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绪论

一、地理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人类环境。实际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的范围,而不包括地球内部和高空的地球表层,

地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的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包括:天然环境或原生自然环境,人为环境或次生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是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地域综合体。

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人口、社会、国家、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等地域分布特征和组成结构,还涉及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里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

上述三种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相互重叠,相互联系,从而构成统一的地理环境。

根据地理学研究对象和分科,地理学分为: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成为综合地理学;分别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综合人文地理学;分别研究上述三种环境中个要素的学科统称部门地理学,如部门自然地理学。地理学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三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北面地理学。;三重性:理论地理学研究,应用地理学研究,区域地理学研究。

二、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包括天然的和人文的自然地理环境,它具有一定是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

三、自然地理学分科

四、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包括:研究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研究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动态过程,从整体上阐明其变化发展规律;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划分,阐明各级自然区和个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参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评价;研究认为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问题,寻求合理利用和改造途径及整治方法。

五、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作为地理学你看分科的自然地理学与地理学其他分科有密切关系。其他地理学与其他地学学科和生物科学也有密切关系。自然地理学通过部门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地学学科或生物科学处于紧密联系之中。

第一章地球

一、

天文单位: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作为长度单位。

太阳系8大行星按物理性质分为2类: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体积小而平均密度大,自传速度慢,卫星数少,称为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体积大,平均密度小,自传速度快,卫星多,称为类木行星。

太阳系行星及卫星的共同点:所以行星轨道偏心率很小,几乎都接近圆形;各行星轨道都近似地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即黄道面的倾斜也不大;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他行星自传方向也是自西向东;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的倾斜都比较小;绝大多数卫星轨道都近圆形,且公转方向与母星公转方向相同。

月心连续2次通过地心与日心连线的世界称为塑望月,时间是19d12h44min3s,月心连续2次到达同一恒星方向为27d7h43min11.4s,叫做恒星月。月心连续2次通过黄道与白道交点之一需27d5h0min35.8s,称为交点月。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时候以一个恒星月为周期还绕月

轴自转。

二、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P18

三、地球形状:地球是一个赤道突出、两极扁平的椭球体。大地测量中的地球形状是指一种以平均海平面表示的平滑封闭曲面,即大地水准面。

四、地球自转的意义:地球自转绝大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各种过程具有昼夜更替;地球自转使所有在北半球的水平运动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转;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地球发生单形性变,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痛它的局部运动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关系。此外,当地球自转加快时,离心力把海水抛向赤道,可以造成赤道和低纬区海面上升,而中高纬区海面则相应下降。

科里奥利即地转偏向力:D=2VwsinY V指运动物体的速度;W为地球自转角速度;Y为运动物体所在纬度。

公转:地球按照一定轨道绕太阳运动称为公转,周期为一年。地球连续两次通过太阳与另一恒星连线与地球轨道的交点所需时间称为一个恒星年。而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世界称为一个回归年。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间的夹角。

春分日:3月20或21日;秋分日:9月22或23 日;夏至日:6月21或22日;冬至日:12月22或23 日。

岁差:当地球自转轴旋进时,春分点西移,故地球公转不到一周即可两次经过春分点。

章动:月球每月两次通过地球赤道面,这就在地轴旋进的平均位置上附加了一个短周期摆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扫过的轨迹成为荷叶边形的锥面,而不是一般的圆锥面。附加在圆上的这种短周期摆动叫做章动。

极移:由于地球质量分布不均,真正极点的位置经常发生变化,因此自转轴又将绕新极点旋转,这种现象叫极移。形状轴和地面的交点是真正的极点。

五、地理坐标

纬度:地球南北极连线就是地球自转的轴线,即地轴,地轴的中点叫地心。所有与地轴垂直的面,都和地表相交成圆,就是纬线。所有纬线相互平行。L=111.2*cosY(km) L---不同纬度上经度1°的弧长。

经线:所有通过地轴的平面,都和地球表面相交成为圆,这就是经线圈。一条经线只是半个圆弧。

生物圈:指地球生物及其分布范围所构成的一个极其特殊、又极其重要的圈层。

世界大洋:连续广阔水体。是海洋的主体。陆地:被海洋所环绕,并突出于海洋面以上的部分。大陆是陆地的主体。岛屿是陆地的组成部分。

六、简述泛对称现象P38

岛屿分类:大陆岛和海洋岛。海洋岛分为火山岛、珊瑚岛、

七、地球表面基本特征: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转化也主要发生在地表;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三相物质相接触形成各种界面,在界面上三相物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形成多种多样的胶体物质和液态系统;地表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

第二章地壳

地壳:指地球硬表面一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上平均厚度为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度5KM。地壳由沉积壳、花冈质壳层与玄武质壳层。

矿物: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化合物,是构

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成矿方式:气体升华、液体或熔融体直接结晶、胶体凝固及固体再结晶。

矿物的力学性质:硬度、解理、断口、弹性等

解理:指矿物收到外力作用沿一定结晶方向分裂为解理面的能力。

岩石: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分为超基性岩SO2<45%、基性岩45-52%、中性岩52—65%,酸性岩>60%。

岩浆岩的构造:块状构造,斑杂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状构造。

沉积物分类:碎屑沉积物,化学沉积物,有机沉积物。。沉积岩具有碎屑结构和非碎屑结构之分。

变质作用: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机化学活动性流体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统称为变质作用。控制变质作用的三个主要因素:温度、压力与化学活动性流体。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引起的地壳机械运动。特点: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均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沉积岩岩相分为海相、陆相和过度相。

沉积建造:彼此有共生关系的地层或岩相的组合,或岩性大致相同的沉积物组合。基本建造类型:地槽型建造,地台型建造,过度型建造。

地层接触关系:整合,假整合,不整合,侵入接触和侵入体的沉积接触。整合——指相邻新老地层产状一致且相互平行,时代连续,没有沉积间断。假整合——又称平行不整合,指两相邻地层产状平行但不连续。不整合——又称角度不整合,指上下地层产状既不一致,时代也不连续,期间有地层缺失。

地质构造:指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一起地质构造的力有:压应力、张应力和扭应力。分别形成压性、张性与扭性构造。主要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水平岩层虽经垂直运动而未发生褶皱,仍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产状者,称为水平构造。岩层经构造变动后层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时即为倾斜构造。其产状与走向倾向和倾角三要素来确定。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褶皱。。断裂构造——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是岩石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上盘相对下降的断层是正断层,上盘相对上升的是逆断层。两盘岩断面某一点发生旋转的是逆转断层或枢纽断层。正断层与逆断层相间分布时上升盘形成地垒,下降盘相处地堑。

第三节大地构造学说

一、板块构造学说。古磁极移动轨道既是复古原大陆的证据也是大陆漂移的证据。

简述海底扩张学说P63

其要点如下:年速度为1cm至数厘米的地幔物质对流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动力;对流发生在岩石圈下厚达数百千米、强度很小的软流圈内,对流产生的拽力并不作用于地壳地步,而是作用于70~100km深的岩石层底部;海底为对流循环顶端;对流形态决定于地球内部结构而与大陆位置无关。大陆只是随硅镁层漂移;海底及其沉积物在对流汇聚区下沉,一部分受挤压变质而与大陆熔接,另一部分则沉入软流圈;海底年龄仅有2亿~3亿年,整个海底3亿到4亿年即可更新一次;地球体积基本恒定,海洋盆地面积也基本不变。

板块构造学说:把海底扩张学说、大陆漂移、地震与火山活动等地质现象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之中,用统一的动力学模式解释全球构造运动过程及其相互关系式海底扩张学说的具体引申。板块的相互作用是大地构造活动的基本原因。大陆边缘并不是板块的边界,海岭、岛弧和大断裂才是板块边界所在。

板块边界的基本类型:扩张或增生型边界,俯冲或汇聚型边界,地转断层或次生型边界。槽台说与地洼说P68

地盾:沉积盖层被剥蚀而露出古老的褶皱基底时称为地盾。

地质力学学说;基本观点为:全球地质构造的展布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具有一定的方向和方位。在地壳云顶的一定动力方式的作用下,必将形成相应形式的构造应力场与构造体系。该构造体系指许多不同形态、不同性质、不同等级和不同次序,但具有成生联系的各项结构要素所组成的构造带以及它们之间所夹的岩块或地块组合而成的整体。该学说构造体系有三种,分别为:维向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和扭动构造体系,并认为地球自转及其角速度的变化所引起的地壳水平运动史对东地壳构造变动的主导因素。、

第四节火山与地震

一、火山。

岩浆喷出地表是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的一种快速猛烈的释放形式,称为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类型有两类:一是裂隙式喷发,二是中心式或管状喷发——分为夏威夷式或宁静式和中间型。

地震:当地球聚集的应力超过岩层或岩体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地壳发生断裂、错动,急剧地释放积聚的能量,并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引起地表的震动叫地震。

主要地震带:换太平洋地震活动带或称环太平洋震环。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大洋中脊带;东非裂谷带。

第五节地壳演变

地质年代有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相对年代法又称古生物地层法:依据地层下老上新的沉积顺序,地层剖面中的整合与不整合关系,标准古生物化石与生物群体进行对比,确定某个地层或事件的相对年代的方法。

第二章大气圈与气候系统

第三章大气圈与气候系统

大气:连续包围地球的气态物质成为大气。、

干洁空气:通常把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简称干空气。气压:定义从观测高度到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横截面积1平方厘米)垂直空气柱的质量为大气压强。

水平气压场:根据各地同一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值,在地图上用等压线绘出高低气压分布区域,就是水平气压场。大气分层:按照分子组成,大气可分为两层,即均质层和非均质层。在气象学中,通常按照纬度和运动情况将大气圈分为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P89

对流层是大气的最底层,以空气垂直运动旺盛为典型特点。

大气辐射强度:表示太阳辐射能强弱的物理量,即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D=1.496亿KM上,大气顶届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称为太阳常数So。反照率:反照部分占辐射量的百分比。

太阳获得能量的具体结构: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对地面辐射的吸收;潜热输送;感热输送。大气辐射:大气获得热能后依据本身温度向外辐射,称为大气辐射。辐射平衡或辐射差额:在某一时段内物体能量收支的差值。

全球气温水平分布特点:等温线分布的总趋势大致与纬圈平行;同纬度夏季海面气温低于陆面,冬季海面气温高于陆地,等温线发生弯曲;洋流对海面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影响;近赤道地区有一个高温带,月平均温度冬、夏季均高于24度,称为热赤道;南半球无论冬夏,最低气温都出现在南极;北半球最低温度夏季出现在极地,冬季出现在高纬大陆。

气温垂直递减率,简称气温直减率:气温随高度变化的情况用单位高度*(通常取100米)气温变化值表示,即℃/100m。

第二节大气水分和降水

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叫水汽压。,用百帕表示。露点:湿空气等压降温

达到饱和的温度就是露点温度To,简称露点。大气中水汽凝结条件: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有凝结核。

大气降温过程:绝热冷却。辐射冷却。平流冷却。混合冷却。

凝结核的作用:一是对水汽的吸附作用,二是是形成的滴粒比单纯由水分子聚集而成的滴粒大得多,使之处于潮湿环境中,有利于水汽继续凝结。雾凇:是一种白色固体凝结物,由过冷雾滴附着于地面物体或树枝迅速冻结而成,俗称树挂,多出现于寒冷而适度高的天气条件下。雨凇:是形成在地面或物体迎风面上的、透明或毛玻璃状的紧密冰层,俗称冰凌。雾:是漂浮在近地面层的乳白色微小水滴或冰晶。雾的种类:辐射雾、平流雾、蒸汽雾、上坡雾、锋面雾。云:是高空水汽凝结现象。

冰晶效应:当水滴和冰晶共存时,在温度相同条件下,由于冰面饱和水汽压小于水面饱和水汽压,水滴将不断蒸发变小,而冰晶则不断凝华增大,这种过程成为冰晶效应。

云滴冲并增长:运抵大小不同,相应具有不同的运动速度。云滴下降时,个体大的降落快,个体小的降落慢,于是大运抵将“追上“小云滴,碰撞合并成为更大的云滴。

降水类型:对流雨——暖季空气湿度大,近地面气层强烈受热引起对流而形成的降水成为对流雨。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并伴有雷电现象,故又称热雷雨;地形雨——暖湿空气前进途中遇到较高山地阻碍而被迫抬升,绝热冷却,在达到凝结高度时便产生降水;锋面(气旋)雨——两种物理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暖湿空气循交界面滑升,绝热冷却,达到凝结高度时便产生云雨。其特点为雨区广。持续时间长。在温度占有主要地位;台风雨——台风时产生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空气漩涡。台风中大量暖湿空气上升可产生强度极大的降水。

