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管理学及历年考研试题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管理学及历年考研试题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管理学及历年考研试题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管理学及历年考研试题

广外管理学曾坤生版纲领 复习专用

管理导论 1.管理的范畴及性质管理的含义 管理的特性动态性科学性艺术性创造性经济性 管理的目标总体目标具体目标 管理工作的不确定性客体环境手段工具实施结果 管理的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管理活动的实质信息的沟通 2. 3. 4.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管理道德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道德的发展阶段 个人特征 结构变量 组织文化 问题强度 四种管理道德观道德的功利权利公正社会契约观 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社会责任基本观点古典社会经济观点 社会责任四个阶段模型 社会责任方式防御法调节法前摄法 管理社会责任的方法正式组织法法律道德慈善 非正式组织法组织领导与文化 组织对举报者态度 管理思想的产生与演变 1.中国管理思想的产生和演进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起源源远流长缺乏统一的体系和公认的管理学理论中国传统的关系思想的要点人本管理思想 道德管理思想 较为系统的管理理论体系特点重道明德知止行法重术 西方近代管理理论霍桑实验与人际关系学说霍桑实验四个阶段工作场所照明实验

大规模访谈 继电器绕线工作室实验 人际关系学说四个观点工人是社会人 生产效率主要决定… 非正式组织存在 新型的领导方法 行为科学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五大需求生理安全社会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保健激励因素 X理论Y理论超Y理论Z理论 5.西方当代管理思潮 管理决策的环境与方法 1.管理决策的一般环境政治法律环境 经济环境消费者收入支出储蓄信贷因素 社会文化环境教育状况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消费习俗 技术环境三方影响作用经济结构消费者行为经济环境 人口环境人口数量结构分布 国际环境 自然环境资源污染政府干预 2.伦理环境社会环境与全球环境 3.管理决策环境分析任务环境产业环境业务环境(五大对象) 内部环境所有者董事会雇员工作环境组织文化 4.管理决策方法定性决策法集体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法德尔菲法 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相对竞争地位&业务增长率) 政策指导矩形 SWOT分析法 定量决策法确定型决策方法盈亏平衡分析法(业务量成本利润)线性规划法 风险性决策方法决策树分析法 不确定型决策方法乐观法悲观法最大最小后悔值法 计划管理的基本理论 1.计划工作概述计划的概念 计划的特点目标性先导性普遍性效益性 计划的重要性四大点指挥依据控制基础降低风险资源配置加强沟通 计划的分类时间长期中期短期 层级战略计划施政计划作业计划 对象综合性计划专业性计划 计划的形式目标或使命目标策略或战略政策程序规则规划或方案预算 2.计划工作的过程与基本原理计划工作的步骤估量机会确立目标明确计划的前提条件确定备择方案评价备择方案选择方案拟定派生计划用预算将计划数字化

公共管理综合考研陈振明《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集

公共管理综合考研陈振明《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集 一、一、概念题 1新公共行政学(华南理工2019年研) 答:新公共行政学是指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是以弗雷德里克森等人为代表,它强调一种民主取向的公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批青年行政学者对传统行政学提出挑战而形成的“新”理论。它强调公共行政学以公平与民主作为目标及理论基础,主张政治与行政、事实与价值关联;重视人性和行政伦理研究,倡导民主主义的行政模式以及灵活多样的行政体制研究,反对把行政学固定在“预算、人事管理、组织与管理”一类的“组织内部”的研究,要求拓展行政学的研究范围;主张采用新的研究方法,从公共组织中存在的分配、整合、边界交换、社会动机四种作用过程来理解和改善公共行政学。 2公共组织(厦门大学2020年研;东北大学2019年研;南京大学2018年研;华侨大学2018年研) 答:公共组织是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主要指国家或政府组织(广义的公共组织包含第三部门组织)。广义上的公共组织是所有不以营利为目的,服务社会大众,以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狭义上的公共组织是行使行政权,达成公共目的的组织。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具体如下:①公共组织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②公共组织的活动受法律法规的限制并具有强制性;③公共组织受到高度的公共监督;④公共组织具有明显的政

