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孙梦茹---胜利油田二次开发实践与认识

孙梦茹---胜利油田二次开发实践与认识

孙梦茹---胜利油田二次开发实践与认识
孙梦茹---胜利油田二次开发实践与认识

孙梦茹:胜利油田老油田二次开发实践及认识

受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影响,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呈现增速明显放缓、价格急剧回落、效益大幅滑坡、经营逐渐困难的局面,未来行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在5月22-23日首届石油石化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来自行业内的专家学者纵论石油石化行业发展走向,为今后行业发展探路引航,以下是来自搜狐财经的现场报道。

胜利油田老油田二次开发实践及认识

作为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已经开发了45年,油区大多数主力油田相继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高剩余速度”三高开发阶段,原油生产呈现递减趋势,老区新增可采储量逐年减少,地面设施老化严重,油田高含水期开发矛盾日益凸显,老油田挖潜难度日益增加。面对严峻的开发生产形势,近年来,胜利油田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理论创新,转变开发调整思想,加大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强化地下地面一体化治理等工作,群面试时老油田“二次开发”工作,形成了适合胜利油田油藏特点的系列二次开发研究和配套技术。通过现场实施,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新一轮有效开发,为老油田提高高采收率探索了一条新路。

一、胜利油田发展现状。

胜利油田地处山东省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地带。主要油区集中在东部的济阳坳陷及滩海地区和昌潍坳陷。截止08年底,探明油田70个,气田2之,累计探明含油面积27.99.65平方千米,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8.34。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3.00.4。

胜利油田为典型陆相复式油气区,发育有构造、岩性、地层、符合油气藏四大类15种油气藏类型,具有“油藏类型多,构造复杂,油藏埋深分布广,储层、原油性质变化大”的特点。自1964年投入开发以来,胜利油田经历了稳步建产64-80年、高速生产81-87年、高速稳产88-95年、持续稳定发展96年到目前四个阶段。截止08年底,投入开发70个油田,动用地质储量41.54,现井网和工艺条件下标定技术可采储量11.69,标定采收率28.1%。08年油田年产油2774,累计产油9.36,可采储量采出程度80.1%,综合含水90.5%,剩余可才储量采油速度10.6%,总体处于“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高剩余速度”三高开发阶段,主力油藏类型、开发单元的开发程度、采收率状况差异大。

二、老油田二次开发时间及认识

“九五”以来胜利大多数主力油田相继进入“三高”开发阶段,含水上升、递减加大、井况井网损坏加剧成为油田开发中的突出矛盾。面对矛盾和问题,近年来,胜利油田老油田开发的阶段特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与实践并重,大力开展理论创新和科研攻关,在不断深化老油田潜力评价的基础上,研究调整政策,攻关技术手段,积极推进邮亭“二次开发”工作,实现了“三个转变”、“三个扩大”、“两个强化”,有效促进了老油田开发水平的再提高。

(一)深化高含水期油藏潜力认识,引领开发思路转变。

1、注采完善由层段向层内韵律层转变。

三角洲反韵律沉积储层的地质特点是:油藏厚度大,层内隔夹层发育,韵律层之间物性差异大。特高含水期的开柴特征是:韵律层层间干扰严重,纵向上储量动用状况差异大。针对油藏的地质和开采特征,在油田开发后期的开发调整中,重点是进一步深化精细储层研究,在重建韵律层模型和流体模型的基础上,转变开发调整思路,实现注采完善由层段向层内韵律层转变。在开发调整中对不同韵律层,采取相应的调整对策,主力高渗韵律层立足老井治理和局部剩余油富集区挖潜,改善水驱开发效果;非主力低渗韵律层通过打新井、转注、射孔层段归位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水驱控制和动用程度。“十五以来,在胜坨油田生二区7-8等个区块开展了细分韵律调整,共覆盖储量1.25,新钻井71口,油水井措施210井次,增加可才出206,平均提高采收率1.6%。

2、层系划分由分段组合为主向层系井网重组转变。

针对多层砂岩油藏细分层系后,同一层系内主力层与非主力层差异仍然较大的问题,在油田开发后期的开发调整中,工作重点是开展储层精细研究、深化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冲沟储层模型,实施井网重组,实现层系划分由分段组合为主向层系井网重组准便达到提高非主力层水驱动用程度的目的。传统的井网划分模式是分段组合,即将垂向相邻的几个小层组成一套井网开发按照这一模式细分层系后,层系内各磨层组以及砂层组内各小层之间受非均质性影响,溪水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导致了储量动用状况的差异,表明相邻相近的层系组合方式在特高含水期不适合进一步精细瓦解层面潜力的需要。而层系井网重组是把纵向上相邻几套层系内储层物性相近、流体性质相近、开采状况相近的储层跨层系组合,打破原有的相邻相近的层系组合方式,从而实现低渗透层和高渗透层的分采,最大限度的降低开发井网内的储层非均质性,发挥各类油层潜力。近年来,开展了层系重组技术政策界限的研究,研究表明:同一层系内渗透率级差应控制在3倍以内,原油粘度级差不超过2倍,同一组合井网的油层厚度不超过12m,压力保持水平应在饱和压力附近。“十五”

以来,通过储层精细研究,、深化生育油分布规律认识、重构储层模型研究,先后对胜坨油田30等7个区块进行井网重组调整,覆盖储量1.28,新钻井119口,油水井措施349井次,增加可采储量239,提高采收率1.9%。

