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融合式发展

融合式发展

融合式发展
融合式发展

军民融合式发展十项措施

大力推进“军民融合”的十项措施2013-12-29 23:29:37 丁锋韩璞魏兰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以及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重要论述,指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军民融合工作。 军民融合领域军内外专家就如何大力推进“军民融合”问题进行研讨时指出,从“寓军于民”到“军民融合”是一次思想认识和理论研究上的重大飞跃。“军民融合”函盖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全部内容,而且它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不仅是从军民两用的技术和产品层面上来理解军与民之间的互通、互动和相互转移,更加是从改革军工科研生产和装备采购管理体制、机制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全社会共有资源等全方位、深层次上来认识和理解。 针对当前开展“军转民”、“民技军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专家们提出加快推进“军民融合”的十大措施。 专家们就如何大力推进“军民融合”问题进行研讨。专家们深刻领会胡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的精神实质。一致认为,这里讲的“二个坚持”、“一个加强”,不仅指明了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方向,而且是事关军队武器装备现代化和国防现化化建设的重大方针,是国家战略和国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家们指出,从“寓军于民”到“军民融合”是一次思想认识和理论研究上的重大飞跃。“军民融合”函盖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全部内容,而且它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不仅是从军民两用的技术和产品层面上来理解军与民之间的互通、互动和相互转移,而是从改革军工科研生产和装备采购管理体制、机制以及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如何合理利用全社会共有资源等全方位、深层次上来认识和理解。 针对当前开展“军转民”特别是“民技军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专家们提出加快推进“军民融合”的十大措施。 1进一步加大“军民融合”的宣传力度,提高全党、全军在我国“走出一条 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我国从军、民分离的体制格局基础上实行“军民融合”,是一次重大的变革。就目前的情况分析,推进“军民融合”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思想认识上的障碍仍然比较突出。 1.1思想观念上的束缚 能够实施“民技军用”的技术和产品,都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特征。由于观念上存在误区,军、民双方尚未完全形成“两用”意识。开发两用技术及其产业化不同于军转民,而是要求科研单位和企业从技术理念的提出开始,就考虑技术的两用性以及产业化前景,要形成两用技术(军用和民用)——有两个目标(战斗力和生产力)——开拓两个市场(军品市场和民品市场)观念。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和现有体制影响,国防科研部门与民用科技部门的工程技术专家都缺乏两用意识,军与民各自为政。 1.2价值评价体系不同 长期以来,国防科技管理部门和科技人员,形成了重科研、轻应用,重军品、轻民品的传统观念,甚至认为选用民品不符合规定、违反规矩。而民用部门则普遍缺乏国防意识,认为开发国防科技项目是军工部门的事,即使有好的技术和产品也不往军品市场推荐。因此,军、民双方难以形成两用价值观。 1.3缺乏两个市场意识 过去我们国防建设采取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奠定了国防科技工业的基础,同时强调军品市

自主发展、融合共生

“自主发展、融合共生” (2011-2013学年度三年发展规划) 上海市龙柏中学 目录———————————————————————————————————————第一部分整体发展构想 一、指导思想 二、办学理念 三、发展目标 (一)育人目标 (二)学校发展目标 第二部分发展背景分析 一、区域背景分析 二、学校现状分析 第三部分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学校德育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 三、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 第四部分学校重点发展项目:以激情课堂实现师生自主发展;第五部分发展保障机制 一、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 二、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健全人格的师资队伍建设 三、基于教、学、研一体化的科研工作 四、快速、便捷的的信息技术; 五、主动、精细的后勤服务 六、求真、务实的监控、评价体系

2008年—2010年,是学校发展历程中关键的三年。在这三年中,全体师生 秉承“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龙柏精神,克服困难、勇于探索、奋发有为、开 拓创新,在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和特色培育等方面取 得了长足的进步,奠定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后三年,学校将在原来发展的基础上培育特色、发展特色,整体推进学校办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一部分整体发展构想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国家《教育法》、《教师法》法规为依托,以市、区各类文件精神为学习重点,坚持依法治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化和内化“和谐、快乐、成功”的办学理念,激发 师生的生命潜能,实施“育人为先,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民主治校”的策略,抓住新课改机遇,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品质。 二、办学理念: “和谐、快乐、成功” 和谐——指的是“硬环境”与“软环境”的融洽。既是学校各种配套设施、 设备利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需要,又是师生、生生、师师之间、学校与家 庭、社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合作,达到深层次的融合,这是学校可持续发 展的扎实基础。 快乐——指的是最大限度的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学生乐学,教师乐教,以 学生为主体,唤醒与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使教育教学成为探索、发现的过 程,创设一个多元、开放的环境,保证学生发挥自己才能,不断超越自我, 提升生命的质量,学校成为师生主动发展、快乐成长的精神家园。这是学校 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过程。 成功——指的是生命价值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实现个体的成功和学校的成 功。这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三、发展目标: (一)育人目标:“培养每一位龙柏学子都成长为具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 “具有中国心”就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挖掘其当代思想教育活力,培养学 生“热爱祖国、自强不息、诚信礼义、健全和谐”的人格。

