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怎样提高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怎样提高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怎样提高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怎样提高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怎样提高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发表时间:2011-08-19T12:07:30.357Z 来源:《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2011年44期作者:袁致真

[导读] 如何引导学生读图、识图,并在读图、识图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湖南省祁阳县文富市镇中心学校袁致真

【内容提要】读图识图是新课程教学目标中的重要知识点,要充分认识提高学生读图识图能力的教学意义,怎样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如何引导学生读图、识图,并在读图、识图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在新课程教学目标中,历史读图、识图纳入了新的质量测试体系,图虽无声,图却表情,正如美国图论学者哈拉时所说:“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在初中教材的各个章节中,有各种各样的图片,这种题型的特点是穿越时空,用图像贴近生活,让学生有种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给学生以直观易懂的印象。在大力加强和改进中学历史教学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方面任重道远。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注重对插图教法的研究,向学生渗透读图、识图的教学思想,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教材图片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能有效地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历史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笔者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以求得行家批评指教。

一、提高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教育教学意义。

1.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一直是依靠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学方式陈旧,特别是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仍然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笔记。教师难以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没有教学创新胆识,对学生基本的历史素养的训练和培养很少,尤其是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的培养再中学历史教学中严重缺失,这样的教学现状让学生无法进入到历史的长河中去欣赏美丽的浪花,去感受伟大祖国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笔者大声呼吁广大的农村历史教师应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尽快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提高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刻不容缓。

2.读图识图能唤起学生朴素的感情,能陶冶情操、净化灵魂。有利于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形成、高尚人文情感的养成。

3.读图识图有助于学生产生历史真实感。如学习彼得一世改革,引导学生观看教材中彼得一世的画像图,彼得一世坚毅、刚强的气质跃然于纸上,从图片入手,就能加深学生对彼得一世义无反顾、大刀阔斧的改革精神的理解。

4.图片天然要比文字和语言有优势,先入眼再入心,能让学生产生视觉上的美感和心理上的愉悦感,能引起学生看的欲望。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我在教学中常常发现历史图片成了学生的一种欣赏品,学生根本没有主动读图识图的意识。为了扭转这种现象,我让学生有意识的多看图片,帮助他们提高读图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怎样从名画中体味历史,从照片中再现历史,从漫画中感悟历史,从地图中寻索历史。

1、通过实物、图片、模型展示等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例如:

①在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一节中,人民日报刊登各地纷纷以虚假的高指标、高记录相夸耀的图片和数据。如《“大跃进”时期的宣传漫画》和《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我要求学生思考这是哪些重要历史现象的反映?结合这些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影响及其教训,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②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课中,讲埃及金字塔时,引导学生观察《建造金字塔》插图,并适时提问:从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从图上的具体形象,如230万块磨光的石块、金字塔的精密度、监工手中的鞭子、奴隶的暴死等就能认识到金字塔不仅是古埃及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而是奴隶和农民被残酷奴役的历史见证。

2.图片具有“以图夺目”、“直指人心”的震撼力,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实物、图片,发挥图片的殊如功能。

如《清明上河图》展现出北宋都城汴梁汴河沿岸及东角门里市区清明时节的风貌,学生看了图中街道纵横店铺栉比、车水马龙的无限热闹的光景就能直接感受浓郁的宋代城市社会气息,并在大脑中对宋代城市社会文化生活形成深刻印象,欣赏图片以后,我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其繁荣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就会由对直观形象感兴趣转为对历史现象背后原因的探究兴趣。

三、怎样让学生在读图、识图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1.历史图片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为学生发现问题,探讨交流、收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提供了可能。在教学中学生对读图、识图即使提出了一些与众不同的见解或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合理的成份,都应该充分肯定,千万不能批评指责学生,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课堂心理环境。

2.历史读图、识图的活动形式是多样的,在教学中我利用图片组织课堂辩论赛,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3.引导学生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说理、动手操作,鼓励学生面对图片要大胆质疑和创新。

4.在读图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用眼睛去捕捉发现,用心灵与思考、去咀嚼沉淀,在历史的影像中,追溯岁月,感悟文明,探索未知,启迪人生。

例如:在“工业化的起步”一节中,让学生看图“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提出下列两个问题。

①怎样找出“一五”计划期间建成的重大工程项目及交通运输业成就,同时指出这些工程项目主要分布于哪个地区?属于轻工业还是重工业。

②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为什么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从重工业开始?为什么把工业化的重心放在东北地区?

