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汇率风险案例分析

汇率风险案例分析

汇率风险案例分析
汇率风险案例分析

汇率风险案例分析

来自上海的A公司08年5月通过中国制造网接到的法国客户订单金额高达45万人民币,用欧元结算。因美元在5月份波动较大,而且很多机构都鼓励企业改用欧元结算,当时欧元的汇率还在11.5、11.6左右。可是,到10月份结汇的时候,欧元骤跌,一下跌到8.6,汇率变动让A公司受损不少。

原因:

A公司为了将来进行外汇交易而将本国货币与外币进行兑换,由于将来进行交易时所适用的汇率没有确定,因而存在风险。这是一般企业以外币计价进行贸易交易及非贸易交易时产生的风险,因此也称为“交易结算风险”。总而言之,即为错误地使用计价结算货币而产生的汇率风险。

对策

国际外汇市场复杂多变,这将给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要避免汇兑损失,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为加强汇率风险管理,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增强汇率风险管理技能。企业可以培养和引进懂专业、懂技术、懂工具的财务人员,加大有关信息的投入,使之能够在外部咨询的基础上对汇率做出独立的判断,能够识别风险点并运用有关工具管理风险。

第二,不以事后盈亏论英雄。汇率风险管理无外乎采取措施规避、转移、分散风险,在防止受损的同时也出让了获利的可能性,把未来的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结果,因此事后的盈亏不是评价汇率风险管理的标准。

第三,考虑将汇率风险纳入成本控制。既然汇率的波动现在已经比较频繁了,那不如干脆在核算成本的时候就留有余地,因为在一定的周期内汇率的波动还是有一定的范围的,一般在3%--5%之间,报价时就考虑进去这个区间。

第四,考虑进出口对冲的方式。对于进出口公司既可以从事出口业务也可以从事进口业务,那么就可以利用自己既是买者的身份又是卖者的身份来平衡汇率波动造成的价格差异。

第五,考虑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可以起到与汇率风险基本隔绝的效果,企业要及时了解有关改革和政策的动向,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考虑使用人民币。

汇率风险案例(1)

汇率波动风险防范意识淡漠导致巨额损失 【概要】 我某外贸公司代理国内某客户从比利时进口设备一台,计价货币为比利时法郎。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对方提出延期交货,我方用户表示默认,未做书面合同修改文件。后因比利时法郎升值,我进出口公司不得不比订约时多支出了31万美元。 【案情】 1993年10月,我某进出口公司代理客户进口比利时纺织机械设备一台,合同约定:总价为99,248,比利时法郎;价格条件为FOB 安物卫普;支付方式为100%信用证;最迟装运期为1994年4月25日。 1994年元月,我方开出100%合同金额的不可撤销信用证,信用证有效期为1994年5月5日。(开证日汇率美元对比利时法郎为1:36)。 1994年3月初,卖方提出延期交货请求,我方用户口头同意卖方请求,延期31天交货。我进出口公司对此默认,但未作书面合同修改文件。 3月底,我进出口公司根据用户要求对信用证作了相应修改:最迟装运期改为5月26日,信用证有效期展至1994年6月21日。 时至4月下旬,比利时法郎汇率发生波动,4月25日为1:35(USD/BFR),随后一路上扬。 5月21日货物装运,5月26日卖方交单议付,同日汇率涨为1:32(USD/BFR)。在此期间,我进出口公司多次建议用户作套期保值,并与银行联系做好了相应准备。但用户却一直抱侥幸心理,期望比利时法郎能够下跌。故未接受进出口公司的建议。 卖方交单后,经我方审核无误,单证严格相符,无拒付理由,于是我进出口公司于6 月3日通知银行承付并告用户准备接货,用户却通知银行止付。因该笔货款是开证行贷款,开证时作为押金划入用户的外汇押金帐户。故我进出口公司承付不能兑现。 后议付行及卖方不断向我方催付。7月中旬,卖方派员与我方洽谈。经反复协商我方不得不同意承付了信用证金额,支出美金310余万元。同时我进出口公司根据合同向卖方提出延迟交货罚金要求BFRl,984,(按每7天罚金%合同额计),约合62,000. 00美元(汇率为1:32)。最终卖方仅同意提供价值3万美元的零配件作为补偿。此合同我方直接经济损失约31万美元,我银行及进出口公司的信誉也受到严重损害。 【分析】