治性;⑤公共组织的目标大多模糊不清且不易测量;⑥公共组织具有独占性或非竞争性。 3新公共管理(中央民大2020年研;中山大学2018年研;湖南师大2016年研;华中师大2013年研;华南师大2013年研) 答:新公共管理是指以自利人为假设,基于公共选择代理人理论及其交易成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公共管理范式。新公共管理的前提假设是:通过引入自由市场的竞争运行机制,政府能像私人组织一样合理利用资源,注重投入产出,提高效率。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通过行政改革进行自我解构,全面引进私营部门的管理模式,塑造企业型政府。这一理论的核心在于,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使用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强调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新公共管理的特点主要有:①即时的专业管理;②标准明确与绩效衡量;③强调产出控制;④转向部门分权;⑤转向竞争机制;⑥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方法和实践; ⑦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 4企业家政府(中山大学2019年研) 答:企业家政府是指政府部门由一群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公共管理者组成,他们能够运用各种创新的策略,使原本僵化的官僚体制恢复活力,并且有效运用资源提高政府的效率。企业家政府理论由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一书中提出。传统政府官僚体制的危机催生了企业家政府理论的出现,传统官僚体制所带来的组织僵化、效率低下、非人格化等问题迫使公共管理者寻求政府改革的出路。企业家政府的基本特征和改革政府的十项原则包括:①掌舵而不是划桨;②重妥善授权而非事必躬亲;③注重引入

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及详细答案

中国矿业大学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625公共管理学初试试题(后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2、POSDCORB 3、第三部门 4、拉焦尔模式 5、公共财政管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2、简述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3、简述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重要意义 4、简要回答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主要特点 三、辨析题(20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人事管理仅仅是词语上的差异,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试述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对其做出评价。 2、在服务性政府建设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应该承担的职责是什么? 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研究生入学初试试题参考答案 科目代码:625 科目名称:公共管理学科目总分:150分 中国矿业大学行政管理教研室编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答案参考: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纵向划分的等级数,一般而言,公共组织具有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基层。管理幅度是指一名上级管理者或一个组织有效管理的下级人员或单位、部门的数目。管理幅度是衡量管理工作复杂性的重要标志,一项工作越复杂,管理幅度一般也越宽。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在一定规模的组织内成反比关系。参见书P49. 2、POSDCORB 答案参考:POSDCORB是美国学者古立克创立的管理七职能说。计划(Planning),即为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总体计划并采取措施以实现组织的目标;组织(Organizing)即通过为特定目标而进行的对次级结构的安排、确立和协调来建立权威的正式结构;人事(staffing),即为雇佣、培训员工及维持工作的适宜条件而具有的整体的人事功能;指挥(directing)是由以下各项组成的一种连续工作:做出决策,并以特殊的和一般的指令使决策具体化,同时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发挥对下属的督导和关怀作用。协调(coordinating)即为使工作的不

广外代表参加全国MBA教育培养院校联席会议-MBA考试.doc

12月3日、4日,第四届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暨MBA培养学校管理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武汉大学承办,国务院学位办、第四届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湖北省政府的有关领导以及来自全国182所MBA培养学校管理学院的近500名专家学者参与了会议。我校MBA教育中心执行主任孙建军、副主任吴易明和主任助理马绍壮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全体大会上,MBA教指委对2009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就第五、六批MBA培养院校教学合格评估情况,我国MBA教育质量保证与持续改进体系建设计划,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开发与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建设,MBA师资队伍建设和MBA课程建设,西部MBA教育发展问题,我国MBA教育面临的形势、任务及应对措施等问题做了报告。 国务院学位办副主任李军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对中国

MBA教育的发展提出了“1234”的四个观点。即:完善中国特色的学位和教育制度;统筹两个关系;抓住三个重点;促进四个转变。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进行了分组讨论,就MBA项目特色建设与品牌推广、MBA教育市场分析与招生工作、MBA课程及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MBA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新增MBA 培养院校MBA教育发展研讨等十一个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对中国MBA教育的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未来发展等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探讨,为MBA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大会还表彰了长期工作和奉献在MBA教育管理一线的并且成绩突出的MBA项目管理人员。 在闭幕式上,全国MBA教指委副主任委员赵纯均教授对大会进

暨南大学_717公共管理学2015年_考研真题/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1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学科、专业名称:公共管理:各专业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名称:公共管理学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概念辨析题(本题共有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政治与行政 2.准政府组织与第三部门 3.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务员制度 4.公共危机管理与应急管理 二、简述题(本题共有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比较分析行政管理与公共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2.比较分析B途径与P途径的联系与区别 3.简述西方国家法治行政的历史演进过程 4.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内容与特点 三、论述题(本题共有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公共行政的范围日趋扩展,规模不断扩大,大量社会事务被纳入到公共行政之中,公共行政逐渐淡化阶级统治的色彩,进而获得了相对独立于政治之外的地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适应公共行政的这种发展趋势,进一步扩张行政权力,出现了“行政国家”现象。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增加、政府规模的不断膨胀,“大政府时期”、“福利国家”的时代到来了。这种体制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行政效率低下、财政支出严重增长和公众对政府不信任等问题的日益凸显,西方学者开始反思和质疑官僚制行政的有效性。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在社会资源配置的问题上,西方学者看到了市场的失效和政府的失效,提出了治理的新概念。他们希望通过治理弥补政府和市场在调控、协调与管理社会事务过程中的不足,重新调整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请结合西方国家社会发展的实际阐述治理理论产生的社会根源,并对治理理论的具体内容进行评述。 2.西方国家从“守夜政府——万能政府”、再从“万能政府—— 有限政府”的发展,实际上都是围绕着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共行政的精神而展开。请根据公共管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改革实践,论述政府职能定位问题。 1

