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如何评价一节课

如何评价一节课

如何评价一节课
如何评价一节课

如何评价一节课

一、看教学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是个内涵丰富的范畴,它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具体要求-----

1、普通话:

?一般要求为规范、流畅,

?较高要求为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2、教学语言:

?一般要求是准确、简练,

?较高的要求是生动形象,富有逻辑性。

3、板书:

?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书写与设计。书写的要求是规范、流利;设计的要求是层次分明、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4、知识储备:

?包括两方面,即专业知识储备与相关知识的储备。

?专业知识要求系统而扎实;

?相关知识要求广博而精深。

5、驾驭课堂的能力:

?包含很多的内容,如组织教学的方法,控制课堂的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等。

基本要求是沉着镇定,机动灵活,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基本要求两条,即充分的利用和熟练的使用。

存在问题-----

?普通话:相当比例的教师课堂教学不能使用普通话,从整体来说中学老师不如小学老师,驻城学校的老师强于农村学校的老师,主科老师强于杂科老师,青年教师强于中老年教师,语文老师强于其他学科的老师。

?许多农村学校学生课堂语言方言土语严重,这严重影响了教学语言的规范性,影响了课堂气氛,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学语言:有许多教师的教学语言难以做到准确、简练,连最基本的“讲明白,不出错”远远没有做到。讲话很多而不明其义,讲的什么自己记不着,像是背天书,或者说是象喝醉了就说胡话、甚至可以说是像说梦话,下了课问及某一个问题时,居然自己都不知道讲的什么。?通常是围绕某个问题绕来绕去而不及要害,究其原因,不仅是个语言水平的问题,还反映了备课不够用心,教材理解不够深透的实质。

?板书内容是教师对教学内容高度概括直观再现的过程,是帮助学生记忆、把握学习内容的一种重要手段。

?随便乱写

?一堂课,一堂语文课,一堂语文讲读课黑板上一个字也不写

?板书书写是教师的脸面,是学生模仿的对象,作为教师,务必要重视自己的板书书写。

?书写方面存在问题最多,有些老教师,特别是非语文专业的教师,一堂课下来就在黑板上写了那么几个字,少腿缺胳膊,七歪八扭,倒插笔、错别字司空见惯,以上现象就在青年教师甚至于青年语文教师板书书写中也屡见不鲜。

?关于知识储备。我们听课,看到有些教师知识渊博,研究精深,处理教材真是举重若轻,挥洒自如。其实不尽然。有些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贫乏,浅尝辄止,教学内容展不开,不敢越雷池半步。原因何在?知识水平高低差别使然。

关于驾驭课堂的能力,许多教师由于水平不高。课堂上往往是教师情绪激动而学生无动于衷(幽默不起来),或者是课堂看起来很热闹而实际只有少数学生参与,有时甚至于叫人觉得是老师早导演好的“一台戏”,就是老师提前安排的几个角儿在表演。其他都是观众,甚至于是对牛弹琴市的观众。

?驾驭课堂其实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学问,许多教育家,如魏书生等在这方面有精深的造诣。要靠科学的组织教学的方法,靠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而积累起来的崇高教学威望,靠深刻的思维力度,在只言片语、举手投足之间呼唤起全体学生的高涨的学习积极性。在诸多的组织教学手段之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教师的眼睛。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感到:老师的眼睛看到我了。

?关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现代化设备进入教学领域,充分的利用和熟练的使用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日益成为对教师教学基本功要求的重要内容,学校费尽千方百计配备了多媒体教室,闲置若供实在可惜。

二、看教学思想

?多年来,特别是进入课改以来,大家经常讲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但究竟应当树立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呢,这是大家最为模糊也是比较关心的问题。

?在当前,主要应当树立下述三种思想观念,即素质教育思想、“三为主”教学思想和民主教学观念。

1、素质教育的内涵

?认识上现在已渐趋一致,那就是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志存高远,人格健全,主动学习,富有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2、“三为主”教学思想?内涵历来明确,那就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

3、民主教学思想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首先是师生要相互尊重,教师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其次是要与学生共商学习问题,并讨论解决有关问题;其三是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到应该掌握的东西。教学思想是个说来容易做来难的问题。到学校检查教学工作,年年要谈这个问题,但时至今日,教学观念落后,对相当数量的教师来说,仍然是个首要的问题。老教师观念落后,尚可理解,但许多青年教师观念陈旧落后,不能不令人深思。教学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可列述如下几种:

?一是,不能面向全体学生。

?二是,只抓智育,不管做人。

?三是,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有的教师,眼中只有少数“爱徒”,对于学习困难学生,教学上缺乏兴趣,辅导上缺乏耐心,或者动辄训斥讽刺,或者长期不闻不问。不能面向全体学生。这严重挫伤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地位,是件令人十分伤心和气愤的事情只抓智育,不管做人。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分数考得好,思想品德管不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应当是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可许多教师远远顾及不到这一点。甚至少数教师,在课堂上流露出许多不健康的东西,直接对

学生形成负面影响。有来自国外的反馈信息表明,很多中国的高材生到了国外,还需要重新学习。重新学习最多的,不是英语,不是电脑,而是道德修养,是社会交往能力,是情绪表达方式及独立性和创造性等等。

?要想成才,先学做人,这绝不是一句空话。

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多让学生掌握一点知识当然没错,但是,如果这知识只是靠教师的外力给他灌输进去的,如果学生不是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积极思维而只是被动接受的,只是通过死记硬背反复强化而后掌握的,那么他离开老师将一事无成。?现在,许多教师仍然习惯于独霸课堂,滔滔不绝,不去想法设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做,不但从根本上违背了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而且想取个好的考试分数的眼前目的也未必能够达到。面对现在的考试试题,仅靠死记知识能考怎样?有许多试题,需要经过几个层次的思维递进之后,需要综合多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之后,才能有一个完善的解决,这一点,要引导学生去深入体会。

三、看教学方法

?选用教学方法,基本原则有三条:

?1、要因材施教。

?2、要精讲精练,讲练结合。

?3、要富有变化。

要因材施教这应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学生和教材,就是要根据学生和教材的实际,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有人讲,教学方法是个中性词,无好无坏,有效的就是好方法,这话很有道理。比如说讲授法,就不能简单否定。当学生人数众多,当教学内容艰深,当教学时间紧迫,当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特强,在这样的时候,讲授法或者也能收到显著的效果。

要精讲精练,讲练结合?这方面要注意的问题有三点:

?其一是精讲,要用精练的语言讲到精要处,点拨到要害处。

?其二是精练,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选择练习题目,通过练习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转化为能力。

?其三是讲与练的有机结合,这一点真正做得好的教师为数极少。多数是先讲后练,或者是先讨论后练,基本上讲是讲,练是练,讲与练是两个能够截然分开的教学阶段。而高明的教师却

不是这样,他们往往讲中有练,练中有讲,或者把讲授的内容化成练习的形式,或者是通过讲授激发了练习的兴趣,提高了练习的效率。

要富有变化?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怕单调,再差的教学方法偶尔一用也有新鲜感。如果教法既拙劣又单调,那么教学效果真是可想而知了。听过一位教师的课,教古诗,学习整首诗,都采用一种朗读一句之后让学生逐字去翻译的教学方法,教到后来,学生多数昏昏然不知其所以然了。关于教学方法,最重要的莫过于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而调动学生思维,又莫过于提出有思考价值能提纲挈领的问题,最好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样的问题不需很多,一节课三、四个就足够了。提出问题之后,还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自学思考的时间。这时候,教师的脚步要轻,语言要少,个别辅导声音也要低一些。而后便是展开课堂讨论,让学生回答问题。要让学生充分地讲,要在师生共同的深入辨析中弄清楚问题的实质。

?老师不要老想着还有什么问题没够到,应该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然后,教师还要有所总结,有所归纳,使知识明确化,系统化,给学生一些踏踏实实而绝不似是而非的东西。这以后,还往往辅以练习。当然,提出问题之后的各教学环节,还要因材施教、富有变化、灵活运用才是。好的老师是用50种方法来教一个孩子,不好的老师使用一种方法来教50个孩子。

四、看教材处理

教材处理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那就是理解教材与教学设计。

理解教材?理解教材要把握好两个问题:

?其一,准确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

?其二,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做到既不流于肤浅,又不无限延伸。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考虑好三个问题:

?其一,考虑全程设计,即对从开始的组织教学、从导入语、直到结束语的整个教学过程,要有一个精心的设计。(首尾呼应)

?其二,考虑板块结构,即把几个重点内容作为几个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教学板块来精心设计。(体现集中,各个击破)

?其三,考虑过渡衔接,即精心设计好各教学步骤之间、各重点内容之间的过渡环节。(过渡自然)

?从而,使整个教学设计,张弛有致,自然流畅,似江水奔涌,一浪一浪奔向高潮。教学实施过程中,波澜起伏的流程美,水到渠成的衔接美。当然,达到这样的境界,似乎有点理想化。但是,作为一种理想境界,起码,可以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作为一个严格的要求。