四、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读图识图方法

1.看清楚图片出现时的历史背景,结合具体事件读图。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人物表情的微妙变化,带着情感读图。

3.多给学生创造练习的机会,反复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图思维。

4.了解读图的基本要素。即图片的图名、图例、方向、注记、符号等。

5.掌握读图的基本步骤。先看清图名,知道图片的主题或主要内容及图片的表现方法,并深入图片内部具体的内容和信息。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是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工具,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如果能够准确、熟练地运用语文这个基础工具,必须具有较强的语文能力。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能力的形成,首先应该是从小培养阅读习惯,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 然而令人心痛的是现在的许多孩子不仅不知道该读些什么,甚至走入了阅读误区。为什么上了六、七年的学,孩子们却还是不会阅读呢?原因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学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脱节。传统的课堂上,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把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按照自己的理解、教参的分析,从专家角度,在高倍望远镜下剖析。这种方法,永远像一个精彩的演员在表演自己的拿手好戏,学生永远是观众,只会鼓掌。难怪学生不会表演?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说,与其给人一些鱼,不如教人以捕鱼的方法,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方法的指导,利用各种训练手段,让学生学会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要教会学生怎样去运用所学的知识,如何独立分析和解答类似的问题,以体现具体应用能力,这是教学工作的最终任务。它的实质

是变重教为重学,变获得为获取,变被动为主动。学生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获得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的阅读教学才算是真正达到了目的。学生没有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这是阅读教学的症结之一。以往针对这种情况,人们往往只归因于学生阅读能力太差,阅读量少,所以尽量增加阅读的数量,加大阅读训练的力度。殊不知,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无论经过多少练习,阅读能力也是难以提高的。我认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课外阅读要靠自学、自觉,全靠内驱力,因此我认为:要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必须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阅读兴趣, 是指进行阅读时的主动性心理倾向和对阅读材料内容及意义进行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它是阅读活动中最直接最活跃的意向心理因素, 它对维系注意力, 增加理解与记忆, 激发联想和创造思维, 唤起情感体验, 都具有积极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应加大力度, 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1.合理使用多媒体,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崭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它实现了由静态变动态、声变有声、抽象变具体的可能, 为学生架起通向理性认识的桥梁。合理使用多媒体, 可渲染与课文相应的气氛, 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理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 让学生身临其境, 加深内心的体验, 进入具体的情境, 处于一种最佳的情绪状态。同时还能让学生充分享

工程制图识图能力的培养

工程制图识图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9-01-15T11:17:02.60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作者:崔桂兰 [导读] 土木工程制图是土木类专业一门基础课,空间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从投影法概念出发,对基本体与组合体的投影图进行探究,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崔桂兰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成都铁路工程学校) 摘要:土木工程制图是土木类专业一门基础课,空间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从投影法概念出发,对基本体与组合体的投影图进行探究,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投影法概念、形体的三面投影图规律、基本体的投影图识读、组合体的投影图识读。 一、投影法概念 在平面(纸)上绘出形体的投影,以表示其形状和大小的方法,称为投影法。投影法一般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两类。工程制图一般多用正投影法。正投影的基本性质主要是显实性、积聚性、类似性。 二、形体的三面投影图形成、展开及规律 首先建立一个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组成的三投影面体系,这三个投影面分别为水平面、正面、侧面,相交的公共线分别为ox、oy、oz轴。它们分别表示长宽高三个方向。把形体放在该体系中,由前向后投影得到正面投影,由上向下投影得到水平投影,由左向右投影得到侧面投影。 为了把处在空间位置的三个投影图画在同一面上,需将三个投影面展开,展开时使正面保持不动,水平面和侧面沿oy轴分开,水平面绕ox轴向下、侧面绕oz轴向右各转90°,使三个投影摊开在一个平面上。在工程图上称正面投影为正立面图,水平面为平面图,侧面投影为左侧立面图。 三面投影图基本规律可以概括为“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空间形体上、下、左、右、前、后六方位,在投影中上、下、左、右方位明显易懂,而前后方位在侧面图上不直观,分析侧面图投影可以看出,远离正面投影的一侧是形体的前面。 三、基本体的投影图识读 基本体指最简单的有规则的几何体。 基本体的投影规律对工程制图上组合体投影图的识读是非常重要的。基本体主要分为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圆台、球。 如果给出的三面投影中,一面投影为反映底面实形的多边形,另外两面的投影为矩形或并列矩形,则该投影反映的空间形体,一定是棱柱体。 如果给出的三面投影中,一面投影为反映底面实形的多边形(内含几个三角形);另外两面的投影为三角形或并列的三角形,则该投影反映的空间形体,一定是棱锥体。 如果给出的三面投影中,一面投影为反映底面实形的两个相似多边形(内含几个梯形);另外两面的投影为梯形或并列的梯形,则该投影反映的空间形体,一定是棱台体。 如果给出的三面投影中,一面投影为反映底面实形的圆形,另外两面的投影为全等矩形,则该投影反映的空间形体,一定是圆柱体。 如果给出的三面投影中,一面投影为反映底面实形的圆;另外两面的投影为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则该投影反映的空间形体,一定是圆锥体。 如果给出的三面投影中,一面投影为反映底面实形的两个同心圆;另外两面的投影为全等的等腰梯形,则该投影反映的空间形体,一定是圆台体。 如果给出的三面投影中,三面投影为三个大小相等圆,则该投影反映的空间形体,一定是圆球。 四、组合体的投影图识读 工程建筑从形体的角度可以看成由基本体组合而成,这种由基本体按一定形式组合而成的立体称组合体。 组合体的投影图识读最基本的方法为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 形体分析法是指按组合体可以看成由基本体组合而成的这一思路,从基本体形体概念出发,分解组合体投影图为各个基本体投影图,从而想象组合形体形状的方法。 它主要要利用基本体投影特征,找出各投影中最有形体特征的多边形封闭线框,这些多边形封闭线框,一个线框就对应一个基本体,然后按基本体的类型,以及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等投影规律,分解各投影图成几个部分,用推拉提等思维,想象出各封闭线框对应的基本体空间形状,最后再根据相对位置,将基本体组合成组合体。这种方法在工程图识读中比较常用,它读图迅速简单,对规则组合体投影图识图应用较多。 线面分析法,是用分析组合体投影图各线面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关系,想象形体形状的方法。 线面分析法主要利用线面投影特征,从需要识读的投影图中,找出最有形体特征的多边形封闭线框,逐一分解投影图。一个多边形封闭线框,我们认为就是一个面,多个多边形封闭线框就对应多个面。对分解的各封闭线框,逐一归类,找出各投影封闭线框对应的线面类别,利用各种空间位置的直线和平面的投影规律,分析出各封闭线框对应的线面形状及空间位置,最后再将各空间线面,组合成组合体空间形状。这种方法读图较繁琐,需要很多步骤,对于无法用形体分析法识读的投影图,就要利用此法读图,它对于不规则体投影图识图应用较多。 在实际读图时,两种方法常常配合运用,不管用哪种方法读图,都要先认清给出的是哪几面投影,从形状特征和位置特征(两者往往是统一的)明显的投影入手,联系各投影,想象形体的大概形状和结构,然后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的进行识读。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南区小学慕丽娜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听、说、读、写的综合体。蕴藏着丰富文化内涵的阅读教学不仅是学生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而且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载体。只有抓住阅读教学这一重要环节,才能实现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教学任务,本文在分析新课标中阅读教学的课程目标的基础上立足于文本解读,提出几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明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维目标”构造了一个全面育人的框架,语文知识和能力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基石作用,也是另外两维度的目标实现的依托。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具备读、写、听、说、思考、创造等能力,这是语文的基本任务,也是语文必须重视的方面。 1、重视文本。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知识源,以其为平台,即使是最简单的词语,也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譬如理解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的18 课《她是我的朋友》中的重点句子:“过了一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时,我们可以先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啜泣”“捂住脸”来体会阮恒内心的紧张与害怕。然后再联系上下文交流体会阮恒对小女孩真挚的友情,树立正确的友情观。只要我们潜心钻研文本,就不难发现其中的一词、一句都将是实现多元目标的依据之一。只有我们充分挖掘才能促进教学目标与文本的真正沟通。 2、重视实践。课堂是落实三维目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阵

