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黑龙江省尚志市尚志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尚志市尚志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尚志市尚志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尚志市尚志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尚志市尚志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

学模拟试题(解析版)

1.不属于“氮的固定”的变化是[ ]

A.豆科植物的根瘤固氮B.由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

C.雷雨天,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反应D.氨催化氧化制硝酸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叫氮的固定。A.根瘤菌把氮气转化为氨,氮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属于氮的固定,故A正确;B.氮气和氢气在适宜条件下合成氨,氮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属于氮的固定,故B正确;C.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合成NO,氮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属于氮的固定,故C正确;D.氨催化氧化制硝酸,属于不同化合态的氮之间的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故D错误;故选D。

考点:考查了氮的固定的相关知识。

2.“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放出的热量便可对食品进行加热,这两包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

A.Ba(OH)2·8H2O和NH4Cl

B.生石灰和水

C.熟石灰和水

D.食盐和水

【答案】B

【解析】“即食即热型快餐”是利用物质溶解放热或者化学反应放热对食品进行加热。A选项两物质反应吸热,B选项两物质反应放热,C、D两选项两物质混合时热效应不明显。故B 选项符合题意。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在蒸发食盐水时,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液体蒸干

B. 焰色反应实验前,铂丝应先用盐酸洗净,在酒精灯外焰灼烧至没有颜色

C. 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向饱和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将NaOH固体放在容量瓶中加水溶解

【答案】B

【解析】A、蒸发是蒸到将干,用余热全部蒸干;

C、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是将饱和的三氯化铁溶液滴到沸水中得到;

D、溶解过程只能在烧杯中进行。

4.反应A+B→C(△H<0)分两步进行:①A+B→X(ΔH>0),②X→C(Δ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①A+B→X(ΔH>0),是吸热反应,即A和B的总能量小于X 的总能量,②X→C(ΔH<0)是放热反应,即x的能量大于C的能量,故答案选D.

考点:热化学反应图像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B.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O x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C.要将溶解在CCl4中的碘单质分离出来,可以用蒸馏法,因为碘易升华,先分离出来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氯水中的次氯酸能漂白pH试纸,不能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值,故A错误;B、采用燃料脱硫技术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产生,从而防止出现酸雨,NO x的催化转化生成无污染的氮气也是减少酸雨的有效措施,故B正确;C、用蒸馏法能将溶解在CCl4中的碘分离出来,碘的熔点大于四氯化碳,所以四氯化碳先蒸馏得到,故C错误;D、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氯化钠是大量的,制得的饱和溶液中硝酸钾量较少,不能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故D错误,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验室中常见操作和物质的提纯与检验。本题中D为易错点。需要注意的是,若杂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不变不大,如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而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可以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除去氯化钠;若杂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不变较大,而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小,如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可以采用蒸发、结晶,趁热过滤的方法除去硝酸钾。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B.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一定会加快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

C.使用合理的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有的化学反应现象明显,有的反应现象不明显,A错误;B、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B正确;C、使用合理的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C正确;

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D正确;答案选A。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7.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Na+>Mg2+>Al3+>F— B.热稳定性:HCl>H2S>PH3

C.酸性强弱:Al(OH)3<H2SiO3<H2CO3<H3PO4 D.熔点:SiO2>NaCl>Na>CO2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F->Na+>Mg2+>Al3+,A错误;B、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稳定性越强,则非金属性:Cl>S>P,故热稳定性:HCl>H2S>PH3,B正确;C、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是:Al<Si<C<P,则酸性强弱:Al(OH)3<H2SiO3<H2CO3<H3PO4 ,C正确;D、SiO2是原子晶体,熔点很高,NaCl是离子晶体,熔点较高,钠是金属晶体,CO2是分子晶体,熔点较低,则熔点为SiO2>NaCl>Na>CO2,D正确,答案选A。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离子半径的大小比较、物质熔点的比较。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酸跟强碱的反应热一定是中和热

B.1molC完全燃烧放热383.3kJ,其热化学方程为:

C+O2=CO2ΔH=-383.3kJ·mol-1

C.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D.表示中和热的离子方程式为:

H+(aq)+OH-(aq)2O(l);ΔH=57.3KJ·mol-1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中和热是酸碱中和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选项中没有指明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A错误;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时要特别注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聚积态,故B错误;中和热的概念是指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中和,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故C正确;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ΔH=-57.3KJ·mol-1,故D错误;选项C符合题意。

考点:考查热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中和热的相关问题,注重中和热的概念分析。

9.如下图所示,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4>2>1>3 B.2>1>3>4

C.4>2>3>1 D.3>2>4>1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金属腐蚀快慢的规律可总结如下:1.在同一电解质溶液中:电解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腐措施的腐蚀 2.在不同溶液中: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金属在非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金属在强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金属在弱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 3.有保护措施的条件下:无保护条件的腐蚀>有一般条件的腐蚀>处于原电池正极条件下的腐蚀>电解池的阴极保护条件下的腐蚀。从上述规律中不难得出:A正确。考点:金属腐蚀快慢的判断

10.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上海市2017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合格)!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化学学科合格考期末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80分) 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卤素是()A.氟 B.氯 C.溴 D.碘 2.12C与14C互为()A.同素异形体 B.同分异构体 C.同位素 D.同系物 3.铝合金是一种建筑装潢材料,它具有坚硬、轻巧、耐用的特性。铝合金的下列性质与这些特性无关的是()A.不易生锈 B.导电性好 C.密度小 D.硬度大 I,其左上角数字“131”表示() 4.放射性同位素131 53 A.质量数 B.中子数 C.质子数 D.电子数 5.常温下,将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的是()A.氯化钠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硫酸 D.硫酸铜溶液 6.能使淀粉溶液显蓝色的物质是()A.KI B.I2 C.KIO3 D.HI 7.25℃时,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pH是()A.2 B.5 C.9 D.12 8.天然气是一种优良的气体燃料,其主要成分是()A.H2 B.C2H4 C.CO D.CH4 9.油炸虾条、薯片等容易挤碎的食品不宜选用真空包装,而应采用充气包装,其中最不应该充入的气体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空气 D.氧气 10.实验室收集下列气体,其中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A.CH4 B.H2 C.N2 D.NH4 11.上海环保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近年来逐步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方法。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A.无机物 B.有机物 C.盐类 D.非金属单质

高一化学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原子结构与性质】 1能级与能层 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2)能量最低原理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规则 洪特规则特例:当p、d、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4.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 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Ar]4s1。 ③外围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 (2)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是指将过渡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符合上一周期稀有气体的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部分(原子实)或主族元素、0族元素的内层电子排布省略后剩下的式子。每个方框或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如基态硫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一个能级组最多所容纳的电子数等于一个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种类2n2。但一个能级组不一定全部是能量相同的能级,而是能量相近的能级。 2.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 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方法 ?若已知元素序数Z,找出与之相近上一周期的惰性气体的原子序数R,先确定其周期数。再根究Z—R的值,确定元素所在的列,依照周期表的结构数出所在列对应的族序数。 ③若已知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可直接判断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某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s24p4,由此可知,该元素位于p区,为第四周期ⅥA族元素。即能层为其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为其族序数,但应注意过渡元素(副族与第Ⅷ族)的能层为其周期数,外围电子数应为其纵列数而不是其族序数(镧系、锕系除外)。 (2)主族元素价电子数=族序数,副族元素IIIB--VIII族价电子数=族序数IB,IIB价电子的最外层数=族序数 (3)各区元素化学性质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特点 S区ns1-2p区ns2np1-6、d区(n-1)d1-9ns1-2、ds区(n-1)d10ns1-2 三.元素周期律

化学选修三,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选修三知识点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1能级与能层 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而

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2)能量最低原理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规则 洪特规则特例:当p、d、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4.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 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Ar]4s1。 ③外围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 (2)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是指将过渡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符合上一周期稀有气体的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部分(原子实)或主族元素、0族元素的内层电子排布省略后剩下的式子。每个方框或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如基态硫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上海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

