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少林内养功功法的原理及分析、气功的古今探讨

少林内养功功法的原理及分析、气功的古今探讨

少林内养功功法的原理及分析、气功的古今探讨
少林内养功功法的原理及分析、气功的古今探讨

少林内养功功法的原理及分析、气功的古今探讨--出自《德建身心疗法》

功法的原理及分析

1.自然丹田呼吸法

曾有几位临床心理学家问我本疗法的自然丹田呼吸法与西方心理学流行的腹式呼吸是不是一样。本疗法的丹田呼吸与腹式呼吸不一样。虽然它们肉眼看去是相似。腹式呼吸注重用腹部而非肺部呼吸,把吸入的气送至腹式,使呼吸变得细长。本疗法的呼吸注重培养丹田的能量,及畅通鼻及丹田的呼吸。所以练习的时候,讲求呼气时意守丹田,出气时意守鼻子。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如果只注重把气吸进腹式(丹田)而没有关注呼吸意守鼻子,气是单方向的输入到丹田。而注重气入丹田,气出鼻子,气的运行变成双向的循环,气的运行便活了。

有人问及意守丹田的问题,她听说女士不可意守丹田,是对身体有害。本疗法的意守不停在一个地方──丹田,却是灵活的意守──丹田、鼻子、丹田、鼻子……这与一般静坐的意守丹田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前者是死守,后者是活守。练习本疗法的丹田呼吸,要旨在于“闭目观鼻,有心观丹田”,而西方的静坐只是主要将吸入的空气输到腹部,没有注重“丹田”,也没有注重“观”的意念。

另外,本疗法要求练习者将手轻放于丹田的位置。这一点也是一般静坐松弛法所没有要求的。而手放丹田处是一个要诀。因为手心通人心,手在那里,心便在那里。把手放在丹田处,即是将心放于丹田处。这样,比较容易把心境平静下来,也是练“心”的要诀。

2. 自为丹田呼吸法

自为丹田呼吸与自然丹田呼吸是相辅相成,可以看为文火与武火的分别。就如我们做食物,要以配合武火(猛火)及文火(微火)烹煮才能煮出美味的食物。培养丹田的气机也同样需要武火(自为)及文火(自然)呼吸的配合。一般西方的松弛法或静坐,只有类似自然丹田呼吸的方法而没有自为丹田呼吸的练习,所以只能达到放松的效果。虽然对身体也有好处,但效果较自然及自为呼吸两者结合逊色。

提肛、收阴的练习方法在以往是少林寺的秘传功法,也是练习传统少林功夫的筑基法。所以,如果持之以恒,修练得法,就能达到上乘武学的入门。但是,一般人如每日练习不失为保健及辅助治疗的好方法。提肛收阴是开窍的一种修练方法,《八脉经》也曾提及“采阳气,唯在阴窍为先”。肛门就是大便处,而阴窍处于大小二便之间,是人体中轴的下端,又称“会阴穴”或生死窍,为奇经八脉的总根,上通百会及下通涌泉。两千年的古代气功及养生学对会阴有充分认识。

现代解剖学所指的前列腺,正好是会阴的地方。现在医学已知道前列腺素主管生殖系统、消化功能、循环系统及新陈代谢,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所以,基于中国古代及西方现代的观念,一提一放地刺激阴窍,应该对身心及心理健康有很大益处,这个观念当然要留待科学研究的印证。在这,先把理论阐明,为日后科研打下基础。

3. 虚桩的原理

虚桩看似简单,但也是最不简单的功法。一个简易的动作,练头,练血,练口,练舌,练肩,练胯,练指,练腿,练心,练意,练神,练气。中国医学认为“百病皆因气不顺”,“气通则不病”。《黄帝内经?灵枢?脉度》记述“气不得无行

也,如水之流”。如果溪流畅通,水即便自然地流动,不需要任何推动的力量。人体的气机也是一样,如果姿势正确,气血便可以自然畅通。但是,现代的都市人一般的坐姿,站姿和行姿都不正确,所以做成气血不通,是很多痰病的根源之一。虚桩是一个自然的站立方法,帮助身体血气运行。练习时上身放松,所以下肢的血气渐渐开展,气就可以畅顺地由上往下流动,久而久之,下盘就变得稳固(所以特别适合容易跌倒的人士练习),而且俗气向下排出(放屁),身体便变得轻松舒服。练时头要保持正中,不低不仰,使头有领劲。头是一身之首,头顶的百会穴更是诸穴的会集处,督任的交会处,正中安舒是练头的方法。练习虚桩时舌微上颚,舌根下有两个管道(金井及石泉),口中的津液就是由此而生。练习虚桩时,口中的津液自然地增加,将口中的津液慢慢吞下至丹田处叫“玉液还丹”,是练习气功的注重方法,因为津液化食,助消化,生肌及补气。

气功的古今探讨

曾有人问本疗法的内养功是不是气功,要解答这个问题是不容易。首先我们对「气功」这个名词没有统一的理解,众说纷云,各门各派有自己的理论及方法,有些以武术为依据,有些以医学为着点。因为现代还缺乏共识,所以本疗法不用气功这个名词,而名为「内养功」。「内养功」的意思是武学内功(修练内在的机能),而且以养生为主要目的,所以,称为「内养功」。当然,少林传统武术以练心、练意及练气为主,练习的目的之一是培养身体内在的气机,但是,它不止于气机的培养,还注重养心、静心及精神意志的提升。

虽然我们对气功还未有共识,但中国已有数千年修练气功的文化是毫无疑问。在中国,早于秦朝《吕氏春秋?尽数篇》已有气的说明:「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黄帝内经》也提及「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庄子说过:「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

为死。」春秋战国已有练气的记载。古代的中国,气功的练习是高雅及被推崇的。古代有文官及武官,所以学习文科及武科都可以博取功名仕途,尤其在战乱动荡的时期,武才比文才还得重用,因为武术高强便可以领兵打仗抗敌卫国。另外,修练文学的文人雅仕,如果只懂文学而不懂养生武学,便过于懦弱,所以历来仕人都以「文武双全」为修练自己的最高目标,不惜穷一生努力学习修练气功。历史上著名人物如白居易、苏东坡、文天祥、曾国藩、岳飞、关云祥、诸葛亮、华佗、扁鹊等等,都是文武全才。所以,古代练习气功是十分推崇,而且被受重视。

可惜。现代社会不再重视气功的修练,可能因为社会「重文轻武」,学武不再是平步青云的途径。大公司、大学都不需要武学高超人仕,相反只渴求科学、工学、文学的人才,所以练习气功的动力很小,一般人只在业余练习,当作消闲或养生保健。大部份人都对气功没有深入了解,也不一定会下苦功。又为迎合大众口味,做成课程或服务,使不少商业化的「气功」产生。例如「能开天眼」、「通大小周天」、「能打开任督二脉」等等。使「气功」蒙上很多神化的色彩及误解。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本是高尚的、富内涵的、博大精深的及利于身心健康的。可惜,因为经济的转变,这文化面临巨大的挑战,它或是失传,又或是被歪曲,所以是有必要重新整理、研究及规范中国的气功文化。

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加豆腐,保你一生平平安安。

---德建禅师

病从口入。从养生来说,有病的人应避免进食荤菜,这不只是佛家的一家之说,从中医的角度去研讨,也是有依据的。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曾有提及。虽然各种荤菜有其药性疗效,但久食是对身体有害的。

---德建禅师“德建禅师”语录出自《德建身心疗法》一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