地。语文课堂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课《燕子》一文时,我们可以设置情境悟读法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受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通过品读赏析描写小燕子的语句,学习对小燕子抓住特点、按顺序的描写方法。 3、架桥梁。其实在课堂教学中,三个维度是相互交融、渗透在一起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这个过程又是以“过程与方法”为桥梁,渗透在师生的合作之中,比如:再教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的19课《七颗钻石》时,正当我准备布置学生讨论:从水罐一次次的变化中体会到了什么时。突然冒出一个声音:“我体会到了小女孩尊敬长辈、关心动物、助人为乐、善良、有爱心的品质”这脱口而出完全正确的答案顿时使教室一片寂静。教学目的显然已经达到,然而我不满与此,接着说了一句:“你很聪明,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跟大家说说好吗?”由此,从对结果的肯定转向了对过程的询问。关注过程是三维目标对我们最有益的启示。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才能够相互渗透,交融一体,真正得到贯彻落实。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浅谈提高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c2595542.html, 浅谈提高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方法 作者:王红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5年第09期 摘要: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中学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充分利用地图,帮助学生建立完整、清晰的地理空间。但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读图时不知从何“读”起。培养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及地理图表的技能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对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探索和总结一些有效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关键词:经纬网图;气候类型图;读图能力 一、学生不会读图的原因分析 1.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不够重视 地理作为会考科目,他们认为只要到会考复习时背一背就可以过关了,因此,只关注色 彩斑斓的图画,对比较重要的地图,例如地形图、气候类型图等不重视。 2.教师忽视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地理学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课时不足、知识点多。因此,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在教 学过程中“以文代图”“以教代学”,忽视对地图的指导。另外,有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通过读图来获取关键的知识,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总结读图方法,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1.经纬网图的判读方法 经纬网图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结合例题总结答题技 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变难为易,判断方法及步骤如下: 第一步:判断东西经与南北纬。 判断依据:看数字,以0°经线为界,0°以西是西经,0°以东是东经;以0°纬线为界,0°以北是北纬,0°以南是南纬。 读上图可知:E(20°W,40°N),G(40°W,0°),H(0°,20°S),K(20°E, 20°N)。 第二步:根据经纬度判断东西和南北半球。

中考试题对“读图”能力的考查

中考试题对“读图”能力的考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要有效发挥各种类型题目的功能,为考查学生从具体情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可以设计阅读(读图、读表等)分析的问题,依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借助几何直观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形象” .图表信息题的教学在当下教学中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部分教师在图表信息教学中只重视在整体感知题意基础上的顿悟,而忽视如何在整体感知基础上获取更准确信息的方法的教学. 一、设计说明 (一)学情分析通过近三年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图表信息的有关问题,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识图能力,对信息具有 比较多的直观经验和体会.但是有些题目需要在多个图、表中获取信息,并且只有在信息的相互支撑、相互配合下才能完整而准确地把握题目的含义.而许多学生对信息的认识比较零散,不够系统,也很模糊,造成信息的缺失和遗漏. 特别是学生对图表所蕴含的信息理解不到位,思路狭窄,不能较好地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 这些问题都为学生的复习带来障碍,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对信息问题的掌握有新的认识和提高.本节复习课起点低、坡度缓、落点高,适合大部分学生,尤其是有一定基础知识的中等及中等以上学生.

