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9-18课)中华书局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9-18课)中华书局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9-18课)中华书局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9-18课)中华书局版

第九课、秦始皇建立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必背)

一、秦朝的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秦始皇是我国古代第一个皇帝。

二、秦始皇巩固大统一的措施:

1.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百官之首,协助皇帝管理国家事务)、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三公之下设九卿。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分为36个郡。

意义: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正式成立,从此历代的封建王朝都沿用了这个制度。

2.在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在全国通行秦半两)、统一度、量、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在交通上,车同轨、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加强了对全国的军事控制。

4.在思想文化方面:书同文(统一文字),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中国的文化出现断层现象。

5.在军事上,北击匈奴(秦始皇派蒙恬率30万大军把匈奴赶到大青山以北)、修筑长城(万里长城,西起临兆,东至辽东。万里长城的修建有利于民族的和平,对黄河流域的经济、文化也起到了保护作用)、南征越族、修建灵渠。

三、秦朝的疆域:

四至(东至大海、西至今甘肃西南部和云南北部、南至南海和越南北部、北至长城一带)

第十课、秦朝的速亡和西汉王朝的建立

一、秦朝的灭亡(必背)

1.秦朝只存在了14年,推翻秦朝统治的人是刘邦。

2.秦朝灭亡的原因:秦朝的暴政(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罚)陈涉吴广起义(必背)(大泽乡起义)

起义的根本原因:秦朝的暴政

直接原因:陈胜、吴广戍边误期

起义: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陈建立张楚政权;结果失败。

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二、楚汉之争(必背)

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的战争,称为“楚汉之争”,刘邦取胜的主要原因是善于用人得民心。项羽领导的巨鹿之战(破釜沉舟)对推翻秦朝起决定性作用;最后推翻秦朝的是刘邦。

三、西汉的建立(熟悉)

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定都长安。汉文帝、汉景帝实行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的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汉武帝时,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第十一课、汉武帝的“大一统”

一、汉武帝的改革(必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目的: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内容:

1.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让皇帝身边的侍从人员组成内朝,为决策机构;原来的三公九卿为外朝,为决策机构);

削弱诸侯王权,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使诸侯王国越分越小、势力越来越弱);

2.加强中央的监察权。将全国分为13个州,每州设刺史一人,专门监察本州的主要官吏和豪强地主的不法行为。

3.加强中央的经济权。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废止旧货币,由中央铸造五铢钱,在全国通行。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建议)。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加强了思想统治(注意跟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相联系);在长安设立太学,设五经博士;在地方设官学。

5.经略边疆:卫青、霍去病把匈奴赶到大青山;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二、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熟悉)

目的:第一次是联络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第二次是与西域各国友好交往。

意义: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西域是今新疆以西地区,西汉于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使得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昭君出塞:昭君出塞,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必背)

第十二课、两汉的经济发展和丝绸之路

一、丝绸之路(必背)

1.张骞打开了丝绸之路,班超巩固和保护了丝绸之路

2.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后分为南北两道。

南道,出阳关,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西逾葱岭,可至中亚南部、西亚和地中海东岸,或至南亚。

北道,出玉门关,沿天山南麓西行,西逾葱岭,可至中亚北部。

意义:是东西方交通要道,是我国与欧亚各国人民加强交流、发展友谊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二、两汉经济的发展

汉武帝治理了黄河,提出了力本农的政策;赵过创用了代田法,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东汉王景治理黄河,使黄河800年未改道。杜诗发明了水排,还有人发明了翻车。

第十三课、秦汉的科学技术(必背)

造纸术的发明

1.西汉人民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西汉麻纸)。

2.东汉中期的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了植物纤维纸,又称“蔡侯纸”。

3.意义:纸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为以后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准备了条件,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传入世界各地,也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九章算术》:九章算术,成书东汉时期,标志着我国当进已取得很高的数学成就,并形成比较完整的数学体系。

地动仪: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

医圣张仲景:东汉末年我国古代的医学家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后人整理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伤寒杂病论》系统而完整的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的原则,为后世中医辩证施治奠定了基础。(至今仍是中医典籍)神医华佗:东汉末年的华佗尤其精于外科,并发明一种叫“麻沸散”的麻醉剂,他的这种全身麻醉进行外科手术的方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华佗被后代称之为“外科鼻祖”,民间则称他为神医。华佗还编了一套“五禽戏”,使人增进健康,消除疾病。

