐代作家颇有影响。代表作《拟行路难》。 4、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生当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之间,后半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诗风沉郁顿挫(思想感情低沉郁闷,语调音律停顿转折)。 5、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宋孝宗时赐进士出身,46岁入蜀,先后在王炎、范成大幕府中任职。光宗时官至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故乡。7、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 6、阮籍,字嗣宗,“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竹林七贤”之一。他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全力创作五言抒情诗。他的诗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晦地书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咏怀八十二首》。 8、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又称为“诗仙”。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

2019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选修) 诗歌部分 第一单元 一、白居易《长恨歌》 1.《长恨歌》中“,。,。”从黄昏到黎明,集中描写了唐玄宗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 2.《长恨歌》中表现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迷恋已经引起公愤的句子是:“, 。” 3.《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寄志托物重申誓言的诗句是:,。 4. 文中描写杨贵妃天生丽质(貌美)的句子是:,。 5.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两个表示情愿相爱永不变心的诗句,这两个诗句是,。 6. 表现贵妃对玄宗绵绵不尽的相思的句子是: 7..渲染出凄凉情景的句子是:,。 二、屈原《湘夫人》 1.《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 2.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就是化用《湘夫人》中的““,。”两句诗。 3.“,。”两句诗表现湘君离开期约地点时劝自己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自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生活永不放弃的执着。 4.“,。”写湘君把外衣抛到江中去,把单衣丢在澧水旁。是希望湘夫人能知道他曾经来过。 5.《湘夫人》中运用比兴手法写湘君不敢对湘夫人表白心迹的句子是:, 。 6.《湘夫人》中,湘君抛弃湘夫人的赠礼,显现出绝望情绪的句子是:, 。 三、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

