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视听语言评析导演风格 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视听语言评析导演风格 从《一

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视听语言评析导演风格 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视听语言评析导演风格 从《一

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视听语言评析导演风格

[导读]将独白融入电影,以唯美画面为载体,配以意喻深长的音乐,使电影耐人寻味,突破了徐静蕾前一部作品的风格。

摘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青年导演徐静蕾的作品,导演风格也逐渐定型并丰腴起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人特质。主要从电影叙事、色彩、音乐三方面来解读这位女性导演。将独白融入电影,以唯美画面为载体,配以意喻深长的音乐,使电影耐人寻味,突破了徐静蕾前一部作品的风格。

关键词:叙事;音乐;色彩

从演艺界“四小名旦”之一,到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到52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一路走来,徐静蕾颠覆了她原本柔弱清纯的女生形象,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

当徐静蕾被问及电影中所表达的爱情观是否就是她本人的爱情观时,她表示,电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导演的梦想。她说:“我觉得,爱情包括生命,生命本身就有终结的时候,爱情也是一样的。我觉得,一生只爱一个人其实是非常幸福的。如果一个人一生只爱一个人,听起来很枯燥,但是如果这样的话,我觉得非常美好。不过,生活中会发生很多复杂的情况,从而使生活变得非常混乱,当然这也是生活非常有意思的地方。”[1]徐静蕾将电影中的爱情摆脱世俗的束缚,升华为一种只对一个人爱的超脱。正是对爱情这样强烈的渴望,在电影中才得以完全释放。现实中,徐静蕾以女性刚强的一面展现给所有人,表现了身为一个女性的独立自主,又不失女人魅力的女强人形象。

试从电影叙事、色彩、音乐三层面来试析徐静蕾的爱情观及其导演风格。

1 叙事

徐静蕾的电影叙事其实很平凡而显得简单,她用平淡的叙事表达了内心波澜起伏的情感。

影片用了几个时间段来排列顺序:(1)一九四八年底:男主人公收到女主人公第一封也是最后一封信;(2)一九三零年:女孩与徐先生第一次认识,并爱上徐先生;(3)六年后:少女为了徐先生而回到北平,两人相恋;(4)三个月后:少女得知自己有b 孩子,离开了北平;(5)八年后:女主人公已是一位育有小男孩有魅力的成熟女性,她与男主人公又一次相遇。

徐先生和江小姐是一对熟悉的陌生人。影片以两人的相遇相识相恋分离,又重新轮回的改变为叙事主线。影片开头女主人公的第一句旁白“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围绕着它展开了一系列的过去,通过闪回的时空展现,引出一段段一幕幕情感的记忆。“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是的,她被遗忘了无数次,从最初隔壁的邻家女孩,到女子师范的大学生,到社交场上的成熟女人,她每次都是那么轻易地被遗忘在某个角落,不再被他所记起,然而她却一直牵挂着,直到不在。

有人会质疑,他们每一次的相遇就像是一次新的开始,这样的爱情难道真的会那样刻苦铭心吗?女主人公一次次与同一个人恋爱,而对于男主人公而言,他只是在一次次跟一个陌生女人恋爱。他的爱那么遥不可及,她的爱却没有丝毫的退却,只有一次次爱的升华。总共有三次对爱的升华。第一次在没见到他之前

对他的遐想,到对他拥有那么多书的崇拜,到门口的一次不小心地碰撞开始爱上了他,就像旁边所道出的那样,“从那一秒钟起,我就爱上了你——只有孤独的孩子才能把全部热情集聚起来,我毫无阅历,毫无思想准备,我一头栽进我的命运,就像跌进一个深渊。我心里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你”,这是一份女孩对被爱的憧憬。第二次到少女时与作家第一次温存,这是少女对爱的流露。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邂逅“朋友算什么,自尊算什么,下一次我还会这样,你的声音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让我无法抗拒,经过十几年的变迁,依然没变,只要你叫我,我就是呆在坟墓里,也会涌出一股力量,站起身来,跟着你走”,这是一个女人对爱又一次付出。

徐静蕾电影注重的是如何塑造人,她重视对人的塑造,使其丰满赋有个性,但是这种个性一般都是通过心理的描写表现为主。当故事已进入主题的时候,女主人公的旁边便随之开始,看似平淡的无奇的独白,内心却充满了激情,平淡中夹杂着火热的情感。

江小姐(女主人公)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女人,而她的内心独白却写得那样地真实感人。旁白、倾述是江与观众交流的主要方式。徐是个作家,似乎这样的身份就预示着他的感情空间注定“丰富多彩”,充满了不同女人的世界,然而那些女人只是他生命中一小段时间里的过客,只有她成为了唯一有过三段共同记忆的女人,虽然他一直不记得她是同一个人。影片开头当男主人公踏进四合院要问的就是“蔡小姐有消息吗?”,说明他内心是多么地孤独,纵使身边有过多少女人也已经跟他没有关系了,唯一真正爱他记得他生日的女人也离开了。在第3段和第5段中,出现一个类似的场景,两人同坐在一个屋檐下吃着早餐,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说要出差,同样一句“我一回来就去找你”,这个画面是那样地似曾相识,熟悉到男主人公也意识到了他们之间的微妙的缘分,而他却又再次地擦肩而过。女主人公也只是淡淡地笑了下,没有留下什么。她依旧爱他,义无反顾地爱他,纵使她一次次地被忘记。在影片最后回忆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人物,回忆中他们一起打保龄、一起进出舞厅、一起看戏,军官是如此地关心她和她的孩子,在这样一个出色可以依靠的人面前,她却依旧没有动心,掩埋在对男主人公的爱时起时伏,直到再次遇见男主人公,她再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又一次投入了他的怀抱。军官的出现与男主人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强化了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不变的爱。

2 色彩

徐静蕾很少用一个镜头来处理色调,而是从一组镜头,从场与场之间色调的形成与转换来设计和安排色调。对于两个时空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而言,暖色调占据了过去的大部分时空,冷色调则是对现实时空。在同一个时空中,同样也用不同的色调对不同时段的场景进行了冷暖色调处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泛着淡淡的黄,整部影片给人的感觉仿佛年代久远,充满着怀旧的味道,浓浓的离别的思念。色彩进行了对环境造型和人物造型,烘托气氛,表达感情,唤起情绪。

影片主要用了蓝色调和金黄色调,简单明了的两种色彩却表达出了女主人公对作家那份无比炙热的爱,是一层裹着面纱却又在其中燃烧着熊熊烈火的爱。女主人公隔着“面纱”爱得越来越深沉,而男主人公隔着“面纱”却爱的朦胧,或许是那份他只忠于爱情而不记得爱人的思维在左右。