-管理学考研试题.doc

广外企管重点 一、简述促进创新的组织文化的特征 1、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文化价值观 任何一个组织总是要把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对象作为本组织追求的最高目标、最高理想或最高宗旨,一旦这种最高目标和基本信念成为统一本组织成员行为的价值观,就会构成组织内部强烈的凝聚力和整含力,成为统领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动指南。因此,组织价值观制约和支配着组织的宗旨、信念、行为规范和追求目标。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组织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2、组织文化的中心是以人为本的人本文化 人是整个组织中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也是组织活动的中心和主旋律,因此组织只有充分重视人的价值,最大限度的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理解人、凝聚人、培养人和在就人,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组织全体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组织和成员成为真正的命运共同体,这样才能不断增强组织的内在活力和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 3、组织文化的管理方式是以柔性管理为主 组织文化是以一种文化的形式出现的现代管理方式,也就是说,它通过柔性的而非刚性的文化引导,建立起组织内部合作、友爱、奋进的文化心理环境,以及协调和谐的人群氛围,自动地调节组织成员的心态和行动,并通过对这种文化氛围的心理认同,逐渐地内化为组织成员的主题文化,使组织的共同bl标转化为成员的自觉行动,使群体产生更大的协同合力。事实证明,由柔性管理所产生的协同力比刚性管理制度有着更强烈的控制力和持久力。 4、组织文化的重要任务是增强群体凝聚力 组织中的成员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工作态度、行为方式、目的愿望等都会导致成员之间的摩擦、排斥、对立、冲突乃至对抗,这往往不利于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而组织文化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和寻找观念共同点,不断强化组织成员之间的含作、信任和团结,使之产生亲近感、信任感和归属感,实现文化的认同和融合, 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使组织具有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样才有利于组织成员采取共同行动。 二、决策的原则和依据是什么 1、决策的原则。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仇原则。现实中,组织内外的很多因素都 会对组织的运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决策者很难收集到反映这些因素的一?切信息; 对于收集到的有限信息,决策者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者只能拟定数量有限的方案;任何放啊按都要在未来实施,而未来是不确定的,人们对未来的认识和影响十分有限,从而决策是所预测的未来状况可能与现实的未来状况不一致。现实中的上述状况决定了决策者难以作出最优决策,只能作出相对满意的决策。 2、决策的依据。决策的依据是信息。管理者在决策是离不开信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 响决策水平。这要求管理者在决策之前以及觉得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但这并不是说管理者要不计成木的收集各方而的信息。管理者在决定收集什么样的信息、收集多少信息以及从何处收集信息等问题时,要进行成本一收益分析。 只有在收集的信息所带来的收益超过为此而付出的成本时,才应该收集该信息。食量的信

蔡立辉、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第2版考研真题精选【圣才出品】

蔡立辉、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第2版考研真题精选 一、概念题 1.新公共服务[深圳大学2020年研;浙江财大2019年研] 答:新公共服务是指关于公共管理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在新公共服务理论家看来,公共管理者在其管理公共组织和执行公共政策时应该集中于承担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放权的职责,其工作重点既不应该是为政府航船掌舵,也不应该是为其划桨,而应该是建立一些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①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②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③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④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⑤责任并不简单;⑥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⑦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 2.领导的权变理论[中国地大2020年研] 答:领导的权变理论认为,领导方式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的一个变数(函数)。因此,有效的领导行为是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领导权变理论的实质。它是对领导特质理论和领导行为理论的发展和推进,其研究的重点是分离出影响领导有效性的情境条件。从总体来看,领导权变理论强调没有唯一的、绝对合理的领导方式,关键取决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三因素之间的互动是否较为合理。权变理论是对领导特质理论和领导行为理论的发展和推进,它强化了被领导特质理论和领导行为理论所忽视的环境因素的作用。 3.事业单位[江苏大学2019年研] 答:事业单位是指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没有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国库支出、不实行

