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世界史考研知识结构

世界史考研知识结构

世界史考研知识结构
世界史考研知识结构

目前正在学习世界史。感觉世界史确实比中国史难学习多了。知识量大,时间空间跨度大,人名地名难记等等困难真是一只又一只“拦路虎”。就这些问题我自己也做了一些归纳总结,感觉效果还不错。我一直认为学习世界史最重要的就是建立“骨架”,也就是大的知识框架。世界史千头万绪、内容庞杂,如果不建立起大的框架,很有可能产生望洋兴叹之感。学习时不妨把整个世界就看成是一个大的国家。下面就是我自己的一点归纳,请大家补充、指正。

一、古代史(远古至1500年)(世界史分期方法很多,从便于学习和记忆的角度依照六卷本《世界史》分期):

(一)上古史(远古至5、6世纪)一条主线:文明的产生及最初发展,几大文明中心取得

辉煌成就。

六大中心:埃及、西亚、印度、中国、希腊、罗马

个人感觉西亚文明头绪最多,学起来最难,真可算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所以做了一番小的梳理:

空间上:以两河流域为中心,东为伊朗高原,西为小亚细亚,南为阿拉伯半岛。文明中心一直在这一范围内波动。

时间上:苏美尔——阿卡德王国(为库提人所灭)——乌尔第三王朝(为埃兰所灭)——古巴比伦王国(为赫梯所灭,而赫梯灭于亚述)-----亚述(灭亡以色列王国,为新巴比伦、米底所灭)——新巴比伦(灭亡犹太王国,为波斯所灭)——波斯帝国(为马其顿帝国所灭)——马其顿帝国(分

裂)——塞硫古王国(-----安息帝国-----萨珊波斯——阿拉伯帝国(后期曾被赛尔柱、花剌子模分别控制)——伊儿汗国——帖木儿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二)中古史(5、6世纪至1500年)

一条主线:各大文明继续发展,世界逐渐向连成一体前进。

四大洲:欧洲:西欧(西罗马帝国灭亡至文艺复兴为中世纪)、东欧(拜占庭帝国)

亚洲:西亚(萨珊波斯——阿拉伯帝国(后期曾被赛尔柱、花剌子模分别控制)——伊儿汗国——帖木儿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印度(历史大概脉络:哈巴拉文明——雅利安人入侵,吠陀时代——孔雀帝国——贵霜帝国——笈多王朝——戒日王朝——德里素丹国——莫卧儿帝国)

中国

日本和朝鲜(日本:远古至飞鸟时代(远古——645年)、白凤时代(645——710年)、奈良时代(710——794年,都平城京)、平安时代(794——1192年,都平安京)、三大幕府时代)(朝鲜:古朝鲜——卫氏朝鲜——西汉四郡——三国争雄——新罗王朝——高丽王朝——李氏朝鲜)

非洲(略)

美洲(三大文明:玛雅、阿兹特克、印加)

近代史(1500年至1900年)近代史线索明确,内容相对最为集中,比较好学。一条主线:资本主义发展壮大并在全球取得霸权。

现代史(1900年至20世纪末)

