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挖掘生活源泉,彰显作文语言魅力----作文生活化浅谈

挖掘生活源泉,彰显作文语言魅力----作文生活化浅谈

挖掘生活源泉,彰显作文语言魅力----作文生活化浅谈
挖掘生活源泉,彰显作文语言魅力----作文生活化浅谈

挖掘生活源泉,彰显作文语言魅力

----作文生活化浅谈【摘要】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只有关心身边的现实生活,才能更具体的去热爱生活,追寻生命的价值,阐释生命的意义。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才能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让作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才能避免学生下笔千言、一挥而就的尴尬。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总结了点滴对策,以求与同行共勉:教师在生活中要教会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来了解生活。课堂内外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走近生活,然后给学生提供用作文表达生活的契机,最终实现多数学生易于表达,乐于动笔,下笔千言,洋洋洒洒的作文温情之旅的良好状态。

【关键词】社会生活;写作素材;源头活水

【正文】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教师要鼓励孩子积极投身于五彩斑斓的生活实际,放眼关注国家大事,细心关注身边小事,认真积累写作素材,随时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深入思考,用心感悟,写出感受独特、内容充实、思想深刻的文章来。只有不断拓宽孩子生活的空间,让他们亲身实践,切身体会,写作时才能得心应手,有事可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那么如何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用作文表现生活呢?这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引领学生观察生活,有感而发

生活缺乏体验,心中缺少对生活真切的感受,孤零零的去写作,是写不出真情实感的。“文学贵为有感而发,缘事而发。”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文为心声的道理。小学生对周围事物往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导致作文时头脑空空无内容可写。其实生活世界是多姿多彩、变化万千的,这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捕捉,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新鲜事不计其数,引领学生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首先教师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要及时采撷生活的浪花,让孩子练练笔。

父亲节的那天我布置给同学们这样的作业,回家大声喊出:“老爸,我爱你!”记录下父亲的语言、动作、表情,谈谈自己喊出去的心理感受。实际告诉我们:这样的文章感动的令人流泪。

我经常布置学生结合焦点访谈的内容进行社会跟踪调查(三鹿奶粉事件、工业三废的治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等等社会问题),学习撰写调查报告,让学生真实的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为写作积累真实的素材。

从学生的文本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已经用他们稚嫩的肩膀勇敢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如:

针对当前工业园区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引发思考,很多学生会情不自禁的写下意见或建议,寄语有关部门,孩子在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的同时,对自己也是良好的思想教育。学生通过调查研究,体验到当今社会城市化的过程与代价,同学们亲临现场感受沧桑变迁的同时,了解到人为因素是今昔变化的关键原因所在。同学们学有所动,动有所感,感有所悟。

二、抓住契机组织活动,丰富写作素材

教师在指导学生亲近自然,投入地球母亲怀抱的同时,还要教给孩子用眼睛观察这个新奇世界、用耳朵去谛听天籁之音、用鼻子去呼吸天地之气息、用心灵去感受自然之韵味的本领。尽情地投入生活,体味生活,将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情愫诉诸笔端,要通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各种活动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亲近自然

在教学中打破了封闭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投入到大自然中,投入到社会生活中。我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参观、游览、郊游等活动,学生走出校园,回归自然,自由采撷自己需要的写作素材。投入母亲的怀抱,感受到母爱的博大,情不自禁的疏于笔端:有的陶醉于对家乡的美丽风光,有的为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而自豪,有的为家乡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发展变化而喝彩,他们深深地热爱着自己伟大的祖国。通过活动不但磨练意志、开阔眼界,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全了学生的人格。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到陶冶。

2、重大历史节日

我习惯以革命纪念日像卢沟桥事变、八一建军节、九一八事变、十一国庆节为契机,请革命军人,讲革命传统故事,对学生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抒发对英雄们的崇敬之情。《亲爱的祖国,生日快乐》、《振兴中华、立志雪耻》这样的文章年年写,年年新,字里行间渗透着祖国花朵的豪言壮语!

3、热点话题

我经常结合成功训练课、思想品德课、综合实践课等有关的类似环保、污染、文明、诚信、感恩等时髦话题进行探讨、辩论,学生自然会在丰富的校园活动中写,在快乐的课余生活中写。孩子们有时还把自己细细打磨的大作主动的展示给同学们:环保倡议书偷偷地上了墙报: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了自已,为了子孙后代,为了全人类能永远拥有美好的家园。请大家积极响应倡议,为绿色环保—“尽一份责,出一份力”!我们口号是:“绿色环保,举手之劳;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以节水为荣!随时关紧水龙头,别让水空流。以节电为荣!省一度电,少一分污染,多一分贡献。以节粮为荣!爱惜粮食,让节俭美德代代传。参加植树造林,保护森林资源。养成好习惯!不随地

吐痰,不随地乱扔乱倒废弃物。少用一次性制品!节约能源,维护环境整洁。爱护一草一木!做绿色使者,保持空气清新。做动物的朋友!善待生命,与万物共存。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奉献社会,传递爱心,传播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既提高了写作水平,又提升了全体学生的素养,真是事半功倍!

4、传统节日

母亲节前夕,孩子们记下了令母亲感动的一幕,有的同学这样写道:今天是母亲节,我准备亲手为母亲做一张贺卡。用纸做?不,用纸会破坏森林资源。21世纪是信息时代了,所以,我决定为妈妈制作一张电子贺卡。我连哄带骗地把妈妈拉到书房(,让她欣赏了我为她制作的贺卡。妈妈开心极了,脸上荡起了像去年在母亲节上得到我的礼物一样的笑容。此刻,警戒完全消失,母女的心紧紧贴在一起。在这一天,我得到了妈妈回来后的第一个拥抱……

儿童节的前夕,我布置给同学们的作业,回家大声喊出:“老爸、老妈,我爱你!”记录下父亲的语言、动作、神情,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儿童节与现在有什么不同,记录下自己的心理感受。这样的文章是孩子真情的流露,自然感人至深,感动读者,感动作者。

三、观察生活,装饰语言

如果细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生活的色彩与亮度,抓住这种色彩,再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使语言在表达上更清新,更流畅。我们平常要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别人未曾发现的,习作中应该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因为书面语言无法像口头语言那样借助表情和动作来加强表现力,那就得用修饰手段进行“淡妆浓抹”,把“瘦弱的骨架”装饰起来,使文章既丰富又有观赏性,最后,把语言的美感传达给读者,从而给人视觉上以全新的体验。

