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附五套精选试卷)语文人教部编版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精选习题

(附五套精选试卷)语文人教部编版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精选习题

综合性学习小专题少年正是读书时

1.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一:举办“我与名著之间的故事”交流会

活动形式二:举行读书报告会;

活动形式三:举行“我爱读书”征文比赛。

(2)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较少能沉浸书中,去领悟文字的魅力。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明平时也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

示例:小明,在手机、电脑上阅读虽然更快捷、更方便,但长期采用这种阅读方式会使我们的心态浮躁,对我们的眼睛伤害也很大。阅读纸质书籍,能使我们沉浸于优美的文字之中,放飞想象,陶冶情操。我们何不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有称呼、表述得体,答出网络阅读的不足,答出纸质阅读的好处,意思对即可) 2.阅读如阳光围绕着我们,如朋友陪伴着我们。在我们伤心绝望之时,它是我们心灵的一剂良药。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课外阅读状况调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有同学在学校论坛里发起了关于阅读兴趣的调查,绘制了以下表格。请仔细阅读表格中的数据,说说你的发现。

中学生阅读兴趣统计表

示例:中学生倾向于阅读消遣性、刺激性的读物,对文学名著的兴趣不高。

(2)小宁同学在论坛里发了下面的帖子,请你在“回复”中劝说她积极地阅读名著。

【帖子】我觉得名著都是长篇大论,读起来太费劲,还是看漫画比较轻松。

回复:示例:小宁,阅读名著不仅仅是享受故事情节带来的轻松愉快,我们还可以在书里体验不同的人生,提高自己的修养,丰富自己的见识,陶冶自己的情操。让我们一起阅读名著,好吗?

(3)同学们就名著阅读的问题发表了很多看法,以下是某同学发表的帖子。请仔细阅读后,也发表一组帖子。

【帖子组一】《格列佛游记》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奇妙无穷的想象力,在荒诞的情节中包含着辛辣的讽刺,对当时英国的政治弊端做了无情的批判。

【帖子组二】示例:《西游记》中的唐僧虽然手无缚鸡之力,很多时候糊里糊涂,不辨是非,一味地以慈悲为怀。但是他心地善良,信仰坚定,面对取经路上的艰难险阻和妖魔鬼怪,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3.为激发同学们阅读经典的兴趣,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与经典同行,与好书为伴”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示例:读最经典的书,做有根基的人。

(2)关于阅读,有很多的名言警句,请你写出一句。

示例一: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示例二: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别林斯基)

(3)各小组要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对此次活动的感悟,已经写出了上联,请你为其补出下联。

上联:阅经典传承文化瑰宝

下联:示例一:读好书塑造精彩人生。示例二:品名著提升道德修养。示例三:品佳作弘扬民族精神。(对仗工整即可)

(4)如果你来主持本次活动,你会采取哪些活动形式?(说出三种以上)

示例:开展读书问卷调查;请新华书店相关工作人员到学校办一次书展;请作家作一场“走进名著”报告会;在全校(或班级)举办“读书交流会”或“读书演讲会”;举行“名著走向舞台”话剧表演;举行名著知识竞赛;“读书故事”大家讲;“读书经验谈”专题墙报展。

(5)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段开场白。

示例一:同学们,阅读文学名著,能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让“好读书,读好书”成为我们生活的习惯,让我们在古今中外的名著海洋中遨游吧!示例二:同学们,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书籍在你寂寞时陪伴着你,在失败时给你鼓励,在伤心时给你安慰。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书籍吧!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运用(30分)

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10分)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

②晓战随金鼓,。(《塞下曲》)

③,燕然未勒归无计。

④,五月人倍忙。

⑤,灵旗空际看。(《别云间》)

⑥青树翠蔓,。(柳宗元《小石潭记》)

⑦,似曾相识燕归来。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岳阳楼记》《记承天寺夜游》《醉翁亭记》的作者分别是苏轼、范仲淹和欧阳修,他们都是宋代著名文学家。B.《社戏》《藤野先生》《故乡》《孔乙己》都是鲁迅先生的小说。

C.俄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

D.“我自己做的事,我自己当!我只要求法律允许我照约执行处罚。”这句台词既表现了夏洛克的精明,又显示了他的愚蠢。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心态平和、性格开朗、胸怀宽广的人比那些愁眉苦脸、孤独紧张、忧心忡忡