以上就是一点粗浅的总结。感觉在脑海中建立了基本框架,再将相应的具体知识填充进去就容

易多了。以后有什么心得再和大家交流。也欢迎大家的批评指正。相关帖子

管理学考研的重要知识点

管理学考研的重要知识点 管理学考研的重要知识点 所谓“紧密度”是与松散性相对立的,凡是有固定成员、有活动计划、有固定领导而小道消息又特别多的,都是“紧密度”高的;相反则是“紧密度”低的。可以把非正式组织分为四种类型: 消极型 既不安全,也不紧密。这种非正式组织是内部没有一个得到全部成员认可的领袖,分为好几个小团体,每一个团体都有一个领袖,同时某些领袖并不认同组织,存在个人利益高于组织利益的思想。 兴趣型 很安全,但不紧密。由于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自发形成的团体,成员之间自娱自乐。 破坏型 很紧密,但不安全。这种非正式组织形成一股足以和组织抗衡的力量,而且抗衡的目的是出于自身利益,为谋求团体利益而不惜损害组织利益。同时,团体内部成员不接受正式组织的领导,而听从团体内领袖的命令。 积极型 既积极,又很紧密。一般出现在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员工和企业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如日本本田公司的QC小组,完全是自发成立,员工下班后聚到一起,一边喝咖啡,一边针对今天生产车间出现的生产问题和产品瑕疵畅所欲言,最后通过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诱因:员工同质化、核心人员、绩效评估、矛盾、消极作用、组织变革。 正式组织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的规则,为完成某一共同的目标,正式组织起来的人群集合体,是具有一定结构、同一目标和特定功能的 行为系统。 任何正式组织都是由许多要素、部分、成员,按照一定的联结形式排列组合而成的`。它有明确的目标、任务、结构和相应的机构、 职能和成员的权责关系以及成员活动的规范。我们一般谈到的组织 都是指正式组织。维系正式组织的主要是理性原则。 正式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行为或力的系统。 正式组织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组织目标是具体的。 (2)正式组织的权力具有强制性服从的特点,并且还有正统性、 合法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3)正式组织的结构一般具有层级式的等级特点。 (4)正式组织的信息沟通渠道是由组织规章提供的。 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巴纳德认为正式组织有三个基本要素,即协作意愿、共同目标和信息沟通。这三个要素是正式组织产生的充分 必要条件。 (1)协作意愿。按定义来说,没有人就没有组织。但是,正如我 们强调指出过的,构成组织的应该是人的服务、行动、行为或影响,而不是人。那就很明显,人们贡献努力的意愿是协作体系所不可缺 少的。 2)共同目标。除了要同别人联合这样一种模糊的感觉或愿望以外,必需有一个协作的目的,协作意愿才能发展起来。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世界古代史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世界古代史 政治方面 古希腊与古罗马 (一)雅典民主政治:包含:(1)梭伦改革(2)克里斯提尼改革(3)伯利克里改革 基本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至;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体现:(1)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2)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公民大会的提案,主持;监督大会决议落实 (3)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终审高级公职人员任职资格;审判等司法职能 积极评价:雅典民主制度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势,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选举制,任期制, 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局限:雅典的民主制度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 (二)罗马法 1.内容:(1)开端:十二铜表法:a.内容: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诉讼法,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法 的汇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2)完备:《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 2.评价: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在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中起重要作用。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是密不可分的,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均以罗马法为基础来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 思想方面

人文精神起源——古希腊哲学 1.智者学派:(1)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高度繁荣 前5世纪(2)代表人物:普罗塔格拉 (3)主张:把关注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上来,提倡怀疑精神,反对封建迷信, 强调人的价值作用。“人是万物的尺度” 2.苏格拉底:(1)主张:哲学:认识人自己 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知识即美德,认为人只有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 (2)意义:开创了古希腊哲学的新方向,是希腊哲学真正成为一门认识人的学问 他推崇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考研政治框架图(整理可打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唯物论、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论) I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历史唯物论) 五、资产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本质论) 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发展 论) 七、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 科学社会主义J I八、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厂定义方式一一根本特性一一存在形态 怖击沖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物质观s时空是运动的物质的存在方式一一时空绝对性和相对性一一时空无限性社会的物 质性一一从实践岀发理解世界 I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一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一三个阶段一一类似感觉的反应特性一一语言外壳 意识的本质意识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意识的主观性虚假映像 意识的能动作用一一目的性、创造性、对象性、生理调控性一一能动作用的条件性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实践观 实践的本质 实践的基本特征 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 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正确的实践观点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

辩证法考点 普遍联系-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 方法论意义 两大特征 . 永恒发展-运动变化发展-新事物不可战胜原理-过程论 广矛盾范畴- 矛盾对立面- 矛盾关系 对立统一规律 L r 矛盾基本属性 同一性 斗争性 内 容/ 」 普遍性 令、矛盾问题的精髓 1特殊性 L 原因和结果 必然性和偶然性 五对范畴彳本质和现象 可能和现实 -形式和内容 厂归纳和演绎 四个方法_ 分析和综合 四丨方法 < 具体和抽 象 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辩证思维方法 认识论考点 主体客体中介 限定和超越的关系 真理及其客观性一一真理的形式主观性一一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一一思维和至上性非至上性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一一真理的具体性 -实理尺度真价值准度一逻辑值明畴—其特性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价值论 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一一价值评价标准一一价值评价功能一一价值观 J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一一真理与价值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历史唯物论考点 三大规律 亠、丄 辩 证 I 两点论重点论的统一 {主要的盾和次面和盾要方面 量变质变规律- 质、量、度。适度原则 - 质变和量变及其辩证关系 I 否定之否定规律- 肯定、否定- 辩证的否定观 认识的基础Y 5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 动力标准目的 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一一认识指导一一理论指导 '认识的目的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主客体作用的三环节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一一来源