电影一开始的四合院、胡同小巷和古老的围墙随着时间的发酵变得越来越深沉,透着深邃神秘似乎隐藏着什么。深蓝的天,灰蓝的墙,使得房子显得越发

的陈旧。还是女孩子的女主人公在将要离开的那一晚,一个人独自在院子中等待,等待他的回家,院子暗暗的泛着深蓝,藏匿着一个即将离开这的女孩的心思。当女孩考上了北平女子师范再一次回到小巷,印着夜色,小巷依旧深蓝,依旧帮她保守着那个爱他的秘密,全景下的女主人公在小巷里变得非常的渺小微不足道。在与他相遇以后,两人漫步在小巷之中,路上微微地带着黄色的灯花,可以看见少女面上由内而外的微笑,心底开心的笑。他走着,她奔着,黄色灯花打在脸上是那样地灿然,彷佛少女的心思就要解开,开始幻想开始憧憬着以后和他两个人的梦。

黄色,是作家的色调。作家的家中总是充满着金黄,却是一份让人感觉虚浮的金黄。阳光下的黄是高贵的,让人敬仰的,就像女孩第一次看到那么多书一样,作家刚刚搬进来沐浴在阳光下的书,女孩头一次羡慕也对作家多了一份敬仰。夜晚,作家家里灯火通明,里面歌舞升平充满了欢乐的笑声,整个小院被照得很明亮,透着金黄的光。又是一个夜晚,金黄的光打亮了整间屋子,已经是少女的女主人公走在作家的书房、客厅、房间之间,看着一切的事物,用手抚摸用心感受着,黄色的灯光显得那样地安静和谐温馨。他们情不自禁地搂在了一起,享受着那一刻的美妙,就像少女的一场梦般。她最后一次走进了作家的房门,他的房间透着黄色的光,只是稍显了一份暗淡更多了些暗暗的灰蓝。这样的黄,虚浮的金黄,随着黎明阳光的到来而消失不见。

3 音乐

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以一曲琵琶将各种的情事完全的释放,这种音乐同女主人公的独白以及人物间的对话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忧郁气质的格调、一种倔强执着的性格、一种品茶似淡香的人生,虽然不是轰轰烈烈却是几处波澜几度思愁,充满了无穷的意想,每个音符似箭般地穿入心间直至内心深处。

3.1听觉冲击的叙述作用。一曲琵琶无限思语“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周庄水上的琵琶声搭配钢琴,撩拨无尽心上事。电影无需用视觉速度和视觉经验的震惊感来主宰观众的眼球,而是由音乐同女主人公的独白以及人物间的对话,这些听觉上的享受让人更加的真切,同时也留下了更多情感空间的意象,凭借着音乐和语言的独白,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出那样的一个世界,想象中的世界。

音乐在作品中的剧作作用,是指音乐不仅是电影结构的一个有机部分,而且参与到情节中去,直接影响剧情的发展,推动剧作作用。[3]剧中女孩就要离开小院了,在最后一个晚上,她好想告诉北院的作家,她爱他,可是她即将离开他了。当她默默守在北院门口的时候,听见的却是女人的笑声……音乐起,她的泪水在眼眶中迟迟没有落下,而是印着月光发出隐约的白光。这里通过音乐将故事情节展开和深化,如果没有音乐的悲凉心境,或许我们就无法感受得到女孩那时伤心的痛苦,这是一种心境的音乐。在一段六年中的简短独白后,音乐停止。她再次回到北平,回到了那个小院,继续这故事,独白将六年间的事简单叙述,进入另一个剧情当中。

3.2情感的宣泄与心灵碰撞。一部电影的气氛往往与人的感情紧密联系在一起,借助音乐抒发感情,再而引起观众的心灵上的共鸣。琵琶曲一直间断式地贯穿着整部电影,从开头的主题曲到最后的音乐,它无不在宣泄着自己的情感,塑造自己的情感空间。断断续续的旁白更将人们的思绪紧紧地靠在了一起,就像是一位老朋友倾述自己的故事,长而不腻,让彼此的心靠得更近更密切。

音乐就像是情感的调味剂,酸甜苦辣尽在其中。女孩炙热地爱恋着作家,但这种火热般的激情却不被任何人知晓,静静地封存在自己的世界中,直到自己将消失才敢于把感情表达出来。歌德曾说过:“我爱你,与你何干,也许真正的爱情就

是这么简单。”或许她的爱情就是如此。少女与作家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你不会明白的,在这一刻,在你的家里,过去的岁月犹如一股洪流,劈头盖脑向我冲了下来,我的童年,我的梦想,我的整个一生都在这里,这是我千百次望眼欲穿盼着的一扇门。现在,我迈进来了,被你搂在怀里,这就是我的梦,一个终于变成真实,醒了也不会消失的梦。”这是一份多么真挚的爱情,她渴望被爱,却在爱的

人面前无法用言语表达。女主人公以平淡的语气将痴迷掩埋,留给观众的是深深地情感撞击。

一段段无休止的旁白配上带着忧郁苍伤感的乐曲,内心的激烈活动让女主

人公的形象更加地丰满生动,让观众将女主人公的爱看的越透彻明白,观众的心跟随着她一起走过那段爱他的日子,她对男人的一生就像执着的精卫努力地填满大海,虽然她不能将大海掩埋,却能将自己的一生充实。

3.3永恒与瞬间的相持。法国电影艺术理论家皮埃尔·贝托米厄曾经说过:“电影蕴含的真谛和永恒,是要靠音乐来保证的。”[4]最后一段音乐响起,镜头一直

沿着地板向前推,推向了墙边的一个花瓶,瓶中的花已经没了,剩下的只有空空的瓶子依旧摆在那里。“我只做一件事,就是在每年你的生日,给你送去一束白

玫瑰,和我们第一次在一起的时候,你送给我的那一只一样,以纪念那已经忘却的时刻。”这个送花的女人不会再回来了,瓶还在,爱还在。

影片主题音乐从头到尾像一根无形的线将散落在各个时段的内容穿在一起,起到了主题的连贯统一的作用,将影片的主题尽情展现,显得哀婉、凄凉,又饱含着数不尽道不完的情。[5]一次次地音乐响起,每次都是那样地牵动人心,让

观众意识到,原来故事是可以用听觉去感受的,音乐会告诉你答案,一切开始透彻明了了。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导演徐静蕾,无论从视觉还是从听觉都将电影

的视听语言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整部电影洋溢着她杰出的才华和独特富有魅力的个人风格。观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不仅是对女主人公那份炙热爱情的理解,也是观众对导演内心的解读,从而感受到了新兴导演的另一番魅力,感悟她电影所给出的另一层深刻含义。

参考文献

[1]郭爽.安东尼·明盖拉对话陆川徐静蕾[EB/OL].金羊网——新快报,2006.

[2]葛得.电影摄影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

[3]陈斌等.影视艺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40.

[4]谢愚超.电影音乐:功能、特征及实证[Z].2008.