3、普通稠油油藏由低效水驱向注蒸汽吞吐热采转变。

常温水驱时,普通稠油在多孔截至中渗流表现为拟塑性非牛顿流体的特征,油越稠,达到相同剪切速率所需的剪切应力越大,启动压力梯度越大;油水流度比越大指进越严重,波及系数也越低,胜利油田水驱普通稠油地层条件下的油水流度比在100-500之间,波及系数一般低于50%,依据胜利油田稠油油藏地下原油粘度与水驱采收率资料当地下原油粘度大于100时,采油速度一般小于1%,采收率低于20%。因此,从开采机理上水驱普通稠油有必要进行开发方式转换,采用注蒸汽热采。通过注蒸汽加热油层,降低原油粘度,减小油水流度比,在低流度比条件下,油藏采收率一般达到30%以上。基于该认识,胜利油田已在6个单元实施低效水驱转吞吐热采,覆盖地质储量2071,新钻井155口,增加可采储量232,单井增加可采储量1.5,提高采收率11.2%。

(二)推进油田开发理论创新,主导提高采收率技术应用。

1、研究稠油热采非达西渗流理论,热采稠油油藏井网优化调整规模不断扩大。

由于原油粘度高,稠油渗流为具有启动压力的非达西渗流规律,随粘度增加,启动压力梯度升高。在主政其开发过程中,如果井距过大,井间易产生非达西渗流之流区,造成井间剩余油富集,这为加密提供了理论依据。孤岛油田中二北Ng5吞吐中后期钻密闭区芯井分析资料表明,距屯出井80m处驱油效率比较低,仅有21.6%,含油饱和度较高,油层基本未动用。针对胜利稠油热采井距大、加热半径小、井间剩余油富集、屯出采收率低的矛盾,在数值模拟研究剩余油的基础上,实施加密调整,取得好的效果。“十五”以来对6个单元实施加密调整,覆盖地质储量5263,新钻井196口,增加可采储量302,提高采收率5.7%,采收率达到25.5%。

2、创新聚合物加合增效理论,化学驱应用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

针对胜利油区高温高盐和油稠的特点,创新聚合物加合增效理论,2000年开展二元驱研究,03年9月在孤东油田七区西开展了国内首例二元符合驱先导试验,取得突破,02年开展了在胜一区开展II类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驱试验,获得进展。化学驱应用领域不扩大,化学举阵地实现了常规油藏向高温高盐油藏扩展,驱油体系实现了由单一聚合物向吸引力符合体系扩展,化学驱应用规模也不断扩大。

“八五”期间实施化学驱项目4个,动用地质储量1943,投入聚合物干粉1-10,“九五”期间实施划分驱项目11个,动用地质储量13136,投入聚合物干粉10.9;“十五”期间实施划分驱项目14个,动用地质储量14569,比“九五”期间多覆盖储量1433,投入聚合物干粉15.9。08年底化学驱累计覆盖地质储量3.71,累增油1624,已提高采收率5.18%。

3、发展完善水平井配套技术,应用水平井技术提高采收率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水平井配套技术的不断完善,水平井技术适应性进一步增强,油藏类型由原来的厚层块状油藏为主扩展到薄油层、正韵律顶部剩余有八挖潜,储层类型由原来的砂岩油藏向缝洞型底水基岩油藏扩展,稠油水平井挖潜由普通稠油油藏向特超稠油油藏扩展;水平井技术领域进一步配套完善,由初期的常规水平井向大位移水平井、解体状水平井和鱼骨状水平井转变,由利用水平井开发单层转变为利用水平井分段压裂和分层分支水平井开发多层油藏;完井方式上由固井射孔完井向水平井裸眼防砂完晶一体化转变,由滤砂防砂向水平井砾石充填防砂转变。

水平井应用力度不断扩大,水平井占新井的比例由“九五”的2.5%上升到“十五”的5.0%,06-08年上升到4.9%、11.6%、24.9%。不同类型油藏应用水平井提高采收率均取得显著效果,平均单井增加可采储量1.9-3.6,是直井2-5倍。08年5月,胜利油田水平井应用实现“双过千”,截止08年12月,累计投产水平井1225口,累计产油1197。

(三)坚持一体化治理、先导攻关试验并重,增强持续发展动力。

1、强化地下与地面一体化治理。

油田开发到了中后期,多种矛盾和问题互相交织,单凭一项或几项单一的措施都是难以奏效的,必须从源头到过程,多措并举、综合治理。为此,提出并实施了精细剩余油分析、完善恢复井网为核心、配套源头水质改造、地面管网更新为主的注水一体化治理

模式。06年以来重点对广利油田进行了治理,通过水质改造、二次完善注采井网、启动调水工程提高注采比、加强工程技术配套实现了治理一步到位。油田开发效果明显好转,水驱控制程度由调整前的60.2%增加到目前的84%,增加水驱储量1063,增加可采储量223,才率由38.3%提高到43.3%。

2、强化提高采收率解体储备技术攻关试验。

围绕提高采收率技术瓶颈,不断开展技术攻关,“十五”以来重点开展了孤东油田七区西二元复合驱先导试验、埕东油田西区泡沫复合驱先导试验、胜坨油田坨11南高温高盐聚合物驱、孤岛油田中一区Ng3聚合物驱后复合驱先导试验,旨在解决I、II类剩余油藏、聚驱后提高采收率问题,III类高温高盐油藏、IV类大孔道油藏提高采收率等问题,为深入开展化学驱提供了技术保障。