2018考研管理学知识点:公共管理学知识点(九)

2018考研管理学知识点:公共管理学知识点(九)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管理学考研的知识点:公共管理学知识点(九),请同学们结合习题加强记忆,基础知识要牢记,供同学们作为参考,祝2018考研的考生们,考试成功! 政府间关系 1、政府间关系:指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它既包括纵向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同级地方政府之间以及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的非同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2、我国政府间关系研究的不足。 (1)主要限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研究,政府间其它脉络关系关注少(横向、交叉)。 (2)侧重经济关系,对政府间的政治与行政关系分析少。 (3)分析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理论分析不足。 3、政府间关系研究的途径。 (1)传统的中央控制模式:①中央政府掌控一切,它从等级制的顶端对政府体系进行管理,而不是着眼于整个体系。②地方政府在等级制体系中是被控制的,而不是自控制的,是依赖性而非自治的。――“自上而下”的分析视角。 (2)地方自治模式:源自世界性的地方分权潮流。强调的是高度的地方分权与自主治理,而不是中央的控制与影响。中央政府要对地方给予更多的关注,并为其提供更多的资源。――“自下而上”的分析视角。 (3)网络模式。

A、网络的三个基本内容: ①网络由各种各样的行动者构成,每个行动者都有自己的目标,且在地位上是平等的。②网络因为行动者之间的相互依赖而存在。③网络行动者采取合作的策略活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B、特征:①行动者的多样性与等级制色彩的弱化。②相互依赖与分权――讨价还价、相互妥协。③策略活动与合作――使障碍最小化。 总之,网络模式下的政府间关系要求一体化的程度以弱化等级色彩,要求政府间的分权以提高地方的自主性,要求政府间彼此合作以实现各方的共赢。 4、西方政府间关系发展的新趋势――网络模式的出现。 (1)政府间关系等级制色彩的弱化:一是大都市区管辖单位的碎片化;二是城市地位的上升改变了城市与州和联邦的关系。 (2)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倾向:增加地方自主性的方向发展,改变地方过分依赖中央的局面,使政府间的资源分配更趋平衡,以提高相互依赖的程度。 (3)地方政府间的合作现象日渐普遍:寻求合作,追求更大利益。 5、中国政府间关系的传统模式。 等级控制模式――这一模式下,政府间关系特征如下: (1) 政府间的结合构造上,主要体现为层级隶属关系――金字塔:中央与地方职能高度一致,无明显分工。 (2) 在政府间的权力分配上,实行中央高度集权。①财政管理体制中:中央集中绝大部分财政资金,完全控制地方预算资金使用范围和方向。②事务管理权限:命令和执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部分:世界历史各时期知识点总结总汇

世界历史各时期知识点总汇 古代希腊雅典民主政治:梭伦、克利斯提尼、伯里克利;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少数民主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泰勒斯,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柏拉图,亚 里士多德 罗马法:《十二铜表法》: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薄伽丘、莎士比亚;思想解放 西方人文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因信称义;打击天主教会势力 精神发展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开辟新航路:迪亚士→好望角;哥伦布→美洲 世界市场 荷兰、英国殖民扩张:建立海外商品市场;世界市场形成主要途径;日不落帝国逐步形成 工业革命:增强欧美国家的力量,列强瓜分世界,促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9年《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完善欧美代议制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联邦、共和、总统制;第一部成文宪法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总统制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专制、军国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理论和实践1871年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经典力学体系:牛顿的机械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近代自然科学形成近代世界进化论:达尔文《物种起源》;冲击“神创说”科学技术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工业全部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 苏俄革命新经济政策:固定的粮食税;允许中小企业私营、外资经营;自由贸易和建设 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后期弊端严重,导致苏联解体赫鲁晓夫、勃涅日列夫、戈尔巴乔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摸式弊端→苏联解体背景: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金融、工业、农业、以工代赈、社会保障;特点:国家干预经济及影响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北约、华约组织的成立为标志 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发展:欧共体形成;日本高速发展;中国振兴;不结盟运动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 1991年苏联解体为标志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元为中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当今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前身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国于 2001年底加入 经济全球化:实质是发达国家主导的新一轮资本扩张;机遇和挑战并存 现代科技 爱因斯坦相对论和普朗克量子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成果;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现代世界( 1917 ——今) 近代世界 古代世界