案例利用外汇交易规避汇率风险

案例:利用外汇交易规避汇率风险某进出口企业情况如下,该企业进口支付的货币主要有欧元和英镑,而该企业的外汇收入主要以美元为主,该企业在2004年1月签定了一批进口合同约合500万美元左右的非美元(欧元、英镑),那时欧元兑美元汇价在1.1美元,英镑兑美元也在1.5美元,该企业大约还有300万美元的外汇收入,这样该企业存在收入外汇的币种、金额与支付外汇的币种、金额不匹配,收付时间也不一致,而且这种不匹配的情况在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期内依然存在,主要是支付的外汇金额大于收入的外汇金额,收入的货币主要是美元,而支付的货币主要是欧元、英镑等非美元,表明公司有必要采取积极的保值避险措施,对未来可测算的外汇支付(特别是非美元货币的对外支付)锁定汇率风险。该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积极分析当前汇率的走势,如果认为汇率将向有利的方向变化时,可以不必采取任何保值措施,而获得超额的汇率风险收益。但此种方法必须依赖对汇率波动的准确预测,否则将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 2.在签定进出口合同时,事先确定货币汇率,以防范未来资金支付时汇率剥夺的风险。为更好地达到公司保值避险的目标,在签定非美元商务合同或开立非美元远期信用证时,将支付时的汇率提前确定,避免出现到实际支付时,由于市场的即期汇率大幅升值造成汇率风险损失的局面。

3.利用远期合同法,规避汇率风险 该方法,公司在叙做远期外汇买卖时交易当天并没有实际的资金交换,而是在预先确定的到期日才按照交易时已确定的远期汇率完成实际资金交割。买进远期的英镑和欧元,卖出美圆,在交割时,公司可以选择用已收入的美元支付,因为美圆收入小于欧元和英镑的支付,因此不足部分可用人民币即期购买美元完成远期外汇买卖项下的资金交割。另外,公司在进行远期外汇买卖交割美圆时,如果时间不匹配的话,需支付的美元也可考虑用美元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解决,到期后用美元收入归还。与期权法相比,将放弃了汇率如果向有利方向发展所带来的汇率收益。 4.利用外汇期权合同法,规避汇率风险 期权的买方(公司)有权利在能够执行该期权的时间决定是否按期权的协议价和金额买入该货币、卖出美元。一旦期权买方决定执行,则期权的卖方(银行)有义务按协议价卖出该货币。但是公司买入期权后,虽然达到了既能规避汇率朝不利方向变动的风险,又能享有汇率向对公司有利的方向大幅变化时,公司可以选择不执行期权而在即期外汇市场用更好的汇率买入需对外支付的货币。为了享有期权的这种全面性好处,公司必须先行支付一笔期权费,如果期权费用小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收益,期权交易将优于远期交易。

企业防范外汇风险案例汇编

案例一:工行案例:锁定出口收汇待核查帐户中外汇资金汇率风险 A企业是绍兴一家大型纺织品生产企业,产品要紧出口到阿联酋等中东国家,出口结算方式采纳美元前T/T50%+后T/T50%。自2008年7月14日起,企业出口收汇必须执行国家外汇治理局联合商务部和海关总署新公布的《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方法》,出口收汇必须先划入待核查账户,只有通过海关数据的联网核查之后才能够办理结汇或划出资金的手续。由于A企业有大量的美元预收货款,收汇资金进入待核查账户与通过海关联网核查往往有近20天的间隔期,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升值的大背景下,客户的正常美元收汇资金在这几天中承担了市场汇率升值的风险。为此,A企业专门是着急。08年8月初,工行对A企业进行了专门的走访,据了解,A企业在8月-9月期间累计有约150万美元的预收货款,在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的今天,如何规避这部分预收货款的汇率风险成为企业最大的需求。针对A企业的情况,工行重点推举了“汇即通”远期结汇产品。“汇即通”结汇业务是工行推出的针对客户待核查账户美元收汇资金的一款结汇产品。客户与工行签订“汇即通”远期结汇交易托付书,在交易托付书中约定交割金额、交割汇率及交易到期日,其中交割金额不得超过待核查账户的资金余额,交割汇率为客户签约时的市场即期结汇汇率,交易到期日为交易签约日确定的期限为1个月的标准起息日。客户在与工行签订“汇即通”远期结汇交易托付书之后,在交易到期日之前的任一工作日,假如客户待核查账户中的收汇资金通过海关数据的联网核查,客户即可按交易托付书约定的成交汇率与工行进行资金交割。通过沟通,2008年8月12日,

