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自身防护

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自身防护

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自身防护
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自身防护

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自身防护

摘要】目的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已成为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对

护士职业损伤因素的分析,针对护士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较多,提出

相应防护措施。

【关键词】手术室自我防护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各种手术的开展,使医院的消毒隔离越来越

受到重视。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科室,也是一个高危易感染科室。当然手术室

护士的职业安全也越来越受关注,现在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一下护士的自身

防护。

1 职业危害因素

1.1 化学性因素日常工作中使用的各种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甲醛、消

毒一次性用品的环氧乙烷及每天浸泡标本的戊二醛等挥发出的气味以及术中使用

电刀所产生的气体等弥散于手术间的空气中,污染工作环境。这些有害气体直接

影响着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它可刺激人体呼吸道,引起支气管炎、哮喘,并对人的皮肤粘膜、眼睛、胃肠道及神经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

1.2 物理性因素及意外伤害手术室电器较多,使用时出现故障,易发生电击伤。用紫外线进行消毒,通过接触可对皮肤粘膜,眼睛等产生危害。手术中,长

时间的噪音刺激,如使用电刀、负压吸引器、空调等,可使护士出现失眠、头痛、精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术前输液,术中传递器械时不慎被锐利器械、刀、

针割伤、刺伤的机会较多,易引起感染。

1.3 病毒病毒是最常见的生物性危险因素,临床上以乙肝、丙肝、艾滋病毒

为主,美国CDC监测报道[1]: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针刺伤,引起20余种

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每年因血源性传播疾病造成医务人员死亡人数超过几百人,

由于护理职业行为的特殊性,临床护士经常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各种分泌物,

被污染的几率相当高,国内大量研究证实[2]。护士是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

的最高职业群体,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为79.36%~92.3 。

1.4 心理社会因素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迅速发展,法律意识

逐渐增强,对护理服务要求的提高,手术室护士从思想业务更应高度重视,不断

完善自己,与患者之间做到言行谨慎,自我意识要增强,从而避免不必要医疗纠纷。

1.5 其他因素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工作很不规律,时刻处于备战状态,工作紧张,思想高度集中,加班加点更是常事,所以手术室医护人员患溃疡病的

发生率较一般人群高。另外,护士手术中长时间站立,走动,易引起下肢静脉曲张,慢性腰腿痛等。

2 防护措施

2.1 化学性防护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正确使用消毒剂,接触各种腐蚀性、挥

发性消毒液时应戴口罩、防护手套,防止溅入眼内及腐蚀双手。

2.2 物理因素及意外伤害的防护手术室护士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电器,

同时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发生故障及时维修,保证设备完好;使用紫外线消毒时,

如出现故障,进行维修时,应戴眼镜及防护面罩,避免皮肤、眼睛直接暴露在紫

外线灯光下,引起眼和皮肤过敏。另外,手术室护士在术前输液、术中传递器械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谨慎操作。若不慎被针、刀片及锐利器械刺破,应立

即挤出血液,用碘伏消毒,更换手套,必要时换岗。

手术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手术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手术室工作的特点:紧张、繁忙、长期站立、高度集中、工作时间长,生活不规律等特殊性,还有一些来自生物、化学、物理及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由于布局设施不够完善,手术室护士长期处于职业暴露的危险中,所以做好基层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一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 1.1 生物危害因素:手术室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以及由其污染的物品,如手术器械、敷料、布类等。意外针刺伤、刀刃刺伤,其他辅助锐器划伤;术后器械清洗过程中污水或残留在器械表面的血液溅入眼睛;急诊手术护士在抢救患者过程中被病原微生物感染等。 1.2 化学性危害因素 1.2.1 化学消毒剂危害:手术室中使用大量消毒剂,如固定病理标本的甲醛泄漏,对皮肤、黏膜、眼睛、呼吸道等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并会致畸、致癌;2%戊二醛用于熏箱熏蒸泄漏,可使人发生过敏、头晕、胸闷、恶心等反应;一次性物品消毒使用的含氯制剂对皮肤也有刺激作用。 1.2.2 挥发性麻醉气体危害:我国普遍采用半紧闭式、禁闭式麻醉装置,但各种原因造成的麻醉气体泄漏,药液洒落及患者术后体内排出的吸入性麻醉药,都会造成手术间空气污染,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听力、记忆力、理解力都会产生影响,孕妇长期暴露于微量麻醉废气

环境中,会导致流产、畸形或非自愿性不孕率增加。 1.2.3 废气危害:手术中使用高频电刀,双极电凝时产生的烟雾;腹腔镜手术中的二氧化碳泄漏;关节置换术中使用的骨水泥;均会使人头痛,心烦,注意力不集中等。 1.2.4 抗肿瘤药物的危害:肿瘤手术过程中,经常要使用化疗药物,如5-氟尿嘧啶,在配制药物时,吸入还有药物的气溶胶或药液沾染在皮肤上,剂量虽小,但累计可出现骨髓毒性反应等。 1.3 物理性危害因素 1.3.1 激光的危害:低剂量的激光照射可引起眼组织严重损伤、重者视网膜灼伤,出现穿孔、出血;激光会使受照部位的皮肤出现热致红斑,水泡等。 1.3.2 X线的危害:骨科手术大多会使用C臂作术中定位,其放射出来的X线长期接触会出现乏力、头晕、头痛、耳鸣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外周血改变是接触放射线后最常见的改变;X线对胎儿会引起畸形,智力低下和致癌等危害。 1.4 心理性危害:手术室护理人员配置不够,工作负荷过重,常导致忙乱中发生可避免的锐器伤,造成恐惧心理。由于长期的不良刺激和工作压力,使部分人员产生心理疲劳,又因工作具有高危、高风险、高强度、应急性强,工作节奏快、注意力高度集中等特征,精神承受多方面的压力。 1.5 生理性危害因素:手术时间长,长时间站立,会引起下肢静脉回流不畅,造成下肢静脉曲张;饮食不规律,引起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2020年手术室护士个人工作计划