....的人出现精神疾患的概率要少50%。

B.对手在战略上的调整使该公司必须作出选择:要么联手业内巨头,强势逼宫,使

对手就范;要么急流勇退

....,套现获利,回归软件市场。

C.自第三分钟朴智星被断球后,曼联队在五分钟内竟然无法控制局面,而阿森纳队

排山倒海

....般地高速狂攻,压得曼联喘不过气来。

D.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

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

....,丢掉了原著的灵魂。

4、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全部正确的一项( )(2分)

A.庖.代(bāo)杀戮.(lù)侃.侃(kǎn)深谙.(yīn)

B.绽.开(zhàn)玉帛.(bó)始龀.(chèng)驾驭.(yù)

C.娴.熟(xián)考妣.(bǐ)吮.吸(shǔn)累.赘(léi)

D.攘.除(rǎng)匿.名(nì)间.进(jiàn)倭.瓜(wō)

5.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6分)

汉字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汉字书法具有其他语言文字无可比nǐ( )的美感,或古朴或拙趣,或厚重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2)划线的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3)请仿照前后的句式,将横线处续写完整。(2分)

6.(2分) 口语交际

“浩浩荡荡硕项湖,芳香千亩樱花园”硕项湖生态湿地公园已逐渐成为灌南一景。假如你正带领外地亲戚走到湖畔,你将如何向客人介绍硕项湖生态湿地公园?请你当一回小导游。

7.名著阅读(4分)

(1)保尔是在什么情况下想要自杀的?当他控制住自己后作出了哪两个决定开始了新的人生?

(2)祥子从老马、小马的遭遇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2分)

二、理解·赏析(60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8.(3分)这首诗中,“浮云”和“最高层”的寓意分别是什么?

9.(3分)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的后两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甲】治水之法,……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乙】无敢言时政者。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①之地顾左右曰:“趣②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童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留中者数月。尝曰:“此人可方③比干,第④朕非纣耳。

【海瑞上疏的背景】:明世宗当政期间,不理朝政,专心设坛求佛,以求长生不老。朝廷官员没有人敢议论朝政。海瑞却在奏疏中尖锐的批评皇帝,指出错误。

【注释】①抵:扔。②趣:赶快。③方,等同。④第:但是。

10.用“/”划分句子停顿。(划三处,3分)

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盖.地有高低(2)事可举.(3)此人素.有痴名(4)少顷

..复取读之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2)童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13.请你分别说说甲、乙两文中海瑞的形象。(4分)

(三)阅读《简爱》片段,完成13—15题(12分)

“我的可爱的孩子们,”这位黑大理石般的牧师悲切地继续说下去,“……这个本可以成为上帝自己羔羊的女孩子,……是一个——说谎者!”……

“我是从她的恩人,一位廉诚慈善的太太那儿知道的。……这位不幸的姑娘……这种行为那么恶劣,那么可怕,……教师们,校长们,我请求你们不要让她周围成为一潭死水。”……

“让她在那条凳子上再站半个小时,在今天的其余时间里,不要同她说话。”

于是我就这么高高地站着。而我曾说过,我不能忍受双脚站立于房间正中的耻辱,但此刻我却站在耻辱台上示众。我的感触非语言所能形容。但是正当全体起立,使我呼吸困难,喉头紧缩的时候,一位姑娘走上前来,

乎寻常的感觉!这种新感觉给予我多大的支持!仿佛一位殉道者、一个英雄走过一个奴隶或者牺牲者的身边,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3分)

15.选段中的“我”有什么样的形象特点?文段中的海伦是个怎样的小姑娘?(6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为人生准备“压舱石”》,完成16-18题。(10分)

为人生准备“压舱石”

①在犹太民族,母亲要在《圣经》上抹蜂蜜让孩子去舔书本上的蜜,目的是要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让孩子从小树立观念:书本是甜的,而且书中有智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项调查,犹太民族人均每年阅读65本书。读书兴趣浓厚,犹太人将读书视作生命的一部分,因此才造就了如此令人羡慕的读书风景。

②的确,读书有了热情,持之以恒才能顺理成章。但是,单单有兴趣,读书未必一定有收获,关键得读好书。按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的说法,读书是要为自己准备“压舱石”——诚如空船航行时,为防翻船须备“压舱石”一样。读书该选择怎样的“压舱石”呢?或许各有各的说法,但文学、史学、哲学、宗教、伦理、艺术等人文学的经典必是“压舱石”的精髓。因为古往今来的文化精神、人格理想和思想艺术的原创性,大都蕴含在经典作品之中。如果说,读书使人渐由遮蔽走向澄明的话,那么阅读经典便可有效缩短这中间的距离。比如阅读历史,不仅让读书人获取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历史学看问题的方法,从而使之转变成改造世界的