上海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2题;共44分) 1. (2分)下表列出了某短周期元素R的各级电离能数据(用I1、I2……表示,单位为kJ/mol)。 下列关于元素R的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A . R的最高正价为+3价 B . 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 C . 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4个电子 D . R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 2. (2分) (2015高三上·杭州开学考) 生产、生活离不开各种化学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二氧化硅是电子工业中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②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③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④天然气、石油和煤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⑤用食醋清洗热水瓶中的水垢 ⑥用纯碱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⑦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 ⑧医疗上可用碳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是因为碳酸钡不溶于水 ⑨某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由4.68变为4.00,是因为水中溶解的CO2增多 ⑩加碘食盐中添加碘酸钾而不用碘化钾,是因为碘酸钾能溶于水而碘化钾不溶于水.

A . ①③④⑦⑩ B . ②③④⑤⑥ C . ①⑦⑧⑨⑩ D . ①②④⑦⑨⑩ 3. (2分) (2016高二下·营口期中) 下列对不同时期原子结构模型的提出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电子分层排布模型;②“葡萄干布丁”模型;③量子力学模型;④道尔顿原子学说;⑤核式模型. A . ①③②⑤④ B . ④②③①⑤ C . ④②⑤①③ D . ④⑤②①③ 4. (2分) (2019高二上·剑河期末) 已知元素原子的下列结构或性质,能确定其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是() A . 某元素原子的第二电子层电子排布图为 B . 某元素在某种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4 C . 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为6 D . 某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5s25p1 5. (2分) (2017高二上·水富期末) 已知反应:①101kPa时,C(s)+ O2(g)=CO(g)△H1=﹣110.5kJ?mol ﹣1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H2=﹣57.3kJ?mol﹣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若碳的燃烧热用△H3来表示,则△H3<△H1 B . 若碳的燃烧热用△H3来表示,则△H3>△H1 C . 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 D . 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

上海市2020-2021版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上海市2020-2021版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2018·南昌模拟) 环丙叉环丙烷(b)由于其特殊的电子结构,一直受到结构和理论化学家的注意。根据其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b的一氯取代物只有2种 B . b易发生加成、氧化、缩聚反应 C . p的所有原子都在一个平面内 D . m的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 2. (2分)(2020·临朐模拟)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D、E、F均是由上述元素组成的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四元化合物,C是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D是淡黄色固体化合物,E是单质。各物质之间存在如下图转化关系(部分产物未标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c>d>e B . 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a>c>d C . 氢化物的沸点:c>d D . C和E反应生成F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反应之一 3. (2分) (2019高二上·达州期末) 下列元素位于p区的是() A . Ti

B . Cu C . S D . Na 4. (2分)下列分离方法不合理的是() A . 从石油中得到各成分,可用蒸馏的方法,蒸馏为物理方法 B . 提取溴水中的溴,可用加入乙醇萃取的方法 C . 只含有泥沙的粗盐,可通过溶解、过滤、结晶的方法提纯 D . 储存FeCl2溶液,需向试剂瓶中加入一定量的铁屑 5. (2分) (2016高二上·铜仁期中) 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molA,0.1molC 和一定量的 B 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甲图所示[t0~t1阶段 c ( B)未画出].附图乙为 t2时刻后改变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并且所用条件均不同.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B . 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减小压强 C . 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2mol D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g)+B(g)?2C(g) 6. (2分) (2017高一下·沭阳期中) 相同材质的铁在图中的四种情况下最不易被腐蚀的是()

2020届高中化学必修三知识点大全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注:①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②通过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用来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 如C(石墨,s) C(金刚石,s)△H3= +1.9kJ/mol,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金刚石的能量高,石墨比金属石稳定。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填空

