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研究--基于VAR模型实证分析

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研究--基于VAR模型实证分析

分类号密级

U D C 学校代码

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研究

——基于VAR模型实证分析

学院(部、所):财政与经济学院

专业:发展经济学

姓名:陈跃

导师:周文

论文起止时间:2013年5月~2014年3月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云南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和论文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或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发表学位论文;授权学校将学位论文的全文或部分内容编入、提供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循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摘要

摘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实质上是给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提供平台和机会,在新时期,研究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经济增长、财产性收入的内在关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影响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因素有很多,不仅仅局限在财产性收入这唯一的变量上,笔者研究了很多文献,结合当前的国内情况,将城镇化和经济增长纳入到影响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里。

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内容,并进行了相关概念界定,为后面章节做好铺垫。

文章的第二部分是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及笔者评述,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对于收入差距的研究,基本上集中在城乡、行业、区际收入差距,对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研究也不少,但对于集合了城镇化、经济增长、财产性收入等因素的研究较少。

文章的第三部分是基于第二部分的文献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城镇化、经济增长、财产性收入三个因素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其目的在于给第四部分的实证部分提供理论依据。

文章的第四部分是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一个实证过程,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差分解、脉冲响应函数等一系列假设检验过程。其重要结论在于,财产性收入对基尼系数的单位贡献较大,但财产性收入不构成基尼系数的格兰杰原因,因为财产性收入在农民纯收入的构成中较低,正因为如此,适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不会扩大农村内部收入差距,这也是类土地财产性收入均衡性的内在要求。

文章第五部分在前面的规范性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并提出了“财产性贫困”的概念。

关键词: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城镇化;经济增长;财产性收入

Abstract

Propo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unified market elements of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ighth, essentially to farmers to provide a platform to increase property income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new era, studies of rural income gap, economic growth,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perty incomes has far-reaching meaning.

Factors affecting rural income gap has a lot , not just confined to the property income which the only variable , I studied a lot of literature ,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domestic situation , the urbanization and the impact of economic growth into a major rural income gap factors inside .

The first part of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contents of the background , significance , research methods, content, etc. , and the related concepts , to pave the way for the later chapters .

The second part of the article is a review of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author commentary,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for the study of income inequality, largely concentrated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dustry, inter-regional income disparities, the study of rural income gap is not small, but for a collection of urbanization, economic growth, property income and other factors, few studies.

The third part of the article is the second part on the basis of the literature based , focusing on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urbanization , economic growth, property income of the three factors of rural income gap , which aims to improve the empirical section of Part IV theory.

The fourth part of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an empirical process vector auto regression model , conducted a unit root test , counteraction test , Granger causality test , variance decomposition , a series of hypothesis testing procedure pulse function and so on.Its important conclusion is that property income Gini coefficient for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larger units, but does not constitute property income Granger causes the Gini coefficient, because property income less net income of farmers in the

constitution, and as such, appropriate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from property, without expanding rural income gap, which is the type of land property income balance amount of inherent requirement.

The fifth part of the article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normative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propose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nd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property of poverty"

Keywords: rural income gap ; urbanization ; economic growth ; property income

目录

第一章导论 (1)

第一节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

一、选题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4)

第二节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 (5)

一、相关概念界定 (5)

二、研究内容 (8)

第三节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9)

一、研究方法 (9)

二、研究思路 (10)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评述 (12)

第一节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

一、城乡收入差距 (12)

二、区际收入差距 (13)

三、行业收入差距 (15)

四、农村内部收入差距 (17)

第二节对以往研究文献的评述 (18)

第三章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第一节城镇化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 (21)

第二节财产性收入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 (23)

第三节经济增长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 (24)

第四章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27)

第一节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说明 (27)

第二节VAR模型的建立与相关分析 (28)

一、进行单位根检验 (28)

二、Johansen协整检验 (29)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30)

四、脉冲响应函数 (32)