A企业与工行签定“汇即通”远期结汇交易业务协议书,协议约定总成交金额150万美元,交易方式为一个月内择期交易。2008年8月12日,A企业待核查账户收汇150万美元,当天的即期结汇价为6.8522。企业向工行提交“汇即通”远期结汇托付书,约定金额为150万美元,约定交割汇率为6.8522,约定到期日为9月12日。在9月12日之前A企业待核查账户资金通过海关数据联网核查,客户即可按6.8562的价格与工行进行资金交割。8月28日,A企业待核查账户资金通过海关数据联网核查,客户按6.8562的价格与工行进行资金交割。(8月28日的即期结汇价为6.8133)通过叙做“汇即通”远期结汇产品,B企业额外获得收益:150X(6.8562—6.8133)=6.435万元人民币。 7月14日,我国实施了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制度,客户出口收汇资金必须先进入待核查账户并与海关联网核查,这过程往往需要几天的等待时刻,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的大背景下,几天的等待时刻即意味着客户需承担几天因市场汇率波动的损失。“汇即通”远期结售汇产品要紧针对该情况,客户只要在工行办理“汇即通”产品就可享受在一个月内结汇均按收汇当天牌价结汇,完全摆脱了因几天等待而可能遭受汇率损失的困绕,产品较为切合市场需求。 问题一:案例中的A企业面临的要紧问题是什么? 问题二:简要介绍工行的“汇即通”业务。 问题三:“汇即通”为何能够关心A企业规避预收账款的外汇风险(结合案例进行讲明)

(完整版)外汇风险防范 案例

实验三:外汇风险防范 一、实验内容 分析以下案例,写出分析思路与结论。 案例1 (1)利用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业务规避汇率风险 某年9月20日,广东一企业出口一批货物,预计3个月后即12月20日,收入2 000万美元。若银行9月20日开报的3个月远期美元对人民币双边价为8.3649~8.4068,该企业同银行签订了人民币远期结售汇合同。试分析该企业避免外汇汇率风险的结果。而如果12月20日市场汇率变为8.2649~8.3068,若不做远期结售汇,该企业的损益情况又会是怎样? (2)利用期权交易规避汇率风险 一美国制造商购买日本某企业商品,货款为24亿日元,双方约定3个月后以日元支付。如果签订进出口合同时的期权价格为200 000$,协议价格为$1=JP ¥240;同时,3个月的远期汇率为$1=JP¥240。则该美国企业有两种选择:一是用外汇期权交易规避汇率风险;二是用远期外汇交易规避汇率风险。 假设3个月后市场汇率将出现下列三种情况,试分析该美国企业分别采用这两种交易方式在三种情况下的损益情况,并比较这两种交易方式的特点。 日元升值,3个月后现汇汇率为$1=JP¥220; 日元稳定不变,3个月后现汇汇率仍为$1=JP¥240; 日元贬值,3个月后现汇汇率为$1=JP¥260。 案例2 2009年下半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逐渐增大,不少企业已做了相应的准备。但即便如此,汇率依然成为出口企业为之困扰的难题之一。 最近,一服装公司的经理比较头痛:公司准备向美国出口一批服装。双方将在2010年1月1日签订合同,约定以美元支付总额为500万美元的货款,结算日期为2010年7月1日。目前,汇率为1美元兑人民币6.85元。 由于美元一直贬值,公司结汇后的人民币收入可能会明显减少,如何回避美元贬值所导致的外汇风险呢?如果选用避险工具后,美元却升值了,又如何处理呢? 银行介绍,目前的汇率风险回避工具包括远期、掉期、期权、掉期期权以及它们的组合。具体的使用,要看企业使用外汇的实际状况。 结合该服装公司的情况,银行设计了二种方案。 1.用远期外汇交易锁定汇率,即在7月1日以实现约定的价格(1美元兑人民币6.80元)结汇。这样就回避了汇率变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到时候该企业可以用6.80的汇率换回3400万人民币。 2.企业买入一笔看跌美元期权。期权的标的是美元兑人民币,执行价为6.85,期限是6个月,名义本金为500万美元。按照目前报价,看跌期权的期权费是3