2020年手术室护士个人工作计划 (一)加强政治建设 1、加强政治思想学习: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能积极参加党组 织的各项学习活动,积极配合儿中肿片区支部书记做好各项工作,撰 写思想汇报,时刻以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大局意识、责 任意识、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在工作岗位上能始终保持 朝气蓬勃、昂扬锐气的风貌。 2、加强学习医疗行业职业道德规范、法律法规、核心制度。严守 职业道德规范,不以护谋私,真心实意为患者服务,为群众服务。 (二)提高行政管理综合能力 1、参加医院及护理部的各种管理培训,努力学习管理科学知识, 阅读管理期刊读物,提高管理理论,在各级护理质量检查中,虚心向 护理质量好的病区护长学习管理的经验和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不断提高管理绩效,通过一年多的历练,我的组织协调能力及指挥决 策能力逐步提高。 2、正确处理好与科主任、医生之间的关系。科主任是科室第一负 责人,平时我能积极和科主任进行有效沟通,认真执行科室管理的方 针政策,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在督导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向科主任反馈,修正管理偏差,主动向科主任汇报护理工作,让科主任熟悉科室 护理状况,理解、支持护理工作。加强与医生沟通合作,确保科室工 作正常开展。 3、尽快融入护理新团队,竭力打造一支更具凝聚力的护理队伍。 作为一名新护长,为顺利打开护理工作局面,我细心观察护士的工作 习惯、脾气性格,掌握她们的优缺点,努力在生活上关心每一个人, 取得她们的支持与信任,知人善任,从而合理安排各项护理工作,调 动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我能以身作则,清正廉洁、无私奉献,

遵章守纪,办事公道正派,争做群众的先锋,护士的表率,带领全体 护士更好更优质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4、注重加强与兄弟科室间的沟通联系。如加强与手术室、麻醉科、急诊科、消化科、腔镜室等科室之间的沟通联系,团结协作、互相帮 助支持,使科室工作良性运转。 (三)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专科理论及护理技术水平。 购回《xx学》专科书籍,从图书馆借阅xx相关期刊读物,制定 学习计划,定期学习,尽快提高专科理论水平,虚心向科室老同志学 习专科操作技能,如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电脑医嘱处理等,现在已能 熟练掌握本专科基础理论、护理技术,解决专科疑难护理问题,了解 专科护理发展动态,争做专科护理学术带头人。 (四)狠抓护理质量控制,确保护理质量考评全年达标。 1、结合护理实际定期进行护理人员爱岗敬业、医德规范、职业道 德教育,为病人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我科的护理服务一直得到患 者的好评,满意率全年达标。 2、狠抓护理质量控制,充分发挥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作用,严格 按照护理质量标准检查、督促,不断修改完善各种护理质量标准,并 组织学习,按标准实施各项护理工作。 3、严抓护理安全,每月召开护士例会,针对质量检查存在问题进 行反馈、集思广益、综合分析,查找原因,落实整改措施,分析疑难、重大问题,针对容易出现差错、事故、护理隐患的事件、及时采取有 效预防措施,年内无差错、事故及严重护理纠纷的发生。 4、充分发挥留言薄的作用:对护理工作的薄弱环节,护理质控缺 点较多的地方,护长在留言薄中作出提示,书写一些临时建立的制度,除了晨会传达,提示护士及时阅读,将信息传递给每一位护士,减少 开长会,提高效率,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5、加强护患沟通,每月组织疾病知识讲座及工休座谈会,听取患 者及家属的建议,改进护理工作。

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的防护 刘洁 (陕西省安康市中医院手术室,陕西安康725000 ) 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的主要场所和各种病原体最集中的场所,细菌病毒污染、化学消毒剂和挥发性麻醉剂对空气的污染以及锐器刺伤、噪音等危害工作人员健康的因素大量存在,因此,如何运用一套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充分做好护士日常工作中的职业防护,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者,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由于工作的需要,每日精神高度紧张,注意力集中;长时间的颈椎前屈位站立;巡回护士经常需快步行走;处理重物;进食时间的不规律;并且不可避免的接触各种化学药物、浓度较高的有毒气体的污染以及频繁的直接接触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各种体液,使得从事本专业的护士成为高危群体。 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 1.刀片、针刺伤打针、输液、配药、传递器械是手术室护士的基本操作,手术室护士经常与手术创口接触,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的过程中,难免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刀片、安瓿等锐器刺伤。术中锐器伤、骨科手术操作如敲打、器械的意外松脱或脱落都可能造成手术人员的眼睛、皮肤、黏膜的污染。最具威胁的感染性疾病如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等,它们通过血液传播的机率最高。 2.噪音无影灯、麻醉机、电动吸引器、电刀电钻、空调及病人的呻 吟等是手术室噪音的主要来源。手术室护士长时间在紧张和高噪音的环