高中化学选修3 部分知识填空 1、符号表示的意义: A ________ B _________ C ____________ D E 2、特殊结构微粒汇总: 无电子微粒无中子微粒 2e-微粒8e-微粒 10e-微粒 18e-微粒 3、元素族的别称:①第ⅠA族:__________ 第ⅡA族:________ ②第ⅦA 族:_________ ③第0族:____________ 4、构造原理:电子所排的能级顺序(七大能级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Cu的简化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 Cu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 C的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 P价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____。 5、泡利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洪特规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洪特规则特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区全是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主要集中区。主族主要含区,副族 主要含区,过渡元素主要含区。S区元素价电子特征排布为_____________,价电 子数等于族序数。d区元素价电子排布特征为_____________;价电子总数等于副族序数;ds区 元素特征电子排布为__________________,价电子总数等于所在的列序数;p区元素特征电子排 布为________________;价电子总数等于主族序数。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决定所在周期数,周期数 =最大能层数(钯除外)46Pd [Kr]4d10,最大能层数是4,但是在第五周期。外围电子总数决定排在 哪一族,如:29Cu 3d104s1,10+1=11尾数是1所以,是IB。 7、电离能: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碱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黑龙江省五常市高级中学吴伟平

初中化学充满着大量的文字叙述,一些实验现象、定律解释、化学方程式等都需要记录整理以便今后的复习巩固,另外,在课堂上老师会适当补充和拓展一些知识也需要记录,这么大的记录量,学生如记在书上,则非常零乱,没有条理。鉴于这些原因,借鉴了其他学校的措施,我们化学组利用学案来提高课堂效果。 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化学组已有了一套体系完整的学案,并付诸于平时的教学中去。我们发现,完整的学案体系,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条理性,对教学效率有一定的提高。但如何使用学案,一直是我们老师讨论的问题,我们目前有三种方案:课前用、课堂用、课后用。到底哪一种方式最有效,对课堂教学效果有最大的提升,也是我们一直讨论的问题,目前还无定论,所以我们决定将此立为一项课题,其目的是想通过研究,最终选择最好的方式,能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效率。 课题名称(由问题提炼课题) 导学案在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步骤、时间部署等) 研究方法:①行动研究法:在行动研究过程中不断探索、改进工作。②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及时整理、分析村,充分发掘经验材料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指导接下去的实践研究。 ③文献资料法:查阅、解读有关文献、著作、教学理论、教学经验等,寻找新思路,确定每阶段的研究方向、步骤。 实施步骤:组内研究课入手→评课总结→发掘经验材料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指导实践检验时间安排: 准备阶段 1、制定研究计划,形成实施方案; 2、召开课题组会议,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 3、调查目前学案使用情况。 4、调查学生对学案的认可度。 实施阶段 1、课题组教师按课题方案进行研究。做好实验调查记录,搜集、整理、分析资料,撰写阶段性小结。 2、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交流获得数据信息。 3、建立案例跟踪档案,不同班级同层次学生个案横向对比。 结题阶段 1、撰写结题报告。 2、撰写调查报告。 第四阶段:研究总结与反思。 撰写研究报告;反思整个研究过程,形成教研反思论文。 预期成果 1、通过调查、数据搜集整理,直观定量的分析学案的三种使用方法对化学教学效果的促进程度。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 (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20分) 说明:本试卷分为试题与答卷两部分,请考生将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和答案写在答卷上。附加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做。 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S-32 Cu-64 Ba-137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是 A.K B.Ca C.I D.P 2.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 A.青铜B.生铁C.锰钢D.硬铝 3.下列化合物不是黑色的是 A.FeOB.FeS C.Fe3O4 D.Fe2O3 考点:考查物质的颜色。 4.下列各组反应属于铝热反应的是 A.Al2O3+NaOH B.Al+Fe3O4C.Al+CuSO4 D.Al+HCl

5.分类是常用的学习方法,对于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的分类错误的是 A.化合反应B.氧化还原反应C.离子反应D.放热反应 6.Fe2O3和Al2O3都 A.是两性氧化物B.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可与盐酸反应D.可溶于水 7.属于定量仪器的是 A.试管B.烧杯C.量筒D.锥形瓶 【答案】C 【解析】 8.在标有“20℃,25 mL”的滴定管内装溶液至刻度“0”时,管内液体的体积 A.约为5mL B.大于25 mL C.等于25 mL D.小于25 mL

9.以下因素中,不会影响气体体积大小的是 A.分子个数B.原子半径C.温度D.压强 10.不同元素的原子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A.中子数不同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质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1.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组成的族可能是 A.主族B.副族C.Ⅷ族D.Ⅶ族 12.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有8个主族B.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周期C.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金属元素D.IA族中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上海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复习卷