如写奶奶家种着很普通的花生,她静心观看,潜心思考,果然平中见奇,发现了花生成长的过程,并生动地描绘下来:花生从插种到开花只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花生开花授粉后,子房基部子房柄的分生组织细胞迅速分裂,从花萼管内长出一条果针,它先向上生长,几天后,子房柄下垂于地面。在延伸过程中,子房柄逐渐形成一顶硬幅,保护幼嫩的果针入土。之后表皮逐渐皱缩,荚果逐渐成熟。当花生结果时,喜欢黑暗、湿润和机械刺激的生态环境。当你看到一颗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别出它有没有果实,非得等你亲密接触后才能知道……我愿意做像它一样的人……当我把这篇文章范读给学生听的时候,引起了大家的啧啧称赞,我便随机引导学生我们应该像她一样抓住生活的细节,关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就连平常的事也会有不平常的东西可写,也会有别人没有写过的素材可以写,在我的引导下,像这样的文章越来越多,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越来越浓。

四、注重作文的实用价值,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

怎样才能使作文教学具有真正的“实用价值”?如果教师能坚持每次作文训练都有一定的目的、动机和实际应用相联系,就能帮助学生稳步树立起“有需要而表达”的观念,并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作文都是有实用价值的。

如写我是小小推销员,首先让学生明白,推销作文是为了让别人了解自己的产品,喜欢并愿意与你一起分享产品的价值;再如,写一份心得体会,是为了把自己成功或失败的方法和经验告诉给同学,让他们也获得成功,而且少走弯路……指导学生写每一篇作文,都要注意帮助他们明确作文的目的,激发内部动机,使之成为一种愉悦的社会交际活动。这样,作文训练就与生活相联系,与他们的社会交际相关联。不仅使学生感受到表达是生活的需求,激发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

五、关注学生身边情感,诱发写作动力

作文与社会贴近,与生活贴近,与学生的实际贴近。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定能够从生活中“自然”感悟到一些东西的,积淀的情感也会自然地流诸笔底。学生从抒发情感的过程中获得理智上的满足,而且在情感、心灵的充盈中获得精神的体验。创设和培养一个给学生以情激情,以趣激趣的作文环境,来引导他们进入展示自我、完善自我的自由王国。实践中,我发现学生敏锐的眼光洞察劳动者的美好心灵,见义勇为者的崇高境界,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等等身边的故事,积极捕捉贴近生活的素材,把写作当作是一种心灵的释放而绝不是外来压力的一种任务、一种负担。“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体验和真切感受”,写出了真情实感,思想感悟发自肺腑,给人感染,引发共鸣。

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武警、消防官兵的英勇无畏,志愿者的乐于奉献,白衣战士的忘我工作,海外侨胞的慷慨解囊,举全国之力重建家园的壮举.....都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在那令人悲痛、感动、激情荡漾的时刻,我让学生作文:《我向灾区表寸心》、《灾区的人要挺住》、《灾区的人们,我是你的亲人》等。孩子们的话语让我热泪盈眶:地震无情人有情,虽然我不能来到现场进行援救,但我会为你们放孔明灯祈福,折千纸鹤祈祷,就像<萤火虫>这首歌一样:"燃烧小小的生命在夜晚,为夜晚的路人照亮方向,短暂的生命努力的发光,让黑暗的世界充满希望......."这首歌就像一架投影仪,勾起了地震中

无数感人的场面,不知不觉,眼睛已泛起了一层薄雾.我的耳边仿佛想起了温家宝总理亲切的语句:"孩子,一定要好好活下去!"我眼前仿佛看见了人民解放军叔叔翻山越岭,不畏艰难地

开展救援工作;护士阿姨强忍着失去亲生孩子继续担着救死扶伤的天职;教师用他那血肉之

躯抬起几十斤的钢筋混凝土.....我的心在那一瞬间颤抖着,是啊,地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

众志成城,携手相助,就一定能够挺过困难的险阻.....

如:每学期我在班上召开了一次“感谢您,所有关爱我的人”的主题班会,因为是贴近孩子的生活,说起来总是滔滔不绝的,有的说感谢那些鼓励自己学习的同学,有的说感谢那些默默支持自己的老师,有的说感谢那些让我走出人生低谷的名言警句,有的说感谢赋予我宝贵生命的妈妈,有的说,感谢抚养我长大,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呵护的奶奶。有的说感谢那些在我成长的路上爱护、关心、帮助过我的所有人。会后我趁热打铁,让他们写信给关心你的人,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尊敬、思念、感动之情,告诉他们自己的远大理想。效果可想而知。每个同学都洋洋洒洒的写了几大篇。

一件细微的小事、一次小小的风波、一丝淡淡的愁绪,都可成为写作的契机和内容。那些突如其来的或高兴、或难过、或感动、或迷惘的情绪,都应该成为写作的题材。此时我为了让学生能细细地感受自己的这种感情,积极地创设条件让他们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生活原本就是使人百感交集的旅程,一颦一笑、一景一物都可以滋养我们的内心世界,凝聚成动人的诗篇。“生活化”作文教学正是致力于学生现实生活的建构、全面的生活能力的培养,领悟生活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汪雷雷;走进源头活水:写作教学必须回归生活;新课程研究;2009.11