境中工作,易影响其心血管、内分泌和听力系统的生理变化,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烦躁、听力下降等,严重影响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3化学消毒灭菌剂各种消毒灭菌剂在手术室工作应用较多。每台手术结束后特别是感染手术,污染手术后器械,一次性物品的初步处理都要使用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戊二醛和含氯消毒剂喷洒、熏蒸、擦拭室内污染的器具,长时间吸入混有高浓度的戊二醛和含氯的空气或直接接触戊二醛、84消毒液,可引起皮肤灼伤、头痛、头晕、胸闷、气促、 咽喉干痒、色素沉着等症状。甲醛对人体的毒性最大,当浓度>20m g/L 时,接触者出现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持续头痛、心悸及失眠等。医院中戊二醛的使用会引起皮炎、过敏、结膜炎及鼻窦炎、是引起职业性哮喘的主要原因。2%碱性戊二醛含氯消毒液对皮肤也有轻度损害。 4废气主要是氨氟醚、异氟醚等,它可从麻醉机的面罩活瓣、螺纹管等衔接处漏出,污染手术室的空气。微量的麻醉废气可对手术室护士的听力、记忆力、理解力、读数能力及操作能力等产生影响,甚至可引起自发性流产、胎儿畸形和生育能力下降。 5激光手术的不良影响目前,在泌尿外科,神经外科,矫形外科需采用激光手术的方法,对皮肤、眼球有光化效应损害.光化效应的作用光谱光化反应可引起酶、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等活性发生变化,分子的高级结构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产生如杀菌作用、红斑效应、色素沉着、维生素D 合成等生物效应 6护士的工作姿势、站立时间与处理重物、心理疲劳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和防护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和防护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受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中,采用了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增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对人民的健康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室防范措施的关键。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职业有害因素;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室这一特殊环境中,由于手术患者高度集中,各种创伤治疗技术的应用,消毒剂,洗手液,手消毒等的使用形成了手术室内特有的生物、物理、化学环境。同时,手术患者护理工作的高度注意力集中使护士经常处于心理高度紧张的应激状态。这些不良的职业卫生因素可对护士造成慢性长期的职业影响,甚至发生急性突发性危害。因此,预防手术室护士职业的潜在危害,需加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

护教育,树立正确的观念,加强自身保护意识,并对手术室各种潜在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 手术室的主要职业有害因素 1.1物理因素 1.1.1射线辐射为了提高手术室的治疗效果,进行内固定的大部分骨科手术需要术中进行X光照片定位。长期受放射线辐射,可导致染色体异常和畸变,影响白细胞的功能和数量,导致抵抗力下降甚至诱发肿瘤。 1.1.2噪音污染手术室的噪音来源于手术室机器设备的使用,如空调、风机、麻醉机、监护仪及工作人员的活动、谈话声等。长期处于高分贝噪音下极易引起头痛、头晕、睡眠障碍、心悸、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甚至引起噪音性耳聋。 1.2化学因素 1.2.1麻醉废气主要的麻醉废气室异氟醚,地氟醚等.长期吸入微量的麻醉废气,使麻醉废气在机体组织内逐渐积累,易引起早产、流产等生育障碍。 1.2.2消毒防腐剂戊二醛是手术室常用的高效消毒浸泡灭菌剂。甲醛是病理标本的防腐剂,这些消毒防腐剂对皮肤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甚至可诱发恶性肿瘤;使用最频繁的酒精,碘酒,洗手液,手消毒

手术室各级护士岗位职责

手术室护士职责(NO 级护士 ) 1. 在护土长领导和上级护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 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 ,了解和掌握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 ,掌握手术室无菌技术操 作,强化手术室基础性工作,学习围手术期护理和手术病人的安全管理、消毒隔离管理知识 3. 学习和掌握各种手术器械的使用和保养 ,各种仪器设备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各种常见手术 的配台和巡台. 4. 学习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整理及手术标本的留取、 保管和送检.以及其它外勤工作。 .5.掌握术前访视、术后回访的工作流程 , 6. 掌握套管针穿刺技术.掌握常见手术体位的摆放原则与方法 .掌握如何与麻醉师配合麻醉 7. 了解手术室各种应急情况的处理,常用急救药物的作用原理及药物名称、使用剂量。 8.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预防差错事故和医院感染发生 .熟识手术室各项差错事故的防范知识。 9. 掌握手术室的各项护理记录文书书写要求 ,及各项手术的收费. 10. 掌握特殊感染手术的管理要求与消毒灭菌卫生学监测标准。 手术室护士职责(N1级护士 ) 1. 在护土长领导和上级护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 能了解洁净手术室概念、分级、分区及环境管理规定 ,能掌握手术间的设备与物品配置要 求,能指导卫生员做好手术室的清洁及卫生洁具的管理工作 3. 能识别各种常用手术敷料,明确其用途, 能识别各种手术器械,掌握其用途,能对各种手 术器械包进行分类、 清洗、包装及保养;能识别缝线的种类、名称、 引流管的种类、名称、规格及用途;能熟悉各类血制品的采集方法、 4. 能了解手术室常用药品的种类、用途、使用注意事项及保管原则 ,能 掌握各类医用气体的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能掌握消毒灭菌的概念、种类与适用范围,能根据物品的种类及性质正 确选用消毒剂及消毒方法,能掌握手术物品的消毒灭菌及储存要求 . 5. 能正确使用手术室的各种灭菌设备及常用手术仪器 ,能按国家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正确执 行消毒灭菌卫生学监测. 6. 能掌握安全接送病人的流程 ,能掌握病人皮肤保护的知识,能掌握病人的核对内容及方法 能掌握各种手术体位的摆放原则,能掌握麻醉种类、方法及常用药物的种类,积极配合麻醉医 师施麻. 7. 能掌握手术物品的清点内容及方法 ,能掌握病理标本的留置原则及方法 ,在处理术后各种 物品时能做好自我防护,能正确处理各类医疗废物. 8. 担任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工作 ,负责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整理及手术标本的留取 ,保 管和送检. 9. 严格落实无菌技术操作和查对制度 ,预防差错事故和医院感染发生 10指导进修护士、实习护士及卫生员的工作 ,协助配合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 ,认真撰写笔 记. 手术室护士职责(N2级护士) 1. 在护土长领导和高级责任护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 能指导下级护士执行环境管理要求,能对进出手术室的人员与物品进行监督与管理 ,能按 要求进行手术间的设备与物品配置的管理 . 3. 能掌握各科重大、复杂手术的消毒范围、手术切口、手术步骤及相关解剖知识 ,能独立完 性能及适用范围;能识别 运送及使用等相关知识.