第十四课、秦汉的文化艺术(必背)

1.史学两司马:司马迁《史记》、司马光《资治通鉴》

2.《史记》:作者司马迁,是我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之间的3000年的历史,全书分为五个部分:本纪、书、表、世家、列传,开创了记传体通史的先河。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汉书》:是东汉班固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4. 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第十五课、三国鼎立

1.东汉末年分三国

2.史学两司马,南阳一卧龙:卧龙是指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兴汉室。在三顾茅庐中诸葛亮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构想,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了解)

3.黄巾起义:184年,暴发了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军在黄河南北发动了农业大起义。

结果:在平定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了解)

4.官渡之战: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进行大战(史称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结果:曹操大败袁军,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5.赤壁之战:208年,曹操亲率20万大军南下,攻打孙权、刘备企图统一全国。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6.三国鼎立: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自称皇帝,改国号为魏,史称曹魏。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公元222年,孙权在建业称王,国号吴,史称孙吴。三国鼎立形成。

7.三国经济发展(熟悉):

目的:重视发展生产,增强国力,壮大自己力量,一统天下。

A.魏国占据中原地区,土地肥沃,集中力量兴修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恢复发展。

B.蜀地丝织业发达,蜀锦行销天下。

C.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孙权派卫温率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8.西晋的建立:265年,权臣司马炎废曹魏自立,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280年晋军灭孙吴,三国鼎立结束,全国归于统一。(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第十六课、两晋与南朝

1.西晋的短暂统一: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内迁,内迁各族趁西晋混乱,起兵反晋(匈奴人刘渊在汾河流域起兵,建号汉),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亡了西晋。(了解)

2.东晋的建立: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建康,史称东晋。(了解)

3.南朝:宋、齐、梁、陈合称南朝,都城都在建康(今南京,因此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必背)公元420年,东晋权臣刘裕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宋,东晋灭亡。此后相继出现了齐、梁、陈三个朝代。

4.永嘉南渡:西晋末年,北方战乱不堪,北方人口大量向南迁移,史称永嘉南渡。

影响:北方人口的大量迁移,一方面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另一方面给南方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先进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术,开垦了大量的旱地、湖田、兴修水利、推广铁制农具,开发了南方,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为今后的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必背)

第十七课、十六国与南北朝

一、五胡十六国:西晋末年,北方内迁并起兵反晋的主要有匈奴、羯、氐、羌、鲜卑,史称“五胡”;西晋灭亡后这些民族各立政权,重要的有16年国家,史称“五胡十六国”。此时南方为东晋政权。

社会情况:前期相互残杀严重,后期社会安定,相互认同。(必背)

影响:入主中原后,接受了汉族文化(放弃游牧,过定居生活)、生产(学会农业生产技术)和社会习俗(①内迁各族大都仰慕汉族文明;②内迁各族文化习俗也对汉族产生影响;③各族的生产技术和经济相互影响。)(了解)

二、淝水之战: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苻坚时压制打击本民族保守势力,重用汉人王猛为相,学习汉族文化,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兴办学校,强大后统一北方。(了解)

时间:383年,苻坚想一举消灭东晋,统一天下。

双方:前秦、东晋

结果:晋军大败前秦军

影响:前秦统治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

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三、北魏的建立(了解)

公元439年,鲜卑族拓跋部,建立了北魏。

意义: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长达120年的纷乱局面

四、北魏孝文帝改革(必背)

内容:1.整顿吏治、实行均田制、建立农村基础组织

2.迁都洛阳

3.实行汉化:穿汉服、说汉化、改汉姓;通汉婚、用汉制、学汉礼

影响:促进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北方名族的大融合;为以后南北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五、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合称为北朝(必背)

第十八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必背)

1.祖冲之与圆周率:祖冲之是南朝宋时候著名的数学家,他最大的成就:对圆周率的推算,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的人,这个数值的求出比欧洲早1000多年,被称之为祖率。

2.贾思勰是北魏时期著名的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一书。《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系统论述农业生产的专门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郦道元是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著有《水注经》一书。《水注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地理学名著。