1.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 2.李白的《行路难》用比喻手法表达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的两句诗是 “,。” 3. 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4.《拟行路难》(其四)中表现作者极度矛盾和忍辱负重的句子:, 。 5.《拟行路难》(其四)中的“,。”以浅近的比喻说明复杂的现实内容。 6.“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四、杜甫《蜀相》 1.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 2.《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3.《蜀相》中以乐景写哀情,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的两句诗是“,。” 4.《蜀相》中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的庄严肃穆气氛的诗句是“,。” 5.《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 6.杜甫《蜀相》中的“,。”以高度凝练、精辟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 7.《蜀相》结尾两句“,。”,作者对诸葛亮的思表达了无限的哀思,对于他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统一中原的天下大计,深表痛惜。 8.姜夔《扬州慢》词序中“寒水自碧”一句与杜甫《蜀相》中的“”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陆游《书愤》 1.《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 “,。” 2.《书愤》记述两次抗金胜仗的句子“,。” 3.《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 4.《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军容画面的诗句是 “,。” 5.《书愤》同是歌咏诸葛亮,杜甫《蜀相》中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注重他的丰功伟绩;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附答案)73782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选修) 第一单元 一、白居易《长恨歌》 1.《长恨歌》中“,。,。”从黄昏到黎明,集中描写了唐玄宗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 2.《长恨歌》中表现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迷恋已经引起公愤的句子是:“, 。” 3.《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寄志托物重申誓言的诗句是:,。 4. 文中描写杨贵妃天生丽质(貌美)的句子是:,。 5.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两个表示情愿相爱永不变心的诗句,这两个诗句是,。 6. 表现贵妃对玄宗绵绵不尽的相思的句子是: 7..渲染出凄凉情景的句子是:,。 二、屈原《湘夫人》 1.《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 2.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就是化用《湘夫人》中的““,。”两句诗。 3.“,。”两句诗表现湘君离开期约地点时劝自己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自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生活永不放弃的执着。 4.“,。”写湘君把外衣抛到江中去,把单衣丢在澧水旁。是希望湘夫人能知道他曾经来过。 5.《湘夫人》中运用比兴手法写湘君不敢对湘夫人表白心迹的句子是:, 。 6.《湘夫人》中,湘君抛弃湘夫人的赠礼,显现出绝望情绪的句子是:, 。 三、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 1.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 2.李白的《行路难》用比喻手法表达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的两句诗是 “,。” 3. 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4.《拟行路难》(其四)中表现作者极度矛盾和忍辱负重的句子:, 。 5.《拟行路难》(其四)中的“,。”以浅近的比喻说明复杂的现实内容。 6.“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四、杜甫《蜀相》 1.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 2.《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3.《蜀相》中以乐景写哀情,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的两句诗是“,。” 4.《蜀相》中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的庄严肃穆气氛的诗句是“,。” 5.《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 6.杜甫《蜀相》中的“,。”以高度凝练、精辟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 7.《蜀相》结尾两句“,。”,作者对诸葛亮的思表达了无限的哀思,对于他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统一中原的天下大计,深表痛惜。 8.姜夔《扬州慢》词序中“寒水自碧”一句与杜甫《蜀相》中的“”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陆游《书愤》 1.《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 “,。” 2.《书愤》记述两次抗金胜仗的句子“,。” 3.《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 4.《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军容画面的诗句是 “,。” 5.《书愤》同是歌咏诸葛亮,杜甫《蜀相》中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注重他的丰功伟绩;陆游《书愤》中的“,。”注重他的精神品格。 6.《书愤》中描述陆游青壮年时期的战斗生活的句子是:“,。” 六、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全册)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诗歌意象,梳理作品脉络,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旨;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不同朝代不同流派诗人的代表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优美的诗歌作品进行赏析指导;培养学生自主赏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对诗歌进行多元化的富有创意的解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领悟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歌。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讨论式教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历史悠久。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古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成诗歌。这些诗歌已经流传了千百年。那么,我们如何穿越时空去理解那些诗歌的内容和主旨呢?其实古人已经摸索和总结了很多的诗歌鉴赏理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两千多年前的孟子所提出的重要的诗歌鉴赏理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下面就让我们试着用自己的心灵来感受中国古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理论指导之一:以意逆志 ①“以意逆志”的赏析方法介绍: 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注:以,用;意,自己的切身体会;逆,推测;志,作者写作诗歌的本意) 这也就是说,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常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就是把自己当作诗人,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 ②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把这种鉴赏方法运用到具体的诗歌鉴赏中呢?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下面一首诗歌: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请同学们把这首诗歌有感情地齐读一遍。 2、大家想想:这首诗歌体现的是诗人怎样的愿望?你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这一点的?(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及时点评。)参考:①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写秋晚山景,借以表达作者对纯朴安静、放纵山林生活的热爱。诗人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清朗明净的月夜:松间的明月、石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溪中的渔舟有机地构成了一幅明丽的画图。 ②此诗为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雨后秋山明快舒朗、清新鲜洁的环境特点构成了全诗的基调。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及对理想境界之追求。 明月清泉,竹喧莲动,浣女归舟,层次鲜明,因果清晰,且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构成一幅清晰和谐的雨夜秋山图。 (以此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领悟:我们要正确把握一首诗歌的主旨,就得从正确解读诗歌文辞入手。) (幻灯显示)解读文辞,揣摩情意 3、历来评者认为此诗“诗中有画”,那么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图景让诗人如此向往归隐生活呢?试结合你的体验和感受描绘出诗中的画面。(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及时点评。) 以此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领悟:我们的人生体验对于欣赏古典诗歌也很有帮助。在正确解读诗歌文辞的基础上,再结合我们的体验去解读诗歌,我们就能真正领会到诗中的情趣 (幻灯显示)融入体验,体会情趣 教师进一步引导:其实,正是因为我们不断地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主观感受融入到诗歌当中,使诗歌获得一种恒久的生命力。“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有的诗句还生发出新的旨趣。如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总结归纳:在欣赏这首诗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学到了欣赏诗歌的一种基本方法,即孟子提出来的“以意逆志”。而且孟子在《孟子?万章上》说:“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对这种理论的理解。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幻灯显示)我们在解说诗歌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词义、字义,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地理解诗歌的主旨。(解读文辞,揣摩情意;融入体验,体会情趣;超越原意,推陈出新。) 三、理论指导之二:知人论世 刚才,我们重点从读者与诗歌作品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诗歌欣赏的方法,接下来,我们试着从作者层面——知人论世来欣赏诗歌。 ①“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介绍: 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地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 ②那么,我们怎样运用“知人论事”的鉴赏方法来鉴赏诗歌呢?课文中为我们归纳了几点? 明确:a、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的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提示:所谓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主要指的是作者一生的遭际、追求及理想、人格、品质等)b、弄清作品创作的具体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可结合题目和注释如例一诗) c、还要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 ③请欣赏李清照的《一剪梅》,运用“以意逆志”的诗歌理论推断此词的主旨。(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及时点评。)(幻灯显示,同时播放此词的歌曲)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我们在初中学过她的另一首优美的词《如梦令》(幻灯显示)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讨论1:两首词表达的情感以及作品风格有什么不同? 《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风格清新明快,不事雕琢,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剪梅》李清照写与她的丈夫赵明诚分别后的思念心情。文词清丽,意象蕴藉,抒发了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体现了哀婉悱恻的风格。 讨论2:导致诗人不同情感的原因是什么? 《如梦令》表达了她早期少女的那种天真、率真与浪漫的情趣和心境。 《一剪梅》是李清照写与她的丈夫赵明诚分别对其的绵绵思念。 由此引导学生明白:(幻灯显示)境遇不同,诗情有别 进一步引导:还有其他影响诗歌情感和诗歌风格的因素吗? 学生思考发言。其他学生及时纠错和补充。 明确:另外,诗歌能反映特定时代的风气和时代精神。我们在全面了解了作者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之后,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内容以及作品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如同为离别诗,汉末多离别的哀怨,而盛唐普遍呈现乐观的基调。 (幻灯显示)时代不同,精神迥异 总结归纳: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这就是“知人论世”是欣赏方法。(幻灯显示) 我们在欣赏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2、境遇不同,诗情有别(诗人一生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写于不同时期、地点的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感情基调和旨趣。)3、时代不同,精神迥异。 第二课时 一、自主鉴赏 下面,请大家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自主赏析本单元的一首杜甫诗歌《蜀相》(打开课本P14) ①朗诵全诗,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如何? 明确:感伤的、叹惋的。 ②诵读指导: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本第六单元测试题

