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3年版测量放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3年版测量放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专项方案

工程名称:万科天誉花园二期

专项名称:工程测量放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六月

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测量放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会签页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编制目的: 1

3、编制依据: 1

4、测量施工人员配置: 1

5、测量仪器设备计划:1

6、施测原则:2

7、测量放线前的准备工作:2

8、测量控制2

9、测量质量保证5

10、测量计算5

11、沉降观测及垂直度观测5

12、本工程施工测量主要规范要求6

1、工程概况:

工程基本概况如下(表1):

1.1、建筑功能、规模、面积与层高:

本工程为超高层酒店式公寓(Soho)、保障房、集中商业和幼儿园,总建筑面积:109607m2,栋号分别为10栋A 座、10栋B座、商业和幼儿园,其中:超高层酒店式公寓建筑面积为38556 m2,保障房建筑面积为23392m2 、集中商业建筑面积:16297.14m2 。建筑总高度分别为149.95m、97.85m、14.10m、11.35m。

1.2、甲方提供的轴线、标高测量控制坐标点见下表:

2、编制目的:

施工测量是把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要求以一定的精度测没在地面上,作为施工的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以衔接和指导各工序间的施工。施工测量工作与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有着密切的联系。测量人员必须了解设计的内容、性质及其对测量工作的精度要求,熟悉图纸上的尺寸和高程数据,了解施工的全过程,并掌握施工现场的变动情况,使施工测量工作能够与施工密切配合。

为了保证龙岗新老西改造项目5#-2地块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指导现场施工测量,保证测量精度,确保工程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3、编制依据:

3.1、龙岗新老西改造项目5#-2地块工程施工图;

3.2、《万科天誉花园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4、《建筑施工测量手册》;

3.5、企业施工工艺标准(华建公司)

3.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4

5、测量仪器设备计划:

上表中所提及的测量仪器与用具,根据有关规定,送到相关检测单位进行校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施测原则:

6.1、认真学习执行国家法令、政策与法规。明确一切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宗旨;

6.2、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6.3、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6.4、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6.5、测法要科学、简捷,仪器选用要恰当,使用要精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6.6、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7、测量放线前的准备工作:

7.1.全站仪、水准仪、垂准仪、钢卷尺等所有测量仪器均必须经过市计量检测单位检定,并持有检定合格证书并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

7.2、施测人员测量前必须到现场踏勘,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复核测量控制点及水准点,保证测量工作的正常进行,提前编制施工测量方案;

7.3.熟悉并核对设计图纸中各分部之间的尺寸关系,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提请设计确认

7.4.施测人员必须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学习测量规范,充分掌握轴线、尺寸、标高和现场条件,对各设计图纸的有关尺寸及测设数据应仔细校对,必要时将图纸上主要尺寸摘抄于施测记录本上,以便随时查找使用。

7.5.了解施工工序安排,从土建工程施工顺序、施工进度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该建筑物主控轴线的位置和测量放线的先后次序、时间安排。

7.6.施测人员必须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施测方案,测设方法,测设数据计算和绘制测设草图,以此来保证工程各部位按图施工

7.7.根据甲方提供的坐标点,用CAD算出控制坐标,建立轴线控制网及水准点,做到既便于大面积控制,又利于长期保留应用,同时要防止中途视线受阻和坐标破坏受损。

8、测量控制

8.1、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总平面图内坐标点形成四边形进行控制,将控制点引测至场内。

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高程控制点数据:根据总平面图提供的各建筑物(高程)向建筑物四周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北侧1个,南侧2个,距离基坑至少5m,埋于土层0.5m以下或设于周围永久建筑物上。

控制点放样采用极坐标法,为便于复测,控制点的布置均成直线型。(附图一、二、三)

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并且每月复核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

8.2、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

地面控制点布设完后,转角处线采用2″级电子经纬仪进行复测。各控制线间距离采用全站仪检测,经校核无误后进行施测。

8.2.1、基础施工轴线控制:

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采用三点成一线及转直角复测),再按投测控制线引放其它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控制轴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基础施工(即±0.000以下)采用悬吊钢尺法将标高导入护坡桩上,且基坑四周不低于6点,校核无误后方可引测其它控制标高点,必须两点以上后视且两后视点标高差在规定范围之内。

土方开挖前,根据控制桩放出基础承台的上口线,以此控制开挖尺寸和边坡坡度。

垫层做好后,根据图纸所提供的坐标,算出承台、核心筒、集水坑等的坐标,经校核无误后,投测到垫层面上,弹出墨线,钉上水泥钉,作为砖砌胎膜的依据。

8.2.2、±0.000以上施工:

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其它细部轴线。±0.000以上高程传递,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若竖直方向有突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时,也同样采用悬吊钢尺法。每层高度上至少设两个以上水准点,两次导入误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则独立施测两次。每层均采用首层统一高程点向上传递,不得逐层向上丈量,且层层校核,±0.000以上结构采用横向多次混凝土浇筑施工,在固定的竖向钢筋上抄测结构0.500mm控制点,以供结构施工标高控制,且必须校核无误。

各层平面放出的细部小线,特别是柱、剪力墙的控制线必须校核无误,以便检查结构浇筑质量和以后的进一步施工。

二次结构施工以原有控制轴线为准,引放其它墙体、门窗洞口尺寸。外窗洞口,采用经纬仪投测,以贯通控制线于外立面上,窗洞口标高的各层50线控制且外立面水平弹出贯通控制线,周圈闭合,保证窗口位置正确,上下垂直,左右对称一致。

室内装饰面施工时,平面控制仍以结构施工控制线为依据,标高控制引测建筑1000标高线,要进行校核。

外墙壁饰面施工时,以放样图为依据,以外门窗洞口,四大角上下贯通控制线为准,弹出方格网控制线(方格网大小以饰面石材尺寸而定)。

8.3、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8.3.1、基础工程

将DJ2经纬仪架设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线各不得少于二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

在垫层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线为准,校测轴线控制桩无误后,再用经纬仪以正倒镜挑直法投测各主控线。

垫层上建筑物轮廓轴线投测闭合,经校测合格后,用墨线详细弹出各细部轴线承台、柱、墙体、楼梯、电梯并在相应边角,用红油漆以三角形式标注清楚。

8.3.2、±0.000以下部分标高控制

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士0.000以下标高的传递施工时用钢尺配合水准仪将标高传递到基坑内,以此标高为依据,进行坑底抄平。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便于使用和保存的位置,根据基坑情况,在基坑内将其引测至基坑外围砖胎模内侧壁,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于施工中使用。墙、柱拆模后,应在墙柱立面抄测出建筑1000线。

8.3.3、地上结构施工(±0.000以上)

8.4、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基础底板混凝土及地下层顶板浇筑完毕后,根据场地平面控制网,校测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后,使用经纬仪将轴控线引弹到结构外立面上(墙体)及伐板上,同时以钢尺测弹出所有轴线及柱、楼梯梁柱、电梯墙轴线及外边线,

同时在每条轴线外500处弹出控制线。

楼层上部结构轴线垂直控制,采用在楼层结构相同的部位留200×200的放线洞口以便进行竖向轴线投测。预留洞不得偏位,且不能被掩盖,保证上下通视。

地下一层楼面的轴网须认真校核,经复核验收方可向上投测。

地下二层楼面基点上不得堆放料具,平常以木板覆盖钉牢并定期检查,以防破坏。

平面控制网根据结构平面确定,尽量避开墙体,保证通视。

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先定主控轴,再进行轴网加密。控制轴线满足下列条件:建筑物外轮廓线、施工段分界轴线、楼梯间电梯间两侧轴线。

8.5、基准线竖向投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1、竖向投测精度取决于测量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设备的技术的状态。从这两方面着手控制投测精度。

2、测量人员经技术培训,持证上岗。

3、测量人员施测前认真理解方案。

4、仪器需有检定合格证。

8.6、竖向投测程序

1、架设仪器于各层放线孔,将控制点引至楼层。

2、轴线点投测到楼层后,用光学经纬仪进行放线。

3、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细部放线。

室内应把建筑物轮廓轴线和电梯井轴线的投测作为关键部位,为了有效控制各层轴线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并达到在装修阶段仍能以结构控制线为依据测定,要求在施工层的放线中弹放下列控制线:所有细部轴线、柱外框、电梯墙体边线轴线等,并设置偏轴线500的控制线。

8.7、测量精度要求

1)、距离测量精度:1/5000;

2)、测角允许偏差:20″;

8.8、垂直度控制

结构施工中每层框架柱及梁板混凝土施工完毕,应检测建筑四大角偏差并记录,并弹出竖向轴线;填充墙体砌筑后也应测量外墙垂直偏差记录及并每层检查门窗洞口净空尺寸偏差,同一外立面同层窗洞口高低偏差及各层同一部位窗洞口水平位移,弹外墙窗口边线竖直通线。

8.9、竖向测量允许误差

层间:2.5mm;

全高:3H/10000,且不应大于±10mm;

依据现场内永久标高控制点,每段在外墙设置3个标高控制点,一层控制点相对标高为+0.50米,以上各层均以此标高线直接用50米钢尺向上传递,每层误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向室内引测+0.50米水平控制线,抄平时,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设范围内中心位置,并进行精密安平。

8.10、标高传递技术要求

1)、标高引至楼层后,进行闭合复测。

2)、钢尺需有检定合格证。

3)、钢尺读数进行温差修正。

标高允许误差:

1)、层高:±2mm;