2017考研政治毛中特第九章知识点框架

2017考研政治毛中特第九章知识点框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这一重要章节是毛中特的第九章。有关本章节知识点内容,每年都会涉及选择题,一般为两至三道题。此外,在分析题中,考查本章节的概率也非常高,几乎隔一年就会涉及该章节内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本章节内容复习起来非常杂乱,同时题目考查具有一定灵活性,需要考生在掌握基本观点之外,还要会用知识点来作分析。因此,考生一定要在夯实基础外,学会将知识融会贯通。下面就带各位2017考生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这一章节,避免被罚出局。 一、逻辑框架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民主政治(2012分析)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012单选)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2011分析) 民族区域自治(2012单选) 基层群众自治(2013分析) 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政治体制改革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所谓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国家的权利由社会的哪个阶级或哪些阶级掌握。所谓政体,主要是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体现国体的具体政治制度。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2.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但这种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我国的政党制度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同社会主义国家国体的性质相适应,

(考研)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常考知识点及未考知识点汇总

(考研)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常考知识点及未考知识点汇总 第1章公共管理导论 1.1 公共管理的意义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学的特质 1. 公共管理是以整合性的概念。 2. 公共管理是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部门 3. 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焦点。 4. 公共管理不完全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 5. 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 6. 公共管理关注政府改革和政府再造。 7. 公共管理是以科际整合的研究领域。 公共管理的特质以及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 1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公共管理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具有公权力,私组织则没有。公部门的权威来自制度与法律的授予,而私部门则是来自经济性的市场力量。 2多元制衡与自主性公共管理只有有限的管理自主权但却有着复杂的政治界面,而私部门管理则由相对充分的管理自主权。 3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政府具有促进和实现公共利益的义务和责任。这是公共管理区别于私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而私营企业和组织往往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 4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对于政府而言,凡是法律未允许的便是非法的。而对于私领域的管理而言,法无禁

止即自由。 5政府与市场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的管理的一个最重要之处在于政府与市场的区别与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垄断与市场;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自由与依赖;利润与支出等。 6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公共部门处在社会各种力量作用的核心,承担着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的职责,所以政府理性往往是多元的,应考虑各种利益和价值的平衡;而私部门的管理大多为工具的经济理性,往往较少顾及其他理性的考虑。 1.5 公共管理:现时代的挑战 1关于回应维持宪政秩序和政府稳定问题 2关于如何在公共管理与维系并发展民主法治社会的基本价值问题 3关于平衡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以促进政府治理的有效性问题 4关于如何平衡目前及最近未来与较长远未来的需要问题 5关于回应全球化的挑战问题6关于如何应付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问题 7如何应付越来越多的官僚腐败,重振公民对政府的信任问题 8关于重振政府的治理能力问题 9如何构建国家与社会的共同治理模式问题 10重建公共管理的道德秩序 11关于如何发展有效的组织体制的问题 12公共管理如何应付复杂、不确定与变革的问题 第2章公共管理者的角色与知能 2.3 公共管理者的技能 技术性技能术性技能主要指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所需的技术与方法。这是现代公共管理日益专业化的趋势所要求的。