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复习卷(二) 1.下列关于的分子结构说法正确的是(D) A.分子中12个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 B.分子中12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C.分子中最多有8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D.分子中最多有6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2.下列物质:丙烯、甲苯、聚氯乙烯、聚异戊二烯、丙炔、环己烷、环己烯、 溴乙烷,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有(C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3.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 A.己烯、甲醇、溴苯 B.苯、己烷、四氯化碳 C.硝基苯、丙醇、四氯化碳 D.溴苯、乙醇、乙酸 4.“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反应类型一定符合这一要求的是(D ) 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水解反应⑤酯化反应⑥加聚反应 A.② B.①④ C.③⑤ D.②⑥ 5.以溴代芳烃A为原料发生如图转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A.合适的原料A可以有两种 B.转化中发生消去反应的是②⑦ C.C的名称为苯乙烯 D.转化中发生取代反应的是①③⑥⑨ 6.工业上合成的反应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X、Y、Z三种有机物均可发生加成反应 B. X、Y、Z三种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有可能共平面 C. X、Y、Z三种有机物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D. Z的二氯代物有7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新戊烷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为2,二甲基戊烷 B.有机物的一氯代物有3种 C.乙烯、乙醇都可使酸性溶液紫红色褪去 D.有机物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面 8.以乙醇为原料,用下述6种类型的反应:①氧化,②消去,③加成,④酯化,⑤水解,⑥加聚,来合成乙二酸乙二酯()的正确顺序是(D) A.①⑤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⑤①⑥ D.②③⑤①④

高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1.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a.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 练习: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O=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B) A.2Q1+Q2>4Q3 B.2Q1+Q2<4Q3 C.Q1+Q2 (4)常见的放热反应: A.所有燃烧反应; B.中和反应; C.大多数化合反应; D.活泼金属跟水或酸反应; E.物质的缓慢氧化 (5)常见的吸热反应: A.大多数分解反应; 氯化铵与八水合氢氧化钡的反应。 (6)中和热:(重点)

A.概念:稀的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液态)时所释放的热量。 2.化学能与电能 (1)原电池(重点) A.概念: B.工作原理: a.负极: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b.正极: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C.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关键是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形成原电池 a.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b.电极均插入同一电解质溶液 c.两电极相连(直接或间接)形成闭合回路 D.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a.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较活泼的金属),金属化合价升高 b.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元素化合价降低 E.金属活泼性的判断: a.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b.原电池的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质量减少的电极)的金属更活泼; c.原电池的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质量不变或增加的电极,冒气泡的电极)为较不活泼金属 F.原电池的电极反应:(难点)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2、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3、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4、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5、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2)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3)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6、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7、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重复出现从ns1到 ns2np6的周期性变化.