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叫降水强度。降水量是指降落在地面的雨、雪、雹等,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积聚在水平面上的水层厚度mm。

湿润系数:某地区降水量P与蒸发量E的对比关系,用K表示,即K=P/E。

第三节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作用于空气的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

地转风:系指自由大气中空气做等速、直线水平运动。地转风与水平气压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即白贝罗风压定律——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相反,在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在右,高压在左。

梯度风:自由大气中的空气做曲线运动史,作用于空气的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达到平衡时的风成为梯度风。由水平温度梯度引起的上下层风的向量差成为热成风,用VT表示。

埃克曼螺线:在气压梯度力不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离地面俞远风速越大,风向于等压线的交角越小。把北半球摩擦层中不同高度上风的向量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可以得到一条风向、风速随高度变化的螺旋曲线,叫埃克曼螺线。高度很小时,风速随高度增加很快,但风向改变不大;高度很大时,风速增加很慢,但风向显著向右偏转,最终趋于地转风。

大气环流:是指大范围内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运行的综合现象。由海陆热力差异形成于陆地上的冷高压和热低压主要限于低空,且具有季节性,称为半永久性气压系统。而海洋上的高压和低压系统,虽然地理位置、范围强度随季节变化,但它们作为纬度气压带终年存在,称为永久性气压系统。、

行星风系:不考虑海陆和地形的影响,地面盛行风的全球性形式。信风;一种可以预期在一定季节海上盛行的风系称为信风,又称贸易风。信风向纬度低、温度高的地带吹送,属性干燥。P126。

季风:大陆和海洋间的广大地区,以一年为周期、随季节变化而方向相反的风系。夏季由海洋吹向大陆,称为夏季风,冬季由大陆吹向海洋,称为冬季风。

局地环流:由局部环境如地形起伏、地表受热不均等引起的小范围气流。包括海陆风,山谷风和焚风。海陆风——滨海地区白天从海洋吹响陆地;晚间由陆地吹向海洋,这就是海陆风环流。山谷风——当大范围水平气压场较弱时,山区白天地面从谷底吹向山坡;晚间地面风由山坡吹向谷地,这就是山谷风环流。焚风——气流受山地阻挡被迫抬升,迎风坡空气上升冷却,起初按干绝热直减率降温1℃/100m,当空气湿度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凝结,气温按湿绝热直减率降低0.5~0.6℃/100m,大部分水分在迎风坡降落。气流越过山后顺坡下沉,基本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以致背风坡气温比迎风坡同高度气温高,从而形成相对干热的风,这就是焚风。

天气系统:大气中引起天气变化的各种尺度的运动系统统称为天气系统。

气团:是指在广大区域内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垂直稳定度等物理属性较均匀的大块空气团。

锋:温度或密度差异很大的两耳光气团相遇形成的狭窄过渡区域,又称锋面。P135

气旋是由锋面上或不同密度空气分界面上发生波动形成的,占有三度空间,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空气涡旋。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一种具有暖心结构气旋性涡旋。反气旋:是占有三度空间的,中心气压比四周高的大型空气涡旋。气流运动有中心向四周旋转,旋转方向在北半球为顺时针,南半球为反时针。根据温压结构可分为冷性反气旋(冷高压)和暖性反气旋(暖高压)。根据生成地区可分为基地反气旋、温带反气旋、副热带反气旋等。反气旋范围内没有锋面,中心多出现下沉气流,故天气晴好。反气旋水平尺度比气旋大。第四节气候形成

气候是在某以地球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态及其变化特征。它反映平均情况,也反映极端情况,是各种天气现象的多年综合。日照,气温,湿度,降水量,气压,风等式气象要素。气象要素用以便是一段时间的平均状态,就成为气候要素。天气过程称为快过程,气候过程称为慢过程。天气在更大程度上由初始条件决定,而气候则更多地由边界条件决定。气候的范畴远比天气的概念广泛,天气通常只对流层的大气物理状况,并不包括高层大气。

据空间尺度,气候可分为全球气候,区域气候和小气候等。气候的景点概念是,研究大气过程的平均状态。

地球气候系指包括大气,海洋(水圈),冰冻圈(低温层),岩石圈和生物圈在内的整个气候系统物理状态的统计特征。包括其平均值、机制、各阶矩和个气候变量的联合概率分布。气候系统包括各种气候及其变化的特性和过程。完整的气候系统一般由大气圈,海洋,冰冻圈,路面(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P142

简述气候的形成:气候是负责的自然地理现象之一。气候系统的组成,气候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异,都表明它具有自然地理特性。气候还随时间发生变化,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之所以有气候差异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气候形成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大气辐射,大气环流和地表性质。(1)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太阳辐射式气候系统的能量,又是一切大气物理过程及现象形成的基本动力,在气候形成中起主导作用。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及气候季节交替,主要是由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及其变化差异引起的。而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受地理纬度制约,因而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是一种纬度因素。A,地球辐射平衡温度,地球具

有适合生命繁衍的理想条件。B,地球上的天文气候。地球表面因辐射平衡温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分布形成假想的简单气候模式称为天文气候。太阳天文辐射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和日照时间。(2)气候形成的环流因子。地表太阳辐射能量分布不均引起的大气环流是热量和水分的转移者,也是气团形成的基本原因。它促使不同性质气团发生移动,而气团的水平交换是不同地区气候形成及其变化的重要方式。因此在不同纬度的不同环流形势下形成的气候类型也不相同。A,大气环流缓和温差,调节海陆间热量。B,大气环流还与海温异常有关,典型的例子就是厄尔尼诺现象。(3)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地理因子通过对辐射因子与环流因子的影响而作用于气候。气候现象结合所在地理环境出现。地理环境是的地球气候具有纬度地带性,又具有非地带性。A,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对太阳辐射能的吸收与反射,热能内部交换,热容量大小以及地——气和海——气热量交换的形式都有显著差异,致使同纬度、同季节海洋和大陆的增温与冷却显著不同,海上和陆上的气温差异明显。B,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洋流是大洋中任一持续不断并主要呈水平流动的海水。洋流的热量输送对大陆东西岸的气温差异起着很大作用。,冷暖洋流对所经之地的降水有很大影响。C,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地形对温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地形对降水也有显著影响。迎风坡降水量显著高于背风坡。

太阳辐射总量有雨纬线圈平行,呈带状分布的特点,这是气候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气候带划分见图P146。

厄尔尼诺现象:秘鲁、厄瓜多尔沿岸受冷洋流影响,本为冷水上翻区(或称涌升区),宜于藻类和鳀鱼繁殖,并吸引大量以鳀鱼为食的鸟类在此栖息。但有的年份由于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突然减弱,太平洋赤道暖流以50——100m/s的速度向东南扩张,代替秘鲁冷洋流,使这一地区的海水温度比常年高出几度,冷水上翻不能达到表层,结果造成只适应冷水域生存的鱼类,藻类大量死亡。其特点是具有突发性,无明显规律。

南方涛动:是指热带太平洋与热带印度洋之间气压变化呈反相关的震荡现象。为使这种现象定量化,沃克定义了以个南方涛动系数(SOI),由东西太平洋气压值之差算出。。涛动越强表示高压的气压越高,低压的气压越低,东西太平洋指气压差值大于正常值,则SOI为正。相反,涛动弱时差值小于正常值,则SOI为负。SOI由高值下降到最低值时,,厄尔尼诺达到鼎盛。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事件的内在联系,是全球海气相互作用的强烈信号,所以人们合称为ENSO.

气候变化原因:包括外部因子和内部因子。下垫面和环绕地球的太空称为外部因素,又称气候强迫项。内部因子是指系统内个组成部分的物理状态,它们之间有复杂的反馈作用。外部因子和内部因子可相互转化。在气候数值模式中,内部因子是变量,外部因子则作为参数出现。(1)天文学方面的原因。包括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和日地相对位置变化。日地相对位置变化一般称为地球轨道要素变化。(2)地文学方面的原因。其中以地极移动(纬度变化)、大陆漂移、造山运动和火山活动影响最大。(3)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规模与人口有关。最初,主要表现为改变地貌,影响下垫面的粗糙度,反照率和水平衡,从而引起局地气候变化。工业革命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日益广泛和深化。城市排放的大量废气和余热也大大改变了城市的热状况,因而形成独特的城市气候。同时,城市作为大气污染源和热污染源,正影响全球气候。

地球表面在地质时代经历了一系列准周期性变化,即造山运动,增强了大气垂直方向上的扰动强度,降水增加,冰期滞后于造山运动即降水丰期。海陆分布对气候变化也有很多影响,尤其是海峡的封闭可使洋流改向。

火山活动频繁期总是对应冰期,火山沉寂期对应暖期。强火山爆发往往激发或促进厄尔尼诺发展。

未来气候的可能变化:目前正处于第四纪大冰期中的一个相对温暖的副间冰期后期。部分学者认为未来会变冷;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将要变暖。(一)变冷说。冰冷说认为,到20世纪40年代位置,气候变暖已结束,并倒转为全球变冷。其主要依据是自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是60年代以来,北极和近北极高纬地区气候明显变冷。60年代北大西洋冰冻范围扩大,形成了欧洲、美洲、亚洲广大地球吧数十年未曾出现过的严寒。气候变冷趋势在气候要素值上也有反映。20世纪60年代以来,北半球纬度愈高处降温愈迅速,幅度也愈大。有人认为,60年代以来的气候变冷时“小冰期”打来的前兆,或者说已经进入小冰期的第四个冷期。但实际情况是70年代中期后北半球气温又迅速回升,80年代上升尤其迅速,以至1988年到了近百年最暖温度。(二)变暖说。变暖说认为地球目前正进入一个“超间冰期”,即更温暖的时期,地球的平均气温将逐渐增加,以致高纬度海冰和积雪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其主要依据是,人类活动影响气候的范围和程度正在扩大和日趋严重。温室气体进入大气层中,“温室效应”家具使近地层空气增温。除温室气体外,人工热的影响也很显著。如果21世纪温室气体排放速率不低于现在的水平,将导致气候进一步变暖,某些变化会比20世纪更显著。

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

水圈中的水包括:存在于各种矿物中的化合水、结合水以及岩石圈深部封存的水分,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大气水分和冰雪共同组成构成地球的水圈。

定义水的总量:1970年国际水文学会UNICEF认为地球上水的总体积接近15亿㏎3,并且把各部分水量在地球表面上的平均深度,定义为它们的当量深度。

从海洋形成到现在,大洋体积不断增加,大洋面积不断减小,大洋深度增加。现在每年仍有660㏎3溢出进入地表,同时,陨石和宇宙尘每年还给地球带来约1.5㏎3的水。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1,水循环:地球上的水从来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不断通过运动和相变从一个地圈转入另一个地圈,或从一种空间转向另一种空间。水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蒸发无疑是其初始的、最重要的环节。海陆表面的水分因太阳辐射而蒸发进入大气。在适宜条件下水汽凝结发生降水。其中大部分直接降落在海洋中,形成海洋水分与大气间的内循环;另一部分水汽被输送到陆地上空以雨雪形式降落到地面。降落到地面后又出现三种情况:一是通过蒸发和蒸腾返回大气;二是渗入地下形成土壤水、潜水及地表径流量,后者即是水分的海陆循环;三是内流区径流不能诸如海洋,水分通过河面和内陆尾闾胡面蒸发再次进入大气圈。

各种形式的水灾循环中以不同周期自然更新。水的赋存形式不同,更新周期差别也很悬殊。如深层地下水更新周期为1400年,而大气水只要8-9天。水循环使各种自然地理过程得以延续,也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从而永续利用。因此,物理对自然界还是对人类社会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2,水量平衡时水循环的数量表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全球任一区域水量都应保持收支平衡。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循环的三个重要环节,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则是水量平衡的三个重要因素。因此全球水量平衡方式写成:P C+P O=E C+E O.式中:P C为大陆降水量;P O为海洋降水量;E C大陆蒸发量;E O海洋蒸发量。方程式表明,全球降水量等于全球蒸发量。年平均大洋淡水平衡方程式为:P+R-E=0或P+R=E,即大洋年降水量P加入海径流量R等于大洋年蒸发量E这个方程式告诉我们,人为地大规模减少如海径流量,可能破坏淡水平衡。地表径流如海是全球水量平衡的重要环节,而不是淡水资源的浪费。