现实力量。唯有常读经典,多读经典,才能驱使人们培养理想情怀,树立凌云之志。这便是经典的“压舱石”效应。

③阅读经典,还需与经典的阅读方法相匹配。约翰·罗斯金在《芝麻与百合》里有这样一段话:“当你去读一本好书时,你必须问问自己,‘我能像一位澳大利亚的矿工那样适于自己的工作么?我的十字镐和铲子都就绪了么?我自己准备妥帖了么?我的袖子是否已经卷到双肘,我的呼吸是否匀称,我的心情是否正常?’……这样多问问极有好处,因为既然你所要寻求的金属就是作者的心灵与深意,那么他的语言便是你要获得金属前必须敲碎和冶炼的岩石。你的十字镐是你自己的专心、机智与学问;你的熔矿炉是你自己的善于思考的灵魂。”是啊,有好的书籍相伴,有好的态度相生,有好的思考相随,又何愁不能在开掘的矿渣中拣到“纯净的宝石”呢?

④读书绝无止境。以智慧闻名于世的苏格拉底,在70岁时还自认什么都不知道。这固然是他的谦逊,却更是他的智慧。不论是谁,若想懂得自己生活的世界,哪怕一点点,就请您保持永不枯竭的读书兴趣,保护好属于自己的“压舱石”。不断充实自己的大脑。

⑤让心灵俯就经典,让经典滋养灵魂,积累底蕴,振奋精神,修身明理,洞悉人生。这样,我们的精神世界就能领悟时代使命,并进而笃行之。(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6.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7.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8.下列哪个材料可以用作第④段的理论论据?为什么?(3分)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②书卷多情似敌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五)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17分)

回家 [美]皮特·哈米尔

①几年前,我在纽约格林威治村遇到一个姑娘,就是从她那里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也许是一个神秘的民间传说,每隔几年重复出现,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重新流传。然而我仍然愿意相信它确实在某时某地发生过。②他们要到劳德戴尔要塞去-----共三个小伙子和三个姑娘----上公共汽车时,他们拎着纸袋,里面装有三明治和葡萄酒,梦想见到金色的沙滩和大海的潮汐。这时,纽约灰暗而寒冷的春天已经在他们身后消失。

③公共汽车驶过新泽西州时,他们开始注意到文戈。文戈坐在他们前面,衣着简朴,但不很合身。他坐在那里,从来没有动一下,满是灰尘的脸上看不出他的实际年龄。他一直咬着嘴唇,表情冷漠,一语不发。④深夜,汽车抵达华盛顿郊外,在霍华德·约翰逊饭店停下。大家都下了车,只有文戈坐在座位上像生了根似的一动也不动。几个小伙子感到奇怪,试图猜想他的身世:也许他是一个船长,也许是抛下妻子,离家出走的人,也许是一个回家的老兵。他们回到车上时,一个姑娘坐在他身边,作了自我介绍。⑤“我们要到佛罗里达去,”她欣喜地说,“听说那儿真美。”⑥“是的。”他平静地说,仿佛他想起了曾极力忘掉的事情。⑦“想喝点葡萄酒吗?”她问。他微微一笑,对着酒瓶喝了一大口。他向她道了谢,又陷入了沉默。过了一会儿,她回到伙伴中间,文戈则打着盹睡着了。⑧次日早晨,他们一觉醒来发现汽车已停在另一家霍华德·约翰逊饭店门外。这次文戈

进了饭店,那个姑娘坚持要文戈与他们坐在一起。他看来很害羞,要了一杯不加牛奶的清咖啡。他听着年轻人闲聊海滩露宿的情景,紧张不安地抽着烟。回到车上后,那个姑娘又与文戈坐在了一起。过了一会儿,他讲述了自己辛酸的经历。他在纽约监狱里关了四年,现在回家去。⑨“你结婚了吗?”⑩“我不知道。”?“你不知道?”她问。

?“是这样,在我坐牢时我曾给妻子写过信,”他说,“我告诉她,我要离开很长时间,如果她受不了,如果孩子们总是问这问那,如果她太伤心,那么她可以把我忘掉。我能理解。再找一个丈夫。我说----她是一个极好的女人,确实了不起----把我忘掉吧。我告诉她不必给我写信。果真如此,三年半里她没有给我写过一封信。”

?“你现在回家,对家里的情况什么都不知道?”