世界现代设计史复习知识点整理

世界现代设计史知识点整理 1.所谓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核心内容是: 1) .计划、构思的形成 ; 2) .视觉传达方式:即把计划、构思、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3) .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2. 3.英国“工艺美术”运动(the Arts & Crafts Movememt ) “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 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这场运动的理论知道是作家约翰·拉斯金(Jhon Ruskin ),而运动 的主要人物则是艺术家、诗人威廉·莫斯金( William Morris )。他们主张回溯到中世纪的传统,同时也受到刚 刚引入欧洲的日本艺术的影响,主要是回复手工艺传统。他们的设计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纺织品、墙纸、家具和其他的用品上。 4.“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新艺术”运动与1860年到1890年左右在英国和美国产生的“工艺美术”运动 相似的地方: 它们都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它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动, 它们都是对工业化风格的强烈反映, 它们搜旨 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它们也都放弃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不同的地方: 英国和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比较重视中世纪的歌德风格,把歌德风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来源,而”新艺术“运动则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与自然形态。 5.法国是新艺术的发源地,这场运动在法国的发展具有两个中心,一个是首都巴黎,另一个是南斯市( Nancy )。 6.“装饰艺术”运动 从思想和意识形态方面来看, “装饰艺术”运动是对矫饰的“新艺术”运动的一种反动。 “新艺术”强调中 世纪的、哥德式的、自然风格的装饰,强调手工艺的美,否定机械化时代特征:而“装饰艺术”运动恰恰是要反对古典主义的、自然(特别是有机形态)的、单纯手工艺的趋向,主张机械化的美。7.现代主义的设计形式的形成特点 1).功能主义特征。强调功能为设计的中心和目的,而不再是以形式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 重视设计实施时的科学性、方便性、经济效益性和效率。 美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创始人威 廉·莫里斯.照片大约是在 1890年前后拍摄的。 美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 奠基人,美国艺术理论家约翰·拉斯金。

考研政治整体框架图

考研政治整体框架图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哲学: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绪论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马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克思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本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原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真理问题本身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理真理与价值真理的检验标准(真理检验标准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概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思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主义政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治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经济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学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原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历史进程 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理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学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 社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会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主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崇高的社会理想 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事业

管理学罗宾斯考研知识点总结

罗宾斯管理学第十三版本章小节,为考试做准备! 解释为什么管理者对组织很重要。 管理者对组织很重要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在不确定、复杂和混乱的时期,组织需要他们的管理技能。 第二,管理者是组织完成任务的关键。 第三,管理者对员工生产率和忠诚度有贡献;员工被管理的方式可以影响到组织的财务绩效,事实表明管理能力对于创造组织价值很重要。 阐释谁是管理者,他们在何处工作。 管理者协调和监管别人的工作,这样组织目标才能实现。非管理雇员直接处理工作或任务,没有人向他们汇报。在传统结构的组织中,管理者包括基层、中层和高层三类。在其他架构较为松散的组织中,管理者可能不容易被识别出来,尽管有人必须担任该角色。 管理者在组织中工作,这是人为的刻意安排,以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 组织有三个特点:有明确的目标、由人组成、有精密的结构。现在很多组织的结构变得更加开放、灵活和适应变化。

描述管理者的职能、角色和技能。 从宽泛的意义上说,管理是管理者做的事,涉及协调和监管他人的工作活动,从而使他们的工作可以有效率且有成效地完成。效率意味着“正确地做事”;成效意味着“做正确的事”。 管理者的四种职能包括:计划(设定目标、制定战略和开发计划)组织(安排和建构工作) 领导(与人工作以及通过人工作)和控制(监管、比较和纠正工作绩效) 名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包括:人际关系角色,涉及人与人的关系和其他礼仪性/象征性职责(名义领袖、领导者和联络员);信息传递角色,涉及收集、接收和传播信息(监管人、宣传人和发言人);决策制定角色,涉及作出决策(企业家、危机处理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 卡茨的管理技能包括技术技能(工作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人际关系技能(与他人及团队良好合作的能力)、概念技能(对抽象复杂情况的思考和表达想法的能力)。、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整理

考点考中 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整理

考点考中 一.历史人物 1.世界上现存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的制订者(汉谟拉比) 2.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时期的执行者(伯利克里) 3.7世纪中期,推行大化改新的日本天皇(孝德天皇) 4.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也是阿拉伯帝国的建立者(穆罕默德)

考点考中 5.8世纪前期,经过他的改革,在西欧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查理?马特) 6.公元前4世纪,他出兵东征,建立起地 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亚历山大) 7.在元朝时来到中国,生活了17年,后来由他口述,其狱友执笔的一本书曾风靡欧洲,该书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马可?波罗)8.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 悉达多)

考点考中 9.基督教的创始人 (传说中的耶稣) 10.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而闻名,还发明了螺旋式水车的科学家(阿基米德) 11.加工整理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荷马史诗》的是(荷马) 12.古希腊悲剧作家,将古代悲剧艺术推向了成熟,《俄底浦斯王》的作者 (索福克勒斯)