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90分钟100分) 一、基础知识(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瓮报牖,仇爽.垲也爽:舒服。 B.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字:教……写字。 C.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方:方法。 D.得不焚,殆.有神护者殆:大概。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累:堆积。 B.迩.年狱讼,情稍重迩:远。 C.俾.困苦不可忍,然后导以取保俾:使。 D.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了:了解,明了。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料得清贫 ..辍飧饔以劳吏者..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C.吾小人 B.奸民久于狱,与胥卒为表里 .. ..D.大块假我以文章 5.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不次.岁月,异年谱也C.甚善。名.我固当 B.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D.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6.下列句子中的虚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B.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凡长安富豪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C.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D.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C.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B.早缫而绪,早织而缕D.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8.下面是对不同年龄的代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立②花甲③耄耋④始龀⑤弱冠⑥古稀⑦知命⑧不惑 A.④①⑤⑦⑧②③⑥C.④⑦⑤②⑧①⑥③ B.④⑦①⑧②⑤③⑥D.④⑤①⑧⑦②⑥③ 9.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代对人的称谓时常先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如“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 B.古代自称时则常用谦词,帝王则自称“孤”“寡人”,如“寡人之于国也”;而一般人则自称“愚”“仆”等,如“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报任安书》)。 C.古代若对他人不敬时常用贱称,如“小子”“竖子”等,如“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 D.古代在称谓前加“先”表示对逝者的尊称,如“妪,先大母婢也” (《项脊轩志》);在称谓前加“从”则表示叔伯关系,如《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10.补充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使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故哂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夫天地者,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3)会桃花之芳园,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4)借书满架,偃仰啸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有光《项脊轩志》) (5)三五之夜,明月半墙,__________________,风移影动,__________________。(归有光《项脊轩志》) 二、阅读鉴赏(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知识归纳