浅谈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

浅谈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 发表时间:2012-12-29T11:52:32.2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9期供稿作者:祁小芸[导读] 其他因素的防护在工作中要努力钻研业务,提高业务技能,调整情绪,保持心态平衡 祁小芸(甘肃省渭源县人民医院手术室 748200)【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9-0322-02 【关键词】自我防护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卫生管理学的不断深入,范围的不断扩大,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医院的消毒隔离越来越受到重视。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目前已被列入医院的高危易感染科室。其工作性质决定着手术室护士必须要面对一定的职业危害,如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化学有害物质的污染及意外伤害等。现就以下几个方面结合实际工作,谈一谈手术室护士的自身防护。 1 危害因素 1.1 化学因素日常工作中使用的各种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甲醛、消毒一次性用品的环氧乙烷及每天浸泡器械的戊二醛等挥发出的气味以及术中使用电刀所产生的气体等弥散于手术间的空气中,污染工作环境。这些有害气体直接影响着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它可刺激人体呼吸道,引起支气管炎、哮喘,并对人的皮肤粘膜、眼睛、胃肠道及神经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 1.2 物理机械因素及意外伤害手术室电器较多,使用时出现故障,易发生电击伤。用紫外线进行消毒,出现机械故障须进行维修时,通过接触可对皮肤粘膜,眼睛等产生危害。手术中,长时间的噪音刺激,如使用电刀、负压吸引器、空调等,可使护士出现失眠、头痛、精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术前输液,术中传递器械时不慎被锐利器械、刀、针割伤、刺伤的机会较多,易引起感染。 1.3 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手术室护士每天工作中都有可能接触到各种患者呼吸道、血液、分泌物、渗出物等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等疾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彻底根治,但却能通过输血、注射、手术等来进行传播,给人类带来极大危害。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97年报道,有52例医务人员由于工作中接触到艾滋病病毒阳性的血液而发生感染的,其中有45例是由于被刺破皮肤而感染的。当这些患者因其他疾病需要手术时,手术室就成了这些疾病传播的直接场所。病人在术中使用的器械、敷料等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其中,乙肝病毒(HBV)就是存在于手术室内主要的致病微生物之一。 1.4 其他因素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工作很不规律,时刻处于备战状态,工作紧张,思想高度集中,加班加点更是常事,所以手术室医护人员患溃疡病、心脏病的发生率较一般人群高。另外,护士手术中长时间站立,走动,易引起下肢静脉曲张,慢性腰腿痛等。 2 防护措施 2.1 化学因素的防护工作中应严格掌握各种化学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并戴帽子、口罩、一次性手套,必要时戴眼镜,避免直接接触。取放消毒物品时要及时将容器盖盖好,防止气体挥发污染环境。如不慎将消毒剂溅入眼内或皮肤上,应立即用清水反复冲洗,尽量减少化学消毒剂对皮肤粘膜的损害。 2.2 物理机械因素及意外伤害的防护手术室护士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电器,同时制定安全管理措施,掌握一定的用电常识,发生故障及时维修,保证设备完好;使用紫外线消毒时,如出现故障,进行维修时,应戴眼镜及防护面罩,避免皮肤、眼睛直接暴露在紫外线灯光下,引起眼和皮肤过敏;工作中,应选择性能好、噪音小的电器设备,尽可能把噪音降到最低限度。另外,手术室护士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要多安排户外活动,以保证工作中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手术室护士在术前输液、术中传递器械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谨慎操作。若不慎被针、刀片及锐利器械刺破,应立即挤出血液,用碘伏消毒,更换手套,必要时换岗。 2.3 微生物因素的防护这里主要是对乙肝病毒的防护。据报道,护士患乙肝的机会要高于常人2~4倍,手术室护士感染机会更大。对微生物因素的有效防护应做到以下几点:(1)工作时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于择期手术的病人,术前应做好乙肝五项的检查,如为阳性,应在通知单上注明,并安排指定手术间。手术室护士术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减少术中参观人员,术中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便于术后焚烧。配合手术的人员如皮肤有破损者,尽量不参加此类手术,此手术用具在未经消毒处理前不得随意搬到其他手术间。(2)参加手术人员,一律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手术衣,穿隔离衣,戴无菌手套,术中所用的脏纱布、纱垫等可放在一个塑料袋内,以便术后处理。术前输液,术中传递器械时,应谨慎操作,避免被针、刀片及锐利器械刺伤皮肤,一旦发生,应立即将伤口处的血液挤出,用3%碘伏消毒,再注射乙肝疫苗。(3)术后用过的污染器械,遵循消毒―清洗―再消毒的原则,防止水源污染。先浸泡在2.5%的“84”消毒液中,30min后用清水清洗干净,擦干,再送高压消毒。吸引瓶用消毒剂浸泡30min后倾倒,再清洗。手术室被污染的区域,如器械台、托盘、脚蹬、手术床、地面等均用0.5%的“84”消毒液擦拭,血压计、听诊器等放入熏箱消毒。术后废弃的物品用黑色垃圾袋装好,并作白色标记,做终末消毒处理。术中使用的一次性用品,用后一律焚烧。手术间用紫外线灯消毒后,用纯中药熏蒸密闭6~12h后,开窗通风换气。未用的物品,须重新高压灭菌后方可再用。(4)手术完毕,相关人员脱下隔离衣、手术衣、手套、鞋套等,离开手术间,进行淋浴。 2.4 其他因素的防护在工作中要努力钻研业务,提高业务技能,调整情绪,保持心态平衡。工作之余要适当参加健康娱乐的文体活动,减轻生理、心理压力,提高肌体免疫力。如果手术时间过长,术中可在原地活动双脚。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遵循节力原则,养成良好的姿势和习惯,减轻身体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要提高防护意识,加强自身保护措施,保持身心健康,不断提高身体素质,业务素质和护理质量,以适应现代医学和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