[5]陈斌等.影视艺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66.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由民营公司保利博纳投资,年轻、美丽、知性的青年女导演徐静蕾执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可谓21世纪初电影市场的一个亮点。讨论《来信》一片,其生产的大环境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

首先,中国加入WTO之后,影视剧的生产领域,外国资本获得了限制程度的市场准入,民营资本投资力度更加宽松。其次,东方文化作为商业美学的一个配置因素,市场价值从《红高粱》《卧虎藏龙》

等片开始,已经逐渐得到了肯定。

在这种环境下,外国资本和民营资本都已经看好了影视剧市场这块蛋糕,虎视眈眈、伺机而动。从这个角度看,《来信》可以说是21世纪初,在这种大环境下生产出的一部有代表性的影片。

首先,这是一部商业片,但同时又是一部艺术片。当今社会,导演的艺术追求需要投资才能实现,投资方需要有艺术才华的导演,因为艺术性是通行市场的一个亮点。由此,可以认为这是一部以艺术性为卖点的商业片。而且,艺术片和商业片的水乳交融、难解难分,也是这种大环境下电影的一个发展

趋势。

剧作可见:投资方和导演、编剧对市场的臣服

《来信》以1930、1940年代为背景。全剧试图营造的古城沧桑感弥漫的氛围,(影片的外景基本上是古香古色的街道宅院)和民国时候时局动荡、人心沉浮的情境,给我以似曾相识的感觉。想一想,这种熟悉感来自于《城南旧事》、《霸王别姬》这样的电影。看来,社会前进过程中带来的时代的动迁,带来的人生的种种变迁,是永远能敲开剧作家们创作欲望之门的咒语。

当然,《来信》一片,只是借用了这样一个可以发生故事的时代背景,城市和人名都没有刻意的交待。根据茨威格的小说改编的这部电影,选择这样一个包容性强的时代作为故事发生的环境,对市场而言,

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首先,文化层面上具有魅力。三四十年的文化人是最能给人“文化”感的人。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开端,之后的文人们在意识形态的交锋中,形成的破旧立新和大无畏的追求精神,赋予了那个时代的文化和文化人一种强大、超凡的魅力,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魅力还具有一种历史的神秘感。其次,排除文化层次上的原因,那个时代的光怪陆离,带给了人物角色可以无限丰富的空间。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地位和贫富的悬殊,豪华雍容、灯红酒绿和衣衫褴褛、乞讨街头的鲜明对比,使徐静蕾所饰演的女人的一切行为不仅可能发生、而且可以理解,其命运的波折还会带给观众人生无常的沧桑感,从而增加观众对片中女人的情感投入,增加观众眼泪夺眶而出的机率。

剧作的时代环境看来是无可挑剔的。并且,在时代背景的帮助下,剧作的逻辑也是不需要指责的了。而这两点的看似无可厚非,恰恰体现了导演、编剧的作为一个新人的保守之处。新人上路,出于对自己自信心的爱护,给自己一个宽松的创作空间是一个保险的好方法。而且,市场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导演、编剧并不是自由的,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商业美学的构架因素不说,(business is business。

徐静蕾的名气和身份,是市场获胜的一个砝码)而且,创作者创作理想的实现,还要依赖于资本的注入。作为民营资本的投资方,市场自然是考虑问题的重中之重。(要知道,保利华亿投资了2000万)所以,这种具有魅力、想象空间大、又保险的时代背景的设置,是投资方和导演都会欣然同意的美妙

选择。

说到这儿,不得不举一例说说市场的强悍力量片中的表现。同时,这也是新人在市场力量面前,不得

不采取保守做法的体现。

获奖,对一个片子的票房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是获得大多数国内观众搞不懂级别大小和具体评奖标准的奖。可以说,如何在国外获得大或小的奖项,是中国导演和投资方以前精心研究过,并且以后还会孜孜不倦地研究的问题。所以,量身定做出符合商业美学配置因素,从而具备获奖条件的片子,是影视界为之奋斗不息的事业。《来信》中,当姜文和徐静蕾坐在戏院的两个包厢中各怀心事时,为了映衬徐静蕾内心活动的激烈,京剧的锣鼓声响起,舞台上武生的旋转开始在镜头里没完没了地闪烁。

作为观众,看到如此熟悉的镜头,会否发晕?

京剧呀!中国的国粹!当仁不让地可以称作是影视剧中的华彩乐章,难道真的要沦落成为打动外国评委的试金石吗?难道中国导演的创造力贫乏到只有这一个杀手锏了吗?而且,从《霸王别姬》开始,《霸王别姬》的崇拜者和追随者络绎不绝的实践已经证明,京剧这一元素并不是一个屡试屡爽的法宝。

(《霸王别姬》通过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并未能获奖)

不可否认,在全球化环境下,在影视剧的市场化生存中,东方文化是商业美学的一个重量级卖点。但,东方文化可是博大精深的,导演和编剧可以选择的太多。京剧并不总是适合剧情的最佳选择。总是选择京剧这个相对保险,某种程度上已经获得市场肯定的构架影视剧的因素,只能说明:一,由于市场力量的强悍,具有冒险精神的投资者很多时候,也是求稳的;二,体现了编剧的妥协。运用京剧这个早已被广大中国观众和外国评委们熟悉的、被中国同行们用烂了的招数,如此老套地来表现人物心理,看来也是在实在是编不出更好的情节的情况下,一种无奈的选择。可见,艺术市场面前,适度地妥协,

是残酷市场压力所带来的必然。

内容可见:投资者慧眼识珠,风格适合女性观众

当今中国,电影领域,放眼望去,属英雄人物,皆是阳刚。纵览影片的思想内容,也多是线条粗旷、浓墨重彩之作。数得着的片子,从张艺谋《英雄》、《十面埋伏》,到冯小刚《天下无贼》,都是男性艺术家执导的片子。所以很少有线条柔和、温婉细腻之作。

《来信》一片,舒缓柔和,温婉细腻,恰似夏日里的一股清风,徐徐注入当今豪气高涨、侠气满天的

电影市场,沁人心脾。给当今的电影领域补充了足够新鲜的养料。内容和风格尤其适合女性观众。《来信》的导演和编剧徐静蕾,众所周知,年轻美丽知性女性也。从这个角度看,《来信》的投资方选中徐静蕾作为导演和编剧,真真是慧眼识珠,可谓闯市场有方。该片非常适合女性观众这个收视群体,不仅适合市场,而且培养了一个女导演,填补了市场的空缺。

爱,是人类讨论的一个永恒话题。对电影艺术创作者而言,这个话题就像是一个潘多拉盒子,充满魔力。“爱”是吸引受众的磁石,只要是电影中涉及它,受众云集就是一种几率极大的可能。并且,随着影片艺术性的异同,反映迥异,票房也就会迥异。可见,投资方和导演永远不会放弃对“爱”这个话题进行的视听语言的表现。表现的成功和失败,对投资方而言,市场是最好的检验标准。

当今电影领域的精英们多为男性,从男性角度表现的爱情,和从女性角度表现的爱情,是迥然不同的。

男性导演们表现的爱情,总要和利益、侠气结合在一起,所以就总是要和谋杀和血腥相伴。所以有了《十面埋伏》中的剑光侠影、血滴横飞;所以有了《天下无贼》中的老谋深算、子遗腹中。

而且,或许是源于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男儿有泪不轻弹”“小儿女情长”的观点,男子汉不好意思以一个“爱”字为价值观的中心,所以男性导演执导的片子中,“爱”即使是主题,也往往不是明线,只是暗线。或者即使是明线,并且也是叙事结构中的主线,但必然有辅线,用以表现其他的社会伦理道德内容。