?反思我们的教学现状,教材处理方面存在着太多的问题。?分析起来,主要问题大致如下:?1.吃不透教材。这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展不开,教来教去,只剩下了干干巴巴的几条筋。如果我们说这位教师对教材理解不透,或许他并不服气,他或许讲,不就是讲了一个什么什么问题吗?不就是包括这么几个方面吗?其实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较低年级的教材,看起来确实比较简单,但是相对于这个年级的学生来讲,就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让学生真正掌握它,没有循序渐进,没有由表及里,没有深入辨析,那是办不到的。

2、教学重点偏移。存在这种问题的,多数是青年教师,老教师为数不多。他们往往是浮想联翩,口若悬河,兴致所至,或许从远古谈起。下了很大的气力,其实与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并不相干。

教学思路混乱。有人讲,听优秀琴师弹琴,感觉如同一汪清水。我们听优秀教师上课,感觉也如同一条清澈的溪流。而有些教师上课,那简直就是一盆浆糊,一团乱麻。后语不顾前言,首尾不相照应,说好听一点儿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实际上胡说八道一气,这让学生怎样去学习?

?相对于教学方法而言,教材处理更显重要。倘若内容无足称道,那形式再好又有何用?希望我们的教师务必重视对教材本身的把握和领悟。

五、看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最终还是要看实际效果的。如何评判呢?可以主要看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参与状态如何。

?2.知识掌握情况如何。

?3.能力形成情况如何学生参与状态如何是积极思维呢,还是被动接受;是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呢,还是只有部分学生“表演”。

知识掌握情况如何?要看是否明确,是否系统,是否全面。

能力形成情况如何要看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讲的内容多,不能算高效率,还要看学生究竟掌握了没有。同样,涉及的问题少,也未必就是教学的低效率,如果这几个问题正抓到要害处,又经过充分展开,详加辨析,形成了举一反三的能力。

课堂教学,热热闹闹不能算高效率,如果只是一种肤浅的热烈虚假的繁荣。同样,气氛冷静,也未必是教学的低效率,只要课堂上有力涌动着思维的潜流。总之,教学效率的高下,不看教师教了多少,而要看学生实际学会了多少。

六、看对学生的常规训练对学生的常规训练,是对学生的将来负责,是关系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大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不仅仅是送给我们当老师的一个美名,更重要的是责任,是当一天老师要考虑学生一生的发展的责任。

对小学生的训练——规范

?基本规范

?坐?站?走

?常规学习姿势

?读

?正确?流利?有感情

?说

?语调适中?语句通顺?用词正确

?书

?笔顺?笔画?姿势

?写

?语句通顺?用词准确?想象合理?体现生活积累

七、看学生的学习状态

?一堂精彩有智慧的课有一个很重要的一因素,那就是教师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新型课堂评价这一神奇的杠杆,使教与学真正互动起来,使学生的课堂时光异彩纷呈,使老师的教学艺术生命力四射,使老师教学的生命价值潜移默化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几年、几十年、几代以后得到显现……

1、注意状态

?看学生的目光是否追随着发言者(教师或学生)的一举一动。

?看学生的回答是否针对所问。

?看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

2、参与状态

?是否全员全程参与学习。

?是否积极投入思考或踊跃发言。

?是否兴致勃勃地阅读或讨论。

?是否自觉进行练习(听、说、读写、计算、实验或推理)。

?是否有一些学生参与教(指点帮助别人或标新立异),跃跃欲试或纷纷争相发言。交往状态?看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的合作。

?看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交流时言语是否得体。

?看整个课堂教学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

4、思维状态

?看学生发言、交流时的语言是否流畅、有条理、善于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说明,有较强的引经据典、选词摘句的能力。

?是否善于质疑、提出有价值额问题并展开激烈地争论。

?看学生的回答或见解是否有自己的思想或创意。

5、情绪状态

?是否通过捕捉学生细微表情变化去分析评判。

?在学生个别回答问题时,是能观察其他学生的反应,并使自己的情绪受到影响。

?看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绪。

6、生成状态

?看是否全面投入学习。

?看是否伴有满足、成功、喜悦等体验,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

?看学生能否总结当堂所得,或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八、看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培养学生的评判意识、问题意识、审美意识、表现意识、创优意识、争先意识,已被定为时代最先进的教学思想,课堂评价作为学生成长的催生剂成为了最时尚的教育理念之一。课堂评价的方式最能体现教师接受新课程思想的程度。

1、变独角戏为互动:

?教师给予适当点播、启迪,鼓励学生自评、互评。

意义:

?一是,学生从中受到鼓励,增强信心,明确方向。

?二是,达到自我教育、自我调节、主动发展的目的。

2、变单一评为多元评要领:

要领:

一是,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气质、特点、学习水平,因人、因时、因境而异,作出针对性、艺术性的评价。