手术室护士工作流程

巡回护士工作流程 (一)术前准备: 1、准备手术用物(手术所需的无菌包及敷料) 2、准备手术体位用品及各种手术仪器、设备并检查是否安全有效。 3、准备手术间内一切用物(电刀、吸引器、一次性用物等),调节室温,准备迎接手术病 人。 (一)迎接病人 1、晨会交班后,立即进入各自的手术间迎接病人。 2、病人进入手术间后,与麻醉师、器械护士一起认真核对病人。 手术前查对内容: (1)核对:查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病区、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禁食、禁饮情况、过敏史等。 (2)病人:查首饰、假牙、贵重物品、术区备皮、皮肤完整性、特殊病史等。 (3)病历:查配血情况、过敏试验、术前术中用药、传染病史等。 (4)环境:查无影灯、吸引装置、手术床、层流面板运行情况等所需仪器设备。 (5)查体位用物。 以上查对应在短时间内完成。 3、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根据具体情况及手术部位正确选择输液穿刺部位。 4、连接吸引装置,确认吸引通畅有效后,将吸引端接与吸引瓶上,方便麻醉医生随时使用, 必要时使用两个吸引瓶,便于及时更换,防止倒吸。术毕,带全麻病人清醒、拔管、安全出手术间后,才能关闭吸引器。 5、协助麻醉医生进行麻醉,协助医生摆放手术体位,体位固定要牢靠,保证病人安全、舒 适,术中使用电刀应注意病人肢体不能接触金属等导电体。 6、术中使用电刀者,选择型号合适的负极板粘贴与病人的四肢等肌肉丰厚处,调节好所需 的功率。确保病人安全,无灼伤隐患。 7、无洗手护士时要负责无菌器械台的准备工作,备好消毒纱布及一次性用物等。 8、根据手术人员的高低级手术需要摆放脚凳,放好器械托盘及器械车的位置,给手术床边 留有足够的空间,调节无影灯至最佳位置。 9、协助手术医生穿无菌手术衣。 10、与洗手护士或手术医生共同清点台上所需一切物品并详细记录。 11、正确连接各种管道、连接线,再次对好无影灯,并再次检查病人是否安全,骨科手术协助气囊止血仪打气。 12、保持手术间干净、整洁,废弃物即时入桶,血液、体液溅到物体表面、地面应及时清洁。 13、督促无菌及时操作,发现有违反无菌原则者,应立即纠正。 14、及时供应术中所需物品,注意观察病情,如有异常及时告知麻醉师、手术医生。 15、保持尿管、静脉通路通畅。观察病人体位是否正确,肢体、神经、大血管是否受压。 16、准确执行术中医嘱,治疗用药前重复医生口头医嘱,做好查对工作,并告知麻醉师。 17、术中交谈注意搓成分寸,不要在病人面前讨论手术步骤,注意病种的保密,手术开始后不可随意离开手术间。 18、完整、正确、有效填写各类记录单,做好手术收费核对工作。 19、术后协助手术医生包扎手术切口,填写病人交接记录单,粘贴好各管道标识,观察患者皮肤完整性,有无压疮出现。 20、协助病人过床,并注意保暖及各种引流管及输液管道。

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导读]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情况。 邹月慧(江西金溪县中医院外科344800)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5-0387-02 【摘要】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情况。方法对我院手术室30人,其中实习生10名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操作中自我防护意识淡薄,知识缺乏。结论应加强职业防护教育与培训,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并完善防护措施,以增强手术室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危险因素防护对策 手术室的护理人员是一个特殊环境中工作的群体,正是这个特殊环境,使手术室护士经常暴露易被病人体液、血液感染、被锐器刺伤、紫外线、有害气体等危险因素伤害。由于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对患者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每日高度精神紧张,长时间站立,不规律进食等,使手术室护士的身体均产生不同的损害,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手术室工作人员安全,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笔者对30名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手术室工作人员30人,年龄17-42岁,主管4人,护师12人,护士4人,实习生10人。 1.2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和访谈形式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 2 结果 15名手术室护理人员自我防护状况

3 讨论 3.1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 3.1.1物理因素①针、刀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护士是医务人员中最容易接触血液、体液的人群,且多为高危险性接触。手术室是医院的特殊科室,手术室工作人员则全神贯注地关心手术步骤,手术进展及结果,工作紧张,压力大,其针,刀刺伤发生率也相对高,100%的工作人员认为直接传递锐器是正常的操作方式,60%的工作人员会把注射器、输液器的针头,手术刀片等锐器放入专用的回收容器内,此原因是由于手术室护理人员自身防护意识的淡漠,知识缺乏。②噪声,长期在噪声工作下易引起疲劳,烦燥,头痛和听力下降,主要噪声来自于机器声,电话铃声,病人的呻吟,物品及仪器移动的声音等。③每日用餐的不定时,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坚持每天吃早餐的护理人员公占66.67%,较长时间站立时经常活动颈部和腿部配合手术的只有26.67%,长时间保持颈椎前倾150-200,此姿势易导致颈椎病,腿部不活动静脉回流受阻,易致静脉曲张。 3.1.2化学性因素①消毒灭菌剂长期吸入混有较高浓度戊二醛的空气或直接接触戊二醛容易引起眼灼伤,荨麻疹和手部棕褐色色素沉着等症状。高浓度的甲醛可刺激粘膜引起职业性哮喘,急性大量接触更可致水肿,同时能使细胞突变致癌,致畸,职业性皮炎,而接触消毒液时戴手套的护理人员仅占13.33%。②麻醉废气和术中使用无影灯及电刀等电器使臭氧增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及自我保健