所以,男性导演们表现的爱情,并不纯粹。对女性观众的杀伤力,不容乐观。

《来信》一片则不然。从内容上看,该片没有利益、谋杀和血腥,表现的就是纯粹的爱情。主线、主题全都是爱情,彻彻底底,无遮无掩。不仅主线、主题是为爱情而设,所表现的爱情也纯粹到了尽头。这种爱情,至情至性、一尘不染。宛如一个女人做的一场最美丽的梦。徐静蕾饰演的女人毫无功利心地爱着一个男人,只是爱着他,只为爱着他。这种纯精神的爱情,至善至美、无欲无求,干净地彻底、唯美地淋漓,把女性精神根部对爱情的追求和理想表现到了极致,也浪漫到了极致。

从选题内容上看,对女性观众的杀伤力不容置疑。这无疑是一个成功的商业美学构架因素。基于这一点,该片在女性观众这块儿市场上能够大获全胜,绝对不是个过于乐观的估计。

这样一个纯粹爱情的题材,由一个女性导演来指导,可谓锦上添花。全片的画面并不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不够华丽也不够奢靡,给人以温馨柔和的感觉,景色沉寂;用光轻柔,人物造型淡雅,整个色调宁静淡泊;叙事上不急不躁,缓缓道来,如小桥流水,舒缓轻柔;配音和大部分配乐如春日午后

的小雨一般,甜美缠绵。

这一切视听语言所产生的综合效果,就像是一阵乖巧的微风,轻轻地掠过观众敏感的内心,使观众在沉醉中感动着,在感动中沉醉着。由此可见,《来信》艺术片的地位值得肯定。据称,在西班牙圣塞

巴斯蒂安电影节,作为爱情片,《来信》与同时竞赛的伊朗、伊拉克合拍的《会飞的乌龟》相比,其现实震撼力略逊一筹,这部描述两伊边境难民营少儿故事的《会飞的乌龟》最终获得最佳影片奖,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情感魅力让评委难以割舍,最终破格决定将最佳导演授予徐静蕾。

综上所述,《来信》艺术片和商业片不仅是兼容的,而且已经到了难解难分的程度。符合商业美学特点的艺术特质,具有市场卖点,是市场需要的;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艺术家要想实现自己创作理想,并且能够生存下去,向市场适度地臣服,也是不可避免地。商业片和艺术片的水乳交融,必将是电影的一个发展趋势。影视产业化和其所担当的文化社会责任,会在一种各自据理力争的状态中逐步

走向正轨。

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名著改编的电影

(2006-07-07 14:50:47)

转载

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名著改编的电影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作品,讲述了这样一个爱情故事:从十三岁懵懂的年龄到十八岁花儿般的年龄再到二十九岁,在一个年轻女人的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刻,倾尽一生爱恋,写下一封二三十页的信件,送给那个让自己爱了十五、六年的小说家,收到信的时候,是小说家四十一岁的生日,蓝色的水晶花瓶中没有白色的玫瑰,证明那个曾刻骨铭心的爱恋过他的女子已经与世长辞了。自始至终,我们都不知道那个可怜女子的姓名,小说家也不曾知道。中国年轻一代导演徐静蕾将这部小说改编并搬上银幕。这部电影比较忠实于原著,以一个中国女性的视点诠释了爱情的弥足珍贵。

小说应该是一个情节不强的故事,徐把它放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背景下来拍,塑造了一个从孩提时代到临终前都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女性形象。徐的电影吸取了原著“静”的特点,镜头以及整部影片的节奏都是很安静的,结构也不复杂,但是感觉整部影片流于表面,并没有真正的体会到小说的所要表达的意思,所以给人一种照搬原著的感觉。电影是视听的创作,是平面的,而小说是文字的创作,是立体的。一个好的导演是应该将小说文字所要表达的精神用视听语言表现出来,给观众立体的效果。而徐的这部作品像是在给观众讲故事,大量的旁白破坏了电影的视听效果,显得平面,单薄。

在全世界电影总量中,由文学名著或小说改编成电影的比例不小,约占三分之一,且往往产生的影响和观众量远大于小说的读者量。因此改编名著对于导演来说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工作,简单的是故事是现成的可以在小说的基础上修改,添加。复杂的是怎样既能表

达原著的思想内涵,又能充分显示导演的再创作能力及与电影语言的有机结合。改编是用电

影的思维对原作来一次再创造,既不能照搬,但又必须忠实于原著,使原著的精神和精髓不

变。因此要求导演在选定剧本的时候一定要吃透原著的思想精髓,但不要让原著的文字束缚

了导演的视听创作。运用视听手段表现原著的内涵,使得文学名著成为电影经典,是历来导

演所追求的目标。1956年版的《战争与和平》仅仅抽出了娜塔莎和安德烈的爱情故事。因

此,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不见了,导演缺乏原著里对人生、社会的哲学思考,而仅仅剩下一

出恋爱故事。好莱坞的急功近利使得这部片子彻头彻尾的失败。由此可见,如果不吃透原著

的精髓,改编的电影是不会达到原著的水平的。而《一》片,虽然笔触细腻的描写了一个女

人对作家疯狂而又内敛的爱慕,可是却全然没有深沉的美感。选角的失败是此片一大弊病,

姜文全然没有作家的风流倜傥,潇洒气度,怎么看都像一个暴发户。使得此片神韵大失。

希区柯克有一个理论:最坏的小说常常可以拍出最好的电影。他最好的电影《惊魂记》

就是取材于一个二、三流小说,而他改编自康拉德的名著《间谍》拍成的影片却成绩平平。

关于这个问题,我也较为赞同。往往名著的影响力束缚了导演的想像力,有的导演恐怕自己

的改编遭到非议,从而小心翼翼,全然不敢越雷池一步,造成电影平面化,既没有文字的神

韵,也没有电影的艺术。而二、三流小说往往不为人所知,反而使导演敢于大胆的改造,大

胆的创新,不仅在电影方面有较强的电影质感,甚至能使原著的精神升华,产生另一种感觉。

《一》片在电影质感方面做的不太好,过于平面化。

从茨威格到徐静蕾——还谈《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05-04-23 13:55 发表于:《后窗看电影》分类:未分类

由演员晋升为导演,徐静蕾的第二部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将一个维也纳的故事改编成了发生在解放前中国北平的故事,这本身是包含着

商业因素的。片中不断出现的京戏、风筝、剪纸、烟花、饺子、糖葫

芦,使得影片更加中国化。走参评国外电影节路线,北京更能代表中

国。不然的话,一个沦落交际场所的舞女,百乐门是不是更好的地方?

一个浪荡不羁的登徒子,怎么不生活在花花世界的上海?