汇率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汇率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在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新常态下,涉外经营企业所面临的金融市场风险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调整现有的风险管理策略至关重要。 一、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成因及影响 随着危机影响的逐渐散去,美国经济率先摆脱衰退泥潭,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并进入加速增长的快车道,其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也随之展开。2014年年初美联储开始减少每月购债规模,2015年与2016年各加息一次,2017年加息三次,2018年已加息三次,且大概率将于12月继续加息。 对我国而言,在美元走强的大背景下,虽然也面临一定的资本外流情况,但与2015年至2016年的资本外流高峰期相比,外流压力已显著降低,人民币汇率不具有大幅贬值的基础。 但是,必须正视的是当前我国经济需求端面临更加复杂的内外部形势:从外部来看,贸易摩擦给未来出口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地缘政治风险因素犹存;从内部来看,基建投资增速下行、企业债务风险暴露、民间投资获利尚显不足等显示内生增长动力仍有待增强。

因此,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方向必然需要充分权衡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外部货币政策的适度跟进。可以预测,未来人民币与美元利差逐步缩小的可能性依然较高,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新常态,由此带来的人民币汇率波动性扩大、下行压力增强将对我国涉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二、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日益融入全球市场,我国企业涉外经济活动参与度不断提升,对于汇率风险管理的需求随之增强。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国企业仍面临着相当的困难。 根据中国银行全球市场部对人民币外汇客户的2018年度问卷调查结果,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增大,相当数量的客户表示开展保值业务所面临的问题集中在“看不清市场方向”和“因市场波动导致出现亏损”两个方面。 究其原因,2005年人民币汇改重启至今,在我国由固定汇率制度向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不断改革的过程中,人民币汇率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单边升值。在单边市场环境下,企业逐渐形成惯性思维,普遍倾向于将人民币外汇衍生品看作获利手段而非套保工具。

国际金融规避风险的手段以及案例分析教学提纲

一、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及汇率走势 我国人民币现行汇率制度概括起来说就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指的是汇率生成机制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汇率水平的高低是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的;单一性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每日公布的人民币市场汇价适用于外汇指定银行(中资与外资)进行的所有外汇与人民币的结算与兑换,包括经常项目收支和资本项目收支,适用于中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收支往来;适用于居民与非居民的交往活动。总之是适用于所有交易范围的一切外汇与人民币之间的交易;有管理性主要体现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中央银行设有独立的操作室,当市场波动幅度过大,中央银行要通过吞吐外汇来干预市场,保持汇率稳定;在零售市场上,中央银行规定了银行与客户外汇的买卖差价幅度;而其浮动性则一是表现为中央银行每日公布的人民币市场汇价是浮动的;二是各外汇指定银行制定的挂牌汇价在央行规定的幅度内可自由浮动。 近几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世界经济焦点问题之一,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将影响今后美国与中国关系及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普遍认为人民币币值被低估,指中国操纵汇率已经影响到世界上许多经济体,拖累本已深陷危机的全球经济。美国希望人民币升值,由此可以抑制中国出口,增加美国出口,减少国际收支逆差和降低失业率,推动经济复苏;欧洲诸国则是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分享中国的出口空间,并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但中国则担心人民币升值,将损及出口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因而一直极为审慎地处理人民币汇率问题。 人民币汇率在改革开放以来是不断贬值的,直到2005年才开始有下降的趋势,也就是人民币有升值的趋势,然后分析当时的世界的经济格局可知,当时的美国,日本,俄罗斯,以及欧盟是当时的经济大国,而那时候的中国正是经济的真正崛起的时候,各种贸易出口与进口都是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中国的外币储蓄量有质的飞跃,据统计,中国曾经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最高峰期持有美国四万亿美元。这样通过人民币升值,换一句说就是美元相对于人民币贬值了,这样一来,中国就是外汇储蓄上损失惨重,许多进出口贸易额都大打折扣,再看最近几年,中国在顶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努力发展经济,另一方面,美国大印美元,大肆发展美国国债,这样使美元贬值,迫使人民币升值,在达到这一目的