从全球水量平衡中可以看出:海陆降水量之和等于海陆蒸发量之和,说明全球水量保持平

衡,基本上长期不变;海洋蒸发量提供了海洋降水的85%和陆地降水的89%,海洋是大气水分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大陆气团对陆地降水作用远不及海洋气团的作用;海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陆地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海洋和陆地水最后通过径流达到平衡。地表入海径流是维持海洋水分平衡的决定性条件。我国内流区水量平衡水平低于外流区。无论在海洋上还是在陆地上,不同纬度的降水量和蒸发量都有差异。图4-2,P179。0-10°N一带水分过剩。想但于副热带高压区的南纬和北纬10-40°间蒸发量超过降水量,而南半球比被半球更显得水分不足。南北纬40-90°间降水量超过蒸发量,出现水分“过剩”,南半球更加突出。两极地区降水量和蒸发量都较少。这里的“过剩”,只是表示水量平衡水平高,而不是意味着有任何水的累积。水分不足的纬度区域。也不会出现负平衡,只不过收支都少而已。

第二节海洋起源于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地球表面连续的广阔水体称为世界大洋。洋的主体是指远离大陆,面积广阔,深度大,较少受到大陆影响,具有独立的洋流系统和潮汐系统,物理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水域。

海及其分类:大洋的边缘因为接近或伸入陆地而或多或少与大洋主体相分离的部分称为海。海从属于洋,或者说是洋的组成部分。海的面积和深度均小于洋,河水的注入使海洋的许多重要特征,如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生物发育状况等均有别于洋;此外,海基本上没有自己独立的洋流系统和潮汐系统,也不具有洋那样明显的垂直分层。

根据海与大洋的分离状况和其他地理标志,可把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内海:或称地中海。四面几乎完全被陆地包围,只有一个或多个海峡与洋或邻海相通。它位于一个大陆内部或两个大陆之间。如地中海、红海、波罗的海、黑海、渤海等。(2)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或岛屿与大洋或邻海相分隔,但直接受外海洋流和潮汐的影响。如白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3)外海。位于大陆边缘,但与洋有广阔联系的海,如阿拉伯海、巴伦支海等。(4)岛间海。大洋中由一系列岛屿环绕所形成的水域,如爪哇海、苏拉威西海等。

四、海水的组成。

1,海水的化学组成:海水中已发现天然元素约80种,但其含量差别很大。通常把每升海水中含100mg以上的元素,叫常量元素;不足100mg的叫微量元素。海水中的溶解气体主要是氧和二氧化碳。在海水上层的光亮带,这种气体接近饱和。由于表层与深层海水经常发生混合,深海中也含有一定数量的溶解气体,这是底栖生物能生存的原因之一。

2,海水的盐度和氯度

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质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克数表示。每千克海水中所含氯的克数,称为海水的氯度。标准海水的氯度为19.381%。知道了氯度,可按克努森公式计算盐度:盐度=0.03+1.805*氯度。近年来,国际上多采用S‰=1.8065C I‰,精确度更高。大洋盐度一般在33到37之间,因受降水量、蒸发和入海经历的影响而发生区域变化。以P代表降水量,E表示蒸发量,可依据下列经验公式计算某一地的海面盐度:

盐度=34.6+0.0175(E-P)

五、海水的温度、密度和透明度

1,海水温度。海水温度决定于其热量收支状况。海水温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水温季节变化主要取决于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季风和洋流也有一定影响。最高水温出现在在赤道以北,称为热赤道,水温从热赤道向两极递减;由于陆地集中于北半球,故北半球海水等温线分布不规则,而南半球等温线近似平行于纬线。同时北半球水温略高于南半球同纬度水温。

2,密度。单位体积中的海水质量就是海水的密度,单位是g/cm3。海水密度值约为1.002-1.028。它是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函数。温度升高时密度减小,盐度增加时密度增大。

纯水密度在4℃时最大,海水最大密度的温度则随盐度增加而降低。结冰温度也随盐度增加而降低,但比较缓和。

3,颜色与透明度。射入海水的光线被吸收和散射后只剩下蓝光,所以海水呈现蓝色。沿岸海水多呈绿、黄河棕色。部分原因是由于生物丰富和河水带来泥沙所致。

海水透明度以直径30cm的白圆盘投入水中的可见深度表示。一般愈近大陆透明度愈低,愈近大洋中部透明度越高。

第三节海水运动

一,潮流与潮汐。

1,潮汐: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现象。海面升高,海水涌上海岸,称为涨潮。海水下降,海水从岸上后退,称为落潮。涨潮时海水面最高处称为高潮,落潮时海水面最低处称为低潮。高潮与低潮的高差即是潮差。潮差最大时叫大潮,潮差最小时称小潮。朝向月球和太阳一面形成的潮汐称为顺潮,背向月球和太阳的一面的潮汐称为对潮。

潮汐的周期变化可分为半日潮、混合潮河全日潮、半日潮一天有两次高潮和低潮,相邻两次高潮或低潮的潮位和涨、落潮时间相差不多;混合潮一天虽有两次高潮和低潮,但潮位和涨、落潮时间有很大差别;全日潮是大多数日期一天有一次高潮和低潮。

2,潮流。海水受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周期性的流动,这就是潮流。潮流也分半日潮流,混合潮流和全日潮流三种。在外海和开阔海区潮流流向在半日或一日内旋转360°的叫做回转流。近岸海峡和海湾潮流因受地形限制,流向主要在两个相反方向上发生变化的叫做往复流。潮流在一个周期里出现两次最大流速和最小流速。地形越狭窄,最大与最小流速的差值越大。往复流最小流速为零时,称为“憩流”。正因为潮流又周期性变化,所以它只在有限的海区做往复运动或回转运动。

二,海洋中的波浪

1,波浪及其类型。海洋中的波浪是指海水质点以其原有平衡位置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作周期性圆周运动的现象。波浪要素有波峰、波谷、波长、波高四个。

因地震或风暴而产生的波浪叫海啸。大洋中风浪的振幅和速度与风的强度、风向和阵发性情况等因素有关。

余摆线:水面以下水分子圆形轨迹的直径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连接不同水层上以匀速旋转的水分子在波峰和波谷中的点而构成的曲线。

由于海底摩擦,波峰上水分子的前进速度大大超过波谷中水分子的后退速度,波峰前部就倾倒而产生倒浪和激岸浪。激岸浪最后冲上海岸的部分称为进流,随冲流而下的是借助于重力的退流。

2,波浪的折射。波峰线在深水区是和引起波浪的力的方向即波浪前进方向相垂直的。但波浪前进方向常常与海岸斜交,这样,同一列波能两端的水深可能有较大差异。近岸较浅一端因受到摩擦而减速,离岸远而较深一端在深水处继续保持原速前进,最后波峰线将发生转折而与海岸平行,这种现象就是海浪的折射。

波浪前进方向与海岸斜交常常造成水体沿岸流动,这种纵向水流称为沿岸流。

三,洋面流和水团运动

海水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水平运动就是洋流。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风力是洋流的主要动力,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和海底起伏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洋流的成因及分类

按成因,洋流分为摩擦流、重力-气压梯度流和潮流三种。海洋某一深度,海水流速为其表面的1/23,这个深度即为摩擦深度。从海面到摩擦深度的海水运动,称为风海流或漂流。重力-气压梯度流包括倾斜流、密度流和补充流等。

暖流是指其温度比流经海区水温高,寒流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

2,大洋表层洋流模式和主要洋流

由行星风系可以推断出三种洋流模式:(1)北半球的风吹动洋面最终是输送一层方向偏右90度的厚约100m的上层洋流。在科里奥利力影响下于纬度0-30°间流向西南,于30-60°间流向东北,成为地转流。形成以水堆为中心顺时针亚热带环流(2)30-60°N的西南风使上层水流向东南,60-80°的东北风又使上层水流向西北,导致以60°N为中心形成一个低凹,最终形成围绕这个低凹形成反时针方向的亚极地环流。(3)赤道无风带两侧。因北半球的东北风和南半球的东南风,上层水流必然从赤道向外流动。北半球的洋面最终将呈反时针方向,而南半球则是顺时针方向。

南半球除上述赤道环流外,还存在亚热带环流与亚极地环流,但与北半球相反,前者为反时针方向,后者为顺时针方向。

3,大洋水团及其环流。

大洋中具有特别温度和盐度值的,性质相同的大团水体,称为水团。由密度不同引起的海水对流hi海洋的垂直环流。以深度为标准划分的水团有:表层水团,可深达100米;中心水团,深达主要变温层底部;中层水团,从中心水团一下至3000米;深层与底层水团则充满大洋盆。深水部分的较大水团一般形成于高纬地区,而靠近水面的水团则形成于赤道附近。第四节海平面变化

自海洋形成以来,由于海水体积逐渐增加,因此海平面在总体上是逐渐上升的。

70000年来,海平面出现过比远高于现代的海平面,也曾发生过海平面远低于现代海平面的情况。冰期中冰盖和冰川的发展,使大量水体以固体形式存储于极地和其他大陆的山地,全球水循环机制发生巨变,必然导致海平面降低。冰后期海平面上升幅度明显减小,再未出现大起大落现象。大暖期后,海平面变化更趋于平缓。

近百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导致海洋热膨胀和冰川消融等加剧,加上CO2排放量猛增形成的温室效应,全球海平面普遍呈上升趋势。我国海平面上升速率为 2.5mm/a,高于全球1.8mm/a的平均值。其中,东海上升速率高于全国平均值,黄海持平,渤海和南海略低。

21世纪海平面上升预测:(1)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预测:如果CO2不受限制照常排放,21世纪海平面上升速度将为20世纪的3-5倍;如果能源供应转向低碳燃烧,可再生资源与核能取代矿物燃料,2050年CO2排放量降到1985年的一半,那么205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20-31cm。(2)1992年,一批欧洲学者与中国学者提出2050年海平面上升最佳估计值为22cm,2100年为48cm。(3)1993年,中科院地学部估计我国珠江三角洲海平面将上升40-60cm,上海地区50-70cm,天津地区70-100cm。

海平面上升将使沿岸地区风暴潮灾害加剧,海岸侵蚀强化,潮滩湿地损失,盐水入侵河口及海岸地下含水层,阻碍陆地洪水与沿海城镇污染排放。应受到高度重视。

第五节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资源是指与海水本身有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例如海洋生物,海洋运动产生的能量等。海洋资源包括:海水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动力资源,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达到地球表面的太阳能的主要接受者和蓄积者,海水冷却时将向空气中散发大量的热,增温时则将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海洋借助自己与大气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间接影响气候和受气候影响的各种自然现象。(2)海水的热容量是空气热容量的3100倍,密度是空气密度的797倍。这使得海水成为气温的主要调节者。洋流与气候的关系非常密切。从地球低纬区输送到高纬区的热量,约有一半是由洋流完成的。洋流还影响降水的地理分布。暖流影响区气旋发育,降水往往比较多;寒流影响区则往往发育反气旋,降水较少,甚至形成荒漠。

海洋环境保护:海洋在地理环境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对人类生活有巨大的影响。但由于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尤其是对海洋资源的开发日益扩大,已导致海洋环境不同程度的污染和海洋生态平衡的局部破坏。如陆地上工业三废,农业化肥等。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查明海洋自净能力,限制进入海洋的污染物数量,积极开展废水净化处理等。但减少和防止海洋污染并不是保护海洋的全部内容,适当的生产安排和合理的资源开发业不容忽视。

第六节河流

一、河流、水系和流域

陆地水主要以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形式存在。

河流:降水或由地面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的或周期地沿流水本身造成的洼地流动,这就是河流。河流沿途接纳众多支流,并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这就是水系。河流分为外流河和内陆河。每一条河流和每一个水系都从一定的陆地面积上获得补给,这部分陆地面积便是河流和水系的流域,也就是河流和水系在地面的集水区。

水系形式是一定岩层构造、沉积物性质和新构造应力场的反映。据此,水系形式分为树枝状、格状和长方形三类。树枝状水系一般发育在抗侵蚀能力比较一致的沉积岩或变质岩去;格状水系经常出现在岩层软硬相间、地下水源比较丰富的平行褶皱构造区;长方形水系则往往和巨大的断裂构造相联系。

水系按干支流相互配置的关系或它们构成的集合形态来划分:(1)众多支流集中汇入干流称为扇状水系,(2)支流比较均匀地分布于干流两侧,交错的汇入干流,叫羽状水系,(3)一侧支流很少,而另一侧支流众多,称为梳状水系,(4)支流与干流平行,至河口附近才汇合,称为平行水系等。

按水系流向的相互关系,可分为向心水系。辐射状水系等。

河源与河口的高度差,即是河流的总落差。单位河长的落差,叫做河流的比降。以落差为纵轴,距河口的距离为横轴,据实测高度值定出各点的坐标,连接个点得到河流的纵断面图。流域内岩层的性质,地貌类型的复杂程度及河流的年龄,都影响纵断面的形态。年轻河流纵断面多呈上落形或折线形;老年河流则多呈平滑下凹曲线形。河槽中垂直于流向并以河床为下界、水面为上界的断面,是河流的横断面。