一、男主角

其实将一个外国故事改编而来本身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而徐版的《来信》确实有让人难以接受的嫌疑。姜文出演的作家作为女主人公“我”一见钟情并且从一而终付出自己情感的对象,他的出场简直让人大迭眼镜,造型上看不出来是宇航员还是送报工,没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之后的衣着几乎都是白衬衫外加黑马夹,戴着眼镜开口闭口还夹杂着几个英文单词,倒像是个有过留洋经历的人……

既然是作家,至少也该有几分“文”气。而他的作家身份仅仅通过旁白交待以及家中众多的书籍作铺垫,没有其他表现显得很牵强。在气质的塑造上,姜文这个优秀

的演员也没有完全发挥出潜力,使得作家的角色十分单薄。

在小说原著中,女人的信中有着对男人目光的大段回忆性描述。他有着柔和的、脉脉含情的目光,他对每个从他身边走过的女人,对每个卖给他东西的女店员,对每个给他开门的侍女,他一概投以他那拥抱式的、具有吸引力的,既脉脉含情、又撩人销魄的目光,他那天生的诱惑者的目光……正是这样温暖深情的眼神才使女主人公深深的迷恋。影片虽然无法完全参照文字,但是对目光的表现显然丝毫没有,因而观众根本无法感受到男主人公的魅力所在。

二、女主角

女主角徐静蕾一开始的旁白就显得苍白无力,朗读没有任何感情,生硬,这与一个垂死女人的深情告白的心境不相符,如此平静,没有伤感更没有绝望,像是诉说别人的事,显示出女演员台词的动力不够深。

除此,女主人公的塑造与原著明显有差距,小说中有大量对童年生活的描述,影片却轻易带过,包括母亲改嫁一事的描述也很牵强,对内心戏的表达不够深刻。

三、细节内容

1、难以理解之细节:

(1)当少女时代的“我”一次在四合院门口与男主人公撞个满怀的时候,一切都很正常、平静,姜文急急忙忙地道歉,像是赶着做什么事,这也无可厚非,然而徐静蕾的旁白却突然来了一句:“那一刻,我就爱上了你……”,要不是之前读过原著有了思想缓冲,要不是已经知道这是一见钟情的状况,那简直要被女主角吓趴下,这感情太莫名其妙了,就像面无表情地对陌生异性说我爱你一样叫人害怕。这种令女主人公难以忘怀的瞬间就这样平静地表现实在让人太失望,至少应有一些渲染,还是慢镜头更适合表现这类情节,或者正打反打来对良人目光进行特写也比毫无渲染好得多呀……

(2)女主人公再次回到北平是考上女子师范之后,在黄包车上,在游行的街上,女孩轻而易举地被男主人公看上了,实在莫名其妙,细节的表现不够因而空洞。此时的姜文又像是一个纨绔子弟,在枪声四起之时不管不顾地从街上拉了女主人公就跑,仿佛是只要爱情不顾其他的情场高手,这又与后来关心政治的情节不相符。而且两人调情时姜文的台词过于现代,不仅不贴近文人的身份而且话语明明就是对一个风尘女子所说的。这些改变显然是编剧的稚嫩所致。

(3)第一次在男人家里过夜之后,第二天徐走出他家,脸上居然洋溢着初恋般纯真甜美的笑容,想想毕竟有过肉体之欢,却还装出清纯样,令人反胃。

(4)八年后女人莫名其妙地成为舞女,与原著的交待相差很多。单从影片内容看,这个师范毕业的女学生是否只有当舞女才能养活孩子?而当她与男主人公再次相逢时,又是那样波澜不惊,经不起推敲,好像忘记对方的人是女人。而原著中,这八年来,这一生以来,女人何曾有一秒忘记过男人?

2、令人惊喜之细节:

(1)当男人要去宛平,女孩站在门口啃着苹果目送男人离去,虽然很多人评价此处的细节实在没有必要,女主人公像个无家可归的孩子,但笔者却深有感触,觉得倒有一种“情到深处人孤独”的意境,与贯穿原著的孤独落寞感是一致的。

(2)当两人时隔八年再次相对时,同样的早晨,同样的餐桌旁,男人像忽然想起了什么一样,他们似乎认识,也是只有他们俩,也是在一块吃早餐,也在讨论同样

的问题。然而,男人终究没有想起女人就是当年那个少女,他说出的只是“我们上辈子一定有段渊源。”甚至他还认为这种相似的感觉只是一种生理现象,有待发觉。真是恍若隔世。似曾相识的感觉多么让人欣喜又心碎!

(3)书架上的书,女孩用手背轻轻拂过。多次出现的透明花瓶里的白玫瑰,最后一次,花瓶空空如也,女人已经离去,而那些米人的玫瑰,再也不会在每年男人生日那天按时送抵……多么伤感!这又是视听语言优于文字的表现。

比较《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原著和它的电影剧本

2010/04/12 13:30

比较《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原著和它的电影剧本

电影剧本相当忠实于原著。改编很成功,以致于看电影时我怀疑自己原先的记忆出了错,以为这作品真是出于中国作家的笔下。这里我想说说让我觉得胜过原著的几个改编了的细节。

1、女主角成年以后再次回到童年的城市时是以学生身份而非小职员。

这种身份的改编会使她在中国的含蓄上又加点学生的腼腆,使角色更加单纯动人。

2、用战争背景促成第一次相识。有点“乱世佳人”的味道,同时又使剧本与中国历史更合理结合。

3、以“亲爱的,我写不下去了……”结尾比原著好。

因为第一,这句话象一声凄柔的最后的呼吸,她将要香消玉断永远沉默了,无限哀怨涌上心头,却什么多的也说不出来。她怎么能就这么刹的停下来了?而我们只有静默的悲哀。表达效果比原著颇长的结尾好。

第二,这样的结果是中国式的强调“空”、“话外”的东西。更人更大的空间去理解、感觉。象诗。

4、电影里的中国古乐,余韵悠悠……

5、在表达童年那种最纯洁的情感时是以小女主人公牵着风筝奔跑来表达(原著没有这一点),很棒。没有一点杂念,又那么热情奔放!

6、增加了的关于“前世”的对白。

这种轮回观或许茨威格没有,但是我们中国人多少是相信一点的。比原著多了点神秘的浪漫的意味。

此外,一些相当小的细节也被处理得很好。比如剧初男主角展开的信是“红签小字”的中国旧式的。诸如此类。

总之,剧本改编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它已经完全地把原著换成了一部古色古香的中国小说,还在于对它的再创作有更高一筹的地方。

当然这和那么优秀的原著是分不开的。这里想摘抄几段让我最印象深刻的地方。

“从这一秒钟起,我就爱上了你。我知道,女人们经常向你这个娇纵惯了的人说这句话。可是请相信我,没有一个女人象我这样死心塌地地、这样舍身忘己地爱过你,我对你从不变心,过去是这样,一直是这样,因为在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得

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所觉察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委身屈从,热情奔放,这和一个成年妇女的那种欲火炽烈、不知不觉中贪求无厌的爱情完全不同。只有孤独的孩子才能把全部热情集聚起来,其他的人在社交活动中早已滥用了自己的感情,和人亲切交往中早已把感情消磨殆尽,他们经常听人谈论爱情,在小说里常常读到爱情,他们知道,爱情乃是人们共同的命运。他们玩弄爱情,就象摆弄一个玩具,他们夸耀自己恋爱的经历,就象男孩抽了第一支香烟而洋洋得意。可我身边没有别人,我没法向别人诉说我的心事,没有人指点我、提醒我,我毫无阅历,毫无思想准备:我一头栽进我的命运,就象跌进一个深渊。"