考点考中 13.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 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长诗《神曲》的作者(但丁)14.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艺术大师,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15.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的文学工匠,代表 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16.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意大利的航海家(哥伦布)

考点考中 17.他及他的船队从西班牙启程,穿越大西 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环球航行(麦哲伦) 18.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主持修订 1787年宪法,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 19.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颁布了《法 典》,对外发动多次战争,既大几了欧洲 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拿破仑) 20.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

2018考研政治大纲

2018考研政治大纲

2018年考研政治大纲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 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查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意义。 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对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 (三)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认识与实践 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与基本形式。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能动反映论的基本特点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价值及其特征。价值评价及其特点和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3.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勇于创新。自由与必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周三多管理学考研笔记精华整理含课后题答案13.doc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3.根据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应扮演哪些角色?(书后题) 根据亨利·名茨茨伯格研究发现管理者常扮演十种角色,总体可归纳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1)人际角色 人际角色归因于管理者的正式权力。管理者所扮演的三种人际角色是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 1)管理者扮演代表人角色。作为所在单位的领导,参加一些重压的社会活动时,所在单位的领导必须行使一些具有礼仪性质的职责。 2)管理者扮演领导人角色。由于管理者直接对所在单位的成败负责,他们必须在单位内扮演领导者的角色。员工一起工作并通过员工的努力来确保目标的实现。 3)管理者扮演联络者角色。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沟通。 (2)信息角色 在信息角色中,管理者负责确保和其一期工作的人能够得到足够的信息。管理的职责性质决定了管理者既是其所在单位的信息传递中心,也是别单位信息传递的渠道。 1)管理者扮演监督者角色。监督的目的是获取信息。管理者可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管理者识别潜在的机会和威胁。 2)管理者扮演传播者。管理者把监督获取的大量信息分配出去,传递给有关员工。管理者有时也因特殊的目的而隐藏特定的信息。 3)管理者扮演发言人角色。管理者必须把信息传递给外界。 (3)决策角色 决策角色在决策角色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管理者负责做出决策,并分配资源以保证决策方案的实施。 1)管理者扮演企业家角色。作为企业家,管理者对发现的机会进行投资。 2)管理者扮演冲突管理者。一个组织运行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冲突或问题。管理者必须善于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 3)管理者扮演资源分配者。管理者决定组织资源用于哪些项目。组织资源包括财力资源或设备、时间、信息和其他类型的重要资源。 4)管理者扮演谈判者角色。管理者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谈判上,谈判对象包括员工、供应商、客户和其他组织。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组织,其管理者为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都必然要进行谈判工作。 4.根据卡茨的研究。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技能?(书后题) 根据罗伯特·卡茨提的研究具备三类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1)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技术、惯例和工具的能力。对基层管理者最重要

