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老子哲学论文论知足常乐

老子哲学论文论知足常乐

老子哲学结课论文论文题目:论知足常足

姓名:

学院:

学号:

关键字:Contentment Restraint Desire for material Spirit

摘要: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eople how contentment is happiness from the outside to the inside. People living in this world ,firstly ,should meet the basic needs of life, once the material is guaranteed,we should turn to the spiritual world of wealth and should not be obsessed with money and power, otherwise the results can only lead to tragedy and tragic war.

老子是道家始祖,是我国古代的大哲学家大思想家。由于他生活在奴隶制没落、新兴封建势力成长时期,反映在思想领域中的重民轻天思想的高涨,考虑他生活的时代,老子思想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和缺陷,但他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宇宙观的哲学家的地位却是不可质疑的,老子哲学思想博大精深,给后世以深刻的影响,在中外哲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其中就有广为流传的至理名言——知足常足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是老子的一句话,说出了知足常乐对于人生的重要性。知足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处世哲学。“知止常止,终生不耻”它在于告诉人们做事有分寸的人就常能有所节制,于是一辈子都不会做可耻的事情。

一、人应该节制物质上的欲望

对任何事物都不应该从一个角度去看,而应保持多角度乃至圆的观察。叫你知足、知止、叫你不要追逐名利富贵,绝非如有些人所理解的那样,是不求进取而消极的意思,而是告诉我们不要驰逐于色、声、香、味、触五欲,不要玩物丧志,而要省欲除奢,俭以养廉。这样的人才会有作为,才能对人类社会有大的贡献。相反只会对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和悲剧。

富贵是无情之物,你看得它重,它害你越大。贫贱是耐久之交,你处得它好,它益你必多。

满足,是至高无上的财富。健康,是至高无上的利益。安详,是至高无上的幸福。

《老子·俭欲第四十六》:“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意思是说: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实际上“知足常足”的真正意思是: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知足常足虽贫犹富,放纵私欲虽富犹贫。

“知足之足常足矣,知止常止,终生不耻”至理名言,跨越时空。许多中华儿女自觉走这“知足之足常足”的光明大道,保持其所,死而不亡;但是却有不少人与“知足之足常足”背道而驰,不断地放纵自己的欲望,终得“终生之耻”。有句话叫“人心不足蛇吞象”,尤为形象地表明了人的欲望永远不知满足的丑态。

年薪20万的浙江舟山市烟草专卖局原基建办副主任李本师因涉嫌受贿罪被舟山市中级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10万元。2009年

2月5日《检察日报》)文强一审获死刑。文强案一审判决,在妻子周晓亚绝望的哀嚎中结束。4月14日下午4点45分,重庆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宣布,重庆打黑中级别最高的落马官员、原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文强,因犯受贿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强奸罪,被数罪并罚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文强违法所得2255余万元,全部予以追缴。但除了不能说明来源的1044万元之外,文强的受贿金额,最终被确定为1211万元,大大低于此前检方提出的1625万元。此外,文强妻子周晓亚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没收个人财产与文强同案审理的重庆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总队原副总队长黄代强、市公安局公共交通治安管理总队原副总队长赵利明、市公安局治安总队原副总队长陈涛,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20年、17年6个月和19年6个月。

每一个人都渴望幸福的人生,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不一定拥有财富的人就

真正拥有幸福,人生难得满足,更难得知足常乐。要想真正享受人生的乐趣,基

本信条就是“知足常足,知止常止”。金钱买得到房子却买不到家;买得到药品

却买不到健康。一个人的欲望如果只是追求金钱或权势,他便永不能满足,而

不满足便不能快乐。人生最大的悲哀便是拿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财富和欲望。

欲望的满足不是满足,而是一种无止境的自我放逐。

一个欲望满足了会带来更多更大的欲望。如果我们为欲望所左右,为欲望的不能满足而受煎熬,那么人生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滋味。

有一个著名的例子,犹太人帕霍姆已经很富有了,但仍然不知满足。为了得到更多的土地,他去向巴什基尔人买地。巴什基尔人首领告诉他:“我们卖地不是一亩一亩地卖,而是一天一天地卖,在这一天时间里你能圈多大一块地,它就都是你的了。但是如果日落之前你不能回到起点,你就一寸土地也得不到。”