融合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融合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融合教育在世界各国的兴起,我国的融合教育也在随之发展着,在我国具体体现为随班就读。融合教育如今在特殊教育领域的重要性日趋升高,众多专家和教授也在研究我国融合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就各专家教授关于我国融合教育发展的观点总结归纳,并结合我国融合教育近三十年来的发展状况来谈谈自己对我国融合教育的发展趋势的相关看法。 关键词:融合教育随班就读发展趋势 前言:融合教育者认为特殊儿童有权在普通教室接收高质量的、适合他们自己特点的、平等的教育;普通学校应该为社区内所有儿童提供高质量的、适合儿童不同学习特点的、没有歧视的教育。尽管融合教育的效果没有为实证研究所证明,它却成功地导致了对传统的隔离式特殊教育体系的完全否定,并顺理成章地占领了特殊教育领域的理论与伦理的制高点,成为全球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融合教育越来越成为我国特殊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对我国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逐步产生深刻的影响。融合教育在我国的具体形式为随班就读,这种模式是融合教育理论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产生的。本文结合各个专家的理论进行分析我国融合教育发展趋势。 正文:关于融合教育的起源和概念,李拉教授表示过,教育时期,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分别居于不同的安置方式,泾渭分明,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并行的双轨,极少存在互通。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公平理念的深入人心,使得传统的隔离教育逐渐受到质疑,普通教育与社会开始向特殊儿童开放,融合教育的理念遂逐渐产生和形成。对融合教育作历史考察,我们需要回溯到整个特殊教育发展历程之中。我们知道,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是由隔离走向融合。“回归主流”和“一体化”运动形成的一些理念和思想,如“最少受限制环境”、“个别教学计划”、“资源教室”等,极大地推动了融合教育的实践和发展。从概念起源上来看,融合教育的概念来源于特殊教育领域。融合教育概念及理念的提出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特殊教育发展到今天,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残疾人实施公平教育的应然选择。换句话说,特殊教育是融合教育产生与发展的背景。融合教育发端于特殊教育领域,是专指将特殊儿童融入到普通教育与社会中的教育方式,因而从研究领域与范围上来看,融合教育主要关注的是特殊教育领域,关注的是特殊儿童。换句话说,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是特殊教育领域内的核心与专有词汇。这就使得,目前我国正在推行的随班就读这种将特殊儿童融入到普通学校就读的安置方式,以及其它的“所有试图将特殊儿

浅谈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的有效融合

浅谈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的有效融合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了“幼儿发展”这一核心,主题教育和区域活动都力求通过不同领域、学科去实现《纲要》的目标。因此,使之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既形成合力,又发挥各自独特的教育价值,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 关键词:主题教育;区域活动;教育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的内容要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各方面的发展。从中可以看出,幼儿发展是核心,在课程与内容上则提倡渗透与融合。主题教育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教育活动,强调多领域的整合,注重不同学科知识间的横向联系。而区域活动也涉及到不同领域的内容,它以创设“有准备的环境”为前提,通过幼儿与环境材料的积极互动,让幼儿获得充分的自主权,实现幼儿的发展。两者都体现了《纲要》通过多领域实现幼儿发展的理念,那么,如何使主题教育与区域活动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共同发挥其教育价值呢? 一、旗帜鲜明,凸显主题大环境 墙面布置在一个主题的时间内变化是相对小的,是教师根据主题教育目标,形象化地给予体现和展示,从而给幼儿以直接的刺激,因此在墙面布置上要突出主题,着力营造主题氛围。我们改变过去重美化、轻教育的弊病,紧密围绕主题创设环境,力求美化与教育化完美结合。例如,大班主题“可爱的冬天”,在墙面布置上设置“冬天的动物”、“冬天的植物”、“冬天人们的活动”、“冬天的服饰”、“冬天的食品”等系列,突出冬天的特征。要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布置教室环境的过程,也是幼儿学习的过程,所以要引导幼儿参与全过程。由幼儿搜集图片、资料,可以锻炼他们有目的地围绕一个目标去做事,培养任务意识和借助各类工具完成任务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整理资料,学习综合、分类、有序;一起布置到相关的系列中,学习对应、有机整合等能力。幼儿在此过程中,对主题有了更深的领会和理解,不但丰富了环境,推进了主题的进展,带动了区域活动的开展,更重要的是给了幼儿成功感和学习活动带来的快乐体验。 二、合理划分,设置利于互动的空间布局