管理学考研 必背考点整理

管理学考点整理 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 一、管理者的定义 管理者是这样的人,他们通过协调和监督其他人的活动达到组织目标。他的工作不是取得个人成就,而是帮助他人完成任务。管理者的工作可能意味着协调一个部门的工作,也可能意味着监督几个单独的个人,还可能包含协调一个团队的活动。 二、组织层次 管理者往往被划分为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 1、基层管理者:是最底层的管理人员,他们管理着非管理雇员所从事的工作,即生产产品和提供服 务。这样的管理者通常称为主管,也可以称为区域经理,部门经理或工长。 2、中层管理者:包括所有处于基层和高层之间的各个管理层次的管理者,这些管理者管理着基层管理 者,他们可能具有地区经理、项目主管、工厂厂长、或者事业部经理的头衔。 3、高层管理者:处于或接近组织顶层,他们承担着制定广泛的组织决策,为整个组织制定计划和目标 的责任,他们的典型头衔通常是执行副总裁、总裁、管理董事、首席运营官、首席执行官或者董事会主席。 三、效率与效果的关系 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活的尽可能多的产出,通常是指“正确地做事”,即不浪费资源。 效果通常是指“做正确的事”,即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 效率是关于做事的方式,而效果涉及结果,或者说达到组织的目标。因此,管理当局不能只是关注达到和实现组织目标,也就是关注效果,还要尽可能有效率地完成工作。在成功的组织中高效率和高效果是相辅相成的,而不良的管理通常既是低效率的也是低效果的,或者虽然有效果但却是低效率的 四、明茨伯格管理角色理论 明茨伯格研究了管理者从事的工作,得出结论:管理者做什么可以通过考察管理者在工作中所扮演的10种不同但高度相关的角色来恰当地描述。 所谓管理角色,是指特定的管理行为类型。 明茨伯格的10种管理行为可以被进一步组合为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 1、人际关系 (1)挂名首脑:象征性首脑;必须履行许多法律性或社会性的例行义务 迎接来访者;签署法律文件 (2)领导者:负责激励下属;承担人员配备、培训以及有关的职责 实际上从事所有的有下级参与的活动 (3)联络者:维护自行发展起来的外部关系和消息来源,从中得到帮助和信息 发感谢信;从事外部委员会的工作;从事其他有外部人员参加的活动 2、信息传递 (4)监听者:寻求和获取各种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以便透彻地理解组织与环境 阅读期刊和报告;与有关人员保持私人接触 (5)传播者:将从外部人员和下级那里获取的信息传递给组织的其他成员 举行信息交流会;用打电话的方式转达信息 (6)发言人:向外界发布组织的计划、政策、行动、结果等 召开董事会;向媒体发布信息 3、决策制定 (7)企业家:寻求组织和环境中的机会,制定“改进方案”以发起变革 组织战略制定和检查会议,以开发新项目 (8)混乱驾驭者:当组织面临重大的、意外的混乱时,负责采取纠正行动 组织应对混乱和危机的战略制定和检查会议

世界历史知识点解读

世界历史知识点解读 单元1 史前时期的人类 1.识记:人类起源的时间和地区。大约三百万年前,在非洲南部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是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能够直立行走并使用天然工具。 2.识记:世界三大主要人种。在自然环境的长期作用下,人类形成了在肤色、发型、眼型、鼻型等外貌特征有明显区别的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长期影响的结果,通常热带地区以黑种人为主、温带地区以黄种人为主、寒带地区以白种人为主。 3.识记: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的主要区别 氏族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两个阶段。母系氏族社会中,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形成以母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生活集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中,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形成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生活集体。 单元2 上古人类文明 1.识记:亚非大河流域出现的文明古国;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图);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亚非大河流域出现的上古文明有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金字塔(图)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其文明成果《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在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出现(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其实质是古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佛教的诞生,是古印度进入文明时代的反映;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唯一没有中断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4.识记: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罗马共和国建立及被罗马帝国取代的时间。 (1)古代希腊(位于地中海,属海洋文明,与亚非大河文明不同)是西方(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文明中心雅典是民主政治的发源地,伯利克里执政时期达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顶峰。 (2)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罗马开始进入帝国时代。 单元3 中古亚欧文明 1.识记: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 646年,日本孝德天皇(仿效隋唐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改新规定:一切土地收归国家所有;按一定面积划分,授予农民,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每六年按户籍、田亩变化调整一次。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田租和贡物,并服徭役。 2.识记: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3.识记: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进行采邑改革,形成了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 4.识记:基督教是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教会与教皇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5.理解: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内部:封闭保守,不肯吸收先进文明成果;频频用兵,导致民穷财尽、国力日衰。外部:外敌入侵,实力严重受损。 单元4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1.识记: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征战的结果 前5世纪,波斯先后三次对希腊发动战争,希腊最终取得胜利,称霸地中海,经济发展,文化繁荣(马拉松长跑源于马拉松战役)。 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最远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起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一种混合着希腊与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了。 布匿(称迦太基人为布匿)战争后,即前3世纪时,罗马称霸地中海,到2世纪,成为地跨亚、欧、