河流根据其地理-地质特征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五段。河源的确定是根据“河源唯远”和“水量最丰原则”。其余河段的划分则应以河流的主要自然特征为依据。

流域特征对河流的影响。流域面积是流域的重要特征之一,河流水量的大小和流域面积大小有直接的关系;流域形状对河流水量也有明显的影响。圆形或卵形流域降水最容易向干流集中,从而形成巨大洪峰,狭长形流域洪水宣泄比较均匀,因而洪峰不集中;流域高度主要影响降水形式和流域内的气温,进而影响流域的水量变化流域方向或干流方向对冰雪消融时间有一定的影响。

流域中干支流总长度和流域面积之比,称为河网密度D(km/km2)。其公式为:

D=∑L/F。

河网密度是地表径流丰富与否飞标志之一。流域气候、植被、地貌特征、岩石土壤的渗透性和抗蚀能力,是河网密度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二、水情要素

主要包括水位、流速、流量、水温和冰情

水位:河流中某一标准基面或测站基面上的水面高度,叫做水位。河流水位有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山区病源河流甚至有日变化。

水位过程线:用纵坐标表示不同时间的水位高度,用横坐标表示时间,可以绘出水位过程线。

水位特征值:平均水位、平均高水位、平均低水位、中水位、常水位等。平均水位是单位时间内水位的平均值。平均高水位和平均低水位则是各年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各自的平均值。中水位是一年中观测水位值的中值。常水位是指一年中水位最常出现值。

河流各站的水位过程线上,上下游站在同一次涨落水期间位相相同的水位,叫相应水位。流速:流速指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它决定于纵比降方向上水体重心的分力与河岸和河底对水流的摩擦力之比。通常采用等流速公式,即薛齐公式,计算水流某一时段的平均流速V

V=c√RI

式中;R是水力半径,即过水断面面积与水浸部分弧长之比;I为水流纵比降;c为待定系数。

绝对最大流速出现在水深1/10~3/10处,弯曲河道的最大流速接近凹岸处,平均流速与水深6/10处的点流速相等。

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过水断面的水量,叫做流量。

实际工作需要绘制曲线图——流量过程线。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流量,连接个坐标点,得出Q=f(t)曲线,即流量过程线。在流量过程线横轴和两纵线间,过程线所包围的面积,等于相应期间的径流总量。分析流量过程线相当于综合研究流域的特征。

水温和冰情:河流的补给特征是影响河水温度状况的主要因素。

河水温度也随时间而变化,夏季水温有明显的变化,且中低纬度河流比高纬河流显著。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北方河流冬季常结冻。

河水温度还随流域远近而发生变化。一般来说,水温从上游向下游增高。

河流水温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河流流向的影响。亚洲大陆和北美洲大陆向北流入北冰洋的大小河流,愈向下游水温越低。甚至一条河流的个别北向河段这一特点也表现的相当突出。

三、河川径流

停蓄阶段:降水初期不能立即产生径流,降水量超过上述消耗而有余时,便在一些分散地洼地停蓄起来,这种现象称为填洼。

漫流阶段:降水量超过下渗量时,地表便开始出现沿天然坡向流动的细小水流,即坡面漫流。坡面漫流逐渐扩大范围并分别流向不同的河槽,叫做漫流阶段。这个阶段只有下渗起着削减径流形成的作用。而土壤,岩石的下渗强度,从开始下渗即逐步减小,一段时间后常形成稳定值,这个稳定值称为稳渗率。所以漫流阶段的产流强度决定于降水强度和土壤稳渗率之差。坡面漫流作为地表径流向河槽汇集的中间环节,分为片流、沟流和壤中流三种形式,其中沟流是主要形式。

河槽集流阶段:坡面漫流的水进入河道后沿河网向下游流动,使河流流量增加,叫做河槽集流。

上述三个阶段是指长时间连续降水下发生的典型模式。

流量Q: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河道过水断面的水量,称为流量。

径流量W:在一特定时段内流过河流测流断面的总水量,称为径流量,例如年径流量。

径流模数M: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产出的水量,称为径流模数。

径流深度y:流域面积除该流域一年的径流总量,即得到径流深度。

径流变率(模比系数K):任何时段的径流值M1,Q1或y1等,与同时段多年平均值M0、Q0或y0之比,称为径流变率或模比系数。

径流系数ɑ:一定时期的径流深度与同期降水量之比,称为径流系数。径流系数常用百分数表示。

正常径流量:河流的年正常径流量是指多年径流量的算术平均值。

用均方差与均值之比作为衡量相对离散程度的参数,即离差系数Cy。

根据实测资料年限长短不同,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推算河流正常径流量:1、具有30~40年或更长连续观测系列的,可以把径流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正常径流量;2、只有短期资料时,选择参证站、参证流域或与径流量有成因联系的变量(如降水量),建立相关关系,延长系列;3、缺乏实测资料时,则以径流等值线方法或应用经验公式估算。

径流变化

根据一年内河流水情的变化,可以分为若干个水情特征时期,如汛期、平水期、枯水期和冰冻期。

汛期:河流处于高水位的时期称为汛期。春季积雪融化形成的河流高水位叫做春汛。

枯水期:是河流处于低水位的时期。

平水期:是河流处于中常水位的时期。

年际变化: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往往由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引起。通常以径流的离差参数来表示年径流的变化程度。

洪水:河流水位达到某一高度,致使沿岸城市、村庄、建筑物、农田受到威胁时,称为洪水。洪水的传播速度与河道的形状有关,河道整齐的传播快,不规则的传播慢。

洪水期间,在没有大支流加入的河段中,同一断面上总是首先出现最大比降,接着出现最大流速,然后是最大流量,最后是最高水位。

苦水径流:一年内没有洪水时期的径流,称为枯水径流。

河槽下切深度和河网密度决定着截获地下水补给的水量大小。

河流的补给

降水补给: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的降水量及其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国广大地区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的河流,降水补给占绝对优势。河水流量与降水量分不一样,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河流多在夏秋两季发生洪水,也与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有关。融水补给: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流量及其变化与流域的积雪量和气温变化有关。

地下水补给:河流从地下获得的水量补给,称为地下水补给。地下水补给具有稳定和均匀两大特点。深层地下水因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小,其补给通常没有季节变化,浅层地下水补给状况则视地下水与河流之间有无力联系而定。

湖泊与沼泽水补给:湖泊,沼泽水补给量的大小和变化,取决于湖泊和沼泽对水量的调节作用。一般来说,湖泊沼泽补给的河流水量变化缓慢而且稳定。

人工补给:从水量多的河流、湖泊中,把水引入水量缺乏的河流,向河流中排放废水等,都属于人工补给范围。

河流水源的定量估计(P217)

五、流域的水量平衡

进入任何流域的水量,减去所消耗的部分,等于原有水量的绝对增加量。这就是流域水量平衡的原理。P219计算题

六、河流的分类

河流分类原则包括:1、以河流的水源作为河流最重要的典型标准,按照气候条件对河流进行分类;2、根据径流的水源和最大径流发生季节来划分;3、根据径流年内分配的均匀程度来划分;4、根据径流的季节变化,按河流月平均流量过程线的动态来划分;5、根据河槽的稳定性来划分;6、根据河流及流域的气候、地貌、水源、水量、河床变化等综合因素来划

分。

我国常以河流径流的年内动态差异为标志进行河流分类。

东北型河流:东北地区的大多数河流。其主要水文特征是:1、冰雪消融,春汛流量较小。2、春汛时间较长,春汛和夏汛之间没有明显的低水位。3河水一般在10月末或11月初结冰,冰层可厚达1m。4、全年流量变化较小。

华北型河流:包括辽河、海河、黄河以及淮河北侧各支流。其主要特征是:1、每年有两次汛峰,两次枯水。2、夏汛出现在6月下旬至9月。3、雨季多暴雨,洪水猛烈而径流变幅大。华南型河流:淮河南侧支流,长江中下游干支流,沿海及台湾省各河及除西江上游以外的珠江流域大部分。其特征是:1、充沛的雨量作为河水主要来源,径流系数超过50%,汛期早,流量大。2、雨季长,汛期也长。3、最大流量和最高水位出现在台风季节。

西南型河流:中、下游干支流以外的长江,汉水、西江上游及云贵高原的河流,一般不受降雪和冰冻的影响。径流与降水变化规律一致。

西北型河流:新疆和甘肃河西地区发源于高山的河流。其特征是:1、冰雪补给,冰川储水量、积雪量和气温状况有密切关系。3-4月有不明显的春汛,7-8月间出现洪峰。2、大多数河流消失于下游荒漠中,少数汇入内陆湖泊。

内蒙古型河流:地下水补给为主,兼有雨水补给。

青藏高原型河流:冰雪补给为主,春末洪水和夏汛相连。

七、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河水是以不同形态和经过不同转化途径的降水为补给来源的。只有进入河床的水量足以补偿蒸发和渗漏所造成的损耗时,才能形成河流。1、河流的地理分布受气候的严格控制。河流是气候的镜子。2、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也对径流发生影响。3、河流对地理环境有着显著的影响。河流是地球水分循环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内流河流把水分从高山输送到内路盆地底部或湖泊中,实现水分小循环;外流河把大量水分由陆地带入海洋,弥补海水的蒸发损耗,实现水分大循环。热量和矿物质也随水分一起输送,对气温都具有调节作用。河流既是山地景观的创造者,又是大小冲击平原的奠基者,还是内陆和海洋盆地中盐类的积累者。

4、荒漠地区绝大多数绿洲的形成与河流有密切的关系。

5、河流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七节湖泊与沼泽

一、湖泊

湖泊:地面洼地积水形成较为宽广的水域称为湖泊。

湖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都可以形成湖盆。

湖泊分类:1、按照湖水来源,把湖泊分为海迹湖和路面湖两大类。2、依据湖水和径流的关系,把湖泊分为内陆湖和外流湖。内陆湖完全没有径流入海,属于非排水湖。外流湖称为排水湖,湖水最终注入海洋。3、根据湖水的矿化程度,分为淡水湖和咸水湖。排水湖为淡水湖,非排水湖多为咸水湖。4、按照湖水温度状况,分为热带湖、温带湖和极地湖等。5、以湖水存在的时间久暂,分为间歇湖和常年湖。

湖水的性质

颜色:湖水一般呈浅蓝、青蓝、黄绿和黄褐色。湖水颜色以含沙量多少、泥沙颗粒大小、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多少为转移。

温度:太阳辐射热是湖水的主要热量来源。

化学成分:湖水的化学成分大致相同,但化学元素含量极其变化,却可以因时因地而有很大差异。盐湖是化学成分非常特殊的一类湖泊,盐湖是封闭地形和干燥气候共同作用的产物。

湖泊的水文特征

湖水的运动:1、定振波:全部湖水围绕着某一个或几个重心而摆动的现象,称为定振波。大小湖泊都可以形成定振波。定振波和暴风雨的关系最为密切。定振波是整个水体的水分子都在运动。湖的形状千差万别,决定了定振波的摆动现象比较复杂。通常可以分为单定振波和双定振波。

湖流:河流入口处的水面比外泄处略高,于是湖水就发生单向缓慢移动。背风岸则发生水的上升运动,从而湖水形成闭合垂直环流。温带湖因水温正列、逆列和等温状态周期性的更替,每年可发生对流,称为双对流。热带、极地和高山湖水温成正列或逆列状态,每年只发生一次对流,称为热单对流和冷单对流。

水位变化和水量平衡:当湖水收入超过支出,水量成正平衡,水位上升;相反,若湖水支出超过收入,水量成负平衡,水位就下降。

二、沼泽

沼泽:通常把较平坦或稍低洼而过度湿润的地面称为沼泽。沼泽生长喜湿植物,并有泥炭层。水分条件是沼泽形成的首要因素。

沼泽形成过程基本上有两种情况,水体沼泽化和陆地沼泽化。

水体沼泽化:沿湖岸水生植物或漂浮植毡向湖中央生长,使全湖布满植物,大量有机物质堆积于湖底,形成泥炭,湖渐变浅,最后形成沼泽。

陆地沼泽化:陆地沼泽化表现为多种形式,但基本形式是森林沼泽化和草甸沼泽化两种。沼泽水文特征

沼泽一般排水不畅,加以植物丛生,故沼泽水的运动十分缓慢。沼泽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降水、融雪水和地下水。沼泽的蒸发比较强烈,蒸发量大于自由水面。泥炭中的水流动很缓慢。春季融雪和秋季气温下降时,形成两个高水位。夏季气温高、蒸发强和冬季缺乏地表水补给,又形成两个最低水位。径流极小是沼泽水文的又一特征,沼泽对河流的补给作用比较微弱。沼泽对水分的滞蓄可缓解洪峰。

