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东北亚安全合作的若干思考

东北亚安全合作的若干思考

东北亚安全合作的若干思考
东北亚安全合作的若干思考

东北亚安全合作的若干思考

肖晞

2013-2-16 15:58:28 来源:《教学与研究》(京)2007年9期作者简介:肖晞,吉林大学讲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国际关系理论和东北亚安全研究。

内容提要:本文就有关东北亚安全合作前途的三个问题进行了考察与分析。第一是考察了作为东北亚安全合作背景的亚洲的未来秩序,也就是冷战后的亚洲是冲突还是合作的问题;第二分析了我们是否有必要在东北亚构建安全合作机制,集中在是要东亚合作还是东北亚合作的问题;第三就未来东北亚合作的可能的路径选择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简单提出了未来路径选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东北亚安全合作非传统安全地区秩序

作为大小国家并存、利益交叉的地缘政治热点,东北亚是当今世界上安全环境最复杂的地区之一①。冷战时期这里曾是两大阵营紧张对峙的前沿地带,后冷战时期本地区不仅冷战的“遗产”——朝鲜半岛的分裂状态——依然存在,而且多国之间的领土、领海争端突出。朝核危机的爆发和六方会谈的启动,既为本地区的安全形势增添了新的不确定因素,同时也引发了各国学者和政治家讨论东北亚安全合作的兴趣。本文就东北亚安全合作的可能性、必要性以及合作的路径选择问题等进行考察和分析。

一、冲突还是合作:东北亚安全合作的可能性

历史进入后冷战时期,如何判断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是我们探讨本地区

合作的前提,但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的分析离不开对东亚和整个亚洲安全秩序的判断②。因此,本文首先就国际社会在冷战后对未来亚洲秩序争论的若干观点进行考察和初步分析。

(一)悲观主义:“欧洲的过去就是亚洲的未来”?

冷战结束后一些西方学者对亚洲未来秩序持一种悲观态度,认为后冷战时期的亚洲各国权力将从冷战时期美苏对抗中释放出来,追求各自的国家利益,因此亚洲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冲突③。冷战刚一结束时学界主要是从亚洲的国家属性出发预测亚洲会走向冲突,这些属性包括:亚洲各国经济和军事权力发展不平衡,从民主到独裁的不同政治体制,历史上存在的敌意,缺乏有效的国际制度制约等。由于冷战刚结束时间不久,所以对冲突的表现预测比较广泛,例如,日本可能走向重新武装;中国由于权力增强而对外进行军事冒险;台海冲突;朝鲜的导弹和核威胁;东南亚的武器竞赛和冲突;由广泛存在的领土、领海争端而导致的冲突。进入21世纪后,由于中国的迅速、强劲崛起,西方学者从结构现实主义特别是进攻现实主义理论出发,将亚洲冲突的焦点集中放到中美之间,预测中国权力的扩大必然要求改变地区和国际秩序,中美之间将必然爆发体系性战争。[1]

在有关亚洲未来悲观主义的观点中,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学者阿伦?弗雷德伯格(Aaron L. Friedberg)的观点有一定代表性,也有较大影响。在冷战结束不久的1993年弗雷德伯格就发表论文,认为后冷战时期一个趋向多极化的亚洲国家之间将走向敌对状态,与欧洲不同的是,后冷战时期的亚洲将是一个冲突的亚洲,其著名的观点就是“欧洲的过去将成为亚洲的未来”④。他论证的逻辑前提是:(1)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不会进入单极格局,也不会进入一般意义上的多极格局,而是在地区层次上出现比邻且互动频繁的地区力量;(2)在后冷战

时期,结构因素对冲突与和平并非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无论未来是两极格局还是多极格局,都不必然带来地区和平;(3)决定未来地区和平与战争的重要因素是非结构性因素,他提出将国家的属性、国家间相互联系的密度与广度和战争的成本与收益等三个非结构性因素作为考察的变量。

弗雷德伯格随后依据这三个变量比较了后冷战时期亚洲和欧洲不同未来。首先,从国家属性看,亚洲各国的政治体制复杂多样,没有像欧洲那样比较完善的民主政治体制;另外,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的差异,领土争端和对历史的不同认知,亚洲国家之间的认同感普遍比欧洲低。第二,从联系纽带看,亚洲国家之间联系的纽带没有欧洲那样发达。亚洲国家多向欧美国家拓展市场,扩大贸易,而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不够发达且具有脆弱性。还有,亚洲国家之间联系机制没有欧洲那样的制度化建构。这除了制度化建设时间短、利益分配考虑之外,缺乏共同文化根基也是主要原因。这些都不利于亚洲的和平稳定。第三,从成本和收益看,尽管亚洲地区有多个核武器国家和被美国核保护的国家,表面看增大了战争的成本而增加了战争的收益,但这并不能完全制止常规战争。战争的起因很复杂,并不完全依靠经济利益的理由。而欧洲的一体化以及共同外交和防务政策实施,使得欧洲国家单独发动内部战争基本不可能。

总体上看,弗雷德伯格摆脱了沃尔兹的单纯结构主义观,从一种自由主义视角出发通过考察亚洲国家的属性,包括国内政治体制、政治文化、相互依存程度以及对战争成本与收益的综合分析,认为后冷战时期亚洲冲突的危险增加,“欧洲的过去很可能成为亚洲的未来”。但弗雷德伯格在冷战结束不久预测的亚洲冲突至今没有发生,反而冷战后的20世纪90年代我们目睹了东欧、东南欧持续了多年的地区性冲突,波黑战争以及科索沃战争几乎就是例证。

(二)乐观主义:“亚洲的过去将成为它的未来”?

针对冷战结束后西方部分学者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出发分析亚洲问题,得出亚洲可能走向冲突的悲观主义观点,美国学者戴维康(David C. Kang)2003年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亚洲未来的框架,对亚洲未来基本持一种乐观主义的立场。

[2](P57-85)康的观点基本立足点是亚洲国家的历史特殊性,不能完全用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来预测亚洲的未来,主要来自于欧洲经验的西方国际关系不能充分解释亚洲的现实和未来。

进入21世纪后亚洲地缘政治经济格局最大的变化是中国的崛起,因此预测亚洲未来在很大程度需要预测中国能否得到和平发展,国际社会是否允许中国的和平崛起,国际社会特别是亚洲国家是否会采取均势战略应对中国的崛起。针对这些问题,康在文章中强调了亚洲历史的特殊性。亚洲的历史表明,当中国强大时,亚洲秩序就稳定;而当中国虚弱时,亚洲就会陷入混乱和战争。冷战结束后10多年来,我们并没有看到亚洲国家采取均势战略应对日益崛起的中国。历史上具有等级制(hierarchy)特色的东亚国际关系比西方更趋向于和平与稳定。亚洲各国由于历史和地缘战略考虑,并不会自动去追随美国对中国采取均势战略,而更有可能采取追随战略。未来亚洲秩序不会出现均势(balancing)局面,而是某种程度上的等级形态。这种等级形态与历史上的朝贡体系不同,但它可以给亚洲带来比较和平、稳定的未来。

(三)亚洲的未来依靠规范管理

针对上述两种相对的观点——亚洲未来会要么陷入无政府状态的战争或者再次出现前威斯特伐里亚体系的等级制状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著名学者艾米