?“是的,”他羞怯地说,“不过,上一周,当我确信假释就要批准时,我又给她写了信。我们过去住在布伦斯威克镇,就在杰克逊维海港前边。镇口有一棵高大的橡树,你一进镇就能望见。我告诉她,如果她没有改嫁,愿意等我回家,那就在橡树上系一条黄手帕。我看见黄手帕就会下车回家。如果她不想要我,就忘掉这件事---不系手帕,这样我就继续坐在车上走过去。”

?“哇,”那个姑娘叫起来,“哇!”

?她告诉了其余的人,很快大家都知道了。他们都关注着布伦斯威克镇的到来,并相互传看着文戈拿出来的几张照片,照片上是他妻子和三个孩子----妻子透露出一种纯朴之美,孩子们尚未发育成熟。可以看得出来,照片不知被文戈抚摩多少次了。

?现在他们离布伦斯威克镇还有二十英里,几个年轻人都坐在右边靠窗的座位上,等待着那棵大橡树的出现。文戈停止张望,脸上的肌肉绷得紧紧的,好像他在给自己鼓劲,决心战胜另一次失望。?这时离布伦斯威克镇只有十英里,五英里……突然,所有年轻人都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们叫呀,喊呀,高兴得手舞足蹈。但只有文戈除外。

?文戈坐在那儿望着橡树惊呆了。树上挂满了黄手帕----二十条,三十条,也许有几百条;这棵树,真像一面欢迎的旗帜,在迎风招展。正当年轻人高声欢呼的时候,这位老囚犯慢慢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朝着汽车前面的方向,回家去了。

19.分析首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20.赏析文中两处划线的句子。(4分)

①他一直咬着嘴唇,表情冷漠,一语不发。

②这棵树,真像一面欢迎的旗帜,在迎风招展。

21.文戈的妻子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但其形象却在我们心中清晰可见,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妻子的性格特点。(3分)

22.小说的结局牵动着读者的心,然而在阅读的过程中,你是否已经从一些词句中读到了作者对结局的些许暗示,请指出几处加以分析。(4分)

23.本文的题目是《回家》,但有人认为小说的题目改成《幸福的黄手帕》更好。你倾向于哪一种意见呢?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3分)

三、表达·交流(60分)

24.请以“那段被照亮的时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

一、积累·运用(30分)

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10分)

①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②宵眠抱玉鞍李白

③浊酒一杯家万里

④田家少闲月

⑤毅魄归来日夏完淳

⑥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⑦无可奈何花落去

2.A

3.D

4.A

5.(1)拟逸(2)恣—姿倘—徜

(3)示例:飞天舞动的飘带仙女飘飞的衣带写者心灵的舞蹈

6.略

7.(1)几乎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终日不得不躺在病床上,离开工作和集体。

一是决定写书(文学创作),二是与达雅结婚。

(2)祥子从老马、小马的遭遇中感到一种向来没有过的难受。在小马身上,他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马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这一老一少似乎把他的最大的希望——买车——给打破了,老马有车,结果仍是这样悲惨。穷人的命,因此,该快活的时候就应该快活,不必计较太多,也包括对虎妞的看法。

8. 浮云”既是实写,也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最高层”字面上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暗喻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9. 本诗表达了他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10. (划三处,3分)帝疏 / 大怒 / 抵之地 / 顾左右曰

11.(1)原来是(2)办事成功(3)本来,一向(4)一会儿

12.(1)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

(2)他的仆役也都走光没有留下来的,(他)这样是不会逃跑的。

13.甲文:海瑞躬亲治水,不畏艰辛,体恤民情,清正廉洁。

乙文:海瑞刚正不阿,直言敢谏,不怕牺牲,为百姓、国家的利益,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14.简爱面对羞辱和罚站示众,勇敢地抬起头,并得到了海伦的关切。

15. “我”自尊、坚强;海伦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

16.答:让心灵俯就经典,让经典滋养灵魂,积累底蕴,振奋精神,修身明理,洞悉人生。这样,我们的精神世界就能领悟时代使命,并进而笃行之。(读书要读经典。)

17.运用了道理论证和比喻论证法,形象地论证了阅读经典所需的阅读方法,说理生动,说服力强。

18.答:第②个。因为于谦诗句的意思是书卷像多情老友,无论何种情况都与之亲近。(2分,选对1分,分析1分。如选择错误该题不得分)