2)、全高:3H/10000,且不应大于±10mm;

标高传递注意事项:

1)、标高基准点的确定非常重要,标高传递前,必须进行复核。

2)、标高基准点需要妥善保护。

5)、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

建筑物大角铅直度的控制:

首层结构施工完成后,分别在距大角两侧30cm处外墙上(或轴线上),各弹出一条竖直线,并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作为上层梁板支模板的控制线。上层梁柱支模板时,以此线校准模板边缘位置,以保证柱角与下一层柱角在同一铅直线上。以此层层传递,从而保证建筑物大角的垂直度。

柱、墙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

为了保证剪力墙和柱子的位置正确以及后续填充墙及装饰施工的及时插入,放线时首先根据轴线放测出板墙、柱位置,弹出板墙及柱边线,然后放测出墙柱50cm的控制线,并和轴线一样标记红三角,每个房间内每条轴线红三角的个数不少于两个。在该层墙、柱施工完后要及时将控制线投测到墙、柱面上,以便用于检查钢筋和墙体偏差情况,以及满足装饰施工测量的需要。

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在结构施工中,在电梯井底以控制轴线为准弹测出井筒500cm控制线和电梯井中心线,并用红三角标识。在后续的施工中,每层都要根据控制轴线放出电梯井中心线,并投测到侧面上用红三角标识。

9、测量质量保证

本工程将测量小组分为放线操作与复核小组,组织机构分开,独立操作,接受技术科的检查,确认无误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并做好验收手续。具体工作如下:

1)、验线的依据要原始、正确、有效,主要是设计图纸、变更通知和初始测点位(如坐标、标高)应为原始资料。2)、验线使用的仪器和钢尺,要按计量法有关规定进行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在作控制主轴线丈量距离时,钢尺的两端保持水平,拉力在每30米保持10公斤。

9.1 正确使用测量仪器

9.1.1 测站应尽量选在安全的地方。

9.1.2安置脚架时要选好三足方向,架高应适当、架首概略水平,仪器放在架首上应立即旋紧连接螺旋。仪器安置好以后必须有人看护,不得离开。操作时要避免用手直接触摸物镜、目镜。烈日下或有小雨时应打伞遮蔽。测量仪器严禁浇水淋雨,如被小雨淋湿后要及时送到安全地方吹干。近距离迁站,应将望远镜立直(物镜朝下)、各部制动螺旋微微旋紧,脚架合拢后,置于胸前一只手携脚架于肋下,一只手紧握基座。观测结束后仪器入箱前,应先将调平脚螺旋和制动螺旋退回到正常位置,再按出箱时的状态就位入箱。

9.2 水准仪、全站仪根据使用情况,每隔2~3个月进行一次自行校核。

9.3 测量记录

9.3.1 测量记录应作到原始、完整、字迹工整。

9.3.2测量记录应在现场填写清楚,不允许先写在草稿纸上在转抄,以免转抄错误;记录中的错误数据,应将错数画一斜线,将正确数字写在错数字的上方,以保持记录的“原始性”。

9.3.3字迹要工整、清楚。相应的数字及小数点应左右成列、上下成行、一一对齐。记录中数字的位数应反映观测精度。

9.3.4记录过程中的简单计算,应在现场进行,并做校核。草图等应在现场绘制,其方向、有关数据等应标注清楚。

9.3.5测量记录,应妥善保管,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并上报监理审核。

10、测量计算

10.1 图纸上的数据和外业观测数据是计算工作的依据,计算前应仔细逐项校核,以保证计算依据准确性。

10.2 计算中应做到步步校核,每项计算应在前者数据经校核无误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数据的计算。

11、沉降观测及垂直度观测

11.1沉降观测:要坚持“三固定”原则,即测量人员、测量路线、测量仪器必须固定。沉降观测的基准点高程的首次观测应在首层施工完毕后进行,初读数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核准确认。

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的平面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可操作性,方便保管和维护,详见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和节点大样图。

观测次数:首层施工完毕即观测一次,以后每施工一层,观测一次,主体结束后每一个月观测一次,工程竣工后第一年观测不少于4次,第二年观测不少于2次,以后每年1次,直至下沉稳定,观测结果及时绘制成曲线。如

发现异常现象,要增加观测次数,并及时通知监理、建设、设计院等单位。

高层建筑:如工程为高层或超高层建筑,要求由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专业测量单位进行沉降观测,对项目的观测实行双重校对和控制。及时完善沉降观测曲线,要经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确认后,方可终止观测。

11.2垂直度观测:本工程垂直度观测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由以下几个轴线进行测控:

各栋号的外墙大角

进行垂直度观测时,在以上设置观测的轴线位置处,每层主体施工完毕后立即安排吊线、弹墨线,并进行测量,同时将测量结果如实填写至垂直度观测记录中。

1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