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教师版)汇总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教师版)汇总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教师版)汇总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教师版)汇总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利用工具书梳理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诏、被、兵、阵、私”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乃、为、而、以、及、于、之、其、故、且、因”等虚词的用法。

2.了解几种特殊句式的形式和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4、学会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描写入手,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5、正确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学会历史而辩证地评价人物。

课前预习

一、【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

刘向(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chóu)(梁代以后“校雠”亦称“校勘”)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

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一共三十三篇,按国别分为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战国”作为那段纷纭复杂的历史的名称正是由此书而来。《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生动流畅,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史记》中的《刺客列传》全文五千多字,共写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高渐离六个人,刺客

而其中单是荆轲一个人就用了三千多字,可见荆轲是司马迁这篇作品要表现的核心人物。节选部分主要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叙述了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从准备、实施、到最后失败,事件过程完整。情节围绕一个“刺”字展开,波澜起伏,惊心动魄,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得到了生动的表现。

2、背景介绍: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燕太子丹访得荆轲,即尊为上卿,然后派他到秦国行刺,其目的是要荆轲“劫秦王,使悉返诸侯侵地”,如不成,使“因而刺杀之”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还是毅然前往,当事败后,荆轲身被八创却“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壮烈而死.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3、两位主人公: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轲,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秦始皇,秦孝公的第六世孙,秦庄襄王异人的儿子他出生于赵国,所以又叫赵政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逐步富强起来,前247年,赢政即位为秦王,前238年亲政,从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天下统一全国后,自称皇帝,他通过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建立了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交通道路,统一货币,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重大的举措但始皇以猛治国,法律苛严,终于在他死后激起民变秦始皇多次出巡,前210年7月,秦始皇于沙丘死,时年50岁

4.“春秋四刺客”:当年唐雎当廷怒斥秦王时曾经说:“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战国策·魏策》)

专诸刺王僚

春秋时期吴国人,家住阳山之野,靠为人屠猪维持生计,当时伍子胥隐居于此,其交好。后来,吴公子光欲刺其兄吴王僚,来见伍子胥,请其荐一勇士,伍子胥荐了专诸。为了刺杀吴王僚,专诸于是隐太湖学治鱼三月。藏鱼肠剑于鱼腹,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当时吴王僚之子公子庆忌与其手握兵权的母弟掩余、烛庸均被派出征楚国,因此,公子光谋成王位,即吴王阖闾。

聂政刺韩傀

战国时侠客,魏国轵(今济源东南)人,以任侠著称,为战国时期四大刺客之一。聂政

年青侠义,因除害杀人偕母及姊莹避祸齐地(今山东境),以屠为业。韩大夫严仲子因与韩相侠累(名傀)廷争结仇,潜逃濮阳,闻政侠名,献巨金为其母庆寿,与政结为好友,求其为已报仇。聂政待母亡故守孝三年后,忆及严仲子知遇之恩,独自一人仗剑入朝都阳翟(今禹州),以白虹贯日之势,刺杀侠累于阶上,继而格杀侠累侍卫数十人。因怕连累与自己面貌相似的姊姊荣,遂持剑自破其面,挖眼、剖腹。其姊在韩市寻到弟尸,伏尸痛哭,后撞死在聂政尸前。

要离刺庆忌

春秋时期吴国人,因其折辱壮士丘迮,被推为天下勇士。自吴王僚死后,阖闾立国,公子庆忌逃往艾城,招纳死士,接连邻国,欲待时乘隙,伐吴报仇。公子庆忌骨腾肉飞,走逾奔马,手能接飞鸟,步能格猛兽,矫捷如神,万夫莫敌。因此阖闾日夜忧虑。时伍子胥又荐赢弱体细的勇士要离刺杀庆忌。要离献计残身灭家,取得庆忌信任,终于成功刺杀了庆忌。(典故“壮士断臂”即来源于此) 专诸和要离成就了一代霸主吴王阖闾(春秋五霸之一)。

荊轲刺秦王

战国末期燕赵人,受燕太子丹之托刺杀秦王赢政,功败垂成。他的故事家喻户晓,不必赘言。其友高渐离被后世尊为“乐圣”,高渐离的师傅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韩娥。后高渐离以灌满铅的筑刺杀秦始皇未遂,被施以瞎眼之刑。

5.骆宾王诗:

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诗文助读:

①.燕丹:战国时燕国太子丹②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因而头发直立,把帽子都冲起来了

2.妙题诱思:请你联系本诗的写作背景,分析此时诗人的心境

赏析点拨:因为骆宾王的“讨武檄文”流传天下,所以他被武则天抓进了监牢武则天念其才华而不忍杀之,想让他为朝廷做事,但骆宾王拒绝了,想返回家乡骆宾王非常苦闷:一方面为自己的处境愤愤不平;另一方面想为匡复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业,又要念及武则天的不杀之恩在这种彷徨压抑中,他写出了“易水送人”这首诗这首诗虽然名为“送人”,实际上重点确是借描写燕丹送荆轲变现出今日送人的壮烈情景,抒怀咏志,曲折地表达了诗人苦

闷的心境

二、【文言基础过关】

1、初读课文,注意下列词语的读音

至燕( )南界愿得谒( )之督亢( )地图

皆为戮( )没痛于骨髓( ) 揕( )其胸

偏袒扼腕( ) 切齿拊( )心收盛()樊首

匕( )首血濡( )缕为()装遣荆轲

不敢忤( )视变徵( )之声厚遗( )蒙嘉

图穷匕见( ) 卒( )起不意以药囊提( )轲

被八创()箕踞( )以骂目眩( )良久

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及其本字,并解释其含义。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

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回来。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故振慑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捧着。

秦武阳奉地图匣

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卒,通“猝”,仓促,突然。

卒惶急无以击轲

卒惶急不知所为

9.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10.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11. 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朝廷

3、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语,并解释其古义与今义。

1.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 终已不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3.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5.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

6. 愿大王少假借之古义:宽容,原谅;今义:不是自己的,偷别人的

7. 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

8. 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9. 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还有“故意”之意。

10.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11.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12.持千金之币物古义:礼物今义:钱币。

13.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1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到。

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15.秦王购之金千斤古义: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

后来

指银,文中指铜。今义:特指黄金。

16.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古义:信物;今义:书信

4、请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其含义。

1.进兵北.略地(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2.秦兵旦暮

..渡易水(旦暮:名词作状语,早晚)3.发尽上.指冠(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4.箕.踞以骂曰(箕: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

5.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

6.樊於期乃前.曰(前: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7. 又前.而为歌曰(前: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8.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9.皆白衣冠

...以送之(白衣冠:名词作动词,白衣冠,穿着白色的衣服,

戴着白色的帽子)

10.(秦王)乃朝服

..(朝服:名词用作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11.其人居远.未来(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12.丹不忍以己之私.(私:形容词用作名词,私心)

13.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

14.群臣怪.之(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奇怪)

15.断.其左股(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断)

16.使使以闻.大王(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17.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绝:动词使动用法,使……断了)

5、请解释下列实词的含义。

(1)顾

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动词,回头看)

②荆轲顾笑武阳(动词,回头看)

③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副词,表转折,不过,只是)

④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动词,探望、拜访)

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副词,反而,却)

(2)为

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介词,被)

②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介词,为了)

③嘉为先言于秦王曰(介词,替)

④乃为装遣荆轲(动词,准备)

⑤乃令秦武阳为副(动词,做为)

⑥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动词,发出)

⑦为之奈何(动词,对付,处理)

(3)信

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名词,凭据,信物)

②听其言而信其行(动词,相信)

③言必信,行必果(动词,讲信用)

④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形容词,诚恳,不欺骗)

(4)引

①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动词,举起)

②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动词,指身子向上起)

(5)就

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登上,动词)

②轲自知事不就(动词,成功)

(6)发

①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动词,打开)

②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动词,出发)

③发尽上指冠(名词,头发)

(7)深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形容词,刻毒。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形容词,深刻。

夜深忽梦少年事形容词, ( 时间 ) 久。

桃花潭水深千尺名词,深度。一说,形容词。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深失所望副词,很,十分。

(8)购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9)解

读音一:jiě

动词①剖开,特指解剖动物的肢体例: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②解开,脱去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病梅馆记》)

——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都埋到地里,解掉那些绑缚的棕绳。

③分开例: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促织》)

——那小伙子非常惊骇,急忙把它们分开,使它们停了下来。

④解释,解答

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老师,是靠他来传播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⑤理解

例: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有了疑难问题不向老师请教,那些疑难问题最终也不能理解。