2、夏艳丽;温情流淌的心灵旅程;教学月刊;2009.11

3、何捷等.《作文与生活》小学作文创新教学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10

4、周毅.《放胆写真情》小学作文创新教学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07

5、于冥慧.《浅议作文语言创新》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11

怎样实现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

怎样实现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 摘要】作文能够让学生提升能力的同时,也能够让其有更好的情感认知和人文 情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对教师来讲一直是一大挑战,要让小学生感受到作文学 习内容的趣味性,又要对其学习与成长发展有益。生活化的语文作文教学也就应 运而生,将生活与小学生的写作相结合,是非常好的教学方式之一。 【关键词】浅谈;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3-071-01 教师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的语文作文缺乏真实情感,文章内容都是空 话和套话,使学生个人语文写作能力得不到锻炼提升。对此,教师在现阶段小学写作教学中 应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帮助学生提升语文写作水平,创 作出内容真实、情节生动的作文,实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活 化写作教学,可以使学生发现丰富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 一、写作主题回归生活,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小学语文作文中的通病在于学生缺乏真情实感,学生写出的文章过于模板化、格式化, 从而不能打动读者,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进而导致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迟迟得不到提升。 学生在小学语文写作中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部分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中过于追求教学速度,急于求成,想快速提高学生语文写作能力,让学生按照固定的写作模板进行写作练习, 在给学生选择写作主题时,也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学生对所写主题缺乏个人亲身 经历,难以发表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给的作文模板进行模仿创作,导致 学生的语文作文内容并不真实,不利于学生今后的语文写作。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 选择贴近实际的写作主题,尽可能让学生写身边真实的事件,便于学生情感抒发,完善学生 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学生在学校组织春游过后,我让学生以春游为写作主题进行作文创作,由于学生刚刚经历过春游这一活动,学生从中有很多感悟和收获,学生可以在写作中将个人 春游的经历和感悟记录在作文中,使学生的作文内容更加真实,让学生将个人情感尽情表达。教师给学生选择贴近生活实际的写作主题,可以使学生具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改变学生以往 完不成作文字数要求的状态,使学生在合适的教学方法下不断强化语文写作能力。 二、注重写作日常练习,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学生在日积月累的锻炼中逐 渐形成,教师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要重视写作练习的作用,让学生养成勤于写作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写作练习中提高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提高对字词句的综合运用,让学生对语文 写作产生新的学习态度。教师在以往写作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日常练习的作用,认为作文只 要在考试前向学生讲解,学生就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很少有写作练习的 机会,不利于学生写作才能的发展和完善。对此,教师在现阶段写作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 学习习惯,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养成勤于写作的优秀习惯。例如我让学生建 立一个日记本,学生可以将每天发生的新奇事件进行记录,不对学生进行写作字数的规定, 发挥学生写作中的主观能动性,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日常的小练笔中完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避免学生由于日常缺乏写作训练,使学生丧失基础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在日常写作练习 中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完善个人语文写作才能,有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投 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将学生的写作训练融入日常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对写作更加熟悉,改变以往写作给学生的印象,减少学生对语文写作的抵触心理,使学生在不断积累练习 中逐步完善语文写作才能。 三、鼓励学生走进生活,激发学生生活感悟 学生在小学语文写作过程中,常常发现自己缺少写作素材,在教师给定的写作主题下自 己难以找到合适的事件进行论证。学生在小学语文写作中出现的这一问题可以归结为学生由 于个人年龄和生活经历的限制,生活阅历不够丰富,从而导致个人写作素材的缺乏。对此, 教师为完善学生语文写作能力,可以鼓励学生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眼睛和心去感 悟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学生只有真正融入生活中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与爱,才能发现生活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浅析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浅析 发表时间:2012-07-26T16:09:33.170Z 来源:《当代教育之窗》2012年第6期供稿作者:李晓妮 [导读] 大多数语文教师有这样一个体会,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难点。 李晓妮(邯郸县三陵中心校河北邯郸056000) 【摘要】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是在生活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特别是教学策略研究理论的指导下,紧密生活与作文的联系,探索优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作文,提高学生表达生活、思想、情感的能力,在学习作文中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大多数语文教师有这样一个体会,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难点。特别是学生,他们不但觉得作文难写,而且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无从着手写。为此,我提出了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通过研究和实践,高效达到小学生作文训练要求,提高表达生活和思想的能力,给作文以生活的灵性,力克作文虚假空洞现象。 1.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积累材料 虽然我们的学生对外界生活接触不多,但其实每时每刻,学生们都在接触一些人和事。如果有敏锐的洞察力,就能捕捉到别人不注意的细节,找到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题材,写出内容充实,事例具体的文章 比如,一天上语文课时,因学校临时召开一个紧急会议,耽误了几分钟。等我走进教室时,值日班长周湛已经组织大家在读课文了。同学告诉我,刚才有几个同学在捣蛋,是周湛制止了他们。听到这一切,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回忆:上课铃响后,教师没有像往常一样出现在教室门口,你是怎么想的?几位调皮的同学是怎样捣蛋的?同学们是怎样做的?周湛是怎样制止的?这几位调皮的同学又是怎样反应的?你又有什么感受?经过讨论,同学们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作文材料。这时,我趁热打铁:“下面就请大家把这一题材记在你的‘拾贝集’里。放学后,请大家再把它具体地写下来。”同学们听了,欣然应允。 “拾贝集”是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的一本记录本。学生每天用三言两语记上当天发生的有意义、有趣的事,不强调有头有尾,也不强调文字优美生动,而着重强调真实,强调句子通顺,让学生把自己的见闻、活动、感受朴朴实实地写下来。如今天在学校里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如在音乐课上学到了一首新歌、体育课上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美术课上由同学做模特儿画了第一次肖像画),在家里做错了一件事或种了一盆花……诸如此类的小事都可以成为“拾贝集”的内容。这样每天注意材料的积累,到作文时,就不愁没有内容可写了。每天都进行的练习,还能够使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得到培养。 2.作文内容生活化让学生乐写 学生作文内容应该也必须是学生生活内容的反映,学生的写作才是兴趣盎然而不枯燥的,我们在研究作文生活化策略时,要从生活出发,构建作文内容系列。提高生活认识水平,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生活认识水平的反映。我们要从提高生活质量角度来观照作文生活化的意义,以写作来反映生活,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而对生活的深入理解,又直接促进学生作文深度的发展。最终形成生活与写作的良性循环,文道结合的良性循环。丰富学生生活、提高认识能力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教育中必须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去以生活为课堂,去享受人生,热爱生活,这样,我们才能从文中见“人”。 学校生活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作文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其生活方式能反映其它生活的内容。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强调使写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内容,要以自我表现、生活写照、应用、议论文字、说明文字等作文内容将生活的一切作为作文内容的一切,使作文的空间与时代的空间,与学生生活的空间相融。 活化生活积累,促使学生“一写为快” “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学生脑中沉睡着的生活积累,一旦被激活,情感的大海就有壮丽的浪涛。这样火热的情感与内部语言有机融合,所写之作才有血有肉。因此,平时应抓拄契机,活化学生丰富的积累,让学生有强烈的写作冲动,促使学生“一写为快”。 活跃思维,给学生以自由命题的空间,我经常选取报刊上的短文和电视上的一些热点新闻作为作文材料。选取的材料短小精悍,情节性强,贴近生活。在谈到参与十多年WTO谈判的外经贸部处长王真被一家外国保险公司百万年薪挖走、清华学子刘海洋“硫酸伤熊”时,学生的反应异常激烈,从对人才的流失的扼腕之痛、人才的管理机制到世界经济一体化;从口诛笔伐这位清华学子、学历与人格的思考到家庭学校的教育机制等等,学生思维活跃,视觉敏锐,能联系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作文,自由命题空间大,真正做到了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用我的自然之笔,显我的自在之趣。 3.引导学生开展活动,体验生活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增加见闻、认真体验,才会有新鲜的收获,有真切的感受,也才会有倾吐的需要和欲望。这学期,我们组织学生参加了许多活动:游览“江南八达岭”——临海古长城,领略祖国的山河之美;参观“毛主席遗物展”,了解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封闭性军训活动,体验军营生活;组织学生上街清除城市的“牛皮癣”——乱贴乱涂的广告……精彩纷呈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使学生兴趣盎然,获益良多。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引导他们回忆叙述活动的进行情况,交流收获和感想,既活跃了思想、沟通了情感,又训练了作文。 譬如,五天的军训活动时间虽不长,但这是学生第一次离开父母过集体生活,其间得到的感受心情是不言而喻的。军训一开始,我们就发给学生每人一本写有“军事训练系列”的日记本,让他们自由选择,自由命题,抽出一定的时间记下军训时的生活。回到学校以后,及时组织了一次“我的军营生活”征文活动。学生交上来的征文题材非常丰富,有的写了部队纪律是如何的严格,连吃饭都要排队的《一次特殊的中餐》;有的写训练时非常严厉,平时又是非常幽默有趣的《我们的梅教官》;有的写自己打开水时,由于天黑,竟然把汽油当作是开水拿到了宿舍里面,闹了一场笑话的《打开水的风波》;有的表达自己离开部队时的那种依依不舍的感受的《再见了,军营》;还有的同学写《练正步》、《过集体生活真好》、《想家的感觉》……只有学生有了亲身的感受、丰富的社会接触,才会写出这样题材新颖、贴近生活的作文来。 总之,要想让学生不再惧怕作文,就应引导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素材,加上教师巧妙的引导和赏识性评价,才能使学生真正的自由表达,自主作文,才能写出真实的生活化的作文。