基于以上学情分析,笔者认为本节重点是提高学生“识图”和“用图”以及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难点是获取图表信息的方法及利用图表信息解决问题,感受转化、建模、数形结合等基本数学思想. 易错点是学生不能全面分析图表,不能从图表的分析和研究中挖掘出对问题有用的信息,不能对所捕捉到的信息进行整合,不善于把图表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不知道或不能自觉地利用数形结合等思想,化归意识淡薄,缺乏自主探究能力. (二)设计思想图表信息题考查的是学生独立获取信息、信息转化以及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从图表中获取必要的信息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这些都要求学生需要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要重视运用基本数学思想. 基于此,本节课的复习目标是:通过本次复习,学生自主参与,感受到数学与相关知识的综合; 能通过读图,获取有用信息,逐步理解图表信息问题的特征,培养学生“识图”和“用图”的能力,积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经验,体会转化、数形结合、建模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 这类问题的基本步骤是:一是要深刻理解题意,熟悉图表、实际图景及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与技能进行分析;二是要准确识图,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加工、归纳和推理,理清其中各种变量及不变量之间的关系;三是将图表信息与生活实际数据相结合,选择适当的数学工具,转化为相应的数学问题. 基于典型性和思想性两方面的理解,以及新课标对图表信息问

电气制图和识图必备十大基础知识

一、电气图的定义 用电气图形符号、带注释的围框或简化外形表示电气系统或设备中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连接关系的一种图。广义地说表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关系的曲线,用以说明系统、成套装置或设备中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或连接关系,或者用以提供工作参数的表格、文字等,也属于电气图之列。 二、电气图的分类 1、系统图或框图:用符号或带注释的框,概略表示系统或分系统的基本组成、相互关系及其主要特征的一种简图。 2、电路图:用图形符号并按工作顺序排列,详细表示电路、设备或成套装置的全部组成和连接关系,而不考虑其实际位置的一种简图。目的是便于详细理解作用原理、分析和计算电路特性。

种简图,其中只表示功能而不涉及实现方法的逻辑图叫纯逻辑图。 5、功能表图:表示控制系统的作用和状态的一种图。 6、等效电路图:表示理论的或理想的元件(如R、L、C)及其连接关系的一种功能图。

7、程序图:详细表示程序单元和程序片及其互连关系的一种简图。 8、设备元件表:把成套装置、设备和装置中各组成部分和相应数据列成的表格其用途表示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型号、规格和数量等。 9、端子功能图:表示功能单元全部外接端子,并用功能图、表图或文字表示其内部功能的一种简图。 10、接线图或接线表:表示成套装置、设备或装置的连接关系,用以进行接线和检查的一种简图或表格。

⑴单元接线图或单元接线表:表示成套装置或设备中一个结构单元内的连接关系的一种接线图或接线表。(结构单元指在各种情况下可独立运行的组件或某种组合体) ⑵互连接线图或互连接线表:表示成套装置或设备的不同单元之间连接关系的一种接图或接线表。(线缆接线图或接线表) ⑶端子接线图或端子接线表:表示成套装置或设备的端子,以及接在端子上的外部接线(必要时包括内部接线)的一种接线图或接线表。 ⑷电费配置图或电费配置表:提供电缆两端位置,必要时还包括电费功能、特性和路径等信息的一种接线图或接线表。 11、数据单:对特定项目给出详细信息的资料。 12、简图或位置图:表示成套装置、设备或装置中各个项目的位置的一种简图或一咱图叫位置图。指用图形符号绘制的图,用来表示一个区域或一个建筑物内成套电气装置中的元件位置和连接布线。 三、电气图的特点 1、电气图的作用:阐述电的工作原理,描述产品的构成和功能,提供装接和使用信息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2、简图是电气图的主要表达方式,是用图形符号、带注释的围框或简化外形表示系统或设备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连接关系的一种图。 3、元件和连接线是电气图的主要表达内容 ⑴一个电路通常由电源、开关设备、用电设备和连接线四个部分组成,如果将电源设备、开关设备和用电设备看成元件,则电路由元件与连接线组成,或者说各种元件按照一定的次序用连接线起来就构成一个电路。 ⑵元件和连接线的表示方法 ①元件用于电路图中时有集中表示法、分开表示法、半集中表示法。 ②元件用于布局图中时有位置布局法和功能布局法。 ③连接线用于电路图中时有单线表示法和多线表示法。 ④连接线用于接线图及其他图中时有连续线表示法和中断线表示法。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人的阅读能力被视为具有很高价值的能力。因为阅读是学习的基础,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能力的拥有,能让阅读者“厚积而博发”。 阅读是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是伴随人一生的。更重要的是,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儿童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儿童时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最佳时期。父母应该重视孩子阅读潜能的开发,用正确科学的方式来引导孩子阅读,让孩子善于阅读,乐于阅读,勤于阅读。 有一个孩子养成了乱拿别人东西的坏毛病,他的父母知道后于是找他谈心,他几经做出表态后仍改不掉,最后父母在一位亲子专家的启发下,给孩子找了一本书,让他阅读并尝试写下自己的感受,没想到孩子竟被书中主人公的精神所感动,彻底改掉了偷东西的恶习。 可见,阅读给人心灵上的启迪也是无法估计和替代的。阅读既是一个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观照过程,即通过阅读来反思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这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阅读,还可以把孩子引入一个神奇、美妙的图书世界,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乐趣无穷。同时,还可以使孩子从书中获得人生的经验。因为人生短暂,不可能事事都去亲身体验,书中的间接经验,将有效地补充个人经历的不足,增添生活的感受。 有人说过:一个人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通过阅读可以发展人性,提升修养,可以丰富生活,愉悦身心。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孩子的人格养成、精神世界和人文素养的构建,是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