⑥解救,消除

例: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刺秦王》)——如果有这样一句话,既可以解除燕国的灾祸,又可以报您的仇,(您将)怎么样?读音二:xiè动词,缓和,消减例:太后之色少解。(《触龙说赵太后》)

(10)资

持千金之资币物名词,资财、钱物。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名词,资本,依据。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动词,资助。

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名词,费用,物资。

唯是脯资饩牵竭矣名词,通“粢”,谷类总称,粮食。

如姬资之三年动词,为动用法,为……蓄积( 准备) 。

(11)遗,读音一:yí

(1)名词,遗失的东西

例: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晚上不用关门睡觉,路上掉了东西也不会有人捡走(别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2)动词①遗失,丢失。

例: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乐羊子妻》)

——乐羊子曾经在走路时捡到了一块别人丢失的金子。

②遗留

例: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

——这三件事,是我至死留下来的遗憾事。

③舍弃,放弃

例: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小的方面从事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不学,我看不出他的聪明在什么地方。

读音二:wèi

动词,送给,给与

例:是时曹操遗权书。(《赤壁之战》)

——这时曹操给孙权送来书信。

(13)被

被,读音一:bèi

(1)名词,被子

例: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训俭示康》)

——外面很有一些人讥笑您,(说您)就像公孙弘盖布被子一样(做假骗人)。

(2)动词

①覆盖

例: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大雪飘过岭南,覆盖了南越一带好几个州。

②遭受

例: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论积贮疏》)

——世上有灾年和丰年,是自然界的规律,禹、汤这样的贤君也曾遭受过。

(3)介词,表示被动

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

读音二:pī,通“披”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例: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②披散

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史记·屈原列传》)

——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咏诗句。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动词,遭受。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介词,表被动。

被明月兮佩宝璐动词,通“披”,戴。

(14)顾,gù

(1)动词①回头,回头看

例:相如顾召赵御史曰。(《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回头召来赵国的御史说。

②看,视

例: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

——成名看到盛蟋蟀的笼子空了,就(觉得)出不来气说不出话。

③看望,拜访

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三次到我的草房之中看望我。

④关心

例: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子布、元表众人各自关心自己的妻子儿女。

⑤照顾

例: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

——多年来我供养你,你却一点也不肯把我照顾。

⑥顾虑,考虑

例: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

——只想要求得一死,不再考虑利害。

(2)连词①表转折,只,只是

例: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荆轲刺秦王》)

——我每当想到这些,常常痛彻骨髓,只是想不出好的办法来。

②表反问,反而,难道

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人如果要立下志向,难道不如蜀地边远偏僻地方的和尚吗?

(15)诚

①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连词,果真,如果)

②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副词,的确,确实)

6、归纳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而

①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并且,连词,表递进【并列】)

②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并且,连词,表递进)

③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却,连词,表转折)

④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却,连词,表转折/一说为表假设,如果)

⑤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就,或不译,连词,表承接)

⑥图穷而匕首见(就,或不译,连词,表承接)

⑦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因而,连词,表因果)

⑧伏尸而哭(相当于“地”或不译,连词,表修饰)

⑨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同上)

⑩自引而起(同上)

⑾倚柱而笑(同上)

(2)岂

①将军岂有意乎(副词,是否,是不是)

②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副词,表示反问语气,难道)

③岂可得哉(疑问代词,怎么)

(3)以

①以刀试人/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介词,用,拿)

②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介词,用,拿)

③以故荆轲逐秦王(介词,因为)

④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介词,因为)

⑤以次进(介词,按照)

⑥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连词,表目的,来)

⑦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遂拔以击荆轲(连词,表目的,来)

⑧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连词,表目的,来)

⑨箕踞以骂曰(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⑩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4)乃

①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你的)

②乃欲以生劫之(判断动词,是)

③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副词,于是,就)

④乃今得闻教(副词,才)

⑤而今乃以手共搏之(副词,只,仅仅)

(5)之

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代词,您)

②秦王购之金千斤(代词,指樊将军的首级)

③为之奈何(代词,这件事)

④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们)”)

⑤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结构助词,的)

⑥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结构助词,的)

⑦顷之未发(用在时间副词后面,凑足音节,不译)

⑧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7、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特殊句式,省略句请补足省略部分。