小学生生活化作文实施方案一

罡头小学“小学生生活化作文”课题研究 第一阶段实施方案 课题主持人尹璐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我们进行小学生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的意义,首先能更好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要求。语文综合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全面的、整合的语文素养,这就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而生活作文教学,必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个性化的发展。其次,生活作文教学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从学习生活、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发展中选取材料进行习作,从而能主动探索并获取知识,提高写作水平。再次,该课题与我们日常的教学工作紧密联系,通过研究,反思教学以及撰写教学论文等,必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 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2.从儿童生活入手,研究作文教法。 3.探索作文教学开放的、动态的教学模式。 三、研究阶段计划 1.作文写作量上的开放。 写作训练7—8次作文训练,合不到两周一次,这么小的训练量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很难的。所以,让学生尽可能的多练笔,是十分重要的。除语文教学上每单元的作文训练外,平时加强周记日记、读书笔记、课后练笔等动笔机会,激发学生勤练笔的热情。同时鼓励学生乐于将自己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等等记录下来。 2.作文评改上的开放。 学生写作训练量增加了,若还按原来旁批、眉批、总批的方式批改、讲评,必会增加教师负担,也不可能实现。所以我们要改变教师批改包揽的状况,而是评改多渠道开放,以鼓励为主,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作文的乐趣。采用自读自评、互读互评、教师点评、社会家长参评等形式,通过评价真正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3.写作范围的开放。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所写的内容理应是多元的、多彩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可以写生活见闻和生活感受,也可以写想像中的事物。多让学生写自己喜欢的没有限制的作文,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四、工作安排 1.加强理论学习,每月召开一次课题例会,定期进行集体理论学习。同时抓好个人学习,随时将学习心得体会、教学随笔记载到自己的博客中。把握教改动态,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组织教师向书本学习。发动教师查阅、收集、印发各种学习资料,组织教师学习,更新教学观念,丰富作文教学的经验。 2. 鼓励教师上开放式作文研讨课,对取得研究成果的教师给予奖励。 3. 走出去,吸收信息。每学期提供每位语文老师外出学习、听课、培训,回校后,汇报、交流。并形成研修资料,供教师们交流学习。

浅谈生活化作文素材的积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b4489239.html, 浅谈生活化作文素材的积累 作者:肖梅玲 来源:《文理导航》2017年第03期 【摘要】要赋予作文以生活的气息,就要“开源”,积累素材。从观察生活、融入生活、再现生活入手,结合阅读让学生慢慢的积累作文素材,最终才能达到厚积薄发。 【关键词】生活;素材;积累;观察;阅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作文中最棘手的问题。“无米”的原因是小学生生活内容及所见所感有限,不善于在生活中观察发现,不会捕捉和积累生活中的作文素材。要赋予作文以生活的气息,就要“开源”,积累素材。如何引导小学生积累作文的素材呢? 一、观察生活,选取作文素材 有的学生缺少广泛接触多彩生活的机会,有的不知道如何观察、体验生活,就发现不了生活中的真、善、美,形成了作文与生活脱节的现象。为此,就要靠老师把作文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选取素材。 教师常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经常通过对人、事、物、景的全面仔细观察,并从观察中提取精炼的内容记下来,让他坚持下去,养成多察乐记的好习惯,学生就有了一个作文素材宝库,需要时加以提炼,学生定能写出鲜活的文章来。如那天,看见一个外貌特别的人,你就从外貌、神态、语言等方面去观察,并把观察到的记下来。写作时,你可按要求,去选用你记录中的内容进行加工,精彩的作品就能跃然纸上。 其次,让学生学会小处发现,勤记录。说到观察,有人就只想到那精彩的场面、感人的事例,似乎只有这些才值得观察。其实不然,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是观察的内容。只要我们运用好“五官”:察颜观状,耳听八方,闻臭嗅腥,品苦尝辣,感冷热触软硬。让学生能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找出一点令人心动的东西。比如:教室里的菊花,平时让学生轮流给它浇水,搬去晒太阳时仔细观察它的叶、茎,摸一摸,闻一闻,常说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再把观察到的记下来。等到开花时节,让学生赏菊,说菊,赞菊,咏菊,这有血有肉的作品,除了能让你闻到菊花香外,还能让你感受到菊花的高雅傲霜。这样,学生会用自己的“慧眼”细心观察,善于发现,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不仅积累了作文素材还提高观察能力。 二、融入生活,丰富作文素材 叶圣陶说:“生活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是的,让学生融入生活,在生活体验中便能丰富作文的素材。