上海市2021版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上海市2021版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 1. (2分) (2017高二上·包头期末) 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 . ﹣OH与组成元素相同,含有的电子数也相同 B . 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3,4﹣三甲基﹣2﹣乙基戊烷 C . 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示意图: D . 乙炔的最简式:CH≡CH 2. (2分) (2016高二下·海口期中) 下列物质中属于酚的是() A . B . C . D . CH3CH2OH 3. (2分) (2016高二下·临漳期中) 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以下是四种毒品的结构简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四种毒品中都含有苯环,都属于芳香烃 B . 摇头丸经消去、加成反应可制得冰毒 C . 1mol大麻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4mol Br2 D . 氯胺酮分子中环上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4. (2分) (2018高二下·阳江期末) 下列各组中两个变化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 . 由苯制硝基苯、由乙醇制取乙酸乙酯 B . 乙烯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甲苯使酸性高锰酸钾水溶液褪色 C . 由HO-CH2-COOH制、由氯乙烯制聚氯乙烯 D . 由氯乙烷制乙烯、由溴乙烷制乙醇 5. (2分) (2015高二下·咸阳期中) 下列关于官能团的判断中说法错误的是() A . 醇的官能团是羟基(﹣OH) B . 羧酸的官能团是羟基(﹣OH) C . 酚的官能团是羟基(﹣OH) D . 烯烃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 6. (2分) (2016高二下·海南期末) 可以证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氢原子与另外氢原子不同的方法是() A . 1 mol乙醇燃烧生成3 mol水 B . 乙醇可以制饮料 C . 1 mol乙醇跟足量的Na作用得0.5 mol H2 D . 乙醇代替汽油做燃料,污染小,更环保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二、复习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因此,人们用“电子云”模型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电子云”描述了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2)原子轨道:不同能级上的电子出现概率约为90%的电子云空间轮廓图称为原子轨道。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对称,ns能级各有1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n p能级各有3个原子轨道,相互垂直(用p x、p y、p z表示);n d能级各有5个原子轨道;n f能级各有7个原子轨道。 4、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理:在基态原子里,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能级里,然后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能级里。 (2)泡利原理:1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 (3)洪特规则: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各个轨道时,优先占据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4)洪特规则的特例:电子排布在p、d、f等能级时,当其处于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即p0、d0、f0、p3、d5、f7、p6、d10、f14,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最稳定。 能量最低原理表述的是“整个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而不是说电子填充到能量最低的轨道中去,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都使“整个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 电子数 (5)(n-1)d能级上电子数等于10时,副族元素的族序数=n s能级电子数 (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原子结构决定:原子核外的能层数决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原子的价电子总数决定元素所在的族。 (1)原子的电子层构型和周期的划分 周期是指能层(电子层)相同,按照最高能级组电子数依次增多的顺序排列的一行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横行为一个周期,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除稀有气体外),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原子的电子构型和族的划分 族是指价电子数相同(外围电子排布相同),按照电子层数依次增加的顺序排列的一列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列为一个族(第Ⅷ族除外)。共有十八个列,十六个族。同主族周期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原子的电子构型和元素的分区 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分别为s区、p区、d区、f区和ds区,除ds区外,区的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的符号。 2、元素周期律

黑龙江共9所高中入选全国百强中学

黑龙江共9所高中入选全国百强中学黑龙江共9所高中入选全国百强中学 百强中学 NO.9双鸭山一中 双鸭山市第一中学为黑龙江省重点中学、全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 学校入围第一届全国百强中学。 NO.8大庆一中 大庆第一中学始建于1961年,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南地区, 是大庆石油会战初期成立的最早一所石油职工子弟中学,是大庆市 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之一,黑龙江省重点中学,黑龙江省首批示范 性高中。 2016大庆一中理科600分以上267人,文科2人,理科重本段 人数为723人,文科重本段人数为127人。共有9人考入北大清华。 学校入围第二届全国百强中学。 NO.7齐齐哈尔实验中学 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创建于1950年,是黑龙江省第一所面向全 省招生的中学。1978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首批重点中学。1981年停收 初中学生,1982年起成为高级中学。 2016年高考,共有1207人参考,理科1072人,文科135人。 理科一本上线741人,重本率69.12%,文科一本上线79人,重本 率58.52%,文理共计820人。有3人考入北大清华。 学校入围第五届全国百强中学。

NO.6伊春市第一中学 学校创办于1952年,1980年首批被省教委批准为省级重点中学,2002年首批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示范性高中。学校是市委、市政 府直属高中,全市基础教育龙头和窗口学校。学校于2006年8月整 体迁入新校区。 2016年高考,实现“全市八连冠”!文科状元王译丰以627分位 列全省第19名;理科状元张瑞麟以689分位列全省第22名。全市文 理前十名我校均占9人。全市文理600分以上163人,我校占136人。一本文理科上线人数753人,重本率74.6%。 学校入围第四届全国百强中学。 NO.5哈尔滨师大附中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是华夏基金会“国家示范性高中建设项目学校”,是教育部“全国百所普 通高中特色项目学校”,是黑龙江省首批省重点中学之一。1999年 被教育部确认为华夏基金会资助的“全国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项目 学校”(全国四所之一),2000年9月,首批通过了省级示范性高中 评审验收。 学校入围第二届全国百强中学。 NO.4鹤岗市第一中学 鹤岗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50年3月。1963年被黑龙江省列为重 点中学。2000年被评为省级示范性高中行列,2015年被评为全国三 八红旗集体。 2016年高考文科第一名来自鹤岗一中。2016年高考,文、理科600分以上人数有新提高。其中文科600分以上10人,囊括全市 600分人数,更可喜的是,文科600分以上人数在全省所占比例由2015年的3.4%提升到7.2%,进步幅度极大,名列全省前茅。 学校入围2011年第四届全国百强中学。 NO.3大庆铁人中学