坚持融合式发展

坚持融合式发展,推进人防建设 哈尔滨市呼兰区人防办张文波《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明确指出:“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在2010年10月召开的第六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了对当前人民防空工作的四项要求。其中,把积极推进人民防空建设与经济建设融合发展列为首要一项。人民防空建设与经济建设融合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军民融合式战略思想在人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民防空建设指出的发展方向。当前,我们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贯彻第六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精神,大力推进人民防空建设与经济建设融合发展,促进人防工作。人防建设与经济建设融合,应当是全面的、系统的、深入的融合。融合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思想观念上融合。实现人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融合,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融合到一起。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要求地方政府领导转变观念,改变过去重经济建设、轻人防建设的思想认识,真正把人防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之中。这一思想,要具体体现在政府文件、领导讲话、会议材料之中,体现在政府整体行政行为之中,做到融合式行政。另一方面,人防部门和工作人员要破除自我建设和闭门发展的思想。要解放思想,确立新观念,把人防工作看作是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树立全局意识和整体意

识,使人防工作主动融入经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潮流中发展壮大。 二、在管理体制上融合。要积极推进人防工作由单一的防空袭体制向防空防灾相结合的体制转变,加快构建战时能力强,平时作为大的现代人民防空体系。要将人防组织指挥体系纳入政府防灾救灾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实现应急救援指挥建设融合发展。要将人防部门和民防部门紧密结合在一起,成立统一的组织指挥机构。充分发挥人防指挥系统、通信警报系统、防护工程系统和人防专业队伍的作用,平时用于防灾救援,战时用于防空,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证。要推动人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衔接,使人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统一管理,全面协调,两个建设同步进行,共同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在运行机制上融合。要建立健全人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工作机制。在城市建设工作中,应当建立多部门共同把关审批机制。地方政府应当把人防工程的审批纳入城市建设审批的程序,使人防部门同建设、规划、消防、市政等部门联合办公,共同进行工程项目的审批和验收,有效防止人防工作的跑、冒、滴、漏现象。要健全奖惩机制,定期对人防融合式发展进行检查指导,把人防工作成效纳入政府干部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要健全保障机制,制定有关人防融合式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人防工作任务的落实。 四、在发展规划中融合。城市建设是人防建设的基础与依托。人防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扩大和完善城市功能。城

(整理)产业发展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产业发展的相互渗透:产业融合化* 陈柳钦* (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300091) [内容提要]:产业融合是信息化进程中呈现的一种产业新范式,世纪之交的国际经济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产业之间的渗透融合日益清晰地向人们展现出未来21世纪的发展趋势。为了顺应产业融合这一趋势,我国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促进我国产业融合及产业的健康发展。[关键词]:产业;产业发展;产业融合 一、产业融合:一种突破传统范式的产业创新 1、一种新的产业创新方式—产业融合。随着技术革新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是建立在科技发展并不断融合基础之上的新型产业革命,将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深刻变化。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最早源于数字技术的出现而导致的信息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迅速发展,加快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了三、二、一产业之间相互渗透,趋于融合。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充实物质生产部门的基础,并在商业中加以运用,正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快速步伐和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兼并重组活动,产业的边界逐步趋于模糊化,全新的融合型产业体系形成。产业融合这一新型产业革命,正如一股浪潮冲击并变更着传统的产业结构,影响到个人、家庭、企业以至国家等各个层面。产业融合是社会生产力进步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必然趋势。产业融合是信息化进程

中呈现的一种产业新范式。它拓宽了产业发展空间,促使产业结构动态高度化与合理化,进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在信息时代,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呈现自身的不同特征(见表1)。信息技术革命进入产业化阶段的最大标志是,信息产业及其与传统产业间的融合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群。信息技术革命成果的产业化是信息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结果,是产业融合的基础条件,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之一。新产业革命不仅仅是信息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整合和改造,更重要的是以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为平台,关联产业互动与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产业创新方式—产业融合[1]。 表1信息化时代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特征比较

全国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

20XX年全国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 企业名单 一、长沙市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长沙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威胜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红太阳新能源科技公司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金龙国际铜业有限公司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澳优乳业(中国)有限公司宁乡银太纺织有限公司 湖南星港家居发展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泰格林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海利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公司湖南梦洁家纺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稀土新能源材料责任公司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广汽三菱汽车有限公司 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长沙众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远大空调有限公司 长沙新振升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达尚科技有限公司 金杯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永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湖南经阁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湖南锦峰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湖南湘江涂料集团有限公司恒天九五重工有限公司 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公司湖南赛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南方电气设备公司湖南鑫烨钢结构彩板有限公司绿之韵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精量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康源制药有限公司