稠油油藏在不断完善蒸汽屯出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思路,探索有效途径,针对不同类型稠油油藏开展技术攻关。开展了王庄油田郑408块敏感性稠油油藏火烧驱油先导试验研究解决敏感性稠油油藏有效开发的问题,开展了单家寺油田单56超有油屯出后转蒸汽驱先导试验解决超有油屯出转蒸汽驱提高采收率问题;开展了王庄油田坨826特超稠油化学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先导试验解决特超稠油提高采收率问题,这些先导试验的开展使得稠油油藏的开展技术不断取得突破,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屯出转蒸汽驱的技术将得到大范围推广。

通过持续推进油田开发理论的创新、转变油田开发思路、发展应用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胜利油田老油田开发呈现良好的态势。

一是老区才率不断提高,“按九五”以来,“八五”老区采收率从95年的31.7%增加到08年的36.8%,提高到了5.1个百分点;“按九五”老区采收率从95年的28.9%增加到08年的33.8%,提高了4.9个百分点;

二是高采收率储量增加,采收率大于40%的单元储量由95年的5.9增加到08年的5.85,提高了1.95;

三是原油产量、剩余可采储量稳定增长。00年以来,油区原油产量稳中有升,08年达到2774,比“九五”末增加109;储采平衡系数连续八年保持在1.0以上,剩余可采储量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为四川实现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老油田“二次开发”是一项战略性的系统工程,是油田开发史上的一次革命,通过胜利油田近几年老油田“二次开发”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油田“二次开发”离不开思想的解放、理论的创新和技术的进步。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认识:

1、精细油藏描述是油田二次开发的前提。

油藏二次开发的前提是油藏动态地再认识,因此要结合开发阶段性特征,明确不同类型油藏精细描述的重点,配套完善关键技术,提高构造出层刻画和剩余油定量描述精度。

为了实现油田精细有效挖潜,不同类型油藏应注重数的重点:症状油藏主要是开展不同韵律层的细分描述、单砂体建筑结构、隔夹层分布规律、流动单元划分研究;断块油藏主要是加强4、5级低级序断层的识别与描述、深化断层封堵性研究、开展断裂系统合理组合与划分的研究;低渗透油藏以岩石物理相为研究重点,开展地应力与裂缝发育规律和相对高渗透带分布规律研究。

2、基础研究和理论创新是油田“二次开发”决策的关键。

“十五”以来通过深化陆相水驱剩余油富集理论、聚合物加合增效理论、稠油非达西渗流理论、低渗透非达西渗流理论研究,促成了油田开发理念的创新,推动了以水驱、化学驱、稠油为主的提高采收率解体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持续发展与应用,保证了老油田二次开发见到好的成效。

3、工艺技术配套是二次开发调整目的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

任何油藏采收率的提高都离不开工艺技术,每一项工艺技术难关的攻克和配套应用都带来开发技术的长足进步,采收率的大幅提高,开发水平的有力提升。“十五”以来胜利油田适时地针对新的开发难题攻关完善配套了分腾注水工艺、水质达标改造等工艺为主的精细注水工艺技术;以水平井一体化防砂问井技术、水平井压裂技术、鱼骨状分支井钻采技术、老井开窗侧钻技术为主的复杂结构井开发技术;以汽水分离及亚临界高效注汽技术、特超稠油HDCS增效注汽的稠油开发工艺技术;以及大斜度井防偏磨技术、大型压裂改造工艺技术、井筒具升工艺优化技术、饱和度及井筒工程技术状况监测技术等,为油田二次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4、优化决策和过程管理决定二次开发成效。

二次开发要力求优化决策和过程管理。根据油田开发阶段性特点的变化,明确不同油藏类型、不同开发阶段提高采收率的芳香性、主导型潜力,加强提高采收率战略、开发技术政策研究,进而优化方案论证,加强开发调整过程管理。

三、深化二次开发工作方向。

老油田的历史贡献在昨天,发展在今天,未来和希望在明天。最大限度满足国家对能源的需求,实现资源的高效开发和最优化利用,老油田义不容辞。胜利油田作为中国的第二大油田今后仍将继续深化老油田二次开发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加强精神地质研究,深化潜力认识,精细开发管理,优化调整部署,加强理论创新和技术攻关,实现“二次开发”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目标,打牢老油田稳产基础。

1、解放思想,更新理念,不但深化潜力认识。

一是树立“科学开发”理念。强化可采储量的意识,分析问题、潜力研究、方案部署、效果评价都要以可采储量的数量与质量为主要依据,突破原有的水驱后期开展化学驱,只有特、超稠油才进行热采开发的观念,从大幅度提高经济采收率的角度优选开发方式和转换时机。

二是树立精细开发”的理念。要注重畅销投入,树立精细开发的理念,研究对象要精细到单一成因砂体,调整措施要精细到单层,技术政策精细道不同类型、不同开发阶段的油藏。

三是树立“立体开发”的理念。实现“单井眼逐层开发”到“鱼骨状分支井、分层分支井等MRC技术”的转变、“规则加密”到“矢量井网、加流场再造”的转变、“细分层系”到“井网重组”的转变。

