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吴君峰:给房子穿上“隔热服”

吴君峰:给房子穿上“隔热服”

吴君峰:给房子穿上“隔热服”
吴君峰:给房子穿上“隔热服”

吴君峰: 给房子穿上“隔热服”

导语:大家晚上好,欢迎收看《拨浪鼓》,我是婷婷。上溪人吴君峰,由于家境清贫,18岁的时候就一个人出来闯荡,立志要创出一番事业。可事与愿违,他跑过业务,养过牛蛙、办过公司,做过饰品生意,就是没有一样可以让他走向成功,没有一样属于他的事业。那怎样才能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呢?

正当吴君峰在为如何成功而茫然的时候,一则玻璃突然裂了,把行人给砸了的新闻,彻底改变了他。他从此和玻璃膜干上了,建筑膜,隔热膜,防盗膜……他每天都在研究怎么卖膜。那么,这一张小小的玻璃膜能给他带来多大的商机呢?今天的商业故事,我们就来说说,要给房子穿“隔热服”的吴君峰。

1996年,学公共关系学的吴君峰中专毕业了,他在义乌城里找了份跑业务的工作。

同期声:吴君峰

“毕业以后,就到义乌一家广告公司,最开始是做销售,就是说拉广告业务帮公司。”

吴君峰的广告业务做得还不错,每个月能拿到一千多块钱的工资,在1996年的时候,这样的工资待遇,算是不错的了。

同期声:吴君峰

“想法很简单,就是去赚点钱,也没有想的很远大,因为年龄也小在当时,十八岁,主要是想锻炼一下自己,就是说学一些东西,到社会上学一些东西,要不然的话学校学得是理论的东西,很多东西还是要到社会上学,当时也就想做业务,通过做业务结识一些各个方面的人,然后就通过跟他们交流,让自己不断的学习成长。”

主持人:这跑业务的时间一长啊,吴君峰在待人接物方面,就明显老练了许多,在思想意识方面呢,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他觉得,每月一千多块钱的工资拿得太死了,他要创业,赚更多的钱。于是,他就辞职了。可你你想都想不到,一向靠嘴皮子吃饭的吴君峰,竟然养起了牛蛙。这牛蛙可是够娇生惯养的,完全是技术活啊,一个书生能折腾出什么花头经来呢?

题目:试水养牛蛙

同期声:吴君峰

“后来是这样的,后来我们,其实广告公司不做了以后,我们跟另外一个朋友去做,做了个。。。养牛蛙也做过,那个我可以说在我一生中都记忆深刻的,年龄也很小,应该说我那时候差不多也就二十岁的时候,跟另外一个朋友,很要好的一个朋友,我们年龄也相仿,姓施的,施文瑞,我们是当时在广告公司一起做的时候认识的。”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两个毛头小伙放着稳定的收入不要,凑上了几千元钱竟养起了牛蛙。在90年代中后期,牛蛙是餐饮业大小饭店里的头牌菜,需求大、利润高,吴君峰就是看中这个才搞起牛蛙养殖的。

同期声:吴君峰

“当时也是看到个新闻,看到一个报纸上登的新闻,说这个行业挺赚钱的,也能够做大,我们当时也很冲动”

既然前景这么好,那就养吧。吴君峰花了3000元买来了十对种蛙,踏上了牛蛙养殖的道路。

同期声:吴君峰

“做那个事情要挖一些坑,要挖一些洞做一些水池,两个人年纪都很轻,也在那里吃苦受累,但是有时候想想年轻人总要做点什么一样,那时候看到有些人也作这个行业,有些人赚了钱,我们就觉得这个行业也还好,两个人就做了”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在吴君峰的悉心照料下,十对种蛙繁殖得挺快,半年里,

牛蛙数量就繁殖到了五万多只。一个个个头还挺大,再稍微放放就好上市了。殊不知,一场牛蛙的流感不正在逼近。

同期声:吴君峰

“当时基本上每个牛蛙到二两重的时候,可以说再过两个月就可以卖了,那个事情一出,对我们打击也很大,要不然你卖掉最少也可以赚五万块。”