湖南航天磁电有限责任公司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长高高压开关集团公司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湖南亚太实业有限公司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派意特服饰有限公司 湖南东方时装有限公司 湖南华纳大药厂有限公司 湖南春光九汇现代中药公司湖南安邦制药有限公司 湖南长重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互力达涂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永和磷肥厂 中电科技集团第四十八研究所介面光电(湖南)有限公司湖南怡清源茶业有限公司 湖南新亚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南源科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多喜爱家纺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凯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曙光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湖南派意特服饰有限公司 湖南交泰建材有限公司 湖南星邦重工有限公司 长沙华恒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湖南优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科瑞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湘晖农业技术开发公司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长沙韶光半导体有限公司 长沙开元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长城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华诺星空电子技术公司 长沙恒佳铝业有限公司 湖南九九矿安装备有限公司 湖南金德意油脂能源有限公司湖南浏阳南方水泥有限公司 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军工企业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对策

军工企业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我国新时期新阶段,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经济强国的战略选择。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很大比例,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路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因此,“军民融合”之路也就成为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工企业落实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性任务。在“十二五”发展中如何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军工企业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和落实。 1 军工企业坚持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内涵 军工企业坚持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根本目的是富国强军。将富国和强军的目标融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兴工业化发展道路的伟大进程中,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必由之路。其关键是利用统筹兼顾的方法,统筹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

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落实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五项基本要求”,即:着力精干军工主体、扩大协作配套范围;着力完善以自主创新为主导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着力建立科学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着力培育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科研院所制度要求的市场主体;着力健全有机协调、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最终实现军工企业坚持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实现“五大发展目标”,即:基本实现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的互通、互动、互补;基本实现从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在财政投入、税收政策、市场准入、军工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公平化,军品市场退出制度健全完善,军工资源开放共享;培育合格的市场竞争主体,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军工科研院所改革取得积极进展;装备竞争性采购、集中采购、一体化采购工作稳步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快速发展,武器装备发展的产业基础明显加强。 2 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的军民结合取得了显著进展,军工行业完成了由比较单一的军品结构向军民复合结构的战略性转变,军民结合产业快速发展,民用工业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建设的范围不断扩大,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格局

关于融合发展的建议

自治区财政厅: 根据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开展财政支持教科文事业融合发展和加强财政教科文管理调研工作的要求,结合农科院人才管理、科技与产业发展的现状,就有关融合发展及相关管理工作汇报如下: 一、人才培养 五年来,院党委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全面实施“人才强院”战略,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和模式,有力地保障了我院科技事业发展。 (一)人才培养机构 专门成立了人才开发与管理委员会,下设研究生办公室,挂靠在组织人事处,由专人进行管理。 (二)五年来的主要实践 1、导师队伍。我院先后有40名专家被新疆石河子大学、新疆农业大学聘为兼职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结构好、科研能力强、年龄梯度合理的研究生导师队伍。 2、联合办学。近年来,我院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与新疆农业大学共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示范基地”,与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天津大学联合办学,联合培养在职硕士研究生120名、博士研究生21名。 3、培养博士。与中国农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我院每年选派15名基础较好、培养潜力较大的科技人员赴中国农业大

学攻读博士学位。 4、强化培训。利用冬季农闲季节,有针对性地对全院职工进行轮训,重点开办100人次的英语综合培训班和200人次的管理干部培训班,提高科技人员英语交流水平和干部管理科学化水平。 5、定向培养研究生。积极与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沟通,向国家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申请增加援疆50名博、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与我院联合定向培养。 6、承担少数民族特培。积极承接自治区少数民族特培(疆内)项目,目前已完成三批次共20名特培学员的培养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 1、人才总量偏少 受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滞后、生活条件艰苦的制约,我院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人才培养缺口较大,博士(33人)占科技人员(866人)比例偏低,仅为3.8%。大规模引进区外高层次人才或者内地高校优秀毕业生并不现实,只有把视角放在大量本土人才的培养上,加大本土人才培养力度。 2、人才投入不足 我院属公益性科研单位,专门用于人才经费的来源和数额都非常有限,对高层次人才、科技骨干、后备人才的培养财力支持相对不足,致使一些脱产赴国外、区外的进修、学习无法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团队的稳定。尽管我院每年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用来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但与科技事业的需求相比仍然还有很大差距。