经济核算、主要提供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主要涉及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领域。其基本特征包括:①事业单位活动的非经济性和政治性;②事业单位由政府主办并主管;③事业单位经费由公共财政供给;④整个事业单位系统具有行政性。 4.领导体制[天津商大2019年研]、公共领导体制[贵州财大2012年研] 相关试题:领导层次[天津商大2012年研] 答:领导体制是指公共组织中领导职能、领导权力和领导责任的配置制度、方法及其运行机制。领导体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领导能否有效地履行职能,有效地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实现组织目标。科学的领导体制是领导活动正常进行的组织保证,是提高整体领导效能的重要因素,是正确规范领导行为的根本机制。其内容包括:①领导结构,即领导职能、领导权力和领导责任的配置结构;②领导的层次与跨度,其中领导层次是指纵向组织结构的等级层次,领导跨度是指一个领导者能直接有效地指挥下级的幅度;③领导机构中各部门之间的职责与权限划分,要求建立严格的从上而下的领导行政法则和岗位责任制,对各个领导部门(领导干部)的职责权限作出严格明确的规定;④领导干部的管理制度,包括选举、招考、任免、考核、调动、轮换、回避、离(退)休等方面的制度。 5.政府议程[人大2020年研] 答:政府议程又称正式议程,是指某些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决策者的密切关注,他们认为有必要对其采取相关行动并将这些社会问题纳入政策范围的过程。在政策议程建立的过程中,公众议程一般由一些较抽象的项目组成,主要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它可以不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往往表现出众说纷纭的特点;而政府议程基于公共权力的运用,其建立是对政策问题进行认定或陈述的最后阶段,一般比较具体。一个政策问题得到确认的过程通常需

公共管理学考研试题

公共管理学考研试题 篇一:20XX年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目标管理 2.公共责任 3.非营利组织 4.工作分析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公共管理的主体() A政府 B其他公共部门 C 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 D 企业 2.公共管理系统与外部环境密切关联,他们相互影响,相互() A制约B 促进C 作用 D 依赖 3.公共组织与社会之间在本质上存在一种() A合作关系 B 责任关系 C 契约关系D 服务关系 4.公共管理职能是指在特定环境中,公共管理部门在社会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管理过程中所承担的基本()与所具有的功能的统一体。 A职责 B 义务 C 权力 D 职权 5.公共权力的作用包括保障公民的权利和() A维护社会稳定 B 维护社会的正常发展 C促进经济增长 D 保障公民自由 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是最典型的非公共组织,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中介组织属于()A非公共组织B私营组织 C公共组织 D政府组织7.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是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相对于其()的流动。

A岗位 B 职能 C 职权D权威 8.社会或公共问题只有在被提上政策议程的情况下,才成为() A政府问题 B公共政策问题 C国家问题D执政党问题9.()是实现公共决策的唯一途径 A计划 B公共政策制定 C公共政策执行 D公共政策评估10.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追求的目标是创造(),实现公共利益。 A经济价值B社会价值 C政治价值D公共价值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当前公共管理科学的特点包括() A鲜明的实践导向 B宏观性 C学科的年轻性D包容性 2.公共管理的环境由()两个部分组成。 A自然环境 B地理环境 C社会环境 D人文环境 3.公共管理的目标可分为() A内部目标 B外部目标C横向目标 D纵向目标 4.公共管理的程序性功能包括() A决策 B领导C组织 D控制 5.公共管理权力的特点有() A社会性B政治性 C综合性D工具性 6.公共组织的主要结构形式有() A直线制B职能制C直线职能制D矩阵制

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资料与答案解析

《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复习精编》 编写说明 《复习精编》是文成暨大精品考研专业课系列辅导材料中的核心产品。本书严格依据学校 官方最新指定参考书目,并结合考研的精华笔记、题库和内部考研资讯进行编写,是文成暨大老师的倾力之作。通过本书,考生可以更好地把握复习的深度广度,核心考点的联系区分,知识体系的重点难点,解题技巧的要点运用,从而高效复习、夺取高分。 主要内容 考试分析——解析考题难度、考试题型、章节考点分布以及最新试题, 做出考试展望等; 复习之初即可对专业课有深度把握和宏观了解。复习提示——揭示各章节复习要点、总结各章节常见考查题型、提示各章节复习重难点 与方法。知识框架图——构建章节主要考点框架、梳理全章主体内容与结构,可达到高屋建瓴和 提纲挈领的作用。核心考点解析——去繁取精、高度浓缩初试参考书目各章节核心考点要点并进行详细展 开解析、以星级多寡标注知识点重次要程度便于高效复习。课后习题精选与答案详解——演练适当数量典型习题,能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考点内容, 是核心考点解析的必要补充。历年很多真题皆出自这些习题或是习题的变形。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反复研究近年真题,洞悉考试出题难度和题型;了解常考章节 与重次要章节,有效指明复习方向。 主要特色 《复习精编》具有以下特点: (1)立足教材,夯实基础。以指定教材为依据,全面梳理知识,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让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等学科基础知识有全面、扎实、系统的理解、把握。 (2)注重联系,强化记忆。复习指南分析各章节在考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各章节的知识体系框架化、网络化,帮助考生构建学科知识网络,串联零散的知识点,更好地实现对知识的存储,提取和应用。 (3)深入研究,洞悉规律。深入考研专业课考试命题思路,破解考研密码,为考生点拨答题技巧。