Z公司汇率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Z公司汇率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中国企业的境外投融资规模及进出口贸易业务稳定而快速地增长,同时我国2005年7月的汇率改革制度及去年8月人民币中间价机制的调整等都进一步加大了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范围,由此而产生的汇率风险成为企业日常风险管理体系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已过去的2015年是国际汇率市场具有里程碑式的一年,国内外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美国结束宽松货币政策,11年来首次加息,汇率重启升值态势,美元指数一度突破100大关,创12年来新高;2015年8月我国央行调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形成当日中间价,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年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贬值约6%,贬值幅度创汇改之最。根据2015年年报显示,A股上市公司中,汇兑损失超过400亿元;2016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继续保持贬值趋势,中间价已跌破6.9,虽然这一轮贬值主要是由美元持续走强影响,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仍相对稳定,但是这对于外贸企业尤其是以进口业务为主的企业而言仍然影响重大。汇率变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润,对于外贸企业尤其如此,应当如何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采取何种措施应对显得迫在眉睫。 本文以国内外相关汇率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为依托,利用笔者所在的Z公司对所属国际航空板块企业并购时涉及到的并购资金汇率风险的管理为案例,折射出目前我国企业面对汇率大幅波动时普遍存在的难点及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本文在论述了选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文献综述后,以汇率风险管理流程为着眼点,先介绍了汇率风险管理内涵,指出汇率风险防范对于外贸企业的日常经营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明确了汇率风险识别衡量、提出管理手段,评价改进的全流程并依据上述内容指出了企业在汇率风险管理中的中长期策略及短期应对措施;接着开始分析Z公司汇率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利用衍生工具等手段进行汇率风险管理的案例。对于案例分析部分,本文首先介绍Z公司的基本情况、案例背景在企业收购过程中面对资金错配的风险采取货币互换这一手段有效规避了汇率风险,并对于Z公司在该案例中的相关处理中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最后,根据目前汇率市场的波动情况,从企业自身角度提出要尽早建立汇率风险管理机制,这样才能在应对汇率大幅波动过程中从容应对;从外部市场的角度也应进一步丰富汇率管理的手段及工具、市场环境的不断优化才能有机会保障企业的相关

汇率风险案例分析

汇率风险案例分析 本节将使用具体案例来说明企业该如何选择风险管理的组合以及使用 风险管理组合的效果。 案例一:使用贸易融资与即远期结售汇的组合优化风险管理方案 交易背景 国内某生产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大部分用于出口,生产所需原材料中 有部分需要进口,而其它成本与费用均在国内产生。企业的财务报告货币为人民币。某年 3 月1日,企业的财务规划显示,3个月后企业将有一笔 100万美元的支出用于生产所需的原 材料进口,6个月后将有500万美元的出口收入,其它美元支出暂无。由于担心美元兑人民 币汇率波动而造成企业的汇兑成本上升, 企业希望对其外汇收支进行汇率风险的管理, 并希 望尽量降低风险管理成本。 根据企业的收支结构,企业既有美元的收入,也有美元的支出,但 时间上不相匹配,并且美元收入的金额远远大于美元支出的金额, 多余的美元需要结汇用于 国内支出,因此企业可以使用掉期来解决外汇收支在时间上不匹配的问题, 而剩余的外汇收 入可以使用远期结汇来锁定结汇汇率。 当然,为了降低风险管理的成本, 企业还可以使用贸 易融资与即远期结售汇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提前收汇、锁定汇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以下计算涉及如下数据: 人民币利率3个月1.71 %, 6个月2.07 %, 美元LIBOR3个月4.92 %, 6个月5.04125 %,客户贸易融资利率 LIBOR+ 50BP,计算结果的 货币单位为百万人民币,负值代表支出。 方案一:100万美元的远期对远期掉期, 400万美元的远期结汇。 0 -1X 7.9696 7.8829 X 4+7.8829 XI 3月1日现金流量 6月1日现金流量 9月1日现金流量 万案 500万美元的6个月出口押汇,100万美元的即期对远期掉期,