这场号称是牛蛙流感的事件,一天比一天严重,毫无养殖经验的俩小伙,彻底慌神了,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同期声:吴君峰

“我们后来也是去了解了一下,就是很多跟我们做得那些人,它们都得了同样的病,季节性的,就像我们现在的流感差不多,季节性的发的病,我们认识的养殖户,都是同样的病,基本上都倒掉了,那个时间,一个月。死了80%应该说。”

最后,因为无法控制牛蛙死亡,吴君峰的牛蛙养殖路宣告失败。

同期声:吴君峰

“我后来总结出一个失败的东西在哪里呢?就是对行业,你去做这个行业认识不够,没有完全去了解透,其实很多东西你看到的只是一面,另一面东西你没有去发掘,所以我觉得那个失败不是说,可能也是必然的到最后结果是,有时候一件事情做了,可能你失败了,但是你从失败中会体会到一个东西。”

主持人:失败了没关系,爬起来就是了。吴君峰这次的创业,不仅搭进了自己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一屁股的债。无奈之下,他只能再次走上街头找工作,替人打工,积累再次创业的资本。

题目:打工代销为再次创业留资本

同期声:吴君峰

“没养成,没养成之后就等于跌入一个,什么都没了,然后我那时候又出去打工,又去一家网络公司,那时候做网络也挺早的,可以说阿里巴巴马云都是刚刚起步,那时候也是去一家网络公司,网络公司学一些东西,然后,也是做销售方面的,做一些销售业务”

上世纪90年代末期,电脑逐步普及,但是远没有达到一人一机的地步。网站建设、网络营销更是新兴名词,要想在这个方面淘到金元宝,那简直太难了。吴君峰在网络公司呆了半年,因为经营不善,网络公司倒闭了,吴君峰也就只好另谋出路了。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吴君峰上过班,卖过衣服,开过快餐店、办过广告公司,事干了不少,可没有一件如人意的。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永远都不会成功。吴君峰在老婆的劝说下,在兴中饰品专业街上租下了一间店面,做起了饰品配件的生意。

同期声:吴君峰

“我们卖饰品配件,但是我在饰品配件中发觉一个瓶颈,应该说我们起步比有些人晚,但是我卖的产品来说,自己的优势不是特别大,当时做的是代销,厂家生产,我们做中间,这个销售环节,省力是挺省力的,但是总的来说总感觉做不大,就只是赚其中的一部分利润,就是说没有很远大的一个计划跟想法。”

由于世纪初,饰品行业风起云涌,只要与这个行业相关的,多多少少总能赚到钱。行业前景一片光明。对吴君峰来说,虽然入行晚,但是也算是抓住了发展的机遇;虽然赚的是中间差价,但是赚的钱还是不少的。

同期声:吴君峰

“钱是赚了一些,钱是赚了二三十万,但是总的来说也没有多大花头,赚的钱不多,只能够混混日子,小打小闹,我们只是赚了那很小的一部分,后来跟人家比比,在饰品行业,我很难比过别人。”

主持人:按理说,做饰品生意,每年能有个十几万的收入,生活可以过得衣食无忧了,

但是不安分的吴君峰并没有歇着,他又开始了新的一次创业,这一次,他又会捣鼓出什么事来呢?我们接着往下说。

同期声:吴君峰

“在08年的时候,我也经常上网,然后去看看有没有更合适自己发展的行业,然后我就去看,偶尔在一些网上我看到玻璃贴膜这一块行业,一个最主要的是当时在上海一个开福大厦,玻璃爆碎,砸到下面一些行人跟车辆。”

有了牛蛙事件,吴君峰这一次创业并没有急于投入,而是做起了市场调查与分析。

同期声:吴君峰

“我去考察当中,看到就是说我们杭州一家公司做了一个比较大的楼盘项目,可以说这个项目也是对公司来说产生一个很大的经济效益,我觉得也是一个可以赚钱的行业”