“我的心始终为你而紧张,为你而颤动;可是你对此毫无感觉,就象你口袋里装了怀表,你对它绷紧的发条没有感觉一样。这根发条在暗中为你耐心地数着你的钟点,计算着你的时间,以它听不见的心跳陪着你东奔西走,而你在它那滴答不停的几百万秒当中,只有一次向它匆匆瞥了一眼。”

“我只是匆匆忙忙地向你的生活偷偷地望了一眼,因为你的忠仆约翰一定不会让我仔细观看的,可是就这么一眼我就把你屋里的整个气氛都吸收进来,使我无论醒着还是睡着都有足够的营养供我神思梦想。”

“你会对我疑心,在你我之间会存在一片阴影,一片淡淡的怀疑的阴影。我不愿意这样。再说,我了解你;我对你十分了解,你自己对自己还没了解到这种地步;我知道你在恋爱之中只喜欢轻松愉快,无忧无虑,欢娱游戏,突然一下子当上了父亲,突然一下子得对另一个人的命运负责,你一定觉得不是滋味。你这个只有在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况下才能呼吸生活的人,一定会觉得和我有了某种牵连。你一定会因为这种牵连而恨我——我知道,你会恨我的,会违背你自己清醒的意志恨我的。也许只不过几个小时,也许只不过短短几分钟,你会觉得我讨厌,觉得我可恨——而我是有自尊心的,我要你一辈子想到我的时候,心里没有忧愁。我宁可独自承担一切后果,也不愿变成你的一个累赘。我希望你想起我来,总是怀着爱情,怀着感激:在这点上,我愿意在你结交的所有的女人当中成为独一无二的一个。”

《来信》本身浓烈的情感寄托是不容置疑

的, 除此之外的两个重要视点更加不容忽视

徐静蓄以其细腻而敏锐的女性视角捕捉了女性

情感发展过程中的情感细节, 不仅拓展了影片

人生素描般的情感空间, 而且还赋予了一种现

代女性的情感追求与深切的满足感于其中, 这

是其一其二, 《来信》的思维方式和美学追

求极具民族风韵, 除了对爱情本身的借用之外,

每一位观影者都不会对这部改编作品的接受上

产生国别差异, 因此东方人的线性思维和唯美

意识就成为这部作品另一大特点。这两个视点

与故事中凄美爱情本身构筑了一个坚固的铁三

角, 支撑了整部影片的艺术特征和影调风格。

而声音作为镜头语言最默契的搭档也就必

然承担起了一份责任—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铸

就视听语言坚实的基础。

一与声音有关的基本信息

录音工艺杜比同期数字立体声

语言“ 我” 的内心独白段

原创音乐段含个不同主题段落

实景音乐宴会音乐次

舞会音乐次段

京剧音乐次

二录音技术分析

《来信》的声音采用了当今时尚流行的杜

比日, 同期数字立体声录音工艺此外内心

独白和其它个别特殊音响则采取了后期配音的

工艺。这两种工艺的相辅相成可以说是当今中

国电影录音的经典模式, 而在本片中由于大

的使用内心独白这种语言表达方式, 也就使得

后期配音技术占了较重的份。

从音色的主观评价对录音技术的要求而言,

语言录音的基本要求即清晰、稳定, 并且能从

一定程度上真实的体现文化底蕴。本片所有的

语言包括同期录音的语言和后期配音的语言就

整体而言比较符合上述录制要求, 特别是在与

环境音响的一致性上, 处理得比较得体。但是

在把握结尾字音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比较明显。

论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声音的造型性

推荐本文

□ 石莹

[摘要]本文从影片的声音方面对青年导演徐静蕾自编、自导、自演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进行解读。影片在唯美风格的追求中讲究色彩、光线、构图、造型等,节奏舒缓而悠长,考究而精致的音乐很好地切入了影片的感情表达。

[关键词]《电影》声音造型性

青年导演徐静蕾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曾一举荣获第52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这部改编自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同名小说的电影,用影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意念中、精神上原初的“爱”的主题。影片讲述了一个女人在少女时代爱上了一个青年作家,并终其一生的毫无保留的爱着这个男人,然而男人却从没有记得过她。这个“痴心女子负心汉”的古老故事被徐静蕾演绎成女性对爱的执着甚至偏激,“我爱你,却与你无关”.女人怀着爱情到死,自主的在心里拥有这一份“永恒”的爱。这“爱”在形式上缥缈、孤独。这爱,纯粹得让人心疼。影片所表现的“爱”既有中国传统爱情的含蓄与隐忍,又不失原著中的浪漫与激情。

电影是视听结合的动态造型艺术,电影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区别之一是拥有自己的独特表现手段.靠视听画面来讲述故事和传达思想。徐静蕾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下简称《来信》)中本着注重视听语言的创作理念,尤其注意发挥声音语言的作用,注重影片声音的造型性。较恰当地体现了影片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风格基调,给观众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和感情共鸣。

电影艺术中的听觉元素是指声音。主要是人声、音乐和自然音响。在电影中声音与画面一道共同成为现代电影的基本语汇,创造银屏形象、展现电影时空。《来信》的听觉元素与视觉元素一样是影片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语汇,起着塑造人物、表现主题和情感的作用。本文试从听觉元素中的人声、音乐、自然声响三方面来分析这部影片的声音语言的造型性特点。

(一)人物语言

电影中的人物语言即人声大致有对白、独白、旁白等几种主要形式。旁白是徐静蕾电影在语言处理上最大的特色,在《来信》一片中尤为突出。

影片在久保田修的配乐中开始。琵琶伴随着钢琴徐徐拉开序幕。车轮的飞转调和着匆匆的脚步.预示将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一封尘封了二十年的记忆在一个男子41岁生日当天缓缓铺展。他从未想到这样的一封来信是出自一位爱着他却永远离开他的女子的手,淡淡的独白融合琵琶的弹拨,那是一个临死的女子生命的啼血。这封信以旁白的形式贯穿整部影片。当他摊开信纸。“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旁白带着观众走进了影片,很好的设计是,在这一句之后,屏幕上出现了片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非常之契合。

冷静平淡的旁白中隐藏着“我”在六年中的内心挣扎与煎熬:“我把你写的文章和书都买了来……只要能看到你的名字。那一天就是我的节日,这样我一刻不曾和你分离。”颜色由浅蓝至深蓝,由白天明亮的蓝色变成夜间深邃的蓝色,暗示“我”的情感注定由少年时的单恋的忧郁成为一个女人为了她的所爱毫无保留的奉献一切飞饿扑火的彻骨伤痛。

淡定的旁白时起时伏,看似平静却难以掩饰内心暗涌,震撼着观者的心灵。如这一段。当十三岁的女孩情窦初开,在没有来得及的时刻与作家狭路相逢,眼神的冲撞中决定了一生的命运。旁白开始,“没有一个女人像我这样死心塌地的爱过你,过去是这样,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是这样。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察觉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热情奔放……从那一秒钟起.我的心里只有一个人就是你。”这段旁白述说了