四是树立“极限开发”的理念。孤东油田小井距三元复合驱试验区在注水开发阶段采出程度达到54.4% ;进入三元复合驱阶段采出程度达到71.2%,比注水阶段采出程度达到54.4%;进入三元复合驱阶段采出程度达到71.2%,比注水阶段增加16.8%;随后在后续阶段采出程度又达到76.2%。通过该试验可以看出,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在加密井网扩大波及体积基础上实施化学驱等开发方式,油田采收率可以达到较高水平。

2、加强精细地质研究,增强提高采收率技术应用基础。

一是深化储层精细刻画与描述技术,提高井网夹层预测精度;二是加强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的应用,提高低级序断层的识别精度;三是重建长期水驱和聚驱后测井结实的方法和模式,提高储层参数解释精度;四是发展油藏综合地球物理技术,提高井间酒糟、储层及流体预测精度;五是充分利用微机亲系统和模型库,多专业协同,提高油藏研究一体化技术水平。

3、精细开发、优化调整,不断提高水驱油藏采收率。

胜利油田水驱开发油藏动用储量34.07,平均采收率28.6%,是胜利油区提高采收率的主战场。下步在潜力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强化注采井网完善、加大特殊解救井应用、抓好注采井网恢复和水井、水质治理,实现水驱油藏二次精细开发,不断提高水驱效果和采收率。

4、强化革命性措施应用,大幅度提高油田才率。

通过加大I、II类聚合物驱、二元复合驱成熟技术应用,攻关聚合物驱后油藏井网加密+复合驱提高才率技术,试验IV类油藏复合驱、海上复合驱技术,实心化学驱应用领域由I、II类油藏向IV类、海上、聚驱后油藏的拓展,化学驱技术由聚合物驱、复合驱向非均相复合驱、井网加密复合驱的拓展。

通过应用稠稠油屯出加密成熟技术,加快普通稠油水驱转蒸汽驱先导试验,抓好蒸汽驱及热化学驱先导试验,不但深化稠油热采开发理论,完善蒸汽驱油藏工程优化、油工艺和地面监测等配套技术。

胜利油田复杂的油藏特点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每一次基础研究、开发理论的突破都为油田“二次开发”带来新的契机。我们相信只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理论创新、技术攻关,夯实稳产基础,必将实现油田又好又快发展。

谢谢大家!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摘要: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还是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即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或者叫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由于它是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所以,又可以叫做实践论。 关键词:实践;认识;辩证关系; 一、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1.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第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正是依靠这种中介系统,实践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作为实践改造的对象,才逐一地成为认识的客体。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客观事物只是由于实践的中介才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不仅如此,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想模式,也是来源于实践。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作狭隘的简单化的理解。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但是人的生理素质只是人们进行实践和认识的一种物质条件,并不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本身。它对于形成人们在认识和才能上的差别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所谓人的才能的差别是由分工掘成的,就是由实践的地位、实践的领域及其广度和深度等等造成的,而不是天生的。 1.2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专题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高考考核内容与要求】 实践的特征,实践和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1.实践的特征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又是人的能动的活动,并且是同特定的社会关系相联系的,变化发展的。 2.实践和认识 Ⅰ、内容: 一方面,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对象由实践的需要确定,认识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课题在实践中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认识的工具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根本目的则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毫无意义。④实践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人的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只能由实践的客观效果来检验。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另一方面,认识也影响实践。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Ⅱ、要求:要正确处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学习书本知识与在实践中成材的关系。 3.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Ⅰ、内容: 科学理论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按其内在逻辑组成的一定的体系。科学理论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科学理论能够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预见未来,帮助人们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历史进程;能够提供正确认识事物和有效行动的方法,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Ⅱ、要求: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实现其指导作用,也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即改造自然界与社会;也改造主观世界,即改善和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不断调整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在为社会服务中积极贡献,实现人生价值,不断调整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既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主观世界,做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基础知识】 Ⅰ、基本概念 1.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2.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其主要的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 3.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4.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Ⅱ、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的原理

浅谈《实践论》中的认识辩证法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浅谈《实践论》中的认识辩证法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摘要:《实践论》作为毛泽东同志哲学思想尤其是认识论思想的精华,其中也包含了诸多辩证法思想,正是这些认识辩证法思想,才使得《实践论》永葆活力,成为我们时代精神之精华。 关键词:《实践论》辩证法当代意义 《实践论》写于1937年7月,是毛泽东在长期复杂的革命斗争中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所创建的理论成果,在《实践论》中,毛泽东不仅从认识论与唯物史观相结合的高度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论述了实践概念的内涵与基本形式、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而且还进一步把认识论与辩证法相统一,全面阐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和实践、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等的辩证关系,并最终揭示了“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发展规律,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辩证法思想。可以说,正是这些认识辩证法思想,才使得《实践论》永葆活力,成为我们时代精神之精华。 一、关于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在《实践论》中,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①这一观点实际上包含两方面意思,一方面是说,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现实的、是受一定的时间、地点等客观条件限制的,离开了具体条件,就不可能有它们的真正统一。另一方面是说,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变动的、历史发展的。离开了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以及人们认识的发展变化,主客观的统一就将是僵死的、凝固的。这一思想不仅是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批判一切‘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倾向的理论法宝,而且也为我们党在新时期制定并实施共同富裕的政策提供了许多启示。 共同富裕包含了两个方面,前者就是要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后者就是要让先富起来的带动后富起来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共同富裕。这也就是实现我们国家富国强民的两步走战略,而这两歩走恰恰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是因为我们国家国土面积大,各地区现实条件存在明显差异,这会导致我国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不可能每个地区都能均衡发展,同时发展。但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主要看综合竞争力。如果不注重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的相互协调,就会制约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所以在这种客观情况下,我们党实时地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政策就是达到了主观同客观的具体的统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发展成果已经有力的证明,这条富国强民的发展政策是正确的,是完全符合了我们国家客观发展实际的理论方针,这是我们党在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深入贯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主客观辩证统一思想的理论创建。如果我们不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的统一,就不会有我们党关于共同富裕政策的提出和实施。 当前,我国在实施共同富裕政策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了第一步,但是我们还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高度重视第二步的实施,这也是我们实施这一理论政策的关键一步,更是我们党现阶段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因为这一步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导致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失调,造成区域、城乡间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贫富悬殊过大甚至影响社会稳定等严重后果,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所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的新时期,我们党一定要在主观思想上