4.我国现存最早的实物地图,是发现于甘肃放马滩的战国晚期地图。

第十九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艺术(必背)

1.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发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开始传入我国,东汉时受统治者重视,南北朝时在社会上盛行(洛阳白马寺是我国最早的寺庙),对我国文化发展有深远影响

教义:宣扬因果报应,灵魂不灭,有转世来生,要求人忍受痛苦,禁欲修行修行。(可不背)

2.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创建于东汉中期,宣扬修身养性,炼丹服药,以达到长生不老甚至成仙的目的。

3.东晋的王羲之又称王右军、书圣,代表作为《兰亭序》。《兰亭序》被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

特点: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了解)

4.顾恺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画家,擅长人物画,代表作:《女史箴图》、《洛阳神赋》。

5.陶渊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伟大的诗人,田园诗派的创始人,代表作:《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归去来兮》。

6.石窟艺术: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有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其中乐山大佛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帝后礼佛图”是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雕刻珍品。

2018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早期的人类——北京人 一、元谋人 1、我国最早的人类 2、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3、地点:云南元谋县 4、生产生活: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人与动物最主要的区别的 是能否会使用工具) 二、北京人 1、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 2、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 3、生产生活:能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并且还会长 期保存火;使用简单的语言;过群居生活。 4、北京人的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 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 1、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雷电起火,堆积物高温起火。 2、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内容我们都是怎样认识到的? 通过考古学家考古,对远古人类遗址的残留物或骨化石进行鉴定、分析得到的。 3、人类是由古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 的根本区别。 1 梁程安整理东津一中2017年9月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约6000年 2、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 3、住所: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优点:防风沙,抵挡风雨,可取暖) 4、农业:以粟为主 5、手工业:制造彩陶、纺织、制衣 6、畜牧业:猪、狗等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 2、地点:长江流域,浙江余姚 3、住所:干栏式房屋(优点:防潮通风,防蛇虫鼠疫,防洪水猛兽) 4、农业:以水稻为主的水田农业,以骨耜耕种。 5、手工业:陶器,简单玉器,原始乐器骨哨,象牙雕刻 6、畜牧业:猪、狗、水牛。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发现我国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2、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3、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江流域。 4、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 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5、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 始农业兴起发展的重要标志。 2 梁程安整理东津一中2017年9月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目录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猜想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 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 1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阅读与思考数字 1 与字母 X 的对话 2.2 整式的加减 信息技术应用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 2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阅读与思考“方程”史话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实验与探究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 3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4.1 几何图形 阅读与思考几何学的起源 4.2 直线、射线、线段 阅读与思考长度的测量 4.3 角 4.4 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 4 部分中英文词汇索引

有理数1. 有理数: (1) 凡能写成q (p, q为整数且 p 0) 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正整数、 0、负整数统称整数;p 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 0 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a 不一定是负数, +a 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正有理数正整数正整数正分数整数零 (2) 有理数的分类 :①有理数零②有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负整数 分数 正分数负分数负分数 (3)注意:有理数中, 1、0、 -1 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 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 自然数0 和正整数;a> 0 a 是正数;a< 0 a 是负数; a≥ 0 a 是正数或0 a 是非负数;a≤0 a 是负数或0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 的相反数还是0; (2) 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 a-b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3)相反数的和为0a+b=0 a 、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 0 的绝对值是 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 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a(a0)a(a0) 绝对值可表示为:a0(a0)或 a a (a 0)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a(a0) (3)a a 1a0 ; 1 a 0 ; a a (4) |a| 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 a a ≥ 0;注意: |a| · |b|=|a · b|,. b b 5. 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2)正数永远比0 大,负数永远比 0 小;( 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数轴上 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 - 小数> 0 ,小数 - 大数< 0. 6. 互为倒数:乘积为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 0,那么 a 的倒数是1 ;a 倒数是本身的数是±1;若ab=1 a 、 b 互为倒数;若ab=-1 a 、 b 互为负倒数. 7.有理数加法法则: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中国历史第一册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难点解析】 1、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雷电起火,堆积物高温起火。 2、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内容我们都是怎样认识到的? 通过考古学家考古,对远古人类遗址的残留物或骨化石进行鉴定、分析得到的。 【重点考点】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3、(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还会制作骨针。 4、(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5、人类是由古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6、简答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①.北京人的模样保留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则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②.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石器,山顶洞人则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而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④.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则生活在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里。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知识要点】 [难点解析]