上海市控江中学高中二年级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市控江中学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班级 学号 成绩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1.用工业酒精不能勾兑白酒,这是因为其中含有一种有毒物质 A .CH 3OH B .CH 3COOH C .CH 3COOCH 2CH 3 D . CH 3CH 2OH 2.以下有关甲醛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 .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福尔马林,是一种良好的食品防腐剂 B .甲醛的官能团是醛基(-CHO ),醛基在一定条件下能被氧化成羧基(-COOH ) C .农业上可用稀甲醛溶液(0.1~0.5%)浸种 D .甲醛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是制造树脂、油漆、合成纤维的重要原料,若甲醛含量超标,则居室、汽车、甚至衣服都可能释放甲醛产生污染 3.将乙酸和含氧的同位素 188O 的乙醇在硫酸存在下共热充分反应,得到的生成物中含18 8O 的物质有 A .乙酸 B .乙醇 C .乙酸乙酯 D . 水 4.下列反应中,反应物被还原的是 A .乙醛的银镜反应 B .乙醛制乙醇 C .乙醇制乙醛 D .乙醛制乙酸 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醇类的是 A .C 6H 5—CH 2OH B . C 6H 11(OH)3 C .CH 2OHCH 2OH D . 6. 用硫酸酸化的CrO 3遇酒精后,其颜色会从橙色变为蓝绿色,用这个现象可以测得汽车司机是否酒后开车。反 应的方程式为: 2CrO 3 + 3C 2H 5OH + 3H 2SO 4 → Cr 2(SO 4)3 + 3CH 3CHO + 6H 2O ,此反应的氧化剂是 A . H 2SO 4 B . CrO 3 C .Cr 2(SO 4)3 D .C 2H 5OH 7.“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 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反应类型一定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水解反应 ⑤酯化反应 ⑥加聚反应 A .② B .①④ C .③⑤ D .②⑥ 8.苯甲酸(C 6H 5COOH )和山梨酸(CH 3—CH=CH —CH=CH —COOH )都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物质中只能与其中一种酸发生反应的是 A .金属钾 B .溴水 C .氢氧化钡 D .甲醇 9.把①蔗糖、②淀粉、③蛋白质、④油脂在稀酸存在的条件下分别进行水解,最后只得到一种产物的是 A. ①和② B. ② C. ②③和④ D. ④ 10.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事实是 A .它能与水任意比互溶 B .它能与纯碱溶液反应放出CO 2 C .乙酸钠溶液PH >9 D .乙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11.1993年的世界十大科技新闻称:中国学者许志福和美国科学家穆尔共同合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碳氢分子,其中 1个分子由1134个碳原子和1146个氢原子构成。关于此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是烃类化合物 B .常温下呈固态 C .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硬度 D .易被氧化 12.用丙醛(CH 3—CH 2—CHO)制取聚丙烯 [ CH 2—CH(CH 3) ]n 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类型为:①取代 ②消去 ③加聚 ④ 缩聚 ⑤氧化 ⑥还原 A .①④⑥ B .⑤②③ C .⑥②③ D .②④⑤ 13.下列反应,属于裂化反应的是 A . B . OH H 3C

黑龙江省规范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若干意见

黑龙江省规范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若干意见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黑龙江省规范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若干意见 一、严格执行课程方案 严格执行国家、省定的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得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新课。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掌握2项体育运动技能和1项艺术特长。 二、严格规范作息时间 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分别不超过6小时、7小时、8小时。学校不得统一安排走读生上早、晚自习。 三、严格禁止违规收费补课 各学校一律不得在课余时间、双休日、寒暑假和其他法定节假日组织在校学生集体补习文化课或上新课。在职教师一律不得从事有偿补课。学校、教师不得组织、引导本校学生参加校外文化课补习班。 四、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 初中课外书面作业量每天不超过小时;教师倡导布置阅读、探究、实践、合作、体验等类型作业。 五、严格规范考试和评价工作 初中每学期可进行期中和期末两次全校或全年级的学科考试。严格控制学校参加各种毕业年级统考、联考和模拟考试。所有普通中小学校学科考试内容不允许超出课程标准。