生活化作文指导策略

生活化作文指导策略 生活化作文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根据作文内容为学生 创设或真实或虚拟的生活化情境,以“现在进行时”的方式指导学生观察和表达方法,课外再去生活中实践运用的作文训练形式。 一、课堂创设生活情境 1.精心策划,直现生活 游戏、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事,也是学生作文经常训练的题材,一般的游戏和活动多是学生在课外自己和同学一起做,为了便于指导观察和写作,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便于在课堂上做的游戏和活动,先让学生明确观察方法、观察重点,再让他们带着任务去做游戏和活动,这样在活动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察体会和收获。活动结束,教师再指导学生把自己的观察结果写出来。 除了游戏和活动,小实验、小制作、状物描写之类的习作也可以在课堂上直现。 2.角色表演,模拟生活 写人和以表现人物为主的记事文不便在课堂上直现,教师可以生活中常见的人或事为原型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分角 色表演,模拟生活中的人或事。比如写老师关心学生的习作,

这类事情其实老师为学生做过很多,但是具体写起来,当时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是怎么样的呢?因为没有观察,所以无从想起。为了指导学生现场观察描写,教师可以课前找一位学生合作“排练”:老师正上着课,该同学突然病了,然后老师关切地询问,并且着急地带他去看医生。课堂上师生表演,其余学生观察,之后描写。在指导表达过程中,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情境表演还可以反复片段“回放”,让学生带着疑问再次观察、描写,直至观察具体、描写生动为止。 此外,同学之间在课堂上、课外发生的事,均可经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在课堂上现场模拟表演。需要注意的是,指导学生观察这一形式的生活情境时,侧重点必须放在凭借情境进行观察方法、表达方法的指导上,而非记录事件本身的过程。 3.媒体辅助,再现生活 有的习作内容不便在课堂上真实呈现也无法模拟再现时,现代化教学手段就可以大显身手了。比如写景、游记等习作,学生不可能都有机会外出游玩,就算有的学生真的有过游山玩水的经历,如果利用多媒体辅助,便可让“游玩”与观察指导在课堂上同时进行,一举多得。 有条件的老师也可自己赶赶“DV拍客”的时髦,拍人录事摄景……处理后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实生活情境。

小学生活化作文初探

小学生活化作文初探 高戈庄小学谭乐友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现在的学生,仍是谈“文”色变,感到无话可说,无文可写。究其原因,是没有生活,没有素材。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内容空洞,缺乏个性,有些学生甚至敷衍了事,这是传统作文课堂教学必然会出现的问题。 如何让学生乐于表达,善于写作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作到了以下几点:一、转变观念,让作文成为学生自己的需要。 在传统作文课堂教学中,都是老师让写什么,老师让学生怎样写,写作前还要讲些传统套路,一节指导课下来,学生的写作激情大大降低,剩下的只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写作,还有的学生一堂课下来,也不知道这个作文到底“该”怎样写,应写些什么?所以每到写作文时便要搜肠刮肚,痛苦万分,真可谓作文难,难于上青天。 因此,我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努力改变陈旧的观念,不再去充当让学生必须去写某个“命题作文”的发号施令者,而是按《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作文的全过程中充当引导者、设计者。充分组织和利用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有所感受,并激发学生急于用语言文字来沟通,表达,使作文成为学生自己的需要。 二、在生活中体验,让学生积累素材。 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许许多多的写作素材,但由于学生的年龄小,不善于观察积累,所以导致学生在写作时下笔无“神”。针对这一情况,我尝试打破常规的作文教学形式,不再把作文局限在几节作文课上,而是把它贯穿于学

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使作文真正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学生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具体的实践活动有: 1、社会活动。学生也是社会的一分子。学校会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就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并说出自己参加完社会活动的感受。比如,一次在学校组织的保洁护绿活动中,由于那几天风大,所以我班负责的楼区内垃圾特别多,有些学生嘟嘟囔囔开始埋怨,我便在活动结束后引导他们说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并建议他们把想说的话写进日记。这次日记,学生们写的很认真。一位学生写到:“我今天在网上查到,有一种虫子可以吃塑料。我想研制出一种药水,使所有的塑料袋都能浆解,减少地球污染。我也在此奉劝地球上所有的人们,要爱惜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的眼中多些绿色,让我们的童年远离污染。”一次普通的社会实践活动,就能引发学生诸多的感想、感受,可见亲身经历的事情,学生写起来要容易的多。 2、学校活动。学校也是一个小型社会,学校的发展变化,学校的新鲜事物,学校组织的丰富多采的集体活动,都是写作的好素材,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增强学生表现生活的能力。比如在学校组织的“法制报告会”后,回班后我们针对本班现存问题进行了集体讨论,学生们的发言积极中肯,有针对性。我班的“捣蛋大王”在日记中写到:“今天警察叔叔的每句话都说到了我的心里。回班后同学们给我提意见时我一点儿也没生气。我知道大家都是为我好,要是真有一天我犯罪进了监狱,到那时再后悔再改可就晚了。请大家放心,我一定改掉爱打架的坏毛病,不再让老师和妈妈操心,请大家看我的行动吧!”通过这次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也使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并写出自己的收获和真情实感,提高了写作能力。 3.家庭活动。学生的成长和家庭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往往是最真实,