塔夫?阿查亚(Amitav Acharya)教授提出亚洲既不可能陷入无政府战争状态,也难以构建前威斯特伐里亚的等级制度,亚洲未来的不安全因素需要依靠共享的地区规范、不断增加的地区相互依赖和制度性的联系渠道去管理。[3](P149—164)阿查亚首先对康的一些观点和论据提出质疑,认为亚洲历史秩序很难说是等级制的,这种秩序也不能说是和平的。今天的亚洲国家并不都没有对中国采取均势战略的意图,如印度,追随中国战略在民族主义上升的亚洲也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阿查亚认为康提出了与悲观主义不同的亚洲秩序值得肯定,但从历史决定论出发试图认为亚洲未来可能会走向历史上的等级制则是需要否定的。在民族主义上升、威斯特伐里亚体系已经很成熟的今天,亚洲不可能再回到历史上的可能的等级制度。

针对弗雷德伯格的悲观主义观点,阿查亚认为他恰恰忽视了在亚洲正在兴起的经济相互依赖和规范对缓解地区权力结构不平衡所带来疑虑的作用。尽管可能存在的不对称相互依赖在现实主义看来也会成为冲突的源泉,但亚洲地区的历史表明亚洲可以通过制度性规范管理这些潜在的冲突。尽管亚洲的区域制度结构发育不及欧洲成熟,没有建立欧盟那样的超国家机构,但它至少可以通过规范(如不干涉规范)把大国的发展纳入到地区制度框架中,约束大国在崛起进程中可能采取的单边主义作风。这也有助于缓解各国的疑虑和导致地区冲突的安全困境。

冷战结束后的亚洲历史表明,亚洲没有陷入弗雷德伯格的无政府战争状态,尽管存在导致冲突的不稳定性因素,但通过双边关系或多边制度协调,基本遏制了冲突演化为战争特别是大规模战争的可能。在民族主义上升、威斯特伐里亚体系的主权平等与主权独立制度基本为亚洲各国普遍接受的今天,康的观点也很难为亚洲国家接受,甚至中国也不支持这样的观点。笔者认为阿查亚重视相互依赖和地区规范、制度等因素在缓解亚洲冲突进程中的作用的观点有比较强的说服

力,也具有很大操作性。冷战结束以来,亚洲特别是东亚在区域与次区域层次上已经开始启动并正在进行的东盟地区论坛、东盟10+3机制、东亚峰会、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讨论在东北亚地区构建某种安全合作机制在理论和经验层面是可行的。

二、是东北亚合作抑或东亚合作:东北亚安全合作的必要性

在东亚安全合作进程中,东盟国家的主导作用比较明显,从最早的东盟地区论坛,到东盟10国加上中国、日本和韩国的“10+3”机制,到2005年召开的东亚峰会,都显示了这一特色⑤。相对来说东北亚合作机制比较落后。那么在目前形势下我们是否有必要独立构建一个东北亚的合作机制?特别是我们是否有必要超越于东亚峰会之外进行东北亚安全合作的制度化努力?本文从以下几点分析认为有必要构建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

第一,从问题领域看,东北亚地区安全领域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任何超越于本地区之外的制度安排都难以奏效,必须通过区域内国家合作予以解决。东北亚地区聚集着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力量中心——美、中、日、俄,大国间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各异,战略目标差异较大,历史和现实的矛盾错综复杂。该地区不仅存在权力博弈中的安全困境现象,而且还存在很多地缘政治热点,主要包括民族和国家分裂的统一问题,如朝鲜半岛的统一问题、中国的统一问题,国家之间的领土、领海纷争,如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和东海的划界问题、韩日独岛(竹岛)争端、俄日的北方四岛争端等。这些问题多是二战或冷战的遗留问题,大都属于传统安全问题,具有一定程度的零和博弈性质,极大地制约了有关各国双边关系的发展和相互信任度的提高。上述因素既凸现了东北亚地区安全合作的问题与挑战,同时也显示出东北亚安全合作的必要性。因为,无论是双边层面的

问题还是地区的多边问题,甚至是有些国家的国内问题,如中国的发展对区域内国家的影响,日本国内政治思潮的变化对相关双边关系的影响等,都会在区域内产生多重影响。因此,迫切需要各方在地区层面上进行协调,共同面对和解决。

第二,从制度创新角度看,东北亚地区的“大国协调”与东南亚地区的“小国合作”分别建立在不同地区的“区情”之上,其差异表明了在东北亚地区安全合作创制的必要性。尽管东盟各国通过东盟地区论坛,尤其是“10+3”机制和2005年第一次召开的东亚峰会将东北亚地区的中、日、韩三国引入到东亚地区安全合作框架之中,但是东亚峰会的主导权仍是东盟10国。东盟各国为实现自身的地区和国际抱负,在地区大国的权势竞争中获得较为有利的地位,通过组织化的途径选择这样独特的合作模式,确有其特色和吸引力,带有很多制度创新。与之相比,东北亚地区的情况就大相径庭。这一地区集中了世界主要的政治、经济与军事力量,在政治上,中美俄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经济上,美日中是世界上第一、二、四位的经济力量,还有韩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在军事上,除常规力量外,美俄中都是核大国。因此,东北亚地区的“区情”远不同于东南亚地区,大国的权力博弈从一开始就渗透到该地区的安全合作之中,特别是美国主导的联盟机制(美日、美韩同盟)与未来任何地区可能的多边制度安排之间不可避免的张力。毫无疑问,这样的地区“区情”表明有必要在东北亚地区进行安全合作并采取不同于东南亚地区的合作模式。

第三,东亚峰会的召开表面上为把东北亚地区的大国纳入到东亚安全合作的总体框架中提供了平台,似乎我们没有必要再单独讨论东北亚问题,但是至少从目前看,东亚合作峰会还不足以让我们完全回避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合作必要性问题。首先,东亚合作峰会包括了东盟10国,外加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缺少了在东北亚地区安全事务中有重要影响的朝鲜、俄罗斯的参

与,特别是缺少地理上完全属于东亚地区的朝鲜参与,对于缓解朝鲜半岛持续50多年的对峙,包括解决目前令人瞩目的朝核危机,显然都是不利的;在解决东北亚问题上显然离不开俄罗斯参与,但要俄罗斯参与东亚安全机制似乎又存在阻力。其次,正如前面所分析的,东亚峰会的主导权在东盟10国,这样使得在议题的关注和议程的设定上,包括在与会成员的准入上,必然偏向对东盟安全环境有直接影响的东南亚地区,东亚峰会目前还看不出它有能力和兴趣参与东北亚安全事务的讨论⑥。例如,目前为解决有关东北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安全的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主要是中美日俄等大国和朝鲜半岛的朝鲜、韩国参与。东盟无论是作为集体组织还是任何一个成员国,都没有参与朝核危机解决进程;大国也难以允许东亚峰会在可预见的将来对朝核问题进行讨论。再次,东亚峰会实际上带有论坛性质,它的规范和运作模式实际上也是东盟一直倡导的,如对话、协商、平等、合作,但这些“软规范”实际上难以应对和解决东北亚地区带有很多具有零和博弈的“硬问题”,如朝核危机、领土争端等,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某种决议性质的东西予以解决,这在可预见的将来也难以在东亚峰会上出现。最后,从博弈论的角度看,东亚峰会也不是最理想的合作性博弈模式,因为参加博弈的行为体数目愈多,合作性博弈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就越大。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库尔?奥尔森认为,集团成员是否愿意采取合作行动还涉及集团大小或集团成员数目问题。大集团可能存在着什么公共物品也提供不了的倾向。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

[4](P2)可见,广泛的多边合作仍然是脆弱的,并且随着博弈者数量的增加而复杂化。[5] 由此,构建成员数量适中的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较之东亚峰会等成员广泛的规范安排,将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提供更多公共物品的可能性,从而成为一种合适的安全合作选择。