五、方差分解 (34)

第五章结论与对策建议 (36)

第一节结论 (36)

第二节政策建议 (37)

参考文献 (41)

致谢 (45)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46)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各项改造完成以后,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国家把大部分的财力和物力都集中到工业部门,社会主义经济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复苏并发展起来。但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计划经济内部所包含的各种矛盾逐渐凸显,分配领域就是之一。经济体制决定分配体制,对于这个阶段的收入分配,张维迎(2008)认为有两个特点,一是以追求经济的高积累和收入的平等分配为主要目标;二是政府控制所有的分配杠杆直接进入初次分配,没有市场,更没有要素价格。①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的农村人均纯收入仅为133.6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也仅为343.4元。这个时期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虽然有效地减少了收入差距,但是由于经济总体水平过低,人民生活还是十分贫困的,张维迎对此还提出,“任何一个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收入的分配制度,也就是说,社会成员以什么样的方式获得收入和财富。因为收入和财富总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所以收入分配制度实质上也是一个激励制度,创造社会财富的制度”。②在平均主义的理念和观念下,当时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束缚,有效激励的机制尚未建立,导致整个社会经济长期处于僵化的阶段。因此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主导的国民分配机制,在收入分配领域表现出来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因此,计划经济时期的分配体制亟待调整和改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得以确立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邓小平1992年的南巡讲话,实际上是我国市场化改革正式拉开帷幕。随着平均主义的分配机制被打破以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按劳分配”原则也在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将“按要素分配”正式列入收入分配的制度中,“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①张维迎.市场化改革与收入差距[J].资本市场.2008(03).

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③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一新提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讨论较多的还是提高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问题,对广大农民的财产性收入问题还很少涉及。然而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提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④对于农民如何分享改革成果或者更多更公平的改革成果。中共中央进一步提出:“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⑤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暗含的是土地作为农民具有自然因素优势的生产要素而将获得更多的收益。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土地可以看作农民的一种“财产”,虽然没有法律意义上的产权,但使用权的转让同样可以获得收益,在法律上却体现了一种财产处置权利关系。实质上是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性收入的权利,拥有更多获得财产性收入的机会,其目的在于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同时也是推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在要求。2014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新型城镇化规划,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政府一方面通过城镇化来推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城镇化让失地农民获得更多可持续性、均衡性的财产性收入。当然这一过程必须要改革传统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其中土地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

在农民纯收入的构成中除了财产性收入外,还有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转移性收入。然而在现阶段收入分配领域,城镇居民按照要素所获得的财产性收入较多,而农村居民所获得的财产性收入较少,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作为总收入的构成部分,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另一方面,按劳分配和按照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社会成员的一种平等权利,而要素在社会财富创造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存在,能否让土地或者类土地性要素也能够给农民带来可持续性、均衡性收入,值得关注和研究。长期

③参阅: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公报.

④参阅: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使得农村要素的流动没有完全而充分地按照市场要求得到配置,从而农民内部因为城镇化、经济增长、财产性收入不均衡带来收入差距。城镇化的推进如果不考虑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可获得性、持续性和均衡性,那么农村的内部收入差距或许会持续扩大,这种判断在很多学者的研究中已经得到验证。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见表1-1,我们可以看出,农民人均纯收人由1993年的921.6元增长到2011年的6977.3元,增长幅度达到6.67倍,其中,工资性收入由1993年的21.1%上升到2011年的42.5%;家庭经营纯收入由1993年的73.6%下降到2011年的46.2%;财产性收入由1993年的的0.8%上升到2011年的3.3%;转移性收入由1993年的4.5%上升到2011年的8.1%。