小学生作文生活化指导策略

小学生作文生活化指导策略(一) 策略一:巧媳妇寻米——感受多元生活,广开材路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的外延有多宽,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宽。而生活又是多姿多彩、日新月异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大世界。同学老师、操场教室,父母兄妹、住行衣食,媒体舆论、街巷田野……童心所及,处处皆文章;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天上地下、过去未来,想象所至,下笔可成文。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作文教学必须把学生从课堂上和课本里解放出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灿烂多姿的大自然作为学生作文的活水源头。 案例1:生活回放:班中有一位男生,老家在安岳周礼农村,也许是受方言的影响,写作功底一向甚差,忽闻某一日,自能日记的水平让人刮目相看,问之,原是家乡的舅舅远道而来,内江话的气息充溢着小男孩的日记。该日记分别发表在校报及《语文课堂内外》一书中。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小男孩的日记,一同感受舅舅来“我”家的那一段日子。 片段一:

舅舅从遥远的家乡来看我了。 舅舅长着黑黑的皮肤,大大的眼睛,大大的嘴巴和一口黄牙。我问舅舅:"你怎么会有一口黄牙?""因为我每天抽很多烟,你以后可别千万学舅舅,把牙齿熏黑了。"舅舅风趣地说。 舅舅对我们很亲热,每晚和爸爸妈妈聊到很晚才睡。 我很喜欢舅舅。 片段二: 舅舅在我家的这几天,烟缸里的烟头多了起来。我多次对舅舅说:“不要抽烟了,这样对身体不好。”可舅舅就是不听,把我的话当耳边风。 “舅舅,请您不要抽烟了。”我想对您最后说一遍。 片段三: 今天中午,舅舅走了。 舅舅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烟缸里是烟头少了起来,家里的热闹气氛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中期总结报告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中期总结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现行的写作以命题作文占绝大多数,从写作内容到写作技法都给了学生极大的约束,造成学生写作兴趣不浓厚。 (2)训练文体单一,使作文变成脱离社会需要的教学。学生体会不到写文章的社会价值和交际作用,认为写文章只是完成功课的需要,只是为了获得一个好分数。 (3)从作文现象来看,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还很严重,“造文”现象还较普遍。从文中所反映的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与能力还较弱;从作文教学过程来看,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脱节。写生活也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 2、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写生活是写作教育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十多年来,我国小学作文教学改革风起云涌,如山东烟台的“大量读写,双轨运行”作文教学实验,它以发展思维和语言为中心,以不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为前提,以课堂为基础,以扩大阅读量为突破口,使学生的作文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广东潮州特级教师丁有宽老师的“读写结合五步序列训练”即通过五个年级的五步序列,使读写密切结合,充分体现了读中学写,以写促读的思想,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江苏特级教师李吉林创立的“情境作文训练”,其核心思想是观察情境作文,即在观察情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写作……这些作文教学改革,虽然在研究角度和层面上有迥然的差异,但如果对他们的风格进行理性的探寻,我们会发现他们的研究有个共同之处:都让作文训练尽可能地与学生生活接近,使他们的生活积累成为作文内容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的目的。这些研究都为本课题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和借鉴。 国外中小学作文训练也一直强调“丰富生活体验”。世界发达国家——美国,更是将作文引进生活,教师不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可通过课外多种渠道进行思考和准备,作文命题也以关注人生和学生未来发展为导向,追求真实与实用。 本课题是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通过作文生活化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丰富学生生活积累,提高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和习作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本课题提出了以真实的生活为写作对象,以现实生活需要为作文能力培养目标,从关照学生认识真实的生活、拓展学生作文内容与作文形式入手,努力激发学生写作内驱力,提高学生书面语言表达及运用能力,同时帮助教师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观念,丰富小学作文教学理论。 2、现实意义 (1)社会的发展促使作文走向生活 生活是作文永不枯竭的源泉,作文记录生活、反映生活,推动生活向前发展,生活和作文是紧密相关的,因而社会的发展促使作文走向生活。 (2)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也是作文教学现状的需要。 从教学对象来看,学生一遇到作文,就感到头痛,甚至无从下手,无话可说,虚假作文,造文现象还普遍存在;学生作文兴趣不高,作文内容缺乏真情实感,从作文中所反映出来的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和水平还较弱。从作文教学过程来看,教师认为作文课难上,批改任务繁重,教师的作文教学过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作文来源于生活”,而学生恰恰写不出充满灵性的作文。我们进行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

实施生活化作文的学习策略

实施生活化作文的学习策略策略研究名称:实施生活化作文的学习策略 适应范围:低年级习作 理论依据: 1、叶圣陶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 2、《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应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做到说真话,表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 3、研究现状:低年级学生因为入学时间短,识字量和阅读量少,因而词汇量不丰富。写话时语言干巴,没有生气,对写作有一定的畏难情绪。老师训练时难易成度把握不准,不能正确认识讲评修改作文的重要作用。这些现状引起我们的思考,值得探究。 4、操作要点:低年级学生进行生活化作文实验,易由简到难,进行阶梯式训练。先是通过学会说话,奠定写作基础。再是通过学会观察,搜寻写作题材。然后通过拓展空间,激发写作灵感。最后讲评修改、激励兴趣。在进行生活化作文实验时,应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为关键,保障学生持久的写作兴趣,不宜拔高。 5、通用模式:学会说话、奠定基础——学会观察、搜寻题材——拓展空间、激发灵感——讲评修改、激励兴趣 6、正文 对于低年级作文,很多人的认识是不重要,或者认为很难有成效。但是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只要训练有法,低年级学生能写好作文。这个阶段的作文如能成功进行,对学生的作文能力的培养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学会说话、奠基基础。 低年级的老师在识字阅读教学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说话的训练应该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句到段的规律。小学生作文训练起始于一年级的“口头作文”,而最根本的还是以写话为目的的“听说一句话”的训练。学完汉语拼音之后,在原来大量的“听说一句话”的训练基础上,我们提倡学生用汉语拼音写话。只要会说意思完整的话了,我们就可以引导他们去作文。一开始,可先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让学生每天练说一句简