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 河姆渡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作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2、大汶口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 大汶口时期,农耕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财富增多,氏族首领凭借权力拥有较多财富,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人死后,私有财产随葬,企图继续享受生前的富足生活。 [重点考点]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定居)生活。 2、河姆渡居民居于(长江)流域,受湿润气候影响,居民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居于(黄河)流域,属内陆地带,干旱地区,受气候影响,居民多住(半地穴)式房屋。 3、河姆渡居民开始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开始种(粟)。 4、列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贡献(之最)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3)我国是世界上很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 5、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 第3课远古的传说【知识要点] 1、炎黄战蚩尤----涿鹿之战 2、华夏民族的形成 (1)黄帝和炎帝部落结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后人称自已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3、“人文初祖”-----黄帝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相传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乐谱。 4、“禅让”制度---推举部落联盟首领做继承人的做法。 5、夏朝的建立----我国历史第一个王朝(奴隶制王朝) (1)时间:公元前2070年 (2)建立者:禹(从部落联盟首领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 (3)标志: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难点解析} 1、你觉得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尧生活简朴、克已爱人,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与人民同甘共苦、无私奉献。 2、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何区别? 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推举联盟首领的办法,开始于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王位世袭制是指一个家族世世代继承王位或帝位,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制度。它的确立是我国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变革。 [重点考点】 1.炎黄战蚩尤的战役是(涿鹿之战)。 2.(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 3.我国历史第一个王朝是(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者是(禹)。 4.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夏朝的建立). 5.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是(禅让制)。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0的数叫做正数。 1.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是整数,一、正数和负数自然数,有理数。 (不是带“—”号的数都是负数,而是在正数前加“—”的数。) 2.意义:在同一个问题上,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概念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 (有限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注: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零统称为非负 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整数。 ⑵按整数、分数分类: 正有理数正整数正整数 正分数整数0 零有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负整数分数正分数 负分数负分数 1.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对应关系: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是一一对应的。 三、数轴 比较大小: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3.应用 求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在原点的同侧作减法,在原点的两侧作加法。 (注意不带“+”“—”号)

代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相反数。 1.概念(0的相反数是0) 几何:在数轴上,离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相反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a+b=0,即a=-b;反之, 若a+b=0,则a与b互为相反数。 四、相反数 两个符号:符号相同是正数,符号不同是负数。 3.多重符号的化简 多个符号: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符号的化简,看负号的个数,当 “—”号的个数是偶数个时,结果取正号 当“—”号的个数是奇数个时,结果取负号 1.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1;0没有倒数) 五、倒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倒数,则a·b=1;反之,若a·b=1,则a与b互为倒数。 若a与b互为负倒数,则a·b=-1;反之,若a·b= -1则a与b互为负倒数。 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若|a|=|b|,则a=b或a=﹣b)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的绝对值是0 a >0,|a|=a 反之,|a|=a,则a≥0 a = 0,|a|=0 |a|=﹣a,则a≦0 a<0,|a|=‐a 注:非负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非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a (a>0) 的数有2个,他们互为相反数。即±a。 |a|≥0。几个非负数之和等于 0,则每个非负数都等于0。故若|a|+|b|=0,则a=0,b=0 1.数轴比较法: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七、比较大小 2.代数比较法: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转眼间,又一学期过去了。在本学期里,本人担任初一年级历史教学工作。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悉心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希望能通过总结,做到扬长避短,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争取更大的进步。?本册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共四个单元,每单元4—6课不等,共22课。每一课课前有课文提示,它虽然很短,但内容却是这一课学习中最重要的。关于课文的正文,你会发现有宋体字叙述的内容,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黑体字叙述的内容,是我们的阅读内容,是帮助理解宋体字内容的。在课文中还安插了许多有趣的图片和地图,以及那些小框框里的想一想、说一说等,令我们对所学内容更感兴趣,引导我们去思考更多的问题。?通过对本册教材的内容分析,我们发现与以往的教材有很大的不同,这对任课教师来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一个学期的历史教学,我的感触是很深的。?首先谈一下自己认为做的好的方面。 一、注重研究教材。对每一篇课文在上课前都做了深入的研读,并翻查了大量的资料,力求在给学生一杯水的时候自己能够有一桶水,力求把课文上得生动有趣,学生爱听。 二、认真备课。不光是备教材,更是注重备学生。新课标的精神之一就是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这首先就要体现在备课上,根据不同的