资料2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 系及评估方法 一、评估指标体系 为科学衡量全国各地“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准确把握“两化”融合发展规律、正确引导各地方政府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基于系统性、可比性、可测度、可扩展的原则,制定了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基本指标体系(见表1)。 该评估指标体系共包括三类23个指标。第一类是基础环境,共8个指标,涵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应用普及、“两化”融合政策环境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工业企业信息化环境建设等方面;第二类是工业应用,共8个指标,涵盖工业企业重要信息系统应用、电子商务应用、生产装备信息技术应用以及工业园区信息化应用等方面;第三类是应用效益,共7个指标,涵盖工业生产效益和水平、创新能力、节能减排水平以及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等方面。

表1 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基本指标体系 2

3

①上表中所有调查数据均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行业应为当地总产值排名前4位的重点工业行业,调查企业应为上述每个行业中产值排名前10位的企业和10家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参考《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中小企业的选取由各地自行确定)。 ②装备数控化率是指数控装备占生产装备的比例。 4

二、指标测算方法 根据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基本指标体系,采用无量纲化处理和综合评分法,计算出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计算方法如下: (一)指标无量纲化 为了消除各指标单位不同的问题,首先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出无量纲化后的相对值。各评估指标原始值记为ni X (n=年份,i=指标),无量纲化后值记为ni Z 。为了避免某年数据变化过大造成无量纲化值突变,消除数值突变对评估效果的影响,这里采用取对数的方式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考虑到综合计算结果能满足各地自己时间维度上的纵向比较需求,需设定指标基期。选择2010年作为基期,将2010年的全国各省数据的中间值记为(2010)n i Z ==50。2010年之后,第n 年无量纲化后的值为ni Z (n ≥2010): 正指标计算公式50*)]1([)2010(2i n ni ni X X Log Z =+ = 逆指标计算公式50*)]1([)2010(2ni i n ni X X Log Z =+= 其中,对指标体系中“两化融合专项引导资金”指标做特殊处理,“有”则100ni Z =,“无”则0ni Z =。 (二)指标权重确定 指标权重确定采取专家打分法(即Delphi 法)。根据专家意

2018年超融合技术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超融合技术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正文目录 一、超融合架构简介 (6) 二、传统服务器集群的架构形成多种瓶颈,超融合技术驱动IT基础架构达标互联网规模化 (7) 2.1大数据、云计算市场高速增长,为超融合市场高速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7) 2.2 传统IT基础架构的瓶颈和问题 (8) 2.3 虚拟化、云计算发展令企业面临新问题和更复杂的抉择 (9) 2.4超融合技术使企业基础设施拥有超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技术优势 (10) 2.5 替代现有IT基础架构趋势显著,市场空间广阔 (14) 2.6 全球著名企业纷纷加入 (16) 三、超融合是IT基础架构领域从设备到管理、运维市场的颠覆力量 (19) 3.1 现有存储、服务器、虚拟平台软件的厂商受到冲击 (19) 3.2 超融合技术的易用性使得数据中心运维企业同样受到冲击 (20) 四、超融合技术在国内尚处于发展初期,有望成为蓝海 (21) 4.1 IDC产业成超融合替代重点,未来千亿量级空间可期 (22) 4.2 国内名列前茅的超融合技术、解决方案企业 (23) 五、投资建议 (26) 六、风险提示 (28)

图表目录 图表1超融合架构的发展历程 (6) 图表2全球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2014-2020年间CAGR高达49% (7) 图表3我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2014-2020年间CAGR高达53% (7) 图表6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2013-2016年间CAGR为32% (8) 图表72013-2016年我国私有云市场在我国云计算市场占比均超过70% (8) 图表8传统体系架构下的SAN存储 (9) 图表9传统SAN存储遭遇I/O瓶颈 (9) 图表10企业在抉择是否采用虚拟化、私有云时纠结的主要因素 (10) 图表11企业使用桌面虚拟化和企业级应用虚拟化时面临的挑战 (10) 图表12超大型互联网公司数据中心超融合方案的理念 (11) 图表13Nutanix超融合基础架构(HCI) (12) 图表14华为FushionCube超融合服务器 (12) 图表15Nutanix分布式存储池的结构及企业级数据和存储功能 (13) 图表16Nutanix产品架构 (13) 图表17传统IT架构、云计算架构和超融合架构云的功能比较 (14) 图表18Gartner 2015年发布的存储技术炒作周期 (14) 图表192012-2017年的超融合架构和Server SAN市场空间广阔 (15) 图表20全球超融合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15) 图表212014年IDC魔力象限 (16) 图表222016年Gartner魔力象限 (16) 图表23EMC VxRail (17) 图表24HPE Hyper Converged 380 (17) 图表25Nutanix (18) 图表26VMware Virtual SAN (19) 图表27超融合系统的软硬件体系覆盖了数据中心中设备到平台软件的所有层面 (20) 图表28数据中心体系的沿革和代表厂商 (20) 图表29超融合系统的系统规划、实施、优化的服务周期从月、天下降到分钟数量级 (21) 图表30超融合系统带来的全方位的系统和应用管理服务 (21) 图表31H3C在我国超融合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22) 图表322014-2019年我国HCI市场规模及增速 (22) 图表33我国互联网数据中心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23) 图表34联想ThinkCloudAIO一体机 (24) 图表35华三通信UIS超融合解决方案示意图 (24)