2015年河北大学647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河北大学647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 河北大学 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适用专业: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考试科目代码:647 考试科目名称:公共管理 特别声明:答案一律答在考点提供的答题纸上,答在本试卷纸及其他纸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政府再造 2.第三部门 3.目标管理 4.税收效率 5.政府关系的拉焦尔模式 6.公共决策决断子系统 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1.比较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区别。 2.为什么说绩效评估是提高公共部门绩效的动力机制? 3.结合实际谈谈当前中国应该如何加强公共管理伦理建设?

4.公共部门为什么要引入战略管理? 5.利用公共选择理论解释政府公共决策失败或失效的主要成因。 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要求层次清楚,每题不低于500字) 1.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实现公共决策的法制化? 2.2014年11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部署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潜力,充分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稳定有效投资,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促进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请利用公共管理相关知识,回答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同时谈谈你对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理解。

2015年河北大学647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河北大学 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适用专业: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考试科目代码:647 考试科目名称:公共管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政府再造 答: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以大幅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政府再造就是用企业化体制来取代官僚制,即创造具有创新惯性和质量持续改进的公共组织和公共体制,而不必靠外力驱使。政府再造要分别从目标、激励、责任、权力、文化五个方面入手,采取五C战略与之对应,进而通过变革途径完成再造。 2.第三部门 答:第三部门是指介于政府部门与营利性部门之间,依靠会员缴纳的会费、民间捐款或政府财政拨款等非营利性收入,从事前两者无力、无法或无意作为的社会公益事业,从而实现服务社会公众、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宗旨的社会公共部门。其组织特征包括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第三部门的兴起,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答案

广外2013学年第一学期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是存在于人体中的经济资源,也称人类资源、劳动资源、劳动力资源,它 反应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总体中所拥有的劳动力。 2、分配公正:是指人们是否相信成果或者奖励能够以公正和平等的方式进行分配。 3、职务:是由许多相同的职位所组成,这些职位的性质、类别完全相同、完成工作所需 条件也一样,如秘书也是一个职务。 4、外部招聘: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从组织外部的总舵候选人中选拔符合空缺职位工作要求的人员 5、心理测试: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来测量被试者的能力和个性等方面的差异的一个科学方法。 6、薪资结构:是指一个组织的组织机构中各项职位的相对价值及其对应的实付薪资间保持着什么样的关系。 7、人才: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具备一定的只是和技能,并能以其劳动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 8、劳动关系:是指组织在劳动法律法规指导和调整下形成的一种权利义务的关系。 二、填空题 1、当代经济学家认为世界上目前存在四大资源分别是(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 2、雇佣关系的效率直接依赖于三类因素(雇佣关系对环境的适应性)、(对雇佣关系的投资)、(自我利益的克制)。 3、职位分析明确地指出了每个职位应有的:(职务)、(责任)、(权利),以及履行这些所需的资格条件这些条件就是对员工在质量上的要求。 4、工作分析的目的(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甄选)(人力资源开发)、(绩效考核)、(薪酬设计)。 5、工作规范的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工作性质)、(工作繁简难易)、(工作责任的轻重)。 6、招聘规划的主要内容有(招聘人数)、(招聘标准)、(招聘经费预算)三个方面。 7、网络招聘可以被分解为以下四个步骤(吸引求职者)、(人才分类)、(迅速取得联系)、(达成一致)。 8、科学心理测验具有的特点是(客观性)、(标准化)、(有稳定的常模)、(测验信度)(测验效度)。 9、评价中心最重要的方法是模拟情景测验,其中包括(公文筐测验)、(角色扮演)、(小组互动测验)。 10、目标管理的程序有:(确定目标)、(执行计划)、(过程检查)、(自我调节)。 11、工作绩效考评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 12、薪酬的功能大致有:(补偿功能)、(激励功能)、(协调和配置功能)。 13、分类奖励分为(个人奖励)、(团队奖励)、(组织奖励)。 14、确定合理人工成本的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组织的支付能力)、第二(员工的基本生活费用)、第三(工资的市场行情)。(不考此题)

2015年暨南大学717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5年暨南大学717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 暨南大学201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名称:公共管理 考试科目名称:公共管理学 一、概念辨析题(本题共有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政治与行政 2.准政府组织与第三部门 3.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务员制度 4.公共危机管理与应急管理 二、简述题(本题共有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比较分析行政管理与公共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2.比较分析B途径与P途径的联系与区别。 3.简述西方国家法治行政的历史演进过程。 4.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内容与特点。 三、论述题(本题共有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公共行政的范围日趋扩展,规模不断扩大,大量社会事务被纳入到公共行政之中,公共行政逐渐淡化阶级统治的色彩,进而获得了相对独立