沼泽的分类:1、地貌分类法是以沼泽形成地的地貌条件和沼泽分布的地貌部位为依据的。这种分类部分地反映了沼泽体表面的形状。2、沼泽综合分类法,通过对沼泽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确定各个阶段的变化顺序,注意沼泽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3、我国采用三个主要特征作为依据:一是沼泽体发育过程的形式和阶段;二是沼泽体所处的地貌类型及水分养分状况;三是植被及其在沼泽体发育过程中的分布规律。

低位沼泽是沼泽发育的初级阶段。高位沼泽代表沼泽发育的寡营养阶段。

第八节地下水

一、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温度:地下水的温度因区域自然条件不同而变化。一般用缓变温度计测量地下水的温度。颜色:地下水一般无色透明的。

透明度:地下水的透明度决定于水中所含盐类、悬浮物、有机质和胶体的数量。透明度分为透明、微混浊、混浊和极混浊四级。

相对密度:溶解的盐分愈多相对密度愈大。盐水的相对密度可用波美度来表示,1L水内含有10g氯化钠,则其盐度相当于1波美度。

导电性:地下水导电性取决于所含电解质的数量和性质。离子含量愈多,离子价愈高,则水的导电性愈强。

放射性:地下水多含放射性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所以大都有放射性。目前已知地下水有三个

放射性系统:铀-镭系、锕系和钍系。水中含氡量超过10埃曼是为弱放射水,超过1000埃曼为强放射水。

嗅觉和味觉:地下水含有不同气体成分和有机物,因而具有不同的嗅觉。40℃时气味最显著。地下水的味觉也与温度高低有关系,水温低时味感不明显。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气体:地下水中溶解的气体主要有CO2、O2、N2、CH4、H2S,还有少量惰性气体和H2、CO、NH3等,按其成因可以分为四类:1,生物化学成因的气体。2、空气成因的气体。3、化学成因的气体。4、放射性成因的气体。

氢离子浓度:氢离子浓度常用pH值表示。

离子成分和胶体物质:1、氯离子,随着矿化度增高,氯离子溶解度急剧增加。2、硫酸根离子,在高矿化水中,硫酸根离子的含量一般比氯离子少,但在中等矿化特别是低矿化水中,就远比氯离子为多,所以硫酸根离子是地下水中最主要的阴离子。3、重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前者是低矿化水中最主要的离子,后者则仅在水中的碳酸盐溶解时才存在。4、钠离子。5、钾离子。6、钙离子。风化是钙离子的主要来源。7、镁离子。镁离子的含量往往不如钙离子多。8、氮化物。9、铁离子。10、硅。

地下水的总矿化度和硬度

总矿化度:水的总矿化度是指水中离子、分子和各种化合物的总含量,通常以水烘干后所得残渣来确定,单位为g/L。

硬度:水中钙、镁离子的总量,称为水的总硬度。总硬度减去暂时硬度即为永久硬度。

岩石的水理性质

溶水性:溶水性是指岩石容纳水量的性能,用容水度表示。岩石中所容纳的水的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称为岩石的容水度。容水度数值的大小取决于岩土空隙的多少和连通程度。在充满水的条件下,容水度在数值上与空隙度,裂隙率或碦斯特率相等。(膨胀土:容水度>孔隙度)。

持水性:在重力作用下,岩石依靠分子力和毛管力在其空隙中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质,称为持水性,以持水度表示。在重力影响下岩石空隙保持的水量与岩石总体积之比,就是岩石的持水度。持水度与颗粒直径的关系,颗粒越小,持水度越高。

给水性:在重力作用下,饱水岩石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为岩石的给水性。流出的水的体积与储水岩石体积之比,称为给水度。颗粒较粗的岩石给水度较大,细粒的岩石给水度则很小。透水性:透水性就是岩石的透水性能。空隙大小、多少和是否彼此连通,对透水性有明显影响。根据透水性可把岩石分为三类:1、透水岩石。2、半透水岩石。3、不透水岩石。

地下水的动态和运动

地下水的动态:地下水流量、水位、温度和化学成分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发生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称为地下水动态。地下水的动态变化是水量变化的表现形式。

地下水的运动:地下水运动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层流运动,一是紊流运动。一般都为层流。地下水的这种运动称为渗透。层流运动指水质点有秩序地、互不混乱地流动;紊流运动是水质点无秩序地、互相混杂的流动。

线性参透定律P234

非线性参透定律P235

四、地下水按埋藏条件的分类

水在岩石中纯在的形式按其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可分为气态水、吸着水、薄膜水、毛管水、重力水和固态水等。

饱水带:重力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聚积于不透水层之上,是这一带岩石的所有空隙都充满水分,故这一带岩石称饱水带。

包气带:饱水带以上的部分,除纯在吸着水、薄膜水、毛管水外,大部分空隙充满空气,所以称包气带。

潜水面:包气带和饱水带之间的界限,就是潜水面。

地下水按其埋藏条件可以分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又称为潜水;深层地下水承压喷出的称为自流水。浅层地下水之上,有时存在局部不透水层,滞留一部分重力水,形成上层滞水。

总之,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以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类。按其储存空隙的种类又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上层滞水:是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主要耗损是蒸发和渗透。故水量不大而季节变化强烈。

冰水沉积物分选不良的透水层中,常常夹有细粒透镜体,有利于上层滞水的存在。

上层滞水的动态主要决定于气候、隔水层的范围、厚度、隔水性等条件。上层滞水矿化度比较低,但最容易受到污染。

潜水:是埋藏在地表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这个自由表面就是潜水面。从地表到潜水面的距离称为潜水埋藏深度。潜水面到下伏隔水层之间的岩层称为含水层,而隔水层就是含水层的底板。潜水补给区和分布区是一致的。

潜水面的位置随补给来源变化而发生季节性升降。潜水面的形状可以是倾斜的、水平的或低凹的曲面。当大面积不透水底板向下拗陷,而潜水面坡度平缓,潜水几乎静止不动时,就形成潜水湖;当不透水底板倾斜或起伏不平时,潜水面就有一定坡度,潜水处于流动状态,此时就形成潜水流。

绝大多数潜水以降水和地表水为主要补给来源。在均质岩石分布区,潜水与河水间往往形成互补关系,这种现象被称为河流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

潜水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带性特征。

承压水: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称承压水。自流水的补给区和分布区常不一致。

孔隙水、裂隙水和喀斯特水都可以形成自流水。此承压区介于补给区与排泄区之间,情况与自流盆地相似。水就从含水层出露带的较低部分外溢,其余部分则成为承压区。

第九节冰川

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雪线触及地面是发生冰川的必要条件。

广义的冰川学把冰的分布范围称为冰圈。显然,冰川是冰圈的主体。

成冰作用:是指积雪转化成粒雪,再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冰川冰的过程。

最小自由能原则:雪是一种晶体,而任何晶体都具有使其内部包含的自由能趋向最小,以保持晶体稳定的性质,这就是最小自由能原则。

雪的圆化是通过固相的重结晶作用、气相的升华、凝华作用和液相的再冻结作用三种方式来实现的。

粒雪化过程可以分为冷型和暖型两类。前者没有融化和再冻结现象,过程缓慢,雪粒直接通常不足1mm;暖型粒雪化过程进行得较快,雪粒直径比较大。

成冰作用也分冷型和暖型两类。在冷型变质过程中,粒雪只能依靠其巨大厚度造成的压力加

密而形成重结晶冰。这种冰密度小,气泡多且气泡内的压力大。冷型成冰过程历时很长,成冰的深度至少需要200m。暖型成冰作用有融冰参与,分别形成渗浸-重结晶、渗浸冰和渗浸-冻结冰。

由上可知,重结晶,渗浸和冻结成冰,是成冰作用的三个基本类型;渗浸-重结晶及渗浸-冻结作用则是两个过度类型。

冰川冰的绝大部分是沉积变质冰在运动中经受压力形成的动力变质冰。

冰川类型

通常按照冰川形态、规模及所处地形把冰川分为山岳冰川、大陆冰川、高原冰川和山麓冰川。山岳冰川:主要分布于中低纬地区,由于雪线较高,积累区不大,因而冰川形态受地形的严格限制。山岳冰川按形态可分为:1、悬冰川。2、冰斗冰川。3、山谷冰川。

山谷冰川有单式、复式、树枝状和网状几种。没有支流汇入的山谷冰川,称为单式山谷冰川;只有一两条支流汇入的山谷冰川,称为复式山谷冰川,两者又可合称阿尔卑斯型山谷冰川。树枝状和网状山谷冰川在喜马拉雅山最发育,所以又叫做喜马拉雅型山谷冰川。此外,中亚西亚不少山谷冰川没有明显的粒雪盆,依靠两侧山坡的冰崩、雪崩补给,因而冰舌覆盖很厚的表碛,几乎看不见冰川冰,这种冰川叫做土耳其斯坦型山谷冰川。

大陆冰川:南极和格陵兰岛的冰川就是大陆冰川。

高原冰川:高原冰川也叫冰帽,是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的过度类型。

山麓冰川:数条山谷冰川在山麓扩展汇合成为广阔的冰原,叫做山麓冰川。

除上述形态分布之外,还可以依据冰川的物理性质分类。根据冰川的动力活动性可以划分为积极冰川、消极冰川和死冰川;以冰川温度状况为依据可划分为温冰川和冷冰川两类等。地球上冰川的分布:冰川分布的高度受雪线高度的严格制约。

雪线: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限就叫做雪线。雪线也就是降雪和消融的零平衡线。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是影响雪线高度的三个主要因素。多年积雪的形成要求近地面空气层的温度长期保持在0℃以下。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具有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和自平地向高山递减的规律,所以低纬地区雪线位置比较高,高纬和极地雪线位置比较低。雪线位置最高处并不在赤道,而在南北两个副热带高压带。北半球山地,一般北坡雪线比南坡低。

粒雪线:在冰川上雪线又叫粒雪线。夏季冰川上隔年粒雪的下限,称为粒雪线。大陆性冰川粒雪线通常高出零平衡线数十米或100~200m。

和雪线高度相一致,地球上冰川分布高度也表现出明显的自低纬向两极降低的趋势。

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在极地和中低纬高山冰川区,冰川本身是

自然地理要素之一,并形成独特的冰川景观。

2、作为一种特殊的下垫面,冰盖的扩展将大大增强地球的反射率,从而促使地球进一

步变冷,并影响气团性质和环流性质。

3、在地球水圈的水分循环中,冰川也有重要的作用。冰盖消融量的增减,将直接影响

海平面的升降。

4、到达冰川表面的降水几乎可以全部转化为地表径流。冰川不仅是河流的补给来源,

还是其调节者。冰川对径流起到了调节作用。

5、冰川推进时,将毁灭它所覆盖地区的植被,迫使动物迁移,土壤发育过程亦将中断。

自然地带将相应向低纬和低海拔地区移动。冰川退缩时,植被、土壤将逐渐重新发

育,自然地带相应向高纬和高海拔地区移动。

6、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显著改变地表形态,形成特殊的冰川地貌。对水的需要增长,

废水排放量也相应增加。我国冰川面积减少了。

第五章地貌

地貌:或称地形,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共同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地貌动力亦称营利,有内动力和外动力之分。前者指地球内能所产生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后者则指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水和生物作用并以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形式表现的力。内外动力均与重力有关,因此重力作用是地貌形成的前提。

一、地貌成因

(一)构造运动与地貌发育

(二)地貌形成的气候因素

大多数地貌外动力都受气候因素的控制。

高纬和高山寒冷气候条件下,冰川冰缘作用成为主要外动力。

温湿气候条件下,流水作用成为主导外动力。

干旱气候条件下,风与间歇性洪流为主要外动力,相应的地貌类型包括风蚀残丘、风蚀洼地、各种沙丘、沙垅、洪积扇、洪积倾斜平原等。

同一地区气候变迁和外动力组合发生变化,可以出现不同类型的气候地貌叠置的现象。这种现象常被当做追溯气候变化的证据。

冰川气候地貌形态尖锐,冰缘气候地貌起伏较小;温湿气候地貌剖面轮廓和缓;湿热气候地貌多夷平面;干旱气候地貌除残山外,一般无太大高度差。

(三)岩性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温湿气候下的碳酸盐岩易遭溶蚀而形成喀斯特地貌。

(四)生物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生物在其生命过程中使岩石发生机械风化和化学风化,进而影响地貌发育。植物根系由疏到密,由短到长,由细到粗,致使岩石裂隙扩大以至崩裂,即发生所谓根劈作用,是植物导致岩石机械风化的典型例子。生物尤其是微生物在新陈代谢和遗体分解过程中析出的有机酸对岩石和矿物的腐蚀则是生物化学风化作用的表现。