超融合架构解读

超融合架构解读

超融合可以说是目前业内最大的热点之一,大型厂商和创业公司纷纷投身其中。不过,与从业者的津津乐道相比,超融合的广大目标用户却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一些IT专业人士也还不知超融合究竟为何物。因此,在华为公司的支持下,企事录从即日起开设“FusionCube超融合大讲堂”,以每10天左右一期的节奏连载,帮助您深入了解超融合的方方面面。 本文作为开篇,先来说说超融合是什么…… 近几年来,超融合系统的热度越来越高,各种打着超融合旗号的公司和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令人眼花缭乱,也引发了很多困惑:究竟什么是超融合系统?与融合系统是什么关系?一体机又是怎么回事? 最关键的是:超融合有什么用?回答了之前的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 基本概念与分类 无论从中英文的字面意义来理解,超融合(Hyperconverged)都应该是在融合(Converged)之后发展起来的——如果要分类,前者应该属于后者的一支。 IDC和Gartner也是这么认为的,虽然在细节上有所区别。 譬如,Gartner似乎很喜欢Integrated(集成)和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这两个词。大的分类上,IDC所谓Converged Systems(融合系统),Gartner称为Integrated Systems(集成系统)。

IDC与Gartner对融合系统的大致分类(注:随时间推移略有变化) IDC将融合系统(Converged Systems)分为三类,前两类——集成系统(Integrated Systems)和认证参考系统(Certified Reference Systems)——主要是供应商构成不同,技术成分上基本没有区别,都是由服务器硬件、磁盘存储系统、网络设备供应商和基本构件/系统管理软件组成的供应商认证的预集成系统。 Gartner也有对应的分类,分别称为集成基础设施(Integrated Infrastructure)系统和参考架构(Reference Architecture)系统,合称融合基础设施(Converged Infrastructure,CI)。

媒介融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媒介融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当前,传媒领域正在发生着一场重大的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介技术的逐渐革新,尤其是现时网络化技术的推动,让媒介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化,媒介融合、发展与交互已经不可避免,我们已经迎来了媒介融合时代。 1什么是媒介融合 “媒体融合”(mediaconvergence),最先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所提出的,原本的意义指的是各种类型的媒介表现出集多功能于一身的发展动向。它的概念包含着狭义与广义两层意义,狭义上指的是将各种类型的媒介形态“融合”起来,以实现“质变”,进而构建出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包括了:数字杂志、博客新闻等;而就广义而言,“媒介融合”其范围更为广泛,当中包含了所有的媒介及其相关要素的结合以及融合,其不但包含了媒介形态的融合,同时更包含了媒介作用、传播方式、所有权以及组织结构等不同要素之间的融合。 2媒介融合下的现状与问题 2.1虚假新闻泛滥新媒体的涌现,媒体形态的丰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等都有了不同水准的飞跃。但是,在其拥有积极意义之时,也存有着各种问题,有部分媒体总喜欢从“网友曝”当中“找新闻”,这也是导致假新闻产生的一个原因,一样是不容忽视的。比如2014年出现的朱自清《背影》因“违反交规”被逐出教材、香蕉得艾滋病濒临灭绝等假新闻,便是某些网络媒体相互转发而发酵起来的。像上述的假新闻,没有进行深入调查便已经被进行发布,容易导致严重的影响,更严重者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繁荣。 2.2新闻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媒介的融合,虽然能够在一定水准上给予了人与人之间更多的交流机会与空间,不过同样会存有着不足,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包括其侵害了一般人的私隐,直到最后不得不走司法