1、判断句

(1)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者,……也)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也”表判断)

(3)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者”表判断)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也(“所以……者”,“乃……也”表判断)2、倒装句

(1)状语后置

①见燕使者(于)咸阳宫(应“(于)咸阳宫”见燕使者)

②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应“(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

③给贡职如郡县(即“如郡县给贡职”)

④常痛于骨髓(应“于骨髓常痛”)

⑤嘉为(之)先言于秦王(应“于秦王先言”)

⑥燕王拜送于庭(应“于庭拜送”)

(2)定语后置

①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应“千斤金”和“万家邑”)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应“知其事” 宾客)

③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应“侍(于)殿上群臣”)

④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应“诸执兵(之)郎中”)

(3)宾语前置

①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应“如何”)

3、被动句

①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表被动)

②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表被动)

4、省略句

(1)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省略介词)

(2)皆陈(于)殿下(省略介词)

(3)秦王购之(以)金千斤(省略介词)

(4)人不敢与(之)忤视(省略宾语)

(5)今闻(秦)购将军之首(省略宾语)

(6)吾每念(之),常痛于骨髓(省略宾语“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一事)(7)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词)

(8)荆轲有所待,欲与(之)俱(往)(介词宾语和谓语)

(9)待吾客与(之)俱(往)(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10)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省略宾语)

(11)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省略宾语)

(12)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省略主语)

5、固定句式(凝固结构)

(1)将奈何(奈何:可译为“怎么办”)

(2)岂可得哉(岂……哉:表反问,“怎么……呢”)(3)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有用来……的办法)

(4)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5)然则将军之仇报(然则:既然这样(的话),那么)

(6)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可谓:可以说(是))

(7)荆轲有所待(有所:有……的人 ( 东西 ) 。“所”后常

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

语。)

(8)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9)既已无可奈何(既已:已经,同义复用)

(10)乃遂私见樊於期(乃遂:于是,同义复用)

8、根据注释写出相应的成语。

1、切齿拊心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2、一去不复返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唐崔颢《黄

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

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

4、图穷匕见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5、无可奈何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6、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7、变徵之声语出《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

皆垂泪涕泣。”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徵,古代五声之一,

读zhǐ。

三、整体感知课文,划分结构层次

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可分成6个部分

序幕(“秦将王翦破赵”——“至燕南界”):简介背景,秦军大兵压境,燕国危在旦夕。开端(“太子丹恐惧”——“愿足下更虑之”):太子丹请荆轲商量对策,荆轲提出办法,太子丹又不愿执行。提出行刺秦王,故事开始。

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从准备“信物”到寻制凶器,从配备助手到易水送别,故事一步步向前发展。

高潮(“既至秦”——“被八创”):荆轲廷刺秦王未遂,断左股,被八创。

结局(“轲自知事不就”——“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彻底失败。

尾声(“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秦王被荆轲震慑。

《荆轲刺秦王》的结构:

第一部分(从“秦将王翦破赵”到“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的缘起

燕国危亡之际,太子丹就请荆轲谋策,荆轲想用樊於期的头取悦秦王,以便行刺,太子不忍,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从“荆轲知太子不忍”到“遂发”)行刺的准备

