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自我 新认识〉导学案

《新自我 新认识〉导学案

《新自我 新认识〉导学案
《新自我 新认识〉导学案

新自我新认识

教师寄语:知人者智,自知者强!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完整的自我形象。能力:初步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知识: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掌握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方法和途径。环节一、自主探究全面理解(全面阅读课本P34—P37页,了解本节课的大致内容。)

学习任务:

1、人贵有自知之明(为什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①在现实生活中是,每个人都既有,也有,既有,也有。

②在现实生活中,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确立符合自己实际的。

③有利于发掘自身,不断提高,获得更大的,从而塑造一个。

2、描绘清晰完整的“我”(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①要想对自己做出,就要正视,,地看待自己。

②我们要用的眼光看待自己。

③我们要真正做到、,还要知道自我认识和评价的途径:

⑴通过,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的来认识自己,从而。

⑵可以在与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⑶可以从他人对自己的中认识自己。对别人的应,做到既,又善于听取和采纳别人的和。

学生活动:

1、通过阅读课本,尝试着自己完成上面的任务。

2、小组内交流一下,看看自己作的对不对,形成正确的答案。

3、记忆这些基本知识,看谁记的快!

4、组内检查(可以是同桌、对桌,查记忆及在课本上的标画)

5、看看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准备向全班提出.

环节二、合作探究,问题反思

向云同学非常喜欢文学,老师常说她语言表达能力极强,她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在班里当作范文供大家欣赏学习。所以,向云觉得自己在写作方面有潜力,于是她打算开发自己的写作潜力。她请朋友为自己画了一副“未来作家的”漫画像,时常提醒自己“我将成为优秀作家”、“我一定会成功”等,还坚持每天写日记。

请回答:

1、向云同学有可能是通过哪些途径认识自己的写作潜能的?

2、向云同学又是怎样进一步发掘自己的写作潜能的?

环节三:夯实基础及时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说明()

①十全十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②任何人都是既有优点又有缺点

③一个人是由多方面构成的,不可能在每一个方面都做的最好④名人、伟人看上去他们很完美,实际上是他们的有些缺点被突出的优点遮掩住了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

2、其中考试前一个月,成绩平平的高芳下决心抓紧时间学习,争取取得好成绩。于是,他抓到什么就看什么,看到别人学什么就学什么,一星期下来,复习结果并不理想。后来,在父母的帮助下,高芳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经过三个星期有条不紊的复习,高芳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说明()

①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明己之长,知己之短,做到扬长避短②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确定符合自己世纪的目标③客观的分析自己,才能取得理想成绩,享受成功的快乐④正确认识自己,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有的同学在看完电影《背起爸爸上学》后,反问自己,如果我是他,我会这么做吗?这是()

A、用自我观察的方法来了解自己

B、用比较的方法来认识自己

C、通过他人评价来进一步认识自己

D、用全面的和发展的眼光来认识自己

4、“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的这句话是鼓励我们坚持自己的原则呢,还是教我们不重视他人的评价和意见呢()

A.既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又要听取别人的评价B、如果他人的评价不是那么客观公正,就要坚持自己的原则C、别人评价很有道理,但自己做不到,因而要坚持自己的原则D、教我们不重视他人的评价或意见

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就是说()

①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和不足②对别人的缺点和不足要宽恕和理解

③无论对自己还是别人都要采取全面看问题的方法④任何人都不能犯错误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

6、“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这种认识()

①是正确的,人应当充满自信②是错误的,既片面的认识了自己,又片面的认识了别人

③是正确的,既肯定了自己的优点,又肯定了别人的缺点

④是错误的,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会因盲目自大而落后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D.②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

材料一:据说,有一个美国人天生三条腿,有一条腿是从身体右侧伸展出来的,非常难看。他知道,这么丑当然成不了舞蹈家,但可以利用这条难看的腿当马戏团演员。他在舞台上表演用第三条腿踢球、跑步、溜冰,引得观众哈哈大笑,成了一名出色的丑角演员。

材料二:一天,学校心理咨询室收到这样一封来信:

老师:您好!我是七年级(5)班的班长,同学们选举我担任班长已经近两个月了,可是我最近一次考试成绩特别糟糕,我觉得无颜面对老师和同学,有的同学私下理也议论:“这么差的成绩还好意思当班长?”我现在心里很矛盾,希望老师能帮帮我。您的学生:苗静

(1)材料一中的美国人是如何成为出色的丑角演员的?

(2)如果你是心理老师,你将怎样帮助苗静?

环节四、课后反思及作业:

1、学习本课后,你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2、为什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3、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4、自我认识和评价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5、自傲的表现和危害有哪些?

6、自卑的表现和危害有哪些?