这天早晨,帕霍姆和一些巴什基尔人来到一个小山岗。帕霍姆出发了,他大

步往前走着,觉得每块地都很好,丢掉可惜,就一直向前走去。抬头看看太阳,已到中午,天变得燥热起来。他边吃干粮边继续前进。天气热极了,但他仍然没有停止自己的脚步,心里想:辛苦一时,享用一世。

又走出了很远很远,他抬头望望太阳,已经到了下午。“现在就回去,不行!前边的那块地看起来很不错,把它也圈进来。”于是,他又继续前行。

终于,他不得不往回返了,可是回来的路上,他越走越吃力,但为了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回去,仍然不断地加快步伐,就在太阳即将沉入地平线的一刹那,他离出发点只有不到一米的距离了,于是他使出最后的力气向前冲去。就在这时,他两腿一软,扑倒在地。仆人跑过来想把他扶起来,却发现他大口大口地吐着血,不一会儿就停止了呼吸!天气太热,仆人无法将他的遗体运回去,只好在附近的树林边上挖了一个坑,把帕霍姆埋葬了。

帕霍姆圈到了望不到边际的一大片土地,最后需要的只有比他身体稍大点儿的一小块。

帕霍姆最终落得悲剧的下场,是因为他不懂得节制自己的欲望,一心向前无休止地追逐,一心想着以后要如何如何的享受,可是他没想到的是当他盲目的追逐财富的时候,自己的生命也在一点一滴慢慢地消逝,那他之前所努力的那么多又有什么价值呢?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做事不要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否则无尽的贪欲不但让自己得不到丝毫生活的乐趣,说不定还会最终毁掉自己。

战争——不知足导致的灾难。

《老子第四十六章》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太平盛世,政治清明。没有战争,连最善于奔驰作战的骏马都被用于耕作;天下大乱,战火频繁,连怀驹的母马都被拉上战场,在野外分娩。

马在古代一向是六畜之首,是刚健奔腾,自强不息的象征。在这里老子用马来隐喻天下万物。当天下“有道”的时候,一切人力、物力、资源都是围绕于生产、耕作等良性的活动。这些良性的活动是为了解决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的。而当天下“无道”的时候,所有以上的一切资源都被用于战争等恶性活动,恶性的活动是破坏性的,是杀戮,是反人类的。从马的两个不同用处的强烈对比就可以看出战争是多么的残酷无道。那么人类为什么不愿意采取符合天道人性的

和平发展,而非要去进行反天道、反人类的战争呢?

人世间的一切罪恶,说到头都是起源于“多欲”、“不知足”和“欲得”的。而所有的罪恶发展到尽头,就会以它的终极形式——战争来表现出来。

战争有两种:第一种是人类间的战争,输的一方固然是一败涂地,赢的一方也难免大伤元气,总的来说,对人类这个整体造成了很大的内伤,而且兵连祸结,成无穷无尽的恶性循环。无论谁最后“胜利”,输家都是人类。

第二种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战争,在这类战争中,人类永远是输家。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只是作为这个系统的一部分,讲究的和谐,当我们强行对抗大自然时,终将导致的是无法想象的灾难。

战争永远是人类最可怕的灾难,而且是自作自受的灾难——是人类私欲无法满足而无限膨胀的恶果。要怎样才能避免战争?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说,知足。只要你懂得知足的那种自我满足的境界,就够了。

二、功成身退寻求精神财富

《道德经》九章这样写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大凡盈则溢,满招损。就像碗已盛满水一样,不易保持,很易流出来。再比如任何锋利的器物,越是经常使用,就会越用而不锐利。还有像金玉满堂,没有一个能守得长久的。富贵而易骄躁,则自己招灾而毁。功成业就时,就应懂得急流而退,所有这些都是符合于自然规律的。这也是道可道,非常道的核心内涵。老子在这一章提出了适可而止的忠告。一般人的心理是知进不知退,尤其是当名利正盛之时,更是趋之若骛。老子以一系列生活中的现象作比喻,道出了知进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的祸害。“功成身退”尤其提得尖锐。他要求人在完成功业之后,不自恃,不据有,不锋芒毕露,不咄咄逼人。他所说的“身退”,并非要人做隐士,而是要人不自我膨胀。