个体设计相应的教案。力求做到不光要因材施教,更要因人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去点拨引导。 三、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新课标精神讲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光要以学生为主体,还要尊重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对话。?四、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只要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还要让学生对过去、现在、未来有一个具体的、理性的认识,让他们参与到历史研究中来,培养他们的健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以上四点,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是做到了。只不过在深度与广度方面可能还不够,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与改进。 下面来谈谈本学期自己认为做得不够好的几方面: ?一、上课时有时候会好高骛远,脱离中学历史教育实际,超出了中学生思维水平,这样不仅让学生没听懂本课内容,也对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起到不良影响。?二、信口开河,离题万里。有时候针对一个历史事件一讲就一发不可收拾,虽然学生爱听,但一节课下来教学任务没完成,重点也体现出来。 三、面面俱到,没有重点。上课时生怕会遗漏知识点,眉毛胡子一把捞,这样不仅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对于本课的内容也印象不深。?四、探究与实践课没有积极开展起来,新课标精神中是很重视探究与实践的,但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找借口予以推掉。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 4、生产生活状况采集、狩猎; 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 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三万年; 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3、生产工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 4、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 (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 (2)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 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 (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 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 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 (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

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全) 第一单元复习旨要 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 ①《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 ②《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 ③《散步》作者莫怀戚。 ④《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著作有诗集《新月集》、《飞鸟集》,长篇小说《沙子》、《沉船》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⑤《荷叶》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⑥《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国人,《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注意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和写法。 怦怦(pēng)撒谎(sā)严厉(lì)伤疤(bā)寒颤(zhàn)攥着(zuàn)嫩芽(nèn)分歧(qí)拆散(chāi)霎时(shà)脚踝(huái)匿笑(nì)祷告(dǎo)妄弃(wàng)惊讶(yà)倘若(tǎng)瘫痪(tān)(huàn) 憔悴(qiáo)(cuì) 姊(zǐ)妹 絮絮(xù)叨叨诀别(jvé)粼粼(lín)菡萏(hàn)(dàn )攲(qī)斜 各得其所喜出望外自作主张不可抗拒形影不离 3、课文内容把握。 ①《秋天的怀念》文中双腿残疾的“我”,心理变得极为焦躁不安:憎恨一切美好的事物,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母亲默默地承受着“我”的“暴怒无常”,始终以耐心和微笑安抚“我”心灵的创伤。最终,“我”领悟出“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 ②《羚羊木雕》一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父母之间的一场矛盾。赞扬了孩子们纯洁无私的友情,也含蓄的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为。告诫做父母的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尊重他们纯真的感情。 ③《散步》这篇散文,通过一家三代散步的事,颂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责任感。 ④《金色花》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 ⑤《荷叶》歌颂母爱。 ⑥《咏雪》客观的叙述了谢家子弟在寒雪日咏雪一事的始末,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 ⑦《陈太丘与友期》记叙了元方和来客的对话,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得为人的道理,从而强调了“信”和“理”的重要。 4、文言文重点复习。咏雪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一、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北周外戚杨坚(隋文帝)581年建立隋朝,589年灭陈统一全国,开创“开皇之治”。 2.隋炀帝时:A、开通大运河,中心:洛阳北抵: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B,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C、派人三赴流求 D,隋炀帝在618年被杀,隋朝灭亡。 3.618年,李渊(唐高袓)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4.唐太宗(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唐太宗的“镜子”是魏征。他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为“天可汗”。 5.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6.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后爆发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7.唐朝经济繁荣,农业工具出现:曲辕犁、筒车。手工业有闻名中外的唐三彩。 社会风气开放。 8.唐朝时与吐蕃的交往:A,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唐中宗时,将金城公主嫁给赤德祖赞(尺带珠丹) C、唐穆宗时,结盟,立“唐蕃会盟碑”。 9.唐诗:李白---诗仙杜甫---诗圣白居易----平易近人