那么,作为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去阅读,从而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呢? 1.父母首先要有阅读习惯 要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态度。如若父母视阅读为生活乐趣的一部分,孩子自然会乐于读书。 父母经常津津有味地读书看报,对待书报总是兴趣盎然,孩子便会觉得读书一定很有趣,于是对书籍充满着好奇,自然而然会在书的国度中流连忘返。如果父母不读书,却想让孩子读,他就会说:“你们都不看书,为什么要让我看?” 2.给孩子选择好书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斯迈而斯也说过:“古往今来,好书总是人们最好的朋友,这关系永远不会变,因为它是最有耐心最令人愉快的良伴。” 一本好书,会赋予孩子高尚的品质,会使孩子的心灵得到净化,在潜移默化中深受高尚情操的熏陶。所以,父母应根据孩子年龄和发展特点,给孩子选择一本好书,如生动有趣的长篇小说、优秀的散文,以及综合性的书籍如《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成语故事词典》等。 此外,还可以让孩子配合看一些名著欣赏作品,让孩子自幼就开始接受名著的熏陶,不仅可以奠定孩子一生优雅人格的基础。同时,还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对其它知识领域的领悟和旁通。 3.为孩子准备一个书架 在家中,为孩子选一个光线充足的房间或角落,放置一张书桌,准备一个小书架。让孩子可以随意选取自己喜爱的书籍,坐在书桌前放松自在地去阅读。相信您的家中如果有这样一个空间,孩子一定会有阅读的欲望。

小学生如何提高读图能力

论文: 小学生如何提高读图能力 喀什乡托提温小学 李玉玲 2014年12月15日 小学生如何提高读图能力 摘要:学生学会看图、读图,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有助于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学生对图意进行有序的描述,可以弄清算理,顺利解决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读图、理解图意,使之成为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读图、观察、描述、指导、效果 在教学中,我认为对于农村小学生,会读图对他们的学习尤为重要。在《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富于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主题图呈现数学信息,学生学会看图、读图,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有助于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学生对图意进行有序的描述,可以弄清算理,顺利解决问题。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内容为例,探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读图、理解图意,使之成为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注重读图的情感培养 一般说来,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就广泛接触过图画,对读图已有一定的经验。到了一年级,数学教材中更多的是以一幅完整的图画呈现丰富的数学信息。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中用生动有趣、色彩绚丽的图画展现了美丽的校园,图中画着一面国旗、2副单杆、3条凳子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数数的兴趣。在教学中,除了注意插图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外,还要充分挖掘插图的趣味性、思想性等因素,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注重观察图的能力培养 观察能力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刚入学的儿童看图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对学生的观察要求表述要简练、清晰,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画面,从中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时,可指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画面,有序、完整地说出整幅插图所表达的意思。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提问:图中有几面红旗?(指导完整回答:图中有一面红旗。)有几副单杆?几条凳子?几只小鸟?几棵树?……引导学生感知自然数的概念。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动手点数、动口读图,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数感。 三、注重语言描述的示范 低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开始可以教给学生一种读图和回答问题的简单“模式”,让学生先模仿老师读图,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图意。比如,在教学7的加法时,我教学生这样读图:左边有5只蝴蝶,右边有2只蝴蝶,合在一起共有几只蝴蝶?或者5只蝴蝶在玩耍,又飞来2只,一共有几只蝴蝶?在教学6的减法时,教学生这样读图:左边有一些苹果,右边有3个苹果,一共有6个苹果,左边有几个苹果?解决“已知总数和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这类题,学生的难点在于不知道要求什么,常常出现只要看见大括号就列式为3+3=6(个)的典型错误。所以讲清大括号的作用以及问号所在位置的含义尤为重要。在教学连加、连减法时,我引导学生用“有……添上……再添上……一共有……”与“有……去掉……再去掉……还剩……”这样的句式来读图。说解题思路时,我让学生用“我是这样想的:左边有……