通过以上数据和定性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第一,农民人均纯收人稳定增长,且增长幅度较大;第二,农民人均纯收人结构呈现逐渐改变的态势,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都有所增加,家庭经营性纯收入下降较为明显,但家庭经营性纯收入仍然是农村居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第三,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虽然都有所增加,但在整个收入结构中所占比重相对于其它类型收入仍然偏小,这也正说明,在国家财政拨款增长有限的条件下,在未来经济增长及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对于农民增收问题,农民财产性收入在理论上有提升空间,但由于城镇化发展的非均衡性,以至于财产性收入的非均衡性增长可能扩大农村内部收入差距。

表1-1 1993-2011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人构成单位:元/人

年份纯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1993 921.6 194.5 678.5 7 41.6

1994 1221 263 881.9 28.6 47.6

1995 1577.7 353.7 1125.8 41 57.3

1996 1926.1 450.8 1362.5 42.6 70.2

1997 2090.1 514.6 1472.7 23.6 79.3

1998 2162 573.6 1466 30.4 92

1999 2210.3 630.3 1448.4 31.6 100.2 2000 2253.4 702.3 1427.3 45 78.8

2001 2366.4 771.9 1459.6 47 87.9 2002 2475.6 840.2 1486.5 50.7 98.2 2003 2622.2 918.4 1541.3 65.8 96.8 2004 2936.4 998.5 1745.8 76.6 115.5 2005 3254.9 1174.5 1844.5 88.5 147.4 2006 3587 1374.8 1931 100.5 180.8 2007 4140.4 1596.2 2193.7 128.2 222.3 2008 4760.6 1853.7 2435.6 148.1 323.2 2009 5153.2 2061.3 2526.8 167.2 397.9 2010 5919 2431.1 2832.8 202.2 452.9 2011 6977.3 2963.4 3222 228.6 563.3 数据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1》

二、研究意义

当前我国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的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财产性收入属于多种分配形式的一种收入形式;提出财产性收入的问题,扩展了“多种分配形式”的内涵和强调了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增长趋于稳态水平,农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纯收入、转移性收入上升的空间有限,研究农民如何获得更多财产性收入的命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总收入,而且可以增加消费扩大内需,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当然,由于传统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如果全体农民不能均衡化、可持续性获得财产性收入,必然又因为财产性收入的非均衡性导致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因此,财产性收入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但过高的财产性收入容易引起经济泡沫,财产性收入的非均衡和非持续性又容易引起农村内部收入差距。

农民能够普遍性地以类土地性财产获得可持续性、均衡化的收入,其实质是让全体农民都能来分享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的成果。因此,十八大届三中全会充分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造福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学发展理念,是党和国家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众所周知,社会主义社会的本

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和谐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研究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不是回归计划经济时期的“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而是研究什么因素导致了农民内部收入差距,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将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缩小。本文站在城镇化、经济增长、财产性收入的视角下研究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一方面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农村内部收入差距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也为政府部门进一步进行收入分配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第二节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用一个地区的常住城镇人口占该地总人口的比重作为城镇化水平的标准,简称城镇化率。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2013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3.7%。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目前的城镇化过程表现的过分简单,即土地的城镇化,而城镇化的实质内涵应该是人的城镇化过程,2014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新型城镇化规划,其本质要求是保障人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各项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城镇化的过程其实也是伴随着农民收入增加的过程,而财产性收入是容易忽视而又不能忽视的收入来源。

(二)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对于农民来说,财产性收入无非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不动产(主要是土地)使用权转让或者租赁所获得的收入;二是储蓄性积累所获得的利息收入。阮锐钊(2011)通过研究指出,农民财产性收入归为金融资