中学实行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评定相结合的评价办法。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不得逐级下达重点率等升学任务,不得公布学生考试分数、名次。不得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奖惩教师的主要标准。不得宣传、炒作升学人数、升学率、高(中)考“状元”及高分数学生等。 六、严格管理学生用书 中小学教学用书不得超出省定教学用书目录选用范围。教辅材料实行“一科一辅”制,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学生推荐或变相推荐教辅材料。 七、严格规范招生和编班行为 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禁止捐资助学、借读等变相择校行为。各普通中小学校按规定控制班额,初中班级人数不超过50人,不允许开设“重点班”“尖子班”等。 八、严格监管民办中小学校和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 严禁通过给生源学校校长或老师回扣、举办或参与举办各种培训班选拔生源等不正当方式招生。不得以升入某中小学的名义开办“直升班”“预备班”。 九、加强组织领导 十、严格责任追究

上海市2016-2017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等级)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化学学科等级期终考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有关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Cu-64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从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 造成这个先后顺序事实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B. 金属的延展性 C. 金属的导电性 D. 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2、据报道,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质量数为 272,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111 B.161 C.272 D.433 3、下列化学用语中,书写正确的是() A.CO2 B.甲烷的结构简式:CH4 C.乙醇的球棍模型: D.聚乙烯的结构式: 4、铝属于下列的() ①重金属②轻金属③常见金属 ④稀有金属⑤黑色金属⑥有色金属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5、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主要是因为() A.与氧气在常温下不反应 B.铝性质不活泼 C.铝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 D.铝耐酸耐碱 6、除去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选用的试剂是() A.稀盐酸 B. 氢氧化钠溶液 C. 浓氨水 D.硝酸铜溶液 7、X、Y、Z三种主族元素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的离子半径大于Y的离子半径,Y 可与Z形成ZY2型的离子化合物,则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A.X>Y>Z B.Z>X>Y C.Z>Y>X D.Y>X>Z 8、用标准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溶液时,下列仪器不能用所盛溶液润洗的是()

A 、酸式滴定管 B 、碱式滴定管 C 、锥形瓶 D 、移液管 9、用铝箔包装0.1mol 金属钠,用针扎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取气法收 集产生的气体,则收集到气体的为 ( ) A.O 2和H 2的混合气体 B.0.05molH 2 C. 小于0.05molH 2气体 D. 大于0.05molH 2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IA 族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ⅡA 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B .VIA 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 C .VIIA 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其无氧酸酸性也最强 D .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11、下列实验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 ) A .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加热时由于温度过高,晶体部分变成黑色粉末 B .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将盛试样的坩埚放在桌上自行冷却 C .中和滴定往锥形瓶中加入待测液后,再加入少量蒸馏水稀释 D .待测液的滴定管用水洗后,没用待测液润洗2~3次 12. 用于制造隐形飞机物质具有吸收微波的功能,其主要成分的结构如图,它属于( ) A .无机物 B .烃 C .高分子化合物 D .有机物 13、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 3+而可能含有Fe 2+进行如下实 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 ) 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碘水溶液 ③加入少量KSCN 溶液 A.①③ B.③② C.③① D.①②③ 14、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非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 使其熔合,冷凝后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即合金。根据下列四种金属的熔沸点,判断其 中不可能形成合金的是 ( ) A .铜和铁 B .铁和钠 C .铜和铝 D .钠和铝 15、某烯烃与氢气在催化剂存在下加成得2,2-二甲基丁烷,则该烯烃的名称是( ) A .2,2-二甲基-3-丁烯 B .2,2-二甲基-2-丁烯 C .2,2-二甲基-1-丁烯 D .3,3-二甲基-1-丁烯 HC HC S S C=C S S CH CH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