172中外医疗 中外医疗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2010 NO.24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综 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和护理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对于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与护理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1~2]。手术室作为特殊的工作环境,其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也引起了临床重视[3]。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手术室护士资料情况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职业危害因素1.1 生物因素 手术室作为一种特殊的工作环境,每天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呕吐物频繁接触,受到感染机会较多,常有肯能感染包括人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严重 影响了护士的身体健康[4] 。1.2 化学因素 手术室应用不同类型的消毒剂、麻药等化学性药物,化学成分极易对人体的皮肤、黏膜、神经系统、胃肠道、呼吸道造成不同程 度的损伤,有的甚至有致癌作用[5] 。另外一些手术过程中应用的化学性废弃还会引起女性内分泌功能,尤其对于育龄护士可能有致畸、流产的可能。1.3 物理因素 手术过程中的锐利器械较多,如刀、剪、针传递频繁,极易误伤自己或同事。有研究表明[6],80%护理人员有锐器刺伤史,针刺伤传播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危险性较大。手术室中仪器的电离辐射对于手术室护理人员机体的损伤,特别是骨科手术使用的X 线机可以导致人体免疫、遗传疾病和血液疾病等。另外非电离辐射如超声、电磁波、紫外线、红外线对于皮肤和眼镜的刺激较严重,可以使皮肤起泡、脱皮甚至致癌,还有可能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形成永久性色素沉着或眼镜损伤。高频电刀、电锯、心电监护仪、麻醉机报警等手术室噪音如果接近90DB,长期处于高分贝的噪音下产生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问题[7]。1.4 心理因素 手术室护理人员心理压力较大,对于患者害怕手术器械、纱布遗留在患者体内,对于手术配合的担忧,同时对于术中大量出血、各种创面、坏死组织、恶性肿瘤等都会对自身的心理造成恶性刺激,从而导致护理人员神经过度敏感,心理上出现恐惧、忧虑等不良情绪,影响自身的身心健康。2 职业危害自我防护及自我保健2.1 防止生物因素感染 术前巡访患者前注意查看患者病历和化验单结果,对于有传染性疾病应作特殊记录,根据传染疾病的严重程度做好术前准备,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过程中注意戴手套,手套不可以有破损,在接触患者有传染性物质后一定要彻底吸收。2.2 化学因素的防护 将有毒的化学消毒剂集中存放,注意存放地点的通风情况。 注意检查盛装化学制剂的容器要良好的密闭,防止挥发引起空气污染。接触一些化学消毒剂过程中注意戴帽子、口罩、手套,做好自身防护,如有化学制剂溅到眼镜或皮肤,注意立即用流水冲洗,同时及时上报自身受伤情况,对于化学性灼伤及时治疗,将损伤程度降到最低点。2.3 物理因素的防护 手术过程中注意正确防止手术刀、剪、针、钩的位置,锐器手术器具在传递过程中,一定要用盘中传递,不得因手术操作紧张直接传递。手术室应设置防止电离辐射穿透的手术间,参加手术人员注意穿好铅衣,带上防止X 射线及其他辐射的防护面具,怀孕或妊娠护士应避免进入手术室。2.4 注意加强心理保健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较大,应注意做好自我心理疏导,缓解紧张工作状态,同时合理有效的排班,提高工作效率,处理好人际关系,同时加强自身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锻炼,提高自己精神状态。 职业性危害主要是指职业性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所产生的各种损害,包括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的疾病和职业性损伤三大类。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主要有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及心理因素4大类,通过对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提出有效的防治保护措施,提高自身保健意识。综上所述,有效的自我保护和自我保健为更好的保护手术室护士自身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为更好的提供高效、快捷的护理服务奠定基础。参考文献 [1]王玲,崔雪华,黄劲华.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分析与 对策[J].中外医疗,2009,12(b):113~114. [2]陈小荣.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自我防护[J].中外医疗,2009, 12(c):107~108. [3]杜会勇.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 2009,4(34):255~256. [4]唐滇蜀.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6(22):85~87. [5]何玉茜,朱林平.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J].中国 医学创新,2009,6(30):100~101. [6]张朝霞,赵建琴.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J].中国 社区医师,2009,11(219):255~256. [7]周青.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对策[J].华夏医学,2009, 22(3):550~552. 【收稿日期】2010-04-26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及自我保健 吴翠连 (深圳市龙岗区大鹏人民医院 广东深圳 518120)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及自我保健。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和查阅资料的方法,分析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提出自我保护和自我保健措施。结果 手术室护士主要有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及心理因素,针对四大因素提出有效的防治和预防措施。