产收益、房屋出租收益、土地流转收益。⑥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假定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主要来自土地流转和房屋出租收入,简称“类土地财产性收入”,本文所强调的财产性收入并非是因为征地而获得的一次性补偿,而是指补偿的均衡性(非平均主义)和可持续性。土地流转收益低,流转方式单一,这是不争的事实,扩大农民财产性收入,土地流转方式创新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三)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经济体系生产内部成员生活所需要商品与劳务潜在生产力的扩大(亦即生产可能曲线向外扩张)。生产力的增长主要决定于一个国家自然资源禀赋、实质资本数量累积与质量提升、人力资本累积、技术水平提升以及制度环境改善。经济增长可以通过粗放的方式求得经济一时的增长,而造成负的外部性,经济增长也可以通过集约化的方式达到增长的目的,也可以称为经济发展。因此,经济增长不仅包括外延式增长还包括内涵式增长。其衡量标准主要用一国一年的内的国内生产总值相比上一年的增长率来表示。本文把经济增长作为一个重要概念阐述,主要用意是想说明,经济增长的过程一方面是财富增加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财富非均衡的过程,即收入差距扩大的过程。

(四)农民内部收入差距

本文所论证的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并非是城市和乡村的收入对比,而是指经济增长的和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城镇化水平的参差不齐以及财产性收入的非均衡性所引起的农村内部的收入不均衡现象,在此我们也可以把财产性收入的非均衡性在一定程度上看作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非均衡性与城镇化发展参差不齐的结果。衡量收入差距的标准是基尼系数,因此,衡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可以用农村基尼系数来表示。由于财产性收入还包含其它因素,因此,在接下来的模型构建当中,笔者将财产性收入当作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一个解释变量因子,选取农村基尼系数作为被解释变量。

(五)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美国统计学家M.O.洛伦兹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其目的在于研究国民如何分配国民收入的问题,他一国的人口根据不同的收入水平从高到低排列,然后分别考察收入最高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和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构建坐标系,横轴表示人口百分比,纵轴代表收入百分比,他将累计收入百分比和累计人口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主要用来研究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的财富分配情况。

如图1-1,图中累积的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分组)百分比由横轴OH表示,累积的收入百分比由纵轴OM表示,洛伦兹曲线为弧线OL。

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不同,所代表的意义也不一样。总的来说,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代表财富的平等程度。弯曲程度越小,收入分配越平等,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折现OHL表示的是收入绝对不平等,其意义在于社会财富集中到一个人或一类人手中。OL线为45度线,OL线上任意一点到纵轴和横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表示任意百分比人口拥有任意百分比的社会财富,因此,OL线为财富绝对平均线。

当然了,前面论述的是两种极端情况,即收人的绝对平等和收入的绝对不平等,一般的情况下的洛伦兹曲线应该介于二者之间,如图1-1,常规洛伦兹曲线应该是凸向横轴方向,分割折线OHL和45度线OL所包围的区域,常规洛伦兹曲线突出的程度有所不同,表示的就是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

将常规洛伦兹曲线与OL线包围的区域叫做“不平等面积”,用A来表示,当常规洛伦兹曲线越向OHL线靠近的时候,A所表示的不平等面积就越大,当常规洛伦兹曲线与折线OHL重合时,即OHL与45度线之间的面积A+B叫做“完全不平等面积”。基尼系数=不平等面积/完全不平等面积,既基尼系数G=A/(A+B).显然,基尼系数不会大于1,也不会小于零。⑦

图1-1 洛伦茨曲线

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基尼系数警戒线是0.4,低于0.2是社会动力不足,高于0.4是社会不安定。本文研究的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主要选取的是农村基尼系数,即反映了农村内部收入的不均衡现象。

二、研究内容

杜梦昕(2010)指出,近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变化可以归纳几个重要的特点,收入差距的全方位扩大就是其一。⑧李实(2010)也指出,从全国的情况看,调查数据显示1988 年基尼系数为0.38(全球范围来看不是很高,是可以接受的),2002年上升到0.45。如果以其他国家的数据为参考,超过0.45的国家,亚洲只有菲律宾达到0.47。⑨根据联合国、世界银行等世界机构公布的数据,印度的基尼系数为0.42。通过表1-2,可以看出,最近6年的全国基尼系数,明显呈上升趋势,2011年的时候就已经达到0. 55,远远超过了0. 4的国际警戒线。

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差距的扩大表现为全方位的扩大,主要表现为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全方位扩大,对于全方位扩大的收入差距问题有很多研究,但这些研究都是集中在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区域收入差距等研究领域,很少有人研究农村内部收入差距,而通过表1-2,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近六年以来,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地扩大。因此,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就是寻找影响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原因,将通过分析

⑧杜梦昕.市场化改革对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途径[J].地方财政研究.2010(06).