二是,评价的语力准确得体、机制巧妙、独特创新。

意义:

一是,利于学生对评价的认同和接受,

二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3、变纵向为横向:

要领:

?一是,考察学生进步与退步的幅度。

?二是,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不对学生求全责备。

意义:

?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和学习行为向高层次迈进。

4、变创优为争先

要领:

?一是,针对差异,给所有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二是,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

意义:

?让学生意识到追求发展是漫无止境的,体验、享受成功喜悦,感受努力钻研、天天向上的成长乐趣。

5、把握及时与延缓的分寸

要领:

对学生正在研讨的问题不宜立即肯定或否定。

意义:

?有利于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去发现、分析、论证。

九、看教师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课堂出彩的催生剂,

教学艺术是形成教师教学风格主要通道。

1、看教学的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所谓教学的科学性就是要看课堂教学是否“真”

所谓教学的艺术性是就要看形象角色是否“美”

是否以科学性作为基础和依据

是否有利于科学实践的发挥、创造和升华。

艺术的形象性:艺术是以形象为依托(教师形象)

艺术的情感性:艺术的力量之所在(课堂生命力)

艺术的独创性:艺术的生命源泉和艺术魅力(教师的教学风格)

艺术的实践性:艺术都是实践的结晶(不断的学习、积累、完善、修正、再创造)依托于师生的和谐共创综合运用各种艺术的表现形式

是在内容与目标规定之下的表现出来的灵活性

体现为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共同参与和互相合作,教学信息的传播与反馈同步进行

2、课堂教学常规艺术

教师的语言艺术

正确的语音、语义,合乎语法逻辑结构的口头语言;用示范性或示意性的动作来表达思想的态势语言;用文字表达的书面语言

a.口头语言

语音----准确、规范

语调----声音高低(响度)

语速----讲话时的速度

节奏----语调高低、语速快慢的变化

b.态势语言

身姿语

手势语

表情语

空间距离语

服饰语

d.书面语言

粉笔字

板画

绘制表格

空间布局

时间掌控

导入新课的艺术

导入新课艺术的核心功能与目标:让学生在一种迫切要求的心态之下开展学习。

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动机——导入新课的艺术要求: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需要;针对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常规主要形式:实验,图画,事例,故事,问题,生动活泼的语言,等等。

教学节奏的调控艺术

教学实施过程中,波澜起伏的流程美,水到渠成的衔接美。

师生互动过程中高潮与过渡,动与静的起伏

教学过程的节奏美

抑:和风细雨,娓娓动听;

扬:铿锵有力,激动人心;

顿:嘎然而止,形成悬念;

挫:进入转折,新的意境。

教学的启发艺术

思维训练: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

启发教学的本质性内涵

不愤不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开其意;

不悱不发: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达其辞。

教学启发艺术实施的关键

问题的设计:“最近发展区”启发的时机:“愤”与“悱”的状态

十、评课应该注意

评课是听课后的一种反思行为,更是一种教科研活动。在评价、研讨过程中思考、交流,哺育、滋养老师在教学中茁壮成长,并形成丰富的教研文化,评课文化。我们老师评课时要注意什么呢?

1.评课前要认真听课,用心记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针对记录梳理好自己的评课材料。

2.评课时要了解授课教师的设计思路,课堂感观,目标达成,问题困惑等教学心路历程,结合自己的观察、记录,完善自己对本节课教学的思考。

3.评课要就课论课,不是给人考核打分,要先说理论或理念,再描述课例,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教学观点,让人信服。

4.评课要实事求是,说真话、心里话,不要尽说优点,好听的,还要说说课堂教学的缺点和不足,如何修改,以便今后找到行进的方向。

5.评课时,要亮出听课者的招数,要挖掘课堂教学的亮点,拓展教学思维,促进教师教学反思。

6.评课时要多角度思考,把自己的感受最深的地方表达出来,切忌面面俱到,面面俱到,往往哪一面也说不透彻。

7.评课时不能吹毛求疵,给授课老师泼冷水,避免暴风骤雨式的指责。

8.评课时,教师提倡教无定法,允许教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能用那些思的标准和条条框

框去束缚教师的教学个性。

9.评课时不能尽说好话,虚无缥缈的恭维一大推。

10.评课时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不同见解、思想,相互摩擦、碰撞,继而启发教师的教学智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1.评课时要边听边思边记,与自己意见一致的,就无需重复发表意见,力争说说别人没有说到的或表述不完整的补充完善。

评课时,评课教师与授课老师之间始终处在平等地位,在充分、自由、坦诚的评议中沟通、协商、交流,目的就是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灵动、丰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