10.鉴真6次东渡,双目失明,主持修建唐招提寺,传播中国文化。 11.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天竺,记录成《大唐西域记》 二、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960年,赵匡胤(宋太祖)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开封),他杯酒释兵权,强化中央集权,使宋朝政治出现重文轻武的特点。 2.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政权,有时称“辽“,北宋著名抗辽英雄----杨家将。与宋”澶渊之盟“后保持和平。 3.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政权 4.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大金政权,1125年灭辽, 1127年灭北宋(靖康之耻)。 5.赵构(宋高宗)建立南宋,抗金英雄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兵主力。 6.宋代经济发展,农业上出现了“秧马“,水稻产量居粮食作物首位 7. 北宋时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8.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商业贸易的繁荣。 9.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是“会子”。 10. A、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被尊为“成吉思汗”。 B、1227年,蒙古灭西夏, C、1234年,蒙古灭金。 D、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元朝建立。 E、1276年元灭南宋。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 第一章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 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 正整数 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w w w .x k b o m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 ??<-=>=) 0a (a )0a (0)0a (a a 或 ?? ?≤-≥=) 0() 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隋朝经济的特点:短暂而繁荣) 1 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外戚夺 权) 3 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隋文帝励精图治;隋文帝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隋文 帝提倡节俭。 1 目的:为了增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 时间、人物:605年,隋炀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 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4 长度、地位及规模: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7 开通的作用:大大促动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8 评价大运河: 相关诗句:“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为利也博哉!” ————评价大运河的积极作用:大大促动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评价大运河的消极作用:开凿大运河,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 重的徭役负担。 全面评价大运河作用的是:“尽到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烟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 禹论功不较多。”(积极作用:大大促动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消极作用:开凿大运河,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第二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1 隋朝的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杀死,隋朝灭亡。 2 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是唐高祖 二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 1 治国思想:(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理解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教 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度压榨农民,)“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体现了唐太宗治国思想:民贵君轻 2 治国措施及取得贞观之治的原因: 1)减轻农民负担: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注意节俭,合并州县; 2)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 3)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任用房玄龄、杜如晦,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3 贞观之治的表现:“贞观”年间,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赋役负担减轻,有了安定的生产 和生活环境,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这个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历史上称“贞观之治” 三女皇武则天 1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2 治国措施:武则天时期,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 3 结果: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持续增强 4 评价:称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三课“开元盛世” 一唐玄宗的改革措施及“开元之治”出现的原因: 1 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为宰相 2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梳理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梳理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 170 万年。北京人距今约 70-20 万年,保留猿的特征, 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最早掌握人工取火技能的是——山顶洞人。 3. 华夏之祖

禅让制: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其基本原则是“选贤与能”。 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约公元前 1600 年,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公元前 1046 年,商、周在牧野大战。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1.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3.公元前7 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 成为中原霸主。百年后,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4. 相关成语:一鼓作气、退避三舍、问鼎中原、一鸣惊人、卧薪尝胆 5. 争霸实质: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支配别国的权力,获取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政治经济特权。 6. 争霸影响: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但诸侯国减少,民族交往增多,客观利于国家统一。 1.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2.发生于公元前 260 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 3. 相关成语:围魏救赵、纸上谈兵、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朝秦暮楚、合纵连横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 ???≤-≥=)0()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1单元中国境内人类活动 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3、第一个发现北京头盖化石的是谁?何时? 4、北京人过什么生活?原因?火的用途及意义 5、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地位及意义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2、原始农业的兴起时间?地区?发展变化?重要标志?兴起与发展作用/意义? 3、比较半坡居民与河姆渡居民生产生活异同点?为什么存在差异? 4、中华文明的核心? 5、半坡居民与河姆渡居民过定居生活根本原因? 第3课远古传说 1.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______时期。当时,黄河流域活动者几个较大的部落,如____、___、___等部落。 2.炎黄部落联盟与哪场战争有关?华夏族形成与哪场战争有关? 3.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日后的___族。___和___被尊为中华民族的_____ 4.炎黄联盟的影响?.炎帝、黄帝各有哪些发明? 5.黄帝之后,黄河流域主要有___、____、____等部落。为抵御共同的灾难,三个部落走向联盟,___、____、____依次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6.禅让制实行时期?含义?实质?选才标准?现实意义?(现实意义:要重用贤人,通过民主方式选举人才,选拔人才以德才兼备为标准) 7.大禹治水方法?精神?尊称?.尧舜禹各有哪些贡献? 8.黄帝故里举行拜祖大典有什么现实意义? ①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凝聚力 ②展示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历史底蕴③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 第2单元早期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1.夏商西周朝代的更替 2.夏商西周时期特征?(早期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