城镇化、经济增长、财产性收入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之间的关系,剖析城镇化、经济增长、财产性收入对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

表1-2 2005-2011年中国的基尼系数

年份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全国基尼系数0.47 0.496 0.5 0.469 0.490.52 0.55

农村基尼系数0.3751 0.3737 0.3742 0.3776 0.3850 0.3783 0.3897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

第三节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一)规范性分析与实证研究结合

本文研究的焦点是把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研究放在城镇化、经济增长、财产性收入视角下研究,一方面通过梳理以往的国外和国内的相关文献资料,通过规范性分析城镇化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内在机理、经济增长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内在机理及财产性收入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内在机理;另一方面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V AR模型)实证分析了城镇化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关系、经济增长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关系及财产性收入与农村收入差距的关系。将规范性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从城镇化、经济增长、财产性收入三个方面较为全面的论证了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形成。

(二)比较分析法

在论文的第一部分,笔者通过将全国基尼系数和农村基尼系数进行了时间上的对比,得出居民收入差距和农村收入差距都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在农民收入构成及增长趋势的分析上,笔者也采取了比较分析的方法。同时,笔者也将城镇化、经济增长、财产性收入对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不同影响也作了较为全面的对比,表现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过程中。

(三)向量自回归分析

论文的实证部分,笔者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 AR模型),从数据来源

及变量选择说明开始,进行了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一系列实证检验分析。

(四)文献研究方法

通过大量阅读、梳理、分析国内外关于收入差距的相关研究文献,对文献成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为本文研究寻求启示和理论支持。

二、研究思路

(一)文章结构

论文第一章为“导论”部分,这部分重点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及可能的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和评述,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归纳现有国内外的研究,然后进行归纳总结评述,最后提出笔者的论文将要研究的视角和研究路径等问题;在第二章的基础上,笔者在第三章采取规范分析的方法,重点分析城镇化、财产性收入、经济增长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目的在于给第四章进行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在第三章规范分析的基础上,第四章采取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有关结论;第五部分是基于第三、第四部分内容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二)技术路线

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研究

问题的提出:第一章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内容

理论分析:第二章进行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并进行了评述;第三章规范性分析了本文论述的几个影响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内在机制。第四章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城镇化、经济增长、财产性收入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相关性,并结合经济学原理进行解读。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第一、研究内容上:一是以往对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很多都是集中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收入差距等视角下进行研究,以农村收入差距为研究对象的文献较少,特别是将经济增长、城镇化、财产性收入作为解释变量来研究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文献几乎没有;二是现阶段对于中国农村收入差距的研究多是描述性的,很多都是规范性分析,本文采取了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三是对于造成农村收入差距扩大因素都是集中在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人力资本等领域,而对于城镇化、经济增长之类的因素分析较少,论文侧重于财产性收入的可获得性、持续性、均衡性的分析。

第二、研究方法上;在尽可能地了解与掌握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规范性分析、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证研究等方法,得出中国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结论。并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了论文的主要观点。

第三、第一次提出了“类土地性财产”和“财产性贫困”的概念。

第四、在研究变量选择时,由于获取数据的限制性,数据可能存在误差,例如,经济增长(JJZZ)这边变量指标笔者采用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历年增长率和财政对农业支出的历年比的算术平均为衡量指标,财产性收入(CCSR)笔者没有直接采用农民收入构成中的绝对财产性收入,而是考虑到其它变量都是相当量,故采用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中的历年财产收入性比为衡量指标。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评述