于政治之外的地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适应公共行政的这种发展趋势,进一步扩张行政权力,出现了“行政国家”现象。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增加、政府规模的不断膨胀,“大政府时期”、“福利国家”的时代到来了。这种体制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行政效率低下、财政支出严重增长和公众对政府不信任等问题的日益凸显,西方学者开始反思和质疑官僚制行政的有效性。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在社会资源配置的问题上,西方学者看到了市场的失效和政府的失效,提出了“治理”的新概念。他们希望通过治理弥补政府和市场在调控、协调与管理社会事务过程中的不足,重新调整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请结合西方国家社会发展的实际阐述治理理论产生的社会根源,并对治理理论的具体内容进行评述。 2.西方国家从“守夜政府——万能政府”、再从“万能政府——有限政府”的发展,实际上都是围绕着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共行政的精神而展开。请根据公共管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改革实践,论述政府职能定位问题。(暨南大学2015年研) 四、案例(材料)分析题(本题共有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有一位官员A认为自己已经超负荷工作了,一般来说他有以下三种可能的解决方法:辞职;要求与官员B共同完成这项工作;要求增加两名下属人员C和D。可以推断,官员A肯定会采用第三种选择。如果辞职,就会失去晋升的机会和领取退休金的权利。如果将B 作为自己的同级同事来共同负责这项工作,A实际上为自己增加了一个竞争对手,这也许会影响A的晋升。因此,A宁愿要C和D作为助手,他们的地位低于自己。不仅如此,A还可以将工作分成两类,分别让C和D完成,而自己就可以作为协调C和D的惟一主宰,其

广外自考项目管理专业

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一个管理学分支的学科,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实现或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项目管理是对一些与成功地达成一系列目标相关的活动(譬如任务)的整体。这包括策划、进度计划和维护组成项目的活动的进展。 关于项目:项目是指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活动,这些活动有着一个明确的目标或目的,必须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内,依据规范完成。项目参数包括项目范围、质量、成本、时间、资源。 项目管理专业发展历史项目管理专业定义 关于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简称(PM)就是项目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 关于项目管理专业:项目管理专业是一个管理学分支的学科,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实现或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项目管理是对一些与成功地达成一系列目标相关的活动(譬如任务)的整体。这包括策划、进度计划和维护组成项目的活动的进展。 专业培养要求 项目管理专业毕业生既掌握项目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又具有管理学和经济学知识及能力,具备从事项目决策、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能力。 通过学习,可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熟悉经济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投资经济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国际项目管理所必需的相关商务知识; 2.具备项目策划与评估技术、项目融资方式与策略、项目建设总体组织、项目采购与合同、项目设计与建设的管理、项目团队建设与激励等方面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广的知识面; 3.熟悉项目管理在国内外的发展过程、现状和趋势; 4.能独立从事某些工程领域项目策划、项目评估、项目计划与监控、项目融资、项目采购管理、项目合同管理等工作; 5.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能顺利阅读相关文献并能进行一定的口头和书面沟通; 6.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专业代号:B020256 ;专业名称:项目管理(独立本科段) 注:“标准号”为2002年以前使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本科双学位、双专业管理规定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本科双学位、双专业管理规定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本科双学位、双专业管理规定 作者: 编辑:szk 来源: 发表时间:2012-09-09 09:30:09 浏览:2201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本科双学位、双专业管理规定 (广外校〔2010〕49号2010年11月25日印发)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充分发挥我校多学科的综合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专业深造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培养更多满足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决定实行本科双学位、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规范相关管理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科双学位、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本科双学位是指全日制本科生在教育学制四年内以主修专业为依托,经批准按相应的专业教学计划修读跨一级学科的另一专业; (二)本科双专业是指全日制本科生在教育学制四年内以主修专业为依托,经批准按相应的专业教学计划跨学院修读相同一级学科的另一专业; (三)双学位、双专业学制为四年(从取得主修专业学籍开始计算)。 第二章专业设置与教学计划 第三条各学院根据已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本科专业的教学条件和社会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提出开办本科双学位、双专业的书面申请,经学校专业设置委员会讨论批准,确定实行本科