浅谈小学生活化作文的有效指导

浅谈小学生活化作文的有效指导 发表时间:2019-06-27T13:04:16.920Z 来源:《素质教育》2019年8月总第315期作者:杜丽玲[导读] 而且这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方式,基于这一背景,探究了实现小学生活化作文的有效指导。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第五小学510800 摘要:教学是通过生活来实现的。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无话可写的现状,而且这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方式,基于这一背景,探究了实现小学生活化作文的有效指导。 关键词:生活化作文表达真情积累素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表达,乐于表达。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中考、小考的语文作文题,都是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社会现象进行命题写作;《南方都市报》举办的“非虚构作文大赛”……这些都说明语文作文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是作文获得高分的条件之一。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思想。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个不歇。”著名语文教育学家李镇西在作文教学中也力主“作文生活化”。如何有效指导小学生生活化作文呢?如何克服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障碍?以下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有效指导学生生活化作文的途径。 一、创造情景,用心体验生活,积累素材 1.重视即兴体验。即兴体验,它不刻意追求情景、场地的设置,它是对生活的“即时”反应,是稍纵即逝的,是可遇不可求的,一旦失去将很难补救,所以教学中一旦有这样的场景出现,老师就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能获得意外收获。 2.善于发现,采集材料。生活有取之不尽的源泉,如:美丽的家乡、传统节日、参观展览、各项活动、游戏……这些素材都是学生日常所得。只要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去探寻生活,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用饱满的热情去观察、去发现,就能汲取丰富多样的生活材料,就能用自己的笔去讴歌生活、赞颂生活。 二、激发兴趣,张扬个性 1.调动学生的主动性。(1)组织活动法。在布置写作前,组织学生参加活动,提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留意收集相关材料,做好写作准备。(2)实物展示法。如要写一种物品,就让学生带上自己喜欢的物品回学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整体到局部再到功能作用,使学生有话可写,写作的情绪自然就被激发起来了。(3)讨论辩论法。语文课本上经常有一些辩论题,这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从收集资料到辩论比赛,个个都情绪高涨,在课堂展开讨论争辩中引导学生去思辩,认识问题、丰富思想,从而获取写作的材料。 2.张扬学生的个性。全天下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同样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以人为本”发展个性是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生活对人的要求。作文教学,我们追求立意、创新,有自己独立体验,摒弃千篇一律。同样的作文要求我们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写作技巧,多角度发掘材料,多方面进行描述,这样的文章才会百花齐放。 3.培养学生的真诚性。说真话,说实话不只是作文的问题,更是做人的根本原则。写作的训练,就是让学生做到“用我手写我心”,写出真情实感,表达出独特的感受,不虚构,不写“假、大、空”的文章。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那样:“学生作文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真切体验。”因此作文教学就要培养学生敏锐、诚实、勇敢的态度。生活化作文就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学会积累,从自己的思想感情出发,去认识生活,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 三、生活化作文的评价 1.美文分享。唐朝诗人贾岛推敲的故事启示我们,在训练学生写作技巧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认真修改文章的能力和积极的态度。 组织学生互评,互改作文,可以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促进生与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四人小组在互评互改中挑出成员中最好的习作进行分享评价,最后张贴在教室的“小作家专栏”中,让全班同学共同分享。这样的做法能够对学生写作的热情起到促进作用,好文章就这样源源不断产生了。 2.面批面改。学生的基础、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参与生活体验、表达主题的方式也不一样。因此,对学生的习作,我采用一对一的面批,有针对性地在学生已有的习作基础上提出文章中存在的问题,指导修改的方向,因材施教的教学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3.赏识评价。在作文训练中,学生特别希望自己的作文公开给别人阅读或诵读给别人听,得到师生的肯定,因为毕竟这是自己倾注心血的作品,我们应该给予尊重。因此,评讲作文时,我常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优缺点进行评价,并指出修改意见,待其修改后,再朗读给大家听,老师和同学对其修改后的文章给予肯定。这样师生共同参与,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志辉走向生活,表达生活——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06). [2]张江林撷生活之材开兴趣之源——浅析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J].教师,2017,(03):43。 [3]郝本信生活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探究[J].文学教育,2017,(19):74。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修订版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选题的背景 (1)时代需求:写作无处不在,上起领导发言稿、作报告,下至朋友间的问候祝福,生活中的领款借物等,都需要写作,可以说生活离不开写作,而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属于启蒙,需抓好作文第一步。 (2)教师因素:习作教学中发现,部分教师的教学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习作课上教师给出一个命题,再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最后学生动手习作。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单调,而且不结合学生的实际,学生没有参与活动的真实体验,自然写不出真情实感来,只好应付式的完成。为此,作文教学要想取得成效,必须改变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实施习作生活化教学。即在习作中通过多种途径,充分调动学生作为习作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情景创设中表达生活,体验生活的乐趣,产生习作的欲望,从而在习作中写真话,表真情,提高习作效率。 (3)学生因素:一是学生惧怕习作。现在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宝贝,为了安全考虑,孩子生活圈子狭窄,除了学校就是家里,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少,视野不开阔,就连周末孩子也被禁锢在各种学习班中。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真实体验,习作素材贫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自然惧怕习作,更不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因此在小学语文第二学段开展习作生活化教学成为必然趋势。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美国着名教育学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思想。我国着名乡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教育要“教学做合一”,指出教育要去“真做、真教,教人做真人”。现代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

作文指导要生活化

作文指导要生活化 如果我们要提高作文指导的效果,第一步就应该是跳出对“作文指导”的狭义理解。我们不能把“作文指导”仅仅理解为教师在学生即将作文时,给予他们在审题、命题、立意、布局、选材等方面的点拨,还应该将它理解为审题、命题、立意、布局、选材、表达等内容的适时的单项训练。我们在作文指导中必须树立这样的观念,否则,我们的作文指导就只能是坐在船上演示游泳的技巧,就算你把这样的作文指导讲得十分精细,学生又怎能在这有限的时间把这样繁难的东西一下子吸收消化,用以指导自己的写作行为呢?这样的作文指导,其效果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如果我们要在作文指导的形式上有一些突破,就应该关注作文指导的内容。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作文指导虽然没有完全脱离师生的生活,但常常表现出生活化的程度不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教师在作文指导中缺乏指导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也就是说,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感官观察事物,由表及里的分析事物,运用联想比较事物,运用语言描述事物等方面的力度不够。其次是教师本身缺乏为作文指导而进行生活体验的积累,以及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指导学生进行生活体验的意识。第三是作文指导忽视师生的阅读生活,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师生的阅读生活没有很好地为作文指导服务。第四是作文指导缺乏语言的指导,尤其缺乏在生活中指导学生创造语言的意识。虽然造成作文指导效率不高的原因远不止这些,但缺乏生活化的作文指导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怎样做到作文指导的生活化呢?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我认为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方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一、作文指导要加强与师生阅读生活的联系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还要重视自己的阅读,道理很简单:学生的阅读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教师的阅读是作文指导的基础。所以,我们的作文指导一定要加强与师生的阅读生活的联系。 阅读过程是一个信息获取的过程,而作文的过程则是一个信息输出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叶圣陶先生在《论写作教学》中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阅读与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当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阅读得其方,写作能力亦即随而增长。”也就是说,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去领会作文技巧,并且运用所学的知识再去作文,以逐步达到提高的目的。著名特级教师斯霞也说过:“阅读为写作提供了知识与技能”,“多读多写,首先是个…读?,首先靠的是阅读课”。由此可见,阅读对于作文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学生阅读得多了,吸收就自然多了,就为作文提供了必要的信息输出条件。 教师同样要加强阅读。教师的阅读既是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又是为了对学生实施有效的作文指导。教师和学生的阅读内容不求同一关系,但求交叉关系的最大化,这样才更有利于作文指导。所以,教师的阅读一定不要忘记对于学生作文的指导作用。 阅读课的教学是师生共同阅读的主要阵地。师生不能为阅读而阅读,要自觉的将阅读活动与作文因素有机的联系起来。 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标题的分析,提高学生的作文审题能力和作文命题能力。事实上,我们的学生在话题作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命题能力让人担忧。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坚持把文本题目赏析与作文命题训练有机地联系起来,学生命题难的问题一定能逐渐得到解决。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课让学生知道