结论 有效的自我保护和自我保健为更好的保护手术室护士自身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为更好的提供高效、快捷的护理服务奠定基础。 【关键词】手术室 护士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 自我保健【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0)08(c)-0172-01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自我防护对策 罗婷婷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自我防护对策罗婷婷 发表时间:2019-01-18T15:26:45.81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2期作者:罗婷婷 [导读] 针对自身所面临的危险因素手术室护理人员应积极采取相应的自我防护对策,保护好自身的安全,进而更好地工作。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人员所面临的职业危险因素,并总结其自我防护对策。方法:使用调查问卷调查笔者所在单位手术室中40名护士在工作中所面临的职业危险因素,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相应的防护对策。结果: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工龄低、缺乏职业危险意识是导致职业危险出现的主要因素。锐器的划伤、生物化学制剂对护理人员皮肤的腐蚀、放射性检查护理人员身体的辐射、繁重工作带来的压力、医患护患纠纷带来的人身伤害都是其所面临的职业危险因素。结论:针对自身所面临的危险因素手术室护理人员应积极采取相应的自我防护对策,保护好自身的安全,进而更好地工作。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自我防护对策 手术室对于医院而言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科室,其承担着检查、诊断、治疗乃至抢救的重要职责,同时,手术室又是病原体分布最为密集区域,再加上挥发性气体、生物消毒剂的存在,手术操作中的锐器伤害,使得手术室护理人员面临着较大的职业危险;而长期大量且无规律性的护理工作也会为护士带来巨大心理压力,因此医院需要重视起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伤害,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安全[1]。本文选择40名在2016年8月到2018年6月期间在岗的手术室护理人员,以问卷调查法获知其职业危险因素,总结自我防护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40名在2016年8月到2018年6月期间在岗的手术室护理人员,收集其个人基本资料,具体包括:①性别构成:均为女性;②年龄分布:最小者23岁,最大者47岁,平均(35.24±5.82)岁;③文化水平:专科14名,本科26名;④职称高低:护士21名,护师6名,主管护师2名,护士长1名;⑤工龄长短:最短1年,最长27年,平均(14.24±4.11)年。 1.2 方法 以问卷调查法对40名手术护理人员进行调查,以明确其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所面临的潜在的或明显的职业危险因素,调查内容主要包括:①个人背景资料;②手术室护理人员对职业危险的认识;③是否针对职业危险采取了防护对策。为确保调查结果准确可靠,在被调查者填写问卷前应告知其本次调查的目的及重要性,要求所有被调查人员必须当场填写并当场上交。本次共发放处40份调查问卷,确保每人一份,回收且确定有效的问卷为40份,故本次调查有效率为100%。 1.3 观察指标 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所面对的职业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所有数据使用19.0版的统计学软件包SPSS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使用( x±s)形式表示。 2 结果 2.1 面临职业危险的原因 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工龄低、缺乏职业危险意识是导致职业危险出现的主要因素。 3 讨论 从结果可以发现,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工龄低、缺乏职业危险意识是导致职业危险出现的主要因素,80%的手术室护理人员缺乏自我防护意识,有45%的手术室护理人员工龄较低,85%的手术室护理人员缺乏职业危险意识,究其根本,主要是工龄低的手术室护理人员缺乏足够的工作经验,意识不到自己所面对的风险,无法自觉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基于这样的原因,当前手术室实际上面临着许多的职业危险因素,以笔者单位为例,便有:①锐器的术后整理容易划伤手术室护士:手术中使用的许多医疗器械是比较锐利的,如手术刀,术后护理人员需要整理医疗器械,以便于下次使用或更好更快地送交到消毒供应中心,但是部分手术室护理人员因时间或自身性格原因不够小心,导致皮肤被锐器划伤,病原体因此而侵入,引发感染性疾病,据调查,手术室护理人员感染乙肝病毒与丙肝病毒的风险便可以达到33.33%左右,明显要高于普通人的平均水平——12.3%[2];②生物化学制剂对护理人员皮肤和呼吸道的腐蚀:手术室中经常会使用到环氧乙烷、甲醛或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还有一些生物制剂,这些生物化学制剂虽然可以发挥出消毒灭菌的作用,但是同时也会对皮肤与黏膜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防护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防护 【关键词】护士;职业;防护 [摘要]手术室护士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工作环境的不安全不仅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同时也严重损害手术室护士的生活质量。因此,采取必要的职业防护措施。 [关键词] 1 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存在的问题 1.1 感染细菌和病毒的可能性手术室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接触针、刀、剪钩等医用锐器,是锐器伤的高危人群,感染传染性细菌和病毒的机会很高。Aiken等[1]报道,护理人员每年针刺伤发生率为80%,在众多职业危害中锐器伤是导致医护人员感染血源性疾病最常见的原因[2],针刺伤时,只需0.004 ml带有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3]。医护人员被丙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针刺伤而感染的几率为1.8%[2]。医护人员被艾滋病病毒(HIV)污染的针刺伤而感染HIV的几率为0.3%。暴露于含HBV的血液或体液,其感染率为6%~30%。由此可见,锐器伤对护理人员的危害性很大,作为管理者应该加强护理人员的岗前职业危害的教育,使护理人员从思想上认识到锐器伤的危害性,树立普及预防性预防意识,在实际工作中,