三、东北亚安全合作的路径选择

关于东北亚地区安全合作的路径,目前学术界提出以下多种选择路径。

第一,把东盟模式扩大,逐步从“10+3”机制扩大到包括所有东北亚国家在内的整个东亚模式;或者东亚峰会吸收东北亚的朝鲜、蒙古等国参与。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现在已经有现成的框架和平台,下一步工作就是扩大与深化问题。但与前所述,这一模式的难度在于,以东盟为主导创建的机制始终存在着与东北亚地区的大国主导权之间的矛盾,大国不太可能把囿关自身的安全利益问题放在东盟为主导的论坛性机制中。

第二,从经济领域开始,走欧盟一体化的新功能主义路径。从经济一体化到政治、安全领域的一体化,从“低政治”领域的一体化外溢到“高政治”领域的一体化。因此,不少经济学者认为东北亚尤其是中日韩三国要尽快展开自由贸易谈判。新功能主义在东北亚推进的困难在于,这一地区由于历史和现实多重因素制约,经济问题与政治、安全问题很难做功能区分。

第三,从非传统安全领域出发,通过提高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制度化水平,建立相互信任,逐步推进到传统安全领域合作。冷战结束后,伴随着全球化、区域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家间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人类所面临的安全威胁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在传统的军事安全之外,大量非传统安全问题逐渐进入国际安全的视野。在东北亚地区,从金融危机到恐怖主义,从生态环境恶化到能源危机,从“非典”肆虐到禽流感蔓延,非传统安全威胁急剧扩散,也亟待解决。国内外研究普遍认为,非传统安全由于是各国共同面临的安全威胁,因此需要地区内各国加强合作才能预防和解决。在合作过程中各国之间容易增进互信,增强

共同体意识,甚至有人乐观认为非传统安全合作可以培育出地区集体认同(collective identity),而随着集体认同在各国合作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深化并为各国所内化,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也必将带动传统安全合作的开展,从而使安全共同体的建构成为可能。[6]

这条路径理论上富有吸引力,但具体到东北亚地区也不容乐观。首先,与东南亚相比,东北亚的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交织在一起,无法有效区分开来,“东北亚非传统安全问题与传统安全问题纠缠不清,武器走私问题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分不开,非法移民与威胁边境安全相连”。[7] 其次,由于东北亚地区聚积着地区性甚至全球性大国,且历史遗产与现实矛盾交织在一起,如朝鲜半岛的分裂,美日、美韩同盟维持,这些都不利于东北亚地区国家之间产生集体认同,即使在某些非传统安全领域出现了合作的机制,也难以扩散到传统安全领域。非传统安全不可能取代传统安全的地位和国家的安全议程,这在东北亚地区尤其突出。

第四,以六方会谈为契机,通过六方会谈的框架把东北亚地区的大国整合起来,通过类似的多边会议制度,解决地区内的热点问题。这条路径的优势在于它吸收了地区内的大国和对地区有重大安全影响的美国,以及很少参与本地区多边安全会议的朝鲜,这对解决区域内传统安全问题具有积极作用。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六方会谈是为解决朝核问题而临时召集的一个会议,它能否彻底解决朝核问题我们还不能确定,如果最后走向失败,那么我们几乎难以想象在六方会谈基础上建立一个东北亚安全合作框架。即使成功解决了朝核危机,那么我们也很难判断有关大国有意愿把这一机制延续,甚至能够外溢到其他安全问题领域。例如这一地区广泛存在的双边领土争端,几乎没有国家愿意在这样的多变框架内讨论。

本文在此也难以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合作路径,但我们在选择东北亚安全合作路径时需要考虑到以上路径的优势与问题。本文认为未来东北亚安全合作的大致思路是:立足于东北亚地区特殊的“区情”和各国“国情”,在大国双边关系尤其是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协商、循序渐进的模式,从具体的问题入手,如朝核危机,开展地区安全合作对话。在可预见的将来,东北亚安全合作不可能出现一个组织化的机构,甚至也难以出现一个类似东盟那样的论坛机制,而更有可能是在不同的问题领域有不同区内国家参与的一个协商机制,而这些机制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东北亚安全合作的独特网状结构。

注释:

①从地理上看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俄罗斯(尤其是其远东地区)、日本、朝鲜、韩国和蒙古等6国。从地缘政治意义上考察,美国虽然不是东北亚国家,但是由于其在这一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的客观存在以及对该地区潜在和现实安全热点问题的影响力,探讨东北亚地区安全合作时不可能回避美国的客观存在。

②关于亚洲未来的考察,在西方学界主要是集中在东亚地区特别是东北亚地区,因为主要大国和对未来亚洲安全影响大的国家都在东北亚地区,因此在此考察亚洲未来秩序有必要性。

③总体上对亚洲未来持悲观主义态度的文献包括:Friedberg, Ripe for Rivalry; Richard K. Betts, Wealth, Power, and Instability: East As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8, No. 3, Winter 1993/1994, p. 60; Robert A. Manning and James Przystup, Asia' s Transition Diplomacy: Hedging against Futureshock, Survival, Vol. 41, No. 3, Autumn 1999, pp. 43-67; Avery Goldstein, Great Expectations: Interpreting

China' s Arrival,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2, No. 3, Winter 1997/1998, pp. 36-73; Barry Buzan and Gerald Segal, Rethinking East Asian Security, Survival, Vol. 36, No. 2, Summer 1994, pp. 3-21; Christopher Layne, The Unipolar Illusion: Why New Great Powers Will Ris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7, No. 4, Spring 1993, pp. 5-51; Thomas J. Christensen, Posing Problems without Catching Up: China' s Rise and Challenges for U. S. Security Polic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5, No. 4, Spring 2001, pp. 5-40; Kenneth N. Waltz, The Emerging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8, No. 2, Fall 1993, pp. 56, 65; Charles A. Kupchan, After Pax Americana: Benign Power,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the Sources of Stable Multipolarit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3, No. 2, Fall 1998, pp. 40-79.

④参见Araron L. Friedberg, Ripe for Rivalry, Prospect for peace in a Multipolar Asi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8. , No. 3, winter 1993/1994, pp. 5-33,下文的有关他的观点都取自这篇论文,不再注释。

⑤根据2005年举行的首届东亚峰会发表的《吉隆坡宣言》,东亚峰会在努力推进本地区一体化建设时,应与东盟建设保持一致;东亚峰会将定期举行,由东盟主席国主办并担任主席,与东盟年度首脑会议同期举行。这些实际上都凸现了东盟主导的特色。

⑥例如,东盟国家为东亚峰会的与会权创设了三项标准:(1)加入《东南亚友好条约》;(2)与东盟国家建立对话伙伴关系;(3)与东盟国家具有广泛而密切的关系。通过这三项标准,东盟保住了自身在这一机制中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John Mearsheimer.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M]. New York: W. W. Norton, 2001.

[2]David C. Kang. Getting Asia Wrong: the need for New Analytical Frameworks[J].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7, No. 4, spring 2003; David C. Kang. Hiearchy Balancing, and Empirical Puzzles in Asia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J].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8, No. 3, Winter 2003/2004.

[3]Amitav Acharya. Will Asia be Future[J].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8, No. 3, Winter 2003/2004.

[4]曼库尔?奥尔森. 集体行动的逻辑[M].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5]约翰?鲁杰主编. 多边主义[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6]王红芳. 危机孕育出的合作——析非传统安全对东亚地区合作的推动[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7]刘卿. 论东亚非传统安全合作[J]. 国际问题研究,2006,(6).