1.荆轲私见樊於期,樊於期慷慨陈辞,毅然自刎。

2.入秦行刺的第一件准备工作:函封樊於期首级。

3.入秦行刺的第二件准备工作,求徐夫人的匕首。

4.入秦行刺第三件准备工作,令秦武阳为副。

5.荆轲迟发缘由。

6.太子丹见荆轲迟迟未发,“疑其改悔”。荆轲怒斥太子丹,告别赴秦。

第三部分(从“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到“终已不顾”)易水送别

1.以“白衣冠”送荆轲,为易水送别,创造悲壮、凄怆的气氛。

2.易水送别,有力地突出了荆轲义无反顾的刚毅性格和英雄气概。

第四部分(从“既至秦”到“秦王目眩良久”)廷刺秦王

1.秦武阳脸色大变,引起秦国群臣的怀疑,荆轲谈笑而饰,足见超人的勇气、胆量和智慧。

2.秦王被逐狼狈不堪,荆轲行刺一无所惧。

3.写在极短的时间内,秦王殿庭上下混乱,秦王惊起拔剑不出,环柱而逃,群臣惊愕,左右呼喊,有动作,有表情,有高呼,有怒骂,组成一幅惊心动魂的场面。

4.身受八处创伤,事败还能“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凛然无畏的性格刻画无遗。

5.荆轲被斩后,威震六国的秦王仍因惊惧而“目眩良久”,紧张慌乱。

课内探究

一、【局部探究】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展现给我们一个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的强大的秦国,秦国的长驱直入给弱小的燕国带来巨大的威胁,可谓是“危在旦夕”这是荆轲刺秦的大背景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是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3、荆轲准备得充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分析:荆轲的准备并不充分,因为他没有等到他的朋友就出发了秦武阳虽然是个勇士,但年龄尚小,这也许为刺秦的失败埋下了伏笔这里太子丹多疑、急功近利;荆轲“怒、叱”反映了荆轲性格中刚烈的一面

4、文中描写了易水辞诀和秦廷行刺这两个场面说说让你印象最深的描写是什么?文章用了哪些方法来进行场面描写?

【以“易水送别”为例】:

(1)、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明确: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这种特殊的颜色表达了送行者和荆轲一行生离死别的情感。

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来表达对高渐离等知己生离死别的悲凉心情,抒发自己的壮烈情怀。

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④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2)“易水诀别”这段文字的音乐描写有着怎样的作用?

明确:音乐描写使荆轲的内心世界得到比较充分的展现,使这一场面更悲壮,情节更感人。荆轲用慷慨悲歌来表达对高渐离等知己生离死别的悲凉心情,抒发自己的壮烈情怀。音乐由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送行的人们也由感动、惜别转为激奋、激励,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

总之,易水辞诀场面的描写烘托了悲壮、凄怆的氛围,有力地突现了荆轲重义轻生的主导性格和英雄气概,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以“廷刺秦王”为例】

(1)、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 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为五层:

计见秦王(10—12自然段)

顾笑武阳(13自然段)

秦廷搏击(14—16自然段)

倚柱笑骂(17自然段)

遇难去世(18自然段)

(2)、探究:这几段文字是如何塑造荆轲这一人物形象的?

明确:a.“年十二”就杀人,“人不敢与忤视”的勇士秦武阳,在关键时刻,竟然“色变振恐”,说明他临阵怯场,非真正勇士,和荆轲在朝廷上的表现一对照,孰怯孰勇,判然分明。这对刻画荆轲的形象起了衬托作用。

b.在秦武阳“色变振恐”的情况下眼看事情就要暴露,在这生变的节骨眼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顾笑武阳”,又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这几句话既掩饰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君臣上下疑窦冰释。再加上一“笑”、一“顾”、一前的动作,表现出荆轲沉着机智、镇定自若的步履神态,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

c.“刺秦”是整个故事的高潮。在这一情节中、,全文的矛盾冲突最为激烈,荆轲这一任务的性格也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中,一方是身佩长剑的强秦的君主及戒备森严的满朝文武,一方则是一人、一匕首,力量的对比悬殊。在同秦王进行的生死搏斗中,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引-起-拔-走-击”,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则“取-奉-发-把-持-逐-提”,双方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

d.荆轲在同秦王的生死较量中,虽身受重伤完全失去了战斗力,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充分显示了荆轲英勇顽强、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和豪迈气概。

e.荆轲被斩以后,秦王“目眩良久”。这是以秦王的虚弱、惊恐,来反衬荆轲的威武壮烈形象。

(3)、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方法:

a.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揕—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b.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c.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二、【综合探究】

1、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速读课文,根据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荆轲虽然没有成功,但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在威严的秦廷中,面对着瑟瑟发抖的助手,面对不可一世的秦王,他的谈笑自若,慷慨赴死能让秦王狼狈不堪,让秦臣惊惶失措,让秦廷的威严不再,更让他的助手自惭形秽……

1、总结人物形象——(忠、义、勇、智……)

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a.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太子也。”

b.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c.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d.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2、陶渊明《咏荆轲》:“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你是否赞同陶说?为什么?