马原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第一节 认识与实践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科学的实践观 中国古代哲学中,实践被称为“践行”“实行”“行”,这里的行都主要指道德伦理行为。 西方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研究实践,康德也研究实践,前者是专指人的生命活动,后者专指道德实践。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两层基本含义: 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2、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1)实践主体

实践主题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2)实践客体 实践客体,是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客观世界≠客体,只有客观世界中被纳入实践活动的对象才能被认为是实践的客体。 (3)实践中介: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它包括: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和大脑延伸、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语言 (4)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通过中介产生三种关系: ①认识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②实践关系: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③价值关系:客体或主体活动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 3、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 (1)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区别于人的纯主观活动; (2)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3)时间具有社会历史性: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但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一是亲自实践获得的经验;二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获得间接经验。 但不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综合实践活动课课改实施中发现的问题与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让学生走出课堂,教本,校门进入现实社会生活,通过自主的丰富的实践活动及反思实现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的课程。但是,在实践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没有取得预期的进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理想上无疑是完美的,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要求致使对传统的课程理念、管理制度、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师生关系、学校和家庭、社会关系的等方面的冲击的力度、广度和深度皆超过了学科课程改革,所以在由理论上的课程和官方文本性的课程,转化为合乎要求的现实意义上的课程时,暴露出诸多的问题:有名无实,使其虚无化。在实践中有许多学校做的工作是按照要求列入课程表,但在组织上是没有机构,在实践上没有具体的行动。有的干脆让位于学科课程的学习,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像音乐美术一样,落入有名无实的境地。 固守课堂教学,使其学科化。在实践上有所行为,但这种实施行为却停留在校园里、课堂教学中、课本中,成为自然课、科学常识课或者手工课,结果彻底背离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以点带面,不及其余,使其割裂化。割裂化的一种情况是只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而且把研究性学习和核心课程的学习直接挂钩,由教师布置,学生作,实际上是核心性课程的课外作业,有的甚至和大学生做论文一样。另一种情况是由班主任带领全班搞一些集体性课外活动,如参观,上街服务等。第三种情况就是变为计算机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三大主轴四大模块构成的内容整体被割裂成碎片,把社会生活和经验这一灵魂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躯体。

课程资源建设的非本土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立足于学校所在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资源为活动背景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种本土化课程,具有地方特色。但是由于惯性的影响,许多学校努力选取外地的现成资源,把外来的当做标准化教材,致使本土个性、学校特色丧失殆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变形。 社会支持乏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社会现实的生活为内容的课程,教学情景、教学评价与家长、社会组织、公众有直接关系。但是在现实中孩子得不到相应的支持,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公益设施不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费。对参加公益服务的学生评价不客观,不认真。有的家长出于安全和升学考试的需要,干脆就拒绝孩子参加综合实践活动。需要社会公众大力支持的课程得不到支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陷入尴尬之境。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但归结起来主要的是以下几条: 认识不到位。一是地方教育行政干部、学校校长和教师三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主力军认识不到位。校长和教师虽经培训,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和趋向,在新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实施条件和环境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准确解读。二是家长认识不到位,只关心学科成绩。三是当地政府和公众认识不到位。看不到课程改革是一项社会基础性改革,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的基础工程,涉及全局和社会长远发展,事关千家万户的利益。 课程实施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课程管理、课程开发能力、实施与评价能力不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课程,但课程的管理、实施和建设主要在学校,是由学校管理开发实施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txt心若无尘,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我曾经喜欢过你,现在我依然爱你希望月亮照得到的地方都可以留下你的笑容那些飘满雪的冬天,那个不带伞的少年,那句被门挡住的誓言,那串被雪覆盖的再见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作为实践改造的对象,才逐一地成为认识的客体。科学研究的任务、科学工作的课题是由实践的需要提出的,并且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展开。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客观事物只是由于实践的中介才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不仅如此,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想模式,也是来源于实践。实践作为一种客观物质活动,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这种合规律的活动,久而久之,会在人们头脑中积淀下来,形成各种思想模式,如逻辑格式等等。列宁说:“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先人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 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作狭隘的简单化的理解。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但是人的生理素质只是人们进行实践和认识的一种物质条件,并不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本身。它对于形成人们在认识和才能上的差别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马克思曾引用亚当?斯密的话说明这个问题:“他很清楚地看到:‘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远没有我们所设想的那么大,这些十分不同的、看来是使从事各种职业的成年人彼此有所区别的才赋,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所谓人的才能的差别是由分工掘成的,就是由实践的地位、实践的领域及其广度和深度等等造成的,而不是天生的。其次,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具体的主体的生命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身实践,而且理论或认识本身也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所以主体可以也应该通过读书或传授等方式来获取间接经验,这是发展人类认识的必要途径,它的意义充分体现在牛顿的一句名言中:“假若我能比别人嘹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但是间接经验归根到底也是来源于前人或他人的实践,而且人们接受间接经验也要或多或少地以某种直接经验即实践为基础,只有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才能有比较完全的知识。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一方面,实践的发展不断揭示客观世界的越来越多的特性,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另一方面,实践又提供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人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在头脑中重建客体模型,并根据这个客体模型推导出应当具有的未知性质,然后再用实践加以检验,当理论预言与对客体的实践结果一致时,就证明头脑中精神地重建的客体模型与客体自身相一致。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去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就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有效地改造世界。只有尊重实践,才能有力地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用空想代替现实、用抽象的原则裁剪实际生活。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承认并十分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首先,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它是受意识支配的,实践的这种本质特性决定它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其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发展规律,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