班组安全工作的几点思考(通用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班组安全工作的几点思考(通用 版)

班组安全工作的几点思考(通用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班组是企业安全工作的前沿阵地,班组安全工作做得好不好,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和持续健康发展的进程。因此,笔者认为,班组安全工作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抓班组长安全意识是关键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组长的安全思想意识牢不牢靠,又将直接影响班组成员。从某种程度上讲,班组长在生产过程中,既是班组指挥员又是安全工作的监督员,对班组成员安全工作负总责。通常情况下,我们企业的安全监督员不可能在生产现场满场跑,针对生产现场点多面广的检修工作环境,总有安全监督上的空挡,这个空挡要么是安全监督管理不能到位,要么是一些人持有安全侥幸心理,为图省事、抢进度、争时间,人为地做些习惯性违章。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班组长能够坚持原则,及时制止,就能使习惯性违章得到有效控制。相反就会得到进一步蔓延,最终就可能酿成大祸。因此,笔者认为,当前抓好班组长的安全思想意识,就是企业推进“人人参

关于党建工作融入安全生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于党建工作融入安全生产管理的几点思考关于党建工作融入安全生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于党建工作融入安全生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新年伊始,集团公司坚持多年来的优良传统,在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召开安委会,系统地总结过去一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专题部署,这充分体现了集团公司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华能一贯坚持的“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会上,xxx总经理作了重要讲话,特别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履行好安全管理责任。xxx书记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反复学习领会会议精神,结合铜川照金电厂的生产状况和我本人的岗位职责,我就党建工作如何更好地融入安全生产管理谈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安全生产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证。维护电厂安全,爱护职工生命财产,是衡量一个班子、一名干部是否对职工负责、是否代表广大职工根本利益的最高标准。抓好安全生产,就是抓住了企业管理的“牛鼻子”,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安全生产局面稳定了,才能确保其他工作的正常开展。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这一点,把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讲政治的高度上来,在安全生产管理上要坚持党性,坚持原则。宁愿听骂声,不听哭声;宁愿把困难想得多一点,问题估计的严重一点,也不要掉以轻心,始终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一

抓到底,才能巩固安全生产局面。 铜川照金电厂建设、运营六年来,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落实集团公司和陕西公司的各项要求,克服了机组新、人员年轻等困难,没有发生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事故,保持了安全生产局面稳定,为提升盈利水平,加快推进二期发展奠定了基础,成绩来之不易。但是也要看到,我厂的安全生产基础还比较薄弱,特别是对外包队伍的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国有企业的党组织是党在企业的政治领导核心。加强企业党建,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是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政治保障。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安全生产、经营效益、改革发展是企业的中心工作,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必须围绕这一中心任务来推进。实现党建与安全管理的有机融合是党建工作进入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切入点,是实现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共同围绕中心工作的有效途径,是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发挥党的“三个作用”的重要平台,是有效开展党的组织活动的重要舞台,是党组织“围绕生产做工作、进入管理起作用”的具体实现形式。要紧密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为安全生产提供思想和组织保证。 二、积极探索党建工作融入安全管理的方式和方法 如何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实现“融入中心做工作,进入管理起作用”的目的,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实际工作中,要在实现机制、平台、文化、目标、考核等五个方面的互相融化上迈出实

浅析台海局势缓和对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的影响--1.4

课目:现代军事理论 论文题目:浅析台海局势缓和对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的影响队别:研究生75队2连 姓名:孙磊 学号: 229201022006 时间:2011年1月4日

内容摘要 台湾问题是二战后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也是我国的内政问题。但随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考虑到其自身的利益,将台湾问题上升到国际问题,企图对我国形成地理的遏制。在陈水扁政府期间,“台独”势力十分猖獗,两岸关系日趋紧张。 但在马英九上台之后,两岸关系有了一定的缓和。台海双方都能从经济发展大局考虑,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加强了经贸、文化、人才等领域的交流合作。随着台海局势的相对缓和,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也相应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本文主要围绕台海局势在东北亚区域的重要性,探讨台海局势缓和对两岸关系和对东北亚区域形势的影响,以及维护台海局势缓和、以致稳定发展的对策,这对于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东北亚台海局势安全形势

浅析台海局势缓和对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 的影响 台湾问题现在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问题,台海局势时时刻刻牵动着我国政府的敏感神经。可以说能不能解决好台湾问题不仅关系着国家的领土完整与国防安全,更关乎政府的公信力与政权的稳定。同时,台海问题是东北亚周边安全形势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随着马英九的上台,两岸关系有了一定的缓和,随之也使得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一、台海局势对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从二战结束以来,由于历史等原因,台湾始终是东北亚乃至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虽为中国固有的领土,但由于台湾当局一再拒绝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和平统一倡议,甚至在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鼓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要求加入联合国,公然挑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地位,他们挑起的三次台海危机不仅使海峡两岸和平发展之路遭受重大挫折,也使台海局势成为影响东北亚地区安全的不稳定因素。 (一)美日利用台海局势牵制中国大陆,在东北亚地区制造扩张军事力量的借口 从20世纪50年代美台签订的《共同防御条约》起,美国的军事力量就堂而皇之地部署在台海地区。随着冷战结束和世界逐步进入了政治多极化的发展格局,美国担心中国会取代前苏联成为美国称霸全球的主要敌人,因此对台湾的战略地位更加看重。他们大肆宣传中国的核军事力量对东北亚区域的潜在威胁,蓄意激化台海危机,挑起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矛盾,并借助《加强台湾安全法》不断加大对台军售。1999年日本制定的《周边有事法案》,将钓鱼岛及台海纳入“有事反应”的范围,这是日本谋求亚洲军事第一强军梦的重要举措。2003年,美国海军《增强反潜作战能力》报告提出,美国海军应大力提高美太平洋战区反潜作战能力,以“快速摧毁具有相当规模的常规动力潜艇部队”,遏制亚太各国迅速掀起的潜艇发展热潮,

“互联网+政务”下的政务云建设思路-王知明

“互联网+政务”下的政务云建设思路 大汉科技王知明 “互联网+”的政务战略就是“云计算+大数据”战略。随着政务信息资源急剧增长,业务处理越来越复杂,依靠传统的方式来建设电子政务,已经不适应云计算时代的发展。电子政务的建设正由传统的粗放型分散建设方式,向集约型云计算模式转变。2014年以来,阿里云牵手云上贵州,腾讯与河南政府战略合作建云和微信城市服务,政务云已经是各大云计算服务商的激烈争夺的热点。 政府的应用在数据安全性、传输效率、成本控制、扩展性等方面技术要求都很高,根据其特殊性,政务云通常也分为政务公有云和政务私有云。政务公有云可以直接托管在阿里云计算平台、或者腾讯云平台等成熟可靠的云服务机构,这样政府不需要建自己的机房或数据中心,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政务私有云的构建可以借助专业的云计算服务公司来建立政府的数据中心,并通过购买专业运维团队服务来进行管理维护,这种方式比较灵活,可以部署在政务内网或政务外网,也可以部署在互联网,数据及数据的安全性都是由政府自己来掌控。 政务公有云模式 阿里云依托于阿里巴巴集团在电子商务领域数十年积累的运维经验,提供并打造了面向公共、开放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包括:云服务器ECS、关系型数据库服务RDS、开放存储服务OSS、开放数据处理服务ODPS