自觉采取防护措施。 1.2 颈椎病手术室护士配合手术时,必须全神贯注,身体较长时间处于相对固定的状态。上身前倾、颈部偏转,这是发生颈椎病的主要原因。长时间的固定姿势,易使肌肉疲劳,久而久之,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良,组织增生,严重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1.3 麻醉废气麻醉废气主要是指在全身麻醉的过程中,从麻醉机闭合管路中排出的安氟醚、异氟醚等可挥发麻醉剂。手术室护士则每日暴露于这种低浓度麻醉废气的环境中,使自己的身体慢慢的受到损害,产生慢性氟化物的中毒和遗传(包括致突变、致畸、致癌)的影响。 1.4 放射损害骨科手术中C型臂的广泛使用,在提高手术质量的同时,也使手术室护士不可避免受到X线损害,长期接触X线对人体造成很多损伤,如造血功能低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1.5 消毒灭菌剂的影响甲醛、戊二醛长期接触都有致癌致畸的危险。戊二醛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和刺激性,长期吸入较高浓度戊二醛的空气或直接接触戊二醛易引起眼灼伤、头痛、皮肤过敏、胸闷等症状。甲醛可刺激黏膜引起哮喘,长期大量接触可致肺水肿,同时使细胞突变,致癌等。

浅谈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

浅谈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 发表时间:2012-08-07T11:06:27.8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8期供稿作者:董青[导读] 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目前已被列入医院的高危易感染科室。 董青(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人民医院 657300)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卫生管理学的不断深入,范围的不断扩大,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医院的消毒隔离越来越受到重视。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目前已被列入医院的高危易感染科室。其工作性质决定着手术室护士必须要面对一定的职业危害,如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化学有害物质的污染及意外伤害等。现结合自身工作体会,谈一谈手术室护士的自身防护。 1 危害因素 1.1 化学因素日常工作中使用的各种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甲醛、消毒一次性用品的环氧乙烷及每天浸泡器械的戊二醛等挥发出的气味以及术中使用电刀所产生的气体等弥散于手术间的空气中,污染工作环境。这些有害气体直接影响着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它可刺激人体呼吸道,引起支气管炎、哮喘,并对人的皮肤黏膜、眼睛、胃肠道及神经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1]。 1.2 物理机械因素及意外伤害手术室电器较多,使用时出现故障,易发生电击伤。用紫外线进行消毒,出现机械故障须进行维修时,通过接触可对皮肤黏膜、眼睛等产生危害。手术中,长时间的噪音刺激,如使用电刀、负压吸引器、空调等,可使护士出现失眠、头痛、精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术前输液,术中传递器械时不慎被锐利器械、刀、针割伤、刺伤的机会较多[2],易引起感染。 1.3 微生物的侵袭手术室护士每天工作中都有可能接触到各种患者呼吸道、血液、分泌物、渗出物等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等疾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彻底根治,但却能通过输血、注射、手术等来进行传播,给人类带来极大危害。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97年报道,有52例医务人员由于工作中接触到艾滋病病毒阳性的血液而发生感染的,其中有45例是由于刺破皮肤而感染的。当这些患者因其他疾病需要手术时,手术室就成了这些疾病传播的直接场所。病人在术中使用的器械、敷料等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其中,乙肝病毒(HBV)就是存在于手术室内主要的致病微生物之一。 1.4 其他因素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工作很不规律,时刻处于备战状态,工作紧张,思想高度集中,加班加点更是常事,所以手术室医护人员患溃疡病、心脏病的发生率较一般人群高。另外,护士手术中长时间站立、走动,易发生下肢静脉曲张、慢性腰腿痛等。 2 防护措施 2.1 化学因素的防护工作中应严格掌握各种化学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并戴帽子、口罩、一次性手套,必要时戴眼镜,避免直接接触。取放消毒物品时要及时将容器盖盖好,防止气体挥发污染环境。如不慎将消毒剂溅入眼内或皮肤上,应立即用清水反复冲洗,尽量减少化学消毒剂对皮肤黏膜的损害。 2.2 物理机械因素及意外伤害的防护手术室护士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电器,同时制定安全管理措施,掌握一定的用电常识,发生故障及时维修,保证设备完好;使用紫外线消毒时,如出现故障,进行维修时,应戴眼镜及防护面罩,避免皮肤、眼睛直接暴露在紫外线灯光下,引起眼和皮肤过敏;工作中,应选择性能好、噪音小的电器设备,尽可能把噪音降到最低限度。另外,手术室护士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要多安排户外活动,以保证工作中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手术室护士在术前输液、术中传递器械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谨慎操作。若不慎被针、刀片及锐利器械刺破,应立即挤出血液,用碘伏消毒,更换手套,必要时换岗。 2.3 微生物因素的防护,主要是对乙肝病毒的防护据报道,护士患乙肝的机会要高于常人2~4倍,手术室护士感染机会更大。对微生物因素的有效防护应做到以下几点:(1)工作时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于择期手术的病人,术前应做好乙肝五项的检查,如为阳性,应在通知单上注明,并安排指定手术间。手术室护士术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减少术中参观人员,术中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便于术后焚烧。配合手术的人员如皮肤有破损者,尽量不参加此类手术,此手术用具在未经消毒处理前不得随意搬到其他手术间。(2)参加手术人员,一律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手术衣,穿隔离衣,戴无菌手套,术中污染的纱布、纱垫等可放在一个塑料袋内,以便术后处理。术前输液,术中传递器械时,应谨慎操作,避免被针、刀片及锐利器械刺伤皮肤,一旦发生,应立即将伤口处的血液挤出,用3%碘伏消毒,再注射乙肝疫苗。(3)术后用过的污染器械,遵循消毒-清洗-再消毒的原则,防止水源污染。先浸泡在2.5%的“84”消毒液中,30min后用清水清洗干净,擦干,再送高压消毒。吸引瓶用消毒剂浸泡30min后倾倒,再清洗。手术室被污染的区域,如器械台、托盘、脚蹬、手术床、地面等均用0.5%的“84”消毒液擦拭,血压计、听诊器等放入熏箱消毒。术后废弃的物品用黑色垃圾袋装好,并作白色标记,做终末消毒处理。术中使用的一次性用品,用后一律焚烧。手术间用紫外线灯消毒后,用纯中药熏蒸密闭6~12h后,开窗通风换气。未用的物品,须重新高压灭菌后方可再用。(4)手术完毕,相关人员脱下隔离衣、手术衣、手套、鞋套等,离开手术间,进行淋浴。 2.4 其他因素的防护在工作中要努力钻研业务,提高业务技能,调整情绪,保持心态平衡。工作之余要适当参加健康娱乐的文体活动,减轻生理、心理压力,提高肌体免疫力。如果手术时间过长,术中可在原地活动双脚。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遵循节力原则,养成良好的姿势和习惯,减轻身体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要提高防护意识,加强自身保护措施,保持身心健康,不断提高身体素质,业务素质和护理质量,以适应现代医学和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敬梅.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330-331. [2] 徐远娇.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J].中国实用医药,2011,6(5):258-259.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