自考本科《马原》第二章第二节重要考点:认识的辩证运动

自考本科《马原》第二章第二节重要考点:认识的辩证运动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当你能爱的时候就不要放弃爱。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就不一定能得到!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运动 认识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在实践中,人们先是产生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积累的基础上,产生了理性认识,然后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去进行新的实践;在新的实践中又产生新的认识。人的认识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这样一个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认识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 了解即可,常以选择题出现。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种反映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这两种形式是由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特征所决定的。 先从客体方面来看。任何客体即认识对象都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反映事物现象的感性形式和反映事物本质的理性形式。 再从主体方面来看。作为认识主体的人,他的反映器官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感觉器官;一部分是思维器官(人脑)。一般地可以把感觉器官看作主要是反映客体的现象、外部联系,而思维器官则反映客体的本质、内部联系。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一般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 感性形式产生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觉是人脑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直接反映事物个别特性的认识。知觉是比感觉高一级的反映形式,它是感觉的综合,是把各种感觉集中在一起并把它们组合起来,形成对对象各方面外部特性的整体的认识。表象是事物感性形象在大脑中的再现,是指曾经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引起感觉的事物在离开人的感官以后,它的感性形象在人的大脑中重新浮现。 理性形式产生于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全体的反映,它包含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的特性。判断是概念的展开,是一种利用概念对事物做出某种判定的认识形式,这种判定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和关系。推理是从事物的联系和关系中由已知合乎规律地推出未知的认识形式,它由判断所构成,是人们获得新知识的重要手段。

2021年“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践与认识

“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践与认识 “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践与认识随着数学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变化,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编写体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实现了观念的更新,特别是将“应用题”转变为“解决问题”。从“应用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不仅是名称上的改变,在内容结构上,也将其拆分到加、减、乘、除等基本的运算之中,在呈现形式上也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巩固学生数学知识技能,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一、使用学具,有助于形成“问题解决”意识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表的《休戚与共——关于数学教育失败向全国作的报告》中指出,数学教学应强调“数学问题解决”,使学生达到能从日常生活中和数学内部找出数学问题;能发展和应用各种策略去解决各种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问题解决”。如,教学“乘法分配律”,可让学生根据学具卡(见教材图)自己提出问题。学生可能提出很多的问题(其中包括推导乘法分配律用到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抽出教学新知所需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发现乘法分配律。这样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

中,掌握了数学知识,同时“数学问题解决”意识得到了强化和培养。 二、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策略 第一,尝试解决、主动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交流意见,以达到全体参与的目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 ___尝试、动手操作、画线段图、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第二,交流算法,优化解决方法。请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在学生完成后,适时 ___交流。特别注意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每种方法中先解决了什么问题,并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方法,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为学生选择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基础。这样加深了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的理解,而且也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样他们就乐于学习数学,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三,确定算法,解决问题。让学生 ___思考,自己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切实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列式算出结果。

1物质和运动的辨证关系

1物质和运动的辨证关系: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6.静止和运动的辨证关系 区别: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联系:静止是绝对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二.哲学原理和方法论 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反对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2、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错误倾向〗: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错误倾向〗: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也是普遍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①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要尊重客观规律。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②按客观规律办事,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③按客观规律办事,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制约或影响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 〖反对错误倾向〗: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数学问题解决的思维策略模式的认识和实践