论文在进行相关文献综述时发现,国外和国内研究收入差距的视角较为一致,国外关于收入差距的研究从八十年代后期就开始了主要集中在实证领域,从近期有关收入差距的研究文献来看,国内外的学者主要研究的是对国居民及城乡收入差距、区际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及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现状、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所选择的研究方法除了传统的定性研究外,实证研究也逐步被应用到收入差距研究领域,衡量收入差距的方法有变量系数(CV),基尼系数,洛仑兹曲线,泰尔指数,阿特金森指数等。⑩对于收入差距实证研究较为典型的是基尼系数分解及泰尔指数法,各种因素对基尼系数的贡献被具体分解,给研究收入差距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技术路线和研究视角,目前研究主要针对四种类型的收入差距:居民及城乡收入差距、区际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及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以下的文献综述主要是围绕这四个方面展开。

第一节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城乡收入差距

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已经造成了很多不和谐因素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中国梦”实现构成了挑战和威胁,在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中,由于我国现阶段农业特征、城市倾向政策、城镇化过程中劳动力选择性转移、城乡居民社会资本差异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因此,国内外的学者对城乡收入差距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深入研究。

Gustafsson and Li Shi(1998)指出,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1988年全国居民收入差距的40%左右来自于城乡间的收入差距;11利用泰尔指数的增量分解公式,李实等(1999)计算的结果是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增量大约占全国收入

⑩张明鸣,2007:英文文献中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的综述[D].安徽:安徽大学.

差距增量的16.5%。这一结果再次表明了城乡差距扩大是导致全国差距扩大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12王庆石等(2008)根据方差分解认为,城乡收入差距已经成为我国全方位扩大收入差距的主要方面。13李云娥,周云波(2007),王小鲁,樊纲(2005)根据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和走势,认为我国收入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1415而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研究中,李实,魏众,丁赛(2005)就指出,中国居民的财产分布差距出现了快速而且明显扩大的趋势造成了城乡之间差距的急剧拉大,主要表现在城镇住房和农村土地收益的差异上16罗楚亮,李实,赵人伟(2009)进一步指出,农村居民资产存量水平及增长速度都大大低于城镇居民,城乡人均财产差距及其扩大速度也大大高于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农村居民的财产积累中更多的是储蓄性积累占主导。而城镇居民中,经济改革导致的财产再分配等非储蓄性因素可能具有重要影响。17从这一系列的研究可以看出一方面城乡收入差距的逐渐扩大或者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而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研究,笔者从财产性收入的视角入手查找文献,非储蓄性因素导致的城乡居民财产积累速度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乡居民在改革中的获益差异。因此,在下一阶段改革及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一是要更加关注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二要重视财产性收入的课持续性、均衡性,防止因为财产性收入的非持续性和非均衡性而扩大农村内部收入差距。

二、区际收入差距

Ravi Kanbur和XiaoboZhang(2005)指出,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的50多年中,中国的区际收入差距经历了三次高峰,这三次收入差距的高峰分别是五十年代大饥荒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时期,用1952年以来省级的统计数据建立农村城市年消费数据,通过研究发现在中国土地改革初期的收入差距比较低且稳定,但在大跃进和大饥荒时期收入差距上升很快并在1960年达到顶点,之后开始回落,在1967点到达谷底。但文化大革命的开始使收入差距又一次拉开,在1976点到达顶峰,从文化大革命到农村改革时期地区收入差距一直下降直到

12转引:李实,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J].经济研究,1999,04:5-19.

13王庆石,霍红,彭宜钟.中国收入差距的比较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1):3-8.

14李云娥,周云波.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0): 14-18.

15王小鲁,樊纲.中国收入差距的走势和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2005,(10):24-63.

16李实,魏众,丁赛.中国居民财产分布不均等及其原因的经验分析[J].经济研究,2005,06:4-1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