7、为什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粗备课导学案---毫米、分米的认识

精研粗备课导学案 课 题 毫米、分米的认识课型练习课学习 内容 练习一3---7题 学习目标1、会用语言描述长度单位毫米、分米。 2、会运用毫米、分米与米的关系进行单位换算。 3、会利用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长度问题。 学习评价1、通过提问、课堂展示检测目标1、2; 2、通过课堂展示、评价样题检测目标3。 学习 重点长度单位间的转化 学习 难点 利用单位间的转化解决生活问题学前 准备 班班通 学习过程 学案导案 一、知识链接: 1、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2、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1分米的长度。 3、填一填 1米=()分米1分米=()厘米 1厘米=()毫米1米=()厘米 二、独立尝试,交流解惑 1、想一想,填一填 44厘米+56厘米=()分米 1米—2分米=()分米 35厘米=()分米()厘米 学生写在练习本上 2、交流解惑 你想给大家交流哪道题的解答过程? 如:1米—2分米=8分米,我是这样想的,把1米变成10 分米,再用10分米减2分米得8分米。 你还有什么困惑?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先独立思 考 再在练习本上 写答案 指名回答,集体 订正 学生独立尝试, 集体交流 小组交流

学习过程 三、综合应用 (一)基本练习: 1、填上合适的单位 蜡笔长6()跳绳长2 () 课桌高7()粉笔长75 () 钢笔长14()小明的身高是140() 10张纸厚1()旗杆高9() 2、画一画、填一填。 画一条比80毫米长2厘米的线段,想一想这条线 段用分米作单位是()分米。 3、单位换算 9厘米=()毫米 40分米=()米 70厘米=()分米 80毫米=()厘米 10mm=()cm 9米=()厘米 15米=()分米 100厘米=()米 4、比大小 7厘米()7毫米 6毫米()4厘米 8厘米()80分米 40毫米()4厘米 2米()290毫米 9分米()900毫米 150厘米()2米 对于基本练习,大家独立完成 (二)、拓展练习 1米=()分米=()厘米 46厘米+54厘米=()厘米=()分米=()米 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三)实践应用 课本第6页第6题 画图分析题意,再尝试计算,全班交流算法。 四、课堂检测: 1、1、单位换算 6分米=()毫米 90分米=()米 5厘米=()毫米 4米=()厘米 70厘米=()分米 80毫米=()厘米 200厘米=()米 24米=()分米 2、比大小 50毫米()5厘米 4厘米()40分米 2毫米() 2厘米 7毫米()5厘米 120厘米()1米 8分米()800毫米 五、自我总结: 这节课你都练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评讲

7.4 认识三角形导学案

7.4 认识三角形(1)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2、通过实验、操作,理解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3、了解三角形的分类 学习重点:认识三角形,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了解三角形的分类 学习过程: 一、情境创设 1、出示“帆船”、“金字塔”等含有三角形的图案实物 (1)这些图案实物中,有同学们熟悉的图形吗? (2)举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某些三角形,并与同学交流 二、探索归纳 1、三角形的定义: 由3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依次相接组成的图形称为三角形 如右边的图形就是一个三角形 2、三角形的各组成部分 边: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 如右所示:线段AB 、AC 、BC 就是三角形的三条边 顶点:三角形任意两边的交点 如右所示:点A 、B 、C 均为三角形的顶点 通常情况下,我们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加以一个“△”来表示一个三角形,在表示三角形时,三个字母之间并无顺序关系,如上图中,此三角形可以表示为△ABC ,或△ACB 或△BAC 等等。 内角:三角形两边所夹的角,称为三角形的内角,简称角 例如△ABC 中,∠A ,∠B ,∠C 都是三角形的内角 边BC 称为∠A 所对的边,或顶点A 所对的边,边BC 也可以表示为a 那么边AB ,AC 呢? 3、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 2)按边分 4、课本P 20 议一议 5、数学实验室 问: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够组成三角形? A B C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钝角的三角形 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均不相等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三边均相等的三角形 三角形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导学案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简析: 教材先通过向学生介绍熟悉的体育场的容量,从而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与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创设了一幅幅现实的、有数学意义的画面,让学生认识千、万,知道万位,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而且懂得对于较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或一千一千地数,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更大的计数单位的教学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百以内的计数单位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明确“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并能体会数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学习多位数的认识打好基础。在整数的认识过程中,本单元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对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单元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数学思考:经历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数学实践活动,体验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数感。 问题解决:初步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认识“万位”及其位值,能说出万以内各数位的名称及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能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情感态度: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学习重点: 1.会数10000以内的数,探索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写法及数的组成。 2.能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