等众多的云产品租用服务。在云安全方面,云服务器ECS自动开通的云盾安全服务,提供了DDoS防护,主机入侵防护,以及漏洞检测、木马检测等一整套安全服务策略。 腾讯云以“打造云端生态,价值共享”理念,凭借深厚的基础架构,并且有着多年对海量互联网服务的经验,在社交、游戏领域,有多年的成熟产品来提供海量用户的服务经验。腾讯也为云服务器提供一体化的安全服务,且包括网络防护(DDoS防护、DNS劫持检测)、入侵检测(后门木马检测、暴力破解告警、异地登录提醒、服务器登录流水查询)和漏洞防护(漏洞扫描、网站安全防护)。 选择市场上成熟并经过大规模业务验证过的云平台服务,复用已有的建设经验,会少走很多弯路。当然,随着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技术和新的服务模式的创新,更多更好的可供选择的公有云服务平台也会将不断的呈现。未来,随着更多服务提供商出现,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服务商之间的竞争也会不断的加剧,价格也会越来越透明化,成本会不断降低到合理的水平,更有利于各级政府的选择。公有云服务商拥有庞大的成熟的运维团队,可以最大限度的确保数据存储和访问的安全性以及服务的高可用性。 政务私有云模式 建设政务私有云,一定要基于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实施,要充分考虑:虚拟化计算、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存储、分布式缓存、分布式应用、以及负载均衡和安全策略。通过私有云平台的构建使得政务应用

对班级安全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班级安全教育工作的 几点思考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对班级安全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中学生正值人生的花季,这一时期就如同一年中的春天,对他们开展安全教育,无疑如同在生命中播下了平安的种子。切实提高全民的安全素质,抓好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抓好学生的安全教育,重要的是开展好班级安全教育。班级安全教育要从小事做起,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从而做到润物细无声。 首先,要晓之以理,从小事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现在的学生接触的事物并不比成人少,并易受社会习气的影响,导致学校教育常常在社会不良气氛中显得苍白无力。那么如何抵制这些消极影响呢?必须注重从学生的日常小事入手,润物细无声,在小事中挖掘安全教育的材料。 1.从听到的小事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我们在日常生活、教育过程中总会听到这样那样的事儿,其中不少是进行安全教育的好材料,如果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学生会很容易接受教育。如:教师组织学生平时注意收集广播、电视、生活中听到的安全事故,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对学生收集的材料和体会,教师进行必要的点评,并张贴宣传,以提高安全警示教育。

2.从看到的小事进行安全防范教育。眼睛是我们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径,生活中看到的许多小事同样是很好的安全教育材料。安全隐患不可根除,时时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做的就是要防范于未然。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我们通过学生身边的小事唤醒了学生对安全事故的重视与防范。 其次,要动之以情,在小事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体验是学生发展能力、形成技能的最好途径。从小事入手,在小事中让学生体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及自我保护的过程,从而形成技能。在小事中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使之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沉着对付突发事件,这是安全教育的目的,也可说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在创设的情境中,通过体验让学生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是一种捷径,能取到事半功倍之效。 第三,要导之以行,引导学生远离安全事故。 安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使学生形成安全行为,从而在学习生活中远离安全事故。其重点是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引导学生以安全的行为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在教育活动中要导之以行,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规范学生不参与

东北亚局势在动荡中前行

东北亚局势在动荡中前行 按照国际关系学专业的定义来讲,东北亚特指朝鲜半岛以及俄远东至中俄边境这片区域,东北亚地区一直以来就是大国力量交汇、冲突之地,特别是冷战之后,苏联解体,中国复兴,日本走向“正常国家”的努力,再加上在该地区有着广泛利益的美国,使东北亚地区的大国关系变得愈加复杂,难以把握。这里有广泛的地缘利益,激起了大国的觊觎和争夺,今后东北亚局势的演变,将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结构性的影响。 目前东北亚潜在的冲突点有五个,分别为: 1、中俄边境冲突,涉及外兴安岭,海参崴以及库页岛的归属权问题。 2、朝鲜半岛统一问题,涉及朝韩中俄美日六方,传统的大国角力场。 3、韩日独岛/竹岛归属权问题。 4、中朝韩长白山/白头山归属权问题。 5、日俄北方四岛归属权问题。 一、中俄边境冲突 首先应当指出,外兴安岭和库页岛由沙俄与清朝签订条约划界,与苏联无关,因此敌视苏联是不对的。中国人念念不忘的库页岛是18世纪末期就被日本江户幕府实际占领并控制,清朝在库页岛没有一兵一卒也没有居民点,而且设立了桦太厅开发署和县乡镇政府。俄国是从日本实际控制下夺取的。清朝送的是顺水人情,如果是在清朝实际控制下,是不可能送给沙俄的。再者,苏联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迄今为止对中国军事和经济援助最多的国家,同时苏联在抗日战争中是对中

国援助最多的国家。所以在这一点上中俄开战的几率很低。 二、朝鲜半岛问题 提到朝鲜半岛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朝核问题。近日,韩国外交部表示,韩国、日本和美国将在12月13日的三边会议上讨论朝鲜日益激进的核计划引起亚太地区日益严重的紧张局势。会谈旨在加强对朝鲜的国际制裁,巩固三国对朝鲜的单方面制裁。韩国外交部在一份新闻稿中称:“将(在会议期间)交换关于朝鲜及其核问题的观点。”核危机由来已久,其再度爆发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一定的客观必然性。首先,美国,尤其是小布什政府的对朝强硬遏制政策是导致危机升级的根源;其次,朝鲜的核边缘政策是危机爆发的直接导火索;最后,美朝之间类似于博弈论中谈及的“胆小鬼游戏”式的互动,对朝核危机的爆发起了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以理性选择理论为工具,以国家利益为判断标准,这是一种比较简约地分析国家对外政策行为的模式。朝核问题的主要当事方是朝鲜和美国,但它实际上牵涉到相关六方的利益。所以朝核问题实际上包含六方的互动和利益博弈,搞清楚相关任何一方的利益与互动策略,都是我们分析朝核问题的必须。从美国的角度看,朝核问题实际上是美国谋求霸权与朝鲜维护主权之间的一场博弈,这是朝核问题的实质。从日本的角度看,主要是利用朝核危机,为自己实现世界政治军事大国的目标添一臂之力。从韩国的角度看,朝核问题使韩国外交陷入到“南北统一民族”和“美韩同盟”之间进行痛苦抉择的困境。从俄罗斯的角度看,积极介入到朝核危机中,是在当前非均衡态势下的有利选择。从中国的角度看,

浙江省电子政务云建设方案

浙江省电子政务云建设方案——暨省网上政务大厅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编制单位: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处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审批人员:

编制日期:

目录 目录.......................................................................................................... I 第一章项目概述1 1.1项目名称 1 1.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 1 1.3编制单位 1 1.4编制依据 1 1.5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2 1.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2 1.7效益及风险 2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4 2.1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 4

2.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 5 第三章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6 3.1背景与现状 6 3.2存在的问题 7 3.3需求分析 8 3.4系统功能指标 9 3.5信息量指标 9 3.6系统性能指标 10 第四章总体建设方案12 4.1指导思想 12 4.2总体设计原则 12

4.3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13 4.4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14 4.5系统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 14 第五章详细设计方案19 5.1物理资源层 20 5.2资源抽象与控制层 22 5.3政务云服务层 23 5.4政务云网络 33 5.5安全系统设计 37 5.6备份系统设计 49 5.7运行维护系统设计 50

5.8应急响应 53 5.9系统配置及软硬件选型原则 53 5.10系统软硬件配置清单 56 5.11服务交付以及报价模式 58 第六章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59 6.1领导和管理机构 59 6.2项目实施机构 59 6.3运行维护机构 59 6.4项目招标方案 59 6.5项目进度、质量、资金管理方案 59 第七章人员配置与培训61