《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微型课题总结

《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微型课题总结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价值 (一)、背景:在地理课堂中,离不开地图,学会读图成为学习地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吧,读图能力的高低是衡量是否学好地理的关键。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许多对着图片茫然,不知该怎么看,因此看不懂地图和不能在记忆中形成地图概念是地理学的最大障碍,往往让学生对地理敬而远之,于是我提出了《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这个课题。 (二)意义价值: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地图中包藏了众多的显性和隐性地理知识,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提高读图能力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深刻记忆所学知识,有助于突波学习重点、难点,提高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读图的意义。 二、研究对象 本课题主要是针对我校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本课题计划从2013年9月——2014年7月一学年,共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3、9) 1、分析学生的学情,制定研究计划,形成实施方案。 2、主要针对初一、初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初步统计分析,给出学生害怕读图的若干原因,教师对此情况作出教

学目标和解决方案。 (二)实施阶段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多媒体等对学生的读图进行专题训练,渗透一种地理做题思维。 二、研究过程 首先,准备阶段,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地理的情况。 其次,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对地理教学的质量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读图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因此,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贵在坚持,重在反复。 三、研究成效 成效一,70℅的学生读图能力有所提高 这一学期的地理课堂教学,我们有意对学生读图判图进行针对性的学法指导、训练,教学生做《地理填图册》并总结出适合学生的一般方法,经过这样的反复训练,70℅的学生从一无所知到略知一二再到有所收获。 成效二,教师业务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地理课堂呈现多样化。 四、研究后的反思

中学生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的研究总结报告

《中学生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地图是地理科的第二语言。地图是地理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将知识化繁为简,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理解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获取新的地理知识,而且有利于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记忆力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学会读图就成为学习地理的一个重要途径,读图能力的高低是衡量能否学好地理的关键。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许多同学对着图片茫然,不知道该怎么看?有些同学甚至连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都不知道。因此,看不懂地图和不能在记忆中形成地图概念是地理学习的最大的障碍,往往让很多的学生对地理敬而远之。那么,造成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的原因有哪些呢?作为地理教师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打造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高效课堂呢?经我们的教学实践总结和问卷调查,初中生之所以感觉地理难学,其主要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地理学科的特点,或者说教师没有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学会读图、用图是建立空间感的基础,是将地理事物和地理知识用地图联系起来的前提,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我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以求提高地理课堂的效率。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任务 1、构建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现行实验教材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构

建学生头脑中的地图,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的能力,是我们教学中要达到的目标。 2、将有效教学理念深入师生心田,并且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可持续发展;教师能身心健康、快乐地工作、生活、学习,促进其专业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边研究,边总结。 1、进行问卷调查摸底,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课题研究目标和计划,收集相关资料。 2、确定研究主题,在研究主题的过程中,写出案例分析及反思报告。 四、课题研究对象和方法 对象:七年级,八年级在校学生。 方法: 1、文献法:运用该方法研究中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培养的理论指导。 2、问卷调查法:深入学生,了解当前学生读图、用图的意识与能力情况。 3、个案法:通过部分学生读图、用图的个案研究,找出规律,形成培养学生地理基本素养的方法与策略。

怎样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提到如何提高阅读水平,人们自然想到的答案是:多读。这当然没错,熟能生巧是世人皆知的道理。但,读也要讲求质量。盲目无绪地乱读未必就能提高阅读水平。不少学生感到委屈,自己读了不少文章,学了不少所谓技巧,可阅读水平老提不高。另一方面,不少教师也对如何上好阅读课感到很茫然,不知道在阅读课上应当讲些什么。如果仅仅是把文章翻译过来,那就成了翻译课。如一味讲技巧,一则阅读本身并无太多技巧可循, 二则易把学生引向投机取巧的歧途。阅读到底该如何学习呢?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我们的母语学习谈起。我们在小学就把常用的汉字基本学完了,可我们初、高中还得学习语文。那我们在中学语文课上学了什么呢?这个问题恐怕还一时不好回答。但至少敢肯定,我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提高了。 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母语水平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升。学习母语如此,学习英语也是如此。我们在掌握基本语言后,必须学会脱离语言本身,我们首先要理解文章整体而非个别词句。文章的体裁、内容可能千差万别,但文章是人写出来的,那就必定有一定逻辑。词句都不过是表象,而把握作者的意图才是解题之关键。四六级考试都在向能力测试转变,我们也必须摈弃单纯强调应试技巧的老路。要想快速扎实提高阅读能力, 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养成二次阅读习惯,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很多书上要求学生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其实就是要求学生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在平时练习中,学生做完阅读,唯一可做就是对答案,事实上,纠正答案后对文章的再次阅读往往至关重要。第一遍读文章时,我们应当模拟考试的紧张气氛,尽量高质快速。但,对完答案后,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再次阅读文章。第二次阅读文章我们的目的不在是获取信息,而是把握文章的布局安排,分析作者的意图。我们必须带着思考再次阅读文章,问问自己以下问题:如果自己写同样题目或题材的文章,会采取何种文章布局?如我们自己设想的布局与作者不同,那么具体不同之处在何处?这篇文章与以前读过的同体裁文章相比,有何特点?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训练不就成了精读课了吗?如果时间允许,二次阅读成了精读,又有何不可?讲求速度的范读是应试而用,要想真正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提高阅读水平,还非精读不可。文章的是永远读不完的,如果想着去读200篇各种模拟阅读题,倒不如踏踏实实读50篇历年真题。另外,地道的文章分析多了,对自己写文章布局谋篇也不无好处。 二.自己学写长句,克服长难句障碍几乎每一篇阅读,总有一两句长难句。有许多同学这样分析那样分析,可就分析不出什么名堂。听力好的同学不一定发音好,可发音好的同学一定听力好。同样,能写出长难句的人当然不会怕什么长难句。同学们应当做的是找一本好的语法书,认认真真学习句子结构那部分。英语的句子主干往往并不复杂,只是其粘着修饰成分过多。我们一开始应当学会如何写出简单的基本句型,然后再通过附加各种从句、插入语、非谓语形式,来逐步扩充句子结构。 分析长难句与扩充句子正好是反其道而行之,我们必须一步步“砍”去插入语、各种从句、非谓语形式,来获得句子主干。所以只要“欲简之必先扩之”,我们与其寻求各种长难句分析法,不如先学会自己写长句。