认识Excel导学案

认识Excel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悉Excel窗口各个组成部分,学会区分工作表和工作簿。 2.过程与方法:掌握Excel的启动、保存、退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兴趣,培养学生自觉应用所学技能服务生活的意识。 学习重点:熟悉Excel的工作界面,理清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关系。 学习难点: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关系。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 上学期学习了设置文字格式、图文混排等操作,我们用的是Word 软件。如果要想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例如对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那我们要使用的就是Excel 软件了。请课前学习以下内容: 1、回顾新建文件夹以及重命名的方法。 2、回顾word文档的启动、保存、退出方法,以及Word的工作界面。 3、预习课本P50-3.2,2的内容。 二、教师引导 1.Excel的启动 提问:Word软件是怎样启动的?引出Excel的启动。两种常用方法: 1)“开始” →“程序” →“Microsoft Excel” 2)(学生填写) 2.Excel的窗口 1)出现一个满是格子的空白窗口,这就是一张电子表格了,第一个格子看着边框要粗一些,处于选中状态;2)最上面是标题栏,默认的是文件名Book1,保存的时候起一个有意义的,Excel的文件称作“工作薄”; 3)再下面是菜单栏,里面是各个操作命令,记住常用的“文件”和“格式”菜单; 4)再下面是工具栏,里面是一些常用的菜单命令,在分界线的地方可以点击下拉按钮,找到其他操作按钮; 5)下面的空白是工作区,数据输入在各个格子中,每个格子称作一个“单元格”,由横向和纵向坐标定位,第一个格子是A1;6)最下边是状态栏,里面的sheet1、sheet2是指各个工作表; 请同学们观察Excel的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并与Word的相比,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处? 3.菜单栏与工具栏的移动(引导学生自主操作,产生成就感) 方法:鼠标指向菜单栏的虚线处,当鼠标变为双向箭头时,拖动菜单栏到指定位置。 适宜:带有工具栏和菜单栏的软件。 4.新建工作簿 方法:1)鼠标单击常用工具栏第一个按钮(新建按钮) 2)文件→新建 5.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关系(学习重点) 工作簿是计算和存储工作数据的文件,每个工作簿中最多容纳255个工作表。 工作表是存储数据和分析、处理数据的表格。它由65536行和256列所组成。(活动工作表是指在工作簿中正在操作的工作表,即当前工作表)

13.1.1认识三角形学案

13.1.1认识三角形 学习目标: 1.理解三角形及它的边、角、顶点等相关概念. 2.掌握三角形的符号表示和读法. 3.理解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概念,能按照角的大小或边长的关系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一.自学探究 (一)自学提示 课本:p130 时间:2min 1.三角形的定义,以及组成元素的定义 2.怎么分别用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和文字语言来表示三角形 自学检测 (1)如图是用三根细棍组成的图形,其中符合三角形概念的图形是() A B C D (2)如图1,这个三角形中有几条边,几个顶点,几个角呢? 它们分别如何表示? 边:__________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顶点:_________个,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角:___________个,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跟踪训练 如图2,线段AC与BD相交于点E,连接AD,BD,BC, (1)指出图中有几个三角形,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2)∠AED是哪个三角形的角?∠DBC呢?图2 (3)AE是哪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AB是哪几个三角形的公共边?图中还有哪些三角形有公共边?(4)∠D是哪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角?图中还有哪些三角形有公共角? (二)自学提示 课本p131--132 时间:4mi n 1.讨论完成课本P131实验与探究(1)--(6) 2.按最大角的大小三角形分为几类 总结: 三个角都是______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3.按边的关系分为几类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的数的认识》导学案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十单元导学指导案课题:万以内的数的认识课型:复习课课时:第5课时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自学课本第课本第116页第4题,第117页第5、6题,第118页第13题和第119页第15题,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帮扶生不做。 学习目标: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组成、比较、估计等有关知识,使认识条理化、系统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主动参与复习,对知识有个系统的掌握。 难点: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组成、比较、估计等有关知识。 教法:组织指导。 学法:独立练习,回忆交流。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一、导学目标 (一)、独立尝试(预习) 自学课本第116页第4题,第117页第5、6题,第118页第13题和第119页第15题。 (二)、复习并检查(温固),多媒体或小黑板出示。 1、读出下列各数。 2563 2506 2056 2560 9080 (1)说一说多位数的读法,特别是中间有零的读法。 (2)说出以上各数分别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3)练习:

8469=()+()+ ()+ () 5030=()+()+ ()+ () 4106=()+()+ ()+ () 1、数的写法。 六千写作:() 二千九百写作:() 七百八十写作:() 五千零六写作:()四千零九十三写作:()七千七百零三写作:() 3、问题:回忆一下,我们学了万以内数的哪些知识?(万以内数 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三)1、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来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板书课题:万以内的数 的认识) 2、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齐读目标)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导读探究) 1、复习读数:你认为读数要注意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追问:“10000”怎么读?为什么读作“一万”? “ 6006”怎么读?四位数中间的两个0怎么读? (1)在汇报的过程中,巩固了读数的方法。在追问中,结合实例复习读数。 (2)你能读一读下面各数吗? 长江全长6300米,实验学校为“希望工程”捐款6405元。 一个果园有果树3994棵,一本故事书有305页。 小华3分钟踢毽子294个,一台健身器的价格是2950元。(3)说一说多位数的读法,特别是中间有零的读法。 填空: 读数时,从()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百位上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导学案 年级一年级主备人陈燕燕课型新授 班级一《1》审核人王宇课时安排第1课时 科目数学授课人陈燕燕使用时间 课题认识图形(二)---- 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 学习目标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经历从“体”到“面”的过程,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2、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 学习重点通过实践活动体会“体”与“面”的联系,认识、辨认五种平面图形。学习难点通过实践活动体会“体”与“面”的联系,认识、辨认五种平面图形。 学习过程二次备课前 置 性 作 自学 我会说出下面图形的名称 自主探究对学 1、画一画 你知道这些图形留在纸上是什么样子的吗?试着画出来吧! 2、你能说出下面图形的名称吗? 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 合作交小组合作试着说出下面图形的特征。特征:()条边,每条边都()。

群 学 )条边,相对着的两条边( )。 达标检测1、你知道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今天学到的图形?试着说 说看。 2、画出今天学的图形并写上名称。 3、完成练习一的第1题:涂一涂。 4、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 把各种图形的序号填在()里。 课堂小结1、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3、评选出本节课中小组成员表现最突出的“学习之星” 板书设计 1、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 课 后 反 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导学案 年级一年级主备人课型新授班级审核人课时安排第2课时

科目数学授课人使用时间课题认识图形(二)---- 拼一拼 学习目标1、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感性认识。2、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习重点在拼组图形的过程中,描述图形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学习过程二次备课 前置性作业1、你能用小棒分别摆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吗? 2、你能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自主探究1、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两张长方形纸,如让学生思考,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呢? 2、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也可拼成一个长方形。 3、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四个小正方形,让学生想一想有几种摆法。 合作交流1、取出12根小棒,想一想,你能摆出几种图形。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手画) 2、请学生拿出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分组合作,自由拼摆图形,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达标检测1、完成练习一的第3题:数一数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1)将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后剪开,你能发现什么?

初中数学 第三章 三角形 全章导学案

第四章 三角形 4.1 认识三角形(1)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2、能证明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能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按角将三角形分成三类。 学习重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理和应用。 学习设计: (一) 预习准备 (1)预习书62-65页 (2)思考①三角形的角之间的关系①三角形的分类 (3)预习作业 三角形中角的关系:(1)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是 ;(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 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为三类: 三角形; 三角形和 三角形。 (二) 学习过程 例1 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例2 在①ABC 中,(1)0 82,42,C A B ∠=∠=∠则= (2)5,A B C C ∠+∠=∠∠那么= (3)在①ABC 中,C ∠的外角是120°,B ∠的度数是A ∠度数的一半,求①ABC 的三个内角的度数

变式训练:在①ABC 中(1)00 78,25,B A C ∠=∠=∠则= (2)若C ∠=55°,010B A ∠-∠=,那么A ∠= ,B ∠= 例3 已知①ABC 中,::1:2:3A B C ∠∠∠=,试判断此三角形是什么形状? 变式训练:已知①ABC 中,0 90,2,A B B C ∠-∠=∠=∠试判断此三角形是什么形状? 例4 如图,在①ABC 中,090ACB ∠=,CD ①AB 于点D , 1,2?A B ∠∠∠∠与有何关系与呢 例5 如图,已知0 60,30,20,A B C BOC ∠=∠=∠=∠求的度数。 2 1D C B A O C B A

2014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米的认识导学案

丘北县腻脚中心小学校“451”模式高效课堂导学案 第三单元:测量 课题二:分米的认识 年级: 班级: 姓名: 主备人 :林丽芬 教导处审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建立1分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分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一、自主学习 1、请指出米尺上10厘米的长度,如用分米作单位应该是( )分米? 2、理解10厘米等于1分米。 3、1分米=( )厘米 4、用自己的手势比一下1分米有多长? 5、量物体的长度有时也用( )作单位。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1、讨论一下1米等于多少分米? 2、仔细观察教师的米尺,1米=( )分米,让我们一起数一数。 3、观察例3图片,思考2厘米=( )毫米 80厘米=( )分米 三、归纳总结 1分米=( )厘米 1米=( )分米 量物体的长度有时也用分米(dm)作单位。 四、达标检测 1、3分米=( )厘米 50毫米=( )厘米 4米=( )分米 2、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 3、画一条3厘米5毫米的线段。 4、3. 选择适合的长度在( )里画“√”。 长 3厘米 3分米 3 米 黑板 ( ) ( ) ( ) 长 7厘米 7分米 7米 毛巾 ( ) ( ) ( ) 五、课后作业 练习五第3、4、8题 六、课后反思 长 3厘米 3分米 3 米 ( ) ( ) ( ) 黑板