安全生产思考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几点建议 童声龙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三项建设”,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以事故预防为主攻方向,以规范生产为重要保障,以科技进步为重要支撑,加强基础建设,加强责任落实,加强依法监管,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继续降低事故总量和伤亡人数,减少职业危害,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1.规范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行为。建筑施工企业要严格按《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的规定,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并根据企业实际需要适当增加人数;建筑施工特、一级企业要设立安全总监并行使企业副职职权。企业要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制度,定期组织安全检查,覆盖到企业的所有项目,并建立检查情况记录制度;发现隐患要及时整改,建立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的长效机制。实行项目专职安全员公司委派制度,项目专职安全员的工资、福利、保险等费用均由施工企业直接支付。要推行先进适用的安全技术装备,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 2.领导带班和项目负责人在岗制度的落实。要强化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项目实际控制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按照《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在重要时段、敏感时期和极端气候条件下,施工企业要实行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制度;企业负责人每人每个月要带队一次到所属项目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并记录归档。实行项目经理、项目总监等关键岗位上岗打

班组安全工作的几点思考

班组安全工作的几点思 考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班组安全工作的几点思考班组是企业安全工作的前沿阵地,班组安全工作做得好不好,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和持续健康发展的进程。因此,笔者认为,班组安全工作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抓班组长安全意识是关键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组长的安全思想意识牢不牢靠,又将直接影响班组成员。从某种程度上讲,班组长在生产过程中,既是班组指挥员又是安全工作的监督员,对班组成员安全工作负总责。通常情况下,我们企业的安全监督员不可能在生产现场满场跑,针对生产现场点多面广的检修工作环境,总有安全监督上的空挡,这个空挡要么是安全监督管理不能到位,要么是一些人持有安全侥幸心理,为图省事、抢进度、争时间,人为地做些习惯性违章。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班组长能够坚持原则,及时制止,就能使习惯性违章得到有效控制。相反就会得到进一步蔓延,最终就可能酿成大祸。因此,笔者认为,当前抓好班组长的安全思想意识,就是企业推进“人人参与安全”、“人人管理安全”的重中之重。企业在选拔和任用班组长时,不仅要考虑到其业务技能、管理水平,更要看中是否有良好的安全责任心,全局意识。班组长在日常工作中还应该力求做到“喊破嗓子不如做起样子”。在遵

章守纪上,要事事处处做表率,当楷模,要敢于用无声的行动影响人,感染人。 二、抓安全思想意识是核心 现在一提到班组的安全工作,不少班组长都抱怨工作不好做,员工习惯性违章屡见不止。如果有安全监督管理员见到了,或是说一说,那么才能好转一些,要么是近期有人已经发生安全事故,有了沉痛的教训,这也能引起人们警觉一段时期;还有的在检修现场跟安全管理监督员做猫捉老鼠的游戏,“你来了,我规章了,你走了,我又违章了”。笔者认为,类似这样的违章心理,都是属于一阵风似的讲安全、做安全。也就是说,在嘴巴上,我天天把安全工作讲在嘴上、挂在墙上、传阅在文件里,但其思想和行动上仍然还是我行我素,该违章时,还违章。如何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呢? 笔者认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核心,没有正确的思想认识,那无疑还是按着牛头强喝水。人的安全思想教育靠一阵风似地扫是不行的,靠临时突击强化也不行,还必须持之以恒地晓之以情,动之以情,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引导,让富有人性化的安全文化真正渗透到每个员工们的思想中,让安全永远根植于员工心中,开花结果。 三、抓安全规章制度是保障

对安全工作的一点认识与思考

对安全工作的一点认识与思考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前进的行动纲领,安全发展则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前提与保障。“关爱生命、安全发展”是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创新发展。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发展稳定的大局,已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高于一切,安全是构筑企业大厦的擎天柱,安全是企业生存的奠基石。它关系到我们企业的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安全生产指标、监督、考核机制,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该纳入企业发展的规划之中,纳入对各级领导和业务的考核内容,建立和落实各个系统的生产责任制。同时加大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和处罚力度。建设好企业的安全文化,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强化对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加强从业人员,尤其是一线操作员工的安全素质和操作技能。使企业能沿着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道路顺利前进。真正达到企业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从而体现“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的这个根本命题。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健康发展,和谐稳定局面才能造就,小康社会才能建成。 “关爱生命、安全发展”虽然是简单的几个字,却承载着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份量。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富强、经济的腾飞、

人民的幸福与其息息相关不可分离。我们要说:“关爱生命、珍惜健康、重视安全”,它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人生理念、它是一项有责任感的社会要求、它是一篇做不完的长篇文章、它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人生话题。 毋庸置疑、安全工作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企业最大的政治和效益,是企业和谐稳定的首要条件。我们一定要认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安全与我们每个人的利益关系。回顾过去发生触目惊心的惨痛教训,我们历历在目、心有余悸:20年前的5.29事故夺去了50人鲜活的生命,几个月前的屯兰矿瓦斯爆炸吞噬了70 多人的遇难兄弟。我们不会忘记今年以来公司几起有惊无险的停电事故,造成了矿井大面积停电的严重后果带来的损失,我们更不能忘记两年前我队也因安全管理落后,造成了两名职工工伤的深刻教训。这一件一件无不提醒着我们,告诫着我们:“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才能生产,只有安全生产、才能创造效益;只有安全发展、才能实现和谐”。 通过对平时的生产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和体会,在基层的队组至少有以下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不足和缺憾。一是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的水平还处于起步或初级阶段,部分职工对其还比较陌生,说不上来安全文化的概念和作用,企业的安全文化硬件设施和软件信息,在不少岗位还存在缺失,安全文化的普及还存在死角、盲区。其作用发挥和效果体现不能尽如人意,甚至形同虚设。员工的理解接受程度也是参差不齐。有的能主动接受,有的能被动接受,还有的被动也难以接受,其作用就可想而知了。在基层对于安全意义的认识和安

当前东北亚地区形势的特点及趋势

当前东北亚地区形势的特点及趋势

当前东北亚地区形势的特点及趋势 李福兴 2012-8-13 15:13:57 来源:《国际展望》 (沪)1996年18期 述评 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进程中,东北亚地区正经历着战后以来的转折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地区形势的主流。但是,由于该地区各主要国家之间战略关系的调整,加之意识形态、民族统一、经贸摩擦、领土及海洋权益纠纷等因素,使该地区的各种矛盾仍处于一种错综复杂的状态。 (一) 1,缓和与稳定成为当前东北亚地区形势的主流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各国都谋求建立和保持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安全环境。它们都把谋求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放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首位。美俄关系已由过去的军事对抗转变为协商与合作;中日经济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已成为最大的贸易伙伴;中美虽在人权、贸易、台湾等问题上存在着对立和斗争,但两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合作亦逐步加强;中俄关系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双方的合作领域不断扩大;美朝之间就困扰多年的核问题达成了框架协议,紧张关系有所缓和;朝韩经济交流和对话渠道也逐步建立起来。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保持稳定,促进发展已成为该地区形势发展的主流。