浅析设计学科的交叉融合性

浅析设计学科的交叉融合性 摘要:学科交叉在不断适应人们的生活中不断发展起来,在“设计”回到问题发现与解决的原点时,能够综合、整体的解决问题的设计方式成为关注的焦点和学习的中心。学科交叉融合是艺术设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及目标。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的属性、传播模式、规律以及社会条件和创新代理人等要素,阐明了这些要素在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扩散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艺术设计交叉融合学科建设传播扩散 1.学科交叉融合在国内外的发展概述 随着包豪斯时期的设计生活、21世纪初的“纯”设计与商业时代的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新的挑战——整体设计(intergrated design)。如今,各行各业分工细化,但行业间的界限却越来越模糊,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需要综合多方面的知识文化。在教学实践中很早就体现过这种设计理念,比如在弗兰克赖特于1911年在塔里埃森(Taliesin)和西塔里埃森(Taliesin West)建立的两个从事建筑设计和传播建筑教育理念的场所中,试图创造一种对建筑和规划的学习具有传导性的环境气氛。比如,在堪萨斯大学的建筑与城市设计学院“建造的形式与文化”学位课程中,研究针对许多国家的本国建筑和原住民居展开。再如,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技术与创新学院Global Resolve是另一种跨学科的课程,针对发展中国家研究设计低成本的人道主义设计。一些世界一流的跨学科设计院校(例如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和东京的武藏野美术大学)也存在这样的交叉授课平台。 国内的这种教育在一些知名学者的带动下,也逐渐的传播开来。20世纪80年代柳冠中先生就提出:“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还是一种文化”。柳冠中先生强调并总结:设计的本质是重组知识结构、产业链,以整合资源,创新产业机制,引导人类社会健康、合理、可持续生存发展的需求。 2.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属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人们的生活需求,客观上要求艺术设计不仅仅是针对不同专业分类而进行设计,而应该让设计与艺术、科学等之间发生关联,使设计发挥其解决问题最大限度。按照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规律,追求“实践理性”的学科品质的学理建构,显示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学科创新属性,并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典型特点。 2.1 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相对优势 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含有特定的优势。例如美术学、心理学、传播学等这

XX年度某区域融合发展工作总结

XX年度某区域融合发展工作总结 一、XX年度区域融合发展工作情况 XX年,区域融合发展、互学共建工作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区域融合发展战略方针,克服困难、勇于创新,合力加快某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积极构建和谐某,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兵地融合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大营房城区开发建设。成立了以地区行署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某地区、某大营房城区开发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高起点推进大营房城区开发建设。按照某城市总体规划,将原确定的3.5平方公里和312国道以南、北郊路以北、育英路北上沿东河坝至啤酒厂、连益寿路以西至七一路的20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确定为大营房城区一期开发控制范围。在大营房城区建设税收政策方面,确定了“自XX年开始,大营房城区新增税收,前五年以补贴方式全额返还,满五年后新增税收部分按照6:4比例分成”的分配方式,赋予了大营房城区开发建设更加优惠的政策,为大营房城区开发建设创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有效增强了某参与某城市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二

是平衡电力供求。地方积极协调某电力公司实施增容扩能工程,并以优惠电价支持某各农牧团场发展;改善红光工业园区电力设施,为兵地共同实施20万吨聚氯乙稀项目打下了良好基础。三是积极做好抢险救灾工作。去年10月份,某黄山东铜镍矿因输电线路突然出现故障,造成了安全系统尚未健全的2号、3号矿井共有10名矿工被困井下,地委、行署积极协调电力部门连夜抢修线路,想方设法组织开展营救。经过兵地双方共同努力,黄山东铜镍矿被困井下的10名矿工安全脱险。四是抓好道路建设工作。协调解决了312国道至红星一场全长17公里的国新路工程涉及的电力、电信线路拆迁、路政接口及沙石料采挖等相关问题,有力支持了某油路通团工程的顺利实施。某认真配合协调解决了哈若公路工程建设中涉及火箭农场民房拆迁、机井、水渠、林带、土地征用等问题,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五是加强兵地相互学习和交流。某组团对某广东工业园区、新疆双合碱业公司、金双猫化工有限公司等13家地方工业企业进行了考察学习,地区也组织县及有关部门的同志到某观摩其设施农业、节水农业发展情况,促进了兵地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提升。六是进一步强化兵地联调工作。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兵地联调机制作用,解决了兵地部分基层单位、群众之间的纠纷问题,化解了矛盾,维护了区域稳定。七是兵地双方分别选拔40余名干部互派挂职,

超融合:架构演变和技术发展

超融合:架构演变和技术发展 开篇推荐: ?如何学习微服务大规模设计? (点击文字链接可阅读) 1、超融合:软件定义一切趋势下的诱人组合 超融合是以虚拟化为核心,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虚拟资源融合到一台标准x86 服务器中形成基本架构单元,通过一整套虚拟化软件,实现存储、计算、网络等基础功能的虚拟化,从而使购买者到手不需要进行任何硬件的配置就可以直接使用。 “超”特指虚拟化,对应虚拟化计算架构。这一概念最早源自Nutanix 等存储初创厂商将Google/Facebook 等互联网厂商采用的计算存储融合架构用于虚拟化环境,为企业客户提供一种基于X86 硬件平台的计算存储融合产品或解决方案。超融合架构中最根本的变化是存储,由原先的集中共享式存储(SAN、NAS)转向软件定义存储,特别是分布式存储(如Object、Block、File 存储)。 “融合”是指计算和存储部署在同一个节点上,相当于多个组件部署在一个系统中,同时提供计算和存储能力。物理