双学位、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本科专业。 第四条本科双学位教学计划课程总学分为60学分(含毕业论文学分),本科双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总学分为50学分(含毕业论文学分)。 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各种试验班另行制定教学计划。 本科双学位、双专业教学计划课程应包括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该专业主要课程。 第五条本科双学位、双专业教学计划由开办学院以同级本科专业教学计划为基础,从中遴选部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报教务处审核后执行。 第六条本科双学位、双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课程性质均为必修课程,学生应在主修专业第三至第八学期修完全部课程。 第七条学生因故未能在主修专业教育学制四年内完成本科双学位、双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可提出延迟本科双学位、双专业修读申请。申请延迟本科双学位、双专业学习的最长年限为二年。 第三章申请修读对象、条件及程序 第八条申请修读本科双学位、双专业的对象与条件: (一)学有余力的全日制在校本科二年级学生; (二)修满主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第一学年全部课程学分,平均学分绩点达到2.7(含2.7)以上; (三)主修专业第一学年所修全部课程无补考或重修记录; (四)无违纪处分记录。 第九条每位本科生只能申请修读一个本科双学位、双专业,必须选择跨一级学科或跨学院的本科专业修读。

公共管理学考研试题

公共管理学考研试题 篇一:20XX年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目标管理 2、公共责任 3、非营利组织 4、工作分析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公共管理得主体( ) A政府 B其她公共部门 C 政府与其她公共部门 D 企业 2、公共管理系统与外部环境密切关联,她们相互影响,相互( ) A制约B 促进C 作用 D 依赖 3、公共组织与社会之间在本质上存在一种( ) A合作关系 B 责任关系 C 契约关系D 服务关系 4、公共管理职能就是指在特定环境中,公共管理部门在社会公共产品与服务得管理过程中所承担得基本( )与所具有得功能得统一体。 A职责 B 义务 C 权力 D 职权 5、公共权力得作用包括保障公民得权利与( ) A维护社会稳定 B 维护社会得正常发展 C促进经济增长 D 保障公民自由 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主体得企业就是最典型得非公共组织,以营利为目得得社会中介组织属于( ) A非公共组织B私营组织 C公共组织 D政府组织7、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就是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相对于其

( )得流动。 A岗位 B 职能 C 职权D权威 8、社会或公共问题只有在被提上政策议程得情况下,才成为( ) A政府问题 B公共政策问题 C国家问题D执政党问题9、( )就是实现公共决策得唯一途径 A计划 B公共政策制定 C公共政策执行 D公共政策评估10、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追求得目标就是创造( ),实现公共利益。 A经济价值B社会价值 C政治价值D公共价值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当前公共管理科学得特点包括( ) A鲜明得实践导向 B宏观性 C学科得年轻性D包容性 2、公共管理得环境由( )两个部分组成。 A自然环境 B地理环境 C社会环境 D人文环境 3、公共管理得目标可分为( ) A内部目标 B外部目标C横向目标 D纵向目标 4、公共管理得程序性功能包括( ) A决策 B领导C组织 D控制 5、公共管理权力得特点有( ) A社会性B政治性 C综合性D工具性 6、公共组织得主要结构形式有( )

在全市学校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学校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刘传沛 (二〇〇九年七月三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市学校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推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全面提升中山教育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中山教育现代化。刚才,周信副局长“三问精细化”的专题报告,相信使大家对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东区、古镇镇教办和坦洲实验中学、杨仙逸小学体育路学校介绍了他们的管理经验,此外,还有小榄教办、板芙教办、市侨中、中山华附、小榄镇一中等为大会提交了书面交流材料。这些经验材料准备得很认真,很充分,理论联系实际,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本镇区和学校的管理特点和办学特色,对全市各中小学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我本人也深受启发。希望大家认真学习他们的经验,取长补短,共促发展。下面,我谈两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进一步增强管理强教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顽强拼搏,我市教育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近几年,教育系统认真实施教育发展“七大方略”,重

内涵,“精管理”,使全市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一)加强教师队伍和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为实施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人才支持。 一是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在全市教育系统大力弘扬“锐意进取,奋发有为;追求卓越,精益求精;高度负责,无私奉献;同心协力,精诚团结;创优争先,增光添彩”的五种精神,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深入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加大优秀教师的引进力度,扎实推进“三名工程”,努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全市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得到进一步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二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校长队伍基本形成。近年来,我市逐步建立健全了校长管理制度和校长选拔、培养和激励机制。特别是依托国家级校长培训机构和全国重点师范大学举办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校长提高培训班和高级研修班,并选派有较好发展潜力的中学校长到上海、江苏等地名校跟班学习,全面实现了3年内(2006-2008)“全市中小学校长到省外高校或培训机构轮训一遍”的目标。还通过学校优质化工程,聘请全国知名专家为校长办学诊断把脉,使校长治校办学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教育管理行政干部队伍基本形成。近年来,我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扎实地开展“六要六努力”的机关作风建设活动和“三在”(在岗、在行、在状态)、“四心”教育(热心、尽心、专心、精心),各镇区教办也根据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学校,了解实情,满腔热情地为基层办实事、解难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勤奋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勇于开拓,大胆创新,谋划教育、干事创业,创优争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工