咏荆轲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答案参考】太子丹对荆轲的决心、品质、谋略和性情并无充分了解,双方谈不上“知己”。荆轲要待机而动,太子丹却“疑其有悔改”,予以责难,甚至以先遣秦武阳相逼,太子丹急躁的言行,反映了他的焦虑心情、狭隘心胸,表现出他完全不了解荆轲周密思虑力求全胜的大略。性情刚烈的荆轲无法忍受太子丹的不信任,“怒叱太子”,仓促上路。既然太子丹对荆轲的了解、尊重、信任都十分有限,那么,“君子死知己”这一说法自然难以成立。

荆轲和太子丹的关系,显然不是一种君子之交。从主客关系看,双方各有所需,太子丹需要利用荆轲抑制秦国复仇雪恨,荆轲需要利用太子丹获取声名。历史记载:“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太子丹对荆轲的心性是十分了解的,从这一角度,说他们是同气相求的“知己”也未尝不可。杀手荆轲“提剑出燕京”是为了报达太子丹知遇之恩,荆轲确乎是为“知己”而非为理念而赴死的。

三、【辩论活动】:

对荆轲形象进行评价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持否定论者:北宋苏洵非议荆轲“始速

祸焉”,南宋鲍彪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他们认为荆轲是政治上的败笔,荆轲成就了自己的英雄主义形象,却加速了燕国的灭亡,与最初的战略目的背道而驰但肯定他的人也很多,他们认为荆轲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你认为荆轲是爱国者还是个人英雄主义?

关于荆轲

一、反对者

(一)荆轲历来被人称赞为勇士有一个很直接的表现就在于:秦殿上荆轲不为大势所迫,而12岁就杀人不眨眼的秦武阳却吓得直发抖本人对此没有异议相反的勇士这顶帽子还是给他戴,但只能算是勇士而称不上英雄,大概有这几, 方面原因:

1、他“没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观念,妄想靠他的能力能胁迫秦王立合约,换取燕国弹丸之地的生息繁衍然而,他错了,他只能成为历史车轮的润滑剂,使历史更快发展他的一小义却不敌天下苍生的大仁,试想他如果刺杀成功,群龙无首,祸起萧墙,生灵涂炭在所难免,实乃有勇无谋之辈

2、他太冲动了太子丹的只言片语,就让他匆匆上路,虽然有了名扬千古的易水诀别,可自己喋血秦王宫殿不提,樊於期的人头就一文不值了唉,我真担心荆轲到了黄泉之下如何见樊於期……

3、没有自知之明刺秦者,不是真刺,而是想要秦王立合约,换取一方安宁然而,在他的左腿已断的情况下,他掷出的匕首肯定要刺死秦王的,可是,其“飞刀神功”未到火候,没掷到秦王这其实是他应该考虑到的,但是他没有自知之明,一切都成了空谈如果我是荆轲,一定会在最后几天苦练命中率,就不相信不成功或许他练了,但没练好,这也只能说明他的技术实在是太差了,差还去刺秦,还是不自知又或许是临场发挥不好,那也还是属于没有自知之明的范畴唉!非战之过矣,乃荆轲不智哉!(彩虹)

(二)“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演义》的开篇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夏桀无道,商汤取之;商纣无道,周王取之这是历史发展之根本,社会发展之必然荆轲刺秦王看似英勇,实则只是匹夫之勇,称不上英雄论古今历史,凡称得上英雄者,必有超人的卓识,唐李靖如此,明刘伯温亦是如此他们有一双慧眼,识得英雄而荆轲不行,秦王嬴政是当时叱咤风云的英雄,他识不得,只为燕国的一国之私而弃天下于不顾经历春秋战国,百姓困乏,需要明君或者说是有能力统一天下的人燕太子丹不是这号人物,荆轲也不是,只有秦王才是我想,倘若荆轲那把匕首刺中秦王,他留下的不是英勇,而是一个匹夫所留下的悲哀(梦笔情缘)

(三)荆轲者,莽夫也为己之私而刺杀秦王,终无命回天试想,当初他如果刺杀成功,平定六国,天下归一的雏形不就被就此打破,到时候天下准又是生灵涂炭,战马驰骋,群雄复起他戴着虚伪的勇士面具,披着假仁义的道袍,欺骗了所有人的眼睛揭开面具,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荆轲为了保障自己在燕国的地位,带着政治目的行刺秦王杀手,赤裸裸的杀手,世上多了一个他,就少了一份安宁他称不上是勇士,他只是生活在光环下的一只黑手让我们为世界的和平伸出你我的双手,斩断黑手,消灭杀手!