一个宿命,一个孩子对爱情的直觉,当还没有弄清楚爱是什么的时候,已经坠入情网,网住了一生。旁白极富感染力,让看似平常的画面变得深刻、饱满起来。

(二)音乐

在电影中,音乐是作为一种心理对称介入的,目的是给观众提供一种元素去帮助他们理解影片段

落中所具有的那种与人有相关的音调。《来信》的导演可能意识到了音乐对于达到剧作目的、塑造环

境和人物的重要性。所以在影片中她充分发挥音乐的长处,利用音乐把主人公的情感变化细腻地烘托

了出来,而在有些时候甚至让音乐由背景变成了主体,这样得当地使用音乐能够有力地加强某段时间

或某场戏的戏剧作用和深度。

音乐烘托了影片的气氛和总体基调,从一开始就进入到一种凄婉的情绪里。主题音乐《琵琶语》。

反复的前奏,忧郁的琴键声,加上东方乐器琵琶所独有的特点.泣泣私语诉衷肠,感情就这样一步一

步被深化。最终让人沉缅在音乐画面里而不能自拔。其间,小提琴、中提琴、钢琴、洞箫、三角铁时

隐时现,很好地完成了和声的作用。既突出了琵琶如歌如泣的特点。又进一步丰富了曲目的表现力和

感情。片尾,再度重复的起始旋律,悠悠的琵琶声过后,私语的夜幕诗意般降下了,情感的宣泄得到

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三)自然声响

自然声响在影片中一般随着环境声无意使用较多,这里以影片中几次有意的“门声”使用为例,来

看自然声响在影片中的造型作用。

当女子在异乡生完孩子重新返回北平的时候。时光已是八年以后,镜头从一扇开启的门缓缓进入,

在那扇门启动的“吱呀”声中,徐静蕾的背影成为流动的图画,交待了她新生活的开始。少女到贵妇的

转变牵动价值观的改变。

生命的期待使她有了与男子的第二次缠绵,此时,女子退去了年少时的羞涩与被动,久压心底的

爱燃烧成炽热的激情。影片中虚掩的两扇门遮掩着两个成年人的狂乱。在瑟瑟的风声中,冬天是那样

的寒冷。只是,女子的爱并没有勾起男子的记忆,她在男子的记忆中是空白的。

之后,延续着她对男人的爱的孩子死了,唯一的希望没了,残余的爱情走了,女子再无生活下去

的意义,选择惨淡谢幕。影片在结尾处,姜文打开关闭的门,又是门开动的声音。伴随着贯穿全篇的

主题音乐,跟着镜头的移动,目光穿越一级一级的台阶.大门外,视线触摸微弱的灯火,灯火处一个

女孩恬静的脸……这个开放式的结尾在声音的衬托下含义隽永。

综上所述,徐静蕾导演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声音语言的运用方面确有其可圈可点之处,

影片着力于女性心理和女性命运的揭示。在唯美风格的追求中不但化妆、服饰、道具考究而精致,音

乐和音响也很好地切入了时代环境。徐静蕾以小女人的视角圆满了女人的童话,平淡的风格如同她的

表演,电影好似她的一个心愿的完成。女子心中有爱的梦想,期待男子对信念的坚守,然而,徐静蕾

用凄美的声音告诉人们真爱难求,并借助流畅、缓慢、纯静的声音造型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一位女性导

演的女性情结。

公选课作业论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

青年导演徐静蕾自编、自导、自演de电影《一个陌生女人de来信》,曾一举荣获第52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导...

青年导演徐静蕾自编、自导、自演de电影《一个陌生女人de来信》,曾一举荣获第52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这部改编自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de同名小说的电影,用影像向俺们讲述了一个意念中、精神上原初的“爱”的主题。影片讲述了一个女人在少女时代爱上了一个青年作家,并终其一生的毫无保留的爱着这个男人,然而男人却从没有记得过她。这个“痴心女子负心汉”的古老故事被徐静蕾演绎成女性对爱的执着甚至偏激,“俺爱你,却与你无关”.女人怀着爱情到死,自主的在心里拥有这一份“永恒”的爱。这“爱”在形式上缥缈、孤独。这爱,纯粹得让人心疼。影片所表现的“爱”既有中国传统爱情的含蓄与隐忍,又不失原著中的浪漫与激情。

电影是视听结合的动态造型艺术,电影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区别之一是拥有自己的独特表现手段.靠视听画面来讲述故事和传达思想。徐静蕾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下简称《来信》)中本着注重视听语言的创作理念,尤其注意发挥声音语言的作用,注重影片声音的造型性。较恰当地体现了影片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风格基调,给观众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和感情共鸣。

电影艺术中的听觉元素是指声音。主要是人声、音乐和自然音响。在电影中声音与画面一道共同成为现代电影的基本语汇,创造银屏形象、展现电影时空。《来信》的听觉元素与视觉元素一样是影片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语汇,起着塑造人物、表现主题和情感的作用。本文试从听觉元素中的人声、音乐、自然声响三方面来分析这部影片的声音语言的造型性特点。https://www.wendangku.net/doc/4218603905.html,

(一)人物语言

电影中的人物语言即人声大致有对白、独白、旁白等几种主要形式。旁白是徐静蕾电影在语言处理上最大的特色,在《来信》一片中尤为突出。

影片在久保田修的配乐中开始。琵琶伴随着钢琴徐徐拉开序幕。车轮的飞转调和着匆匆的脚步.预示将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一封尘封了二十年的记忆在一个男子41岁生日当天缓缓铺展。他从未想到这样的一封来信是出自一位爱着他却永远离开他的女子的手,淡淡的独白融合琵琶的弹拨,那是一个临死的女子生命的啼血。这封信以旁白的形式贯穿整部影片。当他摊开信纸。“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俺”,旁白带着观众走进了影片,很好的设计是,在这一句之后,屏幕上出现了片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非常之契合。

冷静平淡的旁白中隐藏着“我”在六年中的内心挣扎与煎熬:“我把你

写的文章和书都买了来……只要能看到你的名字。那一天就是我的节日,这样我一刻不曾和你分离。”颜色由浅蓝至深蓝,由白天明亮的蓝色变成夜间深邃的蓝色,暗示“我”的情感注定由少年时的单恋的忧郁成为一个女人为了她的所爱毫无保留的奉献一切飞饿扑火的彻骨伤痛。

淡定的旁白时起时伏,看似平静却难以掩饰内心暗涌,震撼着观者的心灵。如这一段。当十三岁的女孩情窦初开,在没有来得及的时刻与作家狭路相逢,眼神的冲撞中决定了一生的命运。旁白开始,“没有一个女人像我这样死心塌地的爱过你,过去是这样,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是这样。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察觉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热情奔放……从那一秒钟起.我的心里只有一个人就是你。”这段旁白述说了一个宿命,一个孩子对爱情的直觉,当还没有弄清楚爱是什么的时候,已经坠入情网,网住了一生。旁白极富感染力,让看似平常的画面变得深刻、饱满起来。