——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 第一单元 1、《长恨歌》——白居易 表现手法:以景衬情 思想内容:诗歌既对李、杨真挚爱情的歌颂,也有对明皇迷色误国的讽喻。 2、《湘夫人》——屈原 表现手法:比兴、铺陈 思想内容: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真实感情和美好愿望。 3、《拟行路难》——鲍照 表示手法:比兴 思想内容:表达了诗人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的遭受压抑的激愤之情。

4、《蜀相》——杜甫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思想手法:通过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壮志末酬,来表现自己的痛苦心情。 5、《书愤》——陆游 表现手法:对比、用典、白描 思想手法: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6、《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 表现手法:以景抒情 思想手法: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

7、《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表现手法:移情于物 思想手法:抒发了时光流逝,有志难酬和世无知音的寂寞。 8、《越中览古》——李白 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虚实结合 思想手法:表盛衰无常的感慨。 9、《一剪梅》——李清照 表现手法:以景抒情 思想手法:极言自己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苦。 10、《今别离》(其一)——黄遵宪 表现手法:对比

思想手法:以别离之苦写新事物和技术的昌明。 第二单元 1、《春江花月夜》——张苦虚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思想手法:抒发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遐想、探求和对人生的无限沉思和感叹。 2、《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表现手法:对比、用典 思想手法: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3、《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表现手法:想象、夸张、比喻、对比、衬托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情景式默写 教师版 班级姓名 1.《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寄志托物重申誓言的诗句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原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愁情的诗句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3.“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酌酒似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4.《蜀相》中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的庄严肃穆气氛的诗句是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5. 《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6. 《蜀相》中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7.《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8.《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军容画面的诗句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9.《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0.《咏怀八十二首(其一)》直抒胸臆点破忧思伤心的诗句是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11. 《杂诗十二首(其一)》运用移情修辞手法的诗句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12.《越中览古》表达作者对勾践的嘲讽和以地盛衰无常的感慨的诗句是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3.《一剪梅》中最能使人领略到女词人万千愁绪的诗句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4.《一剪梅》中词人惦念游子盼望锦书的遐想的诗句是云中谁记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5.《今别离》写出离别匆匆的句子是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16.《夜归鹿门歌》中诗人归鹿门所见景象的诗句是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息处。 17.《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8.《登岳阳楼》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的诗句是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19. 《登岳阳楼》描写洞庭的浩濣无边的诗句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0. 《登岳阳楼》描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的诗句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21.《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一词中表达今日“莫还乡”的缘故是未若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22.《积雨辋川庄作》中描写田家生活的诗句是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23. 《积雨辋川庄作》中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句是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24. 《积雨辋川庄作》中描写闲适恬静的禅寂生活的诗句是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25. 《积雨辋川庄作》中体现诗人淡泊名利的旷达心境的诗句是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26.《旅夜抒怀》中描写旅夜处境的诗句是细草微风岸,桅樯独夜舟。 27. 《旅夜抒怀》中以乐景写哀情的诗句是心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选修知识归纳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选修)知识归 纳 ――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 第一单元 1、《长恨歌》白居易 表现手法:以景衬情 思想内容:诗歌既对李、杨真挚爱情的歌颂,也有对明皇迷色误国的讽喻。 2、《湘夫人》屈原 表现手法:比兴、铺陈 思想内容: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真实感情和美好愿望。 3、《拟行路难》——鲍照 表示手法:比兴 思想内容:表达了诗人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的遭受压抑的激愤之情。 4、《蜀相》——杜甫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思想手法:通过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壮志末酬,来表现自己

的痛苦心情。 5、《书愤》陆游 表现手法:对比、用典、白描 思想手法: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6、《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 表现手法:以景抒情 思想手法: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 7、《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表现手法:移情于物 思想手法:抒发了时光流逝,有志难酬和世无知音的寂寞。 & 《越中览古》——李白表现手法:用 典、对比、虚实结合思想手法:表盛衰 无常的感慨。 9、《一剪梅》——李清照 表现手法:以景抒情 思想手法:极言自己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苦。 10、《今别离》(其一)一一黄遵宪