19. (3分)作用:①设置悬念,为故事展开作铺垫,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以第一人称“我”开头,显得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③表明人们的普遍愿望,歌颂了忠贞的爱情,突出了主旨。(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得满分)

20.(1) (3分)运用神态描写(1分)暗示他现在充满心事,表达了文戈内心的不安担忧,(1分)并为下文写文戈身世作铺垫。(1分)

(2)(3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手帕挂满整棵树的美丽场景,(1分)表现出文戈妻子的期盼、爱恋、浪漫的情感,突显了妻子人性的美好与善良。(1分)

21. (3分)(1)忍耐、对爱情忠贞:为见到入狱的丈夫,妻子默默等待4年,一直深情地盼望丈夫回家。(2)浪漫:在树上系上了数百条的黄手帕。(3)纯朴、善良:从照片里看到妻子透漏出一种纯朴之美,而且4年了,妻子一直照顾着年幼的孩子。

22. (4分)①通过环境描写来暗示,“纽约灰暗而寒冷的春天已经在他们身后消失”,他们的目的地是“金色的沙滩和大海的潮汐”,纽约的天气灰暗寒冷,而佛罗里达的海边则是明媚的阳光。从纽约开往佛罗里达的汽车,表明主人公即将开始的旅程,将是阳光明媚的。②文戈说他的妻子是“一个极好的女人,确实了不起”,这就表明妻子不会放弃他。③他的妻子从照片上看“自有一种朴实的美”,在这里小说又一次的从文戈的妻子的角度暗示了故事的结局。(答对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即可给满分)

23. (4分)原题好。理由(1)小说的主要情节是回家,主人公文戈的内心活动通过回家的过程得以表现,回家贯穿全文;(2)通过回家表达忠贞的爱情,美好的人性,揭示小说的主题;(3)橡树上的黄手帕只是小说的一个重要意象,不能统摄全文。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恬(tián)静鳞次栉.(zhì)比B.挑剔(tì)轻装淡抹.(mǒ)

C.翩跹(xiān)断章(zhāng)取义D.诘(jié)责冥(míng)思苦想

2.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

..的一句是(3分)()

A.徐明不仅认真学习,而且好为人师

....,班上的同学不管谁遇到困难,他都乐意帮助。

B.没有威信的老师,学生对他的劝导会置之度外

....,甚至产生对立情绪。

C.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

D.在这颗桃核上,刻着28个罗汉,个个栩栩如生,真是巧夺天工

....。

3.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

...的一项是(3分)()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A.虽:即使

B.察:弄清楚

C.情:情况

D.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3分)()

A.在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

B.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C.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D.他连续三天旷课,我们能不批评他不遵守学校纪律吗?

5、下列对名著理解有误

..的一项是(3分)()

A. 孙悟空是《西游记》的第一号人物,他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了斗争精神。《三调芭蕉扇》中,他向观音菩萨借得“定风丹”,对铁扇公主想用芭蕉扇搧他想法早就做好了防御性措施。

B.《水浒传》以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故事,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

C.《朝花夕拾》中的10篇散文,是鲁迅先生回忆少年时代及到日本留学前后的若干生活片断。其中《二十四孝图》以幽默的笔调嘲笑封建教育的无效,暴露封建孝道“以不情为伦纪”的本质。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所走过的道路,反映了苏联第一代革命青年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

二、阅读与赏析(共49分)

(一)(12分)

伏生者,济南人也。故为秦博士。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

伏生教济南张生及欧阳生,欧阳生教千乘倪宽。倪宽既通《尚书》,以文学应郡举,诣博士受业,受业孔安国。倪宽贫无资用,常为弟子都养,及时时间.行佣赁,以给衣食。行常带经,止息则诵习之。以试第次,补廷尉史。是时张汤方乡学,以为奏谳掾,以古法议决疑大狱.,而爱幸宽。宽为人温良,有廉智,自持,而善著书、书奏,敏于文,口不能发明也。汤以为长者,数称誉之。及汤为御史大夫,以倪宽为掾,荐之天子。天子见问,说之。张汤死后六年,倪宽位至御史大夫。九年而以官卒。宽在三公位,以和良承意从容得久,然无有所匡谏;于官,官属易.之,不为尽力。张生亦为博士。而伏生孙以治《尚书》征,不能明也。

自此之后,鲁周霸、孔安国,洛阳贾嘉,颇能言《尚书》事。孔氏有古文《尚书》,而安国以今文读之,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