融合系统中,计算和存储仍然可以是两个独立的组件,没有直接的相互依赖关系。超融合则重点以虚拟化计算为中心,计算和存储紧密相关,存储由虚拟机而非物理机 CVM(Controller VM)来控制并将分散的存储资源形成统一的存储池,而后再提供给Hypervisor 用于创建应用虚拟机。 超融合已从1.0 阶段发展至3.0 阶段,服务云平台化趋势明显,应用场景不断丰富。超融合1.0,特点是简单的硬件堆砌,将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打包进一个“盒子” 中;超融合2.0,其特点则是软件堆砌,一般是机架式服务器+分布式文件系统+第三方虚拟化+第三方云平台,具有更多的软件功能。 在1.0 和2.0 阶段,超融合和云之间仍旧有着“一步之遥”,并不能称之为“开箱即用”的云就绪系统,超融合步入3.0 阶段,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媒体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研究·融合与发展 34 媒体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根据媒体融合发展现状,创新和改革以往的发展理念。针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无法融合的问题,以及媒体融合制度不完善的现象,必须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正确认知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建立完善的媒体融合监管制度,吸取传统媒体的优点融入到新媒体中,从而推动媒体融合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关键词:媒体融合;创新;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7)08-034-02DOI:10.19483/https://www.wendangku.net/doc/4b19082864.html,ki.11-4653/n.2017.08.007 ■文/张 赤 前言 本文主要阐述媒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针对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效结合,逐步完善媒体融合的监管机制,符合最新出台的融合方案,运用创新的管理体制,将两种媒体的优点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媒体融合的跨越式发展。 1.媒体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媒体融合技术受到局限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由于当前仍然缺少专业的媒体融合技术研究人员,导致媒体融合过程中受到了技术的极大制约,影响了媒体融合发展效果,不利于媒体融合工作的顺利进行,阻碍了我国媒体融合进程。 基于对现阶段社会发展情况的分析,了解到当前智能手机实现了广泛普及,由于智能手机具有便捷性的特点,因此人们更喜欢使用智能手机进行阅读,通过对使用智能手机阅读的人群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在其阅读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无法记录阅读位置,导致其在获取新闻过程中常常会获取到重复性的新闻,降低人们的阅读兴趣;二是新闻获取速度慢,当打开一条新闻时,只能够看到文字性内容,无法获取到其中展示出的图片与视频,影响观看心情,因而降低新闻传播速度,对媒体融合产生不良影响。在深入分析上述两方面问题的基础上,可以发现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媒体融合技术受到了局限,相关媒体融合技术人员无法研究出先进的技术,也无法利用新技术记录人们阅读位置,无法通过合理的4G技术、图片、视频处理技术提高人们阅览速度,导致媒体融合效果受到不良影响,制约了我国媒体融合发展步伐。1.2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存在错误的观点 当前,对媒体融合发展存在错误的认知,没有根据媒体融合的特点制定发展方案,导致创新的发展模式失去意义。媒体融合过程不符合最新出台的指导意见,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没有运用正确的观点,一味地追求发展的速度,不注重创新模式在媒体融合中的应用,严重脱离实际的发展情况,长此以往下去限制媒体融合发展空间,使相关企业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一些错误的观点阻碍媒体融合的发展,新媒体没有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过于注重媒体融合制度的创新,忽视吸取传统媒体的优势,造成创新模式结构特点不符合媒体融合发展规律,将新媒体的概念与传统媒体的概念混淆,这些错误的观点难以推动媒体融合快速发展。没有深入落实创新发展的观念,渐渐失去创新的实际意义,难以实现预期的发展结果,这就意味着现阶段的创新模式存在不足,难以达到最佳的发展状态。一些企业和个人没有正确理解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所创新的媒体难以完成统一的发展观。长期发展下去无法满足创新要求,破坏媒体融合发展规划,产生很多的矛盾和不确定的因素,受内部环境和外界形式的影响,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存在很多错误的观点,很多经验主义冲击着媒体融合发展观念,进而形成的创新模式没有经过实践,很难推动媒体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1.3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存在诸多矛盾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存在诸多的矛盾,造成媒体融合发展存在不稳定因素,给媒体融合发展带来了阻碍,导致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失去现实意义,一些难以调节的矛盾,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使传统媒体很难与新媒体相融合。没有根据传统媒体的特点,设计完整的融合方案,致使媒体的新业务和发展理念存在偏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