表现手法:对比 思想手法:以别离之苦写新事物和技术的昌明。 第二单元 1、《春江花月夜》张苦虚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 思想手法:抒发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遐想、探求和对人生的无限沉思和感叹。 2、《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表现手法:对比、用典思想手法:歌咏归 隐的情怀志趣。 3、《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表现手法:想象、夸张、比喻、对 比、衬托 思想手法:表现诗人对权贵的蔑视,对污浊社会的抗议,对自己崇高人格的护卫。 4、《登岳阳楼》——杜甫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今昔对比、虚 思想手法:抒发了自己年老多病、身世 凄凉的孤寂以及不能为多难国家对力的感慨。 5、《菩萨蛮》(其二)韦庄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教学计划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选修)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交流材料 单元分析与教学建议 一、关于教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所谓“置身诗境”,就是要求读者忘记周围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想象世界中。借助于自己的生活体会和审美体验,与诗人取得共鸣,达到美的享受。而“缘景明情”则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本单元所收录的九首诗歌也正是本着这一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准备以“示赏析”的《春江花月夜》鉴赏模式为标准,重点解决“自主赏析”中的四首诗歌。 作为“示赏析”的《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若虚吸收了南朝民歌的容和形式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以和谐的歌调,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的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婉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开拓了诗歌的意境。 而“自主赏析”中的四首诗歌也是各具特色:《夜归鹿门歌》歌咏了归隐后清闲淡素的情怀志趣,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真实;《梦游天姥吟留别》是白的一首记梦的游仙诗,写于唐天宝四年,是白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之感而做,梦中的奇景瑰丽变幻,给我们展示了雄伟的意境;《登楼》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人将爱国爱民的宽广胸襟与浩瀚的洞庭景色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宏大的意境;《菩萨蛮》则借描写江南的景色美、生活美、人物美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以及有家难回的愁苦之情。 至于“推荐作品”部分的四首诗歌,可以在学生掌握了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地阅读鉴赏,作为一种拓展的训练 二、关于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阅读中国古代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知识的积累。 2、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体味意境之美。 (二)、过程与方法 1、加强诵读涵咏,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散文名篇。 2、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以学生自主赏析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的浓厚兴趣,体味诗文中的意境和情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关于赏析教学的几点建议 1、指导学生合理利用工具书和资料,作好赏析前的准备。 这主要是就作者生平以及时代背景而言的。一篇优秀的作品,必定和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作品中的情感很多时候都是作者心的真实写照,如杜甫的《登楼》就是抒发作者晚年的身世飘零之感,如果学生不了解作者的一生,就不能很好地体会杜甫诗歌的写实特征,也很难体会作者的心境。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情景式默写及参考标准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情景式默写及参考答案

————————————————————————————————作者:————————————————————————————————日期: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 1.2《湘夫人》 1、《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愁情,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2、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就是化用《湘夫人》中的:“ _______,______”两句诗。 3、“_______,______”两句诗表现湘君离开期约地点时劝自己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自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生活永不放弃的执着。 4、“________,________”写湘君把外衣抛到江中去,把单衣丢在澧水旁。是希望湘夫人能知道他曾经来过。 1.3《拟行路难》 1、鲍照在《拟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其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2、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 3、在《拟行路难》中,作者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_______, ________”。 4、《拟行路难》中安慰自己要认命,不要忧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1.4《蜀相》 1、《蜀相》中,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衬托出的庄严肃穆气氛,并抒发凭吊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2、《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抱负的句子是:,。 3、《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4、《蜀相》中,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把一种追思缅想情意,作了极为深微的表达并奠定了全诗“沈挚悲壮”的的句子 是:,。 2.1《春江花月夜》

【知识整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整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言知识整理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砉然向.然 2、技盖.至此乎 3、善.刀而藏之 4、骑皆伏.曰 5、乌江亭长檥.船待 6、往往阳狂垢污 7、扣其乡及姓字 8、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9、皆不幸早世 10、敛不凭其棺11、少纵则逝矣 12、駴駴为野人13、既然已 14、早缫而绪15、鼓瑟希 16、暮春者,春服既成 17、序天伦之乐事 18、而母立于兹19、覆之以茆 20、楛竹之笋21、其槚荼亦苦于常荼 22、燕坐于华堂之上 23、籍柔覆温之躯 24、终葬先人之兆25、与可没于陈州同 26、前十有九年27、零丁孤苦 28、少有连,必多方钩致 29、暴秦之欲无厌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 1、信造化之尤物 2、与江山相发挥 3、其间一日阻风不行 4、所见无非牛者 5、依乎天理 6、因其固然 7、虽然,每至于族 8、吾见其难为9、视为止,行为迟 10、期山东为三处11、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12、左右皆泣13、地方千里 14、各抱地势,钩