如何提高识图能力

如何提高识图能力,尤其是经纬线的地图?答:近年来的全国高考试题中,地理图表试题占了绝对优势。不仅图中有图,而且文中也有“图”,此类考题考生感觉最难。怎样才能提高我们的读图(特别是变式图)的能力呢?一方面要有规范的读图程序。解答读图题,一般可分为三步:获取、定位、整合。读题时首先要从图中获取地理事物信息,地理图表所提供的条件有的是“显性的”,有的则是“隐含的”,如赤道与晨昏线的交点为6时和18时,昼半球的平分线是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等;有的条件还需要考生根据相关知识进行适当转换,如:读日照图———看夹角,找端点。读等值线图———定高低,看弯曲。读统计图———看坐标,明关系。读区域图———看轮廓,找分布。最后,根据地理事物信息,结合时间、地点、范围,整合学习过的相关知识,形成解答图表题的答题方案。另一方面要学会读变式图的方法。对变式图处理的方法是局部放大,整体恢复,回归基本。如有关晨昏线的读图题同学们普遍感觉较难,就是因为变式图特别多(约有20种)。但是最基本的形式却只有两种,即侧视图和俯视图。在复习时我们要重点弄清每一种变式图与基本图形是什么关系,是如何“变”的。解题时先将局部图恢复为整体图,将变式图回归为基本图,可以使此类题大大简化。同时,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总结一些读图“法则”。如果粗略地看,地图只有两根“筋”,一根经,一根纬。因此,考生在复习阶段必须在十条线上下功夫(五条经线、五条纬线);另外,必须找出十条线穿过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同时必须在经纬度跨度不超过十度范围内描一幅轮廓图,说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并问一个为什么?这样你会发现你开始“脑”中有“图”,“心”中有“理”了,地理不再是单调的文字