认识三角形自主学习导学案

认识三角形 【学习目标】 认识三角形,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并把三角形分类 【学习重难点】 重点: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难点:会画三角形的高。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回顾 三角形基本要素及基本性质 1. 三角形概念及表示 (1)由 的三条 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如图中三角形,可以记作 ,它有三边 ; 三个角 ;三个顶点 。 2. 与三角形有关的三边、角性质 (1)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 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 第三边。 (2)三角形的内角之和为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 。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决定了三角形具有 性。 3. 三角形的分类 (1)按三角形角的大小分,有?? ???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2)按边的相等关系分,有?? ??????形底与腰不等的等腰三角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4. 三角形重要的特殊线段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顶 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 。如图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

(D 在BC 所在直线上),那么∠BAD= =21 。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且它们都交于 。 (2)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 。 如图,AE 是BC 边上的中线(E 在BC 所在直线上), 那么BE= = BC .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且它们 都交于 。 (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 叫做 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三条高都交于 。其中,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 交于一点; 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 交于一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 交于一点。 二、图形全等概念、特征、图案设计 能够 图形称为全等图形;全等图形的 都相等。 三角形是特殊的图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全等图形的概念是一致的。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对应角 。 三、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要求各边、各角都要对应相等。要使两 个三角形全等,至少需要 个条件(其中须有边的条件)。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以 归纳为: 1. 对应相等(简记为“SSS ”); 2. 对应相等(简记为“SAS ”); 3. 对应相等(简记为“ASA ”); 4. 对应相等(简记为“AAS ”); 四、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除了上述的“SSS ”、“SAS ”、“ASA ”、“AAS ”之外,还可以 利用“HL ”来判断,即 和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特别说明:全等条件 “HL ”不能用于非直角三角形使用。 五、三角形全等的应用 (1)会用尺规作三角形,以及与全等三角形有关的图形; (2)会利用全等三角形测量距离。复习时注意理解尺规作三角形的依据就是全等三角形,还要关尺规作与全等三角形有关的图形;掌握用全等三角形进行实际测量的基本方法。 二、主要思想方法 转化思想 例1 如图1,工人师傅要检查人字梁的∠B 和∠C 是否相等,但他没有量角器,只有一把

三年级数学上册-分米的认识导学案

《分米的认识》导学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 3、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难点:掌握用分米量的方法,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米尺、纸条。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师:谁来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 (米、厘米、毫米) 练习: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课件出示) 一只蚂蚁长约5(毫米)一只长颈鹿高约2(米) 一只小花猫高约40(厘米)一头大灰狼长约8() 质疑:一头大灰狼长约8(),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8米

太长,8厘米太短了。 师:当长度一个比1米小而又比10厘米大。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三.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四.学前准备: 卷尺和测绳 五.学习时间: 一课时 六.学习过程: 课前 学案自学: 一、自主学习 1、我用直尺测量课桌面的长是()厘米。 2、我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3、我观察直尺,直尺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就是1分米。

第1课时 数的认识(1)(导学案)

1.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分5部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思考和综合与实践。教材在安排时,注重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习方法的渗透,注重所学知识的应用,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2.整理和复习是在学生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之后,进行一次系统地、全面地回顾与整理,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把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入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在探索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同时,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模型思想、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也是非常有益的。因此,本单元内容不仅是本册导学案的一个重点,也是全套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估算的作用,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能进行整数、小数加、减、乘、除的估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会解学过的方程;理解比和比例的相关意义,会判断两个相关联量之间的关系,会用比例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再次经历相关知识的探究过程,发展数感和符号意识,提高运算能力和应用意识。 2.使学生巩固常用计量单位的表象,掌握所学单位间的进率,体验这些量及其单位的实际意义,能够进行简单的改写。 3.使学生掌握所学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并能应用;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会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巩固图形运动的基本方法;能根据有序数对或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掌握并能应用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几何和空间观念。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基本的步骤和方法;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会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根据数据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能够解决一些计算平均数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数的认识(一)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一、数与代数 第1课时 数的认识(一) 【学习目标】 ⒈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 ⒉能叙述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合理转化。 【学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 根据课前对数的知识整理,你能完善下列内容吗? 整数 自然数( ) 负数( ) 分数 真分数:分子 分母(小于1) 假分数:分子 分母(大于或等于1) 小数 循环小数 不循环小数 无限小数 大于1的 小于1的 有限小数 百分数与分数的关系:百分数相当于 的分数。