(二)音乐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218603905.html,

在电影中,音乐是作为一种心理对称介入的,目的是给观众提供一种元素去帮助他们理解影片段落中所具有的那种与人有相关的音调。《来信》的导演可能意识到了音乐对于达到剧作目的、塑造环境和人物的重要性。所以在影片中她充分发挥音乐的长处,利用音乐把主人公的情感变化细腻地烘托了出来,而在有些时候甚至让音乐由背景变成了主体,这样得当地使用音乐能够有力地加强某段时间或某场戏的戏剧作用和深度。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218603905.html,

音乐烘托了影片的气氛和总体基调,从一开始就进入到一种凄婉的情绪里。主题音乐《琵琶语》。反复的前奏,忧郁的琴键声,加上东方乐器琵琶所独有的特点.泣泣私语诉衷肠,感情就这样一步一步被深化。最终让人沉缅在音乐画面里而不能自拔。其间,小提琴、中提琴、钢琴、洞箫、三角铁时隐时现,很好地完成了和声的作用。既突出了琵琶如歌如泣的特点。又进一步丰富了曲目的表现力和感情。片尾,再度重复的起始旋律,悠悠的琵琶声过后,私语的夜幕诗意般降下了,情感的宣泄得到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三)自然声响

自然声响在影片中一般随着环境声无意使用较多,这里以影片中几次有

意的“门声”使用为例,来看自然声响在影片中的造型作用。

当女子在异乡生完孩子重新返回北平的时候。时光已是八年以后,镜头从一扇开启的门缓缓进入,在那扇门启动的“吱呀”声中,徐静蕾的背影成为流动的图画,交待了她新生活的开始。少女到贵妇的转变牵动价值观的改变。网赚宝

生命的期待使她有了与男子的第二次缠绵,此时,女子退去了年少时的羞涩与被动,久压心底的爱燃烧成炽热的激情。影片中虚掩的两扇门遮掩着两个成年人的狂乱。在瑟瑟的风声中,冬天是那样的寒冷。只是,女子的爱并没有勾起男子的记忆,她在男子的记忆中是空白的。

之后,延续着她对男人的爱的孩子死了,唯一的希望没了,残余的爱情走了,女子再无生活下去的意义,选择惨淡谢幕。影片在结尾处,姜文打开关闭的门,又是门开动的声音。伴随着贯穿全篇的主题音乐,跟着镜头的移动,目光穿越一级一级的台阶.大门外,视线触摸微弱的灯火,灯火处一个女孩恬静的脸……这个开放式的结尾在声音的衬托下含义隽永。

综上所述,徐静蕾导演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声音语言的运用方面确有其可圈可点之处,影片着力于女性心理和女性命运的揭示。在唯美风格的追求中不但化妆、服饰、道具考究而精致,音乐和音响也很好地切入了时代环境。徐静蕾以小女人的视角圆满了女人的童话,平淡的风格如同她的表演,电影好似她的一个心愿的完成。女子心中有爱的梦想,期待男子对信念的坚守,然而,徐静蕾用凄美的声音告诉人们真爱难求,并借助流畅、缓慢、纯静的声音造型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一位女性导演的女性情结。

琵琶弦上说相思——浅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音乐

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影评:徐静蕾的影片,总弥漫着一抹忧伤,随着剧情的深入而沁入骨髓。这种忧伤唯美心碎,却又让受众欲罢不能,止不住地要看下去。影片正是如此,运用细腻的音乐、昏暗的画面、缓慢得近乎凝滞的节奏、少得屈指可数的台词以...

徐静蕾的影片,总弥漫着一抹忧伤,随着剧情的深入而沁入骨髓。这种忧伤唯美心碎,却又让受众欲罢不能,止不住地要看下去。影片正是如此,运用细腻的音乐、昏暗的画面、缓慢得近乎凝滞的节奏、少得屈指可数的台词以及大段大段的独白将无尽的叹息与浓得化不

开的感伤交织在一起。“我是星星,你是月亮,我不是你的唯一,而你是我的唯一。”这话仿佛成了一句偈语,印证了片中女主人公一生的悲剧命运。

琵琶,幽怨缠绵使受众仿若置身于幽长寂寥的四合院的巷子中,而巷子的尽头,就是那总点着橘色的昏晦的灯的北屋。镜头对准了北屋,此时琵琶音时弱时强,似有诉不尽的凄苦,夹杂着些许幽咽的箫声,扣人心弦,更显心痛。影片刚开始便有如此凄楚悱恻之音,契合了受众“猎奇”的观影心理,让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可以说,乐音的拂动,不仅渲染了悲哀的氛围,而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影片中没有过多的对白,有的只是一个陌生女人无奈哀伤的独白,有的只是一个不明就里的陌生男人沉默的倾听。“没有什么爱能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着不为人察觉的爱情,这种爱不抱任何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作茧自缚……”这是一种怎样的内心私语!什么委屈都自己承担,不愿连累那个在她心中等价于生命的男人。作茧自缚,这正恰合背景音乐给人的感受:一团迷雾,似茧一般困住观影的人,而女主角则更是身在其中无法自拔。受众只能以一个局外人的眼光审视这段“异恋”。此时的背景音乐换作钢琴音,舒缓中透露着决绝,似水般最是温柔,却也最是坚忍。“我爱你,与你无关!”的独白正是这种情感的宣泄与写照。

“几天后你回来了,但再也没有找过我,……我对你的心来说,无论是相隔无数的山川峡谷,还是在我们的目光只有一线之隔,其实,都是同样的遥远。”看过此片的大多数人听到这段独白都会流泪,泪

水像打开的闸门,心中从开始便郁结着的情感再也止不住,渲泄而出。音乐又缠绵纠结起来,泣泣私语诉衷肠。琵琶、小提琴、钢琴、洞箫、扬琴,五种乐器相互配合着,时隐时现,寄寓着割舍不断、欲说还休的感情。这次,女人所有的期待破灭了,她真的绝望了,悲剧的色彩愈染愈浓。正如鲁迅所言:“悲剧是将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命运悲剧与性格悲剧的交织,也更加重影片的艺术性及美感。然而,美,却总不免叫人心痛。

影片的结尾,男人落寞地读完信,凝视着花瓶,花瓶依旧是那样的蓝,蓝得有一种彻骨的寒。在那个不远的窗口,他从未留意过的窗口,当年纯净的女孩,睁着眼睛,惴惴不安地注视着北屋,永远地凝眸,倾心相许。如此爱着,卑微而又没有边际。“男人的一夜,女人的一生”!或许太过直白,却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最后一次音乐响起,琵琶独奏,直指人心,痛彻心扉。在各种视听语言营造的忧伤的氛围中,夹杂着已经腐朽的苹果的味道。这些回忆,就仿佛是咬过的苹果,淡淡的齿痕,却永远刻在女主人公的心头;时间逝去,苹果发黄了,失去了水分,凸显出岁月无尽的沧桑、无奈。或许,这便是陌生女人一生的悲剧,一生的等待。

琵琶一曲,曲终人散。岁月流逝,耐人追寻。一首简单反复的乐曲巧妙的渲染与铺陈不同场景下的人物、情节乃至情感变化,道出不为人知的隐晦的爱与痴。画面精致幽雅,唯美凄绝,如断肠的诗句一般。导演温婉细腻却又洞悉敏锐的风格也经由音乐的回环曲折表现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