关于印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职工进修管理规定(2008年3月(精)

首页 | 部门介绍 | 师资建设 | 人才招聘 | 规章制度 | 博士后流动站 | 访问学者 | 资料下载 | 广外主页 关于印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职工进修管理规定(2008年3月修订》的通知 添加时间:2008-3-5 下午 05:25:13 教职工进修作者:admin 广外大人〔2008〕11号 学校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规范教职工进修管理,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提高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学校对2003年颁发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职工进修管理规定》进行了修订。现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职工进修管理规定(2008年3月修订》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二○○八年三月五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职工进修管理规定 (2008年3月修订 为进一步规范我校教职工进修管理,鼓励教职工通过适当的方式进修,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提升学历、学位层次,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适用于我校在编在岗的教职工。 第二条进修方式和范围: (一国内进修

1.通过学历教育或同等学力申请获得国家认可的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或同层次的专业学位。 2. 到国内学术水平较高的大学师从相关专业的著名学者从事专题研究的访学。 3. 因专项业务或岗位特殊需要,由组织选派为完成该项业务或履行岗位职责而参加的短期业务培训。 (二出国(境进修 1. 国家、单位公派出国(境留学进修。 国家公派是指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的出国留学进修。 单位公派是指纳入本校校际交流计划的出国(境留学进修。 2. 自费出国(境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3. 应邀赴国(境外作访问学者。 第三条安排教职工进修的原则 (一按需派遣,统筹规划。各部门各单位应高度重视教职工进修工作,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在不影响正常业务工作的前提下,有计划地统筹安排本部门、本单位的教职工进修。 专职教师、科研人员脱产进修的比例原则上不能超过本单位专职教师、科研人员总数的10%,超过10%的单位应暂缓派出人员脱产进修。 (二照顾重点,择优选派。在选派进修人员时应优先考虑“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青年骨干教师、名牌专业教师、新开办专业教师、重点培养教师和重点学科教师;根据教职工岗位工作业绩和年度考核等次,择优考虑人选。

广外翻译学研究生中期考核管理规定和阅读书目清单

高级翻译学院 翻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中期考核管理规定 为了进一步提高翻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凸显研究型学位理论指导实践的培养特色,强化科学研究能力,经学院院务委员会研究决定,对我院三年制翻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实施中期考核。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一、研究生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由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组成。 二、学院学术委员会根据翻译学科的发展指定约20本学术参考书, 其中10本为必读书,涵盖翻译学科的基本理论,其余为选读书,用以扩大理论知识面。 三、攻读翻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参加中期考核,考 核合格后方能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 四、考核时间安排在二年级上学期末,即新生入学后第三学期的12 月下旬。 五、考核不合格者须在二年级下学期(入学后第四学期)的4月下旬 参加补考;补考仍不合格者不得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须延期半年,参加下一届学生的中期考核。 六、考核内容主要围绕10本必读书中涉及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七、考核形式为闭卷笔试,包括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满分100 分;考试语言为英语,考试时间120分钟。 八、学院学术委员会将每年修订阅读书目,以适应翻译学科的发展。 九、本规定自2009级三年制翻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开始执行。 2011年7月7日

高级翻译学院 翻译学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 1.*Hatim, Basil, 1997.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 Text Linguistics. Exeter: University of Exeter Press.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 2.*Hickey, Leo. (ed.), 1998. 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 3.*Jones, Roderick, 2002.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Explained. Manchester: St Jerome.(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4.*Nida, Eugene A. and Charles R. Taber, 1969.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Leiden: Brill.(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年) 5.*Nord, Christiane, 1997.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anchester: St. Jerome.(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6.*P?chhacker, Franz, 2004. 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年) 7.*Snell-Hornby, Mary, 1995.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 8.*Williams, Jenny, and Andrew Chesterman, 2002. The Map: A Beginner’s Guide to Doing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 Manchester: St. Jerome.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9.*谢天振等著,2009,《中西翻译简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0.*许钧、穆雷主编,2009,《翻译学概论》,南京:译林出版社。 11.Bassnett, Susan, 2002. Translation Studies (Third Edition). London: Routledge.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年) 12.Bertone, Laura E., 2006. The Hidden Side of Babel: Unveiling Cognition, Intelligence and Sense through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13.Gutt, Ernst-August, 2000.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Manchester: St. Jerome.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14.Hatim, Basil, and Ian Mason, 1990.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 London: Longman.(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 15.Gentzler, Edwin, 2001.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Revised Second Edition),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16.Newmark, Peter, 1982.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Oxford: Pergamon. (上海外 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 17.Newmark, Peter, 1988.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Hemel Hempstead: Prentice Hall.(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 18.Nida, Eugene A., 2001.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