生物也可以形成岩石,除生物遗体沉积形成生物岩外,生物的化学作用常促进某些化学物质,从而形成典型的生物地貌,如珊瑚礁与牡蛎礁。风沙地貌中的红柳沙包,白刺沙色,除风沙作用外,生物的作用也显而易见。

(五)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例如,破坏植被加速地表侵蚀。二是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如修建梯田或水平沟。

二、基本地貌类型

地貌类型最初是根据形态特征划分的。这种分类完全忽略了地貌成因,只适于划分陆地的基本地貌类型。大陆和海洋盆地应该是最高级地貌类型。大山地和大平原,海底山地和海底平原是第二级地貌类型。山地可分为山岭、谷地、山间盆地;平原可因海拔高低不同而分为高平原和低平原。高级地貌类型都具有构造成因,低级地貌类型则由外动力作用形成。

基本地貌类型可分为山地和平原两类。

(一)山地

山地是山岭、山间谷地和山间盆地的总称,是地壳上升背景下由外力切割而成。山岭的形态要素包括山顶、山坡和山麓。谷地包括河床、河漫滩、阶地等次级地貌类型。

根据绝对高度,山顶可分为极高地、高山、中山和低山四类。临界值的确定主要以外动力变化为依据。丘陵是山地与平原间的一种过渡性地貌类型,相对高度一般不足100m。

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 《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 新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地球上淡水的总量占所有水资源的()。
1.0 分
? A、
9.931%
? B、
4.458%
? C、
2.762%
? D、
1.336%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地壳最后的地区是哪儿?
1.0 分

? A、
平原
? B、
盆地
? C、
高原
? D、
海洋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地球表层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来自于地球的什么系统?
1.0 分
? A、
地热系统
? B、

地表系统
? C、
生物系统
? D、
生态系统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
以下不是冰缘地貌的是:
1.0 分
? A、
石河
? B、
冰丘
? C、
冰山
? D、

石海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
大气上升运动的主要方式不包括()
1.0 分
? A、
热力对流
? B、
动力抬升
? C、
大气波动
? D、
蒸发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
海陆分布的变化会通过以下哪种变化影响全球与区域气候?
1.0 分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综合自然地理(Synthesize physical Geography) 课程编码: 12014006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课适用范围:04地理科学 学时数: 54 其中实践学时 学分数: 3 先修课:气象气候学、地质学、水文学、地貌学、 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动物地理学、 地球概论等 考核方式:考查制定单位: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制定日期:2010年执笔人:陈永金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高校地理系的专业选修课, 旨在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认识地球表层的性质、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以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地表环境的形成、发育、演化过程等.同时进行相应的技能训练,为建立科学的自然观、资源观、发展观和人地关系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并应用于生产实践.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结合较大量的实例,锻炼综合技能。 (四)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后续课程主要有:区域自然地理学等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者:伍光和等高教出版社 2001年11月出版 教学参考书: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者:刘南威等科学出版社 《综合自然地理》作者:景贵和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绪论 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从系统理论看地理学分科 三、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 四、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五、自然地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六、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实践意义 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重点、难点)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认识的发展

综合自然地理学(蔡运龙,伍光合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综合自然地理学(蔡运龙,伍光合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综合自然地理研究对象(1)地理研究对象 地理研究对象——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2)自然地理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三)综合自然地理研究对象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差异性、结构性和功能性,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相互依存性和相互制约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规律,建立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的等级体系,以及对其动态、发展历史、未来变化的预测,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的研究。三、综合自然地理的任务 ?研究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本质联系和作用 ?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动态,阐明他的整体变化和发展规律,并预测他的继承趋势?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划不同层次的自然综合体?确定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方向? ?协调环境、资源、人口与发展的关系,探索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综合自然地理的形成和发展(1)综合自然地理的基础(1)积累古代地理知识 从古代到18世纪的重大地理发现,地理学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即收集和积累资料的阶段。这一阶段是古代地理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社会过程。 原始社会——所有的地理现象和过程都被误认为是神圣的行为,并被

神秘的色彩所覆盖。这一时期被称为地理思想的朦胧阶段。 奴隶社会——地理得到了显著发展,地理应运而生。地理学家中最杰出的三位代表:厄拉多塞、斯特拉波和托勒密。 厄拉多塞(古希腊)——地理之父的代表:“地理”讨论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将地球表面分成五个区域,将世界分为欧洲、亚洲和利比亚三个主要区域,并绘制了世界时间地图——代表斯特拉波(古罗马):“地理”解释了尼罗河泛滥的原因,这是由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夏季雨量充沛 托勒密(古罗马) 地理分为地理和地理。地理学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它反映了最基本的东西,使我们能够看到整个地球的全貌。大地测量学详细地描述了各个国家,并且只向我们提供了一张图片。他绘制了当时世界上最详细、影响最深远的轮廓地图——“托勒密” 封建社会——地理停滞不前,通过旅行、宗教和战争扩大了它的地理视野。马可·波罗游记2。地理发现 “三大事件”——东南航线的开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南航线的开通——极大地刺激了地理学的发展,为综合自然地理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古代地理的特点。1.地理处于收集和积累数据的时期。2.古代地理学实际上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3.古代地理学的特点是纯粹描述地理现象。4.古代地理学有两个基本流派,即“杂学派”和“普遍学派”(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 1.地理学“博杂派”转折时期自然地理学的诞生——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 自然地理学 绪论 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类。 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的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 地理学“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三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部门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自然地理环境,人为自然地理环境。 部门自然地理学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水文、地貌、土壤、植被和动物界。第一章地球 光年: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即一个光年,作为量度天体距离的单位。小 行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绕太阳运动的众多小天体的总称。 彗星:定义: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绕太阳运动的一类质量很小的天体,是太阳系的成员之一。组成部分:彗核、彗发、彗云和彗尾。 日食: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月影落在地表, 月影中的人看到太阳部分或全部被月光遮住。 月食: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三者恰好或接近一条直线,地影落在月球上,

处于地影区的人们看到月亮全部或部分失去光辉。 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受到太阳磁场和稠密气体对流区扰动的影响而处于剧烈运动当中。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太阳结构:1. 内部气体:核反应区、对流区、辐射区。 2. 外部气体:光球、色球、日冕。 类地行星:【体积小,密度大】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类木行星:【体积大,密度小】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 )))))))) 太阳系中行星及其卫星绕太阳的运动的共同特征: 各行星轨道面2. 1. 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几乎都接近圆形;所3. 都近似地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有的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方向也自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4. 西向东,即与公转方向相同;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母星赤5. 的倾斜都比较小;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在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6. 道面也较接近;转方向相同。 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的形状就是指大地水准面的形状。 。当太阳平行光线照射到扁球状的地球表:形状效应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 面时,同一时刻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就不同,总体上是从南北回归线向两极递减。太阳高度角大,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就大,反之则小。因此,太阳辐射使地表增温的程度也是也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地壳:是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上平均厚度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5km。 克拉克值:把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即元素的丰度。 解理:是指矿物受外力作用沿一定结晶方向分裂为解理面的能力。 岩石:造岩矿物按一定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根据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岩浆作用主要有两种方式:①岩浆在地壳深处冷凝→深层侵入岩;在浅层冷凝→浅层侵入岩②岩浆喷出地表→喷出岩(火山岩)。 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层理:是指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粒度、颜色等表现出来的成层性。 成岩过程:先成岩石的破坏(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等四个阶段。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各种外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然后再把破坏产物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等四个阶段而形成岩石,称沉积岩。可分为碎屑岩类、粘土岩类、生物化学岩类 变质作用: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统称为变质作用,其形成的岩石就是变质岩岩相:反映沉积环境的岩性、结构、构造、化石及其组合特征叫做岩相。通常分为:海相、陆相和过渡相,以下又可各自细分。沉积建造:是彼此共生关系的地层或岩相的组合,或岩性大致相同的沉积物组合。类型有地槽、地台、过渡型建造。地质构造: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称为地质。地质构造是地质运动的形迹。引起地质构造的力主要有压应力、张应力、扭应力三类构造。分别形成压性、张性与扭性构造。层次岩石受地应力的作用后,构造变动表现最明显,主要有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褶皱: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成为褶皱,其中的单个弯曲则叫褶曲。褶皱能直接反映构造运动的性质和特征。主要是由于构造运动形成的,可能是由升降运动使岩层向上拱起和向下坳曲,但 大多数是在水平运动下受到挤压而形 成的,而且缩短了岩层的水平距离。基 本形态只有背斜(上凸)和向斜(下凹) 两种。 断裂:岩石因所受应力超过自身强度而 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 象称为断裂。虽破裂但破裂面两侧岩块 未发生明显滑动、位移的断裂构造叫做 节理。岩块沿着断裂面有明显位移的则 称断层。断层面两侧的岩块称为断层 盘,其中位于倾斜断面之上者为上盘, 位于倾斜面之下的为下盘,两盘沿水平 方向相对位移为水平断层;上盘相对上 升的是逆断层而上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称为正断层。正断层与逆断层相间分布 时上升盘形成地垒,下降盘形成地堑。 火山地震都是快速构造运动。火山喷 发:即岩浆喷出地表,是地球内部物质 和能量快速猛烈的释放形式。火山喷出 物很复杂,有气体、液体和固体。火山 喷发形式有两类:①裂隙式喷发;②中 心式(或管状)喷发。火山喷发则形成 火山,无一例外分布在大小板块边界 上。 地震:是构造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即 大地的快速震动。当地球聚集的应力超 过岩层或岩体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地壳 发生断裂、错动,急剧的释放积聚的能 量,并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引 起地表的震动。地震只发生于地球表面 至700km深度以内的脆性圈层中。地 震时,地下岩石最先开始破裂的部位叫 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位置叫 震中。从震源发出的地震波在地球内部 传播的称为体波(纵波和横波)沿地面 传播的称面波,实际上也是一种纵波, 对地表建筑物破坏性最大。地震释放能 量的大小用震级表示,通常采用美国里 克特提出的标准来划分称为里氏级。世 界地震区呈带状分布并与板块边界非 常一致,板块间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 的主要因素。 板块: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并非 是整体一块,而是被许多构造活动带如 大洋中脊、海沟、深大断裂等分割成不 连续的独立单元(块体),这些块体就 是所说的板块。板块浮在软流层上,其 内部稳定,边缘是比较活跃的活动带, 有强烈的构造运动。 板块的边界有三种类型: ①扩张(或增生)型边界:是新地壳增 生的地方,也是海底扩张的中心地带, 主要以大洋中脊为代表,如美洲板块与 非洲板块之间的边界。喷出物多为玄武 岩,以张应力产生的正断层和节理为 主。震源浅烈度小。大洋中脊:由于海 底扩张形成的,位于大洋中间、纵贯世 界大洋的巨大海底山脉。是大洋板块新 生的地方,是板块发散型边界。 ②俯冲(或汇聚)型边界:见于两个板 块挤压、汇聚、俯冲、消减的地方。又 分为海沟岛弧型(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 块之间的边界)和地缝合线型(印度洋 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的边界)。地缝合 线:两陆地板块的碰撞结合地带就是地 缝合线。两个大陆板块汇聚时,在原弧 沟系中发生碰撞,于是产生大规模的水 平挤压,褶皱成巨大的山系。现在阿尔 卑斯—喜马拉雅地带,就是古特提斯海 消失形成的一条地缝合线。 ③转换断层(或次生)型边界:在这种 边界上,没有板块的新生和消亡,是由 于前两类边界的活动导致板块间的其 他部分作剪切向水平错动而形成,仅见 于大洋地壳中。 地质年代:在内外力作用下,地壳的组 成、构造及外部形态不免经常发生变 化,一系列变化构成的连续时间,可以 清晰的反映地壳演化的历史,通常以地 质年代表示这种演化的时间和顺序,地 质年代又有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之分。 相对年代法(古生物地层法):依据地 层下老上新的沉积顺序,地层剖面中的 整合与不整合关系,标准古生物化石与 生物群体进行对比,确定某个地层或事 件的相对年代的方法。此法虽能分清地 质时间的先后,却不能确定其具体时 间。 绝对年代法:通过矿物或岩石的放射性 同位素的测定,依据放射性元素蜕变规 律计算其绝对年龄,即距今天的年数。 第三章:大气和气候 大气:连续包围地球的ˉ气态物质称为 大气。地球大气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 由干洁空气(是指除去水汽、液体和固 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简称干空 气)、水汽、悬浮尘粒或杂质组成。大 气中悬浮均匀分布的固体杂质和液体 微粒,如海盐粉粒、灰尘(特别是硅酸 盐)、烟尘和有机物等多种物质,所构 成的稳定混合物,称为气溶胶粒子。半 径10ˉ2——10ˉ8 cm主要来源有自 然源和人工源两种。 气压:定义从观测高度到大气上界单位 面积上(横截面积1平方cm)铅直空 气柱的重量为大气压强,简称气压。国 际单位制用帕斯卡(Pa),气象学采用 白帕(hPa)为单位。1hPa=10ˉ2N∕ cm2 对流层:是大气的最底层。平均高度 11km。①以空气垂直运动旺盛为典型 特点,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②云、雾、雨、雪等主要天气现象都出 现在此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③气温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平均每升高 100m下降0.65℃。 平流层:从对流层到55km左右的大气 层,气流稳定。温度随高度不变或微升, 由等温分布变为逆温分布。水汽、尘埃 等非常少,很少出现云和降水,大气透 明度良好。 中间层:从平流层到85km高度的气层, 也叫高空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迅速 下降。80km高度上,有一个白天出现 的电离层,也叫D层。暖层和散逸层。 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 (D=1.496×108km)上,大气顶界垂 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分钟接 受的太阳辐射,称为太阳常数。事实上, 由于太阳光谱辐照度随波长的变化曲 线而有年际变化,太阳常数并非保持恒 定。 温室效应(花房效应):大气本身太阳 辐射直接吸收很少,而水陆植被等下垫 面却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并经潜热和 感热转化给大气。大气获得热能后依据 本身温度向外辐射,称为大气辐射。其 中一部分外逸到宇宙空间,一部分向下 投向地面。后者既是大气逆辐射,他的 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略少于长 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地面得以保持一定 的温度。这种保温作用,即大气的温室 效应(花房效应)。使地球表面温度 及近地面大气温度维持在一定的范围 内,以适合地球生物和人类的生存,这 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既包括自然大 气中固有的CO2、水汽、O3、CH4、 N2O等成分,也包括人类活动释放的污 染物质,主要有氟氯烃化合物(CFCs) 及CO2、CH4等。在某一时段内物体 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平衡或辐射 差额。一天之内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 差叫气温日较差。在等温线图上垂直 等温线方向上,单位距离内温度的变化 值,称为水平温度梯度,方向从高值指 向低值。等温线愈密,温度梯度愈大; 反之愈小。封闭等温线表示存在温暖或 寒冷中心。 饱和空气:温度一定时,单位体积空气 中容纳的水汽量有一定的限度,达到这 个限度,空气呈饱和状态。饱和空气的