数学问题解决的思维策略模式的认识和实践 杭州二中 尚 可 [摘要]:在策略层次上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水平的提高是易被忽视或乏力的问题。本文 对解题系统及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和概述,认为思维策略是解 题系统的核心,藉此提出了一个四环节数学问题解决的思维策略模式,并从实践、理论两个 层面上对其内容、结构、涵义及实践要点作了分析论述。 一、问题的提出 策略,字面意为“计谋”,英文的“Strategy"一词可释为策略,也可解释为战略,是指一种总体的行动方针,而非具体方法(战术)。心理学认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若主体所接触的是非标准化了的问题,则就需进行创造性思维,需要一种问题解决的思维策略。因而,策略的产生及其正确性被证实的过程常被认为是创造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对问题解决的策略,心理学家曾提出一些模式,尤其是认知心理学家们通过“河内塔问题”这类极其简单而典型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四种不同的策略,但远未进入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过程的透析。 我国是一个数学解题大国,产生了浩如烟海的数学的奇思妙解、技巧技法。近几年对数学思维模式的研究颇有建树,提出了等价与非等价转化、类比与归纳、移植与杂交以及升格、降格、缩格、更格、分格的五格思维模式,凡此等等,都极大地推动了数学教学的改革。但数学问题解决的思维策略,是指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主体所采取的总体思路,它是数学思想、观点在解决问题时思维决策的选择。它和作为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操作方向、信息处理程序和方式相对稳定的数学思维模式有所相同也有所不同。而且,数学解题是一种复杂的、呈现多种思维特征而且其特征充满各个环节的思维过程。实践中学生急需要的并非是一般的数学思维模式,缺的是具体问题如何设计解题策略的能力,即何时使用何种数学思维模式的能力,所以更需要研究针对中学生实际的、普遍适用的、实用的数学问题解决的思维策略模式。本文对此作一番认识和实践上的探讨,并藉此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四环节数学解题的思维策略模式。 二、思维策略是数学解题系统的核心 解题是—系统工程,可划分为四个模块,由知识、方法(狭义、具体的)、能力(基本能力)、经验等本质因素构成解题基础模块;由兴趣、爱好、态度、习惯、情绪、意志等构成解题的主观状态模块;由时空、环境、工具等约束构成解题的客观条件模块;还有一部分就是思维策略模块,“是什么促使你这样想、这样做的?”,“是怎样想到这个解法的?”等层面的问题都属于思维策略模块。显然,思维策略模块是其核心。光有基础知识,具体方法和经验是不够的,为判断用什么方法、用什么知识必须对问题解剖、识别、加工、组织并创造条件, 即必须具有—定的思维策略水平。 如:设 A 、B ∈(0,π)且cosA+cosB-cos(A-B)=3/2,求A ,B 的值。 误解1 无法求A 、B .sin sin cos )cos (cos cos 1cos 2cos cos 28122241222232222=?=-?=+-++-++-+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作为实践改造的对象,才逐一地成为认识的客体。科学研究的任务、科学工作的课题是由实践的需要提出的,并且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展开。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客观事物只是由于实践的中介才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不仅如此,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想模式,也是来源于实践。实践作为一种客观物质活动,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这种合规律的活动,久而久之,会在人们头脑中积淀下来,形成各种思想模式,如逻辑格式等等。列宁说:“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先人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 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作狭隘的简单化的理解。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但是人的生理素质只是人们进行实践和认识的一种物质条件,并不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本身。它对于形成人们在认识和才能上的差别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 “他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马克思曾引用亚当?斯密的话说明这个问题: 很清楚地看到:‘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远没有我们所设想的那么大,这些十分不同的、看来是使从事各种职业的成年人彼此有所区别的才赋,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所谓人的才能的差别是由分工掘成的,就是由实践的地位、实践的领域及其广度和深度等等造成的,而不是天生的。其次,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具体的主体的生命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身实践,而且理论或认识本身也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所以主体可以也应该通过读书或传授等方式来获取间接经验,这是发展人类认识的必要途径,它的意义充分体现在牛顿的一句名言中:“假若我能比别人嘹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但是间接经验归根到底也是来源于前人或他人的实践,而且人们接受间接经验也要或多或少地以某种直接经验即实践为基础,只有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才能有比较完全的知识。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一方面,实践的发展不断揭示客观世界的越来越多的特性,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另一方面,实践又提供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恩格斯说:“人的智力

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_(2) 2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归根到底是由客观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决定的,同时又取决于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相统一的辩证本性。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是实践发展的思想指导。认识运动是一个有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不断发展,实现认识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具体历史的统一。实践与认识具有辩证的统一的关系,以下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这一关系: 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认识依赖于实践,产生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动力,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实践发展的无止境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无止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生产与实践的需要。人的认识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为了解决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们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取决于人们社会实践的需要和水平,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围绕着各个时代人们社会实践的需要进行的。其次,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人只有在变革事物的实践中,人同客观对象反复相互作用,变革客观事物,人们才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认识其本质和规

律。当然,我们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总归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亲自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就人类知识的总体来说,归根到底还是来源于实践。 其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一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近代的物理学、化学、数学等学科的发展,都是由于实践的需要而推动的。其次,实践在给人们提出新课题的同时,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不断解决这些新的认识课题,推动认识不断向前发展。例如,人的生理器官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但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出望远镜、显微镜、雷达、电脑以及网络等,大大延伸了人的器官。第三,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例如,人类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不断给医学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同时不断提供大量的临床经验供人们研究,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医学不断发展。总之,实践长才干,实践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也就越强。 再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一种认识是否正确,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在主观领域是不能解决的,只有社会实践才是检验认识之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是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主观认识,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一致。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是唯一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因此,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与认识