国际工程项目合同汇率风险案例分析

国际工程项目合同汇率风险案例分析 中国国际招标网时间:2006.01.16 来源:《国际工程与劳务》2005年11期作者:曹双群在国际承包项目工程结算的实践中,对于多数工期在1年以上的项目,由于施工周期长,工程投资大,项目所在国物价的波动对工程结算会带来较大的影响。为避免承包商或业主在价格波动中遭受损失,减少合同价格偏差,维护双方的正当权益,合同条件中明确规定了物价变化的价格调整条款,并经常采用调值公式法进行动态结算,调值公式一般为: p=p0(a0+a1A/A0+a2B/B0+a3C/C0+a4D/D0) ① P—调值后合同价款或工程实际结算款; P0—合同价款中工程进度款; a0—固定要素,合同支付中不允许调整的部分; a1、a2、a3、a4—合同中规定应调整的有关各项费用; A0、B0、C0、D0—投标截止日期前28天(基准日期)与a1、a2、a3、a4相对应的各项费用基期价格指数或价格; A、B、C、D—工程结算日与a1、a2、a3、a4相对应的各成本要素的现行价格指数或价格。 多数情况下由于工程所在国的物价变化,我们一般认为采用上述调值公式法进行动态结算,工程结算额都应该是调增的。但假如在上述调值公式中加入了汇率变化的因素,中标人又忽略对公式的分析和测算,疏忽公式中的汇率风险,就可能给承包商带来较大的损失。 笔者曾亲身经历过一个项目的“特殊”价格调值公式的实践,承包商遭受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使今后遇到类似的调值公式时,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笔者愿意就上述调值公式应用案例与同行们进行讨论和分析,供大家借鉴和共勉。 案例分析 1、案例概况 某承包商承包南亚某国一个工程的2个合同段,由于竞争激烈,中标价为标底的62%,合同额分别为400万美元和188.6万美元。物价变化采用可调价合同形式,调整的币种为当地币和外币两部分,调整的比例与合同规定比例相一致,即当地币部分占有效进度款的34%,外币部分占有效进度款的66%。调整的范围当地币采用项目所在国城乡物价消费指数和油料物价指数;外币调整包括外籍劳工工资、进口水泥、钢筋、铅丝材料。该项目于1998年1月1日开工,合同工期29个月(包括因业主原因延期的5个月)。 2、调值公式解释和分析 (1)当地币调值公式: LCA=PALEV(0.2+e×LIn/LIo+f×LFn/LFo) ② 式中:LCA(Local Currency Amount)—当地币支付部分价格调值后工程实际结算款;PALEV—可参加调值的有效进度款的当地币部分,即扣除一般项和暂列金额项后的实际完

利用外汇交易防范外汇风险

利用外汇交易防范外汇风险 一、实验内容分析以下案例,写出分析思路与结论。 案例1 (1)利用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业务规避汇率风险 某年9月20日,广东一企业出口一批物资,估量3个月后即12月20 日,收入2 000万美元。若银行9月20日开报的3个月远期美元对人民币双边价为8 3649?8. 4068,该企业同银行签订了人民币远期结售汇合同。试分析该企业幸免外汇汇率风险的结果。而如果12月20日市场汇率变为8. 2649?8. 3068,若不做远期结售汇, 该企业的损益情形又会是如何样? (2)利用期权交易规避汇率风险一美国制造商购买日本某企业商品,货款为24亿日元,双方约定3个月后以日元支付。如果签订进出口合同时的期权价格为200 000$,协议价格为$仁JPY240;同时,3个月的远期汇率为$仁JPY 240。则该美国企业有两种选择:一是用外汇期权交易规避汇率风险;二是用远期外汇交易规避汇率风险。 假设3 个月后市场汇率将显现下列三种情形,试分析该美国企业分别采纳这两种交易方式在三种情形下的损益情形,并比较这两种交易方式的特点。 日元升值,3个月后现汇汇率为$仁JPY220; 日元稳固不变,3个月后现汇汇率仍为$ 1二JPY 240; 日元贬值,3个月后现汇汇率为$仁JPY260。 案例2 由于美元一直贬值,公司结汇后的人民币收入可能会明显减少, 如何回避美元贬值所导致的外汇风险呢?如果选用避险工具后,美元却升值了,又如何处理呢? 结合该服装公司的情形,银行设计了二种方案。 2.企业买入一笔看跌美元期权。期权的标的是美元兑人民币,执行价为