王建版《现代自然地理学》试卷及答案(共5套)

《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 1、回归线 2、分水岭 3、石环 4、山谷风 5、副热带 6、食物网 7、气旋、反气旋 8、土壤腐殖质层 9、冻融作用10、气压梯度力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40分) 1、试述自然地理学与地质学、生物学、水文学、大气科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 2、简述世界地震带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3、试述行星风带的成因机制。 4、试述地球表面干湿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并说明其成因。 5、画图并简述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路径。 6、简要说明碳在地球表层环境中的循环。 7、简述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8、简述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及其对土壤发育的影响 三、分析题(每题8分,共计24分) 1、试分析地球的大小、形状、运动及日地距离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 2、假如太平洋消失,亚洲的环境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假如没有青藏高原,中国的环境格局将会是个什么样子? 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计16分) 1、全球的海洋年蒸发量为420立方千米,年降水量为380立方千米;全球大陆年蒸发量为70立方千米,年降水量为110立方千米。如果不考虑土壤湿度的变化,试计算全球年入海径流量,并写出陆地水量平衡、海洋水量平衡和全球水量平衡方程式。 2、在某一灌丛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兔子和狼两种动物,构成了灌丛草地——兔子——狼这样一个生物链。假设这一灌丛草原的净初级生产量为每年210000千克,每只狼每年至少要吃350千克肉,并且狼只以兔子为食。按照林德曼百分之十定律,这一灌丛草原系统最多能养活多少只狼? 卷1套答案要点 名词解释 1回归线:一年中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的南北界线。 2分水岭:两个流域之间由地面最高点连接组成的山岭高地。 3、石环:由于融冻作用形成的由石块或者砾石组成的环状地貌。 4、山谷风:由于山坡与谷地受热与冷却的速度不同,而产生的白天吹向山坡,夜晚吹向谷地的风。 5、副热带:位于热带两测由下沉气流控制的气候干燥的地带。 6、食物网:由生物组成的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关系网 7、气旋、反气旋:围绕着低压或者高压中心所形成的旋转着的气流系统叫做气旋或反气旋。 8、土壤腐殖质层:位于土壤剖面的枯枝落叶层之下,由枯枝落叶腐烂转化而成的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层次。 9、冻融作用:在冰缘或者冻土地区,由于温度波动于零度上下,地表物质中的水不断发生液态与固态的转换,由此引发其体积的膨胀与收缩,从而引起地表物质的变形与变位的过程。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01、02方向)历年真题答案解析

南京师范大学地科院《人文地理学》考试科目的说明 1、题型 南师大人文地理的题型常年保持”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的经典形式, 从未改变过。 虽然南师大的人文地理下设 01、 02 和 03 三个方向, 可是其考试的试卷是一样的。因为南 师大 10 年才开始考《旅游地理学》, 因此从近三年的情况来看, 南师人文综合三个参考书 出题, 一般各占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的三分之一, 然后考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一定量的题目来做。如和年都是采取名词解释题九选六( 36 分) 、简答题九 选六( 60 分) 、论述题六选二( 第一题必选, 54 分) 的形式。 2、出题特点和趋势 ( 1) 三本教材内容分布大致呈 1:1:1 的关系。 南师 09 年之后才开始考旅游地理学, 之前只考《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 10 年开 始新增《旅游地理学》, 从历年真题能够看出, 此三部分内容在试卷上的分布是 1: 1: 1 的 关系。 ( 2) 历年真题重复性不高。 南师历年重复性不高, 可是历年真题都会有所侧重, 例如经济地理部分工农业区位理论等几 乎每年都有考题分布。 ( 3) 南师 08 年之前的人文地理学考查的均是人文和经济地理相关基础知识, 而对于跨领 域问题、热点问题等考查较少, 其后内容相对增多。 例如 09 年论述题”你认为当前中国农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应该从哪些方面来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0 年最后三道论述题, 分别考”从经济地理角度解释经济区上 升为国家战略原因”、”旅游质量服务构成体系”、”如何发展休闲度假旅游, 促进旅游产业转

型升级”, 11 年论述题”如何处理好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发展低碳旅游”、”结合新的市场需求, 谈谈如何进行市场营销手法和手段创新”及”包容间增长”。而且经过对近几 年的真题分析, 发现南师越来越侧重能力的考查, 建议大家在复习中以理解为主, 不要强加 记忆。 ( 4) 人文地理部分 侧重人口、与人类相关文化特征与环境和经济关系( 如 08 年简答”分析人中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论述”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城乡发展与区域( 如 10 年论述”城乡人口迁移”09 论述第一题考查城市化, 第二题考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于城乡与地域发展 内容等几乎每年都有分布) ; 另外一些名词解释出现的重复性较高, 例如人文地理方法论几 乎每年都有名解, 适度人口、城市等级-规模法则、时空棱柱体、人口密度、人口转变模式也有重复, 需注意。

计量地理学复习重点

计量地理学 大题:最短路径、最优区位、洛伦茨曲线、回归分析、聚类分析、马尔可夫题型:填空名词简答综合。大家加油!最后一科考试了干巴爹! 第一章 1、计量地理学P1:就是将数学与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地理学得一门新兴学科,它就是随着生产发展得需要与科学技术得进步而产生与发展起来得,反映了地理学朝着定量化方向发展得新趋势。 2、计量地理学得三大学派:P3 (1)艾奥瓦得经济派:此学派受经济学影响较深,着重探讨经济区位现象健互相内在联系及其组合类型; (2)威斯康星得统计派:该学派以发展与应用统计分析方法为其主要特征; (3)普林斯顿得社会物理学派:把物理学原理应用于社会现象得研究,发展了理论地理学中得引力模型、位势模型、空间相互作用模式。 3、“新三论”P7:突变论、耗散结构、协同学 “老三论”P7: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第二章 1、空间数据P16:对于空间数据得表达,可以将其归纳为点、线、面三种几何实体以及描述它们之间空间联系得拓扑关系。 2、地理数据得基本特征:P19 (1)数量化、形式化与逻辑化:数量化、形式化、逻辑化就是数学得基本特征;地理数据得数量化、形式化与逻辑化,就是对地理问题进行数学描述与定量化研究得前提,就是一切数学方法在地理学中应用得先决条件; (2)不确定性:①地理系统得复杂性决定了地理数据得不确定性;②各种原因所导致得数据误差;

(3)多种时空尺度:由于地理学得研究对象具有多种时空尺度,所以描述地理对象得地理数据也具有多种时空尺度得性质; (4)多维性:对于一个地理对象,它得具体意义往往需要从空间、属性、实间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描述。 3、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研究目得,按照一定得分组标志将地理数据分成若干组。 步骤:P24 ①求极差R(全距):R=X max -X min (一组数据得最大值与最小值) ②确定组数n:组数得多少就是根据样本容量得多少确定得,一般说,样本容量大,组数可多一些,反之就少。可用Sturges 公式计算:n=1+3、32lgN ③计算组距h:即一组两头分界点距离h=R/N ④计算组限Yi:即各组分界点得数值。第一组下限y=X min -?h;第一组上限= 下限+组距 ⑤计算组中值:m=(上限+下限)/2 集中化指数就是一个描述地理数据分布得集中化程度得指数。 R M R A I --= A ——实际数据得累计百分比总与; R ——均匀分布时得累计百分比总与; M ——集中分布时得累计百分比总与。 集中化指数在[0,1]区间上取值。 4、简述描述地理数据一般水平得指标P25 ①平均值:指所有数据得与与样本总量得商,并分为分组得平均数与未分组得平均数。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题(一)

综合自然地理学练习题(一)one 一、填空题 1、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天然环境和( 人为环境)两者的总和。 2、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地域分异规律);②土地科学;③自然区划理论 3、三分法将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社会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三个学科。 4、纬度地带性因素和(非纬度地带性因素)是地域分异的两大因素。 5、大陆的地带性单位有4个等级,即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带)。 6、牛文元认为自然地带学说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①纯经验阶段,②(半理论阶段),③纯理论阶段。 7、(地表自然界地域分异规律的学说)是自然区划的理论基础。 8、目前通用的非地带性区划单位等级系统是:(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9、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 10、土地结构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 11、通常用顺序法和(两列指标网格法)等两种方法表示地块分类系统。 12、地块可区分为三种类型:①原生地块,②(衍生地块)③人为地块 13、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是(地块-地段-地方)三级土地单位系列。 14、地理环境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天然环境和( 人为环境)。 15、自然地理学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 16、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地域分异规律;②土地科学;③(自然区划理论)

17、布迪科的辐射干燥指数(A)计算公式为(A=R/(L*r))。 18、由自然地理过程的循环和振荡引起的随时间的推移而有规律演替的现象称为(节律性) 19、纬度地带性分异的特点是(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 20、山地具有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是发生垂直带分异的两个前提。 21、《中国综合自然区划》采用单列系统,即自然大区、热量带与亚带、自然地区与亚地区、(自然地带)、(自然省)、自然州和自然县。 22、自然区划一般采用的地带性等级系统是(带-地带-亚地带-次亚地带)。 23、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 24、地块的形态结构主要有三种①均匀分布,②镶嵌分布,③(斑点状分布)。 25、地块的制图一般需要用大于(1:10 000 )的特大比例尺,而且只在小范围内进行。 26、西方学者认为土地系统可以区分为三种:①简单土地系统,②(复杂土地系统), ③(复合土地系统) 37、自然区划一般采用的非地带性等级系统是(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28、大陆的地带性单位有4个等级,即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带)。 29、土地结构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 30、通常用顺序法和(两列指标网格法)等两种方法表示地块分类系统。 31、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是(地块-地段-地方)三级土地单位系列。 32、牛文元认为自然地带学说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①纯经验阶段, ②(半理论阶段),③( 纯理论阶段)。 33、地块的制图一般需要用大于(1:10 000 )的特大比例尺,而且只在小范围内进

《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

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 . 考试性质与试题命制的原则 一、考试性质 《自然地理学》是普通高等学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或相邻专业(环境类、农林生态类、化学化工类)本科插班生专业课考试科目,是本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地球与地质基础、大气与气候、海洋与陆地水、地貌、土壤基础与土壤地理、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综合自然地理研究。《自然地理学》课程考试目的是:准确、简明地考核考生对《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要素、分析方法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然地理的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试题命制的原则 、根据《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教学要求,考试命题具有一定的覆盖面且重点突出,侧重考核考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项选拔性考试,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插班生《自然地理学》考试试题在设计上具有必要的区分度和合理的难度系数。 、考试主要参考书为《现代自然地理学》(第一版),王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年月第版。 n.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分钟,试卷满分为分。 、试卷能力层次结构的分数比例为:识记占,理解占,应用占。 、试卷的难度结构:试题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其分数比例为,易约占,较易约占,较难约占,难约占。 、试卷的题型结构:名词解释()、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五种题型。(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参见题型示例) 皿.考核内容和要求 下面分章节列出《自然地理学》的考核内容及要求,其考试目标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类:识记是要求记住有关基本知识;理解是要求能够领会知识要点,掌握其内在联系;应用是指能够运用有关知