二、专项训练 1.将面的数填在适当的( )里。 1.65 -15.7 5 6 1240 96% (1)冰城哈尔滨,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 )℃。 (2)六(2)班( )的同学喜欢运动。 (3)调查表明,我国农村家庭电视机拥有率高达( )。 (4)杨老师身高( )m 。 (5)某市今年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数是( )人。 ⒉一种商品打七折销售,“七折”表示原价的( )%。 3.说出下面各数中“2”表示的含义。 23 0.52 2 3 203.7 ⒋ 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小数实际上是分母为10、100、1000……的分数 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写一写。

三、课堂达标 ⒈填空。 (1)0.4=( )/( ) =10/( ) =( )/35 =( )% (2)13628中的“6”表示( );70.6中的“6”表示( );611 中的“6”表示( )。 (3)某班5名同学的体重分别是:小军23kg ,小强21kg ,小兵25kg ,小丽24kg ,小红22kg 。如果把他们的平均体重记为0,那么这5名同学的体重分别记为:小军( ),小强( ),小兵( ),小丽( ),小红( )。 (4)循环小数0.1234512345……用简便方法记作( ),它的小数部分第19位上的数字是( )。 ⒉判断题。 (1) 2.22是循环小数。 ……( ) (2)因为0.3=0.30,所以0.3和0.30的计数单位相同。 ……( ) (3)0是整数,而不是自然数。 ……( ) (4)期中考试有49人及格,1人不及格,及格率是98%。 ……( ) (5)把一根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全长的15 。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3.1 认识自己-导学案

第三课发现自己 3.1 认识自己 一、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认识自我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形成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 2.初步学会认识自我的方法,能正确认识自我。 3.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及正确认识自我的途径。 二、自主预习 1.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2)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从而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 2.认识自己包含的内容(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认识自己) (1)生理:从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如自己的身材、相貌、体能、性别等 (2)心理: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如性格、气质等 (3)社会:从在群体中的关系来认识自己,如自己在家庭或班级中的角色等 3.认识自己的途径 (1)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 (2)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三、合作探究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 (1)请你谈谈这句话中蕴含着什么道理? (2)你将通过哪些科学方法来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四、随堂演练

1.儿子:“爸爸,你说我长大后能有出息吗?”爸爸:“为什么这么问?”儿子:“因为我在学校学习不算好啊……”爸爸的回答最恰当的是() A.“你需要学会自立” B.“你需要正确认识自己” C.“你需要学会发泄情绪” D.“你需要拒绝不良诱惑” 2.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曾指出,你要认识你自己比伦理学家们的一切巨著更为重要,更为深刻。这是因为正确认识自己() ①能够使我们有足够去面对困难的力量②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③能彻底解答“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④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善待他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下列对自己的认识属于社会方面的有() A.我是七年级(3)班对班级工作充满激情的班长 B.我是一个喜欢体育活动,特别是足球活动的人 C.我是一个身体健康的小伙子 D.我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4.在自我推荐优秀学生班会活动中,学习成绩优秀、乐于助人的小英,谈到自己还有不少缺点,比如性格不够开朗,遇事容易急躁。小英认识自我的途径是 ( ) A.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B.通过他人了解自己 C.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D.通过和他人比较认识自己 5.刚上七年级的赵凯在开学后的第一个班会上这样向同学介绍自己:“我在小学时,被同学们称为小机灵、调皮鬼。叫我小机灵,因为我的动作比较灵活,头脑也比较聪明,我上课爱思考,爱发言,常得到老师的表扬;说我是调皮鬼,因为我经常在教室里打闹,有时上课管不住自己,为此也被老师批评过。我的兴趣挺广泛,看书、下棋、摄影、旅游我都喜欢。我想在新的集体里改正缺点,与同学们互相帮助,做一名合格的初中生。” (1)赵凯对自己的认识正确吗?为什么? (2)赵凯运用了哪些认识自己的方法? 【答案】 三、合作探究