《小学生作文“生活化”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doc

《小学生作文“生活化,,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巴州区四小课题组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教育中的难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师并制约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假话连篇,缺乏个性化体验,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写出的东西毫无童真、童趣。从2016年课题立项后我校师生积极实践努力提高实验效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课题组成员都是有一定教学经验和指导作文的功底的教师为提高研究水平,大家订阅了大量的作文指导书籍,积淀文学功底,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全组老帅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研讨新课标,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学习了《走进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等一些书籍和杂志,并作了适量的摘抄记录和学习笔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课题研究小组成员经常聚在一起讨论作文教学,讨论课题的进行。大家交流经验群策群力,使课题研究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发展。对学校的读书、征文等活动,大家认真组织学生参加,争取让学生在不断的锻炼中得到提高。 由于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加上选择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大都有较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因此大家参与本课题研究的热情较高,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较强,日常的课题研究资料得到了及时?的收集和整理。注至课题的研究过程,在研究过程中教师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反思,不断把感性的认识、平时的做法上升为理性的认识。教师之间还相互听作文教学的研究课,课下进行讨论,不断提高。 二、加强过程管理,丰富研究活动。严格课题管理,规范课题操作是课题研究能否得到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为了使本课题得以顺利实施,我们首先是严格落实课题实施计划。为了使课题计划落到实处,我们定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认真上好专题研究课,作好课题研究记录,及时总结经验。坚持写好教学反思,并积极撰写相关的故事和论文。 三、重视课堂教学的实践,语文能力的提高,是以大量的语言材料的积累和反复多次的语言实践活动为前提的我们既注重课堂教学,又仅仅抓住课外的阅读和写作。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有限的时空去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在个性表达中展现自我。文章源于真实的生活但又不是生活的简单照抄,我们注意重视儿童的主观感受,尊重儿童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儿童化的语言,注意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表达生活,并且大胆表达有自己的有特点、有个性、有创意、有独特的感受和见解不盲F1从众,不人云亦云。用个性化的话语,使用个性化的表现手法去反映个性化的生活经历。畅谈个性化的认识感悟,抒发个性化的审美情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抒发真情、真体验、真感受。比如马潇潇就喜欢很细腻,很哲理的描写。张皓喜欢玩点小幽默。梅若晨总是写得情感交融。宋雨晴的文字则是优美的散文。事实证明,有不少学生的文笔很有特色,看事物的视角也很独特,具有了很好的作文能力。 四、写作、讲评、修改有机结合。要想写出好文章,唯有多读、多写。当然习作练习要注意方法要以课文为依托。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走从彷到创的路子,让学生少走弯路。同时,把写作与修改、讲评有机结合。在精心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后总有一些佳作,所以在每一?篇作文收上来后,我们就选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读给大家听。然后分成小组评、改。评改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帮助了别人,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改文章。同时,我们挑选一些好的作品,打印出来编在校刊里,让大家传看学习。当孩子们看到自己优秀的作品变成铅字、漂亮工整地打印出来,再配上美丽的插图,心里非常高兴。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作文生活化研究》开题报告

《儿童生活习作教育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约占语文总课时的六分之一,教师、学生对作文也非常重视,但学生作文水平差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和作文教学中的种种弊端分不开: (1)现行的写作以命题作文占绝大多数,教师全权决定作文题目,甚至规定写作提纲,提供所谓重要词语,从写作内容到写作技法都给了学生极大的约束,造成学生写作兴趣不浓厚,学生写作实际上是在为教师而作,不是孩子生活所需。有时,教师似乎也注意习作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但所定的题目也往往是记时令性的活动(节日、假期活动等),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父母、老师、同学等),差不多年年在写相近的题目,对学生写作既无推动力又无吸引力,同时所写文章难免千篇一律,写出来的作文也缺乏童真和新意。 (2)训练文体单一,不重视实用文章的写作,使作文变成脱离社会需要的教学,学生体会不到写文章的社会价值和交际作用,认为写文章只是完成功课的需要,只是为了获得一个好分数。 (3)从作文现象来看,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还很严重,“造文”现象还较普遍,从文中所反映的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与能力还较弱;

从作文教学过程来看,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仅仅把写作局限在小小的课堂。 学生要行成自己的语言能力,必须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通过运用,把言语作品内化为自己的心理要素。人类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认知、模仿、习得的过程,习作能力是一种最富动感的显性能力,它的培养必须依靠具体的表达实践。所以,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十分强调学习过程中经验的重要性,特别是学生的已有经验与先前知识。他提倡“教育就是生活”,意思就是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内容,不能脱离解决学习者的生活问题。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学习者自我认知建构的过程,知识不是被动地直接从外界输入到学习者头脑中;它将知识的习得归结为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的结果,而且十分强调知识是学习者自我主观建构而成,每位学习者的建构过程不尽相同。由此可见,学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学习习作。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研究,试图从“生活化”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写生活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达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2、国内外研究现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