3.夏朝的地位及意义?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标志?.夏朝的灿烂文明代表及地点? 4.商朝走向强盛的标志事件?走向衰落的标志事件? 5.商朝盘庚迁殷原因?西周建立者? 6.西周实行什么制度巩固统治?其目的?内容?作用?特点?周天子分哪些人为诸侯?诸侯应尽哪些义务? 7.西周走向衰落的标志事件?西周的贵族等级分别是? 8.夏、商、西周灭亡共同原因?暴君?启示? (共同原因:残暴统治;激化社会矛盾;失去民心等) 9.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都会取得胜利?给我们哪些启示?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1.青铜器发展历程(出现?发展?鼎盛?) ①出现于原始社会后期;②发展于夏朝,种类增多;③灿烂于商朝,商朝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④西周大多用于祭祀,崇尚礼制,青铜器以礼器鼎、簋为主,礼器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2.青铜器用途?功能?.青铜器的礼器类型和数量反映了什么? 4.商周青铜器铸造方法?特点?商朝青铜器典型代表? 6.甲骨文含义?谁发现?记载内容?发现意义(影响)? 7.甲骨文造字方法?甲骨文与汉字关系?甲骨文特点? 8.青铜时代是指夏商西周时代,这个时代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称为青铜文明 9.商周时期出现高度发达青铜文明的原因? ①手工业、农牧业、商业的繁荣奠定了青铜文明的基础。②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1.东周时间?建立者?分为哪两个时期?其时间段?.春秋政治特点? 3.春秋时期经济发展表现?生产力水平提高重要标志? 4.周王室衰微原因?表现?结果? 5.诸侯争霸原因?目的?春秋先后称霸霸主?旗号? 6.春秋首霸是谁?其称霸原因?.春秋争霸影响? 8.识记“晋国”位置 第7课战国时期社会变化 1.战国七雄名称及位置?晋国分为哪三个国家? 2.观察并对比《春秋争霸形势图》与《战国形势图》回答:春秋到战国发生了哪些变化?其发展趋势是什么? 变化:①诸侯国数目减少;②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③匈奴在北方崛起;④各国修筑长城;⑤战争频繁趋势:逐步走向统一 3.战国时期战争特点?著名战役及相关成语、典故?战争结果?对战国兼并战争的评价? 4.商鞅变法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目的?时间?人物?内容?性质?作用(结果)?成功原因?启示?从商鞅身上学到精神?商鞅代表哪个阶级利益? 5.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①变法损害了守旧贵族利益②秦孝公死后失去了政治支柱 6.商鞅变法中 ①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措施(核心内容)?②损害旧贵族利益措施? ③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有利于农业生产措施?) ④加强中央集权,对后世行政管理制度有重大影响的措施?⑤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措施? 7.都江堰修建时间?国家?人物?地点?功能?影响?体现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世界上最早的人类化石发现于非洲。 我国最早的人类化石发现于云南元谋,是元谋人。 我国发现时间最早的人类化石,是北京人。 一、元谋人 1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 万年,发现于云南元谋。 2、在中国境内已发现的早期直立人遗存中,以元谋人化石最为著名。 3、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 4、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特点是什么? 答:原始人类遗址主要分布于江河流域,以及水源充足、植物生长茂盛的地区。这样的自然环境,可以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充足的植物和肉类食物等。 二、北京人 1、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2、在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作用。 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3、距今约71万—23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被称为“北京人”。 4、北京人是全世界最为著名的晚期直立人。 5、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6、北京人的生产方式——采集和狩猎 7、概述北京人的特征? 答:①北京人仍保留猿的一些特质,头骨较宽,眉骨粗大,颧骨高突; ②已经能够直立行走;