2,美、中、日、俄对东北亚地区安全制约作用增强 冷战后,在东北亚地区取代原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是中、美、日、俄四极关系,且四大国均在该地区有着重要的战略利益,任何一个大国又都不可能独自处理东北亚,特别是朝鲜半岛事务,这种四大国相对平衡、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格局有助于保持当前东北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1)美国试图维持在东北亚地区的主导作用。从目前情况分析,美东北亚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政治上,对东北亚地区各国积极推行其“民主制度”和美国的价值观,保持美国对亚太政治事务的控制力;经济上,交替使用交流与制裁的手段来对付社会主义国家;军事上,重申对日韩两国的义务,把维系美日、美韩军事同盟作用维护东北亚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基石,并借此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遏制日、中、俄发展,以保护其在该地区的利益。 (2)日本企望在亚太地区发挥重大作用。从目前情况分析,日本东北亚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政治上,继续依靠美日安保体制,在强调与美分担国际义务的同时,也要求分享权利,倡导建立新的亚太安全机制,为建立以日本为主导的亚太经济圈创造条件;经济上,通过扩大对外经济合作,确立自己的大国形象;军事上,企图将日美安保体制扩大到整个亚太地区;在朝韩半岛问题上,日本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愿与统一而强大的朝鲜为邻,认为无论是以联邦制还是邦联制统一,都会对日本构成极大的威胁,而维持半岛现状符合日本的最大利益。日本的上述做法虽不完全悖逆于美国的利益,但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主导”作用是一种挑战,形成了与美既有合作也有争夺和牵制的局面。

浙江省电子政务云建设实施方案

浙江省电子政务云建设方案 ——暨省网上政务大厅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编制单位: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处编制人员:审核人员: 审批人员: 编制日期:

目录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1) 1.1项目名称 (1) 1.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 (1) 1.3编制单位 (1) 1.4编制依据 (1) 1.5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2) 1.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2) 1.7效益及风险 (2)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4) 2.1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 (4) 2.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 (5) 第三章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 (6) 3.1背景与现状 (6) 3.2存在的问题 (7) 3.3需求分析 (8) 3.4系统功能指标 (9) 3.5信息量指标 (9) 3.6系统性能指标 (10) 第四章总体建设方案 (12)

4.1指导思想 (12) 4.2总体设计原则 (12) 4.3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13) 4.4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1 4 4.5系统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 (14) 第五章详细设计方案 (19) 5.1物理资源层 (20) 5.2资源抽象与控制层 (22) 5.3政务云服务层 (23) 5.4政务云网络 (32) 5.5安全系统设计 (37) 5.6备份系统设计 (49) 5.7运行维护系统设计 (50) 5.8应急响应 (53) 5.9系统配置及软硬件选型原则 (53) 5.10系统软硬件配置清单 (56) 5.11服务交付以及报价模式 (58) 第六章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 (59) 6.1领导和管理机构 (59) 6.2项目实施机构 (59) 6.3运行维护机构 (59) 6.4项目招标方案 (59)

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的思考

全文共计2486字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的思考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社会永恒的主题,责任重于泰山。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重视,安全生产形势逐年平稳好转,但是目前安全基础薄弱、安全欠帐大、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漠、安全保障能力不强的情况亟待转变,事故隐患还大量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对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既要发展、又要安全的目标,就必须要认清形势,抓基层、强基础,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一、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一)安全监管重心在于基层基础工作。抓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发生,首先必须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生产经营环节是发生事故最多的薄弱环节,既是财富和效益的创造者,也是安全隐患的制造者。一个工人安全知识的缺失,一个人的不安全行为,一个岗位的失误,一个环节处理不好,都可能产生安全上的隐患,如不进行有效治理就可能发生事故。因此,安全监管必须从细节抓起,把重心放在基层,重点夯实安全监管基础。(二)安全管理基层基础不牢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有关资料表明,80%以上的事故都发生在班组,90%都是由于“三违”造成的,特别是因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作业规程而造成事故。分析许多特大、重大事故,其起因也大都是基础管理混乱、隐患治理不到位所致。在一个隐患大量存在而有缺乏有效监管制度的生产经营场所中,不出问题是偶然的,出问题是必然的。只有抓好基层监管,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事故发生。(三)基层基础建设直接影响安全生产政策法规的落实。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安监队伍都处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最前沿,直接面对大量的生产经营单位,是直接开展安全监管的最主要力量,基层的安全监管最能体现监管的效能,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生产政策法规是否能落实到位。再好的安全生产政策、再严格的制度,没有好的执行者或者没有执行者,根本就无法落实,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安全生产工作就会面临重视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局面。因此,加强安监基层基础建设是开展安全生 1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与思考(改)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与思考 三项目部:彭启明 引言:据统计从09年2月18日公司出台“关于切实加强特种(大型)设备安全管理的通知”以来到现在8月中旬集团和公司共下发安全方面的文件、管理办法已达16份,平均每月2份;集团和公司领导对安全方面的讲话、指示总共30余人次(截止到8月8日公司安全紧急会)。这些指示和精神传达出一个信号就是:“安全就是政治、安全就是信誉、安全就是生命的理念。”“安全生产管理已成为施工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缩影”。 第一部分公司目前安全生产形式现状分析 一、一直以来,公司领导层非常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现在又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全司员工安全生产意识也在逐年增强,这对安全工作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造就了良好的氛围。但是,仍有部分员工不乏项目经理和安全员的安全意识仍然还不强。表现形式为:安全专项资金确保;安全检查制度不完善;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安全防护草率马虎,不牢固靠,防护效果差;安全管理工作不细腻,多数走形式;对存在的安全隐患不即时整改,整改措施未落实;缺乏高素质的安全管理专业人才队伍等。

二、我司承接施工的工程多为市政工程,这些年工程项目越来越多,体量越来越大,客观上公司在建工程总结起来有以下一些特点:1露天作业多。市政工程,整个工作量的80%受到春夏秋冬不同气候以及阳光、风、雨、冰雪、雷电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危害。 2手工劳动及繁重体力劳动多。许多工种至今仍是手工操作,容易使人疲劳、分散注意力、误操作多,易导安全致事故的发生。 3立体交叉作业多。市政桥梁、隧道、涵洞、地通道,产品结构复杂,隐蔽工程多,工期要求较紧,必须多单位、多工种相互配合,立体交叉施工,如果管理不好、衔接不当、防护不严,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伤害。 4临时员工多。目前在工地第一线作业的工人中,农民工约占70%-80%有的工地高达90%。 以上这些特点决定了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是个危险性大、突发性强、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生产过程。因此,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公司2006年出台了“关于印发《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的通知(重建市交司<2006>51号)共四十条。文件规定很全面,但是三年来,各个施工项目部执行情况确是参差不齐。 三、特别要提到的是安全教育和培训力度不够,特别是项目经理、施工管理人员培训学时不够。很大部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业务技能和

安全生产工作的思考

安全生产工作的思考 就地电六起事故谈体会 2005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已过去的一年当中,我们系统内发生了六起人身死亡事故,事故直接对企业员工及家庭造成伤害,同时也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从元月3日的子洲电力局马蹄沟供电所到10月17日的绥德电力局义合供电所,每次事故发生之后,省集团公司都做出快速反应,对事故进行紧急通报,提出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规定和要求;各电力局按规定和要求,在基层班站针对事故召开安全分析会,人人必须发言,分析事故的原因,查找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在工作中的习惯性违章行为,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牢记血的教训,并要求人人写出心得体会贴在其学习园地。按所搞的形式说,应该算是够扎实了,按常理讲,元月3日子洲的事故发生以后,一条人命已经够教训了,但从此之后的十个月当中还是陆续发生了五起人身死亡,人们不禁要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真正的病根是什么?以下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六起事故的简单分析 六起事故夺走了六条人命,其教训可以说惨痛而深刻,使人不寒而栗。分析其事故原因,一是丧失了自我保护意识,不尊重客观实际,主观臆断,不懂得危险,不知道害怕,自己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二是