(四)

荆轲的行为太过鲁莽,他只图太子丹一句催促而愤然上路,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行刺秦王这样的行刺,其结果必是以悲剧收场而就算荆轲等到了他中意的助手,他们的行刺成功,秦王遇刺身亡,最终受苦受难的仍是黎民百姓群雄割据、战火纷争的年代不知还要持续多少年

当时的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国力增强,积累了雄厚的经济与军事基础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荆轲刺杀秦王,虽表现了他的重情重义,有勇有谋,但他没有更深入地为天下着想,是不负责任的

(五)

易水诀别,他意志坚定;刺秦之时,他临危不乱;将死之时,他大义凛然,我认为荆

轲的精神虽然是崇高的,但他的行为是鲁莽的,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在强秦的宫殿内刺秦王,无论成功与否终究是难逃一死荆轲死后,燕国绝非安然无恙,这反而使所向披靡的秦军更加

利不可摧,士气更加高涨,最后加速了燕国的灭亡荆轲的手段是逞一时之快,即使他消了太子丹的耻辱,报了樊将军之仇,换来的却是

国家更快地走向灭亡

而且在当时,秦国由于商鞅变法,成了最强大的国家,荆轲是以卵击石,而且还阻挡了天下的统一,还好他没有成功,因此他的行为实乃不理智的选择

(六)

关于荆轲刺秦王一事,本人持否定态度七国争霸,长年不断的战争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无数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人们渴望和平,渴望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秦王使人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但是荆轲却想把这希望的曙光扼杀掉,这是不可原谅的易水诀别的悲壮,毅然赴死的坚定,那又如何,不过是装腔作势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还妄想逞匹夫之勇荆轲真该哪凉快哪呆着去而且为了他那愚蠢的想法,还搭上两条人命地狱中的亡灵,我估计在那狂饮孟婆汤,只希望

能够忘掉自己傻乎乎的愚昧行为,只叹世间没有后悔药,双双和唱“给我一杯忘情水,换我一生不后悔”哎!荆轲还真是天杀的害人害己啊!还好,荆轲刺秦王没有成功,不过,这也在意料之中,完全没有悬念的要不愤怒的人们一人吐他一口痰,估计就能把他给淹死了

二、支持者

(一)

公元288年,秦将王翦破赵,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此诚燕国危急存亡之秋,燕国百姓生灵涂炭之时

然则此时樊於期献其首级,田光自刎献其醒目,荆轲刺秦王的背上已背负了两条人命易水之滨,荆轲和歌诀别,喋血秦宫,演绎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历史悲剧这是一首英雄的史诗,是一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秦的英雄所谱成的史诗,英雄荆轲以他的平凡生命为他的人生渲染神奇的色彩

有人说:良禽择木而栖,识时务者为俊杰但是若荆轲真的投靠秦王,那就是对樊於期的不仁,对田光的不义,对太子丹的不信,对燕国的不忠,那他的余生将如何度过?

也有人说:荆轲即使刺秦成功,也阻止不了燕国的颠覆,他的刺杀行为是豪无意义的,他这又是何苦呢?但现代人都会说:爱一个人是没有理由的那英雄做他该做的事又需要什么理由呢?他的壮举是值得称颂的,他是在为所有为燕国而牺牲的人而负责,他虽败犹荣,走得无愧于心,至少,他已尽力了!

荆轲,不愧是名:英雄刺客!

(二)

“受任于败兵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荆轲在国家危难之际自愿担任了刺秦的重任刺秦是当时刺杀界中的一筹任务——不成功便成仁荆轲的舍生忘死令当时乃至今日千万人的敬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了燕国的存亡,子民的生死,荆轲将生死置之度外,这种扶弱济困的行为唯荆轲所有尽管人人说这是垂死挣扎,因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秦国统一天下是必然趋势,但若是如此,太子丹为何不直接归顺秦?因为他想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因为荆轲想保住自己的国家,因为子民想安定地生活,所以荆轲才行刺秦王

所以荆轲是英勇的,他以为国为己任;荆轲是感人的,他用血液带动历史的进程

(三)

我觉得荆轲的在国难当前时表现出的那种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精神是可歌可泣的林则徐说过: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而荆轲正是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内涵,才会铤而走险刺杀秦王虽然行动是失败了,但他却给后人树立了榜样: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纵观历史,更有许许多多的人将国家的存亡与个人的生死联系在一起,才有了一个个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