市场调查发现,贴膜行业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而且,这膜又是政府支持的节能产业中的一款产品,有了政府的引导,必然会成为发展的潮流。即使这样,这一次吴君峰还是没有下定决心涉足这个行业。而一件亲历之事,促使他退出饰品业,卖起了玻璃膜。

同期声:

“当时我一个朋友,有一次他在推门当中,玻璃爆掉了,就是那个门碎掉了,碎掉以后,门这么大一块玻璃,砸下来,刚好划到他的手,所以说当时也很严重的,在医院里也做了手术,当时我也查了一些新闻,如果说你用贴膜,它就可以避免这些危险性问题的发生”

主持人:就这样,吴君峰开始了卖玻璃膜的创业之路。但是,成功的事业,总不会一帆风顺,虽然吴君峰是跑业务出来的,但是业务的一开始,总是要经受得起上百次的拒绝。

题目,我要给房子穿件隔热服

现场声:

像养这样的解说,创业三年来,吴君峰不知做过多少次。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用这样的事实来证明贴节能膜是有十分有必要。在拒绝中,他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客户——之江大酒店。

同期声:吴君峰

“我在跟他们酒店接触以后,他们董事长亲自跟我谈的,当时可能他很认同,但是他对我们产品有一点怀疑”

一次都没有接触过,谁知道效果如何呢?那是什么让他顺利接到了单子呢?

同期声:吴君峰

“他的办公室有两块大玻璃,我一块贴了膜,一块没贴膜,我大概是十点钟早上去贴好膜,我下午两点钟再去看,然后他们董事长也刚好在办公室,我们就来对比,一下对比,他刚好桌子上放的是报纸,刚好贴过膜这边的报纸基本上是没温度,很凉快的,没贴膜的那个地方报纸已经是很烫很烫的,手摸去都很烫,温度最少达到四十几度的,那个报纸已经被太阳晒的,然后这一感觉以后,他们董事长马上说这个东西确实不错,而且他很主动,说我们把合同签一下,对我来说当时也很兴奋的,毕竟也是我贴膜的第一个工程单子”

其实原理很简单,它是以特殊的聚酯薄膜为基材,在聚酯膜中间用磁控溅射等方法,镀上各种不同的高反射率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涂层,经特殊工艺复合压制成的一种既透光又高隔热的功能性玻璃贴膜,安装到普通玻璃表层,相当于给玻璃穿了件隔热服,起到隔热节能的效果。而这一次的成功,让吴君峰的生意一下子火了起来。

同期声:吴君峰

“对我来说信心就增大了许多,这两年相继我们义乌,像义乌的银都酒店,锦都酒店,还有现在我们将要开始施工的国际大厦,这些基本上有名点的大酒店都跟我们有一个业务关系,所以在工程这块我们比较有优势,跟很多做模的比起来,可能跟我竞争,跟我来说我优势比较大一点”

这一次,吴君峰准备大干一场,他经常出入建筑工地和小区、写字楼,像这样砸玻璃

演练的场景不知干过多少回,就是在这一次次的干活中,产品订单一天一天在增长。但是,他觉得目前大家的观念里,这玻璃膜依然是可有可无的。

同期声:吴君峰

“大家都知道买一个汽车我需要去贴膜,但是都不知道我买一套房子装修完之后要去贴膜,主要是有这样的想法人很少,所以说也限制了这个行业的发展”

即便如此,这一次,吴君峰决定坚持,他觉得节能产品是将来商品发展的必然趋势,他要把这个膜做精做透,作为毕生的事业,一直奋斗。

编后:在结束的采访的时候,吴君峰对我们说,他现在的膜大都还销往写字楼、大酒店,不久的将来,居民家中也一定会出现他的玻璃膜。因为,现在你觉得是花一两千块钱买件隔热服,但是三年这钱就能从电费中省回来,而三年以后,大家就会值了。真的会这样吗?我们拭目以待吧!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再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