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摘要】:地图不仅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 地图是语言、文字无法替代表达的。培养学生读图习惯,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引发学生的地理知识联想,开拓思路,发展智力,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 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地图读图读图方法读图习惯读图技能 地图作为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在地理教学中地位不容忽视。读图是学习地 理的重要途径,读图能力的高低是衡量能否学好地理的关键。地图是地理事物和 现象空间分布的信息载体,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信息源泉,是表达地理思想的 重要手段。在高考中可以说是题必图,特别注重读图能力的考查。在地理教学中,重视读图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好地理的钥匙——读图技能,它可将知识化繁 为简,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理解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获取新的地理 知识,而且有利于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明确地图三要素,掌握读图的基本方法步骤 要学会读图、用图,首先应掌握好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三要素即比例尺、 方向、图例和注记。地图符号是表达地图内容的点、线和图形,各种符号不仅表 示地形、地物的位置、性质,还能代表所示地物的范围和大小等数量关系,其中 图例是地理事物的标记,让学生懂得地图是用什么符号表示什么地理事物,是读 懂地图的基本前提。学生通过熟悉图例、联系地图上的符号,最终达到能够认识 具体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和空间结构。同时,要考虑看图的有序性。 看图不能杂乱无章,而要根据各种图的实际情况,先明确方向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地进行。在观察每一幅地图时,应注意先看清图名,直到地图的主 题或主要内容;再阅读图例注记、比例尺和方向,知道地图的表现方法;最后, 要深入到地图内部,关注具体的内容和信息,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读图效率。 二、诱导启发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和兴趣 要让学生多看地图,培养学生经常读图的习惯。首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经 常创设一些与地图有关的问题,让学生知道地图是打开地理知识宝库的钥匙。其次,还要让学生与现实生活联系,明确地图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性,现 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需要丰富的地图知识作指导,通过读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读图来掌握基本知识和原理,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与规律。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 利用地图册、教学挂图、课本插图、地理景观图、地理模型、黑板略图等,让学 生通过各种各样的彩图,一幅幅精美流畅的板图板画、一件件生动逼真的地理教 具模型,也易产生欢愉的情绪和浓厚的兴趣。还可课下让学生做拼图游戏等,同 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 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地图,将地理知识的传授融于地图之中, 使学生读图、用图能力的培养经常化,使学生养成爱读图,会用图的习惯,使地 图成为学生获得巩固地理知识和扩大知识面的源泉。 三、强化读图训练,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阅读地图不仅要看清地图上的显性信息,还要挖掘地图中的隐性信息, 更重要的是探究和发现隐藏在地图语言背后的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不仅要静态地 看清地理事物的位置、特点, 而且要动态地分析地理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两种维度 中的变化趋势。因此应不断强化读图能力的训练,指导学生逐步养成使用地图的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摘要】阅读能力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会使人受益一生。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对其进行正确、有效的阅读能力培养,关键在于培养阅读兴趣,扩大词汇量。培养自主阅读的好习惯,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这不仅能在现阶段大大提升其自身素质,更是为他进行后续中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石。 【关键词】阅读能力;兴趣;词汇量;独立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有的同学平时口头表达能力很好,可是作文却写得前言不搭后语;或者一篇短短的文章,却总结不出中心意思;还有的甚至对短短数语的数学应用题产生误解,导致丢失了原本该拿的分数。究其根源,这都是没有良好的阅读能力所致。所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重视。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培养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所有行为的原始动力。提高阅读能力,首先应该培养他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要从幼儿时期开始,要依靠父母的诱导。进入小学以后,兴趣的培养对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老师必须博学多才,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旁征博引。使课堂充满情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另外,语文的教学要注重渲染文章的意境,魅力。使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思想,品味语言独特的美。千万不可脱离文章整体,只是枯燥的讲解主、谓、宾、定、状、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朗读,尤其是富有戏剧性的朗读,更能促进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竞赛,如故事大王赛、诗王竞赛、手抄报赛、成语接龙赛,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阅读兴趣的培养并不单单是语文老师的事,他要求各个学科的老师共同努力。例如,如果生物老师讲到蝴蝶时,告诉同学们《昆虫记》这本书中有详细的记载。我想这本书一定会成为学生争相传阅的新宠。巧借课文激趣,当讲到《草船借箭》时,老师不妨告诉学生,要想详细了解故事原委,可以读一下《三国演义》。 二、词汇量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富于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主题图呈现数学信息,学生学会看图、读图,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有助于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学生对图意进行有序的描述,可以弄清算理,顺利解决问题。笔者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内容为例,探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读图、理解图意,使之成为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注重读图的情感培养 一般说来,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就广泛接触过图画,对读图已有一定的经验。到了一年级,数学教材中更多的是以一幅完整的图画呈现丰富的数学信息。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中用生动有趣、色彩绚丽的图画展现了美丽的校园,图中画着一面国旗、2副单杆、3条凳子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数数的兴趣。在教学中,除了注意插图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外,还要充分挖掘插图的趣味性、思想性等因素,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注重观察图的能力培养 观察能力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刚入学的儿童看图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对学生的观察要求表述要简练、清晰,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画面,从中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时,可指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画面,有序、完整地说出整幅插图所表达的意思。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提问:图中有几面红旗?(指导完整回答:图中有一面红旗。)有几副单杆?几条凳子?几只小鸟?几棵树?……引导学生感知自然数的概念。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动手点数、动口读图,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数感。 三、注重语言描述的示范 低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开始可以教给学生一种读图和回答问题的简单“模式”,让学生先模仿老师读图,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图意。比如,在教学7的加法时,我教学生这样读图:左边有5只蝴蝶,右边有2只蝴蝶,合在一起共有几只蝴蝶?或者5只蝴蝶在玩耍,又飞来2只,一共有几只蝴蝶?在教学6的减法时,教学生这样读图:左边有一些苹果,右边有3个苹

小学生数学读图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读图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富于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主题图呈现数学信息,学生学会看图、读图,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有助于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学生对图意进行有序的描述,可以弄清算理,顺利解决问题。以一年级数学内容为例,探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读图、理解图意,使之成为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注重读图的情感培养 一般说来,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就广泛接触过图画,对读图已有一定的经验。到了一年级,数学教材中更多的是以一幅完整的图画呈现丰富的数学信息。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中用生动有趣、色彩绚丽的图画展现了美丽的校园,图中画着一面国旗、2副单杆、3条凳子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数数的兴趣。在教学中,除了注意插图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外,还要充分挖掘插图的趣味性、思想性等因素,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注重观察图的能力培养 观察能力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刚入学的儿童看图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对学生的观察要求表述要简练、清晰,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画面,从中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时,可指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画面,有序、完整地说出整幅插图所表达的意思。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提问:图中有几面红旗?(指导完整回答:图中有一面红旗。)有几副单杆?几条凳子?几只小鸟?几棵树?……引导学生感知自然数的概念。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动手点数、动口读图,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数感。 三、注重语言描述的示范 低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开始可以教给学生一种读图和回答问题的简单“模式”,让学生先模仿老师读图,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图意。比如,在教学9的加法时,我教学生这样读图:左边有9只蝴蝶,右边有2只蝴蝶,合在一起共有几只蝴蝶?或者9只蝴蝶在玩耍,又飞来2只,一共有几只蝴蝶?在教学6的减法时,教学生这样读图:左边有一些苹果,右边有3个苹果,一共有6个苹果,左边有几个苹果?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