心斗角 15、隔离天日 16、韩魏之经营17、齐楚之精英 18、可怜焦土 19、而气候不齐 20、欲以此驰骋当世 21、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22、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色 23、使从事于其间 24、七省好事者皆来学 25、长子灿七岁,少同学 26、吾始闻汝名,以为豪 27、其实亦百倍 28、思厥先祖父29、然后得一夕安寝 30、至于颠覆31、可谓智力孤危 32、刺客不行33、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34、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35、与其所以失之者 36、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37、至于誓天断发 38、明年,丞相薨 39、又可冀其成立也 40、而齿牙动摇41、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42、吾将以为袜43、而心识其所以然 44、余叩所以45、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 46、然后得死47、吾辈无生理 48、一寒士乡试中式 49、既然已,勿动勿虑 50、不抑耗其实而已 51、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52、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选修知识归纳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选修)知识归纳——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 第一单元 1、《长恨歌》——白居易 表现手法:以景衬情 思想内容:诗歌既对李、杨真挚爱情的歌颂,也有对明皇迷色误国的讽喻。 2、《湘夫人》——屈原 表现手法:比兴、铺陈 思想内容: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真实感情和美好愿望。 3、《拟行路难》——鲍照 表示手法:比兴 思想内容:表达了诗人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的遭受压抑的激愤之情。 4、《蜀相》——杜甫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思想手法:通过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壮志末酬,来表现自己的痛苦心情。 5、《书愤》——陆游 表现手法:对比、用典、白描 思想手法: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6、《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 表现手法:以景抒情 思想手法: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 7、《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表现手法:移情于物 思想手法:抒发了时光流逝,有志难酬和世无知音的寂寞。 8、《越中览古》——李白 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虚实结合 思想手法:表盛衰无常的感慨。 9、《一剪梅》——李清照

表现手法:以景抒情 思想手法:极言自己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苦。 10、《今别离》(其一)——黄遵宪 表现手法:对比 思想手法:以别离之苦写新事物和技术的昌明。 第二单元 1、《春江花月夜》——张苦虚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思想手法:抒发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遐想、探求和对人生的无限沉思和感叹。 2、《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表现手法:对比、用典 思想手法: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3、《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表现手法:想象、夸张、比喻、对比、衬托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梳理 (一)成语梳理 1.《庖丁解牛》 目无全牛:开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游刃有余:形容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切中肯綮: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 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现指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善刀而藏:将刀擦拭干净收起来。比喻有所收敛、适可而止或自藏其才而不炫露。 2.《项羽之死》 四面楚歌: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望风披靡:披靡,草木随风倒伏。草一遇到风就倒伏。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没有交锋就溃散了。比喻军队毫无斗志。 3.《阿房宫赋》 钩心斗角:原指宫室结构精巧工致,后用来指各用心机.互相排挤。也作勾心斗角。 锱铢必较:锱、铢,都是占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4.《文与可画筼筜偃竹记》 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也说成竹在胸。 贻人口实:贻,遗留;口实,话柄。指做事或说话不小心,给人家留下了话柄。 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溜过去了,形容时间、机会等极易失去。 5.《六国论》 抱薪救火:比喻因为方法不对,虽然有心消灭祸患,结果反而使祸患扩大。 披荆斩棘: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6.《陶庵梦忆序》 雕虫小技:雕,雕刻;虫,指鸟虫书,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 7.《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浮生若梦:浮生,空虚不实的人生;若,像。把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 8.《项脊轩志》 万籁俱寂: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9.《苦斋记》 膏粱之子:膏粱,肥肉和细粮,泛指精美的饮食、代指富贵生活。比喻富贵人家过惯享乐生活的子弟。 (二)文化知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