考研政治背诵技巧

考研政治背诵技巧 考研政治背诵技巧1、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考研政治所有的知识点都是对特定原理的解释和说明,尽管抽象程度不同,但是并非完全无法理解。 记忆首先需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想把繁杂的政治知识点都记住,必须先理出个头绪来。这个时候,梳理知识脉络就变得很重要。考研政治的知识点错综复杂,互相联系,在整理过程中须要以清晰为上,彼此有联系的内容可以放到一起对比着记忆。知识脉络梳理清楚了,不一定所有的内容都记住,但一定能对各部分知识点了然于心,在此基础上再背诵记忆,更容易事半功倍。 如何做到背和理解相结合 基本原理和概念掌握三个w 例如马原第一章的知识点,我们只要记住"WWW"就可以 了具体来说就是who, what, why。Who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创立的;What ,是无产阶级的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及普遍规律的学科,可以从 3 个角度去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Why,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 书中的知识点更加的贴近书面用语,比起自己的分析,更加富有合理性,也是大题采分点的依据。我们在记忆这类题的时候也可以采取记忆关键字的方法。例如维新运动的意义:首先是爱国救亡运动,其次是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最后思想启蒙。当然我们现在复习时应该把它拓展开来,但是只要记住这三条,答大题得时候不会扣太多

的分,因为你的要点都答上了。 考研政治背诵技巧3、抓住逻辑体系答题的时候,学生不知道应该答什么。有一些同学的知识点记得很牢,可是却有这样的问题,知识点在头脑中乱作一团,等需要的时候,就使用不出来; 有些同学政治复习了挺长时间,也做了挺多的题,但是考试就是考不出什么好成绩。为什么答题达不到点子上,这固然有复习不到位的原因,可更多的在于没有理论框架的支撑,所有的知识点在头脑当中乱作一团,考试的时候不知道该答什么,这还是好的,有些学生一着急知识点全忘了。 建议大家在看书的时候,可以先把政治各科目录在看书过程中记下来,再用自己的理解串起来,最终做到能够在脑海中自然而然地记起大框架、大目录,小目录,小目录下的知识点,通过背诵记起知识点的具体内容,至少重点章节要做到这个程度,重点内容(原理)要逐字逐句背诵。形成一个思维导图以后记忆起来就会更加清晰。 考研政治背诵技巧4、重点知识重点记 考研政治中,很多理论由于太枯燥,每次都只是看一眼、背一遍就丢到了一边,没有兴趣再去回顾,自然不能及时巩固记忆。尤其是很多大段的文字,如一些理论、内容、意义、作用、教训等等,往往都是考试爱考的,尤其容易出大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重点记忆、重点背诵。 因此,建议大家对于现阶段还掌握不熟的知识,拿出专门的精

2020年管理学考研专业课基础复习笔记

管理学考研专业课基础复习笔记 考研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准备管理学考研的小伙伴们,在复习专业课的时候,需要做一些基础的复习笔记。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管理学考研基础复习笔记指南,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一:行政方法的内容和实质 内容: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次,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直接指挥下属工作的管理方法 实质:通过行政组织的职务和职位来进行管理 特别强调职责、职权、职位而并非个人的能力或特权 二:行政方法的特点和作用 1:权威性——行政方法所依托的基础是管理机关和管理者的权威。 2:强制性——行政权力机构和管理者所发出的命令、指示等对管理对象具有程度不同的强制性,行政方法就是通过这种强制性来达到指挥与控制的目的 3:垂直性——行政方法是通过行政层次来实施的,基本上属于“条条“的纵向垂直管理 4:具体性——任何行政指令往往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对某一特定对象起作用,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一定的实效性 5:无偿性——运用行政方法进行管理,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的人、财、物等的调动和使用不讲等价交换的原则

行政方法的作用 1:有利于组织内部统一目标,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能够迅速有力地贯彻上级的方针和政策,对全局活动实行有效的控制。 2:行政方法是实施其他各种管理方法的必要手段 3:可以强化管理作用,便于发挥管理职能,使全局、各部门和各单位密切配合,前后衔接,并不断调整她们之间的进度和相互关系。 4:行政方法便于处理特殊问题 三:行政方法的正确运用 1: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行政方法的本质是服务 2:行政方法的管理效果为领导者水平所制约。因为更多的是人治,而不是法治 3:信息在运用行政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行政管理要求有一个灵敏、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4:行政方法由于借助了职位的权力,所以对下属有较强的约束力,这种特点使得上级在使 用行政方法时忽视了下属的正确意见和合理的要求,不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所以不可单纯的依靠行政方法,要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把行政方法和管理的其他方法、特别是经济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 一:管理方法的重要性——是在管理活动中为实现管理目标、保证管理活动顺利进行所采取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