6.85,期限是6 个月,名义本金为500万美元。按照目前报价,看跌期权的期权费是3 万美元。期权到期日,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如果低于6.85就可执行看跌期权,如果高,可视情形舍弃执行期权,执行期权,企业用500 万美元换回来的是3425万元人民币。舍弃或执行所付出的成本:3 万美元的期权费,约折合20.55 万人民币。如果美元兑换人民币价格高于6.85时,企业将部分或全部回收期权费,并有可能猎取美元升值后的额外收益。 咨询题: 试对两种方案作出点评。 案例3 某企业进出口业务外汇风险防范中国某企业的业务涉及进出口交易,该企业进口支付的货币除美元外,要紧还有欧元和英镑,这就存在非美元货币在实际对外支付时,与签订商务合同或开立远期信用证时的成本汇率相比升值的风险。从实际情形看,该企业签订的一批进口合同大差不多上在2002 年年中,那时欧元兑美元汇价在平价下方,英镑兑美元也在1.5 美元左右,而2003年合同执行到需要分批对外支付时,欧元、英镑兑美元已大幅上涨,企业为此蒙受了庞大的由于汇率大幅变动引起的汇率风险缺失。 此外,该企业每个月大约还有100 万美元的外汇收入,但有约合400 万美元左右的非美元(欧元、英镑)对外支付,存在收入外汇的币种、金额与支付外汇的币种、金额不匹配,而且这种不匹配的情形在可预见的以后一段时期内依旧存在,要紧是支付的外汇金额大于收入的外汇金额,而且收入的货币要紧是美元,而支付的货币要紧是欧元、英镑等非美元,表明公司有必要采取主动的保值避险措施,对以后可测算的外汇支付(专门是非美元货币的对外支付)锁定汇率风险。 咨询题: 试分析该企业能够采取什么方法防范汇率风险? 案例4 利用外汇交易防范外汇风险张先生是一家大型跨国贸易公司的财务部经理,每天为公司业务忙的焦头烂额。一天下午,张先生正在看上月的会计报表,

汇率风险案例分析

汇率风险案例分析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汇率风险案例分析来自上海的A公司08年5月通过中国制造网接到的法国客户订单金额高达45万人民币,用欧元结算。因美元在5月份波动较大,而且很多机构都鼓励企业改用欧元结算,当时欧元的汇率还在、左右。可是,到10月份结汇的时候,欧元骤跌,一下跌到,汇率变动让A公司受损不少。 原因: A公司为了将来进行外汇交易而将本国货币与外币进行兑换,由于将来进行交易时所适用的汇率没有确定,因而存在风险。这是一般企业以外币计价进行贸易交易及非贸易交易时产生的风险,因此也称为“交易结算风险”。总而言之,即为错误地使用计价结算货币而产生的汇率风险。 对策 国际外汇市场复杂多变,这将给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要避免汇兑损失,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为加强汇率风险管理,应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增强汇率风险管理技能。企业可以培养和引进懂专业、懂技术、懂工具的财务人员,加大有关信息的投入,使之能够在外部咨询的基础上对汇率做出独立的判断,能够识别风险点并运用有关工具管理风险。 第二,不以事后盈亏论英雄。汇率风险管理无外乎采取措施规避、转移、分散风险,在防止受损的同时也出让了获利的可能性,把未来的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结果,因此事后的盈亏不是评价汇率风险管理的标准。

第三,考虑将汇率风险纳入成本控制。既然汇率的波动现在已经比较频繁了,那不如干脆在核算成本的时候就留有余地,因为在一定的周期内汇率的波动还是有一定的范围的,一般在3%--5%之间,报价时就考虑进去这个区间。 第四,考虑进出口对冲的方式。对于进出口公司既可以从事出口业务也可以从事进口业务,那么就可以利用自己既是买者的身份又是卖者的身份来平衡汇率波动造成的价格差异。 第五,考虑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可以起到与汇率风险基本隔绝的效果,企业要及时了解有关改革和政策的动向,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考虑使用人民币。