③会打制石器;(使用打制石器进行采集和狩猎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 ④使用天然火;(火用来烧烤食物、照明和御寒,还用火驱赶野兽) ⑤过群居生活。(这是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8、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 火可以烧烤、照明、御寒、保护自身安全等,火的使用增强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9.北京人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早(发现时间最早)、多(发现化石遗迹最多)、深(最具代表性,影响深) 三、山顶洞人 1.距今约3万年,在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中发现了”山顶洞人” 遗址。 2.山顶洞人的生活: ①采集、狩猎、捕捉水生动物。 ②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磨制骨针用来连缀兽皮遮蔽身体。 ③佩戴装饰品,已萌生审美意识。 ④能够人工取火。 ⑤过氏族生活。 3.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提分数学七年级上知识清单 第一章 有理数 一.正数和负数 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 正数:比0大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①字母a 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 表示正数时,-a 是负数;当a 表示负数时,-a 是正数;当a 表示0时,-a 仍是0。(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 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 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支出与收入;增加与减少;盈利与亏损;北与南;东与西;涨与跌;增长与降低等等是相对相反量,它们计数: 比原先多了的数,增加增长了的数一般记为正数;相反,比原先少了的数,减少降低了的数一般记为负数。 3.0表示的意义 ⑴0表示“ 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的概念 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2. (1)凡能写成 )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2020

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2020 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2020》,供大家借鉴。 【篇一】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2020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1、从国外引进的农产品 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 2、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3、丝织业的发展 (1)丝织业中心:苏州、南京 (2)丝织业的规模:南京的丝织业到清代已拥有三万多台织机。 4、制瓷业中心:景德镇 5、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1)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北京、南京 (2)明清的商人以山西的晋商和皖南的徽商最为。 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最早出现在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三、“闭关锁国”的政策 1、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1)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为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2)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为抵制国家的领土主权受西方殖民者的侵犯 (4)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闭关锁国”的措施: (1)清初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2)清朝统一后的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前阶段: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

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 后阶段:只开广州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3、“闭关锁国”的影响 (1)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3)限制中外文化交流,妨碍了中国掌握世界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使中国落伍了。 【篇二】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2020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 (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 (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 2、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 (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丝织业“号为冠天下”) 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 3、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 4、造船业的发展(宋朝的造船业成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 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海外贸易的发展

2020人教版初一历史知识点精选总结

2020人教版初一历史知识点精选总结 一、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北周外戚杨坚(隋文帝)581年建立隋朝,589年灭陈统一全国,开创“开皇之治”。 2.隋炀帝时:A、开通大运河,中心:洛阳北抵: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B,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C、派人三赴流求 D,隋炀帝在618年被杀,隋朝灭亡。 3.618年,李渊(唐高袓)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4.唐太宗(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唐太宗的“镜子”是魏征。他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为“天可汗”。 5.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6.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后爆发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7.唐朝经济繁荣,农业工具出现:曲辕犁、筒车。手工业有闻名中外的唐三彩。 社会风气开放。 8.唐朝时与吐蕃的交往:A,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唐中宗时,将金城公主嫁给赤德祖赞(尺带珠丹) C、唐穆宗时,结盟,立“唐蕃会盟碑”。 9.唐诗:李白---诗仙杜甫---诗圣白居易----平易近人 10.鉴真6次东渡,双目失明,主持修建唐招提寺,传播中国文化。 11.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天竺,记录成《大唐西域记》 二、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960年,赵匡胤(宋太祖)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开封),他杯酒释兵权,强化中央集权,使宋朝政治出现重文轻武的特点。 2.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政权,有时称“辽“,北宋著名抗辽英雄----杨家将。与宋”澶渊之盟“后保持和平。 3.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政权 4.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大金政权,1125年灭辽, 1127年灭北宋(靖康之耻)。 5.赵构(宋高宗)建立南宋,抗金英雄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兵主力。 6.宋代经济发展,农业上出现了“秧马“,水稻产量居粮食作物首位 7. 北宋时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