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时指土地的使用情况。是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特点,按照一定的经济、社会目 的,采取一系列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长期或周期性的经营管理和治理改造活动。 土地覆被(LUCC:土地覆被是指地表的覆盖情况。不仅包括地表的植被,也包括地表的人工覆盖物和人工改造物,是地球表层的植被覆盖物和人工覆盖物的总和。两者的关系:土地利用时土地覆盖变化的外在驱动力。土地覆盖反过来影响土地的利用方式,两者在地表构成一个综合体。 2、土地:是地球表面某一地段包括地址、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动植物等全部自然要素在内的 自然综合体,也包括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在内。 土地资源:是指在目前和可预见未来的技术水平下,能直接为人类用于生产和生活所应用的土地。 3、地域分异规律:自然环境的各个因素及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按特确定方向作有规律发生 水平或垂直分异现象,称为地域分异规律。包括维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 自然区划:由于地域分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自然环境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根据这种规律性趣划分各自自然区域之间的差异和界限,确定各自然区划等级之间的从属关系,可以构成一个区域等级组合体系。自然区域的这种系统研究法,称为自然区划。

4、诊断层:用于鉴别土壤类型,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的土层。诊断表层(A或A+AB和诊断表 下层(B或E。 诊断特性:如果用来鉴别土壤类型的依据不是土层,而是具有定量说明的土壤性质,则称为诊断特性。 5、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生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自然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他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主要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分别研究地球表层的各种自然要素,如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物等和自然综合体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它们在空间上的相互依存与联系,旨在揭示不同地域之间在自然性质方面的差异性或相似性。用以描述空间范围与性质的地理语言包括有地点、地方、区域、地带、圈层、距离、界线、类型、分布格局等。 6、土地类:主要根据引起土地类型分异的大(中地貌因素将各土地纲分成若干类型,主要的类型 有:高山、中山、低山丘陵、高平地(岗、台地、平地(川地、沟谷地、低湿(沼泽、滩涂等。 土地型:主要依据次一级土地类型分异的植被亚型或群系组、土壤亚类划分。 7、土地自然生产潜力:是指认为因素(如种子、栽培管理技术、物质投入等完全满足的条件下, 在当地光温水土条件作用下作物可能获得的单位面积最高产量。 土地经济生产潜力:指在一定的光温水条件下,由于科学技术的作用(如改良、适时的栽培管理、科学的耕作制度、合理的物质投入所能达到的单位面积最高产量。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1、简述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 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地球表层系统及其要素 2、简述地理学的科学体系 答:三分法(地理学分科):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三层次(综合层次):部门地理学、综合地理学、统一地理学 三重性(研究性质):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 三时段(时间性质):过去地理学、现代地理学、未来地理学 横断面(横断科学):地理哲学、方法论等横断科学(地图学、3R 、测量学等) 3、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在地理学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答: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未来变化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2)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学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1)属于自然地理学 (2)位于第二层次综合层次(第一综合层次) (3)包含理论、应用和区域三重属性 4、地球表层是指那个范围?有何特征? 答: 1)地球表层是指岩石圈底部到大气圈对流层顶的空间范围 2)特征:(1)内外能的叠加区 (2)三相物质共存并相互转换 (3)有表层体(新生体)的生产 (4)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并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与循环 (5)人类生产与发展的场所 5、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和任务。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地域分异规律 3)自然区划理论 4)土地科学 5)人类活动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6、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7、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基本理论的形成 答: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8、自然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整体性思想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答: 1)自然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基本内涵是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性质。 2)整体性思想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为:自然综合体学说、地理系统学说、耗散结构理论 9、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 答:地质基础是构造岩石,其次是地貌、生物、土壤、大气和水 10、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来源和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流通过程 答: 1)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占%,地球内能占%,引力能占% 2) 应用层次研究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综 合 自 然 区 划 景 观 类 型 研 究

现代自然地理学

超星学习通现代自然地理学章节测验答案,尔雅课后答案 1 【单选题】二十世纪地理学的发展包括(D)。 A、 从经验地理学走向实验和实证地理学 B、 从定性描述地理学走向定量分析地理学 C、 从站在地表看地表的地理学走向从地表以外看地表的地理学 D、 以上皆是 2 【单选题】关于白光润教授对现代地理学的看法,下面说法错误的是(C)。A、 现代地理学是全球地理学 B、 现代地理学是建设、统一地理学 C、 现代地理学是圈层相互作用的地理学 D、 现代地理学是综合、高技术地理学 3 【多选题】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体现为(ABC)。 A、

大众化 B、 中心化 C、 国际化 D、 精英化 4 【判断题】20世纪的地理学是以资源开发为目的的。(×) 5 【判断题】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际上为地理学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行性。(√) 1 【单选题】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D)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区间内特殊圈层。 A、 植物圈 B、 沙土圈 C、 气候圈 D、 生物圈

2 【单选题】以下(C)不是现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A、 环境演变 B、 灾害防治 C、 地方志 D、 区域可持续发展 3 【多选题】被应用于地理学研究和调查的科学技术包括(ABCD)。 A、 遥感 B、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C、 信息管理技术 D、 信息分析技术 4 【判断题】现代地理学新体系相比过去地理学体系,研究任务主要是协调人地关系。(√) 5

【判断题】地理学是从地域、空间和尺度的视角着重对人类社会和环境进行研究。(√) 1 【单选题】地球表层系统科学是(B)提出的。 A、 杨振宁 B、 钱学森 C、 任美娥 D、 李吉均 2 【单选题】生活中(C)与现代地理学的关系不大。 A、 旅游 B、 健康 C、 风水 D、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业答案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最重要的特点是:(B) A. 整体性 B. 综合性 C. 相关性 D. 区域性 2、综合自然区划方法中体现发生统一性原则的是:(A ) A. 古地理法 B. 顺序划分法 C. 主导标志法 D. 合并法 3、贯彻区域共轭性原则的区划方法是:(B ) A. 部门区划叠置法 B. 类型制图法 C. 地理相关分析法 D. 主导标志法 4、下面四种动物:①兔子;②鱼;③恐龙;④章鱼。按照动物进化过程,顺序正确的是:(B)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②①③④ D. ①③②④ 5、原始大气中没有:(D) A. H2O B. CO2 C. N2 D. O3 6、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D) A. 《汉书?地理志》 B. 《管子?地员篇》 C. 《梦溪笔谈》 D. 《禹贡》 二、多项选择题 7、自然地理系统的动力因素是:(BC ) A. 地貌 B. 气候 C. 水文 D. 生物 8、地球内能释放的主要形式有:(ABCD) A. 火山 B. 地震 C. 热水活动 D. 构造运动 9、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BCD) A. 景观圈 B. 自然综合体 C. 自然地理环境 D. 地球表层 10、综合自然区划方法中体现相对一致性的是:(BD) A. 古地理法 B. 顺序划分法 C. 地理相关分析法 D. 合并法 11、贯彻综合性原则的区划方法是:(AC) A. 部门区划叠置法 B. 类型制图法 C. 地理相关分析法 D. 主导标志法 12、下列分异规律属区域规模尺度的分异是:(AB) A. 带段性 B. 省性 C. 干湿度地带性 D. 热力分带性 13、自然地理系统的动力因素是:(BC) A. 地貌 B. 气候 C. 水文 D. 生物 14、根据风化发育阶段学说,土壤形成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①物理风化阶段;②富钙阶段;③富硅铝阶段;④富铝阶段。下列顺序正确的是:(A)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④③② 15、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ABCD) A. 综合性 B. 整体性 C. 地域性 D. 相关性 16、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C) A. 《汉书地理志》 B. 《管子地员篇》 C. 《禹贡》 D. 《梦溪笔谈》 17、地球内能释放的主要形式有: A. 火山 B. 地震 C. 热水活动 D. 构造运动 18、人类与自然地理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分哪几种形式:(BC) A. 采集渔猎、农业社会 B. 依附自然、顺应自然 C. 征服自然、与自然共生 D. 工业化、人地协调

自然地理学复习要点

????自然地理系统的演化节律性的特点? 时间层次性是系统演变有规律的表现,了解系统发展的时间层次性也就是认识系统的发展变化规律,这对人工系统的开发、设计及改造都有重要意义。 系统的特征? a.整体性 整体性是物质、能量、信息在耗散结构系统中的运动、变化、发展 b.层次性 1、空间层次性 反映系统范围的包含关系,比如国家政体和人体组织的层次结构: 2、时间层次性 由于系统演变具有阶段性,不同发展阶段的系统具有一些质的不同。 c.相关性 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相关性 d.稳定性变异性、 稳定性——系统排除干扰、恢复到稳态的特性,称为稳定性。 变异性——指系统的状态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 稳定性使系统在变化的环境中保持自我,没有稳定性就不能认识系统;没有变异性,系统就不能发展。 如何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要素和综合体

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要素和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且各要素存在自身固有的运动一个要素的运动必然与其他要素的运动发生联系相互制约 2:结构和功能 系统的整体功能决定于各组成元素的相互结合的方式,结构和功能是密切相关的,结构是完成功能的框架和渠道。整体出现的功能是各部分之和所不具备的 3:耗散结构----从-非平衡有序系统的角度认识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与外界环境有物质和能量、信息交换使系统不断进化发展形成稳定有序的结构系统要依靠不断地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远离平衡情况下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这种稳定是非平衡的稳定态,,只有在外界不断输入负熵流的情况下,才能保持相对稳定。整体性是物质、能量、信息在耗散结构系统中的运动、变化、发展的整体性 从地球表层系统组成、结构和物质能量联系的角度,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一: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有直接作用),它决定自然地理现象的大规模分异。 1地带性分异因素(太阳能)——按纬度分布不均而引起的许多现象,沿纬度有规律的分布,这种地域分异因素称为地带性分异因素(或纬

现代自然地理学超星尔雅课后答案

学科发展趋势的多角度分析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关于李吉均院士对现代地理学的看法,说法错误的是()。 A、现代地理学是全球地理学 B、现代地理学是建设地理学 C、现代地理学是统一地理学 D、现代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分析地理学发展的趋势一般不需要分析()。 A、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其对学科的要求 B、国家政策变化的趋势对学科的导向 C、学科自身的发展趋势 D、教育发展的趋势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3 【判断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地理学的影响之一是,分析实验技术的发展使得对地表环境的定量观测越来越广泛。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人类经历了一个从依赖适应自然,到修饰改造自然,最后达到相互协调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理学学科的变化。()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科学的、技术的、哲学的地理学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科学的地理学的主要变化是()。 A、从实验、实测到经验 B、从分析到描述 C、从定性到定量、半定量 D、从机制探索到过程研究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自然地理环境所指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特殊圈层不包括()。 A、大气圈 B、生物圈 C、气候圈 D、岩石圈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3 【单选题】地理学发展的背景与趋势不包括()。 A、宏观、微观分析的深化到宏观、微观的有机结合 B、分析、综合的分离到分析、综合的统一

C、人文、自然、技术的相对分离到文、理、工的紧密结合 D、独立、整体的割裂到独立、政体的融合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4 【判断题】地理学的视角包括地方的综合、地方间的相互依存、尺度间的相互依存人地相互依存等四个视角。()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系统的、统一的、全球的、发展的、生活的地理学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已经成为地理学的性质和特征。 A、独立性 B、拓展性 C、系统性 D、关联性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自然地理学是()的核心学科。 A、地球系统 B、地球内部系统 C、地球表层系统 D、地球表层自然系统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3现代自然地理学绪论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地理学的研究趋势不包括()。 A、研究对象的复杂化 B、研究维度的立体化 C、研究尺度的多样化 D、研究对象的扩大化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对地理学家提出的新要求中的“三种技术”是()。 A、信息获取的技术、信息分析的技术、地理综合和集成的技术 B、信息筛选的技术、信息分析的技术、地理综合和集成的技术 C、信息获取的技术、信息筛选的技术、地理综合和集成的技术 D、信息获取的技术、信息分析的技术、信息筛选的技术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3 【单选题】一般来说,地理学家需要的专业基础是()。 A、圈层系统科学专业基础 B、地表系统科学专业基础 C、地球系统科学专业基础 D、人地关系系统专业基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