汇率风险案例分析

汇率风险案例分析来自上海的A公司08年5月通过中国制造网接到的法国客户订单金额高达45万人民币,用欧元结算。因美元在5月份波动较大,而且很多机构都鼓励企业改用欧元结算,当时欧元的汇率还在、左右。可是,到10月份结汇的时候,欧元骤跌,一下跌到,汇率变动让A公司受损不少。 原因: A公司为了将来进行外汇交易而将本国货币与外币进行兑换,由于将来进行交易时所适用的汇率没有确定,因而存在风险。这是一般企业以外币计价进行贸易交易及非贸易交易时产生的风险,因此也称为“交易结算风险”。总而言之,即为错误地使用计价结算货币而产生的汇率风险。 对策 国际外汇市场复杂多变,这将给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要避免汇兑损失,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为加强汇率风险管理,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增强汇率风险管理技能。企业可以培养和引进懂专业、懂技术、懂工具的财务人员,加大有关信息的投入,使之能够在外部咨询的基础上对汇率做出独立的判断,能够识别风险点并运用有关工具管理风险。 第二,不以事后盈亏论英雄。汇率风险管理无外乎采取措施规避、转移、分散风险,在防止受损的同时也出让了获利的可能性,把未来的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结果,因此事后的盈亏不是评价汇率风险管理的标准。 第三,考虑将汇率风险纳入成本控制。既然汇率的波动现在已经比较频繁了,那不如干脆在核算成本的时候就留有余地,因为在一定的周期内汇率的波动还是有一定的范围的,一般在3%--5%之间,报价时就考虑进去这个区间。 第四,考虑进出口对冲的方式。对于进出口公司既可以从事出口业务也可以从事进口业务,那么就可以利用自己既是买者的身份又是卖者的身份来平衡汇率波动造成的价格差异。 第五,考虑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可以起到与汇率风险基本隔绝的效果,企业要及时了解有关改革和政策的动向,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考虑使用人民币。

进口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组合方案_案例分析

进口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组合方案:案例分析 江征帆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汇率波动既有需付出成本的一面,也有它具有价值、合理利用的一面。通过贸易融资和金融产品的组合运作,企业可利用汇率波动获取收益。在预期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推迟购汇,运用外汇贷款作为一种外汇风险管理方案就应运而生了。下面以进口企业常用的一种汇率风险管理方案为例,探讨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企业和银行双赢的运作模式。 一、理论背景 进口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组合方案,就是以外汇贷款支付货款,同时办理远期购汇,即全额人民币保证金+进口贸易融资+远期购汇组合型方案。企业外汇贷款需支付的成本为美元贷款利率,收益为远期人民币汇率与即期汇率的汇差收益。 远期结售汇业务定价的主要依据是利率平价(Covered Interest Parity)理论。理论上,两种货币的汇差与利差应相互抵补,不存在套利空间。

根据该理论,远期汇率计算公式为: )*1()(//360 365*1T T R R CNY CNY T CNY S F 外币外币外币++*= 其中, T CNY F 外币/表示1单位外币对人民币期限为T 的远期汇率;外币/CNY S 为即期汇率,采用银行每日公布的人民币对外币牌价中的中间价。 T 为远期外汇交易的期限, CNY R 为人民币期限T 的利率,取自中国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回购利率, 外币R 为外币期限T 的利率,取自LIBOR 。 但在实际定价中,由于预期等多方面因素,远期结售汇价格与理论价格会有一定偏差,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套利空间。以2006年5月24日汇率和利率为例,美元一年期LIBOR 为5.41313%,即期汇率为802.3,美元一年期LIBOR 为5.41313%,人民币一年期定期利率为2.25%。按以上远期汇率计算公式,一年期美元/人民币远期汇率为7.78,而当日远期美元/人民币汇率为7.69,这种情况下,就存在套利空间。 二、企业需求和方案实施 以深圳某大型物流企业为例。该企业年进口购付汇超10亿美元。一般情况下,企业用人民币即期购汇T/T 对外支付。但是企业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