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没有到位,领导没有重视,安全网络形同虚设,一级对一级该负的责任没有落实;三是没有认真严格执行安规等有关规定,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不到位;四是安全管理混乱,监督不力,对违章视而不见;五是基层没有吸取事故教训,没有按照省集团公司的规定和要求严格执行。 二、存在问题 事故反复顽固地出现的背后肯定有其存在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经过观察询问和思考分析,我认为主观原因是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客观因素倒在其次。 以下就系统发生的事故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查找以往和现在存在的问题。 1、部分职工的思想比较混乱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今,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和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尤为明显。人们已养成了一些不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部分职工长时间参与赌博、酗酒、迷恋网络及网络游戏等等,极少数职工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耽误了学习和工作,把学习和工作当成一种负担、对安全学习和教育说一套做一套、当成走过程搞了形式主义,自己欺骗自己,忘记了自己所从事的是高度危险的行业。与此同时,这一部分人的思想和行为也在或多或少影响着这个群体。 由于社会活动频繁和思想上的混乱以及不良习惯的存在,其精神状态

政务云安全建设要把好三大关

政务云安全建设要把好三大关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变革,特别是对于政府用户来说,大数据时代电子政务云的建设更是火热的展开。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在政务云的建设上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在智慧城市治理、惠民服务和行政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电子政务云稳步推进的当前,政务大数据的共享却成为了一大难题。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提出“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2016年12月国务院通过了《“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要打破各种信息壁垒和“孤岛”,推动信息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共用。如何推动政府部门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壁垒,提升协同治理能力成为当务之急。 在政务大数据共享的推进过程中,存在着不愿共享、不敢共享、不能共享等难题,有些政府部门不愿意将本部门本系统的管理数据拿出来与其他部门共享,有些政府部门基于风险的考虑而不敢将管理数据拿出来与其他部门共享,有些政府部门因法律法规的规定而不能将管理数据及时拿出来与其他部门共享。政务大数据的分享难题要如何破解? 结合政务云建设的具体实践,我们发现政务云在IT资源整合和系统高效运行、数据共享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大规模应用的时候也存在云安全管理责任的不清,包括管理缺乏规范以及可控性、灵活性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建成并且开始运行政务云中心,实现资源整合、数据共享,最开始的基本要求是满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但实际上这是远远不能够满足网络安全法针对政务云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的要求。 在实践与摸索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政务云的安全建设需要把好三方面的关: 一是要把安全责任关。中央网信办2015年下发了《关于云计算网络安全管理的意见》,当中提到了四条基本要求:安全管理责任不变、数据归属关系不变、安全管理标准不变、数据敏感信息不出境。因此对于政务云来说,就是要遵照这四条基本要求,进一步细化明确“上云”业务部门责任、“政务云”管理部门和运维单位的责任,正确处理网络责任、云平台责任、数据责任、系统责任的关系和边界。 二是要把好安全防护关。政务云的安全建设除了必要的软硬件防护措施,还需要分层加强边界防护,包括访问控制、虚拟化防火墙等技术应用,更重要的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要积极推进购买专业的安全服务,来保障云平台自身的安全。 三是要把好安全管理关。安全管理关要分成三步走,首先上云前要建立管理规范,不是说所有的政务信息系统都可以上云,要建立可以上云的业务标准;其次上云时要建立上云的审查规范,按照审查规范对上云的相关业务进行测评、审查、审核、审批;第三是上云后还要常态化做好系统的监测、通报以及运行管理工作。

关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2004年安全环境管理工作要点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生产也已全面展开,而安全工作也已随施工生产伴随而生、在此专业会议之际我想对生产安全管理工作谈几点看法,为此根据八局特点与去年的安全形势应认真思考安全管理的历史弱点和现状,应从全员全过程入手,树立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建立新的安全管理模式,抓住几个特点、重点整治加大投入、加大奖罚力度以“法,罚,奖”为要点、为我局最大限度的减少工伤、杜绝安全事故而努力。 一、建立健全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 当前改革的形势处处是春风,而建筑业体制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所谓的长效机制就是分清职能在任何改革的前提下,不因体制的变化而忽视安全工作不因人浮于事而改掉安全管理监督机构,人员的配备应符合国家和中建总公司的要求并根据工程的特点进行适当增加或减少,在国家安全管理法制、法规、行业标准不断健全的情况下我们应因势而上,不能因安全事故的频发从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专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也应随着现代安全管

理模式的发展而进行外委培训深造,发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建立群管成网全员发动的安全管理机制,要以6个第一责任人为主线,以各职能为辅形成一体,健全各类人员失职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 二、从入场教育到三级教育入手。 由于市场经济的变化、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现代建筑企业的管理发展需要,而市场准入及劳务分包制度的改革主要是许多的小分包根本就没有什么安全资格证而言,需要挂靠那就必须在分包价格上是上浮的,给总承包方的经济效益会带来损失,因此安全管理工作就需要先从三级教育至入场(复工)教育进行把关改变方式紧跟上去,第一,首先我们要先查清楚进场人员是否是老职工是否已经过了三级教育。如果没有先进行安全知识三级教育,其次在进行入场人员的教育,不能走过场走形式,和以往不同的特点是以前我们只抓本单位自有职工的三级教育,而分包队伍的教育从不参与他们只能本身进行教育这样的教育深度是不够的此方面及可能是在基层的一大弊端,而我们的想法是从各项目施工人员一入场人手,公司管理部门即同项目部施工队一起从事安全教育工作,以施工现

东北亚局势分析

东北亚局势分析 通过举行美日韩联合军演和构建三边军事同盟,强化在东北亚的安全主导权,一直是美国的战略考虑。此次日本若参加韩美军演,不论形式如何,都标志着东北亚安全格局的重大变化。 韩美联合司令部2月28日表示,韩美“关键决心”年度例行联合军演当天开始在韩国举行;就在同一天,日美联合军演也在日本的横须贺基地展开。美韩、美日军演同时举行加剧了朝韩紧张局势,进一步恶化了东北亚的安全环境,不利于东亚的和平与稳定。 韩美联合司令部说,“关键决心”演习是韩美两国“旨在加强防御准备”的年度例行指挥所演习,包括驻韩美军在内的2300名美军人员,以及韩国部分师团级以上的部队将参加演习。美国将再度派遣航空母舰参加演习。据报道,美国考虑派出“里根”号航母参加军演。韩美两国随后还将继续举行代号为“秃鹫”的联合军演,该军演是野外机动演习,将一直进行到4月底。美军将派出2万多名官兵,韩国将动员包括预备军在内的20万名官兵。韩美联合司令部还表示,演习属于“防御性质”的例行军演,“两国早在几月前就制定了演习计划,和目前局势没有任何关系”。 针对朝鲜剧变和核武成“靶心” 据韩国联合通讯社报道,演习将不仅针对朝鲜发生“剧变事态”,还包括清除朝鲜核武器和导弹威胁。此外,报道还援引韩国军方人士的消息说,美国航空母舰计划参加今年的演习,但具体时间尚未确定。演习期间,韩国军方将密切监视朝鲜动向,对“北方界线”和军事分界线附近地区保持高度警戒。 日美军演朝鲜导弹是“眼中钉” 这次日美联合军演基于美国海军制成的模拟程序,目的是提高应对弹道导弹的战术水平,演练日美两国部队之间的协调要领。朝鲜导弹威胁一直是日美联合军演的重要目标。今年以来,日本媒体多次提及朝鲜新建成的导弹发射架。日本防卫大臣北泽俊美日前表示,朝鲜的核弹道导弹对日本来说是极大威胁。以防万一是日本政府的责任,必须与美国、韩国等国际社会合作应对,这是安全保障的重要课题。 朝韩工会联合发表《和平宣言》 朝韩两国工会组织2月28日发表《北南工人和平宣言》,反对韩美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呼吁朝韩双方通过广泛对话和协商解决所有问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