在老子看来,人生原本是自然的产物,没有什么追求,后来随着智能的开启,人有了自我意识,懂得了维护自己的生存。如果仅此而已,也没有什么不得了。因为人既然来到了世上,就应该活下去,要活下去,自然就要拥有相应的条件,自然也就不能不劳作,自然不能不摄取,取得自己需要的种种利益,维护自己的

生存,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那是人生本能的再现。当这些基本的条件满足后,知足常乐也应该相应提到一种精神的境界。

庄子的《让王篇》记载的屠羊说的故事,屠羊说本来是楚昭王时,市井中一个卖羊肉的屠夫,大家都叫他屠羊说,事实上是一位隐士。当时,因为伍员为了报杀父兄之仇,帮助吴国攻打楚国,楚国败亡,昭王逃难出奔到随国。屠羊说便跟着昭王逃亡,在流浪途中,昭王的许多问题,乃至生活上衣食住行,都是他帮忙解决,功劳很大。后来楚国复国,昭王派大臣去问屠羊说希望做什么官。屠羊说答复道:楚王失去了他的故国,我也跟着失去了卖羊肉的摊位,现在楚王恢复了国土,我也恢复了我的羊肉摊,这样便等于恢复了我固有的爵禄,还要什么赏赐呢?昭王再下命令,一定要他接受,于是屠羊说更进一步说:这次楚国失败,不是我的过错,所以我没有请罪杀了我;现在复国了,也不是我的功劳,所以也不能领赏。

人在完成功业之后,不自恃,不据有,不锋芒毕露,不咄咄逼人,在思想境界上保持不贪羡,不追求的高度。有这样的境界的人,官做得越大越好,钱越多越好,因为他们只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而不是真正为了功名和金钱。

三、精神世界里我们要不知足

知足常乐属一种达观人生态度,并非是不思进取。从正面说,我们如果还有潜力,还有发展空间,我们就不能安于现状,过所谓安贫乐道的生活。要求创新、发展、尽量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人类社会总是应该向前发展的,如果我们单纯的追求私欲而忽视了对思想、对真理的追寻肯定是不行的。因此在追求真理思想境界上不知足就是应该提倡的。真正的财富不是口袋里有多少钱,而是脑袋里有多少东西。贾岛吟诗,反复推敲。欧阳修行文“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正因为不知足,才百倦不殆地长期磨练,才有了千古绝唱,传咏至今。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种发明,爱因斯坦也用尽一生寻求宇宙大统一理论。正因为不知足,才不断地钻研,成功,让我们了解自然遵循她。一位奥运会田径老将花十年苦苦训练,仅仅加快了1秒多。对于知足者,这微不足道的1秒钟根本不值一提。但却成就了一位冠军。跑道上一秒的刹那正是用十年的不满足精神底蕴磨砺出来的。不要停止追寻的脚步,不要熄灭前进的灯火。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山外更有山,楼外还有楼,只有永不满足,历史的车轮才能滚滚向前。

古今意奢者富而不知足,而俭者贫而有余。奢侈的人即使富甲天下,仍不知足。怎能比得上知足节俭的人。尽管一贫如洗,却快乐美满。不知足的人要的东西太多,因为始终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去追求别人所拥有的东西,怎么会快乐呢?知足的人们不会把心挂在追求上,欲望是无法满足的。真正的快乐从心里开始。一颗喜悦的心随遇而安不因为别人拥有而羡慕,因为自己早已经拥有。他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想来总不如。回头看见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也就不应该这山望着那山高。

四、总述

在为人处世中,同样要坚持“知足常足,知止常止”的道理。尽管每个人都想往高处走,都想生活、工作的条件更好些,身心更安逸些。但是想归想,人生太过茫茫,生死之事无法预料,未必都能一一满足,在各种理想、愿望,甚至连小小的打算都未能成为现实的时候,你就要学会承认和接受现实,并且不消极、不失望,努力寻找心理上的平衡,正确对待得失和轻重。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而当我们求的一定的满足后就应该知晓急流而退,明哲保身,转而多做对社会对人民有意的事情,从而不断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参考文献:1.《老子哲学思想与处世方略》.选修课参考教材

2.《庄子.让王.屠羊说》

3.互联网.百度百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