(完整版)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

长方体的认识导学案 主备:谢慧玲审核:班级:姓名: 一、学习目标: 认识长方体,从面、棱、顶点入手了解长方体的特征,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意义,推导棱长之和计算公式,并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自主学习 1、举例说说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 2、观察手中的长方体模型,分别找出面、棱、顶点 3、长方体有()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4、长方体有()条棱,哪些棱长度相等?哪些棱是相互平行的? 5、长方体有()个顶点 二、合作交流 1、小组合作用细木条和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框架 2、需要多少条木条,可以将长度相同的分成几组? 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这三条棱叫做什么? 4、怎样计算12条棱长度之和? 四、我的疑惑: 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正方体,从面、棱、顶点入手了解正方体的特征,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与联系。 二、自主学习。(相信自己,一定是最棒的) 1、从面、棱、顶点入手想想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2、观察手中的正方体模型,思考: (1)有几个面?每个面的大小、形状一样吗? (2)有几条棱?每条棱的长短一样吗? (3)正方体有几个顶点?每个顶点有几条棱相交? 总结:正方体由()个完全相同的()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有()条棱,所有棱长度(),有()个顶点。 三、合作学习(相信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 1、正方体是否有长、宽、高?长度是否相等,我们把它的长宽高叫做什么?什么样的长方体叫正方体? 关系用集合圈表示为: 3、知道正方体的棱长,怎样算棱长之和? 四、我的疑惑: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1000以内数的认识》导学案

第7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简析: 教材先通过向学生介绍熟悉的体育场的容量,从而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与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创设了一幅幅现实的、有数学意义的画面,让学生认识千、万,知道万位,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而且懂得对于较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或一千一千地数,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更大的计数单位的教学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百以内的计数单位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明确“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并能体会数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学习多位数的认识打好基础。在整数的认识过程中,本单元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对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单元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数学思考:经历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数学实践活动,体验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数感。 问题解决:初步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认识“万位”及其位值,能说出万以内各数位的名称及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能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情感态度: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学习重点: 1.会数10000以内的数,探索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写法及数的组成。 2.能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 3.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 学习难点: 1.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掌握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3.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课时安排:14课时 1.1000以内数的认识……………4课时 2.10000以内数的认识…………6课时 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3课时

第八课正视自我 成就自我(第一框认识自我 导学案)

导学案设计 初中思品七年级上册(科教版) 第八课《正视自我成就自我》 第一课时第一框“认识自我”导学案 编写者:邓秀、陆英连、黄荣恒、黄燕、黄虹、叶燕霞 单位:贵港市覃塘区黄练一中 审稿者:陆英连黄荣恒单位:贵港市黄练一中 一、学习目标: 1、明确学习本节课“认识自我”的内容为重点。 2、掌握认识自我或自我评价的常用方法和要求。 二、先知先学:我预习我收获--------展示学生的作品 1.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正确认识自我的要求: ①比较平价:____ _。 ②他人平价:。 ③心理测量与平价:。 三、合作探究,我明智: 1. 我们的资料(投影): (1)学生准备:搜集中外正确认识自己、获得成功的典型人物的事例,体会正确认识自己对自身成长、对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2)教师准备:搜集几个学生非常熟悉额的典型人物的事例,如:邓亚萍、刘翔的事例。 2、说一说,我填表格:(学生表述或投影) 四、当堂检测,巩固提升: (一)选一选 1.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说明了( ) A.旁观者即别人最了解自己 B.有不少人有自知之明,觉得不如别人

C.人无法认识自己,常常被事物所迷惑 D.要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可以从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中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2.了解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要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可以通过比较来认识自己,下面同学的做法可取的是() A.小明的父母是普通工人,他看到同学们的父母大多是干部、医生,感到很丢人 B.小俊看到自已的数学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他就经常瞧不起别人 C.小华经常观察其他同学的学习及思想表现,发现自己与他们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 于是在发扬自己优点的同时、积极虚心地向他人学习 D.小飞发现自己的个子比班上同学矮一截,于是怀疑自己发育不正常 3.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自我时,要注意( ) ①实事求是的认识自己和他人,不隐瞒、不缩小、不夸大②对自己和他人做出全面的评价 ③对自己和他人做出一分为二的评价④只看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加以效仿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③ (二)辨析与简答 1、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2.价值判断 通过他人的评价,我们总是能够全面的认识自我。 判断:() 理由: 。

认识小数(导学案)

《认识小数》教学案 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0、10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等活动,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唤起经验 电脑出示:21 46 10 3 1.2 0.8 3. 4 师:这些数认识吗?谁来试试。 生读 师:不简单,这三个数(后面的三个数)咱们还没学呢,你也认识! (电脑出示:1.2 0.8 3.4加粗、放大)(这里是否要介绍这些数是小数,以便在第一时间强化认知---这样的数就是小数) 师:一起大声地、自信地读一读。 生读小数 师:怎么认识这些数的? 生介绍生活中见到的小数。 揭题:日常生活中只要你留心观察,一定能经常见到这些(小数)。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小数。(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二、联系实际,探究发现 师:是呀!小数就来自我们的生活。瞧!小明和小芳正在量课桌呢!一起来看看。 电脑播放:教学情境 师:谁来说一说测量的情况:

生:桌面长5分米,宽4分米 (板书:5分米、4分米) 师:今天的研究就从这两个数量开始。请看 电脑出示: 活动一: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注意字体的变化) 1.独立思考 ①想一想:5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 5分米=( )米 ②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③读一读:105米还可以写成0.5米。 0.5读作零点五。 ④填一填:5分米=( )米=( )米 分数 小数 ⑤试一试:4分米=( )米=( )米 你是怎样想的? ⑥找一找:你能在米尺图上找出5分米、 10 5米、0.5米和4分米、 米、0.4米吗,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一填? 1 分米 ( )分米 ( )分米 10 1 米 ( )米 ( )米 0.1 米 ( )米 ( )米 2.小组交流。 3.小组讨论 ①仔细观察米尺图及相应的数,你能发现什么? ②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 (学生活动后班级交流) 师:哪一小组愿意来展示的? (选一小组,6人汇报,1人1题) 师:小组讨论,请其他组的代表来交流你们的发现。 别人在发言的时候,你该干什么呢? (4名学生汇报)师生认真倾听,及时点拨 师:刚才我们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发现了零点几就是十分之几。

《11~20各数的认识》导学案1

《11~20各数的认识》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数出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二、教学重、难点 正确地数11~20各数,知道数的组成。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三、导学过程 (一)激趣定标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我们以前都认识了哪些数?谁能按顺序数一数? 2.读数。(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 3.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比10大的数,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一些比10大的数。 4.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5.出示学习目标(师带读。) (二)自学互动 活动1:数一数 (1)图上有()张水果图片,()个正方体()个,()根小棒,()个球。 (2)学生自由数。小组讨论后汇报填数。 活动2:用小棒摆11~20各数的组成。 (1)学生用小棒操作“10个一合成一个十”,并把它绑成一捆。

板书:10个一是1个十 (2)用小棒摆一摆11~20各数, (3)同桌互相说一说所摆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11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12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1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14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1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1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17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18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1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0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活动3: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1)示尺子图,学生完成填空。 (2)生集体读数:顺读、逆读。 (3)大小比较:17 15 20 18 15 12 (三)课堂测评 1.我会数数。 (1)11、()、()、()、()、16、()、()、()。(2)()、19、()、()、()、()、()、13、()。2.读一读,写一写。 12读作()16读作()20读作()。 十九写作()二十写作()十七写作()。

《认识我自己》导学案

《认识我自己》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明白每一个“自己”都是独一无二的; 2.学会观察和正确地认识自己。(重点) 【预习自测】 1.对自己的认识包括、、 。体貌是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包括身高、体重、相貌、健康状况等;内心世界是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包括性格、兴趣、能力、情感、对人对事的看法等;和社会的关系是我们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等的认识,包括自己在同学中的影响,在中的作用,在中的表现,在公共生活中的等。 2.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一种能力,需要一个过程,要通过 才能逐步把握。现在我们可以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将更加。能够比较正确地认识自己,是我们的重要起点。 【新课讲授】 一、导入:《斯芬克斯之谜》 《斯芬克斯之谜》 古希腊有个传说,传说在一个王国城堡的附近有个女魔叫“斯芬克斯”。她整天守着那条过往行人必经的路,让人猜一个谜。如果行人不能答对谜底,她就会把他吃掉;如果猜出来了,她自己就会死去。很多人都因此死去。终于有一天,一个叫“俄底浦斯”的年轻人说出了这个神奇东西的谜底。斯芬克斯于是死了,

而这个谜语始终流传了下来。 谜语:什么东西早上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 二.新课学习 活动1:我是怎样的人 下面的问题听到后,在纸上记下序号,并用“√”表示“是”,“×”表示不是。有谁和他(她)从头到尾都是一样的? 讨论:为什么会这样,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2:教师小结 活动3:说说你自己 请同学们用陈述句,围绕着“我是谁”这样一个问题,用6种相异的回答写出能表明自己的句子。回答时不必太多的思考。 例如:我是个高个子。我是留长发的女孩。 我是个胆小的人。我是个爱好文学的人。 我是一名中学生。我是班里最受欢迎的人。 并请班上两位同学起来说说自己。 活动4:教师小结 活动5:猜猜他/她是谁? 根据刚才游戏的规则,请同学们用陈述句,用6种相异的回答写出能表明班里你熟悉的一位同学的句子。回答时不必太多的思考。 写好之后,请同学上来念出他的句子,并让班里的同学猜猜他/她写的是哪位同学?并让被提到的同学说说刚才描写的自己和现在同学描写的自己是否有区别? 活动6:教师小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