“实践、认识、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命题,而“认识、实践、认识”的命题,由于 它把人的认识源泉归结为精神,陷入了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这两个命题是对立的。毫无疑问,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但是,这个结论却是笼统的、粗略的,容易使人产生错觉, 甚至可能曲解原意。深入考察人的认识过程,就会发现“认识、实践、认识”的唯心主义性质是有条件的,“实践、认识、实践”也只有从人的认识过程最终意义上说才是唯物辩证的。否则,就可能对这两个命题作绝对化理解,其结果必然陷入机械论。这个辩证唯物主义的命题,至少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去理解才是正确的。第一,这个命题讲 的是人类认识的全过程,也就是说从人类认识能力发展的无限性的意义上来论述的,而不是 笔者认为,人类认识的具体过程的程序,大体上可划分为四段。即“确认问题,选定目 标—搜集解决问题达到目标的感性材料—对感性材料加工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案实施、目标实现。”认识过程结束。人的认识是个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认识什 么、为什么认识它,认识它的意义与应达到的目的是什么,这是认识之前就应该明确的。所 以具体的认识过程必须以确定认识题目与认识目标为起点。认识题目确定之后,为了实现目标,首先进行感性材料的准备。材料搜集可以通过文献资料调查的途径,也可以通过实践的 途径进行。在占有了一定的感性材料之后,对材料进行分析,设计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行方案,并对各方案评估,选择出最佳方案。将最佳方案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问题,实现认识 的目标。在整个认识过程中,`认识、实践、认识’的模式与“实践、认识、实践,的模式 交织在一起,甚至融汇在一起。·显然,把认识的具体过程简单地划分为“认识、实践、认识”或.实践、认识、实践”, 就会把县体过程的复杂性抹掉。 中国文化在实践与认识关系问题上的特点,既是优点,又是缺点,其所以是优点,因为它们拥有部分真理;说 它们是缺点,因为它们有片面性。本文试谈三点看法。 第一,中国文化主张知行合一。而中国文化所说的知行合一,实际上是强调知行合一的实践性,忽视认识本 身。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学习是为了实践,学习就是学习实践,他强调的是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学而优则做。 如此处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在中国形成传统。知行合一说有合理的一面,即包含了实践与认识的统一;但它相对忽视了实践与认识的区分,以实践吞并、淹没了认识,则是片面的。重视实践是优点,但因重视实践而忽视认识,否认认识在人类文化中的相对独立的地位,急功近利,要求任何研究都要立竿见影,轻视系统研究,优点就转化成了缺点,这在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都是有教训的。如,尽管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辉煌,但在中国直到“文化大革命”的几千年历史中没有一门基础学科是中国人建立的。而在国外,在古希腊时代,一些基础学科就已基本建立,在近代更是纷纷建立了基础科学群。又如,认为对实践的价值怎么估计也不会太高的极端实践主义仍大有市场。真理夸大一步就会走向反面,把实践极端化以致否定认识的相对独立地位和不可替代作用,对改革开放是不利的。人的实践活动同动物适应环境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由人的认识来指导的这个认识的科学性愈高,实践成功的可能性愈大,实践的效果也愈大;认识愈深人,愈系统,实践的效益也愈高。因此,决不可以因重实践而轻认识,忽视那些似乎没有实用价值的基础学科的系统研究。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间题,我们应予以恰如其分的论述。我们当然要自觉地使实践与认识统一起来,但统一以二者的区分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点精华:认识的辩证运动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点精华:认识的辩证运动所有漂亮的结果都是在行动中收获的,你不需要很厉害才能开始,但你需要开始,才能变得很厉害。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运动 一、(单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即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单选)感性形式产生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它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 (多选)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单选)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多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的成分。 (多选)在实际工作中,经验论和唯理论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认根源。 (多选)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要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第二,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 二、(单选)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即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单选)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把第一次飞跃获得的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论述)认识的反复性原理。 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先是感性认识,然后上升为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这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完整的认识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常常不是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一次反复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单选)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多选)认识的反复性是由以下原因决定:从客体方面来考察,人的认识必然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从认识主体来考察,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单选)每个时代的人的第一次具体的认识都是有限的,整个人类的认识具有无限性。 (单选)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以上就是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点精华:认识的辩证运动相关内容

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理解与实践

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理解与实践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之一。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下面结合对课程标准的验证和人教版教材的使用,谈一谈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理解与实践。 一、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理解。 数学中的解决问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解决数学学科的问题,二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或其他学科中的实际问题。不管是哪一种问题,都不能等同于“习题”,尤其是不能与“考题”相提并论。我们说的问题,常常是隐含在一定的情境当中,由学生自己提出、求解并作出解释,解决问题的过程应该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对学生的智力提出挑战,不能靠简单的模仿来解决,不一定有标准答案,而且解决它通常需要伴以个人或小组的数学活动。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数学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目前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标准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目标的落实,其教育价值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体现: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展解决问题的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品质,发展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反思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对解决问题的课程目标,标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无论是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学校的学习环境中,还是家庭的日常生活中,都存在着值得研究的数学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提出各种数学问题。 尤其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改变由教师为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传统教学模式,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意识。比如学习了表内乘法,可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提出简单的乘法问题,并能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人教版实验教材在2-6的乘法口诀之后,安排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和根据情境图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并进行解决的练习;在教学过7的乘法口诀之后,安排了有关“倍”概念的教学,以及如何用乘法解决有关倍的实际问题。乘法计算教学与用乘法解决问题教学结合编排,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乘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的机会